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No. 1705_ 智顗智顗記 ) in Vol. 33

[First] []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05 [cf. No. 245]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序

 朝請郞飛騎尉賜緋魚袋晁説之撰 
陳隋間天台智者。遠禀龍樹。立一大教。九傳
而至荆谿。荆谿後又九傳。而至新羅法融。法
融傳理應。應傳瑛純。皆新羅人。以故此教播
於日本。而海外盛矣屬中原喪亂。典籍蕩滅。
維此教是爲不可亡者。亦&MT10769;乎其存也。然杲
日將出而曉霞先升。眞人應運。而文明自見。
我有宋之初。此教乃漸航海入吳越。今世所
傳三大部之類是也。然尙有留而不至。與夫
至而非其本眞者。仁王經疏先至有二本。衆
咸斥其僞。昔法智既納日本信禪師所寄辟
支佛髮。答其所問二十義。乃求其所謂仁王
經疏。信即授諸海舶。無何中流大風驚濤。舶
人念無以息龍鼉之怒。遽投斯疏。以慰安之。
法智乃求强&T047368;者二僧。詣信使讀誦以歸。不
幸二僧死干日本。至元豐初。海賈乃持今仁
王疏三卷來四明。於是老僧如恂因縁得之。
其文顯而旨微。言約而意廣。以秦譯爲本。義
勢似觀心論疏。實章安所&T047368;智者之説也。恂
道孤而寡偶。學古而&MT10769;知。食貧而力不足。無
以爲此經毫髮之重。每指而歎曰。其來晩。學
而艱如此。寧封野馬而飽蠧魚不能下几案
以視人。嗚呼此疏。曾不得輩行於三大部中。
而匿光瘞彩。猶若海外之遠歟。恂今年七十
有六歲。乃一日抱之而泣曰。殆將與吾俱滅
邪。吾前日之志非也。遇嵩山晁説之曰。盍不
爲我序而流通之。説之自顧。何足以與此。亦
嘗有言曰。智者若生齊梁之前。則達磨不復
西來矣。盡法性爲止觀。而源流釋迦之道。囊
槖達磨之旨。今方盛於越中。異日會當周於
天下。豈獨是書之不可掩哉。顧予老不及見
之爲恨。姑序其所自云爾
政和二年壬辰四月癸卯序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一
 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T047368; 
大師於諸經。前例作五重玄義。一釋名。二辨
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此經以人法爲
名。實相爲體。自行因果爲宗。權實二智爲用。
大乘熟酥爲教相。所言・名者。有通有別。經之
一字通諸部也。佛説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者
別也。又佛説仁王護國別此部也。般若波羅
蜜通諸部也。又佛説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
即一部之通稱。序品第一。即部內之別名
也。然諸經立名不同。或單就法。如涅槃經。或
單就人。如阿彌陀經。或單從譬。如梵網經。
或人法兩題。如淨名及此經。或法喩雙擧。
如法華經。或三具足。如華嚴經。所言佛者。
具徳之義。自覺異凡。覺他異聖。覺滿異菩薩。
八音宣暢名説。此能説之人也。仁王下明所
説之法。施恩布徳故名爲仁。統化自在故稱
爲王。仁王是能護。國土是所護。由仁王以道
治國故也。若望般若。般若是能護。仁王是所
護。以持般若故仁王安隱。若以王能傳法。則
王是能護。般若是所護也。又仁者忍也。聞善
不即喜。聞惡不即怒。能含忍於善惡故云忍
也。王者統也。四方歸*統故也。此因縁釋。約
教則見諸法生。知生是實見諸法滅。滅則是
空。空則六塵等國不動不轉故。三界結
則王安隱。此二乘所得名爲仁王。三藏意也。
於凡聖同居土而得自在。若觀諸法色即是
空。不生不滅如幻如化。三界煩惱一時頓斷。
住於界外化城之中。生已度想生安隱想。則
是三乘之人共行十地。能護方便有餘化城
之國。各得稱王。此通教意。若觀諸法。空即
是色。色無邊故般若等法亦復無邊。雖復無
邊而與心不相妨礙。如函大蓋大。而無邊之
在一心中。一一法中具諸佛法。從於初地
乃至妙覺。分分圓滿住蓮華臺。不動不轉能
動能轉。即十地菩薩住檀等六。各各爲王。
此別教意也。若觀諸法本來不生。今則無
滅。雖無生滅。生滅宛然。雙照雙亡。契乎中
道。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即從初住乃至
佛地。四十二心分分明證中道之理。住常寂
光各得稱王。此圓教意也。又三藏中。羅漢支
佛煩惱盡故得仁王。菩薩及果向忍見思未
盡但名王不名仁也。通教佛地別教妙覺圓
教極果。各是仁王。當教自有優劣。若非仁
則是王也。若約本迹。即三教之仁王爲
迹。圓教之仁王爲本。分論本迹。則圓教十行
能爲別教之本。通教佛地即是別教之迹。三
藏二乘復是通教中本。展轉當教各有本迹
云云。觀心者。觀生滅法。見色是有析之至空。
心於色上而得自在。此生滅觀心仁王也。觀
色即是空空色自在。此無生觀心仁王也。若
觀空即是色。次第而入中道正觀。此無量觀
心仁王也。若觀色空空色不二而二。二而無
二。雙照雙亡。此是實相一心三觀。三觀一心
如彼天目不縱不橫而得自在。此圓教觀心
仁王也。我今聖主道化無方。子育蒼生仁恩
普洽。恒以三觀安隱色心。迹尙叵窮。本誠&MT10769;
究矣。般若者。此云智慧。即智論四十二卷
中釋也。開善藏法師並用此説。論第七十又
有一解云。莊般若不可稱。般若甚深極
重。智慧輕薄。是故不能稱。莊嚴旻師以此文
説般若名含衆義。智慧唯是一門。非正翻譯。
詳二師説各成諍競。今爲通之。夫般若者。自
有二種。一實二權。權即可翻。實則不可。實
則圓教。權則前三。又權不可翻。即三藏實色
不可令色即是空。實即可翻。即三智也。通教
一切智。別教道種智。圓教一切種智。豈可
各固一見以局大方火炎不可取實當有在
也。然智與慧經論解殊。成實合釋云。眞慧名
智即慧是智也。淨名離説。知一切衆生心念。
如應説法起於智業。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
於慧業者。釋云。智是有。慧是空。有智故不住
空。有慧故不住有。此般若具翻八部。
有人云。天王一部即仁王部攝。此解不可。
若如大經中明人王。亦天王。斯則可也。問。
人仁字別。云何取同。答。大經云。有仁恩故名
之爲人。老經云。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故
知人王行仁不求恩報。若背道之主但人非
仁。順道之*主是人亦仁。問。仁義云何。答。以
論義理則易明。上一表天徳。下一表地徳。
立人表人徳。聖主道侔造化。徳合三才。故曰
仁王也。問。古人云。仁王經非正傳譯。是事云
何。答。寡識小智深可憐愍。豈有不見目錄。即
云非是正翻。海庸不信山木似魚夏革亦云。
古初無物。鳴呼盲目誚玻瓈珠。且準下經
自有兩本。一廣説。如散華品云。爾時十六大
國王。聞佛所説十萬億偈般若波羅蜜散花
供養。二者略本。即今經文。譯者不同。前後三
本。一者晉時永嘉年。月支三藏曇摩羅察。
晉云法護。翻出二卷。名仁王般若。二是僞
秦弘始三年。鳩摩羅什。於長安逍遙園別館
二卷。名佛説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三
者梁時眞諦。大同年於豫章實因寺翻出一
卷。名仁王般若經。疏有六卷。雖有三本秦爲
周悉。依費長房入藏目録云耳。波羅蜜者。此
云事究竟。亦云到彼岸。生死爲此涅槃爲彼。
煩惱爲中流。六度爲船筏。此因縁釋也。三藏
實有爲此。實有滅爲彼。見思爲中流。八正爲
船。通教以色爲此。即空爲彼。見思爲中流。六
度爲船。別教以色空爲此。空即是色爲彼。無
明爲中流。無量行爲船。圓教以色空空色不
二而二爲此。二而無二爲彼。無明爲中流。一
行無量行無量行一行爲船。隨前諸教而度
云到彼岸。此約教釋也。空觀觀色即空及色
滅空。雖有巧拙同斷見思。而論彼此。假觀
觀三假得理論彼此。中觀十信已前十住已
後論彼此。此觀心釋也。經有翻無翻各具五
義。廣如法華玄云云。約教六塵俱經。經云。或
以光明而作佛事。即色塵爲經。或以音聲而
作佛事。即聲爲經。或以飯香而作佛事。
即香塵經。食飯入津即味塵*經。搖脣
舌即觸塵*經。寂然無聲諸菩薩等。得入三
昧。即法塵*經。一一塵根各有約教本迹觀心
釋也。又但以文字爲經心行爲緯。能成正覺
之疋帛故。取世經以喩焉。序者由也次也。品
者梵云跋瞿。此云品。謂品類也。義類相從。
即爲一品。第者。欲令不亂。一者。義乃在初。
釋名竟。第二辨體者。有人云。文義爲體。此通
説也。有云。無相爲體者。四教皆有無相。無
永漫亦通説也。有云。以五忍十地爲體。
如下經云。五忍是菩薩法。具列五忍竟。
云名爲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蜜。故知因修
般若證五忍。一切佛菩薩無不由五忍而成
聖。故以五忍十地爲體。今則不然。先釋體
字。體者法也。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君臣撙節。
若無體者。則非法也。出世間法亦復如是。善
惡凡聖菩薩佛。一切不出法性。正指實相爲
體。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
亦諸法實相。實相即法性。依此法性因得法
性果。故知此經以實相爲體。若別論之。般若
二種。一共二乘人説。二者不共。準此實相亦
有二種。一共。二不共。共者但見於空不見不
空。不斷無明但除見思。此偏眞實相。不共
者名中道實相。別教地前次第修初地方證。
圓教一心從初住乃至佛果。皆名圓證。若
論權實即共者是化他之權。不共者是自行
之實云云。約教即般若是通唯無三藏。有三
乘共行十地。有別入通有圓入通。通正二傍。
即通別是權。圓教是實。此經雖具三教。正以
圓實相爲體也。第三明宗。宗者要也。所謂
佛自行因果以爲宗也。有以無生正觀爲宗。
離有無二邊假云中道。故下文云。般若無知
無見不行不受不生不滅。此通教意。但得於
權而失於實。今以佛自行因果以爲宗要。令
諸聞者欣樂增修。一色一香無非般若。般若
眞智離有離無。雖離有無有無宛然。雖復宛
然只自無相。故以無相因果以爲宗也。問。宗
與體何異。答。宗如綱裘。體如毛目。振裘毛
擧。動綱目起。宗體之義若此。又如釵釧金銀。
是體匠者造之是宗。今實相之理是體。修因
得果爲宗也云云。第四辨用。用者力用也。有
人云。此經以內外二護爲用。內護者。下文云
爲諸菩薩説護佛果因縁護十地行因縁。言外
護者。下文云吾今爲汝説護國因縁。令國土
獲安七&MT10769;不起。災害不生萬民安樂。名外護
也。此但得一俗一眞。眞又不定。通別圓皆
有十地爲護。何者十地故不可全依。今以諸
佛二智爲力用。以諸如來皆以實智自照權
智照他。然此經有三種權實。通別雖有實智
亦名爲權。圓教雖復有權亦總稱實。以圓教
佛自行二智。照理即鑒機。鑒機即照理。
如薩婆悉達彎祖王弓滿名爲力。穿七鐵鼓
貫一鐵圍山洞地徹水名爲用。通別力用微
弱。如凡人弓箭。何者以通禀化他二智。或等
照理不遍。或次第。方知不若圓教圓照圓證。
故以圓中二智爲用也。即權智護同居有餘
實報等國令七&MT10769;不起。實智護圓教四十二
心之因果。經云護十地行因縁。此通約
教所行十地也云云。第五明教相。弘宣正法
須識教之偏圓。廣如法華玄義。今略明之。教
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此經
部屬般若教通衍門。是熟酥味經。説護佛果
及護十地行因縁。又王問摩訶衍云何照。故
知非三藏教明矣。雖有八偈談無常生滅等
事。乃擧往昔百法師。用小乘説世間不堅。以
勸普明捨國即屬助道。非今經正説也。次入
文解釋。夫震旦講説不同。或有分文。或不分
者。只如大論。釋大品不分科段。天親涅槃
即有分文。道安別置序正流通。劉虬但隨
文解釋。此亦人情蘭菊好樂不同。意在達玄。
非存渉事。今且依分文者況。聖人説法必
有由漸。故初明序分。序彰正顯利益當時。
名正説分。末世衆生同霑法利名流通分。此
經八品。序品爲序分。觀空下六品爲正説分。
囑累品爲流通分。若望經文。受持品末佛吿
月光下。即是流通分云云。今初二序。一者證
信。二者發起。亦名通序別序。亦名如來序阿
&MT10769;序。亦名經前序經後序。六事證經名證信
序。起發正宗名發起序。諸經通有名通序。此
經獨有名別序。金口所説名如來序。阿&MT10769;
信名阿&MT10769;序。佛在時故名經前序。集者
置名經後序。今且依初從如是下。至僉然而
坐。名證信序。爾時十號下是發起序。證信序
者。大智論云。佛於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林
中。北首臥將入涅槃。爾時阿&MT10769;親愛未除心
沒憂海。阿泥盧豆語阿&MT10769;言。汝守法藏人。不
應如凡自沒憂海。佛將付汝法。汝今愁悶
失所受事。汝當問佛。般涅槃後我等云何
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説經
初置何等語。阿&MT10769;聞已悶心小醒。於佛後臥
床邊具以事問。佛答。依四念處住。解脱經
戒即是大師。車匿比丘如梵天法治之。若心
須改教迦旃延經。即可得道。是我三僧祇所
集法寶。是初應置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
某國某處樹林中。是我法門中初應如是説。
何者三世佛經皆有是語云云。復次摩訶迦
葉等問阿&MT10769;。佛初何處説法説何等法。阿
&MT10769;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鹿
林。爲五比丘説苦聖諦。爾時大衆聞者皆
信。具如智論第二云云。爲是事故有證信序










云云 文爲六。一如是。擧所聞之法體。二我
聞。明能持之阿&MT10769;。三一時。明聞持和合感應
道交。四佛。明説教之主。五住王舍城下。明説
教之處。六與大比丘衆下。明同聞之衆。釋六
句者。三世佛經皆安如是。諸佛道同。不與世
諍。此世界悉檀。大論云。擧時方令人生信
事。此爲人悉檀。破外道阿漚二字。此對治
悉檀。肇云。如是者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聞
之理會。順則師資之道成。理會即第一義悉
檀。此四皆是因縁釋云云。約教者。佛明俗諦
有文字。眞諦無文字。阿&MT10769;傳佛俗文不異名
如。因此俗文會眞無非故名是。此藏教經初
如是也。佛明即色是空。空即是色。色空空色
無二無別。空色不異爲如。即事而眞爲是。此
通教經初如是也。佛説死生是有。涅槃是無。
從死生有入涅槃無。出涅槃無入於中道。阿
&MT10769;傳之與佛無異。此別教經初如是也。佛説
生死即涅槃。即中道徧一切處。無非佛法名如
實相。阿&MT10769;傳此與佛無異爲如。如如不動名
之爲是。此圓教經初如是也。此經具三教三
諦如是之義。阿&MT10769;傳之無錯無謬也。所聞法
竟。釋我聞者。大論云。耳根不壞聲在可聞
處。作心欲聞衆縁和合。故言我聞。我總耳別。
擧總攝別。世界釋也。阿&MT10769;昇座口稱我聞。大
衆悲泣飛空説偈。此爲人也。阿&MT10769;昇座衆疑
釋迦重起。或阿&MT10769;成佛。或他方佛來。若唱我
聞三疑即遣。此對治釋也。阿&MT10769;隨俗稱我聞。
第一義中。我即無我聞即無聞。不聞而聞不
我而我。此第一義釋也。約教者。釋論云。凡夫
三種。謂見慢名字。學人二種。無學一種。阿&MT10769;
是學人無邪我能伏慢我。隨世名字稱我。此
三藏意也。十住毘婆沙云。四句稱我皆墮邪
見。佛正法中無我誰聞。此通教意也。大經云。
&MT10769;多聞士。自然能解了是我及無我。知我
無我二而不二。雙分別我無我。此別教意也。
若阿&MT10769;知我無我不二而二二而無二。方便
爲侍者傳佛智慧。此圓教釋也。正法念經有
三阿&MT10769;。一阿&MT10769;陀此云歡喜。持小乘藏。二阿
&MT10769;跋陀此云歡喜賢。持雜藏。三阿&MT10769;娑伽此
云歡喜海。持佛藏。阿含有典藏阿&MT10769;。持菩薩
藏。蓋指一人而具四徳傳持四教。其義分明。
觀心者。有空觀假觀中道正觀。即空者。我即
無我也。即假者。無我即我也。即中者。是眞
我也。聞者阿&MT10769;佛得道夜生。侍佛二十餘年。
未侍佛時應是不聞。大論云。阿&MT10769;展轉聞非
是悉聞。報恩經。阿&MT10769;乞四願。未聞之法願佛
重説。胎藏經云。佛從金棺出金色臂。重爲阿
&MT10769;現入胎出胎相。諸經因此皆得稱聞。法華
云。阿&MT10769;&T047368;即時憶念過去佛法。令如現在






































前。故一切稱聞。因縁釋也。若歡喜阿&MT10769;
如淨滿月。眼若靑蓮華。親承佛旨如仰完器
盛水瀉之異缾。一句無遺。此持聞聞法也。
歡喜賢住學地。得空無相願。六根不漏
聞不聞法也。典藏阿&MT10769;多所含受。如雲持雨。
此*持不聞聞法也。阿&MT10769;海是多聞士。自然能
了常與無常等。若知如來常不説法是名多
聞。佛法大海水流入阿&MT10769;心。此持不聞不聞
法也。此經具三教。即阿&MT10769;一人以三徳傳持
也云云。釋一時者。肇云。法王啓運之日。大衆
嘉會之時。此世界釋時也。大論云。迦羅是實
時。示內弟子時食時著衣時者。爲人説時
也。三摩耶是假時。除外道邪見者。對治釋時
也。第一義中無時無不時。廣明時義具如智
論第一卷云云。約教則見諦已上無學已下。
名下一時。若三人同入第一義。名中一時。登
地已上名上一時。初住已上名上上一時。今
經初説即是通一時。約別圓接入則具三時
云云。釋教主者。佛也。佛名爲覺。覺諸煩惱身
心二病。因果圓滿方能破縛。劫初無病劫盡
多病。眞壽時樂短壽時苦。東天下富而壽。
西天下多牛羊。北天下無我無人。如此之處
不能感佛。八萬歲時南天下未見果而修因。
乃至百歲時亦如是。故佛出其地。此世界釋
也。日若不出。池中未生生已等花皆未現。日
出皆生。佛若不出。天人減少惡道增長。佛若
出世。則有刹帝婆羅門居士四天王乃至有
頂。此爲人釋也。三乘根性感佛出世。餘不能
感若斷有頂種永度生死流。此對治釋也。佛
於法性無動無出。能令衆生感見動出。而於
如來實無動出。此第一義説。佛名覺者。覺世
間苦集。覺出世道滅。身長丈六壽年八十。
現比丘像三十四心樹下成佛者。三藏世尊
自覺覺他也。帶丈六像現尊特身。樹上一
念相應斷餘殘習。即通佛自覺覺他也。現尊
特身坐蓮華臺。受佛&T047368;者。別佛自覺覺他。
隱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議如虛空相。即圓教
*佛自覺覺他。故像法決疑經云。或見丈六之
身。或見小身大身。或見坐蓮華臺爲百千釋
迦説心地法門。或見身滿虛空遍於法界無
有分別。即四佛義也。本迹釋者。三佛爲迹。一
佛爲本云云。觀心釋者。觀因縁所生法析之
至無。此三藏拙覺。觀因縁即空此通教巧
覺。皆覺空也。若先觀空次假後中。此別教假
覺也。若觀諸法即空即假即中。是圓覺也。釋
住處爲三。先釋住。次釋王城。後釋山佛具三
身住處有八。應身四住。一壽命住。謂五分法
身等。二依止住。謂王城耆山等。三境界住。謂
三千界境。四威儀住。謂行立坐臥。報身三
住。一者天住。住六欲天。二者梵住。住四禪
天。三者聖住。住空無相無願。法身一住。住第
一義空云云。約教者。藏佛從析門發眞
無漏。住有餘無餘二涅槃。通佛從體門發
眞住二涅槃。別佛從次第門住祕密藏。圓佛
從不次第門住祕密藏。二釋城。具存梵音。應
云羅閱祇摩訶伽羅。羅閱祇此云王舍。摩訶
此云大。迦羅此云城。國名摩伽陀。此云
不害人。無亂殺法也。亦云摩竭提。此云天羅。
天羅者即班足之父。昔久遠時此主千小
國。時王遊獵値牸獅子。共王交通。後月滿來
王殿上生子。王審知是子而作吿令言。我無
子天賜我子。養之長大。足上班駁。時人號爲
*班足。後紹王位喜多食肉。一時遽闕。仍取
城西新死小兒。以供王膳。王大美之。勅常準
此。厨人自後日殺一人。毒流天下擧國咸怨。
千小國王擧兵伐之。擯在五山。羅刹翼輔而
爲鬼王。因與山神誓殺千王方滿我願。即以
神力捉得諸王。唯普明王後方捕至欲行屠
害以祭山神時。普明王悲啼泣恨。而作是言。
生來實語而今乖信。*班足問言。汝求何信。
普明答曰。許行大施。*班足論言。放汝行
施事畢就我。普明歡喜遠歸本國。作大施會
委政太子。心安形悅匍匐就終。*班足問云。
死門&MT10769;向。汝既得去。何更自來。時普明王。廣
與*班足説慈悲心毀訾殺害。仍示一切悉
是無常。*班足聞信得空平等住於初地。普集











千王。各取一渧血髮三條賽山神願。尋與千
王都五山中。築城立舍欝爲大國迭更知政。
千王住故故稱王舍。又城中百姓七徧起舍。
七徧被燒。唯王舍獨免。太子命言。自今已後。
雖百姓家悉稱王舍。應免火&MT10769;。率土遂命便
得免燒。故百姓家盡稱王舍云云。又亦云王
赦。因普明王放千王。故稱王赦。又此城四天
王共造。故稱王舍。又摩伽陀王生一子。一頭
兩面四手。以爲不祥。裂其身首欲棄草野。
有羅刹女鬼名曰梨羅。還合其身以乳養之。
年長成人力盈諸國。取八萬四千王。置五
山內立城治化。以多王住故稱王舍云云。又
摩伽陀者。名持甘露處有十二城。一區祇尼
大城。二富樓那跋檀大城。三阿監車多羅大
城。四弗羅婆大城。五王舍大城。六舍婆提大
城。七婆羅奈大城。八迦毘羅大城。九贍婆城。
十婆翅多城。十一拘睒彌城。十二鳩樓城。此
十二城中。後六少住前六多住。又前六城中。
多住王舍城。報法身恩故。少住舍婆提城。報
生身恩故也。舍者。王舍城中有六精舍。一竹
園精舍在平地。迦蘭陀長者之所造。去城西
北三十里。二小力獨山精舍。三七葉穴山
精舍。四天主穴山精舍。五蛇神穴山精舍。六
耆闍崛山精舍。耆闍崛山此翻靈鷲。釋迦菩
薩。昔爲鷲鳥於此山中養育父母。從此得名
故名靈鷲。又王舍城南有屍陀林。鷲鳥居之。
多食死人。人欲死者鷲翔其家悲鳴作聲。人
以預知。知人死故稱靈鷲。又山有五峯。東
方象頭。南方馬頭。西方羊頭。北方師子頭。中
央鷲頭。亦得名爲鷲山也。問。佛何故偏
王城中。向鷲山説法耶。答。依法華論云。如王
舍城勝於餘城。耆闍崛山勝於餘山。以佛在
處故。顯此法門勝也。今此般若是最勝法
故。偏就王城耆山説也。中者。表説中道般若
也。與大比丘衆下。第六列同聞衆。諸經列衆
不出四種。一者影響。謂諸佛菩薩大果已圓。
爲令正法久住世間故來影響。二結縁衆。見
在雖聞而不獲益。但作當來得道因縁也。三
發起衆。法身菩薩更相發起。請如來説共益
衆生也。四當機衆。植因曠古果遂今生。聞法
之時即能悟入也。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
等。各有四。義推之可解。文爲二。初列
衆。二總結。初文三。一此土衆。二他方衆。
三化衆。初文爲三。一聲聞衆。二菩薩衆。
三雜類衆。二乘著空故初列。凡夫著有故
後列。菩薩常行中道故中列。又聲聞心形
兩勝故初。菩薩心勝形劣故中。凡夫心形俱
劣故後。初文二。先聲聞。次縁覺。初文五。一
通號。二列數。三行位。四歎徳。五總結。今初
與者。言共。釋論云。一時一處一戒一心一
見一道一解脱也。大者。亦云多亦云勝。皆阿
羅漢故稱大。數至八百萬億故言多。勝諸異
道故言勝。比丘五義。一名乞士。淸淨自活離
四邪命。二破煩惱。見愛滅故。三者名號。如梵
漢異相各有名號。四者受具足戒故名比丘。
五者比之名能。丘之名怖。能怖煩惱賊故名
比丘。四人已上名之爲衆云云。八百萬億者。
二唱數也。學無三明行位。既云有學無
學。云何皆言阿羅漢。依成論二。羅漢二種。
一住。二行。當知行者是學人。住者是無學人。
故經云。五戒賢者皆行阿羅漢即是學人。又
於此中一文先明徳行即學無學。以此人學
於無學之行非是向義 八人之中四向三果
名學無學。第八羅漢但各無學。皆羅漢者
翻三義。一者不生。無明糠脱後世田中更不
受生故言不生。二者殺賊。九十八使煩惱盡
故名爲殺賊。三者應供。智願具足堪銷物供。
此藏通意也。若就圓釋。非但不生。亦不生
不生。無漏是不生也。非但殺賊亦殺不賊。不
賊者涅槃是也。非但應供亦是供應一切衆
生是供應也云云。有爲功徳下。四歎徳文有
八科法門。亦可歎三人。初四科歎通教人。次
三假歎別教人。三空下歎圓教人。又初四科
歎通法假等下共歎別圓也。初即爲四。今初
歎有爲無爲功徳。有爲擧智徳無爲約斷徳。
若就境論。道諦是有爲。滅諦是無爲。施
名功歸己曰徳。故名功徳。無學十智下。次
歎智差別。言十智者。一法智。即欲界繫法
中無漏智。欲界繫因中無漏智。欲界繫法滅
中無漏智。爲斷欲界繫法道中無漏智。及法
智品中無漏智・是也二比智。於上二界道中
無漏稱智。中約四諦辨四種無漏智。如上法
智中明。但有法比之殊也。三他心智。知欲色
二界繫現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
名他心智也。四世智。知諸世間有漏智慧
也。亦名等智。凡聖同有故。五苦智。觀五陰無
常苦空無我也。六集智。有漏法因因集生縁
觀時無漏智。七滅智。盡滅妙出觀時無漏智。
八道智。道正跡乘觀時無漏智。九盡智。
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已等。智論云。我
見苦已斷集已盡證已修道已・也。十無生智。
見苦已不復更見等也。諸經或云十一智。
智度爲如實智。知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
知無有罣礙。是爲如實。此獨在佛心中有二
乘無分。故但云十智也。有學八智者。是那含
人。在修道位中無盡無生智故。但有八也。有
學六智者。謂見道中但有四諦及法比等六
智*也。三根者。次歎三根徳。若修行次第應
先辨三根後辨十智。今先説果後明因也。一
未知欲知根。無漏九根。和合信法二行人於
見道中。名未知欲知根。九根者。謂信等五
及喜樂捨意等是也。二知根。信解見得人。思
惟道中是九根轉名知根。如前説。三知已
根。若至無學道中。是九根轉名知已根云云。
十六心行者。次歎十六觀門。從心之所行故
名心行。非心即行也。依修行次應在十智前
明。亦先説果也。又只離四諦爲十六行。行以
往趣爲義。修此十六觀法。能趣四實之理。故
名行也。苦下四行。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
集下四行。一集二因三縁四生。滅下四行一
盡二滅三妙四出。道下四行。一道二正三跡
四乘。又法忍等十六行也。此約通説。若地前
四十位爲四。十地爲十。等覺妙覺爲十六。
此約別説云云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一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二
 *天台智者大師説 門人灌頂&T047368; 
法假虛實觀下。次歎三假觀門。法假者。色陰
法是也。受假者。四陰是也。取此二名是名
名假。自實無體籍他方有是名爲假。又色陰
是法。受等是名。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而
今有三別説也云云。言虛實者。一虛二實。
相形得稱。陰法是虛凡夫謂實。智欲了知
求不可得。只實而虛名爲虛實。此通意
也。若説別義者。三假之中各有三觀。法假
即虛。是空觀。空即假實。一色一香無非般
若。是假觀觀之一字是中觀。以空假是方便
道故不立觀名。得入中道方獨稱觀。受及名
等類此可解。若圓説者。三法即空即假即中。
雙照雙亡是也云云。智度論云。諸法非實凡
夫虛假。憶想分別妄謂有人。如狗臨井自叱
其影。水中無狗但有相影。而生惡心投井
而死。衆生亦爾。四大和合名之爲身。因縁生
義動作語言。凡夫於中妄起人相。此法假
也。生愛恚起愚樂墮三惡道。此受假也。又一
切法但從名字和合更無餘名。如頭足腹脊。
和合故假名爲身。如髮眼耳鼻口皮骨。和合
故假名爲頭。諸毛和合假名爲髮。分分合故
假名爲毛。諸泥塵和合故假名爲分。亦和合
諸分故名爲塵。此即名假也。以此假故一切
法空。三空等者。次歎三昧徳以三假因縁
故得三空名。此因果次第説也。以法假故
空。受假故無相。名假故無作。故大論云。因三
十七品趣涅槃門。涅槃門有三。謂空無相無
作等。言空門者。觀諸法無我我所。諸法從因
縁和合而有。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空
門。無相門者。觀身雖空而有相在。人著此相
故修無相。如説俯仰屈伸住立去來觀瞻言
語。於中無實。風依識故有所作者。是識滅
相。念念無故。此男女有我心無智慧故妄
見有。骨鎖相連皮肉覆機關動作如木人。此
無相門也。無作門者。無相亦無。是名無作。此
三定諸禪中若無不名三昧。以退失故墮生
死中。如説能持淨戒名比丘。能觀空名行空
人。一心常勤精進者。是名眞實行道人。此三
能到涅槃。得三解脱門云云。四諦十二因縁
者。次歎諦縁。此二有同有別。同是聲聞斷
見思故名同。利鈍有殊。廣略數異故名別。四
諦鈍根者觀。大經有四種四諦。生滅藏教。今
所不説。此經具三教有三種四諦。所謂無生
無量無作等也。苦等四法審實不虛。名之爲
諦。若苦集是有漏滅道是無漏此三藏也。若
四俱無漏是通也。若四俱亦有漏亦無漏是
別也。若四俱非漏非無漏是圓也。十二因縁
鈍者觀。知大經中亦有四種。於四種中
各各有三別。一者三世十二因縁。二者二世。
三者一世。廣如餘説云云。無量功徳皆成就
者。五結文可知也。復有八百萬億下。二列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