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經義記 (No. 1715_ 法雲撰 ) in Vol. 33

[First] [Prev+100] [Prev]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慧如眞珠瓔珞。在辟支如吏聲聞如民外凡
夫如僮僕。手執白拂者三乘人用智慧手執
無生之理拂煩惱塵。此乃是三乘人自拂。
何故言侍佛左右即成佛。解釋者言。此乃是
自拂則由佛教故義言拂佛也。且淨名云。衆
生病故我病衆生病愈我病亦愈。故義言拂
佛。覆以寶帳者明如來大慈大悲最高而能
覆下如寶帳也。垂諸華幡者華幡本招致看
者。此譬如來有四攝之徳攝化衆生也。香
水灑地者雲法師言。以禪定水灑淨戒地。淹
煩惱塵正以禪定資戒令止惡義強也。然佛
地乃無惡可止但有定故。恒無惡可生故義
言淹之也。散衆名華者七淨爲華也。羅列寶
物者如來説一乘因果萬善同歸。明諸功徳
故言羅列寶物也。教從佛出故言出。化功
歸佛故言内。前人受教爲取。拂授記爲與也。
窮子見父有大力勢此下是子見父中第四
階。明窮子既見長者尊貴。生畏避之心。内
合衆生唯有五戒十善之機感佛。此小機擬
一乘圓教永無堪受之理則有怖畏之心。五
戒十善小機不應一乘大教從擬無益故言悔
來也。竊作是念此是理中爲論非公灼發言
故言竊也。若是王王等者。説一乘教佛是王。
説三乘教佛爲王等也。若是一乘教佛者亦
非是五戒十善機相應。只縱復説三乘教佛
亦非是五戒十善機所宜。故言非我傭夫作
力得物之處也。不如徃至貧里肆力有地衣
食易得者。人天教爲貧里。於此人天教中修
行。即肆力者賣也。五戒十善爲因感人天
果報如衣食易得也。若久住此或見逼迫者
内合人天小機扣佛大教。佛或能用大乘教
逼小令行。故言逼迫也。非我所爲欲令爲故
言強也。欲背大向小故言疾走。欲去猶未去
也。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此下是
第二父見子此中亦有四階。第一明見子之
處。第二正明見子。第三明見子故歡喜。第四
明長者生開暢之心念也。今於獅子座者是
第一明見子之處。内合如來在法身無畏之
座也。見子便識此是第二階正明見子。内
合明如來見衆生便識是我昔日以大乘所化
之人。即是領上火宅中云長者見是大火從
四面起也。亦是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觀見六
道衆生也。心大歡喜者此是第三階。明長
者既知是兒故歡喜。内合明佛既見此衆生
小機發。用此善根資益得昔大乘之解。稱
大慈之意故言歡喜也。即作是念下是第四
階明長者生開暢之念。内合明如來見衆生
善根機發。必可以委付法化。我常思念此
子無由見之者。從二億佛所衆生失大乘解。
恒覓衆生善機不得故云無由見之。今者始
無機發故言適我願也。我雖年朽者癈大
乘化來久故言年朽也。猶故貪惜者雖癈化
久猶欲用大乘與衆生故言貪惜。此四法中
第二第四正領上能見。第一第三非正領上
也。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以下是第三呼子
不得譬。即領火宅中言我身手有力。明長者
救子不得譬。遠領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下
明以大乘化衆生不得也。上火宅譬中本有
勸誡兩段各分爲三別。今此中即併領之。
既併領時開爲三段。第一訖何爲見捉名一
喚不來。即領上勸擬宜與無機。第二從使
者執之逾急下訖悶絶躄地此名爲再喚不
來。即領上誡擬宜與無機。第三從父遙見
之下名爲父置兒譬。即併領誡勸兩家息化
也。是則領開譬中不相應。領合譬中言相
應也。又就此三段中各開爲二。初段中二
者第一領上勸教擬宜。第二窮子驚愕以下
明無機。就兩段中各自有二重。領勸教擬
宜有二者。第一言即遣傍人急追將還。此領
上思惟作勸教。即是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
手有力。所以言傍人者此就經教爲義也。理
是正大乘言教是傍。教乃詮於理。然教非即
是理故言傍人也
法華經疏卷第五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六
 光宅寺沙門法雲撰 
  信解品之餘
第二爾時使者疾走往捉此是領用大乘教擬
宜。此則領上火宅中當以衣裓机案從舍出
之句也。第二領勸無機有二者。窮子驚愕
此是第一明有小乘人天等機。上火宅譬明
無機中本有二。第一言此舍唯有一門而復
狹小明大教於其無用。今不領此唯領正明
無機本有二。初明有小次明無大。今此一
句領有小機即是諸子幼稚句大乘教擬。非
意所期故言驚愕也。稱怨大喚以下第二領
無大機即是上未有所識句。我若有大乘機
往犯汝大乘教。可得大乘教來見捉。我既
無大何爲見捉。是故稱怨大喚也。使者
執之此下是第二名爲再呼不來段。上領誡
宜與無機。就中亦有二。第一先領誡教擬宜。
第二于時窮子以下領無機。又就此二段中
各有二重。誡教擬宜中有二者。即是領譬
説兩段。使者執之逾急此是第一。領上思
惟作誡教則是火宅中我當爲説怖畏之事。
大乘誡教疾故言急也。第二強牽將還正領
誡教擬宜。即火宅中如所思惟具告諸子。
明于時小機與大教不相從故言強牽也。第
二于時窮子自念無罪下是領誡無機。就中
亦有二。即是領譬説兩段。第一言于時窮子
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此先領無大
機。即是火宅中第二正明無大機。不肯信受
不驚不畏了無出意下是也。我既無有大機
汝強用誡教逼我。或起誹謗斷善根慧命也。
轉更惶怖悶絶躄地此是第二追領有小機。
即是火宅中第一有人天小機。父雖憐愍善
言誘喩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也。小機不堪受
大教如躄地也。父遙見之此下是第三放
捨兒譬。則併領兩家息化。此則領火宅中勸
息化。言或當墮落爲火所燒誡息化。言但
東西走戲視父而已也。亦遠領方便品中我
即自思惟下乃至我寧不説法疾入於涅槃
句。就此息化中亦有二。第一思惟欲放捨
兒内合欲息化。第二從使者語之以下正明
放兒内合正明息化。又就此兩段中各有二。
思惟息化中有二者。第一思惟欲息化。第
二從所以者何下釋欲息化意。此兩段各有
二意。一者思惟欲息化。二者先明有小後明
無大也。今先明有小父遙者。小機望大教相
去殊遠故言遙也。將教作使于時欲息化。
如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人天機如
面人天等教如冷水。人天等教稱會根性。
故言灑面令醒悟也。莫復與語者此明無大
機。由無大機故勿復與語無大機也。所以
者何。此下是第二釋上兩種欲息化之意。
只由有小無大故息化便成兩段。志意下劣
者此即是有小。此即釋上冷水灑面句。自知
豪貴爲子所難此下釋明無大。此即釋上莫
復與語句也。亦言釋上勿強將來句也。審
知是昔日二萬億佛大乘所化之子。只自不
語諸菩薩道。是失大乘解之子故言不語他
人也。使者語之下領息化中本有二段。此
下是第二正明息化。就中亦有二。第一言
使者語之我今放汝隨意所趣此是正息化。
佛復不用大乘教擬宜故言放也。即是火宅
中勸教息化言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等。誡教
息化言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即是方便品
中我寧不説法疾入於涅槃義也。第二言窮
子歡喜此明息化得宜。含有二義。故喜一
者少機既不爲大教所逼故言歡喜。二從地
而起者向被大乘教擬宜之時如躄地。今既
不復被大乘教所擬宜故如從地而起。人天
教如貧里。其中人天果報如衣食。則是人
天小教稱會人天小機故喜也。爾時長者
將欲誘引其子自此下是第四喚子得譬。此
則是第四譬及第五譬共領上第四譬也。今
此第四譬領上第四譬中前兩段擬宜與見三
乘機。就此譬中自有二段。第一明父喚子。
第二從既已得之以下明見子受喚也。内合
爲論。先領佛用三乘教擬宜後見三乘人
能受。就此兩段中各有四階。第一父喚子
中有四階者。且就外譬爲語。第一先覓可使
之人。第二即得可使之人。第三與使之人語。
第四使人受命喚之也。今言長者將欲誘引
其子而設方便者此是第一覓可使之人。内
合明如來覓三乘教。此則領火宅中我今當
設方便也。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徳者此
是第二得可使之人。内合明如來得二乘教
在法身之地。于時未説二乘教只是法身地
擬宜故言密遣。形色憔悴者以理來名教。
若用大乘教詮大乘理名形色暉華。今二乘
教不能詮大乘因果之理故言憔悴也。無威
徳者二乘教不説聲聞辟支有三十二相八十
種好四無畏等徳。故言無威徳也。向者言
三乘方便今何故言二乘也。解釋者言。今止
道聲聞辟支二人領解故仍道二乘也。汝可
詣彼此下是第三與使人語。内合明佛作二
乘教方法也。四諦如此十二因縁如彼也。
二乘教非正直化物入大乘解義奢故言徐語
也。倍與汝直者。二乘教擬宜爲説二乘家
盡無生智勝天等果故倍直也。將來使作者
二乘人若受教應令修行。故言將來使作也。
雇汝除糞者二乘人若受教之後望見修治道
斷九十八使煩惱。如雇汝除糞也。我等二人
亦共汝作者言此二乘教有爲衆生詮理。作
修道外縁即是共作義也。時二使人即求窮
子此是父喚子中第四階。正明使人奉命喚
子。内合如來正用二乘教擬宜也。此則領火
宅中令諸子等得免斯害。亦則領方便品中
我今所得法亦應説三乘也。從既已得之
此下是第二明見子受喚也。内合衆生有二乘
機可受二乘之教。此則領火宅中第二父知其
子先心各有所好也。亦即是方便品中復作如
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説我亦隨順行見
三乘人機也。就此見子受喚中亦有四階者。
今言既已得之此是第一明衆生有堪聞之
機。後亦爲説必生外凡夫善根。即是心各
勇鋭義也。具陳上事者此是第二階。明衆
生有能堪受之機。後亦爲説必生内凡善根。
互相推排也。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
此是第三階。見衆生有能行之機。後亦爲
説必生無相行已上見諦思惟治道斷結之能
即是競共馳走義也。所以言先取其價者。即
是三界外盡無生智。二乘人要先標心三界
外有盡無生智。然後只修行斷煩惱。即此
是取其價義也。其父見子愍而怪之者此是
第四階。明長者起愍傷之念。内合如來見
衆生只有修行得羅漢果之機。起慈愍之心
念其取小不取大意。此是即諍出火宅義亦
猶在法身地也。又以他日此下是第五教
作人譬。此則領火宅第四譬中後兩階。初
如此羊鹿牛車今在門外句。又領諸子聞所
説心各勇鋭等句。亦遠領方便品思惟是事
已即趣波羅捺説三乘教乃至便有涅槃音及
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今就此譬中大分爲
三段。第一從又以他日下訖状有所畏名教
作縁由也。第二從語諸作人以下正教作也。
第三從汝常作時以下竟猶在本處名爲作人
就作稱可長者意。内合爲義則如來將欲説
三乘教。先捨法身受應身。此則是教作縁
由義也。既受應身然後造鹿苑轉三乘教化
呴隣等。即是正教作義也。既説三乘教三
人受行即是稱可長者意也。後兩階正是領
上譬。前一階但四大聲聞今深取佛意探
明未説教之前捨本現迹。是故名長者教作
縁由也。只就第一教作縁由中自有三段。
第一從又以他日訖汚穢不淨明長者見窮
子。内合明如來以道眼見衆生爲五濁所壅。
二從即脱瓔珞以下即明長者捨貴人服飾。
内合明如來捨法身智慧功徳相好也。第三
從更著麁弊以下訖状有所畏。即明長者受
賤人之服。内合明如來示受應身同凡夫之
體。作太子之形。又就此三段中各有三階。
第一有三者。一者明見子時。二者明見子之
處。三者正明見子之相。又以他日此是第一
明長者見子之時。内合佛臨説三乘教照機
之時。所以言他日者。上已明見者則是領用
三乘擬宜之時見機也。此中言見者即是説
教時見。欲別此見異於前見故言他日。然
兩見只是一時義得作前後也。於窓牖中
此是第二見子之處。所以不道於戸中而
*道窓牖者。表明如來方便智中見衆生。此
機非是實智如牖也。遙見子身此是第三正
明見子之相。内合明如來正照小乘機。自
有二。第一明有善。第二明有惡表明純善不
感聖也。今者第一小乘機無善自資如羸痩
也。無威徳故言憔悴也。第二明有惡者備有
九十八使故言糞土塵坌汚穢不淨也。即脱
瓔珞下是第二明捨貴人服飾。内合捨法身。
就中亦有三。此一句是第一先明如來捨種
智也。細軟上服此一句是第二明如來又除
功徳也。嚴身之具此一句是第三明如來又
捨相好也。此中明法身即是他方淨土分身
諸佛以爲法身也。更著麁弊此下是第三明
如來受應身。亦有三階。更著麁弊垢膩之
衣此一句對第三嚴身之具示無有相好。悉
達太子凡夫之體。塵土坌身是第二對第二
除細軟上服。右手執持以下是第三明如來
示無智慧。此即對第一即脱瓔珞句。此明
如來示修智慧。用智慧之手執二諦境。斷
除煩惱示同厭生死。故言状有所畏也
語諸作人此下是第二正教作。就此正教作
中有四階。一者勸令懃作。二者明加汝價。
三者讃歎作具。四者安慰作人也。此則領上
爲説三乘之四階也。語諸作人汝等勤作者
是第一但語不次第。先領第三語作人。汝
等勤作者是第一領火宅中第三勸諸子。往
取三車汝等宜速出來合譬。又言汝等但當
勤修精進句也。後復告言此下是第二非唯
直勸作而已。亦復加與汝價此則領上第二
示三車處。上言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
在門外。今此中加汝價者昔但人天果報今
加價。只是盡無生智也。諸有所須乃至老
弊使人須者相給是第三階讃歎作具。此則
領譬中第一讃歎三車。上言如此種種希有
難得。合譬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
稱歎也。戒能盛物如瓮器。米如智慧麺如
禪定鹽酢者。以苦酢味無常鹹味作無常苦
空無我行觀智。故言鹽酢之屬也。老弊使
人者本以代手足運動。明羅漢備有六通隱
顯遊方。此六通不及如來神通故言老弊也。
此自是羅漢神通何故言佛給。解釋者言。則
是佛爲衆生説得羅漢果必得此六通。既由
佛説故言相與也。好自安意此下竟言而汝
少壯是第四階。安慰作人。此則領上譬中
第四必與不虚。上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
合譬言我今爲汝保任此事終不虚也。化彼
衆生來久故言我年老大。衆生善根劣弱故
言而汝少壯也。汝常作時此下教作人譬
中是第三。明作人就作稱長者之意。内合
明三乘人受行稱佛施三之意。此即領上譬
中諸子受行義。上諸子受行有四階。窮子
今者亦具領四。汝常作時下竟如餘作人是
第一。此則領上心各勇鋭句。外凡善也。無
有欺怠瞋恨怨言五種之過。如餘作人者不
如諸新學輕毛位人也。自今以後竟言名之
爲兒。是第二。此則領譬中第二階互相推
排句。外譬明長者忽爾轉客作之人名之爲
兒。内合此人既修行出彼外凡登此信首。佛
呼相似聖人紹係佛種。即是子義也。爾時
窮子雖欣此遇此下第三。領上譬中第三競
共馳走句。明入無相行于時修見諦思惟兩
種治道斷煩惱。故言二十年也。過是已後
此下是第四階。此則領上受行譬中第四諍
出火宅句。只過見諦思惟二種治道斷正使
盡成無學果。故言過是已後也。心相體信
者是無異之言。若約教爲論羅漢無爲與佛
無爲無異也。猶在本處者但有爲果功徳智
慧此處爲隔。佛自是大乘家有爲果一切種
智。彼是小乘位那得與佛共齊。故言猶在
本處也。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
久此下是第六付財物譬。此譬不領上譬。
領昔日大品座席佛命須菩提爲菩薩轉教説
般若。于時命須菩提轉教之意。已自爲法
華作由漸。何以知之。大品之教三乘通教。
言欲學聲聞辟支者當學波若。此波若本是
菩薩法。忽令聲聞小道登座宣波若。表欲令
聲聞作菩薩。今者四大聲聞既解同歸之義
皆是佛道。此即會昔日轉教之意。深取佛
探領昔日事也。就此譬中自有二段。第一
是父付。第二爾時窮子即受教勅下是子受。
就此父付子受之中各有三階。初段中三階
者一者明付財物時。二者正付財物。三者誡
勅也。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是第一階。明
付財物之時。由有疾故付若無有疾云何付
也。内合如來大品座席只用三乘通教。化功
爲命。于時將廢此化功故言有疾。若使化功
已廢如長者死。于時未廢故言有疾也。語
窮子言此下是第二正付財物。内合正是佛
告須菩提。汝爲諸菩薩説波若。若多若少廣
説爲多略説爲少。前人來受爲取説授前人
爲與也。我心如是當體此意。宜加用心勿
令漏失。是第三誡勅。即大品時勅須菩提爲
菩薩説波若之方法也。爾時窮子即受教
勅此是第二子受。内合于時須菩提受佛勅
爲菩薩轉教説波若。就此子受中亦有三階
者。第一一往受命。第二正明子受財物。第
三明子雖受付而無取意也。即受教勅是第
一。一往受命内合須菩提于時受佛教也。領
知衆物此下第二正明子受財物。内合須菩
提正登座爲諸菩薩轉教説波若也。次而無
希取一餐之意。此下是第三階。明子雖受
付而無取意。明須菩提于時爲諸菩薩説般
若明因辨果。而須菩提終日爲他説大乘因
果。於因果中無有求意。唯爲他説大而已。
不捨聲聞位也。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
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此是第七見子志大
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五見子出難譬。上
言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火宅。方便品中第五
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見大乘機發義也。
就此譬中有三階第一先明時節。復經少時
者轉教之後去法華座不遠故言少時。只逕
説維摩教故言經時也。第二父知子意漸已
通泰下正明志大譬。漸已通泰明無五濁。
成就大志正明大乘機發。第三自鄙先心者
鄙昔日是小機而無希取意。今日之大形昔
日之小足可鄙也。臨欲終時而命其子此
下是第八付家業譬。此則領火宅中第八長
者賜諸子珍寶大車。言爾時長者各賜諸子
等一大車譬。方便品中於諸菩薩中正直捨
方便但説無上道即是。説法華明萬善同歸
明三乘人皆轉作菩薩皆成佛道。就此譬中
自有四階。一者付家業之時。二者集於證
明之衆。三者會父子天性。四者正付家業。
臨欲終時此一句是第一付家業之時。只稱
臨終故付。内合如來品初説法華時三乘化
功勢未息。此即如方便品略説開三顯一。
于時未的道無三。三乘化功有漸廢之義。
若使説法華究竟明無三之義。三乘化功已
廢如死。説法華既未周竟。波若勢由未盡
故名臨終也。而命其子并會親族此下是第
二集證明之衆。内合明如來放光動地。招
集有縁。即是爾時世尊四衆圍遶義。分身諸
佛爲親族。多寶佛塔如國王。十地菩薩如大
臣。九地菩薩如刹利。八地已還菩薩如居士。
即自宣言此下是第三敍父子天性。内合會
通今昔之意。即是今於法華座席唱言。昔
日已佛用大乘化汝。今復大乘化也。此實我
子者此實是昔日所化大乘之子也。於某城
中者即二萬億佛教爲某城也。捨吾逃走者
昔日佛用大乘化。後衆生失大乘解。既失
解密有遠佛之義。故言捨吾逃走也。既失
大解廣起煩惱。備經六道故言辛苦五十餘
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
者。於二萬億佛以來恒覓衆生一乘機。故言
推覓。今始大機發稱本來之意。故言得之也。
此實我子者實是菩薩子。逕受大乘化我實
其父也。我實逕大乘化也。吾今所有一切
財物此下是第四正付家業。内合正説法華
經爲諸菩薩受記得佛。今吾所有皆是子有
者付顯一之義。語三乘人言。汝未來得佛
果如我無異故言是子有也。先所出内者付
開三之義。語言我昔來所説三乘等教悉令
衆生知是方便。故言是子所知。是時窮
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此下是第九子歡喜。
即領上火宅第九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
有明得車歡喜。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九菩薩
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
佛。明三乘人聞説法華得受記作佛故歡喜。
我本無心者此四大聲聞自道。昔日大品座
席時見大因大果。于時都無悕求之心。此
擧昔不求形釋今日自得也。世尊大富長
者即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自此下是第二
合譬。上有九譬今亦具合九譬。但闕略耳。
今言大富長者即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此二
句合第一父子相失譬。上譬中本有四段。一
者子離父而去。二者父覓子不得。三者子還
近父。四者父既失子憂念轉深。又此四段中
各有兩階。今此兩句都得合盡。今言大富
長者即是如來。此上句即得合第二第四段
也。我等皆似佛子此下句合第一第三段也。
上句合兩段者上第二父覓子不得中兩階。
一者正明覓子不得。二者言不以失一子小
事廢於家業大功。第四父憂念轉深中兩階。
一者言失子之苦。二者言設念得子之樂也。
我等皆似佛子此下句合第一段第三段者。
第一段子離父中兩階。一者背父而去。二
者向國而還。第三子近父中兩階。一者近父
縁由。二者正明近父也。如來常説我等爲子
一句即合上第二父子相見譬。上譬中自有
二。一者言子見父。二者父見子。子見父中有
四階。今盡不合。一者見父縁由。二者見父處。
三者言遙見其父踞師子床正明見父。四者
生畏避之心。此四階盡不合也。唯合第二
父見子。但上見子中亦有四階。今者不合第
一第三兩階。總合第二第四兩階。第二言見
子便識正見子之義。又合第四階言我常思
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明長
者既見子生開暢之念。今者總合兩階故言
如來常説我等爲子。略不合第一言時富長
者於師子座明見子之處。又不合第三言心
大歡喜也。世尊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
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此三句合上
第三喚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三。第一領
勸擬宜與無機。第二領誡擬宜與無機。第
三併領誡勸兩家息化。今者唯合前兩段不
合第三領息化。但上領勸誡擬宜與無機中
各有二也。領勸中有二者一領勸教擬宜。
其中有二合。皆不合也。二明無機其中亦
有二。今者合之。領誡中有二。一者領誡擬宜。
其中有二階。今不合也。二者領誡無機。其
中有二。今亦合之。是故今者不合兩家擬
宜。唯合兩家無機。領勸無機中有二者。一明
有小。二明無大。領誡無機中有二者。一明無
大。二明有小。今者併合兩家無大機。亦併合
兩家有小機。而此合中有所長則爲兩種。
今言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此是
第一。先釋所以無大之意。正由五濁障故
無大機。三苦者是三界中苦。不道苦苦壞
苦行苦也。第二正合迷惑無知此則合領誡
勸兩家無大。上領勸無大機言稱怨大喚我
不相犯何爲見捉。領誡無大機言于時窮子
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今言迷惑無
知只是無大乘機也。樂著小法此一句合兩
家有小機。勸中有小言窮子驚愕。誡中小言
轉更惶怖悶絶躄地。此皆明有小機。今言樂
著小法只是有小機故樂著小法也。今日
世尊令我等思惟觸除諸法戲論之糞下訖勤
精進故所得弘多合第四喚子得譬上喚子得
譬中有二。一者長者遣人喚子。二者從既
已得之以下明見子受喚。今合此兩階。上
長者喚子中本有四階。今唯合第四階。上
第一者言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先覓
可使之人明如來覓方便教。今者不合。二
者言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徳者得可使之
人即是明得方便教。今者亦不合。三者言汝
可詣彼以下與使人之語明佛作方便教方
法。今者亦不被合。四者言時二使人即求
窮子一句正明使人奉命喚子。内合正明如
來用三乘教擬宜衆生。唯合此第四階。今日
世尊令我等思惟觸除諸法戲論之糞此正合
時二使人即求窮子也。見子受喚中亦有四
階。今唯合第三階。一者言既以得之有外凡
夫堪聞之機。今者不合。具陳上事。有内外
凡夫堪受之機。今者亦不合。第四階言其父
見子愍而怪之。長者見子唯有樂小之志得
無學果之機。故起愍傷之心。今者亦不合。
唯合第三階言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
有見諦思惟堪行之機。今言我等於中勤加
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乃至言勤精進故所
得弘多正合上第三階堪行之機也。然世
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此下訖於此大乘無有
志求以來作三句。合上第五教作人譬。上譬
中本有三階。第一教作縁由。第二正教作。
第三明作人就作稱可長者意。今者合此三
段皆盡但闕略而已。先合第一教作縁由本
有三段。第一先明長者見子。第二言捨貴
人服飾。第三言受賤人服飾即是捨法身受
應身。今者唯合第一階不合後二階也。但
第一階長者見子中本有三。一言又以他日
明見子之時今不合。第二言於窓牖中明見
子之處今者亦不合。唯合第三正見子上明
見子言遙見子身羸痩憔悴汚穢不淨。于時
唯有小機不堪爲説大故言先知我等深著蔽
欲下訖不爲分別寶藏之分也。世尊以方
便力説如來智慧此則是合上第二正教作。
但上教作有四段即領上譬中爲説三車四
階。今者不合第一第四唯合第二第三也。
上第一言語諸作人汝等懃作勿得懈息即是
領火宅中勸取三車今不合也。第二言後復
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當加汝價此
即是領上示三車處。今者合此第二又得合
第三言諸有所須瓮器米麺鹽酢之屬。明長
者歎作具領上歎三車也。上第四言好自安
意我如汝父勿復憂慮即領上保與不虚今不
合也。是故言正教作中有四不合第一與第
四。唯合第二與第三。所以言世尊以方便
力説如來智慧者。只世尊以方便力説如來
智慧家之因持作我等三乘人異果也。我等
從佛涅槃一日之價以爲大得於此大乘無
有志求。即是合教作人譬中第三段作人就
作稱可長者意。上稱可中本有四階。即是領
上諸子受行中四階。今唯合第四階。一者
言汝常作時下即領心各勇鋭義今者不合。
第二言自今以後如所生子下領上内凡夫中
修行互相推排今者亦不合。第三爾時窮子
雖欣此遇下領上競共馳走見諦思惟治道修
行今者亦不合。第四言過是以後心相體信
出入無難即領上諍出火宅得羅漢果。今者
唯合此第四階。從佛得涅槃只是昔日羅漢
果一日之價以爲大得。故如荒年賃作百日
只得一千。今日一日作得一千。是爲今日
歒。昔日百日作得千止與今一日作相歒。
當於昔日以自言大有所得。無異昔日得羅
漢果有諸功徳智慧。由自不敵今日佛果一
切功徳智慧。故言一日之價也。我等又
因如來智慧此下三句合第六付財物譬。上
譬中本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父付中
有三階今者不合也。子受中又有三階今具
足合之。今言我等又因如來智慧此即合上
第一爾時窮子即受教勅也。爲諸菩薩開示
顯説此下即合上第二階領知衆物及諸庫藏
也。而自於此無有志願下訖隨我等説即合
上第三階而無悕取一餐之意也。而我等不
知眞是佛子此一句即合上第七見子志大
譬。上言復經少時父知子心漸已通泰成就
大志自鄙先心有三。今唯合第二。所以言
我等不知眞是佛子者我等于時有大乘機
發。唯如來知。然我等逕竟自不知。擧我不
知形出如來知。故言不知眞是佛子也
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吝惜此下二
句合上第八付家業譬。上譬中本有四段。
第一付家業時今者不合。第二集證明之衆
今者亦不合。第三明會父子天性今亦不合。
唯合第四正付家業。上正付言今吾所有一
切財物皆是子有。但此中有正合有釋合也
  是故我等説本無心有所悕求今法王大
寶自然而至竟長行合上第九諸子得家業故
歡喜。上言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等

重宣其意而説偈言第二正領解之辭中本有
二段。第一從而白佛言下訖七十三行半偈。
是正領解開三顯一同歸之義。此解不空來
來必有所由。是故第二從世尊大恩以下十
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行。前又
解言。兩段之中各開爲二。正領中有二者。
第一是長行自此下有七十三行半偈。是第
二偈頌。但長行正領解中本有三。一者略領
解。第二將欲廣領解先諮審如來。第三正廣
領。今者唯頌第一略領解。復頌第三廣領
解不頌第二諮審如來。今就此七十三行半
偈自分爲二。初有兩行偈頌上第一略領解。
第二餘有七十一行半偈頌上第三廣領解
也。又上略領解中本有二。一者法説二者譬
説。今兩行亦分爲二。初一行半頌法説餘半
行頌譬説。但上法説中本有二段。一者明昔
日不求二者明今日自得。此一行半偈不頌
不求唯頌自得。上自得言聞未曾有法深自
慶幸獲大善利也。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半
偈頌上第二譬説。頌上譬説中本有二段。一
者言無上寶聚不求爲昔日不求作譬。二者
言自得爲今日自得作譬。今此半行具頌此
兩階。初言無量珍寶不求此頌上不求譬。
自得兩字即頌上今日自得作譬。但言語還
與上相似故知頌也。譬如童子此下有七
十一行半是第二頌上第三廣領解。但上廣
領解中本有二段。第一開譬第二合譬。今
者七十一行半偈亦分爲二。初有四十一行
偈頌開譬。第二佛亦如是下有三十行半偈
頌合譬也。上開譬中本有九譬。今就四十
一行偈亦分爲九段。初有十三行偈頌第一
父子相失譬。第二傭賃展轉下有七行半偈
頌第二父子相見譬。第三即勅使者下有三
行偈頌第三喚子不得譬。第四即以方便下
有三行偈頌第四喚子得譬。第五長者於牖
下五行半偈頌第五教作兒譬。第六示其金
銀下有兩行偈即頌第六付財物譬。第七父
知子心漸已廣大下半行偈頌第七見子志大
譬。第八欲與財物下有四行半偈頌第八付
家業譬。第九子念昔貧志意下劣兩行偈頌
第九子歡喜也。今更道十三行頌第一。七行
半頌第二。三行頌第三。復有三行頌第四。
五行偈半頌第五。兩行頌第六。半行頌第七。
四行半頌第八。兩行頌第九也。上第一父
子相失譬中本有四。一者子離父二者父覓
子三者子還近父四者父憂念轉深。今者十
三行亦具足頌此四段但不次第復有闕略。
今者一行半頌第一。次有六行半頌第二。
次有兩行半超頌第四。次有兩行半追頌第
三也。譬如童子幼稚無識一行半先頌第一
子離父。但上子離父中本有二段。一者言背
父而去。二者言向國而歸。今此一行半唯頌
背父而去不頌向國而歸也。其父憂念此下
六行半頌上第二父覓子。上父覓子中本有
二階。一者覓子不得。二者言不以失一子
之苦癈於家業大事。今者具足頌。言其父
憂念四方推求此半行頌覓子不得。上言其
父先來求之不得也。求之既疲以下有六行
正頌上第二段不失家業大事也。豪貴如是
有大力勢此下有兩行半偈。超頌第四父憂
念轉深。上本有二階。一者失子之苦。二者
假使作念得子之樂。今不頌假使作念得子
之樂。唯頌念失子之苦。上言父毎念子與
子離別五十餘年也。爾時窮子求索衣食此
下兩行半偈追頌上第三子近父。上子近父
亦有二段。一者近父之縁由。二者正明近
父。今者亦具足頌初兩行頌近父之由。次半
行頌正明近父也。上近父縁由言時貧窮子
遊諸聚落逕歴國邑等。從五戒至五戒故言
從邑至邑。從十善至十善故言從國至國也。
或有所得或無所得者今身修五戒十善遷此
身得報名有所得。感生後報者名無所得也。
又一解云。成就業感一期名有所得。不成就
者感於寄受名無所得也。善法資身恒不足
故言羸痩。非唯無善法亦備有九十八使。
故言體生瘡癬也。漸次經歴到父住城。此
半行頌上正明近父。上言遇到其父所止之
城也。 傭賃展轉遂至父舍此下七行半偈
頌第二父子相見譬。上譬中本有二段。第
一明子見父第二明父見子。今初有六行半
頌第一子見父。長者是時下一行頌父見子
也。上子見父中本有四階。一者見父縁由。
二者見父處。三者正明見父。四者生畏避之
心。今者亦具足頌。初一句頌第一。次一句
頌第二。次兩行半頌第三。次三行半頌第
四也。傭賃展轉此一句頌第一見父之縁由
也。遂至父舍此一句頌第二見父之處。上
言遂至父舍住立門側。今者唯道父舍不道
門側義自顯也。爾時長者於其門内此下兩
行半頌第三正見父。上言遙見其父踞師子
床等。或有計算金銀寶物者有廣説有略説
故言計算。説與前人故言出化功歸已故言
内。注記券疏者明因辨果。受記之事故故
言注記券疏也。窮子見父豪貴尊嚴以下三
行半頌上第四階生畏避之心。上言窮子見
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也。長者是
時此一偈頌上父見子中有四段。今唯頌第
一第二。上半行頌第一階見子處。上言時
富長者於師子座也。遙見其子默而識之此
半行頌第二正明見子。上言見子便識。略
不頌第三心大歡喜。亦略不頌第四開暢之
念也。即勅使者此下三行偈頌第三喚子
不得譬。上譬中本有三段。第一領勸擬宜與
無機。第二領誡擬宜與無機。第三兩息化。
今此三行亦頌三段。初三句頌第一。次一行
一句頌第二。次一行頌第三也。今三句頌
第一勸擬宜無機者半行頌勸擬宜。次一句
領無機。上擬宜中有二段。一者領作勸教。
二者正領擬宜。今此半行唯頌領作勸教。
上言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也。不頌正領擬宜
上言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喚此一句
頌第二領勸無機。上無機中有二者。一有
小二無大。今言窮子驚三字此即頌上有小
機。上言窮子驚愕也。喚此一字頌無大機。
上言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爲見捉明無大機
也。迷悶躄地此下一行一句頌上第二領誡
擬宜與無機。上誡擬宜與無機中有二。一
者正明擬宜。二者無機。今不頌領擬宜。唯頌
領誡之無機。上無機中有二段。一者無大二
者有小。今者先頌有小後頌無大。迷悶躄地
此一句頌有小機。上言轉更惶怖悶絶躄地
也。是人執我必當見殺此一行正頌上無大
機。上言于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
定死。長者知子愚癡狹劣此一行頌第三併
領息化。上息化中本有二。一者欲息化。二
者正息化。今不頌第二正息化唯頌第一欲
息化。上欲息化中亦有二階。一者明欲息化。
二者釋欲息化。上言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
須此人勿強將來。以下思惟欲息化。今不
頌也。唯頌第二釋欲息化之意。上言所以
者何父知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爲子所難也
  即以方便此下三行偈頌第四喚子得
譬。上譬中有二。第一父喚子第二子受喚。
初兩行頌第一父喚子。後一行頌子受喚。
但上父喚中本有四段。今者盡頌一句頌第
一。三句頌第二。次三句頌第三。次一句頌
第四也。即以方便此一句頌覓可使之人。即
是覓方便教。上言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
而設方便也。更遣餘人此下三句頌第二得
可使之人。即是得方便教。上言密遣二人
也。眇目者不正之相。欲明二乘教非是眞正
之教故名眇目。二乘教不備説威徳相好故
言無威徳也。汝可語之此下三句即頌第三
與使人之語即是作方便教方法。上言汝可
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也。倍與汝價此一
句即頌第四使人正奉命喚子。正明如來用
方便擬宜衆生。上言時二使人即求窮子也。
窮子聞之此一行頌第二子受喚。上受喚中
亦有四階。今不頌三階唯頌第三階。上第
一既已得之有堪聞之機。第二具陳上事能
受之機。第四其父見子愍而怪之不頌也。上
第三階言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淨諸
房舍。今唯頌此。言淨諸房舍者六塵如房。
於此六塵中無染故云淨諸房舍也。長者
於牖此下有五行半偈頌上第五教作人譬。
上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教作縁由。第二正教
作。第三作人。就作稱可長者之意。初兩行
頌教作縁由。次兩行半頌正教作。後餘一行
頌作人稱可長者意也。上教作縁由中本有
三段。一者明長者見子。二者捨貴人服飾。
三者著賤人衣服。今此兩行只頌第一第三
不頌第二捨貴人服飾捨法身之義。初偈頌
第一見子後偈頌第三著賤人衣服。但上父
見子中本復有三段。今者不頌第一唯頌二
階。上第一句又以他日明見子之時今不頌
也。二者言於窓牖中明見子之處。今者初句
正頌此第二階。下有三句頌第三階正見子
也。於是長者著弊垢衣此一偈頌上第三受
賤人之服。上受賤人服中自有三階。今不
頌第二。唯頌兩階。上半偈頌上第一明無有
相好。下半行頌上第三無智也。方便附近
以下有兩行半頌上第二正教作。上正教作
中本有四段。今具足頌。半行頌第一。一句
頌第二。一行一句頌第三。半行頌第四。方便
附近語令懃作今此初半行即頌第一階領第
三勸取三車。則是勸精進也。上言語諸作
人汝等懃作也。既益汝價此一句即是頌第
二領第二示三車處。上言後復告言咄男子
汝常此作勿復餘去也。併塗足油此一行一
句頌上第三歎作具領第一讃歎三車。上言
汝等所須瓮器米麺今以塗足油以代上老弊
使人。老弊使人者只是神通。今塗足油代
者外國用塗足油能履水如地飮以代上麺食
以代上米。是故論文言揣食有二者。一麁
二細。飯等名麁飮等名細。薦席以代上瓮器
盛物明或如薦席。又以軟語若如我子此半
行頌上第四領上第四必與不虚。上言好自
安意我如汝父即是保與不虚之義。長者有
智漸令入出此一行是第三即是頌上第三作
人稱可長者之意。上稱可中本有四段。即
領上三乘受行中四段。今唯頌第三段。餘
者皆不頌也。一者汝常作時無有五種之惡
即譬領心各勇鋭義。今者不頌也。二者自
今已後如所生子領内凡相似聖人。今者亦
不頌。唯頌第三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
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
糞。見諦思惟治道修行故言二十年。不頌
第四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得阿羅漢果也
示其金銀此下兩行頌上第六付財物譬。上
譬中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就父付中有
三階。今者悉不頌也。唯頌子受。子受中又
有三。唯頌第二第三不頌第一一往奉命也。
示其金銀此一行即頌第二正受。上言領知
衆物也。猶處門外一行即頌第三而無悕取
一飡之意下劣之心亦未能捨也。 父知子
心漸已廣大此半行是第七即頌上第七見子
志大譬也。欲與財物此下四行半偈是第
八即頌第八付家業譬。上譬中本有四段。
唯不頌第一臨欲終時付家業之時。自餘三
段皆頌。欲與財物一行頌第二集證明之衆。
於此大衆説是我子此兩行半頌第三會父子
天性。二十年者人天受道器也。凡我所有
一行頌上第四正付家業也。子念昔貧志
意下劣此下兩行頌上第九諸子歡喜譬也
佛亦如是自此下有三十行半偈是第二。頌
上合九譬而成八段。佛亦如是一句頌合第
一父子相失譬。次知我樂小法有一句頌合
第二父子相見譬。次未曾説言汝等作佛下
半行頌合第三呼子不得譬。次而説我等得
諸無漏下半行頌合第四喚子得譬。次成就
小乘聲聞弟子下半行頌合第五教作人譬。
次佛勅我等下有十八行半頌合第六付財物
譬。次如富長者下有三行併頌合第七第八
兩譬。次我等今日得未曾有下有七行頌合
第九子歡喜譬也。更道八階。一句頌第一。
一句頌第二。半行頌第三。半行頌第四。半行
頌第五。十八行半頌第六。三行併頌第七第
八。次七行頌第九子歡喜譬也。今言佛亦如
是此一句頌合第一父子相失譬。就中本有
二句。今只得頌大富長者即是如來。略不
頌我等皆似佛子也。知我樂小此一句頌合
第二父子相見。上合譬言如來常説我等爲
子是始終爲語。今言知我樂小者當照機時
爲論也。未曾説言汝等作佛此半行即頌合
第三呼子不得譬。上合譬中本有二。無有
大機有小機今者唯頌無大機也。上言我等
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既
無大機故言未曾説言汝等作佛。略不頌樂
於小法小機之義也。而説我等得諸無漏此
半行即是頌合第四喚子得譬。上得譬中本
有二段。一者父喚二者子受喚。就父喚子中
自有四段。上合譬中唯合第四階時二使人
即求窮子句。上合譬言世尊令我等思惟蠲
除諸法戲論之糞。今者不頌也。子受喚中
本有四段唯合第三段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
與除糞。上合譬文言我等於中懃加精進得
至涅槃一日之價。今者只頌此句故言而説
我等得諸無漏也。成就小乘聲聞弟子半行
即是頌合第五教作人譬。前開譬中本有三。
第一教作縁由。第二正教作。第三明作人
稱可長者意。三段上合譬中皆合闕略而已。
今者唯頌第三段中第四階餘者不頌。何者
上教作縁由中有三。上合譬唯合第三不合
餘二。上合第三階言先知我等深著蔽欲下
訖不爲分別寶藏之分。今者都不頌也。第
二正教作譬中有四段。合中唯合第二第三
階。上合文言世尊以方便力説如來智慧。
即是合當加汝價亦得合諸有所須。今者亦
都不頌也。第三作人稱可長者之意中有四
段。上唯合第四階言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出
入無難羅漢果。上合譬文言我等從佛得涅
槃一日之價以爲大得。今言成就小乘聲聞
弟子正頌合此也。佛勅我等自此下十八行
半頌合第六付財物譬。上開譬中有二。一
者父付二者子受。就父付中有三段。上不
合今亦不頌。合子受中亦有三段上備合三
段。故今此頌合中亦備頌合子受三段。今十
八行半偈中一行頌合第一。次五行頌合第
二。次十二行半頌合。第三也。初一行言佛勅
我等此頌子受。開譬中第一言爾時窮子即
受教勅合譬言我等又因如來智慧也。我承
佛教爲大菩薩下五行頌合第二正轉教領知
衆物金銀珍寶也。即是上合譬中言爲大菩
薩開示宣説也。從如彼窮子下有十二行半
偈頌合第三而自於此無有志願明不求之
義。但上有正合有釋合。今此十二行半分
爲二。初十一行半頌正合不求。二言導師
見捨一偈頌上釋句。就十一行半偈中自有
三段。第一言如彼窮子一偈先牒不求外譬。
第二言我等雖説佛法寶藏一偈内合不求之
義。第三從我等内滅下有九行半偈正頌不
求。即廣上品初三不求即自成三段。初我等
内滅有四行廣上第一居僧之首故不求。第
二我等長夜有四行偈廣上第二自謂已得涅
槃故不求。第三言我等雖爲諸佛子等一偈
半廣上第三年朽邁故不求。導師見捨此一
行是第二頌上釋不求之句。言所以者何佛
知我等心樂小法下是也。如富長者此下三
行是第七併頌合第七見子志大譬。亦併頌
合第八付家業譬。就中自分爲二。第一一行
半牒四種外譬。第二一行半帖合譬也。如富
長者知子志劣此牒第四喚子得譬。以方便
力此牒第五教作人譬。柔伏其心此牒第七
志大譬。然後乃付一切財寶此牒第八付家
業譬。來佛亦如是此一行半是第二帖合四
種外譬。初二句帖合第四。知樂小者下二句
帖合第五。調伏其心即帖合第七。乃教大智
即帖合第八也。我等今日得未曾有此下七
行偈是第八頌合第九子歡喜。就中有三。第
一一得正明歡喜。第二半行擧外譬帖合。第
三五行半廣明歡喜相也。世尊大恩此下
十三行偈是正領解中第二解。從佛來故歎
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前。正領解中有三。即
是長行與偈爲二。今此中有二者。第一有
六行半偈正歎佛恩深難報。第二諸佛希有
有六行半敍出佛恩之相。又就此兩段之中
各有二。初段中二者。初有一行先明佛恩即
是開三顯一也。從無量億劫下五行半明無
能報者。就此第二自有三。初半行總明無
能報者。第二手足供給下四行別明世間供
養無能報。第三如斯等事下一行總結無能
報也。諸佛希有此下有六行半明敍佛恩之
相。亦有二者。第一有兩行明身業利益。第
二有四行半明口業利益即是權實二智開三
顯一義也
  藥草喩品第五
此品中借三草兩木爲喩。但從多受名故言
藥草喩品。第二譬説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中
本有四段。第一譬喩一品正譬説開三顯一
化中根人。第二信解品是中根人領解。今
此藥草喩品是第三明如來述成中根人得解
之義。第四授記也。但四段之中例開爲二
正譬説中有二者。第一是舍利弗請。第二如
來答。領解有二者。第一經家敍四大聲聞得
解之相。第二正是四大聲聞領解之辭。今此
品述成中根人得領解之義中有二者。第一
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但上四大聲聞正領
解之辭中本有三段。一者略領解二者將欲
廣領解先諮審如來。三者廣領解。今如來
唯述成廣領解略不述前二段也。然第三廣
領解中本有二。第一從譬若有人下入偈盡
七十三行半偈作九譬。領如來明開三顯一
同歸之義。第二從世尊大恩以下有十三行
偈歎佛恩深難報以結領解。今就此長行亦
分爲兩段即述成向者兩段。第一從品初訖
若有所説皆不虚也以來。先超述成第二佛
恩深難報。第二從於一切法以智方便竟長
行。追述成第一正作九譬領如來七意開三
顯一之義。又就此兩段之中各有三段。述成
歎佛恩深難報中有三者。第一正述成。第二
明説所未盡。第三擧法王明如來所言不虚
也。何者從品初訖誠如所言此是第一正述
成已上歎佛恩深難報。汝上言手足供給頭
頂禮敬於恒沙劫猶自難報此實自如汝所歎
也。但物情起疑見如來述成四大聲聞歎佛
恩深難報。謂言如來徳行深恩體盡如四大
聲聞淺智所歎。是故第二從如來復有無量
無邊阿僧祇功徳下訖説不能盡詺爲出説所
未盡。但汝上十三行偈歎佛恩深難報。
歎小分一方所説直言如來有權實之智益物
之恩。自汝所不歎者復有無量無邊不可説
不可數深恩重徳無方益物。此即釋疑情也。
但物情於此第二重中仍復起疑。疑言如來
體盡只自有權智無方益物。實智説理度人。
佛雖備有衆徳若以權實往收則不出此兩
途。云何復言更有無量阿僧祇功徳。此則
前後自相鉾鍎難可取信。既有此疑是故第
三從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下竟皆不虚
也擧法王明如來所言不虚。不自在人有所
畏懼吐言陳教率多不實。王之爲體居宗體
極住自在之地。何容有虚唱之勅。欲明如
來是法中之王吐言陳教無有虚唱之説。是
故有此第三段。但第一正是述成已歎佛恩
深難報。後兩段釋疑也。就此三段之中各有
二階。第一正述歎佛恩深難報有二者。第一
從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以下竟眞實功徳此
述讃四大聲聞。理上之言巧善哉之言甚善
甚善。及諸大弟子者即是須菩提大目犍連
迦栴延等。第二誠如所言。此則述已言下之
理實。前明理上之言巧。後明言下理實。此
一雙合是第一正述四大聲聞以十三行偈歎
佛恩深難報也。第二明説所未盡中有二者。
第一言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徳。此
正出説所未盡之法。只言自汝十三行偈歎
佛恩深難報之外更有無量功徳不可説不可
數。第二言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説不能盡此
明説不盡。此一雙合是第二明已説所未盡。
亦是釋物疑情。疑如前釋也。第三明不虚中
有二者。第一從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王。此
先擧法王以爲不虚之端。第二言若有所説
皆不虚也。此正明不虚此一雙合。是第三
明不虚亦釋疑情疑如前述。從於一切法
以智方便以下是第二追述成第一正領解如
來開三顯一之義。就此第二段中有三者。
第一從一切法以智方便竟示諸衆生一切智
慧將欲述成。先出已上所領之法即是權實
二智開三顯一之義也。第二從譬如三千大
千世界以下訖是故不即爲説一切智慧以來
將明今日得解。先道四大聲聞昔日不解三
一之義。執三乘定別迷同歸之理。如草木
禀乎天澤増長。各不自知得潤増長差別之
相。此即明昔日不解成今日得解之相。第
三從汝等迦葉甚爲希有下竟長行。正述成
已今日得解開三顯一義也。就此三段之中
各有二。第一出所領之法中有二者。第一
雙開兩章門。第二雙廣兩章門。兩章門者於
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説之此是權智章門。
其所説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此是實智章門
也。今釋權智章門義。於一切法者是佛果
佛智知一切法即是一切種智萬善是一切智
家因以智方便而演説之者。此明如來於一
切智家因法上以善巧智持作三乘之法。故
言以智方便而演説之也。其所説法皆悉到
於一切智地者。此是釋實智章門。其所説者
其權智昔所説萬善之法也。此萬善理中能
感得一切智故言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也
如來觀知此下是第二廣上兩章門。先廣權
智章門自有二。一者識藥。二者知病。今言如
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此是第一明如
來識法藥之義。即是權智所照之境。亦知
一切衆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是知病之義。
知一切衆生深心所行者明如來知三乘人根
性所宜。故如聲聞根性宜行四諦。縁覺根
性宜行十二因縁。菩薩根性宜行六度也。通
達者通是無壅義。達是到義。明三乘人根
性所宜行必斷煩惱無壅。是通義也。明三乘
人根性所宜行必到三界外盡無生智。是達
義也。無礙者明如來知三乘人根性盡。是
無礙也。今者擧所宜行通達表明如來知三
乘根性盡。故云知一切衆生深心所行通達
無礙也。又於諸法究盡明了下是第二廣
上實智章門。就中亦有二。一者識藥。二者
知病。今言又於諸法諸法究盡明了此是第
一識法藥之義。此明識實智所照之境。如
來實智於一因一果中悉知故言究盡明了
也。示諸衆生一切智慧此是第二知病。知病
之義只知衆生有大乘機。即爲受記未來皆
得佛故言示諸衆生一切智慧也。是則識藥
如前。知病如後。應病與藥令得服行。迦
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此下訖是故不即爲説
一切種智。是第二將欲述已今日得解。先道
已昔日不解三一之義。如草木無情禀天澤。
増長而不自知増長差別。此中亦有兩段者。
第一是開譬。第二是合譬。此兩段各有二。開
譬中有二者。第一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以下
訖華果敷實以來。詺爲禀澤増長譬。第二從
雖一地衆生下訖各有差別。詺爲不自知譬。
明三草兩木終日禀乎天澤。増長各不自知
増長差別之相。内合明四大聲聞昔日親禀
受三乘之教。修行而不自知所行只是一乘
始終同歸得一佛果。又就第一禀澤増長譬
中自開爲三譬。第一從譬如三千大千以下
訖名色各異以來先出能禀。能禀即是草木。
第二從密雲彌布以下訖其澤普洽以來又出
所禀。所禀者是密雲。第三卉木叢林及諸藥
草以下訖華果數實正明禀澤増長也。前明
能禀是草木。次明所禀是雲雨。後正明禀澤
増長也。内合能禀受教者是四大聲聞。所禀
之者是如來形聲利益也。正明禀澤増長者
正明四大聲聞禀教修行也。就此三譬之中
各有二階。能禀譬中有二者。即是有本有末。
但正明草木是其末。此草木應有本。本是
土地也。從譬如三千訖山川谿谷土地以來
此五種是第一能禀家之本也。第二從所生
卉木叢林訖名色各異正出能禀。即是三草
二木也。内合爲論。能禀家本即是衆生過去
習因善根。能禀之草木即是今日善習果所
成衆生。今者欲取草木不取其本。是故下合
譬中唯合草木不合其本也。問者言衆生有
多種自有惡習因所成衆生。自有惡報因所
成衆生。自有善習因所成衆生。自有善報
因所成衆生。今者爲取何因所成衆生。解
釋者言。不取兩惡因所成衆生以爲能禀。
但兩種善因所成衆生中唯善習因所成衆生
爲能禀。不取善報因所成衆生爲能禀也。
何以故爾。善報因無有増長之義故不取也。
善習因所成衆生有増長義是故取爲能禀
也。問者又言。今取善習因所成衆生以爲
能禀。爲當止取善習因有増長義耶。所成衆
生亦有増長義。解釋又言。衆生是假名假名
無別體以法爲體。今習因善是實法。此法成
衆生。但習因善有増長。衆生是假名不當増
長。不増長但有名用而已也。問者又言。衆
生無別體只用習因善爲體。習因既増長衆
生那得不増長。若言衆生不増長則不應言
以習因爲體。解釋又言言。我本言假名法
無體以習因善爲體。若責今衆生別増長者
便應假名法別有體。云何言以他爲體。此
中大意片對四大聲聞。今涅槃及五乘故借
三草二木以譬能禀。草有三種上中下也。
木有二種有大木有小木。下經又言大樹小
樹。但草木自有衆多今唯取堪爲藥者。内合
衆生雖復凡聖衆多。止取五乘之人堪修行
者爲藥之用。人乘天乘此二人以譬小藥草。
聲聞縁覺此二人以譬中藥草。三乘中菩薩
以譬上藥草。今大乘中明内凡夫菩薩以譬
小樹。初地以上菩薩以譬大樹。所以人天
二乘合譬小草聲聞縁覺復合譬中草者。今
欲偏片對此人。道其昔日雖禀如來經教不
知權實之用同歸之理。是故合人天二乘取
譬小草如勝鬘所明名爲無聞非法衆生。此
則鄙其昔日不知之義也。復合聲聞縁覺者
義亦如是也。問者言菩薩等自知如來權實
之教同歸之義。何故言鄙之。釋者言。已如
前釋但止片對四大聲聞縁覺等涅槃及菩
薩。若同取聞佛説法増長善根之義。大乘
人與小乘人皆有増長。取喩三草二木皆禀
天澤増長。若取知與不知之義大意止片四
大聲聞故涅槃及餘人也。問者又言。汝若
使菩薩有増長之義以譬二木者。我聲聞亦
有増長之義以譬藥草不言不知之義以譬藥
草也。解者復言。此品本爲述成四大聲聞今
日得解先道其昔日不解。故以草爲譬。道其
禀澤不知故。聲聞等存不知之邊。菩薩存増
長之邊。第二所禀譬之中有二。一者是所禀
家之本。二者正出所禀也。密雲彌布遍
覆三千大千世界此是第一所禀家之本。本
是雲也。内合用如來身形及聲教譬雲。一時
等澍其澤普洽此是第二正出所禀。所禀者
是雨以譬如來聲教所宣之法。即是雨等被衆
生如天等雨草木。但明此草木同禀天雨生
長有昇降。如衆生同聽佛説法増長善根有
昇降之殊也。卉木叢林此下是第三正明
禀澤増長譬亦有二者。第一從卉木叢林下
訖各有所受以來名爲受潤譬。第二從一雲
所雨下訖華果敷實名爲増長譬。前明受潤
後明増長。内合明衆生初始聞佛説法皆歡
喜領受。如草木禀天雨一往受潤。後明増
長者。明衆生昔日聞佛説法後相與増長善
根。下合譬雖道後生善處以道受樂。此明
報因得報果。非不有報因。但今日辨増長
之義止取習因習果。明其増長之義。此兩譬
中各有二階。受潤譬中有二者。第一從卉木
叢林及諸藥草下訖隨上中下以下此牒受潤
之法。即是三草二木根莖枝葉者喩前所述
五種人信戒定慧也。第二言各有所受此一
句正明受潤之義。内合明衆生昔日聞佛説
教各各受持。故言各有所受也。第二増長
譬中有二階者。第一言一雲所雨先牒増長
所由。所由者是雲雨。内合衆生所以得習
善増長者由有如來形聲。第二言稱其種
下三句正明増長。此三句亦次第相生。初
言稱其種性此先擧増長之類。喩五乘人根
性各有種類而得生長。此正明増長。華果敷
實此釋成増長之相。若不増長云何言有華
果之實也。雖一地所生此下是第二明不
自知譬。三草二木終日禀乎天澤不知増長
差別之相。明四大聲聞昔日親自禀受如來
三乘教執三乘定別。迷同歸之理而不自知
三乘所行始終只是一乘同趣一果。又就不
自知譬中亦有二階者。第一雖一地所生一
雨所潤者。先擧不自知所由。第二言而諸
草木各有差別此正明不自知。雖復有差別
之相而不自知。所以有此差別内合四大聲
聞昔日禀如來三乘別教各得別果。于時三
乘自言彼此各異而自不知始終同歸倶至極
果也。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自此下是
第二合譬。但上開譬中本有二。一者是禀
澤増長譬。二者不自知譬。今此合譬中亦有
二段者。第一從如來亦復如是下竟具足蒙
潤各得生長合禀澤増長譬。第二從如來説
法一相一味以下合不自知譬也。就第一段
中有二。第一歴別正合。第二擧外譬帖合也。
歴別合者但上禀澤譬本有三。三中各有二。
今者合之爲體。宜開爲五。所以不六者上開
能禀譬中有二。一者本二者末。今但合末
不合其本。所以成五段。又不次第。今先合雲。
二合草木。三合雨。四合受潤。五合増長。但上
草木本是第一。今者在第二。上作次第者
先有草木然後興雲注雨則受潤増長。今此
中則先興雲蔭草木然後注雨令草木受潤増
長也。就合雲譬中有二重。一者擧佛形合
雲。二者擧如來聲教合雲。佛形聲普周皆
譬於雲。但第一擧如來形合雲中自有二階。
第一正擧如來形合。第二言如大雲起擧外
譬帖合也。以大音聲此下是第二擧如來聲
教合雲亦有二重。第一擧總合雲。第二擧別
合雲。此兩段各有二。擧總合雲二者。第
一言以大音聲普遍天人阿修羅此正擧總聲
教合雲。第二言如彼大雲下竟大千國土此
擧外譬帖合。從於大衆中而唱是言以下第
二擧別聲教合雲。就此第二亦有二亦有
二者。第一正擧別聲教合。第二奬勸時衆
來聽法也。就第一擧別聲教合中自有六種
別聲教。第一從於大衆中而唱是言以下先
明如來有十號之徳。第二從未度者令度下
明四弘誓之徳。第三從今世後世如實知之
此明三達之徳。今世即是現在世後世即是
過去世。亦是未來世。若據現在追望過去
此即後世。若背未來向過去此未來即是後
世之義也。第四言我是一切知者此明種
智。知一切法故言一切智。此即擧境目智
也。第五言一切見者此則明五眼之徳也。
第六言知道者下明有導師之徳。開導者開
三乘是方便説三乘法只是一乘法故言有導
師徳也。汝等天人阿修羅此下是第二奬勸
來聽法也。爾時無數千萬億種下竟來聽法
此是第二合上草木。上言所生卉木。來至
佛所而聽法上開譬所無。今日義出也。如來
于時觀是衆生此下是第三合上雨。上言一
時等注也。種種無量此下是第四合上受潤。
此合中自有二。即合上二。上言隨上中下。
今言種種無量。正合隨上中下也。皆令歡喜
快得善利即合上各有所受也。是諸衆生聞
是法已此下是第五即合上増長。上言一雲
所雨稱其種性。今就此合譬中自有二。一者
明報果即是是諸衆生聞是法已現世安穩後
生善處也。亦得聞法此下是第二明得習果
也。如彼大雲以下是擧外譬帖合。但合
禀澤譬有二。一者歴別正合。此下是第二擧
五種外譬。帖合如彼大雲即帖第一合雲譬
也。雨於一切此即帖合上雨譬也。卉木叢林
即帖合上第二合草木也。如其種性具足蒙
潤帖合受潤也。各得生長此即帖合第五増
長譬也。如來説法一相一味此下是第二
合不自知譬。就此合中自有五重。一者先
出所不知法。二者正合不知。三者形釋不知
擧如來知諸法形釋二乘不知。四者擧不知
外譬帖合。五者還用如來知結合也。今言
如來説法一相一味下先出所不知之法自有
二。此句作兩章門。一相者無爲果章門。一
味者有爲章門。明如來昔日所説三乘之法
始終同得一無爲一有爲之果。故言一相一
味也。第二釋先釋無爲章門有三句。所謂解
脱相此句正明因果盡處兩種無爲。下二句
別明。離相明因盡滅相明果亡也。究竟至
於一切種智者釋有爲果章門也。其有衆生
聞如來法此下是第二正合二乘人不自知
也。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衆生此下是第
三擧如來知。形釋二乘不知作三階。第一
唯有如來知此衆生下正明如來知衆生根
性。即是知病義。第二念何事下明如來知應
根性所須之法。即是識藥。何者故如四諦十
二因縁等乃至待處待伴種種入道不同也。
第三衆生住於種種之地下還擧衆生根性不
同。總結如來知病識藥也。今者第一知衆
生種相體性者明如來知三乘種別不同。表
相亦異利鈍體殊習性非一也。第二明知衆
生根性所須法者。大論衆生心用不出三慧。
故擧三慧以明所須之法不同。就中自有四
階。初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此三句。正明所
須境界不同入道各異也。第二云何念云何
思云何修此三句。由衆生現在修行方法不
同也。第三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此
三句。明現在行家過去因不同也。第四以何
法得何法此二句。明現在行家未來果亦
不定。若好作文時以何法念得何法。以何法
思得何法。以何法修得何法。但文句雖略
以義可推也。衆生住於種種之地下是第三
總結如來知病識藥明了無礙也。如彼卉木
叢林以下合不自知譬中第四擧不知外譬帖
合也。如來知是一相此下第五擧如來知結
合也。汝等迦葉甚爲希有此下是第三正
述成已今日得解已具足解開三顯一。但此
文略只道解開權。就此第三段中亦有二者。
第一正述其解權第二從所以者何下釋也
而説偈言此品有兩段即長行與偈爲二。自
此下有五十四行半偈是第二重頌。但上長
行中本有二。一者從品初訖若有所説皆不
虚也。先明述成四大聲聞歎佛恩深難報今
者不頌。所以不頌者。述歎佛恩深難報。此意
大悲是正述領解傍及此義。是故略不頌也。
唯頌上第二述成正領解而已。但上第二正
述成領解之中本有三段。第一從於一切法
以智方便竟示諸衆生一切智慧將欲述成領
解。先出其所領之法。第二從譬如三千大
千以下竟是故不即爲説以來。名爲明昔日
不解形今日得解。第三汝等迦葉甚爲希有
以下正是述成今日領解。就此五十四行半
亦爲三段。初有四行偈頌上第一出所領之
法。第二從迦葉當知譬如大雲以下有四十
七行偈頌上第二昔不解。第三迦葉當知以
諸因縁以下有三行半頌第三正述成領解也。
上第一出所領之法本有二。第一有兩句
開兩章門。第二解釋章門。今此四行偈亦
爲二。初兩行頌開章門。第二有兩行頌第
二釋章門。就前兩偈中初偈頌權智章門。
後偈頌實智章門也。今言頗有法王此一偈
頌上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説之。即是開
方便門。今言破有法王者破二十五有之法
王。隨衆生欲者隨三乘根性之欲也。如來
尊重此一偈頌上實智章門。上言其所説法
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今言如來尊重智慧深
遠久默同歸之要不務速説也。有智若聞此
下兩偈頌上第二釋兩章門。初偈頌釋權智
後偈頌釋實智章門。上釋權智中本有兩句。
初言如來觀智一切諸法之所歸趣。此是識
法知三乘諸法歸趣一乘。今者不頌。又言亦
知一切衆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此是妙識
三乘人根性。今者一行唯頌此也。是故迦葉
隨力爲説此偈頌上釋實智。上釋實智中本
有兩句。初又於諸法究盡明了此是識法藥
義。今者不頌。後言示諸衆生一切智慧今者
一偈唯頌此句也。迦葉當知此下有四十
七行是第二即頌上第二昔日不解。上長行
中本有二。一者開譬二者合譬。今就此四
十七行中亦分爲二。初有十行半頌開譬。第
二佛亦如是有三十六行半頌合譬。上開譬
本有二。第一禀澤増長譬。第二明不自知
譬。今就十行半亦分爲二。前有九行半頌禀
澤増長。後有一行頌不自知。但上禀澤増長
譬中本有三。一者能禀二者所禀三者正明
禀澤増長。今就九行半亦分爲三。但不次第
耳。第一先有四行超頌第二所禀也。第三
有兩行半還來頌上第一能禀也。第三有三
行頌上第三正明禀澤増長也。但上所禀譬
中本有雲雨爲本末。今先有三行頌雲也。
次其雨普等有一行頌雨也。上雨雲譬譬於
形聲兩事。今三行亦分爲二。初一行頌頌形
雲譬。慧雲含潤下兩行頌聲雲譬。就兩行中
初行正頌雲譬。日光掩蔽此一行是第二義。
明含雨雲之相自有三意。初言日光掩蔽此
一句欲明如來未出之時外道有邪教化人如
旱天日光也。今明密雲一出日光即隱内合
明如來出世之時雖復未説言教。然外道邪
教於茲殄滅也。次言地上清涼此是第二意。
密雲既普上地清涼此明衆生覩如來莫不歡
喜也。靉靆垂布下兩句是第三意。一覩此雲
似山似石然終不可以手取攬。内合明如來
此形有同凡夫之體以智諦求佛身者即法身
也。形即不形聲即不聲也。其雨普等此一行
頌雨上言一時等澍其澤普洽也。山川嶮谷
此下有兩行半還頌上第一能禀。上能禀中
本有二。一者能禀之本即是土地。今先有半
行頌之也。二者正出能禀即是三草二木。
今所餘兩行通頌之也。其雲所出此下有三
行即頌上正禀澤増長。上正禀澤中本有二。
一者受潤二者増長。今此三行初一行頌受
潤後兩行頌増長也。上受潤中本有二。一
者受潤所由二者正明受潤義。今一行中其
雲所出半行先頌受潤所由也。次有半行正
頌上受潤也。上増長中本有二。一者正明
増長。二者明増長相。今者兩行中初一切諸
樹上中下等有一行正頌上増長也。根莖枝
葉一行即頌上増長之相也。如其體相此下
有一行第二頌上不自知譬。上譬中本有二。
一者不自知所由。二者正明不自知。今此一
行通頌之也。佛亦如是此下有三十六行
半頌上合譬。今就此三十六行半中亦爲兩
段。初有三十五行頌合禀澤増長譬。一行
半頌合不自知譬也。上合譬中分爲兩段。
第一歴別合。第二擧外譬帖合。今不頌帖
合唯頌上歴別合。上歴別合中仍開爲五。
先合雲次合草木次合雨次合受潤次合増長
也。今者還依開譬中作三段。復依合譬作次
第。今就三十五行初有十三行半頌合所禀。
第二有兩行頌合能禀。第三有十九行半頌
合正禀澤増長。今就十三行半自分爲二。
第一七行半頌合雲譬。第二有六行頌合雨
譬。今先頌合雲譬。上合中本有二。一者擧
形合雲。二者擧聲合雲也。今七行半中初一
行頌擧形合。次六行半頌擧聲合也。上擧
形合中有二。初正擧形合次擧外譬帖合也。
今佛亦如是下半行頌正合。次半行頌擧外
譬帖合也。既出于世此下有六行半頌擧聲
合雲。上擧聲合中有二。第一擧總聲教合。
第二擧別聲教合也。今六行半初一行頌合
第一。五行半頌合第二也。上擧總聲教合中
有二。初正擧總聲合。第二擧外譬帖合。今既
出于世此一行唯頌正合略不頌帖合也。上
擧別聲教合中有二。初正擧別聲合。第二
勸時衆來聽。今此五行半中亦有二。初有
三行半正頌擧別聲合。次有兩行頌合勸聽
也。但擧別聲中佛本有六種徳合聲。今此
三行半中初大聖世尊下有兩行頌合十號之
徳也。次充潤一切下有一行半頌合四弘誓
之徳也。略不頌所餘四徳也。諸天人衆此
下兩行頌合別聲中第二勸來聽法也。爲大
衆説此下六行頌合上雨譬。分爲四段。初
兩行正頌合雨譬。我觀一切下二行半明心
平等。常演説法下一行明無疲厭。充足世
間下下半行擧外譬帖也。從貴賤上下兩行
是第二頌合能禀譬也。一切衆生聞我法者下
十九行半是第三頌合上受潤増長。就十九
行半中分爲二。初十一行頌合受潤。後八行
半頌合増長。就十一行中自開爲五段。初一
切衆生下半行頌合種種無量句。即是頌合
受潤衆生也。次隨力所堪下半行正頌合受
潤也。次或處人天下七行廣擧三草二木明
受潤不同衆生。次佛平等説法下一行半明
佛心平等而衆生受潤自異也。次佛以此喩
下一行半明是少分喩也。今還就七行廣擧
三草二木。中前四行明三草後三行明二木
也。四行明三草者或處人天轉輪聖王下一
行明人天二乘爲小草。知無漏法下兩行明
聲聞縁覺二乘爲中草。求世尊處下一行明
外凡夫偏行六度菩薩爲上草也。三行明二
木者有諸佛子下一行半明内凡菩薩爲小
樹。安住神通下一行半明常住以上聖位菩
薩爲大樹也。我雨法雨此下八行半頌合増
長分爲四段。初一行略頌合第二有一行擧
外譬帖合也第三有一行半廣頌合譬也。第
四有五行據五品人頌合也。初一行中自有
二。初我雨法雨下三句頌合増長所由。次一
句正頌増長也。如彼藂林此下一行是第二
擧外譬帖合。亦有二。初如彼藂林下三句
擧増長法體即是稱其種姓句也。次一句亦
頌増長也。諸佛之法此下有一行半是第三
廣頌合。初三句正頌合一相一味句。次一
句頌合快得善利句。次有二句頌合後生善
處句也。聲聞縁覺此下有五行廣擧五品人
明増長。但不具足。初聲聞縁覺下一行半先
出二乘人即中藥草也。次若諸菩薩有一行
半出小樹。即是信首以上菩薩也。次復有住
禪得神通下有兩行出大樹。即是初地以上
菩薩也。如是迦葉此下一行半是第二頌合
不自知譬也。迦葉當知此下三行半頌長
行末第三述成今日之解。上述已解開權略
不述解顯一。既述開權顯實自彰也。今此
偈長出顯實之義。初有兩行半正頌上述開
權。次一行長出顯實也。但上述開權中本
有二。初正述解開權二釋。今此兩行半唯
頌正述句。不頌釋句也
法華義記卷第六



法華義疏卷第七
 光宅寺沙門法雲撰 
  授記品第六
此品中爲四人授當果之記仍爲品目也。若
談受記則義在菩薩。若語授記則義關如來。
是則受是取義授是與義也。但記有二種一
者能記二者所記。能記即是如來言教正是
記體。所記即是菩薩未來佛果及國土名號
亦名爲記。此是從他得名也。但譬説開三
顯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四品即爲四段。今此
下一品是第四段爲中根人授記。前又解言
四段中例開爲兩。今就此授記中有二者。
第一正爲此四大弟子授記。第二品末一偈
即復許爲下根之徒説同歸之義也。正授
記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的爲大迦葉授記。
第二即更爲三聲聞授記。第三通爲五百弟
子授記也。爾時大目健連此下第二更爲
三聲聞授記正由已請。是故別爲一段。就中
自二第一目連等三聲聞請記。第二如來爲
三人各授記即作三階也。我諸弟子威徳
具足此下有一行半第三通爲五百弟子授記
  我及汝等此一行是品中第二段即許爲
下根人説也
  化城喩品第七
明因中第三廣説開三顯一中自有三段。即
化三根人爲三段。自此下竟學無學人記品
有三品經。是第三明宿世因縁説開三顯一
之理化下根人。但上根人中根人中各自有
四段。今此化下根人。若准上例應有四段。
以義相從只有三義。正有宿世因縁説有授
記有領解無有述成。雖有三義只有二段。何
以知之。領解入授記中文句既渾直分爲二
段。第一此化城品正明宿世因縁説化下根
人。第二餘二品爲下根人授記。大意正言。我
昔日已曾於大通智勝佛所于時在十六王子
數已爲汝覆講説法華今者復爲汝説云何三
聞不解。是故下經文言我在十六數曾亦爲
汝説以是本因縁今説法華經。但下根執之
徒聞此往因縁相與解悟。就此品中大判爲
兩段。第一從長行初盡偈先明佛智能見往古
久遠之事。第二從佛告諸比丘下長行初盡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