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瑜伽師地論 (No. 1579_ 彌勒玄奘譯 ) in Vol. 30

[First] [Prev+100] [Prev]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復次屡觀衆色。觀而復捨。故名爲眼。數數
於此聲至能聞。故名爲耳。數由此故能嗅
諸香。故名爲鼻。能除飢羸數發言論表彰
呼召。故名爲舌諸根所隨周遍積聚。故名爲
身。愚夫長夜瑩飾藏護。執爲己有計爲我
所。我及我所又諸世間。依此假立種種名想。
謂之有情。人與命者生者意生及儒童等。故
名爲意。數可示現在其方所質量可増。故
名爲色。數宣數謝隨増異論。故名爲聲。離
質潜形屡隨風轉。故名爲香。可以舌甞屡
招疾苦。故名爲味。數可爲身之所證得。
故名爲觸遍能任持唯意境性故名爲法。
如是等類諸法差別應知。此中重説嗢拕
南曰
    自性及所依 所縁助伴業
    由此五種門 諸心差別轉
此中顯由五法六識身差別轉。謂自性故。
所依故。所縁故。助伴故。業故
又復應知蘊善巧攝。界善巧攝。處善巧攝。縁
起善巧攝。處非處善巧攝。根善巧攝。又復應
知諸佛語言九事所攝。云何九事。一有情事。
二受用事。三生起事。四安住事。五染淨事。六
差別事。七説者事。八所説事。九衆會事。有情
事者謂五取蘊。受用事者謂十二處。生起事
者謂十二分事。縁起及縁生。安住事者謂四
食。染淨事者謂四聖諦。差別事者謂無量界。
説者事者謂佛及彼弟子。所説事者謂四念
住等菩提分法。衆會事者所謂八衆。一刹帝
利衆。二婆羅門衆。三長者衆。四沙門衆。五四
大天王衆。六三十三天衆。七焔摩天衆。八
梵天衆。又嗢拕南曰
    色聚相應品 世相及與縁
    善等差別門 巧便事爲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
  彌勒菩薩説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
已説意地。云何有尋有伺地。云何無尋唯伺
地。云何無尋無伺地。總嗢拕南曰
    界相如理不如理 雜染等起最爲後
如是三地。略以五門施設建立。一界施設
建立。二相施設建立。三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四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五雜染等起施設
建立。云何界施設建立。別嗢拕南曰
    數處量壽受用生 自體因縁果分別
當知界建立由八種相。一數建立。二處建
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壽建立。五有情受
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體建立。八因縁果建
立。云何數建立。略有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
界。如是三種名墮攝界。非墮攝界者。謂方
便。并薩迦耶。滅及無戲論。無漏界。此中欲界
及色界初靜慮。除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有
尋有伺地。即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唯
伺地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爲大梵。從第
二靜慮。餘有色界及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
地。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説名無尋無
伺地。不由不現行故。所以者何。未離欲界
欲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於一時間亦有
無尋無伺意現行。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
伺現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無漏界有
爲定所攝初靜慮。亦名有尋有伺地。依尋伺
處法。縁眞如爲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
現行故。餘如前説。處所建立者。於欲界中
有三十六處。謂八大那落迦。何等爲八。一
等活。二黒繩。三衆合。四號叫。五大號叫。六
燒熱。七極燒熱。八無間。此諸大那落迦處。廣
十千踰繕那。此外復有八寒那落迦處。何等
爲八。一皰那落迦。二*皰裂那落迦。三𠿒哳
詀那落迦。四郝郝凡那落迦。五虎虎凡那落
迦。六青蓮那落迦。七紅蓮那落迦。八大紅蓮
那落迦。從此下三萬二千踰繕那。至等活那
落迦。從此復隔四千踰繕那。有餘那落迦。
如等活大那落迦處。初寒那落迦處亦爾。
從此復隔二千踰繕那。有餘那落迦。應知。
又有餓鬼處所。又有非天處所。傍生即與
人天同處。故不別建立。復有四大洲。如前
説。復有八中洲。又欲界天有六處。一四大
王衆天。二三十三天。三時分天。四知足天。五
樂化天。六他化自在天。復有摩羅天宮。即他
化自在天攝。然處所高勝。復有獨一那落迦
近邊那落迦。即大那落迦及寒那落迦。以近
邊故不別立處。又於人中亦有一分獨一
那落迦可得。如尊者取菉豆子説。我見諸
有情。燒然。極燒然。遍極燒然總一燒然。聚
如是等三十六處。總名欲界
復次色界有十八處。謂梵衆天梵前益天大
梵天。此三由軟中上品。熏修初靜慮故。少
光天無量光天極淨光天。此三由軟中上品。
熏修第二靜慮故。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此三由軟中上品。熏修第三靜慮故。無雲
天福生天廣果天。此三由軟中上品。熏修第
四靜慮故。無想天即廣果攝無別處所。復
有諸聖住止不共五淨宮地。謂無煩無熱善
現善見。及色究竟由軟中上。上勝上極品。雜
熏修第四靜慮故復有超過淨宮大自在
住處。有十地菩薩。由極熏修第十地故得
生其中
復次無色界有四處所或無處所。有情量建
立者。謂贍部洲人身量不定。或時高大或時
卑小。然隨自肘三肘半量。東毘提訶身量決
定。亦隨自肘三肘半量。身又高大。如東毘
提訶。如是西瞿陀尼北拘盧洲身量亦爾。轉
復高大。四大王衆天身量。如拘盧舍四分之
一。三十三天身量復増一足。帝釋身量半拘
盧舍。時分天身量亦半拘盧舍。此上一切如
欲界天身量。當知漸漸各増一足。梵衆天身
量半踰繕那。梵前益天身量一踰繕那。大梵
天身量一踰繕那半。少光天身量二踰繕那。
此上一切餘天身量各漸倍増。除無雲天。應
知彼天減三踰繕那。又大那落迦身量不定。
若作及増長極重惡不善業者。彼感身形
其量廣大。餘則不爾。如大那落迦。如是寒
那落迦獨一那落迦近邊那落迦傍生餓鬼亦
爾諸非天身量大小如三十三天。當知無色
界無有色故無有身量。壽建立者。謂贍部
洲人。壽量不定。彼人以三十日夜爲一月。
十二月爲一歳。或於一時壽無量歳。或於
一時壽八萬歳。或於一時壽量漸減乃至十
歳。東毘提訶人壽量決定二百五十歳。西瞿
陀尼人壽量決定五百歳。北拘盧洲人壽量
決定千歳。又人間五十歳是四大王衆天一日
一夜。以此日夜三十日夜爲一月十二月
爲一歳。彼諸天衆壽量五百歳。人間百歳是
三十三天一日一夜。以此日夜如前説。彼
諸天衆壽量千歳。如是所餘乃至他化自在
天日夜及壽量。各増前一倍。又四大王衆天
滿足壽量。是等活大那落迦一日一夜。即以
此三十日夜爲一月。十二月爲一歳。彼大
那落迦壽五百歳。以四大王衆天壽量。成等
活大那落迦壽量。如是以三十三天壽量。
成黒繩大那落迦壽量。以時分天壽量。成
衆合大那落迦壽量。以知足天壽量。成號
叫大那落迦壽量。以樂化天壽量。成大號叫
大那落迦壽量。以他化自在天壽量。成燒
熱大那落迦壽量。應知亦爾。極燒熱大那
落迦有情壽半中劫。無間大那落迦有情壽
一中劫。非天壽量如三十三天。傍生餓鬼壽
量不定。又寒那落迦於大那落迦。次第相望
壽量近半。應知又近邊那落迦獨一那落迦
受生有情壽量不定。梵衆天壽二十中劫一
劫。梵前益天壽四十中劫一劫。大梵天壽六
十中劫一劫。少光天壽八十中劫二劫。自此
以上餘色界天壽量相望各漸倍増。唯除無
雲。當知彼天壽減三劫。空無邊處壽二萬
劫。識無邊處壽四萬劫。無所有處壽六萬劫。
非想非非想處壽八萬劫。除北拘盧洲。餘一
切處悉有中夭。又人鬼傍生趣有餘滓身。
天及那落迦。與識倶沒無餘滓身
受用建立者。略有三種。謂受用苦樂受用飮
食。受用婬欲。受用苦樂者。謂那落迦有情多
分受用極治罰苦。傍生有情多分受用相食
噉苦。餓鬼有情多分受用極飢渇苦。人趣有
情多分受用匱乏追求種種之苦。天趣有情
多分受用衰惱墜沒之苦。又於等活大那落
迦中。多受如是極治罰苦。謂彼有情多共聚
集業増上生。種種苦具次第而起。更相殘害
悶絶躄地。次虚空中有大聲發。唱如是言。
此諸有情可還等活可還等活。次彼有情欻
然復起。復由如前所説苦具。更相殘害。由
此因縁長時受苦。乃至先世所造一切惡不
善業未盡未出故。此那落迦名爲等活。又
於黒繩大那落迦中。多受如是治罰重苦。謂
彼有情多分爲彼所攝。獄卒以黒繩
之。或爲四方或爲八方。或爲種種圖畵文
像。彼既*拼已。隨其處所若鑿若斲若斫若
剜。由如是等種種因縁。長時受苦。乃至先
世所造一切惡不善業未盡未出故。此那落
迦名爲黒繩。又於衆合大那落迦中。多受
如是治罰重苦。謂彼有情或時展轉聚集和
合。爾時便有彼攝獄卒。驅逼令入兩鐵羺
頭大山之間。彼既入已兩山迫之。既被迫已
一切門中血便流注。如兩鐵羺頭如是。兩
鐵羝頭。兩鐵馬頭。兩鐵象頭。兩鐵師子頭。兩
鐵虎頭亦爾。復令和合置大鐵槽中。便即
壓之如壓甘蔗。既被壓已血便流注。復和
合已有大鐵山從上而墮。令彼有情躄在
鐵地。若斫若刺或擣或裂。既被斫刺及擣裂
已。血便流注。由此因縁長時受苦。乃至先
世所作一切惡不善業未盡未出故。此那落
迦名爲衆合。又於號叫大那落迦中。多受
如是治罰重苦。謂彼有情尋求舍宅。便入大
鐵室中。彼纔入已即便火起。由此燒然。若極
燒然遍極燒然。既被燒已苦痛逼切發聲號
叫。由此因縁長時受苦。乃至先世所造一
切惡不善業未盡未出故。此那落迦名爲號
叫。又於大號叫大那落迦中。所受苦惱與
此差別。謂彼室宅其如胎藏故此那落迦
名大號叫。又於燒熱大那落迦中。多受如
是治罰重苦。謂彼所攝獄卒以諸有情。置
無量踰繕那熱極熱遍極燒然大鐵𨫼上。左
右轉之表裏燒煿。又如炙魚。以大鐵丳從
下貫之徹頂而出。反覆炙之。令彼有情諸
根毛孔及以口中悉皆焔起。復以有情。置熱
極熱遍極燒然大鐵地上。或仰或覆以熱極
熱遍極燒然大鐵椎棒。或打或築遍打遍築。
令如肉摶。由此因縁長時受苦。乃至先世
所造一切惡不善業未盡未出故。此那落迦
名爲燒熱。又於極燒熱大那落迦中。所受
苦惱與此差別。謂以三支大熱鐵丳從下
貫之。徹其兩膊及頂而出。由此因縁。眼
耳鼻口及諸毛孔猛焔流出。又以熱極熱遍
極燒然大銅鐵鍱。遍裹其身。又復倒擲置
熱極熱遍極燒然彌滿灰水大鐵&T055114;中。而煎
煮之。其湯涌沸令此有情隨湯飄轉或出或
令其血肉及以皮脈悉皆銷爛。唯骨
在。尋復漉之置鐵地上。令其皮肉及以血
脈復生如故。還置&T055114;中。餘如燒熱大那落
迦説。由此因縁長時受苦。乃至先世所造
一切惡不善業未盡未出故。此那落迦名極
燒熱。又於無間大那落迦中。彼諸有情恒
受如是極治罰苦。謂從東方多百踰繕那燒
熱極燒熱遍極燒然大鐵地上。有猛熾火騰
焔而來。刺彼有情穿皮入肉斷筋破骨復
徹其髓。燒如脂燭。如是擧身皆成猛焔。如
從東方。南西北方亦復如是。由此因縁。彼
諸有情與猛焔和雜。唯見火聚從四方來。
火焔和雜無有間隙。所受苦痛亦無間隙。
唯聞苦逼號叫之聲。知有衆生。又以鐵箕。
盛滿燒然極燒然遍極燒然猛焔鐵炭。而簸
剪之。復置熱鐵地上。令登大熱鐵山。上而
復下下而復上。從其口中拔出其舌。以百
鐵釘釘而張之。令無皺襵如張牛皮。復
更仰臥熱鐵地上。以熱燒鐵鉗鉗口令開。
以燒然極燒然遍極燒然大熱鐵丸。置其口
中。即燒其口及以咽喉徹於藏。從下
而出。又以洋銅而灌其口。燒喉及口徹
於*府*藏。從下流出。所餘苦惱如極熱説。
由此因縁長時受苦。乃至先世所造一切
惡不善業未盡未出故。此那落迦名爲無
間。多是造作無間之業來生是中。此但略
説麁顯苦具。非於如是大那落迦中。所餘
種種衆多苦具而不可得又於近邊諸那落
迦中。有情之類受用如是治罰重苦。謂彼一
切諸大那落迦。皆有四方四岸四門鐵牆圍
遶從其四方四門出已。其一一門外有四出
園。謂煻煨齊膝。彼諸有情出求舍宅遊行
至此。下足之時皮肉及血並即消爛。擧足
還生。次此煻煨無間即有死屍糞泥。此諸有
情爲求舍宅從彼出已。漸漸遊行陷入其
中首足倶沒。又屍糞埿内多有諸蟲。名孃
矩吒。穿皮入肉斷筋破骨取髓而食。次屍
糞埿無間有利刀劍。仰刃爲路。彼諸有情爲
求舍宅。從彼出已遊行至此。下足之時皮
肉筋血悉皆消爛。擧足之時還復如故。次刀
劍刃路無間有刃葉林。彼諸有情爲求舍宅。
從彼出已往趣彼蔭纔坐其下微風遂起
刃葉墮落。斫截其身一切支節。便即躄地
有黒釐狗。摣掣脊胎而噉食之。從此刃
葉林無間有鐵設拉末梨林。彼諸有情爲
求舍宅。便來趣之遂登其上。當登之時
一切刺鋒悉迴向下。欲下之時一切刺鋒復
迴向上。由此因縁貫刺其身遍諸支節。爾
時便有鐵㭰大烏。上彼頭上或上其髆。
啄眼睛而噉食之。從鐵設拉末梨林無間
有廣大河沸熱灰水彌滿其中。彼諸有情
尋求舍宅。從彼出已來墮此中。猶如以豆
置之大&T055114;。然猛熾火而煎煮之。隨湯騰涌
周旋迴復。於河兩岸有諸獄卒。手執杖索
及以大網。行列而住。遮彼有情不令得出。
或以索羂。或以網漉。復置廣大熱鐵地上。
仰彼有情而問之言。汝等今者欲何所須。
如是答言。我等今者竟無覺知。然爲種種
飢苦所逼。時彼獄卒即以鐵鉗鉗口令
開。便以極熱燒然鐵丸。置其口中。餘如前
説。若彼答言。我今唯爲渇苦所逼。爾時獄
卒。便即洋銅以灌其口。由是因縁長時受
苦。乃至先世所造一切能感那落迦惡不
善業未盡未出。此中若刀劍刃路。若刃葉
林。若鐵設拉末梨林。總之爲一故有四園。
又於寒那落迦受生有情。多受如是極重
塞苦。謂皰那落迦中受生有情。即爲彼地極
重廣大寒觸所觸。一切身分悉皆卷縮猶如
瘡皰。故此那落迦名皰那落迦。皰裂那落迦
與此差別。猶如皰潰膿血流出其瘡卷皺。故
此那落迦名爲皰裂。又𠿒哳詀。郝郝凡。虎虎
凡。此三那落迦由彼有情苦音差別。以立
其名。青蓮那落迦中。由彼地極重廣大寒觸
所觸。一切身分悉皆青瘀。皮膚破裂或五或
六。故此那落迦名曰青蓮。紅蓮那落迦與此
差別。過此青已色變紅赤。皮膚分裂或十
或多。故此那落迦名曰紅蓮。大紅蓮那落迦
與此差別。謂彼身分極大紅赤。皮膚分裂或
百或多。故此那落迦。名大紅蓮。又獨一那落
迦中受生有情。各於自身自業所感。多受
如是種種大苦。如吉祥問採*菉豆子經中
廣説。故此那落迦名爲獨一
又傍生趣更相殘害如羸弱者爲諸強力之
所殺害。由此因縁受種種苦。以不自在
他所驅馳多被鞭撻。與彼人天爲資生具。
由此因縁。具受種種極重苦惱
又餓鬼趣略有三種。一者由外。障礙飮食。
二者由内障礙飮食。三者飮食無有障礙。
云何由外障礙飮食。謂彼有情由習上品
慳故生鬼趣中。常與飢渇相應。皮肉血脈
皆悉枯槁猶如火炭。頭髮蓬亂其面黯黒。
脣口乾焦常以其舌舐略口面。飢渇慞惶處
處馳走。所到泉池爲餘有情手執刀杖及
以羂索。行列守護令不得趣。或強趣之。便
見其泉變成膿血自不欲飮。如是等鬼。是
名由外障礙飮食。云何由内障礙飮食。謂
彼有情口或如針。口或如炬。或復頸癭其腹
寛大。由此因縁。縱得飮食無他障礙。自然
不能若噉若飮。如是等鬼。是名由内障礙
飮食。云何飮食無有障礙。謂有餓鬼名猛
焔鬘。隨所飮噉皆被燒然。由此因縁。飢渇
大苦未甞暫息。復有餓鬼名食糞穢。或有
一分食糞飮溺。或有一分唯能飮噉極可
厭惡生熟臭穢。縱得香美而不能食。或有
一分自割身肉而噉食之。縱得餘食竟不
能噉。如是等鬼。是名飮食無有障礙
又人趣中受生有情。多受如是匱乏之苦。所
謂倶生飢渇匱乏苦。所欲不果匱乏苦。麁
疎飮食匱乏苦。逼切追求攝受等匱乏苦。時
節變異若寒若熱匱乏苦。無有舍宅覆障所
作淋漏匱乏苦。黒闇等障所作事業皆悉休
廢匱乏苦。又受變壞老病死苦。由那落迦
中謂死爲樂。故於彼趣不立爲苦。又天趣
中無解支節苦。而有死墮苦。如經中説。有
諸天子將欲沒時。五相先現。一衣無垢染
有垢染現。二鬘舊不萎今乃萎顇。三兩腋
汗流。四身便臭穢。五天及天子不樂本座。
時彼天子偃臥林間所有婇女與餘天子
共爲遊戲。彼既見已由此因縁生大憂苦。
復受陵蔑悚慄之苦。所以者何。由有廣
大福聚成就及廣大五欲。天子生時所餘薄
福諸舊天子見已惶怖。由此因縁受大憂苦。
又受斫截破壞驅擯殘害之苦。所以者何。
由天與非天共戰諍時天與非天互相違
拒。即執四仗。所謂金銀頗胝琉璃。共相戰
鬪。爾時諸天及與非天。或斷支節或破其
身或復致死。若傷身斷節續還如故。若斷
其首即便殞沒。天與非天互有他勝。然天
多勝力勢強故。然其彼二若爲他勝即退入
自宮。己之同類竟不慰問。由此因縁便懷
憂慼。若天得勝便入非天宮中。爲悦其女
起此違諍。若非天得勝即入天宮。爲求四
蘇陀味故共相戰諍。又諸非天當知天
趣所攝。然由意志多懷詐幻諂誑多故。不
如諸天爲淨法器。由此因縁。有時經中説
爲別趣。實是天類由不受行諸天法故説
爲非天。復有強力天子纔一發憤。諸劣天
子便被驅擯出其自宮。是故諸天受三種
苦。謂死墮苦。陵*蔑苦。斫截破壞殘害驅擯
苦。又色無色界有情無有如是等苦。由彼有
情非苦受器故。然由麁重苦故説彼有苦。
有煩惱故。有障礙故。於死及住不自在
故。又無漏界中一切麁重諸苦永斷。是故唯
此是勝義樂。當知所餘一切是苦。又於四種
那落迦中無有樂受。如那落迦中。三種餓
鬼中亦爾。諸大力鬼傍生人中。有外門所生
資具樂可得。然爲衆苦之所相雜。又人趣
中轉輪王樂最勝微妙。由彼輪王出現世時
有成就七寶自然出現故。説彼王具足七
寶。何等爲七。所謂輪寶象寶馬寶末尼珠寶
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爾時輪寶等現。其
相云何。七寶現相如經廣説。若彼輪王王四
洲者。一切小王望風順化。各自白言。某城
邑聚落天之所有。唯願大王垂恩教勅。我等
皆當爲天僕隷。爾時輪王便即勅令。汝等諸
王各於自境以理奬化。當以如法勿以
非法。又復汝等於國於家勿行非法行。勿
行不平等行。若彼輪王王三洲者。先遣使
往然後從化。若彼輪王王二洲者。興師現
威後乃從化。若彼輪王王一洲者。便自往
彼奮戈揮刃然後從化
復次諸天受其廣大天之富樂。形色殊妙多
諸適悦。於自宮中而得久住。其身内外皆
悉清潔無有臭穢。又人身内多有不淨。所
謂塵垢筋骨脾腎心肝。彼皆無有。又彼諸天
有四種宮殿。所謂金銀頗胝琉璃所成。種
種文綵綺飾莊嚴種種臺閣種種樓觀。種種
層級種種窓牖種種羅網皆可愛樂。種種末
尼以爲綺鈿。周匝放光共相照曜。復有食
樹。從其樹裏出四食味。名曰蘇陀。所謂青
黄赤白。復有飮樹。從此流出甘美之飮。復
有乘樹。從此出生種種妙乘。所謂車輅輦
輿等。復有衣樹。從此出生種種妙衣。其衣
細軟妙色鮮潔雜綵間飾。復有莊嚴具樹。從
此出生種種微妙莊嚴之具。所謂末尼臂印
耳璫環釧。及以手足綺飾之具。如是等類諸
莊嚴具。皆以種種妙末尼寶。而間飾之。復
有熏香鬘樹。從此出生種種塗香種種熏香
種種花鬘。復有大集會樹。最勝微妙。其根深
固五十踰繕那。其身高挺百踰繕那。枝條及
葉遍覆八十踰繕那。雜花開發。其香順風
熏百踰繕那。逆風熏五十踰繕那。於此樹
下三十三天。雨四月中以天妙五欲共相娯
樂。復有歌笑舞樂之樹。從此出生歌笑舞
等種種樂器。又有資具之樹。從此出生種
種資具。所謂食飮之具。坐臥之具。如是等類
種種資具。又彼諸天欲受用時。隨欲隨業
應其所須來現手中
又諸非天隨其所應。受用種種宮殿富樂應
知。又北拘盧洲有如是相樹。名曰如意。彼
諸人衆所欲資具。從樹而取不由思惟。隨
其所須自然在手。復有秔稻不種而穫無
有我所。又彼有情竟無繋屬決定勝進。又
天帝釋有普勝殿。於諸殿中最爲殊勝。仍
於其處有百樓觀。一一樓觀有百臺閣。一一
臺閣有七房室一一房室有七天女。一一天女
有七侍女。又彼諸天所有地界。平正如掌竟
無高下。履觸之時便生安樂。下足之時陷便
至膝。擧足之時隨足還起。於一切時自然
而有曼陀羅華遍布其上。時有微風吹去
萎華復引新者。又彼天宮四面各有大街。
其形殊妙軌式可觀。清淨端嚴度量齊整。復
於四面有四大門。規模宏壯色相希奇。觀
之無厭實爲殊絶。多有異類妙色藥叉。常
所守護。復於四面有四園苑。一名繢車。二
名麁澁。三名和雜。四名喜林。其四園外有
四勝地。色相殊妙形状可觀。端嚴無比。其宮
東北隅有天會處。名曰善法。諸天入中思
惟稱量觀察妙義。近此園側有如意石。其
色黄白形質殊妙。其相可觀嚴麗無比。又
彼天身自然光曜。闇相若現乃知晝去夜分
方來。便於天妙五欲遊戲之中嬾墮睡眠。
異類之鳥不復和鳴。由此等相以表晝夜。
又彼諸天衆妙五欲甚可愛樂。唯發喜樂。彼
諸天衆恒爲放逸之所持行。常聞種種歌舞
音樂鼓噪之聲。調戲言笑談謔等聲。常見種
種可意之色。常齅種種微妙之香。恒甞種種
美好之味。恒觸種種天諸婇女最勝之觸。
恒爲是樂。牽引其意以度其時。又彼諸天
多受如是衆妙欲樂。常無疾病亦無衰老。
無飮食等匱乏所作倶生之苦。無如前説
於人趣中有餘匱乏之苦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
  彌勒菩薩説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二
復次於色界中。初靜慮地受生諸天。即受
彼地離生喜樂。第二靜慮地諸天。受定生喜
樂。第三靜慮地諸天。受離喜妙樂。第四靜慮
地諸天。受捨念清淨寂靜無動之樂無色界
諸天。受極寂靜解脱之樂。又由六種殊勝
故。苦樂殊勝應知。一形量殊勝。二柔軟殊
勝。三縁殊勝。四時殊勝。五心殊勝。六所依殊
勝。何以故。如如身量漸増廣大。如是如是
苦轉殊勝。如如依止漸更柔軟。如是如是苦
轉殊勝。如如苦縁漸更猛盛衆多差別。如是
如是苦轉殊勝。如如時分漸遠無間。如是如
是苦轉殊勝。如如内心無簡擇力漸漸増廣。
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所依苦器漸増。如
是如是苦轉殊勝。如苦殊勝。如是樂殊勝
義。隨其所應廣説應知。又樂有二種。一非
聖財所生樂。二聖財所生樂。非聖財所生樂
者。謂四種資具爲縁得生。一適悦資具。二滋
長資具。三清淨資具。四住持資具。適悦資具
者。謂車乘衣服諸莊嚴具。歌笑舞樂塗香花
鬘種種上妙珍翫樂具。光明照曜男女侍衞
種種庫藏。滋長資具者。謂無尋思輪石。
打築&T050460;。按摩等事。清淨資具者。謂吉祥草。
頻螺果。螺貝滿瓮等事。住持資具者。謂飮及
食。聖財所生樂者。謂七聖財爲縁得生。何
等爲七。一信二戒三慚四愧五聞六捨七慧」
復次由十五種相。聖非聖財所生樂差別。何
等十五。謂非聖財所生樂能起惡行。聖財所
生樂能起妙行。又非聖財所生樂有罪喜樂
相應。聖財所生樂無罪喜樂相應。又非聖財
所生樂微小不遍所依。聖財所生樂廣大遍
滿所依。又非聖財所生樂非一切時有。以依
外縁故。聖財所生樂一切時有。以依内縁
故。又非聖財所生樂非一切地有。唯欲界故。
聖財所生樂一切地有。通三界繋及不繋
故。又非聖財所生樂不能引發後世聖非聖
財。聖財所生樂能引發後世聖非聖財。又非
聖財所生樂若受用時有盡有邊。聖財所生
樂若受用時轉更充盛増長廣大。又非聖財
所生樂爲他劫奪。若王若賊怨及水火。聖
財所生樂無能侵奪。又非聖財所生樂不可
從今世持往後世。聖財所生樂可從今世
持往後世。又非聖財所生樂受用之時不可
充足。聖財所生樂受用之時究竟充滿。又非
聖財所生樂有怖畏。有怨對。有災横。有燒
惱。不能斷後世大苦。有怖畏者。謂懼當
生苦所依處故。有怨對者。謂鬪訟違諍所
依處故。有災横者。謂老病死所依處故。有
燒惱者。謂由此樂性不眞實。如疥癩病虚
妄顛倒所依處故。愁歎憂苦種種熱惱所依
處故。不能斷後世大苦者。謂貪瞋等本隨
二惑所依處故。聖財所生樂無怖畏。無怨
對。無災横。無燒惱。能斷後世大苦。隨其所
應與上相違。廣説應知。又外有欲者受用
欲塵。聖慧命者受用正法。由五種相故有
差別。由此因縁。説聖慧命者以無上慧命
清淨自活。何等爲五。一受用正法者不染
汚故。二受用正法者極畢竟故。三受用正
法者一向定故。四受用正法者與餘慧命
者不共故。五受用正法者有眞實樂故。
摧伏魔怨故。此中諸受欲者所有欲樂。是
隨順喜處貪愛所隨故。是隨順憂處瞋恚
所隨故。是隨順捨處無簡擇捨之所隨故。
聖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又諸有欲
者受用欲塵。從不可知本際以來以無常
故。捨餘欲塵得餘欲塵或於一時都無所
得。聖慧命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又受欲
者受用欲時。即於此事一起喜愛一起憂
恚。復即於彼或時生喜或時生憂。聖慧命
者受用正法則不如是。又諸離欲外慧命
者。於種種見趣自分別所起邪勝解處。其
心猛利種種取著。恒爲欲染之所隨逐。雖
已離欲復還退起。聖慧命者受用正法則
不如是。又受欲者及諸世間已離欲者。所
有欲樂及離欲樂。皆非眞實。皆爲魔怨之
所隨逐。如幻如響如影如焔如夢所見。猶
如幻作諸莊嚴具。又著樂愚夫諸受欲者。
及諸世間已離欲者。凡所受用猶如癲狂
如醉亂等。未制魔軍而有受用。是故彼樂
爲非眞實。亦不能制所有魔事。聖慧命者
受用正法則不如是
復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當云何觀。謂如毒
熱癰麁重所隨故。即於此身樂受生時當
云何觀。謂如毒熱癰暫遇冷觸。即於此身
苦受生時當云何觀。謂如毒熱癰爲熱灰
所觸。即於此身不苦不樂受生時當云何
觀。謂如毒熱癰離冷熱等觸。自性毒熱而本
住故。薄伽梵説。當知樂受壞苦故苦。苦受苦
苦故苦。不苦不樂受行苦故苦。又説有有
愛味喜。有離愛味喜。有勝離愛味喜。如是
等類如經廣説。應知墮二界攝。又薄伽梵
建立想受滅樂爲樂中第一。此依住樂非
謂受樂。又説有三種樂。謂離貪離瞋離
癡。此三種樂唯無漏界中可得。是故此樂
名爲常樂。無漏界攝。復次飮食受用者。謂三
界將生已生有情壽命安住。此中當知觸意
思識三種食故。一切三界有情壽命安住。段
食一種唯令欲界有情壽命安住。*又於那
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細段食。謂藏中
有微動風。由此因縁彼得久住。餓鬼傍生
人中有麁段食。謂作分段而噉食之。復有
微細食。謂住羯羅藍等位有情及欲界諸
天。由彼食已。所有段食流入一切身分支
節。尋即消化無有便穢
復次婬欲受用者。諸那落迦中所有有情皆
無婬事。所以者何。由彼有情長時無間多
受種種極猛利苦。由此因縁。彼諸有情若男
於女不起女欲。若女於男不起男欲。何況
展轉二二交會。若鬼傍生人中所有依身。苦
樂相雜故有婬欲。男女展轉二二交會不淨
流出。欲界諸天雖行婬欲無此不淨。然於
根門有風氣出煩惱便息。四大王衆天。二
二交會熱惱方息。如四大王衆天。三十三天
亦爾。時分天。唯互相抱熱惱便息。知足天。
唯相執手熱惱便息。樂化天。相顧而笑熱惱
便息。他化自在天。眼相顧視熱惱便息。又三
洲人。攝受妻妾施設嫁娶。北拘盧洲無我
所故無攝受故。一切有情無攝受妻妾亦
無嫁娶。如三洲人。如是大力鬼及欲界諸天
亦爾。唯除樂化天及他化自在天。又一切欲
界天衆無有處女胎藏。然四大王衆天於
父母肩上或於懷中。如五歳小兒欻然化
出。三十三天如六歳。時分天如七歳。知足
天如八歳。樂化天如九歳。他化自在天如
十歳
復次生建立者謂三種欲生。或有衆生現
住欲塵。由此現住欲塵故富貴自在。彼復
云何。謂一切人及四大王衆天乃至善知足
天。是名第一欲生。或有衆生變化欲塵。由
此變化欲塵故富貴自在。彼復云何。謂樂化
天。由彼諸天爲自己故化爲欲塵。非爲他
故。唯自變化諸欲塵故富貴自在。是名第
二欲生。或有衆生他化欲塵。由他所化諸
欲塵故富貴自在。彼復云何謂他化自在天。
由彼諸天爲自因縁亦能變化爲他因縁
亦能變化。故於自化非爲希奇用他所化
欲塵爲富貴自在。故説此天爲他化自在。
非彼諸天唯受用他所化欲塵。亦有受用
自所化欲塵者。是名第三欲生。復有三種
樂生。或有衆生用離生喜樂灌灑其身。謂
初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一樂生。或有衆生
由定生喜樂灌灑其身。謂第二靜慮地諸天。
是名第二樂生。或有衆生以離喜樂灌灑
其身。謂第三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三樂生。問
何故建立三種欲生三種樂生耶。答由三種
求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謂若諸沙
門或婆羅門墮欲求者。一切皆爲三種欲
生。更無増過。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有求
者。多分求樂。由貪樂故。一切皆爲三種樂
生。由諸世間爲不苦不樂寂靜生處起追
求者極爲尠少故。此以上不立爲生。若諸
沙門或婆羅門墮梵行求者。一切皆爲求
無漏界。或復有一墮邪梵行求者。爲求
不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
想處。起邪分別。謂爲解脱。當知此是有上
梵行求。無上梵行求者。謂求無漏界
復次自體建立者。謂於三界中所有衆生
有四種得自體差別。或有所得自體。由自
所害不由他害。謂有欲界天。名遊戲忘念。
彼諸天衆。或時耽著種種戲樂。久相續住。
由久住故忘失憶念。由失念故從彼處
沒。或復有天名曰意憤。彼諸天衆。有時展
角眼相視。由相視故意憤轉増。意憤増
故從彼處沒。或有所得自體。由他所害不
由自害。謂處羯羅藍遏部曇閉尸鍵南位。
及在母腹中所有衆生。或有所得自體。亦
由自害亦由他害。謂即彼衆生處已生位。
諸根圓滿諸根成就。或有所得自體。亦非
自害亦非他害。謂色無色界諸天。一切那
*落迦。似那*落迦鬼。如來使者。住最後身。
慈定滅定若無諍定若處中有。如是等類
云何因縁果建立。謂略説有四種。一由相
故。二由依處故。三由差別故。四由建立
故。因等相者。謂若由此爲先此爲建立。此
和合故彼法生。或得或成或辦或用。説此爲
彼因。問以誰爲先誰爲建立。誰和合故何
法生耶。答自種子爲先。除種子依所餘若
有色若無色依及業爲建立。助伴所縁爲和
合故。隨其所應欲繋色繋無色繋及不繋諸
法生。問以誰爲先誰爲建立。誰和合故得
何法耶。答聲聞獨覺如來種性爲先。内分力
爲建立。外分力爲和合故。證得煩惱離
繋涅槃。内分力者。謂如理作意少欲知足。等
内分善法及得人身生在聖處。諸根無缺無
事業障。於其善處深生淨信。如是等法名
内分力。外分力者。謂諸佛興世宣説妙法
教法猶存。住正法者隨順而轉。具悲信者
以爲施主。如是等法名外分力。問以誰爲
先誰爲建立。誰和合故何法成耶。答所知勝
解愛樂爲先。宗因譬喩爲建立。不相違衆善
敵論者爲和合故。所立義成。問以誰爲先
誰爲建立。誰和合故何法辦耶。答工巧智爲
先。隨彼勤劬爲建立。工巧業處衆具爲和
合故。工巧業處辦。*又愛爲先。由食住者
依止爲建立。四食爲和合故。受生有情安
住充辦。問以誰爲先誰爲建立。誰和合故
何法用耶。答即自種子爲先。即此生爲建
立。即此生縁爲和合故。自業諸法作用可
知。何等名爲自業作用
謂眼以見爲業。如是餘根各自業用應知。
又地能持水能爛火能燒風能燥。如是等類
當知外分自業差別。因等依處者。謂十五種。
一語。二領受。三習氣。四有潤種子。五無間
滅。六境界。七根。八作用。九士用。十眞實見。
十一隨順。十二差別功能。十三和合。十四障
礙。十五無障礙
因等差別者。謂十因四縁五果十因者。一隨
説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生起因。五攝受
因。六引發因。七定異因。八同事因。九相違
因。十不相違因。四縁者。一因縁。二等無間
縁。三所縁縁。四増上縁。五果者。一異熟果。
二等流果。三離繋果。四士用果。五増上果。因
等建立者。謂依語因依處。施設隨説因。所
以者何。由於欲界繋法色無色界繋法及不
繋法施設。名爲先故想轉。想爲先故語轉。
由語故隨見聞覺知起諸言説。是故依語
依處施設隨説因。依領受因依處。施設觀
待因。所以者何。由諸有情。諸有欲求欲繋
樂者。彼觀待此。於諸欲具或爲求得或
爲積集或爲受用。諸有欲求色無色繋樂
者。彼觀待此。於彼諸縁或爲求得或爲受
用。諸有欲求不繋樂者。彼觀待此。於彼諸
縁或爲求得或爲受用。諸有不欲苦者。
彼觀待此。於彼生縁於彼斷縁。或爲遠離
或爲求得或爲受用。是故依領受依處。施
設觀待因。依習氣因依處。施設牽引因。所
以者何。由淨不淨業熏習三界諸行。於愛
不愛趣中牽引愛不愛自體。*又即由此増
上力故外物盛衰。是故依諸行淨不淨業習
氣依處。施設牽引因。依有潤種子因依處。
施設生起因。所以者何。由欲色無色界繋法
各從自種子生。愛名能潤種是所潤。由此
所潤諸種子故。先所牽引各別自體當得
生起。如經言。業爲感生因。愛爲生起因。是
故依有潤種子依處。施設生起因。依無間
滅因依處。及依境界根作用士用眞實見因
依處。施設攝受因。所以者何。由欲繋諸法。
無間滅攝受故。境界攝受故。根攝受故。作用
攝受故。士用攝受故諸行轉。如欲繋法。如
是色無色繋法亦爾。或由眞實見攝受故。
餘不繋法轉。是故依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士
用眞實見依處。施設攝受因。依隨順因依
處。施設引發因。所以者何。由欲繋善法。能
引欲繋諸勝善法。如是欲繋善法。能引色
無色繋及不繋善法。由隨順彼故。如欲繋
善法。如是色繋善法。能引色繋諸勝善法及
無色繋善法不繋善法。如色繋善法。如是
無色繋善法。能引無色繋諸勝善法及不繋
善法。如無色繋善法。如是不繋善法。能
引不繋諸勝善法。及能引發無爲作證。又
不善法能引諸勝不善法。謂欲貪能引瞋癡
慢見疑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如欲貪。如是
瞋癡慢見疑。隨其所應盡當知。如是無記
法。能引善不善無記法。如善不善無記種
子阿頼耶識。又無記法。能引無記勝法。如
段食能引受生有情令住令安勢力増長。
由隨順彼故。是故依隨順依處。施設引發
因。依差別功能因依處。施設定異因。所以
者何。由欲繋諸法自性功能有差別故能
生種種自性功能。如欲繋法。如是色無色
繋及不繋法亦爾。是故依差別功能依處。施
設定異因。依和合因依處。施設同事因所
以者何。要由獲得自生和合故。欲繋法生
如欲繋法。如是色無色繋及不繋法亦爾。
如生和合。如是得成辦用和合亦爾。是
故依和合依處。施設同事因。依障礙因依
處。施設相違因。所以者何。由欲繋法將得
生。若障礙現前便不得生。如欲繋法。如是
色無色繋及不繋法亦爾。如生如是得成辦
用亦爾。是故依障礙依處。施設相違因。依
無障礙因依處。施設不相違因。所以者何。
由欲繋法將得生。若無障礙現前爾時便
生。如欲繋法。如是色無色繋及不繋法亦
爾。如生。如是得成辦用亦爾。是故依無障
礙依處。施設不相違因。復次依種子縁依
處。施設因縁。依無間滅縁依處。施設等無
間縁。依境界縁依處。施設所縁縁。依所餘
縁依處。施設増上縁
復次依習氣隨順因縁依處。施設異熟果及
等流果。依眞實見因縁依處。施設離繋果。
依士用因縁依處。施設士用果。依所餘因
縁依處。施設増上果。復次順益義是因義。建
立義是縁義。成辦義是果義。又建立因有五
種相。一能生因。二方便因。三倶有因。四無間
滅因。五久遠滅因。能生因者。謂生起因。方便
因者。謂所餘因。倶有因者。謂攝受因。一分。
如眼於眼識。如是耳等於所餘識。無間滅
因者。謂生起因。久遠滅因者。謂牽引因。又建
立因有五種相。一可愛因。二不可愛因。三増
長因。四流轉因。五還滅因。又建立因有七種
相。謂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爲法因。謂
或爲生因。或爲得因。或爲成立因。或爲成
辦因。或爲作用因。又雖無常法爲無常法
因。然與他性爲因。亦與後自性爲因。非
即此刹那。又雖與他性爲因。及與後自性
爲因。然已生未滅方能爲因。非未生已滅。
又雖已生未滅。能爲因然得餘縁方能爲
因。非不得。又雖得餘縁。然成變異方能
爲因。非未變異。又雖成變異。必與功能
相應方能爲因。非失功能。又雖與功能
相應。然必相稱相順方能爲因。非不相稱
相順。由如是七種相。隨其所應諸因建立
應知
*云何相施設建立。嗢拕南曰
    體所縁行相 等起與差別
    決擇及流轉 略辯相應知
應知此相略有七種。一體性。二所縁。三行
相。四等起。五差別。六決擇。七流轉。尋伺體
性者。謂不深推度所縁。思爲體性。若深推
度所縁。慧爲體性應知。尋伺所縁者。謂依
名身句身文身義爲所縁。尋伺行相者。謂即
於此所縁尋求行相是尋。即於此所縁伺
察行相是伺。尋伺等起者。謂發起語言。尋伺
差別者。有七種差別。謂有相無相乃至不染
汚。如前説。尋伺決擇者。若尋伺即分別耶。
設分別即尋伺耶。謂諸尋伺必是分別。或有
分別非尋伺。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
心心所。皆是分別而非尋伺。尋伺流轉者若
那*落迦尋伺。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
應。何所求。何業轉耶。如那*落迦。如是傍生
餓鬼人欲界天初靜慮地天所有尋伺。何等
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業轉
耶。謂那*落迦尋伺唯是慼行。觸非愛境。引
發於苦與憂相應。常求脱苦嬈心業轉。如
那*落迦尋伺一向受苦。餓鬼尋伺亦爾。傍
生人趣大力餓鬼所有尋伺。多分慼行少分
欣行。多分觸非愛境。少分觸可愛境。多分
引苦少分引樂。多分憂相應。少分喜相應。
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樂。嬈心業轉。欲界
諸天所有尋伺。多分欣行少分慼行。多分觸
可愛境。少分觸非愛境。多分引樂少分引
苦。多分喜相應。少分憂相應。多分求遇樂
少分求脱苦。嬈心業轉。初靜慮地天所有
尋伺。一向欣行。一向觸内可愛境界。一向引
樂。一向喜相應。唯求不離樂。不嬈心業轉」
*云何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嗢拕南曰
    依處及與事 求受用正行
    二菩提資糧 到彼岸方便
應知建立略由八相。謂由依處故事故。求
故。受用故。正行故。聲聞乘資糧方便故。獨覺
乘資糧方便故。波羅蜜多引發方便故。如理
作意相應。尋伺依處者。謂有六種依處。一
決定時。二止息時。三作業時。四世間離欲時。
五出世離欲時。六攝益有情時。如理作意相
應。尋伺事者。謂八種事。一施所成福作用事。
二戒所成福作用事。三修所成福作用事。四
聞所成事。五思所成事。六餘修所成事。七
簡擇所成事。八攝益有情所成事。如理作意
相應。尋伺求者。謂如有一不以非法及
不兇險追求財物。如理作意相應。尋伺受
用者。謂如即彼追求財已。不染不住不耽
不縛。不悶不著亦不堅執。深見過患了
知出離而受用之。如理作意相應。尋伺正行
者。謂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長
等。恭敬供養利益承事。於今世後世所作罪
中見大怖畏。行施作福受齋持戒。聲聞乘
資糧方便者。聲聞地中我當廣説。獨覺乘資
糧方便者。獨覺地中我當廣説。波羅蜜多引
發方便者。菩薩地中我當廣説
復次施主有四種相。一有欲樂。二無偏黨。
三除匱乏。四具正智。具尸羅者亦有四相。
一有欲樂。二結橋梁。三不現行。四具正智。
成就修者亦有四相。一欲解清淨。二引攝清
淨。三勝解定清淨。四智清淨。*又受施者有
六種。一受學受施。二活命受施。三貧匱受
施。四棄捨受施。五羈遊受施。六耽著受施。
復有八種損惱。一飢損惱。二渇損惱。三麁食
損惱。四疲倦損惱。五寒損惱。六熱損惱。七無
覆障損惱。八有覆障損惱。復有六種損惱。一
倶生。二所欲匱乏。三逼切。四時節變異。五
流漏。六事業休廢。復有六種攝益。一任持攝
益。二勇健無損攝益。三覆護攝益。四塗香攝
益。五衣服攝益。六共住攝益。復有四種非
善友相。一不捨怨心。二引彼不愛。三遮彼
所愛。四引非所宜。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四
善友相。復有三種引攝。一引攝資生具。二
引攝有喜樂。三引攝離喜樂。復有四種隨
轉供事。一隨轉供事非知舊者。二隨轉供
事諸親友者。三隨轉供事所尊重者。四隨
轉供事具福慧者。由此四種隨轉供事。依
止四處獲得五果應知。何等四處。一無攝
受處。二無侵惱處。三應供養處。四同分隨
轉處。依此四處能感五果。一感大財富。二
名稱普聞。三離諸煩惱。四證得涅槃。五或
往善趣。又聰慧者有三種聰慧相。一於善
受行。二於善決定。三於善堅固。復有三相。
一受學増上戒。二受學増上心。三受學増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
  彌勒菩薩説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三
復次云何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嗢拕南曰
    執因中有果 顯了有去來
    我常宿作因 自在等害法
    邊無邊矯亂 計無因斷空
    最勝淨吉祥 由十六異論
由十六種異論差別。顯不如理作意。應知
何等十六。一因中有果論。二從縁顯了論。三
去來實有論。四計我論。五計常論。六宿作因
論。七計自在等爲作者論。八害爲正法
論。九有邊無邊論。十不死矯亂論。十一無因
見論。十二斷見論。十三空見論。十四妄計最
勝論。十五妄計清淨論。十六妄計吉祥論」
因中有果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
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常常時恒恒時。於
諸因中具有果性。謂雨衆外道作如是計。
問何因縁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顯示因中具有果性。答由教及理故。教者。
謂彼先師所造教藏。隨聞轉授傳至于今。
顯示因中先有果性。理者。謂即如彼沙門
若婆羅門。爲性尋思爲性觀察。住尋思地。
住自辦地。住異生地。住隨思惟觀察行地。
彼作是思。若從彼性。此性得生。一切世間
共知共立。彼爲此因非餘。又求果者唯取
此因非餘。又即於彼加功營搆諸所求事
非餘。又若彼果即從彼生不從餘生。是故
彼果因中已有。若不爾者應立一切是一切
因。爲求一果應取一切。應於一切加功
營搆。應從一切一切果生。如是由施設故
求取故。所作決定故。生故。彼見因中常有
果性。應審問彼。汝何所欲。何者因相。何者
果相。因果兩相。爲異不異。若無異相。便無
因果二種決定。因果二種。無差別故。因中
有果。不應道理。若有異相。汝意云何。因中
果性。爲未生相。爲已生相。若未生相。便於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