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經義記 (No. 1715_ 法雲撰 ) in Vol. 33

[First] [Prev+100] [Prev]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四
 光宅沙門法雲述 
  譬喩品第三
此品名目未應在此。何以知之。譬喩之意本
爲中根人譬説開三顯一。但法説開三顯一
化上根人猶自未竟。云何已是譬喩説耶。所
以題品在中者。蓋是出經者分卷令調故。割
法説之餘安置此中。不欲令卷有大小。是
故移譬喩品名置第二卷初。若實論品處正
從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以下此
處方是譬喩品也。若用此法説四段准下譬
説化中根人四段者。亦應具四品。第一正
法説之處即應言法説品。無異下化中根人
中譬喩品也。若是領解段即應言領解品。
無異下化中根人信解品也。若是述誠段即
應言述誠品。無異下化中根人有藥草品也。
若是受記段即應言受記品。無異下化中根
人有四大弟子受記品也。今法説四段所以
無有如此品者有三義因縁。其第一意正以
下類上。下譬説中既有四品今以下類上其
義可求。若以上類下下亦應無四品。是故
互相映發有無意趣自顯。第二義言但法説
文句少故不復立四品。第三義亦可是出經
者深取佛意止作二十七品。于時時衆感悟
所宜如脱更立於時衆無益。然他方異土亦
何啻二十七品也。但法説開三顯一化上根
中本有四段。從此以下盡偈是第二段明上
根舍利弗等領解也。前判法説四段之中。
例開爲二今此領解段中有二者。第一是經
家敍舍利弗得解之相。第二正是舍利弗領
解之辭。又就此兩段中各開爲二。初經家
敍中有二者。第一先明經家敍内心歡喜。
第二經家敍外形恭敬。從即起合掌下是也
 而白佛言以下是第二正領解之辭亦有
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也。今且就
長行中自有三段。第一正明舍利弗自陳得
解故歡喜。第二從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下竟
思惟取證詺爲悔過自責也。第三我從昔來
下訖長行結領解也。又就此三段中各開爲
二。又就各開爲二中初重例皆不開。第二
重中例復各開爲二也。今初段中二者。第
一正領解第二從所以者何下擧昔日之憂形
釋今日之喜。昔日既有悔有疑故恒憂。今日
疑悔除故所以喜也。就此第二釋中例皆開
二者。第一擧昔日悔第二擧昔日疑。所以者
何下竟失於如來無量知見。是第一詺爲擧
昔日之悔形釋今日之喜。是則顯今日得解
之相。何以知然。昔日大品座時親見菩薩受
學大乘受記成佛。而我不豫斯例悔不取大
可感可傷。無量知見者即是佛果。然此佛果
是昔日所不取是所悔之事也。從世尊我常
獨處下竟而見濟度是第二擧昔日疑形釋今
日喜。既實有大乘之法我等同入無生之理。
云何如來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此則以
理惑教生此疑心也。第二悔過自責中二
者。第一然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正總悔過自
責也。第二所以者何以下擧別釋總悔過之
意。昔日恒言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
乘度我以大乘度彼。常怨世尊無平等心。
今日方知我自昔無堪受大乘心。致使如來
方便説小也。然此釋中例有二者。第一先
明悔昔不取大。第二明悔取小也。今者第
一悔昔日不取大從所以者何下竟必得大乘
而得度脱者也。所因者今據無上佛果望萬
行。萬行是佛果家所因也。復據萬行望大
乘教大乘教即是萬行所因。何以知然。秖
由大乘教故生萬行由萬行故感佛果。今此
中言所因者秖詺大乘教作因也。然三乘別
教亦次第説。鹿苑説四諦王舍城中説十二因
縁後説優婆塞戒經。身子自言我昔日何不
待如來説大乘教。於中修行可不得大乘解。
而匆匆受三乘小教。此則悔昔日不取大也。
然我等不解方便此下是第二悔昔日取小
也。我若解如來昔日教是方便者豈復取小
*秖由未解如來昔日方便權教故仍於中信
受。此則悔昔日取小也。第三結領解二
者。第一我從昔來下竟毎自悔責先結昔日
之憂。第二而今從佛下結今日得解故喜例
有二者。第一從而今從佛聞所未聞竟快得
隱此詺爲惡事去故喜也。第二今日乃知
眞是佛子下詺爲好事來故喜。昔日謂二乘
必不成佛不能紹繼佛種故非佛子。今既言
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必紹繼佛種故言眞佛
子也。而説偈言向言正領解中有二。第
一是長行此下是第二偈頌也。但上長行中
本有三段。一正自陳得解二悔過自責三結
領解也。今就此二十五行半偈中分爲四段。
初有十一行半偈頌上長行中第一正自陳得
解也。第二從我本著邪見下有五行偈頌上
第二悔過自責也。第三從初聞佛所説下有
六行半偈頌義出不頌上長行。上長行中直
明昔日疑悔形今日喜也。不言今日有新。
疑除今此六行半偈正明今日疑除。故知不
頌上長行。第四聞佛柔軟音下兩行半偈頌
上長行中第三結領解也。又上長行第一正
自陳得解中本有二。初正自陳得解。第二
擧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今就十一行半
偈中亦分爲二。初有兩行半頌上第一正領
解也。第二從我處於山谷下有九行偈。頌
第二擧昔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也。今就第
一兩行半偈中自有三階初有三句正頌上領
解。上言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
踊躍得未曾有也。第二疑網皆已除下又有
三句明惑滅生解。然惑滅生解必由佛。是
故第三佛音甚希有一偈稱歎如來以結得解
也。我處於山谷此下九行偈頌第二擧昔
日之憂形釋今日之喜。但上長行釋中本有
二。第一擧昔之悔第二擧昔疑也。今此九行
偈亦分爲二。初有六行偈頌上昔之悔第二
有三行頌上昔日之疑也。今就初六行頌悔
中自有三階。初一行半偈先出生悔之處正
頌悔。第二有三行出昔日所悔之法。第三
有一行半結生悔心也。今者第一上直言悔
未知在何處時生此疑悔。今偈中既廣是故
出生疑悔之處。秖在山谷林中宴坐行道于
時起疑悔之心生怨歎之意。何以知然。如
來昔日唯爲諸菩薩受記得佛不言。聲聞得
佛。由是義故生疑悔之心。然在大衆中亦有
疑有悔山谷中亦有疑有悔。悔我不求大乘
生疑謂言既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度我
以大乘度彼。法性既同不應有小大異。此
則是以理惑教。又如來親説有三乘教差別
法性之理何必是同。此則是以教惑理也。
今從多論聞在大衆中眼見耳聞菩薩勝事擧
揚大士徳高行遠。我既不豫在斯例中。于
時唯得起悔恨無暇得起疑惑之意。若在山
林靜處于時多生疑惑之心也。我等亦佛子
同入無漏法下有三行偈。是第二出昔日所
悔之法也。自有三意。初偈明生説法利。次
一偈明生三十二相等内外功徳。後偈明生
八十種好等内外功徳。我獨經行時下有一
偈半。是第三擧山谷靜處及在大衆之中結
生悔心。此則表靜處亦得起悔也。我常於
日夜此下三行偈頌上擧昔疑形釋今日喜。
就此三行偈既廣自分爲三階。初一偈正頌
上昔日有疑也。第二一偈出昔日所疑之事。
第三偈明今日得解故昔日疑除也。今者第
一以教惑理故言爲失也。有時復以理惑教
故言爲不失也。是故言以理惑教以教惑理。
踟躕理教之間故言爲失爲不失此之謂也。
我常見世尊稱歎諸菩薩一偈是第二即出所
疑之事。秖由見如來大品教時獨稱歎菩薩
徳高行美皆得成佛。爲是事故所以有疑也。
今聞佛音聲一偈是第三明今日得解故昔日
疑除即有二意。上半偈明解開三下半偈明
解顯一。此意即顯昔日以理惑教之是以教
惑理之非。今無漏難思議之力衆生至道場。
此語果與昔日以理惑教相應也。我本著
邪見此下有五行偈是第二頌上第二悔過自
責疑。但上長行中本有二。第一總悔過今
者不頌唯頌第二擧別釋總也。但上釋中自
有二。第一悔昔不取大今不頌也。第二悔
昔取小今者頌之也。上言而我等不解方便
隨宜所説遇便信受思惟取證。今就此五行
偈中自分爲三。初有兩行偈正頌上悔昔取
小。第二從而今乃自覺下有二行偈明今日
得解。第三佛於大衆中下一行明惡滅也。
就第二今日得解中有二。初而今乃自覺非
是實滅度此半行明解權。第二若得作佛時
下一行半明解顯一也。初聞佛所説此下
有六行半偈是第三義出不頌上長行。何以
得知。長行中明昔日有疑不明今日新疑除。
上方便品明權智難測實智甚深。又言佛以
方便力示以三乘教。藉此生疑惑之心。但
聞上廣説開三顯一此疑得除。就此六行半
偈中自有兩段。今初聞佛所説心中不驚疑
下一偈先出疑惑之心。第二從佛以種種縁
下五行半廣明疑除。今就此五行半中自有
三階。初一行偈正總明疑除也。第二佛説
過去世無量滅度佛下三行引三世佛皆先三
後一。別出除疑之教。第三世尊説實道下
一行半偈總結疑除也。聞佛柔軟音此下
兩行半偈是第四頌上長行中第三結領解
也。但上長行中本有二。一者結昔之憂今者
略不頌也。唯頌第二結今日之喜。但上結今
日喜中本有二階。一者明惡事去故喜二者
明好事來故喜。今此兩行半偈亦分爲二。
今初聞佛柔軟音下一行半頌上第一惡事去
故喜。上言而今從佛聞如是法斷諸疑悔也。
後偈頌第二言今日乃知眞是佛子從佛口生
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也。爾時舍利弗法説
開三顯一化上根人中本有四段。此下是第
三段明如來述成上根人得解之相。本言四
段之中例開爲二。此中有二者。第一佛告
舍利弗先述古。第二述今從我今還欲令汝
憶念本願下是也。舍利弗汝於未來世此
下是第四段。即爲上根人授記就中亦有二
者。第一盡偈以來正爲舍利弗受記。第二
從大衆見舍利弗得記仍起隨喜供養比知歡
喜。然舍利弗記有長行與偈頌也。只就長
行中有八重。第一記行因第二當得作佛下
得通別二號也。第三國名離垢下記國
土第四華光如來亦以三乘教化衆生下釋物
疑也。第五其劫名大寶莊嚴下記人物第六
舍利弗華光佛壽下記壽命長短。第七華光
如來過十二小劫下記其後佛第八華光佛滅
度之後下記像正二法也。上第四釋物疑。疑
言華光佛國土純淨所化之人皆是菩薩大
士。則菩薩大士初不聞三乘之名。今何故言
以三乘法教化衆生耶。解釋者言華光佛所
化實是菩薩大士。所以説三乘者此則遂大
士位懷之意。何者菩薩位心應爲説四諦者
爲説四諦。應説十二因縁者爲説因縁堪聞
六度者爲説六度。今華光佛爲説三乘法用
故言以本願故説三乘法也。爾時四部衆
此下是第二明諸天見舍利弗得記故歡喜。
所以歡喜者正言心平等。今身子既得記冀
我亦在斯例是故歡喜也。就中自有長行與
偈也。亦就長行中自有二。第一明大衆見舍
利弗得受記。第二正明歡喜。就中有三。心
大歡喜一句明意業歡喜。各各脱身所著上
衣下明身業供養。而作是言下明口業讃歎
也。偈中有三三偈半明聞法歡喜。次兩行偈
明見受記故喜。次一偈明迴向也。爾時
舍利弗白佛言我今無復疑悔譬喩品應在此
初。所以在卷首者意如前述也。但明因中有
四段。第一略明開三顯一動執生疑。第二
懷疑致請。第三廣明開三顯一斷疑生信。
第四別流通因也。今者故是第三廣説開三
顯一斷疑生信段本有三。即化三根人爲三
段。法説開三顯一化上根人已訖。自此下竟
四大弟子受記品是第二段譬説開三顯一化
中根人。就此譬説化中根人自有四段。即
是四品爲四段。第一此譬喩品一品正明如
來爲中根人譬説開三顯一同歸之理。正化
中根人也。第二信解品明中根人領解也。
第三藥草喩品明如來述成中根人得解之
相。第四受記品明如來爲中根人受記也。又
就此四段之中各開爲二。今且就第一正譬
説開三顯一中有二者。第一先明舍利弗爲
中根人更請佛譬説也。第二明如來答請即
爲譬説開三顯一之義也。舍利弗所以爲中
下根人請者凡有二意。一言此中下根人雖
復識有利鈍然頒類是同。今上既在先得解
云何直置其頒類不解同歸之義。爲此意故
請佛爲説也。二者如來上既記上根得佛然
昔是聲聞今成菩薩。菩薩之徳必有兩心自
行則遠求佛果化他則廣濟衆生。備此二意
是故爲中下根人重請佛説也。今就兩段
之中各開爲三。請中有三者。將欲爲中根
人請佛重説開三顯一之義。是故第一先自
陳己解正由己解同歸之理。是故得菩提之
記也。第二即牒出未解之徒。從是諸千二百
下是第三結請也。第二明此學人皆未解人
亦何啻千二百人。今止擧此以爲請端也。
離我見即是身見也。及有無見者即斷常二見
也。等者即是見取戒取也。此諸人等聞佛開
三顯一相與皆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自疑所得
爲是爲非故言皆墮疑惑也。從善哉世尊願
爲四衆説其因縁令離疑悔是第三結
爾時佛告舍利弗自此下是第三答亦有三段
者。第一是譬説縁起第二從若國邑聚落以
下盡一百行偈以來正是譬説開三顯一化中
根人。但中根之徒既解同歸之理自知必得
佛。是故第三從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以下盡
品有六十五行偈即奬勸中根人受行也。又
就此三段之中各開爲二。縁起中二者。第一
竟皆爲化菩薩故對舍利弗呵中根凡夫。第
二許爲譬説同歸之理。所以第一先呵者此
則發起中根之徒忿撃之心令其因忿致啓。
夫有心識者同歸作佛然理唯一致無三差
別。上已具明何事不解。就此第一自有三意。
以種種因縁下明教一皆爲阿耨多羅三貌三
菩提耶者明果一。是諸所説皆爲化菩薩故
者明人一也。若便呵之太過容生羞恥之心。
或起退墮之意。由我是佛弟子。是故致此呵
嘖。是故第二從舍利弗今當復以譬喩更明
斯義諸有智者以譬喩得解。此則明佛許爲
譬説同歸之理。雖然人根有利鈍之殊解悟
有前後之別。汝今尚未解我當更譬説。就
此第二自有二。然舍利弗下正許譬説。次
諸有智者下歎中根人也。聖人洞見物情是
故與奪得時。前呵後許意致如此。第二正譬
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第二是百偈重頌也。
第三六十五行偈奬勸中根人。有二者。然奬
勸之意秖明弘經益物自行化他種同歸之因
感圓極妙果。是故第一言汝舍利弗我此法
印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經即是是法華。第二
從在所遊方勿妄宣傳盡品有六十四行偈。
正奬勸受行弘經益物。但前化上根人中勸
令行因復勸慕果。今此卷末唯勸行因不勸
慕果。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難立。何以
知然。如世間人無不貪樂高官重位自在富
樂。然此等皆是報果不空來必由因感。及至
苦行修道蓋不足言。是故唯勸行因意況如
此也。舍利弗若國邑聚落自此下盡一百
行偈是第二正爲中根人譬説開三顯一。亦
有雨段。如向所明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
今就長行之中自有兩段。第一是開譬第二
是合譬。今就開譬之中凡開十譬即譬上方
便品中十種法説也。十譬者第一從若國邑
聚落竟或至三十在此宅中名爲宅主。亦詺
爲總譬總譬諸佛縱論三世横辨十方故言總
也。自餘九譬唯明釋迦。若如此者唯有二
譬今總別合數故有十譬也。今者第一舊言
宅體今意不然也。此即譬上方便品中今我
亦如是安隱衆生故下有兩行偈。明釋迦同
諸佛先三後一明化主義也。第二從長者見
是大火竟無求出意呼曰長者見火譬。此則
譬上方便品中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有四
偈。明佛在法身地。見衆生爲五濁所昏。第
三從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竟
視父而已詺爲長者救子不得譬。此即譬上
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六行半偈明佛用大乘
化衆生不得之意也。第四從爾時長者即作
是念此舍已爲大火所燒竟諍出火宅。詺爲
長者用三車救子得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有十一行偈。明如
來用三乘化得衆生。第五從是時長者見諸
子等安隱得出竟無復障礙詺爲長者見子免
難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當知我
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行偈明如來見衆
生五濁障除大乘機發。第六從言其心泰然
歡喜踊躍二句詺爲長者見子出難故歡喜。
此即超爲方便品中第七作譬。上言我即作
是念如來所以出下有兩行一句偈。明如來
見五濁衆生大乘機發故歡喜也。第七從時
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羊車鹿車牛車願
時賜與詺爲諸子索車譬。追爲上方便品中
第六作譬。上言咸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一
偈明三乘人索果迴換之意。至下當釋。第
八從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以
下詺爲長者賜大車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
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有
三句偈。佛爲三乘人説法華記其得佛。第
九從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詺爲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即譬上方便品
中第九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
悉亦當作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之義。第
十從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下明長者先許小車
今與大車名不虚妄譬。譬上方便品中第十
汝等勿有疑我爲諸法王一行半偈。明如來
教法不虚妄初始許小終即與大乘有虚妄不
虚妄意。至下當釋。今就第一宅主譬亦
名總譬。明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化五濁衆
生。以類相從凡有六義即爲六階。第一正明
宅主同第二明化處同第三明化門同第四明
所化人同第五明所救事同第六明受化者同
也。何者初明釋迦同諸佛爲化主即是長者
義。第二明化處同者此化主同應在三界。
然此三界繋屬如來即是長者有一大宅義。
第三明化門同者然五濁衆生。反流盡源之
時要藉如來言教。此言教之用能通衆生出
苦海之宅到妙樂之所。即是長者之宅唯有
一門。第四明所化人同者所教化者是五道
衆生。即是長者宅中有五百人義。第五出
所救事同者三界衆生備爲五濁八苦所煎迫
即是長者宅中有火。第六明受化者同者五
道衆生所可正受化者有三乘根性。三乘根性
即是三十子義。無異人雖五百然與長者非
盡天性。至於天性相關者有三十人也。今
者六義之中唯宅主同是上法説中有。餘五
義今譬説方有也。先明宅主總明十方諸
佛皆化五濁衆生同。是一長者義。今就第
一宅主義中自有三。一者明長者名位處。二
者正出宅主。三者歎其徳。又此三段中前一
後一各有三意。中間唯一。初段中三者一者
先明長者於一國有名。二者明於一邑中有
名。三者明長者於一聚落中有名。問者言何
不從狹至廣今乃從廣至狹。解釋者言爲欲
從疏至密是故從廣至狹。如人於一國得名
然外傳易爲音響。未若於一門一郡知其虚
實。雖復令名播於州郡未若一隣一里知其
有徳。内合爲義者横語十方世界六道四生。
縱談無間以上金剛以還。如來徳被有識恩
潤蒼生如長者於國中有徳。若但取十方諸
佛一應化道所及處如釋迦王三千大千等。
猶如長者於邑中有徳。又的論娑婆南閻浮
提如來於中利益如聚落有徳也。有大長者
此是第二正出宅主也。未必年杇稱爲長者
唯取有徳有行之義也。其年衰邁此下是第
三歎長者有徳自有三重。第一歎長者内徳
第二歎長者外徳第三歎長者眷屬也。今者
第一其年衰邁此歎長者内徳。夫老人必多
識悉此明如來三達洞照是事皆知。唯取多
識悉往古故以衰邁爲譬主。次言財富無量
亦有田宅是第二歎長者外徳。正明七珍豐
盈蔭蓋孤貧。此明如來外化之徳無盡。是
故有四攝度人慈悲救物也。夫養命稱田安
身爲宅明如來能生衆生功徳智慧如田。示
物修行之方如宅。是故大涅槃經云立一切
衆生於五戒十善業此之謂也。及諸僮僕此
是第三歎長者眷屬。聲聞辟支佛狹心短志
猶若僮僕也。其家廣大此是第二義明長者
之宅。宅以安身爲義。如來應在三界三界
繋屬如來仍以所化爲宅。是故維摩經言衆
生是菩薩淨土。明菩薩所化衆生仍以衆生
爲土。今明如來化三界以三界爲宅。然則
三界彌博故言廣大也。唯有一門此是第三
義。宅雖廣大秖有一門通人出入。今呼佛教
爲門。但三界衆生反流之始會藉如來言教
然後出離生死必到菩提。然則五時言教爲
門。莫二故言一也。多諸人衆此下是第四義
明長者宅中有五百餘人。内合三界之中以
類相從凡有五道衆生也。堂閣朽故此是第
五義明出所救事。明長者宅中有火内合爲
義者。明三界之中備有五濁八苦。煎逼衆生
就中有二。將明火起先敍所燒之物正明因
薪火傳。第二周匝倶時欻然火起句正明火
起。今者第一明欲界如堂色無色界如閣也。
然三界衆生皆爲生老病死無常所逼遷故言
朽故也。三界衆生四大爲牆壁但此四大之
身皆念念生滅故言頽落也。命如柱根但此
命爲善根所招。是故念念無常故言腐敗也
識如梁棟有心識者呼爲衆生。是故衆生以
心識爲主。然此心識取縁亦刹那生滅故言
傾危也。周匝倶時以下此第二正明火起。
周匝倶時者四生之中皆有五濁八苦也。欻
然火起者正明火起。外譬爲義者正由長者
不在致令宅中火起。下偈中言其人近出未
久之間。内合如來已曾化此衆生令折伏煩
惱。于時已作得度因縁但感縁既盡如來餘
方教化然衆生更起三毒煩惱。非本意所期。
故言欻然火起也。長者諸子此下第六義明
五百人中有與長者天性相關者。有三十子
内合明如來所化有三乘根性入三界中也
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此下竟無求出意是
第二長者見火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
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下有四行偈。明如
來在法身地見衆生爲五濁八苦所昏。但上
方便品中有三段。第一明能見第二明所見
第三起悲愍之心。今此譬中亦作三段譬上
三段。第一言長者見明能見。即譬上方便
品中舍利當知我以佛眼觀是也。是大火從
四面起此是第二明所見。即譬上見六道衆
生貧窮無福慧備明佛見五濁。今明四生衆
生備有五濁皆起煩惱故言從四面起也。即
大驚怖此下是第三階明長者既見宅中火起
燒逼諸子便起驚怖之心。此即譬上方便品
譬本之中第三階爲是衆生故而起大悲心。
明如來既見衆生爲五濁所昏起悲愍之心。
就中有三。第一即大驚怖一句正爲大悲作
譬。第二而作是念下竟安隱得出明不自爲。
第三而諸子等下竟怖出所爲人今言即大驚
怖者悲意忽至因之爲驚内合。如來昔日已
於二萬億佛所曾教化衆生。于時已作得度
因。自爾已後更復貪著五塵廣起煩惱失昔
日之解悲意之事。故言驚也。非唯直失解
而已亦恐衆生廣起煩惱斷絶善根成一闡提
墮三途彌劫受苦。故言怖也。而作是念我
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者是第二明怖
不自爲。上言詺佛教爲門今者何故此門被
燒耶。解言乃是詺佛教爲門不言此教被燒。
但教所化衆生自是被燒故如彼一門立大學
門。云何不言兩板雙扇讀書解義耶。故知
一門中人解義讀書也。安隱得出者明如來
昔日親藉大乘之教離三界八苦成就種覺故
言安隱得出也。而諸子等以下是第三出怖
所爲人。衆生貪染五塵故言樂著終日運役
三業無一可記故言戲也。不覺五濁八苦爲
逼若使覺九十八使是失便怖畏三途之苦。
祇由不覺故不知不驚怖也。舍利弗是長
者作是思惟此下竟視父而已是第三明長者
救子不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
道場下六行半偈。明如來用大乘化衆生不
得。但上譬本之中有三段。第一言我始坐
道場觀樹亦經行半行偈明如來用大乘化衆
生不得之處。今者不爲作譬也。第二言於
三七日中思惟如此事半行。明如來用大乘
化衆生不得之時節。今者亦不爲作譬也。
唯爲第三正用大乘化衆生不得作譬。然此
意本非渉言教正明如來之意作大乘化道方
法。上第三正化不得中本有三段。第一用
大乘擬宜。第二無大乘機。第三息大乘化。
今者亦具足爲此二段作譬。但譬意既委悉
宜開爲兩段。第一作勸教第二從我當爲説
怖畏之事下作誡教也。如來在世雖復言滿
三千形遍六道。大而爲論不出誡勸兩途。
是故出世之始仍言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衆
善奉行即是大慈勸善諸惡莫作即是大悲誡
惡。是故慈欲與樂勸令行善悲能拔苦誡令
斷惡。故如昔説苦集兩諦即是大悲誡惡。
次明滅道二理即是大慈勸善。今此譬意亦
復如是。就此勸誡之中各有三段皆擬上譬
本中三段者。第一先以勸教擬宜。第二即
明諸子無有堪受勸之機。第三息勸教也。
今明勸教擬宜即譬上方便品中言我所得智
慧微妙最第一以大乘擬宜。上唯明智慧今
此譬中廣明智之與境。故就此擬宜譬中自
有二。第一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者
先明長者以身手救濟。内合明如來思惟法
身有應之功。智慧有濟拔之力。第二言當
以衣裓若以机案從舍出之此正明慈念彌
至。欲以衣裓裹子欲以机案&T016254;之。内合如
來正用大乘勸教擬宜。衣裓譬大乘因机案
譬大乘果。欲明如來既有智慧身手以大乘
因與衆生。欲以大乘果與衆生令出也。復
更思惟此是第二明諸子無有堪受勸之機。
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階。衆生諸根鈍著樂
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此中有二。
第一明大教於其人無用。第二正明無大機。
今者第一此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者。明大
乘教之門于時不化得衆生出離三界。此教
門於其無用。不能容受義稱狹小也。問者
言門自狹小不能通諸子得出。何關諸子不
肯出耶。解釋者言。經文自言諸子幼稚未
有所識不肯從門出。若有識有知豈應在門
内爲火所燒。但于時大乘教於衆生無用義
成狹小也。諸子幼稚下第二正明無機就中
有二。第一諸子幼稚者明衆生有天人五戒
十善小機也。未有所識者此是第二意正明
衆生無大乘機。故言未有所識。若不擧其
有小無以顯其無大也。上擬宜中第三爾時
諸梵王下引證證無大機。今者不爲作譬也。
戀著戲處此下是第三明長者息勸教。此即
譬上方便品中第三階。我即自思惟若但讃
佛乘衆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
於三惡道我寧不説法疾入於涅槃。或當墮
落爲火所燒者明衆生既無有求大之心。若
強以大乘化已或能轉生誹謗。墮落三途故
言爲火所燒也。我當爲説怖畏之事。此舍
已燒宜時疾出無令爲火之所燒害自此下是
第二作大乘誡教。然誡之爲義即説苦言迫
之。此中有三段。亦譬上法説中三段。第一先
用誡教擬宜。第二明諸子無有堪受誡之機。
第三明長者息誡勅之教。今言擬宜者。還
譬上方便品中第一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
一。明如來用大乘擬宜衆生。此中自有兩
階。一者先明長者思惟作誡勅之教。明如
來思惟欲爲衆生説三界之中有五濁八苦生
老病死逼之令厭也。第二正明擬宜。問者
言。如來種智洞見物情。承機赴感義在一時。
方言思惟將不乖種智之明貶三達之照耶。
解釋者言若論實處本絶言像。今據迹渉形
不無此義。若使怪言如來方復思惟作誡勸
之教者。亦應怪言有丈六之體亦應疑上於
三七日中思惟。丈六三七曾不厝疑。何意
忽怪作誡教耶。此意明如來大悲之意不已
攝救之心彌至。善始令終常爲大乘也。作
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此下
正明長者用誡教擬宜。内合正明如來用大
乘誡教擬宜衆生也。父雖憐愍此下是第二
明衆生無有堪受誡教之機。自有二。第一父
雖憐愍善言誘喩標牒上句。第二而諸子等
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以下正明無大機。即
譬上衆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諸等類云
何而可度。無有大乘機也。亦不爲引證作
譬也。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此是第三即息
誡勅之教。南北是縱東西爲横。若使衆生
心用與大下道理相附。則如南北之縱祇由
衆生不會眞理於生死之中。横理用心譬如
東西也。馳騁五塵之中呼之爲走。雖復運
動三業無善可冀稱之爲戲。唯有感見丈六
之機故言視父。無有感説大乘之機故言而
已。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爲大火所
燒以下竟諍出火宅是第四明長者用三車救
子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尋念過去佛
所行方便力十一行明如來用三乘化得衆
生。但上譬本中本有兩段。初有十行偈正明
如來用三乘化得衆生。第二從久遠劫來下
一偈釋疑。今不爲釋作譬唯爲正用三乘化
得衆生作譬。但上正用三乘化中本有四段。
第一用三乘擬宜。第二見三乘人機。第三爲
説三乘教。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
僧差別名一行明三乘人受行。今此譬中亦
具足爲上四段。於譬上擬宜中本有三。第
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
説三乘此一行名見教擬宜。第二作是思惟
時下四行半明諸佛讃歎。第三舍利弗當知
下一行明釋迦歸命諸佛也。今者唯爲第一
作譬略不爲下二作譬也。今言爾時長者即
作是念此舍已爲大火所燒下竟得勉斯害。
先明長者用三車擬宜。但指用三乘擬宜猶
未爲説也。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爲所焚者
凡有兩解。傳印法師云。我化道所及之人
故言我及諸子。今雲法師云如來化道有被
物之功呼之爲父。衆生禀教生善即是子義。
衆生若使遂留住三界斷絶善根。無紹繼之
能即是子死之義。如來化功於此衆生斷即
是父死之義。我及之言其意如此也。就此
擬宜中有二。一者從初説我今當説設方便
先明不見教。即爲方便品中尋念過去佛所
行方便力作譬也。二者令諸子等得免斯害
者正明擬宜即爲方便品中我今所得法亦應
説三乘作譬也。父知諸子先心各有下訖情
必樂著是第二明長者知諸子等宿好之心。
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復作是念我出濁惡
世如諸佛所説我亦隨順行明如來見三乘人
機。然此是小乘機那得言先有此機耶。若言
二萬億佛所于時已曾受大乘化呼此爲先心
者。于時衆生有大乘之善。若爾者是即先
心有大乘之志那得言先心有小乘善機。解
釋者言。此則與所習感應相應。何者今日感
佛之善從原身以來有善以來皆盡感聖。然
原身以來諸善皆有習因之力感未來習果。
然過去習因之善亦有値小乘教于時生狹心
之善。亦曾値大乘教生廣心之福自有値小
生廣。自有値大生狹。然此諸善因皆作習因
感未來習果。然未來諸善若有漏善若無漏
善若狹心善若廣心福皆是習果。又過去若
狹心善擧體爲未來廣心善作習因。亦擧體
爲未來狹心善作習因。亦擧體爲未來無漏
善作習因。亦擧體爲未來有漏善作習因。
昔日有廣心善亦如此。夫習因習果本是同
性相招。雖復廣狹之殊漏無漏別至於爲善
之義其理莫異。是故習因習果互得相關。
若據今日大乘善習果望昔日者。是習因此
則大乘宗有先心所好。若據今日狹心善望
昔日者昔日一切諸善皆是習因。此則今日
小乘善宗有先心所好。今言先心正在於此。
然因果多途非可一類。若以同性相招即習
因習果能致樂受。即是報因報果感見聖人。
即是感應因果。有人言未來善感正言曾有
之善已生何假聖應。今所習不然。夫感應
理微非麁心所見。一念生善能感習果。時
非縁不發。是故曾有之善正招習果又傍感
聖人爲生果之縁。若言未來習果能感聖者。
亦應未來樂受能招於大。善感樂果果在未
來。亦應善感習果果在未來。未來習果既感
聖亦應未來樂受能感於大。若果報無有感
大之力亦應習果無有感聖之功。至於此難
實覺難通。而苟執未來其理不可。故知報
因之力正感樂受傍招於大爲樂受之縁。亦
何異習因之力正感習果。傍感聖之功爲其
生果之縁耶。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
難得此下竟皆當與。汝是第三明長者爲説
三車。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思惟是事已即
趣波羅捺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
故爲五比丘説。明造鹿苑説三乘。今就此第
三段中自有四階。第一讃歎三車第二示車
處第三勸取三車第四許與三車。不虚而告
之言。竟後必憂悔此是第一明長者讃歎三
車内合如來讃歎三乘。下合譬言汝等當知
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如此種種羊鹿牛
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此是第二明長者示諸
子三車處。内合如來示三乘人果處。三車
既在門外然三乘人盡無生智在三界外。若
同斷三界正使煩惱盡出三界外證盡無生
智。故言示三車處也。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
來此是第三長者勸諸子往取三車。内合明
如來勸三乘人修行取盡無生智。下合譬言
汝但當懃修精進也。隨汝所欲皆當與汝此
是第四明長者許與三車不虚。内合明如來
語三乘人言。汝等但修無漏治道斷三界煩
惱盡出三界外。保得盡無生智。下合譬言
我今爲汝保任此事終不虚也。爾時諸子聞
父所説珍玩之物此下是第四段明諸子受
行。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
阿羅漢法僧差別名。明三乘人受行遂得聖
道。今就此第四中自有四階。第一竟心各
勇鋭此明衆生聞説三乘教。即生外凡夫善
根。第二互相推排一句譬衆生聞説三乘教。
修行登内凡夫位。雖復推排猶自未得出門。
何以。内凡夫猶是具縛。修行伏煩惱即是
動義。不能斷結出生死。即是未動亦有動不
動義。第三言競共馳走一句即譬衆生聞説
三乘教修行得無漏入無相行。成七種學人。
各修無漏斷煩惱即是競也。同觀無相之理
即是共也。興心求進即是馳走也。第四言爭
出火宅一句即譬七種學人修行遂證羅漢
果。出三界外得盡無生智。彼此各異證譬
如爭也。前三句長出上法説所無。後一句
只爲法説作譬。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
得出此下竟無復障礙是第五明長者見子出
火難譬。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當知我
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明如來
見諸衆生大乘機發。此中亦應具通學人無
學人大乘機發。今此文中略明無學人。所
以爾者。爲欲喩揚無學學人正使未盡。是
故貶之爲劣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斷正
使。已盡。是故褒之爲勝。問者言。若爾者無
學人必應在前大乘機發。七種學人必應在
後大乘機發。解亦應爾。解釋者言本不定判
無學人必應在前大乘機發學人必應在後。
問者所論據人有勝劣學人爲劣無學人爲勝
也。今就此譬中自有兩階。初是時長者見
諸子等安穩得出。先明斷惑出三界外登無
學果也。第二言皆於四衢道下正明大乘機
發。四衢道者東西盡徹南北交通。此明四
邊無障。露地者此明上又無礙。五處無障此
表明大乘機發五濁不能爲障。下即釋言無
障。此釋四邊無障又言無礙此釋上又無礙
也。其心泰然歡喜踊躍此是第六明長者
見子出難故歡喜。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七我
即作是念下竟今我喜無畏二行一句。明如
來見三乘人大乘機本發故歡喜。但上譬本
中有二。初兩行明致喜所由。今不爲作譬。
第二言我今喜無畏一句正明歡喜。今正爲
此作譬。然大乘機發稱如來本意。是故其
心泰然歡喜踊躍。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
先所許珍玩之具羊鹿牛車願時賜與此是第
七諸子索車。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六咸
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説
法一偈。詺爲三乘人索果。所索果者是昔
日小乘果上機發是第五。索果是第六。佛
喜是第七。此明一時之義。祇是大乘機發時
索昔日所許之果。亦是索果之時即是大乘
機發時。時雖無前後義有始終。祇得言大
乘機發故索果不得言索果故大乘機發也。
此譬中先明佛後明索果者。此逐親疏作義。
大乘機發是今日之要。索果本非要也。何
以知然。正明大乘機發稱如來本心。是故
佛喜繋機發之後。索果之心索昔日所許小
乘之果。此乃是惑倒之心不解方便之意。
云何是要。是故索果義繋佛喜之後也。今
略述索車義凡有四重。述人解不同。第一明
三車體相第二覆明索車義。第三明有索無
索第四述人解。第一兩問
夫師習不同意致
各異。古來舊義體用通漫。有人解言。索珍寶
大車經文自言是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
若不索大云何與大。即時所習意謂不爾。
前文自言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三種
寶車願將賜與。若言索大何故求三。故知
昔日所許三種小車既言父先所許云何索
大。諸子即是三乘人三乘不一故言諸也。三
種寶車即是羊鹿牛車即譬昔日阿羅漢辟支
佛大力菩薩三學人究竟果。珍寶大車平等
種無三種差別即譬今日法華經中爲衆生受
記同得佛果。且自長者昔在門内許時門外。
三車賜諸子今避門内之苦出門外。得車故
樂既出門外不見有車。是故就父求索。何
關索大車。問者言。既不索大何故與大。解
釋者言。以大化小是故與大。問者言。若使索
小與大亦可索大與小。解釋者言法相不然。
云何苟在無別。三小唯是一大。今者與大由
大乘機發。是故會昔三小成今一大。是故今
日與大道理可然。又有人解。是言教中索。
又有人解。是機中有索。即時所習就情明索
意在後途。明三車體相。第二有九
問答
大判三家
果地功徳凡有二種。一者是有爲果。二者無
爲果。無爲果中自有二種。一因盡無爲即是
三界因斷也。二者果盡無爲即是三界果亡
也。此二種無爲本非車體何以知之。此經
雖不類然明常欲遣昔日結斷無處。以之爲
果故。二乘車以運載爲用今二種無爲本無
運義。故知非是車體。是則二種無爲置而不
論。今就有爲果中有二種。一者功徳二者智
慧。但功徳智慧此二難明。分別之相現顯
涅槃義記。今略述其相以立義宗。正取寄境
修行即是功徳。故如藉縁布施寄境修定。
禪定判時卒不辨。前境有好有惡是寄一青
境得修四禪。智慧之用則不如是。今者用心
照境。識苦集之智非滅道智。是則功徳之用
寄境修心。智慧之用。用心照境。且又智慧背
我而照境。功徳向我而修心。今明車體又不
取功徳。何以故。功徳之用無運載故。唯取智
慧以爲車體。智慧衆多復非一條。今據境
撿求不出十智。十智者一苦智二集智三滅
智四道智。五名字智六法智七比智八他心
智九盡智十無生智。雖有十智今覈論車體
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其餘八智非正
車體。雖非正體得爲校具。所以言四諦智
非正車體者。本言車在門外。若言四諦智
是車體者七種學人已具四諦智。故不當車
體也。復言名字智非正車體者。知法名字
是名字智。非唯七學人已有名字智。凡夫有
名字智。故知名字智非車體也。法智者知現
在法名爲法智。凡夫及七種學人皆知現在
法。故知法智復非車體也。本言比知過去
未來法名爲比智。凡夫及七種學人皆能比
知過去未來法。故知比智復非車體也。所
以言他心智非車體者。外道五通亦得他心
智。故知他心智復非車體也。唯有盡智無生
智正是車體。問者言。若盡智無生智車體
者是則三無學人唯有盡無生智無有八智。
七種學人唯有八智無有盡智無生智。解釋
者言。無學人羅漢自具十智。但於十種智
中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其餘八智非
正車體。若論七種學人亦有盡無生智。但
有法不同故。如須陀洹照三途因盡即是盡
智。照三途果亡即是無生智。今七種學人
猶有三界生云何有此盡智無生智。且自三
車本在門外。若便呼七種學人盡智無生智
爲車體者。則是三車便在門内也。問者又
言。若爾七種學人唯有八智不具十智耶。
解者言。七種學人縁他因果盡智即是盡智
無生智。問者言。若爾七種有盡無生智即是
車體。解者言。本言我生已盡我不受後有。
今縁他生智我不得無生。何異貧窮人晝夜
數他財寶。問者復言。無學果地具有十智。今
以何義故唯取盡智無生智以當車體也。解
釋者言。盡智無生智具二義故得爲車體。一
者果時有二者縁果起。言果時有者羅漢金
剛心時斷正使。已盡于時未有極果。祇是
成無學。時方有此盡智無生智。故果時有
也。縁果起者既已成無學。于時因盡是有
餘涅槃。果盡是無餘涅槃。于時縁我三界果
亡是無生智。此即縁果起也。是故有縁得而
證即是果時有。縁證即是縁果起也。時有
何故不爲車體。解言。本體縁我生已盡我不
受後有。滅智不然。故不爲體。問者復言。
若我生已盡我不受後有者亦所並言縁我。
滅智是我有也。解釋者言。此滅諦智有二義
故不爲車體。一者縁他滅即是縁天下滅諦。
二者功用智即是見滅諦時能斷結使。未必
皆是縁果起。今盡智對成二義。唯縁在於
我不縁於他。無學時有非功能用智也。問者
言。若盡無生爲車體者。今得羅漢時義主常
言于時已證得無生智。然羅漢報身是三界
内法。若爾即是三界證此二智。是則二智
即是三界内法。云何言三車在門外耶。解釋
者言。證二智時實如來旨不得稱此二智是
三界内法。何以知然。此二智起時必縁境而
生縁三界因盡。即是出三界外心照三界果
亡。亦是出三界外意。是故縁境界義別。故知
非是三界内法也。問言。界内界外相貎云何。
而當高下爲異隔礙作談論。解釋者言。夫内
外分流未必縱談勝負横語優劣。直是果報
隔絶稱之内外也。問者又言。若使得羅漢之
日于時已證二無爲者。是則盡無生智即非
車體。何以知然。車本運載行人到於涅槃。
于時既已證得二涅槃。故知二智無車之功
也。解釋又言。但得羅漢時已得二種涅槃。
但入無餘時此義旨顯。何以知之。祇入無
餘涅槃之時。于時因盡義顯果盡義彰。是故
二智之功運入義顯。若不爾者云何得有果
乘之義耶。覈明索車義第三有七問答。索
以求取爲義。車以運載爲能。今言所索是車
故言索車。昔日斷正結盡時出三界外得無
爲涅槃。既隨佛教修行斷結正結既盡成無
學果。然羅漢辟支有三明之智。用天眼之
智誡觀未來猶有生死。自覺死後不得便入
涅槃。佛昔勸導但修行斷三界煩惱。盡時
得無生智得入無餘涅槃。正言照生因盡是
盡智具足。照我生果亡是無生智具足。而
今日覺生因未盡盡智未具尚有生果。無生
智未具如來言斷正使得盡智無生智具足。
是何處耶。此即是索義于時即有以理惑教
以教惑理。若以理惑教則有索義若以教惑
理則無索義。今現見生死未盡云何得入涅
槃。生死既未盡佛教何故言斷正使盡得入
涅槃。今二智究竟是何處耶。此即以理惑
教有索義也。然佛是至人誠言無二。既説斷
正結盡得入涅槃。佛語不虚云何不信。如今
所見生死何必是生死耶。便言我生已盡所
作已辨。自言二智究竟得入無餘。此則以
教惑理無索義也。今明索義正取以理惑教。
不取以教惑理。是故三無學人並以理惑教
皆有索義。昔見道諦思惟是生死因義。兩
宗餘習非生死因。義同無記。此就教爲論非
是理談。問三無學人以理惑教。有索義者所
索之車並應一種。解言實如來旨。正言佛説
一解脱義。解脱齊故三車亦等。問者復言。
若説解脱義齊。三車等者不應有羊鹿牛車
三種優劣。解者言。因斷三界正使盡同得盡
智。亦同照三界果亡得無生智。是故三無學
人二智一種。亦斷三界子果兩縛。故解脱
義齊也。所以有此羊鹿牛車三種優劣者。
聲聞止斷正使別相枝條。能荷負最劣取譬
羊車。縁覺侵斷小習知見少廣取譬鹿車。
菩薩斷習淨盡知見圓明運用最勝取譬牛
車。負重致遠横語知見。有勝負之殊。是故
有三優劣。問者言。若習非正結何故斷使亡
耶。解釋者言。爲妨習知見是故斷之也。問
者復言。若爾便應習氣盡處製盡無生智。
解釋者言。本斷三界因果盡處製此二智。
今習氣非三界之因。云何習氣盡處制二智
耶。問言。若不習氣盡處制二智者何故斷此
習耶。解言。猶如前釋爲欲廣集知見何開爲
二智耶。問者又言。知見即是盡智無生智。
然盡智無生智祇是知見何故避盡無生名道
知見耶。解釋復言。夫知見名同知見意異。
盡智無生智成無學時具此二智。其有二義
具如前説。問者所論是成無學後。爲欲廣習
知見得此知見必須斷習得。是故智成功用。
云何與盡智無生智同。問者言若阿羅漢猶
有生死不得入涅槃者。是則無學行人皆不
得入無餘涅槃。不應言羅漢心得自在。解
釋言。從來判此有理有教。若覈實理何曾入
無餘神明不可斷滅。就教爲論得入涅槃。
昔教不言三界外更有生死。是故以教惑理
得入涅槃。即是羅漢心得自在義也。明有
索無索第四有一
問答
七種學人皆無索車之義。
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無學皆有索義
也。長者本道三車在門外。但出門外三車相
與。今七種學人猶在門内云何就門内索車。
若使出門外覓車不得。可就父求索。斷三界
因果未盡云何已索盡無生智。但三無學人
以出三界外。于時以理惑教故有索義也。
問者言。若無車故索亦應無城可入。既有城
可入亦應有車可乘也。解釋者言。若以理惑
教無車故索。若執教惑理則有城可入。是
則城據迥處可以化作。車在門外可以闇説
也。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
此下是第八長者賜大車譬。即譬上方便品
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
道。明如來爲三乘人説法華。今就此譬中自
有兩段。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從其車高廣
下即廣釋上兩章門。兩章門者初言各賜諸
子等。此一句先開長者心平等章門。内合明
如來今日平等爲三乘人説大乘經。令同得
圓極妙果也。次言一大車此三字即是第二
所賜物。章門同用圓極妙果與爾時衆也。
其車高廣此下是第二即廣釋上兩章門。今
先廣釋後所賜物章門。第二從而作是念下
即追廣釋前心平等章門。又此廣釋兩章門
中各有二階。今且明廣大車門中有二者。
第一先廣敍大車之相。第二所以者何下即
釋長者得有此大車之意也。今言其車高廣
者此即對於昔日止斷三界正使。盡處得盡
無生智爲果。然此果狹而復短。今日明三
乘行人皆成菩薩受記得佛。然此佛果超出
五百由旬之外即是高義。又傍攝其諸功徳
智慧即是廣也。是徳悉圓故言衆寶莊校也。
周遍總持即譬周匝欄楯也。如來四辯之中
的明辭辯。留梵妙響化給四生故言四面懸
鈴也。軒蓋最高而能覆下譬佛果衆徳之中
大慈大悲。此二徳高勝而能覆育衆生與樂
之恩拔苦之術也。又有種種功徳莊嚴此慈
悲故云珍奇雜寶而嚴飾之也。四弘誓如寶
繩交珞。若不交珞者容有退壞。内合明聖人
雖復有大慈大悲。若無四弘誓任持此慈悲。
可有退失之義也。未解者令解未度者令度。
此兩誓則持大悲拔苦也。未安者令安未涅
槃者令得涅槃。此兩誓則持大慈與樂也。垂
諸華瓔者爲招集觀者無異四攝。攝化衆生
也。重敷婉筵者即氈蓐之流也。然是車中
之物即譬佛果備諸禪定也。丹枕者此是色
中之發者也。譬蘇定發生無相功徳也。標
心極果修習故言駕。眞無漏如白牛能斷無
明黒闇故言白也。會二諦之理是眞實之法
故言膚充也。即體明説淨無諸塵染。故言
色潔也。又能斷除無明巨患故言有大筋力
也。心會二諦之理路故言行歩平正也。斷
除生死之苦速到涅槃之樂故言其疾如風
也。又言信首以上諸受學弟子故言又多僕
從也。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即釋長者得
有此大車之意。正言財寶無窮七珍皆具。明
知如來蘊内徳在懷如充。又有化他之徳盈
外如溢也。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以下是第
二。即追廣釋前心平等章門。今此廣中亦有
兩階者。第一正廣心平等。第二所以者何下
即釋心平等之意也。問者言。此佛果自是
一切衆生當來妙果。云何言如來用此佛果
與衆生耶。解言。此實是衆生佛果。然要須
外縁。若無如來爲説行因到果方法者。是
則衆生不能離此生死遠至涅槃。若不爾者
云何經中有授記之義耶。是時諸子各乘
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此是第九諸子得大
車故歡喜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九菩薩
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
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義也。舍利弗於
汝意云何此下是第十不虚妄譬。即譬上方
便品中第十汝等勿有疑我爲諸法王下半行
偈明不虚妄也。今就此譬中自有三段。第
一如來先作不虚譬問舍利弗。第二明舍利
弗仰答如來明不虚妄。第三如來述舍利弗
結成不虚妄也。今明長者昔日本許諸子三
種小車令出門外。今平等與諸子珍寶大車。
就情論事爲有虚妄爲無虚妄耶。内合昔日
令衆生修行斷三界煩惱。許與衆生三界外
盡智無生智。今日遂爲衆生平等受記同得
佛果。如此化方爲是虚妄爲非虚妄。舍利
弗言。此下是第二舍利弗仰答佛明不虚妄。
今就此答中自有兩段。第一言不也世尊此
先總明長者不虚妄也。第二明不虚妄就此
第二中自有三。第一明以重奪輕不虚。第
二別明稱本心不虚。第三明過本所望不虚
妄也。就第一中自有三。初若是長者但令
諸子得免火難全其躯命非爲虚妄一句。正
明以重奪輕不虚。第二何以故若全身命下
釋。夫人所重莫過身命。餘外財寶事成&T049271;
遠。而此長者慈悲令諸子免焚灼之苦。全
身與命即已是不虚之重。況復財寶輕物而
當相准。内合爲義者。化佛若不方便接化
衆生。或能廣起煩惱斷滅大乘善根。只由
如來方便誘化令大乘智願善根不斷不絶。
所重慧命得全。況復輕微小果也。第三況復
方便於彼火宅中而拔濟之者總結不虚。欲
明如來設小乘教。作根本爲欲與我等大乘
因果。今日既同得大乘之解。此則稱如來
出世大意。云何虚也。世尊若是長者此下是
第二明稱本心故不虚。亦有三階。初若是長
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下一句正明稱本心故
不虚。第二何以故是長者先作是意下釋明
方便度衆生。本不欲與小故。第三以是因
縁下總結也。從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
饒益諸子等與大車是第三明過本所望不
虚。所言過本望者故如昔日許施甲人木案。
此人後來遂惠玉案。然昔許惠木今忽得玉。
今昔相違實是虚妄。無奈今日重寶奪昔輕
貨。貪寶情重不許相違昔日本許惠三界外
盡無生智。今既出三界仍爲受記得佛一切
種智。豈非過本所望也。佛告舍利弗此下
是第三明如來述舍利弗結成不虚也。舍
利弗如來亦復如是正譬説。長行中本有兩
段。第一開譬竟。自此下竟長行是第二是
合譬段也。但上開譬之中本有十譬。今此
合譬中唯合七譬。略不合第六長者歡喜。
略不合第七諸子索車。略不合第九諸子得
車故歡喜譬也。所以爾者子既出難父烏得
不喜。是故合第五義兼第六。又合第八義兼
第九。長者既賜大車諸子烏得不喜。故知
合第八義兼第九也。所以不合第七譬者此
義於今日不要。何以知然。第七是諸子索
車所索之果是昔方便之教。乃更成迷惑之
失。云何爲要。是故略不合也。今合此七譬而
文成六段。何以故然。正由第五第八兩譬併
作一段合之。是故成六段也。今先合第一
宅主譬亦名總譬者。但上譬中本有六義。今
此中唯正合第一正明宅主。義兼合餘五義
也。但上正明宅主義中有三段。一者明長者
名位處二者正長者三者歎長者之徳。今言
如來亦復如是此先合第二出長者言有大長
者句也。則爲一切世間之父此一句即追合
第一明長者名位處。上言國邑聚落三種今
此一句得總合也。含靈有識亦是世間。十
方世界亦是世間。的論娑婆一化之處亦是
世間也。於諸怖畏此下即合第三歎長者之
徳。上開譬中本有三。一者有内徳二者明
有外徳三者明有眷屬。今者但合第一第二
略不合第三有眷屬也。於諸怖畏以下是第
一合如來内徳。第二從大慈大悲下竟三菩
提二合如來外化之徳。又此二中各有二階。
内徳中有二階者。初歎如來斷功徳備。怖
畏等是果無明闇蔽等爲因。子果既除是故
斷功徳備也。第二從而悉成就下竟智慧波
羅蜜此明歎智慧徳圓也。大慈大悲此下第
二合如來外化之徳。此中有二者。第一明
本第二明迹也。今言大慈此正明外化本就
中有二。大慈大悲是章門。後兩句即釋之也。
常無懈倦即釋大悲也。恒求利益一切衆生
此即釋大慈。是則悲欲拔苦言常無懈倦。
慈欲與樂則言恒求利益也。而生三界此下
是第二正明垂迹。初衆生三界下訖三毒之
火先談大悲之迹拔苦。次教化令得菩提此
即語大慈之迹與樂也。義兼餘五義者。言
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此即是第三火宅義也。
又言爲度衆生此即兼合得第四五百人及第
六三十子也。又言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火
此即兼合第五宅中之火也。又言教化令得
三菩提此即是第三一門也。故言雖正合長
者復得義兼餘五。是故亦義皆盡
法華經疏卷第四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五
 光宅沙門法雲撰 
  譬喩品之餘
見諸衆生此下是第二。即合上第二長者見
火譬。明如來見衆生爲五濁所惛也。譬中
本有三段。第一是能見第二是所見第三起
悲愍之心。今合此三段。見諸衆生此一句即
合上第一能見。上言長者見。爲生老病死此
下即合第二所見。上言是大火從四面起但
方便品法説中備明五濁。上開譬中止言大
火從四面起此語是總。今此合譬中備明八
苦。然五濁八苦等皆是煩累之法今合譬中
備明八苦者。生老病死即是四苦。五欲財
利即是愛別離苦。何以知之。正由五欲財
貨離必生苦也。貪著追求即是求不得苦。
凡有二種。一者物昔屬我今日忽失爲追求。
亦是求不得苦。二者昔來未有今求不得亦
是求不得苦也。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此
是怨憎會苦。若生天上此下更擧前苦明五
盛陰苦也。衆生沒在其中下是第三即合上
起悲愍之心。上言即大驚怖乃至無求出意。
今此中言雖遭大苦不以爲患。若以苦爲患
便求出苦既不以苦爲患。故知無求出意。
此中言東西者非上東西但南北爲縱東西爲
横。一切衆生皆横理用心喩若東西也。終
日自勞然失避苦之方故言馳走也。舍利
弗佛見此已此下是第三即合上第三長者救
子不得譬。明用大乘化衆生不得也。上法説
中有三。第一擬宜第二無機第三息化也。
但上開譬中有兩段。第一據勸教作三重第
二據誡教作三重。今此中合譬還作三段但
方法不同。第一併疊合誡勸兩家擬宜。第
二疊合誡勸兩家無機。第三併合誡勸兩家
息化也。今言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爲衆生
之父應拔其苦難者。牒合擬宜有二。此是
第一。然拔苦是大悲之力此即先合第二誡
教擬宜。上言我當爲説怖畏之事乃至具告
諸子也。第二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
戲此是追合勸教擬宜。上言身手有力此明
不見勸教。今不合也。當以衣裓若以机案從
舍出之。此明正擬宜今正合也。但上言衣裓
明大乘因机案譬大乘果。今此合中正合机
案也合衣裓也。亦遠擬方便品中我所得智
慧微妙最一。明如來總用大乘因果擬宜衆
生也。舍利弗如來復作是念此下是第
二。即合上誡勸兩家無機。亦有二。第一合言
若我但以神力先合誡家無機。上言父雖憐
愍善言誘喩也。第二及智慧力捨於方便以
下追合勸家無機。就中自有二。此句正合無
機。第二所以者何下釋無機之意。上言復更
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稚未有
所識也。又見一家解有二重。第一若我但
以神力以下竟衆生不能以是得度。正併合
誡勸兩家無機。第二所以者何下併釋兩家
無機之意也。何由能解佛之智慧但此一句
即是第三併合誡勸中兩家息化。上勸息化
言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爲火所燒。上誡息化
言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舍利弗如彼長
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下是第四段
即合上第四長者以三車救子得譬。明用三
乘化得衆生也。今就此合譬中大分爲三段。
第一先牒三種外譬來。第二帖合第三譬。
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者第一牒三種譬者。
初言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即牒上第三外
譬。次但以慇懃方便下正牒上第四外譬。
次然後各與珍寶大車此下牒上第八外譬。
言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此
即第二帖合上第三外譬也。但以智慧方便
下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四重料簡將欲合
第四。所以牒第三譬來者。爲欲示聖人出
世之意。意在大乘。所以復牒第四譬來者。
爲示如來施權道意。但衆生無有堪受大乘
之機。然事不獲已用三乘化。是故牒第四譬
意在於此。所以復牒第八外譬來者。爲示
善始令終之意。雖復中間施小意存於大。
是故牒第八來顯與大之意。所以帖合第三
者。上已合竟既被牒持。是故帖合第三令屬
上也。所以不帖合第八者。下文自合何須
帖合也。今第三段正合第四救子得譬。但
上譬中本有四種。一者用三車擬宜。二者見
子有宿好之心。三者爲説三車。四者諸子受
行。此中亦具合四段。今言但以智慧方便一
句此即合第一長者用三車擬宜。上言是時
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爲大火所燒我及諸子
若不時出必爲火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也。於
三界火宅拔濟衆生此一句是第二合上第二
見子有宿好之心。上言父知諸子先心各有
所好奇異之物情必樂著爲説三乘。此下是
第三即合上第三爲説三車。但上説三車中
有四階。一者讃歎三車。二者示三車處。三者
勸取三車。四者保與不虚。今者亦具足此合
四階。但不次第。先合第二示三車處。第二仍
超合第四保與不虚。還合第三勸取三車。第
四追合第一讃歎三車也。今言爲説三乘此
下四行半。先合上第二示三車處。即是示
三乘人盡智無生智在三界外。上言如此種
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也。我
今爲汝保任此事終不虚也一句。此即超合
上第四保與三車不虚。即保與三乘人盡智
無生智。上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也。從汝
等但當懃修精進如來以是方便誘進衆生此
二句。退還合第三勸取三車。上言汝等於
此火宅宜速出來即是勸三乘人修行取三乘
果也。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
聖所稱歎此下三行半即追合上第一讃歎三
車。即是讃歎三乘。上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
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羅漢斷
三界結盡不復爲惑所制故言自在也。若有
煩惱可繋三界。煩惱既亡故言無繋也。昔日
未得無學之時有依有求。既證無學徳之極
果故言無所依求也。乘是三乘者羅漢于時
盡智無生智此二智爲果。所以言乘者。然入
無餘涅槃之時因盡無生智自運入無餘涅
槃。是故有果乘之義便得無量安穩快樂者即
無餘涅槃樂也。舍利弗若有衆生内有智
性。此下即合上第四段諸子受行。上言爾時
諸子聞父所説珍玩之具適其願故。但上諸
子受行中本有四階。今具足合上四階但法
用不同。上譬中直總就三乘人作四階。今
此中歴別就三乘人各作四階正合。後擧外
譬帖合。即作三重四階。正合後帖合也。今
先就聲聞乘作四階正合者。初言從佛世尊
聞法信受此則合上第一心各勇鋭生外凡夫
善根也。慇懃精進此一句。即合上第二互
相推排生内凡夫善根也。欲速出三界自求
涅槃是第三階。即合上第三競共馳走聲聞
乘人。聞佛説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治道
斷結也。是名聲聞乘。是第四階即合上第四
階諍出火宅得羅漢果也。如彼諸子下即擧
外譬帖合也。若有衆生此下是第二就辟
支佛乘又作四階正合之。初言從佛世尊聞
法信受。此即合第一心各勇鋭縁覺乘人聞
佛説法生外凡夫善根也。慇懃精進此即合
第二互相推排生内凡夫善根也。求自然慧
此下即合上第三競共馳走。明中乘人聞佛
説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治道斷結也。
所以言自然者二諦境是自然。今慧從境受
名呼慧爲自然也。是名辟支佛乘。此即合
第四諍出火宅證無學果也。如彼諸子下即
擧外譬帖合之也。若有衆生此下是第三
菩薩乘人又作四階正合之。初言從佛世尊
聞法信受。此即合第一階心各勇鋭生外凡
夫善根也。慇勤精進此是第二。即合互相推
排明菩薩聞佛説法。生内凡夫善根也。求
一切智此下第三。即合上競共馳走菩薩聞
佛説法。進入無相行見諦思惟斷結也。佛
智者即是三乘中佛果也。自然智猶如前釋
也。無師智者正明斷習氣盡成無學果。呼
無學智爲無師智也。是名大乘此是第四。即
合上諍出火宅證無學果。如彼諸子下即擧
外譬帖合也。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
安穩得出。此下是第五段。即併疊第五第
八兩譬。所以併合兩譬者。既不合第六第七。
故兩譬相並。正由見大乘機發即爲説大乘
也。今就此中自分爲兩段。第一先牒兩家
外譬來第二正合兩譬也。初先牒第五外譬。
次從自惟財富下即牒第八外譬也。如來亦
復如是下第二正合兩譬。今先合第五見子
出難譬明大乘機發也。上開譬中本有二。
第一先明斷惑出三界外登無學果。二者正
明大乘機發。今具合兩重。如來亦復如是竟
出三界苦怖畏嶮道。即合上第一見諸子等
安穩得出句也。得涅槃樂此即合第二正明
大乘機發。上言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
復障礙。今言得涅槃樂。此涅槃樂是大乘善
機家果。今擧果目因亦可因中説果也。若
使理中爲論既度二種生死。應是常住涅槃。
而今此教未明此理故名復倍上數以爲涅槃
如來爾時此下是正合第八長者賜子大
車譬。明爲説法華經。但上開譬中本有兩
段。第一雙開兩章門。第二雙廣釋兩章門。但
上開譬中逐文句起盡宜合爲兩段。今此合
譬之中有合不合有不次第。宜追開爲六段。
何者心平等章門一也。一大車章門二也。廣
一大車三也。釋廣大車四也。廣心平等五也。
釋廣心平等六也。今此中唯不合第六釋廣
心平等。上言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給一國
猶尚不匱何況諸子。今不合此也。雖合餘
五階又不次第。第一先合第四仍勢合第五。
然後追還合第一第二第三也。今言如來爾
時便作是念竟諸佛法藏即合第四釋廣一大
車。上言所以者何是大長者財富無量種種
諸藏悉皆充溢也。此義具如上釋也。是諸衆
生皆是我子此下竟而滅度之。即是合上第
五廣心平等。上言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不
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
愛無偏黨也。是諸衆生脱三界者悉與此。
即追還合第一心平等章門。上言各賜諸子
等。今言悉與。悉與只是平等之義也。諸佛禪
定解脱等娯樂之具此即合第二所賜物章
門。上言一大車也。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歎
能生淨妙第一之樂。此即合第三廣一大車。
上言其車高廣等句也。舍利弗如彼長者
初以三車誘引諸子此下是第六段。即合
上第十不虚妄譬。但上開譬中本有三段。
第一明如來作不虚譬問舍利弗。今不合也。
第三明如來述成舍利弗。今而不合也。唯
名第二舍利弗答佛正明不虚。今合此譬中
宜分爲四。第一先更牒上三種譬來第二正
合第三釋合第四結合也。第一先牒上三種
譬者。舍利弗如彼長者牒第一譬。初以三
車誘引諸子牒第四譬。然後但與大車以下
牒第八譬也。如來亦復如是此下是第二正
合。上身子仰答佛明不虚。但上答中本有二。
初總答明不虚。第二別答明不虚。今言如來
亦復如是無有虚妄。此即合上不也。世尊
總明不虚也。初説三乘此下即合上別明不
虚。就中本有三種。今次第合之。初説三乘
此即合上第一以與重奪輕不虚也。次言引
導衆生即合第二稱本心不虚也。然後但以
大乘而度脱之此即合第三與過望不虚也。
何以故此下是第三釋合也。舍利弗以是因
縁此下是第四結合也。而説偈言譬説開
三顯一化中根人本有四段。但第一正譬説
中有兩段。第一先明舍利弗請。第二是如
來答前言。此兩段各有三。佛答中有三具
如前述。第一是縁起。第二從若國邑聚落竟
百行偈是正譬説。第三汝舍利弗我此法印
下六十五行偈奬勸受行也。前又解云此三
段中各開爲二。縁起有二者。一呵二許也。
正譬説中有二者。第一是長行二者偈頌。自
此以下有百行偈是第二重頌也。但上長行
中本有二。第一開譬第二是合譬也。今就百
行偈中亦分爲二。第一有六十五行半偈頌
上開譬。第二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下有三十
四行半偈頌合譬也。上開譬中本有十譬今
唯頌九譬。略不頌第十不虚妄譬。何以故
然。舊解言所以不頌第十者。上不虚妄譬本
是舍利弗作此不虚妄譬。今者是佛説偈云
何用佛説偈頌舍利弗語耶。今一家所習不
用此解。凡如此處亦復何限。故如壽量品
中佛作醫師不虚譬。問彌勒彌勒答佛明不
虚。及至下佛還舍彌勒不虚譬。又如分別功
徳品中佛説長行彌勒偈頌如此。比例實爲
不少。今所以不頌者。明不虚之意本令物得
實解。時衆既得信心不虚妄義其意自顯。
是故略不頌第十不虚譬也。今六十五行半
正頌九譬亦開爲九段。第一有三十三行偈。
頌第一宅主譬亦名總譬者。第二從是時宅
主在門外立下有兩行偈。頌第二長者見火
譬。第三長者聞已驚入火宅有六行偈。頌
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第四爾時長者而作
是念諸子如此益我愁惱下有七行半。頌第
四長者救子得譬。第五長者見子得出火宅
下有三句偈。頌第五見子出難譬。第六坐
師子座而自慶言下有四行一句。頌第六長
者歡喜譬。第七爾時諸子知父安坐下有三
行偈。頌第七諸子索車譬。第八長者大富庫
藏衆多下有七行半偈頌。第八賜大車譬。
第九諸子是時歡喜踊躍下有一行半偈。頌
第九諸子得車故歡喜譬也。三十三行偈頌
第一。兩行偈頌第二。六行偈頌第三。七行
半偈頌第四。三句偈頌第五。四行一句頌第
六。三行偈頌第七。七行半頌第八。一行半頌
第九。上宅主總譬中本有六義。今者唯頌
四義略不頌第三一門第六三十子也。今
三十三行分爲四段。初一句頌第一長者。
第二有三行一句頌第二一大宅。第三有半
行頌第四五百人。第四餘有二十九行偈頌
第五宅中火起也。上明長者中有三。初若國
邑聚落者名位之處。第二有大長者正明長
者。第三其年衰邁下歎徳也。今言譬如長
者此一句唯頌有大長者也。名位處及歎徳
略不頌也。有一大宅此下三行一句頌大宅。
人多用此偈頌國邑聚落此則不然也。正頌
其家廣大。但譬中直言其家廣大。今此第
二廣敍大宅之相。然文句與上第五敍火相
相類。雖類而非。下自別有文句頌火起也。
既以三界爲宅故大也。三界念念無常故頓
弊。色無色界如堂欲界如舍然三界無安故
言高危也。命如柱根亦念念無常故言摧朽。
心識如梁棟亦念念生滅故言傾斜也。業爲
陛既是無明相惑虚搆横造故言頽毀也。
四大如牆壁皆爲無常所壞故言圮坼也。色
香味觸皆念念無常故言泥塗褫落也。四威
儀不周正故言覆苫亂墜也。又言頭髮牙抓
莊嚴身者也。五識取縁不復相應。亦即體
念念生滅故見椽梠差脱也。又言五根也。
聖人捷疾智觀觀此無常之境。故言周障屈
曲。屈曲者委悉也。有五百人止住其中。此
半行是第三頌上五百人也。鴟梟雕鷲此下
有二十九行。是第四頌第五火起也。上言堂
閣朽故牆壁頽落乃至周匝倶時欻然火起
也。但上長行不的道三界。今偈中委悉。是故
別明三界火起。今二十九行偈分爲四。初有
二十二行偈明宅中火起。即是欲界火起。
第二從惡獸毒蟲下有三行半偈。明窟穴中
火起即是色界火起。第三從蜈蚣蚰蜒下有
兩行半偈。明虚空中火起即是無色界火起。
第四其宅如是甚可怖畏下一行總結火起
也。就前三段中各有四階明義。第四止一不
開也。今且就前二十二行明欲界火起中有
四階者。第一有十七行半偈。先敍列所燒衆
生。第二是朽故宅屬于一人下一偈明欲界
火起所由。第三於後宅舍忽然火起有兩行
偈正明火起。第四諸鬼神等揚聲大叫有一
行半偈總結被燒之相也。又就前十七行半
偈中自有三段。初有六行偈先別出五鈍使
衆生。第二從處處皆有下十行偈又別出五
利使衆生也。第三從夜叉餓鬼下一行半偈
總結被燒衆生也。就前二階中各有二。第三
不開也。就六行中自有二者。初有五行半偈
別出五鈍使衆生。第二有半行總結五鈍使
衆生也。今五行半明五鈍使衆生即成五階。
初半行明慢使。二一行半明瞋使。三一行明
癡使。四兩行明貪使。五二句明疑使也。初
鴟梟雕鷲下半行先明慢使衆生也。次蚖蛇
蝮蝎下有一行半明瞋使衆生也。次屎尿臭
處下一行明癡使衆生。屎尿等以譬五塵。然
衆生貪著五塵如蜣蜋等貪屎尿也。狐狼野
干此下兩行明貪使衆生。然死尸等且譬五
塵。衆生競取五塵色聲香味觸故言咀齰也。
更相劫奪横取無道故言踐&T050460;也。鬥爭齟
掣啀喍吠嗥此二句明疑使衆生。思因果之理
爲有爲無未判見心如兩狗未決也。其舍恐
怖變状如是此下半行是第二總結五鈍使衆
生也。處處皆有魑魅魍魎此下十行第二別
出五利使衆生。亦有二者。初此半行偈先總
明五利使衆生。第二有九行半別出五利使
衆生。然前明鈍使衆生初別後總明。五利使
衆生初總後別也。夜叉惡鬼此下九行半是
第二別出五利使衆生。既明五利使即成五
階。初三行明邪見。次兩行半明戒取。次一行
半明我見。次半行明見取。次兩行明斷常二
見。是邊見也。夜叉惡鬼下三行先明邪見衆
生者謗無因果。然因果即是四諦謗無滅道因
果如食噉人肉也。毒蟲之屬以下明無苦集。
就中先一行列出苦集。次一行半正明謗也。
孚乳爲因即是集諦。産生爲果即是苦諦。皆
有苦集各不相關故言各自藏護也。夜叉競
來此下一行半是第二正明邪見衆生謗無苦
集因果也。邪見縛成上品故言惡心轉熾也。
縁邪論僻義故言鬥諍之聲也。此必招三塗之
苦故言甚可怖畏也也。鳩槃荼鬼此下兩行
半偈是第二階明戒取衆生。即是持鷄狗鹿
戒也。平地小高稱爲土埵。欲明戒取衆生
伏三塗因。生人天之中如土埵也。有時厭
欲界之苦伏欲界結暫生色界如離地一尺
也。有時厭色界之苦即伏色界結暫生無色界
如離地二尺也。伏結生色無色界如往然。暫
時折伏。非是永伏還復退三途故言反也。此
戒取衆生非是如理用心故言縱逸。勞而無
功故言嬉戲也。捉狗兩足撲令失聲者有人
解言。色界衆生謗無色無因無果如捉狗兩
足。又謗欲界無因無果如以脚加頸一。往乃
類覈實不然。今明欲界有十使衆生下自別
有文明色界。那得言是色界耶。今捉狗兩足
撲令失聲者謗無苦集。令因果理絶而不通
故言失聲也。以脚加頸怖狗自樂者謗無滅
道二諦也。又解謗無業煩惱爲集故言捉狗兩
足等也。復謗無苦爲果故言以脚加頸等也
有諸鬼其身長大此下一行半明我見衆生
我大色小故言長大也。既無慚愧故言裸形
也。復有諸鬼其咽如針。此半行明見取衆生
不能自計證成他見是事實餘妄語也。復有
諸鬼首如牛頭此下兩行明斷常二見衆生。牛
首有兩角譬斷常二見必相隨也。從夜叉餓
鬼諸惡鳥獸下一行半是第三總結被燒衆生
不開也。色無色界如窓牖窺看上界之明也。
是朽故宅屬于一人。此一行是第二明欲界
火起所由。祇由長者暫行不在致令宅中火
起。内合明如來昔日已曾化此衆生。于時暫
得折伏煩惱不起。無異長者在時有火未起。
感縁既盡如來更歴他方。然此衆生遂復更
廣起煩惱鬱然火盛。故云火起所由也。於後
舍宅欻然火起此下兩行是第三正明欲界火
起。即是正頌欻然火起句也。諸鬼神等揚聲
大叫此下一行半偈是第四總結欲界衆生被
燒之相也。惡獸毒蟲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
明色界火起。就中亦有四階者。初一行先明
欲界衆生爲煩惱八苦所惱。故仍伏欲界結
生色界爲藏竄孔穴也。第二言薄福徳故一
句明火起所由也。第三言爲火所燒一句正
明色界火起也。第四餘有兩行明色界衆生
被燒之相也。蜈蚣蚰蜒此下兩行偈第三明
無色界火起。亦有四階者。初一行先明色界
衆生伏色界結。生無色界也。第二言鳩槃荼
鬼隨取而食。此半行明火起所由。由彼處邪
見人教化而取故言隨取而食也。第三言又
諸餓鬼頭上火燃此半行正明無色界火起也。
第四飢渇熱惱周障悶走此半行明被燒之相
也。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此下一行是大段第
四總結三界火起不開也。是時宅主在門
外立此下兩行偈頌上第二長者見火譬。譬
中本有三段。一者能見二者所見三者起悲
哀之心。今此中不頌起悲愍之心。雖不頌
悲愍之心。猶成三段。上直言長者見火然不
出見處。今此中長出見處以長補所闕終成
三段也。三段者。第一半行先出見火之處。
第二一句頌能見。第三一行一句頌所見也。
今者第一言是時宅主在門外立。先出見火
之處。然立是欲行之相。如來在法身地將欲
應來三界接化衆生。猶如長者欲入門也。聞
有人言。此一句是第二即頌上能見。上言
長者見今此中言聞此則以聞代見。上譬道
見此明如來有照機之智。此中道聞即談感
聖人之機。然感佛出世之機來關聖智。如聞
有人言也。汝諸子等此下一句是第三即頌
上第二所見。上言是大火從四面起。向言
聞有人言聞何所道。正言汝諸子等。先因
遊戲來入此宅有人解言。從三界外流來入
三界中。故言入此宅。今所習不然。昔二萬億
佛所已曾受大乘化。即是父子義。故言汝諸
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者故如遺教所明。
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縁。昔有大乘解
之時于時位心皆作出生死意。後起煩惱失
大乘解即便成入生死義。來入之義其意如
此。稚小者于時大乘解弱故言稚小。只由
解弱故失解起煩惱故言無知也。長者聞
已此下有六行偈。頌第三救子不得譬。上
譬中本有誡勸兩段。兩段之中各有三階。即
是擬宜・無機・息化。今此中亦備頌上兩段。
各三階者但方法不同。法不同者就此六行
中分爲三段。初言長者聞已已下五行頌兩
家擬宜。次有二句頌兩家無機。次有二句
頌兩家息化也。長者聞已下此三段各有二。
第一一偈先頌勸家擬宜。即是身手有力下
是也。二告喩諸子下有四行偈即頌誡家擬
宜。即是我當爲説怖畏之事下是也。諸子無
知下二句是第二。即併頌兩家無機。有二
者。初言諸子無知一句即勸家無機。上無機
中本有二。今不頌第一大乘教於其無用。即
是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唯頌有小無大。
今此諸子無知一句總頌上有小無大。即是
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也。二雖聞父誨一句即
頌誡家無機即是父雖憐愍善言誘喩也。第
三兩句頌兩家息化自有二者。初句即頌勸
家息化即是戀著戲處也。二嬉戲不已一句
即頌誡家息化。上言東西走戲視父而已也。
又解言。不頌勸家三段唯頌誡家二段。前
五行頌擬宜後一行頌無機不頌息化。上擬
宜中有二。第一思惟救子方法。第二正擬宜。
此中亦分爲二。初一行頌思惟方法。第二告
喩諸子下四行正頌擬宜。是時長者而作
是念此下有七行半偈。頌上第四長者以三
車救子得譬。但上譬中本有四段。第一以
三車擬宜二者見子有宿好之心。三者爲説
三車四者諸子受行。今此中略不頌第二見
宿好。上言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奇
異之物情必樂著也。今七行半中分爲三段
頌上三段初三行先頌第一三車擬宜。次三
行超頌第三爲説三車。次一行半頌第四諸
子受行也。今爾時長者而作是念下三行頌
第一三車擬宜。即是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
舍已爲大火所燒下是也。告諸子等此下三
行即是超頌第三爲説三車。上説三車中本
有四階。今三行具足頌之。一行頌第一三
句頌第二。又三句頌第三。半行頌第四也。
今告諸子等一行即頌第一讃歎三車。上言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
後必憂悔也。次羊車鹿車此下三句即頌第
二階示三車處。上言如此種種羊鹿牛車今
在門外也。汝等出來又有三句。即頌上第
三勸取三車。上言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
也。次隨意所樂可以遊戲。此半行即頌上第
四保與不虚。上言隨汝所欲皆當與汝也。諸
子聞説如此諸車此下一行半頌第四諸子受
行。上受行中本有四階。今唯頌三階略不
頌第二互相推排也。初諸子聞説如此諸車
此半行。先頌心各勇鋭外凡夫行也。即時
奔競馳走此六字。即頌競共馳走見諦思惟
修道行也。而出下半行二字。即頌諍出火宅
得無學果也。又解云。略不頌前二唯頌後二
也。長者見子得出火宅此下有三句。即
頌第五見子出難譬也。上譬中有二。一者先
明斷惑出三界得無學果。二者正明大乘機
發初二句先頌無學果也。住於四衢一句正
頌大乘機發也。坐師子座此下有四行一
句頌上第六長者歡喜。今就此四行一句中
自有三段。初三句正頌歡喜踊躍也。此諸子
等此下三行釋致喜所由。由脱難故所以歡
喜也。是故諸人我今快樂此半行是第三結
歡喜也。爾時諸子知父安坐此下有三行
偈。頌第七諸子索車明三乘人索果也。就此
三行中自有四階。半行明索車時。一行正頌
索車。一行明頌如來于時許車之辭。半行即
結頌索車也。今者爾時諸子知父安坐下此
半行。是第一先明索車時祇是知父安坐之
時。内合明如來見衆生大乘機發稱如來本
意。故言安坐也。皆詣父所此下一行是第二
正頌上索車也。如前所許一行是第三即頌
如來于時許車之辭也。今正是時下半行是
第四即結頌索車也。長者大富此下有七
行半頌第八賜大車譬。即是説法華。上譬
中本有兩段。第一先雙開兩章門第二雙廣
釋兩章門。今七行半亦分爲二。初有七行先
頌上第二廣章門。第二餘半行追頌開兩章
門。又此頌廣之中唯頌廣一大車不頌廣心
平等。但廣大車本有二。一者正廣二者釋廣。
今初有一行半頌先頌釋廣大車即是。所以
者何是長者財富無量也莊校嚴飾。此下五
行半即追頌上正廣大車。上言其車高廣衆
寶莊校也。以是妙車此下半行是第二即追
頌上開兩章門。此一句先頌一大車章門也。
次等賜諸子一句即追頌心平等章門也
諸子是時歡喜踊躍此下有一行半偈即頌第
九諸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上言是時諸子各
乘大車得未曾有也。略不頌第十不虚也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此下有三十四行半偈是
第二即頌長行中第二合譬段也。又上合譬
中唯合七譬不合第六第七第九也。雖合七
譬併合第五與第八譬。故文句成六段。今此
中亦頌合七譬文便成七段。但七名雖同意
致有異。上長行不合第六第七。今亦不頌。
上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十譬。今亦頌之。
上併合第五第八譬。今偏頌第八譬。上合第
五不合第九。今此中義頌合第九略不頌第
五也。今就三十四行半中。亦分爲七段。第
一有四行頌合第一宅主總譬。第二如來已
離三界火宅下有兩行頌合第二見火譬。第
三而今此處多諸患難下亦有兩行頌合第三
救子不得譬。第四是以方便爲説三乘下有
四行頌合第四救子得譬。第五汝等若能信
受是語下亦有四行頌合第八賜大車譬。第
六得如是乘令諸子等下有三行義頌合第九
諸子得車歡喜譬。第七告舍利弗汝諸人等
下有十五行半頌合第十不虚妄譬也。四行
偈頌合第一。兩行偈頌合第二。兩行偈頌
合第三。四行偈頌合第四。四行偈頌合第八。
三行偈義頌合第九。十五行半偈頌合第十。
上合第一宅主總譬中唯正合一長者義。義
中復得兼合餘五義。今此四行偈得頌兼合
五義唯略不頌合一門也。今言我亦如是一
行先頌合長者上言如來亦復如是也。世
間之父一句即頌合則爲一切世間之父也。
一切衆生皆是吾子此一切即得頌合兩義。
初言一切衆生即得頌合五百人也。皆是吾
子下三句即得頌合三十子也。三界無安
下一句偈即得頌合有一大宅義也。常有生
老下此一行即是頌合宅中有火義也。如
來已離此下兩行即頌合第二見火譬。上言
見諸衆生爲生老病死。但上合譬中且合三
種。一者合能見。二者合所見。三者合起悲
愍之心。今此兩行唯得頌合能見所見不頌
合悲愍之心也。雖然猶成三段。何以知然。
正猶長出如來見衆生之處故也。今言如來
已離三界火宅下一行。先出見衆生之處。
次半行頌合第一能見。次半行頌合第二所
見也。今第一一行明見衆生之處。如來久絶
三界之累故言已離也。怕然在法身之地言
寂然間居也。林者無漏法林也。栖神在法
身之地。縱任居累礙之表故言安處林野也。
然法華經所明法身者不同常住也。解有二
種。一云延金剛心久住世者以爲法身。又云
正明總十方諸佛更互相望。故知無量壽即
時在西方教化未來此間。此間望彼彼即是
法身。然應身本有形有像。法身本無形像。
佛既未來此間於此間即無形無像。即是法
身。若來應此間即於應此間是應身。他方望
此間即持此間作法身也。今此三界皆是我
有此半行是此中第二即頌合上第一能見
也。其中衆生悉是吾子此半行是此中第三
即頌合上第二所見也。而今此處此下有
兩行即頌合上第三救子不得譬。但上開譬
中本有誡勸兩段亦各有三。及至合譬之中
分爲三段。即疊合誡勸擬宜疊合兩家無機
又疊合兩家息化。今此兩偈唯頌合誡邊。
但誡中本有三。今此中略不頌合誡息化。唯
頌合誡擬宜與無機。今言而今此處多諸患
難唯我一人能爲救護此一行正頌合誡擬
宜。上言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爲衆生之父
應拔其苦難也。雖復教詔而不信受此一行
即頌合上誡無機。上言若我但以神力下是。
今言雖復教詔而不信受顯無機。若以神力
通之無有信受。下即釋言於諸欲染貪著深
故也。是以方便此下有四行即頌合第四
救子得譬。上合第四譬。中本有三段。第一
先牒擧三種外譬。今者不頌也。第二言如
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即帖合
第三外譬。今者亦不頌也。唯頌第三段正合
第四譬。但上合第四譬中本有四段。今此
中略不頌合第二於三界火宅拔濟衆生見機
之義。今此四行中有二重。第一三行正頌上
合三段。第二一行合三以爲一結成上義。此
是義出不頌上也。今就三行中初一句頌合
第一以三乘擬宜。次一行一句頌合第三爲
説三乘。次一行半頌合第四諸子受行也。今
言以是方便一句是頌合第一用三乘擬宜。
上言但以智慧方便也。爲説三乘此下一行
一句是偈中之第二。即頌合上第三爲説三
乘。上説三乘中本有四階。今此一行一句唯
得頌合一階即是示三果處。上言汝速出三
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示三乘人果處
也。自餘三階略不頌合也。是諸子等若心決
定此下一行半是偈中之第三即頌合上第四
諸子受行。但上合譬中歴別。就三乘人各作
四階。今者亦就三乘頌合。但不盡合四階唯
各得頌合三人第四階。今一行半自有二。初
總後別今言是諸子等若心決定。此半行總
明三乘人皆得無學果並是決定之義也。下
一行別明三乘人得無學果。初言具足三明
及六神通此半行即是聲聞決定果正頌合上
是名聲聞乘。即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有得
縁覺一句即是頌合上是名辟支佛乘。縁覺
無學果即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不退菩薩
一句即是頌合上是名菩薩乘。即是得無學
果。亦是開譬中諍出火宅也。汝舍利弗我爲
衆生下一行。第二合三以爲一結成上義也。
此一行是義出不頌上今猶屬上也。汝等
若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成得佛道。此下有
四行即頌合第八賜大車譬。但上正合第八
譬中追開作六階。唯合五階不合第六階也。
今此四行分作兩段。第一此一行偈中得頌
合兩階。即是上是諸衆生脱三界者悉與諸
佛禪定解脱等即是心平等及所賜物等之義
也。是乘微妙清淨第一下三行頌合上廣大
車。上言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歎能生淨妙
第一之樂也。故此四行唯得頌三階也
得如是乘令諸佛子下三行即義頌合第九諸
子得大車故歡喜譬。上長行中本不合此第
九。今者義頌合也。然此三行中初二行正義
頌上明行一因得一果故定喜也。第二以是因
縁下一行明無異因也。今第一乘是寶乘直
至道場者。明如來既爲三乘人受記未來得
佛。于時時衆相與標心買當來佛果之上修
習進行。即是乘是寶乘是境界乘也。直至道
場者萬行皆是至道場。但其金剛心時剩得佛
最近修行至金剛。此是直至道場之義也
告舍利弗汝諸人等此下有十五行半偈。併
頌合第十不虚妄譬。上合譬中本有四段。第
一先牒上三種外譬來第二正合。第三釋
合。第四結合也。今唯頌第二正合餘者悉
不頌也。上第二正合不虚妄中自有二。初
言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虚妄此則總明不虚。
今者亦不頌合也。今唯頌合三種別明不虚
以重奪輕。不虚稱本心。不虚與過望不虚。
今就此十五行半偈中大分爲三段。初有一
行偈是第一先明父子相關以開不虚之端。
内合明如來昔日已曾二萬億佛所化此衆
生。于時衆生生大乘解即是子義。然解不孤
生生由於佛。如來有生物解之能。即是父義
也。第二有十三行半正頌合上三種不虚也。
第三餘一行即擧法王。結明不虚之意也。又
此三段前一後一並皆不開。中間一段自有
三段別也。初有兩行半先略頌合三種不虚。
第二有二行將欲廣頌合先引證勸信也。第
三有九行正廣頌上第一略頌合不虚也。今
言兩行半略頌合者。初一行頌第一。次一行
頌第二。次半行頌第三也。今者第一汝等累
劫一行即頌合以重奪輕不虚。上合譬言初
説三乘只一句也。我雖先説此一行即頌合
稱本心不虚。上合譬言引導衆生亦只一句
也。但盡生死者但生死有二種。然分段中苦
惱深重。是故三乘方便引汝令離炎灼之苦。
唯盡分段生死未盡變易生死。故言但也。復
應進斷變易成無上道豈應止此灰身滅智。
故言而實不滅也。今所應作唯佛智慧此半
行即頌合與過望不虚。上合譬言然後但以
大乘而脱度之也。若有菩薩此下兩行是第
二引勝人。證如來不虚勸信。此兩行即成二
意。初偈正引證。後即出證人之語也。若人
小智此下有九行偈是第三。即廣上第一略
頌合三種不虚也。今此九行自分爲三段。
初有六行即廣上。汝等累劫下一行略明以
重奪輕不虚。就此六行中初二行明苦諦。
二行明集諦。一行明滅諦。一行明道諦也。第
二從是人於何而得解脱下有一行半即廣
上。我雖先説一偈稱本心不虚也。第三從佛
説是人未實滅度下有一行半即廣上。今所
應作唯佛智慧半行明與過所望不虚也。我
意不欲令至滅度者此則取上語。其義可求。
斯人若未得無上道之時我意。終不祇令至
昔日滅度也。我爲法王於法自在向言十五
行半大分爲三段。此下一行是第三擧法王
結明不虚。然不自在人出言多虚。佛是法
中之王實不虚也。從汝舍利弗我此法印
又前判云正譬説開三顯一化中根人中本有
兩段。第一是舍利弗請其中自有三段已訖
也。第二是如來答亦有三段。第一是譬説縁
起其中有二。初呵後許也。第二正譬説開三
顯一其中有二。即是長行與偈亦已訖也。中
根之人既解同歸之理先三後一之意。故自
此下盡品有六十五行偈是第三即奬勸中根
人受行。然奬勸之意祗明弘經益物自行化
他。種同歸之因感圓極妙果也。菩薩萬行乃
備衆徳皆修。若的明要者不出自行化他。自
行則如説修行化他則弘經益物。兼除老病
菩薩之謂也。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難
立。是故此中單勸慕果。既願行因貧福自顯。
此意已具如前述。不復細解。又解所以不勸
慕果者與授記品相近故不勸慕果也。此中
祗以弘經益人以爲行因亦有兩段。兩段之
者第一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經。第二從在所
遊方下有六十四行偈正示其弘經益物之方
也。今第一言我法印者即是所弘之經。印
者故如此人名字印此函書送與所與之人。
莫與所不與之人。然法華經猶如函書。但
經中所明因果猶如書中所表之事也。如來
言教題此經名字猶如印也。弘經菩薩如送
書人也法印深意其義如此。從在所遊方
勿妄宣傳此下六十四行是第二正示其弘經
益物之方奬勸行因之意。此中自有三段。
初有半行據總略勸弘經益物。第二若有聞
者下有十行偈據別略勸弘經之方。第三若
有不信毀謗此經下有五十三行半偈廣示
弘經方法表行行因之相。今言在所遊方
勿妄宣傳者是第一。然勿妄之言其意難
了。今且作四句明之。一言惡人莫爲説此亦
是勿妄。二者惡人亦爲説善人亦爲説此亦
是勿妄。三者惡人應爲説善人莫爲説。四
者善人應爲説惡者莫爲説。今不同前三句。
何故前三句太甚通漫故。的取第四句正惡
人莫爲説善人應爲説。問者言如來慈父等
視如子且又放光普照有識皆蒙。今復言善
人應爲説惡人莫爲説非唯生分別之心。亦
違慈父之意。解者言放光普照表慈悲平等。
今明善人應爲説惡人莫爲説。此則示身子弘
經益物之方。善人應爲説即是勸善惡人莫
爲説即是誡惡。且又強爲惡人説者非唯直
生不信之心。亦復増長誹謗之罪。是故涅槃
言諸佛聖人不爲衆生作煩惱因縁。又欲斥
彼惡人令改惡行善也。若有聞者此下十
行偈是第二據別略勸弘經之方。此第二段
望上總則成別。望下廣故稱略也。今就此十
行偈中自有兩段。第一有四行先勸善人應
爲説。第二斯法華經下有六行偈誡令莫爲
惡人説也。此兩段中各有三。今且就前四
行善人應爲説中自有三種善人。初一行
先明不退轉人應爲説。阿者言無鞞跋致言
退。無退之人應爲説也。第二若有信受下一
行半明過去久種善根之人應爲此人説也。
第三若人有能下有一行半偈。則明未來
世中常値善知識人應爲此人説也。此三
種人即成三世初明不退之人。即是現在
次明久種善根人。即是過去後明常値善
知識人。即明過去久種善根人即此人未
來世中當得相値。但互擧一邊爲義也。斯
法華經此下有六行是第二誡令莫爲惡人
説。此六行中亦有三種者。初一行先明淺
識之人莫爲説。第二一切聲聞下三行擧有
信之人。況出不信之人。及取即得不信之
人也。第三又舍利弗下兩行更出惡人總結
莫爲説。初偈明我見之人不應説。後偈多
愛染之人勿爲説。問者言。上言宿習強者
雖有三種五濁不能爲障。今何故言莫爲此
人説耶。解釋者言。此有二意。一者正爲勸
奬中根人弘經方法。二者亦爲斥即時衆中
有懈怠之者也。若人不信毀謗此下五十
三行半偈是第三廣示弘經益物行因之方。
今就此五十三行半偈中大分爲兩段。第一
有三十四行半廣示惡人莫爲説。此即廣上
第二六行略明惡人莫爲説。第二從若有利
根以下盡品有十九行偈。廣明善人應爲説。
此則廣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應爲説。爲廣
之意其意如此。今且前明惡人中自有三。
第一有四行半偈據行惡因明惡人。第二從
其人命終下有二十八行偈據得惡果明惡
人。第三佛告舍利弗謗斯經者下二行。第
三總結惡人之相也。今且就前四行半明行
惡因中自有三種惡因。初一行偈先明謗法
之人莫爲説。第二一行有疑惑人莫爲説。第
三兩行半謗弘經人莫爲説也。今第一一行
偈明謗法人。既謗毀此經云何可説。即斷
一切世間佛種者。今此經説衆生有佛種然
諸聽法之人既毀謗此經不得宣説。故言斷
佛種也。或復頻蹙一行是第二明疑惑之人
莫爲説也。若佛在世下有兩行半第三明謗
弘經之人者亦不應爲説也。其人命終此下
二十八行是第二據得惡果明惡人。即是向
者三種行惡因之人得此惡果。就中有二重。
初二十二行偈正明惡果報。第二常處地獄下
六行偈總結惡果之相也。又就此兩段之中
各有二別。今且就正明惡果中有二者。初有
十二行據正報明惡果。第二若得爲人下十
行偈據餘殘報明惡果也。死被瓦石者此是
世流布語。正言祗此人死後斬截之相。亦可
是此人死後得宿命智見。人取其死尸屠割。
于時縁此即生苦受即自知由謗經之罪也
又釋此人死時終不好死死必爲刀杖所加
也。若得爲人此下有十行是第二據餘殘報
明得惡果。即是向者是正報者今得殘報也。
常處地獄此下六行是第二總結惡果之相亦
有二者即結上兩段。初有兩行總結上第一
據正報明得惡果也。第二從若得爲人下有
四行總結上第二據餘報名得惡果也。告舍
利弗謗斯經者向言三十四行半廣示惡人莫
爲説中本有三。初有四行偈據行惡因明惡
人。第二二十八行據得惡果明惡人也。已竟
此下兩行是第三總結惡人之相也。若有
利根此下有十九行是第二廣明善人應爲説
廣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應爲説也。就中有
二。第一有十七行偈正明善人應爲説。第二
又舍利弗我説是相下有兩行總結勸善人應
爲説也。就前十七行偈中凡有十種乃可爲
説。今以義相對以爲五雙。第一雙明現在
明聰明利智過去則深種功徳。此是功徳智
慧相對也。第二雙言俯則慈愍下流仰則恭
敬尊長。此是俯仰相對也。第三雙言外則捨
遠惡縁内則奉戒清淨。此是内外相對也。第
四雙言自行則質直柔和化他則清淨説法。
此是自行化他相對也。第五雙言始得專念
求經終則純心頂戴。此是始終相對也。告
舍利弗我説是相此下兩行是第二總結勸善
人應爲説
  信解品第四
但解有兩種。一者自以智慧明見法相此則
法行人呼爲見解。二者不自見理憑師謂爾
此則是信行人名爲信解也。今此品中明四
大聲聞領開三顯一之義信同歸莫二之理。
從信得解仍詺爲信解品。問只有此四人領。
更有餘人。解釋者言但使是中根之徒得解
者亦無量。但略擧四人爲端首耳。譬説開
三顯一化中根人本有四品即爲四段。此一
品是第二明中根人領解。又言四段之中各
開爲二。今此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是經家
序中根人得解之相第二從而白佛言以下竟
品正是中根人領解之辭。又就此兩段之中
各開爲二。經家序中有二者。第一從爾時慧
命須菩提下訖歡喜踊躍是經家序中根人内
心歡喜。第二列外形恭敬也。就第一明内
心歡喜中有三。初列出歡喜人名須菩提等
四人。二者明歡喜所由由聞未曾有法故。
三者正明歡喜也。第一所以言慧命須菩提
者凡有二種解。一者言昔日未解開三顯一
同歸之理。愚癡之人心相續爲命。今日既
得解權實之宗慧心相續爲命。若爾亦應言
慧命迦旃延乃至慧命目犍連。所以單道須
菩提者此則互擧爲論。二者須菩提解空第
一空慧爲命。大品座席之時已爲諸菩薩轉
説般若。以此呼爲慧命須菩提。此即從本受
名。問者言。從解空得名亦應言論義迦旃延
乃至言神通目連耶。解釋者言。此亦互擧。
若必也相兼時亦應言摩訶須菩提。何以故
下三人皆有摩訶之名。而須菩提獨無。故知
此互擧兩義雙明。就第二明歡喜所由中有
二。初明聞未曾有法者正由聞譬説開三顯
一解一義故。二者明得解之資。由爲上根
人法説開三顯一。與舍利弗授記故也。從發
希有心下第三正明歡喜也。即從座起訖瞻
仰尊顏是第二經家列外形恭敬。第二正領
之辭中有二。第一從而白佛言以下盡七十
三行半偈正領解上火宅乃至方便品中開三
顯一之義。第二從世尊大恩以下有十三行
偈明此解由佛來。是故歎佛恩深難報以結
領解。又就此兩段之中各開爲二。且置歎
佛恩深難報至彼更分。今就第一正領解
中有二。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今就長
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略領解。第二將欲
廣領解先諮審如來。第三從譬若有人訖長
行廣領解。又就第一第三各開爲二。中間諮
審止一不開。略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説
領解。第二言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明譬
説。廣領解中有二者。第一是開譬。第二是
合譬。今就略領解兩段中各有二。第是開
譬。第二是合譬。今就略領解兩段中各有二。
第一法説中二者第一先明昔日不求。第二
從我等今於佛前下明今日自得。譬説亦爾。
何者昔日大品座席之時我親爲諸菩薩轉教
説般若。明大乘因如彼説大乘果。如此而我
于時於此大乘因亦不求。於大乘果亦不求。
而我于時自知大乘因果是好法。只是不求。
何以故口言若佛見無爲入正位者不能復發
菩提心。而今日値法華座席即會三成一。明
聲聞小行皆成佛果。此則是自得之義。
就第一明昔日不求中自有二。第一列三種
不求章門。第二從無所堪任以下釋上三章
門。三章門者一言居僧之首故不求。二者言
年朽邁故不求。三者言自謂已得涅槃故不
求。此皆道昔日大品座席時事。所言居僧
之首不求者。須菩提等昔日既是上座。作
小乘學執教定宗位階次第。何故爾。若學菩
薩不問道俗先受戒者便爲大故。我等于時
有弟子皆隨於我學小乘之法。我忽移心改
造非謂衆首之人。爲此義故於大乘因果不
生求心。第二上云年朽邁故不求者。菩薩
之懷不惜身命無方益物。我等年時已謝何
能爲之。前言居僧首者明法臘已大。後復
言年已朽邁者明俗年復高。但俗年雖高法
臘未必大。今者法臘既大俗年又高。第三
自謂已得涅槃不求者。佛昔語道有聲聞縁
覺菩薩。我于時既得聲聞縁覺涅槃以爲究
竟。又聞佛言。若見無爲入正位者不能復
發菩提心。即是高原陸地不生蓮華之義有
此三義。是故不求也。無所堪任此下是第二
釋上三種不求章門。先釋第三自謂已得涅
槃章門也。世尊往昔説法既久此下釋上第
一居僧之首故不求也。説法既久者不言佛
坐已久。只立指波若坐席故言久。於大乘因
果中不作心故言疲懈。於小乘三三時中故
是精進也。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此下釋上第
二年並朽邁故不求章門也。我等今於佛前
聞授聲聞菩提記此下是第二明今日自得義
也。無量珍寶不求自得此下是第二譬説。
就此譬説中亦有二即爲上兩段作譬。今言
無量珍寶不求此六字即爲上第一昔日三種
不求作譬也。次自得此兩字即爲上第三明
今日自得作譬也。世尊我等今者樂説譬
喩以明斯義者長行正領解中本有三。一者
略領解竟。此是第二將欲廣領解故先諮審
如來也。譬若有人自此下訖長行是第三
廣領解。就此廣領解之中亦有二。第一開
譬。第二合譬。就開譬之中凡作九譬。領上火
宅十譬。亦遠領方便品中十譬之本。不盡領
十譬。上火宅中本有十譬。此中唯領七譬不
領三譬。不領第六父歡喜。亦不領第七諸子
索車。亦不領第十不虚也。所以不領第六者
只解第五免難譬第六父歡喜之義自彰。所
以不領第七者。上諸子索車此即是迷惑之
心是故隱而不領。所以不領第十者。上第
十是不虚妄。今日既得解何假領上不虚妄。
若使領者如似言不解之時。昔日有虚妄今
日既無虚妄。是故不領也。上既有十譬今唯
領七譬只應有七。所以有九譬者此中第四
第五兩譬共領上火宅中第四長者救子得
譬。此中第六付財物譬不領上開三顯一之
意。此乃遠領大品座席時意。但窮子今日
深取佛意則言昔日大品時佛已令我爲菩薩
轉教説般若。但佛于時衆中令我説此大乘
因果。則始終會令汝得此因果。須菩提今
日既得解。是故深取此意也。九譬者第一明
父子相失譬。第二明父子相見譬。第三明
呼子不得譬。第四明呼子得譬。第五明教
作人譬。第六明付財物譬。第七明見子長大
譬。第八明付家業譬。第九明得家業故歡喜
譬也。今者第一譬若有人下訖無復憂慮詺
爲父子相失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一宅主
譬亦名總譬。亦遠領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
下明釋迦同諸佛先三後一化五濁衆生之
主。第二從傭賃展轉下訖我雖年朽猶故貪
惜是名父子相見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三
長者見火譬。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二舍利弗
當知我以佛眼觀下明佛見衆生爲五濁所惛
也。第三從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以下訖往至
貧里以求衣食詺爲呼子不得譬。此則領上
火宅中第三長者救子不得譬。亦遠領方便
品中我始坐道場下明佛用大乘化衆生不得
也。第四從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
便下訖愍而怪之名呼子得譬。此則領上火
宅中第四長者救子得譬。譬本有四階。今
此第四譬先領前兩階三車擬宜見子宿好。
亦遠領方便品中第四言尋念過去佛所行方
便力下。明佛用三乘化得衆生亦有四階。
今亦先領前兩階以三乘擬宜及見三乘人機
也。第五從又以他日於窓牖中以下訖然其
所止猶在本處詺爲教作人譬。此則領上火
宅中第四救子得譬中後兩階爲説三車及諸
子受行。亦遠領方便品中化得衆生中後兩
階爲説三乘三乘人受行。是故言第四第
五共領上一譬。所以爾者。法説之中偏就
應身上明故合而不離。今明四大聲聞領解
深取佛意。就眞應二身上明之故宜分爲二
也。第六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竟下
劣之心亦未能捨名爲付財物譬。是則不領
上開三顯一之意。此遠領昔日大品座席之
時佛命須菩提爲諸菩薩轉教説波若之意也。
第七從復經少時父知子心漸已通泰以下名
爲見子長大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五見諸
子等安穩得出下明見子出難譬。亦遠領方
便品中第五舍利弗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
偈。明如來見三乘人有大乘機發。第八從
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以下名付家業譬。則領
上火宅中第八長者賜大車譬。亦遠領上方
便品中第八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下。明
佛爲時衆説法華授記得佛。第九從是時窮
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名爲子得家業故歡喜
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九諸子得大車歡喜
譬。亦遠領方便品中第九言菩薩聞是法疑
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明于時
時衆聞説法華皆授記作佛故得歡喜三乘人
受行也。就第一父子相失譬領上宅主譬
亦名總譬。譬中本有六義今唯領二義。領
第一有大長者化主之義。復領第六三十子
義。此二義是要者。亦是方便品釋迦同諸
佛先三後一化衆生之主。今就父子相失
譬領上二義不得作二段父子相簡爲四重。
第一明子背父而去。第二明父覓子不得。
第三明子還近父。第四明父失子憂念轉深。
内合四重者。第一先明衆生昔日二萬億佛
時曾禀大乘。自爾之後失解捨如來流轉六
道。第二明如來從衆生失大乘解之後。恒
覓可化之機不得。第三内合衆生從失大乘
以來。在五戒十善教中。學則有機感佛出
世。此則是漸近父義。第四衆生既爲五濁所
惛如來慈惻彌深。是父憂念轉深義也。又
就此四重之中各有兩階。子離父中有二者。
一者明子背父而去。二者明子向國而還。今
言譬若有人者只明四大弟子自譬故言若有
人。年既幼稚者内合明衆生昔日二萬億佛
所于時已曾禀受如來大乘化。但于時禀大
乘化不久故言幼稚。不道大乘解小。若言
解小是幼稚者。下言年既長大便應是解
大。故知不名解小是幼稚。後解言只是解
小故幼稚。何以知之。只是幼稚故捨父。若
不幼稚云何捨父。内明爲論衆生於二萬
佛所禀如來大乘化。于時只得外凡夫解。而
此解怯弱故言幼稚。捨父逃逝者隱密而
去。非公灼故言逃也。逝者言去。内合衆
生即失大乘解理中密有背佛之義也。問者
言。佛明知衆生必失此大乘解。于時何故
用此大乘化之。解釋者言。佛于時實知衆
生得解之後必失但于時大乘機感佛佛仍
爲説大乘。若有感不應則有差機之失。既
得此解如來更化他方衆生遂起煩惱失此大
乘解也。問者言。若佛更復教化他方衆生。
於後復起煩惱失解者。此則是父自離子。何
關子捨父也。若是衆生遠佛然後起煩惱者
乃可是子離父。父自往他方衆生自失解故
是父離子義也。解釋者言。取事即然理則
不然。何以知之。若是衆生有機感佛。佛則
住世可化之機亦盡。故佛捨此化彼正由衆
生感機盡故佛去不得言佛去故感機盡。既
是衆生感機先盡。此即是子離父義也。問
者又言如來既知必失解者。昔日不應用大
乘化之。解釋者言。實知必失解猶用大乘
化者此則爲後化之資。後亦有大乘機發之
時。佛言我昔日已曾爲汝説此大乘。汝等
于時不能堅固受持。廣起煩惱遂失此解。
今復爲汝説而尚不堅固受持。時衆既聞曾
得遂失仍發決定之心。故言前失得爲後資。
既有資力是故如來爲説。問者又言。若言
失者今云何還生耶。解釋者言。此失非是永
斷善根成一闡提。只言煩惱五濁既多于時
解心不現前名之爲失。夫善生必以信心爲
本。于時雖失大解由有信心。於五戒十善
教中修行能令大乘智願善根不斷。是故我
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我今還欲令汝
憶念本願所行道。故若言永斷者云何言憶
也。問者又言。若言信心猶存者不應名作
失。解釋者言。乃無大乘之解何妨有小乘
之信也。久住他國者大乘教己國。五戒十
善經教爲他國。失解之後久在五戒十善教
中修行。故久住他國也。失解之後備在五
道故言至五十歳也。此則釋成上久住他國
之義。所以言若十二十者此意明未必盡備
經五道。亦可失大乘解之後經人道。仍更
値如來得大乘解者。故言若十。亦可失大
乘之後經畜生道或經人道。仍更値佛得大
乘解者故言二十。亦可備經五道然後得大
乘解者故言至五十歳也。年既長大者不道
解心大。只道失解來久故言長大也。加復
窮困者殆盡曰窮。復爲寒苦所逼故言困。
外譬爲論此人年既長大復窮亦困故如即時
人。昔日幼小之時率爾一丈一尺以爲衣裳
一斗一升可爲飮食。今日人身既長大正須
多衣足多食之時云何猶用昔日幼小之時衣
食。充今日長大之躯理自不足。内合爲義
衆生既離經五道。應須多功徳智願善根自
資。猶用昔日微解自資者又蓋無所利益故
言窮困。備經卵胎濕化受生故言四方。雖
然恒位心不無覓理故言求衣食也。又解五
戒十善教宣辨人天因果以爲四方。漸漸遊
行此下是第二階明子向國而還。漸漸遊行
遇向本國者此人于時不作心言是向本國之
行。理數爾然故云遇。但背諸國未必遠向
國未必近故。如始出南刹北道一歩此亦是
背國。若使渉北萬里亦是背國。而歸未必
近者故如渉北萬里。始迴南向作意還向。
始擧一歩此亦是向國而歸。故知背國未必
遠向國未必近。但背國雖近有日遠義。向
國雖遠有日近義。内合爲義假設過去佛爲
衆生説法。過去佛既滅後中間且作經一
劫。釋迦方出教化衆生。于時背過去佛已經
半劫。此是背國日遠。若使後半劫去釋迦
出轉近此則是向國而還義。故言漸漸遊行
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此下是第二
明父覓子不得亦有二階。第一正明覓子不
得。第二明雖失一子之苦不廢家業大事。
今言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此是第一階。正明
覓子不得。内合明佛從二萬億佛所大乘化
衆失解之後。恒覓衆生大乘根機都不得矣。
中止一城此下是第二階。明父雖失一子之苦
不廢家業大事。内合如來於此一方衆生無
機感可爲説法。餘方教化終自不廢中止一
城。城者防非拒難爲義。如來教法爲城。若
言教一坐能使正理恒存。外道即隱故詺教
法。爲城。教明佛果備有衆徳故言財寶無量
等。其諸倉庫。倉者養命庫者養身。明如來
法身慧命養育衆生之義也。多有僮僕者内
外凡夫受學弟子如僮僕。八地以上菩薩如
臣。七地以下初地以上菩薩如佐。縁覺如吏
聲聞如民。大乘如象。自餘三乘等如馬牛羊。
出入息利者教。從佛宣名出化功歸己如入
息利也。商估賈客者商估之徒本買賤求貴。
此明諸菩薩從佛受教廣利益衆生。時貧
窮子此下是第三明子漸還近父亦有二階
者。第一明近父縁由。第二正明近父也。時
貧窮子下乃至經歴國邑以來第一明子得近
父之縁由。由遊行不已遂得近父。内合爲
義由衆生在五戒十善經教國邑中修行不
已。有感佛出世之機也。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此是第二階正明子近父。内合衆生正有感
佛説法之機也。父毎念子此下第四明父
既失子來久憂念轉深。但衆生失解廣起煩
惱。如來慈悲愍傷其義彌至。就中亦有二
階者。第一明念子之苦。第二明假設作念
得子之樂也。從父毎念子下竟是以慇懃毎
憶其子此是第一。明父念失子之苦失解之
子違離如來備經六道。故言別離。五十餘
年。所以言餘年者解有二種。一解云。實只
自有五道無別有阿修羅道。阿修羅道只攝
入鬼神道。鬼神道中最勝者離出詺作阿修
羅道。既被出故言餘也。一家所習不然。善
有三品下品感阿修羅。其多諂曲求道甚難
故貶之在鬼神道也。此一段衆生既失大乘
解。唯如來自知一應以來不向聲聞辟支佛
等説。故言未曾向人説如此事也。心懷悔
恨者悔在於我恨在於子。何以知之。只悔
我不堅償此兒遂令失去也。恨在於子者汝
不孤然而要有父母云何都不尋求。天性存
父子之義内合爲論。悔我昔日二萬億佛所
時用大乘化。不能得令登内凡夫信首得立
使不退墮。恨者汝衆生神解本異乎木石。
云何不堪憶我昔大乘之化而流浪生死耶。
故言悔恨也。自念老朽者廢大乘來久故言
老朽也。財物如前解。無有子息者無有委
付以弘法紹繼之人故言無有子息也。一旦
終沒財物散失者此明衆生既無機縁。如來
便捨化他方故言終沒。大乘經教於衆生無
用故義言散失無所委付也。復作是念我若
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復憂慮下是第二
階。假設作念得子之樂。内合明得衆生有
大機發有可化之縁。便稱如來大慈悲之意。
故言無復憂慮也。爾時窮子傭賃展轉此
下是第二父子相見譬。此則領上火宅中第
二長者見火譬。亦遠領方便品中我以佛眼
觀見六道衆生等也。但上譬中唯明長者見
子義不道子見父義。内合上單明佛見五濁
衆生有人天等小機。今此譬中委悉。先明
人天小機感佛即是子見父義。後明佛見此
機即是父見子義。然感應之義只感時應應
時是感。然逐義爲便有感故有應。不得先
應後感。是故此譬中有兩段。第一子見父。
第二於師子座見子便識以下明父見子。就
此兩段中各有四階。子見父中有四者。第一
明見父縁由。第二明見父之處。第三正明見
父。第四明子見父生懷畏避之心。言傭賃
展轉此是見父之縁由。若不傭賃何容得與
長者相見。内合衆生修五戒十善相資。遠得
助一乘機發之義也。遇到父舍住立門側此
是第二明見父之處。内合衆生五戒十善小
機感佛不正如立門側也。遙見其父踞師子
床此下是第三正明見父尊嚴。五戒十善機
來闚佛故言見父也。遙者此機遠闚法身地
故言遙也。如來處在無畏之座如師子床也。
寶机承足者有二種解。一解戒定爲脚足。
二諦境爲寶机。一家言權實二智爲脚足。
二諦境爲寶机如來二智常照二諦境如寶机
承足也。外國言婆羅門者高良大姓八地以
上如婆羅門。七地以還如刹利也。大乘内
凡夫如居士也。問者言既言佛在法身地云
何言有内凡夫等圍繞。解釋者言。此經明
法身不同常住經所明法身。今此經言法身
者指他方應身爲法身。故如佛在無量壽國
此間衆生機感無量壽來應仍詺無量壽佛爲
法身也。眞珠瓔珞者解有二種。一云明諸
菩薩備有功徳智慧。一云佛果具有功徳智
慧如眞珠瓔珞。在辟支如吏聲聞如民外凡
夫如僮僕。手執白拂者三乘人用智慧手執
無生之理拂煩惱塵。此乃是三乘人自拂。
何故言侍佛左右即成佛。解釋者言。此乃是
自拂則由佛教故義言拂佛也。且淨名云。衆
生病故我病衆生病愈我病亦愈。故義言拂
佛。覆以寶帳者明如來大慈大悲最高而能
覆下如寶帳也。垂諸華幡者華幡本招致看
者。此譬如來有四攝之徳攝化衆生也。香
水灑地者雲法師言。以禪定水灑淨戒地。淹
煩惱塵正以禪定資戒令止惡義強也。然佛
地乃無惡可止但有定故。恒無惡可生故義
言淹之也。散衆名華者七淨爲華也。羅列寶
物者如來説一乘因果萬善同歸。明諸功徳
故言羅列寶物也。教從佛出故言出。化功
歸佛故言内。前人受教爲取。拂授記爲與也。
窮子見父有大力勢此下是子見父中第四
階。明窮子既見長者尊貴。生畏避之心。内
合衆生唯有五戒十善之機感佛。此小機擬
一乘圓教永無堪受之理則有怖畏之心。五
戒十善小機不應一乘大教從擬無益故言悔
來也。竊作是念此是理中爲論非公灼發言
故言竊也。若是王王等者。説一乘教佛是王。
説三乘教佛爲王等也。若是一乘教佛者亦
非是五戒十善機相應。只縱復説三乘教佛
亦非是五戒十善機所宜。故言非我傭夫作
力得物之處也。不如徃至貧里肆力有地衣
食易得者。人天教爲貧里。於此人天教中修
行。即肆力者賣也。五戒十善爲因感人天
果報如衣食易得也。若久住此或見逼迫者
内合人天小機扣佛大教。佛或能用大乘教
逼小令行。故言逼迫也。非我所爲欲令爲故
言強也。欲背大向小故言疾走。欲去猶未去
也。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此下是
第二父見子此中亦有四階。第一明見子之
處。第二正明見子。第三明見子故歡喜。第四
明長者生開暢之心念也。今於獅子座者是
第一明見子之處。内合如來在法身無畏之
座也。見子便識此是第二階正明見子。内
合明如來見衆生便識是我昔日以大乘所化
之人。即是領上火宅中云長者見是大火從
四面起也。亦是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觀見六
道衆生也。心大歡喜者此是第三階。明長
者既知是兒故歡喜。内合明佛既見此衆生
小機發。用此善根資益得昔大乘之解。稱
大慈之意故言歡喜也。即作是念下是第四
階明長者生開暢之念。内合明如來見衆生
善根機發。必可以委付法化。我常思念此
子無由見之者。從二億佛所衆生失大乘解。
恒覓衆生善機不得故云無由見之。今者始
無機發故言適我願也。我雖年朽者癈大
乘化來久故言年朽也。猶故貪惜者雖癈化
久猶欲用大乘與衆生故言貪惜。此四法中
第二第四正領上能見。第一第三非正領上
也。即遣傍人急追將還以下是第三呼子
不得譬。即領火宅中言我身手有力。明長者
救子不得譬。遠領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場下
明以大乘化衆生不得也。上火宅譬中本有
勸誡兩段各分爲三別。今此中即併領之。
既併領時開爲三段。第一訖何爲見捉名一
喚不來。即領上勸擬宜與無機。第二從使
者執之逾急下訖悶絶躄地此名爲再喚不
來。即領上誡擬宜與無機。第三從父遙見
之下名爲父置兒譬。即併領誡勸兩家息化
也。是則領開譬中不相應。領合譬中言相
應也。又就此三段中各開爲二。初段中二
者第一領上勸教擬宜。第二窮子驚愕以下
明無機。就兩段中各自有二重。領勸教擬
宜有二者。第一言即遣傍人急追將還。此領
上思惟作勸教。即是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
手有力。所以言傍人者此就經教爲義也。理
是正大乘言教是傍。教乃詮於理。然教非即
是理故言傍人也
法華經疏卷第五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六
 光宅寺沙門法雲撰 
  信解品之餘
第二爾時使者疾走往捉此是領用大乘教擬
宜。此則領上火宅中當以衣裓机案從舍出
之句也。第二領勸無機有二者。窮子驚愕
此是第一明有小乘人天等機。上火宅譬明
無機中本有二。第一言此舍唯有一門而復
狹小明大教於其無用。今不領此唯領正明
無機本有二。初明有小次明無大。今此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