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 (No. 1442_ 義淨譯 ) in Vol. 23

[First] [Prev+100] [Prev]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而言打我。諸苾芻見已問苾陀夷曰。何故打
彼少年。答曰。我唯打一。十七皆倒高聲啼
泣。苾芻問曰。彼*唯打一何故總啼。報言。上
座若不總啼皆被打搭。少欲苾芻聞是事已。
各生嫌賤作如是語。云何苾芻以瞋恚心打
他苾芻。以此因縁往白世尊。世尊由此集苾
芻衆。問答呵責。乃至我觀十利。爲諸苾芻制
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瞋恚故不喜打苾芻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鄔陀夷。餘義如上。瞋者謂恚
纒心起忿惱時。打者謂打搭也。苾芻者。謂此
法中人已受圓具。釋罪如上。此中犯相其事
云何。若苾芻以内身分。或以外物。或兩倶兼。
云何内身。苾芻以瞋恚心。若以一指打苾芻
時。得一墮罪。若二得二。乃至以五指打時得
五墮罪。若以拳肘頭肩胯膝乃至足指。皆得
墮罪。是謂内身。云何外物。苾芻心瞋恚心將
細草莛。或以箭簳及餘器具乃至棗核。或掬
芥子遙打擲他。隨一著時皆得墮罪。是謂外
物。云何二倶。若苾芻手執刀杖打撃前人。及
餘種種兵器之類。乃至箒莛樹葉。隨所著處
皆得墮罪。是謂二倶。若爲令彼怖。或爲成就
呪術打搭前人。此皆無犯。又無犯者。謂
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纒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十七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
十八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擬手向苾芻學處第四十九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住逝多林給孤獨
園。時具壽大目乾連與十七衆出家并受圓
具。廣説如前。令其執作。彼不隨教。時鄔陀夷
即便瞋忿。努手向一。彼十七人一時皆倒高
聲啼泣。餘苾芻問其故。何因瞋一十七倶倒。
答曰。我若不倶倒地恐皆被打。苾芻嫌賤以
事白佛。佛便呵責。乃至我觀十利。爲制學處
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瞋恚故不喜擬手向苾芻者。波逸
底迦
若復苾芻等者事並同前。言擬手者謂擧手
擬他。釋罪同前。此中犯相其事云何。有内外
倶。内謂苾芻努其一指擬苾芻時。得一墮罪。
乃至五指得五墮罪。或以拳肘從頭至足。准
事如前。是謂爲内。外者將草莛等擲擬前人。
如上廣説。倶者謂手執杖等以擬前人。皆得
墮罪。若爲利益令彼恐怖。或復欲令呪術成
就努擬前人。並皆無犯。又無犯者。謂初犯人。
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纒
覆藏他罪學處第五十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六衆苾
芻與他出家。并受圓具而爲共住。時諸弟子
若未知彼是惡行人。悉皆承事親近供養。後
既知已便捨而去。與善苾芻共相狎習。然爲
敬佛教故毎日三時親爲敬禮。其難陀苾芻
有親弟子。名曰達摩。彼未知師是惡行者。與
之共住。後既知已捨之而去。與善苾芻同居。
敬佛教故毎日三時常來禮謁。因白師曰。鄔
波馱耶存念。我今請白。欲向寺園閑靜之處
隨情作業。難陀報曰。爾當謹愼。鄔波難陀聞
是語已報達摩曰。汝持我座共爾倶行。達摩
白言。豈阿遮利耶亦於晝日詣閑林處而逐
靜耶。鄔波難陀曰。癡人汝意謂我心常散亂
無所了知。何靜慮門我不通解。達摩答曰。我
實不敢作此思惟。但問軌範師向晝日遊處
不。是時達摩便持彼座。往晝遊處置一樹下。
即自歛身詣一靜處。加趺而坐繋念思惟。
鄔波難陀隨後而至。達摩遙見白言。大師。彼
處樹下已安座訖。宜當就彼安靜而住。時鄔
波難陀即便往彼就座而坐。衣覆頭面歛念
思惟心不能安。還從座起周迴四顧。見一女
人毀籬欲入。鄔波難陀遙喚達摩曰。達摩。汝
今知不。有人毀籬。達摩報曰。阿遮利耶
可思念逝多林經。鄔波難陀曰。癡人。汝今方
解依經而住。汝豈不聞世尊之教。於僧祇物
不應捨棄。我今自往遮彼女人。即從座起。
既至彼已。問言。少女。何意毀籬。女人便笑。時
鄔波難陀染心遂起。即便捉臂遍抱女身。鳴
&T004261;其口捨之而去。往達摩所問言。汝何所見。
答曰。唯除交會餘事皆見。鄔波難陀曰。具壽
雖知汝見勿告餘人。報言。大師。乃至未見。善
苾芻來我終不説。鄔波難陀曰。汝親教師有
鄙惡事。我當覆蓋。汝見我過不藏護耶。達
摩曰。大師。知他有麁惡罪共相覆護。如此之
事我當先説。達摩便去告諸苾芻。諸少欲者
聞生嫌賤。擧以白佛。佛集苾芻。乃至我觀十
利。爲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知他苾芻有麁惡罪覆藏者波逸底

若復苾芻者鄔波難陀。餘義如上。知義亦如
上。苾芻者謂是難陀。麁惡罪者有二種。謂波
羅市迦罪。僧伽伐尸沙罪。何故此二名爲麁
惡。自體及因皆麁弊可惡。故言麁惡。覆藏
者謂掩蔽也。釋罪同前。此中犯相其事云
何。若復苾芻見苾芻犯他勝罪時。作心覆藏
乃至明相未出已來。得惡作罪。明相出已便
得墮罪。若覆他殘罪事亦同此。若苾芻見苾
芻犯波逸底迦罪時。作心覆藏乃至明相未
出已來。得惡作罪。明相出已亦得惡作。如是
別悔法乃至惡作罪。覆藏亦爾。若説罪者恐
他與爲障礙之事。或爲梵行等難。或復縁此
令僧破者。覆皆無犯。又無犯者。謂初犯人。或
癡狂心亂痛惱所纒
六攝頌曰
    伴惱觸火欲 同眠法非障
    未捨求寂染 收寶極炎時
共至俗家不與食學處第五十一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難陀苾芻
有弟子。名曰達摩。性懷慚恥於犯追悔。廣説
如前。乃至重佛教故日別三時就師致禮。時
鄔波難陀語難陀曰。大徳當知。達摩於我先
有讎隙。我必對佛僧及餘衆前。彰其惡響
作不饒益事。或令一日絶食受飢。難陀報曰。
此之達摩禀性持戒。愧恥爲懷追悔在心。曾
無有犯。何能與彼作無益事。鄔波難陀曰。我
今必當令彼無食受餓。難陀聞已便作是念。
寧使絶食不可令其漫彰餘過。時有長者來
請難陀鄔波難陀就舍而食。是時難陀報鄔
波難陀。今日我令達摩絶食。鄔波難陀曰。
今正是時。達摩時至欲得乞食。便詣師所禮
拜合掌白言。鄔波馱耶存念。我今欲行乞食。
師便報曰。我於今日有一施主。來請我食并弟
子一人。汝可與我就彼而食。便白師曰。豈我
比來曾隨師後受請食耶。鄔波難陀聞其語
已而告之曰。達摩。我先別聞與今見異。我意
謂汝禀性持戒慚愧爲懷。遵奉師言情無違
逆。豈復本師以不淨物而勸於汝。何故汝今
見違上命。是時達摩既蒙大徳呵責默然而
止。復白師曰。我取水羅及乞食鉢方從師去。
鄔波難陀報言。具壽。更復何用水羅鉢爲。於
彼舍中自有淨器。其水先濾亦復無蟲。即可
與我相隨而去。是時達摩尋從師後。有一乞
食苾芻見而問曰。具壽達摩欲何所適。報言。
欲往請處。乞食者報曰。具壽。知量而食。達摩
曰。大徳。事未可知。爲當得食爲絶食耶。時乞
食者相隨而去入室羅伐城。時難陀鄔波難
陀。與其弟子至一店所。其難陀達摩便住於
此。鄔波難陀即往施主家。飽足食已還來店
上。難陀次往就舍而食。達摩便白鄔波難陀
曰。阿遮利耶時將欲至。我當行矣。鄔波難陀
報曰。彼施主家衆事皆辦。至便噉食。更何所
憂。待至臨中我當共去。達摩即起以足量影。
鄔波難陀報達摩曰。癡人汝言。謂我不護尸
羅心常懈慢非時食耶。汝今宜去。若住於此
令我不樂。若語若坐無有歡心。不如獨住。汝
勿居此。達摩念曰。我若持羅及鉢來至此者。
當行乞食。今既無羅及鉢。其欲如何。遂歸寺
所。乃至食力未盡已來專修善品。及食力衰
委脇而臥。時乞食者還至寺中。見達摩臥告
曰。具壽達摩。食是他物腹豈他耶。恣意飽餐
遂令不能作業。答言。大徳。誰餐飽食。報云。
豈非今日受他請食。答曰。不食。問言。何
故。即以上縁次第陳告。時乞食者告諸苾芻。
苾芻聞已各生嫌賤作如是語。云何苾芻故
心令他苾芻絶食。以縁白佛。佛集僧衆。問答
虚實。廣説如前。乃至我觀十利。制其學處應
如是説。若復苾芻語餘苾芻作如是語。具壽。
共汝詣俗家。當與汝美好飮食令得飽滿。彼
苾芻至俗家竟不與食。語言。具壽汝去。我與
汝共坐共語不樂。我獨坐獨語樂。作是語時
欲令生惱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鄔波難陀。餘義如上。餘苾芻
者此法中人。共至俗家者謂四姓家。言美好
飮食。謂五嚼食及五噉食。令得飽滿者。謂恣
意而食。汝去等者是驅遣言。語謂讀誦。坐
謂禪思。獨坐等樂者。明作惱意令彼絶食。以
此爲縁。不爲餘事。釋罪同前。此中犯相其事
云何。若苾芻故心令他苾芻絶食者。得波逸
底迦。若爲病縁醫遣絶食不與無犯。又無犯
者。謂初犯人。如上
觸火學處第五十二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此城中有
諸商人。往詣佛所禮雙足已。次至阿難陀處
問曰。世尊夏了欲向何處。阿難陀具答。廣説
如前。觀其先兆欲向王舍城。商主問知行日
多少。即皆預辦供設所須。時阿難陀毎日常
在商主前行。遂見岐路奉待世尊。世尊見已。
問言。汝今何故住此不行。阿難陀曰。大徳。今
此二路。一是直道。多有獅子虎豹恐怖難
行。一是曲路。安隱無礙。我今不知欲趣何路。
佛告阿難陀。宜取直路。怛他掲多離諸怖畏
故。爾時世尊便取直路至一聚落。時聚落中
有二童子。在村門戲。一人持鼓。一人執弓。時
二童子見世尊來。即便禮足白佛言。世尊。善
來善來。因何世尊欲從險道而爲遊渉。唯願
世尊。勿生恐怖。我等爲佛作引導人。一在前
行鳴鼓而去。一持弓矢隨後而來。世尊見去
便作是念。此二童子久植善根今遭遇我。告
曰。汝等二人今可歸去。如來大師久離怖畏。
獅子虎豹何所能爲。一人佛前聲鼓。一人對
佛彈弓。禮佛足已遂還本處。爾時世尊即現
微笑。有種種光從口而出。所謂青黄赤白紅
頗胝色。此之光明或有沈下或復上昇。其光
下者下至速活地獄黒繩衆合。小叫大叫小熱
大熱。阿毘地獄及八寒地獄。光既至彼。若諸
有情受炎熱者皆得清涼。若處寒氷便獲温
暖。彼諸有情離苦安樂皆作是言。我與汝等
爲從地獄死生餘處耶。爾時世尊。爲欲令彼
諸有情類生信喜故。便遣化身往地獄内。彼
見化已咸作是説。我等不於此死而生餘處。
必是由此希奇大人威徳力故。令我身心除
苦得樂。既生信已便能消滅地獄諸苦。於人
天趣受勝妙身。常爲法器能見諦理。其上昇
者上至四大王衆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
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衆梵輔大梵。少光
無量光光音。少淨無量淨遍淨。無雲福生廣
果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天。所至之處。
光中演説苦空無常無我等法。并復説此二
伽他曰
    汝當求出離 於佛教精懃
    降伏生死軍 如象摧草舍
    於此法律中 常修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 當盡苦邊際
時彼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已。還至佛所。
若佛世尊説過去事。光從背入。若説未來事。
光於胸入。若説地獄事。光從足下入。若説傍
生事。光從足跟入。若説餓鬼事。光從足指入。
若説人事。光從膝入。若説力輪王事。光從左
手掌入。若説轉輪王事。光從右手掌入。若説
天事。光從臍入。若説聲聞事。光從口入。若
説獨覺事。光從眉間入。若説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光從頂入。是時光明繞佛三匝從頂
而入。時具壽阿難陀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
如來應正等覺。非無因縁熙怡微笑。即説*伽
他曰
    世尊遠離掉憍慢 於有情中第一尊
    降伏煩惱及諸怨 若無因縁不微笑
    如來自證眞妙覺 諸有聽者皆樂聞
    牟尼最勝願宣揚 大衆疑心爲開決
佛告阿難陀。如是如是。如來應正等覺。非無
因縁而現微笑。汝見二童子引導我不。白佛
言見。佛告阿難陀。以此善根於當來世十三
劫内。不墮惡趣生人天中。於最後身得成無
上正等菩提。一名法鼓音如來。二名施無畏
如來。爾時世尊説是記已隨路而去。至一村
隅林中而宿。如佛所説苾芻住處乃至樹下。
亦應隨次共分。時六衆苾芻分得一枯樹。夜
被寒逼以火燒樹。於此樹中有蛇依止。蛇被
煙熏縁枝而上垂身欲下。六衆見蛇高聲唱
言。欲墮欲墮。時諸商人聞是聲已咸作斯念。
有師子入營跳躑而墮。便大驚怖四向奔走。
于時世尊告阿難陀曰。何意商旅四面逃奔。
阿難陀白佛言。大徳。如佛教勅。凡諸苾芻所
在之處。應隨長幼而共分之。六衆苾芻今宵
宿處分得枯樹。被寒所逼以火燒樹。於此樹
中有蛇依止。蛇被煙熏縁枝而上放身欲下。
六衆見蛇高聲唱言。欲墮欲墮。時諸商人聞
是聲已咸作斯念。有師子入營跳躑而墮。便
大驚怖四面奔逃。世尊告曰。汝可急去報諸
商人。如來在處離師子怖。速命商旅勿復驚
惶。時阿難陀奉教告知。諸人咸至。時諸苾芻
見是事已悉皆有疑。倶來白佛。大徳。何意六
衆作墮落聲驚諸商旅。世尊因此重爲安慰
令離憂怖
佛告阿難陀。非但今日驚怖商旅。乃往古昔
已曾恐懼於他。令彼四面逃走。我爲安慰令
離憂惱。汝等當聽。於過去世在彼水側有
螺果林。於此林中有其六兎。共爲知友依止
而居。時頻螺果熟墮水作聲。于時六兎聞果
落聲。形小志怯。便大驚怖四向逃走。時有野
干。見其奔走來問其故。兎曰。我聞水内有非
之聲。將非猛獸欲來害我。縁此事故我等
逃奔。野干亦走。如是猪鹿牛象豺狼虎豹及
小師子等。各相詰問。聞斯語已悉皆奔竄。去
斯不遠於山谷中。有一猛師子王依止而住。
于時師子見諸獸類惶怖奔馳而問之曰。汝等
皆有爪牙勇力何所怖懼。各見驚馳皆悉報
言。我聞惡聲非常可畏。定有猛獸來害於我。
爲此驚惶求安靡地。師子報曰。在何處所而
作惡聲。諸獸答曰。我亦不知何處作聲。師子
報曰。若未委者君等莫走。我爲審觀是何聲
耶。即問虎曰。汝何處聞。答曰。我從豹聞。如
是展轉問詰至兎。兎云。此之怖聲是我親證。
非是傳聞。仁等倶來共觀聲處。于時諸獸咸
悉共至頻螺林所。兎曰。此是驚怖起處。須臾
暫住。還聞果落墮水作聲。師子報曰。此是食
果非關恐怖。爾時空中有天。見已説*伽他

    不應聞他語便信 當須親自審觀察
    勿如樹果落池中 山林諸獸皆驚走
汝等苾芻勿生異念。往時師子王者即我身
是。往時六兎驚恐諸獸。我已爲其作安隱事。
六兎者即六衆是。今時復縁驚諸商旅。我亦
爲其作安慰事。爾時世尊爲説昔縁。令諸苾
芻斷疑惑已。告阿難陀曰。汝今可去遍告商
人。汝等今日不應先去。如來當在商旅前行。
時阿難陀如佛所教具告商旅。汝勿先去。爾
時世尊及諸僧衆皆在前行。至險林中有師
子王欲來害佛。世尊見來便舒右手。於五指
頭化出五師子。彼聞此氣即便奔走。世尊便
於四面化爲猛火。紅焔侵天飛光裂地。八方
遍合求避無由。唯見佛邊清涼可愛。是時師
子便詣佛所頂禮雙足。爾時世尊。便以百福
莊嚴衆相具足無畏右手摩師子頭。告言。賢
首。汝於先世已作惡業墮傍生中。復於今時
常以害心斷他生命活自己身。於此命終還
生惡趣。賢首。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
滅。汝於我所應生信心。於傍生趣深起厭離。
時諸苾芻亦以手觸師子。師子見觸作不忍聲。
佛告諸苾芻。汝等勿觸師子。何以故。猛獸獷
烈性難親附。若輒觸者致有損傷。是故汝等
莫觸師子。若諸苾芻觸師子時。得惡作罪。若
觸石師子草師子。或泥土作及畫者。並皆無
犯。調師子已佛與苾芻隨路而去。時師子王
辭佛而住。便作是念。我今不應親於佛所聞
三句法更斷他命而活己身。我今宜應要心絶
食不復餐噉。凡諸畜類火力増強不堪忍飢。
遂便命過生四大王衆天。初生天者法爾有三
種念。我於何處死。今於何處生。由何等業招
斯異熟。即便自知從畜趣死。今生四大王衆
天。曾作何業。由於佛邊生淨信心。時此天子
復作是念。我今宜應往詣佛所承事供養。于
時天子以天瓔珞莊嚴其身。以天妙花盛滿
衣角。過於夜分放大光明來詣佛所。即以天
嗢鉢花倶牟陀花鉢沓摩花分陀利花。布列佛
前而爲供養。禮佛足已在一面坐。由此天身
光明赫弈周遍晃耀。闌若林中悉皆明顯」
爾時世尊。隨彼天子意樂隨眠根性差別。而
爲説法。能令悟入四眞諦理。是時天子既聞
法已。即於座上以金剛智杵。摧破二十種薩
迦耶見山。得預流果。既見諦已白世尊曰。大
徳。由世尊故。令我證得解脱之果。此非父母
高祖人王天衆沙門婆羅門親友眷屬之所能
作。我逢世尊善知識故。於地獄傍生餓鬼趣
中拔濟令出。安置人天勝妙之處。當盡生死
趣涅槃路。乾竭血海超越骨山。無始積集薩
迦耶見山。以金剛智杵而摧破之。得預流果。
我今歸依佛法僧寶。唯願世尊。證知我是鄔
波索迦。始從今日乃至命存。受五學處不殺
生乃至不飮酒。作是語已。時彼天子深心歡
喜得未曾有。禮佛而去還適天宮。時諸苾芻
於初後夜。警覺用心思惟而住。見世尊處有
大光明。周遍晃耀*闌若林中。便生疑念。有
何天衆來詣佛所。由彼福力光遍林中。至天
曉已往詣佛所。頂禮尊足在一面坐。而白佛
言。我於昨夜見大光明遍滿林中。便生是念。
豈非梵世諸天及天帝釋。或四天王及餘殊
勝大威徳天。來詣佛所親承供養。由彼力故
光遍林中。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曰。昨夜光明
非是梵王帝釋及餘天衆威神之力。汝豈不
見林中大師子王。親於我邊聞三句法。諸苾
芻白佛言。我等已見。佛言。彼師子王從我聞
法。於此命過生四大王衆天。既受天身報恩
供養。來至我所奉獻天花。我爲説法。既聞法
已便得見諦還本天宮。由彼力故光遍林中。
時諸苾芻聞是語已請世尊曰。我等不知彼
師子天曾作何業。由彼業故招異熟報墮師
子中。復由何業命終之後。生在四天王天。
復作何縁聞佛法已獲預流果。得未曾有還
本天宮。世尊告曰。汝等當聽。此之天子前身
作業。因縁運合至成熟時。不於外界地水火
風令使成熟。還於自身蘊界處中内善惡業
而受其報。即説頌曰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
    因縁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汝等苾芻應至心聽。於過去世人壽二萬歳
時。有佛出世名迦攝波。十號具足。有二萬
弟子以爲眷屬。在婆羅痆斯國而爲住止。彼
迦攝波佛未出世時。於此城中有婆羅門。學
善四明博通諸論。時世人衆極生尊重。同心
敬仰以爲大師。彼迦攝波佛出世之後。人皆
敬佛。不復就彼共相承事。時迦攝波應正等
覺。於無量百千大衆之中宣揚妙法。時婆羅
門在衆邊過。見彼世尊於百千衆中而爲説
法。便生嫉妬口出鄙語。作如是説。此之沙門
不知怖畏。猶如師子在大衆中。爲他説法。諸
餘聽者猶如小獸。敬受其法。時彼世尊聞此
語聲告婆羅門曰。婆羅門。汝於天人師處出
麁惡言。當於地獄受諸苦報。汝今宜可來至
我所至心説罪。罪得輕薄。時婆羅門聞佛教
已内興恥愧。於世尊前自言其過。既説罪
已。即於佛邊歸依三寶。受五學處爲鄔波索
迦。汝等苾芻。勿生異念。往時婆羅門者。由其
惡口親於佛前作輕慢語。因彼惡業雖復説
罪尚有餘報。於五百生中常爲師子。或受餘
報今猶未息。由於我所生正信心聞三句法。
得生天上。由於迦攝波佛前。歸依三寶受五
學處。縁彼業力今於我所證眞諦理。得預流
果。還本天宮。是故苾芻。汝等當知。作純黒業
得純黒異熟。作純白業得純白異熟。若作雜
業受雜異熟。汝等從今當捨黒業及以雜業。
當莫放逸修純白業。如是應學。時諸苾芻及
人天衆。聞佛説已信受奉行
爾時世尊漸次遊行到摩掲陀。至王舍城住
羯闌鐸迦池竹林園中。時六衆苾芻於燃火
處。各以火頭共相調弄。或作日月形。外道見
時各生輕賤作如是語。仁等知不。沙門釋子
火頭調戲。與彼童兒有何異相。云何減割妻
子之分。給此禿人充其鉢食。時諸苾芻聞是
語已具白世尊
爾時世尊集諸苾芻廣説如前。乃至我觀十
利。爲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若自然火若教他燃者。波逸底迦。
爾時世尊。爲諸苾芻制其學處。不應觸火。諸
苾芻衆於如來窣覩波處。更不燒香然燈以
爲供養。亦不承事親教師軌範師以煖湯水。
及熏鉢染衣等並不復作。爾時世尊知而故
問具壽阿難陀曰。阿難陀。何故苾芻不燒香
燃燈。供養如來窣覩波處。及以二師湯水等
事。阿難陀曰。由佛世尊爲制學處不得觸火。
以此因縁諸苾芻衆。遂便斷絶供養等事。佛
告阿難陀。若觸火者作時守持。雖觸無犯。
時諸苾芻不知云何作時守持。佛言。凡觸火
時作如是念。我爲供養佛故今須觸火。或云
爲法爲僧。爲鄔波馱耶阿遮利耶。及已自受
用并同梵行者。爲某事故今須觸火。諸苾芻
爲染衣熏鉢等事數數觸火。觸時忘念而不
持心。便生悔恨起惡作心。我今如何故犯此
罪。即以此縁具白世尊。佛言。應云乃至事了
長時守持。時一苾芻身苦風病。詣醫人所。報
言。賢首。爲我准如是病而處方藥。醫人報曰。
凡是風病得火爲良。當須近火。報言。賢首。世
尊制戒不許向火。醫曰。聖者。世尊大慈。縁
斯事故必定開許。以縁白佛。佛言。前是創制。
今更隨開。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無病爲身。若自燃火若教他燃者。
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是六衆。餘義如上。無病者謂
除其病。自他等義如前廣説。此中犯相其事
云何。若苾芻以火頭共相戲弄。或作日月輪
形。皆得墮罪。凡苾芻燃火之時。應觀其事而
守持之。若不守持輒燃輒觸者。得波逸底
迦。若滅火者亦得墮罪。若苾芻捉火頭前火。
或抽火頭。或翻轉火炭。或翻轉糠&T065025;等。火隨
作何事。謂作食煮水燃燈燒香等。觸著之時
皆惡作罪。若以毛髮爪唾等棄火中者。亦得
惡作罪。若此等事作時守持者無犯。又無犯
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纒
與欲已更遮學處第五十三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具壽鄔
陀夷。斷除煩惱得阿羅漢果已。時闡陀苾芻。
遂往憍閃毘國靜縁而住。其阿説迦補捺伐
素。二倶命過。其難陀鄔波難陀在逝多林。年
並衰邁。彼十七衆苾芻年漸長大。勇健有力
善三藏教。便共詳議咸作是説。我於長時常
被六衆之所欺輕。於彼衆中難陀鄔波難陀
常爲毒害。於二人中鄔波難陀更爲苦切。我
等宜應爲作捨置羯磨。一人告衆曰。上座難
陀即是其兄。善明法務。我等何能與作羯磨。
一人議曰。我今應權爲誘誑不令入衆。我等
即便共爲羯磨。作是議已遂。至其所告言。畔
睇阿遮利耶。答言。願具壽無病。白言。上座所
著支伐羅。非常垢膩。何不浣濯。報言。具壽。
我今年朽。弟子門人見是衰邁各起輕心。誰
復肯爲洗濯衣服。彼便答言。大徳可與我衣。
當爲浣濯。于時難陀便以一衣付與令洗。彼
復報曰。一種辛苦可總與衣。倶時浣濯。即便
披一破服總與三衣。彼得衣已咸悉漬以灰
汁。即往集處敷座席已。便鳴椎。倶至難
陀所白言。大徳。衆僧有事。*健*椎已鳴。宜可
暫入衆中共觀其事。難陀報曰。具壽。我今如
此形儀。何得入衆。若於衆中有如法僧事。我
當與欲。即便與欲。彼持其欲往至衆中。爲陳
説已。一人即起詣上座鄔波難陀所。作如是
語。大徳有罪我欲詰問。幸見容許。報云。隨
意。白言。大徳。頗憶於某時某處自作是語。我
當破汝等腹決取中腸繞逝多林。其事實不。
鄔波難陀聞斯語已報言。具壽。豈已差之瘡
重更傷損。此事過去。何勞在言。白言。大徳。
如來大師亦依過去事爲諸弟子而制學處。
即便強與作捨置羯磨。大衆散已。時鄔波難
陀詣難陀所啼泣而住。難陀問曰。爾有何事
今忽悲啼。報言。被諸黒鉢與我作捨置羯磨。
難陀報曰。彼與我弟作羯磨者。便是自於村
坊城邑三界之内驅遣其身。於弟何過。然我
今時當爲申謝。又彼僧伽作別衆羯磨。作法
不成。我不赴集。餘人報曰。豈非大徳前與欲
耶。難陀曰。若作如是非所愛事。我不與欲。持
欲不成。是惡與欲。少欲苾芻聞是語已各生
嫌賤。云何苾芻先時與欲。後更追悔作如是
語。還我欲來不與汝欲。時諸苾芻以是因縁
具白世尊。佛以此縁告諸苾芻。問答虚實。廣
説乃至。我觀十利。爲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
是説
若復苾芻與他苾芻欲已。後便悔言。還我欲
來。不與汝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是難陀。餘義如上。又苾芻者
謂此法中人。與欲已者謂先已言與。後便等
者。是索欲詞。釋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先與欲已。後便
生悔報衆云。還我欲來。我不樂與者。便得墮
罪。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
所纒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十八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
十九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與未近圓人同室宿過二夜學處第五十四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
時有衆多敬信施主。來至寺中白諸苾芻曰。
聖者。幸爲我等宣揚正法。樂欲聽聞。苾芻報
曰。賢首。汝等有心樂聞法者。當詣佛所。佛自
爲説。彼云。聖者。唯一大師。瞻仰者衆。天龍
人鬼。皆願聞法。知欲爲誰而演法要。仁等亦
可爲我誦經。苾芻報曰。世尊未許。諸俗聞已
共起譏嫌捨之而去。時諸苾芻以縁白佛。佛
言。我今聽諸苾芻隨時誦經。世尊既許苾芻
誦經。彼便日日誦經不息。諸有福徳閑暇者。
晝常來聽。既歸家已。便於夜中告諸無福營
作之人。作如是語。君等當知。彼諸聖衆於日
日中常誦正法。言詞美妙令衆樂聞。聽者忘
疲如蜂食蜜。時營作者聞斯語已報諸人曰。
仁等有福逢佛出世。得聞法要獲大利益。於
日日中得未曾有。報作人曰。汝何不聽。答曰。
仁有福徳。雖晝聽經家生得濟。我等薄福作
業求活。恒去聞經終當餓死。若其聖者夜誦
經者。我亦樂聽。時諸苾芻聞是語已。便往白
佛。佛言。雖在夜中亦誦經法。彼便通夜而爲
誦經。因生疲苦。佛言。不應晝夜誦經。苾芻隨
時少宣其法。諸來聽者共生嫌意。佛言。不應
隨宜當圓滿説。時諸苾芻夜夜常誦。諸作業
人無暇鎭來。時有福人。既至家已同前爲説。
作人自歎。我等薄福不得聞經。若諸聖者。
毎於月八日十五日二十三日月盡日通夜誦
者。我等常聞能生福利。苾芻以縁白佛。佛言。
當於月八日十五日二十三日月盡日通夜誦
經。時有乞食苾芻。在阿蘭若住。告同住者
曰。今是十五日。我欲向寺共爲長淨并復聽
經。便詣寺所慇懃聽法乃至夜半。時乞食者
作如是念。今既非時。無縁得往蘭若之處。且
留此住於一面坐。諸聽法俗人亦住於此。時
知寺人將滅燈燭。俗人告言。聖者勿去燈明。
我助油燭。有摩訶羅苾芻。共於此臥不用心
眠。便在夢中見與故二共爲聚集。遂即䆿言
説非法事。俗人聞已遂即遍觀。見摩訶羅仰
腹而臥。口説䆿言説非法事。諸俗見已共作
是議。仁等觀此年老苾芻。尚爲斯事。諸餘少
壯當欲如何。時乞食者聞俗嫌議。旦詣林中。
於蘭若内習定之人見而問曰。具壽。於彼寺
中同梵行者夜誦經時。能令諸俗人生淨信
不。報言。聽微妙法皆生喜信。然而有一年老
苾芻。起俗譏嫌。彼問。何故。即以事具答。諸
苾芻聞以縁白佛。佛言。由諸苾芻與未圓具
者。同一室宿及然燈燭。有是過生。是故我今
不聽苾芻與未圓具人。同一室宿及燃燈燭。
此是縁起尚未制學處
佛在憍閃毘妙音園中。時尊者舍利子有二
求寂。一是准陀。二是羅怙羅。于時羅怙羅有
縁須至晝日遊處。有客苾芻來入寺中。見授
事人已覓停止處。其授事人見羅怙羅出外
不在。即便令客權止房中。其客苾芻。即取羅
怙羅所有衣鉢置之房外。時羅怙羅從外靜
處還至本房。見其衣鉢在房門外悵然而立。
于時准陀來至其所。問言。具壽。何故愁然似
帶憂色。答曰。我暫出遊。有客來至以我衣鉢
棄在房前。日時欲暮天復將雨。我於今夜何
處當臥。准陀報曰。隨處隨時且容身臥。詎勞
憂悒徙倚房前。答曰。仁具福徳有大威神。
化作草菴即堪止宿。我無威力其欲如何。准
陀聞已默然而去。時有淨信施主。爲佛及僧
以妙香泥塗拭圊厠。羅怙羅見已便作是念。
非時見佛欲有諮問。無有是處。我今宜可於
此眠宿以度今宵。遂入厠屋權時而臥。即於
其夜天降大雨。去斯不遠於地穴中。有大毒
蛇依止而住。水滿穴中。其蛇遂出便往厠上。
如來大師得無忘心作如是念。若彼毒蛇螫
羅怙羅者。此必當死但有其名。又釋迦種自
恃高慢。便生不信作如是語。若羅怙羅不出
家者繼轉輪王位。今既出家無所依怙。臥於
厠上被蛇所螫枉苦身亡。作是念已便舒右
手如象王鼻。到羅怙羅所&T016254;取其身。至己房
内安自床上。佛於是夜時行時坐以至天明。
有餘苾芻。於晨朝時嚼齒木澡漱訖。往世尊
所欲申禮敬。世尊常法。若欲爲諸聲聞制學
處者。未至苾芻待其總集。其現至者不即令
去。時求寂准陀至羅怙羅所彈指警覺。告言。
羅怙羅。汝何處臥。彼既覺已知是佛床。即便
驚起惶怖而立。准陀告曰。羅怙羅。向使世尊
不念汝者。被毒蛇螫必定無常。但空名在。爾
時世尊告諸苾芻曰。凡諸求寂無父無母。唯
有汝等同梵行人共相慈念。此等多是阿羅漢
胎終將出離。汝等若不共相愍護。誰當見憂。
是故我今聽諸苾芻。與未圓具人齊二夜同宿
無犯。時有苾芻忽得下痢不淨汚足。房無燈
燭求洗無由。遂垂足床前偃臥經宿。天將欲
曉。弟子門人入房參問。不審鄔波馱耶四大
安不。答曰。不安。問言。何故。具以患状告彼令
知。諸苾芻聞以縁白佛。佛言。應置燈明。時諸
苾芻置燈明已。有病不眠因斯更重。佛言。苾
芻有病須燃燈者。對臥無犯。勿致疑心。時看
病人亦不敢臥。因加疾病。佛言。其看病人雖
臥燈明。亦無有犯。時彼病者須受藥食。無人
爲授遂闕所須。佛言。未受具人應令共宿。時
諸苾芻過二宿已遂不敢睡。因更病生。佛言。
病人雖過二夜共宿無犯。有病苾芻不能自
噉。令受具者哺而方食。時受具人出行不在。
佛言。未受具者亦聽哺食。若無此人。雖大苾
芻自取而哺。時諸苾芻於日月光下不敢睡
眠。佛言。日月之光非所避物。臥時無犯。如佛
所制。苾芻。不得與未受具人過二夜宿。時諸
苾芻過二夜已驅出寺外。被賊惡獸及蚊蟻
等之所損傷。佛言。不應遣彼令出寺外。時諸
苾芻遣出檐外。佛言。不應驅出檐外。應離房
門勢分令其止宿。時有苾芻畜一求寂。夜令
出宿。有罪惡苾芻從外來至。問求寂曰。汝於
今夜何處當宿。答言。於門屋下。時彼師主聞
其語聲。問言。彼説何事。弟子具答。師主聞已
喚入房中一處止宿。自便通夜。或行或坐以
徹天明時弟子門人共來參問。不審鄔波馱
耶宿夜以來。起居輕利氣力安不。答曰。不安。
問言。何故。是時師主具以事答。弟子聞已
白師主曰。師豈不聞。如佛所言有二種事方
成大人。一者知是不可爲事即不應爲。二者
已爲其事即不應捨可令究竟。師既愍彼求
寂已爲攝養。當存終始。豈得辭勞。師聞便默。
諸苾芻聞以縁白佛。佛言。若有如此罪惡
人來。能驅擯者應共斥逐。若不可者應將求
寂往餘寺中。若於夏内安居已後。有惡苾芻
來寺中者。時彼師主應與求寂同房而宿。以
至夏終。勿致疑惑。至夏罷已能驅逐者可擯
斥之。若不可者應將求寂別詣餘寺。時有衆
多苾芻。隨路而去并將求寂。過二夜已便令
出宿。遂被惡獸之所傷害。以縁白佛。佛言。不
應令出。應分苾芻以爲二處。隨夜未滿共宿
無犯。時諸求寂夜起之時於路睡著。苾芻棄
之而去。亦被傷害。佛言。不應棄去。應令在
前。時彼求寂於小食時從索飮食。苾芻不與。
佛言。應與。至午還索。苾芻報曰。已與朝
因何更索。遂不與食。佛言。少年火盛。更可與
食。又與未具隨伴道行。苾芻相告曰。如佛所
制。過二夜已不許與未圓具者同宿。彼便警
覺通夜不眠。遂生勞倦。佛言應護明相。不假
通宵。時諸苾芻猶尚疲勞。佛言如在行路通
夜應眠。勿生疑惑。時鄔波難陀有二求寂。一
利刺。二名長大。與此二弟子過二夜宿。
諸苾芻見告言。具壽。佛制不許二夜共宿。仁
今何意故違佛語。當可改之。鄔波難陀曰。此
第二夜與第三夜有何異相。又第三夜豈可
飮酒食葱蒜耶。時有少欲苾芻。聞是語已便
生嫌賤。云何苾芻不奉佛教。世尊不聽過二
夜與未受具人同室宿。而故違聖教。與之同
宿。即以此縁具白世尊。世尊。集衆問答虚實。
乃至我觀十利。爲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

若復苾芻與未近圓人同室宿。過二夜者波
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鄔波難陀。餘義如上。有二圓
具。謂苾芻苾芻尼。餘非圓具謂求寂等。餘義
可解。室有四種。一總覆總障。如諸房舍及客
堂樓觀等。上總遍覆四壁皆遮。二總覆多障。
於四壁少安窓戸。三多覆總障。即四面舍。於
四邊安壁。中間竪柱。四檐内入。或低或平。四
多覆多障。謂三面舍。於四面舍無其一邊。若
半障半覆。或多覆少障。或檐際等。並皆無犯。
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纒」
不捨惡見違諫學處第五十五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有苾芻名
曰無相。自生惡見作如是語。如佛所説障礙
之法不應習行。我知此法習行之時非是障
礙。時有衆多苾芻。聞是語已往白世尊。世尊
告曰。汝等苾芻衆。應與彼無相苾芻。作別諫
事。若復更有如斯等類。應如是作。往至其所
而告之曰。汝無相莫作是語。如佛所説障礙
之法不應習行。我知此法習行之時非是障
礙。汝莫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汝無相。世尊
不説障礙法非障礙法。以種種方便説是障
礙法。若習行者定是障礙法。無相。汝今應捨
如是惡見。如是應諫。諸苾芻奉教而去。至無
相所。如佛所教諫誨之時。於其惡見固執不
捨。作如是語。我説是實餘皆虚妄。時諸苾芻
見諫不隨。便詣佛所作如是語。大徳。我已如
佛所教別諫無相。諫誨之時彼於惡見固執
不捨。乃至廣説。佛言汝諸苾芻。應作白四羯
磨諫彼苾芻。應如是作。鳴槌集衆。衆既集
已。令一苾芻作白羯磨。應如是作。大徳僧伽
聽。此無相苾芻自生惡見作如是語。如佛所
説障礙之法。不應習行。我知此法習行之時
非是障礙。時諸苾芻爲作別諫。別諫之時。所
有惡見堅執其事不肯棄捨。云我説是實餘
皆虚妄。若僧時聽者。僧伽應許。僧伽
今與汝無相苾芻。作白四羯磨開曉其事。汝
無相莫作是語。如佛所説障礙之法不應習
行。我知此法習行之時非障礙法。莫謗世尊。
謗世尊者不善。汝無相世尊以種種方便説
欲。是障礙法。若習行者定爲障礙。汝無相當
捨如是惡見。白如是。次作羯磨。應准白成。時
諸苾芻作白羯磨。開諫之時無相苾芻所有
惡見堅執不捨。云此事是實餘皆虚妄。時諸
苾芻見其不改。即以不隨諫事具白世尊。世
尊告曰。諸苾芻應與無相苾芻作不捨惡見
捨置羯磨。應如是作。餘亦如是。鳴槌集衆等。
令一苾芻作白羯磨
大徳僧伽聽。此無相苾芻自生惡見。廣説如
前。乃至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伽今
與無相苾芻作不捨惡見捨置羯磨。乃至此
無相苾芻如是惡見未捨已來。衆僧不應共
語共説。可惡極惡如旃荼羅。白如是。次作羯
磨。應准白成。時諸苾芻雖與無相作捨置羯
磨。然彼惡見堅執不捨。時諸苾芻以縁白佛。
佛集僧衆問無相曰。汝實作此語。如佛所説
障礙之法。我知非障礙。習行之時不爲障礙。
白佛言。實爾大徳。世尊種種呵責廣如前説。
乃至我觀十利。爲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
説。若復苾芻作如是語。我知佛所説法欲是
障礙者。習行之時非是障礙。諸苾芻應語彼
苾芻言。汝莫作是語。我知佛所説欲是障礙
法者。習行之時非是障礙。汝莫謗世尊。謗世
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語。世尊以無量門於
諸欲法説爲障礙。汝可棄捨如是惡見。諸苾
芻如是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應可再三慇
懃正諫。隨教應詰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
捨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是無相。餘義如上。作如是語
者説其事也。我知佛所説法者。謂如來應正
等覺。法謂佛説或聲聞説。説是障礙義。障
礙法者。謂四他勝及衆教二不定。三十捨墮。
九十一墮。四別悔衆學法。習行之時非障礙
者。謂不能障沙門聖果。謗者謂出非理言。不
善者招惡異熟。諸苾芻見是語時應作別諫。
若不捨者作羯磨諫。乃至結竟。廣説如前。此
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作如是語。我知佛
所説等。諸苾芻見是語時應作別諫。捨者善。
若不捨者得惡作罪。羯磨諫時。若作白時及
初二羯磨。若不捨者皆惡作罪。若三羯磨竟
時。便得墮罪。若作非法等羯磨者。彼無有犯。
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

隨捨置人學處第五十六
時無相苾芻得捨置羯磨。往鄔波難陀處啼
泣而住。鄔波難陀告言。具壽無相。何故啼泣。
報言諸黒鉢者爲我作捨置羯磨。鄔波難陀
曰。設與城邑聚落及三界有情作捨置羯磨
者。豈城邑等而非有耶。且勿憂惱當求懺謝。
如是教已便共言説。受用衣食同室而臥。時
少欲苾芻見是事已共生嫌賤。云何苾芻知
彼苾芻是惡見人。衆與羯磨未行隨法。而與
言談爲同住事。即以此縁具白世尊。世尊集
衆問其虚實。種種呵責。乃至我觀十利。爲諸
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知如是語人未爲隨法不捨惡見。
共爲言説共住受用同室而宿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鄔波難陀。餘義如上。如是語
人者謂是無相。未爲隨順法者。未作隨順懺
摩之法。不捨惡見共爲言説等者。謂作教授
依止等事。於四室中同宿天明。結罪如上。此
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知如是語人未作
隨法。爲言論共住等事。便得墮罪。若彼身病
看侍無犯。或共同居令捨惡見。此亦無犯。又
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纒
攝受惡見不捨求寂學處第五十七
佛在室羅伐城住逝多林給孤獨園。時鄔波
難陀有二求寂。一名利刺。二名長大。時有異
處衆多苾芻來至其所。與二求寂以爲共住。
言戲掉擧身相摩觸。時諸苾芻後生懊悔。便
自剋責所犯之罪。應責心者責心而悔。應對
説者對説而除。發勇猛心起決定意。斷諸煩
惱證阿羅漢。獲大神通。後於異時彼二求寂
林中採花。於虚空中見彼苾芻乘空而至。遂
遙問曰。仁等是誰苾芻。答言我是某甲。彼二
報曰。仁等豈不昔與我等而爲共住。言戲掉
擧身相摩觸作諸罪業。云何於今獲増上證。
彼便答曰。此事實爾。然我後時情生懊悔。深
自剋責所犯之罪。如前具説。乃至獲得
果。求寂聞已便作是念。此諸苾芻昔與我等。
共作如是如是非法之事。云何於今得増上
果。以此因縁我知佛所説法。云習諸欲是障
礙者此非障礙。具以此事告諸苾芻。時少欲
者聞是語已不嫌不喜。具以其事往白世尊。
世尊爾時告諸苾芻。此二求寂所言非理。汝
等應可作別諫法而開曉之。若有餘人作斯事
者。亦如是諫。告言。汝利刺長大莫作是語。我
知佛所説法欲是障礙者此非是障。勿作是語
謗𧶠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語。佛
以種種方便説行諸欲。是障礙法。汝今二人
當捨惡見。時諸苾芻奉佛教已。往二求寂所
如佛所教曉喩其事。如是諫時彼二求寂。所
有惡見堅執不捨。作如是語。此事是實餘皆
虚妄。時諸苾芻即以此縁具白世尊。我等奉
教別諫彼二求寂時。彼之惡見堅執不捨。而云
我説是實餘皆虚妄。佛言汝諸苾芻。應作白
四羯磨諫二求寂。如是應作。鳴槌集衆。衆既
集已。令二求寂離聞處在見處。應令一人作
白羯磨。應如是作
大徳僧伽聽。此利刺長大二求寂。自起如是
惡見作如是語。我知佛所説法欲是障礙者。
此非是障。苾芻與作別諫之時。彼二惡見堅
執不捨。作如是語。此事是實餘皆虚妄。若僧
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今與彼二人。
作白四羯磨曉喩其事。汝等二人莫作是語。
如佛所説障礙之法不應習行。我知此法習
行之時非是障礙。莫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
世尊不作是説。世尊以種種方便説欲是障
礙法。若習行者定爲障礙。汝之二人當捨如
是惡見。此是其白。一苾芻向二人所報言。
衆僧與汝作白四羯磨。已作白竟。汝今應捨
惡見。若捨者善。若不捨者彼苾芻應還衆中。
告言惡見不捨。次作羯磨。大徳僧伽聽。准白
應作。乃至初羯磨了。如前令問。若不捨者還
報衆知。次作第二第三了時。亦如前問。如是
應作。時諸苾芻奉佛教已。喚彼二人爲作白
四羯磨曉喩之時。彼於惡見堅執不捨云此
事是實餘皆虚妄。時諸苾芻即以此縁具白
世尊。我等已作白四羯磨諫彼二人。彼於惡
見堅執不捨。云此事是實餘皆虚妄。佛言汝
等苾芻應與彼二求寂作不捨惡見擯羯磨。如
是應作。鳴槌集衆。衆既集已。令一苾芻作白
羯磨。大徳僧伽聽。彼利刺長大二求寂。自起
惡見如前廣説。僧伽爲作別諫。及白四羯磨
曉喩之時。堅執不捨。云此事是實餘皆虚妄。
僧時到*聽者。僧伽應許。僧伽今與此二
人。作不捨惡見擯羯磨。應告之曰。汝等二人
從今已去。不得更云如來應正等覺是我大
師。亦復不應隨苾芻後同一道行。如餘求寂
與大苾芻二夜同室宿。汝今無是事。汝愚癡
人今可滅去。白如是。應一苾芻向二人所報
言。衆今與汝二人作白四擯羯磨。已作白訖。
汝等應捨如是惡見。若捨者善。若不捨者還
至衆中具告其事。廣説如上。次應與作羯磨。
准白應爲。作一番訖還令苾芻向彼陳説。衆
已與汝作初羯磨訖。應捨惡見。廣説如上。
乃至第三羯磨竟。結文准作。諸苾芻白佛言。
大徳。應如是作。時諸苾芻承佛教已。喚二求
寂爲作驅擯羯磨已。惡見不捨。便往鄔波難
陀所啼泣而住。鄔波難陀問曰。汝二具壽何
汝啼泣。答言諸黒鉢者已爲我等作擯羯磨。
今欲如何。鄔波難陀曰。若彼爲諸村坊城邑
乃至三界。作擯羯磨。豈村坊等而非有耶。汝
勿憂惱。當就懺摩。便受彼二供給供養。言談
同宿。少欲苾芻見是事已。生嫌賤心作如是
語。云何苾芻具知如是惡見求寂大衆與作
擯羯磨已。受彼供承言談同宿。即以此縁具
白世尊。世尊集衆問鄔波難陀。廣説如上。乃
至我觀十利。爲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説」
若復苾芻見有求寂作如是語。我知佛所説
法欲是障礙法者。習行之時非是障礙。諸苾
芻應語彼求寂言汝莫作是語。我知佛所説
欲是障礙法者。習行之時非是障礙。汝莫
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語。世
尊以無量門於諸欲法説爲障礙。汝可棄捨
如是惡見。諸苾芻語彼求寂時。捨此事者
善。若不捨者乃至二三。隨正應諫。隨正應
教令捨是事。捨者善。若不捨者諸苾芻應
語彼求寂言。汝從今已去。不&T028935;説言如來
應正等覺是我大師。若有尊宿及同梵行者。
不應隨行。如餘求寂得與苾芻二夜同宿。汝
今無是事。汝愚癡人可速滅去。若苾芻知
是被擯求寂。而攝受饒益同室宿者。波逸
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鄔波難陀。餘義如上。有求寂
者謂利刺長大。佛者謂如來應正等覺。説者
開導義。法者若佛説若聲聞説。欲是障礙者。
謂是五欲。習行者謂作其事。非是障礙者。謂
不能障沙門聖果。苾芻者謂此法中人。語彼
求寂等者。述其惡見。與作別諫及與衆諫。若
不捨者應擯羯磨語言。汝從今已去廣説其
事。是不應作共行同宿。汝是癡人可速滅去。
若苾芻者謂鄔波難陀。知者或自知或從他
聞。攝受者與作依止。饒益者謂給衣食。同室
者。四種室中與其同宿。結罪同前。此中犯相
其事云何。若苾芻知是彼擯求寂。乃至同室
宿者。波逸底迦
若是親族或時帶病。若復令彼冀捨惡見。雖
權攝受並皆無犯。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
癡狂心亂痛惱所纒
著不壞色衣學處第五十八
佛在王舍城住竹林園。時此城中有二龍王。
一名祇利。一名跋窶。由此二龍威神力故。於
王舍城有五百温泉及諸池沼。常流不絶。時
降甘雨五穀熟成。爾時世尊調伏難陀鄔波
難陀二龍王已。此二龍王毎於月八日十五
日二十三日月盡日。從大海出昇妙高峯。來
詣佛所爲欲供養及聽法故。時祇利跋窶二
龍王。見難陀鄔波難陀來至佛所而申供養。
自相謂曰。此二龍王毎月於四齋日。遠從餘
處來至此城。承事世尊并聞妙法。我等云何
在此城中不申禮敬。我今宜往供養世尊。是
時二龍王來詣佛所。禮雙足已在一面坐。爾
時世尊爲彼二龍宣説法要。令歸三寶受五
學處。從此已後身及貲財並皆増盛。既増盛
已即共議曰。我等宜可往大海中。隨廣博處
而爲居止。作是議已往詣佛所。致敬既畢在
一面坐。白佛言。大徳。我從世尊受歸戒已。身
及資財並皆増盛。若大悲世尊哀憐許者。我
等今欲往大海中隨寛而住。佛見請已告二
龍曰。影勝大王是國之主。汝等欲去宜可白
知。時二龍王辭佛而去。便相謂曰。如佛所言
似不容許。便依舊住。然二龍王若於夜中來
見佛者。依本形状。若於晝日作長者形。後異
時中龍於晝日在世尊所聽佛説法。影勝大
王亦於彼時往竹林園。既至門所命左右曰。
汝往佛所觀有何人。時彼左右奉教而去。既
至佛所禮佛足已。見二長者在世尊處。即還
王所。白言大天。有二長者在世尊處。王作
是念。彼二長者是我國人。見我來至敢不起
耶。時影勝王欲至佛所。彼二龍王見大王來。
白世尊曰。大徳。我今先且敬法爲敬王耶。世
尊告曰。諸佛世尊及阿羅漢等咸敬於法。以
此因縁説三伽他曰
    若過去諸佛 及以未來者
    現在諸世尊 能斷一切憂
    皆共尊敬法 言説及行住
    常於一切時 尊重於正法
    是故求益者 欲希富盛樂
    應當尊敬法 常思諸佛教
時彼二龍聞佛世尊説敬法事。雖見王來而
不修敬。王既見已便作是念。此二長者是我
國人。見我來至不相敬重。便生瞋恨。至世尊
所禮雙足已在一面坐。佛知王意有瞋恚心。
別作餘言不爲説法。時影勝王請世尊曰。唯
願大師爲我説法。爾時世尊。以此因縁説伽
他曰
    若無清淨心 而懷瞋恨意
    不能解諸佛 所説微妙法
    降伏鬪諍心 及無不淨意
    能除於忿害 方解微妙法
時影勝王聞伽陀已作如是念。由二長者遂
令世尊不時爲我演説法要。便從座起禮佛
而去。命左右曰。汝可伺彼佛邊長者。辭佛去
時應告之曰。大王有教。爾等二人宜當速去。
勿居我國。于時使人奉命而往。彼二龍王既
聞妙法。禮佛而去將出竹園。使人報曰。大王
有教。爾等二人宜當速去。勿居我國。二龍聞
已便作是念。我比長夜情所樂者。今不爲勞
而能遂願。即起密雲降注洪雨。從諸渠澗次
入江河。展轉隨流至于大海。身及資財轉更
増盛。龍去之後。王舍城側五百温泉並皆枯
涸。於時時中不降甘雨。五穀不成人懷憂慼。
時影勝王見此事已便作是念。王舍城内有
二龍王。一名山二名勝。常居此城。由彼威力
能令五百温泉及諸池沼常流不絶。於時時中
毎降甘澤。五穀熟成無所乏少。忽於今時温
泉池沼並皆乾竭。多時無雨五穀不成。豈二
龍王而命過耶。或復逃竄向餘方國。或呪龍
者之所攝持。成金翅鳥王之所噉食。然佛世
尊具一切智無不觀察。我今宜往問彼所由。
時影勝王往竹林中。禮佛足已在一面坐。白
佛言。大徳。有二龍王在此城住。具述威力盛
衰所由。不委今時居止何處。爾時世尊告影
勝王曰。大王當知。非彼二龍身死命過。乃至
無金翅所食。然是大王自爲驅擯。王曰我
曾不憶與彼相見。況驅擯乎。世尊告曰。我爲
大王憶驅擯事。王豈不憶。曾於一時來至我
所。見二長者在我邊坐。大王于時共作何語。
影勝白佛言。世尊。我不共語。遣使留言報二
長者。勿居我國。佛言彼二長者即是龍王。化
作人身來聽法要。王曰彼二龍王今向何處。
佛言往大海中。王聞語已便帶憂色而白佛
言。大徳。我之國界將衰損耶。佛言王之國界
未至衰損。然可愧謝彼二龍王。王曰彼在海
中我住城邑。既不相見。求謝無由。佛言毎於
四齋日來至我所而申禮敬。王至此日宜可
自來。我指示之當申懺謝。王曰我懺謝時爲
禮彼足耶。佛言不應禮足。宜申右手告龍王。
曰。願容恕我勿恨前言。彼二龍王自當容
忍。後於異時至褒灑陀日。彼二龍王來至佛
所。禮佛足已在一面坐。其影勝王。亦於是日
來禮佛足一面而坐。爾時世尊即便現相示其
處所。此是二大龍王。時影勝王便舒右手告
二龍曰。龍王。於我願見懺摩。龍王報曰。懺摩
大王。王曰若容恕者。願還來此住我國中。二
龍告曰。我從此處至大海已。身及資財非常
廣大。若來此者無處相容。王曰若如是者當
失我國。龍曰唯願大王勿憂失國。可於城外
造二神堂。一名祇利龍神堂。二名跋窶龍神
堂。我令眷屬住此堂中。六月一時盛興大會。
我等自來觀王國土不令闕乏。王曰善。當如
是作。時影勝王即於城外林泉之所造二神
堂。毎年二時至節會日。遍六大城所有諸人
並皆雲集。曾於一時至節會日。有南方樂者
來至王城。時彼樂人自相謂曰。我等作何方
便得使衆人情生歡愛。多獲財利以自供身。
時有一人作如是議。若説大人殊勝行迹。可
使衆人情生歡愛多獲財物。諸人報曰。若如
是者世間殊勝無過於佛。一切有情共所欽
敬。我若讃歎攝引衆人。因此得財永無闕乏。
時彼樂人倶共往詣六衆之所。禮足而白。唯
願聖者爲我宣説。如佛往昔爲菩薩時。在覩
史天宮將欲下生贍部洲内。作四種觀察。欲
界六天隨應作事咸皆爲作。降神母腹及誕
生時。漸至童年出門遊觀。見老病死等。遂
林中苦行六年。將爲無益道成正覺普濟
群迷。如是等縁願皆爲説。六衆報曰。汝等聞
此欲何所爲。樂人告曰。我欲修入管絃緝爲
歌曲。時鄔陀夷聞已告曰。癡人。汝將我佛法
勝事奏入絃歌。汝可即行。不能爲説。時諸樂
人默然捨去。詣尼寺中至吐羅難陀一芻
尼處。禮而告曰。唯願聖者爲我宣説。如佛往
昔爲菩薩時。在覩史天上來此下生。乃至普
濟群迷。願爲我説。吐羅難陀聞而告曰。汝樂
聞此欲作何事。樂人答曰。我今欲取其事奏
入管絃欲爲舞曲。尼便報曰。共作要契方可
爲陳。汝若與我餅果直者。當爲汝説。樂人曰。
此是小事必當奉與。其吐羅難陀尼具足多
聞善閑三藏。即爲宣説始從生位終至菩提。
樂人聞已咸取其事修入絃歌。樂人于時共
相告曰。此之勝事令信敬人情發歡喜。作何
方便令不信者亦起歡心。我當一時倶呈兩
伎。令信不信咸唱善哉。遂即遍覓希奇還入
僧寺。見闡陀苾芻飽食已訖復捨威儀。忽有
施主持妙飮食來與闡陀。于時闡陀情希更
食。洗手受已往鄔陀夷所。其鄔陀夷食尚未
起。即對其前蹲踞而住。作如是語。大徳鄔
陀夷存念。我苾芻闡陀已足食訖。復得如是
美好飮食。今欲更食。願與我作餘食法時鄔
陀夷取兩三口食已。告曰去此是汝食隨意餐
噉。時彼樂人見斯事已便作是念。此好縁由。
我若作者能令不信之輩亦發歡心。即便往
彼作樂之處。手振鼗鼓廣集諸人作衆伎樂。
始從菩薩覩史天下迄至普濟群迷。並悉奏
入管絃盛爲舞樂。敬信之類生希有心。皆云
奇哉。樂人善爲歌唱多贈錢賄。有異常倫。于
時樂者復更思惟。不信之人終須汲引。遂令
一人作闡陀形。復遣一人作鄔陀夷状。却坐
而食。其闡陀形者。即以瓦椀盛灰滿中上置
沙糖。至鄔陀夷處蹲踞而住。報言大徳鄔陀
夷存念。我闌陀苾芻已飽足食。復得如是
美好飮食。情希更食。願與我作餘食之法。時
鄔陀夷樂人取沙糖食。便以灰椀覆彼頭上。
告云此是汝物隨意飡噉。時不信人見其希
有。並皆大笑唱言美樂。多遺珍財。時諸看人
戲散之後。隨所至處如前次第話向餘人。六
衆苾芻展轉聞説共相議曰。無識倡優摸我
形状。戲場之内用作希奇。我今宜可與彼樂
兒作無益事。即相謂曰。我等宜應向姉妹邊
共憶戲事。即便至彼而告之曰。姉妹。如我世
尊。爲菩薩時所有行迹。當時有一樂者名高
臘婆。取菩薩行歌入管絃。我等雖看有憶不
憶。即便共歌。其事無有遺失。遂即往至二神
堂所。去其不遠張設戲場。青布傍遮紅禪上
覆。既布置已六衆倶來。時鄔波難陀即著俗
服。以彩疊纒頭手拍鼗鼓。自餘諸伴皆爲舞
樂。鼓聲纔發大衆雲奔。棄彼戲場皆集斯處。
時彼樂人聞音奇絶。亦並倶來觀其所爲。咸
成絶代。共相謂曰。此等爲是天。爲龍藥叉乾
闥婆等來此歌戲。各生奇異共捨資財。于時
六衆戲訖散場。所有錢財並收將去。時諸樂
人亦隨其後觀知住處。便見六衆入竹園中。
樂人在門伺看其事。時鄔陀夷出寺門外。於
其耳側尚有雌黄。樂人見之問言。向爲伎樂
豈聖者耶。答言是我故欲辱汝癡人。豈容汝
等假我威光以爲活命。反相調弄。作我形儀
對衆人前以當訶笑。若汝去處我必隨行。令
汝長時一無所獲。我等不將戲具借覓權充。
汝等&T016254;持諸事辛苦。見是語已樂人請曰。唯
願聖者恕我一愆。鄔陀夷曰。若汝得財悉當
與我。共爲盟要即我不隨行。樂人議曰。我若
不與相惱未休。是故今時得者皆與。遂還本
處咸共憂愁。彼有知識來問之曰。仁等何因
各懷憂色。答曰我今被罰。豈得不憂。問曰是
誰。答言釋子。問言何意。即以上事具悉告知。
時彼知識倶生嫌賤。云何苾芻著俗白衣躬
爲伎弄。雖諸樂人並不免輸物。時諸苾芻聞
是語已具白世尊。世尊爾時集苾芻衆。如俗
譏嫌問知虚實。乃至我觀十利。爲諸苾芻制
其學處應如是説。若復苾芻得新衣。當作三
種染壞色。若青若泥若赤。隨一而壞。若不作
三種壞色而受用者。波逸底迦。若復苾芻者
謂六衆也。餘義如上。新衣者有二種新。一謂
衣體是新。二謂新從他得。此中新者謂是新
衣。衣有七種。具如上説。青者謂青色。泥者謂
赤石。赤者謂樹赤皮。染壞色者謂壞其白色。
若不染壞而受用者。得罪同前。此中犯相其
事云何。若諸苾芻得新衣。於三種色中不隨
一而壞者。皆得墮罪。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
癡狂心亂痛惱所纒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三十九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四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捉寶學處第五十九
爾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於日初分執
持衣鉢。下鷲峯山入城乞食。將尊者阿難陀
以爲侍者。于時遇天大雨水蕩崖崩。見劫初
人所安伏藏光色晃耀。世尊告阿難陀曰。汝
應觀此。是大黒蛇是大害毒。阿難陀曰。是可
畏毒。作是語時。去斯不遠有一貧人。常採根
果以自活命。聞稱毒聲便生是念。我試往觀。
所云害毒其状如何。勿令於夜蜇害於我。既
至其所見是伏藏光彩外發。于時貧人見已欣
喜竊生是念。願此毒蛇恒*蜇於我。父母妻子
所有眷屬。亦不辭痛。遂將葉蓋。細細持歸漸
興宅舍。以供衣食。共諸親族隨意受用。便大
富盛。時未生怨殺父自立。便令使者遍觀國
邑誰有多財。時彼使人見得伏藏者。舍宅昌
熾衣食豐盈。奴婢牛羊有異常日。便問之曰。
汝於昔時貧無衣食。何故今日忽然富盛。豈
非竊得王家伏藏耶。即便執捉送至王所。王
便問曰。汝今卒富得我伏藏耶。彼便拒諱。王
曰。此違我命准法當死。所有眷屬並收繋獄。
此應斷命。時彼獄官即將其人欲往刑戮。於
其路中作如是語。阿難陀此是大黒蛇是大
害毒。阿難陀曰。是可畏毒。然王國法。將刑之
人所有語言必須反奏。見是語已即白王知。
王曰可喚將來。既至王所。王自問曰。如汝
所言有何義理。彼人具陳昔事。王於爾時於
世尊所創發信心。問彼人曰。咄男子汝信佛
語。答言大王我實深信。時王聞已涙落霑衣。
報彼人曰。此物與汝眷屬皆放。時彼男子既
得脱已喜不自勝。作如是念。我之所有富盛
家業皆由世尊之所致也。我今宜應禮世尊
足。請佛僧衆就舍而食。廣説乃至食已聞法。
即於座上見四諦法獲預流果。廣如餘説。此
是縁起尚未制戒
佛在王舍城鷲峯山。時鄔波難陀於日初分
執持衣鉢入城乞食。於路見教射人不申禮
敬。巡家漸次至教射堂中。見無師主唯有諸
徒。鄔波難陀告諸人曰。汝等學射徒費日功
未能成就。即自執弓箭在右而射。放箭皆中。
告言汝等當覓上好師匠而學技能。鄔波難陀
告已而出。時彼射師還至堂中。諸人見時不
致恭敬。問曰汝等何故傲慢異常。諸人報曰。
我廢生業欲學技能。看此形勢似空費日。師
問其故。諸人具以事答。師聞語已便往寺中
覓鄔波難陀。見已禮足作如是語。阿遮利耶
斯乃是我活命之縁。幸願慈悲勿相破壞。鄔
波難陀報言。癡人。弓射之術是我技能。汝將
活命無束脩禮。其人禮而謝曰。事已往者請
勿致責。自今已去謹隨上命。即便貨賣教射
之具。所得之物送與鄔波難陀。至射堂中憂
懷而住。親友見問。何故憂愁。彼以事答。時人
聞已便生譏議。沙門釋子所作非法。云何令
他教射之人遂至貧乏。此亦縁起尚未制戒。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