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莊嚴經論 (No. 1604_ 無著波羅頗蜜多羅譯 ) in Vol. 31

[First] [Prev]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有障亦無障 及以諸神通
    無身亦有身 得身及滿身
    多慢及少慢 及以無慢故
釋曰。求法有十三種差別。一者増長求。謂以
正聞増長信故。二者上意求。謂在佛邊受法
流故。三者廣大求。謂得神通菩薩具足遠聞
諸佛法故。四者有障求。謂初増長信者故。五
者無障求。謂上意求者故。六者神通求。謂廣
大求者故。七者無身求。謂聞思慧無法身故。
八者有身求。謂修慧有多聞熏習種子身故。
九者得身求。謂初地至七地。十者滿身求。謂
八九十地。十一者多慢求。謂信行地。十二者
少慢求。謂初七地。十三者無慢求。謂後三地。
已説求法差別。次説求法因縁。偈曰
    爲色爲非色 爲通爲正法
    相好及病愈 自在無盡因
釋曰。求法有四因縁。一爲色。二爲非色。三爲
神通。四爲正法。爲色者。相好因故。爲非色
者。滅煩惱病因故。爲神通者。自在因故。爲
正法者。無盡因故。如梵天王問經説。菩薩求
法具足四想。一者如妙寶想。難得義故。二者
如良藥想。除病義故。三者如財物想。不散義
故。四者如涅槃想。苦滅義故。由法是相好莊
嚴因故如妙寶想。由法是滅煩惱病因故如
良藥想。由法是神通自在因故如財物想。由
法是正法無盡因故如涅槃想。已説求法因
縁。次説求遠離分別。偈曰
    無體體増減 一異自別相
    如名如義者 分別有十種
釋曰。有十種分別。一者無體分別。二者有體
分別。三者増益分別。四者損減分別。五者一
相分別。六者異相分別。七者自相分別。八者
別相分別。九者如名起義分別。十者如義起
名分別。般若波羅蜜經中爲令諸菩薩遠離
此十種分別故説十種對治。爲對治無體分
別故。經言有菩薩菩薩。爲對治有體分別故。
經言不見菩薩等。爲對治増益分別故。經言
舍利弗色自性空。爲對治損減分別故。經言
非色滅空。爲對治一相分別故。經言若色空
非色。爲對治異相分別故。經言空不異色色
不異空空即是色。爲對治自相分別故。經言
此色唯名。爲對治別相分別故。經言色不生
不滅非染非淨等。爲對治如名起義分別故。
經言名者作客故如名義不應著。爲對治如
義起名分別故。經言一切名不可見不可見
故如義名不應著。已説求遠離分別。次説求
法大。偈曰
    菩薩勝勇猛 二求得眞實
    隨順諸世間 功徳如海滿
釋曰。求法有三種大。一者方便大。由最上精
進求世諦第一義諦。眞實不顛倒故。二者他
利大。由作世間依怙以第一義安置故。三者
自利大。由一切功徳如海滿足故。述求品究

大乘莊嚴經論第五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六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弘法品第十三
釋曰。已説求法。次應以法爲人演説。偈曰
    難得復不堅 愍苦恒喜施
    況以法利世 増長亦無盡
釋曰。此偈先遮法慳。難得復不堅者。謂身命
財。愍苦恒喜施者。菩薩尚能於一切時捨此
三種不堅之法施諸苦厄衆生。由慈悲故。況
以法利世増長亦無盡者。何況大法得之不
難而生慳悋。是故菩薩應以此法廣利世間。
何以故。法得増長亦無盡故。已遮法慳。次説
利益。偈曰
    自證不可説 引物説法性
    法身寂滅口 悲流如蟒吸
釋曰。自證不可説引物説法性者。世尊不説
自所證法。由不可説故。爲引接衆生復以方
便而説法性。問云何方便。答法身寂滅口悲
流如蟒吸。諸佛以法性爲身。寂滅爲口。極廣
清淨離二障故。以大慈悲流出教網引接衆
生。譬如大蟒張口吐涎吸引諸物。一切諸佛
身口悲同引接亦爾。大悲無盡由畢竟故。偈

    彼修得果故 修説非無義
    但聞及不聞 修説則無理
釋曰。彼修得果故修説非無義者。諸佛以方
便説自所證引接世間。由能行者修力自在
而得果故。是故彼修及佛所説得非無義。但
聞及不聞修説則無理者。若但聞法得見
義。彼修則無利益。若不聞法得入於修。彼
説則無利益。已説説法利益。次説説法差
別。偈曰
    阿含説證説 謂口謂通力
    通力謂相好 餘色及虚空
釋曰。諸菩薩説法有二種差別。一者阿含説。
謂以口力而説。二者證説。謂以通力而説。通
力説復有多種。或相好説。或樹林説。或樂器
説。或空中説。已説説法差別。次説説法成就。
偈曰
    無畏及斷疑 令信亦顯實
    如此諸菩薩 説成就應知
釋曰。諸菩薩説法成就由四種義。一者無畏。
二者斷疑。三者令信。四者顯實。如梵天王
問經説。菩薩四法具足則能開於廣大法施。
何等爲四。一者攝治妙法。二者自慧明淨。三
者作善丈夫業。四者顯示染淨。此中第一多
聞故得無畏。第二大慧故能斷疑。第三不依
名利故令他信受。第四由通達世諦第一義
諦故能顯二種眞實。謂染相眞實淨相眞實。
偈曰
    美語及離醉 無退無不盡
    種種及相應 令解非求利
    及以遍教授 復次成就説
釋曰。美語者。他瞋罵時不惡報故。離醉者。醉
有二種。一他稱讃時醉。二自成就時醉。謂家
色財等成就生愛喜故。離者如此二醉於心
滅故。無退者。不懈怠故。無不盡者。離於
慳一切説故。種種者。不重説故。相應者。不
現比量故。令解者。字句可解故。非求利
者。不爲財利令彼信故。遍教授者。被三乘故。
已説説法成就。次説語成就。偈曰
    不細及調和 善巧亦明了
    應機亦離求 分量與無盡
釋曰。不細者。遍徒衆故。調和者。悦可意故。
善巧者。開示字句分明故。明了者。令易解故。
應機者。隨宜説故。離求者。不依名利説故。分
量者。樂聞無厭故。無盡者。不可窮故。已説語
成就。次説字成就。偈曰
    擧名及釋義 隨乘亦柔軟
    易解而應機 出離隨順故
釋曰。擧名者。相應諸字句不違驗故。釋義者。
釋言諸字句不違理故。隨乘者。隨乘諸字句
不違三乘故。柔軟者。離難諸字句不違於聲
故。易解者。聚集諸字句得義易故。應機者。
應物諸字句逗機宜故。出離者。不在諸字句
向涅槃故。隨順者。正行諸字句隨順八支聖
道故。偈曰
    菩薩字成就 如前義應知
    聲有六十種 是説如來事
釋曰。如來有六十種不可思議音聲。如佛祕
密經中説。寂靜慧如來具足六十種聲語。所
謂潤澤柔軟可意意樂清淨。如是廣説。此中
潤澤聲者。衆生善根能持攝故。柔軟聲者。現
前聞法得樂觸故。可意聲者。由善義故。意樂
聲者。由善字故。清淨聲者。無上出世後得
故。無垢聲者。諸惑習氣不相應故。明亮聲者。
字句易解故。善力聲者。具足功徳破諸外道
惡邪見故。樂聞聲者。信順出離故。不絶聲
者。一切外道無能斷故。調伏聲者。貪等煩
惱能對治故。無刺聲者。制戒樂方便故。不
澁聲者。令犯戒人得正出故。善調聲者。教
化教授故。悦耳聲者。亂心對治故。身
聲者。能引三摩提故。心了聲者。能引
鉢舍那故。心喜聲者。善斷疑故。喜樂生聲
者。決定拔邪故。無熱惱聲者。信受不悔故。
能持智聲者。成就聞因智依止故。能持解聲
者。成就思因智依止故。不隱覆聲者。不慳
法而説故。可愛聲者。令得自利果故。渇仰
聲者。已得果人深願樂故。教勅聲者。不思議
法正説故。令解聲者。思議法正説故。相應聲
者。不違驗故。有益聲者。如其所應教示導故。
離重聲者。不虚説故。師子聲者。怖外道故。象
聲者。振大故。雷聲者。深遠故。龍聲者。令信
受故。緊那羅聲者。歌音美故。迦陵頻伽聲
者。韻清亮故。梵聲者。出遠去故。命命鳥聲
者。初得吉祥一切事成故。天王聲者。無敢違
故。天鼓聲者。破魔初故。離慢聲者。讃毀不高
故。入一切聲者。入毘伽羅論一切種相故。
離不正聲者。憶不忘故。應時聲者。教化事一
切時起故。無羞聲者。不依利養故。不怖聲
者。離慚羞故。歡喜聲者。聞無厭故。隨捨聲
者。一切明處善巧入故。善友聲者。一切衆生
利成就故。常流聲者。相續不斷故。嚴飾聲者。
種種顯現故。滿足聲者。一音無量聲説法故。
衆生根喜聲者。一語無量義顯現故。不毀
聲者。如所立義信順故。不増減聲者。應時量
説故。不躁急聲者。不疾疾説故。遍一切聲者。
遠近徒衆同依止故。一切種成就聲者。世間
法義皆譬喩令解故。已説字成就。次説説法
大。偈曰
    開演及施設 建立并總擧
    別説與斷疑 略廣皆令解
釋曰。開演者。謂言説也。施設者。謂諸句也。
建立者。謂善相應也。如是分別開示。如其次
第總擧別説。斷疑使義淺近易解。令聽受者
於所説法得決定故。略者一説。彼利根人速
得解故。廣者重説。彼鈍根人遲得解故。偈

    説者及所説 受者三輪淨
    復離八種過 説者淨應知
釋曰。説者及所説受者三輪淨者。何等
輪一是説者。謂諸佛菩薩。二是所説。謂總説
名字等諸種。三是受者。謂前略説得解人廣
説得解人。復離八種過説者淨應知者。説者
清淨。應知復離八種過失。問何者八耶。偈曰
    懈怠及不解 拒請不開義
    及以不斷疑 斷疑不堅固
    厭退及有悋 如是八種過
    諸佛無彼體 故成無上説
釋曰。八種過者。一懈怠。二不解義。三拒請。
四不開義。五不斷疑。六斷疑不決定。七心有
厭退 不一切時説故。八有悋。不盡開示故。
一切諸佛如是八過悉皆遠離。是故得成無
上説法。已説説法大。次説義成就。偈曰
    此法隨時善 生信喜覺因
    義正及語巧 能開四梵行
釋曰。此法隨時善生信喜覺因者。隨時善謂
初中後善。如其次第。聞思修時。爲信因故。爲
喜因故。爲覺因故。爲覺因者。定心觀察此法
道理得如實智故。義正及語巧能開四梵行
者。義正謂善義及妙義。與世諦第一義諦相
應故。語巧謂易受及易解由文顯義現故。由
此故能開示四種梵行。問何者四耶。偈曰
    不共他相應 具斷三界惑
    自性及無垢 是行爲四種
釋曰。四梵行者。一者獨。二者滿。三者清。四
者白。不共他相應者是獨義。由此行不共外
道同行故。具斷三界惑者是滿義。由此行具
斷三界煩惱故。自性者是清義。由此行是無
漏自性淨故。無垢者是白義。由此行在漏盡
身種類得無垢淨故。已説説法義成就。次説
説法節。偈曰
    所謂令入節 相節對治節
    及以祕密節 是名爲四節
釋曰。諸佛説法不離四節。一者令入節。二者
相節。三者對治節。四者祕密節。間此四節依
何義。偈曰
    聲聞及自性 斷過亦語深
    次第依四義 説節有四種
釋曰。令入節者。應知教諸聲聞入於法義令
得不怖。説色等是有故。相節者。應知於分別
等三種自性。無體無起自性清淨。説一切法
故。對治節者。應知依斷諸過對治八種障故。
如大乘中説。受持二偈得爾所功徳。皆爲對
治故説。此對治後當解。祕密節者。應知依諸
深語由迴語方得義故。如大乘經偈説。不堅
堅固解善住於顛倒。爲煩惱所惱。速得大菩
提。此節中不堅堅固解者。不堅謂諸衆生其
心不亂。於此不亂作堅固解。此解最勝能得
菩提。亂者心馳堅著。不能至得菩提故。此
是第一句義。善住於顛倒者。顛倒謂常樂我
淨執。若人能於顛倒中解無常無樂無我無
淨善住不退。即能速得菩提。不爾不得故。此
是第二句義。爲煩惱所惱者。長時勤修難行
苦行由極疲倦能得菩提。不爾不得故。此是
第三句義。已説説法節。次説説法意。偈曰
    平等及別義 別時及別欲
    依此四種意 諸佛説應知
釋曰。諸佛説法不離四意。一平等意。二別義
意。三別時意。四別欲意。平等意者。如佛説。
往昔毘婆尸佛即我身是。由法身無差別故。
如是等説。是名平等意。別義意者。如佛説。一
切諸法無自性故無生故。如是等説。是名別
義意。別時意者。如佛説。若人願見阿彌陀
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別時得生故如是説。
如是等説。是名別時意。別欲意者。彼人有如
是善根。如來或時讃歎或時毀呰。由得少善
根便爲足故。如是等説是。名別欲意。已説説
法意。次説受持大乘功徳。偈曰
    輕佛及輕法 懈怠少知足
    貪行及慢行 悔行不定等
    如是八種障 大乘説對治
    如是諸障斷 是人入正法
釋曰。此二偈顯示大乘斷障功徳。障有八種。
一者輕佛障。二者輕法障。三者懈怠障。四者
少知足障。五者貪行障。六者慢行障。七者悔
行障。八者不定障。爲對治輕佛障故。大乘經
説。往昔毘婆尸佛即我身是。爲對治輕法障
故。大乘經説。於無量恒河沙佛所。修行大乘
乃得生解。爲對治懈怠障故。大乘經説若有
衆生願生安樂國土。一切當得往生。稱念
無垢月光佛名。決定當得作佛。爲對治少知
足障故。大乘經説有處讃歎檀等行。有處毀
呰檀等行。爲對治貪行障故。大乘經説。諸佛
國土極妙樂事。爲對治慢行障故大乘經説
或有佛土最勝成就。爲對治悔行障故。大乘
經説。或有衆生於佛菩薩起不饒益事得生
善道。爲對治不定障故。大乘經説。諸佛授記
聲聞當得作佛及説一乘。是名受持大乘得
離八障。偈曰
    若文及若義 二偈勤受持
    功徳數有十 是名勝慧者
    善種得圓滿 死時歡喜勝
    受生隨所欲 念生智亦成
    生生恒値佛 聞法得信慧
    遠離於二障 速成無上道
釋曰。此三偈顯示受持大乘集得功徳。此功
徳有十種。一者成就一切善根種子圓滿依
止。二者臨命終時得無上喜悦。三者於一切
處得隨願受生。四者於一切生處得自性念
生智。五者所生之處恒得値佛。六者恒在佛
邊聞大乘法。七者成就増上信根。八者成就
増上慧根。九者得遠離惑智二障。十者速得
成就無上菩提。若人於一切大乘經典。若文
若義乃至一句。正勤受持。則得如是十種功
徳。此中應知。於現在世得初二種功徳。於未
來世得餘八種功徳。漸漸増勝。已説持法功
徳。次説説法功徳。偈曰
    慧善及不退 大悲名稱遠
    巧便説諸法 如日朗世間
釋曰。若諸菩薩具足五因名善説法。一者不
倒説。由慧善故。二者恒時説。由不退故。三者
離求説。由大悲故。四者令信説。由名稱遠故。
五者隨機説。由巧便故。由此五因能善説法。
導引衆生多生恭敬。譬如日出照朗世間。弘
法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隨修品第十四
釋曰。已説菩薩弘法。次説菩薩隨法修行。此
中隨修有知義有知法有隨法有同得有隨
行。今當次第顯示。偈曰
    於二知無我 於三離邪正
    菩薩如是解 是名知義人
釋曰。此偈明菩薩知義。於二知無我者。謂於
人法二種而知無我。由知能取所取無有體
故。於三離邪正者。三謂三種三昧。即空無相
無願。由空三昧知無有體。解分別性故。由無
相無願三昧知無自體。由解依他眞實性故。
離邪正者。此三三昧引出世智故不邪。是世
間故不正。菩薩如是解。是名知義人者。菩薩
若知人法二種無我。能知三種三昧。離邪離
正。如此則名知義。偈曰
    如是知義已 知法猶如
    聞法不應喜 捨法名知法
釋曰。此偈明菩薩知法。初學菩薩得知義已。
次應知法。謂能知修多羅等經法。猶如*栰
喩。不得但聞而生歡喜。何以故是法應捨。譬
如*栰故。是名知法。偈曰
    凡夫有二智 即通二無我
    爲成彼智故 如説隨法行
釋曰。此偈明菩薩隨法。凡夫有二智者。謂知
義智知法智。即通二無我者。由此二智故亦
能通達人法二種無我。爲成彼智故。如説隨
法行者。菩薩爲成就彼二種智。應如所説法
隨順修行。是名隨法。偈曰
    成就彼智時 出世間無上
    凡住初地者 所得皆同得
釋曰。此偈明菩薩同得。成就彼智時出世間
無上者。由彼智體最勝故。初地謂歡喜地。一
切住歡喜地菩薩所得功徳。彼初入地人亦
皆同得故。偈曰
    見道所滅惑 應知一切盡
    隨次修餘地 爲斷智障故
    應知諸地中 無分別建立
    次第無間起 如是説隨行
釋曰。此二偈明菩薩隨行。此中見道所滅煩
惱。入初地時一切悉盡。是故修習餘地但爲
斷於智障。然於諸地各有二智。一無分別智。
二地建立智菩薩若在正觀。於刹那刹那得
爾所法而不分別。是名無分別智。菩薩出觀
後。分別觀中所得法如是如是分數。是名地
建立智。如此二智不得並起及間餘法起。恒
無間行。是名菩薩隨行。菩薩能如是隨行有
四種不放逸輪。一者勝土論。二者善人輪。三
者自正輪。四者先福輪。如此四輪今當次第
説。偈曰
    易求及善護 善地亦善伴
    善寂此勝土 菩薩則往生
釋曰。此偈明勝土輪。土勝有五因縁。一者易
求。謂四事供身不難得故。二者善護。謂國王
如法惡人盜賊不得住故。三者善地。處所調
和無疫癘故。四者善伴。謂同戒同見爲伴侶
故。五者善寂。謂晝日無喧夜絶聲故。偈曰
    多聞及見諦 巧説亦憐愍
    不退此丈夫 菩薩勝依止
釋曰。此偈明善人輪。善人亦具五因縁。一者
多聞。成就阿含故。二者見諦得聖果故。三者
巧説。能分別法故。四者憐愍。不貪利故。五者
不退。無疲倦故。偈曰
    善縁及善聚 善修及善説
    善出此五種 是名自正勝
釋曰。此偈明自正輪。自正亦具五因縁。一者
善縁。妙法爲縁故。二者善聚。福智具足故。三
者善修。止觀諸相應時修故。四者善説。無求
利故。五者善出。所有上法恭敬修故。偈曰
    可樂及無難 無病與寂靜
    觀察此五種 宿植善根故
釋曰。此偈明先福輪。先福亦具五因縁。一者
可樂。二者無難。三者無病。四者三昧。五者智
慧。第一事由住勝土爲因。第二事由値善人
爲因。後三事由自正成就爲因。已説四種不
放逸輪。次説煩惱出煩惱。偈曰
    遠離於法界 無別有貪法
    是故諸佛説 貪出貪餘爾
釋曰。如佛先説。我不説有異貪之法。能出於
癡亦爾。由離法界則別無體故。是
故貪等法性得貪等名。此説貪等法性能出
貪等。此義是經旨趣。偈曰
    由離法性外 無別有諸法
    是故如是説 煩惱即菩提
釋曰。如經中説。無明與菩提同一。此謂無明
法性施設菩提名。此義是經旨趣。偈曰
    於貪起正思 於貪得解脱
    故説貪出貪 瞋癡出亦爾
釋曰。若人於貪起正思觀察。如是知已於貪
即得解脱。故説以貪出離於貪。出離瞋癡亦
復如是。已説煩惱出煩惱。次説遠離二乘心。
偈曰
    菩薩處地獄 爲物不辭苦
    捨有發小心 此苦則爲劇
釋曰。菩薩慈悲爲諸衆生入大地獄不辭大
苦。若滅三有功徳起小乘心。菩薩以此爲苦。
最爲深重。問此義云何。偈曰
    雖恒處地獄 不障大菩提
    若起自利心 是大菩提障
釋曰。菩薩雖爲衆生長時入大地獄不以爲
苦。何以故。於廣淨菩提不爲障故。若起異乘
樂涅槃心。即爲大苦。何以故。於大乘樂住而
爲障故。此偈顯前偈義應知。已説遮二乘心。
次説遮怖畏心。偈曰
    無體及可得 此事猶如幻
    性淨與無垢 此事則如空
釋曰。無體及可得此事猶如幻者。一切諸法
無有自性。故曰無體。而復見有相貌顯現。故
曰可得。諸凡夫人於此二處互生怖畏。此不
應爾。何以故。幻相似故。譬如幻等實無有體
而顯現可見。諸法無體可得亦爾。是故於此
二處不應怖畏。性淨與無垢此事則如空者。
法界本來清淨。故曰性淨。後時離塵清淨。故
曰無垢。諸凡夫人於此二處互生怖畏。此不
應爾。何以故。空相似故。譬如虚空本性清淨。
後時亦説離塵清淨。法界性淨及以無垢亦
復如是。是故於此二處不應怖畏。復次更有
似畫譬喩。能遮前二怖畏。偈曰
    譬如工畫師 畫平起凹凸
    如是虚分別 於無見能所
釋曰。譬如善巧畫師能畫平壁起凹凸相。實
無高下而見高下。不眞分別亦復如是。於平
等法界無二相處。而常見有能所二相。是故
不應怖畏。此中復有似水譬喩。能遮後二怖
畏。偈曰
    譬如清水濁 穢除還本清
    自心淨亦爾 唯離客塵故
釋曰。譬如清水垢來則濁。後時若清唯除垢
耳。清非外來本性清故心方便淨亦復如是。
心性本淨客塵故染。後時清淨除客塵耳。淨
非外來本性淨故。是故不應怖畏。偈曰
    已説心性淨 而爲客塵染
    不離心眞如 別有心性淨
釋曰。譬如水性自清而爲客垢所濁。如是心
性自淨而爲客塵所染。此義已成。由是義故。
不離心之眞如別有異心。謂依他相説爲自
性清淨。此中應知。説心眞如名之爲心。即説
此心爲自性清淨。此心即是阿摩羅識。已遮
怖畏。次遮貪罪。偈曰
    菩薩念衆生 愛之徹骨髓
    恒時欲利益 猶如一子故
釋曰。諸菩薩愛諸衆生。此名爲貪餘如偈説。
偈曰
    由利群生意 起貪不得罪
    瞋則與彼違 恒欲損他故
釋曰。若謂菩薩愛諸衆生起貪名罪者。此義
不然。何以故。此貪恒作利益衆生因故。偈

    如鴿於自子 普覆生極愛
    如是有悲人 於生愛亦爾
釋曰。譬如鴿鳥多貪愛念諸子最得増上。如
是菩薩多悲愛諸衆生。増上亦爾。偈曰
    慈與瞋心違 息苦苦心反
    利則違無利 無畏違畏心
釋曰。菩薩於諸衆生由得慈心故。與瞋心相
違。由得息苦心故。與作苦心相違。由得利益
心故。與無利心相違。由得無畏心故。與作畏
心相違。是故菩薩起如是貪不得名罪。已遮
貪罪。次説修行差別。偈曰
    善行於生死 如病服苦藥
    善行於衆生 如醫近病者
    善行於自心 如調未成奴
    善行於欲塵 如商善販賣
    善行於三業 如人善浣衣
    善行不惱他 如父於愛子
    善行於修習 如鑚火不息
    善行於三昧 如財與信人
    善行於般若 如幻師知幻
    是名諸菩薩 善行諸境界
釋曰。諸菩薩修行有九種差別。一者善行生
死。譬如病久服苦澁藥。但爲差病不生貪染。
菩薩亦爾。親近生死但爲思惟策勵。非爲染
著。二者善行衆生。譬如良醫親近病者。菩薩
亦爾。有大悲故不捨煩惱病苦衆生。三者善
行自心。譬如有智之主善能調服未成就奴。
菩薩亦爾。善能調伏未調伏心。四者善行欲
塵。譬如商人善於販賣。菩薩亦爾。於檀等諸
度増長資財。五者善行三業。譬如善浣衣師
能除穢垢。菩薩亦爾。修治三業能令清淨。六
者善行不惱衆生。譬如慈父愛於小兒雖穢
不惡。菩薩亦爾。衆生加損未嘗瞋惱。七者善
行修習。譬如鑚火未熱不息。菩薩亦爾。修習
善法曾無間心。八者善行三昧。譬如出財得
保信人日日滋益。菩薩亦爾。修習諸定不亂
不味功徳増長。九者善行般若。譬如幻師知
幻非實。菩薩亦爾。於所觀法得不顛倒。是名
菩薩修行差別。已説修行差別。次説三輪清
淨。偈曰
    常勤大精進 熟二令清淨
    淨覺無分別 漸漸得菩提
釋曰。常勤大精進熟二令清淨者。菩薩以大
精進力勤行自他二利。是故衆生及自並得
成熟。是名清淨。淨覺無分別漸漸得菩提者。
淨覺謂法無我智。此智不分別三輪。謂修者
所修正修。故得清淨。由此淨故漸漸得成無
上菩提。隨修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第六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七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教授品第十五
釋曰。已説菩薩隨修。次説如來教授。偈曰
    行盡一僧祇 長信令増上
    衆善隨信集 亦具如海滿
釋曰。行盡一僧祇長信令増上者。若諸菩薩
行行盡一阿僧祇劫。爾時長養於信方至上
品。問獨信増耶。答衆善隨信集亦具如海滿。
謂於信増時一切衆善隨信聚集。亦得具足
如大海水湛然圓滿。偈曰
    聚集福徳已 佛子最初淨
    極智及軟心 勤修諸正行
釋曰。聚集福徳已者。如前所説聚集故。佛子
最初淨者。令護清淨故。及於大乘作正直
見。不顛倒受義故。極智者。得多聞故。軟心
者。離諸障故。勤修諸正行者。有堪能故。偈曰
    自後蒙諸佛 法流而教授
    増益寂靜智 進趣廣大乘
釋曰。自後蒙諸佛法流而教授者。此諸菩薩
從此已後。蒙諸佛如來以修多羅等法而爲
説之。譬如爲説十地經。増益寂靜智進趣廣
大乘者。此菩薩若得教授則増益奢摩他智。
於廣大乘而能進修。如是得教授已。次起六
種心。偈曰
    想名及了句 思義亦義知
    法總亦義求 六心次第起
釋曰。六心者。一根本心。二隨行心。三觀察
心。四實解心。五總聚心。六悕望心。想名者。
謂根本心。初於修多羅等法觀察無有二義。
唯想名聚故。了句者。謂隨行心。次隨諸句決
了差別及次第故。思義者。謂觀察心。次於彼
義内正思惟故。義知者。謂實解心。於彼思
義如實知故。法總者謂總聚心。更聚前法復
總觀故。義求者。謂悕望心。於彼義趣求得意
故。如是起六心。已次起十一種作意。偈曰
    有求亦有觀 一味將止道
    觀道及二倶 拔沈并抑掉
    正住與無間 於中亦尊重
    置心一切縁 作意有十一
釋曰。十一種作意者。一有覺有觀作意。二無
覺有觀作意。三無覺無觀作意。四奢摩他作
意。五毘鉢舍那作意。六二相應作意。七起
相作意。八攝相作意。九捨相作意。十恒修作
意。十一恭敬作意。有求者。謂有覺有觀作意。
此作意以意言相續觀察諸法。有觀者謂無
覺有觀作意。此作意雖離於覺亦以意言相
續觀察諸法。一味者。謂無覺無觀作意。此作
意離於意言而相續觀察諸法。止道者。謂奢
摩他作意。此作意但縁諸法名。觀道者。謂毘
鉢舍那作意。此作意但縁諸法義。二倶者。謂
二相應作意。此作意能一時縁名義。拔沈者。
謂起相作意。此作意若縁名心沈即能策起。
抑掉者。謂攝相作意。此作意若縁義心散即
能攝持。正住者。謂捨相作意。此作意若心平
等能住捨心。無間者。謂恒修作意。此作意能
依正住修習無廢。尊重者。謂恭敬作意。能於
習時尊重名義。如是起十一種作意已。復應
修習九種住心。偈曰
    繋縁將速攝 内略及樂住
    調厭與息亂 或起滅亦爾
    所作心自流 爾時得無作
    菩薩復應習 如此九住心
釋曰。九種住心者。一安住心。二攝住心。三解
住心。四轉住心。五伏住心。六息住心。七滅
住心。八性住心。九持住心。此九住教授方便。
應知繋縁者。謂安住心。安心所縁不令離故。
速攝者。謂攝住心。若覺心亂速攝持故。内略
者。謂解住心。覺心外廣更内略故。樂住者。謂
轉住心。見定功徳轉樂住故。調厭者。謂伏住
心。心若不樂應折伏故。息亂者。謂息住心。見
亂過失令止息故。*或起滅亦爾者。謂滅住
心。貪憂等起即令滅故。所作心自流者。謂性
住心。所作任運成自性故。爾時得無作者。謂
持住心。不由作意得總持故。如是修習得住
心已。次令此心得最上柔軟。偈曰
    下倚修令進 爲進習本定
    淨禪爲通故 當成勝軟心
釋曰。下*倚修令進爲進習本定者。菩薩得住
心時。應知已得下品身*倚心*倚。爲増進此
*倚更修根本禪定。問更修本定爲何功徳。答
淨禪爲通故當成勝軟心。諸菩薩爲起諸神
通故。爲欲成就最勝柔軟心故。是故進修本
定。問起諸神通欲何所作。勝柔軟心復云何
成。偈曰
    起通遊諸界 歴事諸世尊
    最上軟心得 供養諸佛故
釋曰。起通遊諸界歴事諸世尊者。諸菩薩欲
往無量世界。欲經無量劫數。欲歴無量諸佛。
欲承事供養及聞正法。爲此事故起諸神通。
問何故作此事。答最上軟心得供養諸佛故。
由供養諸佛爲因故。更得成就第一勝柔軟
心。如是得勝心已。便得諸佛之所稱揚。偈

    未入淨心前 五種稱揚得
    器體成淨故 堪進無上乘
釋曰。未入淨心前五種稱揚得者。謂此菩薩
於淨心地前。先得如來稱揚。其五種功徳。問
此稱揚於菩薩有何利益。答器體成淨故堪
進無上乘。此菩薩得如來稱揚已。便成就清
淨器體。於無上乘則堪進入。問如來稱揚彼
菩薩。何等五功徳。偈曰
    念念融諸習 身*倚及心*倚
    圓明與見相 滿淨諸法身
釋曰。五功徳者。一者融習。二者身*倚。三者
心*倚。四者圓明。五者見相。融習者。一一刹
那消融一切習氣聚故。身*倚者。修習輕安遍
滿身故。心*倚亦爾。圓明者。圓解一切種空
離分數故。見相者。見無分別相爲後清淨因
故。滿淨諸法身者。爲滿爲淨一切種法身。常
作如是五因故。問何時滿何時淨。答十地時
滿。佛地時淨。此中應知五種功徳。前三是奢
摩他分。後二是毘鉢舍那分。菩薩於此時中
於世間法皆得具足。如是得稱揚已。次起通
達分善根。偈曰
    爾時此菩薩 次第得定心
    唯見意言故 不見一切義
釋曰。此菩薩初得定心離於意言。不見自相
總相一切諸義。唯見意言。此見即是菩薩煖
位。此位名明。如佛灰河經中所説明。此明
名見法忍。偈曰
    爲長法明故 堅固精進起
    法明増長已 通達唯心住
釋曰。此中菩薩爲増長法明故起堅固精進。
住是法明通達唯心此通達即是菩薩頂位。
偈曰
    諸義悉是光 由見唯心故
    得斷所執亂 是則住於忍
釋曰。此中菩薩若見諸義悉是心光。非心光
外別有異見。爾時得所執亂滅。此見即是菩
薩忍位。偈曰
    所執亂雖斷 尚餘能執故
    斷此復速證 無間三摩提
釋曰。此中菩薩爲斷能執亂故。復速證無間
三摩提。問有何義故此三摩提名無間。答由
能執亂滅時爾時入無間。故受此名。此入無
間即是菩薩世間第一法位。隨其次第説煖
等諸位已。次説見道起。偈曰
    遠離彼二執 出世間無上
    無分別離垢 此智此時得
釋曰。遠離彼二執者。所執能執不和合故。出
世間無上者。得無上乘故。無分別者。即彼二
執分別無故。離垢者。見道所斷煩惱滅故。菩
薩爾時名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偈曰
    此即是轉依 以得初地故
    後經無量劫 依淨方圓滿
釋曰。此即是轉依以得初地故者此離垢。即
是菩薩轉依位。何以故。得初地故。問依極淨
耶。答後經無量劫依淨方圓滿。非於此初即
得極清淨。由後經無量阿僧祇劫。此依方得
清淨圓滿故。偈曰
    爾時通法界 他自心平等
    平等有五種 五無差別故
釋曰。爾時通法界他自心平等者。菩薩於初
地即得通達平等法界。由此通達故能觀他
身即是自身。亦得心平等。問此時得幾種心
平等。答平等有五種。五無差別故。何謂爲五。
一者無我平等。謂於自他相續不見有我。無
差別故。二者有苦平等。謂於自他相續所有
諸苦。無差別故。三者所作平等。謂於自他相
續欲作斷苦。無差別故。四者不求平等。謂於
自他所作不求反報。無差別故。五者同得平
等。如餘菩薩所得我得亦爾。無差別故。偈

    諸行虚分別 淨智了無二
    解脱見所滅 如是説見道
釋曰。諸行虚分別淨智了無二者。此中菩薩
於三界諸行唯見不眞分別。以極淨智了彼
無二。淨智者。出世間故。無二者。二執無故。
彼無二體即法界也。解脱見所滅如是説見
道者。謂解脱見道所滅煩惱。法界即是解脱。
若見解脱滅煩惱時。説名菩薩初得見道。偈

    無體及似體 自性合三空
    於此三空解 此説名解空
釋曰。三空者。一無體空。謂分別性。彼相無體
故。二似體空。謂依他性。此相如分別性無
體故。三自性空。謂眞實性。自體空自體故。此
偈顯菩薩得空解脱門。偈曰
    應知縁無相 悉盡諸分別
    此中無願縁 不眞分別盡
釋曰。此偈上半顯得無相解脱門。下半顯得
無願解脱門。應知此中菩薩具得三解脱門。
偈曰
    此時所得法 一切菩提分
    應知彼菩薩 同得如見道
釋曰。一切菩提分者。謂四念處等。彼菩薩得
見道時亦得此法。偈曰
    覺世唯諸行 無我唯苦著
    無義自我滅 大義依大我
釋曰。覺世唯諸行無我唯苦著者。此菩薩覺
諸世間但是諸行實無有我。衆生計著唯著
苦耳。無義自我滅者。謂染汚身見滅故。大義
者。利益一切衆生故。大我者。以一切衆生爲
自己故。此中菩薩滅自我見。依大我見作衆
生利益事。是謂大義依大我。偈曰
    無我復我見 無苦亦極苦
    益彼不求報 以利自我故
釋曰。此中諸菩薩。無我者。謂無自身無義我
見。復我見者。謂有他身大義我見。無苦者。謂
無自身所起諸苦。亦極苦者。謂有他身所起
諸苦。益彼不求報者。無悕望故。何以故。以利
自我故。諸菩薩利益衆生時。即是利益自我。
是故無外希望。偈曰
    自脱心最上 他縛即堅廣
    苦邊不可盡 如是應勤作
釋曰。自脱心者。謂滅自見道所斷煩惱故。最
上者。此解脱由無上乘故。他縛即堅廣者。由
一切衆生相續所起煩惱故。苦邊不可盡者。
衆生界無邊如虚空故。如是應勤作者。衆生
如是苦。菩薩應爲衆生斷苦。作邊作已復作。
不應休息故。偈曰
    自苦不自忍 豈忍他諸苦
    此生及窮生 翻彼謂菩薩
釋曰。衆生於一期生苦及窮生死際。不可思
議苦無能忍受者。此菩薩翻彼不能忍受。悉
能爲之忍受故。言翻彼謂菩薩。偈曰
    於他行等愛 利彼不退轉
    希有非希有 他利自利故
釋曰。於他行等愛利彼不退轉者。菩薩於一
切衆生行。平等愛心無有差別。若求樂利益。
若行樂利益。若求行時。利益之心無有退轉。
希有非希有他利自利故者。此不退轉事於
諸世間希有最上。然此希有亦非希有。何以
故。他得益時即是菩薩自得益故。偈曰
    餘地説修道 二智勤修習
    無分別建立 淨法及衆生
釋曰。餘地者。謂後九地。問餘地何所修。答二
智勤修習。二智者。一無分別智。二如所建立
智。無分別智謂出世智。如所建立智謂後得
世智。問此二智有何功能。答淨法及衆生。此
中無分別智成熟佛法。是其功能。如所建立
智成熟衆生是其功能。偈曰
    修位二僧祇 最後得受職
    入彼金剛定 破諸分別盡
釋曰。修立二僧祇最後得受職者。二僧祇謂
第二及第三大劫阿僧祇。最後謂究竟修。於
此修位方便受職。問受職已更何所作。答入
彼金剛定破諸分別盡。問因何義故名金剛
定。答分別隨眠此能破故。是故此定名金剛
喩。偈曰
    轉依究竟淨 成就一切種
    住此所作事 但爲利群生
釋曰。轉依究竟淨者。謂永離一切煩惱障及
智障故。成就一切種者。謂得一切種智由無
上故。住此所作事者。謂住此位中乃至窮衆
生生死際。示現成道及現涅槃故。問此事何
所爲。答但爲利群生。如此等事一向但爲利
益一切衆生故。自下次明因大教授得大義
利。偈曰
    牟尼尊難見 常見得大義
    以聞無等法 淨信資養心
釋曰。此偈明菩薩因大教授常得現前見佛
常聞無等正法。常起極深淨信遍滿於心。此
明初時得大義利。偈曰
    若於教授中 法門如欲住
    如人拔險難 佛勸亦如是
釋曰。若於教授中法門如欲住者。有諸菩薩
於教授時中。或於如來法門。心欲樂住也。如
人拔險難佛勸亦如是者。譬如有人墮在深
坑。有能捉髮懸擲高岸。佛勸亦爾。若彼菩薩
樂住寂滅深坑。諸佛如來。強能置之佛果高
岸。此明次時得大義利。偈曰
    世間極淨眼 勝覺無分別
    譬如大日出 除幽朗世間
釋曰。若諸菩薩成佛時。永退一切世間法故
眼得最極清淨。爾時名得無分別勝覺。譬如
日輪大出能除幽暗照朗世間。此明畢竟時
得大義利。如是廣説已。次以一偈總結前義。
偈曰
    佛子善集滿 成就極廣定
    恒受尊教授 能窮功徳海
釋曰。此偈義如文顯現。教授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業伴品第十六
釋曰。已説如來大教授。菩薩起業以方便爲
伴。今當説。偈曰
    譬如大地種 任持四種物
    如是三種業 建立一切善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集起業方便。譬如大地
種任持四種物者。何謂四物。一者大海。二者
諸山。三者草木。四者衆生。是謂四物。如是三
種業建立一切善者。海等四物譬一切善法。
如是菩薩三業能聚集一切諸善。所謂檀等
諸波羅蜜。及一切菩提分法。偈曰
    難行業能行 應形無量劫
    身口心自性 拔彼不退轉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救他業方便。難行業能
行應形無量劫者。何謂難行業。謂衆生欲得
小乘出離。菩薩於彼極生大苦。欲令彼轉異
乘心故。變種種形。於無量世界經無量劫數。
而能久受勤苦作種種難行業。身口心自性
拔彼不退轉者。謂菩薩爲拔彼故。雖復處處
久受勤苦。三業自性終無退屈。偈曰
    如人怖四害 深防爲自身
    菩薩畏二乘 護業亦如是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自護業方便。如人怖四
害深防爲自身者。何謂四害。一者毒物。二者
兵仗。三者惡食。四者怨仇。是謂四害。深防者
爲利益自身故。菩薩畏二乘護業亦如是者。
毒等四害譬二乘人諸業方便。菩薩怖畏此
故。深自防護起二乘心。何以故。由斷大乘種
故。大乘善根未起令不起故。已起復令滅故。
及與佛果作障礙故。偈曰
    作者業所作 三輪不分別
    得度淨業海 功徳無有邊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清淨業方便。作者業所
作三輪不分別者。何謂三輪。一者作者。二者
業。三者所作。是謂三輪。不分別者。此三不
可得故。由此故三輪得清淨。三輪清淨故業
清淨。得度淨業海功徳無有邊者。到業彼岸
故。功徳無邊者由無盡故業伴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度攝品第十七之一
釋曰。已説起業方便。業所聚集諸波羅蜜。今
當説。此中先説憂陀那偈。偈曰
    數相次第名 修習差別攝
    治障徳互顯 度十義應知
釋曰。此中六波羅蜜。應知有十種義。一制數。
二顯相。三次第。四釋名。五修習。六差別。七
攝行。八治障。九功徳。十互顯。此中有六偈制
立六波羅蜜數唯有六。偈曰
    資生身眷屬 發起初四成
    第五惑不染 第六業不倒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自利三事故。立波羅蜜
數唯有六。一者増進。二者不染。三者不倒。彼
初四波羅蜜。如其次第能令四事増進。一
生成就。由布施故。二自身成就。由持戒故。
眷屬成就。由於忍辱。行忍辱者多人愛
故。四發起成就。由於精進。一切事業因此
成故。第五禪波羅蜜。能令煩惱不染。折伏煩
惱由此力故。第六般若波羅蜜。令業不顛倒。
一切所作如實知故。偈曰
    施彼及不惱 忍惱是利他
    有因及心住 解脱是自利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二利六事故。立波羅蜜
數唯有六。初爲攝利他三事故。立前三波羅
蜜令起正勤。如其次第。一者施彼。二者不
惱。三者忍彼惱後爲攝自利。三事故須立。
後三波羅蜜令起正勤。如其次第。一者有因。
由依精進故。二者心住。由心不定令定故。三
者解脱。由心已定令解脱故。偈曰
    不乏亦不惱 忍惱及不退
    歸向與善説 利他即自成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利他六事故。立波羅蜜
數唯有六。菩薩行六波羅蜜時。如其次第。於
彼受用令不乏故。不惱彼故。忍彼惱故。助彼
所作令不退故。以神通力令歸向故。以善
説法斷彼疑故。菩薩如是利他即是自利。爲
他所作即自所作。由此因縁得大菩提故。偈

    不染及極敬 不退有二種
    亦二無分別 具攝大乘因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大乘四因故。立波羅蜜
數唯有六。一者不染。二者極敬。三者不退。四
者無分別。菩薩修行施時於財不染無顧戀
故。受持戒時於諸學處起極敬故。行忍辱精
進時。此二不退。忍於衆生非衆生所作苦得
不退故。精進於修行善時得不退故。行禪定
般若時。此二無分別。奢摩他毘鉢舍那平等
所攝故。如此四因攝一切大乘因盡。偈曰
    不著及不亂 不捨亦増進
    淨惑及智障 是道皆悉攝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大乘六道故。立波羅蜜
數唯有六。問道者何義答有方便者爲道。此
中檀波羅蜜。於諸資財不著爲道。由施時於
境離染著故。尸波羅蜜。於諸境界不亂爲道。
由求受戒時一切心亂攝令住故。及比丘住
護者。求境界時。一切業亂不能轉故。羼提波
羅蜜。於諸衆生不捨爲道。由一切不饒益事
不生厭故。毘梨耶波羅蜜。於修諸善増長爲
道。由精進發起令増上故。禪波羅蜜。於煩惱
障令清淨爲道。般若波羅蜜。於智慧障令清
淨爲道。如是六種道攝一切大乘道盡。偈曰
    爲攝三學故 説度有六種
    初三二初一 後二二一三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三種増上學故。立波羅
蜜數唯有六。此中立初三波羅蜜。爲攝初一
戒増上學。戒有二種謂聚及眷屬。尸羅爲聚。
檀及羼提爲眷屬。何以故。施於求受時資財
不悋故。忍於護持時打罵不報故。此中立後
二波羅蜜。如其次第。爲攝心慧二増上學。此
中立第四一波羅蜜。應知具攝三増上學。由
一切三學精進爲伴故。已制六波羅蜜數。次
顯六波羅蜜相。偈曰
    分別六度體 一一有四相
    治障及合智 滿願亦成生
釋曰。諸菩薩修諸波羅蜜。一一皆有四相。一
治障。二合智。三滿願。四成生。治障者。檀等
六行。如其次第。對治慳貪破戒瞋恚懈怠亂
心愚癡故。合智者。悉與無分別智共行。由通
達法無我故。滿願者。施於求財者隨其所欲
而給與之。戒於求戒者隨其所欲以身口意
護而教授之。忍於悔過者與之歡喜。精進於
作業者隨欲助之。定於學定者隨欲授法。智
於有疑者隨欲決斷。成生者。先以施攝。後以
三乘法隨其所應而成熟之。先安立於戒等
中。後以三乘成熟亦爾。已顯六波羅蜜。相次
説六波羅蜜次第。偈曰
    前後及下上 麁細次第起
    如是説六度 不亂有三因
釋曰。六波羅蜜次第有三因縁。一前後。二下
上。三麁細。前後者。謂依前後得起。何以故。
由不顧資財故受持戒。行持戒已能起忍辱。
忍辱已能起精進。精進已能起禪定。禪定已
能解眞法。下上者。前者爲下後者爲上。下者
施上者戒。乃至下者定上者智。麁細者。前者
爲麁後者爲細。麁者施細者戒。乃至麁者定
細者智。何故麁易入易作故。何故細難入難
作故。已説六波羅蜜次第。次釋六波羅蜜名。
偈曰
    除貧亦令凉 破瞋與建善
    心持及眞解 是説六行義
釋曰。能除貧窮故名施。能令清凉故名戒。由
具戒者於境界相中煩惱熱息故。能破瞋恚
故名忍。忍破瞋恚能令盡故。能建善故名
進。建立善法由此力故。能持心故名定。攝持
内意故。能解眞法故名慧。曉了第一義諦故。
已釋六波羅蜜名。次説修習六波羅蜜。偈曰
    物與思及心 方便并勢力
    當知修六行 説有五依止
釋曰。諸菩薩修習諸波羅蜜有五依止。一者
物依止。二者思惟依止。三者心依止。四者方
便依止。五者勢力依止。物依止修諸波羅蜜
有四種。一者依止因。依種性力而修習故。二
者依止報。依自身成就力而修習故。三者依
止願。依昔願力而修習故。四者依止數。依智
慧力而修習故。思惟依止修諸波羅蜜亦有
四種。一者信思惟。於諸波羅蜜相應教而生
信心故。二者味思惟。於諸波羅蜜中見功徳
味故。三者隨喜思惟。於一切世界一切衆生
所有諸波羅蜜皆生隨喜故。四者悕望思惟。
於自身及他未來所有勝波羅蜜起悕望故。
心依止修諸波羅蜜有六種。一者無厭心。二
者廣大心。三者勝喜心。四者勝利心。五者不
染心。六者善淨心。何謂修檀六種心。若菩薩
以滿恒河沙數世界七寶及以身命。於一刹
那施一衆生。如是乃至盡衆生界。所願成熟
無上菩提者以此門施心無厭足。如是相心
是名修檀無厭心。若菩薩如是相施。從初相
續乃至成佛。無刹那頃有絶有減。如是相心
是名修檀廣大心。若菩薩以施攝他時生極
重歡喜。過於受者得財時生喜。如是相心是
名修檀勝喜心。若菩薩以施攝他時。見他受
物極饒益我。非我自用爲極饒益。何以故。由
施攝他令我成就無上菩提因故。如是相心
是名修檀勝利心。若菩薩如是廣施不求報
恩及以果報。如是相心是名修檀不染心。若
菩薩如是廣施所生福聚所得果報。願施一
切衆生非爲自受。又與一切衆生共之迴向
無上菩提。如是相心是名修檀善淨心。何謂
修戒等六種心。若菩薩有恒河沙數自身。一
一身復有恒河沙數劫壽。一一壽中復乏一
切資生。於此乏中復有火聚。遍滿三千大千
世界。菩薩以此多身經此多壽在此火聚起
四威儀。於一刹那但修一戒。如是乃至盡諸
戒聚。乃至盡諸智聚。能得無上菩提者。菩薩
修之心無厭足。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無厭
心。若菩薩從初修戒乃至修智。極坐道場無
有間斷。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廣大心。若菩
薩修戒等攝他時生極重歡喜。過於受攝者
得利益時生喜。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勝喜
心若菩薩修戒等攝他時。見他得利極饒益
我。非我自利爲極饒益・如是相心是名修戒
等勝利心。若菩薩修戒等時。不求報恩及以
果報。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不染心。若菩薩
廣修戒等所生福聚所得果報。願施一切衆
生非爲自受。又與一切衆生共之迴向無上
菩提。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善淨心。方便依
止修諸波羅蜜有三種。三種者即是三輪清
淨。此清淨由無分別智爲方便故。以此方便
一切作意悉得成就。勢力依止修諸波羅蜜
亦有三種。一者身勢力。二者行勢力。三者説
勢力。身勢力者。應知是佛自性身及受用身。
行勢力者。應知是佛化身。以此化身於一切
相爲一切衆生示現一切善行故。説勢力者。
謂演説六波羅蜜一切種時無滯礙故
大乘莊嚴經論第七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度攝品第十七之二
釋曰。已説修習六波羅蜜。次説六波羅蜜差
別。六波羅蜜差別各有六義。一者自性。二
者因。三者果。四者業。五者相應。六者品類。
偈曰
    施彼及共思 二成亦二攝
    具住不慳故 法財無畏三
釋曰。此偈明檀波羅蜜六義。施彼者是施自
性。由以己物施諸受者故。共思者是施因。由
無貪善根與思倶生故。二成者是施果。由財
成就及身成就故。言身成就者。具攝命等五
事。如五事經中説。施食得五事。一者得命。
二者得色。三者得力。四者得樂五者得辯。二
攝者是施業。由自他二攝滿足及大菩提滿
足故。具住不慳故者。是施相應。由具足住不
慳人心中故。法財無畏三者。是施品類。品類
有三。一者法施。二者財施。三者無畏施故。如
是六義。智者應知應習。偈曰
    六支滅有邊 善道及持等
    福聚具足故 二得爲二種
釋曰。此偈明尸波羅蜜六義。六支者是戒自
性。由住具戒乃至受學諸學足故。滅有邊者
是戒因。滅是涅槃。爲求涅槃度諸有邊受行
戒故。善道者是戒果。善道及不悔等次第五
心住因戒得故。持等者是戒業。戒有三能。一
者能持。由能任持一切功徳如大地故。二者
能靜。由能止息一切煩惱火熱故。三者無畏。
由能不起一切怖憎等諸罪縁起豈畏起諸罪
故。福聚具足故者。是戒相應。由一切時身口
意業皆行善行故。二得爲二種者。是戒品類。
二得謂受得及法得。受得者。攝波羅提木叉
護。法得者。攝禪護及無流護故。偈曰
    不報耐智性 大悲及法依
    五徳并二利 具勝彼三種
釋曰。此偈明羼提波羅蜜六義。不報耐智性
者。是忍自性。一不報。二耐。三智。此三次第
是三忍自性。不報者是他毀忍自性。耐者是
安苦忍自性。智者是觀法忍自性。大悲及法
依者是忍因。一大悲爲因。二法依爲因。法依
者。謂受戒及多聞故。五徳者是忍果。如經
中説。忍得五種果。一得少憎愱。二得不壞
他意。三得喜樂。四得臨終不悔。五得身壞生
天。二利者是忍業。由三忍故能作自利利他
二種業。如經偈説。作彼二義。自利利他。若
知他瞋。於彼自息。具勝者。是忍相應忍難行
故名最勝。具足最勝名相應。如經中説。忍最
上難行故。彼三種者。是忍品類。彼人有三品。
一他毀忍。二安苦忍。三觀法忍故。偈曰
    於善於正勇 有信有欲故
    念増及對治 具徳彼七種
釋曰。此偈明毘梨耶波羅蜜六義。於善於正
勇者。是精進自性。遮餘業中勇猛故言善。除
外道解脱中勇猛故言正。有信有欲故者。是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