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察諸法行經 (No. 0649_ 闍那崛多譯 ) in Vol. 15

[First] [Prev]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已捨知識利 獨宿阿蘭拏
    我無有是處 我不説無實
    久後末世時 此經付囑汝
    無量壽放光 及不動法王
    六十三億佛 衆會皆已見
    教師皆付彼 久後令護法
    如此經智印 我普持在後
    三千即震動 諸天稱善言
    多有華雨落 聞此付囑故
觀察諸法行經卷第二



觀察諸法行經卷第三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先世勤相應品第二之二
爾時喜王菩薩摩訶薩。共三十千菩薩。聞如
此等久後末世五十年正法破滅。涙出身動
毛竪腋汗。即起於座。一肩整理上衣。右膝著
地向佛合掌。共一咽喉而白佛言。世尊。我
等於久後末世五十年正法沒時。彼中大厄
至時。各各破時。説法者逼切時。遍智滅時。
白法散時。空無命時。正法教破滅時。謗正法
時。少智言語現時。共住雜話滿時。惡求活命
時。各各行不讃譽時。摩羅嚴仗熾盛時。彼
中轉大逼惱時。世尊。我等捨自身命。及棄諸
知識樂。如犀牛行。若林若小林中離諸愛著。
於如此等修多羅所。取如來智。到大法體智
藏種性。不顛倒行所印。攝受無量善根陀羅
尼經所印破諸外論。順覺遍智攝受正法。示
現諸衆生樂。我等皆當寫讀持説。世尊。我等
堪忍住泥羅耶。爲此三摩地寶故。我等亦復
不捨如來法僧。及不捨無上正覺。爾時彼諸
菩薩摩訶薩喜王爲首。一意一聲。於佛及諸
天等世前。無上大法師子吼説已。説此歌頌
    應知我等心 如我欲求覺
    無有異證明 唯除丈夫上
    自然已知我等心 如我欲求勝佛智
    我三有中無異證 如勝衆徳到岸者
    身命已棄捨 無餘兩足上
    持此三摩地 於後大怖時
    於身不愛及離命 諸親利樂捨無餘
    行此無塵三摩地 後時中難有大惡
    若劫無邊不可量 住泥羅耶惡苦畏
    持此無塵三摩地 我當堪忍恒時中
    如是苦惱無有邊 住泥羅耶困無護
    持此無塵三摩地 我當堪忍惡害苦
    於中我堪忍 不動牢精進
    我請諸衆生 法施不求物
    親利衆生利 供具諸所有
    名聞及讃毀 我已忍捨離
    我請諸衆生 實法不求物
    我當廣説法 衆生法足飽
    清淨既已有 當行菩提行
    當作廣義利 爲憐愍衆生
    皮肉及以骨 髓血皆枯燥
    我當不懈怠 以見苦衆生
    皮肉與薄皮 及血我令燥
    我今破此身 不生小精進
    見此衆生苦 病觸大畏中
    當令度苦海 陸處安無畏
    我住阿蘭拏 捨離諸愛已
    慈想已遍滿 與樂令無熱
    閑林阿蘭拏 少聲我住止
    捨離諸雜言 不共彼爲愛
    我當有慈意 與諸衆生樂
    甘露勝樂與 病斷得樂性
    彼所不順學 若彼離如言
    我當修行住 如此經中説
    我等不復彼 順學其所行
    若彼凡非行 不實離如道
    我等當常住 實語自境中
    如此經中説 我當有彼意
    我當不放逸 如佛陀所知
    於衆生與力 於中我前行
    我當常有不放逸 如勝者知遍智見
    諸衆生中我與力 我當前行佛智中
    我當墮火聚 若當食毒食
    不爲知識供 不説佛菩提
    我爲法故墮火中 食於毒食我入苦
    不復繋縛知識利 無上菩提不廣説
    摩羅若無量 作礙於我邊
    已捨諸摩羅 當作世支帝
    *摩羅百千不可量 於中彼爲我作礙
    我皆已離無煩惱 無上支帝世當生
又於中喜王菩薩摩訶薩。以師子吼説時。此
三千大千世界。六種振動大光遍世。諸衆
皆以散華奉散上虚空中非一。諸天乃有倶
致那由多百千。出聲稱善。復作無量無數
倶致那由多百千音樂。説如是言。此喜王菩
薩摩訶薩。不久向菩提場。當作如來師子吼
説。如如來吼。諸天世前。爾時世尊。於喜王
菩薩摩訶薩所。與稱善言。甚善甚善。喜王。
汝能攝受正法。説此無上大師子吼。如汝已
於恒伽河沙等佛世尊邊。如是師子吼説。喜
王。善聽善聽正念作意。當爲汝説所有菩
薩摩訶薩攝受正法所生福聚。喜王。我今爲
汝作譬。以此譬故。於中有一智者丈夫知所
説義。喜王。如彼東方分中恒伽河沙等佛
刹。如是南西北方及下上方分中。如是十方
及不正方中。恒伽河沙等佛刹。彼等皆作一
城垣牆圍繞。然其牆量至有頂際。彼乃至爾
許大。縱廣大城蔓菁子滿。尖頭繋住不概令
平。時有異丈夫出生。以分別故。若彼諸蔓
子右手取已。擲於上空所擲無間。彼大
蔓菁子聚。乃至彼時如是風吹彼大蔓菁子
聚。動散破已。擲至十方一一刹中。一一
蔓菁子墮。終無有二。乃至所有大蔓菁子
聚。諸佛刹中一一蔓菁子墮。喜王。於意云
何。彼佛刹數能得方便知邊際不。答言。不
爾婆伽婆。不爾修伽多。唯有如來還如是
知。佛言。喜王。若復有信解施菩薩。乃至
無量無數。復不可數佛刹。以七寶滿作已。
而用施與。若有其餘尊重正法菩薩攝受正
法。乃至一日夜中堪忍。爲令正法久住故。
此如是於彼過多福生。何以故。喜王。於一
如來所攝受正法已。即於過去未來現在佛
世尊所。而得攝受正法。喜王。諸寶捨時共
漏共取。喜王。又法施時無漏無取諸苦轉滅。
喜王。彼故汝等當信解法施。莫信解世財。
汝等應以法供養供養於我。莫以世財供養。
以法恭敬恭敬於我。莫以財物恭敬。何以故。
喜王。諸佛世尊菩提從法而出。不由財出。爾
時喜王菩薩摩訶薩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
當尊重正法不尊重財。何以故。世尊。必以
法故菩薩摩訶薩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不以財物。又財令煩惱長故。法令煩惱
盡故而轉。佛於喜王菩薩摩訶薩所。與稱
善言。甚善甚善。喜王。善説此言。法令煩惱滅
故而轉。又喜王。善聽善聽正念作意。當爲
汝説。如先菩薩摩訶薩。攝受正法勤與相應。
不惜身命。捨離諸樂及以知識財利恭敬。而
於正法攝受。喜王菩薩摩訶薩言。如是世尊。
我甚樂聞。佛言。喜王。於先過去世時不可數
劫。復過無數無量廣不可量不可思惟。於彼
時節。有佛名廣淨厚金普無疑光威王如
來出世應正遍知明行具足善逝世解無上
調御丈夫天人教師佛婆伽婆。又喜王。彼廣
淨厚金普無疑光威王如來應正遍知。壽量
無量。及有無邊功徳莊嚴佛刹。及有七十倶
致百千聲聞眷屬圍繞。并無量菩薩衆。悉已
出無邊行順入法界。喜王。如是彼世尊廣淨
厚金普無疑光威王如來過去滅已。於久後
時正法沒時。有説法者。名無邊寶振聲淨行
聚。其説法者盡到行處。得五通智總持自在。
不斷辯才順入法行。彼入村城坊邑王都。而
爲衆生説法。所謂亦説此決定觀察諸法行
三摩地以爲發起。彼隨次第建立六十倶致
那由多百千衆生於無上正覺。於彼時中。多
比丘出似下入道謂外
著富伽羅。彼等不用
此三摩地亦不能忍彼以妬慳所纒。於彼
説法者比丘所。謂王治境諸處村城坊邑王
都。不聽知不令入。不共言不比數。喜王。爾時
彼説法者被驅出村。無怯避心。無小劣心。
無瞋動心。無厚濁心。無雜汚心。唯於正法
如是順護。不惜身命捨諸財利恭敬已。有大
林王其名二生。二生者鳥也初産卵一生也後出&T021400;
二生也凡卵生者皆應二生以鳥卵
生者多故獨
得二生之號
振聲散華而往趣彼。到已入坐。共
三十千倶致菩薩。彼於彼林王中遊行。其四
大王身天。乃至色究竟天。爲聞法故來詣
其所。彼於大天衆中説法。彼邊三踰闍那百
千天人滿中顯現。於彼林王中爲四大王身
天衆。如是如是説法。令九十百千天不
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無量百千天
子證見道智。彼所四大王天三十三天主。及
梵天娑訶主。勤來給侍隨其所爲。若彼説
法者給侍。亦有三十千倶致菩薩。喜王。於
彼時節。有王名多人無憂普欲喜音。出閻浮
洲。法王以法。於四洲中自在轉輪七寶具足。
喜王。又彼多人無憂普欲喜音王滿足千子。
然悉化生加趺中出。正念不失。内宮婦女
八十四千。皆有梵行。又彼多人無憂普欲喜
音王。常順梵行常入正定。喜王。爾時無邊功
徳寶振聲淨行聚説法者。知彼王心已於先
世相應成就。決定發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彼於寂靜夜中。變化自身作摩那婆像入
月輪中。彼王在殿諸内宮圍繞。時從彼林王
昇虚空中。猶如鴈王而無所著。詣彼多人無
憂普欲喜音王所已。出月輪中作梵色*像。於
彼王前空中而住。普遍宮殿作光明已。即爲
彼王。而説歌頌
    莫非法行人地主 名聞稱譽必不増
    以非法行不得樂 現在無樂人中主
    地主汝先亦法行 四洲自在利今得
    護法種性無令斷 人主順護於法行
    於正法眼應順護 正法護已樂歡喜
    多比丘出無禁行 誹謗善逝及菩提
    我等發行佛菩提 如是衆生及見捨
    若爲此等行行時 如是衆生墮惡趣
    此閻浮洲有比丘 無邊聚地振聲者
    觀察於義説正定 無我無命富伽羅
    彼説此寂三摩地 比丘諸世而驅遣
    振聲淨妙林王中 於中宿住善護法
    彼住彼林善喜樂 色究竟等天悉來
    彼説此寂三摩地 多天倶致發行道
    王像若汝何處欲 聞功徳海三摩地
    及爲衆生多作利 今應詣彼説法者
    如來出生甚難得 説正法友復甚難
    求法衆生常最難 護法人主最難得
    此閻浮洲汝自在 攝受正法汝應爲
    常與無畏説法者 如是説法城中到
    若我所言王當作 當來多利必恒得
    及爲衆生當作利 復當得攝佛菩提
喜王。如是彼説法者。於彼王所覺察作已。
如是還虚空道入於月輪。復詣彼林王所。彼
王聞此覺察已歡喜踊躍愛悦滿意善意更
生。彼夜過已。共滿千子及四分力衆并餘
大多人衆。詣彼二生振聲散華大林王。到已
向彼説法者所。於彼時分彼説法者。爲彼大
天衆及菩薩摩訶薩。廣説此三摩地。爾時彼
王及子與人圍繞。共見彼説法者及菩薩摩
訶薩。即得大愛淨信歡喜。彼等以淨信心。
頂禮彼説法者足。及頂禮彼菩薩摩訶薩足
已於一邊坐。彼隨坐已。彼説法者爲説此三
摩地。彼聞此三摩地已。得大踊躍愛悦淨信。
爾時彼王即得此三摩地。及彼大多人衆中。
八十四千衆生皆發無上正覺之心。及彼千
子皆亦順得不斷辯才。喜王。如是多人無憂
普欲喜音王。歡喜踊躍遍滿其意。即起於座。
以得無價二衣。奉覆彼比丘説法者。王諸所
有皆以與之。及施無畏蘇息。乃至盡壽給侍。
隨其所爲請與衣食。作如是言。比丘汝宜下
入村城坊邑王都。我爲侍者。令諸衆生當得
此智。喜王。彼王如是語已。頂禮彼説法者及
眷屬足已。出還本宮。喜王。爾時無邊功徳
寶振聲淨行聚説法者。從彼林王中起出已。
入於村城坊邑王都中。發起爲衆生等説法。
彼王於諸人處宣教勅云。莫有一人於此比
丘不愛念不意憙不敬重不比數。彼王千子
隨彼説法者後。相續擁護爲於法利。及餘三
十千人王子眷屬。亦爲彼菩薩摩訶薩而作
給侍。隨其所爲令解諸樂行故。喜王。如
是彼説法者。爲成熟衆生故。自身命量持經
半劫。彼令無量衆生於三乘中皆已成熟。
彼王及子并衆眷屬。若彼王子給使。作彼菩
薩給使者。於中皆已發菩提心。彼以聞此三
摩地善根前行故。皆共於八十劫中。承事六
十頻婆羅諸佛世尊。諸處皆聞此三摩地。如
其所欲攝取佛刹。於中或有到菩提者。或有
現行菩薩行者。爲成熟衆生故。喜王。如彼
時節中有説法者名無邊功徳寶振聲淨行
聚。汝意疑謂異耶。莫如是見。何以故。無量
壽如來是彼時節中説法也。又喜王。如彼時
節中有王名多人無憂普欲喜音。汝謂異耶。
莫如是見。何以故。不動如來是也。又喜王。彼
時節中彼王千子。汝謂異耶。莫如是見。何
以故。此賢劫中菩薩摩訶薩。若於賢大劫中
千佛當出是也。又喜王。彼時節中彼無邊功
徳寶振聲淨行聚説法者。所有彼三十千菩
薩朋友。隨彼後後相續圍繞。汝意疑謂異耶。
莫如是見。何以故。彼諸菩薩摩訶薩。於一劫
中證覺無上正覺。喜王。如是攝受正法勤與
相應菩薩摩訶薩。爲無量無數衆生而作義
利。及速得此三摩地。喜王。彼故若我現前
若我滅度。此三摩地。應當受持讀説思惟。
爲他廣演速當破摩羅軍。爾時世尊欲令此
義過量高出。即復説此歌頌
    於諸衆生若與樂 千那由多不思歳
    不得譬此福徳量 若此心生菩提因
    所有衆生十方中 彼等皆成勝獨覺
    千倶致劫供養彼 淨心以樂常與之
    若此菩提生欲已 云我當得二足上
    此三摩地持一頌 此於彼福勝有餘
    彼諸衆生得佛世 千倶致劫供養彼
    彼亦不得喩此福 若一心生勝菩提
    若於佛法守護者 此三摩地四句頌
    非菩提心爾許福 如彼守護正法者
    此世界中衆生等 若有化彼以菩提
    於不受道若聞已 不生恐怖此福勝
    若有菩薩行施與 如恒伽沙倶致劫
    以諸珍寶滿於刹 亦不聞此三摩地
    如是若有聞此定 四句歌頌智者持
    過多取於福徳聚 非多億劫而施與
    若護菩提勝者可 此不可思無塵定
    不可以言皆具説 若彼有福攝取者
    於死時中見多佛 彼所有念未曾忘
    於中所欲行刹土 此三摩地應書持
    身所有樂如心樂 得生天上會聖者
    當生未曾得苦惱 三摩地王隨喜故
    千那由多所入門 無邊光明勝者許
    我已住於勝力説 要由此定得菩提
    如總持門得辯才 得三摩地如神足
    智所得者聖無流 若演説此三摩地
    智者所生諸刹中 彼當現前見諸佛
    及聞彼法并受持 由於此定誦習轉
    若得端正不少根 三十二種百福相
    衆生見已得踊躍 由於此定誦習轉
    智者美音悦意言 具六十分音岸到
    攝取佛音淨衆生 由聞此定讃言善
    彼當得慧而善利 彼亦得智而無濁
    彼又知諸衆生心 若持此寂三摩地
    無有一聲所入門 彼於其中不生辯
    於諸聲中得善巧 由誦無塵三摩地
    得不小心不羞怖 又得歡喜生踊躍
    彼所喜樂未曾減 由廣説此三摩地
    我今所見如到手 汝等今應作正心
    汝等是子順我教 發行此定當令得
    此有爾許我能説 汝等淨心行相應
    至我今住應勤作 莫於後時當熱惱
  説諸法無邊行三摩地中攝受正法
讃歎先世勤相應品分第二竟
  觀察諸法行經授記品第三之一
爾時喜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希有婆伽婆。
最善希有修伽多。乃至如來。此攝受正法菩
薩摩訶薩。所有功徳稱説讃歎。世尊。何法具
足菩薩得此三摩地。佛言。喜王。一法具足。菩
薩得此三摩地。何者爲一。喜王。於中菩薩牢
固誓願。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彼所
若有破壞。若對前調弄。若向他毀呰。若違
諍若瞋罵若訶責。彼於其中無忿無嫌無結
恨生。於上觀察自心而住。我發菩提心時無
人請我。若天若龍若夜叉。阿修羅伽留
揵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及非人非非人。亦
不有一世間他人請我。唯我自心思惟生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然我彼心生時諸佛
皆知。我今不應如此。若我爲他自在所破。
若他對前調弄。若瞋罵若訶責。若輕欺若戲
學。若害言若打。欲令恐怖捨於菩提。或捨
衆生若復我作小意。或聲聞心或獨覺心生。
我則欺誑諸佛世尊。若此心生菩提。我今須
住牢禁誓願。彼心生時終不放捨。乃至未坐
菩提場。喜王。此是一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
地。爾時世尊欲令此義過量普明。即復説此
歌頌
    智者常生牢固誓 爲求無上大菩提
    我於中間不疲乏 以不疲心行菩提
    若被調弄及違諍 瞋罵訶責不供養
    自心如是順安慰 於中無有瞋破生
    若我菩提心生時 非天龍等而請我
    諸衆生中我生悲 生心縁於菩提故
    若復我今作小意 我則欺誑諸世尊
    我當牢進不作疲 守護誓願而作佛
    如是行者大名稱 此三摩地有現前
    根本住立菩提心 行法菩提不難得
喜王。又別二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何者
爲二。如言如作。諸白法行取而不厭。喜王。
於中何者如言如作。此菩薩聞有菩薩行。聞
有佛法普滿。彼則取此而作。我亦行此。菩
薩行已。因此當覺無上佛法。彼如所言。即取
而作。如行成就。所行清淨。此是如言如作。云
何諸善行中不厭。此菩薩作是念。遍智無量。
如是衆生無量。我作義利。彼不可以少善根
少行。於無量遍智而得普滿。爲無量衆生而
作義利。彼若發起如是善時。彼諸無量迴向
而以迴向。當如大海求聞不厭。喜王。此是
二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於中又説此

    如言即如作 彼無不如言
    彼亦不言説 若有別異此
    彼菩薩者如言説 如是相行聞已行
    智者如説即如作 彼得此定佛功徳
    不厭足白法 彼等無有厭
    彼無量菩提 無量功徳性
    又不厭足於白法 意常不足猶如海
    無量無邊衆生界 不可小意而厭足
    如所言説即如作 又不厭法於法求
    於此二法順學時 彼得此定佛功徳
喜王。又別三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何者
爲三。此菩薩三種禁戒成就。何者爲三。
彼謂身語意*戒。又無三種煩惱燒熱。何者
爲三。彼謂貪欲燒熱瞋惡燒&T024815;愚癡燒熱。及
三界中不依而行梵行。此三法具足。菩薩得
此三摩地。於中又説此言
    禁閉三種處 身語及意等
    已寂三煩惱 不依三界中
    禁閉身語及意等 三種煩惱意復寂
    及三界中不作依 彼故速得三摩地
喜王又別四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何者
爲四。彼謂知因生法。知彼因已。及知因生
法已。即捨其因。及不著因生法。彼如是
具足。菩薩不見有一法非因生者。彼如是念。
若彼法因縁生者。彼空本性不生。又彼如是
智具足已。不起無明。令滅無明故爲衆生説
法。不起諸行。令知諸行故爲衆生説法。如是
乃至不起老死。令超老死故爲衆生説法。喜
王。此四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於中又説
此言
    既知於因縁 亦知因生者
    彼則無有見 如斷及以常
    及因亦普知 若相若自體
    若法屬於因 於中智不著
    因縁所生者 若有實是空
    於中若智轉 彼得三摩地
    普知無明已 諸行則不生
    如知亦如説 利益衆生故
    若有此四法 菩薩諸勝者
    彼不難得此 佛讃三摩地
喜王。又別五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何者
爲五。喜王。彼謂菩薩知作知合知門知行知
道。於中何者是作。所言作者。若於諸衆生中
等心捨種種想。諸衆生中以一味慈。此名爲
作。於中何者是合。若知身中報熟。所作善業
迴向菩提。於中不觸。此名爲合。於中何者是
門。所言門者。空門又甘露門。依梵本名云不死
昔來義名甘露
於中亦不由他。此名爲門。於中何者是行。
彼謂空行獨行如行。諸法本性普淨之行。此
名爲行。於中何者是道。所謂離於我作及我
所作。聖正見者。此名爲道。喜王。此五法具
足。菩薩得此三摩地。於中又説此言
    等心衆生中 彼等作如是
    亦信業報熟 則合此無上
    非道小法普離已 求於善法不休廢
    皆以迴向於菩提 而於菩提無所觸
    知於解脱門 謂空及無相
    亦不作於願 此是無上門
    於諸法中有善巧 於諸法中常不依
    獨自合於無生境 我及我所彼不生
    智者所作合與行 及道四中恒住者
    是合菩提不難得 況復此寂三摩地
喜王。又別六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何者
爲六。彼謂知眼及知眼自性。彼知眼已及知
眼自性已。於意憙色不意憙色中。無有著礙
到於等量。此色眼根不燒。如是知耳鼻舌身
意。及知意自性。彼知意已知意自性已。於意
憙法不意憙法中。無有著礙到於等量。此法
意根不燒。喜王。此六法具足。菩薩得此三
摩地。於中又説此言
    知於眼自性 非自性自性
    彼不礙色中 若空若不淨
    色中到等量 彼無有欲染
    知本性體已 彼無有燒然
    如是耳鼻所 舌身及以意
    知彼自性已 諸法中不著
    禁六境界中 令不走於外
    自性智成具 非欲非離欲
    如是智等最 是菩薩勝者
    彼不難得此 佛讃三摩地
喜王。又別七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何者
爲七。彼謂不諂故。純直故。欲法故。求法故。
觀察法故。開法故。行法故。喜王。此七法具
足。菩薩得此三摩地。於中又説此言
    無有諂曲恒時直 及無異言意無異
    如意所念如言説 智者自樂復與他
    順法行法而住中 未曾以聲爲最勝
    如是勤合則得定 疾觸無上大菩提
    彼有欲法大名稱 求聞未曾有厭足
    如聞正念而觀察 彼還廣説爲多人
喜王。又別八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何者
爲八。彼謂戒聚普淨故。諸愛著遠離故。常出
家心故。樂住寂靜處故。不用諸利養故。不惜
身心故。高大信解故。於愛不愛等心故。喜王。
此八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於中又説此

    普淨於戒聚 善淨中住止
    已離諸愛著 勝教中出家
    善逝教比丘 應捨於利養
    而求住此寂 此定最難見
    若念修此最上行 愛不愛中無有別
    攝取八法而轉行 彼得此上三摩地
喜王。又別九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何者
爲九。喜王。彼謂此菩薩捨九瞋事。超九衆生
住處。成就九次第定。過八邪倒。入八正中。離
八不閑。證八解脱。知七識住。修七覺分。喜
王。此九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於中又説
此言
    衆生九住處 於中衆生依
    斷離諸見故 彼無有依
    斷離八不閑 已觸八解脱
    於七識住處 以正念普知
    智者修念七覺分 斷諸分別拔煩惱
    如是勤合則得定 亦復疾觸勝菩提
喜王。又別十法具足。菩薩得此三摩地。何者
爲十。彼調捨諸所有故。堪忍純直攝取無量
流轉故。滿足出世智故。不得諸衆生而大慈
故。持諸所聞以多聞故。超諸施設而大悲故。
不用諸樂方便善巧故。普念諸佛故。此十善
業道。乃至夢中亦不忘失故。説法依菩提心
不羨異乘故。喜王。此十法具足。菩薩得此三
摩地。於中又説此言
    捨諸所有而歡喜 亦有忍語純直心
    倶致劫行無有乏 彼速得此三摩地
    有智慧者無煩惱 有慈心者無希求
    攝受諸聞不忘失 彼得此寂三摩地
    悲諸衆生不戲論 諸巧方便不受樂
    普念諸佛正念者 彼得此寂三摩地
    護諸十善皆清淨 乃至夢中不曾失
    心念到於菩提行 未曾羨慕小乘中
    若有如此法最勝 於諸佛法不難得
    速得破壞魔羅衆 當觸最勝淨菩提
又此法本世尊説時。七十千衆生遠塵離垢
法中法眼清淨。七千衆生皆發無上正覺之
心。皆與不退轉記。三十千菩薩無生法中
得忍。彼於後時欲護法城。無量衆生善根成
就。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大光遍世。三
惡寂止。諸衆生前皆見如來。世尊從身復放
光明。以此光故。無量無數世界大光遍滿。彼
等衆生光到身已。彼皆於佛隨順正念。與樂
相應去離熱惱。彼世尊光。於十方中無邊珍
寶莊嚴。非一百千種色。倶致那由多百千葉
蓮華出生諸處。蓮華中有似世尊奢迦牟尼
如來像。然彼似如來像。彼蓮華中端坐顯現。
彼諸處蓮華中蓮華臺上。有似喜王菩薩摩
訶薩。右膝住於蓮華臺已。亦如是問此三摩
地。彼諸如來。亦如是廣説此三摩地。一一
如來覺悟成熟無量倶致那由多百千衆生。
爾時世尊告喜王菩薩摩訶薩言。喜王。汝見
普十方中似如是無量無數如來蓮華中坐
及似喜王菩薩摩訶薩者不。答言。我見婆伽
婆。我見修伽多。而我不知數量。佛言。喜王。
能取恒河沙等數量。而不能知彼等諸佛世
尊數量。所有如是諸佛世尊。汝所見者也。
如是彼等似汝菩薩摩訶薩。亦復不能知其
數量
爾時世尊攝希有神力已。告喜王菩薩摩訶
薩言。喜王。於意云何。如來從此佛土有處去
耶。於坐動耶。汝亦有處去耶。答言。不也婆
伽婆。不也修伽多。佛言。喜王。以是因縁。應
知諸法皆如。生作住相。分別起出。無來無去。
如所欲如所作。以無主者故。應見彼等皆空
分離。喜王。是故汝於諸法應當信解。見如焔
夢影響水月電泡。汝等應如是學。何以故。深
深信解菩薩。當得此三摩地
觀察諸法行經卷第三



觀察諸法行經卷第四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授記品第三之二
於中世尊。又告喜王菩薩摩訶薩言。喜王。
若復菩薩依我衆生。恒伽河沙等劫。施與護
戒念忍發進入定修智。若復菩薩信解諸法
無我。此過多彼福徳聚生。及速證覺無上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