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攝大乘論釋 (No. 1597_ 世親玄奘譯 ) in Vol. 00

[First] []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597[Nos.1595,1596;cf.1598,
    1592-1594]
攝大乘論釋卷第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總標綱要分第一
    諸破所知障翳暗 盡其所有如所有
    諸法眞俗理影中 妄執競興於異見
    斯由永離諸分別 無垢清淨智光明
    獲得最勝三菩提 惑障并習斷常住
    能無功用於十方 隨諸有情意所樂
    開示殊勝極廣大 三種解脱等方便
    由無分別有大悲 生死涅槃倶不住
    由攝妙慧巧方便 究竟至極自他利
    如是世尊等所覺 等所開示微妙法
    若能於此善修行 必獲寂然甘露迹
    誹謗決定沒無底 甚久無能大苦海
    學無學僧居道果 普勝一切所餘僧
    善逝無垢功徳河 眞實於中而沐浴
    爲世無上良福田 雖復投於微少善
    而便廣大如地空 慧者由斯得解脱
    故我至誠身語思 頻修無倒歸命禮
    軌範諸師今減少 眞法正理多渾濁
    皆由聰叡邪慢人 依自尋思失教證
    我師於此非前後 逢事聖者大慈尊
    依止無動出世間 放大法光三摩地
    闡揚妙法流清譽 如日舒光遍十方
    文光無垢最甚深 諸了義經所隨順
    廣大句義皆微妙 悉以綺飾自莊嚴
    能令聰敏者融心 無諂無憍生愛敬
    極難通法慧無滯 不住利養稱譽中
    於樂常無染著心 故名決定稱自徳
    諸賢聖者常親近 一切世間無不知
    無著名稱普皆聞 功徳顯然同所讃
    無盡辯者等所雨 甘露文義微妙法
    多從彼聞自力微 少受猶如乞雨鳥
    從廣決擇集少分 以言略釋攝大乘
    願此所作遍饒益 怖於極大文海者
論曰。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前已能
善入大乘菩薩。爲顯大乘體大故説謂
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
釋曰。依止何義從何所因而作是説。廣博
所知深大法性。若離諸佛菩薩威力。誰於此
中能造釋論。復由何義於此論初説如
是事由。若離擧阿毘達磨大乘經言。則不
了知論是聖教爲此義故。又爲顯經名
如言十地經。故説如是阿毘達磨大乘經
言。復有餘義。爲顯彼經是聖教故。初説如
是阿毘達磨大乘經言。今造此論有所用
者。爲欲開曉無知者故。爲顯法門別名
故。擧阿毘達磨。爲顯通名故。擧經言。爲
簡聲聞阿毘達磨復擧大乘。由今亦有非
聖所説阿毘達磨。如現有人自尋思慧。謂
是佛説阿毘達磨。或聲聞説或世智造。又言
大乘素怛纜者。爲欲顯示異聲聞等。爲欲
顯示菩薩藏攝故。復擧其阿毘達磨。又藏
攝者。謂入自宗素怛纜藏現滅自惑。毘奈
耶藏即大乘中菩薩煩惱。以諸菩薩種種分
別爲煩惱故。不違最勝阿毘達磨。廣大甚
深爲其相故
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纜藏。二毘奈耶藏。三阿
毘達磨藏。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別故則
成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此三及二何縁
名藏。由能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
復由何縁建立三藏。由九種縁。謂爲對治
疑惑立素怛纜藏。若於彼彼義中有疑惑
者。即爲決定宣説彼彼義故。爲對治二邊
受用立毘奈耶藏。謂遮有罪著欲樂邊受用
故。及開無罪不自苦邊受用故。爲對治自
見取執立阿毘達磨藏顯照諸法無倒相
故。又能説三學故立素怛纜藏。能成辦増
上戒増上心故立毘奈耶藏。謂具尸羅即
無悔等。漸次能得三摩地故。能成辦増上
慧故立阿毘達磨藏。謂能決擇無倒義故。
又能説法義故立素怛纜藏。能成滿法義
故立毘奈耶藏。謂爲調伏煩惱勤修行者。
便於此二能通達故。能於法義決擇善巧
故立阿毘達磨藏。由此九縁許立三藏。又
此皆爲解脱生死。此復云何能得解脱。熏
覺寂通故得解脱。謂由聞熏習心故。由思
覺悟故。由修奢摩他寂靜故。由證毘鉢舍
那通達故。能得解脱。又若略説此素怛纜
毘奈耶阿毘達磨藏各有四義。菩薩於此若
具了知則能證得一切智性。聲聞於此雖但
解了一伽他義亦得漏盡。云何此三各有
四義。謂能貫穿。依故相故法故義故名素怛
纜。此中依者。謂於是處由此爲此而有所
説。相者。謂世俗諦相勝義諦相。法者。謂蘊界
處縁起諦食靜慮無量無色解脱勝處遍處菩
提分無礙解無諍等。義者。謂隨密意。對故數
故伏故通故。應知名阿毘達磨。謂阿毘達
磨亦名對法。此法對向無住涅槃能説諦
菩提分解脱門等故。阿毘達磨亦名數法。
於一一法數數宣説訓釋言詞自相共相等
無量差別故。阿毘達磨亦名伏法。由此具足
論處所等能勝伏他論故。阿毘達磨亦名
通法。由此能釋通素怛纜義故。犯罪故等
起故還淨故出離故。應知名毘奈耶。此中犯
罪者謂五衆罪。等起者。謂無知故放逸故煩
惱盛故不尊敬故而犯諸罪。還淨者。謂由意
樂不由治罰如受律儀。出離者。有七種。
一各各相對説悔所犯。二誓受治罰謂授學
等。三等有妨害先制學處後由異門還復
開許。四別更止息謂僧和合還捨所制。五轉
依謂苾芻苾芻尼轉男女形故捨不共罪。六
由眞實觀謂作殊勝法嗢柁南諸行相觀。
七由法爾得謂由見諦法爾得無小隨小
罪。應知毘奈耶復有四義。一補特伽羅故。
世尊依彼制所學處。二制立故。謂告曰彼
補特伽羅所犯過已大師集僧制所學處。三
分別故。謂制學處。已更廣解釋。先所略説
四決擇故。謂於此中決判所犯。云何有罪
云何無罪
今當釋本文。薄伽梵前者。顯有所敬故無
異言。善入大乘者。是由已得陀羅尼等勝
功徳義。顯已得此諸功徳故。於義於文能
正任持能*正開示。如是名菩薩。爲何義
故説。爲顯大乘體大故説。所言顯者。開發
大乘實有大體。依大乘者。依止大乘而起
所説。有十相殊勝殊勝語者。謂即由彼十
種殊勝所殊勝語。名十相殊勝殊勝語。此殊
勝言是差別義。兩互相待。如言此義殊勝
於彼。又最上義是殊勝義。或是異類。謂義因
殊勝故。語果是殊勝。今當説此十種別相」
論曰。一者所知依殊勝殊勝語。二者所知相
殊勝殊勝語。三者入所知相殊勝殊勝語。四
者彼入因果殊勝殊勝語。五者彼因果修
差別殊勝殊勝語。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別中
増上戒殊勝殊勝語。七者即於此中増上心
殊勝殊勝語。八者即於此中増上慧殊勝殊
勝語。九者彼果斷殊勝殊勝語。十者彼果智
殊勝殊勝語。由此所説諸佛世尊契經諸句。
顯於大乘眞是佛語
釋曰。此中所知依殊勝殊勝語者。所應可知
故名所知。所謂雜染清淨諸法即三自性。依
是因義此所知依即是殊勝故名所知依殊
勝。由此殊勝故語殊勝。此依即是阿頼耶
識。如是持業釋。乃至彼果智殊勝亦爾。謂
彼果智即是殊勝故名彼果智殊勝等。所知
相者。是所知自性義。所知即是相故名所知
相。謂三自性入所知相者。謂於所知相若能
入若正入即唯識性。彼入因果者。謂能入
彼故名彼入。即是悟入唯識理性。因謂加
行時。世間施等波羅蜜多。果謂通達時。出世
施等波羅蜜多。彼因果修差別者。即彼因果
故名彼因果。即於此中修之差別。修謂數
習。即此數習於諸地中展轉殊勝故名差別
即是十地。即於如是修差別中。増上戒者。
謂十地中依戒而學故名増上戒。即諸菩薩
所有律儀於諸不善無復作心。増上心者。
謂在内心或即依心而學故名増上心。即
諸三摩地。増上慧者。謂趣證慧故名増上
慧。或依慧而學故名増上慧。即是無分別
智。斷殊勝者。謂最勝品別自内棄捨煩惱及
所知障。即是無住涅槃。智殊勝殊勝語者。謂
無障智名智殊勝。彼無分別智有所對治。
今此佛智已離一切障及隨眠。是名於彼
無分別智佛智殊勝
論曰。復次云何能顯由此所説十處。於聲聞
乘曾不見説。唯大乘中處處見説。謂阿頼
耶識説名所知依體。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
性。二遍計所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説名所
知相體。唯識性説名入所知相體。六波羅蜜
多説名彼入因果體。菩薩十地説名彼因果
修差別體。菩薩律儀説名此中増上戒體首
楞伽摩虚空藏等諸三摩地説名此中増上
心體。無分別智説名此中増上慧體。無住涅
槃説名彼果斷體。三種佛身。一自性身。二受
用身。三變化身。説名彼果智體。由此所説
十處顯於大乘異聲聞乘。又顯最勝世尊
但爲菩薩宣説。是故應知但依大乘。諸佛
世尊有十行相殊勝殊勝語
釋曰。云何能顯者。是問何縁義。六波羅蜜多
説名彼入因果體者。謂由唯識性入三自
性時。世間施等波羅蜜多名清淨因。由能
引發出世間故。入地已去即彼施等波羅蜜
多成出世間。名清淨果。菩薩十地説名彼
因果修差別體者。謂菩薩十地是前所説波
羅蜜多。因果二位修差別性。無分別智説名
此中増上慧體者。若諸聲聞離四顛倒分別
名無分別。若諸菩薩離一切法分別名無
分別。二無分別差別如是。無住涅槃説名彼
果斷體者。謂三學果故名彼果。彼果即斷
名彼果斷。此性名爲彼果斷體。即是煩惱所
知二障斷義三種佛身説名彼果智體者彼
三學果故名彼果。彼果即智名彼果智。此性
名爲彼果智體。此中若無自性身應無法
身。譬如眼根。若無法身應無受用身。譬
如眼識。應知此中所依能依爲同法喩。若
無受用身。已入大地。諸菩薩衆應無受
用法樂。若無受用法樂。菩提資糧應不圓
滿。譬如見色。若無化身勝解行地諸菩薩
衆。諸聲聞等劣勝解者。最初發趣皆不應
有是故決定應有三身。顯於大乘異聲
聞乘者。聲聞乘中不説此故。又顯最勝
者。顯大乘中此亦最勝
論曰。復次云何由此十相殊勝殊勝如來語
故。顯於大乘眞是佛語。遮聲聞乘是大乘
性。由此十處於聲聞乘曾不見説。唯大乘
中處處見説。謂此十處是最能引大菩提性。
是善成立隨順無違。爲能證得一切智智。
此中二頌
    所知依及所知相 彼入因果彼修異
    三學彼果斷及智 最上乘攝是殊勝
    此説此餘見不見 由此最勝菩提因
    故許大乘眞佛語 由説十處故殊勝
釋曰。此復云何謂復顯此所説十處。是最能
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隨順無違。是最能
引大菩提性者。是大菩提能引因義。是善成
立者。謂由正理等量思擇如見導師所説
道相。言隨順者。謂爲證得勤修行時隨順
住故。如隨導師所説正道隨順而住。言無
違者。謂諸地中無障礙因。如隨導師所説
道中無劫賊等所有障難。或復生死涅槃二
種互不相違。復有異門。是最能引大菩提
性者。謂此能引無戲論無分別智故。是善
成立者。謂與四理不相違故。言隨順者。
謂與三量不相違故。言無違者。非先隨
順後相違故。如有頌言
    初任持愛悲 後隨順不善
    非黒白我見 有益亦有損
爲能證得一切智智者。謂於一切法中發
生無上無間一切行相智故。善成立等復有
餘義。謂善成立隨順無違展轉標釋。云何善
成立。謂能隨順故。云何能隨順。謂無違轉故」
論曰。復次云何如是次第説此十處。謂諸菩
薩於諸法因要先善已。方於縁起應得善
巧。次後於縁所生諸法應善其相。善能遠
離増益損減二邊過故。次後如是善修菩薩
應正通達善所取相令從諸障心得解脱。
次後通達所知相已。先加行位六波羅蜜多。
由證得故應更成滿増上意樂得清淨故。
次後清淨意樂所攝六波羅蜜多。於十地中
分分差別。應勤修習謂要經三無數大劫。
次後於三菩薩所學應令圓滿。既圓滿已
彼果涅槃及與無上正等菩提。應現等證故
説十處如是次第 釋曰。云何如是次第説
者。問謂諸菩薩於諸法因要先善已廣説。
乃至彼果涅槃及與無上正等菩提應現等
證故者。答要先了知諸法因已。後於縁起
方得善巧。必有因故果得生起非自在等。
由此能得因果兩智。次後於因所生諸法
應了其相。何等爲相。謂實無有遍計所執。
定執爲有名爲増益。増益無故損減實有
圓成實性。遠離如是二邊過失故名善巧。
次於如是所取諸相。由唯識性應正通達
得無障礙。次於隨順入唯識性。世俗所證
世間六種波羅蜜多。由勝義故應更證得。
是應修作清淨増上意樂攝義。次於十地分
分差別應勤修習。謂要經三無數大劫。非
如聲聞極疾三生。勤修對治便證解脱。次後
即於如是修中増上戒等。菩薩三學應令
圓滿。最後於彼學果涅槃。煩惱水斷及與
無上正等菩提。三種佛身應現等證故。説
十處如是次第
論曰。又此説中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釋曰。一切大乘齊此究竟。何以故。若欲説
縁起即入阿頼耶識攝。若欲説諸相即入
三自性攝。若欲説證得即入唯識性攝。若
欲説波羅蜜多即入波羅蜜多攝。若欲説
諸地即入諸地攝。若欲説諸學即入諸學
攝。若欲説斷及智即入無住涅槃及三種
佛身攝。齊是名爲一切佛語。是故但説如
此次第
  攝大乘論釋所知依分第二之一
論曰。此中最初且説所知依。即阿頼耶識。世
尊何處説阿頼耶識名阿頼耶識。謂薄伽梵
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他中説
    無始時來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諸趣 及涅槃證得
釋曰。此中能證阿頼耶識。其體定是阿頼耶
識。阿笈摩者。謂薄伽梵即初所説阿毘達磨
大乘經中説如是頌。界者謂因。是一切法等
所依止。現見世間於金礦等説界名故。由
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止因。體即是所依
止義。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諸
者。於生死中所有諸趣。趣者謂異熟果。由
此果故或是頑愚瘖瘂種類。或有勢力能了
善説惡説法義。或能證得上勝證得。又爲煩
惱所依止性。由此故有猛利煩惱長時煩惱。
如是四種異熟差別所依止故。無有堪能。
應知翻此名有堪能。非唯諸趣由此而有。
亦由此故證得涅槃。要由有雜染方得涅
槃故
論曰。即於此中復説頌
    由攝藏諸法 一切種子識
    故名阿頼耶 勝者我開示
釋曰。已引阿笈摩證阿頼耶識。是所知依
體。復引阿笈摩證阿頼耶識名阿頼耶識。
於此頌中由第二句釋第一句。勝者即是
諸菩薩衆
論曰。如是且引阿笈摩證復何縁故此識説
名阿頼耶識。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
藏爲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爲因性
故。是名説名阿頼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
識爲自我故。是故説名阿頼耶識
釋曰。今訓此識阿頼耶名。一切有生者。諸有
生類皆名有生。雜染品法者。是遮清淨義
於中轉故名爲攝藏。或諸有情攝藏此識
爲自我者。是執取義
論曰。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
者如解深密經説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爲我
釋曰。復引解深密經。即此阿笈摩中。佛告
廣慧菩薩摩訶薩曰。廣慧當知。於六趣生
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衆中。或在卵生。
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増
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
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説戲論習氣執受。有色
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廣慧。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
隨逐執持故。亦名阿頼耶識。何以故。由此
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爲心。
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廣慧。阿陀那識爲依止爲建立故。六識身
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此中有識眼及色
爲縁生眼識。與眼識倶隨行。同時同境有
分別意識轉。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爲
縁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倶隨行。
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廣慧。若於爾時
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
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
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
同所行轉。廣慧。譬如大瀑水流。若有一
浪生縁現前唯一浪轉。若二若多浪生縁現
前有多浪轉。然此瀑水自類恒流無斷無盡。
又如善淨鏡面。若有一影生縁現前唯一影
起。若二若多影生縁現前有多影起。非此
鏡面轉變爲影。亦無受用減盡可得。如是
廣慧。由似瀑流阿陀那識爲依止爲建立
故。若於爾時有一眼識生縁現前。即於此
時一眼識轉。若於爾時乃至有五識身生
縁現前。即於此時五識身轉。廣慧如是菩
薩雖由法住智爲依止爲建立故。於心
意識祕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
彼爲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廣慧。
若諸菩薩於内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不
見阿陀那識。不見阿頼耶不見阿頼耶
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
不見耳聲及耳識。不見鼻香及鼻識。不見
舌味及舌識。不見身觸及身識。不見意法
及意識。是名勝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
爲勝義善巧菩薩。廣慧。齊此名爲於心意
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如來齊此施設彼
爲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此伽他中
重顯彼義。阿陀那識者。所釋異名。甚深細
者。難了知故。一切種子如瀑流者。次第轉
故一切種子刹那展轉如瀑水流相續轉故。
恐彼分別執爲我者。一行相轉故分別執
可得
論曰。何縁此識亦復説名阿陀那識。執受
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所以者
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
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
體。是故此識亦復説名阿陀那識
釋曰。執受一切有色諸根故者。所以者何。
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盡壽隨轉用此爲釋。
謂由眼等有色諸根阿頼耶識所攝受故。非
如死身青瘀等位。若至死時此捨離故。彼
即便有青瘀等位。是故定知此執受故乃至
壽限彼不失壞。一切自體取所依故者。又於
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用此
爲釋。謂由此識是相續識故。於相續正結
生時能攝受生一期自體。亦爲此識之所攝
受。由阿頼耶識中一期自體熏習住故。彼體
起故説名彼生。受彼生故名取彼生。由能
取故執受自體。以是義故阿頼耶識。亦復
説名阿陀那識
論曰。此亦名心。如世尊説心意識三。此中
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縁所依止性。無
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第二染汚意
與四煩惱恒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
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
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
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
釋曰。此亦名心者。阿頼耶識即是心體。意識
二義差別可得。當知心義亦有差別。顯示
此故此中與作等無間縁因性。謂無間滅識
與意識爲因是第一意。由四煩惱常所染

是第二意。此中薩迦耶見者。謂執我性。由
此勢力便起我慢。恃我我所而自高擧。於
實無我起有我貪。名爲我愛。如是三種無
明爲因。言無明者。即是無智識。復由彼第
一依生。第二雜染者。謂無間滅識説名爲
意。與將生識容受處所故作生依。第二染
汚意爲雜染所依。以於善心中亦執有我
故。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
二種者。謂於此中由取境義説名爲識。
由與處義名第一意。由執我等成雜染
義名第二意
論曰。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汚意。謂此若無
不共無明則不得有成過失故。又五同法
亦不得有。成過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識身
必有眼等倶有依故。又訓釋詞亦不得有
成過失故。又無想定與滅盡定差別無有
成過失故。謂無想定染意所顯非滅盡定。
若不爾者此二種定應無差別。又無想天
一期生中應無染汚成過失故。於中若無
我執我慢。又一切時我執現行現可得故。謂
善不善無記心中。若不爾者唯不善心彼相
應故。有我我所煩惱現行非善無記。是故
若立倶有現行。非相應現行無此過失。此
中頌曰
    若不共無明 及與五同法
    訓*詞二定別 無皆成過失
    無想生應無 我執轉成過
    我執恒隨逐 一切種無有
    雜染意無有 二三成相違
    無此一切處 我執不應有
    眞義心當生 常能爲障礙
    倶行一切分 謂不共無明
此意染汚故有覆無記性。與四煩惱常共相
應如色無色二纒煩惱。是其有覆無記性攝。
色無色纒爲奢摩他所攝藏故。此意一切時
微細隨逐故
釋曰。此文復以餘道理成立染汚意。何等
名爲成立道理。謂此若無不共無明即不得
有。不共無明。其相云何。謂未生對治能障
眞智愚。此於五識理不相應。是處無容能
爲障故。若處有能治此處有所治。亦不得
在染汚意識此非有者。餘惑現行名不成
故。若立此煩惱在染汚意識。即應畢竟成
染汚性。云何施等心得成善。與此煩惱恒
相應故。若説有意識與善法倶轉。此即與
彼煩惱相應。是染意識引生能治。不應道
理。若説染汚意倶轉有善心。即此善心引生
能治此生彼滅即無過失。又五同法故。所
以者何。譬如眼等五識。必有眼等五根爲
倶有依。如是意識亦應決定有倶有依。又
訓釋*詞故。所以者何。能思量故説名爲意。
此訓釋*詞何所依止。非彼六識與無間識
作所依止。應正道理。已謝滅故。又二定別
故。所以者何。若定説有染汚意者。無想定
中即有此意。餘定中無故有差別。若異此
者。於二定中第六意識並不行故。應無
差別。又無想中生應無我執故。所以者何。
若彼位中無染汚意。彼一期生應無我執。
若爾不應聖所訶厭。既被訶厭。是故定知
彼有我執。又我執隨故。所以者何。施等位中
亦決定有我執隨故。此我執隨若離無明
不應道理。非此無明離所依止。此所依止
離染汚意無別體故。故定應許有染汚
意。若不許者有上過失。重顯彼故説四伽
他若不共無明等。乃至廣説。此中不共無明
者。謂於一切善不善無記煩惱隨煩惱位中。
染汚意相應倶生無明。彼若無者成大過
失。常於苦等障礙智生。是其業用。此即顯
無業用過失。五同法者。第六意識與五識
身有相似法。彼有五根阿頼耶識爲倶有
依。此亦如是有染汚意。阿頼耶識爲倶有
依。此五同法離染汚意決定無有。此則顯
無自性過失。訓*詞若無成過失者。取所
縁相而思量故。無間滅時能取境故。説名爲
意。過去已滅無所思量。云何當有能思量
性。訓*詞無故成大過失。二定別者。滅盡定
中無染汚意。無想定中有染汚意。此若無
者。如是二定差別應無。成大過失。又染汚
意若無有者。無想身中應無我執。非異生
者。於相續中暫離我執應正道理。如是諸
過離染汚意皆定應得。故應定許有染汚
意。爲顯此義故復説言無有二等。二者即
是不共無明五相似法。三相違者。謂訓釋*詞
二定差別。無想生中我執恒隨離染汚意。如
是三事皆成相違。無此一切處我執不應
有者。離染汚意於一切種善等位中。我執
恒隨不應得有。故應定許有染汚意。餘文
易了不復須釋
論曰。心體第三若離阿頼耶識無別可得。
是故成就阿頼耶識以爲心體。由此爲種
子意及識轉
釋曰。心體第三若離阿頼耶識無別有性。
由此爲因意及轉識皆得生起。見取轉識當
知亦即取第二意。所以者何。彼將滅時得
意名故
論曰。何因縁故亦説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
子所積集故
釋曰。復欲釋名故作此問。由種種法者。
由各別品類法。熏習種子者。功能差別因。
所積集故者。是極積聚一合相義
論曰。復次何故聲聞乘中不説此心。名阿
頼耶識。名阿陀那識。由此深細境所攝故。
所以者何。由諸聲聞不於一切境智處轉。
是故於彼雖離此説。然智得成解脱成就。
故不爲説。若諸菩薩定於一切境智處轉。
是故爲説。若離此智不易證得一切智智」
釋曰。由此深細境所攝者。謂此境界即深細
故名深細境。此即深細境界中攝難了知
故。非諸聲聞爲求一切境界智。故正勤修
行。唯正希求自義利故。彼由麁淺苦等
正智。便能永斷煩惱障故。若諸菩薩爲利
自他求斷煩惱及所知障正勤修行。是故
爲説
攝大乘論釋卷第*一



攝大乘論釋卷第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所知依分第二之二
論曰。復次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已説阿
頼耶識。如彼増一阿笈摩説。世間衆生愛阿
頼耶。樂阿頼耶。欣阿頼耶。憙阿頼耶。爲斷
如是阿頼耶故。説正法時恭敬攝耳。住求
解心法隨法行。如來出世如是甚奇希有
正法出現世間。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徳
經中由此異門密意。已顯阿頼耶識。於大
衆部阿笈摩中亦以異門密意説此名根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