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 (No. 1440_ ) in Vol. 23

[First] [Prev]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以力勢暫奪彼衣。突吉羅
第二十六事
此是不共戒。餘四衆盡無此戒
爾時長老毘呵。秦言斷也。已斷一切生死煩
惱。故曰斷也。雖一切羅漢皆得漏盡。而本立
名。各有因縁。是故不同。毘呵比丘有好僧
伽梨直十萬錢。時有群賊欲劫其衣。到比丘
房前以手指戸。即問。何人。賊答。比丘。我等
欲得汝僧伽梨。比丘以僧伽梨著&T025464;中入四
禪。力持令不得。諸賊種種方便不能得衣。
即便相謂。今既叵得。當共伺求乞食不在。必
可如意。即如其計後來不在。即持衣去。以
是因縁失僧伽梨。夏三月過有閏。未滿八月
者。前安居已過。有閏者。律師云。不應言有閏
也。未滿八月者。云後安居。始過七月十五日。
未滿八月。從七月十六日次第六夜。聽阿練
若安居比丘處離衣宿。所以聽者。云外國賊
盜有時。此六夜中間是賊發時。是故聽也。此
衣應寄衆僧界内。若白衣舍無賊難處。至第
六夜應還取衣。若往衣所。若受餘衣。若不取
來。若不至衣所。不受餘衣。至第七日地了時。
尼薩耆波逸提。阿練若處者。去聚落五百弓。
名阿練若處。胡歩四百歩一百弓。胡歩者。以
搩爲一歩。如是四百歩一百弓。四百弓一
拘屡舍。四拘屡舍一由旬。云一拘屡舍者。四
百弓。摩竭國一拘屡舍。於北方半拘屡舍。中
國地平。是故近也。北方山陵高下。是故遠耳。
又云。中國多風。遠則不聞鼓聲。近則聞之。是
故近耳。北方少風遠聞鼓聲。是故遠也。所
以南北有遠近者。以聞鼓聲有遠近故。云拘
屡舍者。是聲名也。凡言鼓聲所及處是一拘
屡舍。律師云。此是定義
第二十七事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尼薩耆波逸提。式叉摩
尼沙彌沙彌尼突吉羅。十日未至自恣者。自
恣餘有十日在得急施衣者。若王施。若夫人
施。若王子施。大官鬪將施衆僧。有信樂心。以
物施僧。以諸貴人善心難得。又難可數見。
或有餘急因縁。是故名急施衣。若不受者。
前人功徳不成。衆僧失衣。是故聽受。若女
欲嫁時以至婿家。不自在故。今得自在。以
物施僧。若病人施。以善心故。以物施僧。令存
亡有益。如是等比。盡名急施衣。衆僧得衣。即
隨次分之。乃至衣時應畜者。從七月十六
日至八月十五日。若無功徳衣。齊是名衣時。
此一月所以名衣時。以夏安居竟檀越多致
飮食衣服供養衆僧。兼諸比丘種種執作浣
染衣服。以是因縁。此一月内有所放捨故。
名爲衣時。若有功徳衣從八月十六日至臘
月十五日。名衣時。是中犯者。若無功徳衣。
至八月十五日。是衣應捨。若作淨若受持。若
不捨不作淨不受持。至八月十六日地了時。
尼薩耆波逸提。若有功徳衣。至臘月十五日。
是衣應捨。若作淨若受持。若不捨不作淨不
受持。至臘月十六日地了時捨墮。除十日急
施衣。一切安居衣。必待自恣時分。若安居中
分。突吉羅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第五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第六
 失譯*人名今附*秦録 
第二十八事
此是不共戒。比丘得畜雨衣。比丘尼得畜浴
衣。不得畜雨衣。以尼弱劣擔持爲難。是故
不聽畜雨浴衣。畜雨浴衣凡有二事。天雨時
以障四邊於中澡浴。若天熱時亦以自障於
中澡浴。二以夏月多雨常裹三衣擔持行來。
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不聽畜。春殘一月應
求雨衣。半月應畜者。從三月十六日至四月
十五日。是春殘一月。從三月十六日至三月
盡。應求應作。若得成衣。從四月一日至十五
日應畜。畜法者。得用浴擔持行來。若不成衣
至四月十五日聽求聽作。設三月十六日
求衣。至十八日十九日成衣者。律師云。亦
得畜用察其意制。此一月内得求得畜。而
大制半月應求半月應畜。若前安居。至四月
五日應如法受持。到七月十五日。應著
一處不應畜用。若畜用者突吉羅。亦不須捨
至來年安居時。如前畜用不須更受。若後安
居。從四月一日至五月十五日。四十五日
畜。至七月十五日。應擧一處不應畜用次第
如前安居法。若閏三月。比丘不應前三月求
作雨衣。應後三月十六日應求作雨衣。若比
丘先不知有閏。前三月十六日求作雨浴衣
已竟。於其中間長。一月内不得畜用。應擧
一處。此是百一物中一事。不須與人。不須
作淨。若閏四月。前四月十六日安居。即日應
受持雨衣。至七月十五日。於其中間百二十
日常得畜以夏有閏多雨熱故。過半月畜捨
墮者。律師云。諸論師謂閏三月於前三月十
六日求作雨衣。至三月盡作衣已竟。至後三
衣便受用。至後三月盡從受來。尼薩耆波逸
提。求來作來突吉羅。是名過半月畜。是衣
應捨。波逸提罪懺懺悔過已。從四月一日便
畜用。至四月十五日。無過四月十六日。受持
次第如前法。過半月衣從求作衣來突吉羅。
於閏一月中畜一尼薩耆波逸提。設未捨衣
未悔過。從四月一日至七月十五日中間。更
不得罪。若無閏處比丘求雨浴衣往有閏處
安居。是人從求衣來作衣來。皆突吉羅。受持
衣來捨墮。有閏者。閏三月無閏處比丘。從三
月十六日求雨浴衣於有閏處是前三月。比
丘於無閏處得雨浴衣已。至有閏處。始入後
三月。於其中間長一月。未至求衣時。以非求
衣時故。從求作來突吉羅。過半月畜故。從
畜用來尼薩耆波逸提。以先有心故。比丘不
畜雨浴衣無罪。雨衣至四月十六日。能受亦
可不受無過
第二十九事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尼薩耆波逸提。三衆突
吉羅。此戒體。若物向僧。與前人説法令物自
入捨墮。物則還僧向三二一比丘突吉羅。若
比丘知是物向比丘尼僧。自求向已捨墮。向
三二一突吉羅。若比丘知檀越以物施僧。
迴向彼塔。物即入彼塔。不須還取。以福同
故。比丘作突吉羅懺。若比丘知檀越以物施
此僧者。迴向餘僧*者。物入此餘僧*者。不
須還取。以僧*者同故。比丘作突吉羅懺。若
比丘知檀越以自恣臘與此衆僧。迴向餘僧。
自恣物應還與此僧。以自恣物所屬異故。比
丘作突吉羅懺。若不還此僧。計錢成罪。面門
臘亦如是。若比丘知物向一人。迴向餘人。應
還取。此物已歸此物主。作突吉羅。懺若不還
彼物。計錢成罪
第三十事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尼薩耆波逸提。畢陵迦
婆蹉弟子。有殘不淨酥油蜜石蜜。殘宿而
食。惡捉不受内宿。佛先但制五正食似食。未
制七日藥。凡不受内宿等。盡是先作也此
戒體。若病比丘須七日藥。自無淨人求倩難
得。應自從淨人手受。從比丘口受已。隨著一
處。七日内自取而食。若病重口不受亦得服。
設看病比丘手受口受。亦成受法。設受已淨
人若觸更受。若即日受。若以不受藥墮中。
應還更受。若受藥已經二日三日。有藥入中。
應還更受。更從一日作始次第七日。若藥衆
多。不知何者是受何者不受。應更手受口受
然後服之。若六日七日異病比丘。不得復受
經七日。此藥至七日。此藥應作淨若與
人若服。若不作淨不與人不服。至八日地了
時。尼薩耆波逸提。若不病人七日藥得。於
淨人邊作淨已。得共一處隨時受食。若自受
已經宿取食。犯殘宿食戒。作波逸提懺。此
四種藥。日中後一切時食無過。若以時藥終
身藥。助成七日藥。作七日藥服無過。以七
日藥勢力多故。又助成七日藥故。如以*酥煮
肉。此*酥肉汁得作。七日藥服。如石蜜或時
藥。或以終身藥已成石蜜。得作七日藥服。
如是或以時藥或七日藥。以成終身藥。作終
身藥服無過。或以終身藥。或以七日藥。以成
時藥。作時藥服。隨勢力多故。相助成故。若分
數勢力等者。隨名取定。如石蜜丸。雖勢力
等以名定作七日藥服。如五石散。隨石作
名。作終身藥服。如是若勢力多者。隨力作名。
若力等者。隨名定藥。三十事竟
九十事初戒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或有妄語入波羅夷。實無過人法。説有過人
法故。或有妄語。入僧伽婆尸沙。以無根法。謗
他比丘故。或有妄語。入偸蘭遮。如説過人法
不滿。以無根法謗他不滿。或有妄語。入波
逸提。如無根僧。殘謗他故。如此九十事中種
種妄語。是謂妄語入波逸提。或有妄語入突
吉羅。如三衆妄語。或有妄語無罪。如先作
如在家無師僧本破戒還作比丘。或有七事
以成妄語。一先作妄語意。二發口妄語。三
妄語已説是妄語。四異見。五異欲六異忍。
七異知。復有四事以成妄語。一異見後三事
如前或有三事以成妄語。一先作妄語意。二
設言妄語。三妄語已説是妄語。若比丘不見
事言見。波逸提。若見言不見。若見謂不見。
語他言見。若不見謂見。語他言不見。若見
已疑。爲見不見。語他言不見。若不見疑。爲
見不見。語他言見。以是心想故。皆波逸提。
聞覺知亦如是。一切隨心想説無犯。見聞覺
知。以眼爲見。以耳爲聞。鼻舌身爲覺。意根爲
知。以三根性利力用偏多。各分爲名。三根性
鈍。力用處少。總名爲覺。復次三根能遠取境
界各分爲名。三根近取境界。故合爲名。若
使妄語。若書信妄語。盡突吉羅。若先無心
妄語。誤亂失口妄語。盡突吉羅。若説法義論。
若傳人語。若凡説一切是非。莫自攝爲是。常
令推寄有本。則無過也。若狂心亂心病壞心
無犯。或有妄語不兩舌者。如旋風土鬼來至
我所。自言持戒清淨婬欲不起。如自稱過人
法。前人不聞不受。重偸蘭。若欲以無根法
謗他。先向同意説。某甲比丘犯如是罪。與
我相助。重偸蘭。如破僧相助僧殘。未滿者偸

九十事第二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説本生因縁者。一以證輕毀過罪故。二息誹
謗故。若不説本生。外道當言。瞿曇沙門無宿
命通。三以成十二部經故。此是本生也。佛用
願智以知過去。問曰。願智宿命智有何差別。
答曰。宿命智知過去。願智知三世。宿命智
知有漏。願智二倶兼知。宿命智知自身過
去。願智自他兼知。宿命智一身二身次第
得知。願智一念超知百劫。古時畜生所以
能語。今時畜生所以不語。謂劫初時先有
人天未有三惡。初有三惡。盡從人天中來。以
宿習近故。是以能語。今時畜生。多從三惡
道中來。是以不語。是中犯者。有八種。謂一
種姓二伎三作四犯五病六想七煩惱八
罵。以此八種輕比丘者。若以種*伎作三事。
輕毀刹利婆羅門估客子三種人者突吉羅。
以此三事輕毀餘人者盡波逸提。以餘五事
輕毀刹利乃至栴陀羅波逸提。若以八事現
前輕毀波逸提。屏處輕毀突吉羅。若以八
事輕毀比丘尼突吉羅。以此八事輕毀三衆
突吉羅。以此八事。輕毀狂心亂心病壞心
在家無師僧越濟人一切在家人聾人。盡突
吉羅。六罪人亦突吉羅。若前人有此八事
輕毀者波逸提。若無八事但爲惱故輕毀突
吉羅。若遣使書信突吉羅。若以八事輕毀
言。汝有此八事。皆不應出家法。如是語故
波逸提。若直以八事輕毀突吉羅。除此八事
以餘輕毀者。設言。汝多食多眠多談語。用
出家受戒爲。突吉羅。此戒體。若聞者波逸
提。不聞者突吉羅。凡設有先出家而後癩病
者。一切僧事故得共作。若食時莫令坐衆

九十事第三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是中犯者。有八種。一種二*伎三作四犯五病
六*想七煩惱八罵。是八事皆用五事。如是
名如是性如是種如是作如是相。此八事中
三事種*伎作。傳向刹利婆羅門估客子比丘。
突吉羅。以此三事傳向餘比丘波逸提。若以
五事傳向一比丘波逸提。若以八事傳向四
衆突吉羅。傳向在家無師僧。若遣使書信。
狂心亂心病壞心聾越濟人六罪人一切在家
人。盡突吉羅。以五事者。若比丘傳此比丘
語向彼比丘説。乃至言。彼説汝是惡罵人用
出家受戒爲。即問。彼是誰耶。答言。某姓。某
姓是誰。答言。某種。某種是誰。答言。某作。某
作是誰。答言。某相。若彼聞者波逸提。不聞突
吉羅。所以次第五種者。以同名同姓等多故。
宜次第定之。或有兩舌。非妄語非惡口。如
一比丘傳此比丘語向彼説。當實説故非妄
語。軟語説故非惡口。以分離心故名兩舌。
或有兩舌。是妄語非惡口。如一比丘傳此比
丘語向彼比丘説。以別離心故是兩舌。以妄
説故是妄語。以軟語説故非惡口。或兩舌是
惡口非妄語。如一比丘傳此比丘語向彼比
丘説。以別離心故是兩舌。以麁語説故是惡
口。當實説故非妄語。或有兩舌。是妄語是
惡口。如一比丘傳此比丘語向彼比丘説。以
別離心故是兩舌。以妄説故是妄語。以惡聲
説故是惡口。妄語惡口作四句亦如是。
是解已更説波逸提突吉羅。解者。應言聞已
更説。若聞者波逸提。不聞突吉羅。二種罵
突吉羅。在家人罵者。説俗中種種不清淨。
出家人罵者。直説出家中不如法事除此八
事更以餘事者。云汝是多眠多食人戲笑人。
用出家受戒爲。突吉羅。若言汝欺誑人多情
詐人。如是傳向比丘者。聞則突吉羅。不聞
亦突吉羅。若不傳彼此語。但二邊説令離散
者突吉羅
九十事第四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是人有五種。一者舊人。二者客人。三者受
欲人。四者説羯磨人。五者見羯磨人。是中
犯者。若舊比丘。於相言諍中相言諍想。如
法滅已如法滅想。還更發起波逸提。相言諍
中相助諍想。如法滅已如法滅想。還更發起
波逸提。相言諍中犯罪諍想常所行諍想亦
如是。如相言諍有四句。相助諍犯罪諍常所
行諍亦各有四句。凡十六句。此諸句中各得
波逸提。如舊比丘於四諍中作十六句。客人
受欲人説羯磨人見羯磨人。亦於四諍中各
有十六句。凡五人八十句。一一句中各得波
逸提。若舊比丘。於相言諍中如法滅已如法
滅想。還更發起波逸提。如法滅中不如法滅
想。還更發起波逸提。如法滅。中生疑。還
更發起波逸提。如相言諍有三句。句句中得
波逸提。相助諍犯罪諍常所行諍。亦各有三
句。有十二句。如舊比丘。客比丘受欲。比丘説
羯磨比丘見羯磨比丘。亦各十二句。凡六十
句。一一句中波逸提。若舊比丘。於相言諍法
不如法滅想。還更發起突吉羅。如法滅諍中
生疑。還更發起突吉羅。如相言諍有二句。
餘三諍亦各有二句。凡八句。餘四人亦有八
句。凡四十句。一一句中突吉羅。若舊比丘。於
相言諍法。不如法滅中不如法滅想。還更
發起不犯。如相言諍作一句。餘三諍亦各有
一句。如舊比丘於四諍中各作四句。餘四比
丘亦各有四句。凡二十句。一一句中不犯。
此戒體。不問羯磨不羯磨。但僧和合如法作
已。後還發起。不問衆中屏處。盡波逸提。
若是僧制不入佛法。還更發起突吉羅。若非
佛法非僧法。人和合作已。作非法心。還更發
起無罪。除五種人。外來與欲比丘盡同
九十事第五
此是不共戒。比丘尼與男子説法。過五六語。
突吉羅。二男子不犯。式叉摩尼沙彌尼亦突
吉羅。沙彌與女人説法過五六語。亦突吉羅。
女者。能受婬欲者。若石女若小女未堪任作
婬欲者突吉羅。五六語者。五種語名。色陰
無常受想行識無常。此五語無犯。若過五語
波逸提。六語名。眼無常耳鼻身意無常。是
名五六語。若過五六語波逸提。有智男子
者。謂解人情語言意趣向。可作證明者。要
是相解語言。若方類不同者一切不聽。男子
必是白衣。一切出家人亦不得。以事同故。
正使衆僧集會。若有女人若多若少。無有智
男子。不得爲説。得爲尼説法。一切尼衆。以教
誡法故無過。若比丘以爲女人説法過五六
語波逸提。即先坐處無有智男子。更有異女
人來復爲説法。先女人亦在中坐二倶聞法。
設説法已從坐起去。道中更爲異女人説法。
先女人亦倶聞法。若爲女人説法過五六語
已。入餘處更爲女人説法。先女人亦在
立聽。若在餘屏處聽。二倶聞法。此三處説
法。皆於先女人邊得罪。先女人已過五六語。
後爲餘女人説法。亦同聞法。以先因縁故。若
初語時。語語波逸提。若不知前女人在中者
不犯。若經説。事事波逸提。若偈説偈偈波逸
提。偈者。三十二字。或三十字。或二十字。若
轉經者。亦事事波逸提。不犯者。若説布施福
報呪願若問而答。若受五戒八戒。若唄若
説世間常事突吉羅
九十事第六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爲諸比丘結戒者。爲異外道故。爲師與弟子
差別故。爲分別言語令分了故。爲依實義
不貴音聲故。未受具戒人者。除比丘比丘尼
餘一切人。是此戒體。以句法教未受具戒
人得罪。句法有二種。一足句。二不足句。足句
者。律師云。同句。若師誦長句。弟子亦誦長
句。是名同句。是中犯者。若師隨聲高下誦長
句授弟子。弟子與師齊聲誦長句者。得波逸
提。若誦短句齊聲同誦波逸提。若師誦長
句弟子誦短句。若齊聲者突吉羅。若師誦短
句弟子誦長句。齊聲誦者突吉羅。不犯者。
若師誦已弟子後誦。不令聲合。不問同與不
同句。一切不犯。義正在同句齊聲。得波逸
提。若句不同齊聲者突吉羅。但令聲有前後。
一切無犯。若二人倶經利並誦無犯。不得
合唄。若比丘無處受誦。乃至得從沙彌尼受
法。但求好持戒重徳人。作伴證明耳。亦得
從白衣受法。但不得稱阿闍梨。如是展轉
皆得受法。但消息令不失威儀。足味不足味
足字不足字亦如是。若以同句教具戒人突
吉羅。若師誦長句弟子誤受短句突吉羅
九十事第七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若爲利養故向具戒人説者亦波逸提。與比
丘結戒者。爲大人法故。若稱徳行覆藏過罪。
是小人法爲平等法故若自稱聖徳則賢愚各
異前人於衆僧無平等心。頗有向未受具戒
人説過人法無犯耶。答曰有。若向知識同
心無外。不爲名利而爲説者無犯。若遇賊難
畏失夭命故語言。汝若殺我得大重罪若爲
病故。無人看視得語前人若看我者得大福
徳。如是等因縁説則無罪以人身難得故。
是故無過。未受大戒人者。除比丘比丘尼餘
一切人。是實有者。實有過人法。若比丘實得
四向四果。向未受具戒人説者波逸提。若實
得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不淨觀阿
那波那。向他人説波逸提。問曰。不淨觀阿
那波那。是近小法。何以名過人法。答曰。此是
入甘露初門。一切賢聖莫不由之。是故名過
人法。乃至爲名利故。言我清淨持戒。突吉羅。
若説天龍鬼神來至我所。爲名利故波逸提。
若言旋風土鬼來至我所。爲名利故突吉羅。
若實誦三藏。爲名利故向人説者突吉羅隨
所誦經隨所解義隨能問答。爲名利故。向人
説者突吉羅
九十事第八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不犯。與
諸比丘結戒者。爲大護佛法故。若向白衣説
比丘罪惡。則前人於佛法中無信敬心。寧破
塔壞像。不向未受具戒人説比丘過惡。若説
過罪則破法身故。除僧羯磨者。凡羯磨者二
種。如律文説。若向未受具戒人。説比丘麁罪
者。波羅夷僧殘。向未受具戒人。説二篇罪名。
波逸提。説罪事突吉羅。若説下三篇罪名突
吉羅。説罪事亦突吉羅。不問前比丘有罪無
罪。向未受具戒人説其麁罪。盡波逸提。若説
四衆罪突吉羅。若遣使書信印信亦突吉羅。
若説出佛身血壞僧輪。對首偸蘭遮。若説
四事邊十三事邊。一切偸蘭遮突吉羅。若説
四衆麁罪突吉羅。若比丘見餘比丘犯波羅
夷者。見比丘與女人説過人法。謂爲波羅夷。
云何波羅夷謂僧殘邪。見比丘與女人説過
人法。謂與女人作惡語。是名於波羅夷謂僧
殘。云何謂波逸提。見比丘與女人説過人法。
謂與女人過五六語。云何謂波羅提提舍尼。
見比丘與女人説過人法。謂從女人精舍内
飮食。云何謂突吉羅。見比丘與女人説過
人法。謂語女人汝盲汝瞎。若比丘見餘比丘
與女人惡口語。是名僧殘。云何於僧殘謂波
逸提。見比丘與女人惡口語。謂過五六語。是
謂於僧殘謂波逸提。云何謂波羅提提舍尼。
見比丘與女人惡口語。謂從女人精舍内受飮
食。云何謂突吉羅。見比丘與女人惡口語。謂
語女人汝盲汝瞎。云何謂波羅夷。見比丘與
女人惡口語。謂説過人法。若比丘見比丘與
女人過五六語。是謂波逸提。云何謂波羅提
提舍尼。若見比丘與女人過五六語。謂從女
人精舍内受飮食。云何謂突吉羅若比丘與
女人過五六語。謂語女人此黒此白。云何謂
波羅夷。若與女人過五六語。謂説過人法。云
何謂僧殘。若見比丘與女人過五六語。謂與
女人惡口語。若見比丘從女人精舍内受飮
食。是名波羅提提舍尼。云何謂突吉羅。見比
丘從女人精舍内受飮食。謂語女人此盲此
瞎。云何謂波羅夷。見比丘從女人精舍内受
飮食。謂説過人法。云何謂僧殘。見比丘從
女人精舍内受飮食。謂與女人作惡口語。云
何謂波逸提。見比丘從女人精舍内受飮食。
謂與女人過五六語。若見比丘語女人此白
此黒。是謂突吉羅。云何謂波羅夷。見比丘語
女人此盲此瞎。謂説過人法。云何謂僧殘見
比丘語女人此盲此瞎。謂與女人作惡語。云
何謂波逸提。見比丘語女人此盲此瞎。謂與
女人過五六語。云何謂波羅提提舍尼。見比
丘語女人此盲此瞎。謂從女人精舍内受飮
食。若比丘見餘比丘犯波羅夷生疑。爲波羅
夷爲非波羅夷。如見比丘共女人作婬。謂爲
故出精。謂爲石女。後便斷疑。於波羅夷中
定生波羅夷想。問曰。何由斷疑。答曰。遇善
知識故斷疑。遇善知識。能斷不善法。能滅邪
法。能斷不定法。若見比丘犯僧殘生疑。見
與女人赤體相抱。疑爲赤體爲合衣。爲石女
爲非石女。若比丘犯與女人過五六語。疑爲
過五六語爲不過。爲石女爲非石女。若比丘
見比丘學家中取食。疑爲作羯磨。若未作羯
磨。若比丘見餘比丘語女人此盲此瞎生疑。
爲言此盲此瞎。爲説餘事
九十事第九
與諸比丘結戒者。爲滅鬪諍故。爲滅苦惱故。
爲得安樂行道故。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
提。三衆突吉羅。此戒體。若僧和合作羯磨不
作羯磨。與知事執勞苦人。若僧祈物若自
恣物。和合與已後便呵言。隨親厚與波逸提。
凡衆僧中。若爲僧執勞苦人。若大徳及貧匱
者。若僧和合與。盡得與之。若與欲和合後呵
者波逸提。若在外來呵者突吉羅。此戒不必
言隨親厚與。但言不應與盡犯
九十事第十
此是共戒。三衆不犯。闡那者。是佛異母弟。優
填王妹兒。倶舍毘國是闡那所生處。白淨王
安處宮室也。拘舍彌國安一宮室也。闡那母
常在此中。有一姝亦適此國。以是因縁闡
那多住此國。又以此中利益衆生多故。多住
此國。與諸比丘結戒者。爲尊重波羅提木叉
故。爲長養戒故。爲滅惡法故。闡那以十二
年前佛常説一偈。今説五篇名爲雜碎。是中
犯者。若説四波羅夷呵者。若説一戒呵言。
何用説是婬戒爲。得一波逸提。若呵事者四
波逸提。若四通呵者一波逸提。若説戒序時
呵者得一波逸提。問曰。戒序非戒何以得罪
耶。答曰。戒序説二百五十戒義。若呵戒序
即是呵一切戒。是故得罪。如是次第十三事
二不定三十事九十事四悔過衆學法有百八
事。若一一呵百八波逸提。若通呵一波逸提。
七滅諍亦爾。若説隨律經呵者亦波逸提。若
凡經中有隨律經時説呵者。盡波逸提。除隨
律經。説餘經時隨多隨少呵者。盡突吉羅。問
曰何以説呵戒。隨律經等罪重。餘經罪輕。
答曰。戒是佛法之平地萬善由之生。又戒一
切佛弟子皆依而往。若無戒者則無所依。一
切衆生由戒而有。又戒入佛法之初門。若無
戒者則無由入泥洹城也。又戒是佛法之瓔
珞。莊嚴佛法。是故罪重
九十事第十一
此戒二縁合結一戒。初縁拔寺中草。第二縁
斫大卑跋羅樹破鬼神村。是樹神後夜時。
往詣佛所頭面禮佛足一面立。問曰。鬼神何
以夜至佛所。答曰。佛在世時。夜時多爲天
龍鬼神説法。晝多爲人説法。所以爾者。人
若見諸鬼神則生怖畏。是以晝夜各異。一面
立者。諸神於佛愛敬心重故有所請求故。有
爲諸神多樂清淨。地不淨故。以是種種因縁。
所以不坐。冬八夜時寒風破竹。炎天竺冬
末八夜春初八夜。是盛冬時。所以爾者。寒勢
將盡必先盛後衰。又云。以日下近地故。熱
勢微少。是故寒甚。所以獨言破竹者。以竹
最堅尚破。況餘木耶。又云。竹性法熱冬夏常
青。寒甚故破。何況餘木。與諸比丘結戒者。爲
不惱衆生故。爲止誹謗故。爲大護佛法故。凡
有三戒。大利益佛法在餘誦。一不得擔。二
不殺草木。三不掘地。若不制三戒。一切國
王當使比丘種種作役。有此三戒。帝主國王
一切息心。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
衆是淨人故不犯。有五種子。根種子。莖種
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根種子者。謂
故蘿蔔蕪菁根。如是等根生者。莖種子者。謂
安石榴葡萄楊柳。如是等莖生者。節種子
者。甘蔗麁竹細竹。如是等節生者。自落種子
者。謂蓼藍羅勒胡荽橘梨。如是等自落生者。
實種子者。稻麻麥大豆小豆粟&T011692;等此。皆是
實種子。若比丘五種子中。自斷教斷自破教
破自燒教燒。皆波逸提。教他者。教比丘比丘
尼得波逸提。若教三衆突吉羅。若一時燒五
種子者。一波逸提。若一一燒隨所多少。一一
波逸提。若摘樹葉若一一摘。一一波逸提。若
一下斷樹。一波逸提。如是等比。以類可解。
凡淨生果生菜。若合子食。是五種子者一切
火淨。若不合子食。設果菜非五種子。但刀
爪淨一切得食。律師云。一切果若合子食應
火淨。若不合子食。一切時得食。不須刀爪淨
而食。佛自説。生果菜不問有種子無種子。要
須淨而食。不淨果若合子呑咽突吉羅。若噛
破波逸提
九十事第十二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此戒體。僧先差十四人。瞋譏是人者波逸提。
凡差十四人。若羯磨若不羯磨。二倶無過。
若十四人未捨羯磨。瞋譏是人者波逸提。若
捨羯磨瞋譏是人突吉羅。乃至別房乃同事
差作知食人。瞋譏是人突吉羅。遙瞋譏十四
人。若聞者波逸提。不聞者突吉羅。遙瞋譏
者。不在面前言音足相關了。若遣使書信
突吉羅
九十事第十三
此是共戒。此戒有二憶識羯磨。不隨問答惱
他。作憶識羯磨。作憶識羯磨已。不隨問答
惱他波逸提。未作羯磨不隨問答惱他突吉
羅。二默然惱他故作憶識羯磨。作憶識羯磨
已默然惱他波逸提。未作羯磨默然惱他突
吉羅。五篇戒中有三戒。二結已合作一戒。
如四事中婬戒。一以共人行婬結戒。二以
共畜生行婬結戒。此九十事中有二戒。二結
合作一戒。如前瞋譏戒。初以瞋譏陀驃差會
故。是一結也。後不現前瞋譏。便遙瞋譏。復
更結戒。是二結也。雖前後二結。故是一瞋
譏戒。此不隨問答戒亦二結也。初以不隨問
答。因以結戒。是一也。二以默然惱他。是二結
也雖是二結。故是一不隨問答惱他戒也。憶
識法者。一切五衆盡與憶識。問曰。此憶識者。
是現前不現前。答曰。比丘比丘尼現前。三衆
不現前。要在界内。如學家羯磨亦在界内。覆
鉢羯磨不現前。三衆亦爾不現前。作羯磨已。
若捨戒沙彌即先羯磨。若返戒還俗後作比
丘。即本羯磨。若根變作尼即本羯磨。若尼根
變亦如是。亦得作布薩自恣。百一羯磨一切
盡得作。僧祈自恣面門臘一切盡同。得授他
經法。亦得從他受經法。盡無礙也。不得作
和上依止畜沙彌。不捨羯磨得受具戒。不隨
問答戒體。必是比丘共説波羅提木叉。爲惱
故不隨問答波逸提。若尼三衆問戒中事。不
隨問答突吉羅。若問餘經法事。不隨問答突
吉羅。若出所犯罪。得解羯磨。六法尼根變作
沙彌。沙彌尼根變作沙彌
九十事第十四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與諸比丘結戒。爲行道安樂故。爲長養信敬。
爲令檀越善根成就故。僧臥具者。麁細繩床
木床種種被褥枕。露地者。無覆障處。是中犯
者。凡有二時。一地了時。二日沒時。若比丘初
夜初分。露地敷僧臥具。在中若坐若臥。去時
不自擧不教人擧。至地了時波夜提。乃至地
了時敷僧臥具。不自擧不教人擧。至地了
竟波逸提。地了時若露地敷僧臥具。在中若
坐若臥。去入室休息。至日沒時波逸提。若日
沒時露地敷僧臥具。入室休息。至日沒竟波
逸提。若露地數僧臥具已。出寺過四十九歩
地了波逸提。若露地敷僧臥具已。不囑人遊
行諸房突吉羅。若自臥具者不隨時擧突吉
羅。若敷露地所以時擧者。一畏雨濕。二畏日
曝。三畏風吹。以守護故應擧覆處。若露地
敷僧臥具。不問出寺不出寺。至地了時波逸
提。若雖有覆障。而日雨所及皆波逸提。若
敷僧臥具出寺外不問遠近。至地未了日未
沒突吉羅
九十事第十五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是中犯者。若客比丘房中敷僧臥具出界去
波逸提。若舊比丘房中敷僧臥具出界去。作
是念。即當還。有急因縁不得即還。出界至
地了時突吉羅。臥具者。麁細繩床木床被褥
氈。敷者。若房内敷僧臥具。出寺若近若遠
皆應付囑。若不付囑。應自卷&T077451;擧之。付囑
次第法盡在律文。好持戒大沙彌亦得付囑
之。若客比丘房内敷臥具出界。期還至地了
時突吉羅。若不期還。出界至地了時波逸提。
若舊比丘敷臥具竟出界。不期還。至地了時
波逸提
九十事第十六
此是共戒。三衆突吉羅。與諸比丘結戒者。爲
不苦惱衆生故。爲滅鬪諍故。是中犯者。若
比丘瞋不喜。手自牽出從床上至地。波逸提。
乃至從土埵上至地。亦波逸提。要必力能牽
者波逸提。力不能者突吉羅。若使他牽者。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乃至白
衣牽比丘者波逸提。若使比丘能牽者。二倶
波逸提。不能者二倶突吉羅。教餘能牽者波
逸提。若不能突吉羅。若牽比丘尼三衆突吉
羅。若牽聾盲瞎埵得戒沙彌波利婆沙摩那
埵波逸提。在家無師僧本破戒比丘還出家
受戒越濟人六罪人五法人突吉羅。白衣無
罪。除因縁者。若房壞諸難房中牽出。不犯
波羅夷。先作殺心強牽出死者波羅夷。不死
者偸蘭遮。若牽比丘尼婬亂心牽摩捉者僧
殘。若瞋恨心牽比丘尼能者波逸提。不能
突吉羅。若尼牽比丘波逸提。若比丘在僧
*祈房中。若在尼房中牽尼突吉羅。若尼在
僧*祈房中牽比丘者波逸提。若尼房中牽比
丘突吉羅
九十事第十七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是中犯者。若比丘知比丘房中先敷臥具竟。
後來於坐床前若臥床前。若房内房外行處
高處土埵前。如是一一處。若自敷若使人敷。
能敷者波逸提不能敷者突吉羅。此戒體。
正戒不得強違前人意有所爲作。若爲惱他
故。閉戸開戸閉向開向。然火滅火然燈滅
燈。若唄呪願讀經説法問難。隨他所不樂事
作。一一波逸提。必以惱他心故成罪
九十事第十八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是中犯者。若臥床若坐禪床。若一脚尖三脚
不尖。若二脚尖二脚不尖。若三脚尖一脚不
尖。若四脚尖。在重閣上隨用力坐臥。一一波
逸提。若用一切軟物搘床脚不犯。若用塼
石瓦等物。能傷人者用。以搘床脚波逸提。
若重閣上安床處牢厚不穿漏者不犯。若床
脚不尖者不犯。設尖不用力坐臥不犯。此
戒體。必是重閣尖脚坐床。安床處底薄用力
坐臥波逸提。凡比丘坐臥法。一切審詳。不審
詳必有所傷。兼壞威儀突吉羅
九十事第十九
此是共戒。比丘*尼倶波逸提。三衆突吉羅。
凡殺生有三種。有貪毛角皮肉而殺衆生。有
怨憎恚害而殺衆生。有無所貪利有無瞋害
而殺衆生。是名愚癡而殺衆生。如闡那用有
蟲水。是謂癡殺衆生。此殺生戒凡有四戒。
於四戒中。此戒最是先結。既結不得用有蟲
水澆草土和泥。便取有蟲水飮。既不得用一
切有蟲水。便故奪畜生命。既制不得奪畜生
命。便奪人命。凡奪物命有四結戒。以事異故
盡名先作。是中犯者。若比丘取有蟲水澆草
上和泥。隨用水多少。用用波逸提。若欲作
住止處法先應看水。用上細疊一肘作漉
水嚢。令持戒審悉者漉水竟。著器中向日諦
看。若故有蟲者。應二重作漉水嚢。若三重
作漉水嚢。故有蟲者。此處不應住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第六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第七
 *失譯*人名今附*秦録 
九十事第二十
此是不共戒。尼突吉羅。三衆突吉羅。闡那作
房。即日成即崩倒。作此大房。用三十萬錢。功
用甚大。諸比丘爲檀越説法。房雖崩倒功
徳成就。房未壞時。佛已到此房中。即是受用。
佛是無上福田。佛既受用。功徳深廣不可測
量。又云。房始成時。有一新受戒年少比丘。
戒徳清淨。入此房中以楊枝猗房。以此一
持戒比丘。已畢檀越信施之徳。若起億數
種種房閣種種莊嚴。下至金剛地際高廣嚴
飾。猶若須彌。設有一淨戒比丘。暫時受用。
已畢施恩。何以故。佛於無量劫中修菩薩行。
今得成佛道。始體解波羅提木叉。以授衆
生。波羅提木叉非世間法。是背離世俗向泥
洹門。凡房舍臥具飮食湯藥。是世間法。非
是離世難得之法。是故一淨戒比丘。若暫受
用已畢施恩。若作僧新房舍及以塔像。曠路
作井及作橋樑。此人功徳一切時生。除三因
縁。一前時事毀壞。二此人若死。三若起惡
邪。無此三因縁者。福徳常生。佛先已入此
房中。上下重往返經行。令檀越施功徳不空。
佛以神力。感諸弟子與檀越次第説法凡作
房法。有三品上中下。覆房法。各自有限。若
下房以中上房覆法者。以珍重故。兼頓成
故。若用草覆。草草波逸提若中房以上房
覆法者。亦以*珍重故。若用草覆。草草波逸
提。若隨上中下覆法者。以頓成故。房成已一
波逸提。若不頓壘牆成無罪
九十事第二十一
僧不差教比丘尼戒初縁。爾時佛告諸比丘。
我教化四衆疲極。問曰。佛得那羅延身。
身無疲極。得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心無
疲極何以言疲極耶。答曰。佛無疲極。隨世俗
法故。如父知子。堪理家事。雖自有力以兒
堪任故。欲以事業委付兒故。云我氣衰耄家
事汝一切知之。佛亦如是。雖不疲極。欲以
教法以授弟子。隨世法故説言疲極。所以令
諸弟子教誡尼者。一以現無悋法故。二師
與弟子知見同故。三欲現槃特比丘功徳
智慧故。四爲諸比丘於尼衆各有因縁。應受
教化故
九十事第二十二
難陀者。更有難陀。非佛弟難陀。往昔維衞
佛出現於世。爲衆生説法。彼佛滅後有王。
起牛頭栴檀塔。種種莊嚴。此王有五百夫人
供養此塔。各發願言。願我等將來從此王邊
而得解脱。爾時王者。今難陀是。爾時五百
夫人者。今五百尼是。以是本願因縁故。應
從難陀而得解脱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