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善見律毘婆沙 (No. 1462_ 僧伽跋陀羅譯 ) in Vol. 24

[First] [Prev+100] [Prev]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往至佛所白*佛言。自今*以後願莫度王
人。未來世王。若不信三寶者。諸比丘若度
王人。便依法治罪。若王人大臣人。下至食
王俸祿者。皆是王人。若父食王祿兒不食
王祿。父不得出家。兒得出家。若食祿有期
限未盡。不得出家。食祿盡然後得出家。若
必欲出家。轉祿與兄弟兒子。後得出家。若
食祿白王。王聽亦得出家。賊者。抄劫竊盜
斷道殺人知姓字。不得度出家。若圖國賊。
若捨惡心欲出家。得度出家。爲國除患。
王聞出家亦大歡喜。若捨惡業降出投王。
王許得度出家。不得度患鞭杖瘡人。若瘡
差得度。若犯罪人以鐵烙爲字。不得度出
家。若治護得差得出家。負債者。若自負債。
若祖負債。若父負債。若兒負債。若債由己。
不得出家。有人爲償債。得出家。奴者。
有四種奴。一者家生。二者買得。三者破得。
四者自成奴。自成奴者。爲衣食故自求
爲奴。是名自成奴。若奴主放奴出家。語諸
比丘言。奴有道心者放。若無道心還復
爲奴。若如是語者。不得度出家。時有一居
士家。有疫病起。初殺蠅蜈蚣百足。次殺雞
猪。次殺牛羊。次及婢奴。後及好人。此疫
病起時。不得從戸中出。應破壁出直去。
不得反顧。若反顧即死。若不即死。至他方
亦死。時父子三人破壁得出。直去不反顧。
是故得活。既至他方。貧窮不能自立。往
至比丘所求欲出家。比丘即度爲出家。得
出家已。將二兒乞食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六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七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爾時佛從摩竭國往迦維羅國者。法師曰。
我今次第説根本因縁。爾時輸頭檀那大
王。心自念言。我子初出家日。自唱言。我若成
佛。當還此國。王憶此語。心自念言。我子成
佛已來。王恒側耳聽。聞子苦行竟。往菩提
樹下得道。已往波羅㮈國。轉四諦法輪。
阿若憍陳如等五人出家。今摩竭
國。我今年老及今生存。宜見我子。作是念
已。即喚一臣語言。我聞人言。我子已成
佛。今住摩竭國。汝可將千人往迎。汝至彼
語我子言。我今年老欲得相見。臣受王語
已。即將千人前後圍遶。往摩竭國。到已往
至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是時世尊觀
千人心已。即爲説法。時千人得聞法已。
即得羅漢。佛喚善來比丘。即得具足戒。此
千比丘得羅漢已。入果三昧受解脱樂。即
於此住不復欲還。王遣信已遲望不還。又
無消息。王復遣臣往。如是次第遣八臣往。
一臣各將千人至佛所。皆悉出家得羅漢
果。無有一人還報王者。王自念言。我遣八
臣去。無有一人還報我者。王自籌量。我今
更遣誰去耶。時有一臣。名曰迦留陀夷。
與菩薩同日生。王即遣迦留陀夷往迎佛。
如前遣八臣語無異。迦留陀夷先與王要。
若王許我出家者。我當往迎。王答言善。迦
留陀夷受王語已。復將千人往彼。佛爲説
法即得羅漢。佛喚善來比丘。得具足戒。時
迦留陀夷。見禾稻結莠草木水陸花出敷榮
時節和適。*已六十偈讃歎道路。佛知而故
問迦留陀夷。汝爲何事而讃歎道路。迦留
陀夷答*佛言。輸頭檀那大王。遣我來者欲
有所白。佛言。聽汝所説。白*佛言。父王言。
我今年老及今生存。欲見佛故。遣我來奉
迎*佛。唯願哀愍大王故。時可去矣。佛語
迦留陀夷。汝可宣令語諸比丘。佛欲遊行。
各自料理莊嚴。隨佛遊行。是時央伽摩竭
國。有十千比丘。從迦維羅衞國來。迎佛者
有十千比丘。都合二萬比丘。皆得阿羅漢。
從摩竭國前後圍繞。隨佛出城。摩竭國去
舍衞國六十由旬世尊漸漸遊行。經六十日
至舍衞國。時佛日日朝中恒食父王供。
所以得食父王供者。時迦留陀夷。時到著
衣持鉢飛騰虚空。往至舍衞國白父王
言。*佛已至某處。時王爲迦留陀夷設食。
以盛滿鉢飯。授與迦留陀夷。願大徳。可以
此鉢飯奉上*佛。如是日日恒爲世尊迎
食。迦留陀夷食父王食已。向父王及諸釋
子。讃歎如來功徳。諸釋子聞讃歎佛功徳。
倍増信心。諸釋子即聚集。自共籌量。*佛不
樂憒鬧。我等當爲*佛求覓靜處造立精
舍。時彌瞿陀釋子有一園。不近不遠可
立精舍。時諸釋子人人各各共出財物。爲
佛起立精舍。精舍成已。父王將諸釋子。人
人各齎持香花奉迎*佛。到已父王及釋子
中。有大佛者。不爲佛作禮。若有小佛者。
爲作禮。爾時*佛見父王及諸釋子中。有不
爲佛作禮者。佛知諸釋子意。即上昇虚空
作十八變。如降伏外道作神力無異。王
及諸釋子。見佛神力如此。自然爲佛作禮。
輸頭檀那王禮已。白佛言。我今第三禮佛
足。何謂第三*禮佛足。一者佛初生時阿夷
言。若在家者。應作轉輪聖王。若出家
學道。必得成佛。是時地爲振動。我見神力
如是。即爲作禮。第二者我出遊戲耕田。菩
薩在閻浮樹下。日時已晡。樹影停住不移。
覆菩薩身。我見神力如是。即爲作禮。今者
見佛神力如是。是名第三禮如來足。輸頭
檀王禮如來足時。一切諸釋子皆隨作禮。
無有一人立住者。*佛從虚空下坐師子
座。王及諸釋子一時倶坐。時衆已定。天
降雨。其色紅赤。以淹塵土。時衆意樂濕便
濕。若不樂濕。雨雖著而不濕。時衆見雨神
力如是。倍増歡喜。爾時*佛爲諸時衆説法。
王及諸釋子。得聞法已。有得須陀洹者斯
陀含者。各起禮佛遶三匝而去。王及諸釋。無
有一人請佛中食者。明日時到。佛及二萬
比丘。著衣持鉢前後圍遶。次第而去。入迦
維羅衞國。到城門已。*佛心自念。過去諸佛。
入眷屬村云何乞食。應次第乞爲選擇也。
即觀過去諸佛。皆次第乞食。無有選擇。又
爲未來聲聞弟子依我法故。應次第乞食。
時城中諸釋婦女。聞佛將徒衆入城乞食。
各開窓戸看佛乞食。時羅睺羅母在樓
殿上聞佛入城乞食。心自念言。本在家時。
著天冠瓔珞。乘七寶輦輿。千乘萬騎。前後圍
遶出入。今者剃除鬚髮著袈裟。持鉢乞食。
我今觀看爲好以不。作是念已。即開窓看。
遙見*佛放五色光。其光照地。猶若融金。
耶輸陀羅見已。即入白王言。王兒今者入
城乞食。王聞已即怱怱而出。往至佛所白
言。大徳乞食令我等羞。大徳徒衆我能供給。
用乞何爲。佛答言。我種如是。王復白佛。我
刹利種無有乞食。何以言我種如是。佛答
言。過去諸佛是我種。非今刹利種也。佛即
爲大王。而説偈言
    起已不懈怠 善法恒自行
    行法得安眠 今世若後世
王聞説已。即得須陀洹道
爾時世尊。復爲大王。而説偈言
    行法則善行 不行於惡法
    行法得安眠 今世若後世
王聞第二偈已。復得斯陀含道。復爲王説
曇摩波羅本生經。王聞已得阿那含道。王
臨命終佛爲説法。於白傘下。得羅漢果。即
入涅槃。時大王從如來請鉢。請佛及僧。王
自導前倶共上殿。王即施設種種餚饍。佛食
已竟。宮中婇女聞佛食竟。語羅睺羅母言。
我等今者應往禮拜問訊世尊。羅睺羅母語
諸婇女。佛若慈愍我者。自來看我。不能去
也。諸婇女等各齎香花往禮拜*佛。諸婇女
去後。羅睺羅母心自念言。若佛來者。我當頭
面禮足。佛食已授鉢與王。佛將二神足羅
漢弟子。往至羅睺羅母所。勅弟子言。若羅
睺羅母禮拜供養。當隨其意。莫作障礙。答
言善哉*佛。是時*佛即入羅睺羅母房。敷座
而坐。羅睺羅母見佛坐已。疾以手捧*佛足。
以頭摩而作禮。王見羅睺羅母禮佛已。王
白佛言。世尊。羅睺羅母於*佛極生尊重心。
佛答王言。羅睺羅母於我生尊重。非適今
也。王問佛。於何時生尊重。*佛即爲説
那羅本生經。即日以五法。欲拜王子難陀
爲王。何者五法。一者披髮。二者結衣。三
者莊嚴殿。四者娶婦。五者竪傘。是名五法。
佛以鉢授與難陀。難陀意不樂去。爲尊重
佛故。俛仰隨去。隨佛至寺已。意不樂出家。
如來觀其宿縁。應得羅漢。是故強令出家。
*佛至迦維羅衞國。二日已方度難陀。七日
已度羅睺羅。法師問曰。云何得度羅睺羅。
答曰。*佛入城乞食。羅睺母將羅*睺在
閣上。羅*睺母於窓牖遙見*佛。語羅*睺
言。此是汝父。即以瓔珞與羅*睺著。語言。
往汝父所乞珍寶。汝父在家時大有寶藏
今不知所在。汝可往乞。白多多言。我欲
竪傘作轉輪王。*多多可賜我珍寶。羅*睺
受母語已。往至佛所入佛影中。白佛。沙
門影極清涼樂。佛食已訖還本處。羅*睺即
隨佛後。從佛乞珍寶。佛不應答。如是漸漸
遂逐至寺。佛敷座坐已。語羅*睺言。我於
菩提樹下得此珍寶。此財寶於一切寶中
最勝第一。汝欲樂得不。羅*睺答世尊言。甚
樂沙門。佛即喚舍利弗。舍利弗來已。佛語
舍利弗言。汝可度羅*睺出家。舍利弗答言。
善哉世尊。舍利弗即度羅*睺出家。輸頭檀
那王。聞羅睺羅出家。心大懊惱。即便怱怱往
至佛所。白佛言。若有出家者。應先白父
母。聽者可度出家。若父母不聽。願佛莫
度。是故律本中説。父母不聽不得出家。若
父母聽出家已還俗。若後更欲出家。應白
父母。父母不聽不得出家。若有人求欲出
家。比丘問言。汝父母聽出家不。答言。不聽。
若不聽者。不得出家。語比丘言。若不度
我者。我當焚燒寺舍。若有如是難事度
出家不犯。若有餘方餘國度出家。不須
問父母。羅睺羅出家因縁竟。沙彌有十惡。
應滅擯。何者爲十。殺盜婬欺飮酒毀佛法
僧邪見壞比丘尼。是名十惡法。唯壞比丘
尼淨行。永擯不得出家。餘九戒若能改悔。
不更作得出家。此十三難人。爲人作師。
受具足戒。亦不得戒。教授師。若自羯磨。若
他羯磨。出家有三種偸。一者偸形。二者偸
和合。三者亦偸形亦偸和合。云何偸形。無師
自出家。不依比丘臘。不依次第受禮。不
入僧法事。一切利養不受。是名偸形。云何
偸和合。有師出家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往
他方或言十臘。或言二十臘。次第受人禮。
入僧布薩及一切羯磨。依次第受人信施。
是名偸和合。云何亦偸形亦偸和合。無師自
出家。依次第受臘。入一切羯磨。受人信施
禮拜。是名偸形亦偸和合。偸形者。不經法
事。不受信施。不受禮拜。若欲更出家受
具足戒得。若有避難出家飢儉出家。不入
一切法事。過難過飢儉已。若欲出家受具
足戒得。若比丘實一臘。妄言二臘。依二臘
次受利養。計錢犯重。若比丘水中脱衣
浴。自言裸形好。若欲往外道處。歩歩突吉
羅。中路悔還。懺悔突吉*羅。得住。若往外
道處聞外道説法。不入其意悔還。懺悔突
羅。得住。若入外道聞説法。心便好樂。
受外道法。下至拔一髮。患痛悔還。應滅擯。
不得更出家。度外道竟。不得度龍者。何
以故。龍不得禪定道果故。龍有五事。不得
離龍身。何者五。一者行婬時。若與龍共
行婬。得復龍身。若與人共行婬。不得復
龍身。二者受生不離龍身。三者脱皮時。四
者眠。五者死時。是爲五事。不得離龍身。迦
樓羅乃至釋提桓因。不得出家。不得與具
足戒。龍品竟。不得度殺父母人。殺父母。
於出家法如來不聽。若殺畜生父母。得出
家。實是父作非父想殺。亦不得出家。不得
度殺羅漢人。若有白衣得羅漢。若殺不
得出家。若殺下三果人。不障出家。若畜生
想殺羅漢不犯。業障重不得度人。壞比
丘尼者。於三處行婬。皆名壞比丘尼。若摩
觸比丘尼。不障出家。若以白衣服。強與比
丘尼著就行婬。亦名壞比丘尼。不得出家。
若比丘尼樂著白衣服。就行婬者不障出
家。若初壞者不得出家。第二壞者不障。若
壞式叉摩尼沙彌尼。不障出家。破僧人不
得度出家。云何破僧。若執十八事。三諫不
捨。二根有三種。一者自受胎能令他受胎。
二者自受胎不能令他受胎。三者不能自
受胎能令他受胎。此三種人悉不得出家
受具足戒。若已受具足戒。應滅擯。若無
上。不得與受具足戒。若與受具足戒。得
突吉*羅。是人得戒。若黄門作和上。爲人
受戒得戒。師僧得罪。無衣鉢受具足戒。
得戒。師僧得罪。得二三人一時受具足戒。
一一同等臘等。時不得相禮。同一和上
羯磨師。一時爲三人受具足戒。一時得
戒臘。同無大小。和上者。外國語。漢言知罪
知無罪。是名*和上。受戒已應歩影。歩影
者。正立住取住脚爲初。隨身影長短歩影。
歩影竟。教其時。其時者。或冬時或春時或
夏時竟。教日月日月時。次教受戒時衆數
多少。次與四依已。次説四重受戒已。令新
受戒者在前出。受戒犍度竟
爾時佛住羅閲城王舍城摩竭國。此三義
一名異。漢言王舍城。羅閲城是外國音。
者言王。閲者言舍。故言羅閲城也。摩竭
者。此是外國音也。摩竭者。是初國名耳。
相者。若山界相。大者如須彌山。小者如象
大。是爲山相。石界相者。大者如牛。小者三
十稱。若漫石不得作界相。應別安石作界
相。林界相者。若草林若竹林。不得作界相。
何故爾。草竹體空不堅實。是以不得作
界。林相者。大林相乃至百由旬。小林者下
至四樹連接。亦名爲林。樹界相者。不得以
枯樹爲相。大樹者閻浮樹。大小者高八寸。
形如針大得作界相。若無自生樹。種樹
亦得作界相。路界者。入田路。向井取水
路。向河取水路。窮路。皆不得作界相。大
路或車歩路。路短者乃至經三四村。皆得
作界相。蟻封界相者。大如山。小者高八寸。
皆得作界相。江界相者。若好王治化五日
一雨。此雨江水不得作界相。若四月日不
雨。常流不斷水深二尺。得作界相。水界
相者。若自然池水。得作界相。若通水入田。
或堈盛水。悉不得作界相。此是八種界相。
結界相有五種。一方。二圓。三鼓形。四者半
月形。五者三角。若依相結界已。後若失相。
界亦不失。若人掘地乃至水際。皆不失界
相。若結小界。不得説欲。結布薩界。得説
欲。結界場。極小容二十一人。作界場已。後
起屋覆。界不失。若結小界已。於中起三
層樓。從地至最上層同一界。若有石山。上
廣下小。於上結界。若有比丘。在下不妨。若
結界已。水盪成坑有水流。知其處所。竪柱
爲閣。於上作法事得。若結界已。水穿地爲
孔。不壞界相。神通比丘在窟裏空中住。或
在地下不得別作法事。若界場上。有大樹
枝葉出界外。若作法事時。比丘不得在
樹上妨作法事。應喚下。若神通比丘在露
地虚空住。不妨作法事。若衣角柱地妨。應
喚下結布薩界。極廣得三由旬。不得過。若
過不成界。得罪。除村村外界者。中人擲
石以還。若比丘結界已。於比丘尼非界。比
丘尼界上得更結界。比丘尼界亦不失。比
丘尼於比丘界上亦得結。比丘界亦不失。
阿蘭若界者。極小方圓七盤陀羅。一*盤陀
羅二十八肘。若不同意者。二十八肘外。得
作法事。一切江河水不得結界。水中自然界
者。若擲水若擲沙已外。若有比丘不妨取
水。常流處深淺。皆得作自然界。潮水不得。
若在船上布薩。應下磸若下棟。不得
繋著岸。若崩岸。有大樹根在水中。不得
繋著樹根。若擲水水内有樹根。應斫去。
若不斫去。與陸地界相連。若水中大石或樹
或浮木。悉是水界所攝。第一句非法別衆者。
云何非法別衆。同一住處有四比丘。一人受
欲。三人説波羅提木叉。或三人。一人受欲。
二人説波羅提木叉。是名非法。亦名別衆。
是名非法別衆。第二句非法和合衆者。同一
住處有四比丘。四人應廣説波羅提木叉。
不廣説。作三人法。人人對首説。是名非法
和合衆。第三句云何法別衆。同一住處有四
比丘或三人。一人受欲。三人對*首説。或三
人。一人受欲。二人對*首説。是名法別衆。第
四句者。同一住處有四比丘。和合説波羅提
木叉。或三比丘和合布薩三語説。是名法
和合衆。十六日布薩者。此是和合布薩。
本律。五月十六日爲前安居。六月十六日後
安居。若安居中有因縁移去無罪。不成安
居。不得在露地。不得傘下安居脚下
生毛者。其毛紺色。猶如空青。因業所報故
得如是。問曰。何業所報。答曰。過去世時此
守籠那。與八萬人倶。於八萬人中最爲
長大。共諸長者子。爲辟支佛起一草屋。
請辟支佛三月夏坐。時守籠那。以一羊毛
欽婆羅敷草屋前。與辟支佛。恒用拭脚。以
此果報。脚下生毛。此八萬長者子。共供養
辟支佛故。今生復爲親友。守籠那往至王
所。何以與八萬人倶。王若獨喚守籠那者。
畏其驚怖。是以勅諸長者子八萬人倶往至
王所。五象王者。一父象有六母象。名爲象
王。如是有五象王。加那腹羅革屣者。此
曼根革屣。鹿角革屣者。剋皮作鹿角
形。阿羅梨革屣者。以象毛安革屣邊。
羅跋陀羅革屣者。以木綿及諸雜物。與皮合
縫。使中央起。眞誓梨革屣者。以編草作。
*編邊革屣者。以孔雀尾*編邊。多帶革屣
無解。似孔雀毛革屣者。其形似孔雀毛
王舍城有一童女。字婆羅跋提。端正無比。
瓶沙王擧爲婬女。王出百千金錢。諸臣
長者出二百千錢。共莊束此婬女。爲作屋
宅。衣服車乘園林浴池種種伎樂。耆婆者。
外國音。漢言活童子。何以名之活童子。時
無畏王子。晨朝乘車欲往見王。路見小兒。
問傍人言。此兒爲死活。傍人答言活。是故
言活童子。王子問曰。其母生已。何以擲置
路上。答曰。此婬女法。若生女教習爲婬女
種。若生男則擲棄。是故生棄路上。王子無
畏。抱取養育漸漸長大。即立爲兒問曰。耆婆
童子何不學餘技術。答曰。往昔有佛。名
曰蓮花。時有一醫師。恒供養蓮花如來。耆
婆見已心自念言。云何我未來世。得如此
醫供養如來。作是念已。即於七日中供
養如來。往至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願
我未來世作大醫師供養佛。如今者醫師
供養*佛無異。作是願已禮佛而退。耆婆
命終即生天上。天上福盡下生人間。如是
展轉乃至釋迦出世。宿願所牽不學餘*技。
但學醫方。問曰。耆婆所以善學醫道者。耆
婆就師學時。天帝釋觀見此人。醫道若成必
當供養*佛。是故帝釋化入耆婆師身中。以
教耆婆。於七月中得師法盡。過七月已。
帝釋所教如是。滿七年醫道成就。耆婆還
國。何以中路治病。其師心自念言。此是王
子。不乏財寶。若還至本國不識我恩。作
念已。即與耆婆弊故之衣。不與糧食。耆婆
辭師還去。於其中路。爲飢渇故。過一聚
落。借問村人。誰家有病。村人答言。某長者
家有病。即爲治之。大獲珍寶。耆婆自念。我
治一人病。得如是珍寶。若治多人病者。當
獲無量珍寶。我今所獲皆由師恩。受施有
十五處。一者戒場界。二者境界界。三者同
布薩界。四者不失衣界。五者羅婆界。六者聚
落界。七者村界。八者國土界。九者阿槃陀羅
界。十者擲水界。十一者郷居界。十二者羅那
界。十三者阿羅闍界。十四者洲界。十五者鐵
圍山界。此是十五界。汝今當知。戒場界者。
前已説。境界界者。或在講堂。或在食堂分
衣。健人二擲石已還。隨界大小。皆有擲石
界。比丘入皆得分。是名境界界。同布薩界
者。若入布薩界者。皆應得分。是名布薩
界。不失衣界者。入不失衣界内。皆應得分。
是名不失衣界。羅婆界者。若王或大臣。爲
比丘作住止竟。或十由旬。若竪立柱若
作標相。齊此標内。若有布施皆屬我等。是
名羅婆界。聚落界者。有市故。名聚落界。村
界者。無市名爲村界。國土界者。有城邑。名
爲國土界。阿槃陀羅界者。是阿蘭若處界也。
擲水界者。是船界。郷居界者。隨城東西。名
郷居界。羅那界者。是國土界也。阿羅闍界者。
一王所領。是名阿羅闍界。洲界者。海中一
洲。是名洲界。鐵圍界者。是一鐵圍山界。若
人言布施界場衆僧。屬界場衆僧。布薩界不
得。若人言布施境界者。及擲石界得。若人
言布施布薩界者。同利養界亦得。若人言
布施不失衣界。布薩界利養界倶得。唯除布
薩界中有聚落界。不得。若人言布施聚落
界者。聚落界中有布薩界。大小皆得。若人
言布施村界者。村中有布薩界及諸小界。
皆得。若人言布施國土界者。一國土界
盡得。若人言布施阿蘭若處界者。阿蘭若處
得。餘界不得。若人言布施擲水界者。入擲
水界内得。餘不得。若人言布施郷居界者。
郷居中有界在郷居界中亦得。若人言布
施羅那。一國土界亦得。若人言布施阿羅闍
界者。一王所領一國土衆僧皆得。若人言布
施師子洲閻浮利地洲布施二洲衆僧。隨有
衆僧。多少應中半分。若閻浮利地五人。師子
洲百千人。亦應中半分。若人言布施界内衆
僧。比丘應問。界有多種。施何物界。答言。不
知。但言施界内衆僧。隨界内衆僧多少皆
得。別住處同利養。隨住處得物應共分。僧
得施者。若人言布施僧。鳴磬集衆來及者
得。若檀越擔一衣。施僧與一比丘。比丘受
已言我應受。此惡受。云何善受。應受已鳴
磬集僧。集僧已。以黄物畫作分數。不得
破。從上座示此分。是上座分。上座取不。上
座答言。此分我不取。布施長老。如是第二
第三。上座皆言不取布施長老。乃至下座亦
如是。此比丘得取。是名善受。若住處有一
比丘。檀越將衣布施一比丘。此比丘應鳴
磬集僧。若有比丘來共分。若無比丘來得。
心念口言獨受。若檀越布施僧。受糞掃衣比
丘不得受。若人入住處布施僧。鳴磬集
衆。外比丘來相連臂入。乃至百由旬。前者
入界内。最後者亦得分。何以故。以相連不
斷。是故得分。若人布施二部僧。隨人多少
應中半分。若有百比丘尼。有一比丘。亦應
中半分。若有百比丘。有一比丘尼。亦應得
半。若人施僧鉢嚢革屣嚢漉嚢針刀子杖
扇。受糞掃衣比丘得受。若檀越擔物布施
一人。復言施僧。依僧次取一分。不得別取。
若人施佛施比丘比丘尼。云何分。破作二
分。一分與佛。一分與比丘比丘尼共等分。
若人施衆多比丘。施法師一人。施佛。云何
分。佛一比丘衆多比丘平等分。若人將
食施佛及僧。以鉢置佛前次第行。佛飯誰
得食。若有侍佛比丘得食。若無侍佛比
丘。有白衣侍佛亦得食。若檀越布施安居
竟僧。後安居者不得。破安居人亦不得。若
人冬分中檀越言布施安居竟僧。前後安居
僧悉得。唯除破安居人不得。若人言布施
某寺某房。隨檀越言得。若人言布施安居
僧。前後安居破安居人皆得。若檀越布施
提月後安居人。後安居人得。前安居人不得。
若人於春分中布施安居僧。應問。爲布施
安居竟僧當來安居僧。答言。布施當來安居
僧。當來安居僧得。比丘語檀越言。當來恐
有賊難。不能掌護。檀越教分。隨施主得
分。若檀越言食我食布施衣。不食者不得
受。我施藥者亦如是。指示施者。隨指示處
得衣。犍度竟
藥*犍度
拘跋陀羅飯者。此是穄米飯也。修歩者。此
是青豆羹。吉羅者。此是竹笋也。那&T072933;者。此
是外國藥無解。呿闍尼者。一切果。是名
*呿闍尼。呵羅勒者。如大棗大。其味酢苦。
服便利。鞞醯勒者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
能治瘶。阿摩勒者。此是餘甘子也。廣州土
地有。其形如&MT02247;子大。質多羅藥。是外國藥
名。加婆藥者。是外國藥名。婆利婆婆者。是
芥子。&MT00400;渠者。外國藥。能治毒。漢地無有。
陀婆闍者。是烟藥。耆羅闍那耆者。此是赤
石也。眼藥者。陀婆闍陀婆。闍那者。陸地
生。耆羅闍那者。水中生也。龍者。長身無足。
師子象馬龍狗肉不得食。皮毛不得用。得
一切肉應問。若得不問。得突吉羅罪。失守
摩羅者。鰐魚也。廣州土境有黒石蜜者。是甘
蔗糖。堅強如石。是名石蜜。伽尼者。此是
蜜也。烏婆陀頗尼。頗尼者。薄甘蔗糖。邊房
云何結作淨屋。若初竪柱時。先作坑以
柱近坑。比丘圍繞捧柱而説。爲僧衆作淨
屋。如是三説。説亦竟柱亦竪。第二第三第
四柱亦如是説。若説一柱亦成淨屋。若以
成屋云何作淨。應喚屋主來語言。此屋未
淨。汝爲衆僧作淨。檀越作是言。此淨屋
布施衆僧。隨意受用。即成淨屋。若先作屋
無屋主。云何作淨。若聚落有老宿。應喚來。
此屋未作淨。請爲淨主。若檀越不解説。比
丘應教作是言。此是淨屋布施衆僧。隨意
受用。即得作淨屋。受用隨意。安置飮食。
無内宿無内煮罪。閻浮子者。其形如沈
苽大。紫色酢甜。舍樓伽者。此是憂鉢羅
拘物頭花根舂取汁澄使清。是名舍樓伽
漿。波漏師者。此菴羅果。一切木果。得
作非時漿。唯除七種穀不得。一切諸葉得
非時服。唯除芋不得。一切諸花得作非時
服。唯除摩頭花汁。一切果中唯除羅多樹
果椰子果波羅㮏子甜瓠子冬*苽甜*苽。此
六種果不得非時服。一切豆不得非時服。
盛水器者。木瓦鐵。餘者不得用。若自有種
子衆僧地。應半與衆僧。若自有地衆僧種
子。應半與衆僧。藥揵度竟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七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八
 蕭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迦絺那衣犍度問曰。幾人得受迦絺那衣。
下至五人前安居人。得受迦絺那衣。破安居
人後安居人不得。異住處不得。若住處不
滿五人得喚餘寺衆僧足數受得足數。
客比丘不得受。若住處有四比丘。一沙彌
安居欲竟。爲沙彌受大戒。得足成五人受
迦絺那衣。新受戒者亦成受。一比丘四沙彌
受戒亦如是。若住處有五比丘若過五。不
解受迦絺那衣。得餘處請一知法比丘。使
羯磨受迦絺那衣。得爲羯磨。自不受亦不
得衣分。法師問曰。何人得與衆僧迦絺那
衣。答曰七衆衣天人衣。得受作迦絺那衣。
若人不解作迦絺那衣來問。比丘應教。若
僧伽梨欝多羅僧安陀會。隨一一衣。得受
作迦絺那衣。十六日明相出。將迦絺那衣裁
來與衆僧。比丘應語衣主。須針綖染色
作衣比丘多少。檀越聞已應供養作衣比丘
飮食。爲僧受迦絺那衣。應知受衣法用。若
衣裁者。應先浣與衆多比丘共割裁簮縫
治。即日染成點淨已應受。若多有人送迦
絺那衣。應受一衣。餘應分。應羯磨受。僧
持迦絺那衣與誰。應與衣壞者。若衣敗比
丘多敗衣比丘中老者與。若無老者。臘數大
者與。不得與慳。貪者。佛告諸比丘。當
是持迦絺那衣羯磨法。律中以説。若衣未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