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寶積經論 (No. 1523_ 菩提流支譯 ) in Vol. 26

[First] [Prev]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523

大寶積經論卷第一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世間救 苦海度彼岸
    大悲降魔怨 我釋寶積經
    莊嚴十六種 眞實微妙義
    欲令法久住 自利利他故
問曰。汝欲釋寶積經。應先釋此法。問以何
義故。名爲寶積。答曰。大乘法寶中。一切諸
法差別義攝取故。所有大乘法寶中。諸法差
別相者。彼盡攝取義故。名曰寶積。一聚。二
積。三陰。四合和。義一名異。是中一切大乘法
中。如來爲諸菩薩。十六種相差別説法。何者
十六種相。一法邪行相。如是菩薩行邪行已。
名爲行邪行相。二正行相。如是菩薩行正行
已。名爲行正行相。三行正行利益相。菩薩住
正行已。名法行等行善行。四行法行諸相差
別。五於諸菩薩所生慈心相。爲令生敬重心
行説相故。六菩薩住正行學戒相故。七聲聞
戒與菩薩戒中。説優劣勝如相故。八菩薩善
學菩薩戒已。能與世間智等。饒益他行。差
別相故。九受彼菩薩藏時。教修聲聞戒相差
別。十不善學沙門相差別故。十一不學沙門
相差別故。十二住假名行相差別故。十三住
眞實行相差別故。十四如來方便化度衆生
相差別故。十五説微密語相差別故。十六於
菩薩藏中得教誨已。善信有益相差別故。大
乘經中。如來爲諸菩薩説如是等十六種相
差別法故。彼法門中。此一切諸相現所説故。
彼大乘法寶中。所有諸相盡攝取故。此妙法
門名爲寶積。問曰。云何彼大乘正法寶中所
有諸相。而此法門中所攝取成。答曰。迦葉有
四法退失智慧。如是等黒朋所攝八種四句。
邪行相差別故。迦葉菩薩有得四大伏藏。
如是等六種四句所攝。正行利益相差別。如
是此諸二十二四句。具説染淨退益之事。迦
葉。名菩薩者。非但名字名爲菩薩。如是等
有三十二種相差別。應知。迦葉。菩薩功徳無
量無邊。我當以譬喩演説如是十九喩。所明
諸相差別。應知迦葉。菩薩欲學此大寶積經。
乃至其燈明者聖慧根是。其黒闇者諸結業
是。是名住正行中攝諸戒相差別。應知。迦
葉。譬如種在空中而能生長者。從本以來無
有是處。乃至能出無量百千聲聞辟支佛報。
如是等明聲聞戒喩。菩薩戒中。勝劣相差別
攝故。應知。爾時世尊復告大迦葉言。乃至從
本以來畢竟淨故。如是等攝取世間出世間
智。饒益他行事差別相。應知。迦葉。汝等觀
内莫外逃走。乃至出家人有二種病。何等爲
二。一者懷増上慢而自伏心。二者壞他發大
乘心。如是等攝取受彼菩薩藏時。教修聲聞
戒相差別。應知。迦葉。沙門沙門者。以何義
故名爲沙門。復云何沙門。迦葉。有四種沙
門。乃至如是普明。是名菩薩速疾法通。如
是等攝前三種沙門不善學沙門相差別應
知。爾時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希有希
有。此大寶積經。行大乘者而能作利益。乃至
讀誦受持書寫此大寶積經。彼人即供養一
切諸佛。如是等於菩薩得教授已。善信有益
相差別攝故。應知。如是大乘中所説。十六
種諸法相差別攝取故。此法門名爲寶積。應
知耳。佛住王舍大城。問曰。何故初明住處。
答曰。佛住此處者。欲令敬重彼處故。重福衆
生敬此處故。増長善根。是故先明住處。問
曰。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説。非餘城郭。答曰。
釋此法門法王住處故。喩如王舍王所止住。
故明王舍。此大法門亦復如是。法王住處。釋
成此義故。説住王舍城。問曰。何故唯在耆闍
崛山非餘方中。答曰。説此大乘法。比於聲
聞縁覺乘中増上義故。増上自利利他行故。
與大比丘衆八千人倶。菩薩萬六千人倶。問
曰。既因菩薩明此法門。以是義故。應説菩薩
大名稱衆。説聲聞衆有何義也。答曰。説聲聞
衆。若有聲聞於大乘中所有疑心。爲除彼疑
故。若有不定助成正信。若有自謂得清淨
者。爲欲捨離彼淨心故。復有聲聞。謂盡諸結
於佛法中無復所修。所謂滅諸煩惱等障。心
生逮得己利。爲欲捨離彼慢心故。此法門中。
爲諸菩薩説煩惱障滅。因彼煩惱障及滅智
障。亦非餘所説。勝於聲聞縁覺中得上果
報。問曰。聲聞衆數。此諸菩薩從何而至。答
曰。未來世中有疑惑者。爲令除彼疑惑故。經
家所説。從他方諸佛國土而來集會。問曰。何
故説言皆得不退轉也。答曰。皆得不退轉者。
已得具足四忍故。一生得者。聞説此法堪爲
器故。問曰。是諸菩薩從他方諸佛國土而來。
此土成有何益。彼世界中是諸如來各自説
法。答曰。爲益衆生故。此世界中亦有衆生。彼
諸菩薩本所化受。既見本同修諸行故。是則
樂見。及本所化諸菩薩法。以復受是行。餘方
亦有無量諸佛。爲令生渇仰敬重諮請親近
之心。説無量佛故。令諸衆生生堪得心起勇
猛精進不生疲惓。復是釋迦如來本所化故。
憶本化度。修諸願行事。從他方來親近如來。
問曰。何故明菩薩多説聲聞少。答曰。説菩薩
衆多者。此法門中所辯諸行。彼盡因爲諸菩
薩説。問曰。何故先説聲聞衆。答曰。因彼加持
所説法故。問曰。何故説言從他方來集會。皆
得一生者。説懈怠我慢故令不生。往求於正
法。對治此患故。言自樂法故。從他方來集會。
不爲順他心故。釋成遠來諸佛世界中。此諸
菩薩已得佛位。尚爲法來。況於餘者云何不
來。問曰。如來何故。但對迦葉説此法門。不對
菩薩。答曰。如來告大迦葉時。知堪能説故。唯
未知覺復未正信。以釋成堪知覺信大乘義
故。是中邪行所攝。八種四句。上上相釋漸次
應知。第一四句。説退失智慧邪行相事。第二
四句。退失智慧已忘於正念。第三四句。滅正
念已令滅白法。第四四句。滅白法已。似非菩
薩行惡心相。第五四句。行惡心相已難調伏
故。第六四句。難調伏已行於邪盜。第七四
句。行邪*盜已。不應親近而能親近。第八四
句。不應親近而能親近已。令不助菩薩行成
於邪行。對治此故。正行所攝亦有八四句。上
上相釋漸次應知。第一四句。説爲滿足助道
智已令不忘正念。第二四句。令不忘正念助
道智増長故。第三四句。不忘正念已増長白
法。第四四句。増長白法已。行似菩薩心想
行故。第五四句。行不惡心事善調伏故。第六
四句。善調伏已行於正道。第七四句。既行正
道已。應親近者而能親近。第八四句。應親近
而能親近已。令隨菩薩所行諸行成於正行。
先所説正行利益。有六種四句。上下相釋漸
次應知。第一四句。菩薩如是多行正行已。習
成福徳智慧。第二四句。依功徳智慧習成已。
令得障淨。第三四句。依障淨已。令一切法
門助習通達一法門故。第四四句。依習一切
白法門已。一切相一切種。利益一切衆生故。
復修行無量功徳。第五四句。既修行無量功
徳已。令過無明住地。第六四句。依過無明住
地已。令得無障礙地。是名此諸二十二四句
之中所説漸次。自此已後。還彼前四句次第
解釋説。應知。經言。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
慧。問曰。以何義故發此説。答曰。修大乘者。
爲得無上菩提方便故。愚癡者爲令示現故。
放逸者令正勸故。怯弱小心者。令助慰喩
使發大意故。已行正行者。爲令讃歎故。問曰。
明四法者。此數無義而説自體明故。答曰。四
算數者説攝取義故。廣不可盡。伏防聽者不
樂多聞故。以數攝故。令憶持則易。如繩穿華
不使零落故。問曰。何以故。唯定四。不多亦
不少。答曰。遮無窮及無義問故。復有喩者。
退失三種助智攝取故。明四數。復有餘者。略
説有三種智慧。聞思修等。是中前三法。多示
盡失助聞慧智。故第四法者。多明盡失思修
慧等。是故説四法。次者是諸法中示相近漸
次差別解釋義。佛告迦葉時。勸令聽衆。聽衆
之徒。一心不念餘縁聽故。法者捨於人故言
聽法。若不言法者。容有生疑。爲欲説法爲欲
説人。問曰。先言菩薩者。以何義故名爲菩
薩。答曰。行大乘者。此菩薩名爲攝取多義。然
今略説三義説。應知。一者信。二者修行。三
者證。云何信。覺知甚深智慧而能令覺故。云
何修行。爲自利利他因故。往行無上菩提。云
何得證。以智慧力故。令得證無上菩提。退失
智慧者。明二時有二種失。一已得失。二當得
失。何者退云何失。於無漏中失當得。餘者世
間故。二時倶失。不甄説退失智慧故。問曰。
無漏亦失。答曰。解釋不爾。説退失智慧者。
欲明不放逸因。於所作事中令作法故。言退
失智慧。何以故。有漏智者。與無漏智助道因
故。是有漏智得已。未得二故便失。無漏智失
者。以不得故。既證無漏智則無有退失。問曰。
云何不尊重等法。令能退失智慧。答曰。瞋恨
故不敬。不敬故不聞。不聞故不生解。以不生
解故。即現退失智慧。悋惜諸法。所受諸法祕
不盡説。故不聞。不聞故於未來世中衆縁不
具。縁不具故退失智慧。有樂法者爲作留難。
説諸因縁沮壞其心。説有餘言。所犯覆藏不
能悔過等故。得聞障報已。聞障報故得愚癡
因。是故未來必得愚癡。以愚癡故退智慧。其
心憍慢自高讃己。卑下他人故令恨他。以恨
他故即爲倒説。已顛倒説故。於未來世中招
倒。以招倒故退失智慧。問曰。何時退失。答
曰。二時中現及未來。問曰。若布施等諸法亦
是退失。因有悋等諸法者。何故但説唯退失
智慧因。不説布施等退失因也。答曰。易失故
先説。菩提是智性故。諸餘波羅蜜者。從彼智
所生。智依止故。菩薩於智中邪行已。即於菩
提及助菩提法中。不名正行。是故但説退失
智慧因。不説布施等退失因。如是不敬等法。
退失智慧因。四句顯説不樂聞等四法。是中
不敬重故。顯説不樂聞悋惜法故。不聞障他
法故。得不聞障報。我慢故。姤心倒説。如是
不能助聞等智退失意。此四法已以復有餘
智相。謂生於四悔法。現及未來。何者四法。一
不能生解。二衆縁不具。三助愚癡福報。四及
已顛倒故。依不聞故。於現法中不生正解。依
不聞故。於未來世中衆縁不具。依聞障故。亦
於未來世中得愚癡報。依*姤心倒説故。未來
世得顛倒報。問曰。不尊重敬法及不敬法師
者。此二句重説有何義。答曰。此二句重説
中。顯示具足不樂聞意。設有人瞋謗不敬法
故。不聞其法。敬重法師故樂聽聞法。復有瞋
恨。不敬重法師故。不聽聞法。復有瞋敬重
法故。能樂聽聞法。若二倶瞋恨謗不敬重者。
彼衆無方而能聽聞。是故此二句重説。示現
具足不樂聽聞法意。悋惜諸法所受諸法祕
不盡説者。此二句有何義。悋惜諸法。見既於
他所知解中勝故。即於法中祕不盡説。護得
後不敬防畏勝故。或復有義。若請不請一向
不説故。悋法者。或有向説。或復不説。或復
*悋法故棄捨正法。已捨法故即壞其心。所受
諸法祕不盡説。起悋惜心行故。説言壞行。有
樂法者爲作留難。説諸因縁沮壞其心。説有
餘言。所犯覆藏不能悔過。如是等句有何異
義。是中有樂法而作留難者。此是説有餘言。
云何樂法者而作留難。説諸因縁沮壞其心。
呵責説有餘言。所犯覆藏不能悔過。云何沮
壞人法並説諸惡。所有法從人所欲樂聽聞
者。彼法及彼人。已無實言及無義者。而言能
種種説。既説已即令不復樂聞。云何説諸因
縁呵責等。所説不正復言無限。或復樂聞者。
爲助種種難訪無限等言説。聞難訪等。即便
不聽亦不樂聞。云何不能爲説教故。復請而
不受。有他樂法者來請問説法。已悋惜法故
即不爲説。復不請餘法師等。若欲請聞不爲
許可。云何覆藏。説其聽者及呵聽衆。亦説彼
法。汝等無智此法甚深不能通達知故。已説
聽衆故覆藏正法。如是障法因縁。令得難處
果報。其心憍慢自高讃己卑下他人。如是等
句有何義。憍慢者説初句。云何憍慢。若讃己
爲勝毀謗於他。云何讃己爲勝。自所説不善
修行不正。見他所説皆善修行亦正。於中起
慢妬心。云何毀謗於他。若他善説善修行中。
生不善説不善修憍慢妬心想。已憍慢患故。
令不能得證正覺智慧。諸法盡證所攝。此要
略而説。一唯所退失。二如何退失。三以何時
失。四所有既法退失。彼盡顯示。何處退失者。
於智慧中如何退失。以何想退失者。失已解
釋。何時退失者。現在及未來。所有既法而退
失者。明不敬重等四法。已有此不恭敬等四
法。能令退失智慧等。法障故。説四對治法。復
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成大智慧。何等爲四。所
謂尊敬重法。及敬法師等。菩薩順行此敬等
法因故。得與大智因故。生四種智慧。何等爲
四。一者起。二者成熟。三者滿足助道。四者
能爲成菩提。然彼恭敬故。樂聽聞法。既聞法
已便得起發智慧。隨所聞讀誦受持諸法。以
清淨心廣爲人説。而不求一切名聞利養恭
敬等事故。令得化他成熟心智。善知智慧從
多聞生。精進不懈怠。如救頭燃。聞法誦持樂
如説行。不隨言説常求多聞。聞則憶持不忘
故。令得滿足助道智行其實行。行不隨言語
及已音聲。爲實行故。令能得成菩提智慧。是
中尊敬重法。及敬法師者以不敬重故對治
説敬重。應知。隨所聞諸法讀誦受持。是中聞
者以耳識故。誦持者以意識故。或復聞者以
聞慧故。誦持者以思慧故。經言以清淨心廣
爲人説者。以離慳妬嫉心故。不求一切名聞
利養恭敬等事者。是則悋法因故。利養者衣
服等。恭敬者禮拜等。名聞者稱揚諸功徳。以
多聞故堪得聞慧等智。已如救頭燃修求聞
慧。爲求聞慧故。勸轉明修慧。譬如有人或燃
頭或燃衣。彼人捨一切諸事。先救頭及衣服。
菩薩亦如是。知聞慧是智因。智者乃至亦能
得一切智因故。轉勤求聞。爲自利利他故。隨
所聞法而能誦持。及如説行者。若隨聞而能
取義者。彼已順行故
則能生如順智。非如但有音聲語言者。非如
但求聞。非但口説。或復無義故。或復所説
皆無出世之益。順次解釋不尊敬重法及行
順法已。成悋惜諸法。悋惜法已。於樂求法者
起諸障礙。祕不爲説。彼滅此三種智因。已無
智故則起我慢。自法對治尊敬法者。已順行
法及次法故離慳悋惜心已。隨所聞法廣爲
人説。好樂法故求多聞記。具多聞已。即能
行自利利他之行。隨説修行不著語言。語言
音聲等事。菩提心者。唯智根本。一切智者。唯
菩提心爲本。是以不忘菩提心故。忘菩提心
及已不忘諸法因故。佛告迦葉。菩薩有四法
忘失菩提心。何等爲四。欺誑阿闍梨等。問
曰。何故但説有四法能忘失菩提心因。不多
不少。答曰。忘失有四種故。略説有四種。一
不正信忘失。二信顛倒忘失。於菩提心中見
有過故。三所受諸法。皆是假名心故忘失。四
得法體心忘失。此四種忘失中。對有四種因。
如是次第。應知。是中欺誑阿闍梨師長等者。
於師長前不能如實語。既犯罪不發露故。妄
語心誑故。即成欺誑師長。是中阿闍梨者。能
諫及勸指授。隨彼所犯爲令發露。此不應
作。先所犯罪爲欲懺滅故。説諸方便。汝應如
是作。師長者若能助益。長秀聖者。雖非師
長已有諸功徳故。憐愍與樂勸止惡修善。爲
既犯故。令彼以妄語忘失。以是義故。助得増
上業報。已助得増上業報故。成不正信忘失
菩提心。應知。若彼不能令忘失者。如是彼已
習妄語。及得戒障故。忘失菩提心。是名初
因。無疑悔者令生疑悔。同修梵行中無疑。能
令生顛倒疑故。同梵行中正修戒行者。於戒
中令起疑惑故。彼如是同梵行中。不至心
恭敬。及行諂曲心。能於戒中生疑惑故。生深
重業障。彼以是故。於菩提心中顛倒。不正信
見過故。忘菩提心。彼若不能令生疑惑者。如
是彼已謗説故。令忘菩提心。是名第二因。修
大乘人。呵罵誹謗廣彰惡名。樂修法者。隨所
有法利。彼能令遠離背故。若有信樂修大乘
者。爲欲壞彼故。呵罵誹謗廣彰惡名。説不善
言破壞。説無利益。無利益語。是中不善語
者。説惡名響彰其諸過。所謂破戒。發言説
謂惡。廣彰人短謂非梵行。分別説者不稱功
徳。隨彰其説惡。有如是等事。彼如是向諸
菩薩説無利語。分別廣彰惡名等。若欲修大
乘者。如是等令退迷惑。彼如是向諸菩薩心
不恭敬已。所有功徳則便覆藏。已覆藏故令
惡深重業障。以彼障故。本所修戒心即便滅
壞。若使不能覆藏菩薩眞實功徳者。彼如是
以得戒障故。退滅其心。是名第三因。以諂曲
心與他從事。非眞實心者。欲爲諸法師開彰
諸祕密之事令生迷惑故。是中諂者。以虚僞
無有實心而與從事故。曲者以心諂誑非眞
實心。與人隨順。爲欲諸法師開彰説行諸祕
密之事。從諸法師所。聞深密微妙法已。若有
修行大乘者。爲彼能起誹謗意。作如是意已。
令助無量惡業。以有彼業障故。應得順法心
而成遠離退失。若不能誹謗遠離者。彼以如
是故。於戒障中心得退失。略説以何退失。所
謂心何時退失。現法中及已未來行中。如何
等行。於師尊長中不正恭敬等故。有何等相。
具四法故。彼以顯説對治彼故。説四善法。應
知。經言菩薩乃至失命因縁不故妄語者。護
治實語故。以不惜身命故。何況戲笑者。菩薩
於微輕罪中生大怖畏故。常以眞心與人從
事者。以離無我諂曲心故。是中眞心者。實心
隨順親近故。離無我患者。菩薩如實親近。不
示假名行離諂曲。遠離不調伏惡心故。於一
切菩薩生世尊想。能爲諸菩薩。於四方中稱
揚功徳者。隨所得法利彼常讃歎故。自不愛
樂諸小乘法。隨所化衆生。令彼一切住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不樂狹小乘。己劣弱故。
既得上義行所攝取化意欲故。此諸句漸次
重釋。欺誑阿闍梨等。復不供養恭敬阿闍梨
師長等故。於戒法中不生慇重速疾之意。自
無慚愧悔過。見他有慚愧悔過者。爲令惱故。
助不安樂心憂惱彼。己無慚愧開令悔故。於
修大乘人中説諸惡事。以謗菩提心所起。諸
利益他心無故。以諂曲心與他從事非實眞
心。復有不失諸句漸次重釋以實語不忘菩
提心集因故。不失菩提心。所起衆生饒益故。
自身中所有無量希有諸法。知已敬菩提心。
及一切智因故。於菩提心并一切菩薩所。起
世尊想已。敬菩提心故。所化衆生彼一切勸
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喜樂求行狹
劣小乘之法。菩提心者。是菩提應義。問曰。
若是菩薩初發心者。我當成於正覺。彼心有
何等性。復有何相。有何等念。有何功徳。有
何勝事。以何所攝。爲誰根本。是誰現氣因。
誰所依止。答曰。初正願性。豈欲求相菩提。
爲念及念衆生。以一切智因無量功徳一切
世間聲聞縁覺願中上故。爲勝信地所攝無
上菩提根本。慈悲現氣因。菩薩戒所依止。然
是發菩提心。略有二種。一者出世因。二者不
出世因。是中出世因者。若發心已永遂不忘。
是名出世因。不出世因者。若心不永遂中忘
彼心。退亦有二種。一者永退。二者不永退。
是中永退者。若有數退而復能生。不永退
者。若退已即生。然彼心以四種縁四種因及
四種力而能生。何等四種縁。一者見聞如來
希有變化故。發菩提心。二者因於無上菩提。
以聞法爲憐愍利益衆生故。發菩提心。三者
菩薩爲欲正法久住故。發菩提心。四者見末
世衆生受諸重苦故。發菩提心。何者四種因。
一者具性故。二者具善知識故。三者慈悲爲
首故。四者不驚怖世間長夜。種種深重有聞
等因故。何等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
因力。四者修行力。是中自力者。以自力故。堪
樂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自力。
他力者。以他所勸令發心。是名他力。前所習
大乘善法者。是名因力。現在法中親近知識。
長夜之中聞思等正法習行善不息者。是名
修行力。是中若廣略。此四縁及四因藉故。若
使内自力及以因力。具此二因生彼心者。如
是故名爲有益。名堅不動而生。他力修行力
生彼心者。名爲不應動失。應知。彼心退轉相。
亦有四種。無性故惡知識所攝。於諸衆生不
起悲愍心。及恐怖世間故。不忘菩提心。菩薩
還憶持彼菩提心故。能修行功徳智明。助道
所攝善根法中。彼如是修諸行已。善法滅不
増長因故説諸法。經曰。佛語迦葉。菩薩成
就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増長。何等爲四。但以
憍慢心讀誦世間經典咒術。如是等。問曰。何
故唯有四法明因能滅善法不能増長。不多
亦不少。答曰。善法有四種。滅不増長故。此略
有四種善法滅不増長事。一者不生滅不増
長。二者不能増長滅不増長故。三者除拔根
本滅不増長。四者作及遠離滅不増長。是中
不生諸白法滅因者。以我慢心故。讀誦世間
經典求諸咒術。不能通達菩薩六波羅蜜。及
菩薩法藏。菩薩以我慢心降伏故。悕望名聞
利養。妬勝憎他常誑故。求於世間咒術。不能
求善白等法。已不生諸白法滅盡故。能令盡
滅及先所得者。以縁事故聞習轉弱故。是不
増長滅。何以故。貪著利養名聞故。親近諸檀
越。是中利養者衣服等。供養者禮拜等。著於
利養名聞故。説著利養名聞耳。以著利養名
聞故。受於邪命資養等顯説應知。以親近檀
越家故。多有親近中諸患。若彼有如是二疑
助成者故。説以如法得財利養。以爲不滅因。
以依諂曲等意故。不住聖處。彼如是著名聞
利養。親近諸白衣家故。以多縁親故。聞等
善法不能増長。聞等不増長。已聞等諸善法
悉不増長故。令盡義便滅根本因故。及増謗
菩薩。已惡見還増。及謗菩薩法藏。己瞋故於
諸菩薩覓諸錯謬等患。令爲諸菩薩以虚實
等罪謗故。令得大罪。以此罪業因縁故。所有
善法從根本拔除遠離滅盡。遠離滅因故。未
聞未曾受持諸脩多羅法。而能誹謗。未聞
者未至耳識道故。未曾受持者。雖至耳識道
不誦持。諸頓説教及諸脩多羅法謗。以是義
故。如來説此脩多羅。大阿波提舍中亦説
此義。若有邪師。能測量如來意者。彼人得大
毀謗正法之事。是故彼遠離諸盡法故。諸白
等法令滅。顛倒對治故。明此白等法句。應
知。是故如來告迦葉言。迦葉。菩薩成就四
法。所生善法轉勝増長。不令有失轉復倍勝。
何等爲四。捨離邪法唯求正法。如是等。是中
唯求正法者。六波羅蜜菩薩法藏所説。正聞
非不正聞。所明世間咒術等。不定聞現事故。
言非不定聞。復是隨如勸心者。柔軟善心故。
顯示何意。求世間語言咒術等。求因故。著我
慢者。成世間咒術等事。求世間咒術。語言者。
成捨利養恭敬名聞之心。令捨故言求六波
羅蜜及菩薩法藏耳。以法財利養爲足。捨離
一切諸邪命等。及安住知足聖主性中者。以
法利爲足。如法所得利養心足故。捨離一切
諸邪命等者。遠離諸諂曲等心故。安住知足
聖主性中者。不生疲倦心故。得失不以心故。
彼如是行之。正行已。爲成自利利他行故。防
護他心。若有失事不諫向人罪過虚實。何況
覓人長短諸過。是菩薩修行六波羅蜜菩薩
法藏。以於諸佛法中心不通達。是中唯佛爲
現作證故。不生謗心。何以故。佛菩提無邊及
所信根非一故。演説諸法亦治諸法。總略而
明。以何退失不能増長。如何退失。以何時失。
及何等法。彼以顯説。以何退失不能増長者。
謂諸善法。如何退失者。以我慢心求世間語
言咒術等。漸次説。以何時失者。現法中及未
來。何等法者。具足四法。白朋中亦爾。所有善
法生及如何生以何時生。及何等法生。以何
對治説。復此諸法。漸次以何我慢所攝。諸利
養等。希望求世間語言咒術等。求以隨所。家
中見利養者則能親近此家。身爲利養名聞
被縛。妬悋心故。因彼家所有餘菩薩親近
者。爲令起瞋。及以惡謗。因瞋謗彼人故。則
謗正法。白朋法中。漸次明離慢等諸患故。六
波羅蜜所攝。菩薩修學正聞故。能行順法。行
順法已如法得施以爲知量。捨離一切諸邪
命等。安住知足聖主性中。以著利養名聞謗
因縁故。不説他人罪過。實以不實不求人短。
離謗菩薩心故。能行利益如法等事。行如法
行故。不謗正法。捨離滅諸白法因諸法故。修
行不滅諸白法因。已捨離似非菩薩隨一一
相習行惡心等。修行似菩薩直心修相。習諸
行故。爲令勸故。明顯生滅苦。不行諸惱等
行故。佛語迦葉。菩薩有四種諂曲心。菩薩常
應捨離。何等爲四。於佛法中心生疑悔不決
了。如是等。問曰。何故唯説四法。答曰。爲因
四種諂曲等法故。以有此四種諂曲心故。説
四諂曲應知。何等四。一者於乘諂曲。二者化
受諂曲。三者助功徳諂曲。四者助智諂曲。是
中乘諂曲者。於佛法中心生疑惑不決了等。
及不敬尊。復不敬諸戒等法。於佛法中生疑
惑等故。諸大乘中生不信默然行。是中於諸
佛法中。以有故生疑。以有大意徳故生惑。
其不可得故。生不決了等事。化受諂曲因
者。於諸衆生起憍慢瞋恨妄想等。以慢等心
故。化諸衆生中恨默故。不能化導憍慢瞋恨
妄想等。於諸尊及弟子并勸諫。有益無益等
中應知。助功徳諂曲因者。於他利養中生妬
悋等心。是中見他得利養。心起忿惱瞋意妬。
若見彼求而起惜心。是名悋。彼如是既起妬
悋心熾盛故。於助功徳智中恨不修行故。諸
功徳智即便退失。助智諂曲因者。於諸菩薩
廣彰諸惡。惡名惡稱惡行等。説惡名等事前
已解説。爲諸菩薩説諸惡等句。爲説大乘
經應知。以謗大乘故。菩薩於助道智中。默住
懈怠不修行故。修道智中成於退失。以爲此
故説朋應知。諂曲對治故。佛語迦葉。菩薩有
四質直之相。何等爲四。所謂所犯諸罪終不
覆藏。如是等。是中所犯諸罪終不覆藏者。是
總向他發露者。發露事故説者。有犯能懺悔
故。彼如是懺悔。是以後時不生悔恨等情。發
起善故。或失國土或財者。以眞求實故。示
現不惜諸施等故。身命難者。以捨離身命。不
依止餘種種不擧餘事。捨彼事已令惑人故。
憶餘事故。一切惡事中。罵詈誹謗撾打繋
縛種種傷害。受此苦時。但求自責自憶業報。
不瞋恨他。此諸句有何異義。是中罵者説虚
妄故。瞋者虚實倶説故。於他苦者已説種
姓等。説諸惡事故。誹謗者。以因實見彰惡故。
撾打責數者。於身中具諸縁故。責數者。具
三業故。復撾打者。以手足等諸身分故。殺者
依身手等及刀杖等故。繋縛者。以繩索
等。如是等事中。唯責己之業報。善惡業報因
故。不瞋恨他。心不懷瞋恨等。及無諸結使。不
懷瞋恨結使。彼善堅住信欲之中。設使有不
可信諸佛法者彼能信。以心清淨故。顯説於
大乘中身心成就。此諸句漸次説。於諸佛法
中以疑心故。不修戒行故。令諸衆生中行諸
邪行。行邪行已。彼利養中即生慳悋妬心。以
不能制妬心故。見聞有功徳利養諸菩薩。中
起誹謗廣彰惡名。白朋法中。漸次亦作依持
戒故。善持戒者。善護諦語。護諦語者能順
忍法。以具忍故得身心清淨。以清淨身心故。
能信諸佛正法。略説諂曲者。是名心愧。恒事
何處諂曲。於諸佛法中及以衆生。以何時諂
曲者。現法中習不捨故。亦至未來隨所有法。
及隨所説二種四句。隨所有眞直之相。以何
義中復以何時。有記等法對治明於白法。應
知。於諸諂曲心中。諸菩薩諫及以諸眞直心。
菩薩説眞直心已。爲眞直心菩薩。説諸調伏
義故。防諂曲法故。勸彼調順。現示調順及
不調順等法故。佛語迦葉。菩薩有四種不調
順散壞之相。何等爲四。讀誦經典而生戲論。
法及順法不隨而行。於諸教誨中不調散壞。
如是等四法。何故但説四法。有四法。有四
種不調散壞因故。何者不調散壞四法。一者
處不調散壞。二者發行中不調散壞。三者受
用中不調散壞。四者共住不調散壞。是中不
調散壞者。名爲不善調伏故。喩如惡馬。此諸
不調散四法。能障修彼菩薩行故。名爲不調
散法。是中聞諸法及修行處而生戲論者。是
名處不調散壞因。喩如不調散惡馬。以不調
故。還安本處已。爾時不能善住。復不能調
伏。不能散壞。菩薩亦爾。如法義中多聞已。
多聞故心不調伏。被諸善知識正勸。令行修
諸法及次法。不能正住。於教誨中不能正受
法行。是名發行不調散壞因。譬如不調伏惡
馬。安置正道處中。以不調伏故向於惡道。不
調伏菩薩亦復如是。爲諸善知識所勸修行
法及次法。諸悔之中。現以心顛倒分別念
故。即便倒取。損他信施供養恭敬者。是名受
用中不調散壞因。喩如不調伏惡馬。共諸調
伏馬同其一處。而與諸調伏馬行異故。説不
調伏也。不調伏菩薩亦復如是。雖在調伏菩
薩同其一處。已漏戒行故。受諸信施供養恭
敬。以成其悔恨。於善調伏菩薩所行。行不相
似。不樂知見。善調伏菩薩中起心誹謗不生
恭敬。是名處不調伏散壞因。譬如不調惡馬。
共諸調伏馬同其一處。以不調伏故心不悦
樂。善調伏者共不調伏同其一處亦爾。不調
伏菩薩亦復如是。以自有見取義故。共諸善
調伏菩薩。同在一處故。心不悦樂。善調伏菩
薩亦復如是。是中調者。根調勝故。伏者。一
心滅惡得勝行故。轉一切黒法對治。説白
朋法應知。經言。善説所聞聞便信受。如所説
行。依止於法不依言説者。非妬心諍勝故。但
聽聞正法唯求利益。不求覓見人諸短。菩薩
如是行諸行已。常得値不離法善知識。隨順
師教能知依止。以餘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
意。不退戒定者。此諸句有異義。是中於教
誨處隨順師教者。是總能令善。以喩言語者。
聞善惡等忍故。所作皆善者。一切時不犯戒
故。不失師意者。於教誨中心敬重故。菩薩如
是行諸行已。常得値不離阿練善知識故。不
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者。所説不退
*戒定者。重明戒以定名説故。應知。菩薩如
是行行已。諸常得不離行諸功徳善知識。見
諸善調順菩薩已。恭敬愛樂隨順善人。勸受
等行順向順意順諸功徳。爲令得利。此諸句
有何異義。是中善調及順等諸句。前已解釋。
恭敬愛樂者。示現喜敬重心故。順向者。樂見
故。順意者。正親近意故。順諸功徳者樂聞
意故。爲令得彼利者。順行此法意故。菩薩如
是行諸行已。成不離得衆首善知識。略説以
何故。調順不調順邊壞事。及云何而有。唯以
聞等諸相故。以何時。現法中及未來。習學不
止故。以何等相。具足四法。行聞等法對治故。
説白朋等法應知。起次説者。行聞等法慢
故。順行正法次法等行已。於正教授處不如
法行。既正教授處不如法行已。所用受信施
中諸事。彼令能墮不饒益處。彼如是雜垢染
心故。見諸善調伏心菩薩已。即不生恭敬對
治。漸次説白朋等法應知。不調伏諸法中諫
已。勸修調伏等法故。防護住調伏法菩薩錯
謬等法。勸修不錯謬等法。故説錯謬不錯
謬等法。佛語迦葉。菩薩有四錯謬法。何等
爲四。未與所化信受衆生。而共同意。是菩
薩錯謬。乃至攝取破戒惡人等。是菩薩錯謬。
問曰。何故但説四法。答曰。依四種錯謬法故。
説菩薩有四種錯謬。何等四種。一者不作錯
謬。二者過量錯謬。三者不正作錯謬。四
惡作錯謬。是中不作錯謬者。未受化衆生而
與同意。依化衆生勸令到究竟故。信心敬衆
生中。所説法中斷絶。是菩薩錯謬。過量錯
謬者。非器衆生中。説深妙上法故。於小乘衆
希求大乘。而不隨根説。是菩薩錯謬。不
正作錯謬者。爲諸上根衆生説小乘法。於大
乘衆生求小乘。不隨根説法。是名錯謬。惡作
錯謬者。住正行衆生如法持戒者。持罰不敬
攝取破戒等。於持戒破戒中。偏心倒説法故。
是中持戒者有三義應知。住正行者。不犯諸
業故。持戒者。不缺漏諸戒故。眞法者。敬戒
法故。有二種相。釋成破戒者。破戒缺漏戒
故。惡法者。不敬重諸戒。錯謬者。取不正道
及示不正道故應知。此四錯謬句*現説四法。
一者不説。二者不相似説。三者不稱根説。四
者惡説。不説者。對前後説法疲倦。已生惡心
故。不相似説者。所説無方便故。不稱根説
者。喜樂小乘法故。惡説者。以利養心訓誨行
行故。是中惡心者以不説故。於諸善根中而
便退失不能滿足。以不滿足故調誑衆生。已
説法中無方便善巧故。及不能攝取諸上善
根。以樂小乘故。及遠離上善根。復常悕求
利養心訓誨行行故。不集功徳。及助諸惡故。
調誑衆生。對治彼故。白朋所説應知。經言。於
諸衆生其心平等。乃至普令衆生等住正行。
於諸衆生其心平等者。自己及他心平等故。
於不深信衆生。化未成熟者而爲説法。防護
不作錯謬。心知於一切衆生平等説法者。法
等故名爲等法。於非器衆生樂小乘等。*悕
求大乘者。隨力説法防護過量錯謬應知。隨
器説故。普化一切衆生令入佛慧者。信樂大
乘上根衆生。而意求小乘法。勸令入佛慧。防
護不正作錯謬應知。普令衆生等住正行者。
捨諸利養名聞破戒持戒等心。以等同説法。
護惡作錯謬事應知。諫菩薩不正取因及不
應親近已。示現可親近不可親近因故。佛語
迦葉。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菩薩常
應捨彼何等爲四。求小乘者但欲自利。乃至
親近。以成世間利而無法利。問曰。何故定説
四法。答曰。因非善知識故。説四種非善知
識非善等侶應知。何等四種。一者於乘中非
善知識。二者於行中非善知識。三者於佛法
中非善知識。四者於正法中非善知識。是中
小乘人者。但求己利不求他益。性行狹劣相
似故。勸菩薩令遠離大乘法中故。是名於乘
中非善知識應知。求縁覺者。少欲少作。背衆
生益及修行處。令勸菩薩遠離衆生益及諸
行等。以遠離益故成失行因。是名於行中
非善知識應知。盧伽耶陀者。説種種異言
故。勸令遠離於佛法中。以遠離故成失行
因。是名於正法中非善知識。應知。彼親近
己。唯有世間利而無法利。於善法中勤修故。
得成退失因。以退失善法因故。名爲於正法
非善知識應知。對治非故説四種善知識。經
言。諸來求者。是菩薩善知識。佛道因縁者。
對不斷絶大乘法故。説諸來求者是菩薩善
知識。差別應知。菩薩作是念。我依來求善
知識因故。修無量功徳迴向無上菩提。修行
不虚故。不*悕求小乘。所修布施助成菩提。
作善根故。令不失大乘行。説法者。是菩薩善
知識。生智慧純志者。不失行對治。以多聞
故能令爲他説法。是故不求少欲之事。聞慧
多*純志故。雖得世間苦。而不疲倦。教化人
令得出家者。是菩薩善知識。*純志増長一
切善法者。不斷正法理對治勸出家故。於諸
邪法而成遠離。以一切善根*純志故。作利益
而不生懈怠疲倦退失。諸佛世尊。是菩薩善
知識*純志一切佛法増長者。對治不失佛法
故。示現得諸佛挍量勝不退故。釋成不著
利養名聞等。既著利養名聞故。令遠離退失
諸佛法。修習*純志諸佛法。及以積善根力
故。不能退失。以是義故。從非善知識中諫己
勸修如是實行。行菩薩事故。明不如實及如
實諸菩薩相故。佛語迦葉。菩薩有四非菩薩
而似菩薩。何等爲四。一者貪求利養而不求
法。乃至樂聚徒衆不樂遠離。問曰。何故唯
有四法。答曰。因四種非菩薩相故説四種非。
菩薩相事而似菩薩應知。一者多聞相似。
二者阿蘭若相似。三者造作功徳行相似。四
者將諸徒衆相似。貪求利養而不求法者。菩
薩於諸信心中*悕求利養者。雖復持法。是名
不如實非如實。貪求名聞稱己之徳。不求出
世功徳者。樂名聞菩薩者。雖爲阿蘭若。是名
不如實非如實。貪求自樂。不能救拔衆生諸
苦者。以利養*悕求心縛故。菩薩雖作功徳
行。而名不如實非如實。樂求聚徒衆不樂遠
離者。以供養恭敬心縛故。菩薩雖是衆首。而
名不如實行非如實行。菩薩如是行行已。令
失持法。阿蘭若作諸功徳及衆首之事。對
治彼故。説諸眞實功徳應知。經言。能信解空
亦信業報。以信解空故。不樂利養等事。及
信業報故。喜樂諸法因。樂法故聞修無量功
徳忍。一切無我我所者。以忍無我故。不喜
樂著名聞稱等事。於一切衆生起大悲心者。
以大悲故*悕求菩薩功徳。入涅槃意者。以
涅槃意不樂自樂。不捨世間行者。以不捨世
間故。拔衆生苦。爲化衆生者。心不捨衆生故。
而行布施者。以行施故。善知衆生功徳。雖
修行施而不望報者。以樂寂靜故。行施而不
求報耳。問曰。白朋中演信樂等法説空等法
何用。答曰。布施等助道諸行者。意謂與聲聞
縁覺等共諸行。而欲聞菩薩勝行故。及生猶
豫心。爲欲*現説聲聞縁覺不共助成正覺諸
菩薩法。故
乘寶積經論卷第一
  此論宋藏第一卷。與諸藏本文義迥異。未
知去取。按開元録云。右釋舊單卷大寶積
經。則寶積第四十三會。是寶積部云。第四
十三普明菩薩會一卷失譯。右舊譯單卷
大寶積經。有釋論四卷。今撿之宋本初卷
則全是彼經。非論文也。是則宋本錯將經
本名加論字爲論初卷。又爲留支譯。何也。
今取二本爲正。其所釋經本。則是大經第
一百一十二卷耳後賢欲知今之所去宋本
初卷是何等者。請見彼經。即是耳



大寶積經論卷第二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佛語迦葉。菩薩有四種得大伏藏。何等
爲四。能持諸佛能聞六波羅蜜。乃至樂著山
林心無懈怠。問曰。何故但定四法。不多不
少。答曰。爲遮無窮故。亦是非問故。復爲顯示
未曾有因故説四種。於長夜中善修空故。得
一切智。猶修空因故。無明闇弊世間者。爲
滅無明故。説法以能親近向涅槃心者。寂靜
甚深以不修故。不調伏淨故。世間者説上妙
法。誰能親近。故財法二施。是妬悋心相違。
久修習故。世間樂阿梨耶。爲著阿梨耶故。説
法時能親近。或復攝取一切菩薩行故。略説
四法。諸菩薩有二種助菩薩道行。一者助智
道行。二者助功徳道行。是中信空無我及不
捨。涅槃等。是助智道行。信業報等三句助
成功徳智。廣修六波羅蜜。攝取行故。助四種
行。是中不捨化衆生意故。財法二施而不望
報。是名助檀波羅蜜行。不捨涅槃意故。助戒
波羅蜜行。向涅槃心菩薩者。常恐怖世間。常
防伏破戒等諸煩惱因故。得性持戒法體。菩
薩成就無我忍。及以伏衆生相所依故。設使
衆生有逼過及惱時。而心不可動。能信業
報故。及意不捨世間故。助成精進波羅蜜行。
助成功徳智慧行果。信薩婆若事菩薩者。雖
照世間重苦。己心不捨衆生。及丈夫志故。不
捨世間諸苦。唯在世間。爲増長善根故。起
大精進。以大悲故助成禪定波羅蜜。大悲者。
依止根本禪定故。信空者。助成智慧波羅蜜
行。菩薩不捨菩提心者。是名持諦語。不欺誑
故。彼菩薩有大悲及信業報心。常向世間伴
故。作衆生處中而不助説顛倒。是故大悲及
信業報心。不捨世間行。不捨菩提心因故。此
諸法如是示現持諦語。菩薩諦語者。不捨菩
提心。是即取發心處不望報財法等施。是名
持勢。菩薩施心者。於財法二施中破慳悋妬
事。成向涅槃心者。是持寂靜事。菩薩寂靜
者。滅除不寂靜事故。能成善因信空無我等。
是名持智慧。菩薩智慧者。伏滅諸煩惱。對治
令得淨菩提。善根及能増長。乃至得菩提不
望報。及財法二施等慈。令利益他故。大悲者
是名大悲。以大悲爲首。及信業報故。行世間
時唯作衆生益等成就事中所生心喜悦等是
名喜。或復心向涅槃故。能伏諸煩惱以無煩
惱故。心喜事者名喜。或觀諸行無我等。諸法
離愛敬。或憶念如來。無量諸功徳故。生喜
者是名喜。或復自觀知我堪能出世。或見世
間諸衆生墮沒煩惱塵中已。我堪能於此大
世間塵中拔諸無明闇弊衆生已。令致寂滅
涅槃界中。所有此濟拔塵衆生心。或我能作
他利益。及見他益不相離。或見衆生受諸樂
故。心生喜事者是名喜。觀諸行無我故。除怨
親等事。得眞如平等作衆生益。相違法中自
然捨。菩提分法。是名捨財法等施。及不望施
報。布施愛語及悲。不捨作衆生益。利益餘
句常益持衆生行故。明同事耳。是故攝取一
切菩薩助道行故。釋成此四句。問曰。今須説
空義。以何爲空。答曰。以智慧善釋諸行性
相。而不得者是名空。問曰。爲智能滅諸行
也。答曰。不也。然是識相境界故。眞實中無
虚妄耶。而施識境界是不實事。於有作地
中同識生智慧。從發行下忍乃至性。法時。上
中下漸次別分前中後。了別已能與無漏智
作縁。已還滅無漏智故。眞實中無故。虚妄而
識故。識境界是不實事。於作地中同識生智。
從發行忍乃至性法時。漸次分別前中後。了
別已與無漏智作縁。已還滅無漏智。亦與眞
實見中障因相識境界中不能縁故。退還己
眞實境界故。見無相境界見法界故。過煩惱
地。非自相見故。自相境界唯行識在故。彼
法事等耳。唯識作世間者。修道行成向智是
相者。不能自取相故。若作如是依智。非性相
分別智。是自相本無常等智慧。非正事有記
相是識。是故非識劣勝。是義不成。何故不能
取自相故。若智非相者。智是同相境界。彼不
虚自取相。若能取自相者。捨自相故。唯有記
事相釋成識。是不異識。隨順報者是不相違
若作如是依智。共識同生是縁。然是事境界
如是相累智亦取自相。無上等者。是事不然。
何故。相違故。況自同相相違。已色事亦無
常。若以色事成無常者。智即能取然是不成。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