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讃 (No. 1695_ 窺基撰 ) in Vol. 33

[First] [Prev]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
述讃卷第二

 大慈恩寺沙門 基撰 
經曰。是薄伽梵住欲界頂他化自在天王宮中
 讃曰。自下第四明説教處。於化土中略彰
四徳以顯經勝擧化勝。處以表報身及法身土
亦含實徳。第一處尊勝在欲極天他化宮故。
第二同居勝諸佛曾遊大寶殿故。第三嚴麗
勝無價末尼鎣衆寶故。第四愛重勝賢聖天
仙所欣樂故。此文第一處尊勝也。是薄伽梵
者指説教主即能住人。住者依止居處之義。
欲者貪愛即是婬觸段食之貪。界者族類疆
畔之義。界由欲生能生於欲名爲欲界。如胡
椒飮如金剛環。頂者頭頂高極之義。此於欲
界六欲天中最高勝處名欲界頂。雖言勝處
仍未顯名爲顯天名故。經次言他化自在諸天
福力隨欲所須如應即現。然第五天業既殊
勝。則不如是隨欲化物。但以生得變化之力
變作種種所須之具而受用之。今第六天業
更殊勝。雖有衆具隨欲即現亦能自變化作
衆具而不受用。要待他天變爲樂具。自方受
用業力勝故。由如是義名他化天。就此天
中非無貴賤臣主等別。今處彼天貴主所居
非住臣賤下惡天處。故經復言天王宮中。欲
顯法尊説必依於上極勝處非於餘下也。如
證菩提要金剛座。説此勝法必他化宮。如十
地經依勝處也。此表報身住無漏淨土之中。
亦表法身住離貪欲究竟極處清淨法界。證
此法者能作利他之勝事。故亦爲利他處於
淨土及法性。無分別智及後得智神用無方
名爲自在。此乃諸天法王曾居之宮室也。故
餘經言畢竟空寂以爲舍。故三身利物各各
別。故所居之土亦各別也。寄在天宮彰處尊
而法勝。標居界頂顯妙理以幽深也
經曰。一切如來嘗所遊處咸共稱美大寶藏殿
讃曰。此即第二同居勝也。嘗者曾也。遊謂
遊陟。處謂安處。唯一佛住諸佛不居則非好
處。今顯十方過現諸佛皆曾於此他化天宮遊
陟安處。諸聖共履故知勝處。設後諸佛現雖
不住皆共稱揚讃美其宮。稱者稱揚美者歎
美。天王宮中舍有無量。今佛居彼大寶藏殿。
衆珍所成名之爲寶。以寶爲藏名爲寶藏。寶
藏即殿名寶藏殿。殿既高廣復以貴寶之所
莊嚴名爲大寶。佛居天宮内大寶藏殿中住
也。此意總表報法二身無分別智及後得智
居過現佛曾所遊處。并共稱美大寶藏殿。亦
顯諸佛共居同讃故知處勝。佛受用身住報
土及後得智分別法性義名爲遊。無分別智
住法性土遊戲如理號爲處。由受用土具十
八徳法性之土具含萬善。所以諸佛常共讃
歎此二土故名共稱美。稱者稱揚顯名言之
所不及。美者歎美假言詮以談實徳。廣同法
界名大。萬徳所成名寶。含容衆善名藏。空寂
之室名殿。報法二身初後二智常居此處。説
法利他諸佛同居彰共遊而處麗。三明竝讃
示具徳以號藏
經曰。其殿無價末尼所成種種珍奇間雜嚴飾
讃曰。自下第三莊嚴勝也。於中有三。一明
總嚴二列別嚴三列餘嚴。此總嚴也。梵云末
尼此云如意。其殿既以無價如意神珠所成。
加以帝青大青石藏杵藏四寶四色七珍七光
間錯莊嚴朱紫交映。此意總表法性之殿如
如意珠。無爲萬徳之所嚴鎣。受用土殿般若
爲體同彼末尼。有爲衆善之所莊飾義同間
雜嚴飾其殿。二大殿二身所居。如如意珠隨
欲所求一切皆得。末尼無價更飾之以七珍
境。智莫方加嚴之以萬徳。此其總嚴也
經曰。衆色交映放大光明。讃曰。自下第二
列別嚴也。於中總有十四別嚴。此有二嚴也。
七珍間錯所以衆色交映。四輝&MT05421;燿故能放
大光明。又朱紫相雜擧事而論交映。素黄飛
彩離質而放光明。此意總表法性無著約縁。
涅槃分四譬猶交映任物以成衆色。又智分
眞俗似衆色而交映。此二齊垂教彩。若色以
放光明。既有照耀之功兼資破闇之力故。此
二句即是二嚴
經曰。寶鐸金鈴處處懸列微風吹動出和雅音
 讃曰。此有四嚴。一懸寶鐸。二列金鈴。三
吹動以微風。四發音而和雅。既鏗鏘以振
響足觀聽以明心。此意運以六通同寶鐸。而
振駭飛乎四辯若金鈴。而驚濟隨機往利處
處之義顯然愍物宣揚。懸列之言攸顯。若不
大悲之風飄扇七辯之音無發。故知感應道
成智悲之徳被也。言七辯者所謂捷辯。迅辯。
應辯。無疏謬辯。無斷盡辯。凡所演説豐義味
辯。一切世間最勝妙辯。六通等義竝如下

經曰。綺蓋繒旛華幢綵拂寶珠纓絡半滿月等
 讃曰。此有八嚴。羅蓋扶疏飛圓華而孕綺。
霞旛飄颺曳曲&MT04837;以疑虹。華幢肅以干雲。綵
拂嚴而曳地。明珠磊磊映明銀星。珍纓絡
絡潔逾金鏡。輪低翠嶺同浮半月之暉。璧掛
青巖如含滿月之彩。即其化土所居天宮讃
麗飾也。此意總顯報法二土。四無量如綺
蓋以蔭群生。四總持若繒旛而轉衆惡。三三
摩地喩彼華幢。百千功徳所莊飾故。四種
攝事譬斯綵拂。垂遍含生拂塵垢故。四總持
三三昧皆如下釋。四無量攝事等不異常談。
三念住爲寶珠恒時平等故。四弘願爲纓絡
助嚴衆行故。無畏爲半月能破外道消除邪
惡故。十力爲滿月能破天魔令除諸惡故。或
以六度爲寶珠通攝萬行故。三念住者謂一
分讃不生愛。一分毀不生瞋。於一會中半讃
半毀不愛不恚。於此三中但住大捨名爲念
住。四弘願者一未離苦願離。二未得樂願得。
三未發心修斷願發心修斷。四未成佛者願
早成佛。無畏十力至下當知。此上第二列別
嚴也
經曰。種種雜飾而用莊嚴 讃曰。此即第三列
餘嚴也。末尼六殿大嚴如是。子細別嚴今總
彰擧。所謂戸牖軒窓甍棟蘭楯皆隨具有。即
顯解脱。勝處。遍處。無諍。願智。永斷習氣。一
切種妙智百千功徳。所嚴二土有爲無爲理
應爾故
經曰。賢聖天仙之所愛樂 讃曰。此即第四
寶重勝也。五乘凡夫曰賢。三乘證果曰聖。五
趣之極曰天。人有神徳曰仙。寶而重之爲愛。
欣求傾渇爲樂。此化土也。今顯三乘之中若
凡若聖倶生愛重欣求趣證。名爲愛樂。此顯
法報二身隨應土也
經曰。與八十億大菩薩倶 讃曰。自下第五
教所被機。然此經中實通凡聖如下經云。金
剛手等諸大菩薩及餘天衆聞佛所説信受奉
行。金剛手等聖人衆也。餘天等者凡夫衆也。
故知此會凡聖兩集。又準化處在他化宮。顯
居化土理然。天宮非是淨土。若準十地諸大
菩薩者即應化處不説天宮。由此人處影顯。
可知處説天宮彰凡夫皆居穢土。衆標菩薩
明大士咸處淨方。然則教迹幽深非愚所測
故。乃但題菩薩。應此通機。化處擧勝而説天
宮。聽衆標尊但言菩薩。理兼通也。又法門
仲邃但被一乘之人。玄宗寥廓遂隔二乘之
衆也。此被機中文勢有四。一擧數二陳徳三
列名四彰軌。此擧數也。與者兼并及會之義。
十萬爲億八十億者八百萬也。所言大者略
有四義。一數大八百萬菩薩會集聽法故。二
徳大皆具總持等諸大功徳故。三業大竝具
妙辯才説法利生故。四名大如金剛手等十
地滿名故。菩薩倶者顯教深妙唯被上機。欲
令有情得希有法精勤渇仰信受奉行故
經曰。一切皆具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礙妙辯
 讃曰。下陳徳也於中有二。初列名後例指。
此列名也。陀羅尼者此云總持以念慧爲性。
此有四種。法義及明呪能得菩薩忍。法謂能
詮於一名等中持諸名等故。義謂所詮於一
義中持諸義故。呪如下説。能得菩薩忍者謂
有一呪速得菩薩無生法忍。彌勒菩薩説壹胝
密胝吉胝思羼底丁履
缽陀膩莎訶。三摩地
者此云等持舊云三昧。謂諸有漏無漏等定
皆能平等持心於境名曰等持。謂大空等三
三昧等。無礙妙辯謂法義詞辯説無礙。初之
二徳擧自利行。第三之徳擧利他行。此三體
性。依處。修法。得位。一切義門如別處説
經曰。如是等類無量功徳設經多劫説不能
盡 述曰。此指例也。劫者時分。菩薩修因時
行並大故讃功徳經劫不窮。謂轉法輪無生
忍等恐文繁廣故例指也。何故須讃菩薩功
徳。爲捨衆生輕慢心故。有作是言。諸聲聞衆
久修梵行諸菩薩衆應當敬禮。又令衆生起
淨心故。菩薩尚有如是功徳何況如來。故諸
有情至心歸禮竝願速證
經曰。其名曰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
薩摩訶薩虚空藏菩薩摩訶薩金剛拳菩薩摩
訶薩妙吉祥菩薩摩訶薩大空藏菩薩摩訶薩
發心即轉法輪菩薩摩訶薩」摧伏一切魔怨菩
薩摩訶薩。述曰。下列名也。此有八人擧
其勝者。言菩薩摩訶薩者菩提言覺即一切
智。薩埵言有情即求菩提之有情也。此通三
乘。摩訶言大薩埵如前爲簡取大故言摩訶
薩。又菩提者所求之果智境也。言薩埵者所
爲拔濟之有情悲境也。即是自利利他二徳。
又薩埵者是勇健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
言菩薩。此後二解許通凡聖。今取第十金剛
心者故復説言摩訶薩也。言金剛手手者取
義執義。常起信手取諸功徳故。起智慧手執
受金剛本法性故。又信智二手猶如金剛堅
固難壞非邪惡友所能壞故。觀自在者即觀
世音。觀謂觀察觀諸有情身語心性。受苦惡
時或祈念時應時爲拔往詣救護名觀自在。神
用無方得自在故。虚空藏者以空爲藏藏諸
珍寶。見諸有情貧無財寶從虚空中雨種種
寶施貧乏故。金剛拳者拳者破壞撃碎之能。
發起堅固智慧之拳撃破生死煩惱業等。如以
金剛拳撃碎諸物因以名也。妙吉祥者即文
殊師利先云妙徳。妙者善義。由善能作勝福
利事饒益有情名妙吉祥也。大空藏者。大空
即是遍滿法界。眞如空理以此爲藏。爲諸有
情説大空法。以此法施令諸有情皆獲種種
聖法財寶名大空藏。發心即轉法輪者。輪謂
摧伏移轉之義。法謂教法如法輪章説法輪
義。此大菩薩從初發心終至十地凡所擧措
身語意業皆爲有情説深妙理轉大法輪行饒
益故。摧伏一切魔怨者。魔謂四魔如前已説。
此四能破有情善事爲衆生怨。此大菩薩住
金剛心離分段死及諸煩惱故能摧伏一切魔
怨。此八名中金剛手智取善爲名。觀自在悲
拔苦爲號虚空藏濟貧爲字。金剛拳破惡爲
能妙吉祥作善爲目。大空藏顯眞爲稱。轉法
輪説法爲利。摧伏魔怨害賊爲益。或智慧慈
悲一對或顯眞顯妄一對。拳如妄法故或顯
有爲無爲善法一對。或進善破惡一對。隨其
所應準名知義
經曰 如是上首有八百萬大菩薩衆前後圍
遶 讃曰。此第四彰軌也。八百萬者八十億
也。言前後者以方爲首故有前後。各見世尊
在其前坐爲其説法。既無背面寧有前後。如
珠星而拱朗月。譬金山而輔妙高。若衆梵之
繞梵王。似諸天之圍天帝。尊人重道渇法希
益。翹注一心冀聞深致
經曰宣説正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
清白梵行 讃曰。此即第六歎法勝徳。宣説
正法是總句也。刊定可軌離邪分別名爲正
法。宣顯未聞爲初開智説彰舊理爲久悟人。
初中等者總有十徳以彰教勝。瑜伽師論八
十三云。一初善二中善三後善四文巧五義
妙六純一七圓滿八清淨九鮮白十梵行。彼
自釋言。初善者謂聽聞時生歡喜故。由法殊
勝初有聽聞即令生喜。中善者謂修行時無
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行故既聽聞已正修
行時遠離苦樂邪怠二邊。依處中行以求出
世故中善也。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
一切究竟離欲爲後邊故。謂佛言教理極究
竟性離諸垢能現涅槃。依修行者能離欲故。
文巧者謂善緝綴名身等故。及八語具得圓
滿故。八十一云。先首美妙顯了易解樂聞無
依不逆無邊名八語具。如彼廣説。其能詮文
善能緝綴。義妙者。謂能引發勝利樂故。其所
詮義能引利樂。純一者。謂不與一切外道共
故。其所説法唯佛能説諸外道等不能説故。
所説法中非雜外道邪惡法故。圓滿者。謂無
限量故最尊勝故教廣無限義深無量其修學
者功徳無量故最尊勝。清淨者。謂自性解脱
故其所説法一刹那中亦無過失。離三毒根
離諸繋縛故性解脱非有三毒而起説故。鮮
白者。謂相縛解脱故。非唯一念無其過失相
續論之亦離諸過。又前清淨法體離過此中
鮮白能令覺者身亦鮮白。梵行者。謂八支聖
道此出梵行之體當知此道由純一等四種妙
相之所顯説故。八聖道名爲梵行。若依此解
與古不同。此上十徳總顯經勝
經曰爾時世尊「爲諸菩薩説一切法甚深微妙
般若理趣清淨法門此門」即是菩薩句義 讃
曰。自下明第二應機廣説分。於中總有十四
段經。合之爲三。初六段明菩薩境。次六段
明菩薩行。後二段明菩薩果。一切佛教所詮
義理不離此三。説境先令知法染淨因果善
惡此可欣厭此可修斷。説行次令知依境起
行修斷之法。説果後令知行行得果殊勝之
相。初六段明境復分爲三。初二段明體境。
第一甚深微妙清淨法門。即是對妄顯眞實
相眞如境體。第二寂靜法性現等覺門。即是
除闇顯於觀照正智境體。眞如是性正智是
相。説有前後下皆準知。次二段明行境。第
三調伏衆惡普勝法門。由觀實相能伏衆惡。
第四平等智印清淨法門。由觀觀照智慧照
明。後二段明果境。第五法王灌頂智藏法
門。顯由二行得位財果。第六如來智印金剛
法門。顯由二行得自體果。次六段明行復
分爲三。初二段明依實相斷修之相。第七離
諸戲論輪字法門。由觀無相斷分別故。第八
入廣大輪平等法門。由觀平等修證眞故。次
二段明依觀照修斷之相。第九眞淨供養無
上法門。由依觀照修眞供養故。第十能善調
伏智藏法門。由依觀照能除忿等故。後二段
明依二法遍修之相。第十一性平等性最勝
法門。修觀實相一切人法平等遍滿故。第十
二有情住持勝藏法門。修觀觀照遍諸人法
皆善縁故。由觀前六境而起六行。已後二段
明得果。第十三無邊無際究竟法門。得二果
時廣深一味極殊勝故自利果徳。第十四甚
深理趣無上法門。得二果已自利利他爲三
界主隨諸有情所願皆證利他果徳。就第一
段甚深微妙清淨法門。即是對妄顯眞實相
眞如境體。中文分爲三。初叙世尊所説法門
之名。次叙世尊所説理趣之義。後叙世尊所
説法門之徳。此即第一叙法門之號。爾時者
發端義。處天宮衆雲集所化機感法王應現
説聽懸會故言爾時。世尊者能説教主。爲諸
菩薩所被深機。説一切法。有爲無爲諸法體
事。甚深微妙法性眞如非凡所測名曰甚深。
二乘莫知復稱微妙。般若理趣即深妙法理。
謂法性道理義理。趣謂意況所趣旨趣。此意
即説般若之文所詮深趣觀照般若所取意趣。
自性潔白名清離諸垢染名淨。門者虚通趣
入之道。即顯照理會證之由。欲證二空要聞
此教理。依之修學方可會眞。不知何名強名
門也。此門是何。此門即是菩薩句義。菩薩三
義已釋如前。言句義者句謂能詮聲之差別。
不説文名但説句者。句詮義周非文名故。義
謂所詮法之差別。不説自體但説義者。法義
圓被非自體故。句既能詮所詮唯義欲顯此
教能詮一一皆圓滿。故所詮一一亦周被故。
擧寛能詮及寛所詮。文名體法皆已攝故。
欲求菩提於有情之類起大悲智而起修學及
求菩提。發勇猛者名爲菩薩。今此理趣能
詮之教即是能詮菩薩之句。所詮之理即是
所詮菩薩之義。若依此教而行此義證此理
者名爲菩薩。後道滿時名之爲佛遂捨因名。
此言菩薩略有三位。一初發心二修正行三
證法性。三位皆須依此修學。方可得證故名
爲門
經曰云何名爲菩薩句義 讃曰。自下第二
叙佛所説理趣之義。於中有三。初佛自問。次
述其義。後勸修學此初問也
經曰。謂極妙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
自下述其義。於中有二。初釋其義後釋所由。
若依清辨世俗可有勝義皆空今説正義空
寂。若依護法應依下釋。就釋義中合有四十
一句義。釋菩薩句義。復分爲二。初有十門明
菩薩修果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後
色蘊空寂下三十一門依諸法本性及所由空
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就初十門
明菩薩修果清淨句義以顯菩薩句義之中復
分爲五。然菩薩修略有五種。所謂集總修。無
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謂集一切
總爲一聚簡要修習初修行者諸惡皆斷諸善
皆修諸生皆度。或觀一切爲骨瑣等或觀此
身從頭至足唯膿血等名集總修。於離十相
眞法界中遣事差別而修習故名無相修。漸
修行者應觀無相。爲令此修純熟自在不假
功力任運現前。名無功用修。雖無功用修有
勝劣爲令増勝説熾盛修。或雖熾盛恐有少
所得便生喜足。謂且修此餘何用爲爲令勿
厭乃至菩提名無喜足修。今顯菩薩得轉依
時地前名爲益力損能轉。由習慚愧及勝解
故益聖道力損二障能。亦可分得五修之果。
十地正證正行五修。今此十句顯五修果至
文當知。此即第一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
現行當來佛果名清淨分。此能引彼故名順。
如佛輪王鮮白蓋等無所分別無相現行。由
得於此順清淨分。無分別故。悟極妙樂即無
漏智。地上正證地前分得。若有分別不順清
淨得苦惡果。今無分別順清淨分故極妙樂
苦果永無。觸無相樂故。此極妙樂非分別引
生故名清淨。能詮此句。此句所詮即是菩薩
句義。詮辨聞行即此。是故下文所説菩薩句
義竝準此知。更不重釋
經曰諸見永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微妙
適悦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此中二
句義。即五果中離種種想得法苑樂。由見永
寂故離諸相。諸相多由諸見生故。由得法苑
樂故微妙適悦。諸見者五見等。地前地上伏
斷無餘故言永寂。以法界爲苑於中遊翫故。
於此喜悦名法苑樂。證會名得。如王宮外上
妙園苑遊戲其中受勝喜樂。法界亦爾。求證
正證皆生樂故
經曰渇愛永息「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胎藏超
越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衆徳莊嚴清淨句義」
是菩薩句義 讃曰。此中三句。渇愛者謂貪
欲由渇愛生故名渇愛。謂如鹿渇遙見陽煙
將以爲水。而起貪求奔走往趣。有情亦爾。
由煩惱渇見不淨物謂以爲淨。廣起貪求故
名渇愛。此潤生惑以愛爲先或通發業。諸煩
惱等貪爲首故。此但擧之。地前漸伏地上能
除故名永息。由因滅故苦果不生。是故胎藏
亦能超越。擧一胎生意離分段處變易故。此
之生死因果既亡遂得殊勝變易異熟。故於
地前種相好因化成八相。十地之位得諸相
好清淨功徳莊嚴其身。惡法既亡勝果斯起
即是念念消融一切麁重依止有漏身器。依
止本識鞕強不安名爲麁重。如癰瘡等。三苦
迫逼不安穩故。若在地前由聞般若修行無
相。令聞熏増銷融本識依上麁重如大良藥
銷衆病塊。若在十地正能斷之名銷融也。麁
重既滅故渇愛息。胎藏超越得無麁重。衆徳
莊嚴愛能潤發。下縁生中自當廣説。胎藏身
者。瑜伽論説胎藏有八位。已結凝箭内稀名
羯剌濫位。表裏如酪未至肉位名頞部曇位。
若已成肉仍極柔軟名閉尸位。若已堅厚稍
堪摩觸名健南位。肉轉増長支分相現名缽
&T049271;佉位。此後髮毛爪生位眼等根生位依
處分明願名形位。然由先業或母惡縁令此
胎藏或髮或色或皮或支變異而生。由業及
母多習灰鹽等味令髮毛稀尠。由業及母多
習燸熱令色黒黯。近寒室等令色白生。多噉
熱食色極赤生。由業及母多習婬欲皮或癬
疥或癩等。由業及母多習馳走跳躑威儀或
倒或屈支分缺減。女居左脇倚背向腹。男居
右脇倚腹向背。胎成滿時其母不堪持此重
胎。内風便起發生苦痛。又此業報生分風起
令頭向下足便向上。胎衣纒裹而趣産門。其
正出時胎衣遂裂分之兩腋。生産門時名正
生位。時令其母苦痛無量胎身亦爾。此大般
若第五百八十九卷説。此胎藏身三十六物
不淨所成。一髮毛二爪三齒四皮革五血六
肉七筋八脈九骨十髓十一心十二肝十三肺
十四腎十五脾十六膽十七胞十八胃十九大
腸二十小腸二十一屎二十二尿二十三洟二
十四唾二十五涎二十六涙二十七垢二十八
汗二十九淡三十膿三十一肪三十二&MT01543;三十
三腦三十四膜三十五&MT06585;三十六聹。既生長
已次起六觸。次隨世學次耽家室。次造生業
次受色等苦樂境界。次隨其業流隨五趣復
受此身。菩薩不爾。隨願受生設入母胎。即至
缽羅&T049271;佉位自無惡業。亦不令母習近惡縁
自損髮等。亦不令母受諸苦惱。既生長已亦
無如前所説惡過。唯以悲智受生爲業故名
超越。變易之身無是事也。具三十二相八十
隨好故名衆徳莊嚴。悲智熏修得是身故
經曰意極猗適「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得大光
明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此中二句
義即是能正了知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得
達法界等十方無邊無分量相故極猗適。顯
照行故名法光明。既能廣達契會法性證眞
妙理意極猗適。能了此智分明顯照名法光
明。此二離垢故名清淨
經曰身善安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語善安
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意善安樂清淨句義」
是菩薩句義 讃曰。此中三句即是第五爲令
法身圓滿成辨能正攝受後後勝因。第十地
名圓滿在佛地名成辨感此之因最是殊勝説
爲勝因。即是此中三業安樂清淨之義。正由
前位意善安樂語身二業助安樂故。後後法
身圓滿成辨。三業不淨逼迫現前便無安樂。
後後法身無由成辨。此上十句義明菩薩修
果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此中清淨
若是染者離過清淨。若善者修習清淨。菩薩
句義不離此。故地前分得地上正證。故益力
轉在地前位
經曰色蘊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受想行
識蘊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眼處空寂清
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耳鼻舌身意處空寂清淨
句義是菩薩句義色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
句義聲香味觸法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
義眼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耳鼻舌身
意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色界空寂清
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聲香味觸法界空寂清淨
句義是菩薩句義眼識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
薩句義耳鼻舌身意識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
薩句義 讃曰。自下第二三十一門依諸法
本性及所由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
義。於中分二。初有二十六門明世俗勝義法
所依所從本性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
有句義。第二善非善下五對通染淨法差別
本性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初
中分三。初有九門唯明世俗法所依本性空
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次有十六
門唯明勝義法所從本性空寂句義。以顯菩
薩所有句義。後有一門總明世俗及勝義法
所依本性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
義。初中九門即分爲九。此所牒中有三句義。
即三科法。且如凡夫遍計所執色蘊等法。本
來空寂空寂即清淨。但有妄心境都無故。依
他門有本性亦空。經自説言。色如聚沫受喩
浮泡想同陽焔行類芭蕉識猶幻事。色如聚
沫者。速増減故水界生故。思飮食味水所生
故。不可捼接故。非如泥團可令轉變造作餘
物故。又實非聚似聚顯現乃能發起有情解
故。受喩浮泡者。三和合生不久堅住相似法
故。謂下有水上有天雨傍風所撃有浮泡生。
三和合爲縁生受亦爾。觸等心所法略不説
爲縁又速疾謝起不堅住故。想同陽焔者。飈
動性故。無量種相變異生故。令於所縁發顛
倒故。令其境界極顯了故。由此分別男女等
相成差別故。行類芭蕉者。不堅實故。枝葉廣
大速即壞故。如明眼人持利刃入於林。取端
直芭蕉柱截其根披枝葉。彼於其中都無所
獲。何況有實。謂聖弟子以妙慧刃於五趣林。
取作受我見名之爲柱截其根。斷我見故。委
細簡擇名披枝葉。唯有種種思等諸行差別
法故。何況有餘常恒之我故如芭蕉。識猶幻
事者。譬如幻士住四衢道造作四種諸幻化
事。言幻士者喩隨福非福不動行識。住四衢
道者住四識住。四幻事者謂象馬等此雖可
見而無眞實象馬等事。如是應知隨福等識
住四識住雖有作受我等之相然無眞實我性
可得。又識於中隱其實性外現異相猶如幻
像。故知依他亦性空寂。幻法上無自然性故
名之爲空。圓成之體實理而説非空不空。由
依二空門方可顯證亦可名空。故三種法皆
名爲空。上護法解。清辨釋言。又世俗妄説
色等可有勝義入眞色等皆無。故本空寂如
第二月妄有即眞無。故本皆空寂下諸空寂
皆準此知。並應二解。但解其法不解理也。詮
空寂句。所顯空寂。即是菩薩能詮之句。所
詮之義。依此證此名菩薩。故集聚荷擔是蘊
義。出生是處義。因性族類是界義。變礙名色。
領納名受。取像名想。造作名行。了別名識。以
心所中受想二法資助心強。修禪無色此二
用勝。外道説爲生死因。故別名爲蘊。蘊但攝
有爲無爲非聚故。出生名處根不壞。境現前
能生於識。故根及境別得處名。所生之識不
開爲處此亦通無爲。爲境生識故。六根有取
各自境用故立別名。六境爲根各別取故所
以名別。性義因義名之爲界。故開六識立十
八界。亦通無爲。爲破有情識煩惱執對上中
下三根差別説此三科。三科竝通有漏無漏。
餘義竝如諸論處説
經曰眼觸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耳鼻舌
身意觸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眼觸爲縁
所生諸受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耳鼻舌
身意觸爲縁所生諸受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
句義 讃曰。此中二句義。於心所中擧二爲
首。以有三位五位別故。根等生時近而勝故。
能生心所觸等強故。觸謂觸對即是觸數。令
心心所同觸於境名之爲觸。觸由根境識三
和生。能和三種故諸經論名爲三和。由根變
異引觸起時勝彼識境故名眼觸乃至意觸。
由觸分別領似三和生心所用諸心所中故先
説觸。受能同觸五三位別。近而相順但説六
觸爲縁所生六種受數不説一切。又此二法
説爲有支説爲異熟故同蘊等。説其空寂所
有句義即是菩薩所有句義。不説自餘諸心
所等
經曰地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水火風
空識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讃曰。此
一法門即是六界成衆生者。四大可知。所言
空者即内身中空界之色。識謂八識。此中但
説三種根本。謂色所依但説四大。行動所依
説空界。内身無此空界之色不得動故。心所
所依但説於識。論其根本故但説六根。成積
聚形故説四大。能起分別故説於識。能有往
來轉動等業故説空寂不増不減
經曰苦聖諦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集
滅道聖諦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
曰。此一法門即是四諦。爲二乘者差別安立
故名世俗。苦者逼迫不安穩不可樂義。即有
漏法一切皆是。一切有情及器世界並是苦
故。煩惱業<#0042_1/>苦並是苦故。果苦有三或説有
八。三謂行苦苦苦壞苦。八謂生苦老苦病苦
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攝一
切五取蘊苦。生苦有二因。一衆苦所逼。二餘
苦所依。謂於母胎生熟藏間具受種種極不
淨物所逼迫苦。正出胎時復受支體逼切大
苦。由有生故老病死等衆苦隨逐。老苦者時
分變壞苦故云云。病苦者大種變異苦故云
云。死苦者壽命變壞苦故云云。餘苦可解。各
各應知以古來説。諦者實義。苦眞是苦更無
異苦故名爲諦。凡夫不知唯聖所識。聖者之
諦故名聖諦。集者因義。謂煩惱業能集生苦
故。苦攝有漏集除苦果。滅者擇滅即是涅槃。
此有四種。道謂聖道。通運路逕所由之義。即
諸聖行無漏有爲。初二有漏後二無漏。此四
妙理體一眞如。由依詮別以分四種故性清

經曰因縁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等無間
縁所縁縁増上縁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親能辨體生長諸法名之爲因。以因
爲縁故曰因縁。縁謂縁藉四縁通稱。即除佛
果因位七識見相分等能熏種者名曰因縁。
種通諸位自類相生及生現者皆名因縁。皆
親辨體生自果故。等無間者即心心所各自
識聚。前望於後爲無間縁。等有二義。一相似
名等。且心所中前亦一受後亦一受。以體等
故名曰相似。二力齊等名之爲等。或前念一
法等與後一法爲無間縁。前念一切等能與
後一法爲無間縁故名等無間縁。是開道義。
如前念眼識與後自眼識聚爲無間縁。非與
耳等或與並生。多少不等故。所縁縁者境有
體法能生心等名之爲縁。心等之上帶彼境
相。説所取境名爲所縁。具二支義有所簡別。
増上縁者是威勢義。與彼威勢令生等故。等
無間縁體唯心心所。其所縁縁通一切法。此
二縁唯待心心所爲果故。因縁之體通一切
有爲其果亦爾。其増上縁體果倶通一切法

經曰無明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行識名
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空寂清淨句義」
是菩薩句義 讃曰。此十二縁起中無明以
癡爲體發業之惑。行通三業非福及福不動
之業。此二皆通現行種子。識唯本識。名色通
五蘊。六處唯六根。觸受二法唯異熟性。當體
爲體。識支以下五唯種子。愛唯貪愛以爲自
體。取通一切煩惱爲性。此二亦通現行種子。
有體合用六支爲體。謂愛取二潤。前行等已
下六支當果現起。後有果生説名爲有。有唯
是種子。從中有位至本有位未衰變。來所有
五蘊皆名生支。從衰變位乃至命終所有五
蘊名爲老死。謂由無明造善惡行熏於本識。
與識等五相感屬已。愛取合潤。此前六支當
果可生名之爲有。趣相生起名之爲生。衰變
命終名之爲死。十二有支體唯有漏。如唯識
等廣説其相
經曰布施波羅蜜多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
義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空寂清
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自下第二有十
六門。明勝義法所由本性空寂句義。以顯菩
薩所有句義。於中有三。一明行有六門。二明
位有二門。三明徳有八門。行中有三。一總六
度行。二所觀理行。三別修起行。此即初也。施
有三種。謂財法無畏此以無貪及彼所起二
業爲性。戒有三種。謂律儀攝善饒益有情。此
以受菩薩戒時三業爲性。安忍有三種。謂安
受苦耐怨害諦察法。此中如次以無瞋精進
審慧及彼所起三業爲性。精進有三。謂被甲
攝善利樂。精進此三以勤及彼所起三業爲
體。靜慮有三。謂安住引發辨事。靜慮此三但
以等持爲性。般若有三。謂加行正智後智。般
若此三皆以擇法爲性。此前所説但説自性。
若并眷屬一一皆以一切倶行功徳爲性。何
故此六名到彼岸。由七最勝所攝受故。一安
住勝要有菩薩性。二依止勝要大菩提心。三
意樂勝要悲愍有情。四事業勝要具行一切。
五巧便勝要無相智所攝。六迴向勝要迴向
菩提。七清淨勝要不爲二障雜。由具七義名
到彼岸。不爾即非。由斯施等皆有四句。一施
非波羅蜜不具七勝故。二波羅蜜非施見他
行施自具七故。三亦施亦波羅蜜自行施復
具七故。四非施非波羅蜜自不行施見他行
施不生隨喜故。修此六度有其五種。一依止
任持修。二依止作意修。三依止意樂修。四依
止方便修。五依止自在修。第一依止任持修
有四。一依因修。謂依種性力修習正行。二依
止報修。謂由勝身修習正行。三依止願修。謂
由本願修習正行。四依簡擇慧修習正行。第
二依止作意修亦有四。一依勝解於度一切
相應契經起増上解。二依愛味於度見勝功
徳深生愛味。三依隨喜於一切有情所行六
度深生隨喜。四依意樂修於自他當來勝品
六度深生願樂。第三依止意樂修有六。一無
厭意樂如施無厭者。謂菩薩於一刹那以三
千大千世界七寶唯布施一有情。又以殑伽沙
等身命布施。如是布施住殑伽沙劫如於一
有情。如是乃至於一切有情界如是施。時皆
令於無上菩提速得成就菩薩爾時猶不厭足
名施無厭意樂。二施廣大意樂。菩薩如是展
轉相續無一刹那有退有斷。乃至究竟坐菩
提座名施廣大意樂。三歡喜意樂。菩薩如是
行施之時。於來求者生大歡喜。來求之者雖
生歡喜不如菩薩名施歡喜意樂。四恩徳意
樂。菩薩如是行施之時。觀彼求者於我已身
有大恩徳。不見已身於彼有恩。由資助我無
上菩提故名施恩徳意樂。五無染意樂。菩薩
如是雖於無量諸有情所興大施福。而不祈
報恩當來異熟名施無染意樂。六善好意樂。
菩薩如是以所修行廣大施聚所得異熟施諸
有情不自爲己。又以此福共諸有情迴向無
上正等菩提名施善好意樂。廣説餘五度如
對法等。第四依止方便修。謂由無分別智觀
察三輪皆清淨故。由此速成所修行故。第五
依止自在修。有三。一身自在謂自性受用身。
二行自在謂變化身等。示現諸有情一切種同
法行故。三説自在。謂説六度一切種差別無
有滯礙故
經曰眞如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法界法
性不虚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
住實際虚空界不思議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
薩句義 讃曰。第二所觀理行。此前應説二
十空等。以空即空寂。名字既同不應臾立所
以不説。此眞如等體雖即空寂之所顯名字
既別所以別立。此中八名。體一眞如。眞謂眞
實顯非虚妄。如謂如常表無變異。即是湛然
不虚妄義。遮妄顯常名眞如也。法界者三乘
妙法所依相故。法性者一切諸法眞實本體。
不虚妄性者離妄顛倒不妄性也。不變異性
者謂一切時不改轉故。平等性者遍諸法故。
離生性者。生謂生梗如生食等。此即虚妄有
漏諸法離此生梗堅強之性。又生者生滅。離
生滅體名離生性。實際者無倒所縁故。實謂
無顛倒此處究竟故名爲際。過無我性更無
所求故。此中文略但擧八名。第一會中有十
二名。對法等中有其六名。體但一如名有差
別。約其所治隨其詮別故成多種
經曰四靜慮「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四無
量四無色定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
曰。自下第三別修起行。於中有四。一禪無色
行。二菩提分行。三解脱門行。四別對治行。此
即初也。靜其心專一慮定慧齊均功徳殊勝
得靜慮名。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
樂初靜慮。第二離尋伺喜靜慮。第三已離喜
樂靜慮。第四已離尋伺喜樂捨念清淨靜慮。
此等總説初二三四以爲名別。更無別名。唯
在色地通有無漏。四無量者慈悲喜捨。與樂
名慈無瞋爲性。拔苦名悲不害爲性。不離樂
爲喜不嫉善根爲自性。令利益爲捨捨善根
爲性。通有無漏遍在四禪境行倶寛故名無
量。四無色者謂空識無邊無所有處非想非
非想處。此通有無漏三乘倶起
經曰四念住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四正
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空寂
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此即第二菩
提分行。四念住者身受心法。以慧爲性。慧由
相應之念住此四境之中名爲念住。四正斷
者。一律儀斷。謂已生惡法爲令斷故生欲策
勵。二斷斷。謂未生惡法爲令不生故生欲策
勵。三修習斷。謂未生善法爲令生故乃至策
心持心。四防護斷。謂於已生善法爲欲令住。
乃至策心持心。此四種以精進爲體。策發
於慧自能漸伏名爲正斷。四神足者欲勤心
觀。由此四故引生於定故。四神足以定爲體。
運轉最勝自在爲神由定能得能證於此故名
神足。五根者信進念定慧。生出世法此爲上
首故名爲根。此五於諸出世法中深生勝解。
清信難伏説名爲力。天魔外道及沙門等不
能伏故。此五隨名各自爲體。七等覺支者謂
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及念爲七。此七唯無
漏在見道位起。覺者擇法。支謂支分。擇法覺
是覺亦覺支。餘覺支而非覺如其自名即爲
其體。此七能遍觀諸法故立以等名。等是遍
義。八聖道支者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正語正
業及正命正念及正定。語業命三戒蘊所攝。
餘體如名修道位起。諸聖有學由八支攝行
迹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脱究竟
作證。是故此八名聖道支。合此三十七種道
品總以十一法而爲自體。一慧即四念住慧
根力擇法覺正見支。二精進即四正斷精進
根力精進覺支正精進。三定即四神足定根
力定覺支正定。四信即信根力。五念即念
根力念覺支正念。六欲即四神足。七喜受
即喜覺支。八輕安即安覺支。九捨即捨覺支。
十尋即正思惟實體即慧。十一色即無表戒
正語業命。此中假實・修法・廢立・開合・學攝
體支・對辨・並如別鈔
經曰空解脱門「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地
相無願解脱門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自下第三解脱門行。觀空無我名之爲
空。觀滅離相名爲無相。觀苦集道諸有爲法
不生願求名爲無願。由此三種能入諦理。名
之爲門。體是無漏法。復能證解脱故名解脱。
若但言空無相無願即通三慧。定之與散通
有無漏。若言三昧即唯修慧。唯定非散通有
無漏。言解脱門即唯修慧。唯定非散不通有
漏。此三或總或別縁諦如餘處説。又除見説
空。離愛説無願。離無明説無相
經曰八解脱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八勝
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
義 述曰。自下第四別對治行。八解脱者一
内有色觀諸色。二内無色觀諸色。三淨解脱
身作證。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
想非非想處。八滅盡解脱。謂諸聖者能順無
漏能離諸障名爲解脱。八勝處者一内有色
觀外色少若好若惡若劣若勝。於彼諸色勝
知勝見得如實相。二内有色觀外色多。餘如
前説下準此知。三内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内
無色想觀外色多。五内無色想觀外諸色若
青青顯青現青光。六内無色想觀外色黄。七
内無色想觀外色赤。八内無色想觀外色白。
勝伏所縁名爲勝處。九次第定者謂四靜慮
四無色及滅盡定。麁細漸次上下次故。十遍
處者謂地水火風青黄赤白空識無邊處。觀
遍一切其量廣大名爲遍處。此等體性。増減。
所由無量義門如別處説
經曰極喜地「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離垢
地發光地焔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
動地雲無法善慧地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
義 讃曰。自下第二明勝義位。於中有二。初
大乘位後三乘位。此即初也。但明因中菩薩
十地。一極喜地。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
他生大喜故。二離垢地。具淨尸羅遠離能起
微細毀犯煩惱垢故。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
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四焔慧地。安住
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焔増故。五極難
勝地。眞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
故。六現前地住縁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
令現前故。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
過世間二乘道故。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
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善慧地。成就
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説法故。十法雲
地。大法智雲含衆徳水。弊如空麁重充滿法
身故。此地總以有爲無爲一切功徳以爲自
性。與所修行爲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爲

經曰淨觀地「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種性
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
菩薩地如來地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此即第二明三乘位。初二地中略有二
釋。一云淨觀地。在解脱分位及前三善根。種
性地唯在世第一法。故婆娑云。有説種性地
法亦可説有退。二解云。淨觀地唯在解脱分
位未爲諦觀。種性未定但淨修心觀身受等
故名淨觀。種性地通在四善根。煗等位中種
性方定不可轉故。第八地謂預流向。從阿羅
漢向前數故。即住見道前十五心。具見地者
謂預流果。此位具足十六心故。薄地謂一來。
於欲界九品惑已斷六品故。離欲地謂不還。
決定全離欲界惑故。已辨地者謂阿羅漢。我
生已盡所作已辨故。餘之三地隨名釋義。前
唯一乘今通師弟長短作説。故十地別
經曰一切陀羅尼門「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
義一切三摩地門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自下第三明所成徳。依行入位成此
徳故。於中有八徳。此即第一引生諸徳。一是
總持門。二是等持門。前此經序。菩薩徳中已
略解訖。由此二種引生諸徳故
經曰五眼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六神通
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此即第
二觀照化生徳。五眼者謂肉天慧法及佛眼。
照了導義名之爲眼。六神通者一神境通二
天耳通三心差別通四宿住隨念通五死生通
六漏盡通。運轉自在名神事無障擁名通。此
二體性如經廣説。及如瑜伽論第五十四六
十九對法論中第十四卷等文解釋
經曰如來十力「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四
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
不共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此
即第三降伏不共徳。十力者一處非處智力。
二自業智力。三靜慮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
根勝劣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種種界智
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
智力。十漏盡智力。由與利生功徳相應畢竟
勝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説名爲力。總以信
等五根爲性。四無畏者一正等覺無畏二漏
盡無畏三障法無畏四出苦道無畏。於大衆
中正師子吼。沙門魔梵無能難者故名無畏。
四無礙解者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訓
詞無礙解四辯才無礙解。通達無礙名無礙
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者遍縁三界。周及四
生行境寛廣故名爲大。慈悲等相如前已説。
四無量境狹在欲色。通在三乘。假實觀攝。此
唯佛具境行寛遍通在三界。唯是實觀。十八
佛不共法者。一身無誤失越杌等。二無卒
暴揚聲等。三無忘失念久所作等。四無不定
心恒在定故。五無種種相生死涅槃等。六無
不擇捨利樂等。此上六種由所知障有此習
故。七者欲無退。八精進無退。九念無退。十定
無退。十一慧無退。十二解脱無退。此上六種
依所知障修斷事中而無退減。十三身業智
爲前導。十四語業智爲前導。十五意業智爲
前導。十六知過去。十七知未來。十八知現在
無差無礙。此上六種亦由有彼所知障習。此
十八法唯佛所有。非二乘等故名不共。餘體
義門廢立増減如瑜伽等廣説其相。然此大
經亦具宣説應勘異同
經曰三十二相「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八
十隨好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此
即第四相好殊異徳。今依大般若波羅蜜多
經卷第三百八十一。佛言善現云何如來應
正等覺三十二大士相。善現。世尊足下有平
滿相。妙善安住猶如奩底。地雖高下隨足所
蹈皆悉坦然無不等觸是爲第一。世尊足下
千輻輪文輞轂衆相無不圓滿是爲第二。世
尊手足皆悉柔軟如覩羅綿勝過一切是爲第
三。世尊手足一一指間猶如雁王咸有鞔網。
金色交絡文同綺畫是爲第四。世尊手足所
有諸指圓滿纖長甚可愛樂是爲第五。世尊
足跟廣長圓滿與趺相稱勝餘有情是爲第
六。世尊足趺脩高充滿柔軟妙好與跟相稱
是爲第七。世尊雙腨漸次纖圓如醫泥耶仙
鹿王腨是爲第八。世尊雙臂脩直傭圓如象
王鼻平立摩膝是爲第九。世尊陰相勢峰藏
密其猶龍馬亦如象王是爲第十。世尊毛孔
各一毛生柔潤紺青右旋宛轉是第十一。世尊
髮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轉柔潤紺青嚴金色身
甚可愛樂是第十二。世尊身皮細薄潤滑塵
垢水等皆所不住是第十三。世尊身皮皆眞
金色光潔晃曜如妙金臺衆寶莊嚴衆所樂見
是第十四。世尊兩足二手掌中頸及雙肩七
處充滿是第十五。世尊肩項圓滿殊妙是第
十六。世尊髆腋悉皆充實是第十七。世尊容
儀洪滿端直是第十八。世尊身相脩廣端嚴
是第十九。世尊體相縱廣量等周匝圓滿如
諾瞿陀是第二十。世尊頷臆并身上半威容
廣大如師子王是二十一。世尊常光面各一
尋是二十二。世尊齒相四十齊平淨密根深
白逾珂雪是二十三。世尊四牙鮮白鋒利是
二十四。世尊常得味中上味喉脈直故。能引
身中諸支節脈所有上味風熱淡病不能爲雜。
由彼不雜脈離沈浮延縮壞損擁曲等過。能正
呑咽津液通流故身心適常得上味是二十
五。世尊舌相薄淨廣長能覆面輪至耳髮際
是二十六。世尊梵音詞韻和雅隨衆多少無
不等聞。其聲洪震猶如天鼓。發言婉約如頻
迦音是二十七。世尊眼睫猶若牛王紺青齊
整不相雜亂是二十八。世尊眼睛紺青鮮白
紅環間飾映潔分明是二十九。世尊面輪其
猶滿月眉相皎淨如天帝弓是第三十。世尊
眉間有白毫相右旋柔軟如覩羅綿鮮白光淨
逾珂雪等是三十一。世尊頂上烏瑟膩沙高
顯周圓猶如天蓋是三十二。善現是名三十
二大士相。善現云何如來應正等覺八十隨
好。善現世尊指爪狹長薄潤光潔鮮淨如花
赤銅是爲第一。世尊手足指圓纖長&T038599;直柔
軟節骨不現是爲第二。世尊手足各等無差
於諸指間悉皆充密是爲第三。世尊手足圓
滿如意軟淨光澤色如蓮華是爲第四。世尊
筋脈盤結堅固深隱不現是爲第五。世尊兩
踝倶隱不現是爲第六。世尊行歩直進庠審
如龍象王是爲第七。世尊行歩威容齊肅如
師子王是爲第八。世尊行歩安平庠序不過
不減猶如牛王是爲第九。世尊行歩進止儀
雅猶如鵝王是爲第十。世尊迴顧必皆右旋
如龍象王擧身隨轉是第十一。世尊支節漸
&T038599;圓妙善安布是第十二。世尊骨節交結
無隙猶若龍盤是第十三。世尊膝輪妙善安
布堅固圓滿是第十四。世尊隱處其文妙好
威勢具足圓滿清淨是第十五。世尊身支潤
滑柔軟光悦鮮淨塵垢不著是第十六。世尊
身容敦肅無畏常不怯弱是第十七。世尊身
支堅固稠密善相屬著是第十八。世尊身支
安定敦重曾不掉動圓滿無壞是第十九。世
尊身相猶如仙王周匝端嚴光淨離翳是第二
十。世尊身有周匝圓光於行等時恒自照曜
是二十一。世尊腹形方正無欠柔軟不現衆
相莊嚴是二十二。世尊臍深右旋圓妙清淨
光澤是二十三。世尊臍厚不&T032876;不凸周匝妙
好是二十四。世尊皮膚遠離疥癬亦無黶點
疣贅等過是二十五。世尊手掌充滿柔軟足
下安平是二十六。世尊手文深長明直潤澤
不斷是二十七。世尊脣色光潤丹暉如頻婆
果上下相稱是二十八。世尊面門不長不短
不大不小如量端嚴是二十九。世尊舌相軟
薄廣長如赤銅色是第三十。世尊發聲威震
深遠如象王吼明朗清徹是三十一。世尊音
韻美妙具足如深谷響是三十二。世尊鼻高
脩而且直其孔不現是三十三。世尊諸齒方
整鮮白是三十四。世尊諸牙圓白光潔漸次
鋒利是三十五。世尊眼淨青白分明是三十
六。世尊眼相脩廣譬如青蓮花葉甚可愛樂
是三十七。世尊眼睫上下齊整稠密不白是
三十八。世尊雙眉長而不白緻而細軟是三
十九。世尊雙眉綺靡順次紺琉璃色是第四
十。世尊雙眉高顯光潤形如滿月是四十一。
世尊耳厚廣大脩長輪埵成就是四十二。世
尊兩耳綺麗齊平離衆過失是四十三。世尊
容儀能令見者無損無染皆生愛敬是四十
四。世尊額廣圓滿平正形相殊妙是四十五。
世尊身分上半圓滿如師子王威嚴無對是四
十六。世尊首髮脩長紺青稠密不白是四十
七。世尊首髮香潔細軟潤澤旋轉是四十
八。世尊首髮齊整無亂亦不交雜是四十九。
世尊首髮堅固不斷永無&MT01155;落是第五十。世
尊首髮光滑殊妙塵垢不著是五十一。世尊
身分堅固充實逾那羅延是五十二。世尊身
體長大端直是五十三。世尊諸竅清淨圓好
是五十四。世尊身支勢力殊勝無與等者是
五十五。世尊身相衆所樂觀嘗無厭足是五
十六。世尊面輪脩廣得所皎潔光淨如秋滿
月是五十七。世尊顏貌舒泰光顯含笑先言
唯向不背是五十八。世尊面貌光澤熙怡遠
離頻蹙青赤等過是五十九。世尊身支清淨
無垢常無臭穢是第六十。世尊所有諸毛孔
中常出如意微妙之香是六十一。世尊面門
常出最上殊勝之香是六十二。世尊首相周
圓妙好如末達那亦猶天蓋是六十三。世尊
身毛紺青光淨如孔雀項紅暉綺飾色類赤銅
是六十四。世尊法音隨衆大小不増不減應
理無差是六十五。世尊頂相無能見者是六
十六。世尊手足指約分明莊嚴妙好如赤銅
色是六十七。世尊行時其足去地如四指量
而現印文是六十八。世尊自持不待他衞身
無傾動亦不逶迤是六十九。世尊威徳遠震
一切惡心見喜恐怖見安是第七十。世尊音
聲不高不下隨衆生意和悦與言是七十一。
世尊能隨諸有情類言音意樂而爲説法是七
十二。世尊一音演説正法隨有情類各令得
解是七十三。世尊説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縁
言無不善是七十四。世尊等觀諸有情類讃
善毀惡而無愛憎是七十五。世尊所爲先觀
後作軌範具足令識善淨是七十六。世尊相
好一切有情無能觀盡是七十七。世尊頂骨
堅實圓滿是七十八。世尊顏容常少不老好
巡舊處是七十九。世尊手足及胸臆前倶有
吉祥喜旋徳相文同綺畫色類朱丹是第八
十。善現是名八十隨好。善現如來應正等覺
成就如是諸相好故身光任運能照三千大千
世界無不遍滿。若作意時即能普照無量無
邊無數世界。然爲憐愍諸有情故攝光常照
面各一尋。若縱身光即日月等所有光明皆常
不現。諸有情類便不能知晝夜半月日時歳
數。所作事業即不得成。佛聲任運能遍三千
大千世界。若作意時即能遍滿無量無邊無
數世界。然爲利樂諸有情故聲隨衆量不減
不増。善現如是功徳勝利我先菩薩位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時已能成辨。故今相好圓滿
莊嚴一切有情見者歡喜。皆獲殊勝利益安
樂。如是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
多時能以財法二種布施攝諸有情。是爲甚
奇希有之法
經曰無忘失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恒住捨性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
曰。此即第五常記平等徳。謂諸如來常隨記
念若事若處若如若時。有所爲作皆隨正念。
普於一切所作事業。普於一切方處差別。普
於一切所作方便。普於一切時分差別念無
忘失。常住正念名無忘念。恒住捨性者謂六
恒住法。於六根門不憂不喜。但起正捨平
等觀境
經曰一切智「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道相
智一切相智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
曰。此即第六覺了空有徳。觀空性智名一切
智。即正體智觀有智中分之爲二。一觀無漏
道。一觀所餘法相。相者相状差別之相即後
得智。智觀無漏道此名道相智。觀所餘法名
一切相智。一切種智分爲二故
經曰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空寂清淨句義是菩
薩句義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空寂清淨句義」是
菩薩句義 讃曰。此即第七第八二門。明因
果位二滿總徳。此上所説諸功徳等若在因
位名菩薩行。若在果位名佛菩提。菩提覺義。
其菩提智及菩提斷一切竝名爲菩提。故有
爲無爲一切功徳隨應皆攝在此二故
經曰一切異生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一切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如來法
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此即第
三總明世俗勝義法所依本性空寂句義。以
顯菩薩所有句義。一切異生唯在凡位。以業
煩惱輪迴六趣。異聖者生故名異生。一切
預流等竝是聖位。預流向果並名預流。無間
漸超三界見道諸煩惱盡。十五心來皆名爲
向。第十六心名之爲果。預聖流故名爲預
流。即此進向三界見惑竝已斷盡。欲界修道
前五品盡名一來向。六品盡時名之爲果。此
於欲界唯有一生。如從人中得第二果捨此
身已次生天中。天中沒已來生人中便得無
學故名一來。即此進向已斷見惑盡。欲界修
惑斷七八品名不還向。欲界修惑要皆斷盡。
餘地不定。心不還生於欲界故名爲不還。阿
羅漢者名之爲應。一應永害煩惱賊。二應不
後受分段生。三應受妙供養。三界見惑並皆
斷盡。初定已上所有修惑或多或少。乃至非
想八品解脱九品無間已前能斷盡者名阿羅
漢向。三界見修並倶斷盡名阿羅漢果。以上
果向無間解脱皆準此説。此觀諦理若思風
動樹悟十二縁起。不藉善友自得菩提。或麟
角或衆出名爲獨覺。十地已去名爲菩薩。法
雲地後號曰如來。此亦竝是初二十六門。明
世俗勝義法所依所從本性空寂清淨句義。
以顯菩薩所有句義。自下第二五對十門。通
染淨法差別本性空寂清淨句義。以顯菩薩
所有句義
經曰一切善非善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
義一切有記無記法有漏無漏法有爲無爲法
世間出世間法空寂清淨句義」是菩薩句義
讃曰。順理益物名之爲善通有無爲。與此相
違名爲非善。即不善無記自體殊勝。及有當
果可記別故名之爲記。即善不善與此相違
名爲無記。與煩惱漏相應相雜相隨増長名
爲有漏。漏是流漏義。於六根門當流泄故毀
之名漏。無漏翻此。爲之言作亦名爲生。有作
有生名曰有爲。與此相違名曰無爲。體用顯
現遷流名世。墮虚僞中名之爲間。與此相違
名出世間。此等差別所依本性眞如空寂清
淨句義。以顯菩薩所有句義。妄即眞故性即
相故
經曰所以者何 讃曰。大文第二釋其所由。
於中有二初問後釋。此初問也。謂此諸法清
淨句義即是菩薩所有句義。此義之所以者
何謂也
經曰以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遠離 讃曰。
下釋所由如幻&T072933;等世俗妄有勝義。知空故
説諸法空寂句義即是菩薩所有句義。故言
諸法自性空故釋上所由。爲欲顯發般若尊
勝以自性空釋遠離等。由此諸法勝義自性
空無性故遠離虚妄顛倒相也
經曰由遠離故「自性寂靜由寂靜故自性清淨
由清淨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最勝甚深 讃
曰。生死囂煩眞如寂靜故由遠離。自性亦靜
煩惱有染空性清淨故由寂靜顯體清淨。此
意總顯。由一切法自性空故空寂句義即是菩
薩所有句義。諸法既空故離虚妄離虚妄故
體無囂動故性寂靜。既無囂動自性空寂故
非染汚自性清淨。自性清淨者顯般若最勝
清淨。觀照悟此本性清淨眞相自體本來清
淨。故文字等甚深般若最勝清淨。清辨護法
二釋隨應
經曰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知即是菩薩句義
諸菩薩衆」皆應修學 讃曰。此即第三結勸
修學。文字般若即菩薩句義。求此學此名爲
句故。餘四般若名菩薩義。菩薩之教詮此四
故。既成菩薩由此五種。五種即是菩薩能詮
所詮之義。諸菩薩中下位望進勝上位者。應
勤精進學此五種
經曰佛説如是「菩薩句義般若理趣」清淨法
已 讃曰。自下第三叙佛所説法門之徳。於
中有二。初結前義以發經端。後正告陳所説
之徳此即初也
經曰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此一切法
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淨法門深信受者乃至
當坐妙菩提座一切障蓋皆不能染謂煩惱障
業障法障雖多積集而不能染雖造種種極重
惡業而易消滅」不墮惡趣 讃曰。於中復二。
初明聞經深信受果。後明受持精勤等果。所
以但告金剛手者欲令有情取一切佛大珍寶
故。聞者聽聞信者能順受者領納。殷重供養
恭敬名深。此意總顯。聽聞信順領納殷重始
從今日乃至菩提三障五蓋皆不能染。蓋謂五
蓋。謂貪欲於樂出家位。瞋恚於覺邪行位。惛
沈睡眠掉擧惡作及與疑蓋於止擧捨位。能覆
蔽心名之爲蓋。障者障礙障道不生礙滅不
證。此有三種經文自列。若小乘中以數行煩
惱難可伏除名煩惱障。以殺父等五種逆業
名爲業障。合三惡趣人趣北洲及無想天名
異熟障。然不見説別有法障。然今此文障解
脱惑名煩惱障。薩遮尼犍子經以破塔壞寺
等爲五逆。像法決疑經説有七逆。然不離尼
犍子經所説五種名爲業障。言法障者前異
熟障亦名法障。感遺法業名爲法障。或去世
時障礙正法障他修定。不種聞法所有種子
所以今生於法不聞不信不悟名爲法障。集
者作也積者積造。雖多積集而不能染由解
法空不樂生死。雖起煩惱重業障法以經威
力定不能染。染者染汚令感苦果等名爲染
也。又雖造種種極重惡業由體性空煩惱不
堅。故而易消滅易消滅故不墮惡趣。業既易
亡惡果寧起。由法性空諸法實理體實遠鑒
三障故銷
經曰若能受持「日日讀誦精勤無間如理思惟
彼於此生定得一切法平等性金剛等持於一
切法皆得自在恒受一切」勝妙喜樂 讃曰。下
明受持精勤等果。言受持者愛樂寶重領受
在心持之不忘。如念子等不忘在心。日日讀
者披文誦者暗説。精者專精勤者勇勵身心。
日夜六時中無間隙如其理趣而諦思惟。彼
於此生現報果也。定得一切法平等性眞如
理也。金剛等持者等持謂定金剛者喩。能破
分別著相煩惱。謂觀一切法平等性眞如空
理所有等持能破分別著相顛倒故名金剛。
又眞如理名曰金剛。縁此之定名金剛等持。
謂能受持心心不忘日日讀誦精勤思惟如是
法性故得此定。當起勝慧破諸分別顛倒著
相。今時證此金剛等持聞思位中相應定。此
中但有五種法行。謂聽聞・受持・披讀・諷誦・
思惟五種。略無書寫供養施他開演修行五
種互影顯故。其實而論行十法行竝得此果。
讀誦尚得況能演説及修行等。於一切法皆
得自在者未體眞空理事皆擁。體眞遠鑒於
理既通故得自在。自在者無礙義。恒受一切
勝妙喜樂者於法著有憂有恚。於眞會空於
俗體妄。既無憂恚故得恒時受妙喜樂。既聞
法性眞喜未曾得故
經曰當經十六「大菩薩生定得如來執金剛性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讃曰。世尊自説善修
神足能住一劫或一劫餘。菩薩十六大生即
義當十六劫。金剛性者謂。眞如性能破裂生
死過失名爲金剛。諸法之體故名爲性。執者
受義親領受之故名爲執。即正體智能縁於
空。或執金剛之性即是眞如。經十六生得此
眞性故。由於此經行前法行能超生死。不經
僧祇經十六劫便入初地。以經所明實相之
理有大神驗。聞此法等故超生死無邊劫量。
既爾故能疾證無上菩提。此中所説現在定
得金剛等持。於法自在受勝喜樂。後生之障
皆不能染不墮惡趣。得金剛性疾得菩提經
力故也
般若理趣分疏卷第二終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
述讃卷第三

 大慈恩寺沙門 基撰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遍照如來之相 讃曰。上
來第一明實相境法。此下第二寂靜法性現
等覺門。即是觀照正智體境前門。眞性此明
智相。於中亦三。初叙佛説法門之號。此門有
二。初明所依如來之相。後陳所説法門之名。
此即初也。前門明性。本體之法不説爲相。下
門是義所以稱相。如來總體別有多能。今依
一義即是遍照如來之相。相謂義相相状。非
是分別有相之相。今於無相之法後説義相
之相。由一切智一切種智斷惑遊觀二種智
故。於一切法皆能了知名爲遍照。遍照之智
即如來相。今依此體相而説於法門故名爲
依遍照之相
經曰爲諸菩薩「宣説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
寂靜法性其深理趣」現等覺門 讃曰。此陳
所説法門之名。一切如來寂靜法性甚深理
趣者。即前所説實相妙法是一切佛寂靜法
性甚深理趣。現等覺門者現謂顯現現前明
了親證之義。等者遍義覺謂照義。此意即顯
無分別智明了親能遍照法性。現等覺體即
無分別智。門者通由入趣之義。以能詮法等
爲由爲通入趣法性。無分別智由此深教等
爲由能入現等覺故
經曰謂金剛平等性「現等覺門以大菩提堅實
難壞」如金剛故 讃曰。此下第二有四門。第
一能斷生死性堅實故金剛平等性。現等覺
者能破生死。現等之覺猶如金剛。以智所證
法性菩提堅牢眞實難可破壞若破金剛故。
能證智名金剛智。金剛般若名曰金剛義亦
同此。以所證如性堅實故能證之智亦如金
剛能破生死
經曰義平等性「現等覺門以大菩提」其義一故
 讃曰。此即第二觀察所詮智。一切有爲無
爲等義皆悉平等。以法本性眞如菩提其義
一故性無差別
經曰法平等性「現等覺門以大菩提」自性淨
故 讃曰。此即第三觀察能詮智。以所證理
大菩提性自性清淨故。於能詮教悟其平等
經曰。一切法平等性「現等覺門以大菩提於一
切法」無分別故 讃曰。此即第四通證諸法
智。一切法者有爲無爲諸法之中皆現等覺。
以法本性於諸法中無有分別故。能證智證
諸法時皆亦不分別。故法本性亦性平等。由
如空中種種雲霧如屏風上種種像貌。空及
屏風竝無分別。雲及畫像種種相起
經曰佛説如是「寂靜法性般若理趣」現等覺
已 讃曰。自下第三結歎法徳此即結也
經曰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四種
般若理趣現等覺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乃至
當坐妙菩提座雖造一切極重惡業而能超越
一切惡趣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讃曰。此即
歎徳。然準經中有十法行。此中但説有六法
行。一聞二信解三受持四讀五誦六修習。始
從今日於十法行初首行時。乃至未來坐菩
提座成佛已來。雖造一切極重惡業謂見中
邪見業中意業逆中破和合僧等。雖皆具造
由悟解故不爲被染。而能超越一切惡趣。由
聞經行等大威神力此諸惡業作不増長故不
墮於三惡道等。乃至速證無上菩提。計此功
徳應與前同。但爲別讃經之勝用故各別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調伏一切惡法釋迦牟
尼」如來之相 讃曰。自下第二有二段經明行
境法。於中有二。初段調伏衆惡普勝法門。由
觀實相能伏衆惡。後段平等智印清淨法門。
由觀觀照智慧照明。今此初段於中有三。初
明所説法門之號。於中有二。初明所依如來
之相。此爲初也。一切惡法者二障分別因果
分別染淨分別悉能除也。釋迦者能義牟尼
者寂默義。能調衆惡離諸諠動。諠動之法謂
生死法。故名能寂默如來之相。依此調伏一
切惡法能寂如來之相説此法門也
經曰爲諸菩薩「宣説般若波羅蜜多攝受一切
法平等性甚深理趣」普勝法門 讃曰。此陳
所説法門之名。攝受一切法平等性者謂攝
一切染淨因果皆入平等性法界中。由此故
能普勝衆惡由此法門名普勝法
經曰謂貪欲性「無戲論故嗔恚性亦無戲論嗔
恚性無戲論故愚癡性亦無戲論愚癡性無戲
論故猶預性亦無戲論猶預性無戲論故諸見
性亦無戲論諸見性無戲論故」憍慢性亦無戲
論 讃曰。此下第二正説法門於中有三。初
別説生死惑業苦法性無戲論。次陳諸染淨
法性無戲論。後説般若亦無戲論結歸深趣。
初中復三。一明煩惱性無戲論二明業三明
果。煩惱中有二。初明根本後明隨惑。此根本
也。根本有六由此爲本一切煩惱皆得生長。
謂貪欲性。無戲論者謂染妄法性即眞如。眞
如之法體無戲論。戲論者謂分別相名言相
尋思相。由戲論故執著染淨有所分別。分
別故生死生。知無戲論染淨亡。染淨亡性
無分別。無分別故生死滅故能除惡。下皆準
知。初三三毒。猶預者疑。諸見謂五見即耶
推度。憍謂憍逸。慢謂七慢恃已陵人名之爲
慢。此六根本眞如本性。性無戲論性無戲論
故能離分別。契此本性離分別無戲論一切
惡法悉能降伏
經曰憍慢性無戲論故「諸纒性亦無戲論諸纒
性無戲論故」煩惱垢性亦無戲論 讃曰。此
明隨惑。纒謂數數増盛現前纒繞於心故名
纒也。此有八種謂惛沈睡眠於止爲障。掉擧
惡作於擧爲障。嫉慳於捨爲障。無慚無愧於
戒爲障故但立八。垢有六種謂害恨惱及諂
誑憍。垢穢衆生故名爲垢。此六相麁毀責之
甚立以垢名
經曰煩惱垢性「無戲論故諸惡業性亦無戲論
諸惡業性無戲論故諸果報性」亦無戲論 讃
曰。上惑無戲論業果亦復然。總名生死法性
無戲論。證此無戲論故離生死一切惡法
經曰諸果報性「無戲論故雜染法性亦無戲論
雜染法性無戲論故清淨法性亦無戲論清淨
法性無戲論故一切法性」亦無戲論 讃曰。此
第二明諸染淨法性無戲論。雜染者總攝一
切有漏法盡與染雜故。清淨者總攝一切無
漏法盡。一切法者總攝一切有漏無漏有爲
無爲生死有情。先染後淨先別後總。義次第

經曰一切法性「無戲論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
亦無戲論 讃曰。由所觀境性無戲論能觀
之智亦無戲論。如實知故。由此境智悉無戲
論故離生死一切分別。降伏一切惡法皆盡
經曰佛説如是「調伏衆惡般若理趣」普勝法
已 讃曰。自下第三歎此經徳意此結前已」
經曰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般若
波羅蜜多甚深理趣信解受持讀誦修習假使
殺害三界所攝一切有情而不由斯墮於地獄
傍生鬼界以能調伏一切煩惱及隨煩惱」惡業
等故 讃曰。以經威力能調衆惡故是殺罪
竝得銷除。由悟法性起斯勝行故此大罪不
招惡果。以經威力善能調伏一切煩惱及隨
煩惱惡業等故。設有是罪不招惡果。相縛縛
衆生亦由麁重縛善。後雙修止觀方乃倶解
脱。一切惡業從煩惱生一切煩惱從分別起。
今離戲論斷諸分別。分別既盡惑業亦亡。故
此大罪聞經信解定得消滅
經曰常生善趣「受勝妙樂修諸菩薩摩訶薩
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讃曰。上能除惡下
能攝善。於中二果。一世間果二出世果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性淨如來之相爲諸菩薩
宣説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平等性觀自在妙
智印甚深理趣」清淨法門 讃曰。此第四段
由觀觀照智慧照明。以顯行境界。文中有三
竝同前解。由能觀智證會諸法本性清淨故
分別相智皆離之名爲性淨今名得清淨。一
切法平等性者即是眞如觀自在悲行也。妙
智印者智行也。又此觀自在即妙智印印一
切法平等故。餘文可知
經曰謂一切貪欲「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
間嗔恚清淨一切嗔恚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
令世間愚癡清淨一切愚癡本性清淨極照明
故能令世間疑惑清淨一切疑惑本性清淨極
照明故能令世間見趣清淨一切見趣本性清
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憍慢清淨 讃曰。此文
有三同前文説。前文是境此文是智。照明前
故。謂於貪欲本性眞如清淨境中極照明故」
能照明者即是智。以貪欲爲本生於嗔等故
經曰一切憍慢「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
纒結清淨一切纒結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
世間」垢穢清淨 述曰。此明於隨煩惱本性
清淨極照明也。纒垢等義竝如前解。所言結
者即是九結。謂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
慳・結。結是結縛。能和合苦難可解故名之爲

經曰一切垢穢「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
惡法清淨一切惡法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
世間」生死清淨 讃曰。上明惑此明業果。以
生死業逼迫果業故名惡法。言生死者謂異
熟果即前惡業所招苦果
經曰一切生死「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
諸法清淨 讃曰。世間諸法即雜染法總攝
有漏。自下第二總攝諸法
經曰以一切法「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
間」有情清淨 讃曰。由有漏法成有情故。故
有漏後明其有情
經曰一切有情「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
間」一切智清淨 讃曰。出世間中一切智爲
本。擧此攝餘清淨法盡。三乘總觀諸無我智
名一切智
經曰以一切智「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最勝清淨 讃曰。此即
第三般若清淨。由能照明一切法性本性清
淨故能觀智最勝清淨。與所縁境極相應故」
經曰佛説如是「平等智印般若理趣」清淨法
已 讃曰。自下第三文陳經勝徳。平等智
印者謂一切法性無戲論。能觀之智名平等
智印
經曰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般若
波羅蜜多清淨理趣信解受持讀誦修習雖住
一切貪嗔癡等客塵煩惱垢穢聚中而猶蓮華
不爲一切客塵垢穢」過失所染 讃曰。由能
觀智觀染淨法本性清淨故住煩惱不爲染
汚。悟本性故此説離過
經曰常能修習「菩薩勝行疾證無上」正等菩
提 讃曰。此釋得善果。由起法行悟於眞智
故常修習菩薩勝行。乃至終後疾證菩提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三界勝主」如來之相
 讃曰。明境六中自下第三有二段經明果
法境。於二段中初段法王灌頂智藏法門。顯
由二行得財位果。後段如來智印金剛法門。
顯由二行得自體果。今此初段於中有三準
前應釋。初標所説法門號中文復有二。初明
所依如來之相。後明所説法門之名。此即初
也。三界之宅擾攘無安。煩惱蟲獸諸苦惱火
無量逼切。種種驚怖令有情等危難竝生。由
佛世尊如大長者怜愍諸子方便拔濟故佛世
尊稱三界主。佛爲法王故言勝主。依此尊位
以説法門
經曰爲諸菩薩「宣説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
和合灌頂甚深理趣」智藏法門 讃曰。此明
所説法門之號。至第十地將受如來法王位
時。一切十方如來和合咸灌其頂。如刹帝利
受王位法。今此菩薩受佛尊位以何法水灌
灑其頂令作吉祥。謂一切佛智慧法水有殊
勝智。出生諸徳含容諸徳譬如於藏。以此智
水灌菩薩頂令無始來二障垢盡一切如來吉
祥功徳皆悉圓滿。今説此法令依趣入。是故
稱門
經曰謂以世間「灌頂位施當得三界法王位果
以出世間無上義施當得一切希願滿足以出
世間無上法施於一切法當得自在若以世間
財食等施當得一切身語心樂若以種種財法
等施能令布施波羅蜜多」速得圓滿 讃曰。自
下第二正顯所説法門。六度不同隨成六段。
施中有五一位施二義施三法施四財施五總
無畏施。其實五施一一竝得多果。此中且説
五相似果。若捨榮貴位而修正法當得成佛
爲三界法王。由施義味順於理故當來希願
悉皆滿足。因以法施當能達解一切佛法。財
食因施充益三業。故於當來得樂三業。若以
種種財法等施者謂以財法攝取衆生令其無
畏名無畏施。菩提心經説。願行財施要有五
種。一至心二信心三隨時四自手五如法。如
有頌言施者殊勝信等具足。恭敬應時自手
施等。又有頌言利他加行於有情不簡有力
及無力。於一切時一切施隨力所能廣説法
饒益。不應施有五。非理財不應施不淨故酒
及毒不應施亂生故。罝羅機網不應施惱生
故。刀杖弓箭不應施害生故。音樂女色不應
施壞淨心故。施有五利一常近賢聖二衆生
樂見三入衆宗敬四好名流布五作菩提因。無
著菩薩説。謂修六種意樂一廣大二長時三
歡喜四荷恩五大志六純善。於此六中起三
作意。一愛重二隨喜三欣樂。聞此六種但當
能起一念信心。尚能發生無量福聚諸惡業
障亦當銷滅。何況菩薩
經曰受持種種「清淨禁戒能令淨戒波羅蜜多
速得圓滿於一切事修學安忍能令安忍波羅
蜜多速得圓滿於一切時修習精進能令精進
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於一切境修行靜慮能令
靜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於一切法常修妙慧
能令般若波羅蜜多」速得圓滿 讃曰。三種
戒法皆能圓滿。草結鵝珠而能不壞。三戒非
一故言種種。事事能忍一切時能勤無懈疲
故。於一切境能靜慮無散亂心故。於一切法
修慧皆能簡擇故。行此六度得六果報。一富
貴二大生三大朋屬四大業成就五無惱縛垢
六達五明。能作義利如攝大乘廣説其相
經曰佛説如是「灌頂法門般若理趣智藏法
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灌頂甚
深理趣智藏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速能滿
足諸菩薩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讃曰。由
聞六度菩薩行成。所求菩提亦能速得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如來智印持一切佛
祕密法門如來之相爲諸菩薩宣説般若波羅
蜜多一切如來住持智印甚深理趣」金剛法門
 讃曰。此第二段如來智印金剛法門。顯由
二行得自體果。文有三等竝同前釋。此即第
一標所説法門之號。以妙智印任持一切佛
甚深法。佛甚深法體性難知名爲祕密。以一
智印持諸佛法一切佛法竝入此故名爲任
持。今説此法令勤趣入故名爲門。以能破壞
一切生死智體堅實故名金剛
經曰謂具攝受「一切如來金剛身印當證一切
如來法身若具攝受一切如來金剛語印於一
切法」當得自在 讃曰。由在因中別行如來
三業因印得果之時得如金剛法身等果
經曰若具攝受「一切如來金剛心印於一切定
當得自在若具攝受一切如來金剛智印能得
最上妙身語心猶若金剛」無動無壞 讃曰。由
在因中具行三業金剛智印得果之時能得最
上妙身語心。謂如金剛不爲耶友所動不爲
生死所壞。此中意説。別行三業殊勝之因別
得三果。具行三業所有勝因總得一果。三業
堅實猶如金剛不可動壞
經曰佛説如是「如來智印般若理趣金剛法已
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智印甚深
理趣金剛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一切事業
皆能成辦常與一切勝事和合所欲修行一切
勝智諸勝福業」皆速圓滿 讃曰。自下第三
歎此經徳。一切事業皆得成辨者謂諸無罪
順理善事。常與一切勝事和合者現在後生
常與勝事和合相應。衰減等事皆悉遠離所
修福慧皆速圓滿。此説因位所得勝利
經曰當得最勝「淨身語心猶若金剛不可破
壞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讃曰。此説未來所
得果位殊勝妙果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無戲論法如來之相
爲諸菩薩宣説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輪
字法門 讃曰。上六段經明勝境訖。次有六段
當明勝行。復分爲三。初二段顯依實相斷修
之相。次二段顯依觀照修斷之相。後二段顯
依二法遍修之相。就初二段顯依實相斷修
相中有二。初離諸戲論輪字法門。由觀眞如
斷分別故。後入廣大輪平等性門。由觀平等
修證眞故。此下初段文勢有三。初標所説法
門之號。中復分爲二。初辨所依如來之相。眞
如法性離諸分別離言説道故。無戲論即是
依於法身之相。輪字法門者輪有二義。一周
圓義二摧壞義。由觀眞如性無戲論遍一切
法故名周圓。由觀此故離分別執摧壞生死
一切執著故名摧壞。詮此輪理所有法門名
輪字法。教能詮顯故名爲門。由聞此教遂起
輪行。起輪行已得輪果得輪果已復爲他轉。
如是展轉
經曰謂一切法「空無自性故一切法無相離衆
相故一切法無願」無所願故 讃曰。以下第
二正陳所説於中有四。初三解脱門境。遍計
所執一切皆空。圓成無相。依他無願。又此
三種皆通三性。又但有二謂妄與眞。眞妄皆
通有三種故。非我有名空。離十名無相。不希
名無願
經曰一切法遠離「無所著故一切法寂靜」永
寂滅故 讃曰。此即第二離著離生
經曰一切法無常「性常無故一切法無樂非可
樂故一切法無我不自在故一切法無淨」離
淨相故 讃曰。此即第三離四倒
經曰一切法不可得「推尋其性不可得故一切
法不思議思議其性無所有故一切法無所有
衆縁和合假施設故一切法無戲論本性空寂
離言説故一切法本性淨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本性淨故 讃曰。此第四離諸執著也。無如
所執有所得故。尋思之心言説之議不可思
議故。法假施設無實有故。法性離言無戲論
故法性本淨。實相般若本性淨故此既是法
性。諸法隨本體故皆是空
經曰佛説如是「離諸戲論般若理趣輪字法已
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此無戲論般若
理趣輪字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於一切法
得無礙智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讃曰。此即第
三歎經勝徳達法性空。故於諸法得無礙智」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如來輪攝如來之相
爲諸菩薩宣説般若波羅蜜多入廣大輪甚深
理趣」平等性門 讃曰。此即第二入廣大輪
平等性門。由觀平等修證眞故。於中有三此
標所説法門之名。前明輪字未明攝法。今明
諸法皆眞所攝。圓滿周備離執著故。此遍滿
故名爲廣大。無法不攝故名平等。諸法本體
故名爲性
經曰謂入金剛「平等性能入一切如來性輪故
入義平等性能入一切菩薩性輪故入法平等
性能入一切」法性輪故 讃曰。自下第二正
陳所説於中有三。初別明性輪後總明性輪。
別明性輪中有三。初明聖者性輪二明法性
輪三明有情性輪。初中有三。初明佛性輪。法
身本性能破生死堅實難壞如金剛故。菩薩
之法依教所詮以行修證故。義平等名菩薩
性。佛亦應是義平等性。以離能詮堅實之義
別名金剛不名爲義。菩薩證此未得金剛圓
滿法性。但立義名。其二能詮總名爲法。法謂
教法。欲顯所詮因果勝法能詮之教竝攝入
於法性輪故。隨順説別性竝即眞
經曰入蘊平等性「能入一切蘊性輪故入處平
等性能入一切處性輪故入界平等性能入一
切」界性輪故 讃曰。自下第二明法性輪於
中有三。初別法次通法後位法。別法中有七。
此初三科也。義別説三體眞法性
經曰入諦平等性「能入一切諦性輪故入縁起
平等性能入一切縁起性輪故入寶平等性能
入一切寶性輪故入食平等性能入一切」食性
輪故 讃曰。此四別法。諦謂四諦。縁起有十
二寶謂三寶食謂四食。謂段觸思及與識食
香味觸三名爲段食。觸謂觸數第六識倶。思
謂思數即第六倶。識謂識蘊即唯第八。隨縁
説四攝歸法性
經曰入善法平等性「能入一切善法性輪故入
非善法平等性能入一切非善法性輪故入有
記法平等性能入一切有記法性輪故入無記
法平等性能入一切無記法性輪故入有漏法
平等性能入一切有漏法性輪故入無漏法平
等性能入一切無漏法性輪故入有爲法平等
性能入一切有爲法性輪故入無爲法平等性
能入一切無爲法性輪故入世間法平等性能
入一切世間法性輪故入出世間法平等性能
入一切」出世間法性輪故 讃曰。此即第二
明諸通法入法性輪於中有五。其義如文。此
五通在人法二種
經曰。入異生法「平等性能入一切異生法性輪
故入聲聞法平等性能入一切聲聞法性輪故
入獨覺法平等性能入一切獨覺法性輪故入
菩薩法平等性能入一切菩薩法性輪故入如
來法平等性」能入如來法性輪故 讃曰。此即
第三明諸位法入法性輪於中有五。一凡法
四聖法如應當知
經曰入有情「平等性能入一切」有情性輪故
讃曰此即第三明有情入本性輪
經曰入一切平等性能入一切性輪故 讃曰。
此即第二總明性輪。若聖若凡若人若法一
切皆入本性輪故。欲顯一切皆歸本性廣大
輪攝
經曰佛説如是「入廣大輪般若理趣平等性
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輪性甚
深理趣平等性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能善悟
入諸平等性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讃曰。此
即第三歎經勝徳。由聞此故現在後生能善
悟入諸平等性。學悟證悟皆善悟入。乃至究
竟疾得菩提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廣受供養眞淨器田
如來之相爲諸菩薩宣説般若波羅蜜多一切
供養甚深理趣」無上法門 讃曰。明行中自
下兩段。顯依觀照修斷之相。初段眞淨供養
無上法門。由依觀照修供養故。後段能善調
伏智藏法門。由依觀照除忿等故。此即初也。
於中有三。初標所説法門之號。廣受供養眞
淨器田者由佛因行具眞供養能行一切眞法
行故。成佛之時一切滿足三業純淨。堪能廣
受衆生供養。眞實法器與諸衆生。作眞淨田
故名無上。其二乘等雖眞福田非無上故
經曰謂發無上正等覺心「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攝護正法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波羅
蜜多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菩提分法
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總持等持於諸
如來廣設供養修行一切五眼六通於諸如來
廣設供養修行一切靜慮解脱於諸如來廣設
供養修行一切慈悲喜捨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修行一切佛不共法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讃
曰。自下正説由在因中行正供養後爲淨因。
於中有三。初修習行次觀察行後法行行。此
即初也。就中復三。初發心行。次攝護行。後
修習行。於諸供養中法供養爲最勝。天王會
云。二人遠離王賊等所不能侵大寶藏。百千
萬劫法難聞得聞不持不施等。大菩提心護
正法如教修行心寂靜自利利他心平等。是
則名眞供養佛。大菩提心者佛自説言。如諸
菩薩最初發心下劣一念福徳果報。爲千萬
劫説不能盡況經多劫。譬如大海初漸起時
當知皆爲乃至無價寶珠作所住處。一切寶
珠皆海生故。三千大千世界初起當知便爲
二十五有一切衆生作依止處。菩薩發心亦
復如是。初漸起時普爲一切無量衆生作依止
處。菩薩發心慈悲爲首。譬如虚空無不普覆。
虚空無量故衆生無量。衆生無量故菩薩發
心亦復如是。以能遍覆一切世界一切生故。
若菩薩親近善知識。供養諸佛・修集善根・志
求勝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深心
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若人能具如是十
法乃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廣如
經説。攝護正法者攝謂攝受攝持。即是勝鬘
攝受正法。護謂擁護護念即是護念付囑正
法。攝受擁護爲法城塹不惜身命以設供養。
波羅蜜多以下是修習行。於中有七。總持者
謂陀羅尼。等持者謂三摩地。靜慮謂四靜慮。
解脱謂八解脱。慈悲喜捨即四無量。一切佛
不共法者菩薩地説。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
共佛法。謂諸如來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四一
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
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及一切種妙智。是
名一切佛不共法。其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十
力四無所畏大悲無忘失法竝如前辨。四一
切種清淨者。一一切種所依清淨。煩惱麁重
習氣皆永盡故。又於自體如自所欲取住捨
中自在而住。二一切種所縁清淨。謂於種種
若化若變若所顯現一切所縁皆自在轉。三
一切種心清淨。諸心麁重永遠離故一切善
根皆積集故。四一切種智清淨。無明麁重永
遠離故。又遍所知智無障礙智自在轉。三念
住者謂諸如來於其長夜有如是欲。如何當
令諸有情類於我善説法毘奈耶無倒行中如
實隨住。如是長夜欲樂法主化御衆時。若所
希欲或遂不遂不生雜染。由三念住略所顯
故。此三復由三衆別。一一向正行。二一向邪
行。三一分正行一分邪行。不生喜患但生大
捨。三不護者謂諸如來三業清淨現行。永害
習氣者。謂諸如來或於動轉或於瞻視或於
言論或於安住似有煩惱。所起作業多不現
行。一切習氣皆斷無餘。一切種妙智者總於
諸法無顛倒智。所餘佛法如前已説
經曰觀一切法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於諸如
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樂若苦皆不可得於
諸如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我若無我皆不
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淨若不
淨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讃曰。自下
第二觀察行相於中復三。一離四倒行二三
門行。三離著生滅行。此則初也。異生多執身
受心法以爲淨樂我常。爲破彼故説四諦理。
既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令壓生死趣求二乘。
二乘遂執眞實有彼無常等四。既有法執附
著小果不欲大乘。世尊後説大般涅槃常樂
我淨令捨小果趣求大乘。彼聞厭捨遂得佛
果。此二倶是引攝方便非實道理。諸法實非
此二四種。故有説言諸佛或説我或時説非
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餘三亦爾。今
觀實相以設供養故觀諸法常無常等皆不可

經曰觀一切法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於諸如
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
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有願若無
願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讃曰。此即
第二三門行也。若是二乘觀苦爲空即空無
我行故。觀集道全苦諦少分爲無願行。觀於
滅諦爲無相行。欣厭事成。若大乘者觀遍計
所執實我法爲空行。觀依他起爲無願行。觀
圓成實爲無相行。又三皆通。空無相無願竝
破凡夫妄想分別我法執等。故不空是凡執
有願有相竝皆如是。其空等行此皆趣入方
便之門。據理實相非空不空有願無願有相
無相。今觀實相故不可得。推前一法達一切
故。故論説言。舜若多者名爲空性。法性非空
空之性故
經曰觀一切法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於
諸如來廣設供養觀一切法若寂靜若不寂靜
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讃曰。凡夫
妄想樂著生死性不寂靜有不遠離及不寂靜。
爲破彼故説爲遠離及於寂靜。依於遠離及
寂靜門破彼病。故以入於眞名爲遠離及寂
靜等。據實法體非遠不遠非靜不靜。靜不靜
等皆是入門故非法性。以實相體名言路絶
尋思道息故遠離等皆不可得
經曰於深般若「波羅蜜多書寫聽聞受持讀誦
思惟修習廣爲有情宣説流布或自供養或轉
施他於諸如來」廣設供養 讃曰。自下第三
門法行行。一書寫二聽聞。三受持。愛樂
寶重不離於心。生死威儀願相隨故。四讀五
誦六思惟七修習如説行也。八廣爲有情宣
説流布。九自供養十施他。此十名爲行法行
行。此中皆得自作教他讃歎隨喜慶慰。供養
之中説自言者以對施他且復言自。據實而
言自供教他讃歎隨喜慶慰竝得供養。施他
書寫乃至教他施他讃歎等事竝名法行名爲
供養。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勝故無盡故。
由攝他不息。廣如中邊論説
經曰佛説如「是眞淨供養甚深理趣無上法已
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供養般若
理趣無上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速能圓滿
諸菩薩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讃曰。此即
第三歎經勝徳。以法供養即菩薩行故菩薩
行速得圓滿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能善調伏如來之相
爲諸菩薩宣説般若波羅蜜多攝受智密調伏
有情甚深理趣」智藏法門 讃曰。明依觀照
行相中自下第二能善調伏智藏法門。由
依觀照除忿等故文意有三準前應釋。此即
第一總標所説法門之名。能善調伏者能除
忿等名善調伏。攝受智密調伏有情者觀照
之智微妙名密。此智爲藏具能攝受一切諸
佛法所有功徳名爲攝受。亦名智藏。以此智
藏能除自他忿恚等過故名調伏。此門義顯。
由觀照智達法本性忿恚惡法竝能調伏
經曰謂一切有情「平等性即忿平等性一切有
情調伏性即忿調伏性一切有情眞法性即忿
眞法性一切有情眞如性即忿眞如性一切有
情法界性即忿法界性一切有情離生性即忿
離生性一切有情實際性即忿實際性一切有
情本空性即忿本空性一切有情無相性即忿
無相性一切有情無願性即忿無願性一切有
情遠離性即忿遠離性一切有情寂靜性即忿
寂靜性一切有情不可得性即忿不可得性一
切有情無所有性即忿無所有性一切有情難
思議性即忿難思議性一切有情無戲論性即
忿無戲論性一切有情如金剛性」即忿如金剛
性 讃曰。此下第二正陳所説文中有二。初
説十七實相即忿實相。後釋所由。此即初也。
文分爲五。初以不二除斷無變三種實相以
即於忿。他忿之時應作此念。法既平等何有
瞋忿。法既離染忿能調我。法既無變忿性亦
然。何須分別見他生忿而起恚惱。作此觀已
故一切惑皆悉除滅。下皆準知。第二以實常
徳性滅破眞境四種實相以即於忿。第三以
非有離相不求三種實相以即於忿。第四以
斷染法離生二種以即於忿。第五以無得虚
僞深妙離言堅實五種以即於忿。如其次第
一一配之。此中法門如前已辨故不解釋。煩
惱之中瞋忿爲重此中偏擧。論實通餘一切
染也。以忿即眞知本染盡。有情起忿有情本
性即忿本性。人法本性皆即實相。無二分故。
既知此已不見忿等故不應生煩惱之過
經曰所以者何「一切有情眞調伏性即是無上
正等菩提亦是般若波羅蜜多亦是諸佛」一切
智智 讃曰。自下第二釋其所由。以有情本
調伏性。實相即是法身無上正等菩提。此説
實相本性菩提。亦是能觀觀照般若法性法
相體不異故。如刀之利體無別故。由此故知
忿之本性亦是諸佛一切智智。此有多解眞
智俗智各得一名。第二解云一切智者佛也。
又言智者佛所成智。此本性般若即佛之智。
以忿即眞如亦即佛之智。故煩惱性即是覺
分。更無異故。又復覺知是煩惱故永不起之。
法性本同用不異故。又調伏性即是實相。菩
提亦是實相。般若亦是諸佛智之本性。本性
名智智之本故。四名雖有別體一故相即。智
及智處皆名般若。義意同故
經曰佛説如是「能善調伏甚深理趣智藏法
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調伏般
若理趣智藏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能自調
伏忿恚等過亦能調伏」一切有情 讃曰。自
下第三歎經勝徳。此雜染失忿恚等者通諸
染也
經曰常生善趣「受諸妙樂現世怨敵」皆起慈
心 讃曰。此即第二世間勝果。忿唯不善起
必招苦。今離忿等故生善趣受勝樂果以無
忿故。不惱於他故現怨家慈心相向
經曰能善修行「諸菩薩行疾證無上」正等菩
提 讃曰。此即出世勝善果也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能善建立性平等法
如來之相爲諸菩薩宣説般若波羅蜜多一切
法性甚深理趣」最勝法門 讃曰。明行之中
總有六段。自下末後二段顯依二法遍修之
相。此段性平等性最勝法門。修觀實相人法
平等皆遍滿故。後段有情住持勝藏法門。修
觀觀照遍諸人法皆善縁故。此中有三此即
第一總標所説法門之號。能善建立性平等
法者性平等法謂即眞如遍於人法名性平
等。此眞實性不可施設言説分別。今施設爲
性平等法故名建立。眞實法性故名最勝法。
令趣入故名爲門
經曰謂一切有情「性平等故甚深般若波羅蜜
多亦性平等一切法性平等故甚深般若波羅
蜜多亦性平等一切有情性調伏故甚深般若
波羅蜜多亦性調伏一切法性調伏故甚深般
若波羅蜜多亦性調伏一切有情有實義故甚
深般若波羅蜜多亦有實義一切法有實義故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有實義 讃曰。此下
第二正陳所説於中有六。第一以人法遍滿
離染眞理三種以即般若。皆同前門。第三名
無變。此名眞理者前名眞法此名實義故。世
出世間莫過二種。一有情二法。悟此二種即
是般若波羅蜜多觀照之智。二種本性即
是實相般若波羅蜜多故皆相即
經曰一切有情即眞如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即眞如一切法即眞如故甚深般若波羅蜜
多亦即眞如一切有情即法界故甚深般若波
羅蜜多亦即法界一切法即法界故甚深般若
波羅蜜多亦即法界一切有情即法性故甚深
般若波羅蜜多亦即法性一切法即法性故甚
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法性一切有情即實際
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實際一切法即實
際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實際 讃曰。
第二以人法實常徳性法體眞境四種以即
般若
經曰一切有情即本空故「甚深般若波羅蜜
多亦即本空一切法即本空故甚深般若波羅
蜜多亦即本空一切有情即無相故甚深般若
波羅蜜多亦即無相一切法即無相故甚深般
若波羅蜜多亦即無相一切有情即無願故甚
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無願一切法即無願故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即無願 讃曰。第三
以人法非有離相不求三種以即般若
經曰一切有情即遠離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即遠離一切法即遠離故甚深般若波羅蜜
多亦即遠離一切有情即寂靜故甚深般若波
羅蜜多亦即寂靜一切法即寂靜故甚深般若
波羅蜜多」亦即寂靜 讃曰。第四以人法離
染離生二種以即般若
經曰一切有情不可得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故甚深般若波羅蜜
多亦不可得一切有情無所有故甚深般若波
羅蜜多亦無所有一切法無所有故甚深般若
波羅蜜多亦無所有一切有情不思議故甚深
般若波羅蜜多亦不思議一切法不思議故甚
深般若波羅蜜多亦不思議一切有情無戲論
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戲論一切法無戲
論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戲論 讃曰。
第五以人法無得虚僞深妙離言四種以即
般若
經曰一切有情無邊際故「甚深般若波羅蜜
多亦無邊際一切法無邊際故甚深般若波羅
蜜多亦無邊際一切有情有業用故當知般若
波羅蜜多亦有業用一切法有業用故當知般
若波羅蜜多」亦有業用 讃曰。第六以人法
廣大作用二種即於般若。以境廣大智亦如
是。以境具有流轉業用般若亦有觀照境界
除斷之用
經曰佛説如是「性平等性甚深理趣最勝法已
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平等般若
理趣最勝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則能通達
平等法性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讃曰。第三
歎徳。性平等性者眞如實相體性平等人法
本性故名性平等性。則能通達平等法性由
聞信等此性平等威神力故。故能通達平等
法性。平等法性即深般若波羅蜜多。深般若
波羅蜜多義合二種。一實相二觀照。今達實
相由觀本性遍人法故。前文所即深般若者
即是觀照。不爾如何實相般若亦有業用
經曰於諸有情「心無罣礙疾證無上」正等菩
提 讃曰。所依法性尚能通達。能依人法理
亦無礙。罣者障也礙者拘礙。通達人法亦無
障礙。達所依故能依亦達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一切住持藏法如來之相
爲諸菩薩宣説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有情住持
遍滿甚深理趣」勝藏法門 讃曰。此第二段
有情住持勝藏法門。修觀觀照遍諸人法皆
善縁故。文中有三此即第一。標所説法門之
名就中復二。初説依相後説其名。住持藏法
者。住謂住止謂如來藏等無始有情皆依之
住。或此先住諸有情中。持謂住持謂如來藏
等住持有情。爲有情本亦能住持一切佛法
所有種子。藏法者謂如來藏即無爲中含容
無邊佛功徳故名之爲藏。一切有情住持遍
滿謂如來藏遍滿依住有情身心。能持一切
佛法功徳。此即一切殊勝寶藏。詮此教法名
爲法門。如來藏義是根本名。故不説餘金剛
藏等
經曰謂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
遍故 讃曰。自下第二正陳所説於中有四。
此即第一。一切有情皆如來藏者如來藏者
即是眞如在纒之名。出纒之時名法身故。藏
謂庫藏諸佛所有一切功徳皆在其中名如來
藏。現行功徳未能起故不名法身。又此眞性
正實如來藏在纒中名如來藏。一切衆生皆
有眞理故勝鬘云。夫生死者是如來藏。普賢
菩薩自體遍故者。賢謂賢善。遍體三業一切
賢善故名普賢。菩薩證此普賢善理。又其自
體普皆賢善。三業等法一切皆賢。由是菩薩
所證眞理。能證有爲自體等法。一切調順竝
皆賢善又由此性體遍三業能令三業普皆賢
善故名普賢。然今菩薩普賢本性即如來藏。
故説普賢菩薩自體遍有情體故。有情者皆
如來藏。廢用顯體名普賢遍
經曰一切有情「皆金剛藏以金剛藏」所灌灑
故 讃曰。此即第二。一切有情皆金剛藏即
如來藏。堅實難壞能有破裂生死之徳名金
剛藏。金剛藏菩薩能證於此金剛藏理。亦能
獲得金剛藏智名金剛藏。然今一切有情本
體皆金剛藏。然以般若金剛藏教灌灑身心
悉得堅實破裂生死堅固之法。故知有情皆
金剛藏。灌者入身心之義。灑者破生死之業。
以彼展轉金剛藏教所灌灑時破生死故
經曰一切有情「皆正法藏一切皆隨」正語轉
故 讃曰。此即第三。一切有情皆正法藏正
法即是般若眞教。藏謂庫藏一切有情皆是
正法之庫藏也。以諸有情皆能隨順正語轉
故。言正語者謂順理語即是。契經謂諸有情
皆能隨順正語而轉。轉謂動轉能依正語聖
教法行得堅實法故。有情性相竝名有情。從
諸有情發起正語。故諸有情名正法藏
經曰一切有情「皆妙業藏一切事業」加行依
故 讃曰。此即第四。一切有情皆妙業藏。妙
業即是菩薩所有諸善三業藏。義同前。一切
有情皆是菩薩妙業庫藏。菩薩欲起諸善事
業皆爲有情。或爲證彼有情本性或欲拔彼
生死苦惱發起加行。故有情是加行所依。所
依即藏。從諸有情起妙業故。上來四種第一
法體談本藏故。第二法用破生死故。第三教
依無倒本故。第四徳依諸徳本故。若不能曉
與此相違
經曰佛説如是「有情住持甚深理趣勝藏法已
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遍滿般若
理趣勝藏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則能通達
勝藏法性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讃曰。自下
第三歎經勝徳。勝藏法性即如來藏等四種
勝藏。法本性故。由今聞等故後通達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究竟無邊際法如來之相
爲諸菩薩宣説般若波羅蜜多究竟住持法義
平等」金剛法門 讃曰。自下第三二段明行
得果於中分二。初無邊無際究竟法門。得二
果時廣深一味極殊勝故自利果徳。後甚深
理趣無上法門。得二果已自利利他爲三界
主隨諸有情所願皆從。利他果徳。此即初段。
就此初段中文有其三。此即第一總標所説
法門之號。於中復二。初説所依後辨其名。究
竟者最勝義。第一義無上義窮極義。無邊者
廣無際者深。此意説言。佛身最勝廣深之法。
究竟住持法義平等者。究竟者同前釋。住者
依止持者住持。法者能詮文字之教。義者所
詮理趣之義。平等者相似義不異義。金剛者
堅實義能破義。謂最勝依止住持教理不異
破壞生死。法門謂法義皆能無邊際等故。又
究竟住持住持一切諸佛法故。法義平等相
順無二。金剛法者能破生死堅實法門
經曰謂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邊故一切如
來」亦無邊 讃曰。此下第二正陳所説。前性
平等性最勝法門中。説一切有情無邊等故甚
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般若既通實相觀照
文字等五。三身如來隨亦無邊。實相之理法
身無邊。觀照之智報身無邊。依此二種化身
應物隨縁。即現業用無邊。無邊者廣量難測
故。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無限善根所引生故」
經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際故一切如來」
亦無際 讃曰。無際者深妙難知故。亦由三
劫難修所得故。深般若名爲無際。此成三身
亦名無際。非是二乘凡夫等類十地菩薩所
能知故
經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一味故一切法」亦
一味 讃曰。此能觀觀照及所觀理方便等
五法皆一味故名爲平等。一味者一相義。謂
無相和合義無分別義。又一味者堅實故離
苦樂相無歡戚故。其一切法若教若義皆亦
一味。隨二般若無乖諍故。佛地經説。譬如三
十三天未入雜林。終不能於若事若受無我
我所和合受用。若入雜林即無分別隨意受
用。由此雜林有如是徳能令諸天入此林者。
天諸果報若事若受無所思惟和合受用。如
是菩薩若未證得無生法忍終不能得平等之
心平等之捨。乃與一切聲聞獨覺無有差別。
有二想故。彼不能住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若
已證得無生法忍遣二想故得平等心。遂與
聲聞獨覺差別。由平等心而能住捨受用和
合一味事智。彼論説言。三十三天有一雜林
諸天和合福力所感。令諸天衆不在此林宮
殿等事苦樂受等勝劣有異。有我我所差別
受用。若在此林若事若受都無勝劣。皆同上
妙無我我所和合受用。能令平等和合受用
故名雜林。此由諸天各修平等和合福業増
上力故。令彼諸天本識變現同處同時同一
相法。由彼雜林増上力故。令彼轉識亦同變
現雖各受用而謂無別。如是地前地上菩薩
差別無差別亦復如是。二相無相所引生故
未得無生及得別。故即彼經云。又如種種大
小衆流未入大海各別所依。異水少水水有
増減。隨其水業所作各異。少分依持水族生
命。若入大海無別所依水無差別水無限量
水無増減。所作業一廣大依持水族生命。如
是菩薩若未證入如來清淨法界大海各別所
依。異智少智智有増減。隨其智業所作各異。
少分衆生成熟善根之所依止。若已證入如
來清淨法界大海無別所依。智無限量智無
増減受用和合一味事智無量衆生成熟善根
之所依止。彼論説言。水別所依種種地方爲
所依故。菩薩所依別別如來爲所依故。異水
者清濁灰美水差別故。菩薩異智者各別勝
解所修成故。所餘法譬隨義可知。菩薩既然。
故修成時成佛之位三身萬徳各唯一味
經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究竟故一切法」亦
究竟 讃曰。此觀照及境文字等五最勝第
一名爲究竟。諸法及義隨般若亦爾。此中意
顯。由深般若因位・文字・眷屬・境界・無邊無
際一味究竟。所行之行得三身果。所説法義
隨身亦爾。有深般若諸法本性。本性既一味
究竟故法亦爾
經曰佛説如是「無邊無際究竟理趣金剛法
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究竟般
若理趣金剛法門信解受持讀誦修習一切障
法皆悉消除定得如來執金剛性疾證無上」
正等菩提 讃曰。此即第三歎經勝徳。既聞
般若及佛三身所有法義無邊際等。一切障
法皆悉銷除定得如來執金剛性。謂領受此
能破生死眞實本性眞如法界。疾證無上正
等菩提。此中具有滅惡攝善二種勝徳
經曰爾時世尊「復依遍照如來之相爲諸菩
薩宣説般若波羅蜜多得諸如來祕密法性及
一切法無戲論性大樂金剛不空神呪金剛法
門初中後位最勝第一甚深理趣」無上法門
讃曰。此第二段甚深理趣無上法門。得二果
已自利利他爲三界主隨諸有情所願皆從利
他果徳。遍照智者即一切智一切種智。如睡
夢覺如蓮華開。通達諸法遍能自利及利他
盡名爲遍照。得諸如來祕密法性。得謂獲證。
謂此法門能得祕密等。可貴可重名祕幽隱
難知名密。即是有爲一切殊勝幽微諸法謂
菩提是。及一切法無戲論性即眞法界。離諸
名言及分別故。大樂者得無漏樂。樂有五種。
一因樂二受樂三苦對治樂四斷受樂五無惱
害樂。此中有四。一出離樂二遠離樂三菩提
樂四涅槃樂。今得此五及後四種故言大樂。
遍滿法界倶是樂故。金剛者能破義一切障
法悉能破故。不空者顯此妙法非空無果必
有靈驗殊勝異果名爲不空。神呪者神謂聖
徳理事自在。呪謂總持謂十方佛共有聖徳
名之爲神。以一略言具一切佛法所有功徳。
破滅一切生死怨敵。總含諸徳故名總持。此
名爲呪。金剛法性者諸佛般若堅實諸法此
爲第一故名法性。此上所詮法門所得行。以
下總是能得法門。初中後位者謂此經中初
説中説後説三位。或發心修行證得三位。或
聽聞修行離欲三位。此爲最勝無二第一無
上法行。由此法門最第一故能證如來祕密
法性等
經曰謂大貪等「最勝成就令大菩薩」大樂最
勝成就 讃曰。自下第二正陳所説文中有
二。初以三復次説菩薩行十惡業道等因所得
果利。後三復次説陀羅尼。初中有三復次。初
復次中有二。初明惡業道貪等爲因所得果
利。後明善業道般若爲因所得果利。明貪等
爲因中初明自利果。後明利他果。明自利果
中明由貪等爲因展轉得四種果。一由貪等
爲因得大樂。二大樂爲因得大覺。三大覺爲
因得能降四魔。四降四魔爲因得自在。云何
名爲謂大貪等最勝成就。所謂菩薩於其因
中翻其生死十惡業道。自行出世十惡業道。
一能殺生。謂斷衆生生死流轉斷是殺義。二
不與取。無有與者自然攝取是無他求自攝
益義。三欲邪行。了知欲爲邪而修於正行。
若分別欲實知唯邪如有頌言。佛説貪恚癡
皆從分別起。淨不淨顛倒此亦爲縁生。淨不
淨顛倒爲縁而有者彼自性皆無故顯非眞
實。四妄語。若於妄中能説爲妄。如有頌言一
切虚妄法世尊如實説。於虚妄法中諸行最
虚妄。五離間語。云何貝戍尼謂常居最勝空。
貝戍尼言顯目離間語密詮常勝空。貝表勝
義戍表空義尼表常義。今取密義。六麁惡語。
云何波魯師謂善安住所知彼岸。此波魯師
顯目麁惡語密詮住彼岸。彼岸即是一切智。
佛於其中能善安住名波魯師。七綺間語。若
正説法品類差別。八貪欲。攝大乘説若有數
數欲自證得無上靜慮。此意但説從散引生
但言貪定。謂起大貪欲欲無上菩提。貪於生
死度脱有情名爲貪欲。九嗔恚。若於其心能
正憎害一切煩惱。已斷已滅是憎害義。十邪
見。若一切處遍行邪性皆如實見。即見一切
虚妄分別邪亂爲性。雖諸菩薩密行十惡業
道今擧意業大貪爲首。據實通行三業爲因。
由此菩薩最勝成就行此十因故感前五種樂。
勝於凡位所有諸樂故名最勝。又大樂者謂
五修果離種種相得法苑樂。如前已辨
經曰大樂最勝成就「令大菩薩一切如來」大
覺最勝成就 讃曰。證得五樂法苑樂故能
得大覺覺自及他若理若事。菩薩位得一切
佛因佛位名得大覺圓滿
經曰一切如來「大覺最勝成就令大菩薩降
伏一切」大魔最勝成就 讃曰。由覺事理自
他邪正故能永斷四種大魔
經曰降伏一切「大魔最勝成就令大菩薩普大
三界」自在最勝成就 讃曰。由降四魔超過
三界。得尊位果故普大三界。不爲生死四魔
所壞故名自在。略説自在有其十種。謂壽自
在。心自在。衆具自在。此三因施度圓滿。業自
在生自在由戒度圓滿。勝解自在由忍度圓
滿。願自在由勤度圓滿。神力自在由定度圓
滿。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度圓滿。如攝論等
第九卷説。此十自在以宗而説名自利果。證
得之時亦有分位故佛自在普大於三界。故
有頌言。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
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故佛世
尊普大三界。略而言之清淨法界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福徳智慧二種
莊嚴故爲最勝
經曰普大三界「自在最勝成就令大菩薩能
無遺餘拔有情界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畢竟
大樂最勝成就 讃曰。上明自利下明利他
於中有二。初明廣大第一之心利他之行。所
以者何。下後明常心不顛倒心利他之行。
能無遺餘拔有情界者即所有衆生。衆生所
攝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
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竝皆拔苦而與其
樂。無一衆生非悲智境故無遺餘。遺者遺落
失沒之義。餘者剩杖殘不盡義。拔謂拔濟拔
諸有情無一有情遺落失沒剩杖殘叢而不拔
者。意樂遍滿十方三界五趣四生。故名廣大
心也。利益安樂畢竟大樂最勝成就者利益
有十利。謂菩薩地説。一純利・二共利・三利益
種類利・四安樂種類利・五因攝利・六果攝利・
七此世利・八他世利・九畢竟利・十不畢竟利。
安樂有五如前已説。又攝善名利益離惡名
安樂。等有十對解如唯識疏。畢竟大樂所謂
涅槃金剛經云。我皆令入無餘涅槃。彼通三
乘但説涅槃不説餘者。今取菩提及涅槃樂。
即是有爲無爲一切無漏所有功徳。令諸有
情怡適調順無所違損。無所逼惱故名大樂。
即第一心欲令有情住極勝處故名第一
經曰所以者何「乃至生死流轉住處有勝智
者齊此常能以無等法饒益有情」不入寂滅
讃曰。所以者何徴其所由拔諸有情能無遺
餘致涅槃界之所以者何謂是也乃至生死流
轉住處者能盡未來時無限也。能隨十方一
切有情生死流轉之時時名節。十方世界住
處所在即顯處廣時廣。有勝智者謂能共離
我及我所。離人法執名勝智者。生法二智悉
皆圓滿即是其言心不顛倒也。名勝智者離
二執故。齊此常能以無等法饒益有情不入
寂滅。齊十方界處齊未來際生死之時。常
能以此第一最勝無等類法利樂有情。有情
無限入涅槃期不可窮盡故。勝智者隨諸有
情不入寂滅。何以故。以無法執及有情執無
自他相故。利有情常無窮盡。如世父母拔濟
男女心生悲愍無自他相。不憚劬勞故能長
時生悲濟意。菩薩亦爾。故名常心。因中四心
既圓滿已故至佛位能益有情無盡限期。常
能濟拔十方法界皆度脱盡。即是金剛四種
心因得四果也
經曰又以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成立勝智
善辦一切清淨事業能令諸有」皆得清淨 讃
曰。初復次中上來以貪等爲因所得果利。此
以般若爲因所得果利。方便者由智慧力隨
諸有情病行機器意樂應時即爲顯現説法等
事。故名方便。曲順時宜令其入道之前加行
名爲方便。如在路行見人逐兎。他問見不應
坐答言。我實不見爲護殺事即現坐相云我
不見。非是立時我不見也。不犯妄言護殺事
成。菩薩亦爾。欲令衆生捨僞入眞。於無名法
以名字説隨其輕重時節所宜。應機而説令
其入道。以象表無象以言表無言。不稱其眞
故名方便。妙得其趣應物隨時處事之間。亦
不曾失故名善巧。成立勝智由此善巧爲其
因故。果得勝智。勝智即是二智所攝。方便善
巧波羅蜜多。智之差別有其二種。一迴向二
拔濟此迴向也。究竟歸一切智故。善辨一切
清淨事業者謂神通・記心・漏盡・三種。福智二
因自他二利一切善事悉皆善辨。能令諸有皆
得清淨者三有九有因果雙亡。生死染汚悉
皆銷滅故名清淨。即一切惡悉皆除滅。前貪
等爲因雖有二利宗在利他。起四種心此以
般若爲因能修善盡能除惡盡。菩提之心既
有三種所得果利亦有其三。雖前門説貪等
爲因體即般若以異名説。一切皆以般若爲
性。此上總是初復次解
經曰又以貪等「調伏世間普遍恒時乃至諸
有皆令清淨」自然調伏 讃曰。自下第二重解
貪等所得果利於中有二。初明利他後明自
利。此利他也。謂以貪等調伏世間等者謂佛
菩薩觀諸有情多慳所蔽。雖有珍財不能修
福亦不自用。如割身肉深生痛惜。菩薩知其
因慳所蔽増長惡業當墮惡趣無有出期。遂
起大貪集其財寶。令捨慳吝不起惡業。菩薩
實是後得智中大悲之心起此貪等。不爲己
身名利諸衆眷屬恭敬。故起一貪増百千善。
由是善財求善知識。遇見一王殺縛鞭杖無
量衆生。善財心悔王語之言。此諸衆生愚鈍
恨悷若不苦楚終不調伏。故我苦之。善財方
解如仙譽國王殺五百波羅門更増功徳。此
亦如是。一切十惡所有業道皆準此知。故起
貪時菩薩大利
經曰又如蓮華「形色光淨不爲一切穢物所染
如是貪等饒益世間住過有過」常不能染 讃
曰。此明貪等自利之行。菩薩身心起此貪等
形色光淨。不爲一切穢物煩惱所能染汚。故
留煩惱助願受生作大自在。若是佛者似其
貪等以此貪等饒益有情。設住煩惱過失之
心住餘有漏善無記心名爲有過。過是漏義。
於此三性一切時中不能染汚。如蓮華等雖
出泥中泥不能染。菩薩之心亦復如是
經曰又大貪等「能得清淨大樂大財三界自在
常能堅固」饒益有情 讃曰。此即第三復次
重釋。又大貪等者謂我貪等。貪名貪好。恐身
造惡當墮生死。貪爲自身修道離苦。故維摩
云。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毛髮許。
以空邪見無斷修故。若貪有我恐増惡名便
増修道。因以貪等果得大樂七種聖財法界
珍財爲三界主。不爲過染得十自在。於一切
時於一切處於一切事堅固饒益一切有情。
有情饒益即菩薩利。此中三種由昔因中或在
果位能以貪等爲因修習。故在果位得果無
邊。初是實行爲返惡故説相似貪。第二大悲
所逼説相似貪。第三爲求利己説相似貪。然
正起行生死煩惱惡業皆滅。故染貪等一切
皆亡如何説起
經曰爾時如來「即説神呪。納慕薄伽筏帝
剌壤波囉弭多曳薄底丁履反
下同
筏攃七葛反羅曳
罨跛履弭多窶拏曳薩縛呾他掲多跛履
布視多曳薩縛呾他掲多奴壤多奴壤多邲
壤多曳呾姪他缽剌&T004197;一第反
下同
缽剌&T004197;
訶缽剌&T004197;缽剌壤婆娑羯囇缽剌壤路迦
羯囇
案馱迦囉毘談末泥
悉遞
蘇悉遞
悉殿都漫薄伽筏底
薩防伽孫達囇
薄底
筏攃囇
缽剌娑履多喝悉帝
參磨濕嚩娑
羯囇
&MT01549;&MT01549;
&MT01549;悉陀二十
劍波劍波
浙羅浙羅二十
曷邏嚩曷邏嚩二十
阿掲車阿
掲車二十
薄伽筏底二十
麼毘濫婆二十
莎訶二十
 如是神呪三世諸佛皆共宣説同所護念能
受持者一切障滅隨心所欲無不成辨疾證無
上正等菩提。爾時如來復説神呪納慕薄伽
筏帝缽剌壤波囉弭多曳呾姪他牟尼
達謎僧掲洛訶達謎遏奴掲洛訶達謎
毘目底達謎薩馱奴掲洛訶達謎吠室洛
末拏達謎參漫多奴跛履筏剌呾那達謎
窶拏僧掲洛訶達謎
薩縛迦羅跛履波剌那
達謎
莎訶
如是神呪是諸佛母能誦持者
一切罪滅常見諸佛得宿住智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爾時如來復説神呪。納慕薄伽筏帝
剌壤波囉弭多曳怛姪他室囇曳室囇
室囇曳室囇曳細莎訶。如是神呪具
大威力能受持者業障消除所聞正法總持不
忘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讃曰。自下第二段三
復次呪。此第一呪。歎徳如文。諸佛口同説心
皆共護念。護者加持念者記憶。諸佛之心加
持不忘。隨心所欲除諸惡願善者皆從。其第
二呪歎徳之中出生諸佛名之爲母。一切諸
佛生其本故。宿住智者所生之處皆得妙智
知過去世住劫等事。善惡因果皆能了知。即
宿住智。其第三呪歎徳之中具大威者衆徳
莊嚴一切敬畏。力者能伏一切。所聞正法總
持不忘者得法義持。念慧明記應永不忘。故
此中所釋逐彼歎文。所餘異文準義可解
經曰爾時世尊「説是呪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
若諸有情於毎日旦至心聽誦如是般若波羅
蜜多甚深理趣最勝法門無間斷者諸惡業障
皆得消滅諸勝喜樂」常現在前 讃曰。自下第
三歎經勝徳於中分二。初別歎此處一段法
門。第二總歎一卷經徳。就初之中文有其三。
初歎滅惡攝善徳。次歎種因方遇徳。後歎所
在應尊徳。初歎之中初總歎斷惡得善徳。後
別歎引生諸善徳。此爲初也
經曰大樂金剛「不空神呪現身必得究竟成滿
一切如來金剛祕密最勝成就不久當得大執
金剛」及如來性 讃曰。自下別歎引生諸善
徳。於中有三。一成滿大樂金剛呪。二成就金
剛祕祕法。此即教行及理法寶現前必得。三
得執金剛如來性此在佛位大執金剛謂佛眞
智。如來性者即是法身果法寶也。此後二果
因位不成故言當得至佛得故
經曰若有情類「未多佛所植衆善根久發大願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最勝法門不能
聽聞書寫讀誦供養恭敬」思惟修習 讃曰。此
下第二種因方遇徳。凡所修習行願必兼。若
先無二不能於此起十法行。於中有七。一聽
聞二書寫三讀四誦五供養恭敬六思惟七修
習。餘三法行亦復如是。謂施他受持開演三
種。此中之書寫尚由因遇。況復受持等。此等
都明無因不遇
經曰要多佛所「植衆善根久發大願乃能於此
甚深理趣最勝法門下至聽聞一句一字況能
具足」讀誦受持 讃曰。自下正論有因方遇。
其文可解。義準前知。不能具説十種竝然」
經曰若諸有情「供養恭敬尊重讃歎八十殑伽
沙等倶胝那庾多佛乃能具足聞此般若波羅
蜜多」甚深理趣 讃曰。上明一句一字尚假
先因。此明從首至終故資多行。四事倶羅號
爲供養。三業虔奉立恭敬名。頂載慇懃復稱
尊重。先談不已又名讃歎。殑伽者恒神之名。
等者相似。佛數齊均與沙相似。此河之中純
沙無石。如今渭水無石唯沙。倶胝者百萬也。
那庾多者萬萬也。一顆沙爲一倶胝那庾多。
佛令供養等八十殑伽沙百萬之萬萬佛。乃
能具足聞此深經。不爾。無能具聞深義。以經
深理非是小智下愚所知。故假大因。今方修
遇。歡哉今者幸遇靈文
經曰若他方所「流行此經一切天人阿素洛等
皆應供養如佛制多有置此經在身或手諸天
人等」皆應禮敬 讃曰。自下第三所在應尊
徳。在處處尊在人人貴。隨文可解。佛制多者
舊云支提。即塔廟。塔廟安置化身遺骨尚可
敬嚴。況此法身能無供養
經曰若有情類「受持此經多倶胝劫得宿住智
常勤精進修諸善法惡魔外道不能稽留四大
天王及餘天衆常隨擁衞未曾暫捨終不横死
枉遭衰患諸佛菩薩常共護持令一切時善増
惡減於諸佛土隨願往生乃至菩提」不墮惡
趣 讃曰。自下第二總歎一卷經之勝徳。於
中有二。初略別歎。後總結歎。此即初也。於中
有十徳。一多劫得宿住智。二所生常精進修
善。三魔等不稽留。四諸天常衞護。五終不横
死。六無枉衰患衰。謂禍起衰家敗身。患謂染
疾終無此事。七佛及菩薩常所護念。八令惡
滅善生。九隨願生佛土。十從今日後乃至菩
提不墮三惡趣。惡趣之言通攝人中三種惡
趣。皆亦不墮。謂無形黄門二形女人
經曰諸有情類「受持此經定獲無邊勝利功徳
我今略説」如是少分 讃曰。此總結歎也。所
詮眞相窮本性之甚深。能詮教門因玄宗之
極妙。受持者獲利無邊未可具言故説少分
故。修行者欲證此徳當勤修學究竟取證。方
知此經勝利無盡
經曰時薄伽梵「説是經已金剛手等諸大菩薩
及餘天衆聞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讃
曰。此即第三感悟修行分。諸大菩薩集報土
之上人。及餘天衆會化身之大士。皆感如來
盛説能悟寂止之宏宗。順領深心修行散席
般若理趣分疏卷第三大尾
 享保丙申歳十月吉日
京 兆 吉 田 元 信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