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妙法蓮華經玄義 (No. 1716_ 智顗説 ) in Vol. 33

[First] [Prev+100] [Prev]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故別有戒。問三乘衆外。別有菩薩戒者。縁
覺戒云何。答三乘衆外無別縁覺。此説猶是
待麁之戒耳。開麁者。毘尼學者。即大乘學式
叉。式叉即是大乘第一義。光非青非黄非
赤白。三歸五戒十善二百五十。皆是摩訶衍。
豈有麁戒隔於妙戒。戒既即妙人亦復然。汝
實我子即此義也。是名絶待妙戒
玄義卷三下終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定聖行者略爲三。一世間禪。二出世禪。三
上上禪。世禪復二。一根本味禪隱沒有垢無
記。二根本淨禪不隱沒無垢有記。根本者。
世出世法之根本也。大品云。諸佛成道轉法
輪入涅槃。悉在禪中。若能深觀根本。出生
勝妙上定。故稱根本也。隱沒者。闇證無觀
慧也。有垢者。地地生愛味也。無記者。境
界不分明也。此有三品。謂禪也等也空也。
即十二門禪也。初修方便。當善簡風喘明
識正息。安徐記數莫令増減。若數微細善
解轉縁調停得所。當證前方便法。或麁細
住。皆有持身法起。進得欲界定或未到定。
八觸發動。五支成就是發初禪。大論云。已得
離婬火則獲清涼定。如人大熱悶入冷池
則樂云云。若欲進上離下者。凡夫依六行
觀。佛弟子多修八聖種行者。於初禪覺觀
支中。厭離覺觀。以初禪爲苦麁障。二法動
亂定心故苦。從二法生喜樂故麁。二法翳
上定故障。二禪異此名勝妙出。總而言之。
一知過不受著。二訶責。三析破得離初禪。
是修二禪相。善巧攀厭則内外皎然。與喜
倶發四支成就故。論云。是故除覺觀得入
一識處。内心清淨故定生得喜樂云云。二禪
中既離覺觀。不得作方便。出定時修習厭
下進上。亦有六行。如棄初禪方法云云。爾
時泯然不依内外。與樂倶發五支成就。故論
云由愛故有苦。失喜則生憂。離苦樂身安。
捨念及方便云云。欲厭下進上亦有六行如
云云。善修故心豁開明。出入息斷。與捨倶
發空明寂靜四支成就。若能知樂患見不
動大安。憂喜先已除。苦樂今亦斷云云。行人
既内證四禪。欲外修福徳。應學四等。此
有通修別修。通修者。大論云。是慈在色界
四禪中間得修。此語則通。別修者。初禪有
覺觀分別。修悲則易。喜支修喜易。樂支修
慈易。一心支修捨易。復次初禪修悲易。二
禪修喜易。三禪修慈易。四禪修捨易。此則
修四無量定之處所也。復次修時縁前人離
苦得樂。歡喜平等之相而入定。發時内得
喜樂平等之法。外見前人離苦得樂。或内得
外不見。或外見内不得。分別邪正云云。行
人欲出色籠。修四空定。滅色存心。心心相
依故名四空。方便者。須訶色是苦本。饑渇
寒熱色爲苦聚。讃空爲淨妙。離諸逼迫過
一切色與空定相應。不苦不樂倍更増長。
於深定中唯見虚空。無諸色相心無分散。
復次得空定故出過色界。故名過一切色
相。空法持心種種諸色不得起。故名滅有
對相。已得空定。決定能捨色法不憶戀。故
名不念種種色相云云。訶下攀上皆有方
便。委在禪門云云。根本味禪竟。根本淨禪不
隱沒無垢有記。與上相違。此又三品。謂六
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等也。涅槃是妙。此六
能通故言六妙門。此三法爲三根性。慧性多
爲説六妙門。此一一門。於欲界中即能發
無漏。若定性多爲説十六特勝。故下地不
發無漏。上地禪滿乃能得悟。定慧性等爲
説通明。通明觀慧深細。從下至上皆能發
無漏。此是隨機之説。若作對治則復別途
。若廣明修習則攝一切諸禪。今但次第相
生一轍豎意。修此六門修證合論則有十二
法。佛言遊止三四。出生十二。即此修數證
數。乃至修淨證淨。修數者。行人初調和
氣息不澁不滑。安詳徐數從一至十。攝心
在數不令馳散。是名修數。與數相應者。
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心自住數。
息微心細是名證數。若患數麁當放數修
隨。乃至淨亦各如是。然觀有三義。一慧觀
觀眞。二得解觀即假想觀。三實觀此中初用
實觀。後用慧觀。修實觀者。於定心中以
心眼諦觀此身。細微入出息相如空中風。皮
&T033783;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實。内外不淨甚
可厭惡。復觀定中喜樂等受。悉有破壞之
相。是苦非樂。又觀定中心識無常。刹那不
住無可著處。復觀定中善惡等法。悉屬因
縁皆無自性。如是觀時能破四倒。不得人
我定何所依。是名修觀如是修時。覺息出
入遍諸毛孔。心眼開明。徹見身内三十六
物。及諸蟲戸。内外不淨衆苦逼迫刹那變易。
一切諸法悉見無自性。心生悲喜無所依
倚。得四念處破四顛倒。是名與觀相應。不
能具記云云。佛坐樹下内思安般。一數二
隨等。正是此禪。十六特勝者。釋名云云。此從
因縁得名。修相者。知息入知息出者。此
代數息調息。綿細一心隨息入時。知從鼻
至臍。出時知從臍至鼻。隨照不亂。知
風喘氣。爲麁知息爲細。入麁即調令細。
如守門人。知入知出。惡遮好進澁滑輕重。
冷煖久近難易皆知。知息爲命所依。一息
不還即便命盡。覺息與命危脆無常。不生
愛慢。知息非我即不生見。若知息長短對
欲界定。知息遍身對未到地。除諸身行對初
禪覺觀支。受喜對喜支。受樂對樂支。受諸
心行對一心支。心作喜即喜倶禪。心作攝即
二禪一心支。心作解脱即三禪樂。觀無常即
四禪不動觀出散即空處。觀離欲即識處。觀
滅即對無所有處。觀棄捨對非想非非想處。
觀棄捨時。即便獲得三乘涅槃。若横論觀
慧。即對四念處云云。通明禪者。行者觀息色
心三事無分別。諦觀出入息。入無積聚出
無分散。來無所經去無履渉。如空中風性
無所有。息本依身身本不有。先世妄想招
今四大。圍於虚空假名爲身。頭等六分三
十六物。四微一一非身。觀身由心心由縁
起。生滅迅速。不見住處相貌。但有名字。名
字亦空。如是觀息色心。不得三性別異。既
不得三事。即不得一切法。此是修相。證者。
内證眞諦空如觀解次第通達此身色息
分明。亦知世間天文地理與身相應。能具
三界禪定。能知非想有細煩惱。破惑發眞
得三乘涅槃。悉在禪門。世間禪竟。二明出
世間禪者。即有四種。謂觀練熏修。觀者。謂
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通稱觀禪。
行人爲破婬火。必須増想純熟。隨所觀時
與定相應。想定持心心無分散。能除世間
貪愛。破六種欲。有人著赤白黄黒等色。或
著相貌端嚴。或著威儀姿態。或著語言嬌
媚。或著細滑肌體。或著可意之人。此六欲
淵沈沒行者。能修九想除此六賊。死想破
威儀言語兩欲。脹想壞想噉想。破形貌欲。血
塗想青瘀想膿爛想。破色欲。骨想燒想。破細
滑欲。九想通除所著人欲。又噉想散想除著
意人。此九既除於欲。亦薄嗔癡。九十八使
山動。雖是不淨初門能成大事。如海中屍
依之得度云云。八背捨名云云。背淨潔五欲
捨離著心。故名背捨。修者行人。持戒清淨
發大誓願。欲成大事。端身正心諦觀足大
指。想如大豆黒脹&MT05490;起。此想成時。更進如
狸豆大。更如一指大。更如鷄卵大。次二指
三四五指。次觀跌底踵踝&T075120;膝髀臗。悉見膖
脹。次觀右脚亦如是。復當想大小便道。腰
脊腹背胸脇。悉見腫脹。又觀右胛臂肘腕掌
五指。又頭頷等。從足至頭從頭至足。循身
觀察唯見腫脹。心生厭惡。復當觀壞膿爛。
大小便道蟲膿流出。臭劇死狗。己身既爾。觀
所愛人亦復如是。内破見我外破貪愛。久
住觀察除世貪愛。次除卻皮肉諦觀白骨。
見骨色相異。謂青黄白鴿。如是骨相亦復
無我。得此觀時名欲界定。次觀骨青時。
見此大地東西南北。悉皆青相。黄白鴿色亦
復如是。此是未到之相。又觀骨人眉間出
光。光中見佛。是初背捨成相。如是次第。乃
至八背捨發相。具如禪門云云。八勝處者。初
兩勝處位在初禪。三四兩勝處位在二禪。後
四勝處位在四禪。三禪樂多心鈍。故不立
也。前背捨縁中多少不得自在。是故勝處更
深細觀察少多好醜悉使勝知勝見。如快
馬能破陣。亦能自制其馬云云。十一切處者。
以八色兩心更相淡入。廣普遍滿轉變無礙。
具如禪門云云。練禪者。即九次第定也。上來
雖得八禪。入則有間。今欲純熟。令從初
淺極至後深。次第而入。中間無有垢滓間
穢。令不次第者次第。故名次第。亦是無漏
練於有漏。除諸間穬故名練禪。亦是均調
諸禪。令定慧齊平無間也。阿毘曇明熏練。
但言以無漏熏四禪今以無漏通練八
地。即是次第入無間三昧也。熏禪者。即師
子奮迅三昧也。前是次第無間入。今亦是次
第無間入。亦能次第無間出。除麁間及法愛
味塵。猶如師子能却能進奮諸塵土。行者
入出此法。能遍熏諸禪。悉令通利轉變自
在。如熏皮熟隨意作物。修禪者。超越三昧
也。近遠超入近遠超出。近遠超住。是禪功徳
最深故名頂禪。於諸法門自在出入云云。又
九次第定。善入八背捨。奮迅善出八背捨。
超越善住八背捨。善入出住百千三昧。即此
意也。譬如畫師五彩相淡。出無量色。如世
間果。但以四大出一切五陰。定法亦爾。但
以觀練熏修。出生一切神通變化。無種不
備。大經云。菩薩住禪得堪忍地。地能持能
生一一禪中。皆有慈悲誓願道品六度諸行
無不具足。何者。若於戒定中。明觀慧即共
念處。單論觀是性念處。通取戒定等境智文
字等是縁念處。又不淨觀破淨顛倒。是身念
處。觀諸禪中心受苦樂。三世内外受不可得。
破樂顛倒。是受念處。觀諸禪心以有心故
造作善惡。無心則無作者。破我顛倒。是法
念處。觀心生滅前後際斷。破常顛倒。是心
念處。復次八背捨觀四念處。九次第定練四
念處。奮迅熏四念處。超越修四念處。二乘
爲自滅度修此五禪。成四枯念處。不名堪
忍地。菩薩爲化衆生深觀念處。慈悲誓願
荷負衆生。成四榮念處。是摩訶衍名堪忍
地也。問無色無身云何具四念處。答毘曇
云。無色有道共戒。戒是無作色。以無漏縁
通故。此戒色隨無漏至無色也。成論人云。
色是無教法不至無色。舍利弗毘曇云。無色
有色。當知。小乘明義即有兩意。大經云。無
色界色。非諸聲聞所知。若爾四念處通無
色。亦復何妨。問諸禪中但得明念處。尚無
正勤云何具道品。答約位爲言。念處無後
品修行爲義。念處具道品也。大論云。初修
善有漏五陰於有爲法中得正憶念。即念
處智慧也。四種精進即是正勤。定心中修名
如意足。五善根生名爲根。根増長名爲力。
分別道用名爲七覺。安穩道中行名八正
道。初善有漏中已能具此。何須見道方有
八正。若念處既具三十七品者。煖頂等例
然。觀禪既爾。練熏修等亦然。然菩薩於一一
禪中。隨所入法門。慈悲衆生如父母得食
不忘其子愍傷痴闇。不從内自求樂從
他外求。耽荒五欲求苦得怖失憂。諸欲無
樂爲此起悲。夫欲患如是何能去之。得禪
定樂則不爲所欺。是故起慈有四弘誓也。
又諸禪中修六度者。衆生縛著世間。生活業
務不能暫捨。菩薩棄之一心入禪。是名檀。
若不持戒禪定不發。又入禪時雜念不起。
任運無惡是尸。拘檢身口捍勞忍苦。制外
塵不著。抑内入不起。是爲忍。初中後夜
繋念相續。行住坐臥心常在定。間念不生是
名精進。一心在定不亂不味名爲定。若一
心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深識邪僞名
般若。一切衆行皆於禪中具足。一一禪中能
生諸功徳。慈悲荷負。是故得名堪忍之地。
三出世間上上禪者。即九種大禪。如地持所
釋。今不具論。自性禪者。即是觀心實性名
爲上定。一切諸法頗有不由心者。心攝一
切如如意珠。此九大禪皆是法界。一切趣禪
造境即眞。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二乘尚不
知其名。況證其定。前根本舊禪如乳。練禪
如酪。熏禪如生蘇。修禪如熟蘇。九大禪如
醍醐。醍醐爲妙也。復次根本禪。愛味心中修
即成乳。自度心中修即成酪。慈悲心中修即
成生蘇。慈悲次第心中修即成熟蘇。實相心
中修即成醍醐。餘四味亦如是。若不以實
相心修。皆名爲麁。若開麁顯妙者。阿那波
那即是摩訶衍。法界實相攝持諸法。離此之
外更無別妙。故知諸佛成道轉法輪入涅槃。
皆在四禪。四禪中見實相。名禪波羅蜜。何
況餘定耶。此即絶待妙義。定聖行竟。慧聖行
者。謂四種四諦慧云云。生滅四諦慧者。還觀
九想背捨依正兩報。膖脹爛壞不淨之色是
逼迫相。現相三苦相。是苦諦慧以不起迷
著依正。作恩愛奴運動身口。起三品十惡
業。感三途等生。生長相轉相二十五有相。又
知世間因果不淨過患。深愧厭耻終不殺他
活己。奪彼閏身。耽湎不淨隱曲求直。離
合怨親間搆榮辱。内諂外佞引納無度。縱
毒傷道邪僻失眞。不爲不淨作十惡業。
慚愧羞鄙行三品十善。感三善道生。亦是生
長相轉相二十五有相。是名集諦慧。觀依正
不淨破淨顛倒。觀諸受即三苦破樂顛倒。
觀諸行和合破我顛倒。觀諸心生滅破常
顛倒。別相總相善巧正勤。如意根力覺道向
涅槃門。慈悲誓願六度諸行等。即大乘相。亦
是戒定慧相。亦是能除相。是名道諦慧。倒不
起則業不起。業不起即因不起。因不起故
果不起。是名寂滅相。亦二十五有滅相。亦
名除相。是爲生滅四諦慧。無生四諦慧者。
觀不淨色色性自空。非色滅空。如鏡中像
無有眞實。洞達五受陰空無所有。解苦無
苦而有眞諦。是苦諦慧。知集由心心如幻
化。所起之集亦如幻化。一切愛見與虚空
等。是名集諦慧。道本治集所治既如幻化。
能治亦如幻化。是名道諦慧。法若有生亦
可有滅。法本不生今則不滅。若有一法過
涅槃者。我亦説如幻化。是名滅諦慧。雖
知五陰衆生如虚空。而誓度如空之衆生。
雖知集無所有。而斷諸妄想。如與空共
鬪。雖知道不二相。而勤於空中種樹雖
無衆生得滅度者。而滅度無量衆生。約此
即事而眞。論道品六度等云云。是名無生四
諦慧。無量四諦慧者。大經云。佛説四諦若
攝法盡。則不應言所不説者。如十方土。
攝法不盡應有五諦。佛言四諦攝盡。無第
五諦。但苦有無量相。集滅道等皆有無量
相。我於彼經竟不説之。若是空者空尚無
空。云何無量。當知出假分別之慧也。此慧
遍知十法界假實差別。名苦諦慧。遍知五
住煩惱不同。名集諦慧。遍解半滿正助等
行。名道諦慧。解半滿十六門諸滅門不同。是
滅諦慧。二乘但服四諦藥。治見思病自出
生死。於分別則閑。菩薩作大醫王。須解
診種種脈識種種病。精種種藥得種種差。
約此起種種慈悲。行種種行諸度道品。成
種種衆生。淨種種佛土。廣説如止觀云云
是名無量四諦慧。無作四諦慧者。解惑因縁
而成四也。大經云。寶珠在體謂呼失去。憂
愁啼哭但見其體及瘡。不見寶珠及鏡。唯
有憂悲無復歡喜。此迷道滅而起苦集。若
解瘡體即是寶珠。則喜不哭。因滅無明。即
得熾然三菩提燈。此解悟因縁即是道滅。道
滅即苦集。苦集即道滅。若爾則四非四。四
既非四無量亦非無量。無量既非無量則
假非假。假非假故則空非空。何但即空
非空。亦即假非假。雙亡正入。即寂照雙流。
大品云。一切種智即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
皆知。名一切種智。寂滅相即是雙遮雙亡行
類相貌皆知。即是雙流雙照。無心亡照任運
寂知。故名不可思議。即無作四諦慧。大經
云。無苦無諦有實。無集道滅無諦有實。
實即中道如來虚空佛性。如此觀時。無縁
慈悲拔二邊苦。與中道樂。修色非淨非不
淨。即空即假即中。非枯非榮中間論滅。一
切道品無不具足。遍捨十法界依正名檀。
中道道共到尸彼岸名戒。住寂滅忍二邊
不動名忍。二邊不間名牢強精進。入王三
昧住首楞嚴名禪。實相般若名智慧。無
謀巧用名方便。八自在我名力。無記化化禪
名願。三智一心中得名智。一波羅蜜具十。
亦具一切佛法。一行無量行。無量行一行。是
如來行。是名無作四諦慧。修此慧時。即得
住於無所畏地。即初歡喜地。離五怖畏。謂
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衆威徳畏。
大經云。不畏貪欲恚癡。此内無三毒外離
八風。則無惡名畏。若言不畏地獄等。即無
惡道畏。若言不畏沙門婆羅門。即無大衆
畏。見中道則無二死畏。實相智慧常命立。
無不活畏。得入此地具二十五三昧。破二
十五有。顯二十五有我性。我性即實性。實性
即佛性。開佛之知見發眞中道。斷無明惑
顯眞應二身。縁感即應百佛世界。現十法界
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眞實大慶
名歡喜地也。此地具足四徳。破二十五有
煩惱名淨。破二十五有業名我。不受二
十五有報名樂。無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
樂我淨。名爲佛性顯。即此意也地持説離
五怖畏者。修無我智我想不生。云何當有
我愛衆具愛。是離不活畏。不於他人有所
求欲。常饒益一切衆生。是離惡名畏。於我
見我想心不生。是離死畏。此身命終。於
未來世必與佛菩薩共會。是離惡道畏。觀
於世間無與等者。況復過上是離大衆畏。
十地經亦同。十地論解云。是中第一依身。第
二依口。第三第四依身。第五依意。活者依
身所用衆具能資於生。名資生。生爲活也。
此就因中説果。菩薩無此畏。復次名字言
説皆依口失護名。不爲利養心不悕望他
人恭敬故名無惡名。第五依意可解。三四
依身。愛善道憎惡道。無愛憎身故無惡
道畏。亦不愛憎身故無死畏。私謂。不畏
貪欲等。無作集壞。不畏惡道。此名無作苦
壞。不畏大衆。此是無作道立無不活無死
畏。此是見性得常。無作滅立。復次破二十
五有。有能含果。有破故集諦壞。果破故苦諦
壞。得二十五三昧者。道諦立。見二十五有
我性。我性即佛性滅諦立。破二十五有則無
煩惱是淨徳。破二十五有果故無苦是常
徳。得二十五三昧是樂。見二十五我性是
我。四徳宛然矣。今釋二十五三昧名。依四
悉檀意。一隨時趣立。如人多子各立一名。
使兄弟不濫。二十五三昧亦復如是。各擧
一名令世諦不亂。豈可定執也。二隨其義
便。各從所以而立一名也。三隨事對當。各
有主治從對得名也。四理實無名而依理
立字。雖有四意多用對治。約理以立二十
五三昧也。通釋二十五。各爲四意。一出諸
有過患。二明本法功徳。三結行成三昧。四
慈悲破有一一皆爾。地獄有用無垢三昧破
者。地獄是重垢報處。報因則是垢。謂惡業垢
見思垢。塵沙垢無明垢。
菩薩先見此過。
爲破諸垢。修前來所明根本戒。破惡業
垢。修前來所明背捨等定。伏見思垢。修前
來所明生滅無生滅慧。破見思垢。修前來
所明無量慧。破塵沙垢。修前來所明無作
慧。破無明垢
破見思垢故。眞諦三昧成。
破惡業垢塵沙垢故。俗諦三昧成。破無明
垢故。中道王三昧成
菩薩自破地獄諸垢
時。句句皆有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地獄
有。若有機縁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法性
不動而能應之。如婆藪調達。示所宜身
説所宜法。彼地獄中若有善機。以持戒中
慈悲應之。令離苦得樂。有入空機。以生
無生慧等慈悲應之。令得眞諦。有入假之
機。以無量慧慈悲應之。令得俗諦。有入
中機。以無作慧慈悲應之。令得王三昧。先
自無垢今令他無垢故。此三昧名無垢也
下去例如此。
不復委記也
畜生有。用不退三昧破者。畜
生無慚愧退失善道。則是惡業故退見思故
退。塵沙故退。無明故退。菩薩爲破諸退。
修前持戒破惡業退。修於禪定伏見思退。
修生無生慧破見思退。修無量慧破塵沙
退。修無作慧破無明退。見思破故得位不
退。眞諦三昧成。惡業塵沙破故得行不退。俗
諦三昧成。無明破故得念不退。中道三昧成。
本修諸行皆有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畜
生中。若有機縁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
動法性而往應之。宜示何身宜説何法。
爲龍爲象鵽鳥大鷲。若有善機。以戒定慈
悲應之。令出苦得樂。有入空機。以生無
生慧慈悲應之。令出有得無。眞諦三昧成。
有入假機。以無量慧慈悲應之。令免空得
假。俗諦三昧成。有入中機。以無作慧慈悲
應之。令出邊入中。王三昧成。菩薩自既不
退令他不退。故名不退三昧也。餓鬼有。用
心樂三昧破者。此有常奬饑渇惡業苦。見
思煩惱苦。客塵闇障苦。無明根本苦。菩薩爲
破諸苦。修前持戒破惡業苦。脩定伏見
思苦。修生無生慧破見思苦。修無量慧
破塵沙苦。修無作慧破無明苦。破見思苦。
無爲心樂三昧成。破惡業塵沙苦。多聞分別
樂三昧成。破無明苦。常樂三昧成以本行慈
悲冥熏法界彼餓鬼道。若有機縁與慈悲
相關。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應之。示所
宜身説所宜法。若有善機。以持戒慈悲應
之。手出香乳施令飽滿。有入空機。以生
無生慈悲應之。令到無爲岸。有入假機。
以無量慈悲應之。令遊戲於五道有入中
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淨於三毒根。成
佛道無疑。菩薩自既得樂。又令他得樂。是
故名爲心樂三昧也。阿修羅有。用歡喜三
昧者修羅多猜疑怖畏。則有惡業疑怖。見
思疑怖。塵沙疑怖。無明疑怖。菩薩爲破是
諸疑怖。而修諸行。修持於戒破惡業疑怖。
修諸禪定伏見思怖。修生無生慧破見思
怖。修無量慧破塵沙怖。修無作慧破無
明怖。見思破故空法喜三昧成。惡業塵沙破
故。一切衆生喜見三昧成。無明破故。喜王三
昧成。以本諸行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修
羅中。若有機縁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
動法性而往應之。示所宜身説所宜法。
有善機者。應以持戒身。慈悲令離惡業怖。
有入空機應以生無生慈悲令離見思怖。
有入假機。應以無量慈悲令離無知怖。有
入中機。應以無作慈悲令離無明怖。自證
三喜令他無復三怖。是故名歡喜三昧。此
前悉用對治立名也。弗婆提有。用日光三
昧破者日朝出於東。隨便爲名耳。日譬智
光能照除迷惑。東天下人。有惡業闇。見思
闇。塵沙闇。無明闇。菩薩爲照此諸闇故。修
前戒光破惡業闇。修禪定流光伏見思闇。修
一切智光破見思闇。修道種智光破塵沙
闇。修一切種智光破無明闇。破見思闇故。
一切智日光三昧成。破塵沙闇故。道種智日
光三昧成。無明闇破故。一切種智日光三昧
成。以本行慈悲誓願。冥熏法界彼弗婆提。
若有機縁。關於慈悲王三昧力。不動法性
而往應之。示身説法。若有事善機以持戒
慈悲應之。令免惡業闇。有入空機。以生
無生慈悲應之。令免見思闇。有入假機。
以無量慈悲應之。令免無知闇。有入中
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免無明闇。自既
破闇亦令他破闇。故稱日光三昧也。瞿
耶尼有。用月光三昧破者。月夕初現於西。
亦隨便立名。月亦照闇例同日光云云。欝
單越。用熱焔三昧破者。北方是陰地氷結難
銷。自非熱焔赫照終不融冶。北天下人。
氷執無我難可化度。若非智火慧焔。無我
所心終不得度。彼無我所乃是妄計。猶有自
性人我法我眞如我。菩薩爲破諸我。修生
滅無生滅慧。破性人我。修無量慧破法我。
修無作慧破眞如我。得人空成眞諦智焔。
得法空成俗諦智焔。得眞如空成中道智
焔。以本慈悲冥熏法界彼欝單越。若有機
縁關於慈悲。以王三昧力。不動法性而往
應之。示身説法。有善機。應以戒慈悲令
免妄計無我。有入空機。應以生無生慈悲
令免性我。有入假機。應以無量慈悲令
免法我。有入中機。以無作慈悲應之令
免眞如我。自破妄我令他破妄我。故名
熱焔三昧也。閻浮提有。用如幻三昧破者
南。天下果報雜雜壽命。等不定猶如幻化。
此則從心幻出業。幻出見思幻出無知幻
出無明。菩薩爲破諸幻。從於持戒幻出無
作。破結業幻。從於禪定幻出背捨。從生無
生慧幻出無漏。從無量慧幻出有漏。從無
作慧幻出非漏非無漏。見思幻破眞諦幻成。
無知幻破俗諦幻成。無明幻破中道幻成。故
經言。如來是大幻師彼閻浮提。有諸機縁
關於誓願。以本慈悲隨感應之。自破諸
幻成他諸幻。是故名爲如幻三昧。餘如上
説。四天王有用不動三昧破者。此天守護
國土遊行世界。則有果報。動見思塵沙無
明等動。菩薩修諸行。破諸動成三昧誓
願熏機縁感。以本慈悲令他破四動。成三
不動。是故名不動三昧。委悉如上説。三十
三天有。用難伏三昧者。此是地居之頂。即
是果報難伏。見思塵沙無明等難伏。菩薩
修諸行出其上。破諸難伏自成三昧誓願
熏他。若有機縁。以本慈悲令他得證。是
故三昧名爲難伏。餘如上説。焔摩天有。用
悦意三昧破者。此天處空無刀杖戰鬪。以
之爲悦。此是果報中悦。而未有不動業悦。
亦無無漏道種智中智等悦。菩薩爲破諸不
悦。而修諸行。自成三諦悦意三昧。誓熏法
界。有機縁者。以本慈悲令他意悦。是故三
昧名爲悦意。餘如上説。兜率陀天有。用青
色三昧破者。眞諦三藏云。此天果報樂青。
宮殿服玩等一切皆青。菩薩爲破諸青。修
第一義非青黄赤白。而見青黄赤白。第一
義非戒定慧。而戒定慧。以戒破果報青。以
生無生慧破見思青。非眞見眞非假見假
非中見中。亦復如是。三青障破自成三諦
三青三昧乃至感應成他三昧。例上可解。
黄色三昧破化樂天有。赤色三昧破他化自
在天有。白色三昧破初禪有。皆是果報白等。
例青色三昧。大意可解。白色三昧者。初禪
離五欲爲白。未離覺觀故是黒。見思塵沙
無明等黒。破此諸黒修諸行白。自成三昧。
又成他三昧。如上説。種種三昧破梵王有
者。梵王主領大千界。種類既多。即是果報種
種。未見種種空。種種假種種中。破此種種
修種種行。自成種種亦成他種種。如上説。
二禪用雙三昧者。二禪獨有内淨喜兩支。
餘支與餘禪共。此即果報雙。而未見雙空
雙假雙中。例如上説。三禪用雷音三昧者。
此禪樂最深。如氷魚蟄蟲。是果報著樂。又
著空樂假樂中樂。爲驚駭諸樂。修諸雷音
之行。餘如上説。四禪用注雨三昧者。四禪
如大地具種種種子。若不得雨芽不得
生。一切善根在四禪中。謂業種三諦種。修
諸行雨自生三昧慈悲應機生他三昧。
。無想天有。用如虚空三昧者。外道非空
妄計涅槃。謂果報非空。三諦皆非虚無修
諸空淨之行。自成成他云云。阿那含天。用照
鏡三昧。此聖無漏天。雖得淨色但是報。淨
色未究盡色空如鏡未極明。未知色假
如鏡未有影。未知色中如未達鏡圓。餘
如上説。空處用無礙三昧者。此定得出色
籠。即果報無礙。未是空假中等無礙。餘如
上説。識處用常三昧者。此定謂識相續不斷
爲常。此乃定報。非三無爲常化用常常樂
常。例如上云云。不用處以樂三昧破者。此
處如癡。癡故是苦乃至無明苦。例如上云云
非想非非想。用我三昧破者。頂天謂是涅
槃果報。猶有細煩惱不自在乃至無明不
自在。修行破之。得眞我隨俗我常樂我。例
如上云云。此二十五皆稱三昧者。調直定也。
眞諦以空無漏爲調直。出假以稱機爲調
直。中道遮二邊爲調直。故皆具三諦。則通
稱三昧。又稱王者。空假調直未得爲王。所
以二乘入空菩薩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調直
故得稱王。一一三昧皆有中道。悉稱爲王。
大經云。是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即其位
高義若入是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即其
體廣義。應二十五有機即其用長也。無畏地
中。具得二十五三昧種種力用。須彌入芥不
傷樹木。毛孔納海不嬈龜魚。雖處地獄
身心無苦。變通出沒不動而遠。即其妙義。
蓋乃慧聖行成。能有是力也。問三昧破有。
乃是涅槃之文。何得釋此。答第三云。破有
法王出現於世。隨衆生欲而爲説法。四意
明文宛然具足。又涅槃明菩薩破有。此經明
法王破有。彌顯其義也。明聖行竟。二梵行
者。梵者淨也。無二邊愛見證得名之爲淨。
以此淨法與拔衆生。即是無縁慈悲喜捨
也。菩薩以大涅槃心。修於聖行得無畏地。
具二十五三昧無方大用。爾時慈悲是眞梵
行。非餘梵天所修四無量心。亦非三藏通教。
衆生縁法縁等慈悲也。以今慈悲喜捨。熏
修衆行無不成辦。大經云。若有人問。誰是
一切諸善根本。當言慈是。慈既是行本故言
梵行。若依圓語亦如大經慈即如來。慈即
佛性。慈若不具佛十力四無所畏三十二相
者。是聲聞慈。若具足者是如來慈。是慈即是
大法聚。是慈即是大涅槃。慈力弘深具一切
福徳莊嚴。故名梵行。三天行者。第一義天。
天然之理。此語道前由理成行。此語道中
由行理顯。此語道後今約由理成行。故言
天行。菩薩雖入初地。初地不應住。以有
所得故。修上十地慧十重發眞修慧。由理
成行名爲天行。天行即智慧莊嚴。上求佛
道故。有聖行天行。下化衆生故。有梵行病
行嬰兒行也。四嬰兒行者。若福慧轉増實相
彌顯。雖不作意利益衆生。任運能有冥顯
兩益。天行力有冥益。梵行力有顯益。衆生
雖有小善之機。無菩薩開發不得生長。慈
善根力如礠石吸鐵。和光利行。能令衆生
得見菩薩。同其始學。漸修五戒十善人天
果報楊葉之行。又示二百五十戒。觀練熏修
四諦十二因縁三十七品。同二乘嬰兒行。又
示同習六度三阿僧祇。百劫種相好柔伏
煩惱。六度菩薩小善之行。又示同即色是空
無生無滅。通教小善之行。又示同別教歴別
次第。相似中道小善之行。皆是慈心之力。俯
同群小提引成就。從慈心與樂起嬰兒行。
大經云。能説大字。所謂婆和。此即六度小
行。而求作佛故言大字。又云。不見晝夜親
疏等相。即同通教菩薩即色是空意也。又
云。不能造作大小諸事。大事即五逆。小事
即二乘心。此即同別教。別教非生死故無
五逆。非涅槃故無小乘心又云。楊樹黄葉
即同人天五戒十善嬰兒。又云。非道爲道
以能生道。微因縁故即同二乘嬰兒也。慈
善根力能出假化物。同小善方便引入佛
慧。作圓教嬰兒也。經云。不能起住來去語
言。如經云云。又判麁妙。開麁顯妙例可解
云云。五病行者。此從無縁大悲起。若始生小
善必有病行。今同生善邊名嬰兒行。同煩
惱邊名爲病行。以衆生病則大悲熏心。是
故我病。或遊戲地獄。或作畜生形。化身作
餓鬼等。悉是同惡業病如調達等。又示有
父母妻子。金鏘馬麥寒風索衣熱病求乳。此
示人天有結業。生老病死之病。又示道場
三十四心斷結。示同二乘見思之病。方便
附近語令勤作。三藏通教菩薩亦如是。又
同別教寂滅道場。初斷塵沙無明之病。是
故菩薩悉同彼病。遍於法界利益衆生。次
第五行竟。問聖行證三地。梵行證兩地。
天行病行嬰兒行。何不證地。答聖梵兩行
名修因。故論證地。天行正是所證。病兒
兩行從果起應。故不論證耳。又有義。經
顯別義從地前各入證。經顯圓義登地同
一證。又地前非不修圓。登地非無有別。
互顯令易解故不煩文。地前別者戒行從
淺至深證不動地。定行從淺至深證堪忍
地慧行從淺至深。證無畏地。地上去並同
者。豈有三地條然永別。秖登地時不爲二
邊所動。名不動地。上持佛法下荷衆生。
名堪忍地。於生死涅槃倶得自在。名無畏
地。無畏地從我徳立名。堪忍地從樂徳立
名。不動地從常徳立名。淨徳通三處。登地
之日四徳倶成。則無増減。蓋化道宜然。例
如朝三暮四之意耳。從登地去地地有自
行。地地有自證。自行秖是修天行。自證秖
是證天行。故不別説天行證也。若地前化
他名梵行。慈悲喜是化他之事。行一子地是
其證。捨心是化他之理。行空平等是其證。此
二地亦不條然。登地慈悲故言一子。慈悲與
體同。故言空平等耳。地地有悲同惡名病
行。地地有慈同善名嬰兒行。證道是同故
不別説。佛地功徳。仰信而已。豈可闇心定
分別耶。略答如此云云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下
 天台智者大師説 
圓五行者。大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
謂大乘大般涅槃。此大乘是圓因。涅槃是圓
果。擧此標如來行。非餘六度通別等行。前
雖名大乘不能圓運。前雖名涅槃過茶
可説。乃是菩薩之行。不得名爲如來一行。
若圓行者。圓具十法界。一運一切運。乃名
大乘即是乘於佛乘。故名如來行。如大論
云。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亦如大品
云。從初發心行生修乃至坐道場亦行生
修。畢竟發心二不別。皆如來行意也。此經
明安樂行者。安樂名涅槃即是圓果。行即
圓因與涅槃義同。故稱如來行。入室著衣
坐座。悉稱如來者。此就人爲語。涅槃就法
爲語。即人論法如來即涅槃。即法論人涅
槃即如來。二經義同也。涅槃列一行名。而廣
解次第五行。法華標安樂行廣解圓意。今
依法華釋圓五行。五行在一心中。具足無
缺名如來行。文云。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圓
聖行。如來室即圓梵行。如來座即圓天行。如
來衣有二種。柔和即圓嬰兒行。忍辱即圓病
行。此五種行。即一實相行。一不作五。五不
作一。非共非離不可思議。名一五行。云
何莊嚴名聖行。文云持佛淨戒。佛戒即圓戒
也。又云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即罪即
福而見實相。乃名深達。以實相心離十惱
亂等。皆是圓戒。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
慧力莊嚴。即是佛之定慧莊嚴。故名佛聖行
也。云何如來室名梵行。無縁慈悲能爲法界
依止。如磁石普吸莫不歸趣。又以弘誓神
通智慧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故。以如來
室爲梵行。云何如來座爲天行。第一義天
實相妙理。諸佛所師。一切如來同所栖息。
文云。觀一切法空。不動不退亦不分別上
中下法有爲無爲。實不實法故。如來座即天
行。云何如來衣嬰兒行病行。遮喧遮靜故名
忍辱。雙照二諦復名柔和。文云。能爲下劣
忍于斯事。即脱瓔珞著弊垢衣。即同病行。
方便附近即同嬰兒行。又復觀十法界寂滅。
即如來座名天行。拔九法界性相故起悲。
與一法界樂故起慈。即是梵行。柔和照善
性相即同嬰兒。照惡性相即同病行。又照
善性相即戒。寂照即定慧。即是聖行。當知。
一心照十法界。即具圓五行。又一心五行即
是三諦三昧。聖行即眞諦三昧。梵嬰病即俗
諦三昧。天行即中道王三昧。又圓三三昧。圓
破二十五有即空故。破二十五惡業見思
等。即假故。破二十五無知。即中故。破二十
五無明。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空一切空。
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故名如來行。又如
來室冥熏法界。慈善根力不動眞際。和光
塵垢以病行慈悲應之。示種種身如聾
如瘂。説種種法如狂如癡。有生善機。以
嬰兒行慈悲應之。婆和木牛楊葉。有入空
機。以聖行慈悲應之。執持糞器状有所畏
有入假機。以梵行慈悲應之。慈善根力見
如是事。踞師子床寶几承足。商估賈人乃
遍他國。出入息利無處不有。有入中機。以
天行慈悲應之。如快馬見鞭影。行大直道
無留難故。無前無後不並不別。説無分別
法。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圓應衆機如
阿脩羅琴。若漸引入圓。如前所説。若頓引
入圓如今所説入圓等證更無差別。爲顯
別圓初入之門。慈善根力令漸頓人見如此
云云。又圓五行。即是四種十二因縁智行。
不思議識名色等清淨即戒聖行。行有等清
淨即定聖行。無明愛等清淨即慧聖行。十二
支寂滅。又無前三種十二縁即天行。能同
前三種十二因縁滅。即嬰兒行。同前十二因
縁生即病行。又是四種四諦智行。無作之道
即戒定慧聖行。無作之滅即天行。慈悲拔苦
拔四種苦與四種樂即梵行。直悲即病行。
直慈即嬰兒行。又是七種二諦智行。圓眞方
便即是聖行。圓眞之理即是天行。悲七俗
慈七善即梵行。同七俗即病行。同七眞即
嬰兒行。又是五種三諦智行。俗諦中善是戒
聖行。眞諦中禪是定聖行。眞諦慧即慧聖行。
中諦是天行。拔五俗苦與五眞中樂是梵
行。同五俗是病行。同五眞中是嬰兒行。又
是一實諦智行。一實諦有道共戒定慧即聖
行。一實境即天行。同體慈悲合説即梵行。各
説即病行嬰兒行。觀心圓五行者。上來圓行
不可遠求。即心而是。一切諸法中悉有安
樂性。即觀心性名爲上定。心性即空即假
即中。五行三諦一切佛法。即心而具。初心如
此行如來行。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隨
方向禮至處起塔。已有全身舍利故初心
尚爾。況似解耶。況入住耶。地持云。從自性
禪發一切禪。一切禪。有三種。一現法樂禪。
即實相空慧中三昧也。二出生一切種性三
摩跋提。二乘背捨除入等。即眞三昧也。三利
益衆生禪。即俗三昧也。當知。五行三諦於
一切禪中。皆悉成就。即初住分位。入此位
時無非佛法。是爲圓心之行。豈與前五行
次第意同。當知。次第爲麁。一行一切行爲
妙。即相待意也。若開麁顯妙。無麁可待。
即絶待行妙意也。問法華開麁麁皆入妙。涅
槃何意。更明次第五行耶。答法華爲佛世
人破權入實。無復有麁教意整足。涅槃爲
末代凡夫。見思病重定執一實誹謗方便。
雖服甘露不能即事而眞。傷命早夭。故
扶戒定慧顯大涅槃。得法華意者。於涅
槃不用次第行也
○第四明位妙者。諦理既融智圓無隔。導
行成妙三義已顯。體宗用足。更明位妙者。
行之所階也。但位有權實布在經論。若成
論毘曇判位。言不渉大。地攝等論判位。別
叙一途義不兼括。方等諸經明位。瓔珞已
判淺深。般若諸經明位。仁王盛談高下而
未彰麁妙。今經位名不彰。而意兼小大粗
判權實。然梵文不盡度本經必有。今藥草
喩品但明六位。文云。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
小藥草。知無漏法能得涅槃。獨處山林得
縁覺證。是中藥草。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
精進定。是上藥草。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
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
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衆生。
是名大樹。追取長行中一地所生一雨所潤。
及後文云今當爲汝説最實事。以爲第六
位也。前三義是藏中位。小樹是通位。大樹是
別位。最實事是圓位也。小草位者。人天乘也。
輪王是人主位。釋梵是天主位。皆約報果明
位果義。既有優劣。當知。修因必有淺深。人
位因者。即是秉持五戒。略爲四品。下品爲
鐵輪王。王一天下。中品爲銅輪王。王二天
下。上品爲銀輪王。王三天下。上上品爲金
輪王。王四天下。皆是散心持戒。兼以慈心
勸他。爲福故報爲人主。飛行皇帝四方歸
徳。神寶自然應也。天乘位者。修十善道任
運淳熟。通是天因。加修禪定進升上界。三
界天果高下不同。修因必深淺異也。正法念
云。六萬山遶須彌。須彌四埵有持鬘天。有
十住處各千由旬。北四餘各二。南名白摩
尼。能十拍手頃受三歸依。不雜餘心者。生
此天受樂。轉輪王十六倍不及一諸樂具
悉從山河流出。二名峻崖。昔於河濟造立
橋船。度持戒人兼濟餘人。不作衆惡。果報
可知。西方一名果命。昔於饑世。守持淨戒
淨身口意。種殖果樹行者食之。安樂充滿。
二名白功徳。昔以華鬘散佛上及塔上。東
方一名一切喜。昔以華供養持戒人供佛。
自力致財買華。果報可知。二名行道。昔見
大火起焚燒衆生。以水滅之。果報云云。北方
四者。一名愛欲。二名愛境界。三名意動。四
名遊戲林。初者見他親友相破。和合諍訟
得生此天。次昔説法會。次昔以淨信心供
養衆僧掃塔。淨信上田。次昔持信心施僧
衣。施一果直。爲作衣價。愛樂隨喜。次迦留
波陀天。此言象跡。亦有十處。一名行蓮華。
昔持戒熏心受三自歸。稱南無佛。所有蜂
聲尚勝餘天。況復餘果報耶。次名勝蜂。歡
喜。昔信心持戒。有慈悲利益衆生。華香伎
樂供養佛塔。三名妙聲。昔施佛寶蓋。四名
香樂。昔信心持戒香塗佛塔。五名風行。昔
信心持戒。施僧扇得清涼。六天香風悉來
熏之。皆倍倍増。香風尚爾況念香風隨念
皆得。六名散華歡喜。昔見持戒人。説戒時
施澡缾。或道路中盛滿淨水。施人澡缾。七
名普觀。昔於持戒人以善熏心。於破戒人
病不求恩惠。悲心施安心不疲厭。供養病
人。八名常歡喜。昔見犯法者應死。以財贖
命令其得脱。九名香藥。昔於持戒信三寶。
大福田中施末香塗香。淨心供養。如法得
財施已隨喜。十名均頭。昔見人得罪於王。
鬘髮受戮救令得脱。第三天名常恣意。十
住處一名歡喜峯。昔救護神樹。及夜叉所依
樹。有樹即樂失樹即苦。二名優鉢羅色。昔
淨信持戒供養三寶。造優鉢羅華池故。三
名分陀利。昔造此華池四名彩地。昔信淨
心爲僧染治袈裟。雜色染治法服故。五名
質多羅。此翻雜地。昔以種種食。施持戒不
犯戒等人故。六名山頂。昔修造屋遮風寒。
令人受用故。七名摩偸。此翻美地。昔持戒
悲心質直不惱人。食施道行沙門婆羅門。
或一日或多日。或不息故。八名欲境。昔持
戒。若邪見人病。施其所安故。九名清涼。昔
見臨終渇病人。以石蜜漿或冷水。施病人
故。十名常遊戲。昔爲坐禪人作房舍圖畫。
作死屍觀故。第四名箜篌天有十住處。一
名楗陀羅。昔以園林甘蔗菴羅等果林施
僧故。二名應聲。昔爲邪見人説一偈法。
令其心淨信佛故。三名喜樂。昔施人美飮
或清美水。或覆泉井不令蟲蟻入。行人飮
之無苦惱故。四名掬水。昔見病苦者臨終。
咽喉忽忽出聲施其漿水財物贖彼命。五
名白身。昔塗飾治補佛塔僧舍。亦教人治
補故。六名共遊戲。昔信心持戒。同法義和
合共故。七名樂遊戲。昔持戒化衆生。令
心淨信歡喜戒施故。八名共遊。昔法會聽
法。佐助經營深心隨喜故。九名化生。昔見
饑饉者沒溺者。而救護之。十名正行。昔見
亡破抄掠救令得脱。示嶮處正道。次日行
天遶須彌山住於宮殿。外道説爲日曜及
星宿。略説三十六億。昔持七戒令得増上
果。風輪所持。此日行等大天與二大天。謂
提頭頼吒毘沙門。遊四天下遊戲空中。受
五欲樂如意自娯。日行遶須彌山。隨在何
方山有影現。人説爲夜。風輪持北方星輪
轉不沒。外道見辰星不沒。謂其能持一切
世間國土。不知風力所爲也。不殺戒生四
天處。不殺不盜生三十三天加不婬生焔
摩天。加不口四過生兜率天。又加世間戒。
復信奉佛七戒。生化樂他化兩天。所持戒轉
勝。天身福命轉勝。又隨心持戒思心勝者。其
福轉勝。三十三天者。一名住善法堂天。昔
持七戒堅固無嫌。施四果病人。父母入滅
定人。慈悲喜捨與怖畏壽命。生善法堂天。
作釋迦提婆姓憍尸迦。名能天主。有九十
九那由他天女爲眷屬。心無嫉妬。善法堂
廣五百由旬。第三名清淨天。焔摩天王名
牟修樓陀。身長五由旬。百千帝釋和合所不
及。第四兜率陀。此云分別意宮。其王名刪
鬪率陀。第五涅摩地。此云自在。亦名不憍
樂。第六名婆羅尼蜜。此云他化自在。色無
色不復書。小藥草竟。中藥草位者。即二乘
也。此就習果判位。舊云。成論探明大乘
解菩薩義此則不然。論主自云。今正自明
三藏中實義。實義者空是。人師豈可誣論
主耶。此即空門明二十七賢聖斷伏之位。阿
毘曇有門明七賢七聖斷伏之位。委在兩論。
今略出有門中草之位。初明七賢。次明七
聖位。七賢者。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
念處。四煗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
通稱賢者。隣聖曰賢。能以似解伏見。因
似發眞故言隣聖。又天魔外道愛見流轉。不
識四諦。此七位人明識四諦。大經云。我昔
與汝等不見四眞諦云云。見四諦者。識屬
愛四諦。識屬見四諦。皆能明了。若解四諦
則所見眞正。無有邪曲故是賢人相也。一
初賢位者。謂學五停心觀成。破五障道。即
是初賢位。所以者何。若定邪聚衆生。不識
三寶四諦。貪染生死。若人歸依三寶解四
眞諦。發心欲離生死求涅槃樂。五種障道
煩惱散動。妨觀四諦。今修五觀成就。障破
道明行解相稱。故名初賢。二別相念處位者。
以五障既除觀慧諦當能觀四諦。而正以
苦諦爲初門。作四念處觀破四顛倒。若慧
解脱根性人。但修性四念處觀。破性執四
倒。若倶解脱人。修共四念處觀。破事理四
倒若無疑解脱根性人。修性共縁三種四念
處。破一切事理文字等四顛倒。善巧方便於
念處中有四種精進修四種定生五善法。
破五種惡分別道用安隱而行。能觀四諦
成別相四念處位也。三總相四念處者。前已
別相念慧破四顛倒。今深細觀慧總破四倒。
或境總觀。總境別觀總境總觀別。或總二陰
三陰四陰五陰。皆名總相觀。是中亦巧方便。
能生正勤如意七覺八道疾入後法。故名
總相念處位也。四煗法位者。以別總念處
觀故。能發似解。十六諦觀得佛法氣分。譬
如鑚火煙起。亦如春陽煖發。以慧鑚境發
相似解。解即喩煖。又如春夏積集華草。自
有煖生。以四諦慧集衆善法。善法熏積慧
解得起。故名煖也。即是内凡初位。佛弟子
有外道則無。是名煗法位。五頂法者。似解轉
増得四如意定。十六諦觀轉更分明。在煗之
上。如登山頂觀矚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頂
法。六忍法位者。亦是似解増長。五種善法増
進成根。於四諦中堪忍樂欲。故名忍法位。
下中二忍皆名忍位。七世第一法位者。即是
上忍一刹那。於凡夫所得最勝善根。名爲
世間第一法也。上智妙中已略説竟。七聖位
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
身證。六時解脱羅漢。七不時解脱羅漢。通名
聖者正也。苦忍明發捨凡性入聖性。眞智
見理故名聖人。一隨信行位者。是鈍根人
入見道之名也非自智力。憑他生解。是人
在方便道。先雖有信以未習眞。信不名
行。行以進趣爲義。從得苦忍眞明。十五
刹那進趣見眞故。名隨信行位也。二隨法
行位者。即是利根入道之名也。利者。自以
智力見理斷結。在方便道能自用觀。觀
四眞諦法但未發眞。不名爲行。因世第一
法發苦忍眞明。十五刹那進趣見眞。故名
隨法行位也。三明信解位者。即是信行人。
入修道轉名信解人也。鈍根憑信進發眞
解。故名信解。是人證果有三。謂三果云云
證初果者。第十六道比智相應。即證須陀
洹。須陀洹。此翻修習無漏。成論明猶是見
道。數人明證果即入修道。用此明修習無
漏義便。若見道所斷略言三結盡。廣説八
十八使盡。七生在終不至八云云。次明證二
果即有二種。一向二果。向者從初果心後。
更修十六諦觀。七菩提行現前。即此世無漏
斷煩惱。一品無礙。斷欲界一品煩惱乃至
斷五品。皆是於向。亦名勝進須陀洹。約此
論家家也。二果者。若斷六品盡。證欲界第
六品解脱。即是斯陀含果也。天竺云薄。薄
欲界煩惱也。次明證阿那含。亦有二。一向
二果。向者若斷欲界七品乃至八品。皆名爲
向。亦名勝進斯陀含。約此説一種子也。果
者九無礙斷欲界。若證第九解脱。即名阿
那含果也。天竺云不還。不還生欲界也。復
次須陀洹。有三種。一行中須陀洹即是向也。
二住果正是須陀洹也。三勝進須陀洹亦名
家家。即是斯陀含向也。斯陀含。但有二種一
住果二勝進。勝進亦名一種子。即阿那含向
也。阿那含亦二種。一住果。二勝進。勝進那含
斷五上分結。謂色無色染等。即阿羅漢向也。
羅漢但有一。謂住果也。復次超果者。凡
夫時斷欲界六品乃至八品盡。來入見道。
發苦忍眞明十五心中。是斯陀含向。十六心
即證斯陀含果也。若凡夫時。先斷二界九
品盡。乃至無所有處盡。後入見諦十五心。
名阿那含行第十六心即證那含果。此名
超越人證後二果也。是信解雖是動根性
不同謂退護思住進也。若證阿那含。各復
有五及七種般八種般。五種般者。中般生般
行般不行般上流般也。七種者。開中般爲
三種也。八種般者。五如前。更有現般無色
般不定般云云。四明見得位者。法行人轉入
修道。名爲見得是利根人。自以智勳見法
得理。故名見得。是人在思惟道。次第證三
果超越二果。亦如信解中分別。但以利根。
不藉聞法不假衆具。自能見法得理爲
異也。見得但是不動根性。若證阿那含果。
亦有五種七種八種般不同也。五明身證位
者。還是信解見到二人。入思惟道用無漏
智。斷上下分結。發四禪四無色定。即是用
共念處。修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入九次
第定三空。事性兩障先已斷盡。又斷非想事
障。滅縁理諸心心數法。入滅盡定。得此定
故名身證阿那含也。何者入滅定似涅槃
法。安置身内息三界一切勞務。身證想受
滅故名身證也。若約初果解身證者。但
以先於凡夫用等智斷結得四禪四無色
定。後得見諦第十六心證那含果。即修共
念處還從欲界修背捨勝處一切處。入九
次第定身證也。是阿那含有二種。一住果但
是阿那含也。二帶果行向。即是勝進阿那含
也。亦是羅漢向攝。釋論云。那含有十一種。五
種正是阿那含。六種阿羅漢向攝。此身證者。
即是勝進爲羅漢向攝。五種七種般皆有上
流般八種般。但有現般無色般也。毘曇分
別那含。有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云云。六明
時解脱羅漢者。是信行鈍根待時及衆縁具。
方得解脱故名時解脱羅漢。羅漢此無翻。
名含三義。殺賊不生應供也。位居無學。羅漢
有五種。隨信行生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升進
法也。得盡智無學等見也。若用金剛三昧。
於非想九品惑盡。次一刹那。證非想第九
解脱成盡智。次一刹那得無學等見也。或
彼時退故不説得無生智。此五種阿羅漢。是
信種性根鈍。因中修道必假衣食床具處。所
説法及人隨順。善根増進不能一切時所欲
進也。是五種各有二種。不得滅盡定。但是
慧解脱。得滅盡定即是倶解脱。若不得滅
盡定。是人因中偏修性念處。若得滅盡定。
是人因中修性共也。證果時三明八解。一時
倶得。故名倶解脱也。七不時解脱羅漢者。
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動法阿羅漢也。此人因
中修道。能一切時隨所欲進修善業。不待
衆具。故名不時解脱。是人不爲煩惱所動。
故名不動。不動是不退義。成就三智。謂盡
智無生智無學等見。能用重空三昧。撃聖善
法以定捨定。故言能撃。是不動羅漢亦有
二種。一不得滅盡定。但名慧解脱。二得滅
盡定。即是倶解脱。若聞佛説三藏教門。修
縁念處即發四辯。名無疑解脱。是名波羅
蜜聲聞。能究竟具足一切羅漢功徳也。名
沙門那。沙門那者沙門果也。二明辟支佛位
者。此翻縁覺。此人宿世福厚神根猛利。能
觀集諦以爲初門。大論稱獨覺因縁覺。若
出無佛世自然悟道。此即獨覺。若出佛世
聞十二因縁法。禀此得道。故名因縁覺。獨
覺生無佛世。有小有大。若本在學人今生
佛後。七生既滿不受八生。自然成道不名
爲佛。亦非羅漢。名小辟支迦羅。論其道力。
不及舍利弗等大羅漢。二者大辟支迦羅。二
百劫中作功徳身。得三十二相分。或三十
一三十二十九。乃至一相。福力増長智慧利。
於總相別相能知能入。久修集定常樂獨
處。故名大辟支迦羅也。若就因縁論小大
者。亦應如是分別。此人根利不須制果。能
斷正使又加侵習。譬如身壯直到所在。不
中止息故不制果。是名中草位竟。上草位
者。即是三藏菩薩位也。此菩薩從初發菩提
心。起慈悲誓願觀察四諦。以道諦爲初
門。行六波羅蜜。從初釋迦至罽那尸棄佛
時。名第一阿僧祇劫。常離女人身。亦不自
知當作佛不作佛。準望二乘位。應在五停
心別相總相念處位中。以慈悲心行六度
行也。從罽那尸棄佛。至然燈佛時。名第二
阿僧祇劫。爾時雖自知作佛。而口不説。準
望此位應在煗法位中。即是性地順忍。初
心之位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而用煗
解。修行六度心未分明。故口不向他説
也。從然燈佛至毘婆尸佛時。名第三阿僧
祇劫。是時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無
所畏難。準此位應在頂法位中。修行六
度四諦解明。如登山頂。了見四方。故口向
他説也。若過三僧祇劫。種三十二相業者。
準此是下忍之位。用此忍智行六度成百
福徳。用百福成一相因。於下忍之位。人中
佛出世時得種也。若坐道場時。位在中忍
上忍。從上忍一刹那入眞。三十四心斷結。
得阿耨三菩提則名爲佛。爾前則是三藏菩
薩上草之位也。小樹位者。即是通教明三乘
之人。同以無言説道斷煩惱。入第一義諦。
體法觀慧不異。但智力強弱之殊。煩惱習有
盡不盡爲異耳。先明三乘共十地位。次簡
名別義通云云。一乾慧地者。三乘之初。同名
乾慧。即是體法。五停心別相總相四念處。觀
事相不異三藏。此三階法門。體陰入界如
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受心法
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
雖未得煗法相似理水。而總相智慧深利。
故稱乾慧位也。二性地位者。得過乾慧得
煗已能増進初中後心入頂法乃至世第一
法。皆名性地。性地中無生方便解慧善巧。
轉勝於前。得相似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
三八人地位者。即是三乘信行法行。二人體
見假以發眞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
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四見地位者。
即是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
見惑八十八使盡也。五薄地位者。體愛假即
眞。發六品無礙。斷欲界六品證第六解脱。
欲界煩惱薄也。六離欲地位者。即是三乘之
人。體愛假即眞。斷欲界五下分結盡。離欲
界煩惱也。七已辦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
體色無色愛即眞。發眞無漏。斷五上分結。
七十二品盡也。斷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
辦地。八辟支佛地位者。縁覺菩薩發眞無漏。
功徳力大故能侵除習氣也。九菩薩地位者。
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
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
國土。成就衆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斷習
氣將盡也。齊此名小樹位也。十佛地者。大
功徳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眞諦究竟。
習亦究竟。如劫火燒木無復炭灰。如象渡
河到於邊底。雖菩薩佛名異二乘。通倶觀
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得二涅槃。共歸灰斷
證果處一。故稱爲通也。二簡名別義通。更
爲二。初就三乘共位中。菩薩別立忍名而
義通。二用別教名。名別義通。通義已如前
説。別立者。別爲菩薩立伏忍柔順忍無生
忍之名也。乾慧地三人同伏見惑。而菩薩更
加伏忍之名者。菩薩信因縁即空。而於無
生四諦降伏其心。起四弘誓願。雖知衆生
如虚空。而發心度一切衆生。是菩薩欲度
衆生如欲度虚空。故金剛般若云。菩薩如
是降伏其心。所謂。滅度無量衆生。實無衆
生得滅度者次三誓願降伏其心亦如是。
是爲菩薩在乾慧地。脩停心別相總相念處
觀時異於二乘。故別稱伏忍。復次三乘人
同發善有漏五陰生相似解。皆伏見惑順
第一義。而菩薩獨受柔順忍名者。菩薩非
但伏結順理。又能爲一切衆生伏心。遍行
六度。一切事中福慧皆令究竟。如三藏菩
薩於中忍中。三僧祇行六度不惜身命。今
菩薩亦如是。以空無相願調伏諸根。爲衆
生故滿足六度。故名順忍也。復次三乘人
同發眞無漏。若智若斷同名無生。而菩薩獨
受無生法忍名者。以其見諦理斷結使不
生取證之心。故別受無生法忍之名也。何
者。若生取證之心即墮二乘地。不得入菩
薩第九地。復次三乘同得神通。而二乘不
能用成就衆生淨佛國土。故不受遊戲之
名。菩薩能爾。故別受遊戲神通名也。阿那
含雖斷五下分結。而不能捨深禪定來生
欲界。和光利物不同其塵。菩薩能如此。故
別受離欲清淨之名。所以三乘之人同觀二
諦。用與不同。若二乘雖觀二諦。一向體假
入空。用眞斷結至無學果。菩薩亦觀二諦。
始從乾慧終至見地。多用從假入空。得一
切智慧眼多用眞也。從薄地學遊戲神通。
多修從空入假觀。得道種智法眼多用俗
也。從辟支佛地。學二觀雙照入菩薩地。自
然流入薩婆若海。是則無功用心修種智佛
眼佛地圓明。成一切種智。佛眼同照二諦
究竟也。故大論云。聲聞法中名乾慧地。於
菩薩即是伏忍。聲聞法名性地。於菩薩法
中名柔順忍。聲聞法名八人地。於菩薩名
無生忍道。聲聞法名見地。於菩薩法是無
生法忍果。聲聞名薄地。於菩薩法名爲遊
戲五神通。聲聞法名離欲地。於菩薩法名
爲離欲清淨阿羅漢地。於聲聞法即是佛
地。何者。三藏佛三十四心發眞。斷三界結
盡與羅漢齊。故名佛地。於菩薩法中猶名
無生忍。故大品云。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
無生法忍。辟支佛地亦如是。九地過辟支
佛入菩薩位。菩薩位者九地十地。是則十地
菩薩。當知爲如佛齊此習氣未盡。過菩薩
地則入佛地。用誓扶餘習生閻浮提。八相
成道。五相如三藏不殊。唯六成道樹下。得
一念相應慧。與無生四諦理相應。斷一切
煩惱習盡。具足大慈悲十力四無畏十八不
共法一切功徳。名之爲佛。七轉法輪。權智
開三藏生滅四諦法輪。實智説摩訶衍無生
四諦法輪。通教三乘人也。八入涅槃相者。
雙樹入無餘涅槃。薪盡火滅留舍利。爲一
切天人福田也。是爲通教共位。別爲菩薩
立此名位也。二用別名。名者。即是取別教
之名。準望通教菩薩位也。別名者。即是十
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鐵輪位於通義。即是
乾慧地伏忍也。三十心即望性地柔順忍也。
八人地見地。即是初歡喜地得無生法忍也。
故大品云。須陀洹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
忍也。薄地向果。向即是離垢地。果即是明地
也。故大品云。斯陀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也離欲地向果。向即焔地果即難勝地。故大
品云。阿那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已辦地
向果。向是現前地。果是遠行地。大品云。阿羅
漢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辟支佛地。即是第
八不動地侵習氣也。大品云。辟支佛地智斷。
是菩薩無生法忍。菩薩地即是善慧地。十地
當知如佛地。佛地如前説。此佛與三藏佛
亦同亦異。同八十年同入眞灰斷也。異者。
三藏因伏果斷。通佛因果倶斷。三藏一日三
時照機。通佛即俗而眞。照不須入也。是則
用別名辨位。名異義同。猶屬通教位也。問
初地至七地對果。出何經論。答經論非不
對當。但高下不同。人師對之異。或用見地
止對初地。如今所用。或向初取三地併對
初地。仁王明四地併對初地。此難定判。但
通教見地。本是無間之道。不出觀證須陀。
洹。豈得初地斷見乃至三地。或云四地耶
若斷別惑不共二乘。此義有之。又或言六
地斷結齊羅漢。或云七地此難定執。前後
兩果經論對皆不定。中間可以意得。今以
義推不可定執也。問從七地八地觀常
住破無明者。是何地位。答此則非通亦復
非別。何者。通教始終不明觀常。何得中間
而破無明。別教初心即知常住。初地已能
破無明。云何八地始破無明。此乃別接通意
耳。問大論三處。明初焔約別圓。皆取發眞
爲初焔。通教何意取乾慧爲初焔。答別圓
各逗一種根性。故用發眞爲初焔。通教爲
逗多種根性。所謂別圓入通故。含容取乾
慧耳。若鈍者八人見地是初焔。利者於乾
慧即能斷結。故是初焔。問利人應無十地。
答備有以根利故。故不制位耳。問別圓無
利人耶。答雖有利鈍。以根性純故但作一
説。宜如此也。大樹位者。別教位也。此爲三。
一出經論不同。二總明位。三別明位。此別
教名義理惑智斷皆別。此正約因縁假名恒
沙佛法如來藏理常住涅槃無量四諦。而論
位次。無量四諦凡有四種。有無量四諦不
伏破塵沙。亦不伏破無明。有無量四諦傍
伏破塵沙不伏破無明。有無量四諦正伏
破塵沙。亦伏無明。有無量四諦正伏破塵
沙。亦伏破無明。云何無量不伏破塵沙。不
伏破無明。若三藏伏道有十六諦觀。明障
眞之惑有無量種。此乃伏於見思何關塵
沙。例如外道分別世智。非伏見思。云何無
量是傍伏破。若通教七地出假。分別藥病。此
助滅界内非正伏破。云何無量正伏破塵
沙。此是別教分別内外四諦有無量種。即
是伏破塵沙亦伏無明。乃有破無明義。今
從事得名伏無明者。爲便也。云何無量伏
破無明。若圓教三諦。倶照法界事理無不
明了。破自地無明伏上地無明。別教無量
四諦非前二非後一。正就恒沙佛法當名。
然實通縁諸四諦次第爲論。不無傍正。初
心縁諸無量發心誓願。初正以生滅四諦。
伏通見思。傍修三種。次正以無生破通見
思。傍修兩種。次正以無量破内外塵沙。次
正用無作伏無明。次正用無作破無明。既
有如此無量階差。是故經論名數斷伏高下。
對諸法門多有不同。若華嚴明四十一地。
謂三十心十地佛地。瓔珞明五十二位。仁王
明五十一位。新金光明經但出十地佛果。勝
天王般若。明十四忍。大品但明十地。涅槃
明五行十功徳。約義配位。似開三十心
十地佛地。而文不出名。又十地論。攝大乘
論。地持論。十住毘婆沙論。大智度論。並釋
菩薩地位。而多少出沒不同云云。又斷伏高
下亦異。對諸法門行位亦復殊別。所以然
者。既明界内界外生法兩身菩薩行位。如來
方便用四悉檀。化界内衆生隨機利益。豈
得定説。不廣尋經論。如無目諍日。今若
明位數。須依纓珞仁王。若明斷伏高下。須
依大品三觀。若對法門須依涅槃。用衆
經意。共成初心觀教兩門使分明耳。諸聖
上位非凡能測。豈可妄説。粗知大意者。爲
破行人増上慢心。又爲銷經文引物悕向。
不可偏執諍競是非也。今判位名數。依纓
珞仁王者。華嚴頓教多明圓斷四十一地。不
出十信之名。諸大乘經多明諸法門。不正
辨位。前四時般若多明菩薩觀行法門意。亦
不正辨位。今謂纓珞五十二位名義整足。恐
是結諸大乘方等別圓之位。仁王般若明五
十一位。恐是結成前四時般若別圓之位也。
法華但開權顯實顯一圓位。涅槃大意亦
明別圓兩位。而不摘出名目云云。斷伏高下
依大品三觀者。於次第義便也。對觀行法
門依涅槃五行者。正是末代入道所宜也。
何者。別教明觀行有二種。一者不共二乘
説。如華嚴十地論。地持九種戒定慧。及攝大
乘論等是也二者共二乘説。如方等大品中
論釋論是也。今涅槃五行從凡至極。故是
末代行用爲要也。二總明菩薩位者。即約
三經。一約纓珞明位數者。經有七位。謂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地也。
初十信心即是外凡。亦是別教乾慧地。亦名
伏忍位也。十住即是習種性。此去盡三十
心皆解行位。悉是別教内凡。亦是性地。亦
名柔順忍位。約別教義推應如煗法也。十
行即是性種性。別教義推應如頂法。十迴向
道種性。別教義推應如忍法世第一法。問今
明別教何用四善根名。答別教十地既對
四果。今以方便擬四善根何咎。又通教通
於通別眞似兩解。作此比決於義分明也。
十地即是聖種性。此皆入別教四果聖位。悉
斷無明別見思惑。等覺位即是等覺性。若望
菩薩名等覺佛。若望佛地。名金剛心菩薩。
亦名無垢地菩薩也。妙覺地即是妙覺性。即
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槃之果果也。二約大
品及三觀合位。明斷伏高下者。大品菩薩
欲具道慧。當學般若。即此十信習從假入
空觀。伏愛見論。欲入十住位。若得十住即
斷界内見思也。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
學般若。此即修從空入假十行也。欲以道
種慧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此即修中道
正觀。入十迴向位也。欲以一切智具足一
切種智。當學般若。此即是證中道觀。入十
地也。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學般
若。此即等覺地也。無明煩惱習盡。名之爲
佛即妙覺地也。三約涅槃明聖行合位者。
初戒聖行定聖行。即是十信位也。生滅無生
滅四眞諦慧聖行。即是十住位。無量四聖諦
慧即是十行位。修一實諦無作四聖諦。即是
十迴向位。次若發眞見一實諦。證無作四
聖諦。即是聖行滿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
昧。能破二十五有。名歡喜地。五行具足。次
後説十功徳者。恐表住大涅槃十地之功
徳也。過此明佛眼了了是妙覺地也。三別
解七位餘本尋。大樹位竟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四下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五上
 天台智者大師説 
明最實位者。即圓教位也。此爲十意。一簡
名義。二明位數。三明斷伏。四明功用。五明
麁妙。六明位興。七明位廢。八開麁顯妙。九
引經。十妙位始終。一簡名義者。若圓別不
同自有十意。下辨體中説。今約通別圓三
句料簡。一名通義圓。二名別義圓。三名義倶
圓。名通義圓者。下文云。我等今日眞阿羅漢。
普於其中應受供養。又云。我等今日眞是
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此名與通藏同
而義異。何者。彼但殺四住之賊。無明尚在。
此不生義偏。故天女曰。結習未盡華則著
身。今殺通別兩惑。得如來滅度。故殺賊義
圓。又彼是分段不生界外猶生。寶性論云。二
乘於無漏界生三種意陰。今則分段變易二
倶不生。不生義圓。彼是界内應供。非界外應
供。淨名曰。其供汝者不名福田。則應供義
偏。今則普於其中應受供養。則應供義圓。
彼但小乘從他聞四諦聲。則聲偏聞偏。今能
令一切法界聞一實四諦佛道之聲。使一切
聞則聲聞義圓。故知依義不依語。從圓判
位也。名別義圓者。如五十二位名與別同。
而初中後位圓融妙實。隨自意語。非是教道
方便。依義不依語應從圓判位也。名義倶
圓者。文云。開示悟入皆是佛之知見。佛一切
種智知佛眼見。此之知見無有缺減。又入
如來室坐如來座。以如來莊嚴。此則名義
倶圓。判於圓位也。二明位數者又爲三。一
明數。二引證多少。三料簡數者。人解不同。
有言。頓悟即佛無復位次之殊。引思益云。
如此學者。不從一地至一地。又有師言。頓
悟初心即究竟圓極。而有四十二位者。是
化鈍根方便。立淺深之名耳。引楞伽云。
初地即二地。二地即三地。寂滅眞如有何次
位。又有師言。初頓悟至十住即是十地。而
説有十行十迴向十地者。此是重説耳。今
謂諸解悉是偏取。然平等法界。尚不論悟
與不悟。孰辨淺深。既得論悟與不悟。何妨
論於淺深。究竟大乘。無過華嚴大集大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