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分別功徳論 (No. 1507_ ) in Vol. 25

[First] [Prev]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507

分別功徳論卷第一
  失譯人名附後漢録
建初偈所説曰。迦葉思惟正法本者。謂思惟
經法言教甚多。何以知之。迦葉即以比較明
其多少。較法從十驢始。云十驢力不如一凡
駱駝力。十凡駱駝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
不如一細脚象力。十細脚象不如一盜食象
力。十盜食象不如一蓮華象力。十蓮華象不
如一青蓮華象力。十青蓮華象不如一紅蓮
華象力。十紅蓮華象不如一白蓮華象力。十
白蓮華象不如一雪山象力。十雪山象不如
一香象力。從驢至香象爲一分。如是八萬四
千香象。以較皮表裏書經滿如是數香象比
載。阿難所聞所知事。粗可都較知大數。欲
一一演其文字者。畢壽不能暢也。思惟經法
甚爲浩大。云何當使流布天下千載衆生得
蒙法澤耶。深思至理。誰能撰法。唯有阿難
乃能集耳。迦葉即時鳴揵槌集衆。于時尋有
八萬四千諸羅漢等。承命來集。此等無漏皆
是倶解脱人。所以召此諸賢聖者。以其盡能
入滅盡定故也。諸有入滅盡定者。能使衆生
現世得福濟其苦厄。大千世界諸無著等。其
數難算。除諸三道。各各一倍。今但録利根倶
解脱。能以滅盡定度脱衆生。是故稱爲福田。
何以明之。昔日天帝釋福盡命終。時五瑞應
至。心即恐懼。欲求救護。正欲至佛所求*救。
念佛恩寛緩。懼不解命急。念舍利弗目連等
亦恐不能濟命。唯有大迦葉。以滅盡定力。尋
濟危急。即往迦葉所。時迦葉適欲至貧家。福
度諦念正欲現天身。懼恐不受我施。便於中
路現作草屋。羸病在中。迦葉從乞。病人即
申手施食。迦葉以鉢受之。變成甘露。還現
天身於虚空中。迦葉曰。何以妄語誑我耶。天
答曰。不妄語。我至誠施。我是天帝。五瑞至命
欲終故來求願。願濟我命。迦葉即默然可之。
天至佛所聽法。須臾便睡睡即覺。佛語天帝。
汝向已死。今已還活。不復命終。還復本身。
此即是迦葉滅盡定力之所感也。迦葉所以
用滅盡定力最勝者。以迦葉本是辟支佛故
也。夫辟支佛法。不説法教化。專以神足感
動。三昧變現。大迦葉雖復羅漢取證。本識
猶存。向所録八萬四千衆徳。能所感功齊迦
葉。難曰。迦葉以本是辟支佛故稱其勝。此
等羅漢復是辟支佛耶。答曰。雖非辟支佛。遍
習滅盡定。其力是同。以是故言。迦葉衆僧
衆生福田也。偈云盡得羅漢心解脱者。倶解
脱也。偈云已脱縛著處福田者。謂迦葉所集
八萬四千衆。皆得倶解脱。以滅盡定。能使
衆生現世脱苦。後獲涅槃故曰處福田也。偈
云集四部者。略也。理應四部表更有八部。人
天。刹帝利。婆羅門。長者。沙門。四天王。三十
三天。魔王。梵王。是爲八部。凡有十二部。言
四部者。粗擧其要耳。諸法甚深者。謂十二因
縁也。佛爲阿難説十二因縁甚深微妙。阿難
云。此之因縁有何深妙耶。佛語阿難。勿言
不深妙。汝乃前世時亦言不深。昔有阿須輪
王。身長八千由旬。上下脣相去千由*旬。
王有小兒。常愛此兒。抱在膝上。海深三百
三十六萬里。阿須輪立中正齊腹臍。兒見父
謂海爲淺。欲得入水。父語不可。海深沒汝。
故欲得入。父即放之。沒於海底。惶怖&MT01410;嘅。父
即申手還執出水。語曰。語汝不可。而汝不信。
今者何似。爾時王者我身是。兒者汝是。昔
日不信深。今故不信。汝但思無明縁行尚不
能了。況了三十七品乎
如來所説四不可思議。何謂四。衆生不可思
議。世界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不可思議。
所以世界不可思議。昔滿願子與梵志共論。
梵志自云。我曾至池水上思惟。見有四種兵
衆。來入蓮華孔中。即自驚怪。不知我眼華爲
實有。是向人説之人皆不信。遂至佛所云所
見。如是佛語。此是實事非爲虚妄。阿須輪
興四種兵與諸天鬪。阿須輪不如。退入此蓮
華孔中自隱。此非思度所及。故曰世界不可
思議。世界或云梵天所造。或云六天所造。梵
志又云。梵天誰造。或云梵天有父。或云自造。
言有父者。父即蓮華也。有云。蓮華者何從
出。曰憂陀延齊中出也。憂陀延從何出。曰
從散嵯王出。又曰。散*嵯王出何姓。曰刹帝
利種也。又曰。梵天是婆羅門種。今言由刹帝
利出。是何言歟。又曰。劫燒時粗可得別。何
以言之。曰劫。燒時從地際已上。至十五天。蕩
然焦盡。如似可知。然復有十六已上三十三
天在。此間雖燒他世界在。以此言之。復不可
知。是爲世界不可思議
何謂衆生不可思議。或云劫燒後。水補火處。
隨嵐吹造宮殿訖。下有地肥。光音天上諸天
輩。遊戲至地漸嘗地肥遂便身重不能復還。
食多化爲女。轉減至薄餅粳米。失神足光
明。還復爲人。善行生天。惡行三塗。流轉五道
無有常准。正使欲窮盡一人根本所由。尚不
能知。況復一切衆生而可思度也。是爲衆生
不可思議也
何謂龍不可思議。凡興雲致雨者。皆由於龍。
雨之從龍眼耳鼻口出。爲從身出耶。爲從心
出乎。依須彌山止有五種天。亦能降雨。何以
別龍雨天雨。天雨者。細霧下者是。麁下是龍
雨。何謂五種天。第一曲脚天。第二頂上天。
第三放逸天。第四饒力天。第五四天王。阿
須輪興兵上天鬪時。先與曲脚天鬪。得勝然
後次至頂上。次至放逸及與四天王乃至三
十三天。下四天欲鬪時。以雨却敵。更無兵
仗。有二種雨。有歡喜雨。有瞋恚雨。和調降雨
是歡喜也。雷雹霹靂是瞋恚也。阿須輪亦
降雨。天亦下雨。龍亦降雨。各各致雨理不可
定。故曰龍雨不可思議
佛不可思議者。昔時佛在靜室。諸梵天如恒
邊沙。來至佛所。欲知佛在何三昧。而不能
知在何定中三昧。如是神足變現祕密之事。
二乘所不能思議。豈況復凡庶。阿難推先迦
葉云。耆年堪任爲衆演法。所以然者。尊長
舊學多識世尊所委。爲將來衆生故。欲使正
法久存於世。是以如來半坐相命。仁尊既是
衆僧上座。又復智慧包博。唯垂慈愍時宣
法寶。外國師云。迦葉所以不説法者。於四辯
中無有辭辯。又云。本是辟支佛。但以神足
現化。初不演法。迦葉答讓自云。朽邁情闇多
忘。答曰。四諦眞法豈可衰亡耶。喩如金剛
不可虧損。生死四大乃有増減耳。薩婆多家
又云。九種羅漢有退轉者。以幾事退。有四事。
年在衰邁。疾病苦逼。好遠行遊。服藥不順。以
此四事乃有誤忘耳。眞諦妙慧豈可忘乎。迦
葉勸阿難曰。汝今年在盛時。加復有聞智等
智。總持強記。佛毎説經常囑累汝。以是故汝
當宣布經法。何以知阿難有等智。昔舍衞城
東。有尼拘類大樹。蔭五百乘車。城中有梵志。
明於算術。於九十五種中最爲第一。在此樹
下與阿難相遇。謂阿難曰。人云。瞿曇弟子智
慧第一。頗有此不。答曰。所知少耳。曰少欲
問一事。此樹莖節枝葉凡有幾枚。阿難擧頭
視樹。便答之曰。此樹莖節枝葉各有若干。即
便捨去。梵志在後思惟。此沙門必不知數。其
於見答乃爾。今當試之。即處處取葉六十
枚。藏之土中。阿難乞食還。復問曰。我向忘數
更與我説。阿難擧頭視之再遍。答曰。此樹
葉何以少耶。又曰。少幾枚。答曰。少六十枚。
梵志即叉手謝曰。未曾有也。又問曰。君是
羅漢耶。答曰。非也。是阿那含斯陀含耶。曰非
也。是須陀洹耶。曰何以問耶。又曰。有師耶。
答曰有。眞淨王子出家得佛。即是我師。心念
曰。此假師智非己所知。即隨至佛所。求爲沙
門。即得羅漢。以是知阿難有等智
阿難所以推先迦葉者。既是上座。又是所尊。
昔五百世常爲其父。宿識尊仰憑仗情深也。
迦葉所以慇懃於阿難者。以其曩積厚縁遺
恩末嗣。加復聞等智彊記。於衆爲上。屬集
遺典八萬莫先。二人相須猶盲跛相頼也。互
相爲利。若二人卒遇千斤段金。正欲相并。
力所不勝。正欲分割。不可加功。於是共議
并勢持歸。遂得大用。可謂倶智迦葉阿難其
喩如是。二人齊契法寶長存
時阿難説經無量。誰能備具爲一聚。經無量
者十二
部經浩漫甚多適時而説
不論次緒或説一事
乃云十事。或説十事乃
論二事。或説三事乃説十一事。上下不次。
不得爲一聚。或有説者。如來説法。或説教
誡。或説斷結。或説生天人中。以是言之。復不
得爲一聚。阿難思惟。一便從一。二從二。三四
五六乃至十。各令事類相著。或有説者。理不
可爾。按如佛語不可次比也。阿難復思惟。經
法浩大當分作三聚。阿難獨生此念。首陀
會天密告阿難曰。正當作三分耳。即如天
所告。判作三分。一分契經。二分毘尼。三分阿
毘曇。契經者佛所説法。或爲諸天帝王。或爲
外道異學。隨事分別。各得開解也。契者。猶
線連屬議理使成行法。故曰契也。毘尼者。
禁律也。爲二部僧。説撿惡&MT01490;非。或二百五
十。或五百事。引法防姦。猶王者祕藏非外官
所司。故曰内藏也。此戒律藏者亦如是。非沙
彌清信士女所可聞見。故曰律藏也。阿毘曇
者。大法也。所以言大者。四諦大慧諸法牙旗。
斷諸邪見無明洪癡。故曰大法也。亦名無比
法。八智十慧無漏正見。越三界閡無與等
者。故曰無比法也。迦旃延子撰集衆經。抄撮
要慧呈佛印可。故名大法藏也。阿難復思惟。
此三藏義與三脱相應。何者契經。妙慧理與
空合。毘尼制惡。玄齊無相。大法正見。迹同無
願。故曰三藏三脱冥迹玄會。阿難復思惟。契
經大本義分四段。何者文義混雜。宜當以事
理相從大小相次。第一増一。次名曰中。第
三名長。第四名曰雜。以一爲本。次至十。
二三隨事増上故曰増一。中者。不大不小不
長不短。事處中適。故曰中也。長者。説久遠
事歴劫不絶本末源由事經七佛聖王七寶。
故曰長也。雜者。諸經斷結。難誦難憶。事多雜
碎喜令人忘。故曰雜也。阿難撰三藏訖。録
十經爲一偈。所以爾者。爲將來誦習者懼其
忘誤。見名憶本思惟自寤故。以十經爲一偈

所謂雜藏者。非一人説。或佛所説。或弟子説。
或諸天讃誦。或説宿縁三阿僧祇菩薩所生。
文義非一多於三藏。故曰雜藏也。佛在世時。
阿闍世王問佛菩薩行事。如來具爲説法。設
王問佛。何謂爲法。答法即菩薩藏也。諸方等
正經。皆是菩薩藏中事。先佛在時已名大士
藏阿難所*撰者。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爲
五藏也。或有一法義。亦深難持難誦不可憶。
一法者即空法也無
形無像不可護持
寂無聲響。無心無念泊然無
想。最第一空。義無二故。無容可測故曰難
持。無言可詶故曰難誦。無意可思故言叵憶
也。所謂深義其事如此。又復一法者。衆數之
本。一者數之始十者數之終。終於十復從一
起。正至千萬。常始於一。如是諸一不可窮
盡。諸經之中或一義一法一行一事。各各相
從。不失其緒也。故曰一一相從不失緒也。二
法就二者。或云善惡。或云止觀。或云名色。
止者虚也。觀者實也。止者三昧定。泊然滅想
冥爾亡懷。故曰虚也。觀所以言實。以其分
別有行。是非好惡。識別明了意不惑亂。故曰
實也。三法就三。三者布施也。功徳也。思惟
也。此三行世俗生天法。三脱門行至涅槃法
也。諸有三法。三行三福三分法身。三三相
從。喩如連珠也。四法就四五亦然。五法次六。
六次七八法義廣。九次第十。法從十至十一。
如是諸數。皆同二三事類相從。阿難即時昇
于座。座者師子座也。經所以喩師子座者。師
子獸中之王。常居高地不處卑下。故喩高座
也。又取其無畏。阿難無量博聞。於聲聞中
獨歩無畏。故曰無畏座也阿難昇高
座如此也
彌勒稱善
快哉説彌勒所以下者懼阿難合菩
薩法在三藏大小不別也
鋀金同貫。是以
慇懃。勸請分部。昔大天聖王具四梵堂。展
轉相紹。乃至八萬四千王。皆有梵堂。唯大
天一人是大士。其餘皆是小節。以是言之。大
乘難辯多趣聲聞。彌勒亦知阿難部分三藏。
然猶懼後學專。習空法斷結取證。是以顯揚
大乘。分爲別藏。故説六度諸行。大士目要
也。云施有二種。有信施。有恐怖施。立根得
忍。則曰信施。威力逼迫不由本心。則名恐怖
施。信則成度。畏則求福。道俗之殊。不待言而
自別也。其人云頭目施者。七住已上。財物施
者。六住已下。從此退者。不墮生死。要至涅槃
耳。何以明之。大品本無説中云。六十菩薩
得羅漢道。此其事。戒如金剛者。大乘戒也。戒
如坏瓶者。小乘戒。何者。金剛者不可沮壞。昔
者菩薩比丘端正無比。出行乞食。路遇一端
正女人。女視菩薩便起欲意。願爲夫婦。覆
自思惟。此同叵得。但共坐者。我便發無上意。
菩薩知女心便前共坐。有頃便前牽之。比丘
默然不答。復重近之。如故寂然。比丘即與
説空法。眼本從何來去至何所。欲言從父母
來耶。未會之時亦無此眼。至後壞時復到何
所。以是言之。眼無所有。五情亦然。豁然解空
得須陀洹。應與説有乃更説空。菩薩法當入
有而説空。是以不全本意。阿難時見此比丘
與女坐犯比丘儀。即還白佛。向見比丘與
女人共坐。佛以先知便默然。比丘知阿難白
世尊曰。念我正不往。恐誹謗者墮罪。正欲
現變。佛所不許。直飛至佛所。佛語阿難。向所
見犯律比丘者。今此飛來比丘是。汝頗見犯
欲人能飛不也。此比丘向者與女人共坐。時
以女人心念。是比丘與我共坐者。我當發無
上意。此比丘知女人意。便與共坐。即與説
空法分別眼空。五情亦爾。女即恐畏便得道
迹。以其恐懼心生。畏生死故得小乘。若此
比丘向者與説有行者。還成本心。以此事知。
是菩薩未成不退。於觀人心未盡善也。所謂
金剛戒也。所謂忍度者。見罵見毀默受不報。
菩薩行忍。常以慈等等於彼我。彼我既齊怨
親不二。故經曰。小乘之慈慈猶肌膚。大士之
慈徹於骨髓。何以明之。若人割截菩薩手足。
變成爲乳者。即是慈證也。羼提比丘便是
其事也。喩若母人生子。便有乳出。此慈念所
感。自然變成也。大士如是。入慈三昧故能
感乳也。行慈之至。雖執弓矢。衆生反來附己。
慈之不徹。雖不執杖見皆捨走。以是證故。大
小之殊有自來矣。作善惡行者。謂精進作諸
善功徳。惡行者。猶昔火鬘童子誹迦葉佛言。
禿頭沙門何有道。道難得能得道也。由是後
受六年勤苦。方乃得道。遺法之中諸比丘常
諍此。猶口不可言而言報也。六年苦行者。不
可行而行報也。是爲菩薩身口惡行也。禪定
入寂泊然不動。智慧知塵數及江河沙數。億
載不可計。慧明所了不可窮盡。此六度無極
事。盡在菩薩藏。不應與三藏合。阿難欲使大
小殊因縁。彼不相知。其理自空。難可明了。大
士疑空者。不取證故。云狐疑也
分別功徳論卷第一



分別功徳論卷第二
  失譯人名附後漢録
彌勒稱善者。以其集此六度大法爲一分。
此即菩薩藏也。斷結者。斷諸望見結使也。
成道果大乘薩云然事也。阿難但云聞不云
見者。豈可不見如來説法也。所以言見爲非
者。爲將來四部故。不得言見也。設言見者。後
四部衆復承阿難。言見者則爲虚妄也。以是
故但稱聞不言見耳。初説法度阿若拘隣等
五人。摩竭國降三迦葉。釋翅即迦毘羅衞。若
不得説經處。但稱在舍衞者。以佛在舍衞經
二十五年。比在諸國最久。所以久者。以其國
最妙多諸珍奇。人民熾盛最有義理。祇樹精
舍有異神驗。當衆僧在講集時。諸獼猴有數
千來。在左右觀聽。寂寞無聲。及諸飛鳥普皆
來集。衆僧正罷各還所止。揵搥適鳴已復
來集。此由國多仁慈故。異類影附。佛或能
暫行受請。或能神力適化尋還本所。是以但
稱舍衞。足知其要也。所以別稱祇洹孤獨
二人名者。此二人先亡今在天上。亦集諸天
説法教化。時心念言。我等本是衆僧檀越。初
不復稱我等名字耶。欲適彼所念故。復別稱
二人名*耳。云當修一法者。亦非次第説。若
按初成説法。當從波羅奈鹿野苑。説四諦爲
始。次至摩竭降三迦葉。因稱其精舍主名。便
云當修一法者。以其一法之與四法其理味
不異故也。一法亦斷結。四法亦斷結。倶至涅
槃。殊途同歸*耳。都結二十一演爲三十六。
數雖盈縮倶爲是結。凡事有百一舒。復爲八
萬四千。是以一法之與千萬。同是至道之徑
*耳。猶師子殺象之殺兔同是一死*耳。以其
理趣不異故。便從一法始。無放逸者一法之
宗也。或問曰。戒應在前。先當持戒然後念
三尊。或曰。此爲新學者。先念三尊。即三自
歸。運意在佛法衆以次受戒。以是言之。戒應
第四息念後。解云。閑靜身苦念者。謂觀身三
十六物不淨惡露。以自覺悟。可以成道。何以
明之。昔有比丘。作阿練若行乞食。逢一長
者女從乞食。比丘女人倶端正。女見比丘便
起欲想。比丘見女亦起欲意。意動手掉。投飯
於鉢錯注於地。女自怪笑。比丘見女齒白。即
自覺悟曰。女人口中鈍是骨*耳。如佛語。人
身中有三百二十骨。有六百節。七十萬脈。九
十萬毛孔。一孔入九孔出。泄漏不淨。無一可
貪。諦觀女身三十六物。慘然毛竪。專自惟察
即解身空。得須陀洹道。復自念曰。我因女
見法則是我善知識。今當報恩。即復爲女説
向所解觀身法。女即心開亦得須陀洹道。以
是言之。身念爲勝也。死念者。念人福盡命
終時見地獄瑞驚恐失糞。若見餓鬼。若見畜
生。隨行所墮見。皆恐怖。意欲捨去。反爲對
所牽。若當生人。縁父母會。若受男胎愛彼女
人。若受女胎愛彼男子。除其疾難三事不差。
便得入胎。既受又認以爲己有。七日一變巧
風刻割。至三十八七乃成其形。若生天上天
樂來迎。不勝喜悦即失小便。此五道瑞各有
所見。此之死應行者已爲明戒深惟無常。
命速若電若雲過庭。老病死來無不逝喪。常
念此變以自覺悟。故曰死念也。前十念佛自
説。未有問者故不解。後十念比丘問佛。更爲
演説。一一析解。尊弟子者。謂五百羅漢各
有所便。或智慧第一。或神足。或辯才。或福
徳。或守戒。或知足。或説法。各據第一。欲論
先兄而後弟者。以阿若拘隣最長。以須跋爲
最小。此佛法階次之大要。若以聰哲博達爲
元首者。此乃是婆羅門法也。云千二百五十
者。擧其常侍從者。或云。五百人者。佛受阿
耨達請時。簡五百人可者。尋從至龍王宮。何
者。此阿耨達泉。非有漏閡形所可周旋也。
阿難出經時集八萬四千羅漢。以是言之。數
不可計也。此經今正出百人。第一通四部衆。
二百二十各第一。其餘者。豈復可計耶。其人
云。此經本有百事。阿難囑優多羅。増一阿
鋡出。經後十二年。阿難便般涅槃時。諸比
丘各習坐禪。不復誦習。云佛有三業坐禪第
一。遂各廢諷誦經十二年。優多羅比丘復般
涅槃。由是此經失九十事。外國法師徒相傳。
以口授相付不聽載文。時所傳者盡十一事
而已。自爾相承正有今現文*耳。雖然薩婆
多家無序及後十一事。經流浪經久所遺轉
多。所以偏囑累此弟子増一者。以其人乃從
七佛以來偏綜習増一阿鋡。前聖亦皆囑及
此經。是以能仁時轉復勤及此比丘。時優多
羅弟子名善覺。從師受誦増一。正得十一事。
優多羅便般涅槃。外國今現三藏者。盡善覺
所傳。師徒相授于今不替。所以迦葉毎謂阿
難爲小兒者。故以累世已來父意相加故也。
於時阿難妹爲比丘尼。聞迦葉語大用嫌恨。
阿難者聰明博達。衆人所瞻望。而尊謂爲小
兒耶。迦葉謂比丘尼曰。大妹。阿難有二事
可恥。何所爲恨也。正坐阿難勸佛度母人。使
佛法減千年。是一也。阿難有六十弟子。近
日三十比丘還爲白衣。佛教度弟子法。若在
家有信來求道者。當試之七日。若外學來求
道者。當試之四月。何以不等也。以外道家
或以惡心欲求長短。是以先試知爲至誠。不
然阿難來便度之。是可恥二。此三十比丘所
以還者。聞阿難於九十六種道中等智第一。
從阿難求度者。欲請等智。然阿難不與説等
智。是以不合本心。於是而還。還必誹謗阿
難。謂無等智。度弟子喩若魚生子千億萬。若
心念者便生。不念者即爛壞。弟子亦如是。若
留心教詔者便成就。不留心者即退還。此
非可恥耶。此比丘尼以恚心向迦葉故。即現
身入地獄。以阿難有此闕故。迦葉謂爲小兒
*耳。阿難白引往昔爲轉輪聖王。名曰長壽。
受父大王之遺教。登位治化。將欲出家。復囑
太子善觀。委以國政。展轉相授未曾暫替。
昔以父子相承。今以師徒相紹。昔尚不失有
漏之教。況今當失至眞妙法耶。故引自證明
其必堪受遺典也。於法當念敬者。上偈中已
判三藏四阿鋡。長行中復云。一偈中乃可具
三藏諸法。況復増一而不具諸法乎。所以復
有此一段偈説者。以諸天子心中生念。阿難
不能作偈説法乎。何以復作此謾説耶。阿難
知諸天子心中所念。語諸天子。正使八萬四
千象所載經。皆作偈頌者。我盡能作偈頌。況
復阿難此少法而不能作耶。欲適諸天意故。
復以偈頌諸法。勸喩諸天及利根衆生。應
聞偈得解者。法即上章。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法也。言此法能成三乘。
斷三惡趣。具諸果實。二世受報。以才有優劣
故。設誘進之。頌云。上者持三藏。其次四阿
含。或能受律藏。即是如來寶。所以云寶者。喩
若王有寶藏不使外人知。唯有内臣與王同
心者。乃使典掌*耳。戒律亦如是。若能持二
百五十及與五百事者。乃授其人。不可使外
部清信士女所可瞻翫。故喩王寶也。設力不
及二藏。但持阿毘曇者。便可降伏外道。九十
六逕靡不歸宗。何者。此無比妙慧。能決上微
滯。使豁爾齊直。雖復五通住劫。未免四駛
之所制。是故外學莫敢闚&T055693;。阿難唱此十偈
之妙勸者。正爲此三萬天人也昔佛始成
在波羅奈鹿野苑中。爲阿若拘隣等五人。轉
四諦法輪者。佛言。拘隣當知。苦諦苦習諦
苦盡諦苦出要諦。直説此四諦。拘隣滯有來
久。聞説智慧意猶不悟。便爲説空。拘隣當
知。四慧所滯。一切皆空。亦復無常。喩若幻化
非眞非有。拘隣即解得見道迹。四人未解。如
來復觀心本。二人病在想著更樂。思憶在家。
慾自恣。戀著不捨。應病投藥。便説無
三昧。卿所想者。皆歸滅盡。故爲馳心放在
所樂也。所想即解二復得道迹。餘二人心常
願生梵天於梵作王。所滯不釋復以爲累。如
來見心所在。復爲説無願。汝所願求梵天王
者。不能出要。皆歸磨滅。無常存者可捨所求。
出要爲先。即復得解成於道迹。五人所滯。各
異所解不同。所謂三轉四諦者。空無相願
中皆有四諦。諦即觀也。定則止也。止觀雙
行共治陰持入中癡愛病也。十二者破十二
因縁也。昔佛在世時。爲四部説法。或説四
諦。或説六度。隨前衆生所應聞者。各爲敷演
無有常量。或有國王長者梵志居士。或請供
養。或來請問。諸可所説者。阿難問曰。云何名
之。當言聞耶。當言見耶。佛告阿難。後在將
來。四部説法時。當言聞不得言見。若言見者
則爲虚妄。何以故。聞已過去見者現在。如
過去七佛正可言聞。不得言見也。汝於將來
亦復如是。故曰聞如是也。我所以慇懃囑累
阿難者。過去諸佛雖有侍者。無如阿難知
佛意趣。曩昔已曾供養。二十億佛常爲侍
者不求盡漏。常願得等智知佛意趣。以是
故今獲其報。覩目達意不失宜則。諸佛之
中勇猛精進。無過釋迦文者。兄弟之中彌勒
應在前。今反在後何者。昔三十劫前時有三
菩薩。共在山上遊行。時見有餓虎欲食其子。
一人念曰。此虎既爲畜生。復食其子死有
痛苦。母復不慈。我今身者。四大合成會當歸
死。便當以身救彼子命。二人不肯。方欲詣
市買肉用代子命。一人思惟曰。若此往返子
命不全。且當投身於山下濟其子命耳。即從
山上投身來下。趣彼虎口。身則安隱虎不敢
食。所以爾者。夫入慈三昧者。物莫能害也。故
以竹自刺使虎得食。曰是勇猛即超九劫。今
在彌勒前。以是言之。道無前後意決爲先。是
故我今成佛。故以遺典委付阿難。汝於當來
稱聞如是。何以復言一時也。爲是日月數。
爲是人名耶。答亦是時節數。亦是在人名。或
曰。復有二名。或刹帝利。或婆羅門。復有二
名。或長者種。或居士種。或在天上。或在人
間。如是諸或非是一處。故曰一時也。婆伽婆
者世尊之稱也。結使都盡無能過者。故稱爲
尊。三界諸天皆來師仰。八部鬼神亦所宗
敬。故稱世尊。能降伏魔即復是尊。如是所稱
不可計量。故號世尊也。祇樹給孤獨園。祇陀
太子者。波斯匿王之嫡子也。有園田八十頃。
地平木茂多諸禽獸。日來相集。祇心存佛。常
欲上佛作精舍。未周之頃。須達長者復來請
買。祇少與長者親善。毎喜調戲。戲言許可。須
達得決意甚欣悦。顧謂侍者。速嚴駕象載金
布地。即負金出隨集布地。須臾滿四十頃。祇
曰。止止。我戲言相可。不須復布。須達即與
太子共至王所。啓白此意。王曰。法無二言。許
決已定理無容悔。祇曰。吾取樹分。卿便取
地。二人會可共立精舍。有七十二講堂。千二
百五十房舍。其中平正果木豐茂。流泉浴池
寒温調適。四望清顯冬夏不改。嚴治都訖共
請世尊。世尊即與千二百五十比丘。遊止其
中。檀越供養四事無乏。阿難邠坻以是國
臣故。高讓在先。是故諸經毎稱祇爲首。以
功徳相連故名。亦不得相離故。常合以爲稱
*耳
佛告諸比丘者。何以不告清信士女。但告比
丘者。於四部衆比丘爲元首。又復是破惡之
主。以無漏法斷諸有漏。以是故先告比丘。亦
名沙門。沙門者。心得休息。息移有欲寂然無
著。亦名除饉。世人飢饉於色欲。比丘者除
此愛饉之飢想。世尊説法比丘能受。斷除生
死至涅槃門。是故告比丘*耳。當修行一法
者。謂念佛也。念佛何等事。佛身金剛無有諸
漏。若行時足離地四寸。千輻相文迹現於
地。足下諸蟲蟻七日安隱。若其命終者。皆得
生天上。昔有一惡比丘。本是外道。欲假服
誹謗。逐如來行多殺飛蟲著佛迹處。言蹈蟲
殺也。然蟲雖死遇佛迹處尋還得活。若入城
邑足蹈門閾。天地大動。百種音樂不鼓自鳴。
諸聾盲瘖唖癃殘百疾自然除愈。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其有覩者隨行得度。功徳所濟不
可稱計。慧明所照豈可訾哉。佛者諸法之主。
總會萬行。以載運爲先。所謂念佛。其義如
此。念法云何。法者謂無漏法無欲法道法無
爲法也。從欲至無欲也。佛者諸法之主。法
者結使之主。或問曰。法爲在先佛爲在先。
答法在先。何以知之。經曰。法出諸佛。法生
佛道。以是言之。法爲在先。又曰。若然者。何
以不先念法。而先念佛耶。答曰。法雖微妙無
能知者。猶若地中伏藏珍寶無處不有。而人
貧困乏於資用。有神通人指示處所。得以自
供濟於窮乏。或問曰。寶爲勝耶。人爲勝耶。曰
人勝也。何以言勝。伏藏雖多非神通不覩由
人得資生。豈寶藏自貴於地中耶。法亦如是。
理雖玄妙。非如來不辯。非世尊不暢。是以
念佛在先。以法爲次。云何念僧。僧者謂四
雙八輩。十二賢士。捨世貪諍開福導首。天人
路通莫不由之則是衆生良祐福田也。何以
明衆僧爲良福田也。昔有薄福比丘。名梵摩
達。在千二百五十衆中。令衆僧不得食。莫
知誰咎。佛便分爲二部。在一部中。復令一
部不得食。復分此一部爲半令從其半。復令
此半不得食。如是展轉分半。乃至二人。亦
不得食。遂至獨身乃知無福。所在行食。次至
在鉢。自然消化。佛愍其厄。自手授食在於鉢
中。神力所制不復化去。佛欲令現身得福故。
令二滅盡比丘在左右。以食施此二滅盡比
丘。凡滅盡三昧。皆即時得福。次復令入慈
三昧比丘在左右。次以二悲。次以二喜。次以
二護。各各遍代令終四等。時波斯匿王。聞
此比丘薄福佛愍與食。我今亦當爲其設福。
即遣使人𥹁米。時有一烏飛來銜一粒米去。
使人呵曰。王爲梵摩達設福。汝何以持去耶。
烏即持還本處。所以爾者。此比丘以蒙衆僧
福力。是以鳥獸所不能侵害也。用是證故。知
衆僧爲良福田也。已既自度復能度人至三
乘道。念衆之法其義如此
次念戒者。其義云何。從五戒十戒二百五十。
至五百戒。皆以禁制身口撿諸邪非。歛御
六情斷諸欲念。中表清淨乃應戒性。昔有
二比丘。共至佛所。路經廣澤頓乏漿水。時
有小池汪水衆蟲滿中。一比丘深思禁律。以
無犯爲首。若飮此水殺生甚多。我寧全戒
沒無以恨。於是命終即生天上。一比丘自
念。宜當飮水全命可至佛所。焉知死後當
生何趣。即飮蟲水害蟲大多。雖得見佛去
教甚遠。啼泣向佛自云。同伴命終。佛指上天
曰。汝識此天不。此是汝伴。以全戒功即生天
上。今來在此。卿雖見我去我大遠。彼雖喪
命常在我所。卿今來見我者。正可覩我肉
形*耳。豈識至眞妙戒乎。以是言之。持戒不
犯所願者得。十念中戒在前。六度言之施在
前。所以前却不等者。十念戒者聲聞家戒也。
弟子法以撿身爲先。是以在前。大士法以惠
施爲重。何者。夫大士者。生天人中心存濟
益。濟益之要非施不救。夫衆生存命者。以衣
食爲先。故以財施先救其形。然後以法攝御
其神。故大士以施爲先。夫戒有二。有俗戒
有道戒。五戒十善爲俗戒。三三昧爲道戒。二
百五十戒至五百戒。亦是俗戒。四諦妙慧爲
道戒也。但行安戒不出三界。以慧御戒。使成
無漏乃合道戒。聲聞家戒。喩若膝上花動則
解散。大士戒者。喩若頭挿花行止不動。何
者。小乘撿形動則越儀。大士領心不拘外軌
也。大小範異故。以形心爲殊。内外雖殊倶
至涅槃。故曰念戒也。念施所以得至涅槃者。
以施有財施法施也。因財施得達法施。成檀
度無極故。得至涅槃也。念天者。欲界色界
至無色界天也。天有二種。有受福天。有道徳
天。欲界諸須陀洹天。永離三惡趣。進昇道
堂。色界空界八淨居天。増修止觀。進成無
漏。即彼涅槃不還世間。凡夫天者。十善四
禪四空。於彼受福。福盡還墮。流轉不已。所謂
念天者。念彼諸得道者。專心効彼慕其所
行。意不馳散亦至涅槃。故曰念天也
念休息者。謂心意想息五欲不起。寂然永定
故云息也。凡息亦有二種。外道梵志歛形求
福。亦云息也。沙門四果衆結永消。乃是眞息。
何以知其然。昔有比丘。名曰須羅陀。至舍
衞城周行教化。時舍衞城西鴦掘魔可殺人
處。其地平博多諸樹木。時有一梵志。在樹下
坐禪。不食五穀但食果蓏。若無果便噉草菜
以續精氣。身著樹葉衣。形體羸痩。裁自支拄。
時須羅陀行過逢見。謂是道士。坐禪試觀其
心知爲定不。見其心本乃求作此國王。念曰。
此乃是大賊耶。正欲捨去。恐後墮罪。正欲教
化必不隨我語。當設方便度此人*耳。即便
就一樹下坐禪。相去不遠。乃經七日不動不
搖。過七日後起至梵志前。彈指覺曰。同伴體
中何如也。梵志良久。徐乃擧頭答曰。貧儉無
以相遺如何。比丘又曰。我今當遺君一物。
即化作一雞。君可殺此雞噉。梵志驚曰。我尚
不殺蟣虱。況當殺鷄耶。比丘曰。汝本心乃欲
殺無數人。可殺此雞何足言。梵志復曰。我
云何殺無數人耶。比丘曰。汝本在此坐禪時。
乃欲求作此國王。王者治化日可殺幾人。而
言不殺也。此雞即是汝心中識。雞乃可得無
爲大道。何用國王爲。即便思惟。此比丘乃
知我心中所念。必是聖人耶。當從其教。重爲
説法即得道迹。此梵志身形雖靜。心不休息
也。自得殺識雞已。乃可名爲休息*耳。故後
解曰。心意想息也。念身者。觀身三十六
物惡露不淨。諦念不亂。亦得涅槃。何以知之。
昔有比丘作阿練若。常行乞食。於江水邊食。
食訖澡鉢。時上流岸邊塚間有新死女人風
吹頭髮忽然墮鉢中。比丘手執此髮。諦視之
甚妙好。心口獨語。若是馬尾此復太細。若
是男子髮。復太軟細。若繋不解者。必是女
人髮。即便繋之不解。便生想念。此髮如是人
必妙好。面如桃花色。眼如明珠。鼻如截筒。口
如含丹。眉如蚰蜓。作是分別已。便起欲心。順
水尋求。想見顏色追求不已。見一女人狐狼
已噉其半。身形臭爛其髮猶存。執髮比之長
短相似。向者欲想釋然自解。復重觀之分別
惟察。此人生時形容嚴好。今者壞敗令人得
見。我向所起想者。但欲貪身愛欲。故而生斯
念*耳。彼身如是。我復何異。諦計我身四大
合成。福盡縁離自然解散。覩變心悟即達
道迹。以是言之。念身者獲沙門果也。念死
者。行人念。命逝不停諸根散壞。如腐敗木。命
根斷絶。當念非常以自覺悟。昔有比丘名婆
吉梨。坐禪行道經歴年歳。而有漏不除。自患
己身以爲大累。毎思自害。人所以不得至道
者。正坐此身纒綿流轉何時可息。即以手執
刀將欲自刎。復重思惟。世尊有教誡。諸弟子
不得自殘。雖爾我今欲求涅槃。涅槃中無身。
是故先除身取無爲正爾。便擧刀自刎。頭亦
墮心亦徹。即得阿羅漢。佛知已得道。勅諸
比丘闍維其屍。是故念死亦得涅槃也。前十
念佛總説。爲利根衆生。後更説者。爲鈍根
衆生。析解其義也。名譽者。後得轉輪聖王。得
大果報者。後得天帝釋。諸善普至者。後獲梵
天報。得甘露味者。後得辟支佛。至無爲處者。
後獲阿羅漢果。上説十念無此五句。今所以
益諸報者。欲明念佛之義其理深妙。佛説。
諸弟子般涅槃。皆以宿縁償對因取涅槃。目
連被打。身子下腸。如是五百弟子。各以宿
縁取滅度。唯有阿難最善取涅槃。阿難將
欲涅槃時。先現光瑞。有梵志從阿難學算術。
見阿難顏色發明。告阿闍世王曰。阿難顏色
異常。將欲取涅槃耶。王即遣人追尋阿難。阿
難已將五百弟子。至中路恒水岸上。上船欲
度。適至水半。王以至岸。毘舍離承阿難來。
亦遣五百童子迎。欲適二國意故。以神力制
船令住中流。時度弟子。一名摩禪提。二名摩
呻提。告摩禪提。汝至羯賓興顯佛法。彼土未
有佛法。好令流布。告摩呻提曰。汝至師子
渚國興隆佛法。囑累訖作十八變。出火燒
身。中分舍利。令二家各得供養。此由念佛之
力。故得自在也
分別功徳論卷第二


分別功徳論卷第三
  失譯人名附後漢録
佛告諸比丘者。佛大慈欲令弟子具知念佛
之義。猶父約誡語子孫欲令成就。無復已已
專精念佛。觀如來形目未曾離。猶如阿難觀
佛無厭。心念無已。時阿難背上生癰。佛命
耆婆治阿難所患。耆婆白佛。不敢以手近阿
難背。佛告耆婆。但治勿疑。我自當與阿難
説法令其不覺痛。如來令阿難熟視佛相好。
佛爲説。如來身者金剛之數。不可敗壞。三千
二百福功徳所成。阿難目視不惓。耳聽不厭。
心念不散。時耆婆於阿難背上。潰癰傅膏。
佛問阿難。汝覺背上痛不。答曰。不覺。不覺痛
者。由念佛故也。十力所成。四無所畏。昔有長
者將奴禮偸婆云。南無十力世尊。奴在後
禮云。南*無十一力如來。長者曰。如來正有
十力。云何有十一力耶。奴曰。十一力復何苦。
但莫言九力。言十一力更益一力。有何過失。
大家默然而歸。問諸法師曰。如來爲有幾力
耶。答曰。或有三力。或有十力。或云無數。以
是言之。不限於十耶。長者即出家學道。免奴
爲家主。言四非爲不足。言無數非爲有餘。適
時應物無有常量也
念法者。從欲至無欲。從欲至道。從漏至無漏。
從有爲至無爲也。何以知其然。昔者世尊。於
憂填王國説法教化。時三十三天上。爲母摩
耶説法。九十日而還。於迦尸城北下。時優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