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般若疏 (No. 1699_ 吉藏撰 ) in Vol. 33

[First] [Prev]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699 [cf. No.235]
金剛般若經序
 胡吉藏法師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斯乃是三觀之虚明。
一實之淵致。昔仙人苑内未燿此摩尼。今長
者園中方灑玆甘露。良由小志先開故早馳
羊鹿。大心始發方駕此白牛。斯乃正教之供
範薩埵明訓。非雲非雨徳潤四生。非日非月
照明三界。統萬行若滄海之納衆流。蕩紛異
若冬霜之凋百草。若具存梵本應云跋闍羅
般若波羅蜜修多羅。此土翻譯金剛智慧彼
岸到經。明無累不摧稱曰金剛。無境不照目
爲般若。永勉彼此名波羅蜜。經者訓法常也


金剛般若疏卷第一
 胡吉藏法師撰 
玄意十重。一序説經意。二明部儻多少。三辨
開合。四明前後。五辨經宗。六辨經題。七明傳
譯。八明應驗。九章段十正辨文
問佛以種種因縁説摩訶般若。今有何等義
故演説是經。答摩訶般若廣爲菩薩説菩薩
行。此經爲諸大人略説大法。如經云。佛告須
菩提。此經爲發大乘者説。爲最上乘者説故。
問曰云何爲諸大人略説大法。答曰佛法無
量。略説因果則總攝一切。因者所謂菩薩眞
實大願眞實大行。言大願者如經。菩薩住般
若心中欲遍度一切衆生令入無餘涅槃。而
實無所度。言大行者如經。菩薩不住於法而
行布施等一切諸行。而無所行。若不以般若
心發願則願不成願。若不以般若心修行則
行不成行。是故菩薩欲修願行要須般若。是
名因義。所言果者。菩薩以行無所得因故得
無所得果。無所得果即是如來實相法身。如
經。不可以諸相得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則
見如來無爲法身。今欲爲諸大人説此因果
故説是經。復次爲現在未來一切衆生。眞實
分別利益功徳故説此經。如經云。佛滅度後
後五百歳。般若中能生一念淨信。外爲諸佛
護念。内得無邊功徳。勝捨大千珍寶亦勝捨
恒沙身命。復次爲欲説第一義悉檀故説是
經。第一義悉檀者所謂諸法實相。滅一切戲
論過一切言語。亦無所過亦無所滅。譬如火
炎四不可觸的無所依止。如經。不可取不可
説。謂不可取心行斷。不可説言語滅。即是第
一義悉檀。復次以大悲心受請説法。故説是
經。如法華云。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衆生
諸根鈍著樂癡所盲。我寧不説法疾入於涅
槃。爾時梵王稽首勸請。衆生根性爲上中下。
願開甘露門爲演説法。是以如來便趣鹿苑説
乎四諦。乃至祇園演於般若。問曰昔鹿苑説
四諦可爲梵王。今祇園演於般若。何闕受請。
答曰梵王所請非止小法。如來受請本爲大
事。大事者所謂般若波羅蜜是。復次佛欲集
諸法藥癒難癒病。故説是經。所以者何。一切
衆生有二種病。一者身病。謂老病死。二者心
病。謂貪瞋癡。自有生死已來不得般若藥故。
無人能治此病。佛以般若金剛摧破二病。故
説是經復次欲増諸菩薩念佛三昧故説此
經。一切衆生雖欲念佛不識如來多墮邪觀。
如經。以色見我音聲求我則墮邪道不能見
法身。法身者以正法爲身。故秤法身。故華嚴
經云。正法性遠離一切言語道一切趣非趣。
悉皆寂滅相。正法性者則是實相。斯經盛明
實相。即是盛明法身。故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爲斯觀者名爲正觀。異斯觀者名爲邪觀。復
次欲顯示中道拔二邊見故説是經。如經。發
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説斷滅相。菩提心者即
是道心。道謂正道。發正道心。豈墮斷常。若墮
斷常。即發斷常心。是則不名發正道心。今欲
令諸菩薩發正道心斷常觀息故説此經。復次
欲説異法門異念處故。故説此經。昔説善門
不善門記門無記門常無常苦樂等念處。今
欲説非善門非不善門非記門非無記門非常
非無常念處。如經。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復次
欲轉衆生深重鄣故説此經。下云。應墮惡道
以受持經故三惡道消滅當得三菩提。如是
種種因縁。竝是依經文及影龍樹大論故説
般若因縁。問曰爲何等位人説是經耶。答曰
有人言。般若是高位所行。我等凡夫豈預斯
事。故望岸自絶。今謂不然。此人乃是無礙法
中自作障礙。可不悲乎。若言般若必在高位。
高位之人本自不墮惡道。何俟習行方得離
耶。今經言。欲不墮惡道不生卑賤家。欲世世
人天淨土受樂乃至究竟大般涅槃。須學般
若。此意乃明應墮惡道者行般若故不墮。故
從薄地凡夫已上乃至十地已還。皆須學般
若也。復次有婆藪盤豆弟子金剛仙論師。菩
提流支之所傳。述亦説般若縁起。所以説般
若者爲斷衆生十種障故。言十種障者。一無
物相障。二有物相障。三非有似有相障。四謗
相障。五一有相障。六異有相障。七實有相障
八異異相障。九如名義相障。十如義名相障。
此之十障障於般若。八障般若一一障中
皆對十障。所言無物相障者。衆生久劫已來
著我我所多滯有病。是以如來説一切法皆
畢竟空。但禀教之徒聞畢竟空便起邪見。謂
無因果則失二諦。此之斷見障於般若。爲此
障故佛説斯經。如經。菩薩不住一切法行於
布施等一切諸行。故以萬行爲因法身爲果。
所以雖畢竟空而因果無失也。所言有物相
障者。前是斷見。今是常見。禀教之徒既聞菩
薩行因得果。便謂因是能感果能酬有能行
之人所行之行。是則無見雖泯有念還生。故
名爲障。爲是障故説般若治之。如經。若菩薩
有我相人相則非菩薩。見有法相非法相亦
非菩薩。雖復行施三事恒空。因果宛然而未
曾感應。類如空中種樹。亦同空裏織羅。豈得
聞有便起常見。所言非有似有相障者。禀教
之徒聞上菩薩不著有無。而便生異見。若使
有無皆不可得何得有萬用不同。故如六塵
異對四大互反。以有萬用故知不無。問曰云
何名爲非有似有。答曰譬如陽炎非有似有。
衆生所見萬用之有。此所見有非有似有故
秤爲障。云何治之。還以喩破。譬喩如陽炎雖
復似有而實非有。所見之有亦本自非有。如
經。一合相者則不可説但凡夫之人貪著其
事。下夢幻泡影亦是破之言謗相障者。或者
聞上第二有物相障法體是空。次聞第三萬
法用空。便謂生死涅槃衆生佛性一切皆空。
作此空見便謗佛性。所以者何。今辨空者生
死虚妄。可得是空。佛性非妄。是故不空。是
以經言。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此
經下文云亦非無相。非無相者。正明佛性
非是無性相。問曰涅槃可明佛性。般若何
有此説。答曰涅槃明佛性。般若未明佛性。此
是訶梨門人作如此説。今婆藪弟子明般若
佛性乃是眼目異名。是故般若亦明佛性次
第五第六一有相障異有相障者。此即一異
相對。斯之一異。通内外兩計備一切諸法如
僧佉計一世師計異尼乾子計亦一亦異若提
子計非一非異。斯之四執皆障般若。又如學
佛教之徒。或言二諦一體異體。或言相續假
故一。實法滅故爲異。如此定執亦障般若。云
何治之。如下文説。如來説一合相則非一合
相。亦應云。如來説異散相則非異散相。但凡
夫貪著見一合相亦凡夫貪著見異散相。故諸
佛菩薩檢此一異。究竟無從名破一異。第七
第八實有相障異異相障者。此之兩障執教
執相。以爲一雙。言教執者。上來六章事竝皆
空破除。惑者便云。如其無者佛何故説。以佛
説故則知不無。由如色法。如其是無不應説
色。以説色故則知非無。以執佛説言法實有
故名爲障。云何治之。如下文説。菩薩不應住
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若有六塵
云何不住。以不住故則知無六。如來雖説有
六但假名字。云何執於假名便言實有。異異
相障者。惑者云。若諸法但有假名無實體者。
云何諸法各各有相。如見鵠知池見烟知火。
名爲標相頸細脣麁底平腹大。是缾體相。角
夅垂壺。是爲牛體相。既有此諸相。不應但有
假名。作此執者即名爲障。云何治之。如經云。
離一切相即名諸佛。若實有相云何可離。以
其離故則知無相。第九如名義相障。第十如
義名相障。所言如名義相障者。惑者云。若諸
法無有相者云何有名。以有名故則知有相。
如以火名召火則得火來不得水至。以水名
召水則得水來不亦得火至。故知有名以表
於法則法體不無。作此謂者即秤爲障。然此
第九與第七障不同者。第七則執於佛教以
生迷著。今則直尋相名言有物體所以爲異。
云何治之。如下經云。説微塵則非微塵。如聚
微塵則成細色。如聚細色乃至成於世界。雖
有世界之名而實無其體。乃至雖有微塵之
名而實無其體。既無其體焉得有名。如肇公
云。名無得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名無得物
之功則非名。物無應名之實則非物。非名非
物名物安在。第十如義名相障者。惑者言。若
諸法無體。云何衆生受用萬法。既其受用則
有萬法之體。以有萬法之體則有萬法之名。
以體證名故祥爲障。云何治之。如下經説。一
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内心外境悉無所有。
云何言有法體以體證名耶。問曰此之十障
般若治之。今爲當用此釋。爲當不用。答曰若
必言有。惑是能障。解是能滅。還是生滅觀。義
即是障也。便須破之。若言般若爲能破障爲
所破。爲見故破。不見故破。爲獨故破。爲伴故
破。如此檢責即不見惑之可滅解之可生。此
即非解非惑無生無滅。如此事了悟始名般
若也
第二重明般若多少。問曰般若波羅蜜凡有
幾種。答曰備探南北遍撿經論。部數不同。第
一有二種。出大智論。第四十一及九十九卷
云。般若有二種。一共聲聞説。二但爲十地諸
大菩薩説。下位之所不聞。今諸部般若多是
共聲聞説也。第二有三種。三種者釋論第六
十七卷云般若部云般若部儻有多有少有
上中下。謂光讃放光道行也。舊云。光讃有五
百卷。此土零落唯有十卷。或分爲十二卷。有
三十七品。即是上品。次放光爲中品。道行爲
下品也。放光有二十卷。是古大品。道安法師
所講者。今新定本有二十七卷。或爲二十四
卷。對小品爲大品。於前三部實應是中品也。
道行即是小品。有十卷。即有新定本。有七卷。
釋論七十九卷云。般若義乃無邊卷數有限。
謂小品放光光讃既前列。餘二同前。而以小
品名代道行也。故知道行即是小品也。第三
明四種般若者。長安叡法師小品序云。斯經
正文凡有四種。多則十萬偈。少則六百偈。此
之大品猶是外國中品耳。隨宜之言復何足
計其多少。雖習四名而不列數。有人云。當
以金剛足前三部以爲四也。然金剛止有三
百許偈。叡公云。少則六百偈。故知未必用金
剛足之。次明五時般若者。出仁王經。初云釋
迦入大寂定衆相謂言。大覺世尊前已爲我
等大衆二十九年説摩訶般若波羅蜜金剛般
若天王問波若光讃波若。今復放光斯作何
事。既列四種於前。第五最後説仁王護國般
若。又大悲比丘尼本願經末記。或在仁王末
記云。五時波若者是佛三十年中通化三乘人
也。第一佛在王舍城説大品般若。小品從中
出。第二佛在舍衞祇洹精舍説金剛波若。本
有八卷。淮南零落唯有格量功徳一品。別爲
一卷存其本名亦云金剛第三佛在祇洹説
天王問波若。大本不來漢地。此土唯有須眞
天子問波若七卷。法才王子問波若三卷。四
天王問波若一卷。竝出其中。第四佛在王舍
城説光讃般若。成具道行廣淨。此三部從光
讃中出。第五佛在王舍城説護國波若。次流
支三藏云波若應有八部。第一部有十萬偈。
第二部有二萬五千偈。此之二部猶在外國。
第三部有二萬二千偈。即是大品。第四部有
八千偈。即是小品。第五部有四千偈。第六部
有二千五百偈。此之二部亦未傳漢地。第七
部有六百偈。即是文殊師利波若。第八部三
百偈。即是此金剛波若。又言。有光讃大空道
行等流支三藏云。此皆十萬偈波若中一品。
非是別部。今以釋論驗之。不同流支所説。釋
論云。波若部儻有多有少有上中下。云何言
光讃道行非是別部耶。又大論第百卷云。如
此中波若或有二萬二千偈。大波若有十萬
偈。諸龍天宮有千億萬偈。以其壽命長遠念
力堅強故堪聞多説。人中壽命短促憶識力
弱止有少許文字。若爾豈局在五時限現於
八部耶
第三辨開合。問餘經曾無再説。何故波若諸
部無量。答佛經無量。來漢地者蓋不足言。但
今唯見波若多部未見餘經多耳。而今且論
波若多部者。衆生入道要由波若。所以者何。
一切凡夫未得道者皆由有所依著。波若正
破衆生有所依著。故説無依著之法。波若是
眞實懺悔故。諸大乘經辨眞實懺悔皆依般
若。如普賢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
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大涅槃亦云。若聞無
作無受。王之重罪必得除滅。問諸經各説無
所得法各滅重罪。云何獨言諸經滅罪皆依
波若。答諸大乘經雖竝是無依無得。但波若
多作無依無得之説正破衆生依得之病。餘
經不爾。至如涅槃正明常無常。法華明會三
歸一之法。華嚴廣明菩薩因果徳行。不正辨
無依無得。爲是義故衆經説得道之與滅罪
要須波若。是以般若有多部不同。取其大要。
衆生常有依得之病。是以如來常説無依得
法。如二夜經云。佛從得道夜訖至泥洹夜常
説波若。五時之與八部何足爲多。問般若五
時爲五部。華嚴八會何故不爲八部。八會既
合爲一部。五時何不合爲一部。答通而爲論
皆得相類。今不爾者。華嚴八會此義則前後
相成。如前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
大小相海。此即淺深次第因果相成。故得合
爲一部。五時般若非是淺深次第前後相成。
故各開五部
第四重明二經前後。問摩訶般若金剛般若
何者前説。答云開善法師。會稽基法師。姑蘇
華山顏法師。大領師等。皆云。如仁王所列前
説摩訶次説金剛。更以兩義證之。一者大智
論云。前未説菩薩行。今始欲爲彌勒等説菩
薩行故説波若。若前已説金剛波若。則是已
説菩薩行。不應言未説也。二者金剛波若經
初云。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屬諸菩薩。未説摩
訶般若。則未有菩薩。云何付屬護念耶。今説
摩訶竟方有菩薩。故後説金剛般若始得明護
念付屬菩薩也。次有人言。前説金剛後説大
品。何以知之有三義三文往證。三義。一金剛
是破相之名。十二年中名有相教。受字之徒
生分別相。封執難祛。佛初開此經明無相深
理破彼相著心。故假金剛強喩空解。二者説
此經。止集千二百五十比丘等不廣集天人
菩薩。正爲將明甚深空理化著相衆生。欲令
親近弟子在前悟解。因此得便傳教義成。便
聲聞助佛揚化。菩薩理中近佛事迹更遠。又
欲令菩薩轉教。聲聞望岸而退故。前爲常隨
佛者説於此經。三者形小故有大。前説此經
甚略。未廣明菩薩萬行。名爲小。後演放光般
若。此始復廣明無相解萬行差別。名爲摩訶
般若。以此義往推故知。金剛般若是第一時
説。摩訶般若次在第二。次文證亦有三。一者
此經下文須菩提問佛云。頗有衆生得聞如
是言説章句。生實信不。若爾前已説大品。無
量衆生得信悟解。轉教説法。善吉於大品教
門曾無此疑。今至此經方復致問。在義難解。
二者善吉領解云。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
得聞如是之經。若爾前佛説大品。豈不能説
經轉教那。得言不聞深經。若聞而未悟。豈能
轉教。三者善吉答佛。不應以三十二相見如
來。若爾前已聞大品。云何執色相是佛。若生
此執非謂解空。故知直執昔日相教故謂色
身爲佛。而開善擧兩義爲證。今須釋之。一者
大智論云。説摩訶已前未明菩薩行者。此是
未廣明菩薩行耳。非不已略説金剛。二者云。
未説大品故未有菩薩善付屬者。此事不然。
今明。佛初成道以三乘度人。豈無菩薩付屬。
彌勒即是其人。以文義往推故知前説金剛
波若也。今明。此之二釋未可專判。隨宜之言
復何可定其前後。或可一時具説多部。或可
一部具經多時。至大品中更當委釋
第五辨經宗。問此經以何爲宗。答釋者不同。
有人言以無相境爲宗。所以者何。明此經正
遣蕩萬相明無相理故以無相之理爲此經宗。
有人言。此經以智慧爲宗。自有二説。一説云。
慧有二種。一者因中智慧。二者果中智慧。今
正以因中智慧爲此經宗。凡有四文爲證。一
者大品初云。欲得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此意
言。欲得佛地智慧當習因中智慧。二者勸學
品通勸三乘學般若。此經未説二乘作佛而
勸令學般若。證般若但在因中非是果也。三
者釋論初云。爲彌勒等説菩薩行故説般若。
故知是般若因中之行。至果則轉名萬徳。四
者釋論四十九卷云。因中名般若。菩薩成佛
時轉名一切種智。故般若不屬佛但屬菩薩。
又云。般若成佛時轉名薩般若。佛智窮堅極
利。即是金剛薩波若。今既説波若。故知但明
十地無漏。所以是因中般若爲宗。有人言。從
初地以上終乎佛果。皆平等悉爲經體。此則
因之與果竝爲經宗。即開善舊用因慧中。復
有二説。有人言。但取無相實慧以爲經宗。故
勝鬘經云。金剛喩者是第一義智。有人言。實
智方便智悉爲經宗。故大品二周之説具明二
慧。有人言。境之與智合爲經宗。故瑤法師云。
語經宗極則以實相爲宗。明聖心則以妙智
爲主。是故境智合爲經宗。問如斯等説何者
是實。答有人言。皆有道理悉是佛語故。有人
言。如此諸説竝悉失般若意。又有人言。唯我
一解是。餘釋盡非。如莊嚴云。因名金剛果非
金剛。以因中斷惑果地不斷。開善云。因果倶
金剛。因果倶斷惑。故云佛智斷佛菩提智斷。
今明般若無一定相。如大火炎四邊不可觸。
豈得各定執。今當一一責之。若言境是波若。
而今般若於汝正是智慧。云何辨於般若不以
般若爲宗遂取非般若爲宗。次責問若以智
慧爲宗者。大智論云。般若深重智慧輕薄。今
既説深重般若。何故不取深重般若爲宗而
取輕薄智慧爲宗。次問若取因中智慧以爲
般若。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經中有種種説。或
云因名般若。果稱薩般若。或因果悉稱般若。
如大經。三徳之中有般若徳。故知般若亦是
果名。不應偏執。次問若言始從初地終至佛
果通取因果爲宗者。是亦不然。釋論云。有人
言。漏無漏慧皆是般若。有人言。但無漏慧是
般若。龍樹無的取捨。何因縁故而汝偏執。又
問若言般若通因果者。何故釋論但云是因。
斯則得通復失其別。次責若言境智合爲宗
者。亦應境智合爲般若。於汝義中。智是正般
若。境是相從般若。亦應智是正宗境是相從
宗。此與前説更復何異。次問若言七家皆是
者。此不識得失耳。如愚癡盲人不知道路通
與不通皆言是道。故復爲失也。次問若言莊
嚴爲是開善爲非者。開善亦以開善爲是。莊
嚴爲非。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竟誰是耶。
如大品云。是見實餘妄語耳。問山門解釋與
他爲同爲異。答若求由來衆解若得。可問與
今義同異。求竟不可得。將誰同異耶能如此。
不同不異不自不他無依無得。一無所住。即
是般若之玄宗也。作上解有所依住。皆非般
若宗也。今明般若無有定相。隨縁善巧。義無
不通。而正般若未曾境與不境智與不智乃至
因與不因果與不果。方便隨縁。在因名因。在
果名果。在境名境。在智名智。故果因境智必
得名悉得。如肇師云。原夫能境智因果者豈
境智因果之所能。良以非境非智能境能智。
非因非果能因能果等耳。而今就文爲論。一
往方言。般若非因非果正以因果爲宗。問以
何義知因果爲宗。答經及論文竝作此説。經
云。發菩提心住般若乃至無住相布施。如此
大願大行即是因義。次得如來無爲法身。即
是果義。論文至信者章中云説因果深義。於
彼惡世時不空必有實故知明因辨果事已究
竟。然後方明信受。故知因果爲此經正宗耳」
第六辨經名更開五句。一解佛説二釋金剛明解
般若四釋波羅蜜五三經
曰金剛般若波羅蜜。釋曰。經題有二種。一者
具足。二者不具足。具足應言佛説金剛般若。
不具足但云金剛般若。問曰。餘經何因縁故
不題佛説。答一切諸經佛口自説。皆悉應題
爲佛説也。而不題者存略故。問曰。何故此經
題爲佛説耶。答曰。大智論云。有五種人説。一
者佛口自説。二者弟子説。三者諸天説。四者
仙人説。五化人説。今此經是佛口自説非餘
人説。是故題佛説也。問曰。餘經亦是佛口自
説非餘人説。何故不云佛自説。答曰。已如前
説理實應題。以存略故。復次如大品等經。命
須菩提説。非佛自説。是故不得題爲佛説。但
云摩訶波若。波若具兼師弟子二説。此經不
爾。雖對須菩提而佛自説非命説也。復次以
理言之。應題佛説。所以者何。諸外道六師等
輩亦皆説經。今恐墮邪見欲簡異六師故。題
佛説使人信受法也。復次道不孤運。必由人
弘。法雖佛師要由佛説法乃得弘。以是義故
題能説之人所説之法。則於義具足也。二釋
金剛。問曰。金剛爲是譬名。爲是法名。答曰。
有人言。金剛是譬。如世間中金剛寶堅而且
利。譬於波若體堅用利。今謂不然。所以者何。
汝於法譬生二見故。謂金剛但譬而非法波
若但法而非譬。則譬礙於法不得以譬爲法。
法礙於譬不得以法爲譬。復次若言借世金
剛喩般若者。亦應借世智慧以譬般若。若言
般若自有智慧非世間智慧。亦應自有金剛
非世間金剛也。復次若言金剛是譬喩者。摩
訶之名亦應是譬喩。若言般若廣大體是摩
訶。亦應般若堅利體是金剛。問汝今何故作
如此難。答波若名爲眞實之法。無所依止。不
可言大。不可言小。不可言法。不可言譬。過一
切語言。滅一切觀行。今非小大歎美爲大。非
金剛非不金剛歎美爲金剛。非小非大寄大
以宣之。大既是法。非金剛非不金剛寄金剛
以宣之。金剛亦得是法。借金剛以目之。金剛
既是譬。寄大以目之。大亦是譬。故以譬言之
一切皆是譬。以法言之一切皆是法。復次金
剛是譬般若是法。金剛是喩非喩爲喩。所喩
之理非理爲理。非理爲理雖理而事。非喩爲
喩雖事而理。雖理而事故知非理。雖事而理
故知非事。是以般若未曾理事。但無名相中
假名相説。故金剛爲事。般若爲理。此是不二
二義爲衆生故假名相説二。豈定二耶問云。
何是金剛耶。答曰。大智論云。外國名越闍。此
言金剛。又華嚴經云斫家羅。此翻金剛圍山。
又舊相傳直云跋闍羅。眞諦三藏云跋闍羅
臺履
居伽
問曰。舊翻跋闍羅爲金剛出何
處文。答賢愚經第二卷。波斯匿王醜女名跋
闍羅。晋言金剛。問曰。汝以金剛喩般若者。此
有何義。答曰。如世間寶金剛第一。出世間寶
般若第一。復次如金剛寶一切世人不能秤
價。般若法寶所有所生功徳一切世人不能秤
量。復次如金剛寶若置山頂及在平地。直過
無礙。到金剛際同性乃住。般若金剛亦復如
是。置福山頂若罪平地。直過無礙。到諸法實
相非罪非福非有非無同性乃住。復次如世
金剛寶照徹清淨。故羅什云。方寸金剛照數
十里物皆映現。般若亦爾。照實相水明了清
淨。復次如金剛寶除那羅延一切衆生不能
執持。般若亦爾。除信悟無依無得大力觀人。
若樂小法及著見衆生不能信持。如經説。爲
發大乘者説。爲發最上乘者説。若樂小法者
及著諸見不能信持。復次譬如丈夫食小金
剛終身不銷。波若亦爾。若能了悟不可朽滅
必得作佛。復次若有衆生。得金剛寶遠離一
切貧窮困苦受諸安樂。若得般若離生死苦
得大涅槃。復次如金剛寶所在之處能銷惡
鬼及諸蠱毒。般若亦爾。所在之處天魔外道
惡鬼不能得其便。復次如金剛寶悉摧破一
切諸物。而是金剛無有折損。般若亦爾。悉能
摧破一切煩惱而無折損。復次金剛一切諸
物不能摧破。般若亦爾。一切論者及諸煩惱
不能摧破。復次如金剛寶若在日中色則不
定。般若亦爾。在大衆中亦復不定。或説名因。
或説名果。在小心人中則名爲小。在大心人
中則名爲大。在境名境。在智名智。而是般若
無一定相。故偈云。般若是一法。佛説種種名。
隨諸衆生力。爲之立異字。復次如金剛寶雖
有如此種種勝用。未嘗有心自言我勝。般若
亦爾。雖有無量種種功徳。而未當有心。是故
般若不可思議。問金剛出何處。答毘婆沙云。
如從鑛出金從金出金剛。故知金中之精名金
剛。問金剛與天如意珠云何同異。答大智論
云。帝釋手執金剛與修羅鬪。碎落閻浮提變
成如意珠。毘婆沙云金剛能破頗梨山及如
意珠。故知異也。復次此明般若與金剛同。而
是般若超絶金剛。非可譬喩。金剛是世間物。
般若非間失之則憂之得之則喜。得般若者
無憂無喜。金剛是無知之物。般若無知無所
不知。無量功徳今略説而已。復次有人言。聲
聞法中從假名空終至羅漢通名金剛。菩薩
法中從三十心終至佛慧通名金剛。若別而
爲論。從初地以去終至佛慧始名眞金剛。所
以者何。而三十心人但是學妄未得眞妄。但
是伏惑未能斷惑。相由入體。所以未得秤眞
金剛也。亦得相從名金剛。初地以去得於眞
妄解正能斷惑。相不入體。是眞金剛。舊以窮
學之心喩金剛者。約開善義。伏惑既周。又無
明元品之惑。此最難伏。唯是窮學之心而能
伏之。故至佛果起佛智斷之。以是義故窮學
之心名曰金剛。復次有人言。窮學之心正能
斷惑。故名金剛。如此等説。竝言有惑之可斷
有解之能斷。以是義故名有所得。有所得故
不能斷惑。無有金剛。如經中説。有所得者不
從一地至一地。復次汝言未斷惑時有惑無
解。斷惑之時有解無惑。此則惑是本有而今
無。解是本無而今有。是生滅觀。如經中説。
諸法本有今無。又言。若諸法前有後無。諸佛
菩薩則有罪過。今所明者。知惑本不有今亦
不無。解本不無今亦不有。是故諸法不有不
無。不生不滅。非縛非解。無觀無縁乃名般若。
問曰。若如是者。云何經言一念相應慧斷煩
惱及習。答若見有生滅。則不能斷。以了諸法
不解不惑非斷不斷故煩惱斷也。問金剛但
喩般若。亦喩餘法。答借金剛種種喩。大經以
喩法身云金剛身。又喩三昧云金剛三昧。此
喩定爲金剛也。今喩智慧名金剛也。問金剛
是天上寶。是人中寶耶。答人天具有。如轉輪
王金輪是金剛寶。故所擬皆碎。帝釋執金剛
與修羅鬪。即是天上寶也。第三釋般若。般若
是外國語。釋論有二文。一者般若秦言智慧。
開善用之。次文云。般若深重智慧輕薄。不可
以輕薄智慧秤量深重般若。莊嚴法師云。般
若名含五義。智慧但是一條。非正翻譯。但解
智慧經論不同。淨名經分二字解之。知衆生
心念如應説法。起於智業。不取不捨入一相
門。起於慧業。舊釋此文云。智是有解。慧是
空解。亦智是化他慧是自行。大品云道慧道
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此則智慧名通空有
也。又因名慧。果秤智。如因名道慧道種慧。果
秤一切智一切種智。又智名通因果。如三智
義。聲聞一切智。菩薩道種智。佛一切種智。又
慧名通因果。法華云。諸佛平等大慧也。成論
文合解智慧兩字云。眞慧名智。又云。慧名智
人。又云。慧義經中説解脱智是慧義。故智猶
慧也。又大智論亦有二文。般若者秦言慧也。
又云。秦言智慧也。問經論何故言語或出或
沒。乍合乍開。不分明一途示人合分明得解
耶。答聖人非不能一途分明示人。而今有出
沒言者。此有深意。以衆生本來有取著之心。
以是因縁繋屬於魔。生死不絶。若輪常轉。不
悟中道佛性正觀般若。今若復作一途實説。
則更増其依著之心。所以不定出沒。動其生
死根識令逈悟正法。故不定之説爲益深矣。
若學者定執經論一文以成一家之義者。皆
是繋屬魔人耳。又衆生非一國土一根性一
善知識。是故諸佛種種説法也。問已知般若
名。云何是般若體。答地論人説。有二種般若。
一眞修般若。即第八識。二縁修般若。即第七
識。成論師言。縁眞諦心忘懷絶相。以此解心
爲般若體。阿毘曇師云。縁四諦理無漏慧相
是般若體。此三解即世盛行。具須破洗。至大
品玄中廣明。但即世多誦此經。今輒言其要
句。冀參玄君子領其指外。問今以何爲般若。
答若行人了悟顛倒。豁然悟解假名般若。問
此豁然悟解豈非心耶。答此解悟非心非離
心。問云何非心非離心。答既言心悟解。豈離
心耶。此悟心畢竟不起有心無心。豈即心耶。
問若言心悟還是即心。若言悟此心不得心
有無。便是離心。答猶言即離。還是不悟。如其
得悟竟有何即離。問既不即離應不迷悟。答
迷故言其即離。悟故了無即離。既不即離竟
復何有迷悟耶。可取其意。勿著其言也。第四
釋波羅蜜。波羅蜜此云彼岸到。外國風俗法
凡作一事究竟名波羅蜜。今悟道之人雖復
積功累劫。若不得般若爲行不成。若悟般若
萬行周畢。故名波羅蜜般若問既有彼岸。云
何爲此岸及中流耶。答聖人直假名説彼岸。
令其因此悟入。何必須作此岸彼岸中流耶。
大經云。雖無此岸而有彼岸。即其事也。必須
作者。大智論云。有無見爲此岸。破有無見智
慧爲彼岸。檀爲中流。第五釋經。經有三種。或
文爲經。或理爲經。或文理合爲經。地論師云。
三十心前人文爲經。三十心文理合爲經。初
地已去用理爲經。今明文理因縁故爲經。因
文悟道故。以能表之文爲經也
第七辨傳譯。問大悲比丘尼本願經末記云。
金剛般若本有八卷。今唯有格量功徳一品。
此事云何。答義不應爾。所以者何。此一卷經
具有三人翻譯。一者羅什法師弘始四年於
逍遙園正翻一卷。若有八卷何不翻譯之。二
者流支三藏於此土重復翻譯。經之與論合
有三卷。而經長有信者一章。論解釋始終。事
義既畢。初則明經縁起歸敬之義。末則表隨
喜讃歎功徳。若有八卷何因縁故止解一品。
三者眞諦三藏於嶺南重翻此經。文小意廣
不云有八卷。又且此經序正流通三分具足。
何得止言一品。問大悲比丘尼本願經末記
又云。初説大品。小品出其中。後説光讃。道行
出其中。此事云何。答是亦不然。道行由是小
品之異名。大智論前列光讃放光道行。後復
列云小品放光光讃。故知小品即道行之異
稱也。叡公小品序云。此經三十章。貫之以道。
故稱道行。當知道行由是小品
第八明應驗。問誦持般若有何驗益。答此經
流行漢地二百餘年。誦者得益不可稱記。昔
在山僧誦之。空中彈指異香滿室。又開善法
師誦得延壽七年。又朱仕衡行以大品投火。
火爲之滅而經不燒。廣益無量。不可具述
第九釋章段。此經文約理玄。釋者鮮得其意。
致使科段烟塵紛穢遂令般若日月翳而不
明。今粗列衆師以示其得失。原夫大聖屬縁
吐教意。令表筌悟實。其旨則不在文字。希得
意之徒領其要歸。其所寄也。自北土相承流
支三藏具開經作十二分釋。一者序分。二者
護念付屬分。三者住分。四者修行分。五者法
身非有爲分。六者信者分。七者格量分。八者
顯性分。九者利益分。十者斷疑分。十一者不
住道分。十二者流通分。夫大聖説法必有由
致。故有序分。將説大法必爲諸菩薩。已悟之
徒則須加被。未悟之者付屬已悟。故有第二
護念付屬。既護念付屬令其住般若中。故有
第三住分。雖得住立更進修諸行。故次有第
四修行分也。以修無得之因故得無爲之果。
故次明法身非有爲分。説此因果必有信受
之人。故次須明信者分。信持則功徳無邊。故
須明格量分。持説之人所以功徳無邊必由
佛性。若不識於佛性則無此功徳。故有顯性
分也。以依佛性所修功徳利益無窮。故須明
利益分也。上來一周説法。利根已悟。中下未
了。更復生疑。故有第十斷疑分。疑心既除則
無所依住。故有第十一不住道分。此之大法
非止益現在。亦利益未來。故有第十二流通
分也。然分雖十二不出因果。統其始末凡有
四周。護念付屬至修行分此則明因。法身非
有爲分斯則辨果益。是一周明因果也。次從
信者分至于格量此則爲因感得顯性之果。此
則次周明因果也。既明佛性。依性之修行即
因義。有因故得果。即利益分。謂三周明因果
也。斷疑爲因。不住道爲果。則四周明因果也。
然此之解釋盛行北地。世代相承多歴年序。
而禀學之徒莫不承信。余鑚仰累年載。意謂
不然。今請問之。此十二分爲出般若經文。爲
是婆藪論釋。今所觀經論悉無斯意。蓋是人
情自穿鑿耳。渾沌之絞絡良弊於此也。問作
此分文有何過失而汝非之。答其妨甚多。不
可具載。今略題數過以示其通塞也。一者作
此分文則不識經之通別。所以者何。至如序
分則通序一經。如護念付屬等十分此是正
説中之別段。云何取經之通文以例正説之
別段斯則失之大矣。又且汝云從大千珍寶
至捨恒沙身命名格量分。此則未識經始終
故有斯謬耳。所以者何。此中格量凡擧内外
兩施。外施則有三千之與恒沙。内施之中亦
有二種。一者直捨恒沙身施。二者次擧日三
時捨恒沙身施。此方盡格量之極。汝何故但
取前三種爲格量分。而不取三時捨身爲格
量分。是以爲失。又且論云從法身非有爲分
已來竝是斷疑。汝云何獨取須菩提重問已去
爲斷疑分。又且此經有兩周之説。經論竝作
斯判。汝何故取前周之説以開多分。取後周
之説合爲一分。抑大爲小患之甚也。又流通
實是大章。還依小段之例。亦所不可。其間碎
分章句。爰至異言語目於經論竝穢。至文當
具顯之。復有人言。十二分開之既其難解。取
其易見裁爲六章。六章者。一序分。二護念付
屬分。三住分。四修行分。五斷疑分。六流通
分。此之分別蓋是學之劣者。過還同前而患
復更甚。所以者何。若言後同是斷疑分。就斷
疑中不復更開。附前亦是同非斷疑。不斷疑
中亦應不開。不斷疑中有種種義。既開多分。
斷疑之中何因縁故取爲分。若爾塗行乞食
應是一分。若使塗行乞食既屬序分而不開
者。護念付屬屬正説亦應不開。又元前解之
與後釋都不識論文之大體。所以者何。論主
直是釋其難文略其易句。云何後人見論解
釋便取爲科段。復有人注金剛般若開三門。
從如是我聞至願樂欲聞。是因縁門。謂具此
因縁故得説般若。從佛告應如是降伏至見
諸相非相。明般若體門。從白佛頗有衆生下。
明功徳門。然此解釋義亦不盡。流通復屬何
門。又復後周重説又屬何門。有人言。開爲三
段。一者序説。二者正説。三者流通説。大聖説
法必有由漸。故有序説。序説既竟正宗宜開。
故有正説。非唯近益當時。亦乃遠被來葉。故
有流通説。今謂三説開經於理無妨。但開善
之流不識三説起盡。故復爲失。所以者何。至
如序文取善吉之問爲歎請序。如來之答始
屬正經。此事爲謬。然一切經若問若答皆悉
是正。云何以問爲序以答爲正。大涅槃經。時
會獻供爲序。純陀請受問難即以爲正。此經
塗行乞食以之爲序。善吉發問即應是正。大
品亦然。如來廣現神變以之爲序。告舍利弗
即以爲正。斯事易明不應濫也。又且三説無
定。雖序説不妨有正。雖正説不妨有序。流通
亦爾。何者。以序於正故名爲序。以正於序故
名爲正。正説悟道既得是正。序説悟道亦得
是正。今但約一往方言故開三不同耳。就此
三中各開二段。序有二者。一通序。二者別序。
正文有二。第一周廣説。第二周略説。流通有
二。一序佛説經究竟。二者明時衆歡喜奉行。
序中二段凡有四雙。一者通。二者別。通以同
爲義。衆經六事悉同故名通序。別以異爲義。
衆經各異。或父母送書。或長者獻蓋。或天雨
四華。或塗行乞食。故名別序。次雙證信序發
起序者。安此六事令人生信。故名證信序。塗
行乞食發起正經名發起序。次雙遺教序與現
前序。明如來將入泥曰。阿難心沒憂海不能
自喩。阿泥樓馳云。汝是持佛法藏人。所應問
者須及時問。於是阿難作於四問。最後問云。
一切經初置何等語。佛言。一切經初當安如
是我聞。遺言令安此六事。故名遺教序。現説
經時即有乞食等事名現前序。次雙經前序
經後序。説經竟後方有如是六事名經後序。
説經之前有乞食之事名經前序。問曰。佛何
因縁故一切經初令安六事。答曰。爲證信故。
大智論云。説時方人令人生信故。復次一切
外道皆以吉法貫在經初。故百論云。諸師作
經簡初皆説吉。今欲簡異外道故。故貫以六
事。問曰。若安六事異外道者。外道亦言安此
六事。何以簡耶。答曰。明此是般若六事。故以
證信簡異外道。般若信者此是無依無得之
信。故大品云。不信一切法名爲信般若。一切
法不生故名爲般若生。不信一切法故名信
般若也
第十正釋文。如是我聞通序有六事。如是者。
第一明所聞之法。問曰。佛是一切智人無師
自悟不從他聞。何故言如是我聞。若言如是
我聞即從他聞。非一切智人也。答曰。已如前
釋。此非佛自稱如是我聞。乃是勅於侍者
令稱我聞。復次此是阿難等大弟子自稱如
是我聞。如集法藏中説。阿難登高座。大迦葉
問曰。何處最初説法。阿難合掌向涅槃方答
大迦葉云。如是我聞。佛初在鹿苑爲五比丘
説法。是故非佛自稱。眞諦三藏述婆藪釋云。
阿難將誦出法藏登無畏座。變身如佛三十二
相八十種好。是時大衆生三種疑。一謂釋迦
雖復前滅今還重出爲我説法。二謂釋迦已
滅。此是他方佛來。三謂釋迦雖滅阿難既爲
佛弟子。今遂成佛代於佛處。爲有此三疑。是
以阿難即便釋疑云如是我聞。明如來如是
已滅我從佛邊聞非上三事也。言如是者。釋
此一句有二十餘師。今略而不述。一者依龍
樹所解。云如是者。佛法大海信爲能入智爲
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以信故言此事如是。
若不信則言此事不如是。今要由信得入佛
法。是故經初建言如是。般若信者。明般若無
依無得無戲論畢竟清淨眞實可信。故因此信
得入般若也。次婆藪盤豆釋云。如是者。謂決
定義。略明二種。一教如是。二理如是。教如是
者。凡有數義。一者如佛教度量故云如是。所
以者何。三世諸佛或廣説法。或處中説。或略
説法。今阿難傳正法還如佛廣略不増不減。
故云如是。二者如是諸佛次第而説所以者
何。一切説法凡有六事。一者發起。二略標宗。
三廣解釋。四難。五通。六流通付屬。阿難今且
次第誦持佛語。故云如是。三者如經名字故
云如是。傳持佛經須識經名。若不識經名云
何知義。所以者何。經之名題總攝一經。如大
品章雖九十總名摩訶般若。以摩訶之名攝
九十章義。爲是事故須識經名。阿難如名誦
持故云如是。四者因縁如是。三世諸佛説經
因縁略具四義。一者根本有一切智方能説
經。二者有大悲心然後説法。三者爲報正法
恩故然後説法。四者決定證信有四。一知説
經有時。二知説經處所。三知能説之人即是
如來。四知有聽經之衆。如是時處聽衆説者。
如我所説實可信受故云如是。理如是者。言
理是有則名有見。言理是無名爲邪見。亦有
亦無是名相違見。非有非無名愚癡見。所明
之理若墮此四中即不名如是。今離此四謗
無所依止故名如是。我聞者。此第二明能聞
之人。我者所以阿難自稱我者。一欲證親從
佛邊聞故非是傳聞。所以者何。我今親從如
來聞。是故稱我。二者欲顯阿難過去世願行
成就。是故稱我。阿難無量劫來修習多聞。本
願力故得陀羅尼。一經於耳永無漏失曾不
再問。譬如寫水置之異器。故法華云。我與阿
難於空王佛所同時發心。而我好精進遂致
作佛。阿難常樂多聞故持我法藏。又如經云。
釋迦本昔爲迦葉佛作沙彌。師日日限誦經
千言。兼爲師乞食。恐誦經不上一心憂懼。阿
難于時爲長者。在路見之憂色便問所以。故
具答上事。長者仍語沙彌。日日給食令得安
心誦經莫復憂惱。長者發願言。若沙彌成佛
我當爲法藏第一弟子。以顯宿願滿足故稱
爲我。三者以自在故所以稱我。如大經云。阿
難具足多聞智慧。一切衆生不能一時具領
佛語。設能具領。無陀羅尼力不能憶而不忘。
雖有憶而不忘。亦不能具三慧於聞法中不
能自在。不名爲我。我者是自在義。今阿難能
一時具領佛語亦能永持不忘。四者具足發
生三慧於聞法中而得自在。是故稱我。問曰。
佛法無我。何故稱我。答中論云。諸法實相中
非我非無我。欲引導衆生故假名説我。是故
無過。聞者所以稱聞。亦具數義。一者欲顯所
聞人徳。阿難所聞不從外道及佛弟子仙人
化人及諸天聞。今所聞者從一切智人邊聞。
二者欲顯所聞法最勝。明佛法名句味巧妙
義理深淨。若外道法但有語言無有實義。若
聞佛法名爲正聞。三者所顯理最勝佛法正
道圓滿具足無有顛倒。如理而説名爲正説。
如理而聞名爲正聞。四者行最勝故名正聞。
依正教修行。即是行中最勝故名爲正聞。五
者修行得正果故爲正聞。正果者所謂大般
涅槃。問爲用神聞。爲用識聞。爲用根聞。爲
和合聞。若用神聞何故神用耳聞不用眼聞。
若用識聞亦如是難。若用根聞無有識時空根
應聞。若一一不能聞者和合亦不能聞。以如
是義悉無有聞。答曰。今言聞者。是因縁聞。因
縁聞者。是不聞聞。聞而無所聞。是以經云。其
説法者無説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如來
説無所説。阿難聞無所聞。如此説聽乃可相
成。一時者。此第三明説教之時。如轉輪王出
世是寶物可得之時。如如來出世法寶可得之
時。故云一時。二者一切狂聾衆生聞如來説
得醒悟時故云一時。又有正師時。有正教時。
有正學時。故云一時。具此三時衆生得道。中
觀論云眞法及説者聽者難得故。若具此三
種則生死有邊。若不具此三種則生死無邊。
又衆生若未下信種時不名一時。今説般若
是下信種時。若已下信種時是正觀増長時。
若正觀已増長時是善根成就時。故云一時。
又阿難一時能具足領於佛説。故云一時。又
是逗一時根縁。故云一時。所以者何。諸佛説
法廣略不同。今所以略説波若者。此是逗一
時根縁故爾。又須知是般若一時。般若一時
者。不時假言時。不一假言一。佛者。此第四標
説教之主。上來雖表三事。然邪正未分。第四
標佛方顯明得失。所以者何。雖言我聞一時。
未知從誰邊聞。是故今云從佛邊聞非餘人
也。然論云。婆伽婆者能斷煩惱有大功徳故
名婆伽婆。住者有二種。一者外住。二者内住。
言外住者凡有四種。一王化處住。謂釋迦住
在娑婆。二者異俗住。謂住。在一切僧伽藍内。
三威儀住。謂行住坐臥悉名爲住。四未捨壽
分住。謂如來未入涅槃。内住有四。一者天住。
住施戒等。二梵住。住四無量心。三者聖住。住
空無相無願。四者佛住。住諸法實相中。此是
般若無住無不住。爲衆生故假名爲住。舍衞
國者。此是第五明住處。處有二種。一者通處。
二者別處。舍衞國即是通處。祇洹精舍即是
別處也。問佛何因縁故多住王舍城及舍衞
國。答佛前受。頻婆娑羅王請故住王舍城。次
受須達多請故住舍衞國。復次欲報法身恩故
住王舍城。爲報生身恩故住舍衞國。所以者
何。佛在王舍城摩伽陀國得道。是故爲報法
身恩故住王舍城。問佛生中天竺迦毘羅衞
國。今舍衞國是東天竺國。今云何言爲報生
身恩故住舍衞城。答佛上祖本在東天竺舍
衞國住。末來中天竺迦毘羅城。今從本立名。
故云報生身恩故住舍衞國也。復次王舍城
及舍衞國多人物。故佛欲於多人處教化衆
生。如經説。舍衞國凡有九億家。如賢愚經説
有十八億人。復次此二國生多智慧人及六
師輩。是故佛多住此城。問何故名舍婆提。答
有北土論師云。昔劫初有仙人兄弟二人。弟
名舍婆。此云幼小。兄稱阿婆提。此云不可害。
二人住此處求道。因以名之。弟略去婆兄略
去阿。二名雙取故云舍婆提。眞諦三藏云。彼
國正音應云奢羅摩死底。此云好名聞國。昔
有仙人。有好名聞在此中住。從仙人作名故
云好名聞國也。又云。此國具足有四義。一多
寶。二此中人多受五欲樂。三有諸法徳。此國
中人多行施戒。謂之法徳。四未來得解脱果。
明此國中人未來多生人天中及得解脱果。
有此四義遠聞餘國故云好名聞國也。從來
舊翻爲聞物國。此土多出好物遠聞諸國故
名聞物國。十二由經云。無物不有。勝於餘處
也。問佛住舍衞凡得幾年。答經云。住舍衞國
得二十五年。有九億家。三億家見佛不聞法。
三億家亦聞法亦見佛。三億家不見佛不聞
法。眞諦三藏云。住舍衞始終得七年。住王舍
城得四年。今未詳也。問王城舍衞前住何處。
答云。佛前住王舍城。後來舍衞也。言祇樹給
孤獨園者。此第二名爲別處。問何因縁故起
立此祇園精舍。答如十二由經涅槃經賢愚
等經廣説。如賢愚第九卷云。舍衞國主波
斯匿王有一大臣。名曰須達。其人居家巨富
財寶無限。好喜布施燕濟貧窮及諸孤老。時
人因爲其立號名爲給孤獨。爾時長者生七
男兒。年竝長大爲其娉娶。次第至六。餘有第
七兒。端正殊異。偏心愛念。當爲娶妻欲得極
妙姿容端正有相之女。爲兒求之。即語諸婆
羅門言。誰有好女相貌備足。當爲我行求之。
諸婆羅門便爲推覓。展轉到王舍城中。有一
大臣名曰護珍。財富無量。信敬三寶。時婆羅
門到其家從乞食。彼國法施人物時要令童
女持物布施。護珍長者時有一女。儀容端正
顏色殊妙。持食出施婆羅門。婆羅門見之心
大歡喜我所覓者正當是爾。即問女言。頗有
人來求索汝未。女答言未有。更問言女子。汝
父在不。女答云在。婆羅門語言。可令出外我
欲見之與共談語。時女入内白其父言。外有
客來欲得相見。其父便出。時婆羅門問訊起
居安和善否㬈涼既竟。謂長者言。舍衞國王
有一大臣。字曰須達。爲國輔相識不。答言。
未見其人但聞其名。報言。知不是人於彼舍
衞國第一富貴。汝於此間富貴亦最第一。須
達有兒端正殊妙卓犖多奇。欲取君子女可
爾不。答言可爾。時婆羅門未得自還。仍値估
客來舍衞國即便因之寄書。逆報須達具陳
其事。須達得書歡喜。即詣婆斯匿王求請小
許時爲兒娶婦。王即聽之。於是大載珍寶趣
王舍城。於其路次拯濟貧乏至王舍城。到護
珍家爲兒求妻。護珍長者歡喜迎達安置敷
具。暮宿其舍。内則掻擾辨具飮食。須達念言。
今此長者設何供具。欲作何等。將非欲請國
王太子長大臣及以婚姻者乎。便問之曰。長
者今暮躳自執營如是事務施設供具。爲欲
請國王太子大臣者乎。答言不也。又問欲設
婚姻親戚會耶。答言不也。又問將何所作。答
言。明日欲請佛及比丘僧。於時須達聞佛
僧名肅然毛竪。如其所得心情悦豫。重問
曰。云何名佛。願解其義。長者答言。汝不聞耶
淨飯王子厥名曰悉達。其生之日天降瑞應。
天神侍衞即行七歩。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爲
尊。須達聞説如是等好事歡喜踊躍感念信
敬。於今夜即欲見佛。於是天爲之明。便爾而
去。中夜出門見天祠即爲作禮忽忘念佛心。
於是曉還更闇。自念言。今夜闇。若我往者要
爲惡鬼猛狩之所見害。且還入城待曉當去。
爾時即有天。空中見其欲悔便下語言。居士
莫悔。我是汝昔善知識蜜肩婆羅門。因聞法
故得生天中。汝往見佛得無量利益。正使今
日得百車珍寶乃至一四天下滿中珍寶。不
如擧足至世尊所所得利益。過百千倍。汝去
莫悔。須達聞天説如此語益増敬念。於是在
闇還得明曉。便爾尋路往至世尊所。佛知爾
時須達來便出外經行。是時須達遙見世尊
猶如金山。相好威容嚴然昺著。覩之心悦不
知禮法。直問世尊。不審瞿曇起居何如。世尊
即時令就坐。是時首陀會天遙見須達雖覩
世尊而不知禮足。諸天即化作四人行列而
來到世尊所。執佛足作禮。長跪問訊右繞三
匝却住一面。是時須達見其如此。乃爲愕然
而自念言。恭敬之法事應如是。即起離坐禮
敬。問訊起居右繞三匝却住一面。爾時世尊
即爲説法。四諦微妙。苦空無常。既其聞法歡
喜即證須陀洹果。於是白佛。唯願如來垂慈
臨傾舍衞大城中衆生除邪就正。世尊告曰。
出家之法與俗有別。住止處所應當有異。彼
無精舍云何得去。是時須達白佛言。世尊弟
子能起願見聽許。世尊默然。須達辭往因白
佛言。還至本國當造精舍。不知揩法。唯願世
尊使一弟子共往勅示。世尊思惟。舍衞城内
婆羅門信邪倒見。餘人往者必不能辨。唯舍
利弗是婆羅門種。少小聰明神通兼備。去必
有益。即便命之共須達往。於是還到舍衞國。
共舍利弗案行諸地。何處平博堪起精舍。悉
皆周遍無叶意處。唯王太子祇陀有園。其地
平正其樹欝茂。不近不遠正得處所。時舍利
弗告須達云。今此園地宜起精舍。若遠作者
乞食難得。近則憒鬧妨廢行道。須達歡喜到
太子所向太子言。我今欲爲如來起立精舍。
唯太子園地可以宜用。願欲買之。太子笑曰。
我何所乏。此園茂盛當用遊戲。云何欲買耶。
須達於是慇懃不已。太子聊復戲云。卿若能
以黄金布地。令間無空地便當相與。須達於
是恭諾。載金布地隨價。太子云。我向戲言。何
得便買。須達白言。太子之法不應戲言。而作
妄語。非謂儲君無堪紹繼。即共太子往詣斷
事人所。時首陀會天當爲佛起精舍。恐諸斷
事大臣偏爲太子。則便化作一人爲斷事者語
太子言。夫太子者不應妄語。而有戲笑既已
許賣。不宜中悔。遂斷園與須達。須達歡喜便
得勅使人以象馬負金布八十頃須臾欲滿唯
殘有少地。須達思惟。當出何藏金足不多不
少當得滿足。祇陀問言。嫌高買臺。答曰。自
念必何金藏可足當滿之。祇陀念言。佛必有大
徳。乃使斯人輕財乃爾。即語云。齊是可止。勿
更出金。園屬卿樹屬我。我自爲佛造立門樓。
須達歡喜即便歸家當施功作。六師聞之即
往白王。長者須達買太子園欲爲瞿曇造立
精舍。聽我與彼捔試道術。其若得勝便聽起
立。王即召長者問之。今六師云。卿買祇陀園
爲瞿曇起立精舍。彼求共沙門弟子捔其道
術。彼若得勝者乃得起造。如其不能不得起
造。長者歸家著垢膩衣愁惱不樂。身子明日
著衣持鉢至長者家。見其不樂即問曰。何故
爾耶。長者答曰。起立精舍恐不得成。是故愁
耳。身子曰。有何事故。答曰。今諸六師詣王求
捔道術。尊者得勝乃聽起立。若不如彼即不
聽也。然六師輩等出家來久。素學伎術無能
及者。未知尊者能與彼捔道術以不。身子答
言。正使六師之徒滿三千世界衆如竹林。不
能動吾一毛。欲捔術但恣聽之。長者歡喜更
著新衣往白王言。六師欲捔恣隨其意。王即
告六師宣語國人。却後七日當於城外六師
與沙門共捔道術。國中十八億人。時彼國法
撃鼓集衆。若撃銅鼓十二億人集。若打銀鼓
十四億人集。若振金鼓一切皆集。七日既滿
打鼓一切皆集。六師衆有三億人。是時人民
悉爲王及六師敷坐。爾時長者爲身子施坐。
時身子在一樹下寂然入定遊諸禪門。通達
無礙。作念云。此會中大衆習邪來久。憍慢自
高。此之群生當以何徳而降伏之。思惟是已
即立誓言。若我無數劫中慈孝父母沙門婆
羅門者。今我入衆令一切人爲我作禮。時六
師衆已集。而身子獨未來。便白王言。瞿曇弟
子自知無術怖畏不來。王告長者。汝師今在
何許。須達即至身子所白言。大衆已集。願來
詣會。時身子從禪定起整衣。安詳而趣如師
子王往詣大衆。是時大衆及諸六師見其形容
忽然起立。如風靡草不覺爲禮。時身子便昇
須達所敷之坐。六師衆中有一弟子。名勞度
差善知幻術。於大衆前呪作大樹蔭覆於衆。
衆咸謂言。是勞度差作。時舍利弗便以神力
作毘嵐風。吹拔樹根倒著於地碎若微塵。衆
言舍利弗勝。勞度差復呪作一池。四邊布七
寶水中生於蓮華。衆人言勞度差所作。舍利
弗作一六牙白象。牙上有華華上有玉女。其
象徐行蹈池含水蹹華。衆人皆言舍利弗勝。
勞度差復作一山七寶莊嚴華菓茂盛。衆人
言勞度差所作。舍利弗又作金剛力士。以金
剛杵打之即便碎破。衆皆云舍利弗勝。勞度
差復作一龍有十頭。於虚空中雨種種寶電
雷振地。衆人皆言是勞度差作。舍利弗作一
金翅鳥王即擘裂食之。衆人皆言舍利弗勝。
勞度差復作一牛王。身體肥大峯角。鋭地奔
突來前。時舍利弗化作師子王即便撃裂食
之。衆人皆言舍利弗勝。勞度差復變身作一
夜叉鬼。形體長大頭上火然。目赤如血口四
牙。目出火驚懼奔走。時舍利弗復化作毘沙
門王。夜叉恐怖即欲退走。四面火起無有去
處。唯舍利弗邊清涼無火。即便屈伏頂禮火
即還滅。衆人咸言舍利弗勝勞度差不如。爾
時舍利弗身昇虚空現十八變及八自在。時
會見其神力咸懷歡喜。舍利弗即爲説法。隨
其福行各得道迹。六師弟子三億人於舍利
弗所出家學道。捔伎術竟四衆各還所止。長
者共身子還圖精舍地。手自投繩一頭。舍利
弗欣然含笑。長者問。尊人何笑。答云。始欲經
地六天宮已成。即借道眼長者悉見。長者即
問舍利弗。六欲天何處最勝。舍利弗云。第四
天中少欲知足。恒有一生補處菩薩來生其
中。須達言。我正當生第四天中。長者出斯言
已餘五宮悉滅。唯第四天宮湛然不變也。又
更投繩時舍利弗慘然憂色。則問尊人何故
憂色。答曰。汝見此地中蟻子不。答曰已見。舍
利弗言。汝於過去毘波尸佛時。亦於此地爲
彼佛起精舍。而此蟻子在此中生。乃至今日
凡九十一劫。受一種身不得解脱。生死長遠
唯福是要。不可不勤。是故身子慘傷長者悲
愍也。長者起精舍用妙栴檀爲香泥。別房住
止千二百人。凡一百二十處打揵槌施設欲
往請佛。復思惟。上有國王應當令知。若不啓
白儻有愼恨。往白波斯匿王。我爲佛已起精
舍。願大王遣使請佛。時王聞已遣使詣王舍
城請佛及僧。願臨覆舍衞國。爾時世尊與四
部衆前後圍繞。放光動地至舍衞國。漸近城
邊一切大衆持諸供具迎待世尊。到已放大
光明以指案三千世界皆悉震動。伎樂不鼓
自鳴一切聾盲拘癖皆得具足。一切人民覩
佛歡喜。十八億人民竝聚佛所。世尊爾時隨
病爲説法藥各得道迹。須達造精舍因縁事
如是。言祇陀者。眞諦三藏云。外國應云鳩摩
羅祇陀。此云童眞太子。又云祇陀者。此云戰
勝。昔有兵賊欲破舍衞。婆斯匿王遂拒破賊
宮人啓云。生於太子。因以立名故名戰勝。須
達多者。此云善與。父母無兒就神乞之。夢中
得兒故名善與。彼土曾十二年中不雨。而須
達巨富賑濟貧乏。故名給孤獨長者。今言祇
樹給孤獨園者。此是君臣兩擧。通別二名。祇
陀是君名。給孤獨即是臣稱。樹是其別所。園
即是通處。又祇樹是門處故前明。園是精舍
故後擧。又祇陀是本稱。給孤是末名。眞諦三
藏云。須達爲過去第四鳩留村馱佛已於此
地起精舍。爾時此地廣四十里。佛及人壽四
萬歳。須達爾時名毘沙長者。以金板布地寶
衣覆之供養佛也。第五倶那含牟尼佛時。人
及佛壽三萬歳。爾時須達名大家主長者。以
銀布地滿中乳牛之子以爲供養。爾時地廣
三十里。第六迦葉佛壽及人三萬歳。須達爾
時名大番悉長者。以七寶布地。地廣二十里。
以爲供養。第七釋迦佛及人壽百歳。地廣十
里。以金布地此處供養。彌勒出世地還廣四
十里。以七寶布地以爲供養。佛及人壽八萬
歳。須達爾時名儴佉王。儴佉王此云螺王。其
色白如螺也。出家得成羅漢。又須知此處是
般若處般若依果。其猶彌勒樓館。亦如法尚
香城也
金剛波若經義疏卷第一終






金剛般若經義疏卷第二
 胡吉藏法師撰 
與大比丘衆者。此是第六明同聞衆。問何因
縁故要須六事。答具足六事義乃圓足。所以
者何。如是即所聞之法。我聞是能聞之人。一
時是説經之時。佛是演教之主。祇洹爲説教
之處。今是同聞之衆。亦是教所爲人。竝此亦
得是證經人。亦得是聽經人。若取釋迦同行
宿世善友。多是證經之人。證如來所説可信。
證阿難所聞無僻。若是聽經之人多是實行
也。問大智論云。菩薩經初有聲聞衆有菩薩
衆。聲聞經初但有聲聞無菩薩衆。若爾今是
大乘經。何故有聲聞衆無菩薩衆。答曰。具撿
大乘經有四句不同。一者大乘經初但有菩
薩衆無聲聞衆。即如華嚴七處八會。二者大
乘經初但有聲聞衆無菩薩衆。即是此經。三
者大乘經初具有大小兩衆。即如涅槃大品。
四者大乘經初倶無兩衆。則如金光明及勝
鬘等經也。問何因縁故此大乘經但有聲聞
衆。答曰。今此經中實具兩衆。何以知之。下
流通文廣列衆故。今但列聲聞衆者。示以此
般若要略門故。又應具四衆今但列比丘者。
一者釋迦出世比丘最在前入道故。二者心
形兩勝故。形則勝於在俗。心則勝比丘尼。是
故偏列。又此諸比丘是如來内眷屬。與佛共
住常在佛邊。餘三衆不爾。又比丘衆能受正
法能説正法助佛揚化。是故偏列。所以不列
菩薩者。菩薩是客來故。所以不列。聲聞舊衆
故。所以偏列之。又顯示教中聲聞威儀勝於
菩薩。菩薩形無定方反常而化。又今正欲破
聲聞人邪曲之見令信受般若。是故偏列。菩
薩不爾。所以不列。言大比丘僧者。外國應云
摩訶比丘僧。摩訶者或大或勝或多。言大者
具大戒故具大徳故大名聞故。言多者數至
千二百五十人故。言勝者諸衆中最勝故。論
議能勝九十六種外道故。比丘名乞士。從俗
人乞食以資身。從諸佛乞法以練神也。言僧
者。福田經説。諸有五淨徳名曰福田。一者發
心離俗懷珮道故。二毀於形好應法服故。三
者永割親愛無的漠故。四者委棄躯命集善
法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千二百五十
人者。佛初成道前度五人。次度優樓頻螺迦
葉摩訶迦葉得五百人。次度那提迦葉伽耶
迦葉兄弟二人各有二百五十弟子。合成千
人。次度舍利弗目連復得二百五十人。合有
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但擧其大數取有名
聞者。正云千二百五十也。爾時世尊下。第二
別序。就別序中大開爲二。第一明如來塗行
乞食。第二明如來敷座而坐入于三昧。就此
二章各開兩段。初章二者。一明往事。二明還
事。後章二者。一明敷座。即入定前方便。二
而坐一句。第二正入三昧。問何因縁故前明
乞食後入三昧。答曰。欲令衆生生福徳故。所
以前明乞食。欲令衆生生智慧故。入三昧後
説法。復次前利益在家衆生故。後通利益出
家在家諸大衆故。亦云前益白衣則別益。何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