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No. 1562_ 衆賢玄奘譯 ) in Vol. 29

[First] [Prev+100] [Prev]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不動法金剛定後。得無生智而未現前。盡智
無間方得現起。除先不動餘阿羅漢。盡智無
間有盡智生。或即引生無學正見。非無生智
後容退故。謂若先是時解脱性。雖於因位雙
求二種。而至極果容有退故。金剛喩定正滅
位中。不得無生唯得盡智。故盡智後盡智現
前。或即引生無學正見。先不動法無生智後
有無生智起。或無學正見此無學見。一切應
果之所共有猶如盡智。故金剛定正滅位中。
一切皆得無學正見。然此正見非正所求。故
盡無生二智無間。或有即起或未現前。於此
位中總略義者。若先不動初起盡智唯一刹
那。次無生智亦一刹那或有相續。若時解脱
初起盡智。或一刹那或有相續。此二所起無
學正見。皆無決定刹那相續如前説。彼非正
求故
*説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六十六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六十七
  尊者衆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聖賢品第六之十一
如説沙門及沙門果。何謂沙門性。此果體是
何。果位差別總有幾種。頌曰
    淨道沙門性 有爲無爲果
    此有八十九 解脱道及滅
論曰。言沙門者。能永息除諸界趣生生死魑
魅。或能勤勵息諸過失。令永寂靜故名沙門。
如薄伽梵自作是釋。以能勤勞息除。種種惡
不善法雜染過失。廣説乃至。故名沙門。沙門
所有名沙門性。此即沙門所修熏法。熏是排
遣生臭惑義。即以無漏聖道爲體非世俗道。
以能無餘究竟靜息諸過失故。由此異生雖
已斷無所有處染而非眞沙門。以諸過失
尚有餘故。暫時靜息非究竟故。既無漏道是
沙門性。通以有爲無爲爲果。故沙門果體通
有爲無爲。此果佛説總有四種。謂初預流後
阿羅漢。道類智品。是謂有爲預流果體。見斷
法斷。是謂無爲預流果體。道類智品或離欲
界第六。無漏解脱道品。是謂有爲一來果體。
見斷法斷。及欲界繋修所斷中前六品斷。是
謂無爲一來果體。道類智品。或離欲界第九
無漏解脱道品。是謂有爲不還果體。見斷法
斷欲修斷斷。是謂無爲不還果體。盡智無生
智無學正見品。是謂有爲阿羅漢果體。三界
見修所斷法斷。是謂無爲阿羅漢果體。然薄
伽梵於契經中。但説無爲沙門果體。如説云
何名預流果。謂斷三結。乃至云何阿羅漢果。
謂已永斷貪瞋癡等。豈不不還果已許永斷
瞋。此亦無違釋義別故。此中意説。淨除一切
煩惱垢者。斷名永斷非尚有餘。煩惱垢者少
無餘斷得永斷名。然餘處説遍知。云何謂永
斷貪。乃至廣説。此中意説。若一切種及一
切斷即名永斷。一切種者謂斷自性。及斷能
縁即名永斷。唯見苦斷諸法斷位見苦斷法。
已斷自性未斷能縁。見集斷法已斷能縁。未
斷自性非永斷故未名遍知。言一切者。謂見
滅斷等十一惑中。隨一部永斷。由此具顯有
九遍知。及顯異生斷非遍知所攝。譬喩者説
沙門果體。唯是無爲由教理故。教如前説今
當辯理。以諸有爲是可壞故。不可保信沙門
果體。是可保信故唯無爲。且教不然准前釋
故。謂前處處已作是釋。非彼所引有餘意經。
可能證成勝義理趣。契經雖言預流果體謂
斷三結。而不言唯如四修定中現法樂住。定
謂經説此是初靜慮。然實此定理亦通餘。故
不言唯顯有別意。此經亦爾不應固執。若謂
有餘經説現法樂住通四靜慮。此不爾者。理
亦不然與彼同故。謂餘經説六法永斷。名爲
預流豈唯三結。又預流者。理實亦應有邊執
見及貪等。斷此非預流果無別證因。由此
彼所言不令生喜。故非由此所引契經。證唯
無爲是沙門果。理亦非理。若無顛倒智望無
爲法最可保信故。謂觀行者如實智生。能自
了知我生盡等。雖是可壞法而極可保信。以
能顯了無倒義故。由此定知四沙門果。其體
通攝有爲無爲。復有至教證沙門果亦通有
爲。如契經説。根到彼岸爲縁顯了。果到彼
岸果到彼岸爲縁顯了。補特伽羅亦到彼岸。
唯依有爲法立補特伽羅。補特伽羅由果顯
了。故知果體亦通有爲。然譬喩宗理最不可
依。無爲立補特伽羅。彼執無爲無有體故。
不應無體法爲立假者因。謂彼執無爲唯不
轉爲相。故不可依託立補特伽羅。若謂但依
彼得建立。得是道故必是有爲。由此應知依
向果道。建立八種補特伽羅。補特伽羅既依
道立。道體通向果果豈唯無爲。又設劬勞求
得名果。果位攝道既是所求。如何可言彼道
果。如何知道亦是所求。以契經中有伽他

    智人居靜室 勇猛諦思惟
    求八解三明 證慢掉盡故
又契經言。無相心定以解爲果。解體即是盡
無生智。定即沙門此即顯成。阿毘達磨説沙
門果體。通有爲無爲。理教顯然不可傾動。然
經但説果是無爲。以此無爲唯是果故。謂諸
擇滅唯沙門果。道通沙門故略不説。或以無
爲法是果非有果。道通二種故略不説。或無
爲法離有爲過。爲令欣樂是故偏説。或此唯
説無爲果。經是有餘言不應封執。謂此唯説
三結斷等。不遍説餘煩惱斷故。如契經説。心
速迴轉精進能證無上菩提。超段食想越諸
色想。沒有對想非餘不然。應知此經亦復如
是。如由別意唯説無爲爲沙門果。亦由別意
説沙門果唯有四種若廢別意直論法相。即
沙門果有八十九。皆解脱道擇滅爲性。謂爲
永斷三界煩惱。有八十九無間道起。見道所
攝其數有八。法類智忍各有四故。修道所攝
有八十一。九地各九無間道故。此八十九唯
沙門性。此沙門性無間所生。八十九解脱道
亦有爲沙門果。是彼等流士用果故。即諸無
間所斷惑斷。八十九諸擇滅。唯無爲沙門果。
是彼離繋士用果故。彼能斷此得障得故。豈
不沙門性。亦攝解脱道諸無間道。亦彼等流
士用果故。應無間道亦是有爲沙門果攝。不
爾且非諸無間道。一切皆是解脱道果。雖有
是者。而但可言。無間道力解脱道起。彼力能
斷此起障故。彼道無間此必生故。非解脱道
力引無間道起。此不能斷彼起障故。非此無
間彼必生故。謂雖亦有無間而生而不皆然。
及非此力謂有餘時餘加行力所引起故。或
有畢竟不復生故無相類失。何故契經説。沙
門果非八十九唯説四耶。豈不已言經有別
意。有何別意。且有釋言唯四位中。諸觀行者
分明歡悦覺慧生故。謂唯四位極可信非餘。
設有退失未死還得故。有餘復言。唯此四位。
如次能越惡趣彼因。人天趣生所顯示故。唯
上中品貪等勢力。往惡趣生非下品故。或有
本有二。謂欲界有頂二越有頂。二越欲界。
故唯立四爲沙門果。或諸煩惱總有二類。一
者無記。二者不善。初越二種後越無記。一來
不還唯越不善。以惡難越故唯立四。有餘師
言。非薄伽梵於八十九不現證知。然唯説四
沙門果者。頌曰
    五因立四果 捨曾得勝道
    集斷得八智 頓修十六行
論曰。若斷道位具足五因。佛於經中建立彼
斷。及與斷得倶時而生。淨解脱道爲沙門果。
言五因者。一捨曾道。謂捨先得果向道故。二
得勝道。謂得果攝殊勝道故。三總集斷。謂一
果得總得先來所得斷故。四得八智。謂一時
中總得四法四類智故。五能頓修十六行相。
謂能頓修非常等故。住四果位皆具五因。餘
位不然故唯説四。若唯淨道是沙門性。有漏
道力所得二果。如何亦是沙門果攝。頌曰
    世道所得斷 聖所得雜故
    無漏得持故 亦名沙門果
論曰。且無漏道所得擇滅。沙門果攝其理極
成。得二果時諸世俗道。所得擇滅體數甚少。
與多聖道所得擇滅。總一得得共成一果。是
故於此以少從多。倶説名爲沙門果體。謂世
俗道得二果時。此果非唯以世俗道。所得擇
滅爲斷果性。兼以見道所得擇滅。於中相
總成一果。同一果道得所得故。由此契經言。
云何一來果。謂斷三結薄貪瞋癡。云何不還
果。謂斷五下結故。世俗道所得擇滅。與無
漏道所得雜故。以少從多名沙門果。又世俗
道所得擇滅。無漏斷得所任持故。由此力所
持退不命終故。無漏斷得印所印故。亦得名
爲沙門果體。如故人物王印所印。不復名爲
能集者物。此亦應爾故亦名沙門果。有餘師
説。此滅當爲金剛喩定。眞沙門果故亦得立
沙門果名。此滅雖非彼離繋果。是彼士用果
名彼果無失。有餘復説。由此無爲因沙門性
増上力得。是故亦應名沙門果。以世俗道斷
煩惱時。亦修治彼沙門性故。此中上座作如
是言。理必應無已見諦者。用世俗道斷煩惱
義。由彼能見一切有境。皆如炎猛熱鐵丸故。
許世俗道觀上地法。起靜妙等欣行覺故。由
此諸聖理必不應。以有攝法出離諸有。有餘
復説。如有少年憙自嚴身耽欲樂淨。彼頸被
繋狗蛇人屍膖爛虫蛆。臭穢難忍深生羞恥
厭惡纒心。未若衆聖厭惡諸有。而説縁有靜
等想生。如是所言不令生喜。故聖於有如無
想定此非眞過。所以者何。且彼如何許諸聖
者。見諸有境如熱鐵丸。於有境中已斷樂倒。
而於有漏行生此是樂覺。爲欲生樂求樂縁
故。又彼如何許諸聖者。厭諸有境劇厭三屍。
於有境中已斷淨倒。而於有漏行生此是淨
想。於極臭處如爛糞泥。女人死屍好習近故。
由此彼難非眞過失。若謂聖者求諸樂縁。
習近女時由失正念。於斷惑位正念現前。是
故不應引之爲例。此亦非理違所説故。謂彼
所言違如是説。聖如所見無別異行。又諸聖
者安住正念。雖見諸行體皆是苦。而於其中
亦生樂覺。如契經説。受樂受時如實了知
受於樂受。若謂聖者暫時覺樂餘亦應然。於
上地境亦暫時觀爲靜等故。非聖觀有猶如
涅槃。發起畢竟靜妙離想。但思上境少靜等
相。厭離下地麁動等法。世尊亦説以有出有。
如説聖者以色出欲無色出色。恐謂無能出
無色者。故佛重説諸有所作。諸有所思滅皆
能出。又我宗説諸有聖者。以世俗道離下染
時。以上世定爲首觀察起靜等覺。非以上生
寧可責言。如何聖者於諸有境起靜等覺。聖
厭有生非有徳故。又有至教證諸聖者。於世
定中起靜等覺。如契經説。具壽舍利子。速往
盲林入滅受想定。從定起已高聲唱言。此滅
涅槃甚樂甚靜。謂彼尊者於此滅定覺樂靜
故。便於涅槃起甚快樂甚寂靜覺故。從定起
高聲唱言。此滅涅槃甚樂甚靜。謂滅定中滅
少流轉。尚有如是樂靜二相。況涅槃中流轉
總滅。或即滅定假説涅槃。以樂及靜分相似
故。又佛亦説此定甚妙。謂薄伽梵説滅定已
復言。此妙過六輕安。以滅定體有妙性故。
可以對餘挍量勝劣。又漸損減契經中言。如
是四種寂靜解脱。超一切色無色所收。我説
苾芻修彼定者。從彼定起必應唱言。如是定
中極爲寂靜。故不可説唯有頂地。善有漏定
寂靜非餘。若謂不應縁暫靜等。起靜等想便
能斷惑。此亦不然。待下地法上地便是畢竟
靜故。謂初靜慮待欲界法。無或寂靜不寂靜
義。豈可説言厭欲界法觀初靜慮。爲靜等時
非畢竟故障離欲染。又既見有自地善心。能
暫思惟自地不淨。雖爲自地煩惱所縛。而亦
能令煩惱不起。如何觀下災横所逼。觀上永
脱下地災横非下所縛。勝定現前而不。能斷
下地惑得。故汝不應不生歡喜。然愚夫類於
無想天。執爲眞實究竟出離。於無想定方能
發起。聖者於彼不執出離。故無想定聖者不
起。更以餘想不能起故。由此彼喩於證無能。
是故極成有學聖者。以世俗道亦能斷惑。有
作是説。以契經中説四沙門果漸次而得故。
知諸異生無實斷惑。此不應理。以彼經中約
次第者密意説故。由此即彼契經中説。且有
一類於諸行中。如理思惟。乃至廣説。理必應
爾。以餘經説得四定者入見諦故。不可纔遇
義缺減經。便興固執撥餘聖教。以諸聖教有
多差別。無一經中具衆義故。謂諸聖教略有
二種。於義有了有不了故。又無所待有所待
故。又説世俗勝義諦故。又總相説別相説故。
又隨自意他意説故。又屬法相屬法教故。如
是等類有無量門。有契經中雖有所説。非離
餘説義可顯了。且如經説於諸行中。如理思
惟義猶未了。何等爲行行有多種。謂契經説
無明縁行。又契經説。入息出息尋伺想思名
身等行。又契經説。欲等名行即八斷行。又契
經説。諸行非常即有漏法。又契經説。一切行
無常此經意説一切有爲法。又説壽行此即
命根。如是等行有無量種。於諸行境如理思
惟。爲欲界繋爲色無色。爲三界繋爲無漏攝。
爲在何地分位。如何此如理言。爲顯何義如
何生起。何故名世復以何縁名爲第一。何故
所縁以行聲説。於能縁上説作意聲。以思惟
自作意故。如是等類皆可推徴。故聖教中
必應有處。具釋諸法自性名等。以薄伽梵爲
欲攝益所化有情。觀處觀時觀根性等。種種
差別隨應爲説爾所法門。非一經中見有具
説。故離欲説義難顯了故不應説。以契經中
説四沙門果漸次而得故。知諸異生無實斷
惑。如是已説依世俗道。斷修所斷得二果時。
所得擇滅名沙門果。然沙門果酬沙門性。此
沙門性如前已説。即此復有差別名耶。亦有
云何。頌曰
    所説沙門性 亦名婆羅門
    亦名爲梵輪 眞梵所轉故
    於中唯見道 説名爲法輪
    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
論曰。依世俗理則諸沙門異婆羅門。如契經
説。應施沙門婆羅門等。依勝義理則諸沙門
即婆羅門。如契經説。此初沙門乃至第四。在
正法外無眞沙門及婆羅門。乃至廣説。以能
遣除惡不善法。與勤止息相極相似。故沙門
體即婆羅門。如説能遣除惡不善法。廣説乃
至。故名婆羅門。即婆羅門性亦名爲梵輪。是
眞梵王力所轉故。佛與無上梵徳相應。是故
世尊獨應名梵。由契經説佛亦名梵。亦名寂
靜。亦名清涼。寂默冲虚蕭然名梵。佛具此徳
故立梵名。即自覺悟爲令他覺。轉此授彼故
名梵輪。即梵輪中唯依見道。世尊有處説名
法輪。以阿若多憍陳那等五苾芻衆。見道生
時地空天神即傳宣告。世尊已轉正法輪故。
如何見道説名爲輪。以速行等似世輪故。如
聖王輪旋環不息。速行捨取能伏未伏。鎭壓
已伏上下迴轉。見道亦爾故名法輪。謂聖王
輪旋環不息。見道亦爾無中歇故。如聖王輪
行用速疾。見道亦爾各一念故。如聖王輪取
前捨後。見道亦爾捨苦等境取集等故。此則
顯示見四聖諦。必不倶時如聖王輪。降伏未
伏鎭壓已伏。見道亦爾能見未見能斷未斷。
已見斷者無迷退故。如聖王輪上下迴轉。見
道亦爾觀上苦等已觀下苦等故。由此見道
獨名法輪。尊者妙音作如是説。如世間輪有
輻轂輞。八支聖道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
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
定似輞故名法輪。毘婆沙師本意總説。一切
聖道皆名法輪。以説三轉三道攝故。於他相
續見道生時。已至轉初故名已轉。然唯見道
是法輪初故説法輪。唯是見道諸天神類。即
就最初言轉法輪不依二道。然諸師多説見
道名法輪。以地空天神唯依此説故。曾無説
三道皆名法輪故。唯見道具前所説輪義故。
雖諸見道皆名法輪。而憍陳那身中先轉故。
經説彼見道生時名轉法輪非餘不轉。憍陳
那等見道生時。説名世尊轉法輪者。意顯彼
等得轉法輪。本由世尊故推在佛。令所化者
生尊重故。如是則説如來法輪。轉至他身故
名爲轉。若異此者天神應説。菩提樹下佛轉
法輪。不應唱言世尊今在。婆羅痆斯國轉無
上法輪。故轉授他此中名轉。有説此教名爲
法輪。轉至他身令解義故。此但方便非眞法
輪。如餘雜染無勝能故。此中思擇四沙門果。
何沙門果依何界得。頌曰
    三依欲後三 由上無見道
    無間無縁下 無厭及經故
論曰。前三果但依欲界身。得阿羅漢果依三
界身。前之二果未離欲故非依上得。理且可
然。第三云何非依上得。已離欲者亦可得故。
由理教故。且理云何。依上界身無見道故。非
離見道已離欲者。可有超證不還果義。何縁
上界身必不起見道。且依無色無容聽聞無
我教故。離聞此教必定無容入見道故。又彼
界生不縁下故。見道先縁欲界苦故。由此無
色非見道依。依色界身無勝厭故。非離勝厭
能入見道。謂欲界中有諸苦受。爲生少樂多
藉劬勞。人天中生壽量短促。乏財多病親友
乖離。違境既多厭心増勝。若生色界與此相
違。謂彼異生耽勝定樂。長壽無病無貧無離。
違境既無厭心微劣。非厭微劣能入見道。能
引見道勝厭無故。依色界身不起見道。不應
言彼都無有厭。以生彼者現有厭故。如契經
説。勿怖大仙彼焔必無來近此理。燒梵宮已
於彼當滅。此中怖聲唯目厭體。又於餘處有
伽他言
    聞有長壽天 具妙色令譽
    而心懷怖厭 如鹿對師子
此怖厭言顯怖即厭。即於彼處顯此義言。爲
厭所纒心處於厭。如契經説。爲著所纒心處
於著。此亦如是先未了相。爲厭所纒彼心爲
厭所隨縛故。後已了相雖處厭中。而不爲厭
之所隨縛。是謂此中怖厭別義。實怖與厭相
差別者。謂矚彼相恐爲衰損。心生驚怯故名
爲怖。若觀彼相心不欣欲。情樂棄捨故名爲
厭。欲界具二上界唯一。又此二體差別云何。
不審察爲先心驚掉名怖。若審察爲先心不
樂名厭。或引愚癡心怯。名怖。若引棄捨心
背名厭。有餘師説。恐爲衰損心欲捐捨是名
爲怖。欲捐捨故於彼境中。心不生欣是名爲
厭。今觀此經所説怖者。是恐自害被損壞
義。世間亦見有如是言。但擲器來勿怖其破。
由此理證上界無見道。教復云何。由契經説
故。經言有五補特伽羅。此處通達彼處究竟。
所謂中般乃至上流。此通達言唯目見道。是
證圓寂初方便故。經既不言彼處通達。故知
見道上界定無。已説學位預流果等有多差
別。爲阿羅漢亦有多種差別相耶。亦有云何。
頌曰
    阿羅漢有六 謂退至不動
    前五信解生 總名時解脱
    後不時解脱 此從見至生
論曰。於契經中説阿羅漢。由種性異故有六
種。一者退法。二者思法。三者護法。四安住
法。五堪達法。六不動法。然餘經説無學有九。
謂初退法後倶解脱。彼不退法此不動攝。彼
二解脱通此六攝。故阿毘達磨唯説有六種。
言退法者。謂彼獲得如是類根。安住此根與
退縁會便退所得。無退縁者便般涅槃。或有
精勤進得勝*性。説彼修集此種*性時。謂有
一類由他縁力。方於佛法至誠歸趣。彼極少
時取少分相。便乘速進奢摩他力。所持慧光
入無學地。於無學地趣入相中。彼先不能審
諦取故。無有恒時尊重行故。信樂寂止背勝
觀故。與順退法相隨順故。數失正念遠於道
器。所獲勝徳容數退失。如於聖教習誦究竟。
由遇散亂病逸等縁。於習誦文不能記憶名
爲退失先所習誦。由此譬喩應知退法。言思
法者。謂有獲得如是類根。安住此根能於諸
欲極多厭惡。由斯厭惡起自害思。或此類根
雖性昧鈍。而多縁力之所集成。於加行中念
力堅固。多住厭觀少有欣情。恒作是思勿遇
病等。便於正念有所忘夫。於加行中致有慢
緩。由加行慢緩令我有退失。由斯籌慮起自
害思。或由艱辛方逮勝位。觀諸財寶追求貯
積。守護受用咽棄等時。無不引生種種苦惱。
彼審觀已由此苦縁。身命雖存都無勝用。又
觀身器是糞穢車。避危就安攝養無益。猶如
牢獄丘塚穢屍。愛樂此身豈名智者。由斯觀
解起自害思。復有餘師作如是説。彼類法爾
禀斯種*性。不顧身命耽求解脱。執刀自擬用
以勵心。如説以刀扣於自頸。由斯勵己心得
解脱。此類名爲思法種*性。言護法者。謂有
一類。恒於時愛心解脱中。繋念現前專精防
護。彼作是念。我且未能修習練根。達安住法
但於時愛心解脱中。能不放逸精勤防*護。如
是種類名爲*護法。安住法者。謂離勝退縁雖
不自防。而亦能不退。離勝加行亦不練根。多
住處中故名安住。有餘師説。彼所獲徳非劣
非勝故名安住。堪達法者。謂性堪能好修練
根速達不動。有餘師説。彼性能得一切功徳
故名堪達。然非一切功徳之器。不動法者。謂
有一類根性殊勝於行自在。於斷煩惱隨煩
惱中得方便智。不爲一切隨順退法之所傾
動具無生智。性不怯弱獲得第一安隱住處。
内分力強勝觀行攝。於一切義慇重委解。已
能善取漏盡地相。不護所證故名不動。有
餘復釋此六異相。謂六種*性先學位中。初
二闕恒時及尊重加行。然至無學思法少勤。
護法唯有恒時加行。安住唯有尊重加行。堪
達具二而是鈍根。不動具二而是利根。有作
是言。退法必退乃至堪達必達不動。若不爾
者立名唐捐。彼執欲界具足有六。色無色界
中唯安住不動。彼無退失自害自防。及修練
根。故唯有二理實無定。然退應果唯從先來
退種*性退。乃至達不動唯堪達所能。立退
等名約容有説。故六阿羅漢通三界皆有。六
中前五從信解生。即此名爲時愛心解脱。以
一切時愛心解脱。故亦説名爲時解脱者。謂
待時處補特伽羅。資具等合時方得解脱故。
以所依止功能薄劣。要待勝時方解脱故。或
復一切勝定現前。要待勝時是此時義。離繋
縛故名爲解脱。此即待時及解脱義。略初
言故如言酥瓶。不動法*性説名爲後。即此
名爲不動心解脱。彼心解脱非惑所動故。亦
説名爲不時解脱。以不待時得解脱故。或復
勝定隨處隨時。隨所遇縁隨欲便起。離繋縛
故名爲解脱。即不待時及解脱義。有餘釋此
二差別言。以於暫時得解脱故名時解脱。後
容退故以能畢竟得解脱。故名不時解脱。後
無容退故此從學位見至*性生。如是所明六
阿羅漢所有種*性。爲是先有爲後方得。不定
云何。頌曰
    有是先種*性 有後練根得
論曰。退法種性。必是先有思法等五。亦有後
得。謂有先來是思法*性乃至不動。有先退
法練根成思。至不動等多種差別。如理應思
*説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六十七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