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瑜伽師地論 (No. 1579_ 彌勒玄奘譯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國男。臣許敬宗。奉
詔監閲。至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絶筆。總
成一百卷。佛滅度後。彌勒菩薩自覩史多天
宮。降于中印度阿瑜他國。爲無著菩薩之
所説也。斯固法門極地。該三藏之遺文。如
來後心。暢五乘之奧旨。玄宗微妙不可思
議。僧徒並戒行圓深。道業貞固。欣承嘉召。
得奉
高人。各罄幽心。共禀新義。隨畢奏上。
有感宸衷。爰降殊恩。親裁鴻序。情超
繋象。理絶名言。皇太子。分耀黄離。纉基
青陸。北搖傳樂。仰金聲而竊愧。東明御辯。
瞻玉裕而多慚。九載勤經。漢儲斯陋。一朝
成賦。魏兩韜英。既睹天文。頂戴無已。爰抽
祕藻。讃歎功徳。紆二聖之仙詞。闡三藏
之幽鍵。載揚佛日。式導玄津。開夏景於蓮
華。法流逾潔。泛春光於貝葉。道樹増輝。冀
夫聖藻長懸。與天地而無極。眞如廣被。隨
塵沙而不窮。凡厥含靈。知所歸矣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彌勒菩薩説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
復次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
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
種子。隨所生處自體之中。餘體種子皆悉
隨逐。是故欲界自體中。亦有色無色界一
切種子。如是色界自體中。亦有欲無色界
一切種子。無色界自體中。亦有欲色界一切
種子。又羯羅藍漸増長時。名之與色平等増
長倶漸廣大。如是増長乃至依止圓滿。應
知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漸漸増廣。由
水界故攝持不散。由火界*故成熟。堅
鞕由無潤故。由風界故分別肢節各安其
所。又一切種子識。於生自體雖有淨不淨
業因。然唯樂著戲論爲最勝因。於生族
姓・色力・壽量・資具等果。即淨不淨業爲最
勝因。又諸凡夫於自體上。計我我所及起
我慢。一切聖者觀唯是苦。又處胎分中有自
性受。不苦不樂依識増長。唯此性受異熟
所攝。餘一切受。或異熟所生。或境界縁生。
又苦受樂受。或於一時從縁現起。或時不
起。又種子體無始時來相續不絶。性雖無
始有之。然由淨不淨業差別熏發。望數數
取異熟果。説彼爲新。若果已生。説此種子
爲已受果。由此道理生死流轉相續不絶。
乃至未般涅槃。又諸種子未與果者。或順
生受。或順後受。雖經百千劫。從自種子。一
切自體復圓滿生。雖餘果生要由自種。若
至壽量盡邊。爾時此種名已受果。所餘自體
種子未與果故。不名已受果。又諸種子。即
於此身中應受異熟。縁差不受。順不定受
攝故。然此種子亦唯住此位。是故一一自體
中。皆有一切自體種子。若於一處有染欲。
即説一切處有染欲。若於一處得離欲。即
説於一切處得離欲。又於諸自體中所有
種子。若煩惱品所攝。名爲麁重亦名隨眠。
若異熟品所攝。及餘無記品所攝。唯名麁
重不名隨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攝種子。不
名麁重亦非隨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時所
依自體唯有堪能非不堪能。是故一切所依
自體。麁重所隨故。麁重所生故。麁重自性故。
諸佛如來安立爲苦。所謂由行苦故。又
諸種子。乃有多種差別之名。所謂名界。名
種姓。名自性。名因。名薩迦耶。名戲論。名
阿頼耶。名取名苦。名薩迦耶見所依止處。
名我慢所依止處。如是等類差別應知。又
般涅槃時已得轉依。諸淨行者轉捨一切染
汚法種子所依於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令
縁闕。轉得内縁自在。又於胎中經三十八
七日。此之胎藏一切支分皆悉具足。從此
已後。復經四日方乃出生。如薄伽梵於入
胎經廣説。此説極滿足者。或經九月或復
過此。若唯經八月。此名圓滿。非極圓滿。若
經七月六月。不名圓滿。或復缺減。又此胎
藏六處位中。由母所食。生麁津味而得資
長。於羯羅藍等微細位中。由微細津味資
長應知
復次此之胎藏八位差別。何等爲八。謂羯
羅藍位。遏部曇位。閉尸位。鍵南位。鉢羅&T049271;
位。髮毛爪位。根位形位。若已結凝箭内
仍稀。名羯羅藍。若表裏如酪未至肉位。
名遏部曇若已成肉仍極柔軟。名閉尸。若
已堅厚稍堪摩觸。名爲鍵南。即此肉摶増
長支分相現。名鉢羅&T049271;佉。從此以後。髮毛
爪現即名此位。從此以後。眼等根生名爲
根位。從此以後。彼所依處分明顯現。名爲
形位。又於胎藏中。或由先業力。或由其母
不避不平等力所生隨順風故。令此胎藏
或髮或色。或皮及餘支分變異而生。髮變異
生者。謂由先世所作。能感此惡不善業。及
由其母多習灰鹽等味若飮若食。令此胎藏
髮毛稀尠。色變異生者。謂由先業因如前
説。及由其母習近煖熱現在縁故。令彼胎
藏黒黯色生。又母習近極寒室等。令彼胎
藏極白色生。又由其母多噉熱食。令彼胎
藏極赤色生。皮變異生者。謂由宿業因如
前説。及由其母多習婬欲現在縁故。令彼
胎藏或癬疥癩等惡皮而生。支分變異生者。
謂由先業因如前説。及由其母多習馳走
跳躑威儀及不避不平等現在縁故。令彼
胎藏諸根支分缺減而生。又彼胎藏若當爲
女。於母左脇倚脊向腹而住。若當爲男。
於母右脇倚腹向脊而住。又此胎藏極成
滿時。其母不堪持此重胎。内風便發生大
苦惱。又此胎藏業報所發生分風起。令頭
向下足便向上。胎衣纒裹而趣産門。其正
出時胎衣遂裂。分之兩腋。出産門時名正
生位。生後漸次觸生分觸。所謂眼觸乃至意
觸。次復隨墮施設事中。所謂隨學世事言
説。次復耽著家室。謂長大種類故。諸根
成就故。次造諸業。謂起世間工巧業處。次
復受用境界。所謂色等。若可愛不可愛。受
此苦樂。謂由先業因。或由現在縁。隨縁所
牽或往五趣或向涅槃
又諸有情。隨於如是有情類中自體生時。彼
有情類於此有情作四種縁。謂種子所引
故。食所資養故。隨逐守護故。隨學造作身
語業故。初謂父母精血所引。次彼生已知其
所欲。方求飮食而用資長。次常隨逐專志
守護。不令起作非時之行及不平等行。次
令習學世俗言説等事。由長大種類故。諸
根成就故。此復於餘此復於餘。如是展轉
諸有情類。無始時來受苦受樂。未曾獲得
出苦樂法。乃至諸佛未證菩提。若從他聞
音。及内正思惟。由如是故方得漏盡。如是
句義甚爲難悟。謂我無有若分若誰若事。
我亦都非若分若誰若事。如是略説内分死
生已
云何外分若壞若成。謂由諸有情所作能感
成壞業故。若有能感壞業現前。爾時便有
外壞縁起。由彼外分皆悉散壞。非如内分
由壽量盡。何以故。由一切外分所有麁色
四大。所成恒相續住。非如内分。又感成
器世間業。此業決定能引劫住不増不減。
若有情數時無決定。所以者何。由彼造作
種種業故或過一劫。或復減少。乃至一歳。
又彼壞劫由三種災。一者火災能壞世間。
從無間獄乃至梵世。二者水災能壞一切。
乃至第二靜慮。三者風災能壞一切。乃至
第三靜慮。第四靜慮無災能壞。由彼諸天身
與宮殿倶生倶沒故。更無能壞因縁法故。
復有三災之頂。謂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
靜慮。又此世間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壞已
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
八十中劫。假立爲一大劫數。又梵世間壽
量一劫。此最後壞亦最初成。當知此劫異相
建立。謂梵衆天。二十中劫合爲一劫。即依
此劫施設壽量。梵前益天。四十中劫合爲
一劫。即依此劫施設壽量。若大梵天。六十
中劫合爲一劫。即依此劫施設壽量
云何火災能壞世間。謂有如是時。世間有
情壽量無限。從此漸減。乃至壽量經八萬
歳。彼復受行不善法故。壽量轉減乃至十
歳。彼復獲得厭離之心受行善法。由此因
縁壽量漸増乃至八萬。如是壽量一減一増
合成一中劫。又此中劫復有三種小災出
現。謂儉病刀。儉災者。所謂人壽三十歳時。
方始建立。當爾之時。精妙飮食不可復得。
唯煎煮朽骨共爲讌會。若遇得一粒稻麥
粟稗等子。重若末尼。藏置箱篋而守護之。
彼諸有情多無氣勢。蹎僵在地不復能起。
由此飢儉有。情之類亡沒殆盡。此之儉災。經
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彼諸有情復
共聚集起下厭離。由此因縁壽不退減儉
災遂息。又若人壽二十歳時。本起厭患今
乃退捨。爾時多有疫氣障癘。災横熱惱相續
而生。彼諸有情遇此諸病多悉殞沒。如是病
災。經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彼諸有情
復共聚集起中厭離。由此因縁壽量無減
病災乃息。又人壽十歳時。本起厭患今還退
捨。爾時有情展轉相見。各起猛利殺害之心。
由此因縁隨執草木及以瓦石。皆成最極
鋭利刀劍。更相殘害死喪略盡。如是刀災。極
經七日方乃得過。爾時有情復有三種最
極衰損。謂壽量衰損。依止衰損。資具衰損。壽
量衰損者。所謂壽量極至十歳。依止衰損者。
謂其身量極至一搩或復一握。資具衰損
者。爾時有情唯以粟稗爲食中第一。以髮
毼爲衣中第一。以鐵爲莊嚴中第一。五種
上味悉皆隱沒。所謂酥蜜油鹽等味及甘蔗
變味。爾時有情展轉聚集起上厭離不復退
減又能棄捨損減壽量惡不善法。受行増
長壽量善法。由此因縁壽量色力富樂自在
皆漸増長。乃至壽量經八萬歳。如是二十減
二十増。合四十増減便出住劫。於最後増
已。爾時那落迦有情唯沒不生。如是漸漸乃
至沒盡。當知説名那落迦世間壞。如那落
迦壞。傍生餓鬼壞亦如是。爾時人中隨一有
情自然法爾所得第二靜慮。其餘有情展轉
隨學亦復如是。皆此沒已生極淨光天衆同
分中。當知爾時説名人世間壞。如人趣既
爾。天趣亦然。當於此時五趣世間居住之
處。無一有情可得。所有資具亦不可得。
非唯資具不可復得。爾時天雨亦不可得。
由無雨故大地所有藥草叢林皆悉枯槁。復
由無雨之所攝故。令此日輪熱勢増大。又
諸有情能感壞劫業増上力故。及依六種所
燒事故。復有六日輪漸次而現。彼諸日輪
望舊日輪。所有熱勢踰前四倍。既成七已
熱遂増七
云何名爲六所燒事。一小大溝坑。由第二日
輪之所枯竭。二小河大河。由第三日輪之
所枯竭。三無熱大池。由第四日輪之所枯
竭。四者大海。由第五日輪及第六一分之所
枯竭。五蘇迷盧山及以大地體堅實故。由第
六一分及第七日輪之所燒然。即此火焔爲
風所鼓。展轉熾盛極至梵世。又如是等略
爲三事。一水所生事。謂藥草等。由初所槁。
二即水事。由五所涸。三恒相續住體堅實
事。由二所燒。如是世界皆悉燒已。乃至灰
墨及與餘影皆不可得。廣説如經。從此名
爲器世間已壞。滿足二十中劫。如是壞已
復二十中劫住
云何水災。謂過七火災已。於第二靜慮中
有倶生水界起。壞器世間如水消鹽。此之
水界與器世間一時倶沒。如是沒已。復二
十中劫住
云何風災。謂七水災過已。復七火災。從此無
間於第三靜慮中有倶生風界起。壞器世
間。如風乾支節復能消盡。此之風界與器
世間一時倶沒。所以者何。現見有一由風
界發。乃令其骨皆悉消盡從此壞已復二十
中劫住。如是略説世間已壞
云何世間成。謂過如是二十中劫已。一切有
情業増上力故世間復成。爾時最初於虚空
中。第三靜慮器世間成。如第三靜慮。第二及
初亦復如是。爾時第三災頂有諸有情。由
壽盡故業盡故福盡故。從彼沒已生第三靜
慮。餘一切處漸次亦爾。復從第二災頂。生
第二靜慮。餘一切處應知亦爾。復從第一災
頂。有一有情由壽等盡故從彼沒已生初
靜慮。梵世界中爲最大梵。由獨一故而懷
不悦便有希望。今當云何令餘有情亦來
生此。當發心時。諸餘有情由壽等盡故。
從第二靜慮沒已。生初靜慮彼同分中。如
是下三靜慮。器及有情世間成已。於虚空
中欲界四天宮殿漸成。當知彼諸虚空宮殿
皆如化出。又諸有情從極淨光天衆同分
沒。而來生此諸宮殿中。餘如前説。自此
以後有大風輪。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從下
而起。與彼世界作所依持。爲欲安立
無有宮殿諸有情類。此大風輪有二種相。
謂仰周布。及傍側布。由此持水令不散
墜。次由彼業増上力故。於虚空界金藏雲
興。從此降雨注風輪上。次復起風鼓水令
堅。此即名爲金性地輪。上堪水雨之所激
注。下爲風颷之所衝薄。此地成已即由彼
業増上力故。空中復起諸界藏雲。又從彼
雲降種種雨。然其雨水。乃依金性地輪而
住。次復風起鼓水令堅。即由此風力所引
故。諸有清淨第一最勝精妙性者。成蘇迷盧
山。此山成已四寶爲體。所謂金銀頗胝琉璃。
若中品性者。成七金山。謂持雙山。毘那矺
迦山。馬耳山。善見山。朅達洛迦山。持軸山。
尼民達羅山。如是諸山其峯布列。各由形状
差別爲名。繞蘇迷盧次第而住。蘇迷盧量
高八萬踰繕那。廣亦如之。下入水際量亦
復爾。又持雙山等彼之半。從此次第餘六金
山。其量漸減各等其半。若下品性者。於蘇
迷盧四邊七金山外。成四大洲及八中洲并
輪圍山。此山輪圍四洲而住。量等尼民達羅
之半。復成非天宮殿。此宮在蘇迷盧下。依
水而居。復成大雪山及無熱池周圍崖岸。次
成最下八大那洛迦處諸大那*洛迦及獨
一那*洛迦寒那洛迦近邊那洛迦。復成一分
鬼傍生處。四大洲者。謂南贍部洲。東毘提訶
洲。西瞿陀尼洲。北拘盧洲。其贍部洲形如車
箱。毘提訶洲形如半月。瞿陀尼洲其形圓滿。
北拘盧洲其形四方。贍部洲量。六千五百踰
繕那。毘提訶洲量。七千踰繕那。瞿陀尼洲量。
七千五百踰繕那。拘盧洲量。八千踰繕那。又
七金山其間有水具八支徳。名爲内海。復
成諸龍宮。有八大龍並經劫住。謂持地龍
王。歡喜近喜龍王。馬騾龍王。目支隣陀龍王。
意猛龍王。持國龍王。大黒龍王。黳羅葉龍王。
是諸龍王由帝釋力數與非天共相戰諍。
其諸龍衆類有四種。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妙翅鳥中四類亦爾。復有餘水在内海外
故名外海。又依蘇迷盧根有四重級。從蘇
迷盧初級傍出一萬六千踰繕那量。即從此
量半半漸減。如其次第餘級應知有堅手
神住最初級。血手神住第二級。常醉神住
第三級。持鬘神住第四級。蘇迷盧頂四隅之
上有四大峯。各高五百踰繕那量。有諸藥
叉。謂金剛手止住其中
又持雙山於其四面有四王都。東南西北
隨其次第。謂持國増長醜目多聞。四大天王
之所居止。諸餘金山是彼四王村邑部落。又
近雪山有大金崖名非天脅。其量縱廣五
十踰繕那。善住龍王常所居鎭。又天帝釋時
來遊幸。此中有樹名曰善住。多羅樹行七重
圍繞。復有大池名漫陀吉尼。五百小池以
爲眷屬。善住大龍與五百牝象前後圍繞遊
戲其池。隨欲變現。便入此池採蓮花根
以供所食。即於此側有無熱大池。其量深
廣各五十踰繕那。微細金沙遍布其底。八支
徳水彌滿其中。形色殊妙端嚴憙見。從此
派流爲四大河。一名殑伽。二名信度。三名
私多。四名縛芻
復次於蘇迷盧頂處中建立帝釋天宮。縱
廣十千踰繕那量。所餘之處是彼諸天村邑
聚落。其山四面對四大洲。四寶所成。謂對
贍部洲琉璃爲面。對毘提訶白銀爲面。對
瞿陀尼黄金爲面。對拘盧洲頗胝爲面。又
贍部洲循其邊際有輪王路眞金所成。如
四大王天。有情膝量沒住大海。若輪王出
世。如彼膝量海水減焉。又無熱池南有一
大樹。名爲贍部。是故此洲從彼得名。次於
此北。有設拉末梨大樹叢林。四生種類妙翅
諸鳥栖集其中。此四大洲各二中洲以爲眷
屬。復有一洲羅刹所住
如是器世間成已。有諸有情。從極淨光天
衆同分沒來生此中。餘如前説。此皆由彼
感劫初業。此業第一最勝微妙。欲界所攝。
唯於此時此業感果。非於餘時。爾時有情
名劫初者。又彼有色從意所生。如是一切
如經廣説。彼於爾時未有家宅及諸聚落。
一切大地面皆平正。自此以後由諸有情福
業力故有地味生。如是漸次地餅林藤。不
種粳稻自然出現。無糠無&T032143;。次有粳稻。有
&T032143;有糠。次復處處粳稻叢生。於是有情方現
攝受。次由受用味等資縁。有情之類惡色便
起光明遂滅。其多食者惡色逾増身極沈重。
此諸有情互相輕毀惡法現行。由此因縁所
有味等漸沒於地。如經廣説。復從此縁諸
有情類更相顧眄便起愛染。次由能感男
女業故。一分有情男根生起。一分有情女根
生起。遞相陵犯起諸邪行。遂爲他人之所
訶呰。方造室宅以自隱蔽。復由攝受粳
稻因故。遂於其地復起攝受。由此縁已
更相爭奪。不與取法從此而生。即由此縁
立司契者。彼最初王名大等意。如是便有
刹帝利衆婆羅門衆吠舍衆戌陀羅衆。出現
世間。漸次因縁如經廣説。又彼依止光明既
滅。世間便有大黒闇生。日月星宿漸漸而起。
其日輪量五十一踰繕那。當知月輪其量減
一。日輪以火頗胝所成。月輪以水頗胝所
成。此二輪中。月輪行速及與不定。又彼日輪
恒於二洲倶時作明。復於二洲倶時作闇。
謂於一日中。於一日出於一夜半於一日
沒。又一切所有日月星宿。歴蘇迷盧處半。
而行。與持雙山高下量等。又復日行時有
遠近。若遠蘇迷盧立爲寒分。若近蘇迷盧
立爲熱分。即由此故沒有遲速。又此月輪
於上稍欹便見半月。由彼餘分障其近分
遂令不見。如如漸側。如是如是漸現圓滿。
若於黒分如如漸低。如是如是漸現虧減。
由大海中有魚鼈等影現月輪。故於其内
有黒相現。諸星宿中其量大者十八拘盧舍
量。中者十拘盧舍量。最小者四拘盧舍量
復次於世間四姓生已。方乃發起順愛不愛
五趣受業。從此以後隨一有情。由感雜染
増上業故。生那洛迦中作靜息王。從此
無間有那洛迦卒。猶如化生。及種種苦具
謂銅鐵等。那洛迦火起然後隨業有情於此
受生。及生餘趣
如是百拘胝四大洲。百拘胝蘇迷盧。百拘胝
六欲天。百拘胝梵世間。三千大千世界倶成
倶壞。即此世界有其三種。一小千界。謂千
日月乃至梵世總攝爲一。二中千界。謂千小
千。三大千界。謂千中千。合此名爲三千大千
世界。如是四方上下無邊無際三千世界正
壞正成。猶如天雨注如車軸無間無斷。其
水連注墮諸方分。如是世界遍諸方分。無邊
無際正壞正成。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
土。如來於中現成正覺。於無邊世界施作
佛事。如是安立。世界成已於中五趣可得。
謂那洛迦傍生餓鬼人天及四生可得。謂卵
生胎生濕生化生。復有六種依持。復有十種
時分。謂時年月半月日夜刹那怛刹那臘縛
目呼剌多。復有七攝受事。復有十種身資
具。復有十種受欲者。此如中阿笈摩説。復
有八數隨行。復有八世法。謂得不得若譽若
毀稱譏苦樂。復有三品。謂怨親中。復有三
種世事。復有三種語言。復有二十二種發
憤。復有六十二種有情之類。又有八位。復
有四種入胎。復有四種威儀。復有六種活
命。復有六種守護。復有七種苦。復有七種
慢。復有七種憍。復有四種言説。復有衆多
言説句
云何那落迦趣。謂種果所攝。那洛迦諸蘊。及
順那*洛迦受業。如那*洛迦趣。如是傍生餓
鬼人天。如其所應盡當知。云何卵生。謂諸
有情破&T021400;而出。彼復云何。如鵞雁孔雀鸚鵡
舍利鳥等。云何胎生。謂諸有情胎所纒裹。剖
胎而出。彼復云何。如象馬牛驢等。云何濕
生。謂諸有情隨因一種濕氣而生。彼復云何。
如蟲蝎飛蛾等。云何化生。謂諸有情業増上
故。具足六處而生。或復不具。彼復云何。如
天那*洛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
云何六種依持。一建立依持。謂最下風輪及
水輪地輪。令諸有情不墜下故起。是名依
持。二藏覆依持。謂屋宇等。爲諸有情離流
漏等所損故起。是名依持。彼屋宇等略有
三種。或由造作。或不由造作。或宮殿化起。
三豐稔依持。爲諸有情段食故起。是名依
持。四安隱依持。爲諸有情離刀仗等所害
故起。是名依持。五日月依持。爲諸有情見
色故起。是名依持。六食依持。謂四食。一段
食。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爲諸有情任
持身故起。是名依持。云何七種攝受事。一
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
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業事。
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云何十種身資具。
一食二飮。三乘四衣。五莊嚴具。六歌笑舞樂。
七香鬘塗末。八什物之具。九照明。十男女
受行
云何八數隨行。謂諸世間數數隨所行事。一
蔽覆事。二瑩飾身事。三威儀易奪事。四飮
食事。五睡眠事。六交會事。七屬彼勤劬
事。八屬彼言説事
云何三種世事。一語言談論更相慶慰事。二
嫁娶賓主更相飮噉事。三於起作種種事
中更相營助事
云何三種語言。謂有法語言。無法語言。及餘
語言。有法語言者。謂宣説厭捨離諸纒蓋
趣可愛樂等。廣説如經。無法語言者。謂染
汚心説飮食等。餘語言者。謂無記心所起
言説
云何二十二種發憤一僞斗二僞稱。三僞函。
四邪業方便。五拒鬪。六輕調。七違反。八諍
訟。九罵詈。十忿怒。十一訶責。十二迫脅。十
三捶打。十四殺害。十五繋縛。十六禁閉。十七
割截。十八驅擯。十九諂曲。二十矯誑。二十一
陷逗。二十二妄語
云何六十二種有情之類。一那*洛迦。二傍生。
三鬼。四天。五人。六刹帝利七婆羅門。八吠
舍。九戍陀羅。十女。十一男。十二非男非女。
十三劣。十四中。十五妙。十六在家。十七出
家。十八苦行。十九非苦行。二十律儀。二十一
不律儀。二十二非律儀非不律儀。二十三離
欲。二十四未離欲。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
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二十八苾芻。二
十九苾芻尼。三十正學。三十一勤策男。三十
二勤策女。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三
十五習斷者。三十六習誦者。三十七淨施人。
三十八宿長。三十九中年。四十少年。四十一
軌範師。四十二親教師。四十三共住弟子及
近住弟子。四十四賓客。四十五營僧事者。
四十六貪利養恭敬者。四十七厭捨者。四十
八多聞者。四十九大福智者。五十法隨法行
者。五十一持經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
論者。五十四異生。五十五見諦。五十六有學。
五十七無學。五十八聲聞。五十九獨覺。六十
菩薩。六十一如來。六十二轉輪王。此轉輪王
復有四種。或王一洲。或二三四。王一洲者
有鐵輪應。王二洲者有銅輪應。王三洲者
有銀輪應。王四洲者有金輪應。云何八位。
謂處胎位。出生位。嬰孩位。童子位。少年位。
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處胎位者。謂羯羅藍
等。出生位者。謂從此後乃至耄熟。嬰孩位
者。謂乃至未能遊行嬉戲。童子位者。謂能
爲彼事。少年位者。謂能受用欲塵乃至三
十。中年位者。謂從此位乃至五十。老年位
者。謂從此位乃至七十。從此以上名耄
熟位。云何四種入胎。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
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倶能正知。四
倶不正知。初謂輪王。二謂獨覺。三謂菩薩。四
謂所餘有情
云何六種活命。一營農。二商賈。三牧牛。四事
王。五習學書算計數及印。六習學所餘工
巧業處
云何六種守護。謂象軍馬軍車軍歩軍藏力
友力
云何七種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
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
云何七種慢。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増上慢
卑慢邪慢
云何七種憍。謂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族性
憍。色力憍。富貴憍。多聞憍
云何四種言説。謂依見聞覺知所有言説。
依見言説者謂依眼故現見外色。由此因
縁爲他宣説。是名依見言説。依聞言説者。
謂從他聞。由此因縁爲他宣説。是名依聞
言説。依覺言説者。謂不見不聞。但自思惟
稱量觀察。由此因縁爲他宣説。是名依覺
言説。依知言説者。謂各別於内所受所證所
觸所得。由此因縁爲他宣説。是名依知言

云何衆多言説句。謂即此亦名釋詞句。亦名
戲論句。亦名攝義句。如是等類衆多差別。
又諸字母能攝諸義。當知亦名衆多言説
句。彼復云何。所謂地根境法。補特伽羅自
性差別。作用自他有無。問答取與。正性邪性
句。又有聽制功徳過失得不得毀譽苦樂稱
譏堅妙智退沈量助伴示現教導讃勵慶慰

又有七言論句。此即七例句。謂補盧沙。補
盧衫。補盧崽拏。補盧沙耶。補盧沙&T058340;。補盧
殺娑。補盧鎩。如是等。復有施設教勅標相
靜息表了軌則安立積集決定配屬驚駭初中
後句。族姓等。立宗言説成辦受用尋求守護
羞恥憐愍堪忍怖畏簡擇句。又有父母妻子
等一切所攝資具。應當廣説。及生老等乃至
所求不得。愁歎少年無病長壽愛會怨離所
欲隨應若不隨應。往來顧視若屈若申。行
住坐臥警悟語默解睡解勞句。又有飮噉咀
味。串習不串習。放逸不放逸。廣略増減。尋
伺煩惱隨煩惱。戲論離戲論。力劣所成能
成。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不
和合。相似不相似句。又有雜糅共有現見不
現見隱顯句。又有能作所作法律世事資産
眞妄利益非利益骨體疑慮驚怪句。又有
怯弱無畏顯了不顯了殺害繋縛禁閉割截驅
擯句。又有罵詈忿怒捶打迫脅訶責燒爛燥
暑。摧伏渾濁聖教隨逐比度句
瑜伽師地論卷第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彌勒菩薩説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
復次即前所説自性。乃至業等五事當知。皆
由三處所攝。謂由色聚故。心心所品故。及
無爲故。除餘假有法。今當先説色聚諸法。
問一切法生。皆從自種而起。云何説諸大
種能生所造色耶。云何造色依彼。彼所建
立。彼所任持。彼所長養耶。答由一切内外
大種又所造色種子皆悉依附内相續心。乃
至諸大種子未生諸大以來。造色種子終
不能生。造色要由彼生。造色方從自種子
生。是故説彼能生造色。要由彼生爲前導
故。由此道理。説諸大種爲彼生因。云何造
色依於彼耶。由造色生已不離大種處而
轉故。云何彼所建立。由大種損益。彼同安
危故。云何彼所任持。由隨大種等量不
壞故。云何彼所長養。由因飮食睡眠修習
梵行三摩地等依彼造色倍復増廣。故説大
種爲彼養因。如是諸大種望所造色。有五
種作用應知
復次於色聚中。曾無極微生。若從自種生
時唯聚集生。或細或中或大。又非極微集成
色聚。但由覺慧分折諸色極量邊際。分
別假立以爲極微。又色聚亦有方分。極微亦
有方分。然色聚有分非極微。何以故。由極
微即是分。此是聚色所有非極微。復有餘極
微。是故極微非有分。又不相離有二種。一
同處不相離。謂大種極微與色香味觸等。於
無根處有離根者。於有根處有有根者。是
名同處不相離。二和雜不相離。謂即此大種
極微與餘聚集能造所造色處倶故。是名和
雜不相離。又此遍滿聚色。應知如種種物石
磨爲末以水和合互不相離。非如胡麻緑
豆粟稗等聚。又一切所造色。皆即依止大種
處。不過大種處量乃至大種所據處所。諸所
造色還即據此。由此因縁説所造色依於
大種。即以此義説諸大種名爲大種。由此
大種其性大故爲種生故
復次於諸色聚中。略有十四種事。謂地水火
風。色聲香味觸。及眼等五根。除唯意所行
色。一切色聚。有色諸根所攝者。有一切。如
所説事界。如有色諸根所攝聚。如是有色諸
根所依大種所攝聚亦爾。所餘色聚除有色
諸根唯有餘界。又約相攝有十四事。即由
相攝施設事極微。若約界攝。隨於此聚有
爾所界。即説此聚爾所事攝。若約不相離
攝。或内或外所有諸聚。隨於此聚中。乃至
有爾所法相可得。即説此聚爾所事攝應
知。所以者何。或有聚中唯一大種可得。如
石末尼眞珠琉璃珂貝璧玉珊瑚等中。或池
沼溝渠江河等中。或火焔燈燭等中。或四方
風輪有塵無塵風等中。或有聚中二大種可
得。如雪濕樹葉花果等中。或熱末尼等中。
或有聚中三大種可得。如即熱樹等中。或
動搖中。或有聚中四大種可得。謂於内色
聚中。如薄伽梵説。於各別内身。若髮毛等
乃至糞穢是内地界。若小便等是内水界。若
於身中所有煖等是内火界。若上行等風是
内風界。如是若於此聚。彼相可得説彼相
爲有。若不可得説彼相爲無。復次聲於
一切色聚中界故説有。相即不定。由現在
方便生故。風有二種。謂恒相續又不恒相
續。恒相續者。謂於彼彼聚有恒旋轉風。不
恒相續者。謂旋風及空行風。又闇色明色。説
名空界及孔隙。又諸闇色恒相續者。謂世界
中間。不恒相續者。謂於餘處加是。明色恒
相續者。謂於自然光明天中。不恒相續者。謂
於餘處。又明闇色。謂於顯色増聚應知。又
由依止色聚種子功能故若遇相似縁時。
或小聚無間大聚生。或大聚無間小聚生。由
此因縁施設諸聚有増有減。如經言。若堅
堅攝近攝非近攝執受乃至廣説。堅云何謂
地。堅攝云何謂彼種子。又堅者即彼界堅。攝
者謂髮毛等或土塊等。近攝云何謂有執受。
執受云何謂内所攝。非近攝云何謂無執受。
無執受云何謂外所攝。又心心所。所執種子
名近攝名執受。與此相違名非近攝名非
執受。又隨逐自身故名近攝。執受如前説。
如是水等界如理應知。又於一切色聚中。
一切時具有一切大種界。如世間現見乾薪
等物鑚即火生。撃石等亦爾。又銅鐵金銀等
極火所燒即銷爲水。從月愛珠水便流出。
又得神通者。由心勝解力。變大地等成金
銀等。又色聚有三種流轉。一者長養。二者等
流。三者異熟生。長養有二種。一處遍滿長
養。二相増盛長養。等流有四種。一長養等
流。二異熟等流。三變異等流。四自性等流。異
熟生有二種。一異熟體生名異熟生。二從
異熟生名異熟生。又諸色聚略説依六處
轉。謂建立處。覆藏處。資具處。根所依處。根
處。三摩地所行處
復次於心心所品中。有心可得及五十三心
所可得。謂作意等。乃至尋伺爲後邊如前
説。問如是諸心所。幾依一切處。心生一切
地一切時一切耶。答五謂作意等。思爲後
邊。幾依一切處。心生一切地非一切時非
一切耶。答亦五。謂欲等。慧爲後邊。幾唯依
善非一切處。心生然一切地非一切時非
一切耶。答謂信等。不害爲後邊。幾唯依染
汚非一切處。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時非
一切耶。答謂貪等。不正知爲後邊。幾依一
切處。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時非一切耶。
答謂惡作等。伺爲後邊。復次根不壞。境界
現前能生作意正起。爾時從彼識乃得生。
云何根不壞。謂有二種因。一不滅壞故。二
不羸劣故。云何境界現前。謂或由所依處
故。或由自性故。或由方故。或由時故。或
由顯了不顯了故。或由全分及一分故。若
四種障所不障礙亦非極遠。謂覆蔽障。隱
沒障。映奪障。幻惑障。極遠有二種。謂處所
極遠。損減極遠。云何能生作意正起。由四
因故。一由欲力。二由念力。三由境界力。四
由數習力。云何由欲力。謂若於是處
有愛著。心則於彼多作意生。云何由念力。
謂若於彼已善取其相已極作想。心則於
彼多作意生。云何由境界力。謂若彼境界或
極廣大。或極可意正現在前。心則於彼多作
意生。云何由數習力。若於彼境界。已極串
習已極諳悉。心即於彼多作意生。若異此
者。應於一所縁境唯一作意一切時生。又
非五識身有二刹那相隨倶生。亦無展轉
無間更互而生。又一刹那五識身生已。從此
無間必意識生。從此無間或時散亂或耳識
生。或五識身中隨一識生。若不散亂。必定意
識中第二決定心生。由此尋求決定二意識
故。分別境界。又由二種因故。或染汚或善
法生。謂分別故。又先所引故。意識中所有由
二種因。在五識者唯由先所引故。所以者
何。由染汚及善意識力所引故。從此無間
於眼等識中。染汚及善法生。不由分別。彼
無分別故。由此道理説眼等識隨意識
轉。如經言。起一心若衆多心。云何安立
此一心耶。謂世俗言説一心刹那非生起
刹那。云何世俗言説一心刹那。謂一處爲依
止。於一境界事。有爾所了別生。總爾所時
名一心刹那。又相似相續亦説名一。與第
二念極相似故。又意識任運散亂縁不串習
境時。無欲等生。爾時意識名率爾墮心。唯
縁過去境。五識無間所生意識。或尋求或決
定。唯應説縁現在境。若此即縁彼境生。
又識能了別事之總相。即此所未了別所了
境相。能了別者説名作意。即此可意不可意
倶相違相。由觸了別。即此攝受損害倶相違
相。由受了別。即此言説因相。由想了別。即
此邪正倶相違行因相。由思了別。是故説彼
作意等思爲後邊。名心所有法遍一切處
一切地一切時一切生。作意云何謂心迴轉。
觸云何謂三和合。受云何謂領納。想云何謂
了像。思云何謂心造作。欲云何謂於可樂
事。隨彼彼行欲有所作性。勝解云何謂於
決定事。隨彼彼行印可隨順性。念云何謂
於串習事。隨彼彼行明了記憶性。三摩地
云何謂於所觀察事。隨彼彼行審慮所依心
一境性。慧云何謂即於所觀察事。隨彼彼
行簡擇諸法性。或由如理所引。或由不如
理所引。或由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又作意作何業。謂引心爲業。觸作何業。謂
受想思所依爲業。受作何業。謂愛生所
爲業。想作何業。謂於所縁令心發起種種
言説爲業。思作何業。謂發起尋伺身語業
等爲業。欲作何業。謂發勤爲業。勝解作何
業。謂於所縁任持功徳過失爲業。念作
何業。謂於久遠所思所作所説憶念爲業。
三摩地作何業。謂智所依爲業。慧作何業。
謂於戲論所行染汚清淨隨順推求爲業
云何建立三世。謂諸種子不離法故。如法
建立。又由與果未與果故。若諸果法。若已
滅相是過去。有因未生相是未來。已生未
滅相是現在
云何建立生老住無常謂於一切處識相續
中一切種子相續倶行建立。由有縁力故。
先未相續生。法今最初生。是名生有爲相。
即此變異性。名老有爲相。此復二種。一異性
變異性。二變性變異性。由有相似生故。立
異性變異性。由有不相似生故。立變性變
異性。即已生時唯生。刹那隨轉故名住有爲
相。生刹那後。刹那不住故名無常有爲相。
如是即約諸法分位差別。建立四相
又有四縁。一因縁。二等無間縁。三所縁縁。
四増上縁。因縁者。謂種子。等無間縁者。謂若
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此是彼等無間縁。所
縁縁者。謂諸心心所所縁境界。増上縁者。謂
除種子餘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識。所
餘識亦爾
又善不善性。能取愛非愛果。如是等類名増
上縁。又由種子故建立因縁。由自性故立
等無間縁。由所縁境故立所縁縁。由所依
及助伴等故立増上縁。如經言。諸因諸縁
能生識者。彼即此四因縁。一種亦因亦縁。
餘唯是縁。又如經言。善不善無記者。彼差別
云何。謂諸善法或立一種。由無罪義故。或
立二種。謂生得善。及方便喜或立三種。謂
自性善。相應善。等起善。或立四種。謂順福
分善。順解脱分善。順決擇分善。及無漏善。或
立五種。謂施性善。戒性善。修性善。愛果善。
離繋果善。或立六種。謂善色受想行識及
擇滅。或立七種。謂念住所攝善。正勤所攝
善。神足所攝善。根所攝善。力所攝善。覺支所
攝善。道支所攝善。或立八種。謂起迎合掌問
訊禮敬業所攝善。讃彼妙説稱揚實徳所
攝善。供承病者所攝善。敬事師長所攝善。
善所攝善。勸請所攝善。迴向所攝善。修無
量所攝善。或立九種。謂方便無間解脱勝
進道所攝善。及軟中上世出世道所攝善。或
立十種。謂有依善。無依善。聞所生善。思所
生善。律儀所攝善。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善。
根本眷屬所攝善。聲聞乘所攝善。獨覺乘所
攝善。大乘所攝善。又立十種。謂欲界繋善。
初二三四靜慮繋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
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繋善。無漏所攝善。又
有十種。謂十善業道。又有十種。謂無學正
見乃至正解脱正智。又有十種。謂能感八福
生及轉輪王善。及趣不動善。如是等類諸善
差別。略説善有二種義。謂取愛果義善。
了知事及彼果義。不善法者。謂與善法相
違。及能爲障礙。由能取不愛果故。及不正
了知事故。無記法者略有四種。謂異熟生。
及一分威儀路。工巧處及變化。若諸工巧。但
爲戲樂不爲活命。非習業想非爲簡擇。
此工巧處業是染汚餘是無記。如工巧處。威
儀路亦爾。變化有二種。謂善及無記。復次眼
有一種。謂能見色。或立二種。謂長養眼。異
熟生眼。或立三種。謂肉眼天眼慧眼。或立
四種。謂有瞚眼。無瞚眼。恒相續眼。不恒相續
眼。恒相續者。謂色界眼。或立五種。謂五趣
所攝眼。或立六種。謂自相續眼。他相續眼。
端嚴眼。醜陋眼。有垢眼。無垢眼。或立七種。
謂有識眼。無識眼。強眼弱眼。善識所依眼。不
善識所依眼。無記識所依眼。或立八種。謂
依處眼。變化眼。善業異熟生眼。不善業異熟
生眼。食所長養眼。睡眠長養眼。梵行長養眼。
定所長養眼。或立九種。謂已得眼。未得眼。
曾得眼。未曾得眼。得已失眼。應斷眼。不應斷
眼。已斷眼。非已斷眼。或立十種者無。或立
十一種。謂過去眼。未來眼。現在眼。内眼外眼。
麁眼細眼。劣眼妙眼。遠眼近眼。如眼如是。
耳等亦爾。是中差別者。謂増三増四。三種耳
者。謂肉所纒耳。天耳。審諦耳。四種耳者。謂
恒相續耳。不恒相續耳。高聽耳。非高聽耳。三
種鼻舌者。謂光淨。不光淨。及被損。四種鼻舌
者。謂恒相續。不恒相續。有識無識。三種身
者。謂滓穢處。非滓穢處。及一切遍諸根所
隨逐故。四種身者。謂恒相續。不恒相續。有
自然光。無自然光
或立一種意。謂由識法義故。或立二種。謂
墮施設意。不墮施設意。初謂了別名言
者意。後謂嬰兒意。又初謂世間意。後謂出世
間意。或立三種。謂心意識。或立四種。謂善
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或立五種謂五
位差別。一因位。二果位。三樂位。四苦位。五
不苦不樂位。或立六種。謂六識身。或立七
種。謂依七識住。或立八種。謂増語觸。相應
有對觸。相應依。耽嗜依。出離有愛味。無愛
味。世間。出世間。或立九種。謂依九有情居。
或立十種者無。或立十一種如前説。或立
十二種。即十二心。謂欲界善心不善心。有覆
無記心。無覆無記心。色界有三心除不善。
無色界亦爾。出世間心有二種。謂學及無學」
或立一種色。謂由眼所行義故。或立二種
謂内色外色。或立三種。謂顯色形色表色。或
立四種。謂有依光明色。無依光明色。正不正
光明色。積集住色。或立五種。謂由五趣差
別故。或立六種。謂建立所攝色。覆藏所攝
色。境界所攝色。有情數色。非有情數色。有見
有對色。或立七種。謂由七種攝受事差別
故。或立八種。謂依八世雜説。一地分雜色。
二山雜色。三園林池沼等雜色。四宮室雜色。
五業處雜色。六彩畫雜色。七鍛業雜色。八資
具雜色。或立九種。謂若過去。若未來。若現
在。若麁若細。若劣若妙。若遠若近。或立十
種。謂十種資具。或立一種聲。謂由耳所行
義故。或立二種。謂了義聲。不了義聲。或立
三種。謂因受大種聲。因不受大種聲。因倶大
種聲。或立四種。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
無記。或立五種。謂由五趣差別故。或立六
種。一受持讀誦聲。二請問聲。三説法聲。四論
議決擇聲。五展轉言教若犯若出聲。六喧雜
聲。或立七種。謂男聲女聲。下聲中聲上聲。
鳥獸等聲。風林叢聲。或立八種。謂四聖言
聲。四非聖言聲。四非聖言者。一不見言見。
見言不見。非聖言。二不聞言聞。聞言不聞。
非聖言。三不覺言覺。覺言不覺。非聖言。四
不知言知。知言不知。非聖言。四聖言者。一
見言見不見言不見聖言。二聞言聞不聞
言不聞聖言。三覺言覺不覺言不覺聖言。
四知言知不知言不知聖言。又有八種。謂
四善語業道。四不善語業道。或立九種。謂過
去未來現在。乃至若遠若近。或立十種。謂五
樂所攝聲。此復云何。一舞倶行聲。二歌倶行
聲。三絃管倶行聲。四女倶行聲。五男倶行聲。
六螺倶行聲。七腰等鼓倶行聲。八岡等鼓倶
行聲。九都曇等鼓倶行聲。十俳叫聲
或立一種香。謂由鼻所行義故。或立二種。
謂内及外。或立三種。謂可意不可意及處中
香。或立四種。謂四大香。一沈香。二窣堵魯
迦香。三龍腦香。四麝香。或立五種。謂根香
莖香葉香花香果香。或立六種。謂食香飮香
衣香莊嚴具香乘香宮室香。或立七種。謂皮
香葉香素泣謎羅香栴檀香三辛香熏香末
香。或立八種。謂倶生香。非倶生香。恒續香。
非恒續香。雜香純香。猛香非猛香。或立九
種。謂過去未來現在等如前説。或立十種。謂
女香男香。一指香二指香。唾香洟香。脂髓膿
血香肉香。雜糅香淤埿香
或立一種味。謂由舌所行義故。或立二種。
謂内及外。或立三種。謂可意等如前説。或
立四種。謂大麥味。粳稻味。小麥味。餘下穀
味。或立五種。謂酒飮味。非酒飮味。蔬菜味。
林果味。所食味。或立六種。謂甘苦等。或立
七種。謂酥味油味蜜味甘蔗變味乳酪味鹽
味肉味。或立八種。如香説。或立九種。亦如
香説。或立十種。謂可嚼味。可噉味。可甞味。
可飮味。可吮味。可爆乾味。充足味。休愈味。
盪滌味。常習味。後五謂諸藥味
或立一種觸。謂由身所行義故。或立二種。
如香説。或立三種。謂可意等。或立四種。謂
摩觸搦觸打觸揉觸。或立五種。謂五趣差別。
又有五種。謂蚊&T044844;風日蛇蠍等觸。或立六
種。謂苦樂不苦不樂。倶生所治攝能治攝。或
立七種。謂堅鞭觸。流濕觸。煖觸動觸。跳墮
觸。摩按觸。身變異觸。謂濕滑等。或立八種。
謂手觸觸。塊觸觸。杖觸觸。刀觸觸。冷觸觸。
煖觸觸。飢觸觸。渇觸觸。或立九種。如香説。
或立十種。謂食觸飮觸。乘觸衣觸。莊嚴具
觸。床坐觸。机橙臺枕及方座觸。女觸男觸。
彼二相事受用觸
略説法界。若假若實有八十七法。彼復云
何。謂心所有法有五十三。始從作意。乃至
尋伺爲後邊。法處所攝色有二種。謂律儀不
律儀所攝色。三摩地所行色。不相應行有二
十四種。謂得。無想定。滅盡定。無想異熟。命
根。衆同分。異生性。生老住無常。名身句身文
身。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
不和合。無爲有八事。謂虚空。非擇滅。擇滅。
善不善。無記法。眞如不動想受滅。如是無爲
廣八略六。若六若八平等平等
復次法界或立一種。謂由意所行義。或立
二種。謂假所攝法。非假所攝法。或立三種。
謂有色無色及有爲無爲。或立四種。謂有色
假所攝法。無色心所有所攝法。無色不相應
假所攝法。無色無爲假非假所攝法。或立五
種。謂色心所法。心不相應行。善無記無爲。
或立六種。謂受想。相應行。不相應行。色無
爲。或立七種。謂受想思。染汚不染汚。色無
爲。或立八種。謂善不善無記受想行色無爲。
或立九種。謂由過去未來等差別。或立十
種。謂由十種義。一隨逐生義。二領所縁義。
三取所縁相義。四於所縁造作義。五即彼
諸法分位差別義。六無障礙義。七常離繋義。
八常非離繋義。九常無顛倒義。十苦樂離繋
義。非受離繋義及受離繋義如是。若内若外
六處所攝法。差別分別有六百六十
復次屡觀衆色。觀而復捨。故名爲眼。數數
於此聲至能聞。故名爲耳。數由此故能嗅
諸香。故名爲鼻。能除飢羸數發言論表彰
呼召。故名爲舌諸根所隨周遍積聚。故名爲
身。愚夫長夜瑩飾藏護。執爲己有計爲我
所。我及我所又諸世間。依此假立種種名想。
謂之有情。人與命者生者意生及儒童等。故
名爲意。數可示現在其方所質量可増。故
名爲色。數宣數謝隨増異論。故名爲聲。離
質潜形屡隨風轉。故名爲香。可以舌甞屡
招疾苦。故名爲味。數可爲身之所證得。
故名爲觸遍能任持唯意境性故名爲法。
如是等類諸法差別應知。此中重説嗢拕
南曰
    自性及所依 所縁助伴業
    由此五種門 諸心差別轉
此中顯由五法六識身差別轉。謂自性故。
所依故。所縁故。助伴故。業故
又復應知蘊善巧攝。界善巧攝。處善巧攝。縁
起善巧攝。處非處善巧攝。根善巧攝。又復應
知諸佛語言九事所攝。云何九事。一有情事。
二受用事。三生起事。四安住事。五染淨事。六
差別事。七説者事。八所説事。九衆會事。有情
事者謂五取蘊。受用事者謂十二處。生起事
者謂十二分事。縁起及縁生。安住事者謂四
食。染淨事者謂四聖諦。差別事者謂無量界。
説者事者謂佛及彼弟子。所説事者謂四念
住等菩提分法。衆會事者所謂八衆。一刹帝
利衆。二婆羅門衆。三長者衆。四沙門衆。五四
大天王衆。六三十三天衆。七焔摩天衆。八
梵天衆。又嗢拕南曰
    色聚相應品 世相及與縁
    善等差別門 巧便事爲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
  彌勒菩薩説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
已説意地。云何有尋有伺地。云何無尋唯伺
地。云何無尋無伺地。總嗢拕南曰
    界相如理不如理 雜染等起最爲後
如是三地。略以五門施設建立。一界施設
建立。二相施設建立。三如理作意施設建立。
四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五雜染等起施設
建立。云何界施設建立。別嗢拕南曰
    數處量壽受用生 自體因縁果分別
當知界建立由八種相。一數建立。二處建
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壽建立。五有情受
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體建立。八因縁果建
立。云何數建立。略有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
界。如是三種名墮攝界。非墮攝界者。謂方
便。并薩迦耶。滅及無戲論。無漏界。此中欲界
及色界初靜慮。除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有
尋有伺地。即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唯
伺地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爲大梵。從第
二靜慮。餘有色界及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
地。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説名無尋無
伺地。不由不現行故。所以者何。未離欲界
欲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於一時間亦有
無尋無伺意現行。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
伺現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若無漏界有
爲定所攝初靜慮。亦名有尋有伺地。依尋伺
處法。縁眞如爲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
現行故。餘如前説。處所建立者。於欲界中
有三十六處。謂八大那落迦。何等爲八。一
等活。二黒繩。三衆合。四號叫。五大號叫。六
燒熱。七極燒熱。八無間。此諸大那落迦處。廣
十千踰繕那。此外復有八寒那落迦處。何等
爲八。一皰那落迦。二*皰裂那落迦。三𠿒哳
詀那落迦。四郝郝凡那落迦。五虎虎凡那落
迦。六青蓮那落迦。七紅蓮那落迦。八大紅蓮
那落迦。從此下三萬二千踰繕那。至等活那
落迦。從此復隔四千踰繕那。有餘那落迦。
如等活大那落迦處。初寒那落迦處亦爾。
從此復隔二千踰繕那。有餘那落迦。應知。
又有餓鬼處所。又有非天處所。傍生即與
人天同處。故不別建立。復有四大洲。如前
説。復有八中洲。又欲界天有六處。一四大
王衆天。二三十三天。三時分天。四知足天。五
樂化天。六他化自在天。復有摩羅天宮。即他
化自在天攝。然處所高勝。復有獨一那落迦
近邊那落迦。即大那落迦及寒那落迦。以近
邊故不別立處。又於人中亦有一分獨一
那落迦可得。如尊者取菉豆子説。我見諸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