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般若疏 (No. 1699_ 吉藏撰 ) in Vol. 33

[First] [Prev]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金剛般若經義疏卷第三
 胡吉藏法師撰 
須菩提白佛言頗有衆生者。此下第二段明
信受波若義。所以明信受者。上説波若即是
能被之教。今明信受即是所被之縁。此即是
縁教相稱。若縁非教縁此教則不稱縁。若教
非縁教此縁則不禀教。以今縁是教縁故此縁
禀教得益。以教是縁教故此則不空説。爲此
因縁故縁教相稱也。又佛種種門説於波若。
上已因果門説波若竟。今就信受門説於般
若。所以了悟無依無得。故名信受。説此無依
無得之信。即是説般若義也。就此門中問答
爲二。初即是善吉發問。所以問者。上明因辨
果義已周滿。是故今問信受之人。然因是無
所得因。果是無所得果。因是無所得因雖行
萬行而實無所行。果是無所得果雖得菩提而
實無所得。此事難信。若實有萬行可行實有
佛果可得。信之則易。若實無萬行可行實無
佛果可得。信之了亦易。若言俗諦自有因果
眞諦自無因果。有無各轍信之亦易。今竝不
然。雖修萬行而不見菩薩能行。不見萬行可
行。無所依止而修萬行濟度衆生。此事希有。
是以難信。如空中種樹不依於地而漑灌修
治有於華實。此事爲難是。故今問明有信者。
若言佛身同於二乘是生滅法。亦易信。若言
佛身是常住法凝然在金剛後心。此亦易信。
若言應身自無常。法身自是常。此亦易信。今
明如來雖生畢竟不生。雖滅畢竟不滅。雖無
生無滅而生滅方便利益衆生。此事希有。是
故難信。所以問也。問曰。此爲問現在信。爲問
未來信耶。答曰。現在衆生福慧深厚三多具
足。在祇洹受道聞必生信。故不問現在。但佛
滅度後後五百歳入像法中。此時衆生薄福
鈍根。雖尋經文不能通了。故聞不生信。大智
論解信毀品文云。佛滅度後五百歳後有五百
部。皆執佛語不知佛意爲解脱。故聞畢竟空
如刀傷心。故知未來能信人少。故知問未來
世也。又此擧未來有信以況現在。未來是惡
世。外不値佛内薄福鈍根。尚信波若。況現世
之人聞不生信。佛告須菩提下。此第二章明
如來答。就文爲二。一者遮無答。二者明有信
答。莫作是説者。即是遮無答也。汝勿謂現在
有信受之人。言未來起信受也。故云莫作是
説也。如來滅後後五百歳下。此第二明有信
答。就文大開七別。第一明信之時節。第二明
能信之人。第三明所信之法。第四正出信心。
第五明信之所由。第六明信之利益。第七廣
釋信義。此即第一。言後五百歳者。有人言。正
法五百年爲初五百。次像法五百年爲中五
百。次像法後五百年名後五百。今擧最後五
百。此是像法將滅衰弊之時。亦有信般若者。
況前兩五百無信人耶。今謂不然。言後五百
歳者。如大智論明五百歳已後也。前五百年
得道者多不得者少。故名正法。次五百年得
道者少不得者多。名爲像法。既正法滅已次
入像法名後五百歳。此中雖多不信。如五百
部之例然亦有信受之人。故大品云。是波若
波羅蜜佛滅度後南方轉至北方。是中四衆
要有信持乃至供養也。又解云。佛滅後千年。
爲斷疑云前五百是正法故聞有信。後五百
是像法故聞不信。若爾後五百年無信波若。
故佛今答云。後五百亦有信者。不應言無信
者也。此時亦有信持乃至供養也。有持戒修
福者下。此第二明有能信之人。什師翻經但
明二人。一者持戒人。二者修福人。持戒人多
是出家菩薩。修福多是在家菩薩。大智論云。
出家菩薩以尸羅爲首。在家菩薩以檀爲首。
是故今文但明二人。然此二人具通大小。若
有所得小乘二人則不信波若。故下文云若樂
小法者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若大乘二人
樂無所得乃信是法。故下文云此經爲大乘
者説爲最上乘者説。若是論經便有三人。論
云不空以有實菩薩三徳備。第三即是智慧
人也。前之二人名爲聞信。若智慧人此是證
信也。又言。能信之人既是勝人。故擧止行二
善物情所貴。以褒歎之令得信受。持戒是止
善。修福是行蓋。此二攝一切善盡則諸惡莫
作諸善奉行故擧此二攝一切人也。於此章
句下。第三明所信之法。即上因果法門名爲
章句也。能生信心下。此第四正辨於經生信。
以此爲實者。即是無所得實信。若有所得信
雖異小乘不信。若望無所得信還成不信。故
大品有信毀之品。欲明有所得信此即成毀。
今此是無所得實相正信。故言以此爲實。亦
信波若是法之實相。故云以此爲實也。當知
是人下。此第五明信之所由。所以聞經決能
信者。良以殖因積久故能信受。故涅槃云。熈
連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
世中不謗是經。今亦爾。三多久殖故能信而
不謗。文有二句。前句明非値少佛。以於下。第
二句明値於多佛也。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
淨信者下。第六章明信得利益。凡有二益。一
者外爲諸佛知見。二者内得無邊功徳。然信
波若之利難可稱量。今擧一念之信尚獲無
邊功徳。始終之信故復難言。如來懸鑒信謗
皆知。而今偏擧信人者。略有三義。一者此經
是諸佛之母爲佛守護故。若生希向則爲佛
所記録。故大品云。佛常以佛眼觀此經卷。若
受持者則爲佛護念。爲如來之所齒録。直置
世間爲天王貴勝知友。尚自歡喜。況爲如來
之所親愛耶。二者此福與虚空等。豈下地所
能知。唯佛窮其邊底。三者佛無二言。言必可
信。今明信得多福。故其福必知多。問何因縁
故名爲知見。答論云。如來願智力知非是比
智知。佛眼所見非肉眼見。又佛知此人行菩
提因。見此人得菩提果。故言知見。何以故下。
此是第七廣釋淨信之義。若依論師釋。上來
通明三種人信。此的辨第三智慧人信。今明
此言即通。上釋於信得徳福無邊。今釋無邊
所以。良由得無生信故其福無邊。但無生信
自具二種。一者聞信。二者證信。就此釋中有
三何以。故大開三別。第一明得。第二明失。第
三勸捨失從得。此是初。自有兩句。初句明衆
生空。次句明諸法空。所以明此二空釋信義
者。大智論云。知衆生及法不生故名無生法
忍。雖渡衆生。衆生畢竟不可得即是無衆生。
雖行萬行。諸法畢竟不可得此即無生法忍。
是故今辨此二空爲無生淨信。又衆生空故
是無果患。諸法空故即無因患。所以者何。會
法已成人故。法因而人果。因果兩患雙離故
其福無邊。又無人見故超凡夫地。凡夫著我
不知無我。今辨無我即離凡夫地。又知法空
故離二乘地。二乘之人但得人無我不得法
無我。又以無人故離煩惱障。已無法故離於
智障。超凡越聖兼二障倶盡。是故其福無邊。
離人見中具無十六。今但略故止言無四。五
陰中起我我所心。故名爲我。不斷不絶相續
住世。名爲衆生。計有一根之命不斷猶有我。
故稱爲命者。亦名爲人。外道計有神我死此
生彼經遊六道。故名壽者也。無法相無非法
相者。第二句明法空。雖不見我猶見有五
陰之法。故今明亦無法相。五陰之法既無。
五陰本無名爲非法。空病亦空故云無非法
相。此應如淨名三種次第。初不見我爲衆生
空。次不見法名爲法空。不見非法亦名空病
亦空。所以明此三空者。我見是衆結之根本。
故明我見。次有見無見又是斷常之本乖道
事深。故明有無見也。有人言。修善離惡。以善
爲法惡爲非法。又有人言。以空遣有。以空爲
法有爲非法。若依論經。人空之中有於四句。
法空之中亦有四句。故論偈云依八八義別。
言八八義者。人四法四名爲一八破人四破
法四。不此八病復爲一八。故云八八。言法四
者。一者法相。二者非法相。三者相。四者非相。
此四是病也。問外道計我可是病。今見法生
時是有。滅時是無。何故言病耶。答作此問者。
未讀大乘經論也。破第一句法相言非法相
者。陰界入等法不可得故言無法相。破第二
句者言非無法相者。惑者聞陰入界虚誑故
空便謂。諸法實相亦空。如大經云。既聞生死
虚誑謂涅槃亦虚誑。爲破此執生死自虚誑
空。實相涅槃此非是空。故云空者二十五有。
不空者大般涅槃。破第三句者云無相者。惑
者云。涅槃實相若不可空便還同有。若不可
有還應是空。是故今云不可謂涅槃還是有
無相也。涅槃實相不可説有無相。破第四句
者。惑者既聞實相不可有無。便應不可得説。
是故今明雖絶有無爲衆生故無説而説。云
何言不可説。但舊經文略。但云無非法相也。
何以故若心取相下。此第二對得明失。亦是
擧失顯得。就此爲二。初明計人爲失。次明計
法爲失。今失即是初。若心取相即取衆生相。
則同外道計有我人。是故爲失也。若取法相
下。此第二明計法爲失。就中有兩。前明見法
爲失。次明見非法爲失。問曰。若計法爲失。應
云著於法相。何因縁故計法爲失著我相也。
答理實應然。計人故著人。計法故著法。今明
欲顯其失患之甚。計法之人非但起於法見。
計法之人還起我見。以法是我因縁故也。成
實論云。灰炭不盡樹想還生。又數論取一切
有相非病。取我相爲病。成實論云。有二諦則
非病。取我人故是病耳。今明不然。但使生心
動念則過同我人。何以故若取非法相下。此
第二明著於非法此亦爲失。既聞計法爲失。
或者便謂無法爲得。是故今云若計非法是亦
爲失。所以者何。計有非法必起法見。若有法
見則有我見。又若無有我則無所計。以有所
計故知有我。所以計於非法亦復著我。是故
不應取非法下。此第三章勸捨失從得。此文
有二。一者正勸捨失。二者引證。此即是初勸
捨失。然法與非法尚自須捨。我人之見去何
不捨。是故擧法況人。但勸捨法不勸捨人。以
是義故如來常説下。第二引證。阿含經中佛
爲比丘作於筏喩。譬如有人爲賊所逐。取草
爲栰度於彼岸。既至彼岸則便捨筏。初則取
筏度河。既至彼岸則河筏兩捨矣。譬意初則
以善捨惡。後則善惡雙捨。初則以法捨人以
空捨有。次則人法兩除空有雙淨。如是生死
涅槃萬善類然。若依論經。大意略同其文小
異。論經亦有三何以故。與舊經意同。第三何
以故云不應取法非不取法。此明理教之義。
以得理忘教得月捨指故。故云不應取法。而
藉教悟理因指得月故非不取法。如到岸捨
栰故不應取栰。爲欲度河故非不取栰也。問
筏喩是小乘經。云何證大乘耶。答筏在小名
小在大名大也。又擧小況大。於小乘法中尚
明兩捨。況於大乘耶。如中論引迦旃延論。是
小乘尚捨有無況大乘耶。法尚應捨。何況非
法。明有是物情所安尚應須捨。無非六情所
對豈可執也。須菩提於意云何下。此文所以
來者凡有二義。一者證信故來。上辨無依無
得之信乃至法非法皆捨。今明一切賢聖同
作此悟。故知此法可信受也。二者依論釋疑
故來。論主至此章凡釋三疑。初擧法身非有
爲釋以果徴因疑。次信者章雙釋因果之疑。
謂説因果法門便無信者。上明有信者。即釋
此疑。今此一章經釋以果徴果疑。上法身非
有爲章云生住滅相非是無爲法身故。不可
以此三相見如來法身。疑者云。若言三相非
是佛者。應亦釋迦不得菩提。不爲物説法。而
今釋迦樹王下實證得菩提。趣於鹿苑爲物
説法。若爾則應王宮實生。雙樹實滅。不應言
三相非佛。今正破此疑。就文爲二。一者佛騰
衆疑以問善吉。二者善吉奉對以破衆疑。今
即是初。佛問意云。於意云何下。汝言佛於樹
王下實得菩提耶。五十年住世實爲説法耶。
善吉答中大開二別。第一正破實證實説之
疑。第二更破異疑。此即是初。善吉云。無有
實得菩提。無有實説法。論偈云。應化非眞佛
亦非説法者。明佛有三種。一者法身佛。即以
正法爲身。二者報身佛。即是脩因已滿果起
酬因名爲報佛。三者化身佛。今言無有實證
無有實説者。釋迦即是化身佛。非是眞佛。即
是化證化説非是實證實説。以此例前。釋迦
即是化生化滅非實生實滅。是故如來身是
無爲。故云無有定法名菩提。亦無有定法如
來可説也。何以故如來所説法者。此下第二
破無説之疑。惑者聞上釋迦是化佛無有實
證無有實説。便謂無有化説無有化證。是故
今明雖無實證而有化證。雖無實説而有化
説。故云如來所説法即是化説。前即破實説
之疑。今則破無化説之疑也。不可取不可説
者。此句更復破疑。惑者既聞有於化説便謂
有法可説。佛若有説聽者便應有取。以有説
故則言語不斷。聽者有取故則心行不滅。今
以言語滅故不可説。以心行滅故不可取。大
智論云。波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念相觀。已
除言語法亦滅。即是此意也。非法非非法者
此句成上不可取不可説意。諸法實相非有
非無。非有故非法。非無故非非法。既離有離
無。云何可説。既離有離無。云何可取。即此如
淨名仁王所辨。其説法者無説無示。其聽者
無聞無得。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
者。所以有此文來者。成上非法非非法非有
非無義也。以一切賢聖皆體悟無爲。無爲無
有無無。是故當知諸法實相非有非無。豈可
取説。論文云。佛所以能説實相無爲法者。由
體悟無爲法故耳。故無爲是説因也。又一切
聖人所證尚不可説。聽者豈可取也。此中不
獨擧佛乃至廣引衆聖者。此意欲證一切賢
聖同悟此法。當知此法必可信受。問何故言
一切賢聖無爲而有差別。答復爲釋疑。既言
同悟無爲則衆聖無異。便無十地階級四果
淺深。是故今明雖同悟無爲所悟不同。故有
三聖爲異。三鳥出網三獸度河而昇空有近
遠。渉水有淺深。即是其事。問三佛乃是地論
師説。汝今何故乃用斯義。答作此問者非。是
通方之論。今一師辨無一豪可得一切皆是
義。如思益云一切法正一切法邪。若有所得
心非唯三佛不可得。一佛二佛悉是戲論。若
以無所得了悟之心。隨縁所説一佛二佛
三佛十佛至無量佛並皆無礙。云何苟存二
身疑於三佛。問何故須立三佛。答義要有三。
由有法佛故有報佛。由有報佛故有化佛。法
佛是佛性。要由佛性故修因滿成報身。此
二即是自徳。然後化衆生即是化他徳。故
有化佛也。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
千世界七寶布施下。此是第三格量顯勝稱
嘆勸修門。若以福慧而判。上來就智慧門
説般若已。今以功徳門説般若。般若未曾
福慧。爲衆生故作福慧名説也。又上來就無
依無得説波若。今就稱歎門説波若。又上來
明波若體。今明波若用。以能受持生無邊功
徳是故用也。就此門中開爲三別。第一擧外
施格量。第二擧内施格量。第三擧釋迦往因
格量。就擧外施格量中更開爲二。第一正擧
外施格量。第二釋成格量優劣之意。就正格
量中復開爲二。第一正擧二種財施格量稱
嘆。第二辨於經名。就初亦開爲二。第一正擧
二施格量受持波若一四句偈。第二稱歎波
若。在處處貴在人人尊。就第一擧二施格量
四句開爲二別。第一擧三千世界七寶布施
格量四句。第二擧恒沙界七寶布施格量四
句。就初章中復開二別。第一正擧財施格量。
第二釋成格量之義。今即是初。問何因縁故
有此文來。答此文來意凡有近遠。所言遠者
如向數義。所言近者論生起云。若諸法實相
不可取説。文字則是可取可説。受持應無功
徳。爲釋此疑。明文字雖是可取可説因此文
字得悟波若。則是因説悟無説。是以受持者
其福無邊。故格量也。就文爲二。第一正擧財
施。第二格量波若。擧財施中自開爲二。第一
佛問。第二善吉答。開爲二別。初正答。次簡擇
答。正答如文。阿泥樓馱以一食施九十一劫
常受安樂況今大千妙寶以用布施。其福不
多。問實有以大千妙寶布施以不。答亦得言
實有亦得言假説。言實有者。轉輪聖王領四
天下。能以四天下滿中妙寶以用布施。大梵
天王主領大千世界。能以大千妙寶布施。故
知得是實有。言假設者。若無此事假説言有。
亦不及受持波若。佛欲令人尊重波若故。雖
無事假説明也。何以故是福徳即非福徳者。
此下第二簡擇答。有人言。福徳即是世諦。即
非福徳即眞諦。明此福徳虚假即眞。是名福
徳。多者世諦故説多也。一切諸法不出二諦。
故就二諦明之。今謂此釋似無次第。今乃是
釋福徳多之義。何因縁故明二諦也。復有人
言。此是福徳非福徳。非福徳福徳。此是波若
福徳。但波若中有財施法施。波若財施法施
實無優劣。但受財施人一生富樂。未能未來
滅惡道之苦。受法施人能滅三惡道報。未來
生天人好家乃至作佛。是故財施不及法施。
今謂約受人其實如此。但此中約能施人格
之耳。不約受人格之。故不同此釋也。但施不
同。有得財施不及無得法施。此是互對自有
無得財施勝有得法施。自有無得財法勝有
得財法。問無得財施何如無得法施。有得財
施亦作此問。答財法不二則無得財施與無
得法施無有優劣。但無優劣優劣義則法施
爲勝財施爲劣也。有得法施亦勝有得財施。
大格如此也。今依論釋。論云福不趣菩提。此
簡布施之福雖多此是有漏福徳。即非福徳
者非無漏無所得福徳也。是名福徳者。論經
重言福徳福徳。此意略判福徳凡有二種。一
者有漏福徳。二者無漏福徳。是故重言福徳
福徳。問善吉但應答佛明布施福多。何因縁
故忽簡福徳漏與無漏。答善吉領解佛意。佛
意欲明布施之福雖多而是有漏。是故答佛如
我所解。布施福多者。此是有漏之福多耳非
無漏也。佛言下。第二正擧財施格量法施。就
中有二。初明持經勝於布施。第二釋勝所以。
今即是初。問云。何名爲四句偈耶。有人言。此
經下文兩四句偈。即是其事。今謂此人得經
語不得經意。若取下偈爲四句偈者。自經初
已來便應非偈。受持之者便無功徳。又當佛
説經時至此中未有後兩偈。云何逆格量耶。
有人言。一切大乘經四句要偈。如雪山之四
句等。即是其事。是亦不然。今正論波若不渉
餘經。有人言。凡是言説成就一義者此即是
偈。故偈名爲竭義。取其竭盡則名爲偈。今謂
亦不然。經乃明四句偈。今云其義竭盡何必
的論四句。自有一句於義亦盡。若是別偈則句
定言不定。若是通偈則言定句不定。別偈句
定言不定者。要須四句故句定。或五言四七
六等故言不定也。通偈言定者。要滿三十二
字也。句不定者。三十二字或一三四句不定
也。今既云四句則是別偈。云何以通釋耶。有
人言。三十二字名爲一偈。是亦不然。乃是外
國數經法耳。非關四句偈也。有人言。凡是經
論能顯道者。悉名爲偈。此亦不然。今的云四
句偈。云何乃通取顯道之言。顯道何必四句
耶。有人言。假名四句。如一假有。不可定有定
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亦得言假有。即不有
乃至假有未曾有無。故此假四句即名爲偈。
今謂上來亦無此説。乃是通方之論耳。有人
言。上不可取不可説非法非非法即是一四
句偈。今謂是亦不然。若唯此是偈餘應非偈。
有人言。前答善吉四句問。即是四句偈也。是
亦不然。前乃是答於四句。豈關偈耶。今世俗
中以四句爲一偈。佛隨世俗亦以四句爲一
偈。明此乃是擧少況多之言耳。然一四句斯
言最少。若能受持一四句其福無邊。況復一
段一章一品一部耶。故須得經意勿著語言
也。何以故下。此第二釋勝所以。至人極法從
是經生。是故持經其福爲勝。論云二能趣菩
提。即是受持四句及演説四句也。所謂佛法
即非佛法者。有人言。此是遣執。向明出生極
果人法。恐物著故須遣即空。今謂不然。前明
即非福徳。亦應恐生物著故須遣也。有人言。
佛法非佛法如中假之流。是亦不然。恐是玉
巵無璫也。今依論釋。成上持經福多之義。偈
云唯獨諸佛法福成第一體。所言佛法者。唯
佛是無上菩提之法也。即非佛法者。自佛以
外二乘菩薩無有此法。故云即非佛法也。以
佛獨有故此法第一。今持經福能生第一之
法。是故持經之福其福最勝。須菩提於意云
何須陀洹能作是念下。此第二釋成格量之
義。就此章中大開二別。第一擧小乘因果釋
成格量之義。第二擧大乘因果釋格量之義。
就此二章各開兩別。初段兩者。第一擧小乘
因成格量義。第二擧小乘果成格量義。今即
是初。問曰。云何擧大小乘義成格量耶。答前
章云如來所説皆不可取不可説。乃至一切
賢聖皆體悟實相無爲而有差別。然此語意
即是明悟實相無依無得之義。以悟無依無
得故。須有大小乘賢聖不同疑者云。若言諸
法不可取不可説無依無得者。云何小乘取
得四果。乃至大乘證得佛耶。以大小乘皆有
證得故。知非是無依無得。以大小乘皆説有
證得故知。非是不可説義。今爲釋此疑故。明
大小乘雖有證得而實無所得。雖有所説實
無所説。是故當知無取無説無依無得。是以
擧大小乘。釋成上不可取不可説乃至皆以
無爲法而有差別也。問曰。云何成上格量。答
諸法若是可取可説有依有得者。受持則無
功徳。良由波若無取無説。是以受持其福無
邊。問曰。此經下文云。爲大乘者説。若樂小法
者不能聽受。大品云。波若是菩薩法不屬二
乘。今云何乃引小乘爲證成。答此擧小況大。
明小乘人尚悟無依無得無取無説。云何菩
薩而不信無所得法耶。如大品引先尼爲證。
聽者聞諸法畢竟空不信受故引先尼。小乘
人尚信法空。今大乘人無相法中豈不信空
耶。又今是無所得三乘。是波若善巧方便用。
此是大小非有所得小也。又欲引學小乘人
令入大法。欲爲小乘亦須學此法。如大品云
諸天子汝欲住須陀洹果亦不離是忍也。問
若爾此法便是通三乘法。答如觀中道者有
三品。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縁
覺菩提。上智觀故得佛菩提也。問何故聲聞
法中立於四果。菩薩法中開於十地。師云。今
須開此一路。此一路擁塞來久。今明無礙通
方悉得。聖人善巧爲欲出處衆生隨其根性
故開大小。然至論道門未曾大小。今作大小
者。並是赴根縁故開大小方便。然大小不同。
由有其通別。若通而爲論。大小皆得名地。大
小悉得稱果故。如三乘共十地。八人地見地
即須陀洹果。薄地即斯陀含果。離欲地即阿
那含果。已辨地即阿羅漢果。菩薩法中已辨
地屬佛地。是知大小皆得名地。然大小皆名
果者。小乘既名四果。菩薩十地亦名十果故
大品云。有法是菩薩道。無法是菩薩果也。若
就別爲論。開大小不同則果地爲異。小乘則
名因果。菩薩稱爲十地。所以菩薩名地。是勝
持廣普能生能成。有此衆義故與其地名。聲
聞無此諸義。故不名爲地。聲聞之人厭老病
死欲入無餘。故斷除煩惱數辨蘇息。遂其心
期。故與其果稱。菩薩無此諸事。故不名爲果。
然復有互擧之義。其事常通。何以知之。如三
種皆乘三種皆道三種皆地三種皆聖人。然
地豈不通耶。故知隨擧一義耳。問依小乘義
明惑唯有見諦思惟。斷三界見諦惑既立初
果。斷思惟亦立一果。若爾唯應有二果。何得
有四果耶。若斷三界思惟既立三果。三界見
諦亦應立三果。又若約界而判既有三界。斷
三界惑應有三果。何故斷欲界惑立於二果。
斷上二界惑立一果耶。若依靜散而判。欲界
已爲散地。斷欲界惑應立一果。上二界已爲
靜地。斷二界惑亦應立一果。今何因縁故不
依此諸義立因果耶。答此是如來善巧假名
制立。無有定相。通而爲論具如問也。而今不
爾者。斷三界見諦出三塗之表爲聖人。故
立初果人。見惡道塵散八十八頭蛇死就斷
三界思惟更立三果。斷欲界思惟立於二果。
斷上二界思惟立羅漢。所以然者。欲界是苦
難地。此既難可過度。是以斷欲界惑立於
二果上二界非苦難地。已有解基惑則易斷。
是以斷上二界惑立阿羅漢果。言斷欲界惑
立二果者。欲界思惟有九品。斷前六品名斯
陀含果。具斷後三品立阿那含果。所以斷前
六品立斯陀含果者。毘婆娑中和須密論師
云。前六品煩惱能發無作潤於三塗。是故斷
此六品制於一果。又且既開惑以爲九品。是
則上中二三品其惑則重。是以斷之立於一
果。後三品既輕。故斷之而立阿那含果。莊嚴
師云。欲界思惟九品煩惱潤業不同。前之三
品潤邊地貧窮。次有三品潤邊地富貴。問曰。
立此四果出何處文。答毘婆娑以五義故立。
一者捨於曾道。二者得未曾道。三者得一味
解脱。四者具修十六行。五者修得八智。今以
五義具立初果。下三果者可具三義。謂捨於
曾道得未曾道及一味解脱也。如此等義數
論中廣釋。但知是假名方便。不如數論有所
得解。數論但得名字不知佛意也。就初果文
前問。次答。就答中有三。一正答明悟初果時
不見得與不得證與不證。即成上不可取不
可説義也。何以故下。第二句釋於上義。須陀
洹者。此言修習無漏。亦名逆生死流。流有二
種。一生死流即是煩惱。二者道流名爲正觀。
今此中具明二流。名爲入流即是入於道流。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即是逆生死流。由入道
流故逆生死流。故入道流。然入道流而實
無所入。亦逆生死流實無所逆。第三句是
名須陀洹者。結名也。餘經云得須陀。名爲
溝巷斷結。前觀欲界苦斷欲界苦下煩惱。次
觀上界苦斷上界苦下煩惱。還觀欲界集。次
觀上界集。如是上下屈曲似於溝巷。故云
溝巷斷結。三藏師云。得須陀洹者。此云至
流。如煩惱引人至生死流。八正道引人至
涅槃流也。問何故但云不入六塵。答既不
入六塵亦不入六情六識。即明於法空。不
見須陀洹故即是人空。入道流無所入故則
涅槃不可得。逆生死流無所逆故生死不可
得。故不人不法不生死。不涅槃乃名波若
須陀洹也。第二果亦有問答。文來可知。斯
陀含者。此云薄婬怒癡。亦名一往來。此人
猶感欲界兩生。一生天上一生人中。便成羅
漢。故名一往來。亦名頻來。以頻受兩生故
名曰頻來。第三阿那含者。此云不還。亦云不
來。斷欲界結盡不生欲界故名不來也。而實
無來者。問阿那含名不來既云實不來。斯陀
含名一往來應云實往來。上云一往來實無
往來。時阿那含名不來。應云無不來。答其實
應爾。但互文現意。而不爾者。那含名不來而
云實無來者。此不來之名而無得之語其義
相稱。故以無來之語還釋不生之名。上二果
名不同此。所以非類也。又意實應言而無不
來。今少不字但云無來者。無即兼不故省煩
言也。問四果十智中具有幾智。答初二果十
智中除盡無生及他心。問凡夫外道尚得他
心。二果聖人何故不得。答聖人非不能得。若
得他心即得四禪斷欲界非復初二果也。第
三果人八智。加他心。第四果具十智也。從第
四果去。即是第二擧小乘果以成格量之義。
上來三種雖並稱果。若望羅漢並皆是因。就
此文中復開爲二。一者通擧羅漢。二者別明
善吉。初亦有問答。答中有三。一直答。二順釋
答。三反釋答。問四人並皆稱果。何故前三云
果羅漢稱道。答果道之名皆通四人。但羅漢
既其徳極。簡異上三偏云道也。所以然者。大
經云。菩提名盡智無生智。菩提此稱爲道。羅
漢既得此二智與其道名。上之三果未得二
智不名與道也。第二偏據善吉悟解勝爲證
者。善吉猶是羅漢。但今是對揚之主。又復別
得勝定異於餘人。又自引爲證。欲使於義明
顯也。就文有四。一明佛就其得上果。二明其
果不作得意。三明若有得意則不爲佛所印
可。四明以無著故爲佛所歎。人中最爲第一
者凡有三種第一。一者人第一。二者離第一。
謂離二種障。一離煩惱障。二離定障也。三者
徳第一。即得無諍定及斷煩惱障智斷定障
智。問何因縁修無諍三昧。答凡有三義。一
者昔聞佛説此三昧有種種功徳。心信願得。
今成羅漢故修此定。由昔因故便習得也。二
者在凡夫時於多衆生起諍故受苦報。今得
無學還憶昔憂悔故修此定。三者欲令多人
得現果報故復修之。得此定已前作方便守
護他心。無一衆生於我起諍。然後現身故名
無諍。問以何方便法修此定耶。答前散心中
發願。隨其心願要期近遠。或一土一村人物
處所。悉願見其形相姓族名字及知其心所
趣向。發此願已入達分三昧。如昔所願皆悉
分明。此事已還出散心。憶念定中所見如夢
中所見覺已還憶。以是義故能遮惡生善不
煩惱他。故名無諍。無諍與願智相成如前説
也。問云。何名爲無諍。答有人言。以慈心爲
無諍。以慈心故不與物諍。有人言。第四禪
名無諍。以此定離三災免四受故也。有人言。
空解爲無諍定。有人言。即以無諍智爲無諍
定。今依論釋。論云。依彼善吉者遠離二種障。
斷煩惱故得羅漢。斷三昧鄣得無諍定。故知
此別是方法定。非是空解亦非四禪亦非慈
心也。問文云離欲羅漢。離何欲耶。答非是離
煩惱之欲。乃是善吉好修阿蘭若行遠離五
欲五塵之境名爲離欲。阿蘭若者此云無事。
即是優遊任放不爲塵累所拘。四段文處易
知不須出也。佛告須菩提如來昔在然燈佛
所下。是第二章擧大乘因果釋成上義。就文
爲兩。第一擧大乘因釋成前義。第二擧大乘
果釋成前義。就擧大乘因中開爲二別。第一
擧受記。第二明嚴土。今即初。所以有此文來
者。從上如來所説法不可取不可説文生。若
言諸法不可取者。昔爲儒童菩薩應不得記。
若昔爲儒童菩薩遂得記者。則諸法可取。若
言諸法不可説者。然燈佛不應爲其授記。既
爲釋迦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則是可説。
以時會有於此疑故。佛騰衆疑問於善吉。故
云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菩提不。善吉答
云。於然燈佛所實無所得。此意明不見人是
能得無有記之可得。具如淨名彌勒章記。如
是無得無不得。乃名得受記。此得實無所得
也。北人云。凡有四時受記。一是習種性不現
前受記。二是道種性亦不現前受記。三是初
地現前受記。四是八地大無生忍現前受記。
此中文明釋迦由是習種性菩薩。未得初地
已上無生法忍記。今佛問善吉云。我於爾時
已證初地無生法忍三菩提耶。乃至金剛已
後常住現果證三菩提耶。善吉答云。如來爾
時未得初地無生法忍三菩提。亦未得金剛
後常住三菩提。今謂論無此義。又未見經説。
若就義推。於理不可。此中乃明無依無得之
義。破有依有得之疑。成上不可取不可説意。
云何乃作行位淺深解釋。故於義不然。但經
中不無三賢十聖之説。首楞嚴經亦有四種
受記之文。非此中正意也。於意云何莊嚴佛
土不下。此第二次辨嚴土釋成上義。來意同
前。若言諸法不可取不可説。云何菩薩取淨
佛土行。爲釋此疑故有此文來也。問因行無
量。何故前辨受記今明嚴土。答受記是菩薩
自行。嚴土是化他行。自悟無生故佛授記是
自行。衆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故嚴土之行。則
是化他行。行門雖多不出此二。是故明也。又
前論得記則是正果。今論嚴土則依果。又菩
薩得無生已後更無餘事。唯成就衆生淨佛
國土。故次第二句來。文亦有二。一問二答。問
意可知。就答中有二。第一正明嚴土之眞僞。
第二勸修淨土因。今即是初。若依大品經説。
此中始終圓成一意。即是菩薩無大莊嚴爲
大莊嚴。雖大莊嚴實無莊嚴。然依論釋。此中
文云須菩提言不也世尊者。此明如來法身
實無七寶形相莊嚴。故不應言菩薩有七寶
淨土之可取也。如來説莊嚴佛土者。疑者云。
若形相莊嚴非眞土者。佛何故説七寶等爲
淨土。令菩薩修淨土因取淨土果耶。故今釋
云。如來以正法爲身無身非身。是故無土。今
説形相爲淨土者。此爲始行之人令棄土沙
之穢取寶玉之淨耳。非是第一義眞淨土也。
故言如來莊嚴佛土則非莊嚴也。是名莊嚴
者。此是第一義眞實莊嚴。正以諸法實相無
徳不備無累不淨故名莊嚴。爲至人之所栖
止故名之爲土。應如是生清淨心下。此第二
明淨土因。然上明土果。破別相世俗之土。明
第一義眞淨佛土。故明二土眞僞不同。此中
辨因有得失之異。就文開爲三別。第一正勸
修得。二者勸捨失三者重勸修得。應如是生
清淨信心。此即是勸修得也。不應住聲香味
觸法生心者。此第二句勸失捨。應無所住下。
第三句勸修得。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
山王下。第二明大乘果證前無取無説。成格
量之義。就文爲二。前佛問。次善吉答。今即初。
問成論人釋云。山王廣大譬無相理廣大也。
今謂不然。非但義無次第。亦是文無所出。今
依論生起猶爲釋疑。疑云。若無取無説者。云
何諸佛取得菩提而爲他説得菩提耶。所以
擧須彌山者。明須彌於十寶山中最大。譬佛
於十地中最大。須彌此云妙高山。亦云安明
山也。釋意云。如須彌山雖於十寶山中之大
亦無心言大。佛亦爾。雖於衆聖中大亦云無
心言大。雖得菩提亦無心言得也。佛説非身
是名大身者。又釋疑。疑云。聞須彌無心言大。
謂與佛齊須彌既是有爲有漏。言佛亦是有
爲有漏。故今釋云佛説非身者。明佛不同須
彌非是有爲有漏身。故云非身是名大身。即
是無爲無漏身也。故云是名大身也。問此擧
三佛中何佛耶。答正擧報佛。所以然者。報佛
正是修因滿故得菩提。法佛是佛性未得菩
提。故不説法佛。得報佛竟方起應化。故化佛
亦非得菩提。故但擧報佛也。須菩提於意云
何如恒河中所有沙數下。此第二擧諸恒河沙
珍寶布施。格量持説四句偈也。所以有此文
來者。凡有二義。一者上明布施少正是三千
世界珍寶故不及持經。今明布施多謂諸恒
沙世界珍寶應及持經。又上大千珍寶但施
衆生故是福田劣。今恒沙珍寶供養諸佛此
是福田勝。應及持經。今明雖施多田勝由是
有所得施亦不及持經也。問先説大千格量
既不及持經。何故不即説恒沙珍寶以格量
持經耶。答増數明義。從小至多實應相次。但
上聞大千格量不及持經。時會或未了不及
之所以。謂波若猶是可取可説。云何受持四
句及勝大千珍寶。是以上廣釋疑。明波若非
可取可説故四句雖少若持若説其福則多。
布施雖多是可取可説故其福則少。所以釋
前疑竟方顯勝之所由。故方更格量也。就此
文中爲二。一明財施福多。二明法施格量。就
初有兩問答即爲二意。初一番明沙數多。後
一番明福徳多。今以問答相承直爲四別。一
擧沙數爲問。二稱事而答。三擧財施爲問。四
明施福多也。初問中有三意。前擧一恒沙爲
本。二以沙數河。三以彼沙數河中之沙爲問。
第二答中有兩意。初直答多。從後徳。但諸恒
河下顯多之義。明諸河顯數尚以無邊。況河
中之沙云何可數。問何因縁故佛經之中多
擧恒河爲喩。答於四河中恒河最大其沙又
多故擧爲喩。二者外道云。此是吉河。入中洗
者罪垢清淨故擧爲喩。三者餘河名字數轉。
此河世世名字不轉也。又五天竺國在此河
邊住。佛弟子眼見故擧爲喩。香山頂有阿耨
達池流出四河。恒河即是四河中一也。有人
言。此河長八千里。廣處四十里狹處十里。此
中沙極細如麨麺。水作白色如乳。極深象馬
度皆沒。次擧經格量。其文可見。財施不及法
施者具有多義。一者明法施之時能施之人
多是聖人智人。若使財施能施之者則不爾。
愚人無能行施。所以財施則劣法施則勝也。
二明受法施之人亦必是智人方能領受。愚者
之與畜生不能受。此故明法施爲勝。三者明
得福爲勝。財施則但明能施之者得福受施
之者則不得。若使法施則能所二人竝皆得
福。是故爲勝也。四者法施則能施所施皆得
而不失。若使財施則受施之人得五事果能
施則失也。五者財施則但益肉身。法施則益
法身。六者則法施能斷惑。財施正是伏慳。七
者法施則出有法。財施則是有流。八者財施
果有盡。法施果無盡。九者財施不一時得。法
施則一時而得。十者明法施具四攝。財施但
一攝。是故法施勝於財施也。復次隨説是經
下。上來擧二財施格量四句經竟。此下第二
歎經之處及美受持之人。明經在處則處貴。
在人則人尊。就文有四。一明經在處則處重。
二明在人則人尊。三釋人尊。四釋處重。如塔
者。塔婆外國語。亦云支提。此云方墳。然爲
尊法身是故敬塔。爲重此經故供養所在處。
問大品云。滿十方舍利作一分。波若經卷爲
一分。佛問天主。二分之中意取何所分。天主
答。寧取波若經卷。以能生舍利及一切佛法
故。若爾經既勝於舍利。則應經所在處過於
塔廟。今云何言如塔。經處若言如塔。則波若
經卷應如塔舍利以理言之。實應過塔。但世
間敬塔以爲尊極。是故今借以喩耳。何況有
人下。第二明在人則人尊。當知是人下。第三
釋人尊。若是經典下。第四釋處貴。此經諸佛
之母。能生諸佛及三乘十地。大品云。波若所
在之處十方諸佛常在其中。故欲供養佛當
知供養波若。波若與佛無二無別故云則爲
有佛也。及尊重弟子者。此處乃有文殊普賢。
非止目連身子。大品云。諸天日作三時禮敬。
六齋日彌多。故經所在處四面皆令清淨也。
當何名此經下。若依開善。從上已來並是説
波若體。此之一章明波若名。即是名説也。今
明名説體説非無此義。但此文猶屬格量段
也。前格量中開爲二別。第一正擧二種財施
格量稱嘆。第二章辨於經名。所以辨經者。
上擧二施格量及稱歎。經在處則處貴。居人
則人尊。時衆聞經有斯勝徳咸欲受持。但未
識名字。是故此中辨名也。就文爲二。初問。次
答。問中有二。一問經名。二問受持也。佛告須
菩提是經名爲金剛波若下。第二答經名。前
問有二。一問經名。二問受持。今具答二問。開
爲二別。第一正答二問。第二釋成答問意。今
前答二問即爲二。初答名。二答受持。今前答
名。金剛般若者。波若未曾法譬。非譬不譬假
設譬名。非法不法強作法名。非名不名強爲
立名名金剛波若耳。以是名字下。第二答持
經問。所以者何下。第二釋成答問意。他云。答
名中三段。一標金剛之名即辨堅利之義。第
二遣於體堅。第三遣其用利。上答名即標堅
利義竟。此下即是遣其體堅。就遣體堅中二
句。初明佛説波若即非般若。明心行斷也。下
如來無所説。明絶言語也。今問上不可取不
可説已明心行斷語言絶。今何因縁更復明
絶。今依論判此二句。初句明下有所異。次句
明上有所同。問何故明下有所異上有所同
耶。答下同二乘上異諸佛。則波若不足可尊
敬受持。良由下異二乘上同諸佛故可尊敬。
以勸物之意故作此説也。下有異者。上標此
經名爲金剛。但二乘斷惑之智亦名金剛。未
知此經。名金剛者是何金剛耶。故釋云。佛説
波若者。此是佛波若佛金剛也。則非般若者。
非是二乘智慧。非二乘金剛也。須菩提於意
云何下。他云。前明斷心行。今辨絶語言。今依
論意不然。前文明下有異。今句明上有所同。
時會疑云。但釋迦作此説般若。餘佛亦作此
説耶。故佛牒時衆疑問善吉。如來有所説不。
此問意明釋迦獨有此説。餘佛不作此説耶。
須菩提云如來無所説者。此明釋迦無別有
説。還同十方三世佛説。離三世佛説外無別
有説也。故大品無作品云。説是波若時。十方
各千佛現同説是波若經。難問者皆號釋提桓
因。解釋波若者皆名須菩提。天主更問。但現
在十方佛作此説。未來諸佛亦作此説。佛答
當來彌勒亦作如是説。故知十方三世佛同
作此説。大品廣故廣明同。今文略故略明同。
所以同者。明波若只是一正觀。正道豈當有
異耶。須菩提於意云何下。他云。此是第三遣
於用利。波若能斷假實二惑。得假實二解故
是波若之用。今此中明假實兩境皆空。豈有
兩惑可斷二解能斷。故是遣其用利也。他就
此中爲二。初明依果空。次身相下明正果空。
初中又兩。一者擧微塵明實法空。二者擧世
界辨假名空也。今依論第二釋成格量優劣。
所以時衆疑。何故持經小而福多。布施多而
福少耶。故今釋云。布施雖多是煩惱塵染因。
還得顛倒生死果。譬如大千世界微塵雖多。
還成世界塵土之果。明四句雖小此是不顛倒
因。還得不顛倒果故。持經雖少而得福多。布
施雖多而福小也。文云諸微塵者。明微塵有
兩種。一者塵染之塵。二者成世界無記之塵。
以兩塵相濫故今簡之。諸微塵者是成地微
塵也。非微塵者非塵染微塵也。是名微塵者
結是成地微塵也。如來説世界下。前明因今
辨果。如文。次擧三十二相者。他云。前明依果
空。今明正果空。依果空中有假實。今正果空
有問答。今明前云不可以身相見如來。已明
正果空。此中何因縁復明耶。故不同常説。依
論猶是釋成上格量意。明何但布施塵染之
福不及持經。只相好之業亦不及持經。又持
經之福尚勝相好之業。豈不勝布施耶。故有
此文來。此中直明二果優劣。即顯二因優劣
也。何者法身之果勝相好之果。顯法身因勝
相好因。以持經是法身法故。持經福勝相好
業也。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者。可以
相好身見法身以不。作此問也。須菩提答云
不可以身相見如來者。不可以相好見法身
也。如來所説身相則非身相者。此明所説身
相非法身也。是名身相。是相好身也。須菩提
以恒河沙身命下。第二明内施格量。上外施
格量中有二。初捨三千世界七寶。次捨恒沙
世界七寶。今内施格量中亦二。初捨恒沙身
命。次擧日三時捨恒沙身命布施。今初。所以
有此文來者。上明外施格量。此未足稱易。今
捨内身命。方乃爲重也。又上明外施是下施
格量。今明内施是中施格量。何以知之。大論
呵迦旃延以内施爲上。若是財施此明名下
施。内施名中施。若無依無得施方是上施。汝
何得以中爲上耶。故知内施是中施。故從下
施格次至中施格也。此文爲二。初正明格。第
二領解釋疑。初復爲二。初正明捨恒沙身。第
二正格。今初云捨恒沙身者。今生捨一身命
施。次生復捨一身命布施。如是捨恒沙身命
布施也。就受施中具有三句。一須身不須命。
如止須食肉。二須命不須身。如怨家止欲得
命。三身命倶須。通上二句也。若復有人下。第
二正格量。然持説倶得功徳如文
金剛波若經義疏卷第三畢


金剛般若疏卷第四
 胡吉藏法師撰 
爾時須菩提聞説是經下。第二領解釋疑。文
爲二。初領解。次釋疑。領解中爲二。初領解。
第二佛述成。初領解爲四。第一自領解。第二
明他領解。三明自領解爲易。四明他領解爲
難。初領解又二。第一經家序其悟解相貌。第
二正明領解。初序其相貌者有四。一標領解
人。二明所領解法。三正明領解。第四領解相
貌。問得解應歡喜。云何乃悲泣耶。答領解相
貌不同。凡有三句。一者得解歡喜。如法華身
子踊躍歡喜。二者得解悲泣。如此文。三得解
亦歡喜亦悲泣。如善集王悲喜交集。喜則欣
今悟。悲則慨昔迷。悲喜雙兼二事也。希有世
尊下。第二明得解。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
得聞者。古來釋經前後不同。一家云。此經在
大品初説以此文爲證。既云未曾聞般若。故
知在前。第二師云。此經在大品後説。既在大
品後。何得善吉云昔來未曾得聞耶。彼釋云。
前於大品中。雖善吉已悟而中下根人未悟。
今同其未悟故云未曾得聞。中下根人於今得
悟故同其得悟。故言今始得聞耳。此事已如
前明。今更開一意。上外施格量竟如來自稱
歎經勸物受持。今内施格量竟善吉自稱歎
經勸物受持。是故師弟互文勸縁信悟耳。若
復有人得聞是經下。第二陳他得解。則生實
相者。他云。世諦生眞諦不生即問。實相即是
眞諦。既生實相。何不生眞諦耶。彼釋云。生實
相之慧耳。實相不可生。但慧從境作名稱爲
實慧。境從慧作名。故生慧言生境耳。今明二
諦倶生不生。如義中釋。斯文即證也。但一師
有觀發中中發觀義此明生實相。即是觀發
中。正觀明了則實相現前。故名生實相。此約
迷悟爲論。於迷者不現前名實相不生。悟者
現前名爲生實相。令生實相既爾。佛性等例
然。至論實相未曾生不生也。是實相者則非
實相者。他還以二諦釋此文。如常彈。今依論
釋簡成實相義。是實相者。獨佛法大乘有此
實相故云實相。即非實相者。天魔外道無實
相故言非實相。是名實相者。論經長有一句。
云實相實相。此句簡二乘。實相有二種。一大
乘實相。二小乘實相。今明是大乘實相非二
乘實相。故云實相實相。前句簡外實相。此句
簡内實相。所以二簡者。以獨佛法有實相。及
獨大乘有實相。生實相之慧。方是希有耳。世
尊我今得聞下。第三述自悟爲易。所以易者。
一者明過去久殖三多。二者現在者値佛。内
因外縁具足故信受爲易也。又就迹中爲論。
須菩提是大阿羅漢。如大品云。般若甚深。誰
能信解。答云。正見成就人漏盡阿羅漢能信。
今須菩提既是羅漢。所以信解不難也。若就
本爲論。須菩提内祕菩薩行。或可是往古如
來。示同衆迷。所以悟解爲易。若當來世下。第
四陳他悟爲難。所以難者。良由生在末世後
五百歳故也。叡法師云。前五百歳得道者多
不得道者少。後五百歳不得道者多得道者
少。前五百歳信無生者多不信者小。後五百
歳不信者多信者爲少。是以前五百年名正
法。後五百年名像法。能於像法中信。所以爲
難也。又明此時衆生不久殖三多。不久値佛。
無内因外縁。能於中生信。是故爲難。何以故
下。此釋信爲難意也。若言有人能信般若所
信。則是人法之見。不名爲信也。此信亦不難
也。明若不見我是能信。即是人空。即是無有
人見。不見般若是所信即是法空。即是無法
見。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者。所以不取我
等相者。非有我相。是故不取我相。以實無我
故無所取耳。故云我相即是非相也。又道理
若實有我人之相則不可離。以道理實無我人
之相。但衆生妄謂爲有故我相可離多。故云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