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智度論 (No. 1509_ 龍樹鳩摩羅什譯 ) in Vol. 25

[First] [Prev+100] [Prev]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刀病飢。此三千大千世界。在虚空中。風上水
水上地地上人。須彌山有二天處。四天處
三十三天處。餘殘夜摩天等。福徳因縁七寶
地。風擧空中乃至大梵天皆七寶地皆在風
上。是三千大千世界光明遍照。照竟餘光過
出。照東方如恒河沙等諸世界南西北方四
維上下亦復如是。問曰。是光遠照云何不滅。
答曰。光明以佛神力爲本。本在故不滅。譬
如龍泉。龍力故水不竭。是諸光明以佛心
力故。遍照十方中間不滅。問曰。如閻浮提
中種種大河。亦有過恒河者。何以常言恒
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餘河不爾。復次是恒
河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眼見故以爲喩。復
次佛出閻浮提。閻浮提四大河北邊出。入四
方大海中。北邊雪山中。有阿那婆達多池。
是池中有金色七寶蓮華。大如車蓋。阿*那
婆達多龍王。是七住大菩薩。是池四邊有四
流水。東方象頭南方牛頭西方馬頭北方師
子頭。東方象頭出恒河。底有金沙。南方牛
頭出辛頭河。底亦有金沙。西方馬頭出
叉河。底亦有金沙。北方師子頭出私陀河。
底亦有金沙。是四河皆出北山。恒河出北
山入東海。辛頭河出北山入南海。*婆叉
河出北山入西海。私陀河出北山入北海。
是四河中恒河最大。四遠諸人經書。皆以恒
河爲福徳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
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恒河
沙爲喩。復次餘河名字喜轉。此恒河世世
不轉。以是故以恒河沙爲喩。不取餘河。
問曰。恒河中沙爲有幾許。答曰。一切算數
所不能知。唯有佛及法身菩薩能知其數。
佛及法身菩薩。一切閻浮提中。微塵生滅多
少皆能數知。何況恒河沙。如佛在祇桓外林
中樹下坐。有一婆羅門來到佛所。問佛。此
樹林有幾葉。佛即時便答有若干數。婆羅門
心疑誰證知者。婆羅門去至一樹邊。取一樹
上少葉藏。還問佛。此樹林定有幾葉。即答
今少若干葉。如其所取語之。婆羅門知已
心大敬信。求佛出家後得阿羅漢道。以是
故知。佛能知恒河沙數。問曰。有幾許人。値
佛光明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値光
明便得道者。佛有大慈。何以不常放光明
令一切得道。何須持戒禪定智慧。然後得
道。答曰。衆生種種因縁得度不同。有禪定
得度者。有持戒説法得度者。有光明觸身
而得度者。譬如城有多門。入處各各至處不
異。有人光明觸身而得度者。有若見光明
若觸身不得度者
爾時世尊擧身毛孔皆亦微笑。而放
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復至十方如恒河沙
等世界。若有衆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問曰。上已擧身微笑。今何
以故復一切毛孔皆笑。答曰。擧身微笑是麁
分。今一切毛孔皆笑是細分。復次先擧身微
笑光明有數。今一切毛孔皆笑。有光明而
無數。復次先擧身光明。所未度者。今値毛
孔光明。即便得度。譬如搖樹取果。熟者前
墮。若未熟者。更須後搖。又如捕魚前網
不盡後網乃得。笑因縁如上説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度初品中放光釋論第
十四之餘卷第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奉          詔譯
爾時世尊以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
界。亦至東方如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乃至十
方亦復如是。若有衆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問曰。上已擧身微笑
及放毛孔光明。今何以復放常光而照十
方。答曰。有人見異光明謂非佛光。見佛
常光轉大心則歡喜。此實佛光。便畢至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問曰。云何爲常光。答
曰。佛身四邊各一丈光明。菩薩生便有此。是
三十二相之一。名爲丈光相。問曰。佛何以
故光常一丈而不多。答曰。一切諸佛常光無
量。常照十方世界。釋迦牟尼佛神通身光無
量。或一丈百丈千萬億。乃至滿三千大千
世界。乃至十方。如諸佛常法。但於五濁世
爲衆生少徳少智故。受一丈光明。若受多
光。今衆生薄福鈍根。目不堪其明。如人見
天身眼則失明。以光盛眼微故。若衆生利
根福重。佛則爲之現無量光明。復次有人
見佛常光歡喜得度。譬如國王以常食之
餘。賜諸群下。得者大喜。佛亦如是有人
見佛種種餘光心不歡喜。見佛常光
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
界。熙怡而笑。從其舌根出無量千萬億
是一一光化成千葉金色寶華。是諸華上皆
有化佛結加趺坐。説六波羅蜜。衆生聞者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至十方如恒河
沙等諸佛世界皆亦如是。*問曰。如佛世
尊大徳尊重。何以故。出廣長舌似如輕
相。答曰。上三種放光。照十方衆生令得
度脱。今欲口説摩訶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
波羅蜜甚深難解難知難可信受。是故出
廣長舌爲證。舌相如是語必眞實。如昔一
時佛於舍婆提國受歳竟。阿難從佛遊行
諸國。欲到婆羅門城。婆羅門城王。知佛神
徳能化衆人感動群心。今來到此誰復樂
我便作制限若有與佛食聽佛語者。輸
五百金錢。作制限後佛到其國。將阿難持
鉢入城乞食。城中衆人皆閉門不應。佛空
鉢而出。是時一家有一老使人。持破瓦器
盛臭&T024040;淀出門棄之。見佛世尊空鉢而
來。老使人見佛相好金色白毛肉髻丈光
鉢空無食。見已思惟。如此神人應食天廚。
今自降身持鉢行乞。必是大慈愍一切故。
信心清淨欲好供養無由如願。慚愧白佛。
思欲設供更不能得。今此弊食佛須者可
取。佛知其心信敬清淨。伸手以鉢受其施
食。佛時即笑出五色光普照天地。還從眉
間相入。阿難合掌長跪白佛。唯然世尊。今
笑因縁願聞其意
佛告阿難。汝見老女人信心施佛食不。阿
難言見。佛言。是老女人施佛食故。十五劫
中天上人間受福快樂不墮惡道。後得男
子身出家學道。成辟支佛入無餘涅槃。爾
時佛邊有一婆羅門。立説偈言
    汝是日種刹利姓 淨飯國王之太子
    而以食故大妄語 如此臭食報何重
是時佛出廣長舌覆面上至髮際。語婆羅
門言。汝見經書。頗有如此舌人而作妄
語不。婆羅門言。若人舌能覆鼻言無虚妄。
何況乃至髮際。我心信佛必不妄語。不解
小施報多如是。佛告婆羅門。汝頗曾見世
所希有難見事不。婆羅門言見。我曾共婆
羅門道中行。見一尼拘盧陀樹蔭覆賈客五
百乘車。蔭猶不盡。是謂希有難見事也。佛
言。此樹種子其形大小。答言。大如芥子三分
之一。佛言。誰當信汝言者。樹大乃爾而種
甚小。婆羅門言。實爾世尊。我眼見之非
虚妄也。佛言。我亦如是。見老女人淨信心
佛得大果報亦如此。樹因少報多。又是
如來福田良美之所致也。婆羅門心開意解。
五體投地悔過向佛。我心無状愚不信佛。
佛爲種種説法。得初道果。即時擧手大發
聲言。一切衆人甘露門開如何不出。城中一
切諸婆羅門。皆送五百金錢。與王迎佛供
養。皆言得甘露味。誰當惜此五百金錢。衆
人皆去制限法破。是婆羅門王。亦共臣民
歸命佛法。城人一切皆得淨信。如是佛出
廣長舌相。爲不信者故。問曰。如爲婆羅門
出舌相覆面。今舌相光明。何以乃至三千
大千世界。答曰。覆面髮際。爲小信故。今爲
般若波羅蜜大事興故。廣長舌相覆三千大
千世界。問曰。是一城中人。盡得見此覆面
舌相猶尚爲難。何況今説摩訶般若波羅
蜜。一切大會此及他方無量衆集而得盡見。
又以人目所覩不過數里。今言遍三千
大千世界。無乃大而難信。答曰。佛以方便
借其神力。能令一切皆見舌相覆此三千
大千世界。若不加神力。雖復十住亦不知
佛心。若加神力乃至畜生能知佛心。如般
若波羅蜜後品中説。一切衆人皆見阿閦佛
會。與眼作對。亦如佛説阿彌陀佛世界種
種嚴淨。阿難言。唯願欲見。佛時即令一切
衆會皆見無量壽佛世界嚴淨。見佛舌相亦
復如是。佛以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
界已。然後便笑。笑因縁如上説。問曰。前已
出舌相光明。今何以故舌根復放光明。答
曰。欲令一切得重信故。又以舌相色如珊
瑚金光明淨共相發起故。復放光。復次是
諸光明變成千葉金色寶華。從舌相出此
千葉金色寶華。光明徹照如日初出。問曰。何
以故。光明中變化作此寶華。答曰。佛欲坐
故。問曰。諸床可坐何必蓮華。答曰。床爲世
界白衣坐法。又以蓮華軟淨。欲現神力能
坐其上令花不壞故。又以莊嚴妙法座
故。又以諸華皆小。無如此華香淨大者。人
中蓮華大不過尺。漫陀耆尼池。及阿那婆
達多池中蓮華。大如車蓋。天上寶蓮華復大
於此。是則可容結*加趺坐。佛所坐華復
勝於此百千萬倍。又如此華華臺。嚴淨香
妙可坐。復次劫盡燒時一切皆空。衆生福徳
因縁力故。十方風至相對相觸能持大水。水
上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爲韋紐。是人臍
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花。其光大明如萬日
倶照。華中有人結*加趺坐。此人復有無量
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
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於諸婬瞋已盡無
餘。以是故言。若有人修禪淨行斷除婬
欲。名爲行梵道。佛轉法輪或名法輪或
名梵輪。是梵天王坐蓮華上。是故諸佛隨
世俗故。於寶華上結加趺坐。説六波羅
蜜。聞此法者畢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釋迦文尼佛。化作無量千萬億諸佛。云
何一時能説法耶。如阿毘曇説。一時無二
心。若化佛語時化主應默。化主語時化亦應
默。云何一時皆説六波羅蜜。答曰。如此説
者外道及聲聞變化法耳。如佛變化無量三
昧力不可思議。是故佛自語時。無量千萬億
化佛亦一時皆語。又諸外道及聲聞化不能
作化。如佛世尊化復作化。諸外道及聲聞。
滅後不能留化。如佛世尊自身滅度後。
復能留化如佛無異。復次阿毘曇中。一時無
二心今佛亦如是。當化語時亦不有心。佛
心念化欲令化語即便皆語。問曰。佛今欲
説般若波羅蜜。何以令化佛説六波羅蜜。
答曰。是六波羅蜜。及般若波羅蜜。一法無異。
是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名波羅
蜜。如檀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沒在世
界有盡法中。或得阿羅漢辟支佛道般涅槃。
若得般若波羅蜜。共合是名波羅蜜。能至
佛道。以是故般若波羅蜜。與六波羅蜜一
法無異。般若波羅蜜有二種。一者莊嚴。二
者未莊嚴。如人著好瓔珞莊嚴其身。有人
不著名未莊嚴。亦如國王將諸官從。是
名王來。若無*官從是名獨身。如是東方
如恒河沙等世界。乃至十方亦爾。問曰。若
佛有如是大神力。無數千萬億化佛。乃至十
方説六波羅蜜。度脱一切應盡得度不應
有殘。答曰。有三障。三惡道中衆生不能解
知。人中天上若大小若大老若大病。及上無
色無想天。皆不能聞不能知
問曰。諸能聞能知者。何以不皆得道。答曰。
是亦不應盡得道。何以故。結使業障故。有
人於結使重常爲結使覆心。以是故不盡
得道。問曰。當令十方諸佛。亦應遣化説六
波羅蜜。我等亦無三障。何以不聞。答曰。當
今衆生生在惡世。則入三障中。生在佛後。
不善業報。或有世界惡罪業障。或有厚重結
使障。墮在佛後。人多爲厚重結使所障。或
婬欲薄而瞋恚厚。瞋恚薄而婬欲厚。婬欲薄
而愚癡厚。愚癡薄而瞋恚厚。如是等展轉互
有厚薄。是結使障故。不聞不知化佛説法。
不見諸佛光明。何況得道。譬如日出盲人
不見。便謂世間無有日月。日有何咎。又
如雷電震地聾人不聞。聲有何過。今十方
諸佛常説經法。常遣化佛至十方世界。説
六波羅蜜。罪業盲聾故不聞法聲。以是故
不盡聞見。雖復聖人有大慈心。不能令皆
聞皆見。若罪欲滅福將生者。是時乃得見
佛聞法
爾時世尊故在師子座。入師子遊戲三昧。
以神通力感動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問曰。此三昧何以名師子遊戲。答曰。譬
如師子搏鹿自在戲樂。佛亦如是。入此三
昧能種種迴轉此地。令六反震動。復次師
子遊戲。譬如師子戲日諸獸安隱。佛亦如是。
入是三昧時。震動三千大千世界。能令三
惡衆生一時得息皆得安隱
復次佛名人師子。師子遊戲三昧是佛戲三
昧也。入此三昧時。令此大地六種震動。一
切地獄惡道衆生。皆蒙解脱得生天上。是
名爲戲。問曰。佛何以故入此三昧。答曰。
欲動三千大千世界。出三惡道衆生著
二道中故
復次上三種變化出自佛身。人或信心不
深。今動大地欲令衆生知佛神力無量。
能令外物皆動。信淨心喜皆得離苦。問曰。
有諸阿羅漢及諸天亦能動地。何以獨言是
佛神力。答曰。諸阿羅漢及諸天。不能具足
動。唯佛世尊。能令大地六種震動。問曰。佛
何以故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答曰。欲令衆
生知一切皆空無常故。有諸人言大地及
日月須彌大海是皆有常。是以世尊六種動
地示此因縁令知無常。復次如人欲染衣
先去塵土。佛亦如是。先令三千世界衆生。
見佛神力敬心柔軟然後説法。是故六種
動地。云何六種動
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
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問曰。何以故正
有六種動。答曰。地動有上中下。下者二種
動。或東涌西沒。或南湧北沒或邊中。中者
有四。或東西南北或東西邊中或南北邊中。
上者六種動。有種種因縁令地大動。如佛
告阿難。八因八縁令地震動如別説。復次
有人言四種地動。火動龍動金翅鳥動天王
動。二十八宿月月一周繞。若月至昴宿張
宿氐宿婁宿室宿胃宿。是六種宿中。爾時地
動若崩。是動屬火神。是時無雨江河枯竭
年不宜麥。天子凶大臣受殃。若柳宿尾宿
箕宿壁宿奎宿危宿。是六種宿中。爾時地動
若崩。是動屬龍神。是時無雨江河枯竭年
不宜麥。天子凶大臣受殃。若參宿鬼宿星
宿軫宿亢宿翼宿。是六種宿中。爾時若地動
若崩。是動屬金翅鳥。是時無雨江河枯竭
年不宜麥。天子凶大臣受殃。若心宿角宿
房宿女宿虚宿井宿畢宿觜宿斗宿。是九種
宿中。爾時地動若崩。是動屬天帝。是時安
豐雨宜五穀。天子吉大臣受福萬民安
隱。復次地動因縁有小有大。有動一閻浮
提。有動四天下一千二千三千大千世界。
小動以小因縁故。若福徳人若生若死一國
地動。是爲小動。大動大因縁故。如佛初生
時初成佛時將滅度時。三千大千世界皆爲
震動。是爲大動。今佛欲大集衆生故。令
此地六種震動。復次般若波羅蜜中。授諸菩
薩記當得作佛。佛爲天地大主。是時地神
大喜。我今得主。是故地動。譬如國主初立
臣民喜慶皆稱萬歳踊躍歌舞。復次三千大
千世界衆生福徳因縁故。有此大地山河樹
木一切衆物。而衆生不知無常。是故佛以福
徳智慧大力。動此世界。衆生福徳令知微
薄一切磨滅皆歸無常
地皆柔*軟令衆生和悦。*問曰。地動
云何能令衆生心得和悦。答曰。心隨身故。
身得樂事心則欣悦。悦者共住之人。及便
身之具能令心悦。今以是三千大千世界。
雜惡衆生其心麁獷無有善事。是故世尊動
此大地。令皆柔*軟心得利益。譬如三十三
天王歡樂園中。諸天入者心皆柔*軟。歡樂
和悦麁心不生。若阿修羅起兵來時都無鬪
心。是時釋提婆那民。將諸天衆入麁澁園
中。以此園中樹木華實氣不和悦麁澁惡
故。諸天人衆鬪心即生。佛亦如是。以此大
地麁澁弊惡故變令柔*軟。使一切衆生心
得喜悦。又如呪術藥草熏人鼻時。恚心便
生即時鬪諍。復有呪術藥草。能令人心和
悦歡喜敬心相向。呪術草藥尚能如此。何
況三千大千世界地皆柔*軟
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地獄餓鬼畜生及八
難處。即時解脱得生天上。從四天王天處乃
至他化自在天處。*問曰。若佛入師子
遊戲三昧。能令地獄餓鬼畜生及餘八難皆
得解脱。生四天處乃至他化自在天者。復
何用修福行善乃得果報。答曰。此如上説。
福徳多者見光得度。罪垢深者地動乃悟。
譬如日出照蓮華池。熟者先開生者未敷。
佛亦如是。先放光明。福熟智利先得解
脱。其福未熟智心不利是故未得。佛大慈
悲等度一切無憎愛也。亦如樹果人動其
樹熟者先墮。佛亦如是。是三千大千世界如
樹。動之者佛。先度者果熟。未度者果生。問
曰。何以故。善心因縁。生欲界天不生色界
及無色界。答曰。佛欲度此衆生令得道證。
無色界中以無身故。不可爲説法。色界中
則無厭心難可得道。禪樂多故慧心則鈍。
復次佛以神通感動。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地
皆柔*軟。衆生心信得歡喜故生欲界天。不
行四禪及四空定故。不得生色無色界。
問曰。五衆無常空無我。云何生天人中。誰
死誰生者。答曰。是事讃菩薩品中已廣説。今
當略答。汝言五衆無常空無我者。是般若
波羅蜜中五*衆。無有常無常有空無空有
我無我。若如外道求索實我。是不可得但
有假名。種種因縁和合而有。有此名字。
譬如幻人相殺人見其死。幻術令起人見
其生。生死名字有而無實。世界法中實有生
死。實相法中無有生死。復次生死人有生
死。不生死人無生死。何以故。不生死人以
大智慧能破生相。如説偈言
    佛法相雖空 亦復不斷滅
    雖生亦非常 諸行業不失
    諸法如芭蕉 一切從心生
    若知法無實 是心亦復空
    若有人念空 是則非道行
    諸法不生滅 念有故失相
    有念墮魔網 無念則得出
    心動故非道 不動是法印
是諸天人自識宿命皆大歡喜。來詣佛所
頭面禮佛足。却住一面。*問曰。諸天生時
有三事自知。知所從來處。知所修福田
處。知本所作福徳。是人生時。無此三事。云
何識宿命。答曰。人道不定或有識者有不
識者。復次假佛神力則識宿命。問曰。諸天
有報五神通。自識宿命能到佛所。人雖蒙
佛神力得知宿命。所住處遠。云何能至佛
所。答曰。或有人生報得神通。如轉輪王聖
人等。或有人假佛神力。問曰。人生十月三
年乳餔十歳後能自出。今蒙佛威神三惡
八難皆得解脱。生天人中即至佛所。天則
可爾。人法未成。云何得來。答曰。五道生法
各各不同。諸天地獄皆化生。餓鬼二種生。若
胎若化生。人道畜生四種生。卵生濕生化生
胎生。卵生者如毘舍佉彌伽羅母三十二子
毘舍佉母生三十二卵。卵剖生三十二男。皆爲
力士。彌伽羅大兒字也。此母人得三道
是等名卵生。濕生者如揜羅婆利揜烏
甘反
女頂生轉輪聖王。如是等名濕生。化生者。
如佛與四衆遊行。比丘尼衆中有比丘尼。
名阿羅婆。地中化生。及劫初生時人皆化生。
如是等名爲化生。胎生者。如常人生。化生
人即時長大能到佛所。人報得神通
故能到佛所。復次佛借神通力故。能到佛

如是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地皆六種震
動。一切地獄餓鬼畜生及餘八難處。即得解
得生天上。齊第六天。*問曰。三千大
千世界無量無數衆生甚多。何以復及十方。
如恒河沙等世界衆生。答曰。佛力無量。雖
度三千大千世界衆生。猶以爲少。以是故
復及十方。問曰。若釋迦文尼佛以大神力
廣度十方。復何須餘佛。答曰。衆生無量。不
一時熟故。又衆生因縁各各不同。如聲聞
法中説。舍利弗因縁弟子。除舍利弗。諸佛尚
不能度。何況餘人。復次今但説東方一恒河
沙等。不説若二三四乃至千萬億恒河沙等
諸世界。又以世界無邊無量。若有邊有量衆
生可盡。以是故十方無量世界諸佛應度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衆生。盲者得視。聾
者得聽。唖者能言。狂者得正。亂者得定。裸者
得衣。飢渇者得飽滿。病者得愈。形殘者得具
足。*問曰。衆生苦患有百千種。若佛神力
何以不遍令得解脱。答曰。一切皆救。今但
略説麁者。如種種結使略説爲三毒。問曰。
但言盲者得視則足。何以故言生盲。答曰。
生盲者先世重罪故。重罪者猶尚能令得視。
何況輕者。問曰。云何先世重罪而令生盲。
答曰。若破衆生眼若出衆生眼。若破正見
眼言無罪福。是人死墮地獄。罪畢爲人從
生而盲。若復盜佛塔中火珠及諸燈明。若阿
羅漢辟支佛塔珠及燈明。若餘福田中奪取
光明。如是等種種先世業因縁故失明。今
世若病若打故失*明。是今世因縁。復次九
十六種眼病。闍那迦藥王所不能治者。唯
佛世尊能令得視。復次先令得視。後令
得智慧眼。聾者得聽亦如是。問曰。若有生
盲何以不説生聾。答曰。多有生盲生聾者
少。是故不説。問曰。以何因縁故聾。答曰。聾
者是先世因縁。師父教訓不受不行而反瞋
恚。以是罪故聾。從次截衆生耳若破衆生
耳。若盜佛塔僧塔諸善人福田中揵稚鈴貝
及鼓。故得此罪。如是等種種先世業因縁。今
世因縁若病若打。如是等是今世因縁得聾。
問曰。唖者不能言。作何等罪故唖。答曰。
先世截他舌或塞其口。或與惡藥令不
得語。或聞師教父母教勅。斷其語非其
教。或作惡邪人不信罪福破正語。地獄
罪出生世爲人唖不能言。如是種種因縁
故唖。問曰。狂者得正云何爲狂。答曰。先世
作罪。破他坐禪破坐禪舍。以諸呪術呪
人。令瞋鬪諍婬欲。今世諸結使厚重。如婆
羅門失其福田。其婦復死。即時狂發裸形
而走。又如翅舍伽憍曇比丘尼。本白衣時七
子皆死。大憂愁故失心發狂。有人大瞋不
能自制成大癡狂。有愚癡人惡邪故。以
灰塗身拔髮裸形狂癡食糞。有人若風病
若熱病病重成狂。有人惡鬼所著。或有人
癡飮雨水而狂。如是失心如是種種名
爲狂。得見佛故狂即得正。問曰。亂者得定
狂則是亂。以何事別。答曰。有人不狂而
多散亂。志如獼猴不能專住是名亂
心。復有劇務怱怱心著衆事。則失心力不
堪受道。問曰。亂心有何因縁。答曰。善心轉
薄隨逐不善。是名心亂。復次是人不觀無
常。不觀死相不觀世空。愛著壽命計念
事務種種馳散。是故心亂。復次不得佛法
中内樂。外求樂事隨逐樂因。是故心亂。如
是亂人得見佛故其心得定。問曰。先言狂
者得正。今言裸者得衣。除狂云何更有裸。
答曰。狂有二種。一者人皆知狂。二者惡邪
故自裸人不知狂。如説南天竺國中有法
師。高坐説五戒義。是衆中多有外道來聽。
是時國王難曰。若如所説。有人施酒及自
飮酒得狂愚報。當今世人應狂者多正者
少。而今狂者更少不狂者多。何以故爾。是時
諸外道輩言善哉。斯難甚深。是禿高坐必不
能答。以王利智故。是時法師以指指諸外
道。而更説餘事。王時即解。諸外道語王言。
王難甚深是不知答。恥所不知而但擧指
更説餘事。王語外道。高坐法師指答已訖。
將護汝故不以言説。向者指汝言。汝等是
狂狂不少也。汝等以灰塗身裸形無恥。以
人髑髏盛糞而食。拔頭髮臥刺上倒懸熏
鼻。冬則入水夏則火炙。如是種種所行非
道皆是狂相。復次汝等法以賣肉賣鹽即
時失婆羅門法。於天祠中得牛布施。即時
賣之自言得法。牛則是肉。是誑惑人豈非
失耶。又言入吉河水中罪垢皆除。是爲罪
福無因無縁。賣肉賣鹽此有何罪。入吉
河水中言能除罪。若能除罪亦能除福。誰
有吉者。如此諸事無因無縁。強爲因縁。
是則爲狂。如是種種狂相。皆是汝等法師
將護汝故指而不説。是名爲裸形狂。復次
有人貧窮無衣。或弊衣藍縷以佛力故令
其得衣。問曰。飢者得飽渇者得飮。云何飢
渇。答曰。福徳薄故。先世無因今世無縁。是
故飢渇。復次是人先世奪佛阿羅漢辟支佛
食及父母所親食。雖値佛世猶故飢渇。以
罪重故。問曰。今有惡世生人得好飮食。値
佛世生而更飢渇。若罪人不應生値佛世。
若福人不應生惡世。何以故爾。答曰。業報
因縁各各不同。或有人有見佛因縁。無飮
食因縁。或有飮食因縁。無見佛因縁。譬如
黒蛇。而抱摩尼珠臥。有阿羅漢人乞食不
得。又如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
一人持戒誦經坐禪。一人廣求檀越修諸福
業。至釋迦文佛出世。一人生長者家。一人
作大白象。力能破賊。長者子出家學道。得
六神通阿羅漢。而以薄福乞食難得。他日
持鉢入城乞食遍不能得。到白象廏中。
見王供象種種豐足。語此象言。我之與汝
倶有罪過。象即感結三日不食。守象人怖
求覓道人。見而問言。汝作何呪令王白象
病不能食。答言。此象是我先身時弟。共於
迦葉佛時出家學道。我但持戒誦經坐禪不
行布施。弟但廣求檀越作諸布施。不持
戒不學問。以其不持戒誦經坐禪故今作
此象。大修布施故飮食備具種種豐足。我但
行道不修布施故。今雖得道乞食不能
得。以是事故因縁不同。雖値佛世猶故
飢渇。問曰。此諸衆生云何飽滿。答曰。有人
言。佛以神力變作食令得飽滿。復有人
言。佛光觸身令不飢渇。譬如如意摩尼珠。
有人心念則不飢渇。何況値佛。病者得愈。
病有二種。先世行業報故。得種種病。今世
冷熱風發故。亦得種種病。今世病有二種。
一者内病。五藏不調結堅宿疹。二者外病。
奔車逸馬堆壓墜落。兵刃刀杖種種諸病。
問曰。以何因縁得病。答曰。先世好行鞭杖
拷掠閉繋種種惱故。今世得病。現世病不
知將身。飮食不節臥起無常。以是事故
得種種諸病。如是有四百四病。以佛神力
故。令病者得愈。如説。佛在舍婆提國
有一居士。請佛及僧於舍飯食。佛住精舍
迎食有五因縁。一者欲入定。二者欲爲諸
天説法。三者欲遊行觀諸比丘房。四者看
諸病比丘。五者若未結戒欲爲諸比丘結
戒。是時佛持戸排入諸比丘房。見一
比丘。病苦無人瞻視。臥大小便。不能起居。
佛問比丘。汝何所苦獨無人看。比丘答言。
大徳。我性嬾。他人有病。初不看視。是故我
病他亦不看。佛言。善男子我當看汝。時釋
提婆那民盥水。佛以手摩其身。摩其身
時。一切苦痛即皆除愈身心安隱。是時世尊
安徐扶此病比丘起。將出房澡洗著衣。安
徐將入更與敷褥令坐。佛語病比丘。汝久
來不勤求。未得事令得。未到時令到。未
識事令識。受諸苦患如是。方當更有大
苦。比丘聞已心自思念。佛恩無量神力無數。
以手摩我苦痛即除身心快樂。以是故佛
以神力令病者得愈。形殘者得具足。云何
名形殘者。若有人先世破他身截其頭
其手足。破種種身分。或破壞佛像毀
佛像鼻及諸賢聖形像。或破父母形像。以是
罪故受形多不具足
復次不善法報受身醜陋。若今世被賊或被
刑戮。種種因縁以致殘毀。或風寒熱病身生
惡瘡體分爛壞。是名形殘。蒙佛大恩皆得
具足。譬如祇洹中奴。字犍抵。揵抵
言續
是波斯匿王兄子。端正勇健心性和善。王大
夫人見之心著。即微呼之欲令從己。*犍抵
不從。夫人大怒向王讒之反被其罪。王聞
即節節解之棄於塚間。命未絶頃其夜虎狼
羅刹來欲食之。是時佛到其邊光明照之。
身即平復其心大喜。佛爲説法即得三道。
佛牽其手將至祇洹。是人言我身已破已
棄。佛續我身今當盡此形壽以身布施佛
及比丘僧。明日波斯匿王聞如是事來至
祇*洹語*犍抵言。向汝悔過。汝實無罪枉
相刑害。今當與汝分國半治。*犍抵言我已
厭矣。王亦無罪。我宿世殃咎罪報應爾。我
今以身施佛及僧不復還也。如是若有衆
生形殘不具足者。蒙佛光明即時平*復。是
故言乃至形殘皆得具足。蒙佛光明即時
平*復
一切衆生皆得等心相視。如父如母如兄
如弟如姊如妹。亦如親親及善知識。是時衆
生等行十善業道淨修梵行。無諸瑕穢惔然
快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皆得好慧持戒自
守不嬈衆生。*問曰。是諸衆生未離欲
無禪定。不得四無量心。云何得等心。答
曰。是等非禪中等。是於一切衆生中。無怨
無恚。以此等故善心相視。復次等心者。經
中有言。云何等心相視如父母是名等心。
問曰。視一切衆生便是父母兄弟姊妹不。答
曰。不也。見老者如父母。長者如兄。少者如
弟。姊妹亦爾。等心力故皆如親親。問曰。云
何非父母言父母。乃至非親親言親親。不
墮妄語耶。答曰。一切衆生無量世中。無非
父母兄弟姊妹親親者
復次實法相中無父母兄弟。人著吾我顛
倒計故。名爲父母兄弟。今以善心力故相
視如父如母非妄語也。復次如人以義相
親非父事之爲父。非母事之爲母。兄弟兒
子亦復如是。如人有子行惡黜而棄之。他
姓善行養以爲子。如是相視則爲等心。如

    視他婦如母 見他財如火
    一切如親親 如是名等見
是時衆生等行十善業道者。身業道三種。不
殺不盜不邪婬。口業道四種。不妄語不兩舌
不惡口不綺語。意業道三種不貪不惱害不
邪見。自不殺生不教他殺。讃不殺者。見
人不殺。代其歡喜。乃至邪見亦有四種。
問曰。後三業道非業。前七業道亦業。云何
言十善業道。答曰。沒少從多故通名業
道。後三雖非業能起業。又復爲業故生。是
故總名業道。淨修梵行無諸瑕穢者。問
曰。上説行十善業道。此理已足。今何以
復言淨修梵行。答曰。有人行十善業道不
斷婬。今更讃此行梵天行。斷除婬欲故。
言淨修梵行。無諸瑕穢者。行婬之人身惡
名臭。以是故讃斷婬人言無諸瑕穢。*惔
然快樂者。問曰。此何等樂。答曰。是樂二種。
内樂涅槃樂。是樂不從五塵生。譬如石泉
水自中出不從外來。心樂亦如是。行等心
修梵行。得十善業道清淨無穢。是名内樂。
問曰。此樂何界繋。欲界繋色界繋無色界繋
耶。答曰。是樂欲界繋亦不繋。非色無色界
繋。今言譬如比丘入第三禪。若是色界繋不
應言。譬如。以是事故知。非色界繋。此欲
界心生喜樂一切滿身。譬如煖蘇漬身柔
*軟和樂。不繋者得般若波羅蜜相觀諸法不
生不滅。得實智慧心無所著。無相之樂是
爲不繋。問曰。佛言涅槃第一樂。何以言第
三禪樂。答曰。有二種樂。有受樂有*受盡
樂。*受盡樂一切五*衆盡更不生。是無餘涅槃
樂。能除憂愁煩惱心中歡喜。是名樂受。如
是樂受滿足在第三禪中。以是故言譬如
第三禪樂。問曰。初禪二禪亦有樂受。何以故
但言第三禪。答曰。樂有上中下。下者初禪。
中者二禪。上者三禪。初禪有二種。樂根
根。五識相應樂根。意識相應喜根。二禪中
意識相應喜根。三禪意識相應樂根。一切三
界中。除三禪更無意識相應樂根。是五識
不能分別。不知名字相。眼識生如彈指頃。
意識已生。以是故五識相應樂根。不能滿
足樂。意識相應樂根。能滿足樂。以是故三
禪中。諸功徳少樂多故。無背捨勝處一切入。
過是三禪更無樂。以是故言譬如比丘入
第三禪。一切衆生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
嬈衆生者。問曰。何以故。次樂後言皆得
好慧。答曰。人未得樂能作功徳。既得樂已
心著樂多故。不作功徳。是故樂後次第心
得好慧。好慧者。持戒自守不嬈衆生。問曰。
持戒是名自守亦名不嬈衆生。何以故。復
言自守不嬈衆生耶。答曰。身口善是名持
戒。撿心就善是名自守。亦名不嬈衆生。
一切諸功徳。皆戒身定身慧身所攝。言好持
戒是戒身攝。好自守者是定身攝。不嬈
衆生禪中慈等諸功徳。是慧身攝。問曰。亦無
有人言不好持戒者。今何以言好持戒。
答曰。有如婆羅門著世界法者。言捨家
好持戒。是爲斷種人。又以自力得財廣
作功徳如是有福。出家乞食自身不給。何
能作諸功徳。如是爲呵好持戒。亦有著
世界治法道人。呵好自守者言。人當以
法治世。賞善罰惡法不可犯。不捨尊親
立法濟世所益者大。何用獨善其身自守
無事。世亂而不理人急而不救。如是名爲
呵好自守。亦有人呵好不嬈衆生者言。
有怨不能報有賊不能繋。惡人不能治。
有罪無以肅。不能却患救難。默然無益
何用此爲。如是爲呵好不嬈衆生。如

    人而無勇健 何用生世間
    親難而不救 如木人在地
如是等種種不善語。名爲呵不嬈衆生。是
諸天人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嬈衆生。行
是善法身心安隱無所畏難。無熱無惱。有
好名善譽。人所愛敬。是爲向涅槃門。命欲
終時見福徳。心喜無憂無悔。若未得涅
槃。生諸佛世界若生天上。以是故言得
好慧持戒自守不嬈衆生
大智度論卷第



大智度初品中放光釋論之餘卷第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奉          詔譯
爾時世尊在師子座上坐。於三千大千世
界中其徳特尊。光明色像威徳巍巍。遍至十
方如恒河沙等諸佛世界。譬如須彌山王光色
殊特衆山無能及者。問曰。佛以何力
故。於一切衆生中其徳特尊光明威徳巍巍
乃如是耶。如轉輪聖王諸天聖人。亦有大
力光明威徳。何以獨言佛徳特尊。答曰。此諸
賢聖雖有光明威徳有量有限。譬如衆星
日光既出則沒不現。佛從無量阿僧祇劫
集大功徳。一切具足因縁大故果報亦大。餘
人無此。復次佛世世修諸苦行無量無數。
頭目髓腦常施衆生。豈唯國財妻子而已。一
切種種戒種種忍種種精進種種禪定。及無
比清淨不可壞不可盡智慧。世世修行已
具足滿。此果力故得不可稱量殊特威神。
以是故言因縁大故果報亦大。問曰。若佛
神力無量威徳巍巍不可稱説。何以故受九
罪報。一者梵志女孫陀利謗。五百阿羅漢亦
被謗。二者旃遮婆羅門女。繋木盂作腹謗
佛。三者提婆達推山壓佛傷足大指。四者
迸木刺脚。五者毘樓璃王興兵殺諸釋子
佛時頭痛。六者受阿耆達多婆羅門請而食
馬麥。七者冷風動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
者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鉢而還。復
有冬至前後八夜寒風破竹索三衣禦寒。
又復患熱阿難在後扇佛。如是等世界小
事佛皆受之。若佛神力無量。三千大千世界。
乃至東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南西北方四
維上下。光明色像威徳巍巍。何以故受諸罪
報。答曰。佛在人中生人父母。受人身力
一指節力勝千萬億那由他白象力。神通力
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是淨飯王子厭老病死
苦。出家得佛道。是人豈受罪報爲寒熱等
所困。如佛神力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法中。
何有寒熱諸患。復次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
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虚空無
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
音聲。聽法衆亦滿虚空。此衆亦是法性身非
生死人所得見
常出種種身種種名號種種生處種種方便
度衆生。常度一切無須臾息時。如是法性
身佛。能度十方世界衆生。受諸罪報者是
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説法如人法。以有二
種佛故受諸罪無咎。復次佛即得道時。一
切不善法盡斷。一切善法皆成就。云何今實
有不善法報可受。但憐愍未來世衆生故。
現方便受此諸罪。復次如阿泥盧豆。與一
辟支佛食故。受無量世樂。心念飮食應意
即得。何況佛世世割肉出髓以施衆生。而
乞食不得空鉢而還。以是事故知佛方便。
爲度衆生故受此諸罪。云何方便憐愍未
來世五衆佛弟子施福薄故。乞種種自活之
具不能得。諸白衣言。汝衣食不能得。有病
不能除。何能得道以益於人。是五衆當答。
我等雖無活身小事。有行道福徳。我等今
日衆苦。是先身罪報。今之功徳利在將來。我
等大師佛入婆羅門聚落乞食。尚亦不得
空鉢而還。佛亦有諸病。釋子畢罪時佛亦頭
痛。何況我等薄福下人。諸白衣聞已瞋心則
息。便以四種供養供給比丘。身得安隱
坐禪得道。是爲方便故非實受罪。如毘摩
羅詰經中説。佛在毘耶離國。是時佛語阿難。
我身中熱風氣發。當用牛乳。汝持我鉢乞
牛乳來。阿難持佛鉢。晨朝入毘耶離。至
一居士門立。是時毘摩羅詰在是中行。見
阿難持鉢而立。問阿難。汝何以晨朝持鉢
立此。阿難答言。佛身小疾當用牛乳。故我
到此。毘摩羅詰言。止止阿難。勿謗如來。佛
爲世尊已過一切諸不善法。當有何疾。
勿使外道聞此麁語。彼當輕佛便言。佛自
疾不能救安能救人。阿難言。此非我意。面
受佛勅當須牛乳。毘摩羅詰言。此雖佛勅
是爲方便。以今五惡之世故。以是像度脱
一切。若未來世有諸病比丘。當從白衣求
諸湯藥。白衣言。汝自疾不能救。安能救餘
人。諸比丘言。我等大師。猶尚有病。況我等
身如艸芥能不病耶。以是事故諸白衣等。
以諸湯藥供給比丘。使得安隱坐禪行道。
有外道仙人。能以藥艸呪術除他人病。何
況如來一切智徳。自身有病而不能除。汝
且默然持鉢取乳。勿令餘人異學得聞知
也。以是故知佛爲方便非實病也。諸罪因
皆亦如是。以是故言佛其徳特尊光明
色像威徳巍巍
爾時世尊以常身示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
衆生。是時首陀會天梵衆天他化自在天化
自樂天兜率陀天夜磨天三十三天四天王
天。及三千大千世界人與非人。以諸天華天
瓔珞天澤香天末香天青蓮華赤蓮華白蓮華
紅蓮華天樹葉香持詣佛所。*問曰。佛何
以故。以常身示此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衆
生。答曰。佛欲説摩訶般若波羅蜜。入三昧
王三昧。從足下相輪光明上至肉髻光焔大
明。譬如劫盡燒時諸須彌山王隨次燃盡。是
光明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
等諸佛世界。皆悉大明。衆生見者畢至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欲説般若波羅蜜。
初神力。第二一切毛孔皆悉微笑。第三放常
光明面各一丈。第四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
界而笑。第五入師子遊戲三昧。三千大千世
界六反震動。第六佛坐師子座。現最勝身光
明色像。威徳巍巍。以此神力感動衆生。其
有信者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中疑
者示常身便得信解。而各説言。今所見者
是佛眞身。以佛力故此三千大千世界中人。
見佛常身遠近無礙。是時三千大千世界衆
生皆大歡喜言。此眞是佛身。佛初生時初成
佛時初轉法輪時。皆以此身如是思惟。此
眞是佛身。問曰。何以故。名爲淨居天梵世
天。答曰。第四禪有八種。五種是阿那含住
處。是名淨居。三種凡夫聖人共住。過是八
處。有十住菩薩住處。亦名淨居。號大自在
天王。梵世天者生處有三種。一者梵衆天。諸
小梵生處。二者梵輔天。貴梵生處。三者大梵
天。是名中間禪生處。問曰。離欲是同。何以
故有貴賤異處。答曰。初禪三種。下中上。若
修下禪生梵衆。若修中禪生梵輔。若修
上禪生大梵。慈行亦如是。如妙眼師念言。
我爲衆人説法皆生梵天中。我今不應與
弟子同處。當修上慈。修上慈故生大梵天
中。復次第一清淨心故。生大梵天中。問曰。
何以故於四禪中。但説初後不説中間。答
曰。初門離欲難故。最後微妙難得故。中間
易入故不説。復次言梵世已攝色界。以第
四禪第一妙故別説。復次以人多識梵天
不識餘天。是故但説梵天。以淨居天常憐
愍衆生常勸請佛故。復次佛説法聲至梵
天。佛得道時諸天展轉唱告乃至淨居天。以
是故説初後不説中間。復次梵天近欲
界故應聞。淨居天是色界主。是故應聞。譬
如守門人識客。客至其主主則識之。中間
無事故不説。復次二禪大喜三禪大樂。喜樂
放逸是故不説。問曰。何以名他化自在。答
曰。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娯樂。故言他化自
在。化自樂者。自化五塵而自娯樂故。言化
自樂。兜率名知足天。夜摩名善分天。第二
名三十三天。最下天是四天王諸天。須彌
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須彌
山邊有山。名由揵陀羅。高四萬二千由旬。
此山有四頭。頭各有城。四天王各居一城。
夜摩等諸天七寶地。在虚空中有風持之
令住。乃至淨居亦復如是。如是諸天見佛
身清淨大光明。淨持諸供具水陸諸華。陸地
生華須漫提爲第一。水中生華青蓮華爲
第一。若樹生華若蔓生華。是諸名華種種異
色種種香熏。各持天華來詣佛所。以此諸
華色好多香柔軟細滑。是故以此爲供養
具。云何爲天華。天華芬熏香氣逆風。諸天
瓔珞懸在佛上。天澤香以塗佛地。天末香以
散佛上。天蓮華青赤紅白。何以無黄。黄屬
火。火非水華所宣故。天寶蓮華琉璃爲莖。
金剛爲臺。閻浮那陀金爲葉。柔軟且香。并
天樹葉香持詣佛所。問曰。若諸天供養應持
天華。人及非人云何得天華。答曰。佛以神
足放大光明地六種震動。諸天雨種種妙
華。滿三千大千世界。以供養佛。是人非人
或取此華而以供養。復次天竺國法名諸好
物皆名天物。是人華非人華。雖非天上華。
以其妙好故名爲天華。是故言人非人持
諸天華。是則無咎
是諸天華乃至天樹葉香以散佛上。*
問曰。何以以華散佛身上。答曰。恭敬供
養故。又佛光照皆遙見佛。心大歡喜供養
佛故。皆以諸華而散佛上。復次佛於三界
第一福田。以是故華散佛上
所散寶華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上在虚
空中化成大臺。*問曰。何以化作此臺
在虚空中。答曰。所散華少而化爲大臺。以
示衆生因少果多。問曰。何以故臺在虚空
中住而不墮落。答曰。佛以神力。欲示衆
生令知佛爲福田得報不失。乃至成佛其
福不滅
是華臺邊垂諸瓔珞雜色華蓋五色繽
紛。是諸華蓋瓔珞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問曰。若佛自有神力。何以因所散華而變
爲臺。答曰。欲令人心信清淨故。是人見
所供養變成此臺心大歡喜。因歡喜故
得大福徳
以是華蓋瓔珞嚴飾故。此三千大千*世
界皆作金色。及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皆亦如是。*有人言。轉輪聖王四世界主。
梵天王千世界主。佛三千大千世界主。是語
非實。以是故佛所變化乃至十方恒河沙
等諸佛世界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衆生各各自
念。佛獨爲我説法不爲餘人。*問曰。佛以
一身示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今諸衆生
何以各各見佛在前説法。答曰。佛有二種
神力。一者一處坐説法。令諸衆生遠處皆見
遠處皆聞。二者佛在一處説法。能令一一
衆生各自見佛在前説法。譬如日出影現
衆水。復次衆生不同。有人見佛身遍三千
大千世界而得淨信。有人各各見佛在前
説法。得心清淨信樂歡喜。以是故佛今各
各在前而爲説法
爾時世尊在師子座熙怡而笑。光從口
出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光故。此間三千
大千世界中衆生。皆見東方恒河沙諸佛及
僧。彼間恒河沙等世界中衆生。亦見此間
三千大千世界中釋迦牟尼佛及諸大衆。南
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問曰。佛上
已多放光明。今以何故復放斯光。答曰。
先放光明各各有事如先説。今以彼此衆
會兩未相見故。以光明神力。令彼此世界
一切大會兩得相見。問曰。如弟子中天眼第
一大阿羅漢長老阿泥盧豆。暫觀見小千世
界。諦觀見二千世界。大辟支佛暫觀見二千
世界。諦觀見三千大千世界。今一切人云何
能見東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答曰。是佛神
力令彼得見。非衆生力也。設阿羅漢
辟支佛等。亦以佛力故所見無限。譬如轉
輪聖王飛行。一切營從及諸象馬衆畜皆亦
隨去。今佛神力故。衆生雖在遠處亦得相
見。又如般舟三昧力故。雖不得天眼而
見十方。佛眼耳無礙。亦如劫盡燒時一切
衆生自然皆得禪定得天眼天耳。佛以神
故。令一切衆生皆得遠見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在師子座而笑。笑如先説。餘未
説者今當説。問曰。此間衆生。遠見彼方是
佛神力。彼間衆生亦見此方是誰力耶。答
曰。是釋迦牟尼佛力。令彼得見此間三千
大千世界。及見釋迦牟尼佛并一切衆會。南
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大智度初品中十方諸菩薩來釋論第十五
是時東方過如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世
界最在邊世界名多寶佛號寶積。今現在爲諸
菩薩摩訶薩説般若波羅蜜。*問曰。如
佛所説一切世界無量無邊。云何言其世界
最在邊。最在邊者是墮有邊相。若世界有邊
衆生應盡。何以故。無量諸佛一一佛度無量
阿僧祇衆生。令入無餘涅槃。更無新衆生
故者應盡。答曰。佛經雖言世界無量。此方
便説非是實教。如實無神方便故説言有
神。此十四難。世界有邊無邊倶爲邪見。若無
邊佛不應有一切智。何以故。智慧普知無物
不盡。是名一切智。若世界無邊是有所不
盡。若有邊如先説咎。此二倶邪見。何以故。
依無邊以破有邊故。是多寶世界非一切
世界邊。是釋迦牟尼佛。因縁衆生可應度者
最在邊。譬如一國中最在邊。不言一閻浮
提最在邊。若無邊佛不應一切智者。如上
佛義中答。佛智無量故應知。譬如函大故蓋
亦大。問曰。世界名多寶。寶有二種。財寶法寶。
何等寶多名爲多寶世界。答曰。二種皆有。又
多菩薩照法性等諸寶。言此寶大菩薩所有以爲
寶冠。寶冠中皆見諸
佛。又了達一
切諸法之性
多故。名爲多寶。是中有佛名寶
積。以無漏根力覺道等法寶集故。名爲寶
積。問曰。若爾者一切佛皆應號寶積。何以
獨稱彼佛爲寶積。答曰。雖一切諸佛皆有
此寶。但彼佛即以此寶爲名。如彌勒名爲
慈氏。諸佛雖皆有慈。但彌勒即以慈爲名。
復次如寶華佛。生時一切身邊有種種華色
光明故。名寶華太子。如燃燈佛。生時一切
身邊如燈故。名燃燈太子。作佛亦名燃燈。
丹注云舊名
定光佛也
寶積佛亦如是。應當初生時亦
多諸寶物生。或地生。或天雨種種寶集故。
名爲寶積。問曰。唯有釋迦牟尼一佛無十
方佛。何以故。是釋迦文尼佛無量威力無量
神通。能度一切衆生。更無餘佛。如説阿難
一心思惟過去諸佛寶華燃燈等。皆生好世
壽命極長。能度一切衆生。今釋迦牟尼佛。惡
世生壽命短。將無不能度一切弟子耶。如
是心疑。佛時即知阿難心之所念。即以日
出時入日出三昧。爾時佛身一切毛孔出諸
光明。亦如日邊出諸光明。其光遍照閻浮
提内。其明滿已照四天下。照四天下滿已
照三千大千*世界。照三千大千*世界。滿
已照十方無量*世界。爾時世尊從臍邊出
諸寶蓮華。如偈説
    青光琉璃莖 千葉黄金色
    金剛爲華臺 琥珀爲華飾
    莖*軟不麁曲 其高十餘丈
    眞青琉璃色 在佛臍中立
    其葉廣而長 白光間妙色
    無量寶莊嚴 其華有千葉
    妙華色如是 從佛臍中出
    是四華臺上 寶座曜天
    座各有坐佛 如金山四首
    光曜等如一 從四佛臍中
    各出妙寶華 華上有寶座
    其座各有佛 從是佛臍中
    展轉出寶華 華華皆有座
    座座各有佛 如是展轉化
    乃至淨居天 若欲知近遠
    當以譬喩説 有一大方石
    縱廣如太山 從上放令下
    直過無所礙 萬八千三百
    八十有三歳 如是年歳數
    爾乃得到地 於是兩中間
    化佛滿其中 其光大盛明
    踰於火日月 有佛身出水
    亦有身出火 或復現經行
    有時靜默坐 有佛行乞食
    以此福衆生 或復説經
    有時放光明 或到三惡趣
    冰闇火地獄 和氣濟寒冰
    光明照闇獄 熱處施涼風
    隨事救其害 安之以無患
    度之以法樂
如是種種方便。一時頓能度十方無量衆生。
度衆生已還入本處住佛臍中。爾時世尊。
從日出三昧起問阿難言。汝見此三昧神
通力不。阿難白佛。唯然已見。重白佛言。若
佛住世一日之中所度弟子可滿虚空。何
況在世八十餘年。以是故言一佛功徳神力
無量現化十方無異佛也。復次如佛所言。
女人不得作轉輪聖王。不得作天帝釋魔
天王梵天王。不得作佛。轉輪聖王不得一
處並治。十力世尊亦無一世二佛。又佛説言。
佛言不虚世無二佛一法難値是佛世尊
也。無量億劫時。時一有。是九十一劫中三劫
有佛。賢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尸。
秦言
種種見
第三十一劫中有二佛。一名尸棄。
*秦言
二名鞞恕婆附*秦言一
是賢劫中有
四佛。一名迦羅鳩餐陀。二名迦那伽牟尼
*秦言金
仙人也
三名迦葉。四名釋迦牟尼。除此餘
劫皆空無佛甚可憐愍。若有十方佛。何以
故言餘劫無佛甚可憐愍。答曰。雖釋迦*文
尼佛有無量神力能變化作佛在十方説
法放光明度衆生。亦不能盡度一切衆生。
墮有邊故。則無未來世佛故。然衆生不盡。
以是故應更有餘佛
復次汝言。佛自説女人不得作五事。二轉
輪聖王不得同時出世。佛亦如是。同時一
世亦無二佛。汝不解此義。佛經有二義。
有易了義。有深遠難解義。如佛欲入涅槃
時。語諸比丘從今日應依法不依人。應
依義不依語。應依智不依識。應依了義
經不依未了義。依法者法有十二部應
隨此法。不應隨人。依義者。義中無諍好
惡罪福虚實故。語以得義義非語也。如人
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視指而不視月。
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
看指而不視月。此亦如是。語爲義指。語非
義也。是以故不應依語。依智者。智能籌量
分別善惡。識常求樂不入正要。是故言不
應依識。依了義經者。有一切智人佛第
一。一切諸經書中佛法第一。一切衆生中比
丘僧第一。布施得大富。持戒得生天。如是
等是了義經。如説法師。説法有五種利。一
者大富。二者人所愛。三者端正。四者名聲。
五者後得涅槃。是爲未了義。云何未了。施
得大富是爲了。了可解。説法無財施而言
得富。得富者説法人種種讃施。破人慳心
亦自除慳。以是因縁得富。是故言未了。是
多持經方便説非實義。是經中佛雖言世
無二佛倶出。不言一切十方*世界。雖言
世無二轉輪聖王。亦不言一切三千大千
*世界無。但言四天下*世界中。無二轉輪聖
王。作福清淨故獨王一世無諸怨敵。若有
二王不名清淨。雖佛無嫉妬心。然以行業
世世清淨故。亦不一世界有二佛出。百億
須彌山。百億日月。名爲三千大千*世界。如
是十方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是名爲
一佛*世界。是中更無餘佛。實一釋迦牟尼
佛。是一佛世界中。常化作諸佛種種法門種
種身種種因縁種種方便。以度衆生。以是
故。多持經中。一時一世界無二佛。不言十
方無佛。復次如汝言。佛言一事難値是佛
世尊。又言九十一劫。三劫有佛餘劫皆空無
佛甚可憐愍。佛爲此重罪不種見佛善根
人説言。佛世難値如優曇波羅樹華時時一
有。如是罪人輪轉三惡道。或在人天中佛
出世時。其人不見如説。舍衞城中九億家。
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而眼不
見。三億家不聞不見。佛在舍衞國二十
五年。而此衆生不聞不見。何況遠者。復次
佛與阿難入舍衞城乞食。是時有一貧老
母立在道頭。阿難白佛。此人可愍佛應當
度。佛語阿難。是人無因縁。阿難言。佛往近
之。此人見佛相好光明。發歡喜心爲作因
縁。佛往近之迴身背佛。佛從四邊往。便四
向背佛仰面上向。佛從上來低頭下向。佛
從地出兩手覆眼不肯視佛。佛語阿難復
欲作何因縁。有如是人無度因縁。不得
見佛。以是故佛言。佛難得値如優曇波
羅樹華。譬如水雨雖多處處易得。餓鬼常
渇不能得飮。汝言九十一劫。三劫有佛。爲
一佛*世界故。不爲一切餘諸*世界。是處
劫空無有佛出甚可憐愍者。亦是此間一
佛*世界。非爲一切餘諸*世界也。以是故
知有十方佛。復次聲聞法中有十方佛。汝自
不解。如雜阿含經中説。譬如大雨連注。渧
渧無間不可知數。諸世界亦如是。我見東
方無量*世界。有成有住有壞。其數甚多不
可分別。如是乃至十方。是十方*世界中。
無量衆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婬
瞋癡。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一切*世界
皆有三種人。下中上。下人著現世樂。中人
求後世樂。上人求道有慈悲心憐愍衆生。
有因縁云何無果報。佛言。若無老病死。佛
不出世。是人見老病死苦惱衆生。心中作
願我當作佛。以度脱之拔其心病濟後世
苦。如是十方*世界。皆有佛出因縁。何以
故。獨言此間有佛餘處無耶。譬如有人
言。有木無火有濕地而無水是不可信。
佛亦如是。衆生身有老病死苦。心有婬瞋
癡病。佛爲斷此三苦令得三乘故。出世
一切世界中。皆有此苦云何無佛。復次盲
人無量。而言唯須一醫。此亦不然。以是故
應更有十方佛。復次長阿含中。有經言。有
鬼神王守北方。與衆多百千萬鬼神。後夜
到佛所頭面禮佛足。一面住放清淨光。普
照祇桓皆令大明。合掌讃佛説此二偈
    大精進人我歸命 佛二足中尊最上
    智慧眼人能知見 諸天不解此慧事
    過去未來今諸佛 一切我皆稽首禮
    如是我今歸命佛 亦如恭敬三世尊
如是偈中有十方佛。鬼神王稽首三世佛。
然後別歸命釋迦牟尼佛。若無十方現在
佛。當應但歸命釋迦文尼佛。不應言過去
未來現在諸佛。是故知有十方佛。復次過
去世有無量佛。未來世亦有無量佛。以是
故現在亦應有無量佛。復次若佛於聲聞
法中。言有十方無數無量佛。衆生當言佛
易可遇不勤求脱。若不値此佛當遇
彼佛。如是懈怠不勤求度。譬如鹿未被
箭時不知怖畏。既被箭已踔圍而出。人
亦如是。有老病死苦。聞唯有一佛甚難可
遇。心便怖畏勤行精進疾得度苦。以是故
佛於聲聞法中。不言有十方佛。亦不言無。
若有十方佛。汝言無得無限罪。若無十方
佛。而我言有。生無量佛想得恭敬福。所以
者何。善心因縁福徳力大故。譬如慈心三昧
力。觀一切衆生皆見受樂。雖無實益以
慈觀故。是人得無量福。十方佛想亦復如
是。若實有十方佛而言無。得破十方佛無
量重罪。何以故。破實事故。肉眼人雖倶
不知。但心信言有。其福無量。若實有而意
謂無。其罪甚重。人自用心尚應信有。何況
佛自説摩訶衍中。言實有十方佛而不信
耶。問曰。若有十方無量諸佛及諸菩薩。今
此衆生多墮三惡道中。何以不來。答曰。衆
生罪重故。諸佛菩薩雖來不見。又法身佛常
放光明。常説法。而以罪故不見不聞。譬如
日出盲者不見。雷霆振地聾者不聞。如是
法身常放光明常説法。衆生有無量劫罪垢
厚重不見不聞。如明鏡淨水照面則見。垢
翳不淨則無所見。如是衆生心清淨則見
佛。若心不淨則不見佛。今雖實有十方佛
及諸菩薩來度衆生。而不得見。復次如釋
迦牟尼佛。在閻浮提中生。在迦毘羅國。多
遊行東天竺六大城。有時飛到南天竺億
耳居士舍受供養。有時暫來北天竺月氏
國。降阿波羅龍王。又至月氏國西。降女羅
刹。佛在彼石窟中一宿。于今佛影猶在。有
人就内看之則不見。出孔遙觀光相。如
佛有時。暫飛至罽賓隷跋陀仙人山上。住虚
空中降此仙人。仙人言。我樂住此中。願佛
與我佛髮佛爪。起塔供養。塔*于今現存。
此山下有離越寺
離越應云隷跋
人與佛同國而生猶不遍
見。何況異處。以是故不可以不見十方
佛故。而言無也。復次彌勒菩薩有大慈悲。
而在天宮不來此間。可以不來故便謂
無彌勒耶。彌勒近而不來不以爲怪。十方
佛遠何足怪也。復次十方佛不來者。以衆
生罪垢深重不種見佛功徳。是故不來。復
次佛知一切衆生善根熟結使薄。然後來度。
如説
    諸佛先觀知有人 一切方便不可度
    或有難度或易化 或復有遲或有疾
    或以光明或神足 種種因縁度衆生
    有欲作逆佛愍除 或欲作逆佛不遮
    剛強難化用麁言 心柔易度用*軟言
    雖有慈悲平等心 知時智慧用方便
以是故十方佛雖不來不應言無。復次佛
智慧力方便神通。舍利弗等大阿羅漢。大菩
薩彌勒等。尚不能知。何況凡人。復次諸佛
大菩薩。有時衆生恐懼急難一心念。或時
來度之。如大月氏西佛肉髻住處國。一佛圖
中有人癩風病。來至遍吉菩薩像邊。一心自
歸念遍吉菩薩功徳。願除此病。是時遍吉菩
薩像。即以右手寶磲光明。摩其身病即除
愈。復一國中有一阿蘭若比丘。大讀摩訶
衍。其國王常布髮令蹈上而過。有一比
丘語王言。此人摩訶羅不多讀經。何以大
供養如是。王言我一日夜半欲見此比丘。
即往到其住處。見此比丘在窟中讀法華
經。見一金色光明人騎白象合手供養。
我轉近便滅。我即問大徳以我來故。金色
光明人滅。比丘言。此即遍吉菩薩。遍吉菩薩
自言。若有人誦讀法華經者。我當乘白
象來教導之。我誦法華經故遍吉自來。
遍吉法華
名爲普賢
有一國有一比丘。誦阿
彌陀佛經及摩訶般若波羅蜜。是人欲死時
語弟子言。阿彌陀佛與彼大衆倶來。即時
動身自歸。須臾命終。命終之後弟子積薪燒
之。明日。灰中見舌不燒。誦阿彌陀佛經故。
見佛自來。誦般若波羅蜜故。舌不可燒。此
皆今世現事。如經中説。諸佛菩薩來者甚多。
如是處處有人罪垢結薄。一心念佛信淨不
疑必得見佛。終不虚也。以是諸因縁故。
知實有十方佛
爾時彼世界有菩薩。名曰普明。*
薩義如讃菩薩品中已説。問曰。云何名普
明。答曰。其明常照一切世界。是故名普明」
見此大光見地大動。又見佛身到寶積佛
所。白佛言。世尊。今何因縁有此光明照於世
間。地大震動。又見佛身。*地動佛身光明
如先説。問曰。是普明菩薩於諸菩薩中最
尊第一。應自知因縁。何以問佛。答曰。是普
明菩薩雖大。不能知諸佛智慧神力。譬如
月光雖大日出則滅。以是故問佛。復次菩薩
常欲見佛心無厭足。無因縁尚欲見佛。
何況有大因縁。復次是事不應疑。譬如犢
子隨母未足怪也。又如小王朝宗大王法
應爾故。諸大菩薩亦如是。得利大故常欲
隨佛。是菩薩見是事。心即覺知是必大事。
見無數無量*世界。皆得相見。以是故問。復
次有人言。是菩薩自有神力能知。亦是釋迦
牟尼佛力令知。但爲諸小菩薩不知故問
佛。諸小菩薩怖難未除不能問佛。是故爲
之發問。是普明菩薩發其*世界與諸小男
子小女人倶。以是故知不能問佛。譬如大
象能劈大樹。令諸小象得食枝葉。是故
問佛。大徳何因何縁。有此大光明地大
震動又見佛身
大智度論卷第九



大智度初品中十方菩薩來釋論
第十五之餘卷第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奉          詔譯
寶積佛報普明言。善男子。西方度如恒河
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娑婆。是中有佛。號釋迦
牟尼。今現在欲爲諸菩薩摩訶薩説般若波
羅蜜。是其神力。問曰。佛譬如須彌山
不爲大海水波所動。今何以答普明。是則
動相攝心則無語。散心則有説。説法從覺
觀生。覺觀麁事。佛不應有此麁事
答曰。佛雖入深禪定。不爲世事所動。今
以大慈悲心憐愍衆生。爲之説法斷疑。如
須彌山王小風則不能動。若隨藍風至則大
動散。佛亦如是有大慈悲風來憐愍心動。散
身無數入五道教化衆生。或作天身乃至畜
生。復次佛實不動常入禪定。先世福徳因縁
故。身邊出聲應物如響。如天伎樂自然
發聲。又如摩尼珠隨人所欲種種與之。若
欲衣被飮食音樂。自恣所須自然皆得。佛
亦如是。從其身邊諸毛孔中。自然有聲隨
心説法。是中佛無憶想亦無分別。如説密
迹金剛經中。佛有三密。身密語密意密。一切
諸天人皆不解不知。有一會衆生。或見佛
身黄金色白銀色諸雜寶色。有人見佛身一
丈六尺。或見一里十里百千萬億乃至無邊
無量遍虚空中。如是等名身密。語密者。有
人聞佛聲一里。有聞十里百千萬億無數無
量遍虚空中。有一會中或聞説布施。或有
聞説持戒。或聞説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如
是乃至十二部經。八萬法聚。各各隨心所
聞是名語密。是時目連心念。欲知佛聲近
遠。即時以己神足力。至無量千萬億佛
界而息。聞佛音聲如近不異。所息世界
其佛與大衆方食。彼土人大。目連立其鉢
縁。彼佛弟子問其佛言。此人頭虫從何所
來。著沙門被服而行。其佛報言。勿輕此人。
此是東方過無量佛土。有佛名釋迦牟尼。
此是彼佛神足弟子。彼佛問目度伽略子。
汝何以來此。目連答言。我尋佛音聲故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