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No. 1536_ 舍利子玄奘譯 ) in Vol. 26

[First] [Prev]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六
  尊者舍利子説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三法品第四之
三住者。一天住。二梵住。三聖住。天住云何。
答謂四靜慮。何等爲四。謂離欲惡不善法有
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説乃
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如世尊爲吠那補
婆羅門説。梵志當知。若時我於世間四靜慮
中。隨爲一靜慮故行。爾時我爲天住而行。若
時我於世間四靜慮中。隨爲一靜慮故住或
坐或臥。爾時我爲天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
世間四靜慮中。隨於一靜慮親近數習。殷重
無間勤修不捨。是名天住。梵住云何。答謂四
無量。何等爲四。謂慈悲喜捨。如世尊爲吠那
補*梨婆羅門説。梵志當知。若時我於四無量
中。隨爲一無量故行。爾時我爲梵住而行。若
時我於四無量中。隨爲一無量故住或坐或
臥。爾時我爲梵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四
無量中隨於一無量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
不捨。是名梵住。聖住云何。答謂四念住四正
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如
世尊爲吠那補*梨婆羅門説。梵志當知。若時
我於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隨爲一出離遠
離所生善法故行。爾時我爲聖住而行。若時
我於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隨爲一出離遠
離所生善法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爲聖住
而住或坐或臥。如是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
隨於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親近數習殷重無
間勤修不捨。是名聖住
三定者。一有尋有伺三摩地。二無尋唯伺三
摩地。三無尋無伺三摩地。云何有尋有伺三
摩地。答若三摩地尋倶伺倶。尋等起伺等起。
尋相應伺相應。依尋伺轉心住等住。廣説乃
至心一境性。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云何無
尋唯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非尋倶唯伺倶。
非尋等起唯伺等起。尋不相應唯伺相應。尋
已止息唯依伺轉心住等住。廣説乃至心一
境性。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云何無尋無伺
三摩地。答若三摩地非尋倶非伺倶。非尋等
起非伺等起。尋不相應伺不相應。若尋若伺
倶已止息心住等住。廣説乃至心一境性。是
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
示導。神變示導者。云何神變云何示導。而
説神變示導耶。答神變者。謂諸神變現神變
已神變當神變。謂諸所有變一爲多變多爲
一。或顯或隱。若知若見。各別領受牆壁山巖
崖岸等障身過無礙。如是廣説乃至梵世身
自在轉。是名神變。示導者。謂有苾芻雖於多
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若不令他知見。但名
神變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於多種神
變境界各別領受。亦能令他知見名神變自
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説神變示導。要能令他
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神變。亦名示
導。由此説名神變示導。記心示導者。云何記
心云何示導。而説記心示導耶。答記心者。如
世尊説。苾芻當知。謂有一類或。由占相或由
言説。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
變。或隨記過去。或隨記未來。或隨記現在。或
隨記久所作。或隨記久所説。或隨記少。謂
隨記心。或隨記多。謂隨記心所法。諸所隨記
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或有一類不由占相不
由言説隨記他心。然由天神或由非人。聞彼
聲故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
變。廣説如前。或有一類不由天神不由非人。
聞彼聲故隨記他心。然由内心知他有情心
所尋伺。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
轉變。廣説如前。復有一類不由内心。知他有
情心所尋伺。隨記他心。然由現見他有情住
無尋無伺三摩地。見已念言。如是具壽。無尋
無伺意行微妙。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
此如此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
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
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是名記心。示導
者。謂有苾芻。雖由占相或由言説隨記他心。
廣説乃至。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
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若不
令他知見。但名記心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
芻或由。占相或由言説隨記他心。廣説乃至。
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
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亦能令他知見
名記心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説記心示導。
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記
心亦名示導。由此説名記心示導。教誡示導
者。云何教誡云何示導。而説教誡示導耶。答
教誡者如世尊説。苾芻當知。謂有苾芻爲他
宣説。此是苦聖諦應遍知。此是苦集聖諦應
永斷。此是苦滅聖諦應作證。此是趣苦滅道
聖諦應修習。是名教誡。示導者。謂有苾芻雖
能爲他宣説。此是苦聖諦應遍知。乃至此是
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若他聞已不起諦順
忍。不得現觀邊世俗智。但名教誡自在不名
示導。若有苾芻能爲他宣説。此是苦聖諦應
遍知。乃至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亦能
令他聞已起諦順忍。得現觀邊世俗智。名教
誡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説教誡示導。要能
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教誡亦
名示導。由此説名教誡示導
三清淨者。一身清淨。二語清淨。三意清淨。身
清淨云何。答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
復次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復次諸
所有學身業。諸所有無學身業。諸所有善非
學非無學身業。如是一切名身清淨。語清淨
云何。答離虚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
穢語。復次諸所有學語業。諸所有無學語業。
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語業。如是一切名語
清淨。意清淨云何。答無貪無瞋正見。復次諸
所有學意業。諸所有無學意業。諸所有善非
學非無學意業。如是一切名意清淨。如是世
尊説
    身語意淨中 我説無漏淨
    名圓滿清淨 能永淨諸惡
三寂默者。一身寂默。二語寂默。三意寂默。身
寂默云何。答無學身律。儀名身寂默。語寂默
云何。答無學語律儀。名語寂默。意寂默云何。
答無學心。名意寂默。如世尊説
    身語意默中 我説無漏默
    名圓滿寂默 永寂諸惡故
三増上者。一世増上。二自増上。三法増上。世
増上云何。答如世尊説。有諸苾芻居阿練若。
或在樹下或住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今
此世間有多衆集。夫衆集處必有天神。成就
天眼具他心智。若近若遠皆能覩見。心劣心
勝悉能了知。我若發生不善尋伺。能爲諸惡
耽嗜所依。則諸天神現知見我。既知見已互
相謂言。今應共觀此善男子。已能厭俗正信
出家。云何復生不善尋伺。能爲諸惡耽嗜所
依。又於世間大衆集處。或現有佛及佛弟子。
成就天眼具他心智。若近若遠皆能覩見。心
劣心勝悉能了知。我若發生不善尋伺。能爲
諸惡耽嗜所依。則諸聖衆現知見我。既知見
已互相謂言。今應共觀此善男子。已能厭俗
正信出家。云何復生不善尋伺。能爲諸惡耽
嗜所依。復作是念。彼諸世間雖見知我而不
及我自審了知。故我今應自審觀察。勿生如
是不善尋伺。能爲諸惡耽嗜所依。彼因如是
自審知見。發勤精進身心輕安。遠離惛沈安
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癡。彼由世間増上
力故。能斷不善修諸善法。如是世間増上勢
力。起善有漏或無漏道。名世増上。自増上云
何。答如世尊説。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
下或住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我已厭俗
正信出家。不應復生不善尋伺。能爲諸惡耽
嗜所依。數數宜應自審觀察。勿生如是不善
尋伺。能爲諸惡耽嗜所依。彼因如是自審知
見。發勤精進身心輕安。遠離惛沈安住正念。
心定一趣制伏愚癡。彼由自我増上力故。能
斷不善修諸善法。如是自我増上勢力。起善
有漏或無漏道。名自増上。法増上云何。答如
世尊説。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下或住
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一切如來應正等
覺。所説之法善説現見。離諸熱惱隨順應時。
來觀來嘗智者内證。如是正法我已了知。不
應復生不善尋伺。能爲諸惡耽嗜所依。數數
宜應自審觀察。勿生如是不善尋伺。能爲諸
惡耽嗜所依。彼因如是自審知見。發勤精進
身心輕安。遠離惛沈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
伏愚癡。彼由正法増上力故。能斷不善修諸
善法。如是正法増上勢力。起善有漏或無漏
道。名法増上。如世尊説
    世無有智者 樂作諸惡業
    彼能自通達 諦實虚妄故
    賢善者能證 不應自輕
    應常省己惡 有便無隱覆
    世現有天神 佛及佛弟子
    恒見知愚者 造作諸惡行
    是故世増上 自法増上力
    能斷不善法 修法隨法行
    我説有勇健 能摧伏魔軍
    度生老病死 證彼永寂滅
三無上者。一行無上。二智無上。三解脱無上。
行無上云何。答無學八支聖道。是名行無上。
智無上云何。答無學八智。是名智無上。解脱
無上云何。答盡智無生智。是名解脱無上
三明者。謂無學三明。一無學宿住隨念智作
證明。二無學死生智作證明。三無學漏盡智
作證明。云何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答如
實憶知諸宿住事。謂如實憶知過去世。或一
生。或十生。或百生。或千生。或百千生。或多
百生。或多千生。或多百千生。或壞劫或成劫。
或壞成劫。或多壞劫。或多成劫。或多壞成
劫。我於如是有情聚中。曾作如是名如是種
如是姓。曾食如是食。曾受如是苦如是樂。曾
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我曾從
彼處死生於此處。復從此處死生於彼處。於
如是等若形相若因縁若言説無量種宿住
事。皆能隨念如實憶知。是名無學宿住隨念
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前生相續
智。是名明。云何無學死生智作證明。答以淨
天眼超過於人。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若好色
若惡色。若劣若勝。若往善趣。若往惡趣。如是
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
發起邪見毀謗賢聖。成就邪見業法受因。由
此因縁身壞命終。墮諸惡趣生地獄中。如是
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
發起正見讃歎賢聖。成就正見業法受因。由
此因縁身壞命終。昇諸善趣生於天中。於如
是等諸有情類業果差別。皆如實知。是名無
學死生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自
業智。是名明。云何無學漏盡智作證明。答如
實知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
趣苦滅道聖諦。彼如是知如是見。心解脱。欲
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無明漏心解脱。已如
實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
後有。是名無學漏盡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
是明。答知漏盡智。是名明。如世尊説
    牟尼如宿住 見善惡趣別
    了生死已盡 得究竟通慧
    知心永解脱 貪等一切漏
    成就三明故 名具三明者
  集異門足論四法品第五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衆言。具壽當知。佛於四法自
善通達現等覺已。爲諸弟子宣説開示。我等
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
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
諸天人衆。令獲殊勝義利安樂。四法云何。此
中有五嗢拕南頌初嗢*拕南曰
    初四法有十 念斷神慮諦
    想無量無色 聖種果各四
有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四靜慮。四聖諦。
四想。四無量。四無色。四聖種。四沙門果
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
法念住。身念住云何。答十有色處及法處所
攝色。是名身念住。受念住云何。答六受身。謂
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是名受念住。
心念住云何。答六識身。謂眼識乃至意識。是
名心念住。法念住云何。答受蘊所不攝無色
法處。是名法念住。復次身増上所生諸善有
漏及無漏道。是名身念住。受増上所生諸善
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受念住。心増上所生諸
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心念住。法増上所生
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法念住。復次縁身
慧名身念住。縁受慧名受念住。縁心慧名心
念住。縁法慧名法念住
四正斷者。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
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一。爲令未生惡不
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
第二。爲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
心持心。是名第三。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
修滿倍増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
心持心。是名第四。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
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答爲斷
已生惡不善法。増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
道。如是名爲第一正斷。爲令未生惡不善法
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
答爲遮未生惡不善法。増上所起諸善有漏
及無漏道。如是名爲第二正斷。爲令未生善
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
答爲起未生善法増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
道。如是名爲第三正斷。爲令已生善法堅住
不忘修滿倍増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
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答爲増已生善法増
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爲第四
正斷
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
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
就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云何欲
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欲増上所生諸善
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
足。云何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勤増上
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勤三摩地斷
行成就神足。云何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答心増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心
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云何觀三摩地斷行
成就神足。答觀増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
道。是名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四靜慮者。謂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
四靜慮。云何初靜慮。答初靜慮所攝善五蘊。
是名初靜慮。云何第二靜慮。答第二靜慮所
攝善五蘊。是名第二靜慮。云何第三靜慮。答
第三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第三靜慮。云何
第四靜慮。答第四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第
四靜慮
四聖諦者。一苦聖諦。二苦集聖諦。三苦滅聖
諦。四趣苦滅道聖諦。云何苦聖諦。答五取蘊。
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是名苦聖諦。云何苦集聖諦。答諸有漏因。是
名苦集聖諦。云何苦滅聖諦。答擇滅無爲。是
名苦滅聖諦。云何趣苦滅道聖諦。答諸學法
無學法是名趣苦滅道聖諦
四想者。一小想二大想。三無量想。四無所有
想。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狹小諸色。謂或思
惟青瘀。或思惟膿爛。或思惟破壞。或思惟膖
脹。或思惟骸骨。或思惟骨鎖。或思惟地。或思
惟水。或思惟火。或思惟風。或思惟青。或思惟
黄。或思惟赤。或思惟白。或思惟諸欲過患。或
思惟出離功徳。與此倶行諸想等想。現前等
想已想當想。是名小想。大想云何。答作意思
惟廣大諸色而非無邊。謂或思惟青瘀。廣説
如前。是名大想。無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廣
大諸色其量無邊。謂或思惟青瘀。廣説如前。
是名無量想。無所有想云何。答此即顯示無
所有處想
四無量者。一慈無量。二悲無量。三喜無量。四
捨無量。慈無量云何。答諸慈及慈相應受想
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
行。是名慈無量。悲無量云何。答諸悲及悲相
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
不相應行。是名悲無量。喜無量云何。答諸喜
及喜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
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喜無量。捨無量云何。
答諸捨及捨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
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捨無量
四無色者。一空無邊處。二識無邊處。三無所
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空無邊處云何。答空
無邊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
受想行識。是名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云何。答
識無邊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
有受想行識。是名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云何。
答無所有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
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
處云何。答非想非非想處略有二種。一定二
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及有一類定所
等起心不相應行。即滅想受定。是名非想非
非想處
四聖種者。一有苾芻。隨得衣服便生喜足。讃
歎喜足不爲求覓衣服因縁。令諸世間而生
譏論。若求不得終不懊歎。引頸希望撫胸迷
悶。若求得已如法受用。不生染著耽嗜迷悶
藏護貯積。於受用時能見過患。正知出離。彼
由隨得衣服喜足。終不自擧陵篾於他。而
能策勤正知繋念。是名安住古昔聖種。二有
苾芻。隨得飮食便生喜足。廣説如前。三有苾
芻。隨得臥具便生喜足。廣説如前。四有苾芻。
愛斷樂斷精勤隨學於斷愛樂。愛修樂修精
勤隨學於修愛樂。彼由如是斷修愛樂。終不
自擧*陵*篾於他。而能策勤正知繋念。是名
安住古昔聖種。隨得衣服喜足聖種云何。答
隨得衣服喜足増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
道。是名隨得衣服喜足聖種。隨得飮食喜足
聖種云何。答隨得飮食喜足増上。所生諸善
有漏及無漏道。是名隨得飮食喜足聖種。隨
得臥具喜足聖種云何。答隨得臥具喜足増
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隨得臥具
喜足聖種。愛樂斷修聖種云何。答愛樂斷修
増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愛樂斷
修聖種
四沙門果者。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
四阿羅漢果。預流果云何。答預流果有二種。
一有爲二無爲。有爲預流果者。謂證預流果
時所有學法。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有
爲預流果。無爲預流果者。謂證預流果時所
有擇滅。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無爲預
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應知亦爾。阿羅漢果云
何。答阿羅漢果有二種。一有爲二無爲。有爲
阿羅漢果者。謂證阿羅漢果時所有無學法。
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有爲阿羅漢果。
無爲阿羅漢果者。謂證阿羅漢果時所有擇
滅。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無爲阿羅
漢果
第二嗢柁南
    二四法有九 謂支淨智力
    處蘊依迹法 各四智有二
有四預流支四證淨四智四力四處四蘊四依
四法迹四應證法。智有二門餘八各一
四預流支者。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
理作意。四法隨法行。云何親近善士。答善士
者。謂佛及弟子。復次諸有補特伽羅具戒具
徳。離諸瑕穢成調善法。堪紹師位成就勝徳。
知羞悔過善守好學。具知具見樂思擇愛稱量
喜觀察。性聰敏具覺慧。息追求有慧類。離貪
趣貪滅。離瞋趣瞋滅。離癡趣癡滅。調順趣調
順。寂靜趣寂靜。解脱趣解脱。具如是等諸勝
功徳。是名善士。若能於此所説善士。親近承
事恭敬供養。如是名爲親近善士。云何聽聞
正法。答正法者謂前説善士未顯了處爲正
顯了。未開悟處爲正開悟。以慧通達深妙句
義。方便爲他宣説施設安立開示。以無量門
正爲開示。苦眞是苦。集眞是集。滅眞是滅。
道眞是道。如是等名正法。若能於此所説正
法。樂聽樂聞。樂受持樂究竟。樂解了樂觀察。
樂尋思樂推究。樂通達樂觸樂證樂作證。爲
聞法故不憚艱辛。爲受持故數以耳根。對説
法音發勝耳識。如是名爲聽聞正法。云何如
理作意。答於耳所聞耳識所了無倒法義。
耳識所引令心專注。隨攝等攝作意發意。審
正思惟心警覺性。如是名爲如理作意。云何
法隨法行。答如理作意所引出離。遠離所生
諸勝善法。修習堅住無間精勤。如是名爲法
隨法行
四證淨者。如契經説。成就四法説名預流。何
等爲四。一佛證淨。二法證淨。三僧證淨。四聖
所愛戒。云何佛證淨。答如世尊説。苾芻當知。
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
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
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彼以此
相隨念諸佛。見爲根本證智相應諸信信性。
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
是名佛證淨。云何法證淨。答如世尊説。苾芻
當知。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謂佛正
法善説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内證。
彼以此相隨念正法。見爲根本證智。相應諸
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
*澄心淨。是名法證淨。云何僧證淨。答如世
尊説。苾芻當知。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於
僧。謂佛弟子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
法行和敬行。隨法行。於此僧中有預流向有
預流果。有一來向有一來果。有不還向有不
還果。有阿羅漢向有阿羅漢果。如是總有四
雙八隻補特伽羅佛弟子衆。戒具足。定具足。
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智見具足。應請應屈
應恭敬無上福田。世所應供。彼以此相隨念
於僧。見爲根本證智相應諸信信性。現前信
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是名僧
證淨。云何聖所愛戒。答無漏身律儀語律儀
命清淨。是名聖所愛戒。問何故名爲聖所愛
戒。答聖謂諸佛及佛弟子。彼於此戒愛慕欣
喜忍順不逆。是故名爲聖所愛戒。諸預流者
成就此四
*説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卷第六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七
  尊者舍利子説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四法品第五之二
四智者。謂法智類智他心智世俗智。法智云
何。答縁欲界行諸無漏智。縁欲界行因諸無
漏智。縁欲界行滅諸無漏智。縁欲界行能斷
道諸無漏智。復次縁法智及縁法智地諸無
漏智。是名法智。類智云何。答縁色無色界行
諸無漏智。縁色無色界行因諸無漏智。縁色
無色界行滅諸無漏智。縁色無色界行能斷
道諸無漏智。復次縁類智及縁類智地諸無
漏智。是名類智。他心智云何。答若智修所成
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欲色界和合
現前他心心所。及一分無漏他心心所。是名
他心智。世俗智云何。答諸有漏慧。是名世
俗智
復有四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苦智云何。
答於五取蘊。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無漏
智。是名苦智。集智云何。答於有漏因思惟因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