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莊嚴經論 (No. 1604_ 無著波羅頗蜜多羅譯 ) in Vol. 31

[First] [Prev]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惱。如是則無解脱。以是故不應欲得有實人。
以我見等過皆悉起故。如是別説菩提分已。
次總結前義。偈曰
    慚羞等功徳 菩薩常具足
    自利既不捨 亦令他利成
釋曰。此義如前所顯略説。覺分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一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功徳品第二十二
釋曰。已説菩薩諸覺分。次説菩薩諸功徳。偈

    捨身及勝位 忍下亦長勤
    不味不分別 六行説希有
釋曰。此偈顯示行希有。檀行者。若能施自身
命。則爲希有。餘非希有。戒行者。若能棄捨勝
位慕道出家。則爲希有。餘非希有。忍行者。
若能不顧身命忍於下劣衆生。則爲希有。餘
非希有。精進行者。若能長時正勤乃至窮生
死際而不斷絶。則爲希有。餘非希有。禪行者。
若能於勝定樂而不噉味不彼受生。則爲希
有。餘非希有。慧行者。若能起無分別智。則爲
希有。餘非希有。若聲聞人分別四諦而有厭
離。菩薩則不爾。是名六種行希有。偈曰
    生在如來家 得記并受職
    及以得菩提 四果説希有
釋曰。此偈顯示果希有。菩薩有四種果。一者
入初地時生如來家。是須陀洹果。二者於第
八地中而得授記。是斯陀含果。三者於第十
地中而得受職。是阿那含果。四者佛地。是
阿羅漢果。前三是學果。第四是無學果。
已説菩薩希有。次説菩薩非希有。偈曰
    離欲與得悲 勝修及平等
    依此修諸度 是行非希有
釋曰。若菩薩已得離欲而行布施非爲希有。
不染於物物易捨故。若菩薩已得大悲而持
戒忍辱非爲希有。若菩薩已得勝修。謂第八
地。由無功用無分別故。行後三度非爲希有。
若菩薩已得自他平等心行一切諸度亦非希
有。由利他時即如自利。無有退屈心故。已説
菩薩非希有。次説菩薩平等心。偈曰
    菩薩愛衆生 不同生五愛
    自身與眷屬 子友及諸親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於諸衆生得平等心。衆
生有五種愛心不得平等。一愛自身。二愛眷
屬。三愛兒子。四愛朋友。五愛諸親。由此五
愛不得平等亦非畢竟。如人或時亦行自害。
菩薩愛衆生心則平等。由不捨不退故。偈曰
    無偏及無犯 遍忍起善利
    禪亦無分別 六度心平等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行六度得心平等。無偏
者。是布施心平等。於諸求者不墮愛憎故。
無犯者。是持戒心平等。乃至微細戒行亦不
缺故。遍忍者。是忍辱心平等。普於勝劣衆生
皆能忍故。起善利者。是精進心平等。爲起一
切善根及起自他一切種利而勤行故。禪*亦
者。是學定心平等。菩薩修定亦爲起諸善根
及爲起諸利益而精進故。無分別者。是修慧
心平等。從初發心乃至究竟所行諸度皆三
輪清淨故。是名諸度心平等。已説菩薩平等
心。次説菩薩饒益衆生事。偈曰
    令器及令禁 耐惡與助善
    入法亦斷疑 六行饒益事
釋曰。此偈顯示諸菩薩以六波羅蜜饒益諸
衆生。令器者。以施饒益。令彼得成修善器故。
令禁者。以戒饒益。隨其堪能而令持故。耐惡
者。以忍饒益。能受衆生違逆事故。助善者。以
進饒益。佐助衆生營善業故。入法者。以定
饒益。迴邪入正通力能故。斷疑者。以智饒益。
若凡若聖所有疑網皆除故。已説菩薩六度
饒益。次説菩薩七似饒益。一似母饒益。二似
父饒益。三似善友饒益。四似同侶饒益。五似
健奴饒益。六似闍梨饒益。七似和上饒益。
問云何似母饒益。偈曰
    等心生聖地 長善防諸惡
    教習以多聞 五業如慈母
釋曰。譬如慈母於子作五種饒益業。一懷胎。
二出生。三長養。四防害。五教語。菩薩饒益衆
生五業亦爾。一等心向衆生。二生之於聖地。
三長養諸善根。四防護諸惡作。五教習以多
聞。是名菩薩五種似母業。問云何似父饒益。
偈曰
    令信令戒定 令脱令勸請
    亦爲防後障 五業如慈父
釋曰。譬如慈父於子作五種饒益業。一下種
子。二教工巧。三爲娉室。四付善友。五爲絶債
不令後償。菩薩五業亦爾。一令起信以爲聖
體種子。二令學増上戒定以爲工巧。三令得
解脱喜樂以爲娉室。四令勸請諸佛以爲善
友。五爲遮諸障閡以爲絶債。是名菩薩五
種似父業。問云何似善友饒益。偈曰
    祕深及呵犯 讃持與教授
    令覺諸魔事 五業如善友
釋曰。譬如善友於己作五種饒益業。一密語
爲覆。二惡行令斷。三善行稱譽。四所造佐助。
五遮習惡事。惡事四種。一射獵。二姦非。三耽
酒。四博戲。菩薩五業亦爾。一非器者祕其深
説。二犯戒者如法呵責。三具戒者以善稱譽。
四修行者教令速證。五魔事者即令覺知。是
名菩薩五種似善友業。問云何似同侶饒益。
偈曰
    與樂及與利 樂恒利亦恒
    及以不離散 五業如同侶
釋曰。譬如有智同侶於己作五種饒益業。一
與樂。二與利。三恒與樂。四恒與利。五不乖
離。菩薩五業亦爾。一與不顛倒樂。世間成
就者名樂。由此得樂受故。二與不顛倒利。出
世成就者名利。由此對治煩惱病故。餘三可
解。是名菩薩五種似同侶業。問云何似健奴
饒益。偈曰
    成生開出要 忍害與二成
    示以巧方便 五業如健奴
釋曰。譬如健奴爲主作五種饒益業。一極諸
所作。二得不欺誑。三忍諸打罵。四作事精好。
五解巧方便。菩薩五業亦爾。一成熟衆生。二
開示出要。三忍諸惡事。四與世間樂。五與出
世利。是名菩薩五種似健奴業。問云何似闍
*梨饒益。偈曰
    遍授及示要 舒顏亦愛語
    不求彼恩報 五業如闍*梨
釋曰。得無生忍者説爲闍*梨。譬如闍*梨於
弟子作五種饒益業。一教其諸法。二示其速
要。三身知舒顏。四口知愛語。五心無悕望。
菩薩五業亦爾應知。問云何似*和上饒益。偈

    令滿及令脱 斷障與世樂
    及與出世利 五業如*和上
釋曰。譬如*和上於弟子作五種饒益業。一
度令出家。二與其受戒。三禁斷諸過。四攝持
以財。五教授以法。菩薩五業亦爾。一令滿二
聚。二令得解脱。三令斷諸障。四與世間樂。五
與出世利。是名菩薩五種似*和上業。已説菩
薩七似饒益。次説衆生六種報恩。偈曰
    不著及不犯 知作亦善行
    如是修六度 是報菩薩恩
釋曰。如菩薩饒益衆生。衆生報菩薩恩亦如
是。不著者。布施報恩。不犯者。持戒報恩。知
作者。修忍報恩。菩薩愛忍彼知而作。即是報
恩。善行者。行餘三度報恩。以精進行定慧即
得解脱故。後三度合名善行。已説衆生六種
報恩。次説菩薩五種希望。偈曰
    六増及六減 成生與進地
    大覺是五處 希望有五種
釋曰。諸菩薩於五處常起希望。一希望六度
増長。二希望六蔽損減。三希望成熟衆生。四
希望勝進諸地。五希望無上菩提。是名五種
希望。已説菩薩五種希望。次説菩薩四種不
空果。偈曰
    斷怖與發心 除疑亦起行
    四事化衆生 必定不空果
釋曰。諸菩薩四業利益。衆生必不空果。一爲
説深法必得不怖。二令發菩提心必得佛果。
三爲之斷疑必無重起。四爲説六度必能修
習。是名四業不空果。已説菩薩四種不空果。
次説菩薩六種正行。偈曰
    離求離後有 遍起諸功徳
    修禪捨無色 智合方便行
釋曰。離求者。布施正行不望報故。離後有者。
戒忍正行不求後有故。遍起諸功徳者。精進
正行。修禪捨無色者。禪定正行。智合方便行
者。般若正行。三輪清淨爲般若。迴向菩提爲
方便。如寶積經説。施不求報如是廣説。已
説菩薩六種正行。次説菩薩六度進退分。偈

    著財與毀禁 慢下將墮善
    噉味亦分別 是退翻爲進
釋曰。六度所對治是退分因。翻彼所對治。即
是能對治。應知即是進分因。已説菩薩六度
進退分。次説菩薩六度眞似功徳。偈曰
    假許及詐相 誑喜亦僞勤
    身靜口善説 是似翻即眞
釋曰。假許者是似布施。謂語求者言所有恣
取而彼來即悋。詐相者是似持戒。謂覆藏諸
惡而詐善威儀。誑喜者是似忍辱。謂甘言虚
悦而規害待時。僞勤者是似精進。謂虚説我
求佛果而實心希世報。身靜者是似禪定。謂
身口端默而惡覺擾心口。善説者是似般若。
謂爲他巧説而身自不行。此六是不眞行。翻
此不眞行即爲眞行。已説菩薩眞似功徳。次
説菩薩爲衆生除六蔽。偈曰
    與彼六度行 除彼六蔽障
    菩薩化衆生 地地皆如是
釋曰。衆生有六蔽能障彼六波羅蜜。所謂慳
貪破戒嗔恚懈怠亂心愚癡。菩薩如其次第。
給其所須令行布施。乃至令行般若。使彼衆
生得除六障。即是與施乃至與智。已説菩薩
除衆生六蔽。次説諸佛授菩薩記。偈曰
    授記有二種 人別及時別
    轉記及大記 此復爲二種
釋曰。授記有二種。一人差別。二時差別。人差
別授記有四種。一未發心授記。謂性位。二已
發心授記。三現前授記。四不現前授記。時差
別授記有二種。一有數時授記。二無數時授
記。復次更有二種授記。一轉授記。二大授記。
轉授記者。謂記彼菩薩後於如是如來如是
時節當得授記。問云何大授記。偈曰
    八地得無生 斷慢斷功用
    諸佛及佛子 一體同如故
釋曰。大授記者。謂在第八地中得無生忍時。
由斷自言我當作佛慢故。及斷一切分別相
功用故。得一切諸佛菩薩同一體故。問云何
同一體。答不見諸佛諸菩薩與自己身而有
差別。何以故。同一如故。偈曰
    刹土及名號 時節與劫名
    眷屬并法住 記復有六種
釋曰。復有此六種授記。一者於如是刹土。二
者有如是名號。三者經如是時節。四者有如
是劫名。五者得如是眷屬。六者如是時節正
法住世。已説諸佛授記。次説菩薩六種決定。
偈曰
    財成及生勝 不退與修習
    定業無功用 六事決定成
釋曰。菩薩由六度増上得六種決定。一者財
成決定。由施常得大財成就故。二者生勝決
定。由戒常得隨意受生故。三者不退決定。由
忍諸苦常不退故。四者修習決定。由進恒時
習善無間息故。五者定業決定。由禪成就衆
生業永不退故。六者無功用決定。由智得無
生忍無分別智自然住故。已説菩薩六種決
定。次説菩薩六種必應作。偈曰
    供養及學戒 修悲亦勤善
    離諠深樂法 六事必應作
釋曰。諸菩薩爲成就六度故。於諸地中決定
應作六事。一者必應供養。此爲成就檀度。若
不長時供養則檀度不得圓滿。供養義如供
養品説。二者必應學戒。此爲成就戒度。若不
長時學戒則戒度不得圓滿。三者必應修悲。
此爲成就忍度。若不長時忍諸不饒益事則
忍度不得圓滿。四者必應勤善。此爲成就進
度。若心放逸不修諸善則進度不得圓滿。五
者必應離諠。此爲成就禪度。若在聚落多諍
擾心則禪度不得圓滿。六者必應樂法。此爲
成就智度。若不遍歴諸佛聽法無厭。如海納
流無時盈溢。則智度不得圓滿。已説菩薩六
種必應作。次説菩薩六種必常作。偈曰
    厭塵及自省 耐苦修善法
    不味不分別 六行必常起
釋曰。諸菩薩爲成就六度故。必應常作六事。
一者厭塵。謂知五欲過失。譬如糞穢雖少亦
臭。布施果報雖多亦苦。由不著故能行三施。
此事常修則檀度圓滿。二者自省。謂晝夜六
時常自省察所作三業。知過則改。此事常修
則戒度圓滿。三者耐苦。若有他來作諸不饒
益事。及自求法忍諸寒熱等苦。此事常修則
忍度圓滿。四者修善。善謂六波羅蜜。於諸
地中此事常修則進度圓滿。五者不味。謂不
噉禪中勝樂恒來欲界受生。此事常修則禪
度圓滿。六者不分別。謂於三輪異相不起分
別。此事常修則智度圓滿。已説菩薩六種必
常作。次説菩薩六度勝類。偈曰
    法施及聖戒 無生起大乘
    定悲如實智 六行此爲勝
釋曰。施有多種。以法施而爲最上。戒有多種。
以聖人所愛無流戒而爲最上。忍有多種。以
八地無生忍而爲最上。精進有多種。以起大
乘度脱衆生而爲最上。定有多種。以出世第
四禪與大悲合者而爲最上。智有多種。以如
實通達諸法智而爲最上。已説菩薩六度
類。次説四種假建立。偈曰
    立法及立諦 立理亦立乘
    五七四三種 建立假差別
釋曰。四種假建立者。一法假建立。二諦假建
立。三道理假建立。四乘假建立。問各有幾種。
答法假建立有五種差別。諦假建立有七種
差別。道理假建立有四種差別。乘假建立有
三種差別。法假建立五種者。偈曰
    所謂五明處 皆是大乘種
    修多祇夜等 類有差別故
釋曰。法假建立五種。即是五明論。此五皆是
大乘修多羅祇夜等種類差別。五明處如覺
分品説。諦假建立七種者。偈曰
    輪轉及空相 唯識與依止
    邪行亦清淨 正行如七種
釋曰。七種差別即是七如。一輪轉如。二空
相如。三唯識如。四依止如。五邪行如。六清
淨如。七正行如。輪轉如者謂生死。即是三
界心心法。此從分別起。此分別復從因縁起。
不從自在等因生。亦非無因生。由分別境
界空故。一切時但有分別依他二性輪轉。空
相如者謂法無我。一切諸法同一空如以爲
相故唯識如者謂無分別智。依止如者謂苦
諦。此有二種。一器世間。二衆生世間。邪行
如者謂集諦。此即是愛。清淨如者謂滅諦。此
有二種。一煩惱障淨。二智障淨。正行如者謂
道諦。如此七種如名諦假建立。此中應知三
種如是分別依他二性。謂輪轉如依止如邪
行如。四種如是眞實性。謂空相如唯識如清
淨如正行如故。分別依他二性攝者即是世
諦。眞實性攝者即是眞諦。道理假建立四種
者。偈曰
    正思正見果 擇法現等量
    亦説不思議 道理有四種
釋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種。一相待道理。二因
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相待道理
者。所謂正思。由待正思出世正見方始得起。
離正思惟更無別方便故。因果道理者。所謂
正見及果。成就道理者。所謂以現等量簡擇
諸法。法然道理者。所謂不可思議處。此法已
成故如。問何故正思能起正見。此已成就不
應更思。何故正見能斷煩惱及得於滅。此已
成就不可更思。諸如是義悉是法然道理。如
此四種名道理假建立。乘假建立三種者。偈

    心説行聚果 五各下中上
    依此三品異 建立有三乘
釋曰。依五義三品建立三乘。五義者。一心二
説三行四聚五果。三品者。謂下中上。若聲聞
五事倶下。心下者求自解脱。説下者説自利
法。行下者行自利行。聚下者福智狹小但三
生等。果下者得聲聞果。若縁覺乘五事倶中。
若菩薩乘五事倶上。心上者謂四種恩心。如
金剛波若經説。説上者如其恩心作如是説
法。行上者如其説法作如是行行。聚上者如
其行行得如是聚滿。果上者如其聚滿得無
上菩提。復次若聲聞乘從他聞法内自思惟。
以分別智得果。若縁覺乘不從他聞内自思
惟。亦以分別智得果。若菩薩乘不從他聞。以
無分別智得果。此三種名乘假建立。已説四
種假建立。次説菩薩四種求知。偈曰
    名物互爲客 二性倶是假
    二別不可得 是名四求義
釋曰。諸菩薩四種求諸法。一名求。二物求。三
自性求。四差別求。名求者。推名於物是客。此
謂名求。物求者。推物於名是客。此謂物求。自
性求者。推名自性及物自性知倶是假。此謂
自性求。差別求者。推名差別及物差別。知倶
空故悉不可得。此謂差別求。説四求已。次分
別四如實知。偈曰
    眞智有四種 名等不可得
    二利爲大業 成在諸地中
釋曰。諸菩薩於諸法有四種如實知。一縁名
如實知。二縁物如實知。三縁自性如實知。四
縁差別如實知。如實知者。由知一切名等皆
不可得故。二利爲大業成在諸地中者。諸菩
薩於諸地中起自利利他大事。此名如實知
業。偈曰
    住持及受用 種子合三因
    依止及心法 亦種爲彼縛
釋曰。三因者。一住持因。二受用因。三種子
因。住持因者謂器世界。受用因者謂五欲境
界。種子因者謂阿梨耶識。由此識是内外諸
法種子因故。此三因如繩即是能縛。問此縛
縛何等物。答依止及心法。亦種爲彼縛所縛
亦有三種。一依止。二心法。三阿梨耶識。問
依止是何等。答是眼等六根。問阿梨耶識是
何等。答是三界内外諸法種子。此中但有阿
梨耶識可縛。無人我可縛。此名如實知繋
縛。偈曰
    安相在心前 及以自然住
    一切倶觀察 至得大菩提
釋曰。安相在心前者。安相謂聞思修慧方便。
人所縁起分別故。名安相及以自然住者。彼
相謂自性現前。非分別故名自然住。一切倶
觀察者。彼二所縁非所縁體。無分別故。以此
方便爲諸相對治。彼二應次第觀察。謂先觀
安相。後觀自然住相。此二皆非縁體。彼起四
倒即得隨滅。至得大菩提者。若修行人但觀
察人相。唯得聲聞縁覺菩提。若觀察一切法
相即得無上菩提。如是隨其所縛而得解脱
此名如實知解脱。問此解脱由何所知由何
所盡。偈曰
    若智縁眞如 遠離彼二執
    亦知熏聚因 依他性即盡
釋曰。若具知三性即盡依他性。若智縁眞如
者。是知眞實性。遠離彼二執者。是知分別
性。亦知熏聚因者。是知依他性。依他性即盡
者。由知三性即熏習聚盡。熏習聚者。謂阿梨
耶識問此盡有何功徳。偈曰
    縁彼眞如智 觀察無異相
    有非有現見 想作自在成
釋曰。觀察無異相者。別相及如無差別見故。
此説二乘與菩薩差別。二乘相及無相差別
而見。如是見已悉捨於相。於無相界起作意
縁入無相三昧。菩薩則不爾。於眞如外不見
別有諸相。於無相界亦見無相。由菩薩智無
種種相修故。有非有現見者。有名眞如境界。
非有名相境界。皆現見故。想作自在成者。謂
欲作神通等事一切皆由憶想分別而成。此
是如實知利益。問凡夫及菩薩二見云何顯
示。偈曰
    覆實見不實 應知是凡夫
    見實覆不實 如是名菩薩
釋曰。凡夫無功用不見眞如見不眞實相。菩
薩無功用見眞如不見不眞實相。問已知差
別。云何轉依及得解脱。偈曰
    不見見應知 無義有義境
    轉依及解脱 以得自在故
釋曰。無義境界謂諸相。此即不見。有義境界
謂眞如。此即見。如是説名轉依。見所執境界
無體。及見眞如有體。如是説名解脱。何以故。
以得自在故。自在者。謂隨自意轉自然不行
諸境界。如經説。若有相則被縛。若被縛則無
解脱。不行一切境界即是解脱。問云何如實
知淨土方便。偈曰
    衆生同一種 地境皆普見
    此即淨土障 應知亦應捨
釋曰。衆生同一種地境皆普見者。器世界是
大境界。一切衆生同見一種類。皆言此是大
地故。此即淨土障者。由作此見即與淨土方
便而爲障礙。應知亦應捨者。菩薩知此想爲
障礙已。即應勤捨此想。是名對治。已説菩薩
四種如實知。次説菩薩五種無量。偈曰
    應化及應淨 應得亦應成
    應説此五事 菩薩五無量
釋曰。五事無量者。一應化事無量。由攝一切
衆生界故。二應淨事無量。由攝一切器世界
故。三應得事無量。由攝一切法界故。四應成
事無量。由攝一切可化衆生故。五應説事無
量。由攝十二部經是化衆生方便故。已説菩
薩五種無量。次説菩薩説法有八果。偈曰
    發心及得忍 淨眼與盡漏
    法住學亦斷 受用爲八果
釋曰。菩薩若勤説法能得八果。一諸聽法者
或發菩提心。二或得無生忍。三或於諸法遠
塵離垢得法眼淨。此謂下乘所攝。四或得諸
漏盡。五令正法久住。由此正説得展轉受持
故。六未學義者令得學義。七未斷疑者令得
斷疑。八已斷疑者令得受用正法無障大喜
味。已説菩薩説法有八果。次説大乘七大義。
偈曰
    縁行智勤巧 果事皆具足
    依此七大義 建立於大乘
釋曰。若具足七種大義説爲大乘。一者縁大。
由無量修多羅等廣大法爲縁故。二者行大。
由自利利他行皆具足故三者智大由人法
二無我一時通達故。四者勤大。由三大阿僧
祇劫無間修故。五者巧大。由不捨生死而不
染故。六者果大。由至得力無所畏不共法
故。七者事大。由數數示現大菩提大涅槃故。
已説大乘七大義。次説八法攝大乘。偈曰
    性信心行入 成淨菩提勝
    如是八種事 總攝諸大乘
釋曰。此以八事總攝一切大乘。八事者。一種
性如性品説。二信法如信品説。三發心如發
心品説四行行如度攝品説。五入道如教授
品説六成熟衆生。謂初七地七淨佛國土。謂
第八不退地。八菩提勝謂佛地。菩提有三種。
謂聲聞菩提。縁覺菩提。佛菩提。佛菩提大故
爲勝。於此佛地示現大菩提及大涅槃故。已
説八法攝大乘。次説菩薩五人差別。偈曰
    信行及淨行 相行無相行
    及以無作行 差別依諸地
釋曰。菩薩有五人差別。一信行人。謂地前一
阿僧祇劫。二淨心行人。謂入初地。三相行人。
謂二地至六地。四無相行人。謂第七地。五無
作行人。謂後三地已説菩薩五人差別。次説
菩薩諸相差別。偈曰
    不著及清淨 降嗔與勤徳
    不動并見實 有欲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自利門説菩薩相。不著者是能
行施不著諸欲故。清淨者是能持戒。降嗔者
是能忍辱。勤徳者是能精進。不動者是能習
定。見實者是能修智。有欲者是能起願樂大
菩提故。行此七事説名菩薩相。偈曰
    隨攝及無惱 耐損并勇力
    不放逸多聞 利彼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利他門説菩薩相。隨攝者是施。
恒以四攝攝衆生故。無惱者是戒。自信於他
不起惱害見故。耐損者是忍。他來違逆不懷
加報意故。勇力者是進。在苦度衆生無有退
屈心故。不放逸者是定。不著禪味來就下處
生故。多聞者是智。能斷一切衆生疑故。如是
勤行利他是菩薩相。偈曰
    厭財及捨欲 忘怨亦勤善
    巧相無惡見 内住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住功徳門説菩薩相。厭財者住
施功徳。知慳財過墮於惡道來貧窮故。捨欲
者住戒功徳。若著五欲不能出家受持戒故。
忘怨者住忍功徳。他來損己不懷不報故。懷
報者如似畫石。不懷報者如似畫水。一墮惡
道。一生善趣。勤善者住進功徳。爲自他二利
恒行六波羅蜜故。巧相者住定功徳。善能分
別止擧捨三相故。無惡見者住智功徳。一切
諸相不可得故。内住者住願功徳。内謂大乘
論住不動故。偈曰
    具悲亦起慚 耐苦及捨樂
    持念并善定 不捨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不退門説菩薩相。具悲者是施
不退。愍他苦人能行施故。起慚者是戒不退。
觀此世他世及法人不造諸非故。耐苦者是
忍不退。風雨寒熱等及他違損事一切皆忍
故。捨樂者是進不退。能行正勤人不著自樂
故。持念者是定不退。能善攝心人由念力故。
善定者是慧不退。無分別智具足故。不捨者
是願不退。不捨大乘故。偈曰
    除苦不作苦 容苦不畏苦
    脱苦不思苦 欲苦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離苦門説菩薩相。除苦者是施。
施他物時除他貧窮故。不作苦者是戒。戒自
居時不作苦惱他故。容苦者是忍。自他利時
諸苦能受故。不畏苦者是進。行難行時恒得
不退故。脱苦者是定。離欲欲界時解脱苦苦
故。不思苦者是慧。三輪清淨時不起分別故。
欲苦者是願。爲化衆生樂住生死故。偈曰
    樂法及性法 呵法亦勤法
    自在法明法 向法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攝法門説菩薩相。樂法者是施。
愛施等法故。性法者是戒。自性護持故。呵法
者是忍。譏嫌瞋法故。勤法者是進。勤行大乘
法故。自在法者是定。諸禪自在故。明法者是
慧。無上般若具足故。向法者是願。一向樂大
菩提故。問云何名法。答由一切諸波羅蜜法
皆隨轉故。偈曰
    財制護善樂 法乘於此七
    七種不放逸 是故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不放逸門説菩薩相。一財不放
逸。此由布施不施不堅施則堅固故。二制不
放逸。此由持戒如佛説應作者作不應作者
不作故。三護不放逸。此由忍辱護自他心無
兩害故。四善不放逸。此由精進常起正勤行
六度故。五樂不放逸。此由修定諸禪樂受不
味著故。六法不放逸。如實眞法此能知故。七
乘不放逸。此由大願魔王來壞其菩提心亦
不退故。偈曰
    不遂及小罪 不忍退亦亂
    小見及異乘 七羞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有羞門説菩薩相。一不遂羞。羞
慳貪故。二小罪羞。羞微細罪見怖畏故。三不
忍羞羞不忍故。四退羞。羞懈怠故。五亂羞。
羞退定故。六小見羞。羞餘小執通達法無我
故。七異乘羞。羞起小乘心捨大菩提故。偈

    今世後世捨 起勤亦得通
    等説及大果 七攝名菩薩
釋曰。此偈以攝生門説菩薩相。一今世攝。謂
以布施攝現在衆生。二後世攝。謂以持戒攝
未來衆生。得勝生處方能攝故。三捨攝。謂以
忍辱攝有惱亂衆生。四起勤攝。謂以精進攝
懈怠衆生。五得通攝。謂以禪定攝他方衆生
往彼化故。六等説攝。謂以智慧攝下中上衆
生。等心爲説無増減故。七大果攝。謂以大願
若得佛果攝諸衆生無有餘故。此諸偈義以
異門説六度及大願。是菩薩相應知。已説菩
薩諸相差別。次説菩薩諸名差別。偈曰
    應知諸菩薩 亦名摩訶薩
    亦名有慧者 亦名上成就
    亦名降伏子 亦名降伏持
    亦名能降伏 亦名降伏牙
    亦名爲勇猛 亦名爲上聖
    亦名爲導師 亦名大名稱
    亦名爲有悲 亦名大福徳
    亦名自在行 亦名正説者
釋曰。此十六名皆依義立。一切菩薩總有此
名。若人聞有此名。應知即是菩薩。已説菩薩
諸名差別。次説菩薩諸義差別。偈曰
    實覺大義覺 一切覺恒覺
    及以方便覺 五覺名菩薩
釋曰。由有五覺故名菩薩。一者實義覺。覺人
法無我故。二者大義覺覺自他義故。三者一
切覺。覺一切種義故。四者恒覺。雖現涅槃覺
無盡故。五者方便覺。覺隨物機而作方便故。
偈曰
    隨我及小見 及以諸識身
    亦於虚分別 四覺名菩薩
釋曰。復由四覺名爲菩薩。一隨我覺。由覺心
故。心謂阿梨耶識。二小見覺。由覺意故。意謂
與我見等四惑相應縁阿梨耶識者。三識身
覺。由覺識故。識謂六識身。四虚分別覺。由覺
不眞分別故。不眞分別者。即前心意識。一切
菩薩唯覺。此是不眞分別故。偈曰
    無境及眞義 永無亦圓滿
    亦説不可得 五覺名菩薩
釋曰。復由五覺名爲菩薩。一無境覺。覺依他
性故。二眞義覺。覺眞實性故。三永無覺。覺分
別性故。四圓滿覺。覺一切境一切種故。五不
可得覺。覺三輪清淨故。三輪者。一應覺。謂菩
薩境。二依覺。謂菩薩身。三覺性。謂菩薩智。
此三不可得故。名不可得覺。偈曰
    成就及處所 胎藏隨次現
    及以斷深疑 五覺名菩薩
釋曰。復由五覺名爲菩薩。一成就覺。謂成佛
果二處所覺。謂住兜率天宮。三胎藏覺。謂入
母胎。四隨次現覺。謂出胎受欲出家修行成
道五斷深疑覺。謂爲諸衆生轉大法輪。偈

    得不得及住 於自亦於他
    有説與無説 有慢及慢斷
    未熟亦已熟 如此十一種
    一切皆能覺 是故名菩薩
釋曰。復由十一種覺故名菩薩。得不得及住
者。如其次第過去未來現在覺。於自亦於他
者。謂内覺外覺。有説與無説者。謂麁覺細覺。
有慢及慢斷者。謂劣覺勝覺。未熟亦已熟者。
謂遠覺近覺。未熟者覺彼久遠方覺。已熟者
覺彼於近即覺。功徳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三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行住品第二十三
釋曰。已説菩薩功徳。次説菩薩五種相。偈

    内心有憐愍 愛語及勇健
    開手并釋義 此五菩薩相
釋曰。菩薩有五種相。一憐愍。二愛語。三勇
健。四開手。五釋義。憐愍者。以菩提心攝利
衆生故。愛語者。令於佛法得正信故。勇健者。
難行苦行不退屈故。開手者。以財攝故。釋義
者。以法攝故。此五種相應知。初一是心。後四
是行。已説菩薩五種相。次説菩薩在家出家
分。偈曰
    菩薩一切時 恒居輪王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