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仙論 (No. 1512_ 世親菩提流支金剛仙釋 ) in Vol. 25

[First] [Prev]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金剛仙論卷第三
自此以下。尊者須菩提生疑致問
須菩提白佛言。頗有衆生。未來世於此脩多
羅生實相等者。自此以下有二段經。是大段
第六名爲我空法空分也。此亦名住放
才段。所以名我空法空者。就對計我四句。明
無我四句。以釋我空。明能信菩薩於衆生五
陰中。解從本以來無定實神我衆生壽命等
四以之爲我。又無定實五陰因縁以爲我所。
以不見定性。我所可以除蕩。故名我空。法
空者。就對法中四句。以明法空。上我空。直
見生陰定性我無定性。所猶未空生陰因縁
法體。今明此生陰非直無有定實神我。其體
生滅因縁虚妄。本來寂靜乃至假名亦無。故
名法空。又知佛性眞如古今一定體無方相。
亦名法空也
亦名任放辨才段。所以名任放辨才者。明諸
佛菩薩得不妄陀羅尼自在辨才。故能隨問
而答。超越解釋前後任意。義不相違。故曰任
放辨才。就此段中。有任放辨才義故。名任放
辨才段也
亦得名有能信者分。以此段中明三種人能
信此經故也。此經以何次第起。上第四段中。
明不住相行於布施。説因深義。第五段中。辨
如來非有爲相。説果深義。有人生疑。如來説
法非直爲利現坐大衆。乃亦被益未來像法
衆生。然現坐大衆親覩如來。復是久行大士。
善根淳厚智慧深妙。是人於此深經。可容生
信。未來世衆生。善根微薄智慧尟少。於此
因果深經。不能生信。若爾則爲如來空説無
益。云何如來得言不空説法也。若空説無益。
如來則非一切智人。如是因果二種甚深修
多羅。未來末世爲當有人能信。爲無人能信
也。有如此疑故。須菩提騰大衆疑意。故白佛
言。於如來滅後惡世之中。頗有衆生。能信此
經以之爲實相不也。佛下答有人能信。明於
未來惡世有持戒修福徳智慧者三人。能信
此經。生於實相。故次明也
應問能信之人乃有其三何故單以我法二
空。檦第六段名者。明持戒修福徳二人。在
於地前。仰習二空。聞中生信。有智慧人。乃是
初地以上現見我法二空。證中生信。然前之
二人。雖未現證。以其亦同觀二空。彷彿見
故。倶列爲能信之人。今明雖有三人能
信。但遂三人所觀勝境爲名。故曰我空法
空分也。然今將欲道有人能信。故先遮言莫
作是説。明未來惡世中有人能信此經。不應
問言頗有人能生信不也
須菩提既聞如來遮言莫作是説。即復生疑。
我今不解佛意。爲當一向無人能信直止我
令默。爲有人能信而止我*令諦聽也。故佛
有言。有者明有人能信也。雖云有人能信。
未知何等人能信故。即云未來*世有菩薩
能信。又此菩薩有何等徳行觀何境界故。能
信此經也。故次云有持戒修福徳智慧也。此
總明三種人有能信之徳。所以名持戒者。明
此人已久供諸佛。曾聞此金剛般若及以餘
大乘經。於中生信受持讀誦如説修行。知一
切衆生皆有佛性。發菩提心。愼教修行者。
乃名眞實究竟持戒。非唯持律儀戒者爲持
戒也。福徳者明此菩薩於諸佛所。廣以珍財
奉施。修波羅蜜行。名福徳也。此之二人。在於
地前聞中仰信。智慧者。明此人已僧祇行滿。
道登初地。現見我法二空。自證而信。名有智
慧也。明此三人於斯經能生實相之信也。此
言實相者。明彼三種人。能信上不取相行是
無相之因實能感無爲法法身。亦信無爲法
身是無相之果眞實不虚。能生實相之解。故
言以此爲實也。然上雖總出三人能信之徳。
明前二種人在於地前聞中生信。有智慧人
地上證信。然此前二人。若在地前。此人爲曾
供養諸佛發菩提心已修行未故信。爲當未
修行來而能信此經也。若曾供養諸佛久修行
來者。爲當供養幾許佛來也。故佛告須菩提。
當知彼菩薩非於一佛二三四五佛所供養
種善根來也。然就三人之中。先別明前二人
非近修行來具能信之徳也。此經正直爾汎
明斯二人能信之徳。不可定指在習種性性
種道種性中。以其義通上下故也。一二三四五
佛所修供養者。此別出持戒人。明彼菩薩能
信此經。如此經如説修行稱可聖心。名爲第
一供養。非謂香華等爲供養也。又非一二三
四五佛所種善根者。廣以衣服珍寶財物等。
奉施諸佛。修波羅蜜行。名爲有福徳人也。於
無量諸佛所。修行供養種善根者。直云非一
二三四五佛所修行供養種善根。未知幾許
佛所。今者明此人已於無量百千萬乃至不可
説不可説諸佛所。持戒修福徳來。非是
行之人能生信也。乃至一念能生淨信者。此
並明二人。久供養諸佛殖因來遠。於此深經
能生信心。此是聞中彷彿信。非證信也。然此
一念信決定不退。無有疑濁。尚得名爲淨信。
況多時也。上如來雖答此二種人曾供諸佛
能信此經。然大衆猶有疑心言。何故此人供
養諸佛乃多。而唯言生一念信。此則太少。
爾未知此二人。爲決定能信此經。爲不能
信。故佛答如來悉知見是諸衆生。明如來自
云我是一切種智人。凡有所説。此了了知
終不虚説。汝等應信我語勿生疑也。今言悉
知者。以現智知。悉見者。以佛眼見也。知之
與見。乃理通三種人。今始明前二人。未明第
三人。何故此中已明者。是任放辨才。前後隨
意明也。然諸佛菩薩得自在陀羅尼故。説則
當理。前後隨意。超越説法。而文義倶順。不
失次第亦不相違皆。不同凡夫二乘要次
第誦設越誦則失也。亦得言但知見前二人
不論第三人也。何以得知。義該三人。下論釋
時解三種人竟。然後方釋悉知悉見故。知任
放辨才者前後隨意也
生如是無量福徳聚等者。上雖明二種人具
持戒福徳二行故能信上二種深經。乃至生
一念淨信。未知此人以此能信功徳。於未來
世。爲有所得。爲無所得也。故答言生如是無
量福徳聚。取如是無量福徳也。此明能信之
人未來世更得多福非無所得也。生福徳者。
明二種菩薩能信之心。近與初地作因。遠則
畢竟能與無上佛果作其勝因。故云生福徳
聚也。取無量福徳者。明此福徳者非但唯能
作因而已。復藉此信心。能決定修行。顯出法
界身。證於佛果無量福徳。故云取也
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無復我相等者。此
別明第三有智慧人能信此經也。何以故者。
上已別明前二人有持戒修福徳能信之行。
未別明第三人有能信之徳。今疑者問意未
知上第三有智慧人復有何義有何行何所解
何所證。故名有智慧人能信此經。有如是問
故。言何以故也。今欲出第三人能信之行。故
答言是諸菩薩無復我相等。明此人以得初
地已上我空法空之解自證而信故。名有智
慧人能信此經。不同前二人從他聞法依教
生信也
是諸菩薩無復我相等者。此四論釋云我空。
依四種所治我相。説四種能治無我相也。無
復我相者。對治我相也。外道凡夫計。謂有一
神我。與五陰一。與五陰異。不一。不異。若無
我者。何由能府視眴行來進止覺苦覺樂。以
此知有我也。以對此計故。言無我相。明衆生
五陰因縁法中無有定實神我及以我所故。
曰無我相也。無衆生相者。有外道横計。衆生
所以不斷不絶相續住世者。以有神我衆生
故也。爲對治此計故。言無衆生相。明唯有虚
假生陰相續生滅。不由有神我不斷不滅故。
言無衆生相也。無人相者。對治人相。有外
道横計。所以有一報之命不斷絶者。由有神
我。故命有長短之限。差品不同。爲對治此計
故。言無人相。此經云無人相者。下論中名爲
命相。明此命所以有長短者。以衆生業有厚
薄故命有脩促。不由於我。而菩薩解虚假之
命悉皆空寂。不見有神我之命。故云無人相

無壽者相。對治壽者相也。有外道横計。以有
神我故。死此生彼逕由六道受生。若無我
者。誰受諸趣之報。對治此計故。云無壽者相。
明神我是常何由六道受生。然今所以有生
死者。皆由有無神我。而但假名行者。乘善
惡等業。逕諸趣受報。若有我者。無受生義。菩
薩解衆生五陰虚妄不實無有神我壽者。以
不見此相故。云無壽者相也。然依世辨論我
與衆生。有一百種名。不可一一具説。且對四
種虚妄我相。辨此四法。以明無我空也
須菩提是諸菩薩無法相等者。此四論釋云
法空。依四種所治之法相故。説四種能治之
法。無法相者對治法相也。何者是法相。凡夫
人於十二入中。見有能取可取不同。故計謂
實有。對治此心故。言無法相。明十二入能取
六識可取六塵悉皆空寂本來不生故。大品
經云。無有一法出法性者。乃至涅槃我亦説
言如幻如化。亦非無法相者。對治非法相。
疑者聞十二入一切法空。便謂眞如佛性無
爲之法亦皆性空故。空同虚空龜毛兔角
等無爲。對治此疑故。答云亦非無。明相今
言一切法空者。有爲之法無體相故空。然
眞如佛性法。萬徳圓滿。體是妙有湛然常住。
非是空法直以體無萬相故説爲空。不同前
有爲諸法性空之無。又亦不同*兔角等無。故
言亦非無法相也
無相者。對治於相。疑者聞眞如是有體相不
空。便謂還同色等有爲之有。又云。若有應
同色香味觸有爲之有。若無應同性空*兔角
等無。此名爲相。對此疑故。答云無相。明眞如
法體妙有妙無。語眞妙。雖有不同前色等
法有。雖無不同*兔角等無。故云無相也。此
就理教別義邊明。眞如證法一向不可以有無
名相而説也。此第三何異第一。上第一明有
爲無爲一切法空。此第三唯明眞如法體。雙
絶有無二相以此爲異也。亦非無相者。對治
無相。何者是無相。疑者聞眞證法並絶有無
二相。便謂眞如證法一向絶於言相。不復可
藉詮得聞假教悟理。此名無相。爲對此疑故。
答亦非無相。明眞如證法雖無名相可説。非
不尋此名相言教。會於眞如無名相理。明由
證此眞如無爲法故。還説無爲法。亦非無相。
此明就理教一義邊。眞如非不有相可藉聲。
聞假教會也。此第四何異第二。上之第二。明
眞如法體雖空無萬相。而體是妙有。今此第
四。明眞如法體絶字等有有爲萬相。而由
詮悟理。因證有説。如此本末相推理無條然。
故得言即眞如證法中有名字聲教可説。以
此爲異也。然此我法二空。下偈論中釋之也」
又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若取法相則爲著
我等者。此第二何以故所以來者。聞上法空
中第四句言亦非無相。還取證法同於名相。
疑云。若此菩薩有智慧人。已得彼我法二空
之解。斷我法上或者。何故猶起心謂此證法
同於名相。復言。我有智慧能觀我法二空。
我能脩行斷煩惱。我能教化衆生。若爾此菩
薩則斷滅我相等*或不盡。有如此疑。故言何
以故也。又能解何以故者作難。或者聞法空
中第四句釋言。眞如雖無名相。非不因此眞
如證法有於言説。此音聲言教還詮證智。復
藉此言教。得彼證智。若爾眞如證法中便有
名相。何以故言眞如無名相不同有無也。故
答是諸菩薩若取法。則爲著我人等也。明初
地菩薩雖得我法二空之解。但斷初地所斷一
品麁惑。猶有二地以上四住根本無明住地
善法封著微分別心功用煩惱。故言則爲
我人等。非謂猶有四住麁惑取證法有名相
也。上已云是菩薩無相。復云無法相。此已
明菩薩得我法二空之解。此中復言若取法
相則爲著我人衆生壽者。此之二文所以相
違也。今者明斯之二文雖似相違。而其理冥
順。云何相順。前明初地菩薩得我法二空能
治之解。言無我相等者。但明初地所斷四住
麁惑。猶有二地以上修道中善法煩惱無明
細闇根本之惑。如十地經中言。我能知法入
定能化衆生等。猶有微惑未盡。所以知然。下
論釋云。但有無明使。無現行麁煩惱。以此知
也。若取法相者。明此菩薩雖得我法二空之
解。故起分別。由我有智慧能解我法二空。此
微分別。是我見家根本。從麁爲言。故云著我
人等。此釋前我空也
若有法相者。亦分別言我有智慧故能解二
種法空。此釋前法空。亦得言先釋法空也。然
此二所以不定者。明同是善法中取著更無
別境。故前後皆無妨也。若依次第。應先釋我
空後釋法空。次第二明法空故。棄釋法空。復
方釋我空也
又此若取法相二句。經中列之在先。不應取
法非不取法者。依經列之在後。及下論釋在
二句之前。何以故。然此第三經文爲釋。須明
三人有生信差別。義便故釋在先也。此前二
句所以復在悉知悉見後釋者。爲證成前二
人能信之行。然後方釋前之二句也
何以故者。此是第三何以故也。疑者聞前法
空中第三第四句釋。疑云。證法雖無名相。非
不可依言辭而説。故言亦非無相。便執言
前證法可以名句詮説。此能詮名句則是證
智中有。若爾證法便是有相。那得上言眞如
證法體無名相。然如來言自不定。我謂爲有。
如來説無。我適謂無。如來復爲我説有。何以
故。不爲我定説。故言何以故也。爲遣此執故。
答言不應取法非不取法。此明中道之理不
可定説有無。若定説有無。恐墮二邊。若墮二
邊。則著我人衆生等相。故不得定説也。不應
取法者。明雖藉詮而説。而亦理非名相。不
取聲教爲證法謂是有相也。非不取法者。
聞言不應取法。便證法一向無名相。不可假
教而説。若無名相不可假教説者。則復謂音
聲言教令非是法。棄其能詮之義。爲遣此疑
故。言非不取法。此明無言之旨非不可寄名
相而説藉詮而悟。言教非是一向非法。故言
非不取法也。*所以不得定説有無者。明此法
亦有無義復有有義。而眞如法體雖是妙有。
而無名無相故。不得定説爲有。恐人取同名
相有。然此眞如雖無名相。而不得定説爲無。
恐人取同兔角等無也。以是義故者。雙釋二
句。以是不應取聲教。即是眞如證法無名相
理故。以是非不藉言教而會證法。言教名相
非是一向非法。不得捨義故。如來常説筏喩
法門者。如人乘船亦捨亦取。下論委釋。故不
具辨也。是法應捨者。此合前筏喩也。又餘
經或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依小乘經。言法
尚應捨者。明小乘羅漢入無餘涅槃時。八正
道十智三三昧等無漏善法。尚尚應捨。何況
十惡等非法而不捨也。又楞伽經中。法尚應
捨何況非法者。色等諸法是有猶尚應捨。何
況龜毛*兔角名字等法虚妄無實而不捨也。
又餘經亦同。此經云是法應捨非捨法故。是
法應捨者。明雖尋詮會旨。得理法須亡詮
故應捨教。成上不應取法也。非捨法者。明始
行發菩提心乃至成佛。莫不皆因教悟理藉
詮會旨。須此言教不得全捨。故言非捨法故。
成上非不取法也
論曰此義云何者。論主問斯一段經來意云
何也。向依以下。説因深果深者。將序生疑之
意。牒前第四第五段經。出生疑之處。若爾以
下至非捨法故。正作疑答法用。如經初次第
生起中解釋可知也。此義云何者。向未*難
牒前經設疑。即通擧此一段經。答疑問之意。
猶未廣釋。論主今欲設偈廣解。故問此經。答
疑問之意云何也。此一段經。凡以八行偈釋。
初一偈釋經中。須菩提問如來答。明未來惡
世時有三種人。具三種徳故能信此經。第二
偈別釋前二人殖因來久故有能信之徳。第
三偈欲釋第三智慧人有能信之徳。故復總
擧我法二空能治所治。爲下別釋作論本。第
四偈正釋四種我空。第五偈正釋四種法空。
第六偈爲答。但應明第三人。不須明前二人
疑難。故復總擧來釋。明前三人能信有差別
足信人。故須明三人也。第七偈釋悉知悉
見。第八偈釋筏喩也。初一偈。上一句釋須菩
提問。後三句釋如來答。須菩提未來世有菩
薩信乃至以此爲實也。説因果深義者。釋前
一經中聞説如是脩多羅。雙擧第四第五因
果經文來作問也。疑問意云何如來所説因
果無相二種深義。於後*末世人不能生信。云
何如來常自道言。我是一切智人。善知衆生
機根。稱機説法。説必有益。終不虚也。故偈答
言。於彼惡世時不空以有實。正釋經中佛答
須菩提未來世有菩薩摩訶薩。明雖復惡世
信者難得。有人能信。非爲空説。何者是能信
之人。下句指云菩薩三徳備。此句正釋經中
有持戒修福徳智慧者。此總出三種人能信
之徳。故知不空説也
第二偈別釋前二種人能信之徳。從佛告須
菩提非於一佛二佛乃至能生一念淨信也。
修*戒於過去及種諸善根者。此二句指出持
戒修福徳二種人。明此人曾供諸佛。聞大乘
經。生信不謗。能發菩提心。如説修行。名爲持
*戒。廣以内外珍財。奉施諸佛及一切衆生。
修波羅蜜行。名種諸善根。正釋經中非於一
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修行供養而種善根也。
問若此人已供養諸佛。爲當供養幾許佛來。
故以下半偈答云。或具於諸佛亦説功徳滿。
正釋經中已於無量百千萬諸佛所修行供養
而種善根。明此二人非但於一二三四五佛所
修行種善根。乃於無量佛所修行供養久積
勝因。方能於此經中生淨信也。此下半偈。重
明上二人。所以復來。以經中有兩重故。論主
學經再擧也。如經已下訖種諸善根。此是論
主以偈釋經已竟通擧兩段經結偈。此經文
以下至功徳具足故者。論主以經中解不
能廣釋。*故略申經偈所明之義也
第三偈以下有三偈。釋經中第三有智慧人。
依經中次第應釋悉知悉見等經文。但此知
見等義通前後隨意。此乃依任放*辨才故。經
文先列。論中後釋也。後壽者。乃擧我相中四
種。所以單*言壽者。此中雖並明四計。莫不
同計於我。且擧一名。餘三可知。及法者此擧
法相中四種。亦且擧法相中一名也。應言法
相。但以五言偈侠。直言及法也。此一句。總
擧八種所治法也。遠離於取相者。正釋經是
諸菩薩無我相乃至*亦非無相我空法空二
段經文。明得此八種勝解能治前八種取相
之惑故。言遠離於取相也。亦説知彼相者。明
所以牒我法二空能治所治法來者將欲更廣
釋第三有智慧人義故。言亦説知彼智慧人
義不斷相也。復非但智慧人不斷相。亦説知
前二人不斷相也。依八義別者。依八種所
治。有八種能治之義。此一偈與下我空法空
二偈爲本。不別釋經文也。此義云何也者。
聞此一偈義意云何也。故答復説般若義不
斷故。此文先解第三句。然後復設問云。説何
等義。問此説般若義不斷者義云何。後方擧
上二句能治所治。略釋能治所治之義也。雖
略釋能治所治。猶未列其數。故提偈第四句。
結出其數也。此復云何以下能治所治迭互
相屬對也
此義復云何者。論主生下第四偈故設此問。
前偈雖總解四種壽者相。還總解四種義。今
一一別釋者。義意復云何。故答差別相續體。
此一偈釋前經中無復我相等四句也。差別
者明我相也。相續者衆生相也。不斷至命住
者。人相也。復趣於異道者。壽者相也。是我相
四種者。四種我相也。此一偈唯擧所治四法
也。此義云何以下。初列我中四種名。次解四
種計我義。然後擧經中四種能治無我解來。
對四種計心
云何及法者。前偈以釋壽者等四句。今次釋
法中句。故重擧前論本偈上句下兩字來作
問。生起後偈故。言云何及法。故即以偈答。此
第五偈釋經中無法相等四句也。一切空無
相者。正釋經中是諸菩薩無法相。明外人計
衆生五陰法十二入六塵可取能取一切法是
實有。此名法相。對治此計故。言一切空也。空
者。此十二入有爲諸法本來不生無體相故
空。無爲之法佛性涅槃無萬相故空也。應問
何故空即答以無物故。無物者。空無色等物
也。實有者。正釋經中亦非無法相。聞言有爲
無爲一切法空。疑者謂涅槃佛性無爲之法
亦*同有爲無體之空。此名非法相。對治此計
故。答言實有。明佛性涅槃體是妙有。以無萬
相故空。勿得聞諸法空便謂涅槃佛性同於
有爲之法虚妄分別無體故空。故言實有也。
不可説者。正釋經中無相。聞言萬法皆空。疑
者便謂眞如無爲法。同有爲諸法無性之空。
亦同龜毛*兔角之無故。答言實有。既聞眞如
實有。疑者計謂眞如同色香味觸有爲之有。
聞無謂眞如同色*兔角等無。此二種計名
之爲相。對治此計故。答言不可説。此言不可
説者。明眞如法體妙有妙無而不同世諦色
香之有性空等無。雙遣有無二種計情故。言
不可説也
依言辭而説者。正釋經中亦非無相。聞言不
可説。疑者便謂眞如一向不可説。若爾眞如
令不可説者。云何依經教發心。憑詮修行。
而得佛果也。此名爲非相。對治此計故。答依
言辭而説。明眞如雖體絶言相。非不假於聲
教而得此理故。言依言辭而説也
是法相四種者。擧所治四種相。結前三句中
能治四種無法相也。而此一偈通擧能治所
治法也。何者是四種等者。上偈第四句中。雖
云是法相四種。猶未出其名。今列出四名也。
此義云何者。前偈中上三句并長行四種名
列所治。而問此能治所治其義意云何也。有
能取可取至以無物故。此解初對法相無法
相能治所治也。彼法無我空實有故。言亦非
無法相。此解第二對非法相。亦非無法相能
治所治也。然云彼法者。彼眞如證法也。無我
空者。明彼眞如法體非但空於我法。亦復空
於無我無法也。實有者。恐或者聞言眞如證
法雙絶有無名無我空。便謂證法一向空寂。
故云實有非無體空也。彼空無物而此不可
説有無故言無相者。此解第三對相無相能
治所治也。依言辭而説至依言相説。此解第
四對非相。亦非無相能治所治也。依八種差
別義離八種相者。此既別釋義我法二空
竟。並擧能治所治。雙結二空也
是故説有智慧者。上問第三人復有何徳行
故能信此經。今既明此人能解我空法空。經
論中具釋意。所以擧智慧來。通結其能信之
徳也。如經無法相等。別結法空中四也。有智
慧便足者。難云若此第三人具二空之解能現
信者。此人則爲最勝。若然但説有智慧人則
足。何須復明持戒修福徳二種人也。答云爲
生實相差別義故。將欲便論主釋其示現生
實相差別所以故。問云何示現。然即偈答彼
人依信心恭敬生實相。所以復明此一偈者。
前長行論云。有智慧人證二空之解決定能
信此經。不隨他教。若爾此第三人則爲最勝。
唯應明此有智慧人。何須復説持戒功徳二
種人也。故設此偈。明信有多種義通三人。非
唯有智慧者。由他前二人以持戒修福徳仰
信爲因故。能得地上我法二空無漏智慧故。
須明前二人。不得單明智慧人也。是故下長
行論云不但説般若也。彼人依信心者。釋
持戒修福徳二種人。是地前菩薩未能現見
現原。從佛聞法憑信生解故。言依信心也。恭
敬生實相者。明此二人恭敬如來。隨愼佛
語。能信此經。以之爲實相也。故復超擧前經
來也
聞説如是脩多羅能生淨信者。結成須明前
二種人。非唯獨明智慧足也。聞聲不止取
者。此下半偈復明第三有智慧人依如前疑。
正應但明上二種人有差別信。何故復擧有
智慧者。有二意。一爲以智慧者是證信之人。
上二人是其聞信。二爲乘釋經中不應取法
非不取法故來也。聞聲不正取者。明有智慧
人得二空解故聞音聲言教不取。即同所詮
證義無名相理故。下論釋云。又智慧者不如
聲取義也。正説如是取者。雖不取聲教同於
證義。然所詮之理非不藉聲教而得。非是一
向非法故。下論云隨順第一義智正説如是
取也。言説家果所謂義也。因能隨果。故云
隨*愼也。此義云何者。此一偈所明之義云何
也。而下釋分爲二。彼人有持戒功徳。乃至不
但説般若。釋上半偈。明上二人恭敬如來。憑
聖經教。能生淨信。雖不同第三證而生信。亦
能於經生決定解。故超擧上淨信經來結也。
又有智慧以下釋下半偈。明第三智慧人。不
如聲取證。現中生信。勝於前二。復越釋下第
三何以故不應取法等也。故次言須菩提不
應取法者。如前下半偈所釋也。如經次第。此
經文次應在若取法相有法相則爲著我衆
生等後。今所以在此釋者。爲欲證有智慧人
能不如聲取義以便。故越釋之。是故論云次
言者。義中次第。非經中次也
又經復言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者。上來諸
偈。皆先作偈釋。擧經結之。此中何故先列
經於前。後方作偈論而釋以上超釋後兩段
經。此猶未解。所以先擧也。然此論主解義多
途或先擧後釋。或先釋後結。而此依闡陀論
法也。此所以超釋後二經文今方在此釋。悉
知悉見者。前明三種信人勢相屬著。以此知
見是任放辨才義通三人。列三人訖。明知見
義顯故方釋之。此明何義者。論主欲釋如來
悉知悉見是諸衆生義故。問此悉知悉見明
何等義。即以偈答云。佛非見果知。此一偈。正
釋經中如來悉知悉見是諸衆生。佛非見果
知者。明如來以現智了了知此人決定能信
名爲持戒。非見有威儀相貎者。謂爲能信。名
持戒人。如此假相知者此爲藉相。比知今明
佛非以此相懇解故。云佛非見果知也。應問
若非比智知者云何知。答曰願智力現見。
願*智者。如來百四十不共法中願智力。亦
云自在力也。非同小乘發願後方有智也。求
供養恭敬彼人不能説者。上半偈明引佛爲
證成前二種能信人也。此下半偈出破戒不
之。實不持戒爲利養故。詐言持戒者。彼
人不能自説我是持戒有功徳能信之人。以
如來力加也
此義云何以下。一段長行論。凡有二意。從初
至不能自説已前。釋上一偈。又是諸菩薩以
下。釋偈外兩處經也。就初釋偈中。復有二意。
從持戒等至以有二語。釋上半偈彼持戒等
人至願智力現見故釋。前半偈中知見之義。
如來悉知便足以下至次有二語故。論主設
不須並明知見二法之難。即答須並明知見
二法之義也。何故如是説者。論主設問何故
作此不須知見之問答須知見之説故。云何
故如是説也。即答以有二語故。明知有現智
知有比智知有佛眼見肉眼等見以有此二
語不同故。設此問答。欲使人識如來云知見
者是現智知佛眼見非比智知*肉眼見也
又何故如來如是説以下。明知見中第二意
釋下半偈。又何故如來如是説者。論主設問
云。如來唯知二人有信。明於知之與見爲當
更餘意也。故即引下半偈答。明如來不但知
見此二人有能信之徳。若有人實不信此經。
實不持戒。爲求供養恭敬。詐言持戒有信
者。如來亦知見故。明下以論釋求供養等半
偈也。是諸菩薩生無量福徳聚取無量福徳
者。生者此明前二人能信之福決定能作菩
提因故云能生因也。取者論釋云勳脩自體
果義者明此一念信心非但能與佛果作決定
因義。由此一念信心爲因。復能修行斷惑顯
出法身無上佛果也。明此前二人決定能脩
行取佛果也
又何以故須菩提若取法相爲著我等者。此
一段經。在我法二空經文之後。所以解在於
此餘經文。其經在下。而在前釋者。明餘經共
成有智慧人我法二空之解。義勢相屬。引之
前釋此經文。乃明二地已上修道中所斷之
惑。在下義便故遺之於此也。但有無明使者。
此是功用之惑。善法煩惱。釋經中若取法相
則爲著我等二句經也。無現行麁煩惱者。無
三界四住我見等麁惑故。言無現行麁煩惱。
以示無我我見。四住煩惱以我者爲本。六十
二見亦因而有。談其無本足知亦無餘惑
也。彼不住隨順一偈。釋經中筏喩。成上不
應取法非不取法。此經論倶次先擧後釋。彼
者。彼於十二部經。言教法也。不住者。彼經教
法不住無名相證法中。正釋經中是法應捨。
明所詮之理絶於名相言教法故也。即有難
云。所詮證理絶於言教名相者。能詮之教便
一向非爲法也。偈即答云。隨順雖能詮之教。
非即是所證法。非不因於能詮得證法故。言
隨順也。此二字釋經中非捨法故由教得理
不全捨也。於法中證智者。釋上句彼不住也。
直言不住。未知於何處不住。故出於*所證智
中音聲言教法不住也。如人捨船筏。釋經中
筏喩也。法中義亦者。合喩也。此應云如人
取船筏法中義亦然。所以偏云捨者。以偈
故也
此義云何以下至以得證智捨法故。釋偈上
句中彼不住。第二句於法中證智。明能詮教
法非證法故不取教法爲證。即引筏喩來怗
成也。隨*愼者以下。釋偈初句中隨*愼二字。
明言教雖非即所證法。非不隨*愼於法故。
取言教爲法。不得全捨。*所以復引取筏喩怗
結也。自此*以下等。論主生下我空法空第二
段經文。從初至非有爲相得名。將出生異疑
之處故。牒前第五段經來也。若如是以下。作
生疑法。用正出疑體也。廣釋如經中生起無
異也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三菩提也者。
此經猶屬我空法空段。成上有能信人也。以
何次第起。上第五段中言。不可以相成就見
如來者。明不可以三相所成丈六應見法佛
如來。以法身如來無生住滅非有爲相故。有
人乘此。更生疑。若釋迦如來。從王宮生。六年
苦行。修道成佛。四十五年住世説法。後入涅
槃。有此三相非是佛者。今此三相所成丈六
如來。爲當是佛。爲一向非佛。若是佛者。不應
言不可以相成就見如來。若非是佛。不應言
我發菩提心修苦行道場成佛轉法輪。此釋
迦如來爲實發菩提心修苦行道場成佛有所
證有所説。爲不發菩提心不修苦行不成道
無所證無所説也。有如此疑。故次答意。明
釋迦如來非法身佛。非不是應化佛。化佛
以衆生感見故有。無實衆生體。亦無四大。無
心意識。不從修成故。非是實佛。既非實佛。
然不發菩提心修苦行道場成佛實有所證。
既無實證亦不説法。爲斷此前疑。故次明此
段經也。前第五段中已別相法身佛。今此經
中亦別相中明應佛也。須菩提於意云何者。
明須菩提懷疑在心即應有問。如來亦應有
答。以此經文略義隱多不作問答故。直問須
菩提於意云何也。欲使須菩提禀如來冥加
力故自答此義也。須菩提解佛意故即答。世
尊無有定法如來得三菩提也。明應佛以衆
生感見故有。道理而言。無有定法。應化如來。
有實行者發心修行斷煩惱證於菩提故。云
無定法如來得三菩提。非謂一向無菩提可
證亦無實修行證菩提人也。亦無定法如來可
説者。凡以有證故有説。無證故無説。然應佛
既不證果亦不因證而説也。何以故者。有人
聞言應佛如來不修道證果。復不説法。更生
疑謗。謂一向無菩提。亦無菩薩修道證果作
佛。亦令不説法。若無佛無法者。何以故釋
迦如來云。我三阿僧祇修行滿足。證大菩提。
轉法輪。便有證有説。云何而言。如來不得三
菩提。亦不説法也。又若一向無佛無法者。云
何諸菩薩發菩提心。修諸苦行。求於佛果。有
如此疑問。故言何以故也。即答云。如來所説
法答意明如來實有證説。但上言不證説者。
此明應化佛不證不説。今言如來所説法
者。明釋佛如來非不有實行者發心修行斷
惑證果有所説法也。那得以應佛不實證説。
便謂報佛亦一向不證不説也。若報佛説法
者。法佛爲説法以不。此中應有是疑。而此中
不答。下斷疑分中當釋法佛有説不説。或者
聞言。實有證説。者乘更生疑。若報佛如來
實有證説者。則所證之法體。是名相可取説。
云何上言眞如證法體無名相。言語道斷。心
行處滅。不可取説也。故經答皆不可取不可
説也。此答意言。報佛説法者。依世諦名相。道
中。得言有行者修行證果爲人説法。若據眞
如理中。泯然一相無有修得。亦無證説也。不
可取不可説者。明眞如證法體非名相。不爲
耳識所得故。言不可取。非音聲性。難以言辨。
故言不可説也。非法者。明上證法體非名相
不可取説故。聲教非證法。成上不可取不可
説也。非非法者。若前證智法。非音聲性故。不
可取説者。則能詮經教條然離於所詮之理亦
爾。經教則一向非法。爲釋此疑。故言非非法
也。明能詮經教雖非即證法。非不由教得理
故。不得云全一向非法亦是法。成上來所説
法也。何以故。一切聖人皆以無爲法得名者。
何故明此上言非非法者。明能詮之教雖非
證法。要因證能説。藉教得證。明知言教是法。
非是一向非法。故引此一切聖人。以釋成此
義。何以故者。此言教何故是法非是非法。以
是初地*以上一切聖人證眞如無爲法。還説
無爲法故。知是法非是非法也皆以無爲法
得名者。謂眞如法名無爲也。明初地菩薩並
觀三種二諦就現得二空故斷除五住習氣無
明。離心意識。名爲見道。乃至十地皆分有
對治除斷。此明由見眞如正理能斷煩惱。故
曰聖人無爲法得名也
論曰。以是義故者。論主未嘗有釋。何得直云
以是義故。此即指前經文。如來設問。須菩
提仰答。如來無有定法。如來有得有説。如前
經中。二聖問答相解。我亦如是。解此經意。更
不別釋。即指經爲解故。云以是義故。釋迦
尼佛非佛亦非説法者也。此義云何者。此
一段經一行論釋義意云何也。故即偈答云。應
化非眞佛。此一偈。釋前一段經。應化非眞佛
者。正釋經中無有定法如來得三菩提也。明
釋迦如來從感故有八相成道。言佛者。是應
化佛。非眞佛者。非是法報二種眞佛也。亦非
説法者。此釋經中無有定法如來可説也。上
云應佛不證菩提。此句云應佛既不證菩提
亦不説也。説法不二取者。説法二字釋經

何以故如來所説法。明報佛如來實證菩提
實説法也。不二取者。釋經中皆不可取不可
説也。云何不二取。聽者不取所説言教以爲
證法。亦不取言教以爲一向非法。而説者亦
不取聲教以爲證法。不取聲教以爲一向非
法。故云不二取也。無説離言相者。釋經中
非法非非法。還釋成上不二取。非法者。云名
相言教非眞如證法也。明此證法從本際來
自性清淨體絶名相故。不應以所詮證法。
於聲教。故云無説離言相。此還成上非非
法。明言教是法非是非*法。若證法無名相
言教非是法者。便應一向絶於言説。不復可
假教而説尋詮可會。有如此難故。正應答言
不離言相。但以偈侠。直云離言相。明
假言證得於無言也。此義云何乃至亦非説
法者故。通釋偈中上二句。於中有二意。從初
至無有定法如來可説。此出二句所明義意
雖。並擧三佛來。意欲但取應佛。明釋迦如
來既是應佛。故不實證三菩提。亦不説法。即
擧經結之也若爾以下至亦非説法者故。*聞
上釋言如來不得菩提。亦不説法。論主便執
經中如來所説法等。假興難意。即引疑者之
難。以答其難。明遮人謗。故云報佛有證
非論應佛有證説也。復引偈來結。明應佛
無實説也。説法不二取無説離言相者。乃至
無我相實有故。此提偈中下二句。次第釋之。
聽者説者皆不二取。釋偈中第三句也。何以
故者。將釋偈中第四句故。問何以故。上聽説
二人於所説法中。皆不二取也。即釋言彼法
非法非非法。然此依次第。應釋無説離言
相。但此句本爲釋經中非非法。故引此經
文。釋於何以故*聞即當解偈也
依何義説者。問此所説法言非非法者。依何
義説也。即答依眞如義説。言依眞如義説者。
明如來證眞如法還爲衆生説彼眞如法。而此
佛教非法非非法也。非法者。一切法無體相故
者。一切法謂十二部經聲教法也。無體相者。
此言教法中無*所證智體相也。非非法者。彼
眞如無我相實有故者。明此眞如法體雖雙
絶有無名爲無我。而體備萬徳妙有湛然。故
名爲實有。而如來依此法故。有於言説。此言
説還詮眞如法故。言教是法故。云非非法也。
自此已前。釋偈已竟。從此*以下。將釋偈所
不攝經故。先問上經中云。若依眞如有説者。
何故唯言如來所説法。不言如來所*證法也。
即答云。有言説者。即成證義等。明若不證者
不能説故。明知今道如來所説法者。已知有
證也。如經以下。即提所未釋經來結成。結成
竟然後次第釋此經文也。此句明何義者。問
此一句經明何等義得結成上有言説者已
知證義也。即答彼法是説因故。明聖人由證
眞如故方有言説。故引此經證成上有説則
證也。何以故者。彼眞如無爲法。何以故
得作言説家因。即云一切聖人依眞如清
得名。明初地以上聖人皆證眞如無爲法故
斷除二障得聖人之名。即結云以無爲法得
名故也。以此義故者。以此聖人無爲法得名
義故。彼聖人還説無爲。法是故得成證法。
是言説因也。復以何義者。作難云。若聖人證
無爲法。還説無爲法者。是則眞如證法。有於
名相。便應可取可説。復以何義故。云何眞如
證法無名無相不可取説也。即答云。彼聖人
所證法。不可如是説。何況如是取。明彼證
法體非聲性故。尚不可以言説。何況以耳識
往取。故云不可如是説。何況如是取也
故即釋言。何以故。彼法遠離言語相。非可説
事故。明雖彼聖人證無爲法。還説無爲法。而
此無爲法離言語故。不可取説也。何故不但
言佛。乃説一切聖人者。論主假設難云。若一
切聖人以無爲法得名者。唯佛一人會無爲
理盡。可以無爲法得名。初地以上聖人見理
未窮。不應以無爲法得名。何故乃説一切聖
人皆以無爲法得名也。即答以一切聖人依
眞如清淨得名故。明初地以上聖人皆現見
眞如處同。故得名爲聖。是故不唯言佛也
乘即難云。若初地以上一切聖人皆現會眞
如。名爲聖者。佛與菩薩。有何異也。故答如是
具足清淨如分清淨。明如來萬徳圓滿見眞
如理窮二障永盡。故名佛爲聖人。具足清淨

初地以上十地以還。雖復見勝理未圓。斷惑
不盡。非不如分如力見理除惑。勝分解成故。
名菩薩爲聖人。如分清淨也。若然佛與菩薩。
便優劣不同。那得難言若初地以上一切聖
人皆以無爲法得名者佛與菩薩有何異也
金剛仙論卷第三



金剛仙論卷第四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滿三千七寶布施以下。
此中有九段經文。名爲第七具足功徳挍量
分。云何名挍量分者。明以三千七寶布施得
福雖多。取相心施是有漏因。但招三界人天
有爲果報。不如受持此經一四句偈乃與無
上佛果具足功徳作無漏勝因。如此比挍
劣上下勝如不同故。名具足功徳挍量分也。
有何次第起者。此有疑故也。此疑從何處生。
從前第六段中如來所説法皆不可取説中
生。第二疑云何生若所證法非是名相。不可
取説。所説經教是名相可取可説者。則證説
二法名相無名相條然有異。若爾尋此言教
不能得證。若不能得證者。受持讀誦此所説
經教。應無福徳。若無福徳者。則因義不成。若
因義不成。則爲空説無有利益。若無利益。則
無修道得果云。何餘經中言如來不空説法
也。若然受持此能詮言教。爲有福徳。爲無福
徳有此疑也。故引三千世界等經文答之
答。意云受持此經一四句偈所得功徳勝前
七寶施福。所以然者。明此一偈經教雖證法
中無。而由得證故。方能説法故。此言教乃證
中一分。要尋此言教。解無爲法身。發聞思修
慧等。然後得證。明知一偈經教能與佛果證
法作因。勝七寶施福故。次明此挍量分也
三千大千世界者。百億須彌。百億四天下。百
億日月。上至有頂。下至風輪。名此爲三千大
千世界也。滿中七寶持用布施得福多不
者。如來將欲以受持經教一四句偈挍量勝
如故。先引七寶施福。以問須菩提得福多不
也。甚多婆伽婆甚多脩伽陀者。今須菩提將
明施者用寶既多得福亦多。敬答於佛。故仰
并如來二號也。婆伽婆者。西國正音。義翻
云一切種智人。脩伽陀者。漢翻善逝。略擧
二徳。答佛福多也。何以故者問如來何
以故。明此三千七寶布施得福甚多譬喩。故
云何以故也。即答是福徳聚即非福徳聚。上
言七寶布施得福甚多。今復云是福徳聚即
非福徳聚。此二言何故前後相違。似須菩提
失冥加力。謂此福甚多而似答不契。今須菩
提申已不失冥加之力。又亦非説多不當理。
我得冥加力故。玄知下如來以七寶施福雖
多。是有漏福徳不能遠趣佛果。故挍量不及
持經四句偈得出世無爲法身無漏福多故。
此採取下挍量之意也。是福徳聚者。是七寶
布施福徳聚也。非福徳聚者。明此福雖多是
取相因。但感人天有漏果報。非是得出世間
無漏福徳聚也。是故如來説福徳聚福徳聚
者。前既明七寶布施非福徳聚者。恐人謂今
無福名非福徳。以如此義故。引如來説有二
種福徳聚。一是有漏福徳聚。二是無漏福徳
聚。有漏若非福徳者。但應有一。不應説
是故當知有世間福。但非出世福耳。故知不
聞非福徳謂全無漏也。從佛言以下至七
寶布施。將欲挍量。故還牒上譬喩來也。若復
有人於此經中至不可數者。明有人受持此
經四句偈福能得無爲法身無量福徳。勝前
七寶施福不可算數也。此言一四句偈者。莫
問偈及長行。但使表法身理足者。以爲一四
句偈。不取説因縁事等經文爲一四句偈也」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菩提皆從此經出。
諸佛如來皆從此經生者。此釋前挍量中疑。
何以故者。有人疑云。何故七寶布施是其了
因。其功甚多。得福乃少受持一偈。亦是了
因其功甚少。得福乃多。故云何以故也。答意
明前布施是取相之福。唯獲三界報不能得
三種佛菩提。受持此經。獲不取相福。能得三
佛菩提。是故受持一偈之福。勝七寶施
福。所以然者。以此一偈經教用功雖少得福
乃多。能出生佛果故。受持此經生聞乃至能
得十地證智。終與法身作其了因。與報應
二佛。以爲生因。故所以勝也。此言阿耨菩提
者。即無爲法身無上正遍知正道也。明此法
身古今一定湛然常住。體非作法。受持此經
教。但能作其了因不能作生因。故言皆從此
經出。一切諸佛如來皆從此經生者。有受持
此經言教。能與報佛如來。以爲生因。以此報
佛要因受持此經。發菩提心。始從習種終于
解行。修世間功徳智慧。逕一大阿僧祇。行道
證初地。名爲見道。逕三阿僧祇。十地行滿金
剛心謝。即本有之性顯時。有二種莊嚴。用此
詶往因。故名爲報因。受持經教依而修行。
報得佛果。用義説了爲生。故言從此經生。非
如世間法辨體爲生也。若報佛爲生因。所生
爲當是有爲。爲是無爲。若是有爲。則應無
常故。下經引須彌山王喩釋也。若應佛藉經
教。從生因生者。應是實佛。若是實佛。何故上
經云。無有定法應佛如來得三菩提也。若定
非實佛。供養此佛。爲有福徳。爲無福徳。此疑
下微塵喩經未當釋也。既有報佛。必有應佛
影像之用。故應佛亦言從此經生也。既聞法
佛從此經出報應二佛從此經生。有人乘即生
疑云。七寶施福用功乃多。得福亦應是多。受
持一偈經教。用功甚少。得福亦應是少。而
所以言受持此經一四句偈出生三種佛菩提。
勝七寶施福。若然此三種佛菩提。爲決定從
此經出。從此經生。勝七寶施福。爲不決定。有
此疑念也。又云。此三種佛甚深法界若從此
經出。從此經生。體是有者。我等應見應知。然
此我今不知不見故。當知是無。若爾云何道
法佛從此經出報應二佛從此經生也。知如來
説此三佛其義甚深。乃云從一偈言教經生。
爲有人能信。爲無人能信。此謂爲疑也。故
佛答須菩提所謂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明
諸佛如來證三種佛菩提法故。説此經教。還
詮彼三種佛菩提。是故若受持此經。即是
受持三佛菩提故。得爲因此三佛果頭甚深
法界。雖從此一偈經出生。而正可是佛家所
得法。非凡夫二乘下人境界故。不知不解。而
生疑云。此三種佛。爲決定從此經出生。爲不
決定。如此勸信也。而此經所以重言佛法佛
法者。牒前經法佛從此經出報佛應佛從此
經生也。故云佛法佛法也。有言佛法佛法者。
明此三種佛菩提法唯是佛家法。故重云佛
法佛法也。即非佛法者。明即此佛所得法非
餘凡夫二乘所得。以彼二乘非佛法。故即云
非佛法也。然此佛法非二乘境界。是故不見
不得也。亦可福徳多少之義。唯佛境界。非餘
人境界也。亦應言是名佛法。明唯是如來果
頭佛法。故但應生信。勿復疑也
論曰。此勝福徳譬喩示現何義者。論主將欲
以偈釋此經故。先問於與喩挍量之意示現
何義也。即答法雖不可取不可説。而不空
故。疑者謂若法不可取説者。受持此經教。應
無福徳。今論主申此經來。意爲欲釋疑。明持
經有福挍量勝七寶施福非爲空也
此一段經凡二偈論釋。初偈作問答意釋經
中三千世界七寶乃至無量不可數等挍量經
文。第二偈釋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皆從
此經出乃至即非佛法也
受持法者。釋經中受持一四句偈也。及説者。
釋經中爲他人説也。不空於福徳者。釋經中
其福勝彼無量不可數也。此偈上之二句經
文在下。所以論主釋之在先。此偈後之二句
經文在上。所以釋在後也。論主相上疑意以
此受持法及説二句經雖在後。義乃在前。故
引之初釋。下二句經雖在先。義勢在後。故列
在後解也。雖言相上疑意。其義云何也。上云
證法不同名相不可取不可説。惑者便謂。受
持經教。空無利益。故以喩挍量。明持經有福
不空。以義勢在前。故先釋也
福不趣菩提者。釋經中三千七寶布施。初福
徳聚。明此有漏福徳聚體是取相。故不能趣
菩提也。二能趣菩提者。明受持經教及爲人
説是不取相福能趣佛菩提也
何故説言世尊是福徳聚等者。將欲釋此一
偈。先擧下半偈所釋經來也。偈言以下。提下
半偈來。與經相屬當。此義云何以下。然後設
問。通釋此經偈也。然偈中上二句猶故未釋。
何故超提下半偈來。屬當所釋經者。但上二
句爲釋挍量之意。以此意在前。故先作偈上二
句。釋下挍量經文。令長行論中欲從經初次
第釋之故。所以先提世尊是福徳聚等經。超
用下半偈。屬當釋之也。何者爲二者。將欲釋
上半偈故。問第四句二能趣菩提者。爲二也。
即出其二云一者受持。二者演説。此就自他
内外。爲二。即擧所釋經來結也。何故名福
徳聚者。問此七寶施福。及持經福。何故皆名
爲聚也。即答聚義有二種。一者積聚義者。通
解七寶施福持經之福等皆有積聚義。故倶得
名爲聚也。二者進趣義者。明此二種福徳雖
有聚義。而有進趣不進趣異。七寶施福。唯有
聚義。而不能進趣。明提經之福有積聚義。復
有進趣義也。如人擔重説名爲聚者。此遍喩
持經之福。是聚而有進趣義也。如是彼福徳
聚等者。此解聚而不進趣者。明七寶施福得
人天因果有積聚之義。故名爲聚。但不能感
得菩提故。名爲非福徳聚也。此二能趣大菩
提者。此解受持演説能遠得菩提。是聚而有
進趣義也。是故於彼福徳聚中此福爲勝者。
論主以偈及長行。釋此經竟。結受持經福勝
七寶布施福也。云何此二能得大菩提者。論
主將欲作第二偈釋於下經故。拘鎻問上偈
中二能趣菩提。此受持演説一偈經教於菩
提。有何因義也。如經以下。即引經答有因義
也。雖擧此經於菩提有其因義。而未釋作因
義之所以。故復牒云何説諸佛菩提等經爲
問。以偈解釋也
於實名了因者。此第二偈釋經中一切諸佛
阿耨菩提皆從此經出。明受持此經與法佛
爲了因非作生因也。故但言於實名了因也。
實者。明無爲法身古今湛然體絶有爲虚僞
顛倒。故曰爲實也。亦爲餘生因者。釋經中諸
佛如來皆從此經生。明此經不但能與法
爲了因。亦與報應二佛以爲生因。明報佛爲
萬行所剋酬於往因。用義如起。竪此用義。
得説了爲生故。言亦爲餘生因。所以復與應
佛爲生因者。明應從眞有。理條然故。亦得
言生也
獨諸佛法佛法者。釋經中佛法者即非
佛法也。唯獨諸佛法者。唯是諸佛所得。非餘
凡夫二乘所能得也。第四句福成第一體者。
結句明福者受持經福也。第一體者。成前生
了二因所得法報及應三種無上佛果第一
體故。非凡夫二乘所得法也。受持此經。能得
三種佛菩提。則有福徳。便爲因義。成不空説
法。那得道言。若不可取説。則爲空説無益也。
此義云何以下長行論作二意來。釋向所引
一段經。從初至皆從此經生故。釋上半偈。解
經中從此經出從此經生等也。菩提者。名無
爲法身。彼體寶無爲者。釋偈上句中於實二
字。將欲解受持演説於法身爲了因故。先明
法身體非作法名無爲也。是故於彼法身。此
二能作了因也。不作生因者。明受持經福不
能辨法身體。不作生因。但能顯出法身故。作
了因也。餘者受報相好佛應化佛等假受持
演説此經故。辨得二佛之用故。結於此爲生
因也。以能作菩提因。是故名因者。通解作生
了因義也。顯彼福徳中此福勝者。解竟結其
勝義也。如經以下擧所釋經來結也
云何成此義以下。此是論中第二意釋偈中
下二句。復解經中佛法佛法等也。云何成此
義者。還提上經中疑問之意。問云何受持此
一偈經教。能爲三佛生了因義。我能生信。
故言云何成此義也。故即提偈答。唯獨諸佛
法福成第一體。明三種佛菩提。從此一偈經
出生作二因之義。是佛境界。非汝所知故。但
應生信也。須菩提所謂佛法者等至第一不
共義。復擧下半偈所釋經來。略解其經中義。
提偈來結也。以能作第一法因者。以此持經
之福與三種佛菩提第一法作因也。是故彼
福中此福爲勝者。論主以偈及長行。論釋此
一段經竟。通結持經有福勝七寶施福。故不
空説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果
者等此挍量分中第二段經文。所以來者。
此有疑故也。此疑亦從第六段如來所説法
不可取不可説聖人無爲法得名中生第三
疑。云何生疑。若一切聖人無爲法得名是法
不可取説者。須陀洹等亦是聖人。爲是無爲
法得名。爲當有爲法得名。若有爲法得名。則
不應言離分段生死。若無爲得名。此無爲爲
可取可説。爲不可取不可説。若不可取不可
説。與上諸佛菩薩所得無爲。爲一爲異。無爲
若異者。不應名聖。無爲若一。應無有異。又須
陀洹等證四沙門果。云何言不可取。復向
人説。我得沙門果。云何言不可説。若爾證法
便應是可取可説。云何言證法不可取説。有
如此疑故。答意明此四沙門果亦是不可取
不可説。故經言實無有法名須陀洹。乃至實
無法名羅漢等。此四人當證果時。不見有一
法可證爲果。名須陀洹乃至羅漢故。此四沙
門果亦不可取説也。此所以言實無有法名
須陀洹等者。爲答有可取説疑故偏論之。若
解此四沙門果亦得言可取説。亦得言不
可取説。亦得言有爲。亦得言無爲。四沙門
果無漏智慧。體是無常不免生滅。是其有
爲。故亦得云有爲也。以解生陰無定性。能斷
三結煩惱。無處無爲之果。不受三塗報。乃至
羅漢。斷四住惑。不受三界報。此是無爲樂故。
亦得言無爲。此二乘之人無我正理及滅結
無爲。故名爲聖。未得因縁眞如二種法空。未
能盡無明變易生死究竟無爲。故不如佛菩
薩也。既所證有深淺不同。則條然有別。何得
無爲名同。便以二乘臨佛菩薩也。此以聖無
爲名一故。須此經料簡便異也。此四沙門
果。言可取者。取無爲果也。可説者。如已所
證。依虚妄名字。向餘人説也。言不可取者。證
四沙門果時。得無我空解故。於衆生五陰法
中。無有一法名爲須陀洹等。又復不取者。不
取色等六塵境界也。不可説者。明所證法但
可以心知。非可以言及。故言不可説也。四果
人。但縁生空證果。尚不可取説。況諸佛菩薩。
乃以眞如清淨得名。而可取説也。爲除此
疑。次來也。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
須陀洹果不者。如來問須菩提。於汝意云何。
須陀洹等。既得無我之解。斷身見戒取疑。證
聖果時。猶能作念分別。我能得須陀洹果不。
故須菩提答言不也。即釋云何以故不也。以
實無有法名須陀洹。明須陀洹等於證果時
得無我之解。於假名衆生及五陰法。泯然一
空無所分別。乃至六塵亦空。於此衆生五陰
内法中。不見一法定實可名須陀洹等。於六
塵境界中。亦不見一法是可取故。不作是念
我得須陀洹等果也。從須陀洹乃至無有一
法名爲羅漢。通擧四果。明不可取説。以釋前
疑。類義可知也。因問阿羅漢不作是念言我
得羅漢。生於疑難。若羅漢證果時。不生念言。
我得果者。何故羅漢猶作云我得羅漢也。故
答世尊若羅漢作是念。我得羅漢。則爲著我
人等也。答意明前言我不作念得羅漢者。謂
證羅漢果時。斷四住惑盡。故不作念。我能得
果。此阿羅漢猶有習氣無明之惑未斷故。後
更作念言。我能得果。非謂有四住我人
者。等我見也。然依此經但偏論羅漢所
除習。或不論前三果所未斷或。依下論釋。
則通辨前三人。明前二人始斷我常二到未
斷二*到故。有行煩惱。後之二人。樂淨亦除
故無行煩惱。唯有無明習氣也
世尊我得無諍三昧等第一等者。如來常
説惡事發露善法覆藏。此中須菩提何故自
云。佛説我得*無諍三昧第一也。然須菩提將
欲引已所得。不作是念。我得*無諍三昧
欲阿羅漢證。成第四果。不取之義有同不同。
明其餘羅漢言我不作念者。無四住麁。或猶
未斷習我。今須菩提言不作念者。習我亦無。
以善伏故非爲永斷。所以道此。欲使人生信。
如須菩提實證此法也。然須菩提言不作念
者。恒作心防護。令習氣我不起也。又復須菩
提。是法身菩薩。現爲聲聞。永無習氣故。不作
念我得羅漢也。佛説我得*無諍三昧最爲第
一者。此三昧所以名*無諍三昧者。以須菩提
能善作心防護習氣。自於衆生。不起貪瞋癡
心。復不命衆生於已起貪瞋癡心。故經中須
菩提自云。若有人。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
移處。若有人。嫌我立者。我當終日坐等。故須
菩提至於行乞。毎以定心。觀察衆生前人於
我不起障者。便入聚落。若起障者。則止不行
乞。明須菩提於四威儀中常自善防護習氣
令使不起。以得此三昧。不與人競。此煩惱
障分盡故。名得無諍三昧也
如舍利弗等其餘羅漢。不能善防習氣故。與
物競。與物競故。無有無諍三昧。若爾有人生
難。如來塵習皆盡。何故猶爲孫陀梨等之所
謗毀。豈有習氣未盡也。答意如來非以有習
氣故爲人所謗。有二義故。如來知衆生根機
故。聽人謗。一因此毀謗度彼衆生。二欲爲
顯佛功徳故也。然如來五百大弟子皆得三
昧乃多少不同。而各得第一之名。如舍利弗
得十千三昧智慧第一。目連亦得十千三昧
而神足第一。須菩提得六萬三昧。於弟子中。
無諍三昧最爲第一。故如來於大衆中。毎嘆
其徳。須菩提既得六萬三昧等種種功徳。何
故唯嘆此一。以此三昧六萬三昧功徳中勝
故偏嘆也
世尊説我是離欲羅漢等。此歎空行第一。離
何等欲。五塵境界名之爲欲。此明前境爲欲。
謂貪欲煩惱名之爲欲。以貪等煩惱久已
斷盡。明須菩提善得五塵境空。雖縁五塵。而
此欲境不能閡其心。爲譴此三昧障分盡於
已所得三昧隨分自在。故云離欲也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者。明須菩提離二障故。
不作念取我無諍三昧第一。我是離欲羅漢。
故言實無所行也。而名須菩提無諍無諍行
者。此雙牒前無諍三昧離欲羅漢二句經來。
明須菩提以無心念我無諍三昧第一我爲羅
漢。乃至習氣不行故。離二種障。並立二無諍
名也
何者二種障。一是煩惱障。二是三昧障。而須
菩提善得空行故。當所除無知分盡。清淨所
得三昧明審。所未得者則不能知。已得者如
實而知。無有錯謬。此無知之*或不能拘閡
擁塞其心。故名無三昧障也。煩惱障者。謂貪
瞋癡等習氣煩惱。明須菩提得無我空解。先
斷四住執性惑盡。復善防護心。自於衆生不
起貪瞋癡習。*亦令衆生於已身上不起食欲
等煩惱。不爲此麁細二惑拘閡其心故。無煩
惱障。以善伏習氣故。離煩惱障。故能識人心。
不與物諍。以善達前境空故。離三昧障。不爲
境界擁塞其心。不與境違。故云無諍無諍行
也。其餘羅漢。不能善達五塵體空。故所得
三昧中多有錯謬。如目連記其日當雨。爾
時天竟不雨。以彼聲聞人智慧微淺觀心不
徹。爲前境所閡故。當分所得三昧中不清淨
故。有三昧障。又復不善防習氣故。有煩惱障。
以有此三段。無二無諍行也。然聲聞人非但
所得三昧不清淨。有設使作神通變化。雖百
千萬。但能令一心一作。不能令多心多作。然
菩薩則不爾。菩薩之人。解五塵虚妄本來空
寂。復能現見眞如平等之理。故萬境不能擁
閡其心。所得神通隨意自在。遍周法界。多心
異作。聲聞非但一心一作。而所知復近不達
久遠。如有一人。至祇洹精舍。求欲出家。爾時
五百羅漢。倶時入定。觀此人根機。時出定
已。語其人言。汝過無善根。設令入道。會不
證果。故汝不得出家。此人煩惱便欲出去。至
精舍門邊渧泣。値如來從外而至。見此人。
即問汝何故渧泣。彼人白佛。我欲出家。諸比
丘不聽。故渧哭欲去耳。佛知此人雖近無善
根。曾過去久遠有善。今欲得道。佛即告言。善
來比丘。即成羅漢。衣鉢具足。雖得羅漢。以新
出家故。不解比丘威儀。如來將欲使其現神
通力令諸弟子見而問之故。教言。汝洗鉢盂
莫著地上。亦不教置其鉢床上若草葉上等。
此比丘洗訖。置虚空中。以神通力故。而鉢住
空不墮。諸比丘見已怪問。此何比丘神力乃
爾。佛即答言。向者白衣求欲出家。汝等皆
言無善根者。此人是也。諸比丘既聞此已。深
生慚愧。故知小乘羅漢所得三昧不但錯謬。
設令善得亦不知遠事也。論曰向説聖人至
不可説等。牒前第六段中生疑處經來也。若
須陀洹等至云何成不可説。擧四果來作難。
難辭不異經中生起也。自下經文爲斷此疑。
以下指前經中作釋疑意。成不可取説義也。
此一段經設一偈論釋盡耶。偈上二句通釋
四果經文。下二句偏釋須菩提獨得無諍三
昧以下經文也
不可取及説者。明行者證四果時以離身見
*或等故。於衆生五陰中及以六塵。不見一
法。名之爲果。亦無心念我能得果。故不可取
既。無一定法可證爲果。亦無證法兆状可
説示人故。言不可取及説也。何以故然下第
二句云自果不取故也。此亦應言四果是可
説。但爲成上不可取説義故。闕不論也。依
彼善吉者。正&MT01407;須菩提名。説離二種障者。
明須菩提得無諍三昧及離欲空行故離二障

此義云何以下一段論。凡有二意。從初至我
能得果。釋偈中二句。解經中四果經文也。以
聖人無爲法得名至名羅漢解四果人證無
爲法得名爲聖故。須陀洹乃至羅漢。釋上疑。
成不可取説也。然聖人非不取無爲法以取
果。明此四果聖人雖當證時不取以成不
可取説。然出證後還自謂得此無爲果亦有
可取説義也
若聖人起心。我能得果。則爲著我人等者。此
義云何。即釋云。以有使煩惱非現行煩惱。使
煩惱者。習氣無明二煩惱也。非現煩惱者。後
二果人無有示相不示相畜妻爲世事麁惑行
煩惱也四果之中。前二果在家。須陀洹斯陀
含雖斷示相我。故有不示相我。猶畜妻婦行
於世事。故有行煩惱。復有無明習氣故。亦有
使煩惱。後二果無有示相不示相。不行世事
故。無行煩惱。有無明及習故。有使煩惱也。
今言無煩惱者。此偏釋那含羅漢也。亦應通
云前二果也。有使煩惱。有行煩惱。但論主
好略唯辨後之二人也
何以故彼於證時離取我等煩惱者。何故明
此中論主欲顯此義。假疑難。若在家二果猶
有行煩惱者。何故言。須陀洹等二果離取我
見等*或。而名聖人也。故云何以故也。即答
彼於證時。離取我等煩惱。此明前之二人。當
證果時。得無我之解除身見等示相之惑。
無取果之心。名爲聖人。所以有現行煩惱者。
出證更起不示相我見等*或行於世事。故
有行煩惱也。是故無如是心我能得果者。結
前二果人證時不取之義也。故經中説。有一
比丘。得須陀洹。自唱言。婬欲煩惱焚燒我
心。遂即休道還家行世法。以此驗知前之二
人有行煩惱也
何故須菩提自歎身得受記以下。此段第二
意釋下半偈。解無諍三昧等經文故。先設問。
如來常説惡事發覆善法覆藏。何故須菩提
衆中自歎身得受記。故釋云以自身證果。明
此無諍三昧唯須菩提得餘人不得。顯已功
徳故也
爲於彼義中生信心故者。此答前疑難。疑意
云。有人生念。如來雖道須菩提得無諍三昧
是離欲羅漢。不知爲得不得。以何驗之。知須
菩提得。生疑不信故。須菩提於大衆中。歎云
世尊説我得無諍三昧。拂去衆疑。令其生信。
成上不作是念我能得果。須菩提得故不作
念也
又解云。須菩提何故顯已功徳。故答爲於彼
義中生信心故。明須菩提以已所得勝法。勸
餘二乘。令生信故也
何故唯説無諍行者。問云。須菩提所得三昧
乃有六萬。何故唯歎無諍三昧者。而不歎餘
徳也。故答有二義故也。一爲明勝功徳。明聲
聞法中無諍三昧是最勝功徳第一之法。獨
須菩提得。餘者不得。設得不如。故偏歎之。
二爲生深信故。欲使餘羅漢未得之流於此
三昧生決定信求證此法。故曰深信也
何故言以須菩提至説離二種障故。此擧經
設問以偈來答也。二種障者至故言無所行。
出偈中須菩提所離二障之名。釋經中實無
所行也
以是義故説名二種諍者以下。雙釋二諍二
無諍名。以是義故者。此一句通釋諍無諍二
句。若不善護人心。爲五欲境所閡。故有二種。
以是有二障義故。與人物違境故。説爲二種
諍名也。離彼二種障故名無所行者。明須菩
提善防人心不爲欲境所雍故離二障。以是
離二障義故。説名二種無諍行也
佛告須菩提如來昔在燃燈佛所受記者。此
第七挍量分中第三段文説。此何以來。由前
第六大分中明如來所説法皆不可取不可説。
疑云。何如來昔爲菩薩時。於燃燈佛所。受記
作佛者。便是證法可取可説。若爾者。是證法
有名相可取可説。云何言證法名相不可取
説也。疑謂菩薩於爾時已得無生忍記故。爲
斷此疑。答云。燃燈時言語授記。未得證智。
故彼言語可取説也。及後證時。絶於名相。那
得以言語授記難證法同名相可取説也。爲
斷此疑。明如來昔在燃燈佛所得菩提不。釋
此是應佛如來。若是應佛者。則不修證果。何
故乃引燃燈佛所授記。實菩薩證成此義。然
應佛雖復不實。終不道言我是應化。以由眞
有應據本而談故。引燃燈佛時實行菩薩爲
證也。此明非無菩薩以未有所證故言實無所
得。成上不可取説義也。如來爾時猶是地前
習種性中凡夫菩薩不現前授記。唯有言語。
未有證法。故可取説。然復非不有實證菩薩。
但難家據地前未證爲問。故就問處答之。然
實證菩薩者。下經中*言。通達無我無我法離
二無我者是名眞是菩薩菩薩指此爲正答也」
此言燃燈者。凡有四種三時授記。一是習種
性中。二性種性中不現前授記。三是初地中
現前授記。四在佛地中無生忍授記。今*言燃
燈記者。釋迦爾時猶是習種性菩薩。未得初
地以上無生忍證法也。今明如來問須菩提。
汝謂我爾時已證初地無生菩提記也。須菩
解答如來在燃燈所言語受記未得初地
無生記也。故云燃燈所實無所得也。如婆伽
羅經説。我昔在習種性時。於星宿劫中。供養
七十億那由他佛。一一佛住世。逕六十億那
由他劫。而彼佛皆不與我受記。何以故以未
得無生忍地故
論曰復有疑。論主將欲設偈釋此分第三經
文。故序上不可取説中第四疑意。先擧疑者。
謬引過去佛所有取説。來難今説證法便
同可取説也。爲斷此疑。以下論主取經答。意
明菩薩於過去佛所未得證法。成不可取説。
答有取説疑。如經者。總擧釋疑經結也。何故
如是説者。疑者引燃燈佛來。作可取説難。還
應答以不可取説意。何故乃云實無所得阿
耨三菩提。作此不正答也
佛於燃燈語一偈。釋此一段經也。此言佛者。
今釋迦佛也。於燃燈語者。於彼燃燈佛時。唯
言語受記也。不取理實智者。明當受記時未
得無生忍證法實智也。以是眞實義者。有二
種。一者成上第六段中不可取説。二者成
非法也。云何成上不可取説。前言證法
絶名相故不可取説。難言乃引昔燃燈佛時
授記爲難。答者意明本燃燈授記唯有言語。
言語是音聲之性。故可取説。非是證法可取
可説。故得成上不可取説也。二者若證法
猶是無名相不可取説者。還復上第二疑言
教一向非法故。答意明。證法雖無言。得證
故能説。尋此言説。還能得證。故言教是法。
非是非法也。故言以是眞實義成彼無取説
也。以是言語授記不得證智眞實義故。猶
得成彼證智不可取説也。二者直以證智之
體無有名相故。亦不可取説眞實義。故下句
云成彼無取説也
此義云何以下長行論有二意。從初至無取
説故。釋上半偈及經釋竟。以下半偈來結
也。又若聖人以下。此是第二論主序疑者
意。生下淨土山王喩經也。從聖人至不可説。
擧上第六段中經文也。云何諸菩薩取淨佛
國土者。此一疑別生下淨土經也。云何受樂
報佛以下二疑。別生下山王喩經也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莊嚴佛土者。
此挍量分中第四經文。何以故起。由第六段
中皆不可取説。生第五疑。上疑云。若聖人無
爲法得名。是法不可取説者。諸佛菩薩所得
依報淨土。爲是世諦。爲是第一義也。若是第
一義者。可是不可取説。若是有爲世諦者則
是可取可説也
疑者言。此淨土若是有爲者。諸菩薩既取此
淨土。云何言不可取説。若使依報淨土是有
爲者。聖人猶受有報。云何言聖人無爲法得
名不可取説也。此疑謂出世淨土同於有爲
土也。故下經中。佛答言。淨土有二種。一是地
前有爲形相七寶莊嚴三界所攝。二是地上
出世間淨土第一義莊嚴非三界所攝。以初
地以上聖人報出三界土也。汝那得以世間
淨土難於出世間淨土。此眞淨土不同於
世間淨土可取説也。此近答第六段不可取
説疑。亦遠答第五段中疑也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者。猶釋第六段不
可取説中疑。若聖人無爲法得名。是法不可
取説者。報佛如來十地行滿。華臺受報佛職。
得無量功徳。自謂我是法王。復取莊嚴淨土。
若如是則證法可取説。若是可取説者。此報
佛是有爲所攝也若有爲攝者。則是無常。若
無常者。則漏不盡。漏若不盡。不名爲佛也。
若是無爲。與法佛爲一。爲異。如其一者。法佛
無色相。報佛亦應無色相。若與法身異。此之
報佛。則從生因生。*若生因生。則本無今有
已有還無。則是無常。云何言聖人無爲法得
名不可取説也
又論中生起言。云何餘世間復取彼是法王
身者此是因第六段不可取説中。生第七疑。
疑云。十方諸佛及餘世間。亦言某甲世界某
甲菩薩十地行滿受報佛職。亦道彼是法王。
若報佛可爲他取説者。云何言無爲法得名
不可取説也。故佛引須彌山王喩。以答此疑。
明報佛體是無爲不可取説非是有爲可取説
也。所以然者。以佛修行斷惑因縁。即本有之
性現用名爲報佛。既有報佛正果。便有依報
眞實淨土自在之用故。是無爲非有爲。亦非
條然故常也。上所以説報佛如來從生因生
者。望報用義邊。是其始有故。義中説了爲生。
非報佛體從生因生是無常也。此近答第七
段中疑。亦遠答第五段中疑。故次明也
若菩薩言。我莊嚴佛國土。彼菩薩不實語。此
是地前菩薩取相行。但得有爲莊嚴衆寶。無
石沙荊棘之穢。以爲眞淨土。不知別有出世
眞淨土。但以已所得。爲眞實淨土也。謂同蓮
華藏世界等。更無別眞實無爲淨土。故言不
實語也
何以故者。即生疑也。難云。若形相莊嚴非眞
淨土者。何以故。如來説我所得淨土勝相莊
嚴如自在天宮。我淨土中衆生無欲。如梵似
天也。又何故教衆生言。我修淨土因時平治
道路除去荊棘運高就下等。以爲淨土。*因
得此淨土之報。尋如來誠言。此淨土似有形
状。既有形相。則三界所攝。便可取説。云何言
淨土非形相莊嚴不可取説。若取形相莊嚴。
則不實語。故云何以故也
故佛答言。如來所説莊嚴佛土者。將欲誘進
始學故。以近況遠。故説我所得淨土如自在
天宮等也。又隨世間説。世人以此形相七寶
琳瑯者。爲淨土故。佛隨俗説是淨土。非謂第
一義諦眞實淨土。故云如來説莊嚴佛土也。
然非不是世間有爲有漏形相莊嚴也。則非
莊嚴者。此隨世俗説。以爲淨土。非出世間第
一義諦眞實淨土。故云則非也。是名莊嚴佛
土者。如是非形相莊嚴者。即是眞實第一義
莊嚴也。亦得云形相莊嚴非莊嚴者是名非
莊嚴也
然此言淨土者。正是諸佛依報眞實智慧第
一義土。此土以眞如法性爲*體。即蓮華藏
世界。此之淨土與眞報佛。語體則同。言用則
異也。此土如來從發心以來。所修萬行功徳
智慧二種莊嚴。出世無漏勝因所剋故。十地
經云。過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善根所生也。
不爲地前取相漏因所得。體非有爲形相莊
嚴所攝故。大智度論云。諸佛淨土。不爲欲色
無色三界所攝。云何言此眞淨土不爲三界所
攝。解云。不在地故非欲界攝。不在空故非
色界攝。體是色故非無色界攝。雖三界不攝。
而與之同處。然不相妨閡。設三災起時世界
焚燒。而彼淨土湛然不變。故法華云。衆生見
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
此即眞常淨土。故三災不毀也。又諸佛淨土
平等清淨無二無別故。十地經云。一佛土一
切佛土。一切佛土。一佛土也。今解此淨土云
淨穢同處者。異於昔來所辨一質異見之義。
所以爾者。原淨穢二土本無異處。非如娑婆
安樂二土既殊條然有別也。若然何*故有石
沙銅鐵七寶琳瑯到伏等界無量差別。或有
衆生。以虚空爲地。地爲虚空。如斯不同。皆是
衆生業之垢淨。智有明昧故。所見萬差。非
土有異。猶如恒河流水。有諸餓鬼共往趣飮。
或見流火。或見膿血。或見灰炭。或見枯涸。或
見鬼神守護不令得前。斯皆衆生罪業因縁
故。於此一河。所感各異。故見不同。非謂水一
而見有殊也。如維摩説。螺髻身子所見不同。
如二天共食飯色有異。此亦同也。故知處一
土差。就見不同。非爲一質而有異覩。其理
焔然也。是故須菩提菩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等者。此經教勸新發意菩薩取眞淨土之方。
是故者。以是行地前取相之行。唯得世間有
形相莊嚴淨土。非是出世第一義莊嚴淨
義。故諸菩薩摩訶薩。要須修行初地已上
不取相波羅蜜行。乃可得於出世間無爲眞
淨土地勿以。取相之心所得世間有爲形
相之土。以爲眞實淨土故。言應如是生清淨
也。應如是生清淨心者。應如上第四段
於三事中不取著心也。而無所住者。謂不著
自身。不乞住也色等著異。不著三界人天五
欲果報應無所住者。謂不著報恩。此三即是
前三事也明如來所得第一義土滿足
清淨初地以上分中清淨也
金剛仙論卷第四



金剛仙論卷第五
  魏天平二年菩提流支三藏於洛陽譯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者。此擧大身喩之
報佛。同彼山王鏡像譬相似義也。又此山勝
出餘山。名爲王也。有人者。即説報佛爲人
也。亦得言有人者世間人也。如王者。引喩況
之。明世間人身大如須彌山報佛亦然。十地
行滿金剛心後。顯性本有。名法佛。萬徳智惠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