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文句 (No. 1718_ 智顗説 ) in Vol. 34

[First] [Prev+100] [Prev]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爲本。生出四種解釋。已如上説。從無漏半
句。爲十法界釋作本。十法界十如。收諸凡
聖理性無漏失也。收三諦無漏失。權實智
無漏失。約不思議爲開合釋作本。即權
而實即實而權。故不可思議也。約甚深微妙
法。爲佛法界釋作本。此可知。約唯我知是
相。爲約位釋作本。此亦可知云云。從舍利弗
當知諸佛語無異下。略開三顯一動執生
疑。就開顯爲二。初明諸佛顯實。次明釋
迦開三。互明一邊耳。諸佛語無異者。此論
諸佛化道是同。次兩句勸信。後兩句正顯實。
世尊法久後。要當説眞實。即顯眞。動昔之
執。生今之疑。將非魔作佛。正由聞此語也。
佛既如實語勸信。何事翻疑。爲防因疑起
謗者。故須勸信耳。從告諸聲聞衆下。明釋
迦開三。文爲三。初一行正明開三。將明二
乘之非。故言逮得涅槃者。又解我令脱苦縛
逮得涅槃。即擬六度菩薩乘。何以知之。修
六度行即免四趣縛。未能入滅度。三僧祇
百劫乃得涅槃。逮之言遠乃及耳。又六度行
前度他。故言我令脱苦縛。後取無漏故言
逮得涅槃。此義推之知是六度乘也。又以
數推之下句。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若不指此將何爲三。不應重數二乘爲
三乘也。次半行正斥三乘皆是虚僞。次兩句
出立三之意。意是權引離諸苦故。非爲眞
實。但是方便門耳
○從爾時大衆下。是騰疑致請。由聞三僞
一眞故。執動疑生。文爲二。一叙疑。二正請
決。叙疑又二。一經家叙。二正生疑。先叙千
二百疑。次叙四衆。上斥三乘皆是方便。叙
疑但在二乘者。以其執重疑深偏擧若至
下陳疑中。即云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
亦皆有疑。故知三乘僉疑。偏擧二乘耳。從
各作是念下。是正疑。又爲二。一疑佛二智。
二疑己所得。從何故殷懃稱歎方便。即是總
疑權實二智。從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
者。是疑實智。有所言説意趣難知下。是疑
權智。以聞諸佛語無異要當説眞實。從此
生疑。何者佛昔説三乘智慧同證不差。但
餘習有盡不盡耳。今忽稱歎如來二智非
我所及。是故疑佛二智也。從佛説一解脱
義我等亦得此法下。此是自疑所得。三乘聖
道是眞出要我修此理亦到涅槃。而今忽
言皆是方便。未知何者眞實。故言不知是
義所趣。此從上斥三爲僞而生是疑。爾時
舍利下。第二正請。文有三請二止。就前爲
三止。瑤師龍師云。初止爲理深難解。初請
爲自他求決。次止爲驚疑不信。次請爲久
殖必解。後止爲必謗墮惡。後請爲利根得
益。今師或時云。佛豫知三周得益前後不
倶。故三抑俟其三請也。就初請爲二。一長
行二偈頌。長行爲二。一陳疑二陳請。陳疑
疑二智。陳請已請衆請。頌中有十一行偈
文爲六。初二句頌疑實智。自説得下。第二
三行頌疑權智。無漏諸下。第三有三行明
三乘四衆有疑。上句明羅漢。後二行明縁
覺。中間稱及求涅槃者。即是明六度菩薩。
何以得知。上云逮得涅槃者。此中稱及。及
者此菩薩自求涅槃。又以及他。故異二乘
知是菩薩也。於諸下。第四有一行半明身
子疑。佛口所生下。第五有一行明佛子疑。
諸天龍下。第六二行總明同疑請也。夫偈頌
長行。可以意推。如其非頌即是長出。於義
非急者。不能煩文分擘故略耳。從爾時佛
告下。是二止。更牒疑爲請悉如文云云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三下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
 天台智者大師説 
○從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懃三請豈
得不説下。廣明開三顯一。凡七品半文爲
三。一爲上根人法説。二爲中根人譬説。三
爲下根人宿世因縁説。亦名理事行。例如
大品亦爲三根云云。今以十義料揀。一有
通有別。二有聲聞無聲聞。三惑有厚薄。
四根轉不轉。五根有悟不悟。六領解無領解。
七得記不得記。八悟有淺深。九益有權實。
十待時不待時。一明通別者。初周別名法
説。通則具三。如優曇花時一現耳。即譬説。
若我遇衆生。盡教以佛道。即因縁説也。中
周別名譬説。通則亦三。我先不言皆爲化
菩薩故。又合譬於一佛乘分別説三。即是
法説。於二萬億佛所常教化汝。即因縁説。
若謂此文屬法説者。可取長者聞已驚入
火宅方宜救濟。即因縁説。下周別名宿世
因縁。通亦具三。涅槃時到衆又清淨令入
佛慧。是法説。有一導師是譬説。而作三周
者。從多從正從略從傍。欲令名字不濫。
各據一意耳。問三周爲三根人。一周通有
三説者。一説應具三根。答法説非止逗上
中之上。又有中下。從正略傍故言逗上根
人耳。餘二周亦如是。二明有聲聞無聲
聞者。光宅定有實行聲聞。若言無實權何
所應。開善解無實行聲聞。引勝鬘三乘初
業不愚於法。外凡已知一乘。寧有二乘猶
執小果。經明有者權也。此二家偏執乖經
失義。若定有者。經那言無聲聞弟子但化
諸菩薩。若定無者誰入化城。亦無三可會
權何所引。若言實有爲權所引者。亦應實
有三藏佛。復爲權三藏佛所引。若實無此
佛。但有權佛者。何意不許但有權聲聞
無實聲聞耶。此義不例。實有斷界内惑
者。呼此爲實而權者應之。何處有斷界内
惑佛。而有權佛應此佛。今明有無不可偏
執。若從長者實智往觀則無客作人。若就
窮子根性。則便自謂作人。法華論有四種聲
聞。一決定。二上慢。三退大。四應化。前二未
熟不與授記。後二與記。若依今經應有
五一久習小今世道熟。聞小教證果。如
論是決定聲聞。二本是菩薩積劫修道。中
間疲厭生死退大取小。大品稱爲別異善
根。佛且成其小道爲説小教。齊教斷結
取果。是退大未久習小來近理應易悟。如
論是退菩提聲聞。三以此二故。諸佛菩薩内
祕外現。成就引接令入大道。如論是應化
聲聞。四若見權實兩種能出生死。欣樂涅
槃修戒定慧。微有觀慧未入似位薄有
所得。謂是證果。此名未得謂得未證謂證。
如論即是増上慢聲聞。五者大乘聲聞。以佛
道聲令一切聞。若從決定退菩提兩種。即
有聲聞。若從大乘理無灰斷永住化城。終
歸寶所。實者既爾則無有權故無聲聞。若
増上慢者。既未入位則非實。又非應化則
非權。若得此意有無冷然何須苦諍。復次
秪就大乘聲聞。復論有無。若權作應化。外
現小迹内隱大徳。則謂無大乘聲聞。若從
自行發迹顯本。則言有大乘聲聞。今開三顯
一正意。爲決定退大聲聞令成大乘聲聞。
自行既立即能化應聲聞。若得此意則達
有無也。第三惑有厚薄者。瑤師云。三根得
果已後遊觀無生。無生之理是一。及其出
觀縁三教則異。將必異之三教。惑於無生
之一理。謂教既三理豈容一。又將一理惑
於三教。理既是一教寧得三。踟蹰理教之
間迴遑得失。以理惑教此有得義。以教惑
理此有失義。上根以理惑教情多。初聞法
説順情即悟。下根以教惑理情多。聞法説
無三。逆其計謂故三聞乃解。中根處二楹
之際。法説不悟譬説便了。今謂此釋三根
未必應爾。三人踟蹰何等理教。若迴遑小
乘理教則疑惑未盡。尚非初果斷結之人。
若迴遑大乘理教。大乘條然永異。何曾與小
乘相濫。而言踟蹰耶。若以小惑大。以大
惑小。爾前未斥方便。那忽遊觀出入。預有
踟蹰。既預踟蹰即已疑生執動。非始今日。
若先動執生疑。聞開三顯一即應領解。那
忽猶有驚疑。進退無據故不用此解。今明
根有利鈍者。皆論大乘根性。惑有厚薄者。
約別惑爲言耳。即爲四句。一惑輕根利。二
惑重根利。三惑輕根鈍。四惑重根鈍。若別惑
輕大根利初聞即悟。若惑重根利再聞方曉。
若惑輕根鈍三聞乃決。第四句雖復三聞不
能得悟。止爲結縁衆耳。或可初兩句根利
同爲上根。或可中間兩句爲中下根云云。復
次約初品無明三重。覆初住中道。若初法説
上根之人。三重無明一時倶盡。開佛知見
入菩薩位得菩提記。中根斷二重無明。下
根斷一重。次譬説時。中根斷第三重盡。開
佛知見入菩薩位得授記&T040879;。下根進斷二
重。次聞因縁説。下根斷三重盡。開佛知見
入菩薩位也。例如小乘十六心未滿不得
名初果。十六心滿名須陀洹也。四明轉根
不轉根者。舊云上根初聞法説即悟。而中
根轉同上根。下根進同中根。若譬説時中根
前已成上。即能得悟。下根成上。次因縁説
時。下根已同於上故即得悟。若爾轉下成
上。因縁説時皆悉是上爲利則均 那得猶
稱鈍者待因縁説耶。若轉成上即同上悟。
若其未悟猶受鈍名。則無轉根之義。例如
身子一聞目連再聽同得初果。若二皆利則無
復優劣。若猶稱利鈍轉根義不成。夫衆生
心神不定。遇惡縁轉利爲鈍。遇善縁轉
鈍爲利。先世値佛聞法自有轉下中爲
上。倶於法説得悟。自有轉下爲中。聞譬
説得解。下者不轉三周乃了。如此轉根不
同舊釋。譬三刀斫木利一中二鈍者三下。
利鈍之名。不失木斷之處是同。問三根入初
住位猶有利鈍不。答眞修體顯則無差降。
問若爾初住已上。更起縁修有優劣不。答
此同位人無復勝負。眞修體融寧得有異
耶。五明有悟不悟者。經中多明菩薩爲上
根縁覺中根聲聞下根。若言菩薩上根。應
併在法説中得悟縁覺併在譬説中得解
聲聞併在於因縁中得悟耶。然經中一往
判出三根。至於悟解義未必然。今經但見
聲聞得解。不見支佛者。支佛是中根。既値
佛出世入聲聞數。隨根得悟故。不別標縁
覺耳。故身子請偈云。其求縁覺者。比丘比
丘尼。依此文即知縁覺入四衆中攝也。又
法師品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
聲聞者。求支佛者。豈無縁覺得解耶。舊云
菩薩是上根。不必皆利從多爲上。而執心
易轉。原其域懷求佛。但執過三百已即
求近果。此疑易悟。三根菩薩同在法説得
解。上者或在略説。中者或在廣説之初。下
者與身子齊。今明菩薩語通。但使發大心
悉是菩薩。何必併是利根。及身子尚少。豈
得初周之前已併得悟。若爾流通壽量。何
意有諸菩薩節節得悟無生忍者發菩提
心者。舊云壽量中悟。皆是法身増道損生。今
言不爾。有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人。
得無生法忍。此人始得此忍。當知壽量之
前未是法身。故知菩薩得悟不可局在初
周之初也。問菩薩得悟通於始終。二乘得
悟亦應至後。答三周定父子天性已竟。則
皆名菩薩。設在後悟同名菩薩悟也。六明
有領解無領解者。若三乘同悟。何意但見聲
聞領解其二則無。今明無佛出世名獨覺。
聞佛説十二因縁法名縁覺。既入聲聞數
中得悟領解。皆不別出大意可見。身子迦
葉等。悉是中乘根性。故聲聞領解兼得縁覺
無勞別出也。又四衆中。有發縁覺心者。其
人得悟即不一也。信解品云。密遣二人追
捉將還即是其義。菩薩不領解者。聲聞之教
不明得佛。今經開其歸大之路。自恐解
謬故對佛述解。菩薩不爾故無領解。又其
意有三。一菩薩本意求佛。設有異執而執
輕終歸取佛。無有不得之慮。今聞三周之
説。但是正其觀慧故不須領解。二菩薩悟
大處處有文。二乘作佛始自今教。逐要流
傳。故略菩薩領解。胡文或有漢略不書耳。
三菩薩位行深絶。諸新小菩薩不敢領解。説
壽量竟彌勒總都領解。初從無生法忍。終
訖餘有一生在。則是具足領解更求何物
云云。七得記不得記者。若同皆領解。何故聲
聞得記。不見縁覺菩薩受記。此亦三意。一
者昔明二乘入正位不能發心。何由得記
今既悟大。欣斯別決故爲記劫國也。菩薩
發心求佛行成自滿。故不欣急求佛亦不
促授。又前教處處授菩薩記。此是恒説逐要
傳譯如前云云。二菩薩亦有別記。調達龍女
豈非記耶。又法師品云。求聲聞者。求辟支
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
法華經。我皆與授記。當得三菩提。此豈非
皆記耶。三二乘昔來未曾得八相記。故記
其劫國。菩薩先已曾記。故不重明耳。淺近
之記初住已得。非菩薩所欣。菩薩所欣乃是
圓極妙覺遠記耳。故壽量品中。始從發心
訖一生得。妙因斯滿極果頓圓。此乃授法身
&T040879;何謂無記耶。問若小悟大。應同授法
身記。那得授八相記耶。答八相是應記。既
得應記知必有本。欲使物知聞共結來
縁。故與應記耳。又此二乘若聞壽量。即同
損生得法身記也。八明悟有淺深者。一往
同破無明入證初住。細尋必應明晦。初聞
法説尚入佛慧。更聞譬説豈不重明。又聞
因縁理自増進。更聞壽量彌復優深。如聽
法人重聞勝前。單複厚薄方之可知也。
明權實得益不同者。一云實行得益。權行
爲接引影響不論其益。今明不爾。若至壽
量權實悉得益。増道彌高損生彌盡。隣圓
際極唯一生在。豈非權者益耶。所以初爲
影響共熟實行。後説極果則自道明。文云
出入息利乃遍他國。息利在他即是己利實
行得益由於權引。化功歸己權亦得益。故
一音演説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何必須待
壽量耶云云。又我自欲得此眞淨大法即是
自益也。十明待時不待時。爾前不悟必待
法華悟者。名爲待時。法華前教已解者。名
不待時。何故爾。佛有顯密二説。若顯説爲
論。法華之前二乘未悟大道。要須五味調
熟會在法華。故云。説時未至故。今正是其
時 決定説大乘。此即待時也。若密教爲論。
未必具待五味在法華方會。爾前密有入
者故名不待時。此乃大判時不時。若就三
周。亦是待時不待時。迹本二門。亦是待時不
待時。致有前後悟入即此意也。問有一種
根性非密非顯二時不攝者。應是失時永
不得悟耶。答餘經或謂此爲失時。今經不
爾。此人雖於密顯兩時不悟。雖生滅度
之想。而於彼土得聞是經。故無失時。乃
是待彼土之時耳。問五千起去應是失時
答此等應以如來滅度後弘經人受益也
問身子初周爲四衆三根請。譬周爲中下
請。云何言佛各爲三根人三周説法耶。答
此語不便請則普請説亦普説。但上根智利
聞法得悟。中根處中聞譬得悟。下根居下
聞三得悟。汝當隨義云何隨語云云。問宿
世是過去事法。譬是當現事不。答經無文義
推應爾。引三歸一。三望一。一則是當。擧
事爲譬。譬即是現。準後望前應如所問。
問舊以五濁障大。四句料揀如前説。有人
斷見與無明合共爲障。指法華論云無煩
惱人有染慢不知一乘法身常住者是也。
若博地不執涅槃。而不聞法者。即是無明
獨爲障。若爾爲當三周聞法已破無明。爲
當未聞法破無明。若聞法已破。則無明非
是障。若未聞法而能破無明者。都慮無有
障。是義云何。答是他人立義今爲其通。譬
如燈生闇滅不可定其前後。雖不前後闇
定是障云云。問勝鬘云。三乘初業不愚於法
自知當覺。優婆塞戒經第十四云。二乘自知
得菩提。且取小乘果。又十三云。知之者易
行之者難。雖知一乘而取羅漢。彼兩經皆
言知。今經云何三根之後猶自不知。初疑後
悟此義云何。答此經亦云知。文云若實得羅
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除佛滅後現前
無佛。此人雖生滅度之想。若遇餘佛便得
決了。凡有三意。前明知。次明不知。後會歸
知。非永不知。又身子云。今於佛前皆墮疑
惑。我今不知是義所趣。又大通佛時。聲聞
多生疑惑。彼見佛聞法尚疑不知。況不見
聞那忽得知。若執二文更相矛盾。秖増
諍競於道何益。論者止可論餘事。聲聞成
聖能知不能知。唯佛境界非爾所諳。今試
融之三乘初業初業爲二。若久遠爲初業。
曾聞於大則不愚於法。若取中忘今日學
小始修念處。爲初業者。是則不知其義如
此。若得此意。權爲初業是則能知。實是初
業則不能知。有人言。利者能知鈍者不能
知。此應四句。權爲利鈍示倶不能知。權
爲利鈍。示倶能知。權爲利鈍。聞則能知不
聞不知。權爲利鈍。倶示非知非不知。今不
取此判。但取權者内心了了久知實行者未
得入大是故不知。於義自顯云云。問縁覺
出無佛世。云何三周得有縁覺。答釋論云
縁覺獨覺。獨覺出無佛世。縁覺願生佛世。
華嚴云。菩薩下兜率放光照之。覺即捨身
不覺徙之。大經云彗星。中論云。支佛出世
佛法已滅。此是獨覺人也。願生佛世者先
得初果十四生未滿値佛即成羅漢。不値
佛即成獨覺。其既値佛亦不捨壽亦不被
移。願見佛故二果三果例然。又有部行縁
覺。在無佛世師徒訓化也。此應有二種。佛
去世後無文字。衆生根鈍故。支佛不説法。
此非部行也。部行者能説法也。又有變化
縁覺。宜應見者現縁覺身。今三周之座。有
縁覺者其義可解
○初周法説文爲五。一從殷勤三請豈得不
説下訖卷。正是法説。二從第二卷初訖偈
頌。是身子領解。三從吾今於天人下。訖佛
所護念。是佛述成。四從汝於來世。訖宜應
自欣慶。是與授記。五從四衆訖盡迴向佛
道。是四衆歡喜。初有長行偈頌。長行爲三。
一許。二受旨。三正説。許文爲三。一順許。二
誡許。三*揀許。汝已三請是順許。汝今諦聽
是誡許。諦聽是聞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
修慧。大經明四善法。爲大涅槃因。一善知
識如來也。餘者可解。説是語時是*揀衆許。
五千在座故如來三止今將許説。威神遣去
故名*揀衆。五濁障多名罪重。執小翳大
名根深。未得謂得名上慢。未得三果未
證無學。有如此失者。謂障執慢三種之失
也。而不制止者。上聞開三顯一。言略義隱
猶未生謗。足作繋珠因縁。去則有益。若
聞廣開三顯一。乖情起謗住則有損。是故
不制止也。此衆無復枝葉者。枝葉細末
不任器用。此等執方便之方便。於大非器。
大品云。攀附枝葉棄於根本。是人爲不黠。
即是此義也。退亦佳矣者。既以小自翳。復
妨他大光。今退無謗法之諐。復無障他之
過。故云佳矣。上枝葉未去如來三止。貞實
願聞故身子四請。師弟鑒機非徒靳固也
問佛大慈悲。何不神力使其住而不聞如華
嚴中聾唖。何不増状毒鼓如喜根勝意。答
各有所以。華嚴末席始開於漸。未破小執
故在座而隔。今諸佛法久後。要當説眞實。
正欲滅化破庵。宜須*揀遣。若去住倶謗。
宜如喜根強説。今去則有益那忽令住。住
則有損那忽不遣。喜根以慈故強説。如來
以悲故發遣。問五千在座即不蒙益去有
何益。答此非當機。是結縁人耳。已如上説。
昔大通佛時。亦有無量衆生心生疑惑。世
世與師倶生。今皆得度此人亦爾。説大經
時萬五千億人。於是經中不生信心。是人
於未來亦當得信。例此益在不久。金光
明中。時閻浮提有二種人。亦是斯例意。汝今
善聽即結許也。受旨如文。從如是妙法下。
是正廣説文爲二。一明四佛章。廣上諸佛
權實。二明釋迦章。廣上釋迦權實。上句逗
少。是文略。總云諸佛。是人略。但開三顯一。
是義略。此中章句多。是文廣。明五佛是人
廣。明六番是義廣。六者一歎法希有。二説
無虚妄。三開方便。四示眞實。五擧五濁釋
權。六揀僞敦實。歎法令生尊重。説無虚
謬止其誹謗。開方便使莫執小。示眞實
使其悟大。擧五濁示必施三。揀僞要必
眞實。於五章中。一一應備六義。而前後互
出不具足者。蓋如來巧説。使略而無闕詣
而不煩文耳。又六義前後亦復無在云云。四
佛章爲兩。初總明諸佛。次列三世。總章
應具六。今但四。一歎法。二無虚妄。三開
方便。四示眞實。闕二義者指後文也。歎法
中法譬雙歎。時乃説之者。諸佛同出五濁。必
前開三如今世尊。四十餘年始顯眞實。久久
稀疎故言時乃説之。久不説者。爲人不堪
故。時未至故。五千未遣故。今人已堪時已
至。五千已去決定説大乘。故言時乃説之。
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
王出。表三乘調熟已後方説妙法授法王
記。又隔跨酪生蘇熟蘇三味已後。乃説醍
云云。觀心觀心即中。名爲瑞。此觀通一
切法至實相。名爲靈云云。汝等當信者。勸
信無虚妄法也。此理至深。理與昔異。此言
至妙。言與昔反。此行至普。行與昔乖。此人
至勝。勝於昔劣。還指客作四種之麁而今
皆妙。恐物生謗故勸信也。信無虚妄人説
無虚妄法也。從隨宜所説下。是開方便
也。文爲三。謂開釋結。初明佛道隨三種機
宜説方便。故言隨宜。而佛意在實物莫能
解。故言意趣難解也。所以者何釋也。擧今
佛之權能。釋諸佛之方便。巧慧同故借此釋
彼。如我以無數方便者。諸佛開權亦如我
也。是法非思量者。此有兩義。或作結開權。
或正作顯實。結開權者佛意難知。唯佛與
佛能了。禀教者謂三。諸佛知一耳。作顯實
者。即屬後文。文爲五。一標勝人法。二標出
世意。三重示。四正釋。五結成標人法者。擧
無分別法唯是佛所知。佛以無分別智。解知
無分別法。即是顯實法也。所以者何下。二標
出世意者。爲兩。初總次分字。總者諸佛覺
如實之相。乘此實道出應於世。*秖令衆生
得此實相。唯爲此事出現於世。曾無他事。
除諸法實相。餘皆名魔事。分字釋者。一則
一實相也。非五非三非七非九。故言一也。
其性廣博。博五三七九。故名爲大。諸佛出
世之儀式故名爲事。衆生有此機感佛。故
名爲因。佛乘機而應故名爲縁。是爲出世
之本意。而今開三者。爲一弄引耳。如人
欲取先當與之。雖説種種道。其實爲一乘。
即此義也。舍利弗云何下。三重標者。將欲分
別。更重提起爲解釋之端。又此大事佛所尊
重。如釋論中明。父王欲多聞太子名。數數
説之無有厭足云云。諸佛世尊下。第四正釋
者。先出諸解。舊云。四一。謂果一。人一教一。
因一。果一者。初兩句據説者。後兩句據受
者。就説者。一往於前因門。略説果理。先開
佛知見。卒終於後果門廣顯果理。示佛知
見。約受者。先因門略開。始得悟解。後果
門廣得深入理趣。今不用此解。何者經明
四句。皆云爲令衆生。語意悉主前機得益。
非關化主。應作所化人開悟。那即分兩句。
作能化者開示耶。又正是因門説法。開三顯
一之時。那得分出兩句爲果門中説耶。果
門因縁未會。那得預説。若爾六瑞初興。佛
未起定。應是略説。五千未去。應是廣説。
二處既其不然。果門安得如此。下方未出
分身未集那得以因門二句爲果門耶。次
光宅云。初一句是開除開出。昔方便説三
令除五濁。開出大乘覺悟知見道理。先雖
爲人開説此理。不説所以。更示況此理
令生聞慧。雖聞未悟所以。更廣分別開悟
思慧。既信悟得意。即令發心學佛知見。令
得修慧入佛知見道理。今亦不用。何者汝
同舊命章云是果一。四句皆應作果義。云
何用三慧消文。因果矛盾前後相違。又三
慧多種。此經正破二乘。決定不用三藏中
三慧。菩薩方便與二乘同者。蓋是通意。又
不可用。若作別三慧。是菩薩法都非佛法。
若作圓三慧。圓三慧來開佛知見。消經不
可。若作餘三慧去經逾遠。若作圓三慧。果
一義不成。都不可用云云。次地論師云。第
五恒沙得八分解。即三十心位爲開。從初
地至六地。見思盡解轉分明如示。七地至
八地。空有並觀無礙如悟。十地爲入。引經
十地名爲眼見。今亦不用。何者此經明開
佛知見。佛以一切種智知。佛以佛眼見。開
此智眼乃名佛知見。云何取第五恒沙生
八分解猶未入地。稱之爲開。如此論開
非開佛眼。如此之知非一切種智知。不
與經會故不用。云云。有人解。初句是理後三
句是略解。謂八苦五濁障當果是閉。今教除
五濁。佛果知見顯故名開。穢累除而理顯名
清淨。後三句是聞思修。難此同前。有人言
三乘別教爲開。三乘通教爲示。抑揚爲悟。
法華爲入。又人解。三乘通爲開。抑揚爲示。
無量義爲悟。法華爲入。此二解擘三句向
他經。裂一句置法華。擘裂穿鑿傷害誣誷
其過大矣。有人言。三十心是開。初地至六
地爲示。七地至九地爲悟。十地爲入。此
人傍通挾別。作如此語。未見法華奇異
何俟稱歎耶。有人引華嚴纓珞仁王攝大
乘十七地論五凡夫等皆有五十二位。地前
有四十心。何不用之。此人謬引華嚴。華嚴
不明十信。縱使諸部明地前四十心位者。
皆非斷道。何因用此解開佛知見。皆漫語
耳。有人引釋論四智總別一時而得。不應
用此解開示悟入。開示悟入似有淺深。又
四智位高。開示通淺深。此應非例。此人
但見釋論四智之一時。不見開示之一時。
有人言。非空非有是開。能空能有是示。空有
不二是悟。了空有不二而二是入。此人約
二諦作解。尚不能拔出二乘。寧是法華一
意。有人言。達三諦理爲開。三諦分明爲示。
不見三諦一異爲悟。任運順流爲入也。此
人約邐迤三諦作義。尚不出菩薩法。寧是
佛法。有人解。佛知見者。一切智總相爲知。
一切種智別相爲見。此亦不然。釋論明一切
智是聲聞智。道種智是菩薩智。一切種智是
佛智。此是歴別一切種智。非三智在一心
中。何以二乘之知別佛之見。釋圓佛知見
耶。有人解。盡智煩惱清淨名知。無生智因
果。患累畢竟無生名見。此人取通家佛名
教。解究竟佛。都不相應。如上諸師漫取諸
經中語。都不見法華大意。法華論云。一無
上義。除一切智更無餘事。如經開佛知見。
爲令衆生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二同義。聲聞
辟支佛。佛性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衆生佛
知見故出現於世。佛性法身更無差別。故三
不知義。謂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
如經欲悟佛知見出現於世。四爲令證不
退轉地現與無量智業故。如經欲令衆生
入佛知見故。論言次第。初開佛知見爲無
上。次示三乘同有佛性法身。雖明佛智無
上。但恐佛獨有。故第二明三乘同有。雖三
乘同有。而二乘不悟。示其令知。雖知而
不得不退。故第四令得不退。又一番約菩
薩。開如前。示者諸菩薩有疑者。令知如實
修行故。悟者未發菩提心令發心故。入者
已發菩提心令入法故。第三番約凡夫。開
如前。示者示其有法身佛性故。悟者令外
道衆生覺悟故。入者令入大菩提故。今師
作四解不乖論。論句句釋。今一句作四釋。
論明證不退轉地。今作四位釋。論知如來能
證實。今作四智釋。論明同義。今作觀心釋。
論明不知究竟處。今作四門釋云云。今釋
顯實無量法皆一也。如玄義中十妙。則是十
種一也。若和舊解且作四一。若無量一者。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義可知。若作十一
者。帖文整足雖不次第十義無減。所以者
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縁演説諸法。此
自是開權之文耳。從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
能解顯理一。唯有諸佛乃能知之顯智一。
唯以一大事者。小須分別。一則是理。大則是
智。事則是行。理發智智導行。逐此義便是
顯行一。知見者。智知於理眼見諦法。諦
法無爲則無分別。以無爲故而有差別。約
此知見論開示悟入。以略擬廣則有四十
位。是顯位一。又取結四句文明一。一即
法身。大即般若。事即解脱。是祕密藏即顯三
法一。出現於世顯感應一。但教化菩薩顯
眷屬一。諸有所作顯神通一。唯以佛之知
見示悟衆生。顯利益一。但以一佛乘故。
爲衆生説法。顯説法一。經文印義信如符
契。若略和舊作四一者。數同義異。舊云
果一今言理一。依義依文。依義者。若無
理一。衆事顛倒悉是魔説。非復佛經。故須
理一。依文者。文稱佛知見。今取所知見。所
見即諦所知即境。境諦即實相之理。故名理
一。舊云因一今云行一。因語單義別。行一
語通收得因果。故言行一。人一教一與彼
同。今且從略説以四一消文。先釋理一復
爲四意。一約四位。二約四智。三約四門。四
約觀心。一約四位者。諦境不可知見。約於
智眼乃能知見。二智四眼不能知見。唯一切
種智佛眼則能知見。經云爲令衆生開佛知
見。不論佛果自知自見。若偏語佛果即失
衆生。若語衆生則無佛知見。故不可偏取。
三教行人。雖是衆生。未有佛眼佛智故。
不能知見實相。圓教四位亦是衆生。又分
得佛眼佛智。則衆生義成。知見義亦成。故
寄此四位以釋理一。如瑞相中天雨四花。
表萬善同歸得入四位乘四位華以趣佛
果。故約位顯理也。開者即是十住。初破無
明開如來藏見實相理。何者性徳之理。而
爲通別兩惑之所染著。難可了知。初心
能圓信圓受圓伏。而未能斷不名爲開。内
加觀行。外藉法雨助。破通別惑藏。顯出眞
修性。知見朗然開發。如日出闇滅眼目有
用。故名爲開。縁修破惑故名使得清淨。仁
王云入理般若名爲住。住於十住小白花位
也。示者惑障既除知見體顯。體備萬徳。法
界衆徳顯示分明故名爲示。即是十行大白
位也。悟者障除體顯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
無二趣。攝大乘師云。如理智如量智。今理量
不二故名爲悟。即十迴向小赤位也。入者事
理既融自在無礙。自在流注任運從阿到茶。
入薩婆若海。如攝大乘師云如理如量通
達自在。如量知見能持衆徳。如理知見能遮
諸惑。即是十地大赤位也。然圓道妙位一位
之中。即具四十一地功徳。*秖開即具示悟
入等更非異心。但如理知見。無有分別淺
深之相。欲顯如量知見故。分別四位耳。發
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既云難
易。即知初心與畢竟心。應有明晦淺深之
別。猶如月體初後倶圓而有朔望之殊。四位
知見皆明照實相。而説開入之異耳。云云。二
約四智者。今欲以圓教四智對於四位。不
如般若中通教釋也。一道慧見道實性。實
性中得開佛知見也。二道種慧。知十法界
諸道種別解惑之相。一一皆示佛知見也。三
一切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寂滅即悟佛知
見也。四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相。
種種行類相貌皆識。即入佛知見也。又道慧
如理名開。道種慧如量名示。一切智理量不
二稱悟。一切種智理量雙照爲入。此亦約
實理無淺深中。而淺深分別也。三約圓教
四門。横釋四句者。空門一空一切空。即開。
佛知見。有門一有一切有。即示佛知見也。
亦空亦有門。一切亦空亦有。即悟佛知見
也。非空非有門。一切非空非有。即入佛知
見。能通則四。所通則一。開示悟入是能通之
門。所知所見是所通之理也。四約觀心釋者。
觀於心性三諦之理不可思議。此觀明淨名
爲開。雖不可思議。而能分別空假中心。宛
然無濫名爲示。空假中心。即三而一即一
而三。名爲悟。空假中心。非空假中。而齊
照空假中。名爲入。是爲一心三觀而分開
示悟入之殊也。所以四種釋者。見理由位
位立由智。智發由門門通由觀。觀故則門
通。門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見理
見理故名爲理一也。從舍利弗是爲諸佛
以一大事下。即是結成理一義也。昔方便
教。亦得義論開示悟入而非佛知見故是
權。今明佛知見故是實。實即理一也。從告
舍利弗如來但教化菩薩是明人一。就昔方
便。謂教化三乘。理實而言但化菩薩。如彼
窮子自謂客作賤人。長者所觀實爲己子。即
是人一也。從諸有所作常爲一事。光宅稱教
一。今言行一。諸三乘衆行名之爲諸。爲圓
故諸。即是一事。此行何所至到。唯趣佛之
知見。即是行一意也。亦可持此爲教一。若
就教主爲言。諸有所作唯以教化爲事。
此教一爲便。若就行人爲語。所作之事事
作即是行。今取此便呼爲行一也。然四句
皆二義。至如理一中。若取能知見。即位一
爲便。所知見理一爲便。人一句中若取教
化教一爲便。若取菩薩人一爲便。教一句
中。若取以一佛乘而爲衆生説法。此教一
爲便。若取乘運之義行一爲便。四句通然
逐便釋耳。從但以一佛乘者。光宅爲因一。
今言教一。圓頓之教。名一佛乘。故序品云。
説大乘經即是教義也。自別教已去。皆名
有餘之説。即不了義非佛一乘。光宅云。無
縁覺聲聞之二。無偏行菩薩之三。又有人云。
無菩薩縁覺爲無二。無聲聞爲無三。若
作此解。*秖是無三藏諸乘存於通乘。何
關一佛乘耶。有人言。無縁覺爲無二。無
聲聞爲無三。存於菩薩大乘。若爾*秖無三
藏中二乘。不無三藏中菩薩。此存有餘何
關佛乘。何處經論以聲聞爲第三。既無此
次第都是妄説。若依汝解。無二是無縁覺。
無三是無菩薩。第一是聲聞應不被無。若
如此者則大倒亂。今言但以一佛乘者。純
説佛法之圓教乘也。無餘乘者。無別教帶
方便有餘之説。無二者。無般若中之帶二。無
三者。無方等中所對之三也。如此二三皆
無。況三藏中三耶。從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
法亦如是。即是第五總結。三世佛章各明
教一行一。後總論人一理一。在文可見。若
當章自作四一者亦得。而不及總文顯也。
菩薩纓珞經第十三。明九世佛。過去三世佛。
現未亦爾。未來三世佛者。古佛慈悲入未來。
作種種形度衆生者是。未來現在佛者。當
受未來記者是。未來未來佛者。當佛轉次
受記者是。過去準此可知云云。現在現在佛
者。當化主者是。現在未來佛。次補者是。現在
過去佛。古佛垂迹者是。從過去諸佛章。此
中應具六義。但出二種。一開方便。二顯眞
實。兩則指上。兩則指下。以無量無數方便
者。明開權也。是法皆爲一佛乘故明顯實
也。例上一佛乘即是教一。從諸佛聞法。是
雖聞於法。法被衆生兼得人一。究竟皆得
一切種智。種智所知即是理一。能知即是行
一。雖不次第四一兼足也。從未來佛章亦
有二義。指上指下兼即具六。云云。從現在
佛門正是化主。初標佛出之意。如諸佛章
中唯以大事因縁出現於世。此亦如是唯
爲饒益安樂衆生而出於世也。次開權次
顯實。又具四一也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上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第四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第二廣釋迦章。於六義中。無歎法希有。
初開權次顯實。三擧五濁釋方便。四揀僞
敦信一實。五無虚妄。我今亦如是。我即釋
迦。現在先三後一。如四佛不異故。言亦
復如是。知諸衆生有種種欲者。即是五乘根
性欲也。過去名根。現在名欲。未來名性。
深心所著者。即是根也。方便者。即是隨宜
開三乘權法也。如此皆爲得一佛乘者。即是
顯實也。佛乘是教一。一切是行一。種智所知
是理一。從十方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者。是
第三擧五濁釋開權也。將擧五濁先標
其意。上已説諸佛開權顯實。未明隱實施
權。其法清淨湛一如空。尚無帶二帶三之
權。況有單三單五之權。秖爲五濁障重實
不得宣。須施單五單三之權亦施帶二帶
三之權。故言於一佛乘分別説三。分別説
於若帶二帶三之三若單五單三之三也。五
濁者自有四別。初唱數。二列名。三體相。四
釋結。唱數列名如文。如是者明體相也。劫
濁無別體。劫是長時。刹那是短時。但約四
濁立此假名。文云劫濁亂時。即此義也。衆
生濁亦無別體。攬見慢。果報上立此假名。
文云衆生垢重即此義也。煩惱濁指五鈍
使爲體。見濁指五利使爲體。命濁指連
持色心爲體云云。相者四濁増劇聚在此時。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