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玄義 (No. 1716_ 智顗説 ) in Vol. 33

[First] [Prev+100] [Prev]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淺至深證不動地。定行從淺至深證堪忍
地慧行從淺至深。證無畏地。地上去並同
者。豈有三地條然永別。秖登地時不爲二
邊所動。名不動地。上持佛法下荷衆生。
名堪忍地。於生死涅槃倶得自在。名無畏
地。無畏地從我徳立名。堪忍地從樂徳立
名。不動地從常徳立名。淨徳通三處。登地
之日四徳倶成。則無増減。蓋化道宜然。例
如朝三暮四之意耳。從登地去地地有自
行。地地有自證。自行秖是修天行。自證秖
是證天行。故不別説天行證也。若地前化
他名梵行。慈悲喜是化他之事。行一子地是
其證。捨心是化他之理。行空平等是其證。此
二地亦不條然。登地慈悲故言一子。慈悲與
體同。故言空平等耳。地地有悲同惡名病
行。地地有慈同善名嬰兒行。證道是同故
不別説。佛地功徳。仰信而已。豈可闇心定
分別耶。略答如此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圓五行者。大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
謂大乘大般涅槃。此大乘是圓因。涅槃是圓
果。擧此標如來行。非餘六度通別等行。前
雖名大乘不能圓運。前雖名涅槃過茶
可説。乃是菩薩之行。不得名爲如來一行。
若圓行者。圓具十法界。一運一切運。乃名
大乘即是乘於佛乘。故名如來行。如大論
云。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亦如大品
云。從初發心行生修乃至坐道場亦行生
修。畢竟發心二不別。皆如來行意也。此經
明安樂行者。安樂名涅槃即是圓果。行即
圓因與涅槃義同。故稱如來行。入室著衣
坐座。悉稱如來者。此就人爲語。涅槃就法
爲語。即人論法如來即涅槃。即法論人涅
槃即如來。二經義同也。涅槃列一行名。而廣
解次第五行。法華標安樂行廣解圓意。今
依法華釋圓五行。五行在一心中。具足無
缺名如來行。文云。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圓
聖行。如來室即圓梵行。如來座即圓天行。如
來衣有二種。柔和即圓嬰兒行。忍辱即圓病
行。此五種行。即一實相行。一不作五。五不
作一。非共非離不可思議。名一五行。云
何莊嚴名聖行。文云持佛淨戒。佛戒即圓戒
也。又云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即罪即
福而見實相。乃名深達。以實相心離十惱
亂等。皆是圓戒。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
慧力莊嚴。即是佛之定慧莊嚴。故名佛聖行
也。云何如來室名梵行。無縁慈悲能爲法界
依止。如磁石普吸莫不歸趣。又以弘誓神
通智慧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故。以如來
室爲梵行。云何如來座爲天行。第一義天
實相妙理。諸佛所師。一切如來同所栖息。
文云。觀一切法空。不動不退亦不分別上
中下法有爲無爲。實不實法故。如來座即天
行。云何如來衣嬰兒行病行。遮喧遮靜故名
忍辱。雙照二諦復名柔和。文云。能爲下劣
忍于斯事。即脱瓔珞著弊垢衣。即同病行。
方便附近即同嬰兒行。又復觀十法界寂滅。
即如來座名天行。拔九法界性相故起悲。
與一法界樂故起慈。即是梵行。柔和照善
性相即同嬰兒。照惡性相即同病行。又照
善性相即戒。寂照即定慧。即是聖行。當知。
一心照十法界。即具圓五行。又一心五行即
是三諦三昧。聖行即眞諦三昧。梵嬰病即俗
諦三昧。天行即中道王三昧。又圓三三昧。圓
破二十五有即空故。破二十五惡業見思
等。即假故。破二十五無知。即中故。破二十
五無明。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空一切空。
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故名如來行。又如
來室冥熏法界。慈善根力不動眞際。和光
塵垢以病行慈悲應之。示種種身如聾
如瘂。説種種法如狂如癡。有生善機。以
嬰兒行慈悲應之。婆和木牛楊葉。有入空
機。以聖行慈悲應之。執持糞器状有所畏
有入假機。以梵行慈悲應之。慈善根力見
如是事。踞師子床寶几承足。商估賈人乃
遍他國。出入息利無處不有。有入中機。以
天行慈悲應之。如快馬見鞭影。行大直道
無留難故。無前無後不並不別。説無分別
法。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圓應衆機如
阿脩羅琴。若漸引入圓。如前所説。若頓引
入圓如今所説入圓等證更無差別。爲顯
別圓初入之門。慈善根力令漸頓人見如此
云云。又圓五行。即是四種十二因縁智行。
不思議識名色等清淨即戒聖行。行有等清
淨即定聖行。無明愛等清淨即慧聖行。十二
支寂滅。又無前三種十二縁即天行。能同
前三種十二因縁滅。即嬰兒行。同前十二因
縁生即病行。又是四種四諦智行。無作之道
即戒定慧聖行。無作之滅即天行。慈悲拔苦
拔四種苦與四種樂即梵行。直悲即病行。
直慈即嬰兒行。又是七種二諦智行。圓眞方
便即是聖行。圓眞之理即是天行。悲七俗
慈七善即梵行。同七俗即病行。同七眞即
嬰兒行。又是五種三諦智行。俗諦中善是戒
聖行。眞諦中禪是定聖行。眞諦慧即慧聖行。
中諦是天行。拔五俗苦與五眞中樂是梵
行。同五俗是病行。同五眞中是嬰兒行。又
是一實諦智行。一實諦有道共戒定慧即聖
行。一實境即天行。同體慈悲合説即梵行。各
説即病行嬰兒行。觀心圓五行者。上來圓行
不可遠求。即心而是。一切諸法中悉有安
樂性。即觀心性名爲上定。心性即空即假
即中。五行三諦一切佛法。即心而具。初心如
此行如來行。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隨
方向禮至處起塔。已有全身舍利故初心
尚爾。況似解耶。況入住耶。地持云。從自性
禪發一切禪。一切禪。有三種。一現法樂禪。
即實相空慧中三昧也。二出生一切種性三
摩跋提。二乘背捨除入等。即眞三昧也。三利
益衆生禪。即俗三昧也。當知。五行三諦於
一切禪中。皆悉成就。即初住分位。入此位
時無非佛法。是爲圓心之行。豈與前五行
次第意同。當知。次第爲麁。一行一切行爲
妙。即相待意也。若開麁顯妙。無麁可待。
即絶待行妙意也。問法華開麁麁皆入妙。涅
槃何意。更明次第五行耶。答法華爲佛世
人破權入實。無復有麁教意整足。涅槃爲
末代凡夫。見思病重定執一實誹謗方便。
雖服甘露不能即事而眞。傷命早夭。故
扶戒定慧顯大涅槃。得法華意者。於涅
槃不用次第行也
○第四明位妙者。諦理既融智圓無隔。導
行成妙三義已顯。體宗用足。更明位妙者。
行之所階也。但位有權實布在經論。若成
論毘曇判位。言不渉大。地攝等論判位。別
叙一途義不兼括。方等諸經明位。瓔珞已
判淺深。般若諸經明位。仁王盛談高下而
未彰麁妙。今經位名不彰。而意兼小大粗
判權實。然梵文不盡度本經必有。今藥草
喩品但明六位。文云。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
小藥草。知無漏法能得涅槃。獨處山林得
縁覺證。是中藥草。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
精進定。是上藥草。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
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
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衆生。
是名大樹。追取長行中一地所生一雨所潤。
及後文云今當爲汝説最實事。以爲第六
位也。前三義是藏中位。小樹是通位。大樹是
別位。最實事是圓位也。小草位者。人天乘也。
輪王是人主位。釋梵是天主位。皆約報果明
位果義。既有優劣。當知。修因必有淺深。人
位因者。即是秉持五戒。略爲四品。下品爲
鐵輪王。王一天下。中品爲銅輪王。王二天
下。上品爲銀輪王。王三天下。上上品爲金
輪王。王四天下。皆是散心持戒。兼以慈心
勸他。爲福故報爲人主。飛行皇帝四方歸
徳。神寶自然應也。天乘位者。修十善道任
運淳熟。通是天因。加修禪定進升上界。三
界天果高下不同。修因必深淺異也。正法念
云。六萬山遶須彌。須彌四埵有持鬘天。有
十住處各千由旬。北四餘各二。南名白摩
尼。能十拍手頃受三歸依。不雜餘心者。生
此天受樂。轉輪王十六倍不及一諸樂具
悉從山河流出。二名峻崖。昔於河濟造立
橋船。度持戒人兼濟餘人。不作衆惡。果報
可知。西方一名果命。昔於饑世。守持淨戒
淨身口意。種殖果樹行者食之。安樂充滿。
二名白功徳。昔以華鬘散佛上及塔上。東
方一名一切喜。昔以華供養持戒人供佛。
自力致財買華。果報可知。二名行道。昔見
大火起焚燒衆生。以水滅之。果報云云。北方
四者。一名愛欲。二名愛境界。三名意動。四
名遊戲林。初者見他親友相破。和合諍訟
得生此天。次昔説法會。次昔以淨信心供
養衆僧掃塔。淨信上田。次昔持信心施僧
衣。施一果直。爲作衣價。愛樂隨喜。次迦留
波陀天。此言象跡。亦有十處。一名行蓮華。
昔持戒熏心受三自歸。稱南無佛。所有蜂
聲尚勝餘天。況復餘果報耶。次名勝蜂。歡
喜。昔信心持戒。有慈悲利益衆生。華香伎
樂供養佛塔。三名妙聲。昔施佛寶蓋。四名
香樂。昔信心持戒香塗佛塔。五名風行。昔
信心持戒。施僧扇得清涼。六天香風悉來
熏之。皆倍倍増。香風尚爾況念香風隨念
皆得。六名散華歡喜。昔見持戒人。説戒時
施澡缾。或道路中盛滿淨水。施人澡缾。七
名普觀。昔於持戒人以善熏心。於破戒人
病不求恩惠。悲心施安心不疲厭。供養病
人。八名常歡喜。昔見犯法者應死。以財贖
命令其得脱。九名香藥。昔於持戒信三寶。
大福田中施末香塗香。淨心供養。如法得
財施已隨喜。十名均頭。昔見人得罪於王。
鬘髮受戮救令得脱。第三天名常恣意。十
住處一名歡喜峯。昔救護神樹。及夜叉所依
樹。有樹即樂失樹即苦。二名優鉢羅色。昔
淨信持戒供養三寶。造優鉢羅華池故。三
名分陀利。昔造此華池四名彩地。昔信淨
心爲僧染治袈裟。雜色染治法服故。五名
質多羅。此翻雜地。昔以種種食。施持戒不
犯戒等人故。六名山頂。昔修造屋遮風寒。
令人受用故。七名摩偸。此翻美地。昔持戒
悲心質直不惱人。食施道行沙門婆羅門。
或一日或多日。或不息故。八名欲境。昔持
戒。若邪見人病。施其所安故。九名清涼。昔
見臨終渇病人。以石蜜漿或冷水。施病人
故。十名常遊戲。昔爲坐禪人作房舍圖畫。
作死屍觀故。第四名箜篌天有十住處。一
名楗陀羅。昔以園林甘蔗菴羅等果林施
僧故。二名應聲。昔爲邪見人説一偈法。
令其心淨信佛故。三名喜樂。昔施人美飮
或清美水。或覆泉井不令蟲蟻入。行人飮
之無苦惱故。四名掬水。昔見病苦者臨終。
咽喉忽忽出聲施其漿水財物贖彼命。五
名白身。昔塗飾治補佛塔僧舍。亦教人治
補故。六名共遊戲。昔信心持戒。同法義和
合共故。七名樂遊戲。昔持戒化衆生。令
心淨信歡喜戒施故。八名共遊。昔法會聽
法。佐助經營深心隨喜故。九名化生。昔見
饑饉者沒溺者。而救護之。十名正行。昔見
亡破抄掠救令得脱。示嶮處正道。次日行
天遶須彌山住於宮殿。外道説爲日曜及
星宿。略説三十六億。昔持七戒令得増上
果。風輪所持。此日行等大天與二大天。謂
提頭頼吒毘沙門。遊四天下遊戲空中。受
五欲樂如意自娯。日行遶須彌山。隨在何
方山有影現。人説爲夜。風輪持北方星輪
轉不沒。外道見辰星不沒。謂其能持一切
世間國土。不知風力所爲也。不殺戒生四
天處。不殺不盜生三十三天加不婬生焔
摩天。加不口四過生兜率天。又加世間戒。
復信奉佛七戒。生化樂他化兩天。所持戒轉
勝。天身福命轉勝。又隨心持戒思心勝者。其
福轉勝。三十三天者。一名住善法堂天。昔
持七戒堅固無嫌。施四果病人。父母入滅
定人。慈悲喜捨與怖畏壽命。生善法堂天。
作釋迦提婆姓憍尸迦。名能天主。有九十
九那由他天女爲眷屬。心無嫉妬。善法堂
廣五百由旬。第三名清淨天。焔摩天王名
牟修樓陀。身長五由旬。百千帝釋和合所不
及。第四兜率陀。此云分別意宮。其王名刪
鬪率陀。第五涅摩地。此云自在。亦名不憍
樂。第六名婆羅尼蜜。此云他化自在。色無
色不復書。小藥草竟。中藥草位者。即二乘
也。此就習果判位。舊云。成論探明大乘
解菩薩義此則不然。論主自云。今正自明
三藏中實義。實義者空是。人師豈可誣論
主耶。此即空門明二十七賢聖斷伏之位。阿
毘曇有門明七賢七聖斷伏之位。委在兩論。
今略出有門中草之位。初明七賢。次明七
聖位。七賢者。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
念處。四煗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
通稱賢者。隣聖曰賢。能以似解伏見。因
似發眞故言隣聖。又天魔外道愛見流轉。不
識四諦。此七位人明識四諦。大經云。我昔
與汝等不見四眞諦云云。見四諦者。識屬
愛四諦。識屬見四諦。皆能明了。若解四諦
則所見眞正。無有邪曲故是賢人相也。一
初賢位者。謂學五停心觀成。破五障道。即
是初賢位。所以者何。若定邪聚衆生。不識
三寶四諦。貪染生死。若人歸依三寶解四
眞諦。發心欲離生死求涅槃樂。五種障道
煩惱散動。妨觀四諦。今修五觀成就。障破
道明行解相稱。故名初賢。二別相念處位者。
以五障既除觀慧諦當能觀四諦。而正以
苦諦爲初門。作四念處觀破四顛倒。若慧
解脱根性人。但修性四念處觀。破性執四
倒。若倶解脱人。修共四念處觀。破事理四
倒若無疑解脱根性人。修性共縁三種四念
處。破一切事理文字等四顛倒。善巧方便於
念處中有四種精進修四種定生五善法。
破五種惡分別道用安隱而行。能觀四諦
成別相四念處位也。三總相四念處者。前已
別相念慧破四顛倒。今深細觀慧總破四倒。
或境總觀。總境別觀總境總觀別。或總二陰
三陰四陰五陰。皆名總相觀。是中亦巧方便。
能生正勤如意七覺八道疾入後法。故名
總相念處位也。四煗法位者。以別總念處
觀故。能發似解。十六諦觀得佛法氣分。譬
如鑚火煙起。亦如春陽煖發。以慧鑚境發
相似解。解即喩煖。又如春夏積集華草。自
有煖生。以四諦慧集衆善法。善法熏積慧
解得起。故名煖也。即是内凡初位。佛弟子
有外道則無。是名煗法位。五頂法者。似解轉
増得四如意定。十六諦觀轉更分明。在煗之
上。如登山頂觀矚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頂
法。六忍法位者。亦是似解増長。五種善法増
進成根。於四諦中堪忍樂欲。故名忍法位。
下中二忍皆名忍位。七世第一法位者。即是
上忍一刹那。於凡夫所得最勝善根。名爲
世間第一法也。上智妙中已略説竟。七聖位
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
身證。六時解脱羅漢。七不時解脱羅漢。通名
聖者正也。苦忍明發捨凡性入聖性。眞智
見理故名聖人。一隨信行位者。是鈍根人
入見道之名也非自智力。憑他生解。是人
在方便道。先雖有信以未習眞。信不名
行。行以進趣爲義。從得苦忍眞明。十五
刹那進趣見眞故。名隨信行位也。二隨法
行位者。即是利根入道之名也。利者。自以
智力見理斷結。在方便道能自用觀。觀
四眞諦法但未發眞。不名爲行。因世第一
法發苦忍眞明。十五刹那進趣見眞。故名
隨法行位也。三明信解位者。即是信行人。
入修道轉名信解人也。鈍根憑信進發眞
解。故名信解。是人證果有三。謂三果云云
證初果者。第十六道比智相應。即證須陀
洹。須陀洹。此翻修習無漏。成論明猶是見
道。數人明證果即入修道。用此明修習無
漏義便。若見道所斷略言三結盡。廣説八
十八使盡。七生在終不至八云云。次明證二
果即有二種。一向二果。向者從初果心後。
更修十六諦觀。七菩提行現前。即此世無漏
斷煩惱。一品無礙。斷欲界一品煩惱乃至
斷五品。皆是於向。亦名勝進須陀洹。約此
論家家也。二果者。若斷六品盡。證欲界第
六品解脱。即是斯陀含果也。天竺云薄。薄
欲界煩惱也。次明證阿那含。亦有二。一向
二果。向者若斷欲界七品乃至八品。皆名爲
向。亦名勝進斯陀含。約此説一種子也。果
者九無礙斷欲界。若證第九解脱。即名阿
那含果也。天竺云不還。不還生欲界也。復
次須陀洹。有三種。一行中須陀洹即是向也。
二住果正是須陀洹也。三勝進須陀洹亦名
家家。即是斯陀含向也。斯陀含。但有二種一
住果二勝進。勝進亦名一種子。即阿那含向
也。阿那含亦二種。一住果。二勝進。勝進那含
斷五上分結。謂色無色染等。即阿羅漢向也。
羅漢但有一。謂住果也。復次超果者。凡
夫時斷欲界六品乃至八品盡。來入見道。
發苦忍眞明十五心中。是斯陀含向。十六心
即證斯陀含果也。若凡夫時。先斷二界九
品盡。乃至無所有處盡。後入見諦十五心。
名阿那含行第十六心即證那含果。此名
超越人證後二果也。是信解雖是動根性
不同謂退護思住進也。若證阿那含。各復
有五及七種般八種般。五種般者。中般生般
行般不行般上流般也。七種者。開中般爲
三種也。八種般者。五如前。更有現般無色
般不定般云云。四明見得位者。法行人轉入
修道。名爲見得是利根人。自以智勳見法
得理。故名見得。是人在思惟道。次第證三
果超越二果。亦如信解中分別。但以利根。
不藉聞法不假衆具。自能見法得理爲
異也。見得但是不動根性。若證阿那含果。
亦有五種七種八種般不同也。五明身證位
者。還是信解見到二人。入思惟道用無漏
智。斷上下分結。發四禪四無色定。即是用
共念處。修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入九次
第定三空。事性兩障先已斷盡。又斷非想事
障。滅縁理諸心心數法。入滅盡定。得此定
故名身證阿那含也。何者入滅定似涅槃
法。安置身内息三界一切勞務。身證想受
滅故名身證也。若約初果解身證者。但
以先於凡夫用等智斷結得四禪四無色
定。後得見諦第十六心證那含果。即修共
念處還從欲界修背捨勝處一切處。入九
次第定身證也。是阿那含有二種。一住果但
是阿那含也。二帶果行向。即是勝進阿那含
也。亦是羅漢向攝。釋論云。那含有十一種。五
種正是阿那含。六種阿羅漢向攝。此身證者。
即是勝進爲羅漢向攝。五種七種般皆有上
流般八種般。但有現般無色般也。毘曇分
別那含。有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云云。六明
時解脱羅漢者。是信行鈍根待時及衆縁具。
方得解脱故名時解脱羅漢。羅漢此無翻。
名含三義。殺賊不生應供也。位居無學。羅漢
有五種。隨信行生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升進
法也。得盡智無學等見也。若用金剛三昧。
於非想九品惑盡。次一刹那。證非想第九
解脱成盡智。次一刹那得無學等見也。或
彼時退故不説得無生智。此五種阿羅漢。是
信種性根鈍。因中修道必假衣食床具處。所
説法及人隨順。善根増進不能一切時所欲
進也。是五種各有二種。不得滅盡定。但是
慧解脱。得滅盡定即是倶解脱。若不得滅
盡定。是人因中偏修性念處。若得滅盡定。
是人因中修性共也。證果時三明八解。一時
倶得。故名倶解脱也。七不時解脱羅漢者。
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動法阿羅漢也。此人因
中修道。能一切時隨所欲進修善業。不待
衆具。故名不時解脱。是人不爲煩惱所動。
故名不動。不動是不退義。成就三智。謂盡
智無生智無學等見。能用重空三昧。撃聖善
法以定捨定。故言能撃。是不動羅漢亦有
二種。一不得滅盡定。但名慧解脱。二得滅
盡定。即是倶解脱。若聞佛説三藏教門。修
縁念處即發四辯。名無疑解脱。是名波羅
蜜聲聞。能究竟具足一切羅漢功徳也。名
沙門那。沙門那者沙門果也。二明辟支佛位
者。此翻縁覺。此人宿世福厚神根猛利。能
觀集諦以爲初門。大論稱獨覺因縁覺。若
出無佛世自然悟道。此即獨覺。若出佛世
聞十二因縁法。禀此得道。故名因縁覺。獨
覺生無佛世。有小有大。若本在學人今生
佛後。七生既滿不受八生。自然成道不名
爲佛。亦非羅漢。名小辟支迦羅。論其道力。
不及舍利弗等大羅漢。二者大辟支迦羅。二
百劫中作功徳身。得三十二相分。或三十
一三十二十九。乃至一相。福力増長智慧利。
於總相別相能知能入。久修集定常樂獨
處。故名大辟支迦羅也。若就因縁論小大
者。亦應如是分別。此人根利不須制果。能
斷正使又加侵習。譬如身壯直到所在。不
中止息故不制果。是名中草位竟。上草位
者。即是三藏菩薩位也。此菩薩從初發菩提
心。起慈悲誓願觀察四諦。以道諦爲初
門。行六波羅蜜。從初釋迦至罽那尸棄佛
時。名第一阿僧祇劫。常離女人身。亦不自
知當作佛不作佛。準望二乘位。應在五停
心別相總相念處位中。以慈悲心行六度
行也。從罽那尸棄佛。至然燈佛時。名第二
阿僧祇劫。爾時雖自知作佛。而口不説。準
望此位應在煗法位中。即是性地順忍。初
心之位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而用煗
解。修行六度心未分明。故口不向他説
也。從然燈佛至毘婆尸佛時。名第三阿僧
祇劫。是時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無
所畏難。準此位應在頂法位中。修行六
度四諦解明。如登山頂。了見四方。故口向
他説也。若過三僧祇劫。種三十二相業者。
準此是下忍之位。用此忍智行六度成百
福徳。用百福成一相因。於下忍之位。人中
佛出世時得種也。若坐道場時。位在中忍
上忍。從上忍一刹那入眞。三十四心斷結。
得阿耨三菩提則名爲佛。爾前則是三藏菩
薩上草之位也。小樹位者。即是通教明三乘
之人。同以無言説道斷煩惱。入第一義諦。
體法觀慧不異。但智力強弱之殊。煩惱習有
盡不盡爲異耳。先明三乘共十地位。次簡
名別義通云云。一乾慧地者。三乘之初。同名
乾慧。即是體法。五停心別相總相四念處。觀
事相不異三藏。此三階法門。體陰入界如
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受心法
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
雖未得煗法相似理水。而總相智慧深利。
故稱乾慧位也。二性地位者。得過乾慧得
煗已能増進初中後心入頂法乃至世第一
法。皆名性地。性地中無生方便解慧善巧。
轉勝於前。得相似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
三八人地位者。即是三乘信行法行。二人體
見假以發眞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
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四見地位者。
即是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
見惑八十八使盡也。五薄地位者。體愛假即
眞。發六品無礙。斷欲界六品證第六解脱。
欲界煩惱薄也。六離欲地位者。即是三乘之
人。體愛假即眞。斷欲界五下分結盡。離欲
界煩惱也。七已辦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
體色無色愛即眞。發眞無漏。斷五上分結。
七十二品盡也。斷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
辦地。八辟支佛地位者。縁覺菩薩發眞無漏。
功徳力大故能侵除習氣也。九菩薩地位者。
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
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
國土。成就衆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斷習
氣將盡也。齊此名小樹位也。十佛地者。大
功徳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眞諦究竟。
習亦究竟。如劫火燒木無復炭灰。如象渡
河到於邊底。雖菩薩佛名異二乘。通倶觀
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得二涅槃。共歸灰斷
證果處一。故稱爲通也。二簡名別義通。更
爲二。初就三乘共位中。菩薩別立忍名而
義通。二用別教名。名別義通。通義已如前
説。別立者。別爲菩薩立伏忍柔順忍無生
忍之名也。乾慧地三人同伏見惑。而菩薩更
加伏忍之名者。菩薩信因縁即空。而於無
生四諦降伏其心。起四弘誓願。雖知衆生
如虚空。而發心度一切衆生。是菩薩欲度
衆生如欲度虚空。故金剛般若云。菩薩如
是降伏其心。所謂。滅度無量衆生。實無衆
生得滅度者次三誓願降伏其心亦如是。
是爲菩薩在乾慧地。脩停心別相總相念處
觀時異於二乘。故別稱伏忍。復次三乘人
同發善有漏五陰生相似解。皆伏見惑順
第一義。而菩薩獨受柔順忍名者。菩薩非
但伏結順理。又能爲一切衆生伏心。遍行
六度。一切事中福慧皆令究竟。如三藏菩
薩於中忍中。三僧祇行六度不惜身命。今
菩薩亦如是。以空無相願調伏諸根。爲衆
生故滿足六度。故名順忍也。復次三乘人
同發眞無漏。若智若斷同名無生。而菩薩獨
受無生法忍名者。以其見諦理斷結使不
生取證之心。故別受無生法忍之名也。何
者。若生取證之心即墮二乘地。不得入菩
薩第九地。復次三乘同得神通。而二乘不
能用成就衆生淨佛國土。故不受遊戲之
名。菩薩能爾。故別受遊戲神通名也。阿那
含雖斷五下分結。而不能捨深禪定來生
欲界。和光利物不同其塵。菩薩能如此。故
別受離欲清淨之名。所以三乘之人同觀二
諦。用與不同。若二乘雖觀二諦。一向體假
入空。用眞斷結至無學果。菩薩亦觀二諦。
始從乾慧終至見地。多用從假入空。得一
切智慧眼多用眞也。從薄地學遊戲神通。
多修從空入假觀。得道種智法眼多用俗
也。從辟支佛地。學二觀雙照入菩薩地。自
然流入薩婆若海。是則無功用心修種智佛
眼佛地圓明。成一切種智。佛眼同照二諦
究竟也。故大論云。聲聞法中名乾慧地。於
菩薩即是伏忍。聲聞法名性地。於菩薩法
中名柔順忍。聲聞法名八人地。於菩薩名
無生忍道。聲聞法名見地。於菩薩法是無
生法忍果。聲聞名薄地。於菩薩法名爲遊
戲五神通。聲聞法名離欲地。於菩薩法名
爲離欲清淨阿羅漢地。於聲聞法即是佛
地。何者。三藏佛三十四心發眞。斷三界結
盡與羅漢齊。故名佛地。於菩薩法中猶名
無生忍。故大品云。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
無生法忍。辟支佛地亦如是。九地過辟支
佛入菩薩位。菩薩位者九地十地。是則十地
菩薩。當知爲如佛齊此習氣未盡。過菩薩
地則入佛地。用誓扶餘習生閻浮提。八相
成道。五相如三藏不殊。唯六成道樹下。得
一念相應慧。與無生四諦理相應。斷一切
煩惱習盡。具足大慈悲十力四無畏十八不
共法一切功徳。名之爲佛。七轉法輪。權智
開三藏生滅四諦法輪。實智説摩訶衍無生
四諦法輪。通教三乘人也。八入涅槃相者。
雙樹入無餘涅槃。薪盡火滅留舍利。爲一
切天人福田也。是爲通教共位。別爲菩薩
立此名位也。二用別名。名者。即是取別教
之名。準望通教菩薩位也。別名者。即是十
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鐵輪位於通義。即是
乾慧地伏忍也。三十心即望性地柔順忍也。
八人地見地。即是初歡喜地得無生法忍也。
故大品云。須陀洹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
忍也。薄地向果。向即是離垢地。果即是明地
也。故大品云。斯陀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也離欲地向果。向即焔地果即難勝地。故大
品云。阿那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已辦地
向果。向是現前地。果是遠行地。大品云。阿羅
漢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辟支佛地。即是第
八不動地侵習氣也。大品云。辟支佛地智斷。
是菩薩無生法忍。菩薩地即是善慧地。十地
當知如佛地。佛地如前説。此佛與三藏佛
亦同亦異。同八十年同入眞灰斷也。異者。
三藏因伏果斷。通佛因果倶斷。三藏一日三
時照機。通佛即俗而眞。照不須入也。是則
用別名辨位。名異義同。猶屬通教位也。問
初地至七地對果。出何經論。答經論非不
對當。但高下不同。人師對之異。或用見地
止對初地。如今所用。或向初取三地併對
初地。仁王明四地併對初地。此難定判。但
通教見地。本是無間之道。不出觀證須陀。
洹。豈得初地斷見乃至三地。或云四地耶
若斷別惑不共二乘。此義有之。又或言六
地斷結齊羅漢。或云七地此難定執。前後
兩果經論對皆不定。中間可以意得。今以
義推不可定執也。問從七地八地觀常
住破無明者。是何地位。答此則非通亦復
非別。何者。通教始終不明觀常。何得中間
而破無明。別教初心即知常住。初地已能
破無明。云何八地始破無明。此乃別接通意
耳。問大論三處。明初焔約別圓。皆取發眞
爲初焔。通教何意取乾慧爲初焔。答別圓
各逗一種根性。故用發眞爲初焔。通教爲
逗多種根性。所謂別圓入通故。含容取乾
慧耳。若鈍者八人見地是初焔。利者於乾
慧即能斷結。故是初焔。問利人應無十地。
答備有以根利故。故不制位耳。問別圓無
利人耶。答雖有利鈍。以根性純故但作一
説。宜如此也。大樹位者。別教位也。此爲三。
一出經論不同。二總明位。三別明位。此別
教名義理惑智斷皆別。此正約因縁假名恒
沙佛法如來藏理常住涅槃無量四諦。而論
位次。無量四諦凡有四種。有無量四諦不
伏破塵沙。亦不伏破無明。有無量四諦傍
伏破塵沙不伏破無明。有無量四諦正伏
破塵沙。亦伏無明。有無量四諦正伏破塵
沙。亦伏破無明。云何無量不伏破塵沙。不
伏破無明。若三藏伏道有十六諦觀。明障
眞之惑有無量種。此乃伏於見思何關塵
沙。例如外道分別世智。非伏見思。云何無
量是傍伏破。若通教七地出假。分別藥病。此
助滅界内非正伏破。云何無量正伏破塵
沙。此是別教分別内外四諦有無量種。即
是伏破塵沙亦伏無明。乃有破無明義。今
從事得名伏無明者。爲便也。云何無量伏
破無明。若圓教三諦。倶照法界事理無不
明了。破自地無明伏上地無明。別教無量
四諦非前二非後一。正就恒沙佛法當名。
然實通縁諸四諦次第爲論。不無傍正。初
心縁諸無量發心誓願。初正以生滅四諦。
伏通見思。傍修三種。次正以無生破通見
思。傍修兩種。次正以無量破内外塵沙。次
正用無作伏無明。次正用無作破無明。既
有如此無量階差。是故經論名數斷伏高下。
對諸法門多有不同。若華嚴明四十一地。
謂三十心十地佛地。瓔珞明五十二位。仁王
明五十一位。新金光明經但出十地佛果。勝
天王般若。明十四忍。大品但明十地。涅槃
明五行十功徳。約義配位。似開三十心
十地佛地。而文不出名。又十地論。攝大乘
論。地持論。十住毘婆沙論。大智度論。並釋
菩薩地位。而多少出沒不同云云。又斷伏高
下亦異。對諸法門行位亦復殊別。所以然
者。既明界内界外生法兩身菩薩行位。如來
方便用四悉檀。化界内衆生隨機利益。豈
得定説。不廣尋經論。如無目諍日。今若
明位數。須依纓珞仁王。若明斷伏高下。須
依大品三觀。若對法門須依涅槃。用衆
經意。共成初心觀教兩門使分明耳。諸聖
上位非凡能測。豈可妄説。粗知大意者。爲
破行人増上慢心。又爲銷經文引物悕向。
不可偏執諍競是非也。今判位名數。依纓
珞仁王者。華嚴頓教多明圓斷四十一地。不
出十信之名。諸大乘經多明諸法門。不正
辨位。前四時般若多明菩薩觀行法門意。亦
不正辨位。今謂纓珞五十二位名義整足。恐
是結諸大乘方等別圓之位。仁王般若明五
十一位。恐是結成前四時般若別圓之位也。
法華但開權顯實顯一圓位。涅槃大意亦
明別圓兩位。而不摘出名目云云。斷伏高下
依大品三觀者。於次第義便也。對觀行法
門依涅槃五行者。正是末代入道所宜也。
何者。別教明觀行有二種。一者不共二乘
説。如華嚴十地論。地持九種戒定慧。及攝大
乘論等是也二者共二乘説。如方等大品中
論釋論是也。今涅槃五行從凡至極。故是
末代行用爲要也。二總明菩薩位者。即約
三經。一約纓珞明位數者。經有七位。謂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地也。
初十信心即是外凡。亦是別教乾慧地。亦名
伏忍位也。十住即是習種性。此去盡三十
心皆解行位。悉是別教内凡。亦是性地。亦
名柔順忍位。約別教義推應如煗法也。十
行即是性種性。別教義推應如頂法。十迴向
道種性。別教義推應如忍法世第一法。問今
明別教何用四善根名。答別教十地既對
四果。今以方便擬四善根何咎。又通教通
於通別眞似兩解。作此比決於義分明也。
十地即是聖種性。此皆入別教四果聖位。悉
斷無明別見思惑。等覺位即是等覺性。若望
菩薩名等覺佛。若望佛地。名金剛心菩薩。
亦名無垢地菩薩也。妙覺地即是妙覺性。即
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槃之果果也。二約大
品及三觀合位。明斷伏高下者。大品菩薩
欲具道慧。當學般若。即此十信習從假入
空觀。伏愛見論。欲入十住位。若得十住即
斷界内見思也。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
學般若。此即修從空入假十行也。欲以道
種慧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此即修中道
正觀。入十迴向位也。欲以一切智具足一
切種智。當學般若。此即是證中道觀。入十
地也。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學般
若。此即等覺地也。無明煩惱習盡。名之爲
佛即妙覺地也。三約涅槃明聖行合位者。
初戒聖行定聖行。即是十信位也。生滅無生
滅四眞諦慧聖行。即是十住位。無量四聖諦
慧即是十行位。修一實諦無作四聖諦。即是
十迴向位。次若發眞見一實諦。證無作四
聖諦。即是聖行滿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
昧。能破二十五有。名歡喜地。五行具足。次
後説十功徳者。恐表住大涅槃十地之功
徳也。過此明佛眼了了是妙覺地也。三別
解七位餘本尋。大樹位竟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下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五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明最實位者。即圓教位也。此爲十意。一簡
名義。二明位數。三明斷伏。四明功用。五明
麁妙。六明位興。七明位廢。八開麁顯妙。九
引經。十妙位始終。一簡名義者。若圓別不
同自有十意。下辨體中説。今約通別圓三
句料簡。一名通義圓。二名別義圓。三名義倶
圓。名通義圓者。下文云。我等今日眞阿羅漢。
普於其中應受供養。又云。我等今日眞是
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此名與通藏同
而義異。何者。彼但殺四住之賊。無明尚在。
此不生義偏。故天女曰。結習未盡華則著
身。今殺通別兩惑。得如來滅度。故殺賊義
圓。又彼是分段不生界外猶生。寶性論云。二
乘於無漏界生三種意陰。今則分段變易二
倶不生。不生義圓。彼是界内應供。非界外應
供。淨名曰。其供汝者不名福田。則應供義
偏。今則普於其中應受供養。則應供義圓。
彼但小乘從他聞四諦聲。則聲偏聞偏。今能
令一切法界聞一實四諦佛道之聲。使一切
聞則聲聞義圓。故知依義不依語。從圓判
位也。名別義圓者。如五十二位名與別同。
而初中後位圓融妙實。隨自意語。非是教道
方便。依義不依語應從圓判位也。名義倶
圓者。文云。開示悟入皆是佛之知見。佛一切
種智知佛眼見。此之知見無有缺減。又入
如來室坐如來座。以如來莊嚴。此則名義
倶圓。判於圓位也。二明位數者又爲三。一
明數。二引證多少。三料簡數者。人解不同。
有言。頓悟即佛無復位次之殊。引思益云。
如此學者。不從一地至一地。又有師言。頓
悟初心即究竟圓極。而有四十二位者。是
化鈍根方便。立淺深之名耳。引楞伽云。
初地即二地。二地即三地。寂滅眞如有何次
位。又有師言。初頓悟至十住即是十地。而
説有十行十迴向十地者。此是重説耳。今
謂諸解悉是偏取。然平等法界。尚不論悟
與不悟。孰辨淺深。既得論悟與不悟。何妨
論於淺深。究竟大乘。無過華嚴大集大品
法華涅槃。雖明法界平等無説無示。而菩薩
行位終自炳然。又有人言。平等法界定無次
位。今例難此語。眞諦有分別耶。眞諦無分
別耶。見眞之者。判七賢七聖二十七賢聖等。
今實相平等。雖無次位見實相者。判次
位何咎。大論云。譬如入海有始入者。到中
者至彼岸者。若見眞判位。如江河深淺。
若實相判位。如入海深淺。故普賢觀云。大
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論
諸次位非徒臆説。隨順契經。以四悉檀明
位無妨。還約七種以明階位。謂十信十住
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今於十信之前。
更明五品之位云云。若人宿殖深厚。或値善
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謂一法一切法。
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如前
所説。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
微塵有大千經卷。欲開此心而修圓行。圓
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爲十。謂識一念平
等具足不可思議。傷己昏沈慈及一切。又
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
空即假即中。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能於
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
之法。又識己心及凡聖心。又安心不動不
墮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徳。不生
染著。十心成就。擧要言之。其心念念悉與
諸波羅蜜相應。是名圓教初隨喜品位。行者
圓信始生善須將養。若渉事紛動令道芽破
敗。唯得内修理觀。外則受持讀誦大乘經
典。聞有助觀之力。内外相藉圓信轉明。十
心堅固。金剛般若云。一日三時以恒河沙身
布施。不如受持一句功徳。初品觀智如目。
次品讀誦如日。日有光故目見種種色。論
云。於實名了因。於餘名生因。福不趣菩
提。二能趣菩提。聞有巨益意在於此。是名
第二品位。行者内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
懷弘誓熏動。更加説法如實演布。安樂行
云。但以大乘法答。設以方便隨宜終令悟
大。淨名云。説法淨則智慧淨。毘曇云。説法
解脱聽法解脱。説法開導是前人得道全因
縁。化功歸己。十心則三倍轉明。是名第三
品位。上來前熟觀心未遑渉事。今正觀稍
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虚空法界等。
使一切法趣檀。檀爲法界。大品云。菩薩少
施。超過聲聞辟支佛上當學般若。即此意
也。餘五亦如是。事相雖少運懷甚大。此則
理觀爲正事行爲傍。故言兼行布施。事福
資理則十心彌盛。是名第四品位。行人圓觀
稍熟。理事欲融。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
事。故具行六度。若布施時無二邊取著。十
法界依正一捨一切捨。財身及命無畏等施。
若持戒時。性重譏嫌等無差別。五部重輕無
所觸犯。若行忍時。生法寂滅荷負安耐。若
行精進。身心倶淨。無間無退。若行禪時。
遊入諸禪靜散無妨。若修慧時權實二智
究了通達。乃至世智。治生産業。皆與實相
不相違背。具足解釋佛之知見。而於正觀
如火益薪。此是第五品位。如此五品圓信
功徳。東西八方不可爲喩。雖是初心。而勝
聲聞無學功徳。具如經説。若欲比決取解。
類如三藏家別總四念處位。義推如通教乾
慧地位。亦如伏忍位。義推亦得是別教十信
云云。私謂五品位。是圓家方便。初欲令易
解準小望大。如三藏之五停心。初品圓信
法界。上信諸佛下信衆生。皆起隨喜是圓
家慈。停心遍對治法界上嫉妬。第二品讀誦
大乘文字。文字是法身氣命。讀誦明利是圓
家數息。停心遍治法界上覺觀。説法品能自
淨心亦淨他心。是圓家因縁停心。遍治法
界上自他癡。癡去故諸行去。乃至老死去。兼
行六度品。是圓家不淨停心。六蔽初名貪欲。
若捨貪欲欲因欲果皆捨。捨故無復報身。
非淨非不淨也。正行六度品。是圓家念佛停
心。正行六度時即事而理。理不妨道事妨
於道。即事而理。無障可論。大意如此云云
一明十信位者。初以圓聞能起圓信。修於
圓行善巧増益。令此圓行五倍深明。因此圓
行得入圓位。以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
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進心。
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
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迴
向心。善修凡聖位即入護法心。善修不動
即入戒心。善修無著即入願心。是名入十
信位。纓珞云。一信有十十信有百。百法爲
一切法之根本也。是名圓教鐵輪十信位。即
是六根清淨。圓教似解。煗頂忍世第一法。普
賢觀明無生忍。前有十境界即此位也。入
此信心能破界内見思盡。又破界外塵沙
無知。能伏無明住地之惑。仁王般若云。十善
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亦此位也。
此位經經出之不同。華嚴法慧菩薩。答正
念天子。明菩薩觀十種梵行空。學十種智
力入初住。十種梵行空即一實諦。亦無作之
滅諦。學十種智力即觀無作之道諦。即十
信位也。若大品云。譬如入海先見平相。亦
是是乘從三界中出也。仁王般若普賢觀。
如前引。下文入如來室座衣等。即是修四安
樂行。行處近處。涅槃云。復有一行是如來
行。所謂大乘。大論云。菩薩從初發心。即觀
涅槃行道。若觀涅槃行道。生相似解即
是一行如來行也云云。二明十住位者。以從
相似十信。能入十住眞中智也。初發心住發
時。三種心發。一縁因善心發。二了因慧心發。
三正因理心發。即是前境智行妙三種開發
也。住者住三徳涅槃也。縁因心發。即是住
不可思議解脱首楞嚴定。慧心發即是住摩
訶般若畢竟之空。正因心發。即是住實相法
身中道第一義。擧要言之。即是住三徳一
切佛法也。又住清淨圓滿菩提心。無縁慈悲
無作誓願。普覆法界。又住一念中。成就一
切萬行諸波羅蜜。又住一切種智。圓斷法界
見思無明。又住得佛眼。圓見十法界三諦
之法。又住圓入一切法門。所謂二十五三昧
冥益衆生。又成就菩薩圓滿業。能顯一切神
通。謂三輪不思議化。彌滿法界顯益衆生。
又能成就開權顯實。入一乘道。又能嚴淨
一切佛土。能起三業供養一切十方佛。得
圓滿陀羅尼。受持一切佛法。如雲持雨。又
住能從一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徳。心心寂滅
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華嚴云。初住菩薩所有
功徳。三世諸佛歎不能盡。若具足説。凡人
聞迷亂心發狂。私謂初住成就十徳。應是
十信中十法。轉似爲眞一住具十。細意尋
之對當相應。何者。十信百法爲一切法本。
豈不得作此釋耶。初住既爾。三觀現前無
功用心。斷法界無量品無明。不可稱計。一
往大分。略爲十品智斷。即是十住故。仁王
云。入理般若名爲住。即是十番進發無漏。
同見中道佛性第一義理。以不住法從淺
至深。住佛三徳及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位。
此位諸經出處不同。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
正覺。了達諸法眞實之性。所有聞法不由
他悟。是菩薩成就十種智力。究竟離虚妄。
無染如虚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當
知。即是發眞無漏。斷無明初品也。淨名云。
一念知一切法。是爲坐道場。成就一切智
故。亦是入不二法門。得無生忍也。大品明。
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衆生。當
知。此菩薩爲如佛。亦是阿字門。所謂一切
法初不生也。即是今經爲令衆生開佛知
見。亦是龍女於刹那頃。發菩提心成等正
覺。即是涅槃明。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
心前心難。此諸大乘悉明圓初發心住位也。
乃至第十住云云。三明十行位者。即是從十
住後。實相眞明不可思議。更十番智斷破十
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念念進趣流入平等法
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長自行化他。功徳與
虚空等。故名十行位也。十迴向位者。即是
十行之後無功用道。不可思議眞明。念念開
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迴入平等
法界海。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
迴向也。十地位者。即是無漏眞明入無功用
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衆
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證十番智斷。破十品
無明。故名十地位也。等覺地者。觀達無始
無明源底。邊際智滿畢竟清淨。斷最後窮源
微細無明。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是
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也。七明妙覺地者。
究竟解脱無上佛智故。言無所斷者。名無上
士。此即三徳不縱不横。究竟後心大涅槃也。
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遍知大道
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大。即是前十觀
成乘。圓極竟在於佛。過茶無字可説云云
故盧舍那佛名爲淨滿。一切皆滿也。二次引
衆經。明位數多少者。大涅槃云。月愛三昧。
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光色漸漸増長。又從十
六日至三十日。光色漸漸損減。光色増長。譬
十五智徳摩訶般若。光色漸減。譬十五斷徳
無累解脱。三十心爲三智斷。十地爲十智斷。
等覺妙覺。各爲一智斷。合十五智斷。月體
譬法身。大經云。月性常圓實無増減。因須
彌山故有虧盈。不増而増白月漸著。不減
而減黒月稍無。法身亦爾。實無智斷。因無
明故約如論智。如實不智約如論斷。如實
不斷。雖無智而智。般若漸漸明。雖無斷而
斷。解脱漸漸離。擧月爲喩。知是圓教智斷
位也。大經云。從初安置諸子。祕密之藏三
徳涅槃。然後我當於此祕藏而般涅槃。此
即最後智斷也。問何得知月喩譬位耶。答
仁王明十四忍。三十心爲三般若。十地爲
十般若。等覺爲一般若。十四般若在菩薩心
中。皆名爲忍。轉至佛心名之爲智。此與
十五日明智位同。勝天王明十四般若位。
正用十四日月爲譬。故作此釋也。大品明
四十二字門語等字等。南岳師云。此是諸佛
密語。何必不表四十二位。諸學人執釋論
云無此解多疑不用。但論本文千卷。什師
作九倍略之。何必無此解耶。今謂此解深
應冥會。何者。經云。初阿後茶中有四十。初
阿字門具四十一字。後茶亦爾。華嚴云。從
初一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徳。此義即同。經
云。若聞阿字門則解一切義。所謂諸法初
不生故。此豈非圓教初住初得無生法忍。過
茶無字可説。豈非妙覺無上無過。廣乘品
明一切法皆是摩訶衍竟。即説四十二字
門。豈非圓教菩薩從初發心。得諸法實相。
具一切佛法。故名阿字。至妙覺地窮一切
法底。故名茶字。此義其數與圓位甚自分
明。又四十二字後。即説菩薩十地。此是顯
別教方便之次位也。又次十地之後説三
乘共十地。此顯通教方便位也。經文次比三
義宛然。今取四十二字以證圓位也。此經
分別功徳品明初心五品弟子之位。文甚分
明。法師功徳品。明六根清淨相。方便品云。
諸佛爲一大事因縁故。出現於世。爲令衆
生開佛知見四句。南岳師解云。開佛知見是
十住位。示佛知見是十行位。悟佛知見是十
迴向位。入佛知見是十地等覺位。皆言佛知
者。得一切種智也。皆言佛見者。悉得佛
眼也。又經云。是爲諸佛一大事因縁者。同
入一乘諸法實相也。又云。唯佛與佛乃能
究盡諸法實相者。即是妙覺位也。又譬喩
品。諸子門外索車。長者各賜等一大車。是時
諸子乘是寶乘遊於四方。嬉戲快樂。自在
無礙直至道場。言四方者。即譬開示悟入
四十位也。直至道場。即是究盡實相妙覺
位也。序品中。天雨四華。表此四十因位也。
如上所引衆經爲證。及引今文明四十二
位炳然。皆是無次位之次位。達於實相増
道損生。論次位耳。三料簡者。問無明覆佛
性中道。止作四十二品斷耶。答無明雖無
所有。不有而有。不無階品。一往大分爲四
十二品。然其品數無量無邊。大論云。無明品
類其數甚多。是故處處説破無明三昧。又云。
法愛難盡。處處重説般若也。此諸圓位不
可思議。若專對法門尋者失意。多別解別
執。則乖圓融之道。如此等位莫以凡情局
取。不以凡心能宣。華嚴云。諸地不可説。何
況以示人。且置是事。若大乘懺悔發初隨
喜圓信之心。獲一旋陀羅尼。已不可向人
説。雖種種分別亦不可解。況後諸位二乘
尚不聞其名。豈凡人能説。此語有意。大師
自説己證也。又且置是事。聲聞學四念處
發得煗煖法。亦不可向外凡説盡。設種種解
亦不能知。又置是事。如人坐禪初發五支。
不可爲未證者説。設方便説彼亦不解。又
置是事。斵輪人不能以其術授其子。況諸
深法而可説耶。末代學者。多執經論方便斷
伏諍鬪云云。如水性冷不飮安知。此乃諸佛
赴縁不思議。語隨機増減位數不同。爾未
證得空諍何爲。普願法界衆生歸僧。息諍
論入大和合海。又以四句料簡圓位。或開
初合後。或開後合初。或初後倶開。或初後
倶合。如大經明三十三天。不死甘露將臣共
服。此譬諸位。開前爲三十心。合十地爲
一。等覺爲一。譬三十二臣喩於因位。妙覺
爲主譬於果位。君之與臣同服甘露。因之
與果倶證常樂。若不以圓位釋之。此文難
會。是爲開初合後以明圓位也若十四般
若。合三十心爲三般若。開十地爲十般
若。就等覺爲十四般若。皆是因位。轉入薩
婆若即是果位。是爲合前開後以明圓位。
若四十二字門。即是初後倶開。以明圓位。若
天雨四華表開示悟入。遊於四方者。此即
前後倶合。諸經開合不同。皆是悉檀方便。而
圓位宛然矣。三明圓位斷伏者。五品已圓
解一實四諦。其心念念與法界諸波羅蜜相
應。遍體無邪曲偏等倒。圓伏枝客根本惑。
故名伏忍。諸教初心無此氣分。大經云。學
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爲佛眼。&T021400;中鳴勝諸
鳥。例如小乘伏煗。佛法則有外道則無。今此
伏忍。圓教則有三教則無。十信之位伏道轉
強。發得似解。破界内見思界内界外無知塵
沙。如經文云得三陀羅尼。但名似道未是
眞道。旋陀羅尼是旋假入眞。百千旋陀羅尼
是旋眞入俗。法音方便正是伏道。未得入
中。如纓珞從假入空觀。雖斷見思但離虚
妄。名爲解脱。其實未得一切解脱。當知。六
根雖淨。圓教煗頂四善根。柔順忍伏道位耳。
若入初住得眞法音陀羅尼。正破無明始
名斷道。見佛性常住第一義理。名圓教無
生忍。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皆破無明。同是
無生忍位。妙覺斷道已周究竟成就。名爲寂
滅忍。若約位別判伏順二忍。但伏不斷。例
如無礙道。妙覺一忍斷而不伏。例如解脱
道。無生一忍亦伏亦斷。亦無礙亦解脱。若論
通義。妙覺寂滅忍亦名無生忍。大經云。涅言
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亦名伏
忍。仁王云。從初發心至金剛頂。皆名伏忍。
伏是賢義。普賢菩薩居衆伏之頂。伏忍既通
順忍可解。伏順既其通上。寂滅無生亦應
通下。思益云。一切衆生即滅盡定。淨名云。
一切衆生皆如也。如即無生忍。又就事爲無
生。就理爲寂滅。又分證爲寂滅。讓果爲無
生。若約因果亦有通別。通者。一切衆生即
大涅槃。即是約因論果。佛性者名之爲因。
此即約果論因。大經云。是果非因名大涅
槃。是因非果名爲佛性。了見佛性乃是於
佛。故亦得是因云云。等覺望妙覺爲因望
菩薩爲果。自下已去。亦因亦因因。亦果亦
果果。約分別義者。伏順二忍未是眞因。無
生一忍未是眞果。從十住去名眞因。妙覺
名眞果。云何伏順非眞因。例如小乘方便
之位。不名修道。見諦已去約眞修道。此義
可知。今順忍中斷除見思。如水上油虚妄
易吹。無明是同體之惑。如水内乳。唯登住
已去菩薩鵝王。能唼無明乳清法性水。從
此已去乃判眞因。復次別教。判三地或四
地斷見盡。六地或七地斷思盡。此不應爾。
何者。無明見思同體之惑。何得前後斷耶。
當是別教附傍小乘方便説耳。若見先盡。
則實理無復有障。云何十地見不了了。地
持云。第九離一切見清淨淨禪。第九是等覺
地。入離見禪乃成大菩提果。若見先斷。等
覺復何所離。若思前盡。後地應無果報及
諸禪定。何者。華嚴明阿僧祇香雲華雲。不可
思議充塞法界者。此是菩薩勝妙果報所感
五塵。呼此爲欲界思惑。一切菩薩。皆入出
無量百千三昧禪定心塵之法。呼此爲色無
色界思惑。若七地思盡。上地應絶六塵。何
故復言三賢十聖住果報。若住果報思不
前盡。今明。如此見思通至上地。至佛方盡。
故云唯佛一人居淨土。唯佛一人能盡源。是
故伏斷如前分別云云。問界内必先斷見。次
思後無知。界外何意不爾。答界内爲三途苦
重。先斷見次思後及無知。界外苦輕。故先
枝後本。又思無知不障偏眞。爲見眞理故
先除見。界外塵沙是體上惑。遠能障理。先
却遠障次除近障云云。復次三藏中。後身菩
薩及超果二乘。見思同斷亦先斷思云云。不
超果者。前後斷耳。通教亦有超不超二義。別
教前後斷。圓教同斷。前後之問但見一途耳
云云。四明功用者。若分字解義。功論自進
用論益物。合字解者。正語化他。五品之位。
理雖未顯觀慧已圓。具煩惱性能知如來
祕密之藏。堪爲世間作初依止。依止此人
猶如如來。當知。不久詣於道樹近三菩
提。一切世間皆應向禮。一切賢聖皆樂見
之。若六根似解圓觀轉明。長別苦海。能以
一妙音遍滿三千界。隨意之所至。一切天
龍皆向其處聽法。其人有所説法。能令大
衆歡喜。猶是第一依止。涅槃標四依。義通
圓別。人師多約別判地前通名初依。登地
至三地斷見盡。名須陀洹。至五地侵思
名斯陀含。是第二依。至七地思盡名阿那
含。是第三依。八地至十地。欲色心三習盡。
名阿羅漢。是第四依。若推圓望別。應約十
住明三依。對住前爲四依。若始終判者。五
品六根爲初依。十住爲二依。十行十迴向
爲三依。十地等覺爲四依。從初住已上總
論功用。若豎功未深横用不廣。竪功若深
横用必廣。譬如諸樹。根深則枝闊華葉亦多。
初住豎破一分無明。獲一分二十五三昧。
顯一分我性。論其實處不可思議。依於教
門横則百佛世界。分身散影作十法界像。
利祐衆生。如是住住豎入倍倍轉深。無明漸
漸盡。三昧轉轉増。我性分分顯横用稍稍廣。
千佛界萬佛界恒沙佛界。不可説不可説佛
界。遍如是界八相成道。教化衆生。況餘九
法界身耶諸行諸地亦復如是。論其滿足。唯
佛與佛乃能究盡無明之源。故經言。如佛心
中無無明。唯佛法王住究竟王三昧。毘盧遮
那法身。横周法界豎極菩提。大功圓滿勝
用具足云云。五通諸位論麁妙者。小草止
免四趣。不動不出中草雖復動出。智不窮
源恩不及物。上草雖能兼濟滅色爲拙。
小樹雖巧功齊界内。故其位皆麁。大樹實
事同縁中道。皆破無明倶有界外功用。故
此位爲妙。而別教從方便門。曲逕紆迴所因
處拙。其位亦麁。圓教直門是故爲妙。又三藏
菩薩全不斷惑。望圓教五品有齊有劣。同
不斷惑是故言齊。五品圓解常住。彼全不
聞常住。是故爲劣。若三藏佛位斷見思盡。
望六根清淨位有齊有劣。同除四住此處
爲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佛尚爲劣二乘
可知。當知。三草蒙籠生用淺短。故其位皆
麁。若乾慧地性地。望五品位有齊有劣。例
云云。若八人六地見思盡。七地修方便。至
佛斷習盡。望圓教似解有齊有劣。例前
可解當知。小樹之位。未有干雲婆娑之能。
是故皆麁。若別教十信望五品位。有齊有
劣。同未斷惑是故爲齊。十信歴別五品圓
解。此則爲優。別教十住斷通見思。十行破
塵沙。十迴向伏無明。秖與圓家十信位齊
優劣云云。若登地破無明。秖與圓家初住齊。
何者。若十地十品破無明。圓家十住亦十品
破無明。設開十地爲三十品。秖是圓家十
住三十品齊。若與爲論。圓家不開十住。合
取三十心爲三十品。與別家十地三十品
等者。則十地與圓家十迴向齊。若奪而爲
論。別家佛地與圓家初行齊。與而爲論。別
家佛地與圓家初地齊。故知。別教權説判
佛則高。望實爲言其佛猶下。譬如邊方未
靜授官則高。定爵論勳。置官則下。別教權
説雖高而麁。圓教實説雖低而妙。此譬可
解。以我之因爲汝之果。別位則麁。當知。
大樹雖巨圍。要因於地方漸生長。是知圓
位從初至後。皆是實説。實伏實斷倶皆稱
云云。大論云。譬如有樹名曰好堅。在地
百歳。一出即長百丈。蓋衆樹頂。此譬圓位
也。六明位興者。問權位皆麁。佛何意説耶。
答爲諸衆生好樂不同。生善縁不同。知過
改惡不同。當説取悟不同。是故如來種種
諸説。皆有利益。若隨界内好樂。説前兩教
位。若隨界外好樂。説後兩教位。生界内事
善。説三藏位。生界内理善説通教位。生界
外事善。説別教位。生界外理善。説圓教位。
破界内事惡。説三藏位。破界内理惡。説通
教位。破塵沙事惡。説別教位。破無明理惡。
説圓教位。縁事入眞説三藏位。縁理入眞
説通教位。從事入中説別教位。縁理見中
説圓教位。爲是義故諸位得興。階差高下
無量矣。七明位廢者。理本無位位爲縁興。
縁既迭興位亦迭謝。非是法華始復廢也。須
識諸破立意。不得妄破妄立。何者。元夫如
來立三藏位。權生事善。事善既生濟用若
足。便須廢也。通別位亦如是。此是如來破
立之意。若毘曇婆沙中明菩薩義。龍樹往往
破之。謂其失佛方便。是故須破。申佛方便
是故須立。此是龍樹破立意。若常途大乘師。
全不整理三藏。此則失佛方便。常途小乘
師。探取經義釋所弘之論。辨菩薩義。毘婆
沙自説菩薩義。而不肯用取大乘經解三
藏空有二門豈應相會。此有二過。一埋佛
方便。二彰論主不解菩薩義。是故須破。縱
令引經釋大乘義。是何等大乘。若作通教
大乘者。三乘同入眞諦。至佛亦然。那得八
地觀中道破無明。作通義不成。是故須
破。若作別教大乘義者。始從初心與二
乘異。那得六地將羅漢齊。作別義不成。是
故須破。又別是方便執權謗實。是故須破。
往者人往義定。今窺見其過。是故須破申
佛方便復應須立。即是今時破立之意。而圓
教起自一師超三權。即一實境智。行位
不與前同。若文理有會夷塗共遊。失旨乖
轍請從良導。先叙此意。次明廢位也。若佛
赴機興廢破立者。如無量義經云。無量法者
從一法生所謂二道三法四果。二道者即頓
漸也。三法者。即三乘也。四果者四位也。此無
量法從一法生。何者。二道既是頓漸。頓即
大道。日照高山且置未論。今明漸道之初
即三藏教。教云。求佛當三阿僧祇劫修六度
行。百劫種相乃可得佛。欲令生事善。故
作是説。欲求佛者改惡從善。善立教廢。即
便破曰。豈有菩薩不斷結惑。而得菩提。毒
器不任貯食。此教即廢行位皆廢。本望果
行因。無果可望。佛智佛位倶廢。若約二乘
辨廢者。本令事行調心。從拙度見眞。見
眞已教意即足。是故析教廢。爲此諸義故言
廢藏立通。元禀通教不學三藏者。不於
此人論廢立通之意爲生理善。體法斷惑
從巧度入眞教意即足。智者見空復應見
不空。那得恒住於空。通教則廢菩薩行智悉
廢。佛智位亦廢云云。二乘但教廢。餘者云云。此
通教通通通別。共般若意如上説。不共般若
意。則有不廢云云。故知。成論地論師秖見共
般若意。不見不共意。中論師得不共意失
共意。通教既具兩意。於通菩薩及方便聲聞。
即是廢義。住果聲聞未是廢義。不共菩薩則
不廢義云云。若別起時生界外事善。若破無
知塵沙。事善既成教意即足。復須破此隨他
意語。是故別教教廢。地前行位悉廢。地上位
及佛位皆廢高歸下。是故廢別立圓。圓八
番位皆是實位。故不須廢。大經云。一切江河
悉有迴曲。一切叢林必有樹木。諸教隨情故
有迴曲。三草二木是佛方便。故非眞實宜須
廢位。金沙大河直入西海。金銀之樹悉是寶
林。非曲是直是故不廢。昔從頓出漸漸不
合頓。引漸入頓處處須廢。今已會頓頓何
須廢。文云始見我身云云。是故一教不廢。又
云。但説無上道。此道不廢。昔於一佛乘分
別説三。三乘不合。欲令三合一處處須廢。
今會三歸一同乘一乘。是故一行不廢。昔
四果隔別。謂羅漢辟支佛。菩薩習果。方便
佛果。又四佛爲四果。欲合此果處處須
廢。今草庵已破化城又滅。同至寶所。是故
一果不廢。若從是義三廢一不廢。然三
教有廢有不廢。何者。從得道夜至泥洹夜。
所説四阿含經。結爲聲聞藏。初教何曾廢。
成前人事善逗後人事善。故有廢有不廢。
通教成前逗後亦如是。別教成前逗後亦
如是。圓教有立有不立。初照高山已自是
立。於三藏者不立。文云。始見我身入如來
慧。即是前立。學小者今入佛慧。即是後立。
中間可知。諸行智有廢有不廢。諸果位有
廢有不廢。若歴諸味。乳味有兩教。一教行
位亦廢亦不廢。一教行位不廢。酪教行位有
廢有不廢。生蘇四教。三教行位有廢有不
廢。一教行位不廢。熟蘇三教。兩教行位有廢
有不廢。一教行位不廢。法華三教行位皆廢。
一教行位不廢。但説無上道。同乘一寶乘
倶直至道場。故三義皆不廢。無量義云。二道
三法四果不合。至法華皆合。故不論廢。成
道已來四十餘年未顯眞實。法華始顯眞
實相。傳云。佛年七十二歳。説法華經云云
又教廢行位不廢。行位廢教不廢。倶廢倶不
廢。云何教廢行位不廢。住果聲聞猶在草
庵。行位不廢而教廢也。云何行位廢教不
廢。利根密益不待廢教。早休行位者是
也。云何倶廢。三藏菩薩是也。云何倶不廢。
逗後縁者是也。通教別教例此可解云云
若就施權。三教行位立一不立。若就廢權。
三教行位廢而一不廢。若就利根一立三不
立。若就鈍根三立一不立。若就轉鈍爲利。
一立三不立。利鈍合論亦立亦不立。亦廢亦
不廢。若就平等法界。非立非不立。非廢非
不廢。又廢教更聞教。自有廢教不更聞
教。自有不廢教更聞教。自有不廢教不
更聞教。云何廢教更聞教者。如廢六度事
善。更聞亡三理善。云何廢教不更聞教。如
住果二乘。廢教已入滅。云何不廢教更聞
教。如逗次第學者。方等中並聞小大名者。
云何不廢不更聞。未廢教而密入者。又廢
智更修智。不廢智更修智。廢智不修智。
不廢智不修智。云何廢智更修智。三藏菩
薩。廢己智更修無生智。云何不廢智更修
智。住果聲聞。不廢己智薳復遊觀學無生
智。實不用巧智斷結也。又次第習者是也。
云何不廢智不修智。亦是住果聲聞。生滅
度想不肯修大也。如四弟子領解云我昔
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願。於菩薩法都無
願樂之心者是也。及更逗後縁者是也。云
何廢智不修智。廢三藏智菩薩退。爲諸
惡者是也。亦是廢智已密入頓中。不修方
便智是也。又廢位更入位。廢位不入位。
不廢不更入。不廢而入。云何廢位更入位。
三藏菩薩廢不斷惑位入斷惑位。云何廢
位不更入位。謂廢位密悟頓者。不入次
第位也。云何不廢位不更入位。謂住果二
乘是也。云何不廢位而更入位。謂逗後縁
者。亦是未廢密悟。而入上位也。通教別教
智位料簡。亦應如此云云。問廢更修可有
益。廢不更修有何益。答自有廢修得益。
自有訶廢。聞雖不修而有恥小鄙劣。折
其取證之心亦是有益。又齊其斷結謂言
無益。迴心入大即是得益云云。八開麁位
顯妙位者。若破三顯一相待之意可得如
前。即三是一絶待之意。義則不爾。何者。昔
權蘊實如華含蓮。開權顯實如華開蓮現。
離此華已無別更蓮。離此麁已無別更妙。
何須破麁往妙。但開權位即顯妙位也。
開生死麁心者。明凡夫有反復。易發菩提
心。生死即涅槃無二無別。即麁是妙也。若
始從凡夫。發析體別圓四心者。亦是四位
初心。皆是因縁所生心。即此因縁即空即假
即中。與圓初心無二無別。諸初心是乳顯
妙。即是置毒乳中。即能殺人。殺有奢促。若
按位而妙。即成假名妙。若進入方便成相
似妙。若進入理即成分眞妙云云。若開六度
權位行者。檀即因縁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開
檀得見佛性。乃至般若亦復如是。亦名置
毒乳中即能殺人。按位即假名妙。若進方
便成相似妙。若進入理成分眞妙云云。方
便聲聞未入位者。開權顯實亦如是。三藏
斷結位。若未開權永無反復。如焦種無芽。
今開析空即假即中。如置毒酪中亦能殺
人。按麁即妙是相似位。若進入隨位判妙
也。次開通教二乘菩薩亦如是。出假菩薩
位者。決了此假假即是中。如置毒生蘇而
能殺人。按麁即妙是相似位。若進入隨位
判妙。若開別教十信位者同前。若開十住
者同二乘云云。若開十行位者。同通教出
假菩薩。若開十迴向伏無明位。即此而中。是
名置毒熟蘇即能殺人。按麁即妙是相似
位。若進入隨位判妙。若登地之位不決了
者。秖是拙度之位。今決此權令得顯實。即
是置毒醍醐而殺於人。按麁即妙。是十住
位。若進入隨位判妙。若決諸權或按位妙。
或進入妙。無麁可待同成一妙。其義已顯。
今更譬説。譬如小國大臣來朝大國失本
位次。雖預行伍。限外空官若大國小臣。心
膂憑寄爵乃未高。他所敬貴。諸教諸位決
麁入妙。雖得入流。欲比圓教八妙。猶是
從鈍中來。圓教發心雖未入位。能知如來
祕密之藏。即喚作佛。初心尚然何況後位乎
云云。九引涅槃五譬成四教位。若不將四
教釋譬。譬不可解。若非五譬判四教位。
取信爲難。若信經文則位義易曉解諸位
意彼譬冷然。彼此相須可謂兼美者也。彼文
云。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蘇。
阿那含如熟蘇。阿羅漢支佛佛如醍醐。此
譬三藏五位。何者。凡夫全生未能除惑。菩
薩亦爾。但得如乳。須陀洹破見革凡成聖。
如乳變爲酪。斯陀含侵六品思。故如生蘇。
阿那含欲界思盡。故如熟蘇。阿羅漢支佛佛。
皆斷三界見思盡。故同稱醍醐。故釋論云。
聲聞經中稱阿羅漢地爲佛地。故共爲一
味也。問此經以三藏菩薩爲上草。彼經云
何以菩薩爲乳味。答經取化他邊強喩之
上草。此中自證力弱。同凡夫爲乳味云云
三十二云。凡夫如雜血乳。須陀洹斯陀含如
淨乳。阿那含如酪。阿羅漢如生蘇。支佛菩
薩如熟蘇。佛如醍醐。此譬通教五位也。凡
夫不斷惑乳猶雜血。二果侵思未多。同初
果如乳。三果欲思已盡故如酪。四果見思
倶盡如生蘇。支佛智利侵習小勝聲聞。故
共菩薩如熟蘇。十地名佛地即是醍醐。前
以菩薩同凡味。故知是三藏。今以菩薩同
支佛。故知是通。若不作通釋譬義。何由可
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五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五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第九卷。凡夫佛性。如牛新生血乳未別。聲
聞佛性如清淨乳。支佛如酪。菩薩如生熟
蘇。佛如醍醐。此譬別教五位
乳譬無明血譬四住。凡夫具此故言雜血。
十住已斷四住之血。與二乘齊。故言聲聞
如乳。十住後心理明智利。類支佛侵習故
言如酪。十行破塵沙如生蘇。十迴向破界
外塵沙如熟蘇。故言菩薩如生熟蘇。登地
破無明顯佛性。得一身無量身。百佛世界
八相作佛。故言佛如醍醐。二十五云。雪山
有草名爲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牛喩
凡夫草喩八正。能修八正即見佛性。名
得醍醐。此譬圓教。行大直道觀一切衆
生即涅槃相。不復可滅。圓信圓行不由歴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