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莊嚴經論 (No. 1604_ 無著波羅頗蜜多羅譯 ) in Vol. 31

[First] [Prev]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聞其音而爲説法。他心通知障有無爲之除
斷。宿住通知過去行借力令知使其生信。天
眼通知死此生彼令其生厭。漏盡通爲之説
法令得解脱。遊戲成就者。此有多種。謂變化
等諸定。遊願成就者。謂入願力遊諸願果。謂
放光發聲等。此不可數。廣如十地經説。自
在成就者。謂十自在。亦如十地經説。得法成
就者。謂得力無所畏及不共法。已説菩薩修
習四神足。次説菩薩修習五根。偈曰
    覺行聞止觀 信等根所縁
    増上是根義 成就利益故
釋曰。信根以菩提爲所縁。進根以菩薩行爲
所縁。念根以聞大乘法爲所縁。定根以奢摩
他爲所縁。慧根以如實智爲所縁。問云何是
根義。答此信等於所縁増上。故名爲根。能成
就利益故。已説菩薩修習五根。次説菩薩修
習五力。偈曰
    應知信等根 垂入於初地
    如前五根障 能羸故名力
釋曰。此中五根臨入初地時。能令不信懈怠
失念亂心無知*羸劣。故名爲力。已説菩薩修
習五力。次説菩薩修習七覺分。偈曰
    菩薩入初地 建立於覺分
    諸法及衆生 於此得平等
釋曰。諸菩薩入初地時。覺彼法故建立覺
分。問云何覺。答於一切法及自他身得平等
解。如此名覺。如其次第。法無我及人無我故。
偈曰
    譬如輪王行 七寶爲先導
    菩薩趣正覺 七分常圓滿
釋曰。此明諸菩薩七覺分與轉輪聖王七寶
相似。問何分與何寶相似。偈曰
    念伏於諸境 擇法破分別
    進速無餘覺 明増喜遍身
    障盡猗而樂 諸作從定生
    隨時所欲住 棄取皆由捨
釋曰。第一念覺分與輪寶相似。未降國土輪
能降故。未伏境界念能伏故。第二擇法覺分
與象寶相似。諸國勍敵象能摧故。分別勝
擇能破故。第三精進覺分與馬寶相似。大地
闊邊馬速窮故。眞如極際進速覺故。第四喜
覺分與珠寶相似。珠光燭幽王歡極故。法明
破暗心喜滿故第五猗覺分與女寶相似王
受快樂女摩觸故。智脱障惱猗息惡故。第六
定覺分與藏臣寶相似。王有所須從臣出故。
智有所用從定生故。第七捨覺分與兵寶相
似。主兵閲衆棄弱取強隨轉輪聖王所住不
疲倦故。菩薩修行棄惡取善隨無分別智所
住無功用故。成立七覺分與七寶相似。其義
如此。偈曰
    依止及自性 出離與功徳
    第五説不染 此分有三種
釋曰。七覺分如其次第。念是依止分。一切菩
提分依此而行故。擇是自性分。一切菩提以
此爲自體故。進是出離分。以此能令菩薩至
究竟故。喜是功徳分。以此能令心樂滿故。猗
定捨三是不染分。猗是不染因故。定是不染
依止故。捨是不染自性故。已説菩薩修習七
覺分。次説菩薩修習八正道分。偈曰
    一轉如前覺 立分二亦然
    次三三業淨 後三三障斷
釋曰。一轉如前覺者。第一分。如前位中如實
覺後時隨轉。説名正見。立分二亦然者。第二
分。如前位中自所立分而解。入佛經中如佛
所立爲他分別。名正思惟。次三三業淨者。次
三謂正語正業正命。三業謂語業身業倶業。
如其次第。以次三正攝此三業故。後三三障
斷者。後三謂正勤正念正定。三障謂智障定
障自在障。如其次第。以後三正治此三障。由
修正勤長時不退屈故智障斷。由修正念掉
沒無體故定障斷。由修正定勝徳成就故自
在障斷。如是建立八正道分應知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一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覺分品第二十一之二
釋曰。已説菩薩修習道分。次説菩薩修習止
觀。偈言
    安心於正定 此即名爲止
    正住法分別 是名爲觀相
釋曰。安心於正定此即名爲止者。謂心依正
定而不見。心非無正定而立止故。是名止
相。正住法分別是名爲觀相者。謂依正住分
別法體。是名觀相。問此二行云何修。偈曰
    普欲諸功徳 是二悉應修
    一分非一分 修有單雙故
釋曰。普欲諸功徳是二悉應修者。若人遍欲
求諸功徳。是人於止觀二行悉應修習。如經
中説。佛告諸比丘。若有所求云何令得。諸比
丘。離欲離惡不善法。乃至廣説。諸比丘。有
二法應須修習。所謂止觀。一分非一分者。一
分謂或止或觀。非一分謂止觀合。問何故。答
修有單雙故單修者一分或止修或觀修雙
修者非一分。謂止觀合修。問此二行云何種
差別。復云何業。偈曰
    能通及能出 無相亦無爲
    淨土及淨果 是二即爲業
釋曰。此偈上半明種差別。下半明業。此二法
在信行地名依止修。若入大地復有四種差
別。一能通修。謂入初地。二能出修。謂入乃至
六地。於彼六地出有相方便故。三無相修。謂
入第七地。四無爲修。謂入後三地。作功用修
名有爲。後三地不作功用故名無爲。此五是
種差別。淨土者。依後三地修淨土行。淨果者。
作轉依行。此二淨。即是彼業。已説菩薩止
觀。次説菩薩修習五種巧方便。偈曰
    自熟與成生 速果并作業
    生死道不絶 説此爲五巧
釋曰。五種巧方便者。一自熟佛法。以無分別
智爲巧方便。二成熟衆生。以四攝法爲巧方
便。三速得菩提。以懺悔隨喜請轉法輪生起
勝願爲巧方便。四作業成就。以二門爲巧方
便。二門者。謂陀羅尼門及三昧門。以此二門
能成就利益衆生業故。五生死道不絶。以無
住處涅槃爲巧方便。問云何巧差別。云何巧
業。偈曰
    菩薩巧無等 差別依諸地
    能成自他利 説是名爲業
釋曰。此偈上半明巧差別。下半明巧業。差別
者。此五方便於諸菩薩最上無等。何以故。於
諸地中不與二乘共故。是故差別。業者。能
成就自身他身一切利益。是名爲業。已説菩
薩巧方便。次説菩薩陀羅尼。偈曰
    業報及聞習 亦以定爲因
    依止此三行 持類有三種
釋曰。陀羅尼品類有三種。一報得。由先世業
力得故。二習得。由現在聞持力而得故。三修
得。由依定力得故。問云何種差別。偈曰
    二小一爲大 一大復三種
    地前與地上 不淨及淨故
釋曰。二小一爲大者。於彼三種品類中。報得
及習得。應知此二爲小。修得者。應知此一爲
大。一大復三種者。於彼大種類中。應知復
有三種。謂軟中上。未入地菩薩所有爲軟。以
入不淨地菩薩所有爲中。謂初七地。入清淨
地菩薩所有爲上。謂後三地。問云何業。偈

    應知諸菩薩 恒依陀羅尼
    聞法及持法 作業皆如是
釋曰。此中應知。諸菩薩依止陀羅尼恒開示
妙法及常受持。以此爲業。已説菩薩陀羅尼。
次説菩薩起諸願。偈曰
    思欲共爲體 智獨是彼
    諸地即爲地 二果亦爲果
    應知差別三 種種大清淨
    此業有二種 自利與利他
釋曰。此二偈以六義分別諸願。一自性二因
三地四果五差別六業。彼思欲相應共爲自
性。以智爲因。諸地爲地。二果爲果。謂即果及
未來果。以諸願爲因。心得遂故。心遂者。如
心所欲皆成就故。又以願力遊諸願果。所謂
身放光明口發音響乃至廣説。差別有三種。
一種種。謂信行地願如是如是欲得故。二廣
大。謂入地菩薩十大願故。三清淨。謂後後諸
地轉轉清淨。乃至佛地極清淨故。是名差別。
彼業二種。一自利成就。二利他成就。是名爲
業。已説菩薩諸願。次説菩薩修習三三昧。偈

    應知二無我 及以二我依
    二依常寂滅 三定所行境
釋曰。三三昧有三種所行。一人法。二無我。是
空三昧所行。二彼二執所依五取陰。是無願
三昧所行。三彼依畢竟寂滅。是無相三昧所
行。彼三種所取體爲三種境界。彼三種能取
體爲三種三昧。是名三三昧。問三三昧名義
云何。偈曰
    空定無分別 無願厭背生
    無相恒樂得 彼依常寂滅
釋曰。空定無分別者。無分別義是空三昧義。
由人法二我不分別故。無願厭背生者。厭背
義是無願三昧義。由厭背我執所依故。無相
恒樂得彼依常寂滅者。樂得義是無相三昧
義。由樂得彼所依畢竟寂滅故。問三三昧云
何起。偈曰
    應知及應斷 及以應作證
    次第空等定 修習有三種
釋曰。應知及應斷及以應作證者。應知謂人
法二無我。應斷謂二我執所依。應證謂彼依
畢竟寂滅。次第空等定修習有三種者。此中
爲知人法二無我故修空三昧。爲斷彼二執
所依故修無願三昧。爲證彼依畢竟寂滅故
修無相三昧。已説菩薩修習三三昧。次説
薩四法憂陀那。偈曰
    如前三三昧 四印爲依止
    菩薩如是説 爲利群生故
釋曰。四法印者。一者一切行無常印。二者一
切行苦印。三者一切法無我印。四者涅槃寂
滅印。此中應知。無常印及苦印爲成無願三
昧依止。無我印爲成空三昧依止。寂滅印爲
成無相三昧依止。菩薩説此四印爲三三昧
依止。皆爲利益諸衆生故。問何等是無常義
乃至何等是寂滅義。偈曰
    無義分別義 不眞分別義
    息諸分別義 是名四印義
釋曰。此中諸菩薩以無義是無常義。由分別
相畢竟常無故。以分別義是無我義。由分別
相唯有分別。此二是分別相。由無體故。不眞
分別義是苦義。由三界心心法爲苦體故。此
是依他相。息諸分別義是寂滅義。此是眞實
相。復次應知依他相。復以刹那刹那壞爲無
常義。問云何成立刹那壞義。偈曰
    由起及從因 相違亦不住
    無體與相定 隨轉并滅盡
    變異因亦果 執持與増上
    隨淨及隨生 成義有十五
釋曰。此二偈以十五義成立刹那刹那滅義。
一由起。二從因。三相違。四不住。五無體。六
相定。七隨轉。八滅盡。九變異。十因。十一果。
十二執持。十三増上。十四隨淨。十五隨生。由
此十五義刹那壞義可得成立。第一由起者。
諸行相續流名起。若無刹那刹那滅義。而有
諸行相續流名起者不然。若汝言物有暫時
住後時先者滅後者起名相續者則無相續。由
暫住時後起無故。第二從因者。凡物前滅後
起必籍因縁。若離因縁則無體故。若汝言彼
物初因能生後時多果者不然。初因作業即
便滅盡。豈得與後諸果作因。若汝言初因起
已更不起者。建立此因復何所用。若汝言起
已未滅後時方滅者。彼至後時誰爲滅因。第
三相違者。若汝復執是能起因復爲滅因者
不然。起滅相違同共一因無此理故。譬如光
暗不並冷熱不倶。此亦如是。是故起因非即
滅因。若如汝執諸行起已非即滅者。則違阿
含及道理。違阿含者。佛語諸比丘。諸行如幻
是壞滅法。是暫時法刹那不住。違道理者。諸
修行人於諸行生滅中思惟刹那刹那滅。若
不如是於臨終時見彼滅相則無厭惡離欲解
脱。是則同餘凡夫。第四不住者。若汝言諸行
起已得有住者。爲行自住得因他住。若行自
住何故不能恒住。若因他住彼住無體。何所
可因。二倶不爾。是故刹那刹那滅義得成。第
五無體者。若汝執住因雖無壞因未至。是故
得住。壞因若至後時即滅。非如火變黒鐵者
然。壞因畢竟無有體故。火變鐵譬我無此
理。鐵與火合黒相似滅赤相似起。能牽赤相
似起是火功能。實非以火變於黒鐵。又如
水至極少位後水不生亦非火合水方無體。
第六相定者。佛説有爲法有爲相一向決定
所謂無常。汝執諸行起已非即滅者。是有爲
法則有少時而非無常。便墮非一向。相第七
隨轉者。若汝言若物刹那刹那新生者云何
於中作舊物解。應説由相似隨轉得作是知。
譬如燈焔相似起故起舊燈知而實差別前體
無故。第八滅盡者。若汝言云何得知後物非
前。應説由滅盡故。若住不滅則後刹那與初
刹那住無差別。由有差別故知後物而非前
物。第九變異者。若汝言物之初起非即變異
者不然。内外法體後邊不可得故。由初起即
變漸至明了。譬如乳至酪位酪相方現。而
變體微細難可了知。由相似隨轉謂是前物。
以是故刹那刹那滅義得成。第十因者。若汝
許心是刹那滅。彼心起因謂眼色等諸行。彼
果刹那滅故因亦刹那。由不可以常因起無
常果故。第十一果者。彼眼等諸行亦是心果。
是故刹那滅義得成。由不可以無常因起常
果故。第十二執持者。若汝言云何得知眼等
諸行亦是心果。應説由心執持得増長故。第
十三増上者。又如佛説心將世間去。心牽
世間來。由心自在世間隨轉。識縁名色此説
亦爾。故知諸行是心果。第十四隨淨者。淨是
禪定人心。彼人諸行隨淨心轉。如經中説。
修禪比丘具足神通心得自在。若欲令木爲金
則得隨意。故知諸行皆是心果。第十五隨生
者。如作罪衆生所得外物一切下劣。作福衆
生所得外物一切妙好。故知諸行皆是心果。
因是刹那果非刹那無此道理。由因自在故。
如是總成立一切内外諸行是刹那已。次別
成立内法是刹那。偈曰
    初起及續起 長起及依起
    變起與熟起 劣起亦勝起
    明起無明起 及以異處起
    種起無種起 像起十四起
釋曰。此二偈以十四種起成立内法諸行是
刹那義。一者初起。謂最初自體生。二者續起。
謂除初刹那餘刹那生。三者長起。謂眠食梵
行正受長養故生。四者依起。謂眼等諸識依
止眼等根生。五者變起。謂貪等染汚令色等
變生。六者熟起。謂成胎嬰兒童子少壯中年
老位等生。七者劣起。謂諸惡道生。八者勝起。
謂諸善道生。九者明起。謂欲界後二天及色
界無色界一切天生。十者無明起。謂除前明
處所餘諸處生。十一者異處起。謂此處死彼
處生。十二者種起。謂除阿羅漢最後五陰生。
十三者無種起。謂前所除最後五陰生。由後
生種子無故。十四者像起。謂入解脱禪者定
自在力故諸行像生。問復以何因成立此十
四種起。偈曰
    續異及斷異 隨長亦隨依
    住過及去過 無住無無死
    亦有隨心相 行者應當知
    如此九種因 成前十四起
釋曰。此二偈以九種因成立。前十四起。九種
因者。一續異。二斷異。三隨長。四隨依。五住
過。六去過。七無住。八有死。九隨心。第一續
異者。此因成立第一初起。若最初起時因體
無差別者。則後時諸行相續而起亦無差別。
因體無差別故。由因有差別故。後餘諸行刹
那得成。第二斷異者。此因成立第二續起。若
一一刹那無差別因者。則後時斷差別亦不
可得。由斷有差別故。諸行刹那此義得成。第
三隨長者。此因成立第三長起。能令諸行圓
滿故名爲長。若無刹那而有諸行長養者不
然。由彼住故。若諸行得住則不得漸大圓滿。
非謂長養第四隨依者。此因成立第四依起。
若執能依不住所依得住者不然。如人乘馬
人去馬不去無有此理。如是識依於根。識有
刹那。依無刹那不然亦爾。第五住過者。此因
成立六起。謂變起熟起劣起勝起明起無明
起。成立變起熟起者。若執諸行初起即住不
滅者不然。無變起故。謂貪等變色永不可得。
由初無變後亦爾故。若初無變後諸熟位亦
不可得。由先有變後方熟故。成立劣起勝起
刹那亦爾。若執諸行得住而有善惡熏習次
第與果者不然。諸行不住次第相續各得與
果。此義可爾。成立明起無明起刹那亦爾。若
諸行得住則明起亦。無不住則有。由心轉故。
無無明起亦爾。後時無變異故。第六去過者。
此因成立第十一異處起。若執諸行往餘處
名去者不然。我今問汝。諸行去作爲起已將
諸行往餘處。爲不起將諸行往餘處。若起已
將往者此處起已餘處不起此即是住。而言
去者是義相違。若不起將往者不起則本來
無去。而言去者此語無義。又復若諸行去作
住此處。即作所作令諸行去。是亦不然。住則
不得到餘處故。若諸行到餘處方作所作。是
亦不然。無有離去而有諸行到餘處故。若此
處住若餘處住。離諸行外畢竟求作不可得。
是故不異諸行相續而有去。作去既無體則
刹那義成。若汝言若實無去云何世人見去。
應説由無間相續假説名去實無去體。若汝
言復有何因諸行得相續去。應説因縁無量。
有心力自在如威儀等去。有宿業自在如中
陰中去。有手力自在如放箭擲石去。有依止
自在如乘車乘船去。有使力自在如風吹物
去。有自體自在如風性傍去火性上去水性
下去。有術力自在如依呪依藥在空而去。有
磁石自在能令鐵去。有通力自在如乘通去。
如是等有無量因縁。能令諸行相續假説名
去。是義應知。第七無住者。此因成立第十二
種起。若諸行得住。餘時更有種子起者不然。
刹那刹那無餘因故。若諸行不住後種子起
是義可然。第八有死者。此因成立第十三無
種起。若無刹那而有死時無種起者不然。先
有種起後命終時方無種起。是亦不然。由一
一刹那因無體故。是故死心刹那不可得成。
第九隨心者。此因成立第十四像起。由心自
在刹那刹那彼像得起。若無刹那而像得起
無此理故。問如是別成立内有爲法刹那已。
復有何因能成立外法四大及六種造色是刹
那耶。偈曰
    由滋及由涸 性動増亦減
    二起與四變 薪力及漸微
    亦説隨心起 及以難問成
    一切諸外法 無非刹那體
釋曰。此二偈以十四因成立外法是刹那。水
有二因。一滋二涸。若無刹那水或時滋長或
時乾涸不可顯現。若人作如是問既無刹那
水有何因而滋。復有何因而涸。彼則不能答。
今見水有滋涸。故知刹那是水滋涸因。風有
三因。一性動二増盛。三減息。若風性住則無
動時。行無體故。亦無増盛亦無減息。由彼
住故。地有六因。謂二起四變。二起者。由水由
風地起可得。謂劫生時。彼地是水風果。故知
地亦是刹那。四變者。由四所作地變可得。一
業力所作。由衆生業力有差別故。二人功所
作。由掘鑿等故。三諸大所作。由火水風故。四
時節所作。由時改轉異相現故。若無刹那四
變不可得。因無體故。如地有六因。知是刹那。
色香味觸六因亦爾。是故亦是刹那。火有一
因。所謂薪力。薪力火増故火得起。已共火起
薪即不得住。火燒薪已火亦不住。若火不由
薪。後時無薪火應久住。由隨同義故火。聲在
後説聲有一因。所謂漸微譬如鍾聲後時漸
微可得。若無刹那後時小聲無可得。理法入
色有一因謂隨心起。如受戒時隨心下中上。
起心因刹那故。彼果亦刹那。是故外法刹那
亦成。復次總由難問故。我今問汝。何故欲得
諸行無常不欲得諸行刹那滅。若汝言一一
刹那滅不可知者不然。譬如燈焔。於不動位
彼刹那亦不可知。汝何故不欲令彼體無刹
那。若汝言燈焔體有刹那細故不可覺者。諸
行亦爾。何故不欲令有刹那。若汝言燈焔與
諸行不相似者不然。不相似有二種。一自性
不相似。二時分不相似。若此自性不相似者。
此譬得成。非自體爲譬故。非如以燈喩燈以
牛喩牛譬則不成。若取時分不相似者。此譬
亦成。由燈焔及諸行皆刹那相似故。若非刹
那譬則不成。今更問汝。如人乘乘。其乘住
時其人去不。答不。若爾者所依根住能依識
去。亦無道理。若汝言何故現見燈焔念念滅。
燈炷如是住。應説汝見非見。由炷相續刹那
刹那有壞有起汝不如實知故。若汝言諸行
刹那如燈焔者世人何故不知。應説由諸行
是顛倒物故相續刹那隨轉。此不可知而實
別別起。世人謂是前物生顛倒知。若不爾則
無無常常倒。倒體若無染汚亦無。復從何處
而有解脱。由是難問則諸行刹那成。成立無
常義已。次成立無我義。問人者爲可説有
爲可説無。偈曰
    人假非實有 言實不可得
    顛倒及染汚 染因成立故
釋曰。人假非實有者。可説人是假名有非實
體有。若如此則不墮一向執。離有無故。問
人是實有云何知無。答言。實不可得。由彼人
不如色等有實可得非覺智證故。問人非覺
智不證。佛又説我者現在可得。汝言不可得
者不然。答此言可得非實可得。由顛倒故。佛
説無我計我。是名顛倒問云何知是顛倒。答
由染汚故。身見是染汚。所謂我我所執。若不
顛倒則非染汚。問云何知我執是染汚。答染
汚因故。由我執爲因貪等染汚得起。是故知
是染汚。問如汝所許於色等五陰説人假有。
此人與陰爲一爲異。偈曰
    假人與實陰 不可説一異
    若説一異者 則有二過生
釋曰。假人與陰不可説一不可説異。若説一
異二過則生。二過者。若説人與陰一。陰即是
人及人是實。若説人與陰異。陰雖非人人亦
是實。以是故。人是施設有。一異不可説。是故
如來止記論成。偈曰
    若執人是實 一異應可説
    一異不可説 此説則無理
釋曰。若人違大師教執有實人。是實人與陰
一異則應可説。而執與陰一異不可説。此説
則無道理。若汝言人不可説如火與薪非異
非不異者不然。偈曰
    異相及世見 聖説亦不然
    火薪非不説 有二可得故
釋曰。異相者。火謂火大。薪謂餘大。各有別
相。是故火與薪異。世見者。世人離火見薪。謂
可燒木等。亦離薪見火。如風吹焔去。是故火
與薪異。聖説亦不然者。佛世尊無處説。火之
與薪一異不可説。是故汝執火薪一異不可
説。此説無道理。若汝言非離薪見火風即是
薪者不然。有二可得故。由火之與風二相別
故。復次偈曰
    二有故識起 人縁則非義
    好滅及惡生 言生復非理
釋曰。若人執人有實。謂見者聞者覺者識者
食者知者説者。若爾彼眼等識起。爲以人爲
縁説人是作者。爲以人是主説人是作者。若
以人爲縁者。二有故識起人縁則非義。由人
於識起中無有少力可見故。若以人是主者。
好滅及惡生言生復非理。若人爲主。已生所
愛識。應畢竟令不滅。不應令滅。未生不愛識。
應畢竟令不生。不應令生。以是故。汝不應執
人是見者乃至識者。復次偈曰
    汝執實人中 何業可成立
    無實強令實 違佛三菩提
釋曰。若人是實有。汝以何業可得成立。凡是
實有必有事業。如眼等淨色以見等事業可
得成立。人無是等事業可得成立。是故人非
實有。復次汝於無實人中強欲令有實人。即
違如來三種菩提。一者甚深菩提。二者不共
菩提。三者出世菩提。若見實人。則非甚深菩
提。則非不共外道菩提。則非世間不習菩提。
是故此執是世間所取。是外道著處。是生死。
恒習。復次若人是見者乃至識者眼等諸根
爲有功用爲無功用。若有功用爲自然起爲
由人起。問彼何所疑。偈曰
    若用自然起 即有三過生
    若以人爲縁 眼等則無用
釋曰。若言眼等功用自然起者。人於眼等不
作事業則有三種過生。若言以人爲縁功用
得起者。眼等諸根則一向無有功用。問何者
是功。用自然起三過。偈曰
    人非作者故 用非常起故
    起非一時故 自起則不然
釋曰。若眼等功用不待人作自然而起。則人
非作者。云何名見者乃至識者。此是第一過
失。若眼等功用自然起則應常起。不應起時
非常。此是第二過失。若眼等功用常起則起
應一時。云何不得並起。此是第三過失。由此
義故。若言自然起者不然。問以人爲縁復有
何過。偈曰
    人住用先無 人壞則人斷
    更有第三體 爲縁無此義
釋曰。若言人住與功用爲縁者。人既常有。何
故功用先無後有。是義不然。若言人壞爲縁
者。人壞則墮無常。是亦不然。若言更有第三
不住不壞人爲縁者。無有此義。如是依道理
説實人不可得。復次偈曰
    諸法無我印 及説眞實空
    有我有五過 是故知無我
釋曰。法印經中佛説。一切法無我。眞實空
經中佛説。有業有報作者不可得。捨前陰起
後陰。起滅唯法。増五經中説。若執有我有
五過失。一者墮於見處起我見命者見。二者
同於外道。三者僻行邪行。四者。於空不欲
不信不住。五者聖法不得清淨。如是依阿含
説。有實人亦不可得。問若無實人。云何世尊
處處經中而説有人。謂知者負擔者及建立
隨信行等人耶。偈曰
    由依染淨法 位斷説有異
    行異相續異 無實假説人
釋曰。由依染汚法及清淨法。有位差別及斷
差別。故建立假人有差別。若無假人差別則
不可説有行差別及相續差別。如知經中説。
何等諸法謂染汚法。何等爲知謂清淨法。如
負擔經中説。何者負擔謂染汚法。何者棄擔
謂清淨法。若無行差別及相續差別則不可
説。此二法爲知者負擔者。菩提分法多位差
別。謂方便道見道修道究竟道。若無行及相
續差別則不可説。彼菩提分法有隨信行等
人差別。由無實人。約法差別可得假説。以此
道理。故知所説但是假人。若佛意不説是假
人説實人則無用。由起衆生我見故。偈曰
    不爲起我見 由見已起故
    無始已習故 無用應解脱
釋曰。佛不應爲起衆生我見説有實人。由衆
生我見先已起故。亦不爲令衆生數習我見
説有實人。由衆生我見先已習故。亦不爲令
我見衆生得解脱故説有實人。一切無功用
者。皆應自然得解脱故。以是故一切未見諦
者。有我見而無解脱。非如苦體先時不見後
時方見。人不如是。非先不見後時方見。又如
苦體先時不見後亦不見。即無解脱人體亦
爾。先時亦見後時亦見。則無解脱。若實有我
則決定有我所。從此二執即起我愛及餘煩
惱。如是則無解脱。以是故不應欲得有實人。
以我見等過皆悉起故。如是別説菩提分已。
次總結前義。偈曰
    慚羞等功徳 菩薩常具足
    自利既不捨 亦令他利成
釋曰。此義如前所顯略説。覺分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一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功徳品第二十二
釋曰。已説菩薩諸覺分。次説菩薩諸功徳。偈

    捨身及勝位 忍下亦長勤
    不味不分別 六行説希有
釋曰。此偈顯示行希有。檀行者。若能施自身
命。則爲希有。餘非希有。戒行者。若能棄捨勝
位慕道出家。則爲希有。餘非希有。忍行者。
若能不顧身命忍於下劣衆生。則爲希有。餘
非希有。精進行者。若能長時正勤乃至窮生
死際而不斷絶。則爲希有。餘非希有。禪行者。
若能於勝定樂而不噉味不彼受生。則爲希
有。餘非希有。慧行者。若能起無分別智。則爲
希有。餘非希有。若聲聞人分別四諦而有厭
離。菩薩則不爾。是名六種行希有。偈曰
    生在如來家 得記并受職
    及以得菩提 四果説希有
釋曰。此偈顯示果希有。菩薩有四種果。一者
入初地時生如來家。是須陀洹果。二者於第
八地中而得授記。是斯陀含果。三者於第十
地中而得受職。是阿那含果。四者佛地。是
阿羅漢果。前三是學果。第四是無學果。
已説菩薩希有。次説菩薩非希有。偈曰
    離欲與得悲 勝修及平等
    依此修諸度 是行非希有
釋曰。若菩薩已得離欲而行布施非爲希有。
不染於物物易捨故。若菩薩已得大悲而持
戒忍辱非爲希有。若菩薩已得勝修。謂第八
地。由無功用無分別故。行後三度非爲希有。
若菩薩已得自他平等心行一切諸度亦非希
有。由利他時即如自利。無有退屈心故。已説
菩薩非希有。次説菩薩平等心。偈曰
    菩薩愛衆生 不同生五愛
    自身與眷屬 子友及諸親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於諸衆生得平等心。衆
生有五種愛心不得平等。一愛自身。二愛眷
屬。三愛兒子。四愛朋友。五愛諸親。由此五
愛不得平等亦非畢竟。如人或時亦行自害。
菩薩愛衆生心則平等。由不捨不退故。偈曰
    無偏及無犯 遍忍起善利
    禪亦無分別 六度心平等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行六度得心平等。無偏
者。是布施心平等。於諸求者不墮愛憎故。
無犯者。是持戒心平等。乃至微細戒行亦不
缺故。遍忍者。是忍辱心平等。普於勝劣衆生
皆能忍故。起善利者。是精進心平等。爲起一
切善根及起自他一切種利而勤行故。禪*亦
者。是學定心平等。菩薩修定亦爲起諸善根
及爲起諸利益而精進故。無分別者。是修慧
心平等。從初發心乃至究竟所行諸度皆三
輪清淨故。是名諸度心平等。已説菩薩平等
心。次説菩薩饒益衆生事。偈曰
    令器及令禁 耐惡與助善
    入法亦斷疑 六行饒益事
釋曰。此偈顯示諸菩薩以六波羅蜜饒益諸
衆生。令器者。以施饒益。令彼得成修善器故。
令禁者。以戒饒益。隨其堪能而令持故。耐惡
者。以忍饒益。能受衆生違逆事故。助善者。以
進饒益。佐助衆生營善業故。入法者。以定
饒益。迴邪入正通力能故。斷疑者。以智饒益。
若凡若聖所有疑網皆除故。已説菩薩六度
饒益。次説菩薩七似饒益。一似母饒益。二似
父饒益。三似善友饒益。四似同侶饒益。五似
健奴饒益。六似闍梨饒益。七似和上饒益。
問云何似母饒益。偈曰
    等心生聖地 長善防諸惡
    教習以多聞 五業如慈母
釋曰。譬如慈母於子作五種饒益業。一懷胎。
二出生。三長養。四防害。五教語。菩薩饒益衆
生五業亦爾。一等心向衆生。二生之於聖地。
三長養諸善根。四防護諸惡作。五教習以多
聞。是名菩薩五種似母業。問云何似父饒益。
偈曰
    令信令戒定 令脱令勸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