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義疏 (No. 1721_ 吉藏撰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721 [cf.No.262]
法華義疏卷第

  序品第
將欲入文前明三義。一部類不同。二品次差
別。三科經分齊。部類不同者略爲七例。一者
一會之經用爲一部如十地等經。二者多會
共爲一部如華嚴之類。三者經之初分用爲
一部如六卷泥洹經。四者具足二分以爲一
部如大般涅槃。五者略本以爲一部如小品
經等。六者廣本以爲一部如大品之流。七者
一品以爲一部如觀世音之例。今此法華於
七種中是具足本。若依梵文應是略説有六
千偈也。二論品次差別者又開五義。一生起
次第。二明具義多小。三論品前後。四明品
有無。五別釋序品。生起次第者大明次第
凡有二門。一根縁次第。謂適機而説。二義
理次第。依義次相生。然佛説經雖具有二
門多依根縁次第。弟子造論又具二門多依
義理次第。今二十八品相生次第者。夫至人
説法必有由籍故初明序品由序已竟正宗宜
開。將顯一乘爲眞實故。前開三乘爲方便故
次明方便品。上根之徒聞前法説即便領悟。
中根之者未能忘言會法。可以虚心待譬故。
次明譬喩品禀前法説飡後譬喩。又同領解
故有信解品。印其所解爲實重興譬述成
故有藥草喩品。領解於前述成於後當果可
期堪爲授記故有授記品。自前已來中上根
人皆已受悟。下根之流猶未領解故説過去
結縁之始現在化城之喩故有化城喩品。下
根之人聞上二周之説及後宿世因縁便得領
解堪與授記故有五百弟子受記品。顯名之
衆既解密行之流又悟故有授學無學人記
品。三説已周三根齊悟復欲以斯法異世同
聞故歎法美人令弘大道故有法師品。欲證
前三説不虚復欲開法身果徳故有見寶塔
品。法師寶塔雖歎人證法未若親由達多自
致成佛。擧此證驗勸物弘經故有提婆達多
品。上來三品美人讃法以勸弘經。菩薩聲聞
受命宣持故有持品。既於惡世欲弘善道多
諸苦難。故辨弘經之方令安住四行身心快
樂故有安樂行品。四行因成妙果宜顯。仍有
涌出菩薩開遠壽之縁故有涌出品。開發之
縁已彰壽量正宗宜顯次明壽量品。聞説壽
量得十二種益今廣分別之故有分別功徳
品。從初以來竟分別功徳品明二權二實。多
逆耳違心。若能隨喜其福無量故有隨喜品。
弟子隨喜福已無邊法師宣持六根清淨故有
法師功徳品。雖唱五種法師獲六千功徳今
引過去親證顯得不虚兼明上品功徳故有常
不輕菩薩品。自前諸品歎法美人其義已顯。
十方諸佛見二世衆生信持此經心生歡喜。
現七種神力故有神力品。大明流通凡有二
分。一者讃歎二者付囑。讃歎竟前今次付屬
故有囑累品。藥王禀經親蒙利益捨身命財報
恩供養以爲受命宣通模軌。今説此本縁利
益時會故有藥王本事品。藥王雖報恩供養
猶未辨宣通此法。故召彼妙音明分身六趣
爲物弘經故有妙音菩薩品。衆生雖欲持經
多諸留難必須普示諸門大悲救拔故次辨觀
世音品。已明觀世音之人救難次説神呪之
法護持故有陀羅尼品。爲物弘經蓋是衆生
眞善知識故次説妙莊嚴王本事品。修行一
乘即是行普賢行。是故普賢遠方來奬勸發
起故有普賢菩薩勸發品也。次第二明具義
多少門者。品雖二十八得名有三。一者以一
義得名二者以二義受稱三者以三義爲目。
一義得名者略明四種。一者從法受名如方
便品等。二者從譬爲目如譬喩品等。三者從
人受稱如提婆達多品等。四從事爲目如涌
出品等。二義立名者或人法雙擧如觀世音
普門品等。或能所合爲目如見寶塔品等。三
義立名者如五百弟子受記品。五百是數名。
弟子是其人稱。受記是其法目。問品名爲
是佛説爲是集經者安爲後人所製。答具有
三義。一者若經文内標於品名如云聞是藥
王本事品功徳無量蓋是佛説。二者若標於
品名置在文初蓋是集法藏人取佛語意故製
品名。三者如大品等九十章經無有品名悉
是後人所製故。叡法師大品序述什公語云。
大品經但有三品。謂序品魔事品阿鞞跋致
品。以品非佛説故略去其二唯留序品。故
知非佛説後人製之也。第三論品前後者諸
經囑累品多在經末。至如此經安神力品後
者依於梵本及法華論。又即此秦地新翻法
華並安囑累品在於經末。今明羅什善解秦
言妙得經旨。安囑累品在神力品後必有深
致。所以然者若囑累品在經末者則至説經
竟始令分身各還本國。若爾至説經竟猶是
淨土。妙音來時何事被誡於此國土勿生下
劣想耶。又下方大士既普禮分身。東土上人
不應獨接足多寶。觀音奉珠又不應但爲二
分。以此推之知囑累品不在經末。安神力品
後者大明一乘凡有二種。一諸佛所乘二菩
薩所乘。故十二門論云諸佛大人之所乘故
名爲大。又觀音彌勒諸大士等之所乘故故
名爲大。自從經初至神力品明諸佛所乘之
法。分身諸佛爲開壽量故來。遠壽既彰各歸
本國則土還復穢。此一章義訖所以付屬。從
藥王品竟普賢勸發品明菩薩之所乘。因果
兩乘既圓衆便散席。爲此因縁故安囑累品
在藥王品前。又囑累一品既明付屬。藥王等
品即是受命弘經。以此推之不應在經後也。
第四論品有無者羅什翻經但有二十七品。
後更有提婆達多品者釋道慧宋齊録云。上
定林寺釋法獻於于闐國得此一品。瓦官寺
沙門釋法意以齊永明八年十二月譯出爲提
婆達多品經。未安法華内。梁末有西天竺
優禪尼國人名婆羅末陀此云眞諦。又翻出
此品始安見寶塔品後也。問竺法護翻正法
華經見寶塔品後有提婆達事。羅什何故不
翻譯之。答事又難明今且以三義往釋。一者
外國傳云。流沙以西多有此品流沙以東多
無此品。所以然者小乘之流皆謂。諸方等
經並是調達所作。是以諸國或有闕之。羅
什既在龜茲國不見此品故不翻之。二者羅
什譯經觀察機情毎多存略。若具翻智度論
則十倍於此。恐難尋求故略爲百卷也。如
翻百論無益此土故但存略有五十偈。故正
法華經凡有十卷刪彼煩文略爲七軸。三
者見寶塔品命持而持品應命言勢相接。而
忽間以提婆達多則文似非。次恐末世多惑
所以刪之也。第五別釋序品。序者漸也。假
時託處動地雨華爲正説由漸故名爲序。又
序者次也。初明縁起後辨正經蓋是義之次
第。又言序者謂祥序也。經首列事祥序可
觀之也。又言序者舒也。欲顯事義舒廣故
云序也。品者外國名跋渠此稱爲品。品云
品別。以二十八章明義各異故稱爲別。二
者品類。以其明義各有部類故也。第三明
章段不同。問尋天竺之與震旦著筆之與口
傳。敷經講論者不出二種。一者科章門二者
直解釋。如天親解涅槃有七分。龍樹釋般
若無章門。蓋是天竺論師開不開之二類也。
河西製涅槃疏開爲五門道融講新法華類爲
九轍。至如集解淨名之説撰注法華之文但
拆其玄微。又不豫科起盡。蓋是震旦諸師開
不開兩義也。今所釋者其義云何。答夫適化
無方陶誘非一。考聖心以息患爲主統教意
以開道爲宗。若因開以取悟則聖教爲之開。
若由合而受道則聖教爲之合。如其兩曉並
爲甘露必也。雙迷倶成毒藥。若然者豈可偏
守一逕。以應壅九逵者哉。問有人言經無
大小例開三段。序正流通。是事云何。答領
向圓通之論開道息患之言足知衆途是非。
寧問三段之得失耶。必苟執三章過則多矣。
而郡生因初分以取悟則初分爲正。籍後章
以受道則後章非傍。何得言初後是非正經
中段乃爲宗極。將非秉執規矩局釋大方耶。
問初段入定放光雨華動地將爲正説之由漸
何名爲正經。答論云泥洹法寶入有多門經
稱受悟不同。佛事非一或籍音聲以改凡或
由默然以成聖。或因光明以出俗或假香飯
以入道。故三業無非利縁六塵皆爲佛事。斯
乃先聖流於圓化而像末纒乎隘文未可然
也。河西道朗開此經爲五門。所言五門者。一
從如是我聞竟序品序法華必轉之相。二從
方便品至法師品明法華體無二之法。三從
寶塔品竟壽量品明法華常住法身之果。四
從分別功徳品至囑累品明修行法華所生
功徳。五從藥王本事品訖經明流通法華之
方軌也。龍光法師開此經爲二段。從初品竟
安樂行品十三品是開三顯一。次從涌出品
以下十四品是開近顯遠。於兩段中各開序
正流通三段合成六段也。印法師開此經凡
爲四段。序品爲序。從方便品竟安樂行品十
二品開三顯一明乘方便乘眞實。從涌出品
至分別功徳品彌勒説偈以前兩品半開近顯
遠明身方便身眞實。從分別功徳品竟經是
流通分也。彼雖云安樂行品前是因分。然見
寶塔品下有三品又是果宗之由漸。必須兩
向望之。何者由見寶塔品多寶助命覓通經
之人。故方有持品及安樂行品流通於因故
囑因分。次有涌出菩薩正爲壽量之方序。由
前命故出。則前三品又有成説壽量之義。故
須兩向論之也。問衆師所説何者詣宗。答
若皆能開道適會根縁。衆説之中無非正宗
也。但推文考義三段最長。宜須用之。問初
辨三段有失。今何故用耶。答義門有二。一
通二別。通而爲論。禀三皆悟則三皆正説。今
就別而爲言故宜開三段。若具領通別意者
理則無傷。問立於三段有何義耶。答略明十
義。一者聖人説法必有詮序。深理化凡須驚
耳目。率爾而説不起敬情。故在經初須置序
也。既靜心信仰宜開宗授法。故次有正説
也。群生不窮大悲無限。欲以傳訓故末繼流
通。二者爲對外道故明三分。外道云。但初
有吉中後無吉。以初吉故中後又吉。佛法
不爾。開爲三分。而三分皆吉。故經言上語
又善中語又善後語又善。三者大智度論云。
諸佛有三時利益。一爲菩薩時則過去世益
物。二得佛時即現在世益物。三滅度後未
來世益物。序正謂現在益物。流通即是未來
益物也。四者序説發其信心。正説生其智
慧。故大論云。佛法大海信爲能入智爲能度。
此二則是自行。次令流通所謂化他也。五者
又有二人。福慧深厚者値佛聞法故明序正。
福慧劣者但値經卷必須流通。故智度論常
啼品云。福慧厚者面從曇無竭聞説般若。福
慧薄者但値金牒般若。即其事也。六者光闡
如來正法凡有二種。一者燃燈二者傳燈。燃
燈即是序正。傳燈所謂流通也。七者三世諸
佛凡有二種。一受前佛付囑。二付囑後佛。序
正即是受前佛付囑。流通謂付囑後佛也。八
者唯有三分。一者前方便即是序説。二者
經體所謂正説。三者經用明流通説也。九者
又有三説。一説之由漸。二者正説。三者稱歎
稱歎即是流通也。十者根性有上中下。如來
説法又具三時也。初之一品名爲序説。從
方便品去至分別功徳品半格量偈來凡十五
品半名爲正説。從格量偈後盡經十一品半
名爲流通分也。問序分既名序品。正與流
通何故不名正説品流通品耶。答序品文少
又明義無雜故但名序品。正説文長而明義
廣故廢通名從別義受稱。流通又然。就此三
段各開兩章。序開二者一證信序二發起序。
證信令未來衆生於經生信。發起假諸靈異
發起正經利於現在。以化沾兩世故雙明二
序也。正説二者。始從方便終竟法師品明乘
方便乘眞實。次從見寶塔竟分別功徳格
以來明身方便身眞實。所以開此二者。乘謂
所乘之法。身謂能乘之人。具此二門乘義
乃足。問身方便身眞實云何是人。答法華論
釋壽量明於三佛。而金光明經辨於三佛云三
身品。故知三身即是三佛。佛即是人也。問
乘權乘實以一乘爲實餘二爲權。身義云何。
答三身之中又得法身爲實應化爲權。問以
法身爲實赴感爲應。但立一眞一應者。乘
又得爾不。答以大乘爲實小乘爲權。又得一
權一實。但約今昔不同凡有三義。一者雙説。
二者雙覆。三者雙開。言雙説者。初成正覺
寂滅道場爲諸菩薩雙明二義。如信解品。辨
於長者喩眞實身。羅列寶物喩眞實乘。即其
證也。次雙覆者。脱珍御服著弊垢衣。以身
方便覆身眞實。隱於傍使更遣餘人。即是以
乘方便覆乘眞實。謂雙覆也。三雙開者。明
昔三乘是方便。今一乘爲眞實。辨昔身是方
便今身爲眞實。謂雙開也。然乘之與身更無
二體。即一正觀隨宜説之。運用自在故名爲
乘。體可軌模故名爲法。以法爲身故稱法身。
流通二者。始從格量偈竟神力品謂讃歎流
通。次從囑累品竟於勸發品明付囑流通。所
以明此二者。將欲付囑使物弘宣。必須讃法
功深美人徳重。物欣此利然後受命弘經。故
前明讃歎後辨付囑。今就釋證信序文凡有
二意。一總釋二別釋。總釋之中略爲六門。一
序原由門。三世諸佛説十二部經皆有六事。
但要待侍者發問然後命使安之。如集法藏
經云。侍者阿難凡發四問。一問以誰爲師。二
問依何行道。三問云何與惡人共住。四問
佛經初安何等語。如來答云。戒能訓誨可以
爲師。四念處破依此行道。梵法默然
伏彼惡人。一切經初皆標六事。問何故但問
四事不多不少。答初明正行。次明正解。次
辨除障修行之縁。然此三門必依聖教。此四
攝事既周。故不得多少也。二定多少門者。諸
舊經師但明五事。此釋傷義無文故不用也。
今明凡有六事。一如是謂所聞之法。二我聞
謂能聞之人。三一時謂聞法有時。四辨佛即
是教主。五明聞法之處。六明與衆共聞。具
此六門義乃圓足。又如天親燈論偈云。前三
明弟子。後三證師説。一切修多羅法門皆如
是。故知六事出自誠文。前三明弟子者。如
是謂弟子之信。次句是弟子稱我。第三句明
聞法有時。從佛住以去既標於佛。故知後三
句證師説也。三序來意門者。立此六事凡有
三意。一爲生信。如是即是信也。下之五句
爲生信故。智度論云。説時方人令生信故。時
謂一時。方即住處。人謂阿難與佛及同聞衆。
故此三事攝前五門。以有時方人故所傳可
信。二者立此六事爲簡外道。外道經初皆標
阿傴二字。如來教首六事貫。初三者爲欲異
論。弟子造論歸敬三寶。如來之經六事在初
也。四者有無門者。當佛説經時具有六體。但
未立文將入泥洹命使安之。結集法藏始標
經首也。五具不具門者。餘經具足六事。但
金光明經略無同聞。至後當説也。六前後門
者。諸經多云如是我聞。以信是入佛法之
初故前標如是。欲證成信義故次云我聞。如
温室經云我聞如是。此前標能信之人。然
後始得於經生信也。問佛説經時云何有六
事。答以物有信心方乃説法。故知有如是
佛説經時。即有侍者聞法時節教主住處同
聞。故知實有六事也。次別釋六事即爲六
門。如是者注法華云。如是感應之端也。如以
順機受名。是以無非立稱。衆生以無非爲感。
如來以順機爲應。傳經人以名教出於感應
故云如是。又注無量義經云。至人説法但爲
顯如。唯如爲是故云如是也。瑤公云。如是
者將傳所聞之言於未聞。良由可信。今明所
傳之言言必至極也。善當其理不失機會名
爲如是也。曇詵云。如是者無毀無譽之言也。
眞諦三藏云。如是者離五種謗故云如是。言
五種謗者。一如言此經因果決定是有名増
益謗。二如言此經因果決定是無名損減謗。
三如言此經因果又有又無名相違謗。四如
言此經因果非有無名愚癡謗。五如言此經
因果非不有非不無名戲論謗。離此五種謗
故名爲如是也。光宅云。如是者將傳所聞
前題擧一部也。如是一部經我親從佛聞。即
爲我聞作&T004535;胤也。梁武云。如是者如斯之
言是佛所説故云如是也。有人言。如是者有
三種。一就佛二就理三就阿難。言就佛者。三
世諸佛所説不異故名之爲如。以同説故名
之爲是。諸佛同説是故可信也。言就理者。諸
法實相古今不異故名爲如。如理而説故名
爲是。既是理之言不増不減決定可信故稱
如是也。言就阿難釋者。以阿難望佛教所傳
不異本故曰如也。望理者即有所説無非曰
是也。有人言。如是者文如理是。兩物相似
曰如。一物無非曰是。以文能詮於理相似曰
如。理則至當無非稱是也。今云如是者智度
論問云。一切經初何故稱如是。答佛法大海
信爲能入智爲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以信
故言如是。若不信即言不如是。所以佛經初
標如是也。問如之與是何異。答如名如實
不虚。是謂至當無非爲義。以信佛法如實不
虚非邪是正故。故信稱如是也。問如是爲據
信體爲因信相。答如是名爲信相非信體也。
以外發言稱此事如是。即表内心有誠信。故
論云。如是者是信相也。問如是爲據能信爲
因所信。答論云。佛法大海信爲能入。即知佛
法爲所入。故知是據能信也。若言此事如是。
則此事屬於所信。則如是言具含能所。問如
是爲是通信爲是別信。答信佛法之正即不
信外道之邪。蓋是分邪正之始。樹衆徳之基。
屬通信也。然經有大小教有權實。信大之信
非信小之信。即是別信也。問爲明阿難信爲
明餘人信。答有信心者即入佛法。蓋是通勸
一切信受。非局在阿難也。問何人能信一乘。
答有六種人不能生信。一者起愛衆生深著
世樂不能信受。二者起見之流自是非他又
不生信。三者求二乘之人執魚目爲眞珠投
夜光而按釼。故外國大小乘人分河飮水。故
説一乘不生信受。四者謂法華教猶是無常。
聞説常住不生信受。五者謂於此經覆相明
常。聞顯了説常不生信受。六者謂此經顯了
明常執成常見。聞説寂滅之道非常非無常
又不生信。故見塔品云。手把虚空不足爲難。
信受書持乃稱不易。斯言驗矣。今若離上過
失心無所依。乃能信受也。我聞者。如是一句
謂所生信果。此下五事謂能生信因。以阿難
見三譏嫌具八功徳。親侍如來二十餘載。傳
於佛語物必信之。故是生信因也。問阿難
是佛得道夜半生。年二十五方乃侍佛。則知
前二十五年所説阿難不聞。後二十五年所
説悉皆得聞。後二十五年凡有三類。一者得
聞。如聞法華經等。二者不聞。如涅槃經等。
三者亦聞不聞。如淨名一經。凡有四會。菴薗
二會阿難得聞。毘耶兩集阿難不聞。以何義
故一代之經皆稱我聞耶。答今引二經據本
迹通之。一涅槃經據本而釋。阿難多聞士。自
然能解了是常及無常。既自然解亦自然得
聞。二依報恩經據迹而解。佛重而説方乃得
聞。問阿難依何徳何三昧能持佛經。答釋道
安云。十二遊經云。阿難得佛意三昧之所傳
也。金剛華經云。阿難得法性覺三昧之所傳
也。問實是耳聞。何故稱我聞。答凡有七義故
稱我聞。一者佛命令稱我聞。今順佛勅故云
我聞也。二者集法藏時迦葉問阿難。佛在何
處最初説法。阿難以答僧衆稱如是我聞。三
者以人傳法證信故稱我聞。所以云説時方
人令生信也。四者阿難聞佛所説發生三慧
自在稱我故云我聞。五者阿難聽佛所説。無
散亂心如不覆器。無忘失心如不漏器。無顛
倒心如不臭器。初是定力。次是持力。後是
智慧力。具此三種自在得稱爲我故言我聞。
六者耳別我通。立通廢別故言我聞。七者我
本耳末。立本廢末故稱我聞。問云何聞爲以
人聞爲根爲識爲塵聞耶。答因縁故聞。因縁
聞即無所聞。故中論云。因縁所生法則是寂
滅性。故聞宛然而不聞。亦不聞宛然而聞。以
聞宛然不聞故不壞假名而説實相。以不聞
宛然而聞故不動眞際建立諸法。又聞宛然
而不聞故是聞不聞。不聞宛然而聞故則是
不聞聞。不聞聞豈是聞。聞不聞豈是不聞。故
非聞非不聞名爲中道。而聞而不聞稱爲假
名。故論云。亦爲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然中
假即是因縁。故中稱假中。假稱中假。中假非
假。假中非中。故非中非假。言辭相寂滅。非
謂變轉前法方稱寂滅。即因縁之聞本來寂
滅。故此經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也。
問作此聞得何利耶。答此經正明大事因縁。
謂開佛知見。佛知見者所謂四智。如來智佛
智自然智無師智。以知聞無所聞則生如來
智。無所聞而聞則生佛智。斯二任運現前名
自然智。此三不從師得謂無師智。聞既生四
智。諸有所作皆須精識因縁並生四智入佛
知見也。一時者。謂説經有時故可信也。今略
明四義。一者佛五十年説法蓋是多時。今對
彼多時明此經是一時之説故云一時也。二
者一謂一部經也。蓋是説一部經時故云一
時也。三者衆生心行可一之時。即是一乘機
發説一乘教時故云一時。問一切經皆云一
時。可言並説一乘耶。答此經云。諸有所作皆
爲一事。故知説一切教爲開一道皆稱一時。
四者機教符會無差異時故名一時。問爲是
假時爲是實時。答正觀論云。諸佛或説我。或
説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又應云
諸佛或説假或説於非假諸法實相中非假非
非假。問云何説假及非假耶。答化内弟子爲
結戒故明非假時。通化道俗辨假名時。如論
廣説也。佛者第四標教主也。所以標佛者凡
有五義。一者阿難答迦葉問。迦葉問云。佛在
何處最初説法。故標佛也。二者若不標佛直
明五事。則不知此經爲是魔説爲是佛説爲
内道説爲外道説。今欲別邪正内外故標於
佛。三者佛法有五人説。一佛説二弟子説三
諸天説四仙人説五化人説。今欲明此經是
佛所説非餘人説故標佛也。四者以後代衆
生聞是佛説則深起敬信故標佛也。五者爲
欲成經是故標佛。凡是佛説亦須標佛。弟
子之説又須標佛。如維摩勝鬘等經皆標於
佛。若不標佛則不成經也。佛有三義。一者
自覺異彼凡夫。二者覺他異彼二乘。三者覺
道圓滿異彼菩薩。若依由來所判明三種佛。
悉非覺義。一者若言此經辨佛猶是無常。但
是覺於無常未是悟諸法實。故不名爲覺。二
者若言此經是覆相明常。既稱隱覆則猶是
未覺。不名爲佛。三者若言此經辨佛定是常
住。則是常見猶名無明。故不名爲覺。今言
覺者。覺悟諸法非常非無常亦復非是四句
内外。窮了法實故名爲覺。問此經何處有斯
文耶。答壽量品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
無有生死若退若出。又無在世及滅度者。非
實非虚非如非異。六無四非即其事也。外國
名佛以爲天鼓。賊欲來時天鼓則鳴。賊欲去
時天鼓亦鳴。天鼓鳴時諸天心勇。天鼓鳴時
修羅懼怖。衆生煩惱應來佛則爲説法。衆生
煩惱應去佛則爲説法。佛説法時弟子心勇。
佛説法時諸魔懼怖。天鼓無心能爲四事。如
來雖説亦復無心。是故詺佛以爲天鼓也。又
如來雖覺實無所悟。喩天鼓雖鳴實無心也。
住者今取能住爲住故住義屬佛。住有二種。
一者身住二者心住。身住亦有四。一化處住。
十方諸佛各有國土。二異俗住。三世諸佛多
栖止伽藍。三未捨壽分住。佛未答魔王啓請
壽命無量。由答啓請則唯留八十餘皆捨之。
雜心云。捨第五壽分者。百年之壽二十爲一
分故有五分。佛答魔王啓請捨二十年唯留
八十。故云捨第五壽分。法華去涅槃近。應是
捨壽分住也。四者威儀住。謂行住坐臥悉名
爲住也。二就内徳論住亦有四種。一者天住。
謂住布施持戒等。二者梵住。謂住四無量心。
三者聖住。謂住空無相無願三昧。四者佛住。
謂住十力等果地衆徳。如來具此内外八住。
此即是無住而住住無所住。例如文殊不來
而來來無所來也。亦如涅槃師子吼辨住沙
羅林説。王舍城者第五明住處。説必有處故
可信也。異彼外道或言空中授與或言赤鳥
&MT01801;來皆無根本。就住處有二。一者明通處。二
者明別處。至人形無定方。豈有其常處。但爲
成信義故須委曲題之。又欲喧靜兼化故山城
兩擧。國名摩伽陀此云不害。人雖犯罪無
殺誅故稱不害也。城名王舍。小國即國爲城。
如毘耶離國亦名毘耶離城。今是大國所以
國城爲異。具足外國語應云羅悦祇摩訶伽
羅。羅悦祇此翻爲王舍。摩訶言大。伽羅云城。
十六大國及六大城中而此城最大故稱王舍
大城。智度論云。佛滅度後阿闍世王以人民
減少捨本大城更造一小城。於諸城中猶尚
爲大。況本王舍城耶。善見毘婆沙云。其城
縱廣三百由旬。有八億萬戸。其屬王舍城者
有八萬聚落也。問六大城皆有諸王之舍。何
故此城獨稱王舍耶。答智度論有三解。一云
昔摩訶陀王生子。一頭兩面四臂。時人爲不
祥裂其身首棄之曠野。羅刹女鬼名利&T076850;。合
其身首以乳養之。後成大人力能并兼諸國。
取一萬八千王置此五山。以大力治閻浮提。
此意明多王在此城故名王舍城。餘二解如
論文。更有人言。有王失於正道。千國共廢置
此五山。退思補過後還共治國。故名此城以
爲王舍也。眞諦三藏引律毘婆沙云。凡轉輪
王出世相承卜居住此五山。故獨名此城以
爲王舍。又律毘娑沙解云。昔有四天王共攅
乳海覓得甘露未分於此五山起舍守之。七
日後方乃分是故名爲王舍。故前謂人王起
舍後即天王起舍。依仁王經云。班足王收得
一千王置五山内。亦從多王作名。餘城無此
衆事故獨名此城以爲王舍城。五山周匝如
城。而於中起舍。兩事合擧名王舍城也。問
若兩事合擧名王舍城者。不應復有山城二
處。答得王舍城名則兩事合説。但王於五山
之内別更起城。故有山城二處也。耆闍崛山
者此云鷲頭山也。然此五山峯各有所像。今
之一山似鷲頭故以名鷲。佛滅度後阿育王見
其山頂似鷲。使人鑿作兩翅兩足及尾故全
如鷲鳥。出陸蹬地理記。城山相去凡十五里。
問佛大慈既普。何故多住王舍城説法耶。答
法華論有二義。一欲因處表教。一切城中此
城最大。一切山中此山最勝。表法華經衆經
中勝。二者示現自在功徳成就故。言此偏擧
王舍城爲喩。如王於世間自在。顯此經是衆
經之王。以一乘攝一切乘一切乘歸一乘故
也。釋論六種義。一云報法身恩故。如來既
本於摩伽陀國成道。爲報此恩故多住也。二
者彼處地廣民多。受化彌廣故多住也。三
者彼處多聰明大智人。身子迦葉之流長爪
六師之例。欲降制之故多住也。四者彼國有
龍王兄弟二人。以時降雨國無荒年。出家
之人資身既立。則練神亦易故多住也。五者
此處多精舍。平地有竹林。伽藍五山有五精
舍。餘國既少故多住也。六者此處靈華瑞草
閑靜清潔。實是衆聖之所栖遊神仙之所窟
宅故多住也。與大比丘衆下第六次列同聞
衆。今就此章略以六門分別。一者來意門。二
者定衆數門。三者權實門。四者有無門。五者
次第門。六者具不具門。來意門者略有十義。
一爲成阿難聞。以阿難共勝人聞故傳經可
信。二者爲顯佛徳。以佛爲勝衆圍遶則佛徳
益尊。既尊其人必受其法。三者爲欲開發正
經。如因身子三請故得開乘權乘實。由彌勒
三請故得開身權身實。四者助佛揚化。如佛
三周説法華。諸聖弟子自序領解亦三周而
説。彌勒領解稱歎其事亦然。五者爲欲供
養恭敬尊重讃歎於佛。如後文説。六者欲發
誓弘經。如持品及神力品説。七者欲引導衆
生來至佛所。八者欲聽佛説法進求深悟。九
者爲證經故來。如分身佛集。十者爲作教門
故來。如説妙音觀音。即以菩薩而爲佛事。是
故來也。第二定衆數門者。此經始末凡有二
會。前集有二十三衆。後會有其六衆。合爲
二十九衆。言二十三衆者。僧衆有二尼衆亦
爾。及菩薩衆聖衆有五也。凡衆有十八。欲
界天有十衆。三光天子・四王・帝釋・自在・大
自在也。色界二衆尸棄及光明大梵。合十二
衆。次雜類有其六衆。在文易知也。後集六衆
者。謂寶塔品多寶衆・集分身衆・集提婆達多
品龍宮衆・集涌出品下方衆集・妙音衆集・普
賢衆集也。第三權實門者。有人言。同開衆
皆是實行聽經之衆。有人言。皆是權行影嚮
證經之人。今明此事難知。若皆是實行則失
影嚮之人。若皆是影嚮則無禀教之衆。故須
兩義雙辨。以其爲王爲主多是權行若是眷
屬多是實行故。非小非大作小方便引小眷
屬令同歸一乘。乃至非聖非凡作凡方便引
凡眷屬令共入不二。故華嚴云。諸菩薩等皆
是盧舍那佛宿世善友。涅槃論云。明大衆雲
集多是不思議神通變示分。即其事也。法華
論釋衆有四行。一聲聞行。即如此品列諸聲
聞等。二菩薩行。又如此品列諸菩薩等。三不
定行。如善守菩薩示現作四衆八部等。四定
行。出家人形儀一向定。以此推之知大衆具
有權實也。第四有無門者。龍樹云。小乘經初
無菩薩衆。大乘經首具大小兩衆。然斯言未
盡。諸大乘經凡有四句。一但有菩薩衆無聲
聞衆。如華嚴七會。二但在聲聞衆無菩薩衆。
如金剛般若。三具有二衆。即如此經。四倶
無二衆。如金光明經。問金光明何故倶無二
衆耶。答釋迦于時獨在鷲山三昧正受。未有
衆集故無同聞。信想感夢明旦始與大衆來
至佛所也。第五次第門者。就列衆内大開三
別。一前列聲聞衆。二列菩薩衆。三列凡夫衆。
問若依大數應先列菩薩次列聲聞後列凡
夫。若從小數應先列凡夫次列聲聞後列菩
薩。今何故先列聲聞次列菩薩後列凡夫耶。
答如華嚴法界品及五濁經等。前列菩薩後
列聲聞。此則依其内徳從勝至劣以爲次第。
今前列聲聞後列菩薩者。此中列衆次第要
以外儀具足。聲聞心具智斷形備法儀。心形
兩勝是故前列。菩薩心雖會道形無定方或
道或俗。此則心勝形劣故在第二。凡夫心形
兩劣所以居第三。此則是約外儀從勝至劣
以爲次第也。第六具不具門者。依仁王經。有
變化衆有縁覺衆有無色界衆。依陀羅尼經
有地獄衆。今會所無。依此經後文。具四衆
八部衆及轉輪王衆。今無輪王。八部之中略
無二部。謂夜叉摩睺羅伽衆。四衆中略無優
婆塞優婆夷衆也。就列聲聞衆爲二。初僧次
尼。何由先僧後尼者。義有七門。一男尊女
卑故前僧後尼。二僧前入道尼後入道。三僧
爲師尼爲弟子。四僧傳持法藏。故二十五人
皆是僧也。尼則不能。五僧能結集大小二藏。
尼則不能。六僧與佛同住。尼與佛異住。七
僧衆多尼衆少。就列僧衆有二。一前列顯名
衆。二列密行衆。初既云衆所知識。故知是
顯名衆。次不云衆所知識而同得授記成佛。
故是密行衆。以適化多方故。聖人或顯或密。
又初純是無學衆故在先。次雜學無學故居
後。亦前衆數多後衆數少故也。就無學衆開
文爲六。一標通號。二唱數。三辨位。四歎徳。
五列名。六總結。與大比丘衆者標通號也。出
家未受具戒莫問聖凡通沙彌。具戒以上凡
之與聖通名比丘。今言大者。就比丘内有其
大小。凡夫三果名小比丘。羅漢之人名大比
丘。又羅漢有二種。鈍根羅漢名之爲小。利
根羅漢稱之爲大。所言大者。智度論云。一
切衆中最大故。大障礙斷故。天王等大人恭
敬故。眞諦三藏云。大有三種。一者勝大。猶
如大王勝一切人故名爲大。此諸羅漢於學
無學中最勝故名爲大。二者形量大。譬如山
海以形量大故名大山及以大海。此諸羅漢
功徳智慧窮高極廣故名爲大。三者數多故
名大。猶如大軍以兵衆多故稱之爲大。此諸
羅漢數一萬二千故名大也。若依此經可有
二義。大比丘者標章門也。下之五段釋章門
也。一者萬二千人謂數大也。二者皆是阿羅
漢即位大也。三者諸漏已盡謂徳大也。四者
其名曰謂名大也。五者衆所知識謂知識大
也。比丘者名爲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
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
但乞衣食不乞於法。不爲比丘。又雖復乞食
亦異世人之乞。退無積畜之累進有福物之
功。故自利利他異於世間乞求之人也。餘怖
魔破惡淨命。如智度論中廣説也。萬二千人
倶下第二唱數。即是釋上衆義也。四人以上至
萬二千人以還悉名爲衆。所以唱多數者。有
二種義。一者阿難若與小人共聞不足可信。
以共多人同聞方乃可信。二者少衆圍遶佛
徳未尊。多衆所敬方顯徳重也。皆是阿羅漢
下第三明位。雖唱大比丘未知是何位人。故
須明位也。又即以位釋大。由位是無學故稱
大比丘也。阿羅漢是外國語。以三義訓之。一
者殺賊。以智慧刃殺煩惱賊。此約離因患就
現在論也。二者不生。以煩惱糠脱故後世田
中更不復生。此約離果患就未來論也。三者
應供。具足智斷應受供養。法華論凡有十五
義釋應供。今略擧大意。謂内應眞理故外應
供養。雜心翻羅漢以爲無著。故經翻阿羅呵
亦云無著。故云如來無所著。至眞等正覺也。
諸漏已盡下第四歎徳。上羅漢明位。今次明
行。即位行一雙也。二者上雖有多人若無勝
徳。不足引之爲證信及顯佛徳尊。以有勝徳
故成上二義。三者皆阿羅漢此標羅漢名也。
漏盡以下釋羅漢名。即標釋一雙也。就歎徳
内以六門釋之。一上下門。二總別門。三得
離門。四三人門。五三徳門。六四智門。上下
門者。上下互相釋。云何名羅漢。以諸漏已盡
故。云何言諸漏已盡。以無復煩惱故。此用下
釋上。次以上釋下。如以無復煩惱逮得已利。
盡諸有結故心得自在也。二總別門者。羅漢
爲總。下四句爲別也。三得離門者。歎菩薩
以自行化他爲主。美聲聞宜用得離爲宗。此
中四句兩雙明得離也。初雙據現在離因患
而論得離。次雙約未來離果患而論得離也。
諸漏已盡此歎離也。問得離之中何故前歎
其離後歎其得。答凡有二義。一就本意。二約
義前後。本意者。聲聞之人所以出家修道者。
正畏老病死故斷貪瞋癡。以貪欲心致病。瞋
恚致老。愚癡致死故。法華雇於窮子。正令除
糞。蓋是小乘之大宗也。二義前後者。小乘之
人正欣涅槃無爲安樂。但要前斷煩惱方得
涅槃。故前離後得也。故信解品云。先取其價
然後除糞。即其證也。所言諸漏已盡者。略
説三漏。欲界煩惱除無明名欲漏。上二界煩
惱除無明名有漏。三界無明名無明漏。問何
故諸經不言四流四取乃至十使等盡。而偏
言漏盡耶。答三漏數約義周。又用無明爲本。
兼以過失彰名。故偏説之。異部人説有四漏。
加見漏也。又説七漏者。見漏思惟漏此二是
漏體。受漏與念漏此二是就漏因説漏。餘根
等三種就漏縁説漏也。阿毘曇人以煩惱爲
漏體。苦集二聚含有於漏故名漏。成論人以
失理取相心名漏。心有於漏故名有漏也。無
復煩惱者。問三漏具攝百八煩惱。何因縁故
更説無復煩惱耶。答依智度論。歎離之中凡
有二種。諸漏已盡別歎離也。無復煩惱總歎
離也。三漏是諸科之一故稱爲別扼。流結縛
纒垢總稱煩惱故名總離。謂總別一雙也。依
法華論。諸漏已盡謂標章門。無復煩惱釋章
門也。以無復煩惱故諸漏已盡。謂標釋一雙
也。依成論意。以取相失理之心名之爲漏。即
是根本。十使煩惱名之爲枝條。諸漏已盡謂
斷除根本。無復煩惱則枝條亦亡。謂本末雙
説也。依毘曇意。得盡智故名爲漏盡。得無
生智故名無復煩惱。又直依文釋者。以諸漏
已盡則不復能令心煩。不能令心惱故言無
復煩惱也。逮得己利第二歎所得也。煩惱既
盡即得數滅涅槃也。涅槃之果但屬羅漢不
屬下三果。故名己利。故鞞婆沙云。解脱之
名通學無學。涅槃之稱偏在無學。法華論意
亦同然。證涅槃故名爲己利。又世間之財五
家共有不名己利。出世之寶但屬行人故名
己利。又菩薩修行但爲濟他 二乘習徳但爲
自己。故名己利也。盡諸有結者。第二雙明
得離也。有謂三有。結即是感未來三有之結
也。以盡感三有之結。結盡故三有亦盡。故
云盡諸有結。智度論云。結名九結。謂貪瞋
疑慢無明此五鈍使以爲五結。身見邪見邊
見此三見以爲見結。戒取見取以爲取結。合
五利爲二結也。以十纒中慳嫉二纒以爲九
結。問何故偏擧慳嫉。答雜心云。此二但是
不善。又是獨頭而生故偏取之。婆沙云。爲
帝釋修羅故偏取慳嫉入於九結。帝釋慳甘
露飯嫉修羅美女。修羅慳美女嫉帝釋甘露
飯也。故説慳嫉入九結中也。心得自在者第
二明得也。以不爲現在煩惱所使。又不爲感
未來三有結所使。心得自在。又逮得己利明
無爲功徳。心得自在謂有爲功徳。故二離而
有今後不同。兩得則有爲無爲異。從初以來
合是得離二門釋竟。四就三人門釋者。初三句
正釋羅漢人徳也。盡諸有結者簡異學人也。
心得自在簡異凡夫人。此三人即是次第也。
五就三徳釋者。初之兩句釋於殺賊。逮得己
利釋於應供。後之兩句釋於不生也。六就四
智門釋者。初兩句釋我生已盡。逮得已利釋
梵行已立智。盡諸有結釋不受後有。心得自
在釋所作已辨智。問此之四句屬何智耶。答
婆沙云。我生已盡屬盡智。餘三屬無生智。又
解我生已盡是苦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
已辨是滅智。不受後有是集智也。其名曰
下第五列名。前雖歎徳未識其名故須列名
也。衆經列名凡有二種。一者依徳行優劣
以爲次第。如淨名經弟子品説。以命遣使問
疾必須智慧辨才故。依徳行優劣明次第也。
二者此中二十一人皆是序其出家得道前後
以爲次第也。故十二遊經云。初成道第二年
爲五人説法。第三年化迦葉兄弟三人。第五
年度身子目連。以陳如最初得道故最初列
也。分別功徳論云。佛法最大者謂陳如。最
小者謂須跋也。問何故此經就得道前後明
次第耶。答昔開一爲三起自其人。今會三歸
一亦對之也。以其禀偏化之初故。爲今斥奪
之本。阿若憍陳如者。此名有本有末。憍陳
如者此云火器。是其本姓從姓以立名也。阿
若者後得道時加此名也。阿之言無。若之言
智。以悟無而生智故名阿若蓋是道俗雙擧。
名姓合題。問餘人皆悟無而生智。何故衆人
不名阿若。答其人最初得道。悟無在前故受
斯目。衆人後時得道。更受異名。無量壽經
云。尊者了本際即其人也。餘處又翻阿若名
爲初智。阿之言初。若之言智也。問誰立此
名。答經云淨居天見其初得道故呼爲阿若
也。摩訶迦葉者。文殊問經翻爲大龜。摩伽陀
國之大姓也。從姓立名。別名必鉢羅者。在必
鉢羅樹下生故名必鉢羅童子。其家父母祈
祷天神。有梵天下降託以生之。如餘經廣説
也。十八部論疏云。具足應云迦葉波。迦葉
此云光。波此云飮。合而言之故云飮光。飮
是其姓。上古仙人名爲飮光。以此仙人身有
光明能飮諸光令不復現。今此迦葉是飮光
仙人種。即以飮光爲姓。從姓立名稱飮光也。
又此羅漢亦自有飮光事。其人身有金色光
明。以閻浮檀金在水底而金光徹出水上。轉
輪聖王出世時夜叉等取此金。將來人間博
易。故人間有此金。此金在人間人間諸金不
復現。此金猶不及迦葉金色。是故亦名飮光
也。優樓頻螺迦葉者。此下三人則是兄弟。非
大迦葉流。優樓頻螺者此云木苽林 或云優
樓頻螺聚落者。林處即有五百家。故翻經者
兩事互擧也。在此林中修道故以爲名。前出
經云上時迦葉也。伽耶迦葉者伽耶者城名。
此云鐵杖城也。在城處修道故以爲名。前出
經云象頭迦葉也。彼處有象頭山。從山爲名
也。以彼處有城故兩出耳。那提者河名也。前
出經云江迦葉。舍利弗者。具足應云舍利弗
羅。舍利言身。弗羅言子。略於羅字但言弗也。
名舍利弗有二因縁。一從過去誓願立名。釋
迦過去作瓦師。値釋迦佛發願。願未來作佛
名釋迦。弟子名舍利弗。故從本願立名也。二
者從母立名。以母眼似舍利鳥眼故名母爲
舍利。其母於衆女人中聰明第一。以世人貴
重其母故呼爲舍利子。此世人爲作名也。古
經名鶖鷺子。鶖鷺子猶取鳥名也。或言舍利
鳥似於鶖鷺也。父名提舍。逐父爲名故名優
婆提舍。優婆者逐也。提舍者星名也。又經云
佛初見二人來。令改提舍之名。可復本字爲
舍利弗。以過去本願名舍利弗。故令改今世
之名也。目連亦爾。目連者姓大目連也。是其
母姓。此云讃誦亦云莱茯根。字倶律陀。父母
無兒祷倶律陀樹神因生是子。故以樹爲名
也。眞諦三藏云。應言勿伽羅。勿伽者此言胡
豆。即緑色豆。羅此云受。合而爲言應言受胡
豆。蓋是其姓。上古有仙人名勿伽羅。不食一
切物唯食此豆故名受胡豆。其是仙人種故
以爲名也。迦旃延者舊翻爲肩乘。此兩字誤
也應云扇繩。其父早亡。母戀之不嫁。如繩繋
扇故名扇繩。三藏云。上古有仙人名柯羅。此
云思勝。此仙人具足聞思勝於餘人故云思
勝。其是仙人種故名思勝。注法華經云。姓迦
旃延是其門徒中之長故稱爲大。今謂應如
注釋。智度論云。有婆羅門道人姓迦旃延。不
應亦有扇繩之喩用以爲名。但迦旃延既是
其姓。扇繩即是其名也。阿菟樓駄者翻爲如
意亦云無貧。以過去一食施辟支佛。十五劫
中天上人中受於福樂。最後得羅漢常得如
意無有貧窮。是甘露飯王之子也。劫賓那者
此云房宿。在僧房而宿。佛見其道縁將發。化
爲老比丘與之共宿。因之以得道。故以名焉。
又云以祈祷房宿星生此子故以爲名。又言
劫賓那者國名。以從國受稱也。憍梵婆提者
此云牛呞。無量壽經云。尊者牛王過去世曾
作比丘。於他粟田邊摘一莖粟。觀其生熟數粒
墮地。五百世作牛償之。今値釋迦得道。足甲
似牛食後猶呞。因以爲名也。佛恐凡夫笑之
得罪。徙置忉利天上尸利沙樹下。即舍利弗
上足弟子。解律並於優婆離。佛滅度後於天
上般涅槃也。離婆多者此云假和合。如釋論
二鬼食人事也。亦云離越也。無量壽經云尊
者大號也。畢陵伽波蹉此云餘習亦云惡口。
佛在世時此人除佛已下一切比丘皆稱郷
汝。乃至罵恒河水神。佛因誡之。自今已後。
勿作郷汝之言。向尊長憶佛語故遂便改之。
其五百世作波羅門故有此慢習也。又釋姓
畢陵伽名婆蹉也。薄拘羅者此云善容。持一
不殺戒得五不死報。一釜煮不死。二熬盤不
焦。三水不溺。四魚腹不爛。五刀刃不傷。經云
出家以來八十歳。眼不視女人面。不入尼寺。
亦不爲女人説於一偈。阿育王歴諸塔供養
多有布施。至薄拘羅塔聞其在世少欲知足
不爲女人説一偈。乃以一錢施之塔遂不受。
阿育王言是眞少欲乃至不受一錢也。摩訶
倶絺羅者此云大膝。身子舅長爪梵志是也。
難陀者此云歡喜或云是牧牛。難陀待阿由
村人方乃得道。或言猶是釋種。釋種有十萬
人出家。難陀爲其一人也。性最輕薄而聰明。
音聲絶妙也。孫陀羅難陀者此是佛弟難陀。
是大愛道所生。身長一丈五尺二寸。佛到迦
毘羅城二日即度之。孫陀羅者此云端正亦
云柔軟。欲異前者故以婦標名焉。富樓那者
翻之爲滿。王舍城婆羅門兒。其祖父母將其
所生父母。江邊祠天乞子。設華香供養梵天。
及誦諸呪。母夜夢見。有人以器盛滿雜寶持
授與之。其安置腹前而寶器忽然入腹。覺後
向夫述之。夫答婦云。必是梵天與汝兒。此兒
後當寶器具足一切能知。因此遂生兒。太聰
明遍學世伎術。出家後得羅漢。佛説法時能
誦持之善解其義伏諸外道。從夢寶器及所
知二事作名故稱爲滿也。彌多羅者此云慈
行。四韋陀中有此品名。其母誦之。從所誦立
名故名慈行。尼者翻爲女。天竺名女爲尼。名
男爲那。但名富樓那者多故以母名標之。大
意者云。滿者蓋是慈行女之子也。舊云富樓
那不異上。彌多羅此云善知識也。餘處或云
滿願子也。須菩提者此云空生以是生時諸物
皆空相師云。此兒必解空第一。故名空生。亦
云善吉。舍衞國有長者名拘留。無兒乞天神
得之。後長大請佛出家。因隨佛往祇洹精舍
作比丘。阿難者此云歡喜。一者形容端正見
者歡喜。二者佛得道夜生。謂歡喜日生名歡
喜。三者過去發願願名歡喜。支道林云博門。
又云無染著。其人初果具足煩惱見天龍女
不起染心。故云無染也。是斛飯王之子也。羅
睺羅者此云覆障。以六年在胎爲胎所障故
云覆障。三藏云。本是阿修羅名。此阿修羅能
以手障月。若具翻之應云障月佛子。所以作
此名者是借喩爲目。佛自説。我正法如月。此
兒障月。欲出家學道有兒則成障也。雖復是
障而如來能捨之。佛自説。過去世羅睺羅數
數爲道作障。我亦數數能捨之。又名宮生。佛
出家後而耶輸有身。諸釋種詰之。耶輸云。乞
待生子後當證驗。生子已後耶輸燃大火聚
抱子而立誓曰。若非佛子當母子倶燒。遂投
火聚便滅而母子無他。諸釋種曰。眞是宮生。
佛到迦毘羅城七日即度之爲道。如是衆所
知識下第六總結。大阿羅漢者。法華論云。到
彼岸故名大阿羅漢。雜心稱爲波羅蜜聲聞。
猶是一義耳。衆所知識者。法華論明二種衆。
一者人王天王大衆所知識。二者聲聞菩薩
佛聖衆所知識。知其内徳識其外形。又遠衆
則知。近衆則識。有知而不識等四句。復有
學無學二千人下。此第二列密行衆。六段之
中但有位之與數。三果爲學。羅漢爲無學。並
是會理之心。有進求之與滿足故云學無學。
此既是密行人。多是大權。宜約菩薩明學無
學。初地以上七地以還有功用道名之爲學。
八地以上無功用道稱爲無學。故大品明菩
薩有學無學地。即其事也。又解前是大羅漢。
此二千人徳業未充非衆所仰。故別説也。摩
訶婆闍婆提下第二列尼衆。對於僧衆亦開
爲二。初列大名聞衆二列小名聞衆。摩訶婆
闍婆提者此云大愛道。耶輸多羅者此云名
聲。別有經云。是揵撻婆女。揵撻婆生男爲樂
神。生女爲玉女諸女中有名聲也。此二人有
前後者。俗禮姨妻尊卑。内律則婆闍入道爲
前。耶輸在後也。問未曾有經須太拏經及瑞
應經皆云。羅睺羅是瞿夷之子。至如法華所
辨。是耶輸之兒。經云耶輸是第二夫人。瞿
夷是第一夫人。故十二遊經云。太子有三夫
人。第一名瞿夷。第二名耶維。耶維即耶輸
陀羅也。第三名鹿野。三夫人各領二萬采女。
故太子有六萬采女。何故二説不同。答羅睺
羅實是第二夫人兒。瞿夷是其大母。餘經擧
其大母。今經擧所生母故不相違。瞿夷此云
明女。大智度論云。瞿毘陀是寶玉女故不孕
子。瞿毘陀謂瞿夷。即其證也。又經云佛有
三子。一善星。二優婆摩那。三羅睺羅。即三
夫人所生。而復瞿夷不生子者。取前大母所
養爲名也。注經云。諸尼之中擧姨妻二人者。
豈唯標親以兼疎。乃因名以託旨。淨名經云。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爲父。法喜以爲妻。欲明
虚己修度則從生之義顯。滅累體法則伉儷
之業成。尋言求意。可不觸像而置心哉
菩薩摩訶薩者第二列菩薩衆。所以列菩
薩衆者凡有三義。一者欲證阿難聞經可信。
阿難若共小乘人。聞大法未足可信。今共大
人而聞大法則可信也。二者佛爲小衆圍遶
其徳未重。爲大人羽翼佛徳始尊。三者欲顯
是大乘經。以聲聞經初無菩薩衆故也。就文
有六。一標通號。二唱數。三明位。四歎徳。
五列名。六總結。具足應云菩提薩埵。菩提云
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云衆生。爲求
果道故名道衆生也。舊名道士。其言最勝。而
即世學張李之道本名治頭及鬼卒。後盜取
佛法道士之名也。問三乘人皆有菩提。何故
初二不名道衆生。答欲顯三乘優劣義故。小
乘道劣。從聲教立名故云聲聞。中乘小勝。
從義立名故云縁覺。然十二縁是法義也。大
乘爲勝。從果徳立名。又初二非是中道。故
不與其道稱。後是中道。故與其道名。摩
訶薩埵者。摩訶云大。十地論云大有三種。
願大行大度衆生大。薩埵云衆生則大衆生
也。問何故聲聞縁覺但有一名。菩薩具於
兩稱。答二乘但能超凡故但立一名。大士
徳踰凡聖故有其兩稱。言菩薩者異彼凡
夫。以凡夫不求於道故非道衆生。摩訶薩
者。簡異二乘亦求於小道。今明求於大道故
名大衆生。攝大乘論疏三義釋之。具般若故
名菩薩。具大悲故名摩訶薩。具實慧故名菩
薩。具方便慧故名摩訶薩。具智慧故名菩薩。
具福徳故名摩訶薩。此即内得中道正觀故。
依徳立中道名也。八萬人下第二唱數。上雖
標通號未知凡有幾人。故次明數也。皆於菩
提不退轉者第三明位。上雖明其數但有菩
薩略廣二位。略説則十四賢聖。廣説則五十
一位。十四賢聖者。外凡與内凡三賢并十地
也。廣説五十一位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十地等覺地也。妙覺地屬佛地。非菩薩地攝
也。今未知是何位人故。次明是不退轉位人
也。然經文直言於無上菩提不退轉。但舊明
有三種不退。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
退。釋三不退不同凡有四説。一云十住前六
心假解未立退菩提心爲二乘。七心以上假
解已立名爲菩薩。獨成性地此免位退。二者
行退。初地至六地此中諸人習行有時不進
名爲行退。七地則無此行退也。第七一地或
起愛習猶有功用名爲念退。八地已上入無
功用道永無三退故名不退轉也。二云外凡
六心名爲位退。七心已上稱位不退。餘二不
異前釋也。三云習種性名位不退。道種性解
行純熟謂行不退。初地已上得無生忍不復
生心動念名念不退也。四有人言有四種不
退。十信十住是信不退。十行是位不退。十迴
向是行不退。十地是念不退。今謂經論不同
難可詳會。本業瓔珞經云。十住第六住猶退
作五逆。況復二乘。而十信第六信名爲不退
心。則知六信以上便是不退。地持論云。種性
菩薩或進或退。則與本業大意略同。然多是
外凡第六心免位退也。所以知然者。十信中
前五則是五根未立。第六稱不退心。五根既
立故後得不退。則知六心以上無有退也。又
經云。十信菩薩十千劫行道。攝大乘論明一
阿僧祇劫修行。而舍利弗六十劫行道六心
中退中者。此則是仰學六信猶未登六信也。
而瓔珞經云六住退者。龍樹釋此語云。欲怖
地前菩薩令速入初地故云退耳。其實不退。
今經云不退轉者。法華論云。蓋是八地已上
不退位人也。問析羅漢經云。七地不退。故阿
鞞跋致明七地事。般舟三昧明八地事。首楞
嚴三昧明十地事。今云何言八地不退。答七
地得無生忍名不退。八地得無功用故名不
退。故第八名不動地也。問不退與不轉何異。
答釋彌勒所問經論云。得内分功徳爲不退。
得外分功徳爲不轉。又云得智慧爲不退。得
功徳爲不轉。又云得般若爲不退。得方便爲
不轉也。法華論意云。八地無功用不爲功用
所動。復不爲上地所動。自然而行故名不退
也。皆得陀羅尼下第四歎徳。所以明歎徳者。
上明位今辨行。位行雙擧。依法華論。上總
明不退。今別釋不退也。依智度論云。上標
菩薩摩訶薩名。今明具此徳故名菩薩。即以
徳釋名也。又欲簡祕密顯示兩教。顯示教謂
小乘教。明菩薩猶是凡夫。今歎菩薩得無生
忍具六神通煩惱清淨。謂祕密大乘教也。又
歎菩薩令尋經之人捨小信大也。就歎徳文
開爲四別。一歎現徳。二歎往因。三歎實體。四
歎美名譽。初謂因果兩美。後則體名倶歎。略
攝菩薩徳也。歎現徳中。前歎自行後歎化他。
問何故前歎陀羅尼。答有二義。一者陀羅尼
是能持。下諸徳是所持。故前歎其本後是歎
其末也。故淨名云。總持爲園苑。即是其證。
二者小乘法中不説陀羅尼。今歎大乘菩薩。
故前歎總持。問小乘法中何故不説總持。答
小乘人畏生死苦速欲證涅槃。不欲廣修諸
行。是故不説。菩薩既遍度衆生備修諸行。欲
令終身不失歴劫逾明。故佛爲説此法也。總
持二義。一持善令不失。二持惡使不生。問以
何爲持體。答智度論云。或説念或説定或説
慧。今明即一正觀隨義異名。憶持不失能照
法實名爲般若。故論云。在聲聞心名道品。在
菩薩心名陀羅尼。問此中明何等持。答法華
論云。是聞持陀羅尼。然法身菩薩應具聞義
等持。今略説初一耳。樂説辨才下第二次歎
化他。上是能持。今明所持。以内含總持之徳
外有悟物之辨。然菩薩具四無礙。今辨化他
徳故略擧最後樂説辨。又持擧其初。辨題其
後。互文現意也。言樂説者凡有二義。一者
菩薩自得勝法樂爲物説。譬如父母得於勝
事樂欲與子。二者知衆生欲樂而爲説法。以
備此二也。所言辨者有其通別。若對境辨了
者四皆稱辨。若在眼爲明。在耳爲聰。在心
爲智。在口爲辨。此別辨也。速疾應機名辨。
言含文義名才。轉不退轉法輪者。初明聞法
不忘。次明内知機欲外有無方之語。備此二
能方爲物説法。今正明所説之法。即三句次
第也。無生正觀體可楷模。故名爲法。流演
圓通不繋于一人。故稱爲輪。又無生正觀無
累不摧。亦是輪義。一得不喪名爲不退。自我
至彼故稱爲轉。問此歎何位人。答依法華論。
初明不退轉歎於八地。皆得總持樂説之辨
歎於九地。以九地菩薩得勝進陀羅尼及十
種四無礙智。墮大法師位。轉不退輪歎於十
地。唯佛能轉法輪。十地菩薩既受佛位。當
知如佛亦能轉也。供養無量百千諸佛下第
二次歎往因。以現徳由於往因故。歎往因釋
成現徳。以果著因微故。前歎現果次歎往因。
亦有二句。初明供養於佛者。佛是衆生眞善
知識。上諸功徳由佛而有故明供養於佛。供
養者或財法二種。或身口敬歎總名供養也。
於諸佛所殖衆徳本者。八萬四千諸波羅蜜
名爲衆徳。以此衆徳作菩提根故稱爲本。大
士奉教修行目之爲殖。又衆徳者佛果徳也。
修行衆徳之本。同淨名經大智本行皆悉成
就也。常爲諸佛之所稱歎者。上明行由佛成。
今辨道與佛會。若修行有所得善。則行與佛
乖非菩提根。故爲佛所呵。今修行無所得善。
則道與佛會。故爲佛所歎也。而言常歎者。以
菩薩常習無著之觀。不令一念有得間心故。
常爲佛所歎。法華論云。以斷疑故爲佛所歎
也。以慈修身下第三次歎實體。亦有二句。初
歎身次歎心。大士既自植徳本。今欲令衆生
同種善根故爲物受身。所以歎身也。凡夫二
乘由結業所薫故身受三界。菩薩以無縁大
慈故能垂形六道。故肇公云。法身無生而無
處不生。以無生故諸趣門閉。無處不生而生
五道也。善入佛慧下第二歎心。又前是歎功
徳。今歎於智慧。智度論云。七住菩薩定慧
平等得無生忍名入佛眼地。但由猶是功用
未稱爲善入。今歎八地無功用心名爲善入
也。通達大智者。經論之中多説慧門鑒空智
門照有。上入佛照空之慧。即是以般若心入
薩婆若。今通達大智以菩薩方便入佛一切
種智。故以菩薩二慧爲能入。如來二智爲所
入。然二慧二智更無兩體。以明昧不同故開
因果之異。所以云在菩薩心名爲波若。在佛
心中變名薩波若也。問法華論云。通達大智
者即是照空之智。云何鑒於有耶。答已如前
釋。經中多説照空爲慧。照有爲智。論今以
照空爲智。照有爲慧。復有此一種義也。亦
得智門具照空有。故波若三慧品云。知一切
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云知種種相故名一
切種智。在智具照空有。慧義亦然。到於彼岸
者。前歎能照之二慧。此歎所照之兩境。以窮
了眞俗之原稱到於彼岸。故大品云。到有爲
無爲彼岸。即其事也。又前歎能了佛之慧。佛
慧者謂了菩提果。今歎到彼岸。了佛大涅槃
之徳也。又前歎觀無不明。今歎累無不寂即
是寂滅之岸。如下文云本來寂滅。即涅槃也。
名稱普聞者第四次歎名譽。亦有二句。以徳
充於内故名流於外也。能度無數百千衆生
者。徳樹名流故度物功立。此中四對稱歎皆
有兩句。又並是鉤鎖相生。可細尋其文旨也。
法華論以四方便攝此諸句。一者攝取妙法
方便。謂初得聞持陀羅尼。次得樂説辨才。後
爲人轉法輪總此三句名攝取妙法方便也。
二者攝取善知識方便者。謂供養諸佛種諸
善根常爲諸佛之所護念。由依止善知識故
得種諸善根。故爲佛所護念。名攝取善知識
方便也。三者攝取衆生方便。謂不捨衆生故。
即是以慈修身故不捨衆生。四者攝取智方
便。教化衆生令入佛般若智。即是善入佛慧
竟於後文。名攝取智方便。此四方便即是次
第。可細尋之也。其名曰下第五列名。上雖
總歎其徳。猶未別出人名。故次明列名也。問
此中列十八人名。何故文殊在初。答日月燈
明佛因妙光菩薩以説法華經。釋迦牟尼佛
因文殊師利以説法華經。既有開教之功故
列在初也。問云何因文殊説此經耶。答由文
殊釋時衆之疑辨古佛説之於前釋迦敷之於
後。預杜疑謗之萌。逆開信解之漸。然後釋
迦始得起定説法。故言因文殊以説法華經
也。問何故不因餘菩薩而因文殊耶。答由文
殊故得開乘權乘實。故因文殊開前分經也。
由文殊是燃燈之師燃燈復是釋迦之師。因
此覆遠之言。得説身權身實。則開後分經也。
下文當具明之。又河西道朗云。文殊是遊方
菩薩。十方法會多爲開發之端。故偏因文殊
也。又文殊是北方歡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
佛。今猶現在聞此佛名者能滅四重等罪。今
示爲菩薩影嚮釋迦。有此功徳故在初列之。
又文殊具三世佛。過去世爲龍種尊佛。現在
世爲摩尼寶積佛。復當來作佛。是故初列也。
問大品亦在王舍城説。何故以跋陀菩薩在
初耶。答跋陀是王舍城舊人。大品佛自開經。
故客舊爲次第。法華因他開經。故以文殊爲
初首也。問大品何故佛自開。此經因他而開。
答大品顯教菩薩作佛。其義易解。以菩薩無
自保之執。又菩薩利根故也。此經顯教聲聞。
聲聞有自保之執又是鈍根故因文殊以開經
也。文殊此言妙徳。以了了見於佛性故。徳無
不圓累無不盡稱妙徳也。觀世音菩薩者下
品自廣釋也。大勢至者所經之處世界振動
惡道休息也。常精進者。以衆生常有諸苦。是
故大士恒須濟拔。故言常精進也。不休息者
上以進求爲名。今從離過受稱。如救頭燃不
可暫休息也。寶掌者掌出衆寶惠施無竭也。
藥王者。過去世以藥救病。因以爲名。但菩薩
有二種身。一如意珠王身。能與一切樂。依此
立名故云寶掌也。二藥樹王身。見聞之者無
不苦滅。依此立名稱藥王也。勇施者。大士了
畢竟空。捨身命財不生怯弱。故云勇施也。寶
月者。以慧明涼氣清人三毒熱惱。其珍如月
也。月光者。慧能破闇如月之光也。滿月者。
徳無不圓照無不普也。大力者。約事而言。能
動大千爲大力。據理言之。有得煩惱能令三
界紛綸二乘迷倒。其力最大。菩薩能摧此大
惡名大力也。無量力者。約事能擧十方爲無
量力。據理者無相之力不以有量爲名也。越
三界者。慧踰生滅道跨三有也。跋陀婆羅者
此云賢守。隣極亞聖曰賢。弘道能固稱守也。
寶積者。財法二寶積累兼充也。彌勒者此云
慈氏也。過去値彌勒佛發願名彌勒也。出一
切智光仙人經。彌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値
慈氏佛説慈心三昧經。故曰慈也。華嚴經云。
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導師者。以法引物
妙達正邪。如海導師善示夷嶮也。問莊周尚
云。至人無心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法身菩薩
形不可以像惻。心不可以智知。何故乃爲立
名耶。答涅槃經云。低羅婆夷實不食油強名
食油。涅槃亦爾。無名相中強名相説。涅槃
是所體之法。今既無名強立名。體道之人亦
無名強立名。此是一往之言耳。猶未足簡於
内外。然至人非名非無名。能名能無名。雖能
名能無名。不動非名非無名相。故天女之詰
身子。汝雖知解脱無名。而未悟名即解脱。今
亦然也。如是等下第六結句也。問菩薩數多。
何故但標十八。答雖明十八。攝無不周。但
賢守等是在家大士。文殊等是出家菩薩。又
彌勒等當成佛菩薩。觀音等是已成佛菩薩。
又彌勒是此土觀音是他方。又賢守等是王
舍城舊人。寶積等是毘耶離客衆。以此四雙
總攝八萬也。爾時釋提桓因下第三列凡衆。
然上明聲聞菩薩。必是聖衆。今既不入大小
兩聖故迹示凡夫。故説爲凡衆。然諸佛降生
有諸同行各散身六道。佛説法時皆引其眷
屬同入一乘。故就主而言多是方便也。就文
爲二。一列幽衆二列顯衆。幽衆道勝有大勢
力故前列。顯衆道劣無勢力故後立也。即是
從勝至劣。如上聲聞勝菩薩僧衆以勝尼也。
前客衆後是舊衆也。就幽衆之内凡有六衆。
如文所辨。六趣之中但無地獄衆。由苦重故
不來。陀羅尼經明有地獄衆。別有因縁。如彼
文釋。三界之中無無色界衆者凡有二義。一
者大小乘經多説無色界無形不能來聽法。
二者設微細之形以無因縁故則不來也。問
但大乘明無色界有細色形。小乘亦有此言
不。答阿含經云。無色界天見身子涅槃涙下
如雨。則知小乘亦明有色。但從多爲論言無
色耳。八部之中無夜叉及摩睺羅伽者。以略
故爾也。初列天衆爲二。前列欲界天衆。
色界天衆。然上來列衆多從勝至劣。今從劣
至勝者可有二義。一者顯小乘意。欲界天有
初入聖道。色界天不能。即是從勝至劣。二
者欲天是佛檀越。爲地住天以去佛近故前
説之。釋提桓因者。具足外國語應云釋迦
提桓因陀羅。釋迦爲能提桓爲天因陀羅爲
主。以其在善法堂治化稱會天心故。稱爲
能天主。而云三十三天者。三十二爲臣。四
廂各八臣故三十二也。而一天爲主故三十
三天。大智度論云。三藏中明釋提桓因得須
陀洹果。摩訶衍中説爲法身菩薩也。又釋提
桓因姓。憍尸迦名。本是摩伽陀國舊人故初
列之。復有名月天子者。注解云帝釋輔臣也。
有人云月天子即月天也。普香天子者謂星
天也。寶光天子者謂日天子也。既是三光故
後列之。出正法華經。復有經云。觀世音名寶
意。作日天子。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虚
空藏名寶光。作星天子也。四大天王下。長阿
含經世記四天王品云。須彌山東千由旬有
提頭頼吒天王城名賢上。縱廣六千由旬。其
城七重衆寶嚴飾。須彌山南千由旬有毘留
勒叉天王城名善見。須彌山西千由旬有毘
樓博叉天王城名周羅善見。須彌山北千由
旬有毘沙門天王城。有三名。一名可畏二名
天敬三名衆歸。縱廣六千由旬。又智度論云。
東方天王名提頭頼吒。此名治國主。領揵撻
婆及毘舍闍二部鬼神。護弗婆提人不令侵
害也。南方天王名毘留離。此名増長主。領
鳩槃荼及薜茘多。護閻浮提人不令侵害也。
西方天王名毘留博叉。此云雜語主。領一切
龍及富單那。護瞿耶尼人不令侵害也。北方
天王名毘沙門。此云多聞主。領夜叉及諸羅
刹。護欝旦越人不令侵害。故名護世四天王
也。自在天子下注解云。自在天子即是帝釋
主兵大臣也。大自在天子者。是摩醯首羅即
帝釋師也。今謂上列欲界初二天。帝釋爲主
三光四鎭爲臣。今列欲界化自在他化自在
後二天也。何故不列炎摩天兜率天者。以先
後列者中間可知故不列也。娑婆世界主下
第二次列色界天衆。娑婆世界此云雜惡亦
云雜會。大梵天王名尸棄者。有人言。大梵
天王即初禪梵王。尸棄即二禪梵王。光明大
梵即三禪梵王。言等者第四禪也。光宅所用
是也。有人言。娑婆世界主者摩醯首羅第四
禪梵王也。尸棄者三禪梵王也。光明者二禪
梵王也。等者初禪梵王也。今依智度論第
一卷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名尸棄。娑婆
世界主。此擧處以顯其爲主也。大梵天王
出其位也。尸棄者標其名也。新金光明亦
作此釋。尸棄者此云火。有人言。此梵天
王入火光定。頂有火光故言火也。有人言。
餘梵天皆爲火災所燒。獨此天火災不燒故
云火也。又翻爲頂髻。有人言。頂上有火
如髻故云頂髻也。長阿含云。尸棄是初禪
梵王。亦名鳩摩羅伽此云童子天。此天顏
如童子故以名焉。手&T016254;鷄持鈴捉赤幡騎孔
雀也。問十地經云摩醯千世界主。今云何
言初禪梵王爲三千世界主。答有四種梵王。
一者經云。百億日月百億梵王百億非想此
是下品梵王也。二者智度論云。梵王千世界
主。長阿含亦然。此是次品也。三者九地菩
薩作梵天王領二千世界。此是上品也。四者
領三千大千世界。此是上上品也。魔王轉輪
王亦有二種。大集經云。有魔王領三千世界。
大品云。化作轉輪王亦領三千世界。故不可
一途而判也。問尸棄是大千之王。在何處中
間禪住耶。答百億中間禪。今在中央住也。例
如佛大千中央住也。光明大梵者二禪梵天
也。故二禪稱光音少光無量光也。略擧初二
等後二也。有八龍王下第二次列龍衆。然龍
是畜生劣於餘道。次天列者凡有四義。一
其力最大故五不思議中龍爲其一也。二正法
念經云。惡龍助修羅善龍助天。今是善龍故
次天列也。婆沙云。天將阿修羅鬪時。前令
龍與之鬪。故知龍助天。三調適陰陽於人有
恩故次天列之。四護持千佛經藏次天列也。
外書説文云。龍是有鱗虫中之長。能小能大
能幽能明。春則昇天冬則入淵。廣雅云。有鱗
者爲蛟龍。有翼者爲飛龍。有角者爲虬龍。無
角者爲螭龍。佛法中明有四生龍。一者卵生
金翅鳥能食卵生龍二者胎生金翅鳥能食胎
卵二龍。三者濕生金翅鳥能食三龍。四者化
生金翅鳥具能食四生龍也。難陀此云歡喜。
跋難陀此云賢歡喜。此二龍王是兄弟。常令
風不搖條雨不破塊。見者歡喜故云歡喜。又是
王舍城舊住故初列之。娑伽羅者。有人言從
國立名。住在娑伽羅國。此國近仙人而住。王
觸忤仙人。仙人呪此國令成海。此龍居住其
中。從本國立名也。有人言娑伽羅海名也。和
修吉此云多頭。則九頭龍是水生龍也。徳叉
迦此云多舌。居在地上也。阿那婆達多此云
無熱。一者從池作名。此池在香山頂閻浮提
北天齊星下。其水清涼故稱無熱。池内有五
柱堂龍在其中也。智度論云是七住菩薩。華
嚴云於大雲陰覆離苦法門而得自在。又言
無熱者。一切諸龍有三種苦。一者風吹熱沙
著身身肉爛壞。二者風吹寶冠衣服悉皆散
失龍身露現。心生熱惱。三者諸龍眷屬娯樂
之時。金翅鳥入其宮内取眷屬去。心生熱
惱。又經云。諸龍食好香飯變成蝦蟆。又身
有逆鱗土石入其身内。又作欲時龍身露現
如兩蛇相結。此龍無此諸苦也。摩那斯者此
云慈心。華嚴經云。將欲降雨先。七日興雲
待營作事竟。然後乃注雨。即慈心證也。亦
云悦意。漚鉢羅者從蓮華池作名也。有四緊
那羅者。問緊那羅何道攝。答雜心云是畜生
道攝。問常列八部在揵撻婆後。今何故在
先。答*揵撻婆是鬼神道攝。緊那羅既是畜生
故在彼後。今以其奏法樂故在初列之。緊那
羅此云疑神亦云人非人。其形似人而頭有
一角。疑者云人耶非人耶。遂以爲名。緊那
羅王名爲屯崙摩。彈琴歎佛乃至迦葉不能自
安也。言法者奏四諦法也。妙法者奏十二因
縁法也。大法者奏六度法也。持法者總持上
三法。即是奏陀羅尼曲也。揵撻婆此云香陰。
以其清虚食香。又身唯恒出香故名香陰。大
智度論云。揵撻婆王名童籠摩此云樹。居在
地上十寶山中。諸天欲作樂時。身有異相即
飛上天。與緊那羅番休上下。初言樂者無聲
之樂也。次是有聲之樂。次是無聲樂中之勝。
次是有聲樂中之勝也。問揵撻婆屬何道攝。
答一云屬鬼道。一云阿修羅道也。阿修羅
者此云無酒。或云過去持一不飮酒戒報得
此身。或云集諸華釀海爲酒而不成故云無
酒。毘婆沙云。阿之言無。修羅云端正。謂
無端正。以男醜女好故也。釋道安道行經胡
音云須羅此云質諒。以其多諂曲故爲立此
名。令其質直誠信也。諒即信也。婆藪傳云
非天。亦言非善戲樂。諸天以善法戲樂。其
多作不善戲樂也。婆稚者此言縛。其人是修
羅中前峯。與帝釋鬪時被縛因誓得脱故以
爲名也。又翻爲最勝。問修羅何故常與帝釋
戰。答婆沙云。修羅有美女而無好食。諸天有
好食而無美女。互相憎嫉故恒鬪戰也。佉羅
騫太者此云廣肩甲又云寶錦又云欲錦也。
毘摩質多羅者此云響高。以其於大水中出
大音聲自唱言我是毘摩質多羅故云響高。
亦云種種疑。又云穴居者最是海下住也。故
修羅有二處住。一者地上衆相山中其力最
劣。次在須彌山北入海一萬二千由旬有羅
睺阿修羅王。領無量阿修羅衆。次羅睺下復
一萬二千由旬有修羅名勇健。勇健下一萬
二千由旬有修羅名美鬘美鬘下一萬二千由
旬有修羅名毘摩質多。故稱穴居也。阿含經
云。光音天入海水。精流水内遂成一卵。經
八千歳生女修羅。身若須彌千頭少一。水觸
女身生毘摩質多。形四倍大母。九頭八脚千
手少一。納香山揵撻婆女生舍脂也。羅睺者
此言覆障又云吸氣。正法念經云。修羅有鬼
有畜。羅睺是師子種。婆沙云伽陀經云有鬼
有畜有天。問何故修羅手障月。答婆沙云。月
是帝釋軍前峯。故以手障之而欲食月。正法
念經云。日月放光障修羅眼。令不見天衆
故以手障之。迦樓羅者此云金翅鳥以其翅
頭即有金色故以爲名。海龍王經翻爲鳳凰。
大威徳迦樓羅王者。食龍之時有大威徳故
以爲名也。大身者。經云兩翅相去三百三十
六萬里也。閻浮提只容其一足。大滿者。餘
鳥食龍多不飽足。此鳥恒飽滿故云大滿。如
意者。此鳥頸下有如意珠。或言不可動也。
有人言。食三生龍者名大滿。具能食四生龍
勢力自在故稱如意也。韋提希子下第二明
顯舊衆。韋提希翻爲思惟亦云四維。阿闍世
者此云未生怨。以母標之者。爾時以害父竟
故不標父也。又言擲之於地遂折其指故名
折指。阿含經云。世王懺悔竟猶墮拍掬地獄。
後從地獄出成辟支佛。涅槃經云。阿闍世王
不値耆婆。來月七日當墮地獄。而懺悔竟不
復墮。又經云。懺悔竟得柔順忍。所以大小
乘經不同者。以小乘經力劣故重罪微薄猶
墮輕地獄。大乘經力勝重罪都滅所以不墮。
又闍王害父身瘡未發故來聽法華。至涅槃
時身瘡發者。涅槃經既唱當滅五逆之罪。闍
王是權行。欲顯正教能滅罪邪教不能滅罪。
爲衆生作滅罪良伴故至彼發也。此經不明
滅罪用。故身瘡不發而明功徳勝用。一毫之
善皆得成佛。世王雖作五逆不斷善根亦當
成佛。爲衆生作成佛良伴。爲此義故來聽法。
問涅槃經明闍王懺悔得無根信。餘經云得
柔順忍。柔順忍二處。一十迴向心二六地。云
何會通。答涅槃據其迹明是罪人故但得信
心。若言得柔順忍者。衆便謂實犯罪人則不
滅。他經據本故得順忍。又淺深隨縁也。各
禮佛足退坐一面者。智度論云。俗人是客來
至佛所。是故聽坐。聲聞菩薩位居弟子。是
故侍立。亦可大衆集竟。今總結衆集儀則故
云禮佛而坐也
法華義疏卷第一
  永仁癸已無射上旬投廣隆寺衆徒之淨財
彫義疏第一卷之印板竊以漢帝夢於金人
餘一千歳日域傳於上乘至七百年而終未
聞三論眞宗開板何況一乘法華義疏哉爰
素慶雖生扶桑之邊方幸遇曇華之妙典斯
疏若不流通弘經恐亦壅塞因茲贔屓欲終
一部大功勸化開闡法華宗旨庶幾霑妙道
於像末萬年之空捶法燈於龍華三會之曉
盪四生妄執覺八不正觀矣
 都幹縁沙門 素慶謹誌 



法華義疏卷第二
 胡吉藏撰 
  序品之二
爾時世尊四衆圍遶下此第二明開發序亦
有六章。一衆集序。二説經序。三入定序。四
現瑞序。五疑問序。六答問序。及前證信序合
十二序也。由衆集故説經。説經故入定。由入
定故現瑞。由不了瑞故生疑。以有疑故須答。
由此六事開發正宗故名開發序。所以後文
云。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也。問此六云何
得開法華。答由大衆雲集即是教所爲縁故
得説教。故衆集爲序。將明收三歸一。先明從
一生三。故説無量義爲序。由佛入一道清淨
三昧。表説清淨一道。故入定爲序。將説究竟
之乘。先現究竟之相。故現瑞爲序。由現瑞發
動疑問。得請文殊答。故疑問是序。由文殊答
問。佛方得起定説經。故答問是序也。六事
爲三。初一是教所爲縁中。三是能化之教。後
二是菩薩發教也。中三即以三事爲法華相。
初一是口業明多從一生。表法華收多歸一。
次一是意業表佛入一道三昧後起定説一乘
道。次一是身業表佛説一乘相。又表衆生聞
經成佛。爾時世尊者標化主 四衆圍遶者法
華論云。從此訖尊重讃歎猶是結衆集。名爲
威儀如法住成就。明上大衆天龍雲集。威儀
者即前後圍遶乃至尊重讃歎也。今明若望
前通序即屬第六同聞衆攝。若望後即是開
發正經序攝。所以然者。由四衆雲集興三業
供養。即是渇仰欲聞。是故如來爲説法也。四
衆者有人言。天有二衆謂魔衆梵衆。擧欲色
天之大者也。人有二衆沙門婆羅門。智度論
云。智慧人開爲二分。在家曰婆羅門。出家
目爲沙門。佛既是天人師故擧此四衆也。顗
禪師云。一影嚮衆謂在座默然。二發教衆謂
發起佛教。如身子之與彌勒。三當機衆正禀
教領悟。四結縁衆聞即未解但結遠因縁。今
謂就此經文有二種四衆。一者聖有二種謂
聲聞菩薩。凡有二衆即客舊兩衆。以爲四也。
就後文列者。出家及在家各有二衆也。圍遶
者釋論云。大衆圍繞則使佛徳益尊。既尊其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