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仙論 (No. 1512_ 世親菩提流支金剛仙釋 ) in Vol. 25

[First] [Prev]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護者。通釋善護念付屬。此偈應云善護念付
屬。但以偈侠故單擧護也。義應知者。理正如
此勸問者令知也。然此一句釋善護念付*囑
已竟。第二句所以復言加彼身同行者。此爲
釋上經中疑難。難云此經不應如是説。應言
善護念諸衆生善付屬諸衆生。所以然者。明
如來慈悲平等被物無私應遍念六道不遺凡
聖。若言護念一切衆生。則義通凡聖。直云護
念菩薩。但攝修行之人。則統收不盡。何故
不云善護念諸衆生。但云護念諸菩薩也。故
答加彼身同行。言護念諸菩薩者。即是護念
一切衆生。加持彼身者。如來以智惠力。加二
種菩薩。身令入性地。乃至初地證智也。若爾
還復前疑。猶是如來唯護念菩薩不護念衆
生。故下二字云同行也。同行者。即是菩薩以
四攝六度。攝取一切衆生。以爲伴侶。以爲眷
屬也。若爾菩薩也修萬行。而衆生未修。云
何言同行也。答意欲明大士覩眞如佛性。於
平等理中得相似解。亦得相似一體悲心。故
不見衆生異於我身我異衆生我身。修行
即一切衆生修行。此明菩薩與衆生同非異
衆生同於菩薩。故云加彼身同行也。明諸
佛加菩薩化衆生迭傳相攝。即拘瑣法門也。
此一句。理而言之。通釋二種菩薩。別而言之。
唯釋善護念也。不退得未得者。釋經善付
*囑得者已前修行也。未得者所未修行也。
不退者。欲令習種性人於向已得行中堅固
不失未得行中令勝進不退。故付善知識也。
是名善付屬者。結句應言是名善護念是名
善付*囑。以偈*侠故略也。云何加彼身同行
者。論主提偈中第二句。依下答分爲二問。一
問云何加彼身。二問云何爲同行也。下答亦
有二。謂於菩薩身中與智惠力令成就佛法
者。答第一加彼身。明菩薩蒙佛加故得勝智力
亦成就初地佛法也。又彼菩薩攝取衆生與
教化力等者。答第二同行。明菩薩以佛加故
得教化力能利益衆生。即是同行也。云何不
退得未得者。問偈中第三句云何爲得主得
中不退也。故答謂於得未得功徳中懼其退
失。欲令習種菩薩於二行中固解不退。故付
智者。又得不退乃至付屬應知者。雖云得未
得中不退。未知何等法中不退。故出謂大乘
法中不退大乘法中勝進也。不捨大乘者。
令不捨因中菩提心慈悲無量等行及果頭無
爲法身大乘法也
金剛仙論卷第一



金剛仙論卷第二
世尊云何菩薩於大乘中發阿耨菩提心乃至
則不名菩薩。此第三段經名爲住分。亦名我
心。所以名爲住者。欲明菩薩既道登初地。現
見眞如法無我理。永斷四住習氣及無明麁
品。出二十五有分段生死。離五怖畏。爾時過
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在佛家。種性尊貴。無可
譏嫌。具足廣等四種深心。畢竟利益一切衆
生。則能決定安住菩薩初地。所言住者。以不
住道解爲住。云何不住。謂觀有爲虚僞。斷生
死因盡。故不住世間。現見眞如平等。得大
慈悲。願力成就。故不住涅槃。以此不住爲住。
故云住也。所以復名我心者。明初地菩薩既
證聖位現見眞如平等之理。由會此理。解知
我之所有眞如佛性無爲法身衆生所有眞如
佛性無爲法身亦復如是一體平等無二無差
別。於此理中。不自見我是菩薩修行之人有
眞如法身彼是衆生不修行者無眞如法身。
解知一切衆生即是我身。然凡聖雖異。而眞
如平等。故云我心亦得。云何一體悲心成
就。彼此無二。故曰我心。此以解眞如自在我
爲我心故。十地經云。於一切衆生起我心也。
此住分經文所以來者。上第二段中。既明如
來善護念地前二種菩薩與其智力令證初
地。然上既明地前相似無漏能入之行。未出
證地之行。是故第三次正辨入初地已上眞
如無漏行也。問菩薩爾時以何等心觀何境
界。修何等行證何等法。而得住於初地大
乘法中。住初地時有何相貎也。明菩薩爾
時僧祇行滿具足四種深心六度行成現見眞
如證無生法忍過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在佛
家。有如是心行相貎則得住於初地。名爲大
力菩薩。是故次明第三住分也
此一段經中須菩提有總別二。問云何菩薩
於大乘中。發阿耨三菩提心者。此問中總句。
然汎明大乘有二種。一者因中大乘。謂十地
六波羅蜜。明十地菩薩乘六波羅蜜趣於極
果。故曰因大乘也。二者果頭大乘。謂無爲法
身佛果是也。今言於大乘中者。是因大乘。亦
得義通因果也。大乘之義乃有無量。且略辨
四種。一者體大。明大乘之體苞含萬徳出生
五乘因果。故名體大也。二者大人所乘。明菩
薩大士乘此地行趣於佛果也。三者大人所
證。明唯諸佛如來窮會此法也。四者能成大
義。明諸佛既證常果復能化益衆生有大恩
義。故曰能成大義也。具此四義。故名大乘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菩提亦有二
種。一者因菩提。謂十地萬行也。二者果菩提。
無爲法身是也。通此因果二種。以爲無上菩
提也。今所言菩提心者。即是初地僧祇行滿。
現見眞如所證無生法忍。以此爲菩提心也。
隨分證用無爲法身。即是果菩提也。發者
亦言生成證得也。阿之言無。耨多羅言上。
名爲無上。亦云最勝最上。三之言正。藐言遍
知。正者眞如智即一切智也。遍智者有中一
切種智也。又言三者亦是正也。菩提言道。此
是如來果頭無上最勝正遍知。離斷常二邊。
知中道正理。初地菩薩證會此道故。言發阿
耨三菩提心也。亦有解言。三藐者正也。明聲
聞道不正佛菩薩道正。此明不同聲聞。後三
言遍也。明縁覺之人觀境起行不能周遍諸佛
菩薩能遍觀萬境廣修萬行。此明不同縁覺
也。云何住等。此三問中別句。一云何住者。
即起此住分經也。二云何修行三云何降伏
其心者。此二問即起下第四如實修行分也。
如來所以讃言善哉善哉須菩提者。上第二
段中。須菩提雖嘆如來希有善護念付囑地
前根熟未熟二種菩薩復發初地以上總別四
種問。然大衆意謂須菩提乃是聲聞之人。向
前所嘆如來善護念付屬二種菩薩。及聞初
地已上行。此乃諸佛菩薩境界非其所知。懼
其此言未必契當於理稱可聖心。有此疑念。
今將明須菩提得如來冥加力故。説當於理。
所嘆所問合其聖心。眞實不虚。非爲謬説。
是故如來讃以善哉。佛去時衆疑心也
佛告須菩提菩薩生如是心以下一段經文。
答初問云何住也。就此答初問中。明菩薩具
足四種深心故住於初地。大乘法中生如是
心者。初地菩薩縁三種衆生決定證得四種
深心也。所有一切衆生所攝者等。論云廣心
所以名廣心者。明初地菩薩現見佛性平等
之理得一體慈悲。故能化度虚空法界一切
衆生情無限局。故曰廣心也。然此心所化衆
生有總別二周經文
所有一切衆生者。謂先總明虚空法界一切
衆生也。衆生所攝者。明此所化者唯化有心
衆生不化攝無情之物也。此下別明廣心所
攝衆生有三種差別。化生等四生名生依止
差別也。有色無色等六名麁細差別也。所有
衆生界衆生所攝者。二乘意生身差別。亦名
憍慢差別也。此第三別明二乘人既道出三
界前二生不攝。所以別明也。然二乘人有二
種。一者發菩提心聲聞。如法華中舍利弗等
受記作佛者是。二者寂滅聲聞。斷三界惑盡。
出分段生死生究竟想。起憍慢心。入寂滅
定。逕千萬億劫。於此定中。而不勉變易生
死微細行苦。後時定力既盡。從禪定出。更無
所依故。還覓善知識。發菩提心。求無上道故。
菩薩於此憍慢衆生。亦興悲救度。故須明也。
亦得云十一種衆生。生依止中有四。麁細中
有六。意生身有一。合有十一也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者。論云第一心
也。前雖云廣度濕生等一切衆生。未知化此
衆生與何等樂。是以第二次明唯以常住佛
果無餘涅槃第一之樂*與此衆生。不以二乘
中道所證灰身涅槃而以*與之。況人天樂。故
曰第一心也。此言無餘者。有二種。一二障永盡。
二萬徳圓滿。備此二義。故曰無餘。非謂以小
乘身智亡處爲無餘也。涅槃者。此幡云寂滅
也。如是滅度無量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得滅
度者。論云常心也。常有二種。一就佛性法身
凝然常住彼此平等。以明常。然佛性法身雖
復平等。若就行者而言。一法身上有三種名。
或覆法身全不淨者。名爲衆生。修行斷惑半
淨半不淨。名爲菩薩。十地行滿斷惑障盡具
足清淨者。名之爲佛。若據眞如等有法身彼
此無二。故曰一體常心也。二就得慈悲一體
常心。衆生如自己身。常現在前心不捨離。故
名常心。具此二義。故名常心也。依此論釋一
體悲義道。初地菩薩得一子地者。猶非盡理
之言。何以得知。如有女人。唯有一子。愛之甚
重。常言寧愍我身不愍我子。王即使人以大
火炎此女人。此女人患熱。推子遮火。護惜
己身故。知言一子地者。非盡理之言。故引
事來證此一體悲義也。然此衆生所以護惜己
身者。以無量世來計著虚妄我見習久故爾。
如經中説。有人造五逆罪。逕五大劫在阿鼻
地獄。償罪將畢。有人謂曰。汝明日得出地獄。
然雖復得出。而汝此身於即斷滅。罪人聞之。
即答云。我寧更爾許劫在地獄中。不用出已
斷滅。以此衆生從無始世來。貪著妄我故護
惜己身。非實有我也。此菩薩亦復如是。從一
阿僧祇來習此慈悲。證初地時。於一切衆
生得一體心成。冥然一體。不見二相二
別。故曰一體。以此爲常心也。此常心者亦得
二心。一眞如自在我二一體悲心分也。如是
滅度無量無邊衆生者。牒前菩薩所化衆生
令入涅槃者來也。實無衆生得滅度者。明菩
薩雖度向無量衆生令入涅槃。而於眞如平
等理中不見我是菩薩有眞如佛性。亦不見
彼是衆生異於我身無眞如佛性而可度者。
以眞如平等理中泯然一觀彼此無二。故曰
實無衆生得滅度也。又此菩薩得一體悲成
故。取一切衆生如自己身。冥然一體。不見彼
此之異。故曰實無衆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若菩薩有衆生相即非菩薩者。此釋
前實無衆生得滅度者。云何釋。明菩薩既廣
化法界衆生令入涅槃而復言實無衆生得滅
度者。何以故。如此二言相違也。今將明菩薩
由證此眞如平等及一體悲成。絶分別之心。
不見彼是衆生我爲菩薩。而起心度之令得
解脱。故言實無衆生得滅度者。非於妄想世
諦縁用明道中亦無衆生可度者。故此二言
不相違也。若菩薩有衆生想即非菩薩者。明
若菩薩起心分別。謂離眞如佛性平等利外。
別有定實衆生異於己身而可度者。故有衆
生等想。此未是初地解眞如平等眞我菩薩。
故曰即非菩薩。此擧有衆生相不生不分別
相者非菩薩故。明得我心無衆生相者。此以
是非相形答也。何以故知。如首楞嚴經中。堅
意菩薩白佛。菩薩住何地中。得首楞嚴三昧。
佛告堅意菩薩。非初地中得。乃至非九地中
得。若爾竟何地得也。故答於第十地中得。又
云若不得首楞嚴三昧者。則不名菩薩。若爾
九地已下豈可一向非菩薩也。即答亦得如分
力得此三昧。然此言即非菩薩者。明九地已
還雖是菩薩而不得名爲第十地中具足得首
楞嚴三昧菩薩。然非不分得此三昧也。寶髣
論中。有人問龍樹菩薩。菩薩從何地來得首
楞嚴三昧。答初地中得乃至第十地中得。又
云菩薩不得此三昧者。則不名爲菩薩。以是
文驗。足知九地已前亦名得此三昧。但
勝處彰名。故云不得首楞嚴三昧者不名菩
薩也。如涅槃經云。十地菩薩眼見佛性。九地
已還名爲聞見。然九地已下亦分有眼見。但
以下形上。云九地爲聞見。非是全不眼見。何
以得知。又即云唯佛一人眼見佛性。十地已
下皆名聞見。以此驗知。亦得言初地以上眼
見佛性。地前凡夫名爲聞見。此皆就人有上
下迭相形奪。優劣中語。非稱實之談。故今道
則非菩薩者。則非初地解眞如平等菩薩也」
何以故非乃至不名菩薩。此論釋云不顛倒
心。何故明此衆生有人生疑。菩薩住初地
時。云何於一切衆生得我心者。此以何義故
名爲我心。如外道凡夫。以顛倒見故。於衆
生五陰無我法中。横計神我。未知此菩薩
我心者何。異外道凡夫横計神我。故言何以
故也爲除此疑故。佛將欲答菩薩起於我心
者非*是横神我。故言何以故也。爲除此疑
故。佛將欲答菩薩起於我心者非是横計顛
倒之我。故言非也。汎明我有二種。一者一切
衆生眞如佛性一體平等自在之我。二者於
衆生五陰中横計即離等神我顛倒心也。然
菩薩得眞如平等自在我解故。便住初地。故
此非横計顛倒我也。應直作此答。何故乃云
有衆生相等不名菩薩答也。將以未得二種
無我平等解者。有衆生等相非菩薩故。明知
得二種無我平等解者。無衆生相。是名菩薩。
以未得者非故形得者爲是。此轉答也。若菩
薩有衆生相至壽者相等者。此明若菩薩猶
有我人等相則不名住初地已上解眞如平等
得無我菩薩故云則不名菩薩也
論曰。云何菩薩大乘中住等。此是論主將釋
前經故。設此論生起也。大乘中住者。取經
中問答所明之義。爲此一段經名也。問者
須菩提問。答者如來答也。示現此義者。明
此經辨具足四種深心永大乘中住義也。此
一段經雖科爲四句。論以一偈釋盡。初廣
心者。別釋卵生等三種衆生。明菩薩發心
教化卵生等色無色等盡衆生界。情無限局。
故名廣心也。大者與廣。義一名異。但爲
成偈故所以並置也。第一者。釋經中我皆令
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明菩薩乃以常住涅
槃至極之樂度於衆生。不以聲聞縁覺中道
所證而滅度之。況人天等樂。故名第一心也。
常者釋前經中實無衆生得滅度者。常有二
種。一明初地菩薩會眞如佛性常住之理。然
此常理妙有湛然古今一定。無有凡聖彼此
之異。於此眞如一體平等理中。何得見有衆
生異於己身而得滅度者。故言常心。二明菩
薩得一體慈悲平等之解。我所修善根即是
衆生善根。教化衆生如我自身。恒無休息。故
名常心也其心不顛倒者。釋經中。若菩薩起
衆生相等則不名菩薩者。明道言我心者非
妄計神我顛倒心也。利益深心住者。此是疾
轉義通前四種心。下皆云利益深心住。此言
深心者。縁眞如深理起此四心。故曰深。又復
深起悲心。亦名深也。今言住者。具上四心故。
初地大乘法中決定住也。此乘功徳滿者。明
初地菩薩具前四心故初地僧祇大乘功徳分
中滿足非究竟滿也
此偈説何等義者。論主作偈釋義訖竟。復以
長行。論來釋故。先假設問。其一偈所釋之
意説何等義也。既有此問。即答云若菩薩有
四種深利益心。此是菩薩大乘住處訖未明。
此下答意有二。初辨以有四種深心故。此菩
薩能住初地大乘中。二從何等爲四種心以
下至未。廣別提四心各擧經結之也。若菩薩
有四種心者。牒偈中上二句四種心也。深利
益菩提心乃至大乘住處住者。釋偈中第三
句也何以故此深心功徳滿足者。擧偈中第
四句。以功徳滿足故。釋成前第三句云何此
四種心得住於初地大乘中也。明具四種功
徳滿足故得住初地大乘中也。是故四種深
利益攝取心生等者。結總釋四心也。是故者。
是四種深心滿足故。便近攝取初地遠生佛
果也。何等爲四種心者。將欲以一句經結一
種心故問出四種心也。一廣等數出四心也。
云何廣心利益如經等。自下別提偈中四種
心各爲問。各以一段經結之更不委釋。即指
經爲解依論可知也。但第三常心其義猶隱
故。論主偏作問云。此義云何。雖此一段明
於常心猶未可解。不知此常心之義云何也。
菩薩取一切衆生猶如我身者。答於常心義。
明菩薩得一體心成。是故取一切衆生如我
身。不見衆生異於我也。以此義故者。以此菩
薩取衆生猶如我身義故也。令衆生得涅槃
滅度之者。即是我身涅槃故。異菩薩身外無
別衆生得滅度也。若菩薩於衆生起衆生相
不生我想等。猶是經中擧非形是也
論曰自此以下説菩薩如大乘中住修行者。
此是論主。牒前住分生後脩行分也。如大乘
中住者。牒第三住分也。修行者。處分生後大
段第四如實修行也。此正應直處分。如實修
行分。何故通牒住分來者。明菩薩雖得四種
深心住於初地猶行未究竟故須臾進修二地
以上諸行故。通牒前第三分生起第四分也。
復次須菩提不住於事行於布施等一段經。
名爲第四如實修行分也。云何名爲如實修
行。明二地已上修道菩薩。既會眞如平等。現
見佛性得一體慈悲故。能以無分別不取相
心。而不爲三事。亦不見三事相。行八萬四千
諸波羅蜜故。名如實修行也。此經所以來
者。前第三段中。已明菩薩現見眞如具足四
種深利益心。則能永斷四住。出分段生死。離
五怖畏。生在佛家。住於初地大乘法中。然雖
一大僧祇行滿證初地無生見道之解並觀三
種二諦平等照萬有。猶地行未圓。一切種智
未滿。觀境未周。斷惑未盡。大光明未具足。
必須重修萬行増習見道備精衆徳更逕二
大阿僧祇。行滿或盡。方能進趣證於佛果。
是故菩薩若能始從二地終于遠行。以不取
心。行諸波羅蜜。遣功用相盡。乃得證於八地
已上無功用位。備修十地。得一切種智。是
故第四次辨如實修行分也。就此經中始
具明三道。何者是前之住分局在初地。即是
見道此如實修行分。二地已上至于七地。即
是修道。下斷疑分中言違於不住道者。即是
八地至十地無功用道也
不住於事行於布施者。論云不著自身事者。
自五陰事也。以菩薩離不活畏故不著自身。
所以教不著自身者。若著於身。則有二種過。
一畏身不活一向不施。二説使布施著相心
求不成彼岸義也。無所住者。論云不著。報
報恩者。謂供養恭敬。供養有三。一奉施。
二恭敬。三尊重。恭敬亦有三也。一給侍。二
迎送。三禮拜也。菩薩得一體心成故。常作
心念。我應供養一切衆生。云何乃求他人供
養。是故不著報恩也。不住色等者。論云不著
果報。此明菩薩爲求無上菩提行於布施不
爲三界人天中色聲等五欲果報。故云不著
果報也。此三句答於問中云何修行也。以能
如是不住三事行於布施。方得名爲如實修
行也
有人乘此生疑。凡人所以行布施者。爲自身
報恩果報。若菩薩不爲自身報恩果報者。云
何而得行於布施。復布施之行云何得成。有
如此疑故。佛答須菩提。應如是布施。此明雖
不爲三事。以此菩薩爲求佛果。復得一體慈
悲愍一切衆生故所以能施。此是無相布施
故彼岸義成。故言應如是布施。應如是布施
者。應如上不爲三事行無相布施也
雖言不著三事行無相布施。未知菩薩觀何
境界調伏其心。能如是不著三事行於布施。
故下云不住於相想。此經答上問中。云何降
伏其心。釋成前云何修行中不著三事。明所
以能於自身報恩果報不著。而修布施等行
者。明此菩薩由證眞如平等得勝三昧。柔伏
其心。便不見我是施者彼是受者。既會平等
不見彼此施主福田二相差別之異。不見財物
但是我許非餘人物。而用施前衆生。又亦於
平等理中。不見有菩提果報可求。明菩薩於
眞如理中得勝三昧。於此事中降伏其心。得
軟自在故。能不著三事而行布施。此三種
事有二種。一外。二内。一不住相者。謂受者財
物二種外相也。不住想者。謂施者内心想
也若能如是不取内外法相。以無分別。能降
伏心。而行布施。故成上不著自身等三事布
施行也。云何而言若不住自身等相。何得布
施。不施之行云何得成也。明眞如平等理中
不見三事而行布施者。乃眞成無相檀。非謂
性空中不見也
因何不著果報。更生一疑。若不著果報行布
施者。無上菩提亦是果報。云何爲佛菩提行
於布施而不名著果報也。此中未答指下第
五段。彼處明法身菩提是無爲相。設使爲此
菩提行布施者。不名取相故。遙以此爲答
也。何以故。若不住相布施。其福徳聚不可思
量者。此乃爲釋。前疑者云若不見施者受者
財物三種相者。*未知此爲有心故言不見爲
無心故而云不見也。若無心者。此何異鬱單
越人。彼處人無我所心。他*來取物者劫無心
吝惜。以無施心故。雖捨布施無福。此亦如是。
若無心分別不成彼岸行也。若不見三事行
布施者。此施爲有福徳。爲無福徳也。故答不
住相布施。其福徳聚多不可思量。明此布施
得平等眞如一體心成故。但於此三事中不
生取著。名爲不住。非無眞如平等知慧解心
而行布施。此明有心非是無心也。若取相布
施。是有漏因。但感三界有爲果報。其福有盡
故少。不見三事行布施者。不取相是無漏之
因。乃遠招佛果。不感三有果報。故無相福徳
轉多不可思量。此明無相心布施得佛果無
量功徳聚。故非無心無福也。故以此一。何以
故等。雙釋二疑也。然此雖法説云福徳不可
思量。義猶未顯。故復別虚空譬喩證成福徳
多也。然既行不取相因。必得無爲法身大功
徳聚。此云功徳。非凡夫二乘下情圖度。故云
不可思量。此因中説果。亦得道十地因行亦
不可思量。所以須説十方虚空者。恐人謂東
方世界虚空不可思量。餘方世界虚空是可
思量。復爲彰施福多故。亦得云一一法門中
功徳不可思量如十方虚空也。然如來雖如
是廣釋菩薩不住相布施之義其福徳聚如十
方虚空不可思量。而大衆疑心猶故不盡。復
云未知此之布施波羅蜜行爲畢竟成得大菩
提無量功徳爲不成就也。爲除此疑。是故佛
答但應如是行於布施。此明應如我上來所
教。不住三事。不見三事。調伏其心。行於布
施。必得無爲法身大功徳聚。但信我語勿復
生疑
又復一解。疑云若不取相行布施者。然亦不
應爲佛菩提行於布施。若爲佛菩提行於布
施者。雖捨世間有爲法中著。還於出世間法
中取著。云何而言不住相布施得福多如虚
空也。故佛答但應如是行於布施。明雖爲佛
菩提而行布施。然佛答菩提無爲法身非有
爲相故。爲無爲佛菩提行於布施。非取相也。
然下長行論中更不別釋此疑。即指第五段
中如來非有爲相答也
此一段經。凡以三行偈釋。初一偈眞釋。何
故此經六度之中。獨明檀度之疑。第二偈
釋經中不住於事等三種修行。第三偈釋經
中不住於相想等盡經也。初偈云釋疑。何者
是疑。疑云如來前七部般若中及以餘經皆
具説六波羅蜜。以攝萬行。此中何故單明
檀波羅蜜。不説餘五也。若有此疑。還應有問。
此經多不作問答故。論主隨順經意。亦不
作問答。故宜答言檀義攝於六。既有此答。即
知有問。故不作問也。此偈言檀義攝於六者。
此明如來説法有二種。一者總相法門。二者
別相法門。此即是總相法門也。明以一檀之
義攝取餘五。以此五中皆有檀義。故得相攝。
是故此經單説一檀之名。以通收於六。故不
明餘五也。雖言檀義攝六。未知此六云何皆
有檀義。故下句行出云資生無畏法。資生
者。謂以珍寶飮食衣服財帛等資生之具。惠
施於人。故名爲檀也無畏者。攝戒忍二波羅
蜜。亦名爲檀。由持戒故。不報外惡。以有羼提
波羅蜜故。能忍加毀。即以此二能施前人無
畏。故名爲無畏檀也。法者。攝精進等後三波
羅蜜有於檀義。以此後三波羅蜜故。便能以
勝法施人。故説此三説在法施檀。義釋在
長行論中也
又復一解。云何菩薩布施攝尸波羅蜜。菩薩
布施時。受時不如法修行。菩薩爾時其心清
淨不生慊恨。是故布施攝尸波羅蜜。云何菩
薩布施攝忍辱波羅蜜。菩薩布施時。受者瞋
恚打罵菩薩。爾時忍不生瞋。是故布施攝
羼提波羅蜜。云何菩薩布施攝精進波羅蜜。
菩薩布施時。受者瞋恚慊物少惡。毀罵菩薩。
菩薩轉轉精進。勤行布施不休不息。是故布
施攝毘梨耶波羅蜜。云何菩薩布施攝禪波
羅蜜。菩薩布施時。不求人天二乘果報。但求
無上*菩提。故布施攝禪波蜜。云何菩薩布
施攝般若波羅蜜。菩薩布施時。不見施者受
者財物。是故布施攝般若波羅蜜也。此中一
二三者。前句明其六檀之體。此句還出上六
檀之數。一若資生檀也。二者或忍二度無
畏檀也。三者攝法中精進等後三檀也。此中
非但唯檀波羅蜜攝於餘六。下五度皆迭互
有攝六之義也。名爲修行住者結句。明以此
一檀攝六波羅蜜。故得名爲二地已上修道
菩薩如實行住也。何故唯一檀波羅蜜名説
六波羅蜜。乃至相義亦現。此中有一問答。釋
偈中初句。以一檀波羅蜜攝六之義也。一切
波羅蜜檀相義者。自下論主將欲解第二句。
六波羅蜜皆有檀義。故還牒前句也。謂資生
無畏法等應知者。正出第二句。明資生無畏
法攝。以六波羅蜜皆有檀義勸人知也。此義
云何以下。一一別釋句三攝六皆有檀義也。
於已作未作惡不生怖畏者。此解戒忍二度
作無畏檀義。已作者。前人已曾誹謗菩薩言。
汝是破戒毀禁行惡之人。非持戒人。故云已
作惡。未作惡者。前人雖起惡心欲誹謗菩薩。
猶未誹謗。故言未作惡。又云已作惡者。衆生
已曾加毀打罵菩薩。名爲已作惡。未作惡者。
衆生始起心。猶未打罵。故未作惡也。不生
怖畏者。明菩薩於此二種已作未作惡人。若
加報者則令前人恐懼。以菩薩持戒忍辱故。
不報其惡。便施前人無畏。此解戒忍二波羅
蜜有檀義。故言不生怖畏也。法檀波羅蜜不
疲惓者。明菩薩以有精進波羅蜜故日夜精
勤求五明論智。爲一切衆生説法教化無有
休息也。善知心者。禪波羅蜜此*云思惟。以
得禪波羅蜜故。獲他心智衆生三乘根性利
鈍不同欲樂厚薄有貪心離貪心等。稱機説
法。或應與念而得度者。如禪默衆生等是。或
有乃是斷命而得度者。如佛昔作仙預國王
殺五百婆羅門等。或有應説顛倒法門者。爲
説顛倒法門。如持戒之人應因破戒而得度
者。教破戒等是也。以因禪定故善識根機。故
名禪波羅蜜爲善知心也。如實説法故者。以
般若波羅蜜故。善解二諦法藥。稱於法相。如
實爲衆生説法也。此三解精進般若等有法
施檀義也。此即是菩薩摩訶薩修行住者。近
結別釋。三檀攝六。以爲二地已上如實修行
住也。如向説三種檀攝六至是名修行住者。
此句遠結總別釋。一波羅蜜攝六之義。皆爲
修道菩薩修行住義也
云何菩薩不住於事行於布施等者。此論主
將欲作第二偈正釋經中不住三事。故擧此
經文來問。故云云何也。第二偈釋經中不住
於事等三種修行經文自身及報恩果報斯不
著。應云自身不著報恩不著果。報不著但
以偈狹。先具列三事。後云不著也。自身者釋
經中不住於事行於布施。明菩薩證初地解
時已離五怖畏。無有不活之畏。故能不著自
身而行布施也。報恩者。釋經中無所住行於
布施。明菩薩行布施於不爲供養恭敬衣服
飮食種種恩惠之報也。果報者。釋經中不住
色布施等。世人布施爲求未來人天中五欲
果報。今明菩薩布施不爲人天中色聲等報。
乃爲遠求佛果故。此三句下皆云不著。故曰
斯也。下半偈二句。還釋上二句。獲存已不施
者。釋初句中自身。若存著己身。畏身不活。吝
財不施。遮此著心。故言護存已不施也。防求
於異事者。釋上報恩果報。又雖布施。若爲世
間報恩果報。即是求於世間有爲異事。不求
出世無爲佛菩提。爲遮此事故。云防求異事

不住於事者。論中提經也。謂不著自身者
以偈論屬經也。無所住。謂不著報恩乃至如
經無所住者。此亦經論相屬。并釋出報恩事。
復以經結之也。不住色等謂不著果報者。亦
是經論相屬。何故如是不住行布施者。問上
二句中不住三事所由。提下半偈爲答。然後
就偈中。次第釋不住三事之所以也
第三偈調伏彼事中者。釋經中應如是布施
不住於相想也。菩薩既證眞如之解得理中
定。能除惑障。得喜樂意。心得柔軟自在猶
如良馬。亦如眞金。無取三事相剛礦。故云調
伏也。彼事中者。雖云調伏。未知於何處調伏。
明菩薩得佛性眞如平等解一切衆生即是我
身故。不見我是能施前人是受施者。又復不
見財物唯是我許非前人物以我財物施與前
人。於此施受財物三法中調伏故。言彼事中
也。上雖云三事中調伏。*未知云何調伏。故
次第二句遠離取相心也。於三事之中。不生
取著故。言遠離也。此上半偈。唯釋不住於相
想經。第三句通釋上下生疑也。及斷種種疑
者。此種種疑。即上經中三種疑。又亦通生下
第五第六疑中斷疑經文。故云及斷種種疑
也亦防生成心者。次前句釋上下其義已竟。
所以復作此一句者。但爲偈故還重指出上
疑。若不取三事相。云何布施。若不見三事而
行布施者。爲有心。爲無心。若無心者。爲有福
徳。爲無福徳。若有福徳。爲多爲少。波羅蜜
行爲成不成。此是生疑也。遮此疑心令使不
起。故云亦防生心也。成者即答布施行成有
多福徳。釋云前疑斯一句中合有疑答也。又
解上生疑。若菩薩不住三事相。復不見三事。
爲有心有福。爲無心無福。彼岸功徳成以不
成。遮前人如此疑心。故言亦防生成心也。此
文説何義者。問上不住於相想經文中。爲説
何等義也。故答所謂不見施物受者。及施者
此列經中所明事。即指上半偈爲解。復擧經
來結可知也。次説布施利益者。將以下半偈
釋菩薩不住相布施以下經故。作此一句。生
起下疑答之意。如論可知也
何故説修行後。次顯布施利益者。此中論主
設難云。布施之行正是其因。所得利益乃是
其果。夫説法之*來應先説果在前。然後勸修
其因。此是聖人説法之常式何故今者先説
因於前。後方説其果也。故答以得降伏心故。
後説布施利益。明若此菩薩*未修行時。須先
説果以示之勸修因行。今明此二地以上菩
薩已能現眞如。降伏其心。不著三事。布施等
行久已成就。既有此因。直須次第爲説因所
得果也。此義云何等者。故釋前問答之意也。
自此以下一切修多羅示現斷生疑心等。此
一段論生起下經。凡作二意。初斷生疑心。
以前通生起第五段以下訖末經中疑也。云
何生疑以下。次第別生疑意。然疑答之意。如
後就經中生起。若以經答時。會須作疑。故不
二處具作生疑意也。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
相成就見如來不者。此段經第五名如來非
有爲相分。何故此名非有爲相者。明法身如
來古今湛然萬徳圓滿體是無爲永絶生住滅
等有爲三相。故曰如來非有爲相也。次何
次第起者。上第四段中。明菩薩以不取相心
行於布施。此辨無相之因。疑云若有無相之
因。還應得無相之果。然今現見釋迦如來。
始生中住終滅。果頭既有此三相。以果驗
因。明知因亦應是有相。故知無有無相之因
也。那得上言不取相行於布施能得果頭無
爲法身無量福徳也。爲斷此疑故。佛應答。須
菩提莫作是念。汝言果頭如來有生住滅有
爲三相者。是方便身隨感故有。非是無爲法
身。然無爲法身。古今湛然萬徳圓滿。體絶三
相。故非有爲。汝云何以方便身有三相故。謂
即是無爲法身名三相也。此中應作問答。所
以不作問答者。此經始末多不問答。然須菩
提既是法身菩薩現爲聲聞。又得如來冥
力故。善解如來意。故佛直問。須菩提於意云
何。以相成就見如來不。明可以生住滅等有
爲三相成就見果頭無爲法身如來不也。故
須菩提解如來意。即答不可以相成就見如
來者。此明法佛如來無爲法身體無三相故
不可以有爲三相而見也。又有二乘凡夫。即
執丈六如來二種涅槃以爲無爲。亦是常住
無爲者。謂釋迦如來從發心已來。三大阿僧
祇劫。脩十地行滿。菩提樹下證正覺時。始降
伏天魔。及斷煩惱魔。身智猶存。此名有餘涅
槃。不爲煩惱所爲。故名無爲。無餘涅槃者。身
智盡時。不爲生住滅等三相所爲。故曰無爲。
有此二義。故名丈六爲無爲法身。名常住者。
明丈六如來一入涅槃更不還*來二十五有。
故名丈六爲常也
自此以下訖經。廣解三佛一異之義。今此段
中。唯明法佛者。就別相中論從此以下。明報
應二佛。經文歴然自廣明之。此中乘生疑念。
應佛既有三相。非無爲法身佛者。此丈六身。
爲當是佛。爲非佛也。又亦疑報佛妙色無量
相好莊嚴身。既非法身。爲是有爲。爲是無爲
也。爲是有漏。爲是無漏。爲是常耶。爲無常
也。又復報佛依報淨土。爲是有爲法。爲是無
爲法。爲當三界所攝。爲非三界攝也。有如此
疑。下經當自一一別釋可知。何以故者。因
前不可以相成就見如來。乘生疑難。若法身
如來無三相者。何以故如來自説我三大阿
僧祇劫修道。最後身生於釋種白淨王家。六
年苦行。道場成佛。八十餘年處世説法。自云
我身無常。却後三月當般涅槃。於雙林滅度。
故云何以故經答言。如來所説相即非相。云
何所説相即非相。明從王宮生至雙林滅相。
此是應身方便之相。非即此相。是法身無爲
相也。此應佛隨衆生感見故有。無其實状。論
其體也。則唯一法性寂滅湛然。亦無四大色
香等相也。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妄語
者。此汎論世間心心意識虚妄分別。應佛所
有爲三相所成者。皆是虚妄不實。亦得云凡
所有果頭報佛萬功徳相別相義邊非古今一
定虚空法身。故言凡所有相皆是妄語也。若
見諸相非相。即非妄語者。若見有爲三相非
是無爲法身相者。非是虚妄也。若爾有人疑。
如來正可無有爲三相。諸佛果頭萬徳相者
可是無也。答如是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
是知有爲三相非無爲法身相者。此人能見
眞實法身如來也。此明法身如來有眞如解
脱相而不同生住滅等有爲三相也
此一段經。以一偈論釋。分別有爲體者。明諸
小菩薩二乘之人起心意識虚妄分別。謂有
爲三相所成者。即是第一法身如來更無別
無爲法身。道無爲法身者。雖詣虚空以爲
法身。而不可見。明知無有無爲法身也。此
一句將欲釋疑。先擧惑者之計。故言分別有
爲體也。第二句云防彼成就得。防者。遮前
勿取三相所成者。是第一法身如來
也。故言防彼成就得。此一句釋經中於意云
何以下至不可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以前經
也。三相異體故者。此一句釋經中何以故如
來所説相即非相至是妄語。明應佛三相及
報佛萬功徳相異法身如來體。以法身如來
別相義邊離於三相及報佛佛萬相故也。離
彼是如來者。此句釋經中若見諸相非相以
下經文。明無爲法身湛然常住古今一定體
相寂滅。自性離三相等相。非斷故離也
此義云何者。一偈釋經之義意云何也。自下
答釋云何之意也。答分別有爲體等三句。指
出偈中上句惑者計情也。爲防彼相成就得
如來身者。提偈中第二句。遮上計情。即釋經
中不以相成就得見如來故引經也。何以故
者。何以故遮言不可以應佛三相見法身如
來也。故釋云如來名無爲法身故。明此法身
體無三相故是無爲故不可以相見也。如經
等者。並引經偈來證也。彼相成就即非相成
就者。釋於經偈也。彼相成就者。明應佛三相
也。即非相成就。此應佛三相。即非無爲法身
相成就也。此經偈明法身無有爲相故得爲
證也。何以故者。復欲將擧下偈釋於下經問。
何以故應佛三相成就非是法身相成就。故
云何以故也。三相異如來體故者。還擧前偈
爲解。上已將此偈證所以。此中復牽爲解者。
以此一句通釋兩處經文。是故中重提偈來
釋下經也。此句顯有爲虚妄故者。此是論主
屬當凡所有相等經之與論也。偈言離彼是
如來者。此偈何故別提者。上通牽證義未別
釋經文。故更提此偈來釋。若見諸相非相等
以下結也。此句明如來體非有爲故者。此
論主屬當若見諸相非相等經論也。菩薩如
是知如來已下以經釋疑竟。結釋疑答之意

金剛仙論卷第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