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No. 1705_ 智顗智顗記 ) in Vol. 33

[First] [Prev]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觀時無漏智。七滅智。盡滅妙出觀時無漏智。
八道智。道正跡乘觀時無漏智。九盡智。
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已等。智論云。我
見苦已斷集已盡證已修道已・也。十無生智。
見苦已不復更見等也。諸經或云十一智。
智度爲如實智。知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
知無有罣礙。是爲如實。此獨在佛心中有二
乘無分。故但云十智也。有學八智者。是那含
人。在修道位中無盡無生智故。但有八也。有
學六智者。謂見道中但有四諦及法比等六
智*也。三根者。次歎三根徳。若修行次第應
先辨三根後辨十智。今先説果後明因也。一
未知欲知根。無漏九根。和合信法二行人於
見道中。名未知欲知根。九根者。謂信等五
及喜樂捨意等是也。二知根。信解見得人。思
惟道中是九根轉名知根。如前説。三知已
根。若至無學道中。是九根轉名知已根云云。
十六心行者。次歎十六觀門。從心之所行故
名心行。非心即行也。依修行次應在十智前
明。亦先説果也。又只離四諦爲十六行。行以
往趣爲義。修此十六觀法。能趣四實之理。故
名行也。苦下四行。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
集下四行。一集二因三縁四生。滅下四行一
盡二滅三妙四出。道下四行。一道二正三跡
四乘。又法忍等十六行也。此約通説。若地前
四十位爲四。十地爲十。等覺妙覺爲十六。
此約別説云云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一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二
 *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T047368; 
法假虛實觀下。次歎三假觀門。法假者。色陰
法是也。受假者。四陰是也。取此二名是名
名假。自實無體籍他方有是名爲假。又色陰
是法。受等是名。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而
今有三別説也云云。言虛實者。一虛二實。
相形得稱。陰法是虛凡夫謂實。智欲了知
求不可得。只實而虛名爲虛實。此通意
也。若説別義者。三假之中各有三觀。法假
即虛。是空觀。空即假實。一色一香無非般
若。是假觀觀之一字是中觀。以空假是方便
道故不立觀名。得入中道方獨稱觀。受及名
等類此可解。若圓説者。三法即空即假即中。
雙照雙亡是也云云。智度論云。諸法非實凡
夫虛假。憶想分別妄謂有人。如狗臨井自叱
其影。水中無狗但有相影。而生惡心投井
而死。衆生亦爾。四大和合名之爲身。因縁生
義動作語言。凡夫於中妄起人相。此法假
也。生愛恚起愚樂墮三惡道。此受假也。又一
切法但從名字和合更無餘名。如頭足腹脊。
和合故假名爲身。如髮眼耳鼻口皮骨。和合
故假名爲頭。諸毛和合假名爲髮。分分合故
假名爲毛。諸泥塵和合故假名爲分。亦和合
諸分故名爲塵。此即名假也。以此假故一切
法空。三空等者。次歎三昧徳以三假因縁
故得三空名。此因果次第説也。以法假故
空。受假故無相。名假故無作。故大論云。因三
十七品趣涅槃門。涅槃門有三。謂空無相無
作等。言空門者。觀諸法無我我所。諸法從因
縁和合而有。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空
門。無相門者。觀身雖空而有相在。人著此相
故修無相。如説俯仰屈伸住立去來觀瞻言
語。於中無實。風依識故有所作者。是識滅
相。念念無故。此男女有我心無智慧故妄
見有。骨鎖相連皮肉覆機關動作如木人。此
無相門也。無作門者。無相亦無。是名無作。此
三定諸禪中若無不名三昧。以退失故墮生
死中。如説能持淨戒名比丘。能觀空名行空
人。一心常勤精進者。是名眞實行道人。此三
能到涅槃。得三解脱門云云。四諦十二因縁
者。次歎諦縁。此二有同有別。同是聲聞斷
見思故名同。利鈍有殊。廣略數異故名別。四
諦鈍根者觀。大經有四種四諦。生滅藏教。今
所不説。此經具三教有三種四諦。所謂無生
無量無作等也。苦等四法審實不虛。名之爲
諦。若苦集是有漏滅道是無漏此三藏也。若
四俱無漏是通也。若四俱亦有漏亦無漏是
別也。若四俱非漏非無漏是圓也。十二因縁
鈍者觀。知大經中亦有四種。於四種中
各各有三別。一者三世十二因縁。二者二世。
三者一世。廣如餘説云云。無量功徳皆成就
者。五結文可知也。復有八百萬億下。二列




縁覺衆。文四一唱數。二標位。三歎徳。四結
成。初文可知。大仙縁覺者。二標位也。有三
差別。一者獨覺。如昔有國王入園遊觀。
淸旦見樹林花果甚可愛樂。時王食已即便
偃臥。王諸婇女皆競採摘毀壞林樹。時王覺
已。即悟・一切諸法無常。若是以外況內成大
仙縁覺。二者因縁覺。出於佛世聞十二因
縁斷見思惑・三者小辟支佛。是須陀洹人
人間生。是時無佛佛法已滅・人中七生天上
亦爾。不受八生自悟成道。即成小辟支佛
也・非斷非常者三歎徳*也。過去二因牽識
等故非斷。識等滅故三因不生故非常。又三
世相續故非斷。無自性故非常。又順則生死
無際故非斷。逆則無明燋竭故非常。四諦十
二縁下。四結成*也。問。前列聲聞亦云諦縁。
今歎支佛更復重明。後列菩薩仍云羅漢者
何耶。答。於一境上取悟自差。三獸度河。三鳥
出網。河同獸異。網一鳥殊。故大經云。下智觀
故聲聞菩提。中智觀故縁覺菩提。上智觀菩
薩菩提。上上智觀故諸佛菩提。良由理一見
殊。所以諦縁互説云云。問。縁覺出無佛世。今
云何列爲同聞衆。答。縁覺佛在世亦有。只
在聲聞中攝。言出無佛世者。此對聲聞。非
佛世總無縁覺也。復有九百萬億下。第二列
菩薩衆。文五。一數。二號。三位。四徳。五結。
*初文可知。菩薩摩訶薩者。二標號也。菩薩
此云道心衆生。摩訶薩此云大道心。亦云大
士。亦云開士。若以生滅心行六波羅蜜三祇
成佛。此三藏教中菩薩。心勝聲聞道卑羅漢。
若以無生心斷見思惑。留餘習扶願受生。十
地行圓當知如佛。此通教中菩薩也。若以無
量心行無量行。淨佛國土成就衆生。大慈不
窮大悲無限。華臺摩頂成功徳身。此別教中
菩薩也。若以無作心。觀煩惱菩提生死涅槃
無二無別非成不成。此圓教中菩薩也。今此
所列正列通教。蜜兼別圓云云。皆阿羅漢者。
三明位也。若三藏中佛即是羅漢。故本行云。
爾時世間有六羅漢。五是陳如等五人。一即
是佛也。若通教中三乘共行十地。七地菩薩
即阿羅漢。若別教中十向菩薩斷三界惑盡
齊阿羅漢。若圓教中十信菩薩斷三界惑盡
亦齊羅漢。今皆阿羅漢者。即通教菩薩。
品云。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大
集亦云。大法菩薩名阿羅漢。問。若皆*羅漢
已辨竟。今何更明。答。以菩薩形無定準。
或同凡像或同二乘。若不別明。恐於實混
濫。庶幾貴小乘者知大士徳齊羅漢。取名相
者。悟知菩薩道越凡夫。故更別説也。實智
功徳下。四歎徳中先歎智徳。實智則
空。方便*智照有。有實*智故不住生死。有
方便故不住涅槃。向者明位雖云羅漢。今此
歎徳即異二乘。故別説也。通教菩薩七地中
具實智。八地已上具方便智云云。行獨大乘
者。次歎乘。二乘無分故名獨大。此歎別教菩
薩也。四眼者。次歎眼。菩薩行既未圓。義當無
佛眼也。通教當知如佛。義推之眼亦如佛。圓
教十信雖是肉眼。名爲佛眼。今云四眼者。即
別教地前菩薩也。五通者。次歎通。具天眼等
五。除漏盡通。通教未斷無明。別教斷猶未盡。
故但云五也云云。三達者。次明過去宿命明。
現在天眼明。未來漏盡明。明即達也。十力者。
次歎力。智論云。菩薩十力。一發心堅固力。二
大慈力。三大悲力。四精進力。五禪定力。六智
慧力。七身不厭生死力。八無生法忍力。九解
脱力。十無礙力也。四無量心者。次歎心。慈
能與樂悲能拔苦。喜與衆生增上之樂。如上
三心捨之不著云云。四辨者。次歎辯。法辭樂
説義等是也。四攝。次歎攝。布施愛語利行
同事等也。金剛滅定者。次歎斷。十地上忍定
如金剛。碎煩惱山自不傾動。亦名首楞嚴定
云云。一切功徳下五總結也。復有千萬億
下。第三列雜類衆。以其中名色非一故言雜
類。一別二總。別中四。一人二士三天四賢。
人更二。一男二女。初四。一數二名三徳
四結。初標數可知。五戒賢者次列名也。五
者是數義。戒者防止義。梵云優婆塞此云淸
信男。於佛法中生淨信心故。又云近事男。以
依三寶親近師長承事無失故。離殺盜婬。此
三防身業。妄語一戒防口業。飮酒一戒通防
二業。廣釋戒相如大論尸波羅蜜説云云。
提謂波利等問佛。何不爲我説四六戒。佛答。
五者天下之大數。在天爲五星。在地爲五嶽。
在人爲五臟。在陰陽爲五行。在王爲五帝。
在世爲五徳。在色爲五色。在法爲五戒。以不




殺配東方。東方是木。木主於仁。仁以養生爲
義。不盜配北方。北方是水。水主於智。智者不
盜爲義。不邪淫配西方。西方是金。金主於義。
有義者。不邪淫。不飮酒配南方。南方是火。火
於禮。禮防於失也。以不妄語配中央。
中央是土。土主於信。妄語之人乖角兩頭
不契中正。中正以不偏乖爲義也。道將隣
聖曰賢。假名行人位也。皆行阿羅漢下。三
歎徳*也。雖迹同凡夫而本皆羅漢。十地者
有三種。若菩薩二乘共行。此通教也。一乾
慧二性地。三八人四見地。五薄地六離
欲。七已辨八支佛。九菩薩十佛地。依此
十地則是通教中優婆塞也。大品經云。若菩
薩具乾慧地。於十地速證菩提云云。大論七
十八云。乾慧地二種。一聲聞二菩薩。聲
獨爲涅槃故勤精進持戒等。或習觀佛三昧
浮觀等。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故名乾慧
地。於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者是。性
地者。聲聞從煖至世第一。於菩薩得順忍愛
著實相不生邪見得禪定水。八人地者。從苦
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六心。於菩薩則無生
法忍入菩薩位。見地者。初得須陀洹果。於菩
薩則是阿毘跋致地。薄地者。斯陀含人。欲
界九種苦分斷故。於菩薩則過阿*毘跋地。
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習氣亦薄。離欲地
者。離欲界等貪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縁。
得五神通。已作地者。聲聞人得盡無生智。
無著阿羅漢。於菩薩成就佛地。辟支佛地者。
先世種辟支佛道因。今世得小因縁。亦觀深
因縁法名支佛也。菩薩地者。初歡喜地
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此借別名名通也。佛
地者。一切種智等法。諸菩薩於自地中
具足。於化他地中行具足。二事具足故名
佛地。若別教則初地終至法雲。獨自修行不
與聲聞辟支佛共。準此則是別教中優婆塞
也。圓教云云。迴向五分法身具足者。別接
通空。以別初地接通教。令不滯界內即色
之空。迴心向別斷界外無明。成就五分法
身故。歎迴向也。言具足者。通教偏眞五分
等是不具足。別圓中道正觀成就五分方
稱具足也。五分法身者。一戒身。二定身。三
慧身。四解脱身。五解脱知見身。問。菩薩所
作何故迴向。答。迴向之利其功最善。故淨
名云。迴向爲善利。迴向二種。一者所作囘施
衆生。二者所作囘向佛果也云云。無量功徳
下。四總結也。復有十千下。第二列淸信女。
文三。一數二名三徳。今初可解。淸信女者
二標名也。梵云優婆夷。此云淸信女。皆行阿
羅漢下。三歎徳。亦通別中優婆夷也。文二。
先總歎十地可解。次始生下。別歎十地中
功徳。文二。今先正歎。一地三心。從第十囘
向。始有初地所得功徳是初心。停住不進所
得功徳是住心。滿足功徳欲入二地是終心。
法華亦云。善入出住等云云。三十生功徳
下。次結也。復有十億下。第二列居士衆。文
四。一數二名三徳四結。今初可知。七賢居
士者。二標名也。七賢有二。一小乘五停心
等是也。二大乘。一名初發心人。二名有相
行人。三名無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人。五名
絕種性人。六性種性人。七道種性人。俱在
地前。調心順道名爲七賢。居士者。外國積財
至億名爲居士。今此富有七淨財故名居士。
信施戒聞慧慚愧名七庶財也云云。徳行具
足下。三歎徳。謂具足諸徳之行。名徳行具足。
二十二品者。此歎道品。以在見道前。唯有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二十二品
也。十一切入者。次歎十遍處。入者處也。靑
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處識處名之爲十云云。
八除入者。次歎勝處。一內有色相觀外色少。
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三內無色相外觀色
少。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五靑六黃七赤八
白云云。八解脱者。次歎解脱。一內有色相外
觀色。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觀淨色。四空處。
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有想非無想。八
受想解脱。問。觀未得聖云何今歎八解
脱。答。八中得七。未得滅盡。今從多而歎也。
問。解脱以何爲義。答。解脱以棄背爲義。初二
棄背色貪心。第三棄背不淨觀心。四無色棄
背下地心。滅盡令棄背一切所有縁心。問。解
脱勝處遍處何別。答。有棄背名解脱。能







境界名勝處。能廣能勝境名遍處云云。三慧
者。次歎慧。謂聞思修。初是乾慧地。次是四善
根。苦忍已上名修慧。十六諦者。次歎觀門。如
前説云云。四諦者。次歎諦門。亦如前説云云。
四三二一品觀者。次歎四門。即四觀忍也。
從下擧之。煖第四。頂第三。忍第二。世第一
法第一。四即四善根。三即除煖位。二除煖
頂。一除前三也。又四即四果。三即三果。二
即二果。一即初果。此非歎意。今取前釋。得九
十忍者。四結。文二。先別結。次總結。今初。有
人云。地前三賢三十心。一一中作下中上。或
入住出等三品觀。合九十忍也。有人云。四
三二一合成十忍。約三界九地。一一地中各
有九品。成九十忍。又曰。諦觀二十。謂十六諦
及四諦。品觀有十。謂四三二一。總成三十。各
有下中上三品。成九十忍也。今謂九十忍者。
是別結。經文中徳不可衆多作異説也。但説
具足二十二品。下至四三二一。數有八十一
品。從此等法出四禪四空滅定。合九十忍。經
雖無四禪等文。義推可爾云云。一切功徳皆
成就。次總結也。復有萬萬億下。第三列天
衆。文二。先列色次列欲。初文四。一數二處三
徳四結。今初。以萬數萬故云萬萬億也。九梵
下。二明處此經三本不同。有一本云。復有萬
萬億十八梵天。九梵三淨三光五喜樂天。又
一本中。但云三淨三光五喜樂天。又一本除
五字。初除十八梵天四字。後但有三字無梵
字。蓋譯者出沒耳。言九梵者。謂第四禪九天。
一無雲。二福生。三廣果。四無想。五無煩。六
無熱。七善現。八善見。九色究竟也。三淨者。
是第三禪有三天。謂少淨無量淨遍淨也。三
光者。是第二禪有三天。謂少光無量光光音。
梵者。謂初禪三天。梵衆大梵梵輔也。
喜樂天者。即五支。謂覺觀喜樂一心等也。
是四禪中後五淨者。此天義論受喜樂故
也云云。天定功徳定味者。三歎徳。天定者。謂
報生天上得此定。功徳定者。謂修徳生天而
有此定。味者一字爲句。即是味著禪定也。有
人云。功徳定味爲句非也。常樂神通者。色界
天中皆有修報二種神通也。言常樂簡非報
徳神通也。十八生處下。四總結云云。復有億
億下。二列欲界。文四。今初明數。六欲諸天
子者。二明處。此六天中有小五欲。從初四
天。至他化自在爲六也。十善等者。三歎徳
*也。十善是因。生天是果報也。功徳皆成者
四結也。復有十六下。第四列人衆。文四。一
數二衆三徳四結。今初。云十六國王者。擧
國數以標人也。各各有下。第二明衆*也。五
戒下。三歎徳*也。徳有三。一戒二善三歸。淸
信行具足者。四結。四信成就故云淸信也。
復有五道下。第二總列。前別中但明天人。
今則通明五道。修羅等或鬼或畜故但云五
道也。又六道中天人先有。三惡之內或有或
無。此經無縁故總云五*也。此土衆竟。復有
他方下。二列他方衆。他處異見云云。復有
變下。三列化衆。文三。今初明不思議力能
變淨土。淨土者。非寂光之淨。且現華臺實
等淨相也。現百億高座及花者。且明應身
大千之化相也。各各坐前下。二明不思議
力能現諸佛菩薩。八部者。乾闥婆毘舍闍二
衆東方提頭賴吒天王領。鳩槃茶薜茘多二
衆南方毘留勒叉天王領。龍富單那二衆西
方毘留博叉天王領。夜叉羅刹二衆北方毘
沙門天王領云云。一一國土中下。三明不思
議力各説般若等。上來列衆竟。他方大衆
下。第二總結。他方大衆即結前來第二他方
衆。及化衆即結前第三化衆。三界中衆即結
前此土衆。十二大衆皆來集會。即總結前三
衆差別果。一聲聞。二縁覺。三菩薩。四五戒
賢者。五淸信女。六七賢居士。七色天。八欲
天。九仁王。十五道。十一他方。十二化衆是
也。坐九劫座者。結座。劫者級也。級者層也。
其會下。結衆廣狹也。問。諸經列衆或有或
無何耶。答。若説報生三界。由善惡業力。見
佛不見佛由有縁無縁。即有生天受樂至不
聞經。乃至地獄燒燃而來聽法。今以大經
之義。試爲斷之。大經云。於戒緩者不名爲
緩。於乘緩者乃名爲緩。總相明之。乘即戒也。
今約別説。乘戒二殊。即以三歸五戒十善八
戒二百五十五百戒等。名之爲戒。念誦修行







禪智施進等。名之曰乘。然戒與乘各有三品。
乘有小中大。戒有上中下。若乘戒俱急者。
又有三品。如持上品戒急。生無色界天。下
品乘急。以無色天身聞佛説聲聞法。中品乘
急。聞説因縁。上品乘急。聞説中道等。若持中
品戒急。生色界天。下乘急。聞説四諦。中乘
急。聞説因縁。上乘急。聞説六度。若持下品戒
急。生欲界天。下乘急。聞小乘。中乘急。上
乘急。準上説。若戒乘俱緩者。上品戒緩墮地
獄。中品緩墮畜生。下品緩墮餓鬼。以乘緩故
永不見佛。何況聞法。若戒緩乘急者。得見佛
聞法。上品戒緩生地獄中。下乘急以地獄身
聞説四諦。中乘急聞因縁。上乘急聞六度
云。若戒急乘緩者。三品戒急得三界身。如乘
緩故著人天樂不得見佛。況得聞法。今無
界天衆者。以上品戒急大乘緩故。此經無縁
故。不來也。餘經有無例此可解。上來證信序
竟云云。爾時十號下。第二發起序。文中爲五。
一佛自現瑞。二時衆生疑。三覺悟如來。四佛
昇華座。五大衆歡喜。初中更五。一讃佛徳。二
現瑞時節。三正住十地。四入大寂定。五
縁現瑞。今初。言爾時者當爾之時也。十號
者。教主之徳。徳凡有四。一十號徳。二三明
徳。三斷徳。四智徳。今初。言十號者。一是如
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
世間解。七無上士。八調御丈夫。九天人師。十
佛世尊。是十號之數也云云。次歎三明徳以
明鑒三世也。次歎斷徳。謂大滅諦。簡非小滅
故言大也。金剛智者。次歎佛智徳。釋迦牟尼
佛者。上明通號及徳。今明別號也。然佛種姓
出處不同。或姓刹利。或婆羅門。今姓釋迦者。
此云能仁。如長阿含説。昔梵摩穀王四子有
過。徙向雪山。令自存活。四子至彼民歸
如市。王歎四子。我子能仁能自存活。因此
姓釋。佛第四祖已來始姓釋也。本姓瞿曇。
或甘庶種。或日種。或牛糞種云云。牟尼
者名也。此云寂默。三業俱寂默也。初年月八
者。二明現瑞時節*也。眞諦云。如來在世
四十五年。説三法輪。謂轉照持。然此三輪有
顯有密。密則從得道夜至涅槃夜。俱三轉法
輪。顯則初成道七年但轉轉法輪。七年後三
十一年中轉照法輪。三十八年後七年中轉持
法輪。從轉轉法輪來有三十年。前至二十九
年已説餘般若。今至三十年初月八日方説
仁王。故言初年月八日。此則成佛道。三十
七年説此經。乃年七十二歲也云云。方坐
十地者。三正住十地。方者正也。正坐佛之
十地。非菩薩十地。又佛以別接通坐別十
地。欲密顯通教十地正令悟別地。故云
方坐也。佛十地者。同性經云。一甚深&MT10769;知廣
明至徳地。二淸淨身不思議地。三海藏地。四
神通智徳地。五明徳地。六無垢涅槃炎光開
相地。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無礙智慧地。
九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十毘盧遮那智
藏地。入大寂室三昧者。四入寂定也。欲觀
察物機授法藥故。又令知因定發慧故。又作
説法儀軌故。佛具智斷尙自觀機。況於凡夫
而不審諦云云。大寂室者。即大涅槃也。大經
云。涅槃深禪定窟。窟即室義。法華大通智
勝佛亦入靜室。與此義同也。又大寂者。即動
是寂。室者。即寂而照。大寂是法。室是喩。如
室虛能受萬物。般若空理能含多義也。約觀
者。室是一法。空亦無二。明暗自殊室空不
別。明喩智慧暗喩煩惱。室喩人身空喩心識。
日出則室空俱明。喩智生身心俱淨。日入則
室空俱暗。喩智滅則身心俱穢。穢淨雖殊而
性常淸淨。故淨名云。無明性即是明。一切
衆生即菩提相。不復更滅。此即證*也。思縁
放大光明照三界中下。有本云照三界衆生
也。第五思縁現瑞。文五。一思縁放光。二頂
上出花。三諸天雨花。四佛自生花。五大地振
動。今初。思縁者。思於無相縁於法性。自受大
樂也。光照三界中覺化境也。問。無色界無色
陰。何故照之。答。雖無麁色而有細色。約凡夫
二乘不見言無而實有也。復於頂上出千寶
蓮花下。*二頂上出花。文三。今初。出花。其花
上至下。二明竪現。乃至他方下。三明橫現。放
光令識智慧之本。出花令悟得道之因。又光
化當機衆。花令其見作結縁因。前列衆
中。無無色界天者。以其戒急乘緩無現益縁。
今令非相見花使作當來種子也。時無色






界天下。三諸天雨花。前教主現相明有感。今
諸天雨花明有應。此則藥病相稱感應道交
也。無量變者。心樹花非生死花也。文三。初
無色界。次色界。後欲界。皆可見。色天多禪
無色天多定。能心樹變花故言變。欲天無
但雨寶花也。其佛座前下。四佛自生花。
向明頂上出花。顯正報瑞。今佛座前生花。
明依報瑞。劫者層也。是時世界下。五大地振
動。放光雨花令其目見。動地令其心動。心動
則煩惱動。故大經云。大地動者。能令衆生心
動也。動踊覺起振吼等爲六。又東踊西沒等
六也。地動八縁如阿含説。一大水動時動。二
尊神試力時。三如來入胎時。四出胎時。五成
道時。六轉法輪時。七息教時。八涅槃時。增一
經。亦有八縁。閻浮提風輪從上向下。有地
水火風。從下向上次第動。二菩薩入胎。三出
胎。四出家學道成道。五入涅槃。六神通比丘
心得自在。七諸天命終還生勝處。八衆生福
盡相云云。動意者。十地論云。治三種煩惱。一
生天衆生樂著天報。振動天宮。令生厭捨
起求法心。二造惡衆生不識無常。縱心蕩
意。令因地動捨惡從善。三我慢衆生。或因
呪力能小動地。起高慢心使見大動。知其力
劣*也。爾時諸大衆下。第二時衆生疑。文三。
一明衆生疑。二申衆疑意。三問衆不決。今初
可解。各相謂言下。*二申衆疑意。文三。一歎
佛徳。次領前事。三騰今事。初文二。先明成人
之徳有四。一者四無畏徳。謂一切智無畏。漏
盡無畏。盡苦道無畏。説障道無畏云云。
八不共法自有二。小乘中謂十力四無畏大
悲三念處是。三念處者。應貪不貪。應嗔不嗔。
常行捨心也。大乘者謂身口意無失是三。四
無異相。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七欲。八
精進。九念。十慧。十一解脱。十二解脱知見等
無減。十三十四十五。三業道隨智慧行。十六
十七十八。智慧知三世無得。二乘無分故言
不共。三五眼。謂肉天慧法在佛身上並名佛
眼云云。四法身。法身有三。一但空法身。三乘
皆有。如善吉七葉巖中禮佛法身。此小乘滅
三十二相即空爲法身也。二即假法身。謂滅
無常色獲常等。我樂淨三亦復如是。三即中
法身。謂如來法身非常非無常。樂我淨等亦
復如是云云。大覺世尊下。二明徳所成人。覺
中道理名爲大覺。天人所重名曰世尊。前已
爲我下。領前事。謂從得道後。二十九年説四
般若。於靈山説大品。次舍衞説金剛及天王
問。後還靈山説光讃及道行。具出光讃云云。
人日如來下。第二爲今事。謂疑前瑞相等
也云云。時十六下。第三問衆不決。文有二。一
問。二衆不決。初文二。先擧處歎徳。二明次第
擧問。初文三。一明處。依大輪憍薩羅國主
波斯匿王。今言舍衞。或云舍婆提城。善見律
云。舍衞者是人名。往古有王名爲舍衞。見
地好立以爲國。因居其地。從人得名名舍衞
也。波斯匿王下。二擧名。有云。王姓月。聞法
之後。更立光名。徳行十地下。三歎徳。十地
六度道品多是通教也。信三寶及戒不壞名
四不壞淨也。行摩訶衍化者。以大乘治國
也。次第問居士下。二次第擧問。先問俗衆。
寶是寶積。蓋是月蓋。法是法財。淨名是維摩
詰也。次問聲聞。後問菩薩云云。無能答者下。
*二衆所不決云云。時波斯匿王下。第三覺悟
如來文三。一明此土設樂覺悟如來。二他方。
三共設。今初文二。一三類設樂。謂月光梵天
欲天。二聲動世界。先一佛世界。次十方世
界云云。彼他方下。二明他方。文二。一來集。
二作樂。初中先明四方。次列六方。作樂亦然
者。二明作樂也。云云。復共作下。*三共設樂。
亦是前佛現瑞明能應。今時設樂明有感。
即覺悟如來也云云。佛即知時下。第四明
佛昇華座。即是如來赴感也。又佛現瑞。即良
醫也。時衆設樂。即病人求救也。佛昇華座即
醫人授藥也云云。又放光是身業。入定是意
業。即從座起説空觀是口業。又放光動地
神通輪。入定得衆生根。是他心輪。説*空觀品
是説法輪。師子座者。大論云。非是實師子。
亦非木石師子。以如來是師子所坐之處。若
床若*坐。皆各師子床座也。如金剛山王者。
金剛喩佛四徳法身一切不能沮壞。山王即
須彌山。喩佛也。不爲八風所動。又華座皆是
現實報土。如山王是現尊特身。亦別接通也
云云。大衆歡喜下。第五大衆歡喜。有通者在
空。無通者居地。上來序分竟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