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No. 1562_ 衆賢玄奘譯 ) in Vol. 29

[First] [Prev+100] [Prev]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眠。何縁隨眠唯貪等十。非餘忿等。唯此十
種習氣堅牢非忿等故。謂唯此十習氣堅牢。
起便難歇如擔山火。或如怨結。故名隨眠。若
爾恨應是隨眠性。不爾隨眠任運轉故。要設
功用恨方隨轉。然諸隨眠性尤重故。不設功
用亦堅固轉。或恨隨瞋有所作故。謂諸恨垢
是瞋等流。隨瞋所爲方有所作。憶念種種瞋
恚相時。隨瞋所爲結恨不捨。故無恨垢成隨
眠失是爲訓釋。建立隨眠稽留有情久住生
死。或令流轉於生死中。從有頂天至無間獄。
由彼相續於六瘡門泄過無窮。故名爲漏。極
漂善品故名瀑流。於界趣生和合名軛。執取
彼彼自體名取。經主此中復作是説。若善釋
者應作是言。諸境界中流注相續。泄過不絶。
故名爲漏。若勢増上説名瀑流。謂諸有情若
墜於彼。唯可隨順無能違逆。湧泛漂激難違
拒故。於現行時非極増上。説名爲軛。但令有
情與種種類苦和合故。或數現行故名爲軛。
執欲等故説名爲取。彼有何善。釋四名中。二
與我同。二違理故。謂彼所説諸境界中。流注
相續泄過不絶。故名爲漏。即我宗説由彼相
續。於六瘡門泄過無窮。故名爲漏。非離諸漏
有別相續。由彼勢力於境泄過。即諸煩惱或
總或別。流注不絶得相續名。説於六瘡門即
説於六境。彼言不絶即我無窮。與我何殊獨
言彼善。彼勢増上説名瀑流。即我宗言極漂
善品。與我何別。彼獨善耶。言現行時非極
増上説名爲軛。令與種種苦和合故。此與理
違。於現行時若非増上。何能令與種種苦合。
如何可説彼釋爲善。又諸善法數數現行。亦
令有情與衆苦合。應與煩惱倶立軛名。若言
我釋亦同此過。此難非理。我説煩惱由發業
門。有此能故所釋取義亦與理違。謂若取名
唯因愛者。説取縁有義如何成。應但説言愛
縁有故。又如前際後際業縁。亦應通攝一切
煩惱。如縁起中已廣思擇。由彼所釋違正理
故。毘婆沙師不作是説
*説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五十三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五十四
  尊者衆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隨眠品第五之十
如是已辯隨眠并纒。世尊説爲漏瀑流等。爲
唯爾所爲更有餘。頌曰
    由結等差別 復説有五種
論曰。即諸煩惱結縛隨眠。隨煩惱纒義有別
故。復説五種且結云何。頌曰
    結九物取等 立見取二結
    由二唯不善 及自在起故
    纒中唯嫉慳 建立爲二結
    或二數行故 爲賤貧困故
    遍顯隨惑故 惱亂二部故
論曰。結有九種。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
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
以此九種於境於生。有繋縛能故名爲結。如
契經説。苾芻當知。非眼繋色非色繋眼。繋謂
此中所有欲貪。又契經説。諸愚夫類。無聞異
生結縛故生。結縛故死。由結縛故從此世間
往彼世間。或有此故令諸有情合衆多苦故
名爲結。是衆苦惱安足處故此中愛結謂三
界貪。此約所依及所縁故。所言貪者。謂有心
所樂。可意想所攝受行。即於諸有及諸有具。
所起樂著説名爲貪。何縁此貪説名爲愛。此
染心所隨樂境故。恚謂於違想及別離欲所
攝。受行中令心増背。慢謂七慢。如前已釋。
言無明結者。謂三界無知。此約所依非所縁
故。以諸無漏法不墮界故。無明亦用彼爲所
縁故。此廣分別如縁起中。見結取結倶邪推
度相。別顯彼相廣如五見中。於前分別邊執
見處。見計爲我有漏行中。計斷計常名邊執
見。於中斷見名何所目。謂執死後行不續生。
豈不此即是撥後有邪見。雖有此責現見世
間。有行相同而體差別。如慈與愛體異行同
如何行同而體差別。如起加行欲饒益他。若
屬染心從愛所起。若從慈起屬不染心。是謂
行同而體差別。如是於行見不續生。從邪方
便生此屬斷見。離方便而起此屬邪見。亦是
行同而體差別。此斷常見由何而生。且斷見
生或由尋伺。見諸行法有窮盡故。於縁起理
不覺了故。或由定力於他有情許有煩惱。彼
命終後不見中生二有續故。宿住隨念智有
礙故。由如是等有斷見生。若常見生或由尋
伺。見行相似相續轉故。能憶先時所更事故。
受持外道常見論故。或由定力隨念宿住所
更事故。如有頌言
    由觀見死生 或憶念前際
    以闕正道故 外仙我見増
此中三見名爲見結。見戒禁取名爲取結。依
如是理故有説言。頗有見相應法爲愛結繋
非見結繋。非不有見隨眠隨増。曰有。云何集
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道所斷二取相應法。
自部愛結爲所縁繋非見結繋。遍行見結已
永斷故。自部見結所縁相應二倶無故。非不
有見隨眠隨増。二取見隨眠於彼隨増故。何
縁三見別立見結。二取別立爲取結耶。三見
二取物取等故。謂彼三見有十八物。二取亦
然故名物等。説此物等於義何益。於結義中
見有益故。此言意説如貪瞋等。一一獨能成
一結事。三見二取各十八物。和合各成一結
事故。若異此者應説五見各爲一結。如貪瞋
等故見及取各十八物。共立一結方敵貪等。
若爾身見邊見見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見十
八亦然。豈非物等。不爾本釋其理決定。所以
者何。以取等故三見等所取二取等能取。所
取能取有差別故。謂於諸行計我斷常。或撥
爲無後起二取執見第一。或執爲淨不雜亂
故本釋爲善。有説。由物及聲等故。有説。貪著
有及財者見結於彼繋用増上。若有貪著涅
槃樂者。取結於彼繋用増上。疑結謂於四
諦猶豫。此異於慧有別法體。於四諦者。謂於
苦諦心懷猶豫爲苦非苦。乃至於道猶豫亦
然。前四能牽正決定起。後四能引邪決定生。
自外事中邪猶豫轉。非迷諦故不名爲疑。已
見諦者彼猶未滅。簡彼故言於諦猶豫。令心
不喜説名爲嫉。此異於瞋有別法體。故有釋
嫉不耐他榮。謂此於他諸興盛事。專求方便
破壞爲先。令心焦熱故名不喜。是瞋隨眠
等流果故。專心爲欲損壞他故。正隨憂根而
現行故。唯欲界繋非色無色。欲界諸處皆通
現成。唯除北洲成而不現。令心悋著説名爲
慳。謂勿令斯捨離於我。令心堅執故名爲慳。
耽著法財以爲上首。不欲離己故名悋著。此
是欲貪等流性故。專心護己資具等故。唯欲
界繋非色無色。何故纒中嫉慳二種。建立爲
結非餘纒耶。若立八纒應作是釋。二唯不善
自在起故。謂唯此二兩義具足。餘六無一具
兩義者。無慚無愧雖唯不善非自在起。悔自
在起非唯不善餘兩皆無。若立十纒應作是
釋。唯嫉慳二過失尤重。故十纒中立二爲結。
由此二種數現行故。謂生欲界雖有九六三
結無結。而經唯説嫉慳二結惱亂人天。以勝
趣中二數行故。又二能爲賤貧因故。謂雖生
在二善趣中。而爲賤貧重苦所軛。現見卑賤
及諸乏財。乃至極親亦不敬愛。又二遍顯隨
煩惱故。謂隨煩惱總有二種。一慼倶行。二歡
倶行。嫉慳遍顯如是二相。又此二能惱二部
故。謂在家衆於財位中。由嫉及慳極爲惱亂。
若出家衆於教行中。由嫉及慳極爲惱亂。或
能惱天阿素洛衆。謂因色味極相擾惱。或此
能惱人天二衆。如世尊告憍尸迦言。由嫉慳
結人天惱亂。或此二能惱自他衆。謂由嫉故
惱亂他朋。由内懷慳惱亂自侶。故十纒内立
二爲結。佛於餘處依差別門。即以結聲説有
五種。頌曰
    又五順下分 由二不超欲
    由三復還下 攝門根故三
    或不欲發趣 迷道及疑道
    能障趣解脱 故唯説斷三
論曰。何等爲五謂有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
恚。如是五種於下分法。能爲順益故名下分。
然下分法略有二種。一下界謂欲界。二下有
情謂諸異生。雖得聖法而不能超下分界者。
由爲欲貪瞋恚二結所繋縛故。雖離欲貪而
不能越。下有情者由爲身見戒取疑結所繋
縛故。諸有情住欲界獄中。欲貪及瞋猶如獄
卒。由彼禁約不越獄故。身見等三如防邏者。
設有方便超欲界獄。彼三執還置獄中故。順
下分結由此唯五。已見諦者由欲貪瞋。不超
下界其義可爾。唯此但是欲界繋故。離欲貪
者見斷一切皆令不越下分有情。何故世尊
唯説三種。雖有此責而佛世尊略攝門根且
説三種。言攝門者見所斷惑類總有三。唯一
通二通四部故。説此二種攝彼三門類顯彼
故。言攝根者身見等三。是餘三根以邊執見
見取邪見。如其次第隨有身見戒禁取疑三
種勝根而得轉故。説此三種攝彼三根。故順
下分唯有此五。若唯此五名順下分結。何故
世尊訶具壽大母。癡人何故如是受持唯立
爾所名下分結。以彼唯立如是五種。正現行
時名下分結。世尊意立設不現行亦順下分。
是故訶彼顯身見等。若行不行但未斷時皆
順下分。依如是理故責彼言。若爾汝同嬰兒
外道所解庸淺乃至廣説。若已斷便失順下
分性耶。順下分相雖斷不失然若被斷失彼
結名。若已斷時不名結者。三結先斷已失結
名。契經不應作如是説。斷五下分結得成不
還果。以不還果總説有二。一次第證二超越
成。斷二斷三如次得果。由不定故説五無失。
約容有説可斷五故。諸得預流六煩惱斷。何
縁但説斷三結耶。此亦如前攝門根故。雖但
有一通於二部。即擧彼相以顯彼體。由此故
説攝彼三門。或有餘師作如是釋。趣異方者
有三種障。一不欲發。謂見此餘方功徳過失
故息心不往。二迷正道。謂雖發趣而依邪路
不至彼方。三疑正道。謂不諳悉見有二路人
皆數遊。便於正道心懷猶豫。此於趣彼爲是
爲非。如是應知趣解脱者。亦有如是相似三
障。謂由身見於蘊涅槃。見執我斷功徳過失。
故於解脱不欲發趣。由戒禁取雖求解脱。而
迷正路依世間道。徒經辛苦不至涅槃。由疑
不能善自觀察。見諸邪道有多人修。便於正
道心懷猶豫。於趣解脱爲是爲非。佛顯預流
永斷如是。趣解脱障故説斷三。雖見行常亦
不趣解脱。見世道勝亦迷失正道。撥無聖道
者亦不信正道。而前三種是後三根後三必
隨前三轉故。擧本攝末但説前三。佛於餘經
如順下分。説順上分亦有五種。頌曰
    順上分亦五 色無色二貪
    掉擧慢無明 令不超上故
論曰。如是五種體有八物。掉擧等三亦界別
故。唯修所斷名順上分。順益上分故名順上
分結。要斷見所斷彼方現行故。見所斷惑未
永斷時。亦能資彼令順下分。故要永斷見所
斷惑。方現行者名順上分。此中既説色無色
貪及順上言。知掉擧等亦色無色非欲界繋。
品類足論既作是言。結法云何。謂九結。非結
法云何。謂除九結所餘法。由此證成掉擧一
種。少分是結謂二界繋。少分非結謂欲界繋。
於少是結謂聖者。於少非結謂異生。有位是
結謂已離欲貪。有位非結謂未離欲貪。由如
是等差別不定。品類足論不説爲結。掉擧擾
惱三摩地故。於順上分建立爲結。即由此理
順上分中。不説惛沈順等持故。已辯結縛
云何。頌曰
    縛三由三受
論曰。以能繋縛故立縛名。即是能遮趣
染義。結縛二相雖無差別。而依本母説縛有
三。一者貪縛。二者瞋縛。三者癡縛。所餘諸結
品類同故攝在三中。謂五見疑同癡品類。慢
慳二結貪品類同。嫉結同瞋故皆三攝。又爲
顯示已見諦者。餘所應作故説三縛。通縛六
識身置生死獄故。又佛偏爲覺慧劣者。顯麁
相煩惱故但説三縛。有餘師説。由隨三受勢
力所引説縛有三。謂貪多分於自樂受。所縁
相應二種隨増。少分亦於不苦不樂。於自他
苦及他樂捨。唯有一種所縁隨増。瞋亦多分
於自苦受。所縁相應二種隨増。少分亦於不
苦不樂。於自他樂及他苦捨。唯有一種所縁
隨増。癡亦多分於自捨受。所縁相應二種隨
増。少分亦於樂受苦受。於他一切受唯所縁
隨増。是故世尊依多分理。説隨三受建立三
縛。何類貪等遮趣離染説名爲縛。謂唯現行。
若異此者皆成三故。則應畢竟遮趣離染。若
爾諸有非一切智。欲爲有情説對治者。如何
方便得如實知。所化有情貪等行別。而爲如
實説對治門。如何不知貪等行別。諸貪行者
有如是相謂多言論面色熙怡。含笑先言多
爲愛語。離忿能忍黠慧好奇。耽話樂詩愛
歌著舞。喜以粧服嚴具瑩身。好事朋從數
加沐浴。性多婬逸輕躁歡娯。多笑舒顏軟
心愍物。録徳鄙悋怯弱隨媚。欣多知友厭背
寂靜。性無沈密不察所作。輕有悲哀多無
義語。肌膚軟膩容貌端嚴。巧爲怨傷好樂忌
苦。輕交薄行多汗體温。身臭處形纖軟爪
齒。鮮鬚髮美面易皺髮早白。於巧明術性好
存功。欣説有宗多喜樂福。好居衆首愛集明
鑒。喜自顧瞻近尋分賞。恭施愛視目送淺觀。
通俗別機多覺少恚。不能久制身四威儀。輕
能棄捨財法友欲。而復因斯尋生追悔。聞智
巧術欲習速成。纔得成已尋復忘失。此等名
爲貪行者相。諸瞋行者有如是相。謂性躁烈
卒暴凶險。多懷忿恨難與共居。樂譏他多憂
慼。無慈喜鬪。怒目低精少睡少言。沈思難
喜堅持所受。固友固怨所爲急躁。黠慧沈
密難壞知恩。剛決勤勇無悲樂斷。志猛念強
堅鋭難當。好多觀察性欣出離。樂施利根多
正直言。意懷難得是處見過。觸事猜疑嫉妬
形殘。多諸病惱寡知友饒。怨結慘容色信堅
固。少驚無畏大勇多愁。頭項臂麁難可摧伏。
強額多力爲性佷戻。巧術聞智欲習易成。既
得成已卒難忘失。財法友欲捨已不追。此等
名爲瞋行者相。諸癡行者有如是相。謂多猶
豫樂説無宗。雖無能爲而多高擧。不敬闕信
樂闇多沈。不樂審觀伏眠難覺。多樂敬奉外
道邪天。所作凶勃所作左僻。勝解劣多忘
失。懶墮無策心昧&MT90116;瞢。破壞法橋常喜閉
目。所作不了蹙面顰眉。不聰明不相委。不
相信不別機。憎嫉賢良所爲專執。於善惡説
不鑒是非。戻若狻貌卒難開曉。不能了別怨
親處中。鬚髮毛爪多長堅利。眼口衣服眵
垢可厭。不好花鬘嚴具莊飾。所作昧略輕有
所爲。多食多愁少慚少愧。不教便作令作不
爲。應怖情安應安反怖。應傷反悦應悦反傷。
應笑反啼應啼反笑。於所應作難勸修行。不
應作中難令止息。少福徳煩惱羸。不能別知
酢淡等味。多寱語唾齘齒好舐。脣齒穢密。
能久安住身四威儀。此等名爲癡行者相。諸
慢行者有如是相。謂心高身矬小。體實堅
好物參譽。於可遵崇不能敬重。誇衒自徳
樂毀他能。不可引導堅持可*受。不樂聽聞師
友教勅。於他所有多不印順。貪敬殉名大眉
耐苦。少親友薄風範心廣。大志勇決少懷憂
慼。多樂出家言論知量。所爲不躁知足大欲。
具妙辯才不諂不柔難可迴轉。有大勝解不
可摧伏。發言質直不曲順情。此等名爲慢行
者相。諸見行者有如是相。謂執堅固鈍根諂
曲。樂惡喜福輕爾發言。好談論愛思擇。難屈
伏強習誦。凡有所作不隨他縁。難得意懷難
令生喜。少厭捨闕正信好持齋戒。厭報災祥。
親惡朋疎善友。性無悲愍懷聰叡慢。亂顧視
慘姿顏多惡。夢多分別喜懷猜阻。心恒擾亂
耽惡所作。性好尋思樂施少憂。堅守難厭見
行共相。總述如是別相。一一如理應思。諸
疑行者有如是相。謂多不會遍見過失。喜懷
愁慼志性剛決。無善懈怠樂著睡眠。好不定
言事無專一。數生追悔難得意懷。少語遠尋
營私堪忍。恒爲謀略尠有歡娯。不躁不明不
知方便。交友易壞難喜忘恩。凝視低睛多不
信順。所習論智不究根源。微覽枝條状如遍
悉。凡有所作多不成功。此等名爲疑行者相。
若於如是六種相中。有具二三乃至皆具。應
知此類名雜行者。餘隨煩惱諸行者相。此等
流故准此應釋。已分別縛。隨眠云何。頌曰
    隨眠前已説
論曰。隨眠有六或七或十或九十八。如前已
説。隨眠既已説。隨煩惱云何。頌曰
    隨煩惱此餘 染心所行蘊
論曰。能爲擾亂故名煩惱。隨諸煩惱轉得隨
煩惱名。有古師言。若法不具滿煩惱相名隨
煩惱。如月不滿得隨月名。然諸隨眠名爲煩
惱。即此亦得隨煩惱名。以是圓滿煩惱品故。
由此故説即諸煩惱。有結縛隨眠隨煩惱纒
義。所餘染汚心所行蘊。隨煩惱起隨惱心故
得隨煩惱名。不得名煩惱。以闕圓滿煩惱相
故。若爾染汚思等心所。一切應是隨煩惱攝
理實應然。若爾何故別説行蘊。勿如思等受
想亦應隨煩惱攝。此彼何別非無別義。謂煩
惱相應煩惱同蘊法。由二義相似得隨煩惱
名。染心所言顯染思等得名隨煩惱。由煩惱
相應説行蘊言。爲簡受等要煩惱同蘊名隨
煩惱故。由此本論作如是言。除諸煩惱餘染
心所。行蘊所攝名隨煩惱。或若有法從煩惱
起。煩惱相應行蘊所攝。與諸煩惱相極相隣。
方可建立名隨煩惱。然兼爲遣隨煩惱中。有
異論師謬作是解。慳即是愛沈即無明忿即
瞋等。説此餘言顯彼皆是此之餘義。有於此
義仍復生疑。謂此餘言亦應攝受。爲遮
故説行蘊言。不爾但應言此餘染心所。本論
不應説行蘊所攝言。以決定無餘蘊所攝從
煩惱起。是故於此説行蘊言。還顯此義。由
此若法與諸煩惱要三義相似。得隨煩惱名。
一是煩惱垢。二煩惱相應。三煩惱同蘊。故我
於此明見頌中有如是義。謂此煩惱亦名隨
煩惱。及此之餘染心所行蘊。此之餘者顯相
屬義。意顯若餘是此所起方可建立隨煩惱
名。然兼爲遮慳即愛等。若爾何故説行蘊言。
説此餘言義已成故。不爾遮濫説行蘊言。謂
貪瞋癡如次所起染樂苦捨。容濫此餘故行
蘊言。還爲顯示無餘蘊攝是煩惱垢。若不爾
者但説此餘。以何言遮前所説濫。故復須説
行蘊攝言。隨煩惱名爲目幾法。經種種説故
有衆多。謂憤發不忍及起惡言類。如世尊告
婆羅門言。有二十一諸隨煩惱能惱亂心。乃
至廣説後當略辯。纒煩惱垢攝者。且應先辯。
纒相云何頌曰
    纒八無慚愧 嫉慳并悔眠
    及掉擧惛沈 或十加忿覆
    無慚慳掉擧 皆從貪所生
    無愧眠惛沈 從無明所起
    嫉忿從瞋起 悔從疑覆諍
論曰。根本煩惱亦名爲纒。經説欲貪纒爲縁
故。若異此者貪等云何可得名爲圓滿煩惱。
然諸論者離諸隨眠。就勝説纒或八或十。謂
品類足説有八纒。毘婆沙宗説纒有十。即於
前八更加忿覆。如是十種繋縛含識置生死
獄故名爲纒。或十爲因起諸惡行。令拘惡趣
故名爲纒。無慚無愧嫉慳并悔。掉擧惛沈如
前已辯。令心昧略惛沈相應。不能持身是爲
眠相。眠雖亦有惛不相應。此唯辯纒故作是
説。於此頓説眠三相者。此三與眠義相順故。
解字義者作是釋言。眠謂於身能爲滋潤。即
是有力能長養身。由心安眠身増益故。此善
等別略有四種。謂善不善有覆無覆。諸瑜伽
師久善思擇。諸誦習者勞役長時。施主多時
行益他事。此等加行憩息位中。所引睡眠皆
名爲善。然於加行聞思善心。眠不現行性相
違故。此於加行修所成心亦不現行彼能治
故。唯於一類生得善心。眠可現行性羸劣故。
諸屠羊等不律儀人。專心久行不善加行。諸
耽欲者於欲境中。專心久行不善加行。諸餘
一切習惡行者。長時數起不善加行。此等加
行憩息位中。所引睡眠皆名不善。一切煩惱
於睡位中。無不皆容現在前故。有覆無記准
此應釋。無覆無記唯異熟生。起工巧等眠
便壞故。有餘師説。於眠位中亦威有儀工巧
心起。然非初位彼可即行。於後夢中方可行
故。因自友損怨益而生。瞋恚爲先心憤名忿。
有餘師説。因處非處違逆而生。力能令心無
顧而轉。乃至子上令心憤發説名爲忿。隱藏
自罪説名爲覆。罪謂可訶即是毀犯尸羅軌
則。及諸淨命隱藏即是匿罪欲因。有餘釋言。
抆拭名覆。謂内懷惡抆拭外邊。是欲令他不
覺察義。前説若法從煩惱起。方可建立名隨
煩惱。此中何法何煩惱起。無慚慳掉擧是貪
等流。要貪爲近因方得生故。無愧眠惛沈是
無明等流。此與無明相極相隣近故。嫉忿是
瞋等流。由此相同瞋故。悔是疑等流。因猶豫
生故。覆有説是貪等流。有説。是無明等流。
有説。是倶等流。諸有知者因愛生故。諸無知
者因癡生故。即由此相故。有説言。心著稱譽
利養恭敬。不了惡行所招當果。是於自罪隱
匿欲因爲愛無明二等流果。隨惱心法説名
爲覆。如是十種從煩惱生。是煩惱等流故名
隨煩惱。餘煩惱垢其相云何。頌曰
    煩惱垢六惱 害恨諂誑憍
    誑憍從貪生 害恨從瞋起
    惱從見取起 諂從諸見生
論曰。於可毀事決定堅執。難令捨因説名爲
惱。由有此故世間説爲不可導引。執惡所執
於他有情。非全不顧擬重攝受爲損惱因。悲
障惱心説名爲害。於非愛相隨念分別生續。
忿後起心結怨名恨。有餘師言。欲捨怨結不
能解脱。此因名恨。由有此故怨結纒心。自惱
長時空無有果。於可愛境令不隨順。於策勵
事令心忘失。於諸有恩令不能報。令於喜事
似有所憂。令於友朋不相委信。令於親屬懷
棄捨心。令於面上易發慘色。於美談話慶慰
軟言。令心悵悒都無所顧。事不獲免示有歡
娯。是諸賢良所遠離處。能爲株杌壞實福田。
此等名爲恨所有法。恨與忿相有差別者。如
樺皮火其相猛利。而餘勢弱説名爲忿。如冬
室熱其相輕微。而餘勢強説名爲恨。由此故
有説恨相言。忿息已續生令心濁名恨。於己
情事方便隱匿。矯以謀略誘取他情。實智相
違心曲名諂。於名利等貪爲先故。欲令他惑
邪示現因。正定相違心險名誑。釋此名者。謂
先籌度設此方便。令彼後時生顛倒解故名
爲誑。然世間説爲利爲名。現相惑他名爲誑
事。説誑所引身語業事。是誑果故假立誑
名。如以通名説通果事。心險心曲相差別者。
如道如杖於他於自因貪因見故有差別。謂
如險道於諸有情。欲趣餘方能爲損礙。如是
行者欲趣涅槃。心與誑倶能爲損礙。如卷曲
杖雖斷其根。而於稠林難挽令出。如是信
闕有諂曲者。雖以方便斷欲界根。仍難引接
令出生死。又幻惑他説名爲誑。匿自情事説
名爲諂。又誑與諂如次是貪諸見等流。如後
當辯。憍相如前已廣分別。有餘師説。從貪
所生恃己少年無病壽等諸興盛事。心傲名
憍。有餘師言。於自相續興盛諸行。耽染爲先
不顧於他。謂己爲勝心自擧恃。説名爲憍。由
不顧他與慢有異。如是六種從煩惱生。穢汚
相麁名煩惱垢。於此六種煩惱垢中。誑憍是
貪等流。害恨是瞋等流。惱是見取等流。諂是
諸見等流。如言何曲。謂諸惡見故。諂定是
諸見等流。此六亦從煩惱生故。如纒亦得隨
煩惱名。已説諸纒及煩惱垢。今次應辯彼斷
對治。諸纒垢中誰何所斷。頌曰
    纒無慚愧眠 惛掉見修斷
    餘及煩惱垢 自在故唯修
論曰。且十纒中無慚無愧。通與一切不善心
倶。眠欲界中通與一切意識倶起。*惛沈掉擧
通與一切染汚心倶。故五皆通見修所斷。餘
嫉慳悔忿覆并垢。自在起故唯修所斷。唯與
修斷他力無明共相應故名自在起。與自在
起纒垢相應。所有無明唯修斷故。此諸纒垢
誰通何性。頌曰
    欲三二餘惡 上界皆無記
論曰。欲界所繋眠惛掉三。皆通不善無記二
性。所餘一切皆唯不善。即欲界繋七纒六垢。
上二界中隨應所有。一切唯是無記性攝。即
諂誑憍惛沈掉擧。此諸纒垢誰何界繋。頌曰
    諂誑欲初定 三三界餘欲
論曰。諂誑唯在欲界初定。寧知梵世有諂誑
耶。以大梵王匿己情事現相誑惑馬勝苾芻。
傳聞此唯異生所起。非諸聖者亦可現前。惛
掉憍三通三界繋。所餘一切皆唯在欲。謂十
六中五如前辯。所餘十一唯欲界繋
*説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五十四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五十五
  尊者衆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隨眠品第五之十一
辯隨眠及隨煩惱。於中有幾唯依意地。
有幾通依六識地起。頌曰
    見所斷慢眠 自在隨煩惱
    皆唯意地起 餘通依六識
論曰。略説應知諸見所斷。及修所斷一切慢
眠隨煩惱中自在起者。如是一切皆依意識。
依五識身無容起故。所餘一切通依六識。謂
修所斷貪瞋無明。及彼相應諸隨煩惱。即無
慚愧惛掉及餘大煩惱地法所攝隨煩惱。即
是放逸懈怠不信。依六識身皆容起故。理應
通説諸隨煩惱。今此且依麁顯者説。復應思
擇如先所辯。樂等五受根。對今此中所辯一
切煩惱隨煩惱。何煩惱等何根相應。於此先
應*辯諸煩惱。頌曰
    欲界諸煩惱 貪喜樂相應
    瞋憂苦癡遍 邪見憂及善
    疑憂餘五喜 一切捨相應
    上地皆隨應 遍自識諸受
論曰。欲界所繋諸煩惱中。貪喜樂相應以歡
行轉遍六識故。瞋憂苦相應以慼行轉遍六
識故。無明遍與前四相應。歡慼行轉遍六識
故。與餘煩惱遍相應故。邪見通與憂喜相應。
歡慼行轉唯意地故。何縁邪見歡慼行轉。如
次先造罪福業故。疑憂相應以慼行轉唯意
地故。懷猶豫者求決定知心愁慼故。餘四見
慢與喜相應。以歡行轉唯意地故。有餘師説。
不應此五唯喜相應。現見此五現行位中亦
有憂故。謂世現見執有我者。亦自感傷我受
苦故。執我斷者亦生憂慼。故契經言諸愚夫
類。於我斷壞心生驚恐。執自苦行爲淨勝者。
内心必懷極愁慼故。已之聞智族等下劣。毎
爲他人所輕陵者。與慢倶起必有慼故。由是
此五亦憂相應。彼説不然異心起故。謂自感
傷我受苦者。此但縁苦而自感傷。當於爾時
不執有我。若起我見現在前時。於我必應有
歡行轉。懷斷見者見斷徳故。不因斷相而生
驚恐。懷常見者於斷生怖。然生怖位則不計
常。執自苦行爲淨勝者。必異心中縁自所受。
種種苦事而生愁慼。若執苦行爲淨勝時。必
應生歡見彼徳故。爲他輕*陵而生慼者。如是
憂慼必在異心。誰有爲他輕*陵生慼。而即
起慢侮蔑於他。故五喜倶誠爲善説。如是別
説欲界隨眠。歡慼行殊四受倶已。通説皆與
捨受相應。所以者何。以説捨受癡隨増故。無
明遍與煩惱相應無簡別故。煩惱相續至究
竟時。取境&T049271;緩起處中欲。漸漸衰微相續便
斷。爾時煩惱與捨相順。是故皆與捨受相應。
豈不捨根非歡非慼。如何歡慼煩惱相應。如
處中人倶無違故。謂歡與慼倶起相違。捨於
兩邊倶能隨順。是故捨受通與歡慼。煩惱相
應亦無有過。又貪瞋性非即歡慼。與歡慼法
相隨順故。容可與彼歡慼法相應。由彼相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