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No. 1545_ 五百大阿羅漢玄奘譯 ) in Vol. 27

[First] [Prev+100] [Prev]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靜慮第九品染時。雖色界而闕一義。得
不還果時二義無闕。一越欲界。二感等流
異熟二果煩惱盡。得阿羅漢果時亦具
。一越無色界。二唯感等流一果煩惱盡
故。後二果位方總集遍知。復次要具二義處
方總集遍知。一者於三界中隨越一界。二
者於無慚無愧相應不相應煩惱中隨盡
。得預流果一來果時二義皆闕。離第四
靜慮第九品染時。雖色界而闕一義。得
不還果時二義無闕。一越欲界。二無慚無
愧相應煩惱盡。得阿羅漢果時亦具二義
一越無色界。二無慚無愧不相應煩惱盡故。
後二果位方總集遍知。復次要具二義處
總集遍知。一者於三界中隨越一界。二者
五趣四生中隨盡一種。得預流果一來
時二義皆闕。離第四靜慮第九品染時。
色界而闕一義。得不還果時二義無
闕。一越欲界。二盡人趣胎生。得阿羅漢果
時亦具二義。一越無色界。二盡天趣化生
故。後二果位方總集遍知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六十二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六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一行納息第二之八
是九遍知誰捨幾誰得幾。答有諸有情
捨無得。謂諸異生。問此中問答不
。但依聖者有。聖者於九遍知
不。答有。謂住本性勝進時亦無
。謂苦法智忍滅苦法智生時。及苦類智忍
滅苦類智生時。皆於九遍知捨無得。集
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無捨得一。集類智忍
滅集類智生時無捨得一。滅法智忍滅滅法
智生時無捨得一。滅類智忍滅滅類智生時
捨得一。道法智忍滅道法智生時無捨得
一。道類智忍滅道類智生時。若未欲染
正性離生者亦無捨得一。若已離欲染
正性離生者捨五得一。謂捨前五。得
順下分結盡遍知。此中有説。六地見道捨得
皆爾。有説。後五三法智位不遍知。聖者
欲界一品乃至八品染時。無捨無得。離
第九品染無間道滅解脱道生時捨六得一。
謂捨前六五順下分結盡遍知。離初靜
慮一品染。乃至離第四靜慮八品染時。無
捨無得。離第四靜慮第九品染。無間道滅
解脱道生時無捨得一。謂色愛盡遍知。離
空無邊處一品染。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八
品染時。無捨無得。離非想非非想處第九
品染。金剛喩定滅初盡智生時捨二得一。謂
五順下分結盡及色愛盡遍知。得一切結
盡遍知。此説勝進時遍知捨得。退時亦有
得此。謂阿羅漢起無色界纒退時。捨
一得二。謂捨第九第八第七。即彼起
界纒退時捨一得一。謂捨第九第七。即
彼起欲界纒退時。捨一得六。謂捨第九
前六。已離色界染不還者。起色界纒退
時。捨一無得。謂捨色愛盡遍知。即彼起
界纒退時。捨二得六。謂捨第八第七。得
。未色界染不還者。起欲界纒退時。捨
一得六。謂捨五順下分結盡。得前六。未離
欲界染聖者。起欲界纒退時。於九遍知
捨無
是九遍知問幾是靜慮果。答九是靜慮及
眷屬果。問幾是無色果。答二是無色及眷屬
果。謂色愛盡及一切結盡。問幾是根本靜慮
果。答五。謂第二第四第六及後二。有説。第二
第四及後三爲五。尊者妙音説。此有八。謂
第七。問幾是靜慮眷屬果。答九。謂未至
定非餘。靜慮中間如根本靜慮説。問幾是根
本無色果。答一。謂第九。問幾是無色眷屬果。
答一。謂第八是空無邊處近分非餘。問幾是
見道果。答六。謂前六。有説七。謂前七。問幾
是修道果。答三。謂後三。問幾是忍果。答應
見道果。問幾是智果。答應
道果。問幾是法智果。答三。謂後三。問幾是類
智果。答二。謂後二。問幾是法智品果。答六
謂第一第三第五及後三。問幾是類智品果。
答五。謂第二第四第六及後二。有説六。謂第
二第四第六及後三。問幾是世俗道果。答二。
謂第七第八。問幾是無漏道果。答九。無漏道
力得一切
問若已離色染正性離生者。彼何時得
色愛盡遍知。尊者僧伽筏蘇説曰。道類智時
得。由彼爾時名爲住果亦住向故。評曰。彼
是説。非住果時名住向故。謂得果
時未一念向道現前。如何名向。有餘師
説。彼後若離空無邊處染。爾時乃得色愛盡
遍知。謂彼爾時修未來無漏諸靜慮地彼斷
對治故。彼亦不是説。爾時但修
來無漏諸靜慮地無色對治色對治故。復
説者。彼後當阿羅漢果。金剛喩定現
在前時。乃得此色愛盡遍知。謂彼爾時總於
三界見修所斷煩惱等斷。同證一味離繋得
故。彼亦不是説。爾時諸斷總集爲
一。名一切結盡遍知。如何説色愛盡遍
。應是説。彼定從果起勝進道現在前
時。方乃得此色愛盡遍知。若不彼決定
果起勝果道現在前者。諸已離第三靜
慮染。依下地正性離生道類智時。得
三果。既不勝果道現在前。彼若命終生
第四靜慮或無色界。應就無漏樂根
若爾便違十門納息。如説。誰成就樂根。答
若生遍淨。若生遍淨下。若聖者生遍淨上
此失故。必應諸得果已彼定從
勝果道。爾時方名色愛盡遍知。由
理趣若先已離欲界三四品染。入正性離
道類智時得預流果。若經生者定是家家。
若先已離欲界七八品染。入正性離生道類
智時得一來果。若經生者定是一間。若不
彼得聖果已決定從果起勝果道。彼若
經生云何成就三四七八品無漏對治根
九遍知攝一切遍知。爲一切遍知攝
遍知。答一切攝九。非九攝一切。此中九者
前説。一切者此及餘斷。一切體寛故能攝
九。此九體狹故不一切。如大器能覆
小器。非小器能覆大器。不何等。謂苦智
已生集智未生。三界見苦所斷結盡非九所
。即苦法智忍滅苦法智生時。所得欲界見
苦所斷一切法斷。及苦類智忍滅苦類智生
時。所得色無色界見苦所斷一切法斷。如
諸斷非九所攝。立見道果初二遍知。縁未
具故。具見世尊弟子未欲染。欲界修所
斷結盡非九所攝。謂諸聖者離欲界一品乃
至八品修所斷染。所得諸斷非九所攝。立
道果第一遍知。縁未具故。已離欲染
色染。色界修所斷結盡非九所攝。謂諸聖者
初靜慮一品修所斷染。乃至離第四靜慮
八品修所斷染。所得諸斷非九所攝。立修道
第二遍知縁未具故。已離色染
色染。無色界修所斷結盡非九所攝。謂諸聖
者離空無邊處一品修所斷染。乃至離非想
非非想處八品修所斷染。所得諸斷非九所
。立修道果第三遍知縁未具故
問諸異生者離欲界一品見修所斷染。乃至
無所有處九品見修所斷染。所得諸斷亦
九所攝。此中何故不説。答應説而不
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此中但依聖者
論。不異生。以九遍知唯在聖者身中

問諸已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
。彼先所得諸斷。今至聖位其所應。乃
至未見修道果斷遍知名。彼斷亦非此九
所攝。此中何故不彼耶。答應説而不
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此中略顯初入門
故。相麁者説不細者。復次此中但説
縛異生入聖道。彼非具縛而入聖道。是
故不
八補特伽羅。一預流向。二預流果。三一來
向。四一來果。五不還向。六不還果。七阿羅漢
向。八阿羅漢果。問如是八種補特伽羅。名既
八實體有幾。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此名
八實體唯五。謂預流向阿羅漢果。名有
實體亦二。預流果一來向。名雖二實
體唯一。一來果不還向。名雖二實體唯一。
不還果阿羅漢向。名雖二實體唯一。帶果
行向有情一故。尊者妙音作是説。八補特
伽羅名體倶有八。彼作是説。諸預流者乃至
彼果。成就預流果故名預流
。若起彼果道便捨預流果故。名一來
預流者。諸一來者乃至未彼果
。成就一來果故名一來者。若起彼果
便捨一來果故。名不還向一來者
諸不還者乃至未彼果道。成就不還
故名不還者。若起彼果道便捨不還
故。名阿羅漢向不還者。以根立
補特伽羅故。不一有二種故。彼所造
生智論言。問一來向成就預流果不。答不
成就。問不還向成就一來果不。答不成就
問阿羅漢向成就不還果不。答不成就。評
曰。應是説。諸有漸次得四果者。彼名雖
實體唯五。如名體。名施設體施設。名異
相體異相。名異性體異性。名建立體建立。名
差別體差別。名分別體分別。名覺體覺。應
亦爾。問若八實體唯有五者。云何建立此八
種名。答依道現行故立八種。謂預流者乃
至未彼果道。彼預流果得而亦在
成就亦現在前。於一來向得。未身未
成就現在前。名預流果一來向。若起
彼果道現在前。彼一來向得而亦在身成
就亦現在前。於預流果得而不身成就
現在前。名一來向預流果。諸一來者
乃至未彼果道。彼一來果得而亦在
身成就亦現在前。於不還向得。未
成就現在前。名一來果不還向。若
彼果道現在前。彼不還向得而亦在
身成就亦現在前。於一來果得而不
成就不現在前。名不還向一來果。諸不
還者乃至未彼果道。彼不還果得而亦
身成就亦現在前。於阿羅漢向得。未
身未成就現在前。名不還果
羅漢向。若起彼果道現在前。彼阿羅漢
向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於不還果
而不身成就不現在前。名阿羅漢向
不還果。故體雖五而名有八。若并超越得
四果。即名有八體有七種。謂見道中有
一來向預流果。有不還向一來果。唯
決定無阿羅漢向不還果。故體有
此八補特伽羅於九遍知幾成就。幾不成就。
乃至廣説。此中以補特伽羅章以遍知
門。已説八種補特伽羅。今説此八
遍知不成就成就者。此成就者有
多。謂預流向或不成就或成就一二三四
五。不成就者。謂苦法智忍乃至集法智忍位。
此五心頃於見修道九種遍知皆未成就。四
縁五縁倶未具故。成就一者。謂集法智集
類智忍位。此二心頃倶成就欲界見苦集所
斷法斷一遍知故。成就二者。謂集類智滅
法智忍位。此二心頃成就三界見苦集所斷
法斷二遍知故。成就三者。謂滅法智滅類
智忍位。此二心頃成就三界見苦集所斷法
斷。及欲界見滅所斷法斷三遍知故。成
者。謂滅類智道法智忍位。此二心頃成
三界見苦集滅所斷法斷四遍知故。成就五
者。謂道法智道類智忍位。此二心頃成就三
界見苦集滅所斷法斷。及欲界見道所斷法
斷。五遍知故。預流果成就六。謂道類智乃至
彼果道。成就三界見所斷法斷六
遍知故。一來向若倍離欲染入正性離生
預流向。謂或不成就即見道初五心頃。或
成就一二三四五即見道後十心頃。如其次
二二刹那。若從預流果一來果者。及
一來果成就六。謂從預流果道。乃至
欲染第六無間道。皆名一來果。從
道類智或離欲染第六解脱道。乃至未
彼果道。名一來果倶成就六。即三界見
所斷法斷六遍知。不還向若已離欲染
性離生者如預流向。謂或不成就即見道初
五心頃。或成就一二三四五即見道後十心
頃。如其次第二二刹那。此中有説。若已離
欲染六地。入正性離生者皆如預流向
説。有作是説。若已離欲染未至定
性離生者如預流向説。若依上五地
正性離生者非預流向。謂從苦法智忍
乃至集類智忍未就遍知。從集類智
至滅類智忍成就一。謂色無色界見苦集所
斷法斷遍知。從滅類智乃至道類智忍成
。謂色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法斷遍知。以
上五地道非欲界法斷對治故。於集滅道三
法智時。不欲界見所斷法斷三遍知。若
一來果不還果者成就六。謂從
一來。果道。乃至離欲染第九無間道。皆
不還果。彼成就六。謂三界見所斷
法斷六遍知。不還果成就一。謂五順下分結
盡。從道類智或離欲染第九解脱道。乃至
彼果道不還果。彼成就一五順
下分結盡遍知。總三界見所斷斷。及欲界修
所斷斷爲自性故。阿羅漢向或成就一
就二。謂未色染者成就一。已離
者成就二。謂從不還果道。乃至金
剛喩定皆名阿羅漢向。彼若未色界染
就一。謂五順下分結盡遍知。若已離
色界染者成就二。謂次前一及色愛盡遍知。
阿羅漢果成就一。謂一切結盡遍知。總集三
界一切法斷爲自性故。獨覺大覺如阿羅
。倶唯成就第九遍知。問獨覺學位爲
就幾。答部行喩者如聲聞説。麟角喩者如
説。問菩薩聖位成就幾耶。答且見道中。
有作是説。如預流向初五心頃。全未成就
後十心頃如其次第。二二刹那成就一二三
四五種。復有説者。初七心頃全未成就。從
集類智乃至滅類智忍成就一。謂色無色界
見苦集所斷法斷遍知。從滅類智乃至道類
智忍成就二。謂色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法
斷遍知。第四靜慮非欲界法斷對治故。於
集滅道三法智時。不欲界見所斷法斷三
遍知。從初道類智乃至金剛喩定皆成就一
謂五順下分結盡遍知。問菩薩何時得色愛
盡遍知。尊者僧伽筏蘇説曰。初道類智位即
此遍知。評曰。彼不是説。無一念頃
果向故。有作是説。離非想非非想處染
初無間道時得此遍知。彼亦不
。爾時但修無色對治道。非色對治故。復
説者。金剛喩定現在前時得此遍知。彼亦
是説。爾時總於三界一切見修
所斷法斷。得一味離繋得一切結盡
遍知。如何今時得色愛盡。應是説。菩薩
聖位決定不色無色界見道所斷法斷遍
知。及色愛盡遍知總集遍知故。無
斷對治
  結蘊第二中有情納息第三之一
三界各有二部結謂見修所斷。如是等章及
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
。答欲三界各二部結令諸有情受
種苦。謂此諸結於生死中諸有情。作
繋縛大無義大嶮伏。由此故令
有情於三界中諸苦惱迴生死。數入
母胎生熟藏間。住冥闇處種種不淨之所
逼切。生已不此結過患。復還染習受
無窮。欲有情於此諸結知見覺。已勤
對治此諸結永涅槃。不復輪迴受
死苦。如知怨家繋縛無義嶮伏則不
避。若覺知者便能避之。故應惟籌
察訶毀諸結種種善語乃至經生亦不
忘失。如愛子初生之時便作是説。三界
各有見修所斷二部諸結。有情由此所
故。數入母胎諸苦惱。輪迴生死
出期。問尊者何故於初生時是語
答以彼尊者在母胎中衆苦逼切便作
。何縁有情數入母胎是苦。作是念
已。由宿愛樂多聞願力即能了知。皆由
界各二部結未永斷故。由是初生便能訶
毀二部諸結種種過患。由此因縁故作

問此中部言欲何義。答欲衆義。如
芻部名苾芻衆。婆羅門部名婆羅門衆。餘亦
是。部衆群聚名異義同。問此中頓言欲
何義。答顯一時義。云何知然。契經説故。
契經説。憍薩羅主勝軍大王。來詣佛所
到已頂禮世尊雙足。退坐一面。以敬愛語
問世尊。佛亦隨宜而慰喩彼。既問喩已
復白佛言。我昔聞佛曾説此語。去來今世
沙門婆羅門等。於一切法實智見
若言有者必無是處。喬答摩尊憶此語不。
佛言。不憶。復白佛言。世或有人。惡受文
異受異説。喬答摩尊必不爾。唯願審
憶爲我説之。佛言。大王。我憶往昔曾作
。去來今世無沙門婆羅門等。於一切
頓得智見。若言有者必無是處。決定經
於三無數劫習百千難行苦行。積漸具
六波羅蜜多。然後乃能於一切法實智
。故知頓者欲一時
欲界見修所斷二部結頗有頓得繋耶。
答有。謂已離欲染異生。從欲染退時及
色無色界沒生欲界時。謂諸異生已離
。若起欲界下下纒退。頓得欲界見修所斷
下下品結。若起欲界下中纒退。頓得欲界
見修所斷下下下中二品結乃至若起
界上上纒退。頓得欲界見修所斷九品諸結
先頓斷故今還頓得。又上二界沒生欲界時。
九品纒中隨起何品生相續皆頓得。欲界
見修所斷九品諸結故有頓得此繋。頗有
離繋耶。答有。謂異生離欲染時。此説異生
欲染位。總束欲界見修所斷諸煩惱結
九品。如刈草法品品頓斷。謂以下下品
無間道。頓斷欲界見修所斷上上品結。乃至
上上品無間道。頓斷欲界見修所斷下下
品結。故有頓離此繋。頗有漸得繋耶答無。
謂決定無先得欲界見所斷結。後得欲界
修所斷結。亦決定無先得欲界修所斷結。後
欲界見所斷結。故無漸得此繋頗有
離繋耶。答有。謂世尊弟子先離彼見所斷
。後離彼修所斷結。謂諸聖者先以見道
欲界見所斷結。後以修道欲界修所
斷結。故有漸離此繋
色界見修所斷二部結頗有頓得繋耶。
答有。謂已離色染異生從色染退時。及
無色界沒生欲色界時。謂諸異生已離
。若起色界下下纒退。頓得色界見修所
斷下下品結。若起色界下中纒退。頓得
界見修所斷*下下下中*二品結。乃至若起
色界上上纒退。頓得色界見修所斷九品諸
。此説自地。若起彼下地九品纒中一一
退時。皆頓得上地見修所斷九品諸結。若起
欲界九品結中一一退時。亦皆頓得色界
見修所斷九品諸結。有作是説。此中應言。
已離色染異生起欲界及梵世纒退時。頓
色界見修所斷二部諸結。評曰。彼不
是説。所以者何。此中總説頓得界繋
地故。若起第四靜慮纒退。乃至若起
界纒退。皆頓得色界見修所斷結。其義無
先頓斷故今還頓得。又無色界沒生
色界時。九品纒中隨起何品生相續。皆
頓得色界見修所斷九品諸結。有作是説。此
中應言。無色界沒生欲界及梵世時。頓得
色界見修所斷二部諸結。評曰。彼不
是説。所以者何。此中總説頓得界繋
地故。若生第四靜慮乃至若生欲界。皆頓
色界見修所斷諸結其義無異。故有
此繋頗有頓離繋耶。答有。謂異生離
時此説異生離色染位。總束色界一一
靜慮見修所斷諸煩惱結各爲九品。如刈草
品品頓斷。謂下下品無間道頓斷色界一
一靜慮見修所斷上上品結。乃至以上上品
無間道頓斷色界一一靜慮見修所斷下下
品結。故有頓離此繋。頗有漸得繋耶。答
無。謂決定無先得色界見所斷結。後得
界修所斷結。亦決定無先得色界修所斷結
後得色界見所斷結。故無漸得此繋。頗有
漸離繋耶。答有。謂世尊弟子先離彼見所
斷結。後離彼修所斷結。謂諸聖者先以
色界見所斷結。後以修道色界修
所斷結。故有漸離此繋
無色界見修所斷二部結。頗有頓得
耶。答無。謂無異生全離無色染。後起自下
退頓得無色界見修所斷結。亦無
生三界上沒生三界時。頓得無色界見修
所斷結。故無頓得此繋。頗有頓離
耶。答無。謂無異生於無色界全離染義
決定無頓離無色界見修所斷結。此約界説
地故。地説有頓離義。而非
中意所顯示。故無頓離此繋。前無頓得
此應知。頗有漸得繋耶。答無。謂決定無
先得無色界見所斷結。後得無色界修所斷
。亦決定無先得無色界修所斷結。後得
無色界見所斷結。故無漸得此繋。頗有
繋耶。答有。謂世尊弟子先離彼見所斷
後離彼修所斷結。謂諸聖者。先以見道
無色界見所斷結。後以修道無色界
修所斷結。故有漸離此繋
問異生聖者隨離何地九品染時。幾無間道
幾解脱道而得離耶。有作是説。異生但以
無間道三解脱道九品染。謂以下品無間
解脱道上三品染。以中品無間解脱道
中三品染。以上品無間解脱道下三
品染。聖者亦爾。有餘師説。異生但以一品無
間解脱道頓離九品染。聖者以九品無間解
脱道漸離九品染。所以者何。異生道鈍於
知斷。不折作九品異。故一品道
而頓斷之。聖者道利於知斷。能善分*折
九品異。故九品道而漸斷之。評曰。彼不
是説。若作是説異生劣於聖
。翻顯聖者劣於異生。若諸異生以一品
九品染。聖者以九品道九品染。豈
聖者劣於異生。如多服毒飮少藥時便
能總吐誰不善。應是説。異生聖者無
皆以九無間道九解脱道九品染。問
若爾。異生聖者有何差別。答異生以九無間
道九解脱道。總束見修所斷諸結以爲
。如刈草法品別頓斷。聖者以一無間道
一解脱道。頓斷九品見所斷結。以九無間道
九解脱道漸斷九品修所斷結。是謂異生聖
者差別
問異生聖者隨離何地九品染時。以幾加
幾入定而得離耶。有作是説。以三加
三入定九品染。謂以初加行
入定上三品。以第二加行第二入定
中三品。以第三加行第三入定
三品。評曰。應是説。此事不定。或有
加行一入定九品染。或有乃至以
加行九入定九品染
問異生聖者隨離何地九品染時。爲止息
不止息耶。有作是説。異生不止息。聖者
或止息或不止息。復有説者。聖者不止息
異生或止息或不止息。評曰。應是説。此
事不定。謂異生聖者倶或止息或不止息
九品染。有餘師説。離欲界染止息。離
無色界染或止息或不止息。或有説者
色無色界染止息。離欲界染或止息或
止息。評曰。應是説。此事不定。離三界
皆或止息或不止息而離九品。問異生
聖者起纒退時起何品纒何品結。有作
是説。異生於下三品中隨起一纒退時得
下三品結。於中三品中隨起一纒退時得
下中六品結。於上三品中隨起一纒退時
九品結。聖者起下下品纒退時得下下
品結下中品纒退時。得下下下中二品
。乃至起上上品纒退時得九品結。復有
説者。異生於九品中隨起一品纒退時皆
九品結。聖者退時義如前説。所以者何。
異生但以世俗定力任持相續。諸世俗定力
羸劣故淨不堅牢染法易得。聖者亦以
漏定力任持相續。諸無漏定力強勝故淨法
堅牢染法難得故。評曰。彼不是説。所
以者何。異生聖者倶未曾見毒藥
死者。應是説。異生若起下下品纒退
時得下下品結。若起下中品纒退時。得
下下中二品結。乃至若起上上品纒退時得
九品結。聖者亦爾。問若爾。異生聖者有何差
。答異生若起下下品纒退時。頓得見修
所斷下下品結。若起下中品纒退時。頓得
見修所斷下下下中二品結。乃至若起上上
品纒退時。頓得見修所斷九品結。聖者若
下下品纒退時。唯得修所斷下下品結
若起下中品纒退時。唯得修所斷下下下中
二品結。乃至若起上上品纒退時。唯得
所斷九品結。見所斷結無退得義。是謂異生
聖者差別。有餘師説。若起欲界下三品中隨
一纒退時。得欲界下三品結。若起欲界中
三品中隨一纒退時。得欲界下中六品結。若
欲界上三品中隨一纒退時。得欲界九品
若起色無色界下下品纒退時。得彼下
下品結。若起色無色界下中品纒退時。得
彼下下下中二品乃至若起色無色界上
上品纒退時。得彼九品結。或有説者。若
起欲界九品中隨一纒退時。皆得欲界九品
。若起色無色界纒退時。義如前説。所以
者何。欲界無定染法易得。色無色界有
染法難得故。評曰。彼不是説。斷
時皆由定故。應是説。三界九地諸煩
惱中。若起下下品纒退時。皆唯得下下品
若起下中品纒退時。皆得下下下中二
品結。乃至若起上上品纒退時。皆得九品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六十三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六十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結蘊第二中有情納息第三之二
欲界聖者有三事命終。一全離染而命
終。二全退而命終。三分離染而命終。異生但
二事命終。一全離染而命終。二全退而命
終。無分離染而命終者。生色界聖者有
事命終。一全離染而命終。二分離染而命
終。無退者。色無色界無退義故。異生但
一事命終。謂全離染彼無退故。無分離
染而命終故。生無色界聖者異生應知亦
爾。問何故聖者有分離染而命終。異生不
爾。答以諸聖者有無漏定。任持相續令
堅固。異生但有世俗諸定。任持相續非極堅
。復次聖者成就勝奢摩他・毘鉢舍那。異生
爾。復次聖者成就無漏道力隨意所爲。
異生不爾。是故聖者有分離染而命終義
異生即無。有作是説。以諸聖者具三種力
一聖道力。二煩惱力。三定業力。定業力故有
全離染而命終義煩惱力故有全退已而命
終義。聖道力故有分離染而命終義異生但
二種力。謂煩惱力。定業力。無聖道力。定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