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No. 1536_ 舍利子玄奘譯 ) in Vol. 26

[First] [Prev]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聞。有實耳識未受未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
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如是名爲不聞言
不聞聖言。有實已聞起不聞想。彼不隱覆此
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如是雖名
聖言。而不名不聞言不聞。彼實已聞故。云何
不覺言不覺聖言。答三識所受三識所了説
爲所覺。有實三識未受未了。彼不隱覆此想。
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覺。如是名爲不
覺言不覺聖言。有實已覺起不覺想彼不隱
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覺。如是
雖名聖言。而不名不覺言不覺。彼實已覺故。
云何不知言不知聖言。答意識所受意識所
了説爲所知。有實意識未受未了。彼不隱覆
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知。如是名
爲不知言不知聖言。有實已知起不知想。彼
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知。
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不知言不知。彼實已
知故
復次四非聖言者。一見言不見。二聞言不聞。
三覺言不覺。四知言不知。云何見言不見非
聖言。答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説爲所見。有實
眼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
直事。言我不見。如是名爲見言不見非聖言。
有實不見而起見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
此質直事。言我不見。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
名見言不見。彼實不見故。云何聞言不聞非
聖言。答耳識所受耳識所了説爲所聞。有實
耳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
直事。言我不聞。如是名爲聞言不聞非聖言。
有實不聞而起聞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
此質直事。言我不聞。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
名聞言不聞。彼實不聞故。云何覺言不覺非聖
言。答三識所受三識所了説爲所覺。有實三
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
事。言我不覺。如是名爲覺言不覺非聖言。有
實不覺而起覺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
質直事。言我不覺。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
覺言不覺。彼實不覺故。云何知言不知非聖
言。答意識所受意識所了説爲所知。有實意
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
事。言我不知。如是名爲知言不知非聖言。有
實不知而起知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
質直事。言我不知。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
知言不知。彼實不知故
復次四聖言者。一見言見。二聞言聞。三覺言
覺。四知言知。云何見言見聖言。答眼識所受
眼識所了説爲所見。有實眼識已受已了。彼
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見
如是名爲見言見聖言。有實不見而起見想。
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
見。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見言見。彼實不見
故。云何聞言聞聖言。答耳識所受耳識所了
説爲所聞。有實耳識已受已了。彼不隱覆此
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聞。如是名爲
聞言聞聖言。有實不聞而起聞想。彼不隱覆
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聞。如是雖
名聖言。而不名聞言聞。彼實不聞故。云何覺
言覺聖言。答三識所受三識所了説爲所覺。
有實三識已受已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
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覺。如是名爲覺言覺聖
言。有實不覺而起覺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
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覺。如是雖名聖言。而
不名覺言覺。彼實不覺故。云何知言知聖言。
答意識所受意識所了説爲所知。有實意識
已受已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
事。言我已知。如是名爲知言知聖言。有實不
知而起知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
直事。言我已知。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知言
知。彼實不知故
*説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一
  尊者舍利子説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五法品第六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衆言。具壽當知。佛於五法自
善通達。現等覺已爲諸弟子宣説開示。我等
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
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
諸天人衆。令獲殊勝義利安樂。五法云何。此
中有二嗢拕南頌。初嗢拕南曰
    初五法十種 謂蘊取妙欲
    慳趣蓋栽縛 下上結各五
有五蘊五取蘊五妙欲五慳五趣五蓋五心栽
五心縛五順下分結五順上分結
五蘊者。一色蘊二受蘊三想蘊四行蘊五識
蘊。云何色蘊。答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
現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
近。如是一切略爲一聚説名色蘊。云何受蘊。
答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内若
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
略爲一聚説名受蘊。云何想蘊。答諸所有想。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細
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爲一聚説
名想蘊。云何行蘊。答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
來若現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
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爲一聚説名行蘊。云何
識蘊。答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
内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
一切略爲一聚説名識蘊。此中諸所有色者。
云何名爲諸所有色。答盡所有色。謂四大種
及四大種所造諸色。如是名爲諸所有色。復
次盡所有色。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如是
名爲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
何過去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
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色。
云何未來色。答若色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
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
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色。云
何現在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
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
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
攝。是名現在色。若内若外者。云何内色。答若
色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内色。云何外色。
答若色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
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色。若麁若細者。云何
施設麁色細色。答觀待施設麁色細色。復如
何等。答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有見有對色
名麁。若觀待有見有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
細。若觀待無見無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麁。
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無見無對色名細。若
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麁。若觀待欲界色。
則色界色名細。若觀待不繋色。則色界色名
麁。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繋色名細。如是施設
麁色細色。如是名爲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者
云何施設劣色勝色。答觀待施設劣色勝色。
復如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色。則不善色
名劣。若觀待不善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勝。若
觀待無覆無記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劣。若觀
待有覆無記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勝。若觀待
有漏善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劣。若觀待無覆
無記色。則有漏善色名勝。若觀待無漏善色。
則有漏善色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色。則無漏
善色名勝。若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劣。若
觀待欲界色則色界色名勝。若觀待不繋色。
則色界色名劣。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繋色名
勝。如是施設劣色勝色。如是名爲若劣若勝。
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色。答過去未來色。云何
近色。答現在色。復次云何遠色。答若色過去
非無間滅。若色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色。云
何近色。答若色過去無間已滅。若色未來現
前正起是名近色。如是名爲若遠若近。如是
一切略爲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爲一聚。答推
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爲一聚。是故名爲如是
一切略爲一聚。説名色蘊者云何説名色蘊。
答於此色蘊顯色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爲
説名色蘊。諸所有受者。云何名爲諸所有受。
答盡所有受。謂六受身。何等爲六。謂眼觸
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如是名爲諸
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
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
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
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受。云何未
來受。答若受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
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
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受。云何現在
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
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
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
名現在受。若内若外者。云何内受。答若受
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内受。云何外受。答
若受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
續是名外受。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受細
受。答觀待。施設麁受細受復如何等。答若
觀待無尋唯伺受。則有尋有伺受名麁。若
觀待有尋有伺受。則無尋*唯伺受名細。若
觀待無尋無伺受。則無尋*唯伺受名麁。若
觀待無尋*唯伺受。則無尋無伺受名細。若
觀待色界受。則欲界受名麁。若觀待欲界受。
則色界受名細。若觀待無色界受。則色界
受名麁。若觀待色界受。則無色界受名細。
若觀待不繋受。則無色界受名麁。若觀待
無色界受。則不繋受名細。如是施設麁受細
受。如是名爲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
設劣受勝受。答觀待施設劣受勝受。復如何
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受。則不善受名劣。若
觀待不善受則有覆無記受名勝。若觀待無
覆無記受。則有覆無記受名劣。若觀待有覆
無記受。則無覆無記受名勝。若觀待有漏善
受。則無覆無記受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受。
則有漏善受名勝。若觀待無漏善受。則有漏
善受名劣。若觀待有漏善受。則無漏善受名
勝。若觀待色界受。則欲界受名劣。若觀待欲
界受。則色界受名勝。若觀待無色界受。則色
界受名劣。若觀待色界受。則無色界受名勝。
若觀待不繋受。則無色界受名劣。若觀待無
色界受。則不繋受名勝。如是施設劣受勝受。
如是名爲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受。
答過去未來受。云何近受。答現在受。復次云
何遠受。答若受過去非無間滅。若受未來非
現前起是名遠受。云何近受。答若受過去無
間已滅。若受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受。如是
名爲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爲一聚者。云何
一切略爲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爲
一聚。是故名爲如是一切略爲一聚説名受
蘊者。云何説名受蘊。答於此受蘊顯受顯蘊
顯身顯聚。是故名爲説名受蘊。諸所有想者。
云何名爲諸所有想。答盡所有想。謂六想身
何等爲六。謂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
生想。如是名爲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
現在者。云何過去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
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
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
名過去想。云何未來想。答若想未已起未已
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
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
未來想。云何現在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
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
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
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想。若内若外者。云何
内想。答若想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内想。
云何外想。答若想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
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想。若麁若細者。云何
施設麁想細想。答觀待施設麁想細想。復如
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想。則有尋有伺想
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想。則無尋唯伺想名
細。若觀待無尋無伺想。則無尋唯伺想名麁。
若觀待無尋唯伺想。則無尋無伺想名細。若
觀待色界想。則欲界想名麁。若觀待欲界想。
則色界想名細。若觀待無色界想。則色界想
名麁。若觀待色界想。則無色界想名細。若觀
待不繋想。則無色界想名麁。若觀待無色界
想。則不繋想名細。如是施設麁想細想。如是
名爲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想
勝想。答觀待施設劣想勝想。復如何等。答若
觀待有覆無記想。則不善想名劣。若觀待不
善想。則有覆無記想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
想。則有覆無記想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想。
則無覆無記想名勝。若觀待有漏善想。則無
覆無記想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想。則有漏
善想名勝。若觀待無漏善想。則有漏善想名
劣。若觀待有漏善想。則無漏善想名勝。若觀
待色界想。則欲界想名劣。若觀待欲界想則
色界想名勝。若觀待無色界想。則色界想名
劣。若觀待色界想。則無色界想名勝。若觀待
不繋想。則無色界想名劣。若觀待無色界想。
則不繋想名勝。如是施設劣想勝想。如是名
爲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想。答過去
未來想。云何近想。答現在想。復次云何遠想。
答若想過去非無間滅。若想未來非現前起
是名遠想。云何近想。答若想過去無間已滅。
若想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想。如是名爲若
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爲一聚者。云何一切略
爲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爲一聚。是
故名爲如是一切略爲一聚説名想蘊者。云
何説名想蘊。答於此想蘊。顯想顯蘊顯身顯
聚。是故名爲説名想蘊。諸所有行者。云何名
爲諸所有行。答盡所有行謂六行身。何等爲
六。謂眼觸所生行耳鼻舌身意觸所生行。如
是名爲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
云何過去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
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
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
行。云何未來行。答若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
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
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行。
云何現在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
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
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
世攝。是名現在行。若内若外者。云何内行。
答若行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内行。云何
外行。答若行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
若他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行。若麁若細者。
云何施設麁行細行。答觀待施設麁行細行。
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有尋有
伺行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行。則無尋*唯伺
行名細。若觀待無尋無伺行。則無尋*唯伺行
名麁。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無尋無伺行名
細。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麁。若觀待欲
界行則色界行名細。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
界行名麁。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細。
若觀待不繋行則無色界行名麁。若觀待無
色界行則不繋行名細。如是施設麁行細行。
如是名爲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
劣行勝行。答觀待施設劣行勝行。復如何等。
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行。則不善行名劣。若觀
待不善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勝。若觀待無覆
無記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劣。若觀待有覆無
記行。則無覆無記行名勝。若觀待有漏善行。
則無覆無記行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行。則
有漏善行名勝。若觀待無漏善行則有漏善
行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行。則無漏善行名勝。
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劣。若觀待欲界
行。則色界行名勝。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
行名劣。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勝。若
觀待不繋行。則無色界行名劣。若觀待無色
界行。則不繋行名勝。如是施設劣行勝行。如
是名爲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行
答過去未來行。云何近行。答現在行。復次云
何遠行。答若行過去非無間滅。若行未來非
現前起。是名遠行。云何近行
答若行過去無間已滅。若行未來現前正起
是名近行。如是名爲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
爲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爲一聚。答推度思惟
稱量觀察集爲一聚。是故名爲如是一切略
爲一聚。説名行蘊者。云何説名行蘊。答於此
行蘊顯行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爲説名行
蘊。諸所有識者。云何名爲諸所有識。答盡所
有識。謂六識身。何等爲六。謂眼識耳鼻舌身
意識。如是名爲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
現在者。云何過去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
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
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
名過去識。云何未來識。答若識未已起未已
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
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
未來識。云何現在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
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
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
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識。若内若外者。云
何内識。答若識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内
識。云何外識。答若識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
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識。若麁若細者。云
何施設麁識細識。答觀待施設麁識細識。復
如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識。則有尋有伺
識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識。則無尋。*唯伺
識名細。若觀待無尋無伺識。則無尋*唯伺
識名麁。若觀待無尋*唯伺識。則無尋無伺
識名細。若觀待色界識。則欲界識名麁。若觀
待欲界識。則色界識名細。若觀待無色界識。
則色界識名麁。若觀待色界識。則無色界識
名細。若觀待不繋識則無色界識名麁。若觀
待無色界識。則不繋識名細。如是施設麁識
細識。如是名爲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
施設劣識勝識。答觀待施設劣識勝識復如
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識。則不善識名劣。
若觀待不善識。則有覆無記識名勝。若觀待
無覆無記識。則有覆無記識名劣。若觀待有
覆無記識。則無覆無記識名勝。若觀待有漏
善識。則無覆無記識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
識。則有漏善識名勝。若觀待無漏善識。則有
漏善識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識。則無漏善識
名勝。若觀待色界識。則欲界識名劣。若觀待
欲界識。則色界識名勝。若觀待無色界識。則
色界識名劣。若觀待色界識。則無色界識名
勝。若觀待不繋識。則無色界識名劣。若觀待
無色界識。則不繋識名勝。如是施設劣識勝
識。如是名爲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
識。答過去未來識。云何近識答現在識。復次
云何遠識。答若識過去非無間滅。若識未來
非現前起。是名遠識。云何近識。答若識過去
無間已滅。若識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識。如
是名爲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爲一聚者。云
何一切略爲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
爲一聚。是故名爲如是一切略爲一聚。説
名識蘊者。云何説名識蘊。答於此識蘊顯識
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爲説名識蘊
五取蘊者。一色取蘊。二受取蘊。三想取蘊。四
行取蘊。五識取蘊。云何色取蘊。答若色有漏
隨順諸取於此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
煩惱。是名色取蘊。云何受取蘊。答若受有漏
隨順諸取於此諸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
煩惱。是名受取蘊。云何想取蘊。答若想有
漏隨順諸取於此諸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
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
隨煩惱。是名想取蘊。云何行取蘊。答若行有
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
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
隨煩惱。是名行取蘊。云何識取蘊。答若識有
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
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
隨煩惱。是名識取蘊
五妙欲者。一眼所識色。可愛可樂可喜可意。
此可愛色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眼所識色
妙欲。二耳所識聲。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
愛聲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耳所識聲妙欲。
三鼻所識香。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香
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鼻所識香妙欲。四舌
所識味。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味能引
諸欲隨順染著。名舌所識味妙欲。五身所識
觸。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觸能引諸欲
隨順染著。名身所識觸妙欲。云何眼所識色
妙欲。答若色欲界繋眼觸所生愛所縁。是名
眼所識色妙欲。云何耳所識聲妙欲。答若聲
欲界繋耳觸所生愛所縁。是名耳所識聲妙
欲。云何鼻所識香妙欲。答若香欲界繋鼻觸
所生愛所縁。是名鼻所識香妙欲。云何舌所
識味妙欲。答若味欲界繋舌觸所生愛所縁。
是名舌所識味妙欲。云何身所識觸妙欲。答
若觸欲界繋身觸所生愛所縁。是名身所識
觸妙欲
五慳者。一住處慳。二家慳。三色讃慳。四利養
慳。五法慳。云何住處慳。答若於住處顧戀繋
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此住處屬我非餘。
我於此處經行敷設。居止受用勿餘復得。彼
於住處顧戀繋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
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住
處慳。云何家慳。答若於施主家顧戀繋心。謂
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此施主家屬我非餘。我於
此家獨入獨出。往還親昵居止受用勿餘復
得。彼於施主家顧戀繋心。於他有情障礙遮
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
是名家慳。云何色讃慳。答若於色讃顧戀繋
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我獨得微妙好色。
衆所樂見顏貎端正。成就第一清淨圓滿。諸
顯形色餘無及者。願我獨得廣大名稱善聲
善譽。遍諸方維一切世間。皆共讃頌餘無及
者。*唯我善知受用飮食。及餘資具令所飮
食。隨時消化資具長養。面色光澤皮膚細軟。
衆所愛樂餘不能及。唯我善知冠帶衣服。及
諸嚴具莊飾形貎。令極顯好餘皆不及。彼於
色讃顧戀繋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
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色讃
慳。云何利養慳。答若於利養顧戀繋心。謂如
有一作如是念。願我獨得世間利養。餘不能
得願獨差我。受諸利養不差餘人。願獨知我
具大福慧。隨時布施衣服飮食。臥具醫藥及
餘資財。一切世間無及我者。彼於利養顧戀
繋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
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利養慳。云何法
慳。答若於教法顧戀繋心。謂如有一作如是
念。願我獨能宣説正法。餘皆不能願我獨能。
令他誦念餘皆不能。願我獨能。問答決擇餘
皆不能。願我獨能持素怛纜。及毘奈耶阿
毘達磨。餘皆不能。願我獨能分別解釋善理
教者。所造諸論及自能造。餘皆不能。彼於教
法顧戀繋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
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法慳
五趣者。一地獄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
五天趣。云何地獄趣。答與諸地獄一性一類。
衆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地獄
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地獄趣。復次
由上品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
多所作。往於地獄生地獄中結地獄生。是名
地獄趣。復次地獄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増語。
想等想施設言説。故名地獄趣。云何傍生趣。
答與諸傍生一性一類。衆同分等依得事得處
得。若諸所有生傍生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
識是名傍生趣。復次由愚鈍身惡行語惡行
意惡行。往於傍生生傍生中結傍生生。是名
傍生趣。復次傍生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増語。
想等想施設言説。故名傍生趣。云何鬼趣。答
與諸鬼衆一性一類。衆同分等依得事得處
得。若諸所有生鬼界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
識是名鬼趣。復次由慳吝身惡行語惡行意
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鬼界生鬼界
中結鬼界生。是名鬼趣。復次鬼趣者。是名是
號異語増語。想等想施設言説。故名鬼趣。云
何人趣。答與諸人衆一性一類。衆同分等依
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人中已。無覆無記
色受想行識是名人趣。復次由下品身妙行
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人
中生於人中結人中生。是名人趣。復次人趣
者。是名是號異語増語。想等想施設言説。
故名人趣。云何天趣。答與諸天衆一性一類。
衆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天上
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天趣。復次由
上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
所作。往於天上生於天上結天上生。是名天
趣。復次天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増語。想等
想施設言説。故名天趣
*説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一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二
  尊者舍利子説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五法品第六之二
五蓋者。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
四掉擧惡作蓋。五疑蓋。貪欲蓋者。云何貪欲。
答於諸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
迷悶耽嗜。遍耽嗜内縛希求。耽湎苦集貪類
貪生。是名貪欲。云何貪欲蓋。答由此貪欲障
心蔽心。鎭心隱心蓋心覆心纒心裹心。故名
貪欲蓋。瞋恚蓋者。云何瞋恚。答於諸有情欲
爲損害。内懷栽𦽆欲爲擾惱。已瞋當瞋現瞋。
樂爲過患極爲過患意極憤恚。於諸有情各
相違戻欲爲過患。已爲過患當爲過患現爲
過患。是名瞋恚。云何瞋恚蓋。答由此瞋恚障
心蔽心鎭心。隱心蓋心覆心纒心裹心。故名
瞋恚蓋。惛沈睡眠蓋者。云何惛沈。答所有身
重性心重性。身不調柔性心不調柔性。身惛
沈心惛沈&MT90116;&MT02774;憒悶。是名惛沈。云何睡眠。答
染汚心中所有眠夢。不能任持心昧略性是
名睡眠。云何惛沈睡眠蓋。答由此惛沈睡眠
障心蔽心鎭心。隱心蓋心覆心纒心裹心。故
名惛沈睡眠蓋。掉擧惡作蓋者。云何掉擧。答
諸有令心不寂不靜。掉擧等掉擧心掉擧性。
是名掉擧。云何惡作。答染汚心中所有令心
變悔惡作惡作性。是名惡作。云何掉擧惡作
蓋。答由此掉擧惡作障心蔽心鎭心。隱心蓋
心覆心纒心裹心。故名掉擧惡作蓋。疑蓋者
云何疑。答於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
二分二路。躊躇猶豫猶豫箭不悦。不悦行不
決度不悟入。非已一趣非當一*趣非現一
*趣。是名疑。云何疑蓋。答由此疑故障心蔽
心鎭心。隱心蓋心覆心纒心裹心。故名疑蓋」
五心栽者。云何爲五。具壽當知。如有一類於
大師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
於大師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
名第一。於大師所心栽未斷未遍知。如有一
類於正法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
信。若於正法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
信。是名第二。於正法所心栽未斷未遍知。如
有一類於所學處。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
無淨信。若於所學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
無淨信。是名第三。於所學處心栽未斷未遍
知。如有一類於教誡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
解無淨信。若於教誡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
解無淨信。是名第四。於教誡所心栽未斷未
遍知。如有一類。於諸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
法久修梵行。乃至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
共所稱讃護念敬愛。於是有智梵行者所。瞋
恚毀罵陵辱觸惱。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
於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
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稱讃護念敬
愛。如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陵辱觸惱
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五。於諸有智
梵行者所。心栽未斷未遍知。若於大師疑惑
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一。於大
師所。心栽未斷未遍知者。云何大師。答謂諸
如來應正等覺是名大師。云何於大師所疑
惑猶豫。答於諸如來應正等覺。發起種種疑
惑猶豫。是名於大師所疑惑猶豫。云何不悟
入無勝解無淨信。答若於大師生起種種疑
惑猶豫。便於彼斷不能發起。隨順心隨順欲
隨順信。隨順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不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