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法薀足論 (No. 1537_ 大目乾連玄奘譯 ) in Vol. 26

[First] [Prev]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相時。所有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循内
心觀。亦名心念住。成就此觀。現行隨行。乃至
解行。説名爲住。彼觀行者。能發起勤精進。乃
至復能於此急疾迅速。名具正勤。彼觀行者。
能起於法*簡擇。乃至能圓滿極圓滿。名具正
知。彼觀行者。具念隨念。乃至心明記性。名具
正念。於諸欲境諸貪等貪。乃至貪類貪生總
名爲貪。順憂受觸。所起心憂。不平等受。慼受
所攝。總名爲憂。彼觀行者。脩此觀時。於世所
起貪憂二法。能斷能遍知。乃至隱沒滅除。
是故説彼除世貪憂。復有苾芻。於内諸心。觀
察思惟多諸過患。謂此心者。如病如癰。廣説
乃至是變壞法。如是思惟心過患時。所起於
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循内心觀。亦名
心念住。住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皆如
前説。云何於彼外心。住循心觀。若具正勤正
知正念。除世貪憂。外心者。謂自心。若在現相
續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所有諸心。於彼外
心。循心觀者。謂有苾芻。於他諸心。觀察思惟
外心諸相。於外有貪心。如實知是外有貪心。
廣説乃至。於外解脱心。如實知是外解脱心。
如是思惟外心相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
鉢舍那。是循外心觀。亦名心念住。住具正勤
正知正念。除世貪憂。亦如前説。復有苾芻。於
外諸心。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彼心者。如病
如癰。廣説乃至是變壞法。如是思惟心過患
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循外心
觀。亦名心念住。住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
憂。亦如前説。云何於内外心。住循心觀。若具
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内心者。謂自心。若
在現相續中。已得不失。外心者。謂自心。若在
現相續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所有諸心。合
此二種。名内外心。於内外心。循心觀者。謂有
苾芻。合自他心。總爲一聚。觀察思惟自他心
相。於有貪心。如實知是有貪心。廣説乃至於
解脱心。如實知是解脱心。如是思惟諸心相
時。所有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循内
外心觀。亦名心念住。住具正勤正知正念。
除世貪憂。亦如前説。復有苾芻。合自他心。
總爲一聚。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此彼心。
如病如癰。廣説乃至。是變壞法。如是思惟
心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
是循内外心觀。亦名心念住。住具正勤正知
正念。除世貪憂亦如前説
*説一切有部法蘊足論*卷第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第
  尊者大目乾連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念住品第九之餘
云何於此内法。住循法觀。若具正勤正知正
念。除世貪憂。内法者。謂自想蘊行蘊。若在現
相續中。已得不失。於此内法。循法觀者。謂有
苾芻。於内五蓋法。觀察思惟内法諸相。於有
内貪欲蓋。如實知我有内貪欲蓋。於無内貪
欲蓋。如實知我無内貪欲蓋。復如實知内貪
欲蓋。未生者生。已生者斷。斷已於後不復更
生。如是思惟此内法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
毘鉢舍那。是循内法觀。亦名法念住。成就此
觀現行隨行乃至解行。説名爲住。彼觀行
者。能發起勤精進。乃至復能於此急疾迅速。
名具正勤。彼觀行者。能起於法簡擇。乃至能
圓滿極圓滿。名具正知。彼觀行者。具念隨念。
乃至心明記性。名具正念。於諸欲境諸貪等
貪。乃至貪類貪生。總名爲貪。順憂受觸。所起
心憂。不平等。憂慼*憂所攝。總名爲憂。彼觀
行者。脩此觀時。於世所起貪憂二法。能斷能
遍知。乃至隱沒除滅。是故説彼除世貪憂。如
説内貪欲蓋。説内瞋恚惛沈睡眠掉擧惡作
疑蓋亦爾。復有苾芻。於内六結法。觀察思惟
内法諸相。於有内眼結如實知我有内眼結。
於無内眼結。如實知我無内眼結。復如實知
此内眼結。未生者生。已生者斷。斷已於後不
復更生。如是思惟此内法時。所起於法簡擇。
乃至毘鉢舍那。是循内法觀。亦名法念住。住
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皆如前説。如説
内眼結。説内耳鼻舌身意結亦爾。復有苾芻。
於内七覺支法。觀察思惟内法諸相。於有内
念覺支。如實知我有内念覺支。於無内念覺
支。如實知我無内念覺支。復如實知内念覺
支。未生者生。生已堅住不忘。脩滿倍増廣大
智作證故。如是思惟此内法時。所起於法簡
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循内法觀。亦名法念
住。住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亦如前説。
如説内念覺支。説餘内六覺支等亦爾。復有
苾芻。於所説内想蘊行蘊。觀察思惟多諸過
患。謂此法者。如病如癰。廣説乃至是變壞法。
如是思惟法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
鉢舍那。是循内法觀。亦名法念住。住具正勤
正知正念。除世貪憂。亦如前説。云何於彼外
法。住循法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外法者。謂自想蘊行蘊。若在現相續中。未得
已失。及他有情想蘊行蘊。於彼外法。循法觀
者。謂有苾芻。於他五蓋法。觀察思惟外法諸
相。於有外貪欲蓋。如實知彼有外貪欲蓋。於
無外貪欲蓋。如實知彼無外貪欲蓋。復如實
知外貪欲蓋。未生者生。已生者斷。斷已於後
不復更生。如是思惟此外法時。所起於法
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循外法觀。亦名法念
住。住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亦如前説。
如説外貪欲蓋。説餘外四蓋亦爾。復有苾芻。
於他六結法。觀察思惟外法諸相。於有外眼
結。如實知彼有外眼結。於無外眼結。如實知
彼無外眼結。復如實知彼外眼結。未生者生。
已生者斷。斷已於後不復更生。如是思惟彼
外法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循
外法觀。亦名法念住。住具正勤正知正念。除
世貪憂。亦如前説。如説外眼結。説餘外五結
亦爾。復有苾芻。於他七覺支法。觀察思惟外
法諸相。於有外念覺支。如實知彼有外念覺
支。於無外念覺支。如實知彼無外念覺支。復
如實知外念覺支。未生者生。生已堅住。廣説
乃至智作證故。如是思惟彼外法時。所起於
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循外法觀。亦名法
念住。住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亦如前
説。如説外念覺支。説餘外六覺支等亦爾。復
有苾芻。於所説外想蘊行蘊。觀察思惟多諸
過患。謂彼法者。如病如癰。廣説乃至是變壞
法。如是思惟法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
毘鉢舍那。是循外法觀。亦名法念住。住具正
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亦如前説。云何於内
外法。住循法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
憂。内法者。謂自想蘊行蘊。若在現相續中。已
得不失。外法者。謂自想蘊行蘊。若在現相續
中。未得已失。及他有情想蘊行蘊。合此二種。
名内外法。於内外法。循法觀者。謂有苾芻。合
前自他想蘊行蘊。總爲一聚。觀察思惟自他
法相。謂前所説内外五蓋。六結七覺支等。此
彼有無未生生斷不復生相。如是思惟内外
法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循内
外法觀。亦名法念住。住具正勤正知正念。除
世貪憂。亦如前説。復有苾芻。合前自他想蘊
行蘊。總爲一聚。觀察思惟多諸過患。謂此彼
法。如病如癰。廣説乃至是變壞法。如是思惟
法過患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
循内外法觀。亦名法念住。住具正勤正知正
念。除世貪憂。亦如前説
  聖諦品第十
一時薄伽梵。住婆羅痆斯仙人論處施鹿林
中。爾時世尊告苾芻衆。此苦聖諦。若於如是
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
苦集聖諦。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
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滅聖諦。若於如是未
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趣
苦滅道聖諦。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
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復次苾芻。此苦聖
諦以通慧應遍知。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
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集聖諦。以通
慧應永斷。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
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滅聖諦。以通慧應作
證。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
眼智明覺。此趣苦滅道聖諦。以通慧應脩習。
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
智明覺。復次苾芻。此苦聖諦。我通慧已遍知。
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
智明覺。此苦集聖諦。我通慧已永斷。若於如
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
此苦滅聖諦。我通慧已作證。若於如是未曾
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趣苦
滅道聖諦。我通慧已脩習。若於如是未曾聞
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苾芻當知。
我於如是四聖諦中。若未三轉十二行相。謂
未發生眼智明覺。未能於此天人世間魔梵
沙門婆羅門等。解脱出離。未除顛倒。多住心
故。亦未如實能自稱言我證無上正等菩提。
我於如是四聖諦中。若已三轉十二行相。謂
已發生眼智明覺。便能於此天人世間魔梵
沙門婆羅門等。解脱出離。已除顛倒。多住心
故。亦已如實能自稱言我證無上正等菩提。
説此法時。具壽憍陳那。及八萬天子。遠塵離
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爾時佛告憍陳那言。
於所説法。汝已解耶。憍陳那言。我今已解。第
二第三。亦復如是。以憍陳那先解法故。世共
號彼。爲阿若多。地神藥叉。聞是語已。歡喜
踊躍。高聲唱言。佛今於此婆羅痆斯仙人論
處施鹿林中。憐愍世間諸衆生故。欲令獲得
利樂事故。三轉法輪。其輪具足十二相行。世
聞沙門及婆羅門天魔梵等。皆無有能如
法轉者。由佛轉此無上法輪。憍陳那等。已見
聖諦。從今天衆漸當増益。阿素洛衆漸當損
減。因斯展轉諸天及人。皆獲殊勝利益安樂。
空行藥叉。聞是聲已。歡喜傳告四大王天。彼
復擧聲。展轉相告。經須臾頃。聲至梵天。時大
梵王。聞已歡喜。慶佛爲轉無上法輪利樂無
邊諸有情故。此中宣説轉法輪事。是故名曰
轉法輪經。時五苾芻。八萬天子。聞經歡喜。信
受奉行
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
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説一切五取蘊苦。
云何生苦。生謂彼彼諸有情類。即於彼彼有
情聚中。諸生等生趣入出現蘊得界得處得
諸蘊生命根起。總名爲生。何因縁故。説生爲
苦。有情生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領納
攝受種種心苦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心苦
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熱惱事故。領納攝受
種種心熱惱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熱惱
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燒然事故。領納攝受
種種心燒然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
事故。説生爲苦。復次生時。受二種苦。一者苦
苦。二者行苦。故名生苦。云何老苦。老謂老
時。髮落髮白。皮緩面皺。身曲背僂。喘息逾
急。扶杖而行。支體斑黒。衰退暗鈍。根熟變壞。
諸行故敗。朽壞羸損。總名爲老。何因縁故。
説老爲苦。有情老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
故。廣説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
説老爲苦。復次老時。受三種苦。一者苦苦。
二者行苦。三者壞苦。故名老苦。云何病苦。病
謂頭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脣痛。齒痛
齶痛。喉痛心痛。風病嗽病。氣病噫病。癩病痔
病。痢病痳病。寒病熱病。瘨病癇病。歐逆瘡
腫。癬疥&T028738;癭。&T028791;下漏泄。痃癖枯痟。及餘種
種依身心起。身心疹疾。總名爲病。何因縁故。
病爲苦。有情病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
故廣説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
説病爲苦
復次病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
名病苦。云何死苦。死謂彼彼諸有情類。即從
彼彼諸有情聚。移轉壞沒。退失別離。壽煖識
滅。命根不轉。諸蘊破壞。夭殉逝。總名爲
死。何因縁故。説死爲苦。有情死時。領納攝
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説乃至領納攝受種種
身心燒然事故。説死爲苦。復次死時。受三種
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壞苦。故名死
苦。云何怨憎會苦。怨憎會。謂諸有情等。不
可愛。不可樂。不可喜。不可意。而與彼倶。一
處爲伴。不別不異。不離不散。聚集和合。總名
怨憎會何因縁故。説怨憎會爲苦。謂諸有情。
怨憎會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説乃
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説彼爲苦
復次怨憎會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
苦。故名怨憎會苦。云何愛別離苦。愛別離。謂
諸有情等。可愛可樂。可喜可意。不與彼倶。不
同一處。不爲伴侶。別異離散。不聚集。不和
合。總名愛別離。何因縁故。説愛別離爲苦。
謂諸有情。愛別離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
故。廣説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
説彼爲苦。復次愛別離時。受三種苦。一者苦
苦。二者行苦。三者壞苦。故名愛別離苦。云
何求不得苦。求不得。謂悕求可意色聲香味
觸衣服飮食臥具醫藥。諸資身具。不得不獲。
不會不遇。不成就。不和合。總名求不得。何因
縁故。説求不得爲苦。謂諸有情。求不得時。領
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説乃至領納攝受
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説彼爲苦。復次求不得
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求
不得苦。云何略説一切五取蘊苦。五取蘊。謂
色取蘊受想行識取蘊。總名五取蘊。何因縁
故。略説一切五取蘊爲苦。謂五取蘊。無常轉
動。勞倦羸篤。是失壞法。迅速不停。衰朽非
恒。不可保信。是變壞法。有増有減。暫住速
滅。本無而有。有已還無。由此因縁。略説一
切五取蘊爲苦。如説取蘊皆性是苦。不安隱
故。違聖心故。如是諸苦。名苦諦者。謂此名無
常眞實。是無常此名爲苦。眞實是苦。若佛出
世。若不出世。如是苦法。法住法界。一切如
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説。施設建立。分別開
示。令其顯了。謂此是無常。此是苦。此是無
常性。此是苦性。是眞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
虚。非倒非異。故名苦諦。名聖諦者。聖謂諸
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諦。謂彼於此。知見解
了。正覺爲諦。由是因縁。名苦聖諦。復次苦
聖諦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説。謂苦聖諦。過
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設如是名故
云何苦集聖諦。謂所有諸愛。後有愛喜倶行
愛。彼彼喜愛。如是略説苦集聖諦。若廣説者。
則二愛三愛。復有三愛四愛五愛六愛。及一
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結縛隨眠隨煩
惱纒等。皆名苦集聖諦。何因縁故。所有諸愛。
後有愛喜倶行愛彼彼喜愛。皆名苦集聖諦。
謂此四愛。皆是過去未來現在。苦因根本道
路縁起。廣説乃至。此身壞後由此爲因。苦果
生起。故説此名苦集聖諦。何因縁故。二愛三
愛。復有三愛四愛五愛六愛。及一切不善法。
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纒等。
皆名苦集聖諦。謂此諸法。皆是過去未來現
在。苦因根本道路縁起。廣説乃至。此身壞後。
由此爲因。苦果生起。如説愛等。皆是苦因。能
爲根本。引衆苦故。如是愛等。名集諦者。謂此
名愛等眞實。是愛等此名爲集。眞實是集。若
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集法。法住法界一切
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説。施設建立。分別開
示。令其顯了。謂此是愛等。此是集。此是愛
等性。此是集性。是眞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
虚。非倒非異。故名集諦。名聖諦者。聖謂諸
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諦。謂彼於此。知見解
了。正覺爲諦。由是因縁。名苦集聖諦。復次
苦集聖諦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説。謂苦集聖
諦。過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設如是名故。
云何苦滅聖諦。謂即諸愛。後有愛喜倶行愛。
彼彼喜愛無餘永斷。棄捨變吐。盡離染滅。寂
靜隱沒。如是略説苦滅聖諦。若廣説者。則二
愛三愛。復有三愛四愛五愛六愛。及一切不
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
纒等。無餘永斷。棄捨變吐。盡離染滅。寂靜隱
沒。皆名苦滅聖諦。何因縁故。即諸愛後有愛
喜倶行愛。彼彼喜愛。無餘永斷。棄捨變吐。盡
離染滅。寂靜隱沒。皆名苦滅聖諦。謂此四愛。
若未斷。未遍知。未滅未吐。後有苦果。相續
生起。若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後有苦果。
不復生起。故此永斷等。名苦滅聖諦。何因縁
故。即二愛三愛。復有三愛四愛五愛六愛及
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結縛隨眠
隨煩惱纒等。無餘永斷。棄捨變吐。盡離染滅。
寂靜隱沒。皆名苦滅聖諦。謂此諸法。若未斷
未遍知。未滅未吐。後有苦果。相續生起。若已
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後有苦果。不復生起。故
此永斷等。名苦滅聖諦。即此苦滅聖諦。亦名
室宅。亦名洲渚。亦名救護。亦名歸依。亦名應
趣。亦名無憂。亦名無病。亦名不死。亦名無
熾然。亦名無熱惱。亦名安隱。亦名清涼。亦
名寂靜。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安樂。亦名
不動。亦名涅槃。如説涅槃是眞苦滅。是諸沙
門究竟果故。如是斷等。名滅諦者。謂此名涅
槃眞實。是涅槃此名爲滅。眞實是滅。若佛出
世。若不出世。如是滅法。法住法界。一切如
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説。施設建立。分別開
示。令其顯了。謂此是涅槃。此是滅。此是涅
槃性。此是滅性。是眞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
虚。非倒非異。故名滅諦。名聖諦者。聖謂諸
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諦。謂彼於此。知見解了。
正覺爲諦。由是因縁。名苦滅聖諦。復次苦滅
聖諦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説。謂苦滅聖諦。過
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設如是名故
云何趣苦滅道聖諦。謂若道若聖行。於過去
未來現在。苦能永斷。能棄捨。能變吐。能盡。
能離染。能滅。能寂靜。能隱沒。此復是何謂八
支聖道。則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
勤正念正定。云何正見。謂聖弟子。於苦思惟
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
無漏作意相應。所有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
簡擇。解了等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
明慧行。毘鉢舍那。是名正見。云何正思惟。謂
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
作意相應所有思惟。等思惟近思惟。尋求。等
尋求。近尋求。推覓。等推覓。近推覓。令心於
法麁動而轉。是名正思惟。云何正語。謂聖弟
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
相應思擇力故。除趣邪命語四惡行。於餘語
惡行所得無漏。遠離。勝遠離。近遠離。極遠
離。寂靜律儀。無作無造。棄捨防護。船筏橋
梁。堤塘牆塹。於所制約。不踰不踰性。不越
不越性。無表語業。是名正語。云何正業。謂聖
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
意相應思擇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惡行。於餘
身惡行所得無漏。遠離乃至無表身業。是名
正業。云何正命。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
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思擇力故。於
趣邪命身語惡行所得無漏。遠離乃至身語
無表業。是名正命。云何正勤。謂聖弟子。於苦
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所
有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是
名正勤。云何正念。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
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所有念。隨念
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
明記性。是名正念。云何正定。謂聖弟子。於
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
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
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正定。如是所説八支聖
道。及餘無漏行。名趣苦滅道。如説聖行是眞
實。道究竟離苦趣涅槃。故如是聖行。名道諦
者。謂此名聖行眞實。是聖行此名爲道。眞實
是道。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道法。法住法
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説。施設建
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謂此是聖行。此是
道。此是聖行性。此是道性。是眞是實。是諦
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異。故名道諦。名聖諦
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諦。謂彼於此
知見解了。正覺爲諦。由是因縁。名趣苦滅道
聖諦。復次趣苦滅道聖諦者。是假建立名*想
言説。謂趣苦滅道聖諦。過殑伽沙佛及弟子。
皆共施設如是名故
  靜慮品第十一之一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苾芻衆。有四天道。令諸有情。未
淨者淨。淨者鮮白。何等爲四。謂有一類離欲
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
住。是名第一天道。復有一類。尋伺寂靜。内
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
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二天道。復有一類離喜
住捨。正念正知。身受樂聖説應捨。第三靜慮
具足住。是名第三天道。復有一類斷樂斷苦。
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
具足住。是名第四天道。如是四種。皆令有情
未淨者淨淨者鮮白
離欲惡不善法者。云何欲。謂貪亦名欲。欲界
亦名欲。五妙欲境亦名欲。今此義中。意説五
妙欲境名欲。所以者何。以五妙欲極可愛故。
極可醉故。極可欲故。極可樂故。極可貪故。極
可求故。極可悶故。極可縛故。極可希故。極可
繋故。此中名欲。然五妙欲。非眞欲體。眞欲體
者。是縁彼貪。如世尊説
    世諸妙境非眞欲 眞欲謂人分別貪
    妙境如本住世間 智者於中已除欲
此頌意言。可愛妙色聲香味觸。非眞欲體。眞
欲體者。謂縁彼生分別貪著。欲境如本。智者
於中名離欲故。尊者舍利子。有時爲人説如
是頌。爾時有一邪命外道。不遠而住。以頌難
詰舍利子言
    若世妙境非眞欲 眞欲謂人分別貪
    苾芻應名受欲人 起惡分別尋思故
時舍利子報外道言。起惡尋思。實名受欲。非
諸苾芻於世妙境。皆起不善分別尋思故。汝
不應作斯難詰。以頌反詰彼外道言
    若世妙境是眞欲 説欲非人分別貪
    汝師應名受欲人 恒觀可意妙色故
時彼外道。默不能答。彼師實觀可愛色故。
由此知欲是貪非境。爾時有一汲水女人。聞
上伽他。便説頌曰
    欲我知汝本 汝從分別生
    我更不分別 汝復從誰起
時復有一遏吒羅種。聞上伽他。亦説頌曰
    牟尼安隱眠 遇惡無愁惱
    心樂靜慮者 不遊戲諸欲
此頌意言。可愛妙境。皆非眞欲。於彼所起
分別貪愛。乃是眞欲。是故此中應作四句。一
有一類補特伽羅。於諸欲境。身離非心。謂如
有一剃除鬚髮。披服袈裟。正信出家。身參法
侶。心猶顧戀所受諸欲。數復發起猛利貪
愛。彼身出家。心猶未出。是名於欲身離非心。
二有一類補特伽羅。於諸欲境。心離非身。謂
如有一。雖有妻子。受用上妙田宅臥具香
鬘瓔珞衣服飮食受畜種種金銀珍寶驅役奴
婢僮僕作使。或時發起打罵等業。而於諸欲。
不生耽染。不數發起猛利貪愛。彼身在家。其
心已出。是名於欲心離非身。三有一類補特
伽羅。於諸欲境。身心倶離。謂如有一剃除鬚
髮披服袈裟正信出家身參法侶。於諸欲境。
心無顧戀。不數發起縁彼貪愛。失念暫起。深
生悔愧。彼身出家。其心亦出。是名於欲身心
倶離。四有一類補特伽羅。於諸欲境。身心倶
不離。謂如有一畜妻養子。受用上妙田宅臥
具香鬘瓔珞衣服飮食受畜種種金銀珍寶驅
役奴婢僮僕作使。發起種種打罵等業。復於
諸欲。深生耽染。數數發起猛利貪愛。彼身心
二種。倶不出家。是名於欲身心倶不離。云何
離欲謂於諸欲。遠離極遠離。空不可得。故名
離欲。云何惡不善法。謂五蓋。即貪欲蓋。瞋恚
蓋。惛沈睡眠蓋。掉擧惡作蓋。疑蓋。云何貪
欲蓋。謂於諸欲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
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内縛悕求。耽湎苦
集。貪類貪生。總名貪欲。如是貪欲。覆心蔽
心。障心纒心。隱心映心。裏心蓋心。故名爲
蓋。蓋即貪欲。故名貪欲蓋。云何瞋恚蓋。謂
於有情。欲爲損害内懷栽杌。欲爲擾惱。已瞋
恚。當瞋恚。現瞋恚。樂爲過患。極爲過患。意
極憤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戻。欲爲過患。已
爲過患。當爲過患。現爲過患。總名瞋恚。如
是瞋恚。覆心蔽心。乃至裏心蓋心。故名爲蓋。
蓋即瞋恚。故名瞋恚蓋。云何惛沈睡眠蓋。謂
身重性。心重性。身無堪任性。心無堪任性。身
惛沈性。心惛沈性。&MT90116;&MT02774;憒悶。總名惛沈。染
汚心品。所有眠夢。不能任持。心昧略性。總名
睡眠。如是所説。惛沈睡眠。覆心蔽心。乃至裏
心蓋心。故名爲蓋。蓋即惛沈睡眠。故名惛沈
睡眠蓋。云何掉擧惡作蓋。謂心不寂靜掉擧
等掉擧心掉擧性。總名掉擧。染汚心品所有
心變心懊心悔我惡作惡作性。總名惡作。如
是所説掉擧惡作。覆心蔽心。乃至裏心蓋心。
總名爲蓋。蓋即掉擧惡作故。名掉擧惡作
蓋。云何疑蓋。謂於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
疑惑。二分二路。猶豫疑箭。不決定。不究竟。
不審決。非已一趣。非當一趣。非現一趣。總説
爲疑。如是疑性。覆心蔽心。乃至裏心蓋心。故
名爲蓋。蓋即是疑。故名疑蓋。云何離惡不
善法。謂於如是惡不善法。遠離極遠離。空不
可得。故名離惡不善法
*説一切有部法蘊足論*卷第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第
  尊者大目乾連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靜慮品第十一之餘
有尋有伺者。云何尋。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
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
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總名爲尋。云何
伺。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伺察。遍伺察。近伺
察。隨行隨轉。隨流隨屬。總名爲伺。尋與伺。
何差別。令心麁性是尋令。心細性是伺。此復
如何。如打鍾時。麁聲暫發。細聲隨轉。麁聲
喩尋。細聲喩伺。搖鈴扣鉢。吹螺撃鼓。放箭
震雷。麁細二聲爲喩亦爾。又如衆鳥飛翔虚
空。鼓翼踊身。方得隨意。鼓翼喩尋。踊身喩伺。
是謂尋伺二相差別。云何有尋有伺。謂離欲
惡不善法者。心相應品。具有尋伺。離生喜樂
者。云何離。謂離欲。亦名離。離惡不善法。亦
名離。出家亦名離。色界善根。亦名離。初靜慮
亦名離。今此義中意。説初靜慮名離。云何喜。
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欣極欣。現前極欣。欣
性欣類。適意悦意。喜性喜類。樂和合。不別
離。歡欣悦豫。有堪任性。踊躍踊躍性。歡喜歡
喜性。總名爲喜。云何樂。謂離欲惡不善法者。
已斷身重性心重性。身不堪任性。心不堪任
性。所得身滑性。心滑性。身軟性。心軟性。身
堪任性。心堪任性。身離蓋性。心離蓋性。身輕
安性。心輕安性。身無燋惱性。心無燋惱性。身
調柔性。心調柔性。總名爲樂。云何離生喜樂。
謂前喜樂。因離依離。離所建立。由離勢力
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現。故説此名離生喜
樂。初者謂此靜慮。順次數中。最居首故。復
次此於九種次第定中。最在前故。靜慮者。謂
在此定中。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總此五支。名
初靜慮。如有頌言
    心隨貪欲行 或復隨瞋恚
    而修靜慮者 諸佛不稱譽
    惛睡蓋纒心 無知修靜慮
    身相雖安靜 諸佛不稱譽
    掉悔蓋纒心 諸根不寂靜
    雖勤修靜慮 諸佛不稱譽
    三寶四諦中 心懷猶豫者
    雖勤修靜慮 諸佛不稱譽
    遠離欲及惡 尋伺皆如理
    身柔軟安靜 受離生喜樂
    身如沐浴團 遍體皆津膩
    不強亦不弱 愛水不能漂
    尋伺等五支 賢聖仙所證
    總名初靜慮 諸佛所稱譽
在此定中。諸心意識。名初靜慮。倶有之心。諸
思等思。現前等思。已思當思。造心意業。名初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