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No. 1545_ 五百大阿羅漢玄奘譯 ) in Vol. 27

[First] [Prev+100] [Prev] 958 959 960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乃至廣説。答假如有人習奢摩他滿十二
歳所生善品不如於須臾頃觀察佛相好
之身所獲功徳。此中佛語義言我三無數劫
所集福聚乃至未作灰聚以來。汝等宜應
諦仰觀察求堅固法。問汝應觀我汝應察
我有何差別。答汝應觀我者謂以眼識。汝
應察我者謂以意識。復次應觀我者謂以
無分別心。應察我者。謂以有分別心。復次
應觀我者。謂於現在。應察我者。謂於未
來。復次應觀我者。謂於生身。應察我者。
謂於法身復次觀我者。謂觀所集。察我者。
謂察所證。復次觀我者。謂觀所厭。察我者。
謂察所欣。復次觀我者。謂觀相好。察我者。
謂察功徳。是謂觀察差別
如契經説。汝等苾芻且可裁默應觀諸行
是盡滅法。此是世尊最後教誨。問世尊何故
説此語耶。答諸苾芻等以佛將涅槃故極
懷愁惱展轉悲號。佛欲止其悲哀令生觀
行故説是語。此中汝等苾芻且可裁默者
令住正念應觀諸行是盡滅法者令起正
知。復次可裁默者。令修奢摩他觀諸行
者令修毘鉢舍那。復次可裁默者。令止憂
悲觀諸行者令起觀行。尊者妙音説曰。汝
等苾芻且可裁默者。欲止他悲哀應觀諸
行是盡滅法者顯自成就無忘失法。此中佛
語義言我成佛未久已作是説
    諸行無常 有生滅法
    以起盡故 彼寂爲樂
今復依彼説言諸行是盡滅法。豈非我成就
無忘失法耶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九
十一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九十二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見蘊第八中念住納息第一之六
爾時世尊説此語已便入初靜慮。次第乃至
入滅盡定。時尊者阿難則問尊者阿泥律
陀言。世尊今者已般涅槃耶。答言未也。但是
入滅盡定耳。復問云何知耶。答言我親從
佛聞。世尊入第四靜慮依不動寂靜定而
般涅槃世間眼滅。問尊者阿難爲知故問爲
不知耶。若知者何故復問。若不知者云何
名知佛心耶。有説。彼尊者知之問
若爾者何故復問。答亦有知而故問爲發
起言論故。如説世尊知而故問。復次尊者阿
難欲顯尊者阿泥律陀有勝徳故雖知而
問。謂彼尊者雖有勝徳而衆不知。欲令其
知是以故問。有説。彼尊者不知問。若爾者
云何名知佛心耶。答佛出定已阿難知其
前心而彼時不知者以佛猶在定故。復次
彼尊者若住常性心時能知佛心。爾時彼心
由二憂惱所覆沒故不知佛心。一者失眷
屬憂惱。二者失大師憂惱。問尊者阿泥律
陀云何知耶。有説。世尊臨涅槃時入共聲
聞等至故彼得知。評曰。不應作是説。以
佛爾時現入不共一切聲聞獨覺靜慮解脱
等持等至故。問若然者彼云何知。答世尊爾
時起共聲聞獨覺入出定心。彼由此知是彼
境故。猶如象王渡深河時。若正在河中則
人無知者。但觀入出水跡則知象王所入
出處。如是世尊若住甚深等至河時。一切
聲聞獨覺不能現見。但觀如入出水跡入
出定心便知。入如是定從如是定出
如説爾時尊者大迦葉波作是念。我當以
何滅焚如來身火。尋作是念。我今應以
香乳滅之。*則起心時便有四道香乳從空
而下由此令焚如來身火一時而滅。問何
故必以香乳滅焚如來身火耶。答欲顯
與諸仙人相似法故。謂彼國俗若仙人命終
*則以乳滅焚身之火。若受欲者命終*則以
酒滅焚身之火。佛於諸仙中勝*則是第一
仙人。故今亦以香乳滅火。復次欲令佛設
利羅極清淨故以乳灌之。復次佛生身是乳
所長養故。今設利羅亦以乳浴之。復次乳
性肥而能滅火。或有物雖性肥而不能滅
火。乃令其熾如酥油等。有物雖能滅火而
性不肥如水酒等。唯乳性肥又能滅火故
唯以乳。由此義故尊者大迦葉波。現四道
香乳用滅如來焚身之火
如説爾時尊者阿難佛涅槃已經七晝夜右
遶焚如來火聚。説伽他言
    千衣纒佛葬 唯二衣不燒
    謂外及襯身 此爲奇特事
問何故世尊唯二衣不燒耶。答有信敬佛
諸天神等威力所持令不燒故。有説。是佛
願力所持令内外淨故。謂一衣在内持如
來馱都令不散染
一衣在外持所有灰令不飄坌。有説。此
表如來正法有内外二種護故。内護者謂清
淨苾芻苾芻尼等。外護者謂淨信國王大臣
等。此則正法威力令其不燒。有説。此表如
來内心外身倶清淨故。心清淨者謂已永離
一切煩惱并習氣故。身清淨者謂從最勝相
異熟業所引生故
如説四有。謂本有中有生有死有。有聲目
多義如前廣説。此中有聲説屬衆同分有情
數五蘊名有。云何本有。答除生分死分諸
蘊中間諸有。此*則一期五蘊四蘊爲性。問
何故此有説名本有。答此是前時所造業生
故名本有。問若爾餘有亦是本有皆前時所
造業所生故。答若是前時所造業生麁顯易
覺明了現見者説名本有。餘雖前時所造業
生而微隱難覺非明了現見是以不説。云
何死有。答死分諸蘊*則命終時五蘊四蘊爲
性。云何中有。答除死分生分諸蘊中間諸
有*則二有中間五蘊爲性。問何故此有説
名中有。答此於二有中間生故。名中有。問
若爾餘有亦是中有皆於二有中間生故。答
若於二有中間生非趣所攝者名中有。餘
雖二有中間生而是趣攝不名中有。云何生
有。答生分諸蘊*則結生時五蘊四蘊爲性。
問此四有幾刹那幾相續。答二刹那謂死有
生有二相續謂餘有。問此四有幾染汚幾不
染汚。答皆通二種。問此四有心幾染汚幾不
染汚。答生有心唯染汚。餘心染汚不染汚。問
此四有幾有漏幾無漏。答皆唯有漏。問此四
時心幾有漏幾無漏。答二唯有漏謂死有
生有時心。二通有漏無漏謂餘有時心。問
此四有時幾起同分心幾起不同分心。答二
唯起同分心謂死有生有時。二起同分不同
分心謂餘有時
諸欲有彼一切有五行耶乃至廣説。此中諸
蘊以行聲説。過去如來應正等覺説蘊爲
行。今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説行爲蘊。
以先佛説五行今佛説五取蘊故。此阿毘
達磨中説五行者。欲顯今佛所説五蘊*則
是先佛所説五行故。問何故先佛説蘊爲行
今佛説行爲蘊耶。答佛觀所化有情隨所
應而説故。謂先佛所化應聞説行而得正
解。今佛所化應聞説蘊而得正解。問何故
名行。答流轉故名行謂前生諸蘊由後生諸
蘊故流轉。或後生諸蘊由前生諸蘊故流
轉。若生欲界以欲界心爲同分心與彼命
根衆同分爲同分故。以色無色界及無漏
心爲不同分心。不與彼命根衆同分爲同
分故。若生色界以色界心爲同分心。以
欲無色界及無漏心爲不同分心。若生無色
界以無色界心爲同分心。以無漏心爲不
同分心
諸欲有彼一切五行耶。設五行彼一切欲有
耶。答應作四句。有欲有非五行。謂欲界
有情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彼時欲
有唯二行故。有五行非欲有。謂色界有想
天住同分心。若無想天不得無想。爾時
皆具五行彼無想天有心位。必不起不同
分心故而彼行非欲有。有欲有亦五行。謂
欲界有情住同分心。彼時欲有具五行故。
有非欲有亦非五行。謂色界有想天住不
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若無想天得無
想若生無色界。爾時但有二行或四行或一
行。彼行又非欲有故。諸色有有想天彼一
切五行耶。設五行彼一切色有有想天耶。答
應作四句。有色有有想天非五行。謂色
界有想天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爾
時色有有想天皆唯二行故。有五行非色有
有想天。謂欲界有情住同分心。若無想天
不得無想。爾時雖皆五行。而彼行非色
有有想天故。有色有有想天亦五行。謂色
界有想天住同分心。爾時色有有想天具五
行故。有非色有有想天亦非五行。謂欲
界有情住不同分心。及住無想滅盡定。若
無想天得無想若生無色界。爾時但有二
行或四行或一行。彼行又非色有有想天故。
諸色有無想天彼一切二行耶。設二行彼一
切色有無想天耶。答應作四句。有色有
無想天非二行。謂無想天不得無想。爾時
彼色有無想天具五行故所以如前。有二
行非色有無想天。謂欲界有情住不同分心。
及住無想滅盡定。若色界有想天住不同分
心。及住無想滅盡定。爾時雖皆二行而彼
行非色有無想天故。有色有無想天亦二
行。謂無想天得無想。爾時彼色有無想天唯
二行故有非色有無想天亦非二行。謂欲
界有情及色界有想天住同分心若生無色
界。爾時乃有五行或四行或一行。彼行又非
色有無想天故。諸無色有彼一切四行耶。設
四行彼一切無色有耶。答諸四行彼一切無
色有。非欲色界有情有四行故。有無色有
非四行。謂無色界有情住不同分心。爾時彼
無色有唯一行故。頗有有五行耶。乃至廣
説。問何故復作此論。答前文雖成立有二
行有而未遮止有三行有。亦未成立有一
行有今爲遮止有三行有。及欲成立有一
行有故作斯論。頗有有五行耶。答有。謂欲
界有情及色界有想天住同分心。若無想天
不得無想彼必有自地現在五行故。頗有
有四行耶。答有。謂無色界有情住同分心。
頗有有三行耶。答無。以無有情三蘊成故。
所以者何。心心所法定不相離受想思等恒
相應故。頗有有二行耶。答有。謂欲界有
情及色界有想天住不同分心。若住無想滅
盡定。若無想天得無想彼但有二行故。頗
有有一行耶。答有。謂無色界有情住不同
分心彼但有一行故。頗有有無行耶。答無。
以無有情非蘊成故。一切有情必有自地
命根等故
  見蘊第八中三有納息第二之一
諸捨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欲
界法現在前耶。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
已。應廣分別然有聲目多義。此中説屬衆
同分有情數五蘊名有。如説欲界死生欲
界。彼一切欲有相續耶。乃至廣説。彼亦説屬
衆同分有情數五蘊名有。如説諸纒所纒地
獄有相續。彼初所得諸根大種與此心心所
法爲一増上。乃至廣説。又復如説欲有相
續時。最初得幾業所生根。乃至廣説。又如
説四有。謂本有死有中有生有。當知彼文皆
説屬衆同分有情數五蘊名有。如説頗勒
窶那識食所引能感後有令其現前。彼説
續生時心眷屬名有。如説阿難陀。如是業
有能牽後有。彼説牽後有思名有。如説取
縁有彼説分位五蘊名有。尊者妙音説曰。
彼説牽後有業名有。如説云何有法謂一
切有漏。彼説諸有漏法名有。如説七有謂
地獄有傍生有鬼界有人有天有業有中有。
彼説五趣五趣因五趣方便名有。如説欲
有云何。謂業能感欲界後有。乃至廣説。彼
説業及異熟名有。不説取所縁有。問若
爾彼後所説當云何通。如説欲有欲界一切
隨眠隨増。乃至廣説。欲有五部業皆能感異
熟可説欲界一切隨眠隨増。色無色有唯修
所斷業能感異熟。如何可説色無色界一
切隨眠隨増耶。答後文應作是説。欲有欲
界一切隨眠隨増。色無色有色無色界遍行。
及修所斷隨眠隨増。應作是説。而不説者
當知彼説有及眷屬悉名爲有。和合有法
亦名有故。有餘師説。前説業及異熟名有。
不説取所縁有。後説業及異熟名有。亦説
取所縁有。彼不應作是説。諸作論者。依
章立門不可章所説異門所説異。是故如前
所説者好。問何故名有。答能有能非有故
名有。問若爾聖道應名有聖道亦是能有能
非有故。答若能有能非有能長養攝益任
持諸有者名有。聖道雖能有能非有而於
諸有損壞離散故不名有。復次若能有能
非有能令諸有相續流轉令老死道不斷者
名有。聖道雖能有能非有而令諸有不相
續不流轉。斷老死道故不名有。復次若能
有能非有是趣苦集行趣有世間。流轉生死
老死集行者名有。聖道雖能有能非有。而
是趣苦滅行趣有世間流轉生死老死滅行故
不名有。復次若能有能非有。是有身見事
顛倒事隨眠事愛事。貪瞋癡安足處。有垢有
毒諸有所攝。墮苦集諦者名有。聖道雖
能有能非有而非有身見事乃至愛事非貪
瞋癡安足處。無垢無穢無濁無毒非諸有攝。
不墮苦集諦故不名有。有餘師説。是苦
器故名有。問若爾此亦是樂器。如説大名
若色一向是苦非樂非隨順樂不増長喜
樂。唯是離樂因者則諸有情不應於色起
貪起染。大名以色非一向苦亦是樂亦隨
順樂亦増長喜樂。非唯是離樂因故。有情
於色起貪起染。又佛決定建立三受不相
雜亂。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如是有漏法
亦是樂器。何故但説是苦器故名爲有耶。
答以苦多故。謂生死中苦多樂少順苦法多
順樂法少。以樂少故置在苦品。如一渧蜜
墮毒器中不名蜜器。猶名毒器。以毒多
故此亦如是。復有説者。可怖畏故名有。問
若爾涅槃應亦名有。如説苾芻諸愚夫類無
聞異生於涅槃中生大怖畏。謂我不有我所
不有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彼於涅槃既
生怖畏是則涅槃亦應名有。答於有生怖
是則爲正。於涅槃生怖是則爲邪。以涅槃
非可怖故。由此不名爲有。復次若令異生
聖者皆生怖畏乃名爲有。涅槃但令異生
生怖故不名有
相續有五。一中有相續。二生有相續。三分位
相續。四法相續。五刹那相續。中有相續者。謂
死有蘊滅中有蘊生。死有諸蘊由中有諸蘊
説名相續故名中有相續。生有相續者。謂
中有蘊滅生有蘊生。中有諸蘊由生有諸蘊
説名相續故名生有相續。分位相續者。謂
羯邏藍分位滅頞部曇分位生。羯邏藍分位
由頞部曇分位説名相續。乃至壯年分位滅
老年分位生。壯年分位由老年分位説名相
續。故名分位相續。法相續者。謂善法無間染
或無記法現在前。善法由染及無記法説
名相續。染法無記法無間各二現前廣説亦
爾故名法相續。刹那相續者。前刹那無間後
刹那現在前。前刹那由後刹那説名相續
故名刹那相續。此五相續皆攝二相續中。謂
法相續刹那相續。以中有生有分位相續皆
名爲法及刹那故。欲界具五相續。色界有
四除分位。無色界有三除中有及分位。
那落迦及化生有四相續除分位。餘皆具
五。有説。天及化生亦具五相續。於五相續
中。此中依二相續而作論。謂中有生有。諸
捨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欲界法
現在前耶。答諸捨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欲
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謂欲界命終還生欲
界。從死有往中有時。捨欲有者。謂欲界
死有。欲有相續者謂欲界中有。欲界法滅者
謂欲界死有諸蘊。欲界法現在前者謂欲界
中有諸蘊。若從中有往生有時。捨欲有者
謂欲界中有。欲有相續者謂欲界生有。欲界
法滅者
謂欲界中有諸蘊。欲界法現在前者謂欲界
生有諸蘊。問若住欲界無覆無記心命終者
住中有時。不成就死有住生有時。不成
就中有可名爲捨。若住善*或染心而命終
者住中有時。成就死有。住生有時。成就
中有。云何名捨。有説。此中但依住無覆無
記心命終者説是故無過。有説此中依現
行捨説雖住中有成就死有住生有成
就中有。而不現行故説爲捨。有説。此中棄
背前蘊説名爲捨。不説成就不成就義。有
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欲有欲有
相續。謂不命終而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
其事云何。謂羯邏藍位無間頞部曇位現在
前。乃至莊年位無間老年位現在前。善法無
間染*或無記法現在前。染法無間善*或無
記法現在前。無記法無間善及染法現在前。
前刹那無間後刹那現在前。諸捨欲有色有
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耶。答
諸捨欲有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色界
法現在前。謂欲界命終生色界。從死有往
中有時捨欲有者。謂欲界死有。色有相續
者謂色界中有。欲界法滅者謂欲界死有諸
蘊。色界法現在前者謂色界中有諸蘊。有
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欲有色有
相續。謂不命終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其
事云何。此中有説。欲界善心無間未至定
現在前。有説。欲界善心無間未至定初靜慮
現在前。有説。欲界善心無間未至定初靜慮
靜慮中間現在前。尊者妙音説曰。欲界善心
無間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第二靜慮現在
前。所以者何。如超定時。初靜慮無間第三
靜慮現在前此亦應爾。又欲界有四種變化
心。謂初靜慮果乃至第四靜慮果。欲界初靜
慮果變化心無間淨初靜慮現在前。乃至欲
界第四靜慮果變化心無間淨第四靜慮現在
前。諸捨欲有無色有相續。彼一切欲界法滅
無色界法現在前耶。答如是。設欲界法滅無
色界法現在前。彼一切捨欲有無色有相續
耶。答如是。問此中何故不説不命終欲界
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耶。答理必無有在
無色界不命終而有欲界法滅。無色界法
現在前故。問豈不容有在欲界不命終。
而欲界得滅無色界得現在前耶。答此中説
同類法滅同類法現在前。無有在欲界。不
命終而欲界同類法得滅。無色界同類法得
而現在前是以不説。有説。此中説心心所
法滅。心心所法現在前無有在欲界不命
終而欲界心心所法滅。無色界心心所法現
在前是故不説。諸捨色有色有相續。彼一
切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色有
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
謂色界命終還生色界。從死有往中有時。
捨色有者謂色界死有。色有相續者謂色界
中有。色界法滅者謂色界死有諸蘊。色界法
現在前者謂色界中有諸蘊。從中有往生
有時。捨色有者謂色界中有。色有相續者
謂色界生有。色界法滅者謂色界中有諸蘊。
色界法現在前者謂色界生有諸蘊。此中若
住無覆無記心命終。及住善心*或染心
命終時皆名捨色有。問答分別如前應知。
有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色有
色有相續。謂不命終色界法滅。色界法現
在前其事云何。謂初靜慮無間第二第三靜
慮現在前。第二靜慮無間初第三第四靜慮
現在前。第三靜慮無間初第二第四靜慮現
在前。第四靜慮無間第二第三靜慮現在前。
善法無間染或無記法現在前。染法無記法
説亦爾。前刹那無間後刹那現在前。諸捨
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法滅欲界法現
在前耶。答諸捨色有欲有相續。彼一切色
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謂色界命終生欲界。
從死有往中有時。捨色有者謂色界死
有。欲有相續者謂欲界中有。色界法滅者謂
色界死有諸蘊。欲界法現前者謂欲界中有
諸蘊。有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
色有欲有相續。謂不命終而色界法滅欲界
法現在前其事云何。此中有説。未至定無
間欲界善心現在前。有説。未至定初靜慮無
間欲界善心現在前。有説。未至定初靜慮靜
慮中間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尊者妙音説
曰。未至定初靜慮靜慮中間第二靜慮無間
欲界善心現在前。所以者何。如超定時第
三靜慮無間初靜慮現在前此亦應爾。又欲
界有四種變化心。謂初靜慮果乃至第四靜
慮果。淨初靜慮無間欲界初靜慮果變化心
現在前。乃至淨第四靜慮無間欲界第四靜
慮果變化心現在前。諸捨色有無色有相續。
彼一切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
捨色有無色有相續。彼一切色界法滅無色
界法現在前。謂色界命終生無色界從死
有往生有時。捨色有者謂色界死有。無
色有相續者謂無色界生有。色界法滅者謂
色界死有諸蘊。無色界法現在前者謂無色
界生有諸蘊。有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
而非捨色有無色有相續。謂不命終色界法
滅。無色界法現在前其事云何。謂第三靜慮
無間空無邊處現在前。第四靜慮無間空識
無邊處現在前
諸捨無色有無色有相續。彼一切無色界法
滅無色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無色有無色
有相續。彼一切無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
前謂無色界命終。還生無色界。從死有至
生有時。捨無色有者謂無色界死有。無色有
相續者謂無色界生有。無色界法滅者謂無
色界死有諸蘊無色界法現在前者謂無色
界生有諸蘊。有無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
前。而非捨無色有無色有相續。謂不命終
無色界法滅無色界法現在前其事云何。謂
空無邊處無間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現在前
識無邊處無間空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
想處現在前。無所有處無間空識無邊處。非
想非非想處現在前。非想非非想處無間識
無邊處無所有處現在前。善法無間染或無
記法現在前。染法無記法説亦爾前刹那無
間後刹那現在前諸捨無色有欲有相續。彼
一切無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耶。答如是。
設無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彼一切捨無
色有欲有相續耶。答如是。問此中何故不
説不命終無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耶。
答理必無有在無色界不命終而有無色
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故。餘問答如前。諸
捨無色有色有相續。彼一切無色界法滅色
界法現在前耶。答諸捨無色有色有相續彼
一切無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謂無色界
命終生色界。從死有往中有時。捨無色
有者謂無色界死有。色有相續者謂色界中
有。無色界法滅者謂無色界死有諸蘊。色界
法現在前者謂色界中有諸蘊。有無色界法
滅色界法現在前而非捨無色有色有相續。
謂不命終而無色界法滅色界法現在前其
事云何。謂識無邊處無間第四靜慮現在前。
空無邊處無間第三第四靜慮現在前
且隨本文分別義已當隨其義復廣分
別。問若欲界命終還生欲界。彼何所捨何所
得何法滅何法現在前。乃至若無色界命終
生色界。彼何所捨何所得何法滅何法現在
前。答諸欲界命終還生欲界。若本住別解脱
律儀無不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若住善
心命終。彼捨善蘊二無記蘊二。得無記蘊
二。即於彼時善五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
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染心命
終。彼捨善蘊二無記蘊二。得無記蘊二。即
於彼時善二蘊染四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
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
彼捨善蘊二無記蘊五。得無記蘊二。即於
彼時善二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
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則彼若有不善身語
表不失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二染
蘊二無記蘊二。得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
五蘊染二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
記二蘊現在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善蘊
二染蘊二無記蘊二。得無記蘊二。*則於彼
時善二蘊染五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
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
捨善蘊二染蘊二無記蘊五。得無記蘊二。
*則於彼時善二蘊染二蘊無記五蘊滅。善
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本住不律
儀無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
若住善心命終。彼捨染蘊二無記蘊二。得
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二蘊無記
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
住染心命終。彼捨染蘊二無記蘊二。得無
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一蘊染五蘊無記二
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
無記心命終。彼捨染蘊二無記蘊五。得無
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一蘊染二蘊無記五
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即彼
若有善身語表不失者。若住善心命終等廣
如住別解脱律儀。有不善身語表説。若本
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不善身語表設有
已失者。若住前心命終。彼捨無記蘊二。
得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
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
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無記蘊二得無
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
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
記心命終。彼捨無記蘊五。得無記蘊二。*則
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
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即彼若有善身
語表不失。無不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若
住善染無記心命終。如住別解脱律儀。無
不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住三種心命終説。
即彼若有不善身語表不失無善身語表設
有已失者。若住善染無記心命終。如住不
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住三種心命
終説。*則彼若有善不善身語表不失者。若
住善染無記心命終。如住別解脱律儀。有
不善身語表不失者。及住不律儀有善身語
表不失者。住三種心命終説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九
十二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九十三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見蘊第八中三有納息第二之二
諸欲界命終生初靜慮。若本住別解脱律儀。
或不住別解脱律儀。有善身語表不失者。
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二。有
説。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五
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
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五
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即於彼時
善二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
無記二蘊現在前。若本不住別解脱律儀。
無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若住善心命終。
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二。有説。五得善蘊四
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
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
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五。得
善蘊四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
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
前。諸欲界命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若本
住別解脱律儀。或不住別解脱律儀。有善
身語表不失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
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即於彼
時善五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
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
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即
於彼時善二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
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本不住別解脱
律儀。無善身語表設有已失者。若住善心
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
蘊二。即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
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
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
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
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諸欲
界命終生無色界。若本住別解脱律儀。或不
住別解脱律儀。有善身語表不失者。若住
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
四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五蘊染一蘊無記
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若
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
善蘊四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二蘊染一蘊
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
前。若本不住別解脱律儀。無善身語表設
有已失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
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四
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
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
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一
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
蘊現在前。諸色界命終還生色界。即此地沒
還生此地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無記蘊
二。得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
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
若住染心命終。彼捨無記蘊二。得無記蘊
二。即於彼時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滅。善
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
命終。彼捨無記蘊五。得無記蘊二。即於彼
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
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色界下地沒生上地
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
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四蘊染一
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
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
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則於彼時善一
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
二蘊現在前。色界上地沒生下地者。若住
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
五染蘊四無記蘊五。即於彼時善四蘊染
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
現在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
五。得善蘊五染蘊四無記蘊五。*則於彼時
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
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
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五染蘊四無記蘊
五。即於彼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
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諸色界命終
生欲界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
記蘊五。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蘊二。有説五。
*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
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染心命
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染蘊四
無記蘊二。有説五。即於彼時善一蘊染四
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
在前。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
五。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蘊二。有説五。即
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
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
諸色界命終生無色界。若住善心命終。彼
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一。即
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二蘊滅。善一蘊
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
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一。
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
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諸無色界命終
生無色界。即此地沒還生此地者。若住善
心命終。彼捨無記蘊一得無記蘊一。即於
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一蘊滅。善一蘊染
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
無記蘊一。得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一蘊
染四蘊無記一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
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無記蘊
四。得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
無記四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
前。無色界下地沒生上地者。若住善心命
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四無記
蘊一。即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一蘊滅。
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若住無記
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四。得善蘊四
無記蘊一。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記四
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無色
界上地沒生下地者。若住善心命終。彼捨
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蘊
一。*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一蘊滅。
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若住染心
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四染蘊
四無記蘊一。*則於彼時善一蘊染四蘊無
記一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現在前。
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四。
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蘊一。*則於彼時善
一蘊染一蘊無記四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
記一蘊現在前
諸無色界命終生欲界者。若住善心命終。
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四染蘊四無
記蘊二。有説五。*則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
無記一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
前。若住染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
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蘊二。有説五。即於
彼時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一蘊滅。善一蘊染
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
捨善蘊四無記蘊四。得善蘊四染蘊四無記
蘊二。有説五。即於彼時善一蘊染一蘊無
記四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
諸無色界命終生色界者。若住善心命終。
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五染蘊四無
記蘊五。即於彼時善四蘊染一蘊無記一蘊
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若住染
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一。得善蘊五
染蘊四無記蘊五。即於彼時善一蘊染四蘊
無記一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
前。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四無記蘊
四。得善蘊五染蘊四無記蘊五。即於彼時
善一蘊染一蘊無記四蘊滅。善一蘊染四蘊
無記二蘊現在前
何故欲界隨眠不於色界法隨増耶。乃至
廣説。問何故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
故。謂前結蘊有情納息中説。欲界異生有九
十八隨眠隨増九結繋。色界異生有六十二
隨眠隨増六結繋。無色界異生有三十一隨
眠隨増六結繋。或有生疑。欲界異生爲色
無色界隨眠隨増。色界異生爲無色界隨眠
隨増。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成就彼非
彼隨増。謂欲界異生但爲欲界隨眠隨増非
色無色界。色界異生但爲色界隨眠隨増非
無色界。由此因縁故作斯論。何故欲界隨
眠不於色界法隨増耶。答界應雜亂及不
可施設離欲染故。界雜亂者。謂彼亦是欲
界亦是色界。則不可説欲色界異。及不可
施設離欲染者。謂離欲界貪時不名離欲
界染。離色界貪時乃名離欲界染。此不應
理。何故欲界隨眠不於無色界法隨増耶。
答界應雜亂。及不可施設離欲染故。界雜
亂者。謂彼亦是欲界亦是無色界。則不可
説欲無色界異。及不可施設離欲染者。謂
離欲界貪時不名離欲界染。離無色界貪
時乃名離欲界染。此不應理。何故色界隨
眠不於欲界法隨増耶。答界應雜亂。及
彼非此所縁故。界雜亂者。謂彼亦是色界亦
是欲界。則不可説色欲界異。及彼非此所
縁故者。謂無上地煩惱縁下地法故。何故
色界隨眠不於無色界法隨増耶。答界應
雜亂。及不可施設離色染故。界雜亂者。謂
彼亦是色界亦是無色界。則不可説色無色
界異。及不可施設離色染者。謂離色界貪
時不名離色界染。離無色界貪時乃名離
色界染。此不應理。何故無色界隨眠不於
欲界法隨増耶。答界應雜亂。及彼非此所
縁故。何故無色界隨眠不於色界法隨増
耶。答界應雜亂。及彼非此所縁故。皆如前
應知
問所説三界云何建立。爲以地爲以處爲
以愛斷耶。設爾何失。若以地者應説九
界地有九故。謂欲界四靜慮四無色。若以處
者。應説四十界有四十處故。謂欲界二十
處。色界十六處。無色界四處。若以愛斷者。
亦應説九界。謂欲界愛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愛。各分齊有異故。答應説以愛斷故建立
三界。問若爾。應立九界。答同類愛斷故
立三界。謂從無間地獄乃至他化自在天皆
由欲愛所差別故建立欲界。從梵衆天乃
至色究竟天。皆由色愛所差別故建立色
界。從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由無
色愛所差別故建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
有欲立欲界。有色無欲立色界。無色無
欲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有第二立欲
界。有色無第二立色界。無色無第二立
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有境立欲界。有色
無境立色界。無色無境立無色界。復次若
處有色有衆具立欲界。有色無衆具立
色界。無色無衆具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
色有欲有我執立欲界。有色無欲有我
執立色界。無色無欲有我執立無色界。
復次若處有色有第二有我執立欲界。有
色無第二有我執立色界。無色無第二
有我執立無色界。境及衆具説亦爾復次
若處有色無慚無愧相應立欲界有色無慚
無愧不相應立色界。無色無慚無愧不相
應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慳嫉相應立
欲界。有色慳嫉不相應立色界。無色慳嫉
不相應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憂苦根相
應立欲界。有色憂苦根不相應立色界。無
色憂苦根不相應立無色界。復次若處有色
段食婬愛相應立欲界。有色段食婬愛不相
應立色界。無色段食婬愛不相應立無色界。
復次若處有五蘊異熟因五蘊異熟果。不善
無記隨眠隨増立欲界。有五蘊異熟因五蘊
異熟果。唯無記隨眠隨増立色界。有四蘊
異熟因四蘊異熟果唯無記隨眠隨増立無
色界。復次若處有四蘊異熟因得一果。不善
無記隨眠隨増立欲界。有五蘊異熟因得一
果。唯無記隨眠隨増立色界。有四蘊異熟因
得一果。唯無記隨眠隨増立無色界。復次若
處有三受異熟因三受異熟果。不善無記隨
眠隨増立欲界。有二受異熟因二受異熟果。
唯無記隨眠隨増立色界。有一受異熟因一
受異熟果。唯無記隨眠隨増立無色界。復次
若處有五受異熟因四受異熟果。不善無記
隨眠隨増立欲界。有三受異熟因三受異熟
果。唯無記隨眠隨増立色界。有一受異熟因
一受異熟果。唯無記隨眠隨増立無色界。復
次若處有有色無色異熟因有色無色異熟
果。不善無記隨眠隨増立欲界。有有色無色
異熟因有色無色異熟果。唯無記隨眠隨増
立色界。有無色異熟因無色異熟果。唯無記
隨眠隨増立無色界。如有色無色如是。有
見無見有對無對説亦爾。問所説三界云何安
立。爲上下重累。爲隣次傍布。若上下者。云
何施設遍離彼染。云何神通能遍至彼。若
傍布者。陀羅達多所説當云何通。如説下方
世界無邊上方世界無邊。此中有説。上下重
累。謂從此界風輪之下虚空懸遠有下方色
究竟天。彼下展轉乃至風輪次下復有色究
竟天。展轉向下乃至風輪。如是展轉下方世
界乃至無邊。又從此界色究竟上虚空懸遠
有上方風輪。彼上展轉乃至色究竟天。次上
復有風輪展轉向上乃至色究竟天。如是
展轉上方世界乃至無邊。問若爾。云何施設
遍離彼染。云何神通能遍至彼。答若有離
一欲界染時。即名離一切欲界染。以相同
故。然依初定所發神通。但能至一欲界梵
世非餘。以處別故。如是離色界染及依
餘定發通。隨應亦爾。有餘師説。隣次傍布。
問若爾。陀羅達多所説當云何通。答彼應
作是説。下方欲界無邊。上方色界無邊
此中欲界諸處同一隨眠。色無色界隨地差
別各別隨眠。問何故欲界諸處同一隨眠。色
無色界隨地各別。答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
非離染地。此中煩惱如無轡馬自在奔逸。
故一切處同一隨眠。色無色界是定界是修
地是離染地。此中煩惱如有轡馬不自在
轉。故上下地各別隨眠。復次欲界不善根強
盛善根羸劣。故一切處。同一隨眠。色無色界
無不善根善根強盛。故上下地各別隨眠。復
次欲界不善増長善法退減。色無色界無不
善法善法増長。復次欲界不善如主。善法如
客。色無色界無不善法。善法如主。復次欲
界有不善根能斷善根。色無色界無不善根
能斷善根。復次欲界禮儀無忌猶如夫妻。
故一切處同一隨眠。色無色界禮儀有隔猶
如母子。故上下地各別隨眠。復次欲界善法
威儀有雜。猶如王子與旃荼羅子同禁囹
圄。故一切處同一隨眠。色無色界善法威儀
無雜。猶如王子與長者子同禁囹圄。故上
下地各別隨眠。問三界中間有物間不。若有
者。彼有二物界應成五。即五中間復有四
物。界應成九。如是展轉便爲無窮。若無者。
云何不三界合成一耶。答應言彼中更無
物間。問若爾。三界云何不成一耶。答於彼
中間雖無物間而不成一。如十八界十二
處五蘊三世四大種等。雖無物間而不成
一。此亦如是。復次性相異故物類別故。雖
無物間而不成一。問若爾他化自在天上
初靜慮下中間懸遠。有無量空界色。云何可
知此是欲界此是色界分齊差別耶。答二界
輪際倶有光網。二光分齊麁妙不等。由此
了知此是欲界此是色界。復次若欲界生得
天眼所能見處是欲界。不能見處是色界。
復次若欲界生得神通所能到處是欲界。不
能到處是色界。復次若處欲界愛所縁是欲
界。色界愛所縁是色界。是謂二界分齊差

何故欲界不遍行隨眠不遍於欲界法隨増
耶。答此應成遍行及彼非此所縁故。此應
成遍行者。謂此欲界不遍行隨眠。若遍於
欲界法隨増者。亦應成遍行。則不可施設
遍行隨眠不遍行隨眠相用差別。及彼非此
所縁故者。謂彼異部諸法非此不遍行隨眠
所縁。此但以自部法爲所縁故。所以者何。
由不遍行隨眠勢力建立五部諸法有異。若
不遍行隨眠亦遍縁五部者。則於五部應
遍隨増。如是便爲五部雜亂。五部雜亂故則
對治雜亂。對治雜亂故則現觀雜亂。現觀雜
亂故則不可施設遍知差別。沙門果差別。
欲令無如是過。是故欲界不遍行隨眠不遍
於欲界法隨増。何故色界不遍行隨眠。不遍
於色界法隨増耶。答此應成遍行。及彼非
此所縁故。何故無色界不遍行隨眠不遍於
無色界法隨増耶。答此應成遍行。及彼非
此所縁故。皆如前釋。遍行因義廣説如雜
蘊智納息。及結蘊不善納息。有十想謂無常
想乃至滅想。此如定蘊攝納息中已廣分別。
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乃至廣説。
修有四種。謂得修習修對治修除遣修。四修
義如智蘊他心智納息中廣説。此中有説。但
依習修作論。有説。通依得修習修作論。
諸有欲令此中但依習修作論者。彼説若
修無常想者。謂無常想現在前。彼思惟無
常想者。謂以無常想爲所縁。即是無常想
現在前時縁無常想義。若修無常想彼思
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有修無常想不
思惟無常想
謂縁餘法修無常想。如縁色受行識蘊。
除無常想縁餘想蘊起無常想。問此説在
何位。答在増長煗頂位起無常行相身受
心念住及縁餘法法念住。若離欲界乃至非
想非非想處染。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
及縁餘法法念住爲加行。彼加行道時若
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脱練根作不動。
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及縁餘法法念住
爲加行。彼加行道時。若起無常行相身受心
念住。及縁餘法法念住時。若即以此類念
住雜修靜慮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
者。即起此類念住義無礙解時。及起此類
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脱入滅
盡定想微細心時。如是等時修無常想。無
常想現在前故。不思惟無常想縁餘法故。
有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謂縁無常想
修餘想。餘想者。謂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
染無記想。此中善想者。謂加行善。及生
得善想加行善想。謂聞思修所成。聞所成者。
謂縁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聞所成想。思
所成者。謂縁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思所
成想。修所成者。謂縁無常想起非無常行
相。問此修所成想説在何位。答在煗頂忍初
及増長位。縁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法念
住。若世第一法。位起三行相法念住。若已
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起三行相法念
住。集道現觀各四心頃。起四行相法念住。若
以縁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離欲界乃
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爲加行。彼一
切加行無間解脱道時。若以縁無常想非無
常行相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脱
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爲加行。彼一切加
行無間解脱道時。若以縁無常想非無常行
相法念住。雜修靜慮及起他心智宿住隨念
智通時。起縁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時。
起四無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
即起此類法念住義無礙解時。及起此類法
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脱空識
無邊處遍處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是名善
想。染想者。謂縁無常想起薩迦耶見。執我
我所起邊執見。執斷常起邪見。執無因無
作及損減起見取。執上妙勝第一起戒禁
取。執淨解脱出離起疑猶豫不決。起無明
無智黒闇愚癡。起貪愛樂悦意。起瞋不愛樂
不悦意。起慢高擧。如是等時是名染想。無
記想者。謂縁無常想起非如理非不如理
想。是名思惟無常想。縁無常想故不修無
常想。起餘想故。有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
想。謂縁無常想修無常想。如無常想長時
相續現在前時。縁自相續過去未來。及他相
續三世無常想。問此説在何位。答在煗頂忍
初及増長位。縁無常想起無常行相法念
住。若世第一法位起無常行相法念住。若已
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起無常行相法
念住。若以縁無常想無常行相法念住。離
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爲加
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脱道時。若以此類法
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脱練根作不
動。若即以此爲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脱
道時。若以此類法念住雜修靜慮。及有欲
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及起願
智邊際定無色解脱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有説。及起無願無願三摩地時。如是等時
修無常想無常想現在前故。亦思惟無常
想縁無常想故。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
惟無常想。謂除前相。問此説在何位。答在
初煗頂忍及増長忍。起縁滅諦法念住。若増
長煗頂不縁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諸念
住時。若已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若
於修位無學位中。起一切不縁無常想非無
常行相諸念住時。如是等時不修無常想。
無常想不現前故。亦不思惟無常想。不縁
無常想故。迦濕彌羅國外諸師作如是
説。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
縁餘法修餘想。如縁色受行識蘊除無常
想。餘想蘊起餘想。縁無爲起餘想。餘想者。
謂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一切非無常想。
廣説應知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亦
爾。差別者。説自名。及第三句中皆除無願
無願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斷想離想滅想。隨應當知者。謂若修不淨
想。彼不思惟不淨想。以不淨想現在前時
縁顯形色故。若思惟不淨想。彼不修不淨
想。以縁不淨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
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善染無記
想。如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
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差別者。説自所縁。謂
若修厭食想。彼不思惟厭食想。以彼想現
在前時縁香味觸故。若思惟厭食想。彼不
修厭食想。以縁彼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
想者如前説。若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彼不
思惟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以一切世間不可
樂想現在前時縁諸世間可愛事故。若思惟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彼不修一切世間不可
樂想。以縁彼世間不可樂想時餘想現在
前故。餘想者如前説。若修死想彼不思惟
死想。以死想現在前時縁命根及命根倶生
無常性故。若思惟死想彼不修死想。以
縁彼死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前
説。若修斷想彼不思惟斷想。以斷想現在
前時縁涅槃故。若思惟斷想彼不修斷想。
以縁彼斷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
前説。如斷想離想。滅想亦爾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九
十三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九十四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見蘊第八中三有納息第二之三
諸有欲令此中通依得修習修作論者。彼
説若修無常想者。謂無常想若現前若不現
前。而修彼思惟無常想者。謂以無常想爲
所縁即是無常想。修時縁無常想義。若修
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有
修無常想不思惟無常想。謂縁餘法修無
常想。如縁色受行識蘊。除無常想餘想蘊。
修無常想縁無爲修無常想。問此説在何
位。答此説在増長煗頂位。起身受心念住。及
縁餘法法念住。若初頂忍及増長忍起縁滅
諦法念住。若以滅智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
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縁餘法法念住爲加
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脱道時。離非想非非
想處染説亦爾。唯除第九解脱道時。若以
縁滅諦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若以身
受心念住。及縁餘法法念住爲加行。彼加
行無間解脱道時。無學練根説亦爾。唯除第
九解脱道。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縁餘法法念
住雜修靜慮時。若引發神境天眼天耳通
時。若以受心念住及縁餘法法念住起他
心智通時。若起不淨觀持息念初三解脱八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958 959 960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