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No. 1421_ 佛陀什竺道生譯 ) in Vol. 22

[First] [Prev+100] [Prev]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時王聞説賢人之偈。心大歡喜。即以牛王一
頭及餘千牛而施與之。告諸比丘。王與梵志
雖相愛重。猶難有求。況諸居士。於汝無愛而
多求乎。又告比丘。昔有族姓子。名羅吒波
羅。父母重愛自以出家。不從父母有所求索。
時父母亦以偈問
    人皆從遠來 無方從吾乞
    汝親吾愛子 不求有何意
羅吒波羅。即以偈答
    乞者人不憙 不與致怨憎
    我既已出家 不應復有求
諸比丘羅吒波羅。父母愛重。尚以出家不還
求索。況諸居士。於汝無親而多求乎。如是
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爲諸比丘
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自乞作房。
無主爲身。應如量作。長佛十二礫手。廣七
*礫手。應將諸比丘求作處。諸比丘應示作
處。無難處有行處。若不將諸比丘求作處。
若過量僧伽婆尸沙
自乞者。比丘爲己從他乞。房者於中可得行
立坐臥行四威儀。無主者。無有檀越。爲身者。
爲己不爲人亦不爲僧。應將諸比丘求作處
者。應將知法持律比丘示己作處。諸比丘應
示作處無難處*有行處者。難處名四衢道
中多人聚戲處婬女處市肆處放牧處師子虎
狼惡獸處嶮岸處水湯湥處社樹大樹處好
園田處墳墓處或逼村或去村遠道路嶮巇。
是名難處。無此諸難是名無難處。有行處者。
繞四邊得通車。是名有行處。若有上諸難處
無行處者。諸比丘應語彼比丘。汝莫取是
處。若無上諸難處有行處。諸比丘應語是比
丘。汝取是處。是比丘應從僧乞示作處。偏
袒右肩脱革屣&T050352;跪合掌。作如是言。大徳僧
聽。我某甲比丘自乞作房無主爲身。今從僧
乞示作處。願僧現前示我作處。如是三乞。僧
中應一人白。大徳僧聽。此某甲比丘自乞作
房無主爲身。從僧乞示作處。今僧爲某甲示
作處無難處有行處。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
是。大徳僧聽。此某甲比丘自乞作房無主爲
身。從僧乞示作處。今僧爲某甲示作處無難
處有行處。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説。僧已
爲某甲示作處無難處有行處竟。僧忍默然
故是事如是持。若僧示難處無行處。僧突吉
羅。若於此處作者亦如是。若不將諸比丘示
作處。從發心及治地至麁泥。皆突吉羅。細泥
偸羅遮。作竟僧伽婆尸沙。雜金銀珍寶作。及
完成瓦屋。乃至僧地中作。皆偸羅遮。沙彌突
吉羅*六戒竟
五分律卷第二



*五分律卷*第三*彌沙
 *宋罽賓 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  譯 
第一分之二第七事
佛在拘舍彌國。爾時闡陀比丘。常出入諸
家爲説法。料理官事療治衆病。國王大臣長
者居士無不親敬。有諸人等同來問訊。遇於
經行所頭面禮足。爲説妙法示教利喜。已各
歸其家。闡陀便還。上座已據其房。如是展轉
乃至小房亦復如是。既不得住。便遊人間。後
諸人等復來問訊。見諸比丘露處經行。問言。
我師闡陀今在何處。諸比丘言。我等不知。遍
求不得。便各還歸。闡陀行還。著衣持鉢往到
其家。皆出問訊。白言長老。我等近至僧房。不
得相見。今從何來。答言我最下座。一切諸房
上座已滿。是故遊行。致此乖互。諸人白言。可
求屋處。我等當爲長老作之。既以見福。而使
長老得安隱住。又令我等不乖問訊。闡陀答
言。我不能自作以廢行道。年長自當以次得
之。諸人又言。我幸有物及有善心。財物無常
善心難保。願爲求處必欲作之。闡陀見其慇
懃難相違逆。即便遊行求作屋地。見神樹處
最可建立。即便伐之。此樹有神國人所奉。諸
祈請者多得如願。忽見斫伐莫不驚怪。不信
樂佛法者皆呵罵言。沙門釋子無道之甚。苟
欲自利傷害天人。信樂佛法者便言。此樹有
神衆人畏敬。夙夜虔恭不敢墮慢。而諸比丘
伐之無疑。一切色心晏安如故。可謂大神
大貴可重。毀譽之聲充滿國内。諸長老比丘
聞。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
集比丘僧。問闡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
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爲諸比
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有主爲
身作房。應將諸比丘求作處。諸比丘應示作
處無難處有行處。若不將諸比丘求作處僧
伽婆尸沙。有主者有檀越。餘如上無主中
七戒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瓶沙王。日日次請五百僧
食城内。臣民亦復如是。時諸比丘各各行
道。未有專知差次請者。六群比丘常往好處。
諸人問言。我等爲僧次第設食。何故長老常
來不見餘人。如是呵責。而猶不已。時陀婆
力士子年十四出家爲道。在靜處作是念。今
瓶沙王日日次請五百僧食城内。臣民亦復
如是。而僧無有差次會者。致使六群選擇好
處以失衆望喪人施意。若我二十受具足戒
得阿羅漢獲六神通。當爲衆僧作差會及分臥
具人。至年十六便成羅漢得六神通年滿二
十受具足戒。便作是念。我先願爲衆僧作差
會及分臥具人。今時已至便應作之。即詣王
舍城諸比丘所説先所願。諸比丘即以白佛。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陀婆。汝實欲爲僧作
差會及分臥具人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
讃少欲知足讃戒讃持戒已。告諸比丘。今聽
陀婆爲僧作差會及分臥具人。僧應白二羯
磨。差一比丘白言。大徳僧聽。今此陀婆比丘
欲爲僧作差會及分臥具人。若僧時到僧忍
聽。白如是。大徳僧聽。此陀婆比丘欲爲僧作
差會及分臥具人。誰諸長老忍默然若不忍
者説。僧已聽陀婆比丘作差會及分臥具人
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於是陀婆。即爲僧作差會及分臥具。分臥具
時。少欲知足少欲知足共。樂靜樂靜共。誦
修多羅誦修多羅共。持律持律共。法師法
師共。唄&MT01238;&MT01238;共。阿練若阿練若共。乞食乞
食共。坐禪坐禪共。如是等衆行不同。各得其
類。隨宜示導諸房舍處。一切比丘咸得所安。
諸方比丘有暮至者。輒詣陀婆求住止處。陀
婆即入火光三昧。左手出光右手示臥具處。
莫不允合。時諸遠方聞陀婆比丘。爲王舍城
僧差會及分臥具有如是徳。皆作是念。我當
往彼問訊世尊并見陀婆及覩神力。於是發
來投暮到城。至陀婆所求住止處。陀婆皆悉
如法安處。次差會人亦復如是
時王舍城有善飯長者。見法得果。日爲二比
丘作上美食自來請之。慈地兄弟並薄福徳
分。臥具差會時。常得麁惡階次。幸遇差至其
家。善飯知已便生是念。此等惡人無清淨行。
云何受我上美供養。即便還歸語其婦言。汝
可更作麁惡之食。慈地等來。門外敷座使婢
下之。婦即受教。設辦麁惡。慈地兄弟至時
持鉢到善飯家就座而坐。群婢於是持麁食
出。慈地見便問言。姉妹汝家常作好食。今何
故麁。婢言我是下人不知所以。食訖便還。道
中行罵陀婆力士子。要當令汝受苦劇。我到
所住已向諸上座言。陀婆力士子隨愛瞋癡
畏。若畏與好不畏與惡。諸比丘言。汝等莫作
是語。陀婆比丘隨愛恚癡畏。何以故。陀婆
比丘得阿羅漢備六神通。隨愛恚癡畏無有
是處。慈地言。正以得神通故。觀見諸家有
好有惡。好與餘人惡輒差我。是故我言。隨愛
恚癡畏。作是語已。出於餘處。先爲陀婆作
惡名聲。然後至王舍城。到其妹尼彌多羅
所。彌多羅見二兄來。迎禮問訊。慈地兄弟皆
不共語。彌多羅言。不憶犯。兄何故如此。慈地
答言。汝不助我。故致使陀婆苦我如是。彌
多羅言。兄欲令我云何相助。答言。汝若助我。
可到佛所白言。世尊。無恐懼中反致怖畏。我
今無處而得安隱。本謂陀婆是梵行人。忽來
汚我犯波羅夷。彌多羅言。陀婆清淨。我若謗
之。僧必當作自言擯我。我既出衆。當何所
依。慈地等言。我當證汝擯於陀婆。何縁使汝
得自言擯。彌多羅言。若僧擯陀婆。我豈得異。
慈地等言。但令世尊斥逐陀婆爲吾受擯。亦
復何苦。我等自當好相安處。妹敬重兄不敢
違命。便到佛所如上白佛。爾時陀婆及羅睺
羅在佛左右。佛問陀婆。汝聞彌多羅所説不。
答言。已聞佛自知之。如是三問答亦如是。於
是羅睺羅白佛言。世尊。何須三問陀婆。但當
斥擯此比丘尼。佛言。若彌多羅。以此謗汝。汝
當云何。答言。當言此事佛自知之。佛言。汝可
如是。陀婆亦然乎。佛語陀婆。汝起自明。今非
默時。汝當憶念。有當言有。無當言無。不得直
言佛自知之。陀婆便從座起。更整衣服長跪
合掌。白佛言。世尊。我從生來。未曾夢中有此
念想。於今云何得有憶知。佛讃言。善哉善哉。
汝快自明。欲自明者應當如此。佛告諸比丘。
應與陀婆憶念比丘不應擧事。應與彌多羅
白四羯磨自言滅擯。一比丘唱言。大徳僧聽。
此彌多羅比丘尼自言陀婆汚我。僧今與自
言滅擯。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徳僧聽。
此彌多羅比丘尼自言陀婆汚我。僧今與自
言滅擯。誰諸長老忍默然若不忍者説。如是
第二第三。僧已與彌多羅比丘尼自言滅擯
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彌多羅比丘尼被滅擯已。出遊人間。慈地兄
弟猶語諸比丘言。陀婆力士子壞我妹梵行
故致使如是。諸比丘復以白佛。佛以是事集
比丘僧。告諸比丘。汝等應撿問慈地。汝言
陀婆壞汝妹梵行。爲實爲虚。諸比丘受教。即
問慈地。慈地答言。我言是實。僧復問。汝何處
見何時見云何見。答言。我某處見某時見如
是見。僧次問陀婆。汝爾時爲在何處。答言。我
在某處。僧復語慈地。處不相應時不相應。汝
云何言某處某時如是見耶。復語慈地。若於
一堅信比丘前妄語。罪重傷殺無數衆生。於
一堅法其所獲罪。過百堅信。如是展轉於僧
前妄語。其罪重於百阿羅漢。又語慈地。僧今
集會。不隨愛恚癡畏。汝可更説。爲實爲虚。慈
地言。陀婆隨愛恚癡畏故我作是語。諸比丘
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
比丘僧。問慈地。汝實以無根波羅夷謗陀婆
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愚癡人。
云何以無根波羅夷*謗於清淨梵行比丘。汝
豈不聞三種人墮地獄耶。一者犯戒無沙門
法自言已有。不修梵行自言已修。於佛法中
猶如敗種。二者作如是見如是説婬欲非惡
而爲放逸。三者以無根波羅夷謗於清淨梵
行比丘。此三種人必墮地獄。汝今云何作此
惡事。佛更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
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
自不如法。惡瞋故。以無根波羅夷。謗無波羅
夷比丘。欲破彼梵行。是比丘後時。若問若不
問。言我是事無根住瞋故謗。僧伽婆尸沙
自不如法者自已事事不如法惡瞋者九惱
也。無根者。不見不聞不疑。無波羅夷者。於四
波羅夷一一無犯。欲破彼梵行者。欲使還俗
若作外道。後時若問若不問者。後撿挍何處
何時云何見也。事有四種。言諍事誡諍
犯罪諍事事諍事。若比丘不見不聞不
疑他犯波羅夷。若以此謗僧伽婆尸沙。見疑
聞疑疑疑見忘聞忘疑忘。而以無根法謗僧
伽婆尸沙。若面前謗解者僧伽婆尸沙。不解
者偸羅遮。若書使相相似語手語謗解者偸
*羅遮。不解者突吉羅。若謗比丘尼式叉摩那
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比丘尼謗比丘尼僧伽
婆尸沙。謗比丘波逸提謗式叉摩那沙彌沙
彌尼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謗五衆
皆突吉羅*八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偸*羅難陀比丘尼。以陀婆
比丘神通大徳故。數來問訊共一處坐聽受
法教。慈地見之復欲誹謗。後從耆闍崛山下。
見二獼猴合會行欲。便作念言。我今當與彼
二獼猴作假名字。雄者名陀婆。雌者名偸羅
難陀。作是念已。便語諸長老比丘言。我先以
無根法謗陀婆。今親自見與偸羅難陀作不
淨行。諸比丘以是白佛。佛告諸比丘。應集僧
撿問慈地。汝言先以無根法謗陀婆。今親自
見與偸羅難陀作不淨行。爲實爲虚。諸比丘
受教。集僧問慈地。乃至汝可更説。爲實爲
虚皆如上説。如是問已。慈地言。我實不見陀
婆作不淨行。我見偸羅難陀數來往陀婆所。
意欲謗之。從耆闍崛山下。見獼猴雄雌共合。
我便假名雄者爲陀婆雌者爲偸羅難陀。故
言親見爲不淨行耳。諸比丘種種呵責。汝云
何於異分中。取片若似片。作波羅夷。謗無
波羅夷比丘。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
集比丘僧。問慈地。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
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爲諸
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自不
如法。惡瞋故。於異分中。取片若似片作波
羅夷。謗無波羅夷比丘。欲破彼梵行。是比丘
後時。若問若不問。言我是事異分中取片若
似片法住瞋故謗僧伽婆尸沙
事者。言諍事教誡諍事。犯罪諍事事諍事。若
比丘見他犯僧伽婆尸沙。定生僧伽婆尸沙
想。瞋故。於異分中取片若似片。謗無波羅夷
比丘。僧伽婆尸沙。聞疑亦如是。見聞疑他犯
偸*羅遮。犯波逸提犯波羅提提舍尼犯突吉
羅。以波羅夷謗亦如是。餘如上説*九戒竟
佛在彌那邑&T072933;林下。爾時貴族諸釋種子。
多於佛所出家學道。時釋摩男。語阿那律
言。今諸貴族並皆出家修於梵行。我等兄弟
如何獨不。我若出家汝知家事。汝若捨家我
斷理。阿那律言。願兄出家我知家事。釋
摩男言。汝先由我在家受樂不知艱難。然出
家行道亦復辛苦。汝今住家。吾當語汝營家
之法。便種種語之。晝應爾夜應爾。田商貨殖
役之法。悉以語之。阿那律言。若營家如
此乃得成立。我乃不能一日爲之。願兄住家
我當修道。釋摩男言。諸佛世尊。父母不聽不
得爲道。汝今自可啓白於母。阿那律即便往
啓。我欲於佛法出家學道。母言。我唯有汝兄
弟二人。愛念情重如何生離。汝家大富快修
功徳。何須出家奪吾此意。苦請至三。母乃答
言。若跋提王出家者我亦聽汝。時跋提王。
與阿那律阿難難提調達婆婆金鞞盧
等甚相愛重。若有所爲誓不相違。於是阿那
律。往白跋提王言。今有微願。願必見從王
言。吾等本要誓不相違。若相違者頭破七分。
但令卿願必可從耳。阿那律即以母言白王。
王言。如卿此願我未能從。所以者何。我願作
王今日始果。親族富貴無有外憂。何能捨此
出家學道。阿那律言。若王出家吾願乃果。貪
著寵榮吾則永淪。願王三思不違先誓。王言。
當從汝願。寛我七年。然後共汝出家學道。阿
那律言。却後七年佛不必在。又我危脆性命
難保。王今云何以此爲期。王復言。七年若遠
六年可乎。答亦如上五四三二至于一年。
七月至于一月。七日至于一日。皆亦如是。王
言。我等長者如何便得率爾而去。當設方便
嚴駕出遊因此微行乃可得耳。汝今便可語
阿難陀等令知此意。阿那律即宣語五人。五
人欣然莫逆於心。即便竟夜嚴四種兵。極世
儀飾晨朝出遊。盡遊觀已。密將剃頭人優波
離。捨諸儐從至隱僻處。寶衣與之。令其剃
髮變服而去。去未久優波離作是念。諸釋豪
強。若知剃諸人髮。必當殺我。如此貴族尚能
捨家。我今何爲不捨剃具及諸寶衣隨彼而
去。即自剃頭。以諸寶衣掛著樹上。作是念須
者取之。於是疾行須臾相及。語七人言。我今
亦欲相隨出家。七人即受。同詣佛所頭面禮
足。白言。世尊。我等今欲出家淨修梵行。而優
波離是我等僕。願佛先與受具足戒。然後度
我。當令我等及諸釋種於彼人所破大憍慢。
佛即先度七人後度。爾時世尊作是念。
維羅衞去此不遠。諸釋知者或有留難。便將
八人詣跋提羅城。住網林樹下爲説妙法。眼
無常色無常眼識眼觸眼觸因縁生受無常乃
至意無常法無常意識意觸意觸因縁生受無
常。汝聖弟子。應作是觀生厭離心得解脱智。
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身。説是法時。六
人漏盡得阿羅漢。阿難侍佛不盡諸漏。調達
一人空無所獲。跋提王既得羅漢心淨無畏。
若在樹下露坐經行。輒自慶言。快哉快哉。
有異比丘。聞此聲已作是念。跋提比丘必憶
世樂不樂梵行。即往白佛。我向於彼聞跋提
言快哉快哉。必憶爲王時樂不樂梵行。佛告
比丘。汝可呼來。便往語言。大師呼汝。跋提
即到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佛問跋提。汝
實言快哉不。答言。實爾世尊。又問跋提。汝
見何義而言快哉。跋提白言。我昔在家。住
於七重城塹之裏。七行象七行馬七行車七
行歩四兵圍繞。忽聞異聲心驚毛竪。今在樹
下空露之地坦然無憂。是故稱快。佛告比丘。
跋提已得羅漢。不樂梵行無有是處。爾時世
尊。因跋提而説偈
    快哉阿羅漢 無復恩愛縛
    已破欲恚癡 無復諸結網
    既到於泥洹 無有穢濁心
    不染著於世 解脱無諸漏
    了達於五陰 遊於七法林
    大龍所行處 已伏諸恐怖
    成就十種分 龍徳三昧禪
    一切有漏盡 世間之第一
    不動無所畏 不復受後身
    已息寂滅處 永無苦樂報
    住於無學智 此身最後邊
    梵行堅固立 無諸不可信
    天上天下中 無復諸欲樂
    此名師子吼 無能勝佛者
於是世尊。與諸大徳聲聞。受阿耨達龍王請。
調達未得神通。不能得去羞恥益深。便作
是念。我今當問修神通道。便往白佛。願佛爲
我説修通法。佛即爲説。調達受學。安居之中
便獲神通。獲神通已作是思惟。誰應先化。復
作是念。瓶沙王太子名曰衆樂。先化導之。然
後餘人乃從我教。作是念已。即於網林下沒。
在太子床上現作小兒&T005688;指仰臥。太子見之即
大惶怖。問言。汝爲是天爲是鬼神。答言。我是
調達勿恐勿怖。太子語言。若是調達復汝本
形。即自變復威儀如本。太子歡喜而師事之。
日出問訊乘五百乘車。調達復化作五百小
兒。在於車上仰臥&T005688;指。復以五百乘車載上
美食種種餚饍而供養之。時諸國人。生希有
心作是言。調達有大神力作此變化。使太子
日出問訊。種種餚饍而以供養。於是調達遂
不自量。便欲招引畜養徒衆。爾時世尊。從
網林出遊行人間。到拘舍彌國住瞿師羅園。
爾時目連住一別處。此國先有憍陳如子。名
柯烋。淨修梵行得阿那含果生於梵天。中
夜寂靜從天來下。放大光明詣目連所。頭面
禮足白言調達今化衆樂太子現諸神變。恐
其必欲招引徒衆破和合僧。作是語已忽然
不現。於是目連。晨朝整衣服往詣佛所以柯
烋言具以白佛。佛問目連。汝意云何。當謂審
如柯烋語不。答言。意以爲然。佛告目連。莫説
此語。所以者何。於天上天下。不見沙門婆羅
諸天魔梵有能領佛徒衆者。又告目連。世
間有五種師。今皆現在。一者戒不清淨自言
戒淨。其諸弟子如實知之覆藏其過以望利
養。二者邪命諂曲自言正直。而諸弟子亦覆
藏之。三者所説不善自言善説。而諸弟子歎
以爲善。四者見不清淨自言清淨。而諸弟
子稱言見淨。五者説非法律言是法律。而諸
弟子亦云是法而不能使智者信受。目連。如
來戒淨無有諂曲。言無不善。知見清淨。所説
是法。智者信受。不須弟子共相稱覆
爾時有異比丘。於王舍城安居竟。著衣持鉢
來詣佛所。白佛言。世尊。調達化衆樂太子。現
作小兒乃至種種餚饍而以供養。佛告比丘。
莫羨調達作此變化。以致利養。若有恭敬供
養之者。増其長夜受諸苦痛。猶如惡狗以杖
打之更増其惡。調達如是。多得供養煩惱轉
増。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愚人増其惡 由於利養生
    癡斷清白法 猶如身首分
    不修清淨行 而志招學徒
    欲居衆人上 望一切歸宗
    有人求利養 或有求泥洹
    利養傷清白 寂滅却慳貪
復告諸比丘。芭蕉竹蘆以實而死。駏驉懷
亦喪其身。今調達貪求利養。亦復如是。爾時
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芭蕉以實死 竹蘆實亦然
    駏驉坐*妊死 士以貪自喪
於是世尊。從拘舍彌國漸漸遊行。向王舍城
住耆闍崛山。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國王大臣沙門婆羅門梵志居士。供養恭敬
尊重讃歎衣食臥具及諸醫藥。無所染著猶
如蓮華。爾時世尊。與無央數大衆圍繞説
法。調達便從坐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頭面
禮足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安住。我今
自當領理衆僧。佛語調達。舍利弗目連。猶尚
不能領我徒衆。況汝愚癡食涎唾乎。於是
調達生忿恨心。云何世尊。於大衆前乃作如
此底下呵辱。以生惡心向佛故初損神足。復
作是念。佛稱讃舍利弗目連而毀呰我。復生
惡心向舍利弗目連。是第二損其神足。便還
所住。爲國王大衆圍繞説法。其衆中有一比
丘。來白佛言。今調達爲國王大衆圍繞説法。
佛告比丘。調達不但今世得此大衆。過去世
時亦曾得此諸比丘。乃往古昔有一摩納。在
山窟中誦刹利書。有一野狐住其左右專聽
誦書。心有所解作是念。如我解此書語。足作
諸獸中王。作是念已。便起遊行逢一羸痩野
狐。便欲殺之。彼言何故殺我。答言我是獸王。
汝不伏我。是以相殺。彼言。願莫殺我。我當隨
從。於是二狐便共遊行。復逢一狐。又欲殺之。
問答如上。亦言隨從。如是展轉伏一切狐。
便以群狐伏一切象。復以衆象伏一切虎。復
以衆虎伏一切師子。遂便權得作獸中王。既
作王已復作是念。我今爲獸王。不應以獸爲
婦。便乘白象。帥諸群獸不可稱數。圍迦夷
城數百千匝。王遣使問。汝諸群獸。何故如是。
野狐答言。我是獸王。應取汝女。與我者善。
若不與我當滅汝國。還白如此。王集群臣共
議。唯除一臣。皆云應與。所以者何。國之所恃
唯頼象馬。我有象馬彼有師子。象馬聞氣惶
怖伏地。戰必不如。爲獸所滅。何惜一女而喪
一國。時一大臣聰叡遠略。白王言。臣觀古
今。未曾聞見人王之女與下賤獸。臣雖弱昧。
要殺此狐。使諸群獸各各散走。王即問言。計
焉出。大臣答言。王但遣使剋期。戰日先
當從彼求索一願。願令師子先戰後吼。彼謂
吾畏。必令師子先吼後戰。王至戰日。當勅城
内皆令塞耳。王用其語。遣使剋期并求上願。
至于戰日復遣信求。然後出軍。軍鋒欲交。
野狐果令師子先吼。野狐聞之心破七分。便
於象上墜落于地。於是群獸一時散走。佛以
是事。而説偈言
    野狐憍慢盛 欲求其眷屬
    行到迦夷城 自稱是獸王
    人憍亦如是 規統於徒衆
    在摩竭之國 法主以自號
告諸比丘。爾時迦夷王者我身是。聰*叡大臣
者舍利弗是。野狐王者調達是。諸比丘。調達
往昔詐得眷屬。今亦如是。舍利弗。汝往調達
衆中。作是唱言。若受調達五法教者。彼爲不
見佛法僧。舍利弗言。我昔已曾讃歎調達。今
日云何復得毀訾。佛言。汝昔讃歎爲是實
不。答言是實。佛言。今應毀*訾。而毀*訾亦復
是實。告諸比丘。今應白二羯磨差舍利弗往
調達衆中毀*訾調達。一比丘唱言。大徳僧
聽。今差舍利弗往調達衆中。作是言。若受調
達五法教者。彼爲不見佛法僧。若僧時到僧
忍聽。白如是。大徳僧聽。今差舍利弗往調達
衆中。作是言。若受調達五法教者。彼爲不見
佛法僧。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説。僧已差
舍利弗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於是舍利弗。即往調達衆中高聲唱言。若受
調達五法教者。彼爲不見佛法僧。時彼衆會
皆悉唱言。沙門釋子更相憎嫉。見調達多得
供養。便作是語。時瓶沙王。在彼衆中即宣令
言。莫作此語。所以者何。佛衆清淨。無憎嫉
故。於是調達。便語衆人欲見天上曼陀羅華
不。咸言欲見。調達即於衆前沒。到華池邊。適
欲取華便失神足。還在本坐。調達既失神足。
便生惡心欲害於佛。白太子言。今汝父王正
法御世如我所見衰喪無期。人命無常眴息
難保何必長年剋此王位。自可圖之早有四
海。我當害佛代爲法主。新王新佛於摩竭國
共弘道化不亦善乎。太子答言。父母恩重過
於二儀。顧復長育欲報罔極。汝今云何導吾
逆。調達聞之心無慚愧。猶以巧言引誘其
意。遂便迷沒受悦其語。太子後時。蜜帶利劍
向于王門。内懷惡逆不覺戰怖。於王門前倒
地復起。門官見已便作是念。太子常來威儀
庠序。今日如此必當有故。即往問之。太子答
言。我欲殺王是故如此。又問。太子爲受誰教。
答言調達。門官共議。當如之何。第一議言。一
切沙門太子衆樂皆應殺之。第二議言。佛已
先遣舍利弗唱其惡逆。云何乃欲濫殺沙門。
罪正應止太子調達二人而已。第三議言。我
等不應輒判此罪。當以白王。王有教勅。當奉
行之。作是議已便以白王。王問。汝等衆臣議
意云何。即具以上答。王即斥逐第一議者
第二議者。免所居官。稱第三議者加其名
位。更命群臣共議此事。諸臣咸言。上第二
議並謂允合。而王乃*免所居之位。觀王聖
心不忍有害。正刑既弛當從下計。王立太
子本爲國嗣。志速爲王故懷此逆。遜位與之
其惡必息。議合王心即便捨位。拜之爲王號
阿闍世。初登王位受五欲樂。殺逆之心便
得暫息。如是少時乃以無事而害父命
爾時阿闍世王。有大惡象。調達密至象師所
語言明日瞿曇當行此路。汝可爲吾飮象令
醉放走於道。佛慢心多必不避之。因此蹹殺
雇汝物。世尊明日食時著衣持鉢。從五百
弟子入城乞食。象師先已飮象令醉。遙見佛
來即便放之。信樂佛法者見放醉象。皆往白
佛。唯願世尊。更從餘路。五百弟子及阿難亦
如是白。佛皆答之三言無苦。龍不害我。諸弟
子衆皆不覺捨佛從餘路去。唯有阿難獨從
後行。時觀者四塞。各各議言。今二龍鬪看誰
得勝。外道輩言。象龍力大必勝於人。佛弟子
言。人龍道尊象必降伏。空辯無徴。遂乃積
斂金錢共賭勝負。於是醉象遙見佛來。奮耳
鳴鼻大走向佛。阿難怖懼恍惚不覺入佛腋
下。佛語阿難。汝向三聞無苦。如何不信猶作
此懼。佛見象來。入慈心三昧。而説偈言
    汝莫害大龍 大龍出世難
    若害大龍者 後生墮惡道
象聞偈已。以鼻布地抱世尊足。須臾三反上
下觀佛。右繞三匝却行而去。從是已後遂成
善象。莫不雅奇。同聲歎言。瞿曇沙門不用刀
杖伏此惡象。國中人民無復恐怖。何其快哉。
諸外道輩皆悉慚愧。佛弟子衆踊躍歡喜。*斂
得金錢七十餘萬。佛既降象。復説偈言
    象醉含瞋忿 來向天中天
    百姓莫不觀 *斂錢賭勝負
    其形如太山 力勝六十象
    聲響振人心 一吼破敵陣
    大力天中天 愍衆出於世
    欲度惡象故 住立在其前
    象伏衆人見 道俗皆踊躍
    歎佛降惡象 猶如師子王
時調達見已作是念。今以此事不得害佛。當
更求凶人不識佛者。厚相貨誘令往殺之。即
四出求索。見一壯夫。便語之言。汝爲我殺
佛。當厚相報。其人貪貨應募而去。爾時世尊
在露處經行。遙見彼人。以慈心三昧遍滿其
身。擧手呼之。於是彼人不覺捨刀。疾行趣佛
頭面禮足。白佛言。我今癡狂。欲害世尊。自知
過重。願聽懺悔。佛言。汝實愚癡。云何爲貨欲
害如來。於我法中。若知有罪而懺悔者。増長
善根。次爲説法。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
在家染累出要爲樂。彼人内喜。佛知其意更
爲説法。所謂苦集盡道聞法開解。於諸法中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見法得果已。自歸三尊
受持五戒。世尊發遣從異路歸。調達復募二
人。令殺前人以滅惡聲。復遣四人。如是展轉
乃至三十二人。皆前至佛所。佛亦如前次第
説法。盡得須陀洹果
時諸比丘聞調達遣人害佛。皆持器仗衞護
世尊。分部相著各在一面。諸佛常法日再出
房。於晨朝出見諸比丘。悉在左右。問言。汝等
何故持*仗住此。諸比丘言。聞調達遣人欲害
世尊。不能自安。所以住此。佛告比丘。若如來
横死無有是處。世間五師須防護耳。我不須
汝。各隨所安自護其心
調達知已復作是念。我復不能以此害佛當
更覓人躬自將去。故應必果。即得一人共上
耆闍崛山。爾時世尊在山下石上經行。調達
便使彼人推石害佛。其人發心推石四
便不得擧。心念佛功徳大手足還復。調達見
此益瞋忿言。汝何&T001594;困速疾滅去。即自捉大
石推下害佛山下有神。名金鞞盧。接之遠
棄。片迸著佛傷足大指。世尊見已語調達言。
汝今便得無間之罪。若以惡心出佛身血。必
墮無間阿鼻地獄
調達復作是念。我既不能得害於佛。唯當破
其和合僧耳。佛大神力。若我能破其僧。名必
振。佛知其意。語調達言。汝莫破和合僧。
若僧已破能和合者。其人生天一劫受樂。若
僧和合而破之者。墮地獄中一劫受苦。調達
聞已暫捨是心。後尋復生如上所念。佛止如
初。便説偈言
    衆聚和合樂 和合常安隱
    若破和合僧 一劫地獄苦
    衆聚和合樂 和合常安隱
    若和合破僧 一劫生天樂
    若分部分別 常作不善語
    以破和合僧 一劫地獄苦
    不分部分別 常能説善
    以和合破僧 一劫生天樂
調達聞已復暫捨是心。後尋復生方便過前。
時諸比丘聞。調達欲破和合僧。即往白佛。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種種遙責調達已。語諸
比丘。應差一比丘與調達親厚者往諫言。汝
莫破和合僧。莫作破僧事。當與僧和合。僧和
合故歡喜無諍。一心一學如水乳合。共弘師
教安樂行。若受者善。若不受應遣衆多比丘。
若復不受應僧往諫。諸比丘受教。如是三反
皆悉不受。諸比丘種種呵責已。以是白佛。佛
以是事集比丘僧。更種種遙責調達已。告諸
比丘。以十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
如是説。若比丘爲破和合僧勤方便。諸比丘
彼比丘。汝莫爲破和合僧勤方便。當與僧
和合。僧和合故歡喜無諍。一心一學如水乳
合。共弘師教安樂行。如是諫堅持不捨。應第
二第三諫。第二第三諫。捨是事善。不捨者僧
伽婆尸沙
爲破者。求爲破僧因縁。和合者。同布薩自恣
羯磨常所行事。僧者從四人已上。彼比丘欲
破僧。餘僧見聞知。差一與親厚比丘往諫。若
捨者應一突吉羅悔過。若不捨應遣衆多比
丘往諫。若捨者應二突吉羅悔過。若復不捨
應僧往諫。若捨者應三突吉羅悔過。若不捨
復應白四羯磨諫一比丘唱言。大徳僧聽。
此某甲比丘爲破和合僧勤方便。僧已諫汝。
莫爲破和合僧勤方便。如是諫堅持不捨。僧
今羯磨諫。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白已應
語彼比丘。僧已白竟餘。三羯磨在。汝當捨是
事。莫犯僧伽婆尸沙。彼若捨應三突吉羅一
偸*羅遮悔過。若不捨復應唱言。大徳僧聽。
此某甲比丘爲破和合僧勤方便。乃至僧今
羯磨諫。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説。復應語
彼比丘。僧已一羯磨竟。餘二羯磨在。汝當捨
是事。莫犯僧伽婆尸沙。彼若捨應三突吉羅
二偸*羅遮悔過。若不捨復應如上第二羯磨。
第二羯磨竟。復應如上語。若捨應三突吉羅
三偸*羅遮悔過。若不捨復應如上第三羯磨。
第三羯磨未竟。捨者三突吉羅三偸*羅遮悔
過。第三羯磨竟。捨不捨皆僧伽婆尸沙。比丘
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若
白不成。三羯磨皆不成。若作餘羯磨。遮羯磨
非法羯磨。不諫自捨。皆不犯*十事竟
佛在王舍城。爾時助調達比丘語諸比丘言。
調達所説。是知説非不知説。説法不説非法。
説律不説非律。皆是我等心所忍樂。諸長老
比丘聞種種呵責。汝云何言。調達所説。是知
説非不知説。説法不説非法。説律不説非律。
皆是我等心所忍樂。呵責已以事白佛。佛以
是事集比丘僧。種種遙責助調達比丘已。語
諸比丘。應差一比丘與助調達比丘親厚者
往諫。莫言調達所説是知説非不知説。説法
不説非法。説律不説非律。皆是我等心所忍
樂。何以故。調達非知説非説法非説律。汝等
莫助破和合僧。當助和合僧。僧和合故歡喜
無諍。一心一學如水乳合。共弘師教安樂
行。若受者善。若不受應遣衆多比丘及僧往
諫。諸比丘受教。如是三反。助調達比丘悉皆
不受。諸比丘種種呵責已。以事白佛。佛以是
事集比丘僧。更種種遙責助調達比丘已。告
諸比丘。以十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
應如是説。若比丘助破和合僧。若一若二若
衆多。語諸比丘言。是比丘所説。是知説非
不知説。説法不説非法。説律不説非律。皆是
我等心所忍樂。諸比丘語彼諸比丘。汝莫作
是語。是比丘所説。是知説非不知説。説法不
説非法。説律不説非律。皆是我等心所忍樂。
何以故。是比丘非知説不説法不説律。汝莫
樂助破和合僧。當樂助和合僧。僧和合故歡
喜無諍。一心一學如水乳合。共弘師教安樂
行。如是諫堅持不捨應第二第三諫。第二第
三諫捨是事善。不捨者僧伽婆尸沙。助破
者。助成破僧因縁。和合者同布薩自恣。差
一親厚諫。若捨一突吉羅悔。乃至不諫自捨。
皆如上説*十一竟
佛在拘舍彌國。爾時闡陀比丘數數犯罪。
入白衣舍上床下床皆不如法。別衆食數數
食非時入聚落不白善比丘。諸比丘見語言。
汝犯如是。如是罪。汝應見罪悔過。莫不清淨
修於梵行。無得長夜受諸苦惱。勿令施主失
大功徳。答言。大徳。汝等不應教我。我應教
汝。何以故。聖師法王是我之主。法出於我無
豫大徳。譬如大風吹諸草穢并聚一處。諸大
徳等。種種姓種種家種種國出家亦復如是。
云何而欲教誡於我。諸大徳。莫語我若好若
惡。我亦不語大徳若好若惡。諸比丘復語闡
陀。莫作自我不可共語。汝當語諸比丘若好
若惡。諸比丘亦當語汝若好若惡。如是展轉
相教轉相出罪成如來衆。諸比丘如是諫。堅
持不捨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
丘僧。問闡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
種種呵責。汝愚癡人不應作不可共語。諸比
丘見汝犯罪。欲不共汝布薩自恣羯磨常所行
事。哀愍汝故呵諫於汝。汝今云何而不信受。
佛種種呵責已語諸比丘。應差一比丘與闡陀
親善者往諫如上。次衆多比丘次僧。諸比丘
受教。三反不受。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
僧。更種種遙責闡陀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
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
惡性難共語。與諸比丘同學經戒數數犯罪。
諸比丘如法如律諫其所犯。答言。大徳。汝莫
語我若好若惡。我亦不以好惡語汝。諸比丘
復語言。汝莫作自我不可共語。汝當爲諸比
丘説如法。諸比丘亦當爲汝説如法。如是展
轉相教轉相出罪成如來衆。如是諫堅持不
捨。應第二第三諫。第二第三諫。捨是事善。不
捨者僧伽婆尸沙。惡性難共語者。不受教誨
無恭敬心。自是非彼。同學經戒者。經謂一切
佛教。戒謂波羅提木叉。差一親厚諫若捨一
突吉羅悔乃至不諫自捨*皆如上説*十二竟
佛在舍衞城。爾時吉羅邑有二比丘。一名
髀二名分那婆。藪行惡行汚他家。作種種非
威儀事。自結華鬘亦教人結。自著教人著。與
女人同床坐。共槃食飮酒噉肉歌舞伎樂。作
諸鳥獸種種之聲。亦作鳥獸鬪諍時像蒱博
嬉戲倒行擲絶彈指眴眼。向於女人角戻面
目吐舌張口。作如是等身口意惡。破於戒見
威儀正命。時五百比丘威儀具足。從迦夷國
來到此邑。至時持鉢入村乞食。諸居士見咸
作是言。此諸比丘從何處來。低頭默然状如
孝子。不知與人交接言語。我此自有二賢比
丘。多才多藝善悦人心。何用此輩久留邑里。
並不與食空鉢而出。時舍利弗目連。亦從迦
夷來向此邑。頞髀等聞作是念。此二人來。必
爲我等作惡名聲斷我供養。便往語諸居士
言。須臾當有二比丘來。一名目連。善知幻術
現種種變。二名舍利弗。善知呪法巧言惑人。
汝若同心不爲彼惑。我當住此。若不能者正
爾便去。諸居士言。長老安住。我終不爲彼之
所惑。二人既到。諸居士皆將大小迎逆問訊
頭面禮足却坐一面。於是目連爲現神變。分
身百千還合爲一。石壁皆過履水如地。坐
臥空中如鳥飛翔。身至梵天手捫日月。身上
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或現半
身或現全身。東踊西沒西*踊東沒。南*踊北
沒北*踊南沒。中*踊邊沒邊*踊中沒。現神變
已還坐本處。時諸居士竊相謂言。目連善知
幻術。此則然矣。於是舍利弗爲説妙法。初中
後善善義善味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説是法
已默然而住。時諸居士亦復相語。舍利弗善
知呪法。亦復驗矣。於是衆人都不信受。無有
供養。爾時彼邑有二優婆塞。一名富闍。二
名優樓伽。信樂佛法見諦得果。常好布施供
養沙門。聞舍利弗目連從迦夷來。共出迎之
頭面禮足。爲説妙法示教利喜。聞法已白舍
利弗言。此邑有二比丘。常作種種非威儀事。
廣説如上。近有五百比丘。威儀庠序入村乞
食。空鉢而出唯願大徳。以此白佛。於是二人。
爲優婆塞更説妙法示教利喜已。還舍衞城。
具以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阿難。汝往
彼邑與二比丘作驅出羯磨。阿難白佛。彼惡
比丘非沙門。自言沙門常作不淨。心已敗壞。
我若獨往。彼必肆惡隨意惱我。佛告阿難。如
是如是如汝所説。汝今便可將諸比丘隨意
多少到彼集衆。然後乃擧頞髀等罪。白四羯
磨驅出彼邑。一比丘唱言。大徳僧聽。此某甲
比丘行惡行汚他家。行惡行皆見聞知。汚
他家亦見聞知。僧今驅出此邑。若僧時到僧
忍聽。白如是。大徳僧聽。此某甲比丘。行惡行
汚他家。行惡行皆見聞知。汚他家亦見聞知。
僧今驅出此邑。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説。
如是第二第三。僧已驅出某甲竟。僧忍默然
故是事如是持。阿難受教。將五百比丘往到
彼邑。諸居士聞阿難與五百比丘來。出迎問
訊頭面禮足。却坐一面。阿難即集衆乃至羯
磨。羯磨竟。彼二比丘猶故不去。諸比丘問。汝
何故不去。答言。阿難等隨愛恚癡畏。是故不
去。何以故。有如是等同罪比丘。有驅者有不
驅者。諸比丘言。汝莫説阿難等隨愛恚癡畏。
有如是等同罪比丘。有驅者有不驅者。汝等
行惡行汚他家。行惡行皆見聞知。汚他家亦
見聞知。汝出去不應住此。諸比丘如是諫。堅
持不捨。以是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種
種遙責彼比丘已語諸比丘。應差一與彼親厚
比丘往諫如上。次衆多比丘*次僧。諸比丘受
教。三反不受。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重遙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爲諸比丘結
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依聚落住。行
惡行汚他家。行惡行皆見聞知。汚他家亦見
聞知。諸比丘語彼比丘。汝行惡行汚他家。行
惡行皆見聞知。汚他家亦見聞知。汝出去不
應此中住。彼比丘言。諸大徳。隨愛恚癡畏。何
以故。有如是等同罪比丘。有驅者有不驅者。
諸比丘復語言。汝莫作是語。諸大徳隨愛恚
癡畏。有如是等同罪比丘。有驅者有不驅者。
汝行惡行汚他家。行惡行皆見聞知。汚他家
亦見聞知。汝捨是隨愛恚癡畏語。汝出去不
應此中住。如是諫堅持不捨。應第二第三諫。
第二第三諫。捨是事善。不捨者僧伽婆尸沙」
行惡行者。作身口意惡行。汚他家者。令他家
不復信樂佛法。見者眼自見。聞者從可信人
聞。知者遠近皆知。*差一親厚諫。若捨一突
吉羅悔。乃至不諫自捨。*皆如上説十三竟
*五分律卷第三



*五分律卷*第四*彌沙
 *宋罽賓 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  譯 
第一分之三不定法
佛在舍衞城。爾時跋難陀。常出入一居士家。
晨朝著衣持鉢往到其舍。敷尼師檀與居士
婦獨屏處坐。説婬欲麁惡語。時毘舍佉鹿子
母。聞跋難陀與居士婦獨屏處坐説婬欲麁
惡語。念言。若居士還見。必生惡心向餘比丘。
使其長夜受諸苦痛。我當遣人往白世尊。即
語常供養婆羅門那隣伽言。汝往佛所頭面
禮足廣説此事。婆羅門即往白佛。佛爲説種
種妙法已發遣令還。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
跋難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
責。如婬事中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爲諸
比丘結不定法。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
共一女人獨屏處可婬處坐。可信優婆夷見。
於三法中一一法説。若波羅夷若僧伽婆尸
沙若波逸提。若比丘言。如優婆夷所説。應三
法中隨所説法治。是名不定法
獨者。一比丘一女人。更無第三人。屏處者。眼
所不見處。可信者。見四眞諦。不爲身不爲人。
不爲利而作妄語。優婆夷者。受三自歸絶於
邪道。不定者。若於三法中説一事。諸上坐
比丘。應問是比丘。汝往彼家不。若言往未應
治。復應軟語問。汝與女人獨屏處坐麁惡語
行婬欲不。若言不。上坐下坐比丘。應切語問。
汝實語莫妄語。如優婆夷説不。若言如優婆
夷説。然後乃應隨所説法治。沙彌突吉羅。
第二不定法。與女人在露處坐。除若波羅
夷。餘皆如上説。露處者。眼所見處也
五分律第一分之四捨墮法。
佛在舍衞城。爾時世尊。教諸比丘唯畜
衣。而六群比丘食前食後晡時皆著異衣。諸
比丘見問言。世尊不聽畜長衣。汝不聞耶。
答言。我亦聞之。但我此衣。或僧中得。或居士
間得。或是糞掃衣。彼以著故與我。本不使
我爲五家畜。諸比丘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
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
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等不
聞我先讃歎少欲知足衣裁蔽形食足支命
耶。譬如衆鳥毛羽自隨。比丘如是三衣常倶。
汝今云何畜積非法。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
以十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
説。若比丘畜長衣過一宿尼薩耆波逸提」
爾時諸比丘。若須一一衣。衆僧羯磨。所應分
物與之。時阿那律衣麁弊壞。諸比丘語言。汝
衣弊壞。何不從僧取作使一日成。阿那律言。
我不敢取。恐一日不成。犯尼薩耆波逸提罪」
爾時波利邑諸比丘。來舍衞城欲後安居。時
到不及。便娑鞞陀邑結坐安居訖。十六
日便進佛所。道經埿水。三衣麁重極大疲
極。到禮佛足却坐一面。佛問諸比丘。安居和
合乞食不乏道路不疲耶。答言。安居和合乞
食不乏。我等先住波利邑。欲來此安居。多諸
知識不得早發。欲及後坐而復不及。遂往
娑鞞陀結坐安居訖。十六日便來。道經埿水。
三衣麁重極大疲極。諸比丘因是具以阿那
律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讃少欲知足
讃戒讃持戒已。告諸比丘。從今聽受迦絺那
衣。得不犯五事。一者別衆食。二者數數食。三
者食前食後行至餘家不白餘比丘。四者畜
長衣。五者別宿不失。三衣時。諸比丘作是念。
佛以受*迦絺那衣。聽畜長衣。爲得幾時。念
已白佛。佛言。受*迦絺那衣時聽畜。從今是
戒應如是説。若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已。
長衣過一宿尼薩耆波逸提。爾時阿難。得二
張劫貝。爲舍利弗故受。時舍利弗於異處
住。阿難作是念。世尊不聽畜長衣過一宿。舍
利弗今不在此。此當云何。念已白佛。佛問阿
難。舍利弗幾日當還。答言。或十日或不至十
日。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種種讃少欲知足讃
戒讃持戒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説。
若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已。長衣乃至十
日。若過尼薩耆波逸
三衣竟者。浣染縫竟。捨*迦絺那衣者。白二
羯磨捨。長者。三衣之外皆名長。衣者。劫貝
衣。欽波羅衣野蠶綿衣紵衣麻衣。十日者。
若一日得衣。應即日捨。若受持若施人若淨
施。若即日不捨。二日更得衣。應此日皆捨。若
此日不捨。三日乃至十日更得衣。亦應此日
皆捨。若此日不捨。至十一日明相出時。
日中所得衣皆尼薩耆波逸提。若有過十日
衣。應捨與比丘僧。若與一二三比丘。不得
捨與餘人及非人。捨已然後悔過。若不捨而
悔過者罪益深。除長三衣。若長餘衣乃至手
巾過十日皆突吉羅。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
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若淨施不犯一事竟
佛在舍衞城。爾時十七群比丘。安居竟欲遊
行。作是念。我尋還此。一衣便足何須多爲。作
是念已。即便幞結餘衣。置於架上。寄住比
丘。於是而去。時六群比丘於他處還。語住比
丘言。差房與我。時住比丘即差十七群所置
衣房與之。六群比丘見架上衣問言。汝何以
故畜此長衣。答言。此是十七群比丘安居竟
遊行人間不能持去留寄我耳。時六群比丘種
種呵責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十
七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
呵責。汝等愚癡。不聞我説。比丘應與三衣鉢
倶。譬如鳥飛毛羽自隨耶。呵責已告諸比丘。
以十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
説。若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已。三衣中
若離一一衣。宿過一夜尼薩耆波逸提。爾時
有一糞掃衣比丘。欲向娑竭陀邑。衣重不能
持去欲捨。不知云何。以是白諸比丘。諸比丘



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
諸比丘。若比丘持糞掃衣重。欲遊行餘處。不
能持去者。是比丘應從僧乞不失衣羯磨。脱
革屣頭面禮足胡跪合掌作是言。大徳僧聽。
我某甲比丘欲遊行某處。糞掃衣重不能持
去欲留。今從僧乞不失衣羯磨。如是第二第
三乞已。僧中一比丘唱言。大徳僧聽。此某甲
比丘欲遊行某處。糞掃衣重不能持去欲留。
從僧乞不失衣羯磨。今僧與作不失衣羯磨。
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徳僧聽。此某甲
比丘欲遊行某處。糞掃衣重不能持去欲留。
從僧乞不失衣羯磨。今僧與作不失衣羯磨。
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説。僧已與某甲比丘
作不失衣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時諸比丘見世尊聽羯磨離衣。便常作羯磨離
衣宿。亦羯磨盡離三衣著弊壞衣行。長老比
丘見問言。汝何故著弊壞衣行。答言。佛聽羯
磨離衣。是故我等常羯磨離衣宿。亦羯磨盡
離三衣。諸比丘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
佛。佛言。汝等不應常羯磨離衣宿及羯磨盡
離三衣。此二非法羯磨。比丘及僧二突吉羅。
以此羯磨離衣宿。一衣一宿皆犯失衣罪。今
聽諸比丘羯磨留衣。前安居者九月日。後安
居者八月日。不得羯磨留僧伽梨安陀會。
聽羯磨優多羅僧。有賊難處。三衣中割截衣
最勝者。聽隨所留。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
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已。三衣中若離一一
衣。宿過一夜。除僧羯磨。尼薩耆波逸提
離衣者。園同界異界。屋同界異界。比丘尼精
舍同界異界。聚落同界異界。重屋同界異界。
乘同界異界。船同界異界。場同界異界。樹下
同界異界。露地同界異界。行道同界異界。園
同界者。僧羯磨作不失衣界。而於中得自在
往反。異界者。僧不羯磨作不失衣界。雖作而
於中不得自在往反。屋比丘尼精舍聚落重
屋亦如是。乘同界者。於中得自在。若取若擧。
異界者於中不得自在。若取若擧。船亦如是。
場同界者。踐穀麥處得自在取。異界者。不得
自在取。樹下同界者。樹蔭所覆處。異界者。樹
蔭不覆處。露地同界者。結加趺坐面去七
尺。異界者。七尺之外。行道同界者。面去身
七弓。異界者。七弓之外至明相出。時比丘
還到界。乃至一脚入界不失衣。若口言我
是衣亦不失衣。若不言捨。至明相出時。尼薩
耆波逸提。比丘三衣外。餘所受用衣。離宿突
吉羅。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
突吉羅二事竟
佛在舍衞城。爾時諸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
衣已得非時衣。諸比丘慚愧言。佛未聽我等
受非時衣。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
諸比丘。汝等實得非時衣慚愧言。佛未聽我
等受非時衣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讃少
欲知足讃戒讃持戒已。告諸比丘。從今聽受
非時衣。時六群比丘作是念。世尊聽我等受
非時衣。便多受不受持不施人不淨施。諸比
丘見問言。汝不聞世尊制不得畜長衣耶。答
言。佛雖制畜長衣。而聽受非時衣。又問。汝等
一切時畜非時衣。不受持不施人不淨施耶。
答言如是。諸長老比丘種種呵責。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汝實爾不。
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愚癡人。不
應多求多欲。外道法中受者無厭。施者籌量。
我正法中少欲知足。施者雖無厭。受者應少
取。呵責已告諸比丘。若比丘得非時衣。不受
持不施人不淨施。乃至一宿突吉羅。爾時有
一住處。諸比丘多得衣。受持施人淨施。餘段
與諸比丘。諸比丘不受言。佛未聽我等受不
具足衣。語言且受。當足令足。時長老伽毘。得
一狹短衣。日日舒挽欲令廣長。佛常五日案
行諸房。見伽毘牽*挽衣。問言。汝作何等。答
言。得此衣小不得受持。佛復問。汝更望得衣
處不。答言有。又問幾時可得。答言。若一月若
滅一月。佛以是事。種種讃少欲知足讃戒讃
持戒已。告諸比丘。從今聽畜非時衣。不足望
足至一月。佛既聽畜非時不足衣。諸比丘便
持此衣遊行過一月。諸比丘見問言。佛不聽
畜非時不足衣過一月。汝等云何擔此衣遊
行過於一月。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爲
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三
衣竟捨*迦絺那衣已。得非時衣。若須應受速
作受持。若足者善。若不足望更有得處令具
足成。乃至一月若過。尼薩耆波逸提
非時衣者。捨迦*絺那衣已。有所得衣。皆名
非時衣。須者三衣中有故壞須以補易。望更
有得處者。應更有得衣處望。一日乃至一月
得。若比丘一日得不具足衣。即日有望若得
應足成。受持若施人若淨施。若不受持不施
人不淨施。至十一日明相出時。尼薩耆波逸
提二日乃至十日亦如是。十一日有望。若得
即此日應足成。受持若施人若淨施。若不受
持不施人不淨施。至十二日明相出時。尼薩
耆波逸提。乃至三十日亦如是。比丘尼亦如
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三竟
佛在舍衞城。爾時優善那邑。有年少居士出
行遊戲。見一女人名蓮華色。色如桃華女相
具足。情相敬重即娉爲婦。其後少時婦便有
身。送歸其家月滿生女。以婦在産不得附
近。遂乃私竊通于其母。蓮華色知便欲委之。
絶夫婦道恐累父母。顧愍嬰孩呑忍恥愧。還
于夫家養女八歳。然後乃去至波羅奈。飢渇
疲極於水邊坐。時彼長者出行遊觀。見甚重
愛。即問郷居父母氏族。今爲係誰而獨在此。
蓮華色言。我某氏女。今無所屬。長者復問。若
無所屬。能爲我作正室不。答言。女人有夫何
爲不可。即便載歸拜爲正婦。蓮華色料理其
家。允和大小夫婦相重。至于八年。爾時長者
語其婦言。我有出息在優善那邑。不復
斂於今八年。考計生長乃有億數。今欲往
與汝暫乖。婦言。彼邑風俗女人放逸。君往
或能失丈夫操。財物糞土亦何足計。答言。
吾雖短闇不至此亂。婦復言。若必宜去思聞
一誓。答言甚善。便言。若我發此至還入門。一
生邪心與念同滅。於是別去到于彼邑。*債斂
處多遂經年歳。去家日久思室轉深。作是思
惟。我當云何。不違先誓而遂今情。復作是
念。我若邪婬乃負本誓。更取別室不爲違
要。於是推訪。遇見一女。顏容雅妙視瞻不
邪。甚相敬愛。便往求婚。父以長者才明大富。
歡喜與之。債索既畢。將還本國安處別宅。然
後乃歸。晨出暮反異于在昔。蓮華色怪之。
密問從人。從人答言。外有少婦是故如此。其
夫暮還。蓮華色問。君有新室何故藏隱。不令
我見。答言。恐卿見恨。是故留外。婦言。我無
嫌妬。神明鑒識。便可呼歸。助君料理。即便將
還。乃是其女。母子相見不復相識。後因沐頭
諦觀形相。乃疑是女。便問。郷邦父母姓族。女
具以答。爾乃知之。母驚惋曰。昔與母共夫。
今與女同婿。生死迷亂乃至於此。不斷愛欲
出家學道。如此倒惑何由得息。便委而去到
洹門。飢渇疲極坐一樹下。爾時世尊。與
無央數衆圍遶説法。蓮華色見衆多人往反
出入。謂是節會當有飮食。便入精舍。見佛世
尊爲衆説法。聞法開解飢渇消除。於是世尊。
遍觀衆會誰應得度。唯蓮華色應得道果。即
爲説四眞諦法苦集盡道。便於坐上遠塵離
垢得法眼淨。既得果已。一心合掌向佛而住。
佛説法已衆會各還。蓮華色前禮佛足長跪
合掌白佛言。於佛法中願得出家。佛即許之。
波闍波提比丘尼。汝今可度此女爲道。受
教。即度與出家受戒。勤行精進遂成羅漢。
成羅漢已遊戲諸禪解脱。顏容光發倍勝於
昔。到時持鉢入城乞食。一婆羅門見生樂著。
心作是念。此比丘尼今不可得。唯當尋其住
處方便圖之。蓮華色乞食畢。還陀園入
所住房。彼婆羅門。隨後察之知其住處。後
日時到復行乞食。彼婆羅門。於後逃入伏其
床下。是日諸比丘尼竟夜説法。疲極還房仰
臥熟眠。於是婆羅門。從床下出作不淨行。比
丘尼即覺踊升虚空。時婆羅門。便於床上生
入地獄。蓮華色因從空中往詣佛所。頭面禮
足以是白佛。佛問。汝當爾時。意爲云何。答
言。如燒鐵爍身。佛言。如此無罪。復白佛言。
獨宿當有犯不。佛言。得道者無犯。時有群賊
聚共議言。我等當於何處分物用易美食
好色。咸言。此安陀園比丘尼住處必有好
色亦當多有上美供養。往彼分物必得所欲。
時彼賊帥信樂佛法。聞此不悦。即作是念。
此諸人等。必當惱亂諸比丘尼。我當密遣一
人先往告語。即便遣之語比丘尼言。暮當
有惡人往。恐必相惱。幸可避去。諸比丘尼聞。
即入舍衞城。彼城大臣。先以一宅施比丘僧。
而無僧住。諸比丘尼暮到往宿。時彼群賊。
夜入安陀園。都無所見。賊*帥歡喜念言。比
丘尼脱此艱難。何其快哉。即以最上衣盛滿
生熟上美飮食。懸著樹枝。念言。若有得道神
通比丘尼。取此衣食。於是蓮華色比丘尼。如
力士屈伸臂頃。從舍衞城往安陀園樹上取
之。明日食時。以所得食。爲長老優波斯那
跋難陀設供。時至皆往。下種種食。食訖
行水。取小床於衆前坐。請説妙法。優波斯那。
爲説法已從坐而去。跋難陀留後。語蓮華色
言。姉妹何從得此美食。蓮華色具以事答。
跋難陀言。可示我衣。即以示之。跋難陀見便
生貪著。即從索之。蓮華色言。此不可得。何以
故。女人薄福應畜五衣。跋難陀言。如人以象
馬布施不與鞍韉。汝亦如是。云何種種餚
供養。惜此一衣而不見與。如是無數方便苦
索。遂不獲已便持與之。跋難陀得衣還歸所
住。諸比丘見語言。汝福徳人得此好衣。答言。
我無福徳。強説比丘尼僅乃得之。諸比丘聞。
種種呵責。汝云何強説奪比丘尼衣
爾時世尊。患於四衆來往憒鬧。告諸比丘。我
今欲三月入靜室。不聽有人來至我所。除一
送食比丘。汝等亦當相與立制。奉教即立。從
今不聽輒至佛所。唯除一送食比丘。犯者
波逸提。時長老優波斯那。不聞僧制。後到舍
衞城問異比丘。佛在何房。比丘指示。即至房
前以手叩房。佛自爲開。前禮佛足却坐一
面。佛問優波斯那。汝衆清淨威儀具足。云何
教化而得如此。答言。若人從我求出家者。教
行十二頭陀。汝當盡形壽作阿練若乞食一
坐食一種食一受食次第乞食塚間糞掃衣
三衣隨敷坐樹下坐露坐。世尊。若人能盡形
壽行如此法。得入我衆。我與作師。佛歎言。善
哉善哉。如汝可謂善教徒衆。復問。汝知此衆
僧有制不。答言不知。何以故。我從佛聞。佛未
制不得輒制。已制應奉行。佛具以上事語之。
答言。我不能隨僧制波逸提悔過。佛言。善哉
如汝所説。時舊住比丘住立房前。待優波斯
那出語言。汝犯僧制。應作波逸提悔過。答言。
我犯何波逸提。諸比丘具説上事。答言。我不
隨僧制悔過。何以故。我親從佛聞。佛若不制
僧不得制。若佛制已僧不得違。於是佛自出。
語諸比丘。從今若有阿練若比丘如優波斯
那。聽至我所。諸比丘聞已作是念。我亦當行
此頭陀可得輒至佛所。便各修行。時諸居士
所設房舍供養。無復人受。以是白佛。佛語諸
比丘。今聽四衆自在見我。時波闍波提比丘
尼。聞佛此教。便與五百比丘尼來向佛所。中
路逢優波斯那。優波斯那衆中一比丘衣麁
弊壞。問言。長老何故著此。答言無有餘衣。比
丘尼便指己衣語言。能著此不。答言能。又問。
長老所著能與我不。答言能。即便易之。前至
佛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佛問瞿曇彌。汝何
故著此弊壞衣。答以上事。佛爲説法遣還所
住。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彼比丘。汝實以麁
弊衣與比丘尼易好衣不。答言。實爾世尊。佛
種種呵責。汝愚癡人不應多欲。諸比丘因此。
以跋難陀事白佛。佛問跋難陀。汝實爾不。答
言。實爾世尊。佛種種訶責已。告諸比丘。以十
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
比丘從比丘尼取衣。尼薩耆波逸提。有諸比
丘。有親里比丘尼。多諸知識能得衣物。而諸
比丘著麁弊衣。諸比丘尼問言。何故著此惡
衣。答言。無有得處。語言何不就我取。答言。
佛制不聽就比丘尼取衣。諸比丘尼言。唯親
知可取知可與。願以白佛。諸比丘即以白佛。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種種讃少欲知足讃戒
讃持戒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
比丘從非親里比丘尼取衣。尼薩耆波逸提。
爾時舍衞城比丘比丘尼。共得衣施便共分
之。或比丘宜著比丘尼得。或比丘尼宜著比
丘*得。諸比丘尼白諸比丘。與我易衣。答言。
佛不聽我取非親里比丘尼衣。諸比丘尼言。
以衣易衣如何言取。便往白佛。佛以是事集
比丘僧。種種讃少欲知足讃戒讃持戒已告
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從非親
里比丘尼取衣。除貿易。尼薩耆波逸提
非親里者。於父母乃至七世無親。貿易者。彼
此有益。又各隨所宜。從式叉摩那沙彌尼取
衣突吉羅。若親里犯戒邪見。從取衣突吉羅。
沙彌從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尼取衣突吉
羅。若無心求自布施。知彼有長乃取。不犯
四竟
佛在舍衞城。爾時跋難陀。晨朝著衣持鉢。往
偸羅難陀比丘尼所。坐起輕脱不覺露形。跋
難陀見失不淨。比丘尼知語言。長老與我衣
浣。便脱與之。彼既得衣。即以不淨自内形中。
又諸比丘。亦與諸比丘尼衣。令浣染打。時諸
比丘尼。以此多事。妨廢誦讀坐禪行道。諸
白衣見。種種呵責言。諸比丘尼常以浣染打
衣爲業。與在家人有何等異。時波闍波提比
丘尼。與五百比丘尼倶詣佛所。頭面禮足却
坐一面。佛問瞿曇彌。諸比丘尼手足何故盡有
染色。具以事答。佛爲諸比丘尼説妙法已。各
還所住。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汝等
實使比丘尼浣染打衣不。答言。實爾世尊。諸
比丘因此以跋難陀事白佛。佛種種呵責已
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
戒應如是説。若比丘使比丘尼浣故衣若染
若打。尼薩耆波逸提。有諸老病比丘。不能自
浣染打衣。有親里比丘尼能浣染打。皆來從
索欲爲作之。諸比丘言。佛不聽我等使比丘
尼浣染打衣。諸比丘尼言。唯親知可知不可。
願以白佛。諸比丘即以白佛。佛以是事集比
丘僧。讃少欲知足讃戒讃持戒已告諸比丘。
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使非親里比丘
尼浣故衣若染若打。尼薩耆波逸提。故衣者。
經體有垢若令浣浣。不染不打。若令染染
不浣不打。若令打打。不浣不染。若令浣染浣
染。不打。若令浣打浣打。不染。若令染打染打。
不浣。若令浣染打浣染打。皆尼薩耆波逸提。
若令浣不浣而染。若令浣不浣而打。若令浣
不浣而染打。皆突吉羅。令染不染而浣而打
而浣打。令打不打而浣而染而浣染。令浣染
不浣染而打。令浣打不浣打而染。令染打不
染打而浣亦如是。若令非親里浣染打而親
里浣染打。若令非親里浣染打。而親里非親
里共浣染打。若令親里非親里共浣染打。而
親里浣染打。若令親里非親里共浣染打。而
非親里浣染打。若令親里非親里共浣染打。
而親里非親里共浣染打。皆尼薩耆波逸提。
若衣未可浣染打。而令非親里浣染打突吉
羅。若令親里浣染打。而非親里浣染打不犯。
皆如取衣中説五事
佛在舍衞城。爾時城中有好衣長者。信樂佛
法常往聽受。時彼長者重著好衣。將諸
從從城中出。問訊世尊及諸比丘。佛爲説法
示教利喜已。頂禮辭歸。跋難陀。跋難陀
復爲説法。臨別白言。長老明日見顧蔬食。答
言。我不乏食。若無衣服。汝能與我身上一衣
不。長者言當與。至家籌量。不得便相與。跋
難陀言。我聞長者好憙布施。如何於我而獨
疎薄。又言。我説法能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爲度汝等廢不營已。汝今云何惜此一衣。於
是長者即脱與之。去至城門。守門者問。汝向
重衣出而今輕還。爲與女人爲遇劫奪耶。答
言。我不與女人亦不遇劫。爲沙門釋子所強
乞耳。守門者言。莫作是語。我聞沙門釋子少
欲知足。若人布施尚不肯受。如何於今強乞
人物。答之如上。有不信樂佛法者。聞便唱言。
快正應奪。汝若更親近當復劇。是沙門釋子
常歎布施毀不與取。而今強奪人衣物。何異
於劫。長者還家。家中問答亦皆如上。諸長老
比丘聞。種種呵責已。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
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跋難陀。汝實爾不。答言。
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
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
丘從居士居士婦乞衣。尼薩耆波逸提。爾時
諸比丘著麁弊衣。諸親里見語言。何以著此
壞衣。不從我取。答言。佛不聽我等就居士居
士婦乞衣。可以與僧。當從僧取。諸親里言。我
正欲與比丘。不欲與僧令餘人得。諸比丘言。
若佛聽我從親里居士居士婦乞衣者。亦當不
著如此弊惡。諸親里言。唯親知可與知可取。
願以白佛。諸比丘即以白佛。佛以是事集比
丘僧。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
從非親里居士居士婦乞衣。尼薩耆波逸提。
爾時衆多比丘隨估客行。失道遇劫剥奪。赤
肉裸形而還向舍衞城。行者問言。汝是何人。
答言。我是沙門釋子。復問。汝衣鉢何在。答
言。爲劫所奪。進到祇洹。諸比丘問答亦如
是。又問。汝若是比丘。云何受戒布薩自恣。
答言。如是受戒布薩自恣。諸比丘竟不與衣。
便至佛所。佛呵責言。汝等何以裸形見佛。豈
不能得樹葉及草以蔽身耶。告諸比丘。從今
裸形至佛前者突吉羅。諸比丘白佛。佛不聽
我從非親里居士居士婦乞衣。我等親里去
此甚遠。云何得衣。佛言。汝等已到舊比丘所
未。答言已到。又問何以不與汝衣。答言。諸
比丘方共見問。云何受戒布薩自恣。雖如法
答。猶不見與。佛遙呵責舊住比丘。云何眼見
比丘裸形。而不經恤。爲失衣比丘。讃少欲
知足。讃戒讃持戒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
如是説。若比丘從非親里居士居士婦乞衣。
除因縁。尼薩耆波逸提。因縁者。奪衣失衣
燒衣漂衣衣壞。是名因縁。若奪衣乃至衣壞。
故有餘衣。及有衣在餘處。皆不得乞。比丘尼
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六竟
佛在舍衞城。爾時衆多比丘從波利邑來向
佛所。遇劫失衣共作是言。佛雖聽五事因縁
得從非親里居士居士婦乞衣。我今不知當從
誰乞。時六群比丘作是念。此諸比丘失衣。不
知從誰乞。我當爲索。若有長者當自取之。念
已。即以是語語失衣比丘。失衣比丘言大善。
於是六群比丘。遍語城中諸居士居士婦言。
有諸比丘從波利邑來。欲覲世尊。遇劫失衣。
汝等可共減割施之。諸居士居士婦聞已。各
各減割大得衣服。人人皆足。失衣比丘言。我
等已足不須更乞。六群比丘言。汝等有乞衣
因縁。而我等無聽。我以汝因縁更有所乞。
失衣比丘言。隨長老意。時六群比丘復更遍
乞。得衣甚多。時諸居士集共議言。失衣比丘
未有幾人。我等城中男女大小減割布施已
應過足。何以復索。將無欲以積畜販賣貨易
不修梵行耶。時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
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丘。
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
諸比丘。以十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
應如是説。若比丘奪衣失衣燒衣漂衣衣壞。
從非親里居士居士婦乞衣。若居士居士婦
欲多與衣。是比丘應受二衣。若過是受。尼薩
耆波逸提。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
彌尼突吉羅七竟
佛在舍衞城。爾時跋難陀。常出入一居士家
爲説法。疾病官事皆爲料理。有一比丘。晨朝
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遇到此家。聞其夫婦共
議。跋難陀於我有恩。當以如是衣直作衣與
之。彼比丘乞食還。語跋難陀。汝有福徳。跋難
陀言。有何福徳。答言。我今乞食到某居士家。
聞夫婦共議。跋難陀於我有恩。當以如是衣
直作衣與之。汝今往彼必得無疑。跋難陀明
旦食時。著衣持鉢往到其家。居士即出問訊。
跋難陀言。汝爲我以如是衣直作衣耶。答言
如是。跋難陀言。汝自知我不著惡衣。若作好
衣我當自著。常憶念汝疾病官事。當相料理。
若不好者當與弟子。或藏器中。徒去此物無
施用福。時彼居士語左右言。此人無厭難養
難滿。我發心所與。五倍六倍猶不愜意。先雖
厚善於今薄矣。遂不與之。時諸長老比丘聞。
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
比丘僧。問跋難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
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爲諸比
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非親里
居士居士婦共議。當以如是衣直作衣與某
甲比丘。是比丘先不自恣請。便往問居士居
士婦言。汝爲我以如是衣直作衣不。答言如
是。便言。善哉居士居士婦。可作如是衣與我。
爲好故。尼薩耆波逸提
先不自恣請者。先不問比丘爲須何衣。爲好
者。求令極好勝先所許。若從親里索好衣突
吉羅。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
突吉羅八竟
佛在舍衞城。跋難陀。復有常出入家。其夫婦
共議。我當各爲跋難陀以如是衣直作衣與
之。乞食比丘聞復語之。跋難陀即往。問居士
居士婦言。我聞汝等爲我各以如是衣直作
衣。爲實爾不。答言如是。跋難陀言。可合作一
衣令極好。若極好我當自著。常憶念汝。若不
好者當置器中。徒去此物無施用福。時居士
居士婦便大瞋言。此人無厭難養難滿。雖求
合作一衣。而於我發心所許。五倍六倍猶不
愜意。如此惡人不足存在。於是不聽復得來
往。時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
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跋難陀。汝實
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
丘。以十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
是説。若非親里居士居士婦共議。我當各以
如是衣直作衣與某甲比丘。是比丘先不自
恣請。便往問居士居士婦言。汝各爲我以如
是衣直作衣不。答言如是。便言。善哉居士居
士婦。可合作一衣與我。爲好故。尼薩耆波逸
提。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
吉羅九事
佛在王舍城。爾時王舍大臣。語左右人言。汝
往跋難陀所。以我名字作禮問訊。持此衣直
而供養之。使受勅。至跋難陀所語言。某甲大
臣問訊起居。送此衣直供養大徳。大徳受
之。跋難陀言。我不應受此衣直。若得淨衣當
手受持。使言。大徳。有執事人不。跋難陀即
指示處。使便到執事人所語言。某甲大臣送
此衣直與跋難陀。汝爲受作。來取便與。使既
與已。還跋難陀所白言。大徳所示執事人。我
已與竟。大徳須衣便可往取。白已便還。大臣
後時。復更遣信問跋難陀。我近遣使送衣直
付某執事。大徳爲已著此衣未。跋難陀言。我
未取著。還白如此。大臣作是念。我作衣已。久
而猶未取。必薄我衣故致如此。即復遣信語
跋難陀言。我送衣已。久何故不著。若不須者
可以還我。跋難陀言。我甚須之。便於非時。到
執事人所語言。我今須衣。可以見與。答言小
待。今衆人會。我應往赴。若不及期。便應罰我
金錢五百。跋難陀言。汝常信樂勤於法縁。今
日何故忽重俗事彼聞此語便作是念。正使
彼罰要當付衣。然後乃去。即便料理與之。
事畢星馳已遂稽後。衆人問言。汝來何晩。
答言。跋難陀索衣。料理還之。所以致此。衆人
咸言。爲一比丘而輕衆制。理不可恕。即便罰
之彼既得罰。便瞋恨言。沙門釋子。自言有道
利益於物。而今乃反令我得罰。不信樂佛法
者。咸皆語言。汝信敬沙門致此重罰。若復親
近方當劇是。惡名流布遍舍衞城。諸長老比
丘聞。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
事集比丘僧。問跋難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
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爲
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王若大
臣婆羅門居士。爲比丘故遣使送衣直。使到
比丘所言。大徳彼王大臣婆羅門居士。送此
衣直。大徳受之。是比丘言。我不應受衣直。若
得淨衣當手受持。便言。大徳有執事人不。
比丘即指示處。使便到執事所語言。某王大
臣。送此衣直與某甲比丘。汝爲受作。取便與
之。使既與已。還比丘所白言。大徳所示執事
人。我已與竟。大徳須衣便可往取。是比丘二
返三返。到執事所語言。我須衣我須衣。若得
者善。若不得。四返五返六返到執事前默然
立。若得者善。若過求得者。尼薩耆波逸提。
若不得衣。隨使來處。若自往若遣信。語言。
汝爲某甲比丘送衣直。是比丘竟不得。汝還
自索莫使失。是事應爾。比丘尼亦如是。式叉
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十竟
佛在舍衞城。爾時衆僧多得縷施。即共分之。
諸比丘用縫僧伽梨優多羅僧安陀會一切餘
衣。又作腰繩禪帶乃至戸紐。猶故不盡。時
六群比丘便雇織師織作一衣。猶有餘縷。復
更*雇作綖少不足。便行求乞。長者居士悉皆
與之。於是六群比丘作是念。我得善利。從今
但當恒作此業。便多乞縷。一切織師悉皆*雇
織。時有居士。詣一織師雇織作衣。答言。我已
許比丘。不得復作。遍詣餘處皆亦如是。於是
居士便瞋罵言。沙門釋子少欲知足。而今遍
雇一切織師。無有厭足。與世貪人有何等異。
無沙門行破沙門法。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
責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群比
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
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
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自行乞縷。*雇織師
織作衣。尼薩耆波逸提。比丘尼亦如是。式叉
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十一竟
佛在舍衞城。爾時跋難陀。常出入一估客家
説法治病。估客語婦言。跋難陀於我有恩。
可以此縷*雇織師作衣。我還當與。行後婦
便持縷詣織師所*雇令作之。語言。籌量令足
勿使少長。跋難陀聞即往其家。婦出問訊言。
我夫教我爲大徳作衣。我已*雇人令作。跋
難陀言。汝*雇誰作。答言某甲。跋難陀便往
織師所語言。汝知不。此衣爲我作。汝好織令
緻廣。自當少多私相報。織師言。彼婦語我。
籌量令足我今云何。令得緻廣。跋難陀言。但
好作之。若綖不足。持我意索。自當與汝。織師
隨語用盡往索。估客婦言。我先語汝。籌量
令足。何故復索。織師具以事答。婦便更與。估
客行還。問婦言。我先令汝爲跋難陀作衣。爲
已作未。答言已作。可取來看。婦即取示。衣甚
緻好。問言。用少許縷那得如此。答言。跋難陀
更來取縷。所以得爾。估客便瞋罵言。跋難陀
難養難滿無有厭足。如我本意此衣數倍。先
雖有恩於今絶矣。遂不與之。如是惡聲流布
遠近。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
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跋難陀。汝實爾
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
以十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
説。若居士居士婦。爲比丘使織師織作衣。
是比丘先不自恣請。便到織師所作是言。汝
知不。此衣爲我作。汝好爲我織令極緻廣。當
別相報。後若與一食若一食直。得者。尼薩耆
波逸提。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
尼突吉羅二竟
佛在舍衞城。爾時跋難陀。語弟子達摩言。
今欲與汝遊行到拘薩羅國。達*摩言。彼寒無
衣不能得去。跋難陀言。若能去者當與汝衣。
達摩言。先與我衣然後當去。即便與之。既得
衣已便不肯去。跋難陀言。汝言得衣當去。如
何得衣而復不肯。若不能去以衣還我。達摩
言。師已見施云何復索。跋難陀言。我非施汝。
欲共遊行故相與耳。汝今不去。欲以何理而
不還我。便強奪之。彼即高聲大哭。長老比丘
問。汝何故哭。答言。師奪我衣。諸比丘種種呵
責跋難陀。云何名比丘。強奪人衣。答言。我欲
共行至拘薩羅國以衣*雇之。彼既得衣便不
肯去。是以取之。非爲強奪。諸比丘復種種呵
責達摩。汝云何欺師。索衣許行。得而不去。便
將二人同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
丘僧。問跋難陀。汝實以衣與弟子還奪取不。
答言。實爾世尊。佛復問達摩。汝實誑師不。答
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二比丘已告諸比
丘。以十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
是説。若比丘與比丘衣。還奪尼薩耆波逸提。
爾時六群比丘與諸比丘衣。復使沙彌守園
人奪。諸比丘問言。汝不聞佛制與比丘衣不
得還奪耶。答言聞我今使沙彌守園人奪。不
違佛教。諸比丘言。自奪教人。有何等異。種種
呵責已。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六
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
責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
與比丘衣。若自奪若使人奪。尼薩耆波逸
提。有諸客比丘。寄舊住比丘衣。行還日久。恐
犯此戒。不敢復索。復有諸比丘在路行。寄比
丘衣。行路既遠。恐犯此戒亦不復索。或有已
索便生慚愧。謂犯此戒作捨墮悔過者。諸比
丘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
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讃少欲知
足。讃戒讃持戒已。告諸比丘。若索寄衣犯捨
墮者。無有是處。從今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
與比丘衣。後瞋不喜。若自奪若使人奪。作是
語。還我衣不與汝。尼薩耆波逸提。比丘尼亦
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三竟
五分律卷第四




*五分律卷*第五*彌沙*塞
 *宋罽賓 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  譯 
初分捨墮法下
佛在王舍城。爾時衆多居士。共請佛及僧。其
中有破薪者取水者掃灑地者敷坐具者布華
者敷高座者辦具食者。時跋難陀晨朝著衣
持鉢。先往請家至諸人所。隨其所爲而讃歎
之。復語言。汝今所作歡喜善好。諸人言。我實
歡喜作諸供養。務令飮食種種甘美。亦當以
衣布施衆僧。跋難陀言。衆人施僧衣物甚多。
汝若復施。正當積聚成無用物。何爲徒去有
用之福。而不與我。若與我者。我當自著恒相
憶念。疾病官事當相料理。諸人聞已。便共集
議。其中有言。若僧不須可以施之。使我等得
施用之福。或復有言。本爲施僧。如何復得迴
與一人。言與者衆遂便與之。時跋難陀擔重
擔衣還歸僧坊。諸比丘歎。汝福徳人。如何暫
出乃得此衣。跋難陀言。巧辯所獲非福徳也。
即便具説得衣所由。謂長老比丘聞種種呵
責。汝愚癡人。云何迴與僧物而自入己。時彼
居士食具已辦。遣使白佛。於是世尊著衣持
鉢。與比丘僧前後圍繞。往詣其家就座而坐。
諸居士手自下食。食畢行水而無布施。先不
欲與跋難陀者。竊共議言。我等今日食無不
備。某等無故。持施僧物獨與一人。闕此達嚫。
寧無慚愧。諸比丘問。汝等竊語。爲何所説。具
以事答。諸比丘種種呵責跋難陀汝愚癡人。
云何迴與僧物自以入己。爾時世尊爲諸居
士説妙法已。從坐起去。諸長老比丘以是白
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跋難陀。汝實爾不。
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
十利故爲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説。
若比丘迴與僧物入己。尼薩耆波逸提。有諸
比丘。不知是與僧物迴以入己。後知生慚愧。
或已悔過。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讃
少欲知足。讃戒讃持戒已。語諸比丘。若不知
與僧物而迴入已。犯捨墮者無有是處。從今
是戒應如是説。若比丘知檀越欲與僧物
以入己。尼薩耆波逸提
知者。若自知若從他聞。欲與僧物者。若人發
心作是語。我當持此物與彼衆僧。若迴欲與
僧物與餘人。波逸提。與餘僧比丘尼僧二部
僧四方僧與塔皆突吉羅。若迴欲與比丘尼
僧二部僧四方僧物亦如是。若迴欲與塔物
入己。與比丘僧比丘尼僧。二部僧四方僧餘
人餘塔皆突吉羅。若迴欲與人物亦如是。乃
至迴與此畜生一搏飯。與彼畜生亦突吉羅。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
羅。若白僧僧與。若施主自迴欲與僧物。與已
不犯十四
佛在王舍城。爾時畢陵伽婆蹉住楞求羅山。
飛在空中塗灑所住房。時瓶沙王往至彼
山。畢陵伽見王來。忽還在地。白言。善來大
王。可就此坐。王坐已問言。何故自作。無守
園人耶。答言無。王即語一臣。可給此比丘守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