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文句 (No. 1718_ 智顗説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八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漸漸具足菩薩下。第二授記文爲七。一明
因圓。二過無量下明果滿。三明國土廣淨。
四明國劫名字。五明佛壽量。六明法住大
久。七明佛滅後供養舍利。就第三國廣淨
中復五。一明國大嚴淨。地平如掌者。經直
言如掌不言手掌。手掌不平則非所引。
海底有石名掌。此石無有一微塵許不平。
是類如海掌耳。又賢劫經正明如佛手
掌。非引人掌也。二明純是善道。三明人天
福慧具足。月藏第九法食喜食禪食。經文總
言法喜禪悦。別分應有三種差別。四明菩
薩聲聞衆數甚多。五總結也。月藏第五云。不
殺得十功徳。一於一切衆生得無所畏。乃
至第十命終生善道後作佛。國無害仗之
具國人長壽。不盜十功徳。一果報具足而大。
爲事決斷無有難礙。乃至第十死生善道。
後作佛國華寶莊嚴充滿。不淫十功徳。一諸
根律儀爲事決斷。乃至死生善道。後作佛國
無女人。不妄語十功徳。一衆生信其言。乃
至死生善道。後作佛時國無臭穢常滿寶
華。不兩舌十功徳。一身不可壞。乃至死生
善道。後作佛國魔不能壞眷屬。不惡口得
十功徳。一柔軟語乃至死生善道。作佛國法
聲充滿。不綺語十功徳。一天人愛敬。乃至死
生善道。作佛國衆生強記不忘。不貪十功
徳。一身根不缺。乃至死生善道。作佛國無
魔外道。不瞋十功徳。一離一切瞋。乃至死
生善道。作佛國人得三昧。不邪見十功徳。
一心性柔善。乃至死生善道作佛國人正信。
偈有二十一行半。頌上發迹授記。初有十
四行頌發迹。次七行半頌授記。初復二。前
七行總發諸聲聞迹。頌上我等之意也。後
七行頌上發滿願迹。總中有五。初一行總
標佛子爲行難思已得垂迹之法。次知衆
樂小法下。第二一行明垂迹之由。次以無數
方便下。第三二行明垂迹利益。次内祕下。第
四二行。明内懷大道外現小失。次若我具
足下。第五一行指略抑廣。小欲者。示求小
乘也。懈怠示退大乘也。非但示爲聲聞。亦
作外道及三毒凡夫也。身子示瞋難陀示
貪調達示癡云云。今此富下。第二七行。頌
發滿願迹本。上文有三今略頌二。初五行
頌顯過去本。後未來亦供養下。第二二行。
頌三世中佛所行因。略不頌七佛及現佛
也。供養諸如來下。七行半頌授記。上文有
七今頌其四。初半行頌因圓。次半行頌果
滿。其國名淨下三句。超頌國劫名號菩薩衆
甚多下五行三句。頌國土廣淨。略不頌壽
命法住滅後起塔也。第二授千二百記。一念
請二與記三領解。請記如文。授記文有長
行偈頌。長行有三。一總許千二百記。二別
授陳如。陳如最初悟道。居首上座故別授
記。三別授記五百。五百名同須別與記。問
但見五百得記。不見千二百。答此五百即
千二百數。頌中末後一行半。總授七百故是
千二百也。又持品云。我先總記一切聲聞皆
已授記。即指今一行半。非是止授七百聲
聞也。偈頌有十一行爲二。初九行半。頌記
陳如及與五百。後一行半。總授一切聲聞記。
五百領解文有長行偈頌。長行先經家叙其
歡喜。次自陳領解。經家先慶今得解歡喜。
次愧昔不解故自責。慶中先明内心慶喜。後
明外形恭敬也。悔過自責者。即是明其愧
昔不解也。世尊我等下。第二自陳領解有
二。一法説二譬説。法説中初悔得少爲足。
次責根鈍難悟。從世尊乃至滅度。是悔責
昔迷得小爲足不知求大。從今乃知之。是
責根鈍始悟不早知之。今知小非究竟大
爲眞實也。譬中二。初略次正擧譬。如無智
者略擧譬況。所以者何下。釋無智意也。譬
説有二。一者醉酒譬。譬法説自悔得少爲
足不知求大。領前法。譬宿世中施權意。二
者親友覺悟譬。譬法説自責根鈍難悟今乃
知之。領前法譬宿世中顯實。就初復三意。
一者繋珠譬。領上王子結縁。二者醉臥不覺
譬。領上遇其退大。三者起已遊行譬。領上
接之以小。譬如有人者。即二乘人也。親友
者。昔日第十六王子也。家即大乘教爲家也。
醉酒而臥者。當于爾時大機暫發無明暫伏。
以得聞經内心微解。以無明重故還復迷
失。醉有二義。一重醉都不覺知。二輕醉微
覺尋忘亦名不覺。雖有二義終成繋珠如
毒鼓耳。官事當行者。明王子餘處機興逗
縁往應故云當行。弘法化他此非私務故
云官事。無價寶珠者。一乘實相眞如智寶
也。繋其衣裏者。慚愧忍辱能遮瞋恚及防
外惡。即是外衣。信樂之心内裏善根。即是内
衣。于時聞法微信樂欲。即了因智願種子
也。第二醉臥不覺知者。無明心重尋復不憶。
此領中間懈退不受大法也。第三起已遊
行他國者。領上中間接之以小受三乘化
也。善根欲發厭苦求樂。故云起已遊行。無
明覆解不知向本求大乘衣食。故言向他
國求於小乘衣食。若魔佛相望。生死魔界
爲他國。佛法大小皆爲本國。就小大相望。
小乘未免生死。猶是他國。大乘永免生死。
乃爲本土。究竟還源也。明背大乘國往小
乘土。不知從珠取給。而傭作自資獲一日
價。得少爲足也。於後會遇下。第二親友發
覺譬。領上以是本因縁今説法華等賜大
車也。此爲三。先呵責。二示珠。三勸貿。呵
責譬上動執生疑。示珠譬宿世因縁。勸貿
譬得記作佛。三周皆有此三意。法説中我令
脱苦縛。即是呵責。五佛章即是開示。身子得
記即是勸貿。譬説中我先不言皆爲菩提。即
是呵責。三車一車即是示珠。中根得記即是
勸貿。下根宿世因縁汝等善聽。即是呵責。覆
講結縁還爲説大。即是示珠。下根得記即是
勸貿。繋珠中三意望三周者。始在佛樹以
大擬。即是繋珠。無機息化即是醉臥。尋施
方便即是起行。譬喩中二萬億佛所。即是繋
珠。遣傍人追悶絶不受。即是醉臥。三車引
得即是起行。因縁中大通智勝佛所。即是繋
珠。中路懈退即是醉臥。接之以小即是起
行。此等皆名領權也。某年日月者。指大通
佛所也。佛亦如是下第二合譬。譬本有二。
今各有三意。從教化我等下。合初一繋珠。
而尋廢忘合初二醉不覺知。既得羅漢下。
合初三起已遊行。一切智願下。合後親友覺
示譬。上有三今亦三。從智願不失者。是合
後一呵責。從我久令汝下。合後二示珠從
我今乃知下。合後三勸貿所須也。第二偈
頌有十二行半爲二。初一行半頌内心得
解又二。初一行頌慶喜。次半行頌悔責也。
次於無量佛寶下。第二有十一行。頌自陳領
解。上文有二。今初半行頌悔責得少爲足。
略不頌難悟今乃知之。如無智愚人半行。
頌略擧譬。便自以爲足。頌釋無智意。次十
行頌譬説開合。初六行頌開。後四行頌合。
上開有二。今初四行頌捨寶不知。後二行
頌親友覺悟。餘文易見
釋授學無學人記品
研眞斷惑名爲學。眞窮惑盡名無學。研修
眞理慕求勝見。名之爲學。學位在三果四
向眞無漏慧也。阿羅漢果。研理已窮勝見已
極。無所復學故名無學。約教釋品者。析
法研眞名之爲學。惑盡眞窮名爲無學。三
藏意也。體法研眞名之爲學。無眞無惑名
爲無學。通意也。自淺之深名之爲學。通別
惑盡權實理窮名爲無學。此別意也。研如來
藏有學無學。法性實相非學非無學。而學
而無學云云。是二千人。或是學或是無學人。
同是一流一時受記同一名號。故別爲一品
也。此品是授記文中第二段也。就此文爲
二。一請記。二授記。請中復二。一者二人請。
二者二千人請。二人請記復有二。一默念。
二者發言請記。發言請記復二。一者引例
亦應有分。二者引望。二人最親時衆所望。
雲是佛子俗中親重。阿難持佛法藏道
中親勝。勝重兩人不蒙別記。則衆望不足
也。問若重若勝應同上流。何意在此。若如
列衆二人在上數中獲記。何意居下。答總
與千二百記。二人已同上流。今更索別記
耳。阿難是學人。羅*雲弟子位。故入*學無
*學章耳。二千請記但有默念引例。二意同
故言如阿難願耳。無發言者。無重無勝等
事也。授記復二。一先記二人。後記二千。阿
難記中復五。一長行。二偈頌。三八千菩薩生
疑。四如來發迹釋疑。五阿難顯本述歎。疑
者。通疑聲聞今日發心即蒙佛記國淨若
此。昔方等中記諸菩薩。無量劫行乃得佛
記。佛即發迹釋疑。昔日與我同發大心即
是同學。由我精進前超得佛。由彼多聞猶
故持經。迹爲侍者本地如此。今授妙記何
足可疑。餘記悉如文
釋法師品
此品五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説
五書寫。大論明六種法師。信力故受。念力故
持。看文爲讀。不忘爲誦。宣傳爲説。聖人
經書難解須解釋。六種法師。今經合受持
爲一。合解説爲一。開讀誦爲二。足書寫
爲五。別論四人是自行。一人是化他。大經
分九品。前四人無解是弟子位。後五人有
解是師位。通論若自軌五法。則自行之法
師。若教他五法。則化他之法師。自軌故通
稱弟子。化他故通稱法師。今從通義故名
法師品。若作減數説者。束五爲四。即四安
樂行。如後説。若束四爲三者。受持是意業。
讀誦説是口業。書寫是身業。別論口業是化
他。身意是自行。通論三業自軌。即是自行之
法師。三業教詔。即化他之法師。故言法師
品。又是三門行此五法以自熏修即福徳門。
弘宣五法廣利益者。即化他門。自修益彼
皆順佛教即報恩門。別論者。自修報恩名
自行。益彼即化他。通論自軌軌他皆稱法
師。故言法師品也。又讀誦書寫是外行。即
如來衣。受持是内行。即如來座。解説益他是
如來室。如來室別論是匠他。衣座別論是自
匠。通論不爾。慈悲覆物惠利歸己名之如
室。遮彼惡障己醜名之爲衣。安心於空
方能安他。安他安己名之爲座。此則自軌
三法亦名法師。利物必以慈悲入室爲首。
渉有以忍辱爲基。濟他以亡我爲本。
能行三法大教宣通。即世間依止故名法
師。又束爲二。謂自行化他。此易解不復記。
又束爲一。謂如來行具一切行。悲拔一切
苦。謂四趣三界二乘菩薩等苦。慈與一切
樂。謂人天涅槃常住等樂。柔和衣障一切醜。
謂四住無知無明等醜。空座亡一切相。謂
有相無相非有相非無相。此則通意。別意者。
慈悲生一切善。柔和遮一切惡。空座蕩一
切相。又慈忍立一切福徳。空座成一切智
慧。智慧是目所謂五眼。福徳是足所謂六度。
又慈悲勝一切聲聞縁覺。柔和勝一切凡夫
外道。空座勝析體偏等菩薩。故淨名云。譬
如勝怨乃可爲勇。又慈悲破天魔。柔和破
陰魔空破煩惱魔死魔。大品云。化一切衆
生。觀一切空魔不得便云云。又慈忍故能
問。空座故能答。具二莊嚴。又觀空故能問。
慈忍故能答。慈忍故能種能立能資。空慧故
能耘能破能導。又慈悲故何所隔。柔和故何
所礙。空座故何所諍。出三諦故名爲勝
幢。包含普攝名摩訶衍。是如來行故稱三昧
王。經言。一切善法慈爲根本。忍辱第一道無
相最上。若論圓行説不可盡云云。問何故
約三法明法師。答事一往論。必須登堂
整服坐座。乃可敷弘故約三耳。又事理合
論。夫迷惑不出三種。一約苦果起惑。二約
結業起惑。三約諦理起惑故用三門而示
導之。又約理。迷眞故墮苦。故用慈悲門。迷
俗故沈空受樂。故用和忍門。迷中故成智
障。故用空門云云。法者軌則也。師者訓匠
也。法雖可軌體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種通
經皆得稱師。擧法成其自行。皆以妙法
爲師。師於妙法自行成就。故言法師。又五
種人能以妙法訓匠於他。故擧法目師故。
稱法師品也。若自軌法若法匠他 倶名法
師者。則因縁釋品也。凡多種解。皆約圓教
法門而釋品也。前三周是迹門正説領解受
記竟。此下五品是迹門流通。非止蔭益當
時。復欲津洽來世。故有五品流通。法師寶
塔兩品。明弘經功深福重流通未聞利益巨
大。達多一品。引往弘經彼我兼益。以證功徳
深重。持品八萬大士忍力成者。此土弘經。新
得記者他土弘經。安樂行一品。舊云。接退流
通。或當如此未必全然。外凡初心欣斯勝
福。見聲聞畏憚。聞菩薩擯辱。顧己力弱。無
益自他便生退沒。佛爲此人説安樂行。
依之法弘不慮危苦。又法師品。釋尊自説
弘經功福命覓流通。寶塔品多寶分身。且證
且助勸。覓流通。法師品初長行偈頌。歎
五種法師能持法人。後長行偈頌。歎美所持
之法。又示通經方軌。初復二。一就禀道弟
子門功深福重。二授道師門功深福重。弟子
門又二。一佛世弟子。二滅後弟子。初因藥王
告八萬者。因者憑寄也。欲以妙法憑寄藥
王使其領受告語八萬。皆流通也。指人
問其見不者。的示持經得福之人也。佛世
又二。一從告藥王下揀出人類。二從咸於
佛前下。揀出得記之縁。苦於佛前當機妙
悟者。是多聞深解二千五百者是也。皆已現
前與總別記竟。今所*揀類或是八部之類。
或是四衆三乘之類。絓法華座席。咸於佛前
者明其時節。値佛在座也。一句一偈者。聞
法極少也。乃至一念者。時節最促也。皆與記
當得菩提者。明其聞極少時極促隨喜之功
遂得佛果。何況具足得聞盡形受持。五種流
通三業供養云云。聞一句一偈者。聞少解淺之
類今皆與記。少者尚記況復多深。以少況
多普廣若此。下周既爾中上亦然。可以意
知不俟更説。見實三昧經。別與四天王記
同名火持。三十三天。同名因陀羅幢王。拘
翼同名無著。焔天同名淨智。兜率同名釋
法王。上兩天亦通與記不顯別名。梵天名
大智力。此是聞多解深之類。今與聞少解
淺之類耳。舊云。支佛菩薩無受記。此文三
乘皆記不須疑也。一偈一句者。増一集云。
隨取經中要偈。如四諦之流者是也。十住
毘婆沙云。惡賤名厭不求名無欲。心無垢
名解脱。捨檐名涅槃。惡賤於集不求於
苦。無垢是道捨檐是滅。又云。佛語滿宿我
有四句。所謂四諦四念處等是也。觀心者。
以一一句以一一偈。無句無偈而不一者
云云。若取迹門中要句開示悟入。乘是寶乘
遊於四方。四安樂行勸發四意等是也。一念
隨喜者。自未有行但隨喜法及人。功報尚多
況行到耶。隨喜喜心有二。若聞開權顯實。
即於一念心中。深解非權非實之理信佛
知見。又能雙解權實事理圓融。雖具煩惱
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此即豎論隨喜。又若
聞開權顯實之意。即於一心廣解一切心。
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無有障礙。若欲分別辯
説無窮。月四月至歳旋轉不盡雖未得眞
隨喜心能如此解。法既如此人亦如是。此
約横論隨喜。即横而豎即豎而横。故大經
云。寧願少聞多解義味即此意也。後當更
説。從告藥王又如來滅後下。明佛滅後弟
子亦二。先出弟子類略擧於人。例上可
知。次言我亦與記。功報如前解也。若復有
人下。第二師門有長行偈頌。長行有二。先
別後總。別者人譚下上時*譚現未。總者
無論下上及以現未。通明逆之得罪順之
得福也。就別復二。一明現世。二明來世。
就現世復二。先明下品師。後明上品師。下
品師爲二。初明師相。次明師功報。師相者。
即是五種法師。十種供養也。次藥王當知是
諸人等已曾供養下。明下品功報也。曾供養
者先因深也。愍衆生故生此人間。明現功大
也若有人問下。明未來報重也。從何況盡
能受持者。明上品師亦二。先況出上品師
相。次藥王當知。是人自捨清淨業報。此明上
品功報也。若是善男子於我滅後能竊爲一
人下。明滅後師亦有下上。下品亦二。先出
下品人者。即是但豎得其意。有慧無聞止
堪竊説未可處衆。故是下品之師。竊爲一
人説一句者。雖得一句之解。既不廣聞多
學異義。不可衆中而説。一切問難有所不
通。便令正理不得宣弘。如釋論明有慧
無聞。譬如小雨無雷。若欲申此一句正言。
且當竊説耳。當知是人則如來使者。明其
功報。經是如智所説説於如理。今日行人秉
此如教宣於如理。即是如來所使也。行如來
事者。如智照如理爲事。今日行人依如教
行如理。即是行如來事也。一如智一如理。
化衆生爲事。今日行人能有大悲。以此經
中眞如之理。爲衆生説令得利益。亦名行
如來事也。觀心解如來使者。智心觀境境
即眞如。境來發智。智爲如所使也。如來所
遣者。觀智從如中來也。行如來事者。歴一
切法無不眞如。眞如即佛事也。何況於大衆
中下。明上品人略不格量功報。此意可知
也。若有惡人下。第二總明五種法師。逆者
得罪順者得福也。此中罪福不論福田濃
瘠。但約初後心明其輕重。初心學人既具
煩惱。若加障礙則所學事廢故獲罪多。佛
則平等惡不干偪豈能障礙。故言罪輕供
養亦爾。此人有待若得供養。所修事成故施
其福勝。佛則無待衆事滿足。雖復獻供於佛
無益故言報劣。譬如王子在難供奉所須
其功甚大。若辱王種獲罪不輕。故罪福倶
重。若獻大王衣食爲要事微。汝欲侵陵不
能致損故罪福倶薄。藥王下。明讀誦如佛
莊嚴。即是順之得福。佛以定慧莊嚴。此人
能修定慧故也。爲如來肩荷者。在背爲荷
在肩爲檐。修非權非實法身之體。即是爲
如來荷能種能實二智之用。即是爲如來
檐。隨所向方應向禮者。上明以法爲師。今
明堪爲物師。此人有趣向。悉與實相相應
皆可敬順。順即是向敬即是禮。敬而順之及
興供養等云云。偈有十六行爲三。初二偈
不頌長行。別奬勸自行利他。次十三行。頌
上師門別通。後一行歎經。頌別總中又二初
七行頌別。後六行頌總。上別門有現未。今
初四行頌現。後三行頌未。上現未一師各有
上下今初若有能下一行頌下品。上半出法
師。當知佛所下。半出功報也。諸有能受持。
下三行。頌現在上品師。初半行出上品
師。捨於清淨土下。第二二行半頌功報也。
吾滅後下。此三行頌未來。初二行超頌況
出上品爲二。今初吾滅後下半行頌法師。
長行中本闕功報。今偈則有。當合掌下。第
二一行半明功報也。若能於後世下。第二
一行。追頌下品師。初半頌出人。次我遣在
下。第二半頌功報也。若於一劫下。第二六
行總頌上總門。上總門亦二。初二行頌逆者
得罪。有人求佛道下。第二四行。頌順之得
福也。藥王今告汝下。第三一行歎經尊妙。
從爾時佛復告下。第二歎所持法及弘經
方法。所持法是自軌法。弘經法是軌他法。有
長行偈頌。長行初歎經法。次方軌。歎爲五。
一約法歎亦格量歎。二約人歎。三約處歎。
四約因歎。五約果歎。法妙故人貴。人貴故
處尊。處尊因圓。因圓果極也。初歎法者。已
今當説此經爲最。有師解。已是般若當是涅
槃。法華之前小大相隔。法華已後已得會同。
此經正是會三之始。歸一之初故言第一。經
歎法華在已今當外。此師闕一節云云。今初
言已者。大品已上漸頓諸説也。今者同一座
席。謂無量義經也。當者謂涅槃也大品等
漸頓皆帶方便取信爲易。今無量義一生
無量。無量未還一是亦易信。今法華論法
一切差別融通歸一法。論人則師弟本迹倶
皆久遠。二門悉與昔反難信難解。當鋒難
事法華已説涅槃在後。則易可信也。祕要
之藏者。隱而不説爲祕總一切爲要。眞如
實相包蘊爲藏。不可分布者。法妙難信深智
可授無智益罪。故不可妄説也。從昔已來
未曾顯説者。於三藏中不説二乘作佛。亦
不明師弟本迹。方等般若雖説實相之藏。
亦未説五乘作佛。亦未發迹顯本。頓漸諸
經皆未融會故名爲祕。此經具説昔所祕
法。即是開祕密藏。亦即是祕密藏。如此祕
藏未曾顯説。如來在世猶多怨嫉者。四十餘
年不得即説。今雖欲説而五千尋即退座。
佛世尚爾何況未來。理在難化也。如來滅後
其能書持下。第二約人歎也此法在人則人
尊貴如來衣覆者。即是修學大忍爲衣也。
上文云如來莊嚴也。佛護念者。實相爲佛
實智爲子。尊崇實相發生實智。即爲諸佛
所護念也。四信爲信力。四弘爲願力。大智
爲善根力也。信則信理理即法身。志願是
立行。行即解脱。善根根固難動。此即般若。
當知三力。即是三徳。祕密之藏。初心棲此
與佛不殊。故名與如來共宿也。又信力修
畢竟空如來智。如來*棲畢竟空爲舍。此人
信力亦學畢竟空。故與如來共宿。手摩頭
者。此人以願力善力自行權實以爲機感。
機感名頭。如來以化他權實二智名手。開
發前人自行權實之頭。感應道交故言摩頭。
摩頭即授記也。在在處處下。第三約處歎。此
法在處即處貴。夫佛生處得道轉法輪入涅
槃等處。法王所遊皆應起塔。此經是法身
生處。得道之場法輪正體大涅槃窟。此經所
在須塔供養。不復安舍利者。釋論云。碎骨
是生身舍利。經卷是法身舍利。此經是法身
舍利。不須更安生身舍利。生法二身各有
全碎皆可解云云。若出家下。第四擧因歎。若
未善行菩薩道者。禀前三教即是碎散法身
舍利未能巧度。若入圓教即是全身舍利
則巧度。巧度爲善行也。其有衆生下。第五
擧果歎。文爲五。一明近果。二開譬。三合
譬。四釋近。五*揀非。今初明近果當知必
得近三菩提果者。安樂行中名爲近處。此
菩提果。佛眼佛智知見處爲體。則有二種。
一者初心菩提。二者後心菩提。今言近者正
近初住菩提。又望圓果而修圓因得似解
者。名之爲近。前約因歎。修通別因即是未
善。去圓果遠也。若修圓因即是善行。去
圓果近也。今以圓如實智爲因還以爲果。
道前眞如即是正因。道中眞如即爲縁因亦
名了因。道後眞如即是圓果。故普賢觀云。大
乘因者即是實相。大乘果者亦是實相。釋論
云。初觀實相名因觀竟名果。就理而論。眞
如實相無當因果亦非前後。若約衆生修
行。則有前後及以因果也。譬如有人下。第
二開譬爲二釋。一約觀門。二約教門。觀門
者。衆生之心具諸煩惱名高原修習觀智
名穿掘方證理味如得清水。依通觀。乾
慧地如乾土。性地爲濕土泥。見諦爲得清
水。別觀從假入空。但見空不見不空。斷四
住如鑿乾土去水尚遠。從空出假先知非
假今知非空。因是二觀得入中道。能伏
無明轉見濕土。去水則近也。圓觀中道非
空非假而照空假。如漸至濕泥。四住已盡
無明已伏。已得中道相似圓解故言如泥。
若入初住發眞中解。即破無明如泥澄清。
得見中道如見清水。法華論云佛性水當
知次第。次約教門者。土譬經教。水喩中
道。教詮中道如土含水。三藏教門未詮中
道猶如乾土。方等般若帶於方便説中道
義。如見濕土。法華教正直顯露説無上道。
如見泥。因法華教生聞思修。即悟中道
眞見佛性。所發眞慧不復依文。如獲清
水無復土相故華嚴云。十住菩薩所有慧身。
不由他悟也。有人言。初教如高原乾土。大
品如濕土。法華如泥佛果如水。有人言。維
摩思益如乾土。無量義如濕土。法華如泥。
佛果如水。有人言。大品如乾土。無量義如
濕土。法華如泥。佛果如水三家皆五時之
説。生師云。受持法華求佛道欲得如渇。
三乘於一乘難信。於法華求解如高原。
受持讀誦爲穿。未能如聞而解。爲未聞如
乾土。能解爲至泥注家同。有人云。此一解
去佛遠。一解去佛近。初三師明諸教去佛
遠法華去佛近。後二解但於法華中論遠
近。尋經應二義一擧餘經對法華明遠
近。二就法華論遠近。諸師失經旨。問餘經
何故去佛遠。答未開權求佛人未決。法華
唯一無三。永出退心故去佛近。文云。決了
聲聞法。問般若云何去佛遠。答未開權邊
則遠。始行菩薩不覺般若密化付財。則於
其是遠。夫般若實慧方便。是三世佛法身父
母。求佛者如老病人。兩健扶之遍能遠去。
當知般若最勝。法華開權不異般若顯實。
非般若外別有法華。法華般若異名耳。既
是諸師異釋故録之耳。次菩薩亦如是下。第
三合譬。於法華中獲聞思修。即是圓觀三
慧方能近果。非乾濕等教中聞思修也。所
以者何下。第四釋得近意也。一切菩薩者。
明諸權因也。三菩提者。明一切權果也。權
因權果皆攝屬此經。如乾濕等土悉依於
水。故言攝屬也。開方便門示眞實相者。光
宅云。昔鹿苑機雜。盛説三藏未明一理。爾
時以權隱實。一理爲權教所閉。今王城赴
大機顯於眞實。眞實既顯則廢除昔教。昔
教被廢故方便門開。一理既彰眞實相顯也。
私謂此解乃是破方便。非開方便也。河西
道朗云。直詺三爲方便。即是開方便門。昔
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門閉。今詺三爲方
便。即示一爲眞實也。私謂此釋符文。有人
解。開教身兩方便。示教身兩眞實。三世佛
唯有形聲權實。約此開示則十二八萬煥然
了矣。私謂前二師約教開示。後人加之以
身。此竊龍印之義而爲己釋。還是破方便
意非開義也。問方便當體是門。爲通實相。
故爲門。私答具二義。爲實相門可解。當體
是門如華嚴尋善知識得種種法門算砂
觀海等。此二門各有開閉。昔不言三是方
便故其門掩。今説三是方便故其門開。昔
不説一是眞實實門掩。今説一是眞實故
實門開。二者此方便復通實相。故三乘方便
爲一乘門。實相亦二義。一當體虚通故名之
爲門。如淨名不二門華嚴法界門等。二能通
方便作門。劉虬云。通物之功乃由乎一。
故一爲方便之門。汲引之効頗頼於三。故
三爲眞實之相。言非三則方便之門得開
語唯一則眞實之相可示。有人云具論有
三義。一以三爲方便一爲眞實。二三一皆
方便。非三非一爲眞實。三三一爲二。非三
非一爲不二。二不二皆權。非二非不二爲實
此三章得爲門。如以三爲一門。此以權
通實。若以一爲三門以實起權。乃至二
不二亦爾互得爲門。亦互得爲相。但不得
互爲權實耳。私謂以三爲一門者。三乘
通實相不。若不通則非門。須開三始得是
門。若開三者非復三也。云何以三爲實相
門。又三非佛因。那得是實相門。破此一義
餘二例去云云。問方便眞實互得爲門。亦得
方便爲方便門。實相爲實相門不。此有四
句。二如前。三實相爲實相門。四方便爲方
便門。如名爲義門義爲名門。由方便名
顯方便義。故名爲義門。由方便義應方便
名。故義爲名門實相亦爾。中論序云。實非
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即其事也。問得
以三顯三以一顯一不。此亦四句。二如前。
以三顯三者。言昔三異今一。此三在一外。
今一異昔三。此一在三外。故一非三一。三
非一三悉是執見。破此病故於一佛乘分
別説三。故三是一三。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故一是三一。三一既不相異因縁之義。以
因縁三一。顯自性三一。亦以自性三一。顯
因縁三一。故云以三顯一以一顯三。有人引
十五處明門。方便品有二。譬喩品有六。信
解品有三。化城品有二。法師品有一。觀音
品有一。方便二者。智慧門。權智爲實智門。
生師云。言教爲門。言教説實智。故言教是
實智門。法華論同也。次云以種種法門宣示
佛道。此用大乘教爲門譬喩六者。一其家
廣大唯有一門。還以大乘教爲門。二云所
燒之門。此約三界限域爲門。如詺家爲
門。三唯有一門而復狹小。還是大乘教爲
門。四三車在門外。還以三界爲門。五以佛
教門出三界苦。此用小教爲門。六在門外
立。依大乘用二死限域爲門。小乘亦出一
切煩惱外正習已盡。名在門外立也。信解
品住立門側。大乘理教爲門。二云猶在門外
亦如前。三云長者門内如前。化城請開甘露
門。亦大小教門。重門高樓閣。亦用小乘三
空門。方便門如前釋。觀音亦以大教爲門。
今釋開方便門者。昔所不説今皆説之。昔
説一切世間治生産業。何曾是於方便。今皆
開之即是實相不相違背。昔説小乘方便若
小乘果。小乘果尚非實相門。況小方便而當
是門。今皆開之即是實相。汝等所行是菩薩
道。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昔説二爲方
便門者。今皆開之即是實相寧復是門。咸
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色一香無
非佛法。若門若非門。悉皆開之示眞實相
顯佛性水。若不開者則深固幽遠無人能
到。而今開之即得見水無乾土也。又作三
慧釋。一切皆屬此經。即圓聞慧也。此經開方
便。即圓思慧也。示眞實相者。即圓修慧也。此
三幽遠佛今開示即得覩眞。藥王若有菩薩
聞下。第五*揀非。若菩薩聞此説而驚疑。聲
聞上慢悉是乾土。尚非濕土況見水耶。從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下。第二略示
弘經方法。又爲二。一示方法。二明利益。方
法爲三。一標章門。二解釋。三勸修。修如來
室是大慈悲。若就同體即法身也。若被衆
生即是解脱。能令衆生會於同體即是般
若。修如來衣者。若就所覆。即法身也。若就
能覆嚴身。即寂滅忍也。若就和光利物即
解脱也。若就能坐即般若也。若就所坐即
法身也。身座冥稱即解脱也。又大慈安樂即
資成。柔和伏嗔斷惑即觀照。坐座即法身。
安樂行中還廣此三法。上文如來莊嚴即衣
也。上云如來肩所荷者即此座也。檐者即
檐運是入室也。我於餘國下。第二擧五利
益勸奬流通。一遣化人。二遣化四衆。三遣
八部。四見佛身。五與總持也。若初心未淳。
止可遣化人。未可遣化四衆八部。若見天
龍倚此自高妨損其道。故不可令見也。
若心無倚著則堪見佛。況復天龍。況得
總持自證利益耶。偈有十八行半爲三。初
一行總勸不頌長行。次十六行半頌上長
行。後一行結勸。上約果歎文有五。今初一
行半頌開譬。次藥王汝當知。第二二行半
頌合譬。略不頌餘三。近果釋*揀非等也。上
通經方軌中有二。方軌利益。今十二行半頌。
初三行半頌方軌。中有三。今亦頌三意
也。我千萬億下。次九行頌利益。初一行總
明如來以五事利益之意。正由應身遍滿
十方。能爲五事守護行人。若我滅後下一
行半。頌第二遣四衆。引導下一行半。頌第
一遣化人。若説法之人下二行。頌第五令
得總持。若人具是徳下一行。頌第四令得
見佛。若人在空閑下二行。頌第三遣八部
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八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八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釋見寶塔品
梵言塔婆。或偸婆。此翻方墳。亦言靈廟。
又言支提。無骨身者也。此塔既有全身不
散。則不稱支提。阿含明四支徴
謂生
處得道轉法輪入滅四處起塔。今之寶塔是
先佛入滅支徴。經云。佛三種身從此經生。
諸佛於此而坐道場諸佛於此而轉法輪。
諸佛於此而般涅槃。秖此法華即是三世諸
佛之四支徴。先佛已居。今佛並坐當佛亦然。
此塔出來明顯此事四衆皆覩。故言見寶塔
品。瓔珞經善吉問。生身全身碎身功徳等耶。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