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奮迅王問經 (No. 0421_ 瞿曇般若流支譯 ) in Vol. 13

[First] [Prev]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421.[No.420]

奮迅王問經翻譯之記
初菩薩。功行普修。依徳立名。字號平
等。隨所顯發。稱謂不同。説法問論。多依自
字。故奮迅王問奮迅法。如來爲説四種奮迅。
其有人能具此奮迅。則於一切皆能奮迅。魏
尚書令儀同高公。今欲以此四種奮迅。於一
切處普奮迅故。置能譯人。在宅上面。出此四
種奮迅法門。沙門曇林。瞿曇流支。興和四年
歳次壬戌。月建在申。朔次乙丑。甲午之日。啓
夾創筆。凡有一萬八千三百四十一字


奮迅王問經卷上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舍婆提城祇陀樹
林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二萬人倶。菩薩摩
訶薩一萬人。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彌勒菩薩。徳大勢菩薩。師子意菩薩。師
子幢菩薩。大幢菩薩等。而爲上首。爾時衆
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奮迅王。在大會坐。爾
時世尊。無量百千眷屬圍遶。恭敬供養而爲
説法。謂大乘者之所修行。爾時奮迅王菩薩
摩訶薩。從坐而起。整服右肩右膝著地。合
掌向佛頭面禮足。白言世尊。我於今者。欲
以少法問於如來應正遍知。唯願世尊。爲
我解説。佛告奮迅王菩薩摩訶薩言。奮迅
王。恣汝所問。我爲汝説。奮迅王。汝若問者
隨汝心意。彼彼所問。如是如是。我爲汝説
令汝心喜。奮迅王菩薩言。如是世尊。願樂
欲聞。奮迅王菩薩。既蒙聽許心大歡喜。白
佛言。世尊。云何諸菩薩摩訶薩大乘奮迅。復
爲衆生説此大乘。以彼奮迅破一切魔一切
慢人一切諍人一切分別喜樂見人。令住大
乘大願滿足戒行成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
佛告奮迅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奮迅
王。善哉奮迅王。汝今善能問於如來如是之
義。當善憶念。汝奮迅王。諦聽諦聽善思念
之。我今爲汝分別解説。如菩薩如大乘奮
迅。復爲衆生説此大乘。以彼奮迅破一切魔
一切慢人一切分別喜樂見人。令住大乘大
願滿足戒行成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奮迅王菩薩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佛告
奮迅王菩薩摩訶薩言。奮迅王。有四種奮迅。
何等爲四。一者戒奮迅。二者通奮迅。三者
智奮迅。四者慧奮迅。奮迅王。此是菩薩四
種奮迅。奮迅王。何者戒奮迅。此菩薩戒具
足。謂不缺戒。不穿戒。不雜戒。不分別戒。
不悔戒。不毀戒。不熱戒。善護戒。智讃戒。順
道戒。成就他法戒。護一切法戒。喜愛戒。不
依一切有道生戒。安住奢摩他戒。隨順毘婆
舍那戒。深法解脱戒。不退通戒。空無相無
願戒。清淨寂靜戒。説佛法僧戒。不捨一切
衆生戒。慈護心戒。大悲根戒。信清淨戒。不
分別威儀戒。頭陀功徳戒。福徳田戒。畢竟
淨戒。不斷如來種戒。護法種戒。見聖僧戒。
善住菩提心戒。六波羅蜜住戒。修行念處
正勤神足根力菩提八聖道戒。生一切菩提
分法戒
奮迅王。菩薩如是戒具足已大願成就。彼云
何願戒具。菩薩劫盡燒時。火滿三千大千世
界。若如是願此大寂滅火即寂滅。若欲令
水滿此三千大千世界。水即充滿。欲令華滿
即隨意滿。欲令寶滿。即時滿中一切珍寳。又
若欲令恒河沙等諸世界中須彌山王彼一切
山爲一山者。即爲一山。奮迅王。菩薩如是
戒具足已。若欲令彼恒河沙等諸世界中所
有大海彼一切海爲一海者。即爲一海。彼住
戒力隨心所願皆悉成就。一切所念無不隨
意。奮迅王。住戒菩薩如是奮迅。若人住戒
願成就。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奮迅王。過去久遠過阿僧祇阿僧祇劫。無量
大劫不可思議。彼時有佛。號曰光明無垢光
王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
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奮迅王。
彼時光明無垢光王如來法中。有一菩薩名
金剛齊。安住戒力善清淨戒。彼金剛齊阿蘭
若處經行精進。樂修聖法欲滿佛法。彼金剛
齊如是觀察。若不分別一切法者乃得名戒。
若不喜樂一切物者乃得名戒。若能寂滅一
切煩惱乃得名戒。若身鏡像平等知者乃得
名戒。若於語言響聲平等乃得名戒。若觀
心法如幻無異乃得名戒。若善不善二法不
二乃得名戒。若不淨觀除滅貪欲乃得名戒。
若慈悲觀除滅瞋恚乃得名戒。若以智慧滅
除愚癡乃得名戒。若不分別貪欲瞋癡乃得
名戒。若分別見一切諸法不分別者乃得名
戒。若非我見非衆生見。亦非命見富伽羅見。
亦非常見乃得名戒。若一切法不和合行乃
得名戒。若於一切心不驚怖乃得名戒。若於
三界心不依止乃得名戒。若信諸法一切不
生乃得名戒。若心信解不生法忍乃得名戒。
若不悕望財利供養乃得名戒。若不畏空乃得
名戒。若修無相乃得名戒。若離願求乃得名
戒。若於戒聚心不取戒乃得名戒。若不自
持聚自高陵蔑他人乃得名戒。若於諸入不
讃嘆者乃得名戒。若於境界不行不著乃得
名戒。若於五陰法陰平等乃得名戒。若於界
中法界平等乃得名戒。若不諍訟乃得名戒。
若不休息一切善法乃得名戒。若畢竟知一
切諸法皆悉寂滅。知寂滅已身則正行乃得
名戒。奮迅王。爾時金剛齊菩薩。以如是法
住戒成就。修行聖法勤行精進不離正觀。魔
子名遮。見彼比丘以如是法住戒成就。修行
聖法勤行精進。不離正觀如是經行。將諸軍
衆八萬四千。一切著鉀自隱其身。到比丘所
而求其便。經一千年隨比丘行。彼魔如是於
一千年。而彼比丘無有一念亂心可得。彼魔
如是伺其心亂。若得亂心則與障礙怖畏惱
亂。爾時遮魔并其軍衆。經一千年求便不得。
復自現身。皆執刀槊種種器仗。在彼比丘
面前。怖嚇欲令驚畏
彼金剛齊菩薩比丘。見魔軍衆手執刀*槊種
種器仗怖嚇之已。即作誓言。我今眞實於此
法中。正觀修行清淨戒聚。此事若實。諸魔
眷屬手執刀*槊種種器仗。一切變爲憂鉢
羅華。鉢頭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瞻婆迦
華。蘇摩那華。婆師迦華。種種華鬘。此天魔
身一切軍衆。如我形色正住威儀。奮迅王。
金剛齊菩薩比丘。作是誓已。一切魔軍所
執刀*槊種種器仗。即時變成種種妙色無量
種色雜色華鬘。有善妙香。見聞心愛可喜殊
特。一切魔身色相形服如彼比丘。一切皆如
出家擧動。身著袈裟剃除鬚髮自他皆見。奮
迅王。爾時遮魔。見彼比丘勝神通已。生希
有心。并諸軍衆禮彼比丘金剛齊足。問言。大
仙汝得何法住神通力能如是耶。奮迅王。時
金剛齊菩薩比丘。答遮魔言。大仙當知。如
是法者非有得住。以一切法不可得故。大仙
當知。身口意等皆無依止。此無依止是我所
住。以一切法無依止住。大仙當知。如是住
者非有相住非無相住。如是名住。如是住者
非有法住無住無處。故名爲住
爾時遮魔語金剛齊菩薩比丘。作如是言。我
一千年觀汝心行。常求汝便而不能得。時金
剛齊菩薩比丘語言。大仙。假使汝於恒河沙
劫。求我心行亦不能得。何以故。心不在内
亦不在外。不在二處不在中間。又復大仙。幻
人心行汝得不耶。魔言。比丘不可得也。彼
幻人者無心無思。何處可得。菩薩比丘答言。
大仙。如來常説一切諸法皆如幻相。無心
可得。無思可得。魔言。比丘若汝無心無思
可得汝云何行。若去若來。又復云何有所言
説。菩薩比丘答言。大仙。如幻人行。若來若
去有所言説。我如是行。如是去來。如是言

魔言。比丘若如是者汝勤精進。安住持戒修
行聖法。如是發行何所悕求。比丘答言。無發
無行無處悕求。魔言。云何無發無行無處悕
求。比丘答言。如是處者。無有人去。無有人
來。無人當去。大仙當知。無發無行名爲無願。
又復大仙。若汝問言。汝勤精進安住持戒修
行聖法。如是發行何所悕求。如是問者。汝今
當聽我此求者。非色生求非色滅求非色處
求。如是非受非想非行。非識生求非識滅求
非識處求。至一切法亦非生求。亦非滅求亦
非處求。大仙當知。若彼正處非色所攝。如
是非受非想非行。非識所攝是我求處。我求
彼處。若不可見是我求處。若彼正處非色所
攝。如是非受非想非行。非識所攝。如是正
處是我求處。而我不見彼我求處。大仙當知。
如聖人求我如是求
魔言。比丘彼聖人處云何而求。菩薩比丘答
言。大仙。若凡夫法若佛法。此一切法平等
不二。若學法若無學法若佛法。此一切法平
等不二。若縁覺法若佛法。此一切法平等不
二。若過去法若未來法若現在法。此一切法
平等不二。不生平等是故平等。不出平等是
故平等。不滅平等是故平等。若人不捨如是
平等彼修平等。是故能爲衆生説法。大仙當
知。如是正處我如是求。大仙當知。如是正
處非欲界處。非色界處。非無色界處。若人
如是住平等者。如法不動。非行不行。非他
令行。大仙當知。此名正處。如彼發行一切
諸法如是發行。如法界發行。一切諸法如是
發行。如實際發行。一切諸法如是發行。若
如是求。彼人如是不見行處。心不喜樂故名
正處
爾時遮魔語金剛齊菩薩比丘。作如是言。此
正修行爲何所得。比丘答言。我此正修得無
所得。無無所得平等滿足。又汝問言。得何
法者。若有所得非正修行。以離慢故名正修
行。正修行者無所得法。言正修者則無所

爾時遮魔問金剛齊菩薩比丘。作如是言。此
戒具足爲何所求。比丘答言。我住此戒。爲求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得不滅法得不生
法。魔言。菩提爲何所覺。比丘答言。色平等
覺是菩提覺。受想行識悉平等覺。一切諸法
悉平等覺。是菩提覺。魔言。比丘彼菩提者於
何處求。答言。大仙言菩提者身見中求。魔又
問言。云何而求。比丘答言。菩提非起身見非
起。如求身見菩提亦爾。我如是求
爾時遮魔問金剛齊菩薩比丘。作如是言。汝
師是誰。何人教汝如是辯才。答言。大仙不
瞋自身得菩提者。彼是我師。若不住染不住
淨者。彼是我師。若何等人。識不住常不住
無常。彼是我師。若有人來從其聞法。謂不
住法不分別法。如是聞已得度癡海。彼是我
師。若智能知一切諸法非次第知。彼是我
師。若能遍知一切言語。非次第知而不分別。
彼是我師。若一切法不生不出轉聖法輪。彼
是我師。若非彼住亦非此住非中間住。彼是
我師。若説一切諸法不生而自生者。彼是我
師。若説一切諸法不滅而自滅者。彼是我師。
我於彼師得如是辯
魔言。比丘云何如來轉於法輪。比丘答言。非
是色轉。非色眞如。非是色法。非是色空。非
色無相。非色無願。非色寂靜。非是色離。非
色不生。非色本性。非色自體。非自體轉。非
是不轉。如是次第受想行識非轉不轉。識
如識法。識空無相無願寂靜。識離不生本性
自體非轉不轉。如來法輪如是而轉。一切法
輪是則輪轉。彼法輪轉若或不轉。無量法界
報際不捨。彼法輪轉若人能知。於如是人彼
輪則轉
爾時遮魔并諸軍衆。與金剛齊菩薩比丘。以
爲弟子。作如是言。今我等衆歸依仁者。彼
比丘言。勿歸依我。汝當歸依光明無垢光王
如來。此所説法是彼佛法。彼言。去來當共
相隨至如來所。時金剛齊菩薩比丘。即與遮
魔八萬四千諸魔衆倶。往詣世尊光明無垢
光王佛所。到佛所已頭面禮足。合掌向佛住
在一面。時彼如來爲彼魔衆説此住戒次第
乃至修行聖法。如法而説。如是諸魔。一切
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奮迅王。汝意云何。彼金剛齊菩薩比丘。豈
異人乎。莫作異觀。何以故。汝身即是彼金
剛齊菩薩比丘。持地菩薩是彼遮魔。奮迅王。
此是菩薩戒奮迅。菩薩得是戒奮迅已。不
可思議勝願亦現。成熟無量衆生菩提。破
壞魔怨。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
奮迅王。何者菩薩通奮迅。云何名爲通奮迅
耶。奮迅王。彼有五種。何等爲五。一者天眼。
二者天耳。三者知他心。四者念宿命。五者
神通。奮迅王。何者菩薩天眼通奮迅。若有
眼根壁所不障。樹木山林須彌輪山。世界中
山不能作障。彼無障眼。能見十方無量無數
諸佛世界。如一世界。於有物處視若虚空。彼
此世界皆悉不障。平等一見彼佛世界。諸佛
世尊諸聲聞衆之所圍遶。一切皆見一切佛。
一佛信解一切法界。不壞修故。若見一
一切佛皆悉清淨。見一切佛一佛清淨。如是
若以見佛清淨自入清淨。彼若以是自入清
淨。則一切法皆見清淨。自見清淨法見清淨。
二相不取。若彼世尊諸聲聞見。見佛清淨見
諸聲聞則不異見。彼見聲聞即是見佛。彼見
佛者即見聲聞。若彼無量無邊世界所有衆
生。衆生所攝。若地獄身。若畜生身。若餓
鬼身。若人天身。若阿修羅。若欲界行。
無色界。彼一切見若退若生若減若増。如是
衆生業報皆知。知見衆生及知業報。而實
不生衆生之想。以知衆生皆無我故。雖知業
報無業報想。入一切法無業報故。彼人天眼
見一切色。而於色相不取應知。以一切色皆
無體故。一切色相知不實故。以一切色本際
空故。彼人天眼。以何因縁能如是見。以智
力故能如是見。如彼所見亦如是見。隨自心
欲一切不見。若心悕望見一切色隨心即見。
非有少色眼所不見。彼人則於無量百千諸
衆生中。能修禪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而彼
衆生眼所不見。何以故。如是菩薩以知眞如
法無我故。彼人悕望。若色界天。微細之身。
善妙之身。光明之身。不相似身。現於彼天
示菩薩身。能令彼天見菩薩身。如是菩薩見
彼天身。若欲令天見菩薩身。及自見身即能
令見。若欲令天自見其身不見菩薩。彼即
自見不見菩薩。若欲令天見菩薩身不見自
身。即見菩薩不見自身。奮迅王。菩薩成就
如是天眼
奮迅王。何者菩薩天耳通奮迅。彼菩薩成就
天耳。乃至無量無邊世界所有諸聲。天聲龍
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緊
那羅聲摩睺羅迦人非人聲。如是等聲一切
皆聞。雖聞彼聲不取自相及衆生相。不取聲
相而知一切音聲之相。雖聞音聲於聲聲處
信解不實。前聲後聲皆悉無聲。如是通達。彼
聲無處。無處信解。耳根識界則無障礙。聞
彼聲已知彼聲義。何者聲義。謂一切聲不可
分別不可説者。則是聲義。寂靜義者一切聲
義。彼菩薩者順行此義。聞一切聲不生依止。
以一切法悉不生故。若於十方無數世界。於
今現在現命現住諸佛世尊。彼一切佛有所
説法。而彼菩薩天耳悉聞無障無礙。不取聲
處而聞一切説法音聲。聞已受持無所忘失。
云何不忘。若彼菩薩得一句者可得有忘。以
彼菩薩不得一句。是故無忘。彼菩薩聞有漏
法聞無漏法。若聞常法聞無常法。聞世間法
出世間法。善不善法増法減法若聲聞法若
縁覺法若大乘法。彼一切法一體一味。如是
順行。謂聞法已得離欲味。聞一切法一切境
界不取不著。又復聞法一切相中不住不著。
一切法中隨順而行。於非法中不隨順行。何
者爲法。何者非法法名離欲。法名無相。法名
無爲。法名無處。不可譬喩。無塵無得不生
不出。此名爲法。若如是法憶念分別。心
觀察戲論取捨。此名非法
奮迅王。彼菩薩唯取於義而不取語。不爲取
語聽法聞法。爲取義故是以聽法。云何取義。
若見空義不取不著。若無相義不取不著。若
無願義不取不著。是名取義。彼若取義而聽
於法。於所取義不生分別。於不分別亦不分
別。如是菩薩於諸佛所如是聽法。又奮迅王。
彼菩薩隨順了義修多羅義。不隨不了修多
羅義。彼了義者。其義云何。以彼一切修多
羅義皆是了義。修多羅義皆隨順説。無異義
故。一切了義修多羅義不可説故。如是了義
修多羅義。彼隨順行。若於了義修多羅義。不
隨順者則非了義。以何因縁。非了義耶。若
不了義修多羅義。於彼了義修多羅義不相
隨順。與彼了義則不相應。以何因縁而不相
應。不隨順故離彼法行。所隨順者。謂聲隨
順。如是了義修多羅者非聲隨順。何以故。以
彼了義不可説故彼無處著。如是菩薩善知
一切不了義法皆如了義。奮迅王。此義如是
隨順了義修多羅義。如是隨順一切了義修
多羅義
又奮迅王。彼菩薩從佛世尊聽聞法已。唯取
於智而不取識。何以故。以識知故。以如幻
故。不可取故。無自體故。以無色故。不可見
故。無障礙故。若如是知則是智知。是故菩
薩唯取於智而不取識。識爲他知如是知識。
於識於智皆不貪著。以識眞如説智眞如。奮
迅王。若菩薩唯取於智不取識者。不爲衆生
説於識法。此天耳通奮迅。得已得此智界
又奮迅王。彼菩薩富伽羅語相應法説。唯取
於法而不取人。何以故。奮迅王。若實有人。
衆生畢竟於佛法中不可清淨不可解脱。奮
迅王。若如是者一切諸法畢竟無人。佛依世
間是故説人。而實諸法一切無人。如是菩薩
唯取於法而不取人
奮迅王。法名法界。此法界者名不生界。奮
迅王。不生界者名不出界。奮迅王。所言名
者以不可説。是故名名。何以故。依彼彼名
知彼彼法。彼彼法中名不可得。若不可得隨
人情故強説言語。一切言語皆隨俗説。若我
知語彼是佛語。若起意相非是佛語。佛語無
意。以無語故名爲佛語。若入佛語彼入非語。
若入非語彼入佛語。若欲入語應入佛語。欲
入佛語。取説人語取説法語。若如是取不入
佛語。何處不二亦無不二。彼是佛語。何處
有聲及以無聲。彼非佛語。若不可説非不可
説。彼是佛語。如是奮迅王。若菩薩入佛語
者。彼則名爲得天耳通。一切音聲隨順證法
得佛菩提。奮迅王。此是菩薩第二通智所謂
天耳
又奮迅王。菩薩復得他心通智。於他衆生他
富伽羅知心知思。彼人如是入大衆中而爲
説法。初如是觀衆會之心。何者衆生有何深
心。何所修行。何因何相。既觀察已如應説
法。自心淨故能入一切衆會淨心。奮迅王。譬
如鏡輪以清淨故現如是色。若青黄等若形
若相。彼相似見不増不減。鏡輪淨故。而彼鏡
輪無所分別而示衆像。奮迅王。菩薩如是自
心清淨。白法界輪如是相似。衆生心行種種
異生彼一切知。而彼菩薩心亦不壞。彼衆會
中若人欲行。知彼人心。知離欲心。何以故。
以心本性無欲染故。彼衆會中有瞋癡行。知
彼人心。知離癡心。何以故。以心本性無瞋
癡故。若復有人信聲聞乘。彼人心行菩薩能
知法界不下。若復有人信縁覺乘。彼人心行
菩薩能知法界不減。彼衆會中若復有人心
行大乘。彼人心行菩薩能知法界不増。知彼
衆生心行界已。而爲説法。然不分別心之本
性。如應説法令住諸乘於一切界不破壞中。
一切衆生若干種行皆悉遍知。彼菩薩心自
心觀察。非心相續亦非斷滅。然彼菩薩以相
續心。而能遍知一切衆生心亦如是。若界心
界如知彼界。法界亦爾不一不二。如是奮
迅王。菩薩得是他心通智。以得通故則名通
人。一切天人之所識知
又奮迅王。菩薩復得宿命通智。以三昧根。能
知過去恒河沙劫自他宿命。憶念不忘。如是
知已然後説法。如是憶念。我於某處如是名
字。曾如是生。如是命量。如是受樂。如是受
苦。自心能知他衆生心。知此衆生前因善根。
知此衆生善根因力。知此衆生善根縁力。知
此衆生聲聞乘因。知此衆生縁覺乘因。知此
衆生有大乘因。知彼衆生前因縁已。然後乃
爲如是衆生如應説法。彼菩薩自知宿命。知
宿命已後復能知本修具足。自知過去於幾
佛所種諸善根。若彼善根。前已願取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如是憶念諸善根已。復更發
願。彼菩薩念本宿命。而於過去一切諸法。心
不分別不著不取。於前後行心不分別。於後
前行心不分別。於一切法不分別處。若去若
來。菩薩憶念過去世已。然於過去不取不著。
雖知未來。然於未來亦不取著。知一切法無
前無後亦無中間。故不分別不取不著。彼菩
薩如是憶念衆生宿命。前後色離菩薩能知。
如是前後受想行識一切皆離。菩薩能知。乃
至五陰前後中間。一切諸法空無自體。菩薩
能知。奮迅王。彼菩薩憶宿命已。過去所修
一切善根皆悉増長。過去所作一切業行皆
悉盡滅。何以故。業不朽故是故能知
菩薩如是成就彼知。於一切行信解如夢。譬
如夢中見生見死見苦見樂。菩薩信解一切
諸行。亦復如是。既信解已於彼生死不受苦
惱。復於衆生而生悲心。知一切法不起生相。
又彼菩薩有如是心。我於過去世間生死。多
千劫行知皆無實不貪不著。亦如是知一切
衆生世間生死虚妄不實。不貪不著。若其不
實彼不實處。大大不生。大大不實
奮迅王。彼菩薩憶宿命已。實見諸行皆悉無
常。何以故。彼菩薩憶念過去轉輪王樂。乃
是無常敗壞之法。憶念過去帝釋王樂。彼是
無常敗壞之法。憶念過去梵天王樂。彼是
無常敗壞之法。思惟憶念諸佛世尊世界莊
嚴。聲聞之人功徳莊嚴。菩薩之人功徳莊
嚴。又復憶念彼佛世尊色身具足。如來轉法
輪具足。彼憶念已則不貪著。一切有爲一切
所攝皆悉放捨。何以故。彼菩薩有如是心。若
彼如是佛世界勝。佛色身勝。彼亦無常是
盡滅法。我之所攝亦復如是皆悉無常。復作
是念。諸行如是一切無常。而諸衆生生於常
想。菩薩如是於衆生中起大悲心。於一切法
皆悉捨離。如是奮迅王。此是菩薩第四通
智。彼菩薩成就此智。則知一切諸法無常。心
正思惟攝取有生。成就衆生。雖攝有生而
不貪著。菩薩離有而取諸有成熟衆生。又奮
迅王。何者菩薩神通奮迅。奮迅王。彼菩薩
心自在故。得聖神足。謂欲精進寂靜信解。彼
菩薩現得神通是有爲行。彼人悕望。於一念
間悉能遍到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到彼處已。
彼處衆生見菩薩身。而菩薩身此處不動。彼
處衆生見聞説法。然於此處説法不斷。奮迅
王。此是菩薩神通奮迅。以此神通調御衆生。
若彼衆生或天或人。生常想者示劫盡燒。彼
見三千大千世界皆悉燒燃。而彼世界。實無
燒壞。若慢衆生手中金剛示其夜叉。示金
剛炎令大怖畏。彼憍慢者破壞慢心即時向
禮。若有衆生信轉輪王。彼即爲現輪王形服
而爲説法。若有衆生信帝釋王彼即爲現帝
釋王色而爲説法。若有衆生信於梵王。彼即
爲現梵王形色而爲説法。若有衆生信於魔
王。彼即爲現魔王形色而爲説法。若有衆生
信如來者。彼即爲現如來形色而爲説法。若
有衆生應見菩薩虚空中住加趺而坐身出
光明。即住空中身放光明而爲説法。若有衆
生於大勝事生信解者。即示三千大千世界
幡蓋莊嚴幡鬘莊嚴幢幡莊嚴。鈴鬘具足香
薫等樂百千種樂。示如是已然後説法。若有
生應見三千大千世界合爲一海。憂鉢
羅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遍覆水上。於蓮
華上有師子座。坐彼座上而説法者。彼即示
現而爲説法。若有衆生應見菩薩住須彌頂
梵聲説者。彼即示現而爲説法。若有衆生
應不見身。唯聞菩薩大聲説者。彼即示現而
爲説法。若有衆生應見龍身乾闥婆身。菩薩
即現歌相應聲而爲説法。若有衆生應見龍
輪雷聲電聲及雨墮者。彼即示現而爲説法。
若有衆生飢渇疲惓。以天飮食具足與之。令
身飽滿一切樂足乃爲説法。若地獄中一一
衆生常受大苦。以神通力滅地獄火。與力令
入一切毛根。彼得樂已乃爲説法。若盲衆生
離眼衆生。以神通力與其天眼。令得眼根乃
爲説法。若聾衆生離於耳根。以神通力令得
耳根乃爲説法。若有種種病患衆生。以神
通力爲除衆病。令離病已乃爲説法。若有
衆生臨欲被殺。將欲斷命。以神通力設諸
方便。偸劫彼人令不得罪。或與財物救
命已乃爲説法。若有衆生身分下劣根闕不
具。或有小姓怖畏羞慚身心下劣。以神通力
令其身分一切具足。暫時示現。令身勝己乃
爲説法。若有衆生藏中聾瘂。生來頑鈍臥
在屎尿。先爲療治。以神通力。示寳莊嚴宮
殿坐已乃爲説法。令其心意智慧生已乃爲
説法。若有未生已生衆生。根未淳熟。以神
通力令根熟已乃爲説法。奮迅王。彼時菩薩。
成就如是神通力已。又復更有不可思議神
通説法。若有衆生信解日月入法律者。以神
通力。三千大千諸世界中。所有日月置手掌
中。擲過無量無邊世界。一切衆生所應度者。
皆見日月空中而去。然其日月本處不動。又
復能以恒河沙等諸佛世界。置一毛頭擲著
梵世。然後復擲無量無邊世界之外。然諸衆
生不覺不知。若來若去無往返想。又彼菩薩
以一口氣。能令無量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劫
燒火滅。又彼菩薩一加趺坐。即時令身到
恒河沙諸佛世界。又彼菩薩能以兩手覆日
覆月。以自光明遍照世界而爲説法。奮迅王。
彼菩薩於如來前*加趺而坐。起心悕望供養
如來。即時能以須彌山等種種妙華。散如來
身。令一切華暎覆如來。唯見半身。若化三
千大千世界一切樹林。以爲燈明。如前供養
隨意即能。天若雨時能令見火示現己身。一
切衆生皆悉遍見。隨彼衆生若干信解。見何
等色。或以自身示帝釋身。或示梵身。或聲聞
身。或縁覺身。奮迅王。此是菩薩神通奮迅。
所謂天眼見不障礙。清淨天耳聞不障礙。一
切衆生知心行智。阿僧祇劫而能憶念。一切
神通悉能示現。名通奮迅
奮迅王。所言通者。云何名通。遍見一切諸佛
業通。知他一切衆生根通。勝聲聞乘所有法
律。勝縁覺乘法毘尼通。大乘律通坐退出
通。於諸衆生淳熟智通。正知出行通。善方便
通。布施願通。戒忍精進禪慧願通。壞魔攝魔
善根成就。是故名通。復次奮迅王。菩薩得通。
他所識知色青等。威徳名稱力姓種族財衆
圍遶。是故名通。復次奮迅王。菩薩得通。天龍
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人與非人。帝釋天王轉輪聖王梵世界主阿
羅漢人。正遍知者一切皆知。是故名通。奮迅
王。此菩薩通。菩薩以通不退本願。能示他
人一切諸法
奮迅王。何者智奮迅。奮迅王。智奮迅者。所
謂陰智界智入智因縁智實諦智。奮迅王。何
者陰智。謂知色空。色前際空。色後際空。色
中際空。受想行識。皆亦如是。識前際空識
後際空。識中際空。此五陰空。謂畢竟空。知
此陰空故名陰智
奮迅王。何者界智。地界法界水界法界。火
界法界風界法界。何以故。以此四界法界一
界。所謂空界復法界界。此非地界。亦非水
界。亦非火界。亦非風界。何以故。不異界法
界。不二界法界。不生界法界。不染界法界。
善淨界法界。如法界。如我界。如衆生界。如
命界。如富伽羅界。如生死界。如涅槃界。彼
界欲界。彼界色界。彼界無色界。彼界有爲
界。彼界無爲界。故名涅槃界。如若法界智。
如是色界智不異因縁智。故名界智
奮迅王。何者入智。奮迅王。眼之本性不生
不出無造作者。奮迅王。如是耳鼻舌身
性。不生不出無造作者。奮迅王。彼眼無主
故無見者。彼耳無主故無聞者。彼鼻無主故
無嗅者。彼舌無主故無嘗者。彼身無主故
無覺者。彼意無主故無知者。奮迅王。眼不
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
覺觸。意不知法。何以故。眼者無覺。如草如
木如壁如塊。如是耳鼻舌身意等一切無覺。
如草如木如壁如塊
奮迅王。眼者無染亦無不染。如是耳鼻舌身
意等。一切無染亦無不染。何以故。以眼本
性性離染故。如是耳鼻舌身意等。本性如是
性離染故。奮迅王。若一切入如是知已心
得離欲。故名入智。若如是知陰界入等。不
生不出。如是畢竟入涅槃已。攝取生退陰界
入等。如陰界入而亦不捨。此智奮迅。知陰
界入若相若體。彼一切捨猶行三界而不染
著。亦現生死而無生死。此智奮迅
奮迅王。何者因縁智。無明縁行。無明不念
我能生行。行縁於識。行亦不念我能生識。識
縁名色。識亦不念我生名色。名色縁六入。名
色不念我生六入。六入縁觸。六入不念我能
生觸。觸縁於受。觸亦不念我能生受。受縁
於愛。受亦不念我能生愛。愛縁於取。愛亦
不念我能生取。取縁於有。取亦不念我能生
有。有縁於生。有亦不念我能生生。生縁老
死。生亦不念我生老死。奮迅王。菩薩如是
觀察因縁則無諸見。無有斷見無有常見。彼
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因縁生。彼人如是推求
因縁。亦不可得。彼於因縁得因縁智。云何
得智。因縁不生此二平等。如是平等空無相
願。十二因縁皆悉平等。若以平等如是所覺。
一切諸法因縁平等。如是因縁則非因縁。彼
因縁中無少法生。故名因縁。若知不生亦是
因縁。名因縁智。明與無明此法不二。若知此
者名因縁智。行與非行此法不二。若知此
者名因縁智。識與非識此法不二。若知此
者名因縁智。名色非名色此法不二。若知
此者名因縁智。六入非六入此法不二。若
知此者名因縁智。如六入非六入不二。如
是觸非觸不二。受非受不二。愛非愛不二。取
非取不二。有非有不二。生非生不二。老死
非老死不二。若知此者名因縁智。如因縁處
如彼因縁。皆空無我。如彼因縁不來不去。如
彼因縁虚妄不實。如彼因縁無取可取。如
是因縁無行無相。若如是知名因縁智
若見因縁不見無明。亦不見行。亦不見識。不
見名色。不見六入。亦不見觸。亦不見受。亦
不見愛。亦不見取。亦不見有。亦不見生。不見
老死。若如是見彼見因縁。若見因縁彼則見
法。見何者法。見離欲法。離何等欲。一切法
中種種見欲。離如是欲故名離欲。彼所見法
不増不減。如是所見則是眞如不得不染。如
是所見則是法界不壞不成。如是所見實際
穿。如是所見雖見不見。如是所見非肉眼
見。非天眼見。非慧眼見。何以故。肉眼不覺。
以其不覺是故不見。天眼有爲。以有爲故不
見無爲。是故不見。慧眼不見以不分別。不分
別故亦不能見。奮迅王。菩薩如是見一切法
則見如來。非是色見。非受非想非行非識非
相等見。非法界見。非戒定慧。非解脱見。亦非
解脱知見法見。非過去見。非未來見。非現在
見。若如是見則見如來
奮迅王問經卷上


奮迅王問經卷下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爾時奮迅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法者可
有見法。若有見法可見如來。佛言有。何以
故。奮迅王。色相不生本性不生。如是見色
則見如來。如是受想行識之相。皆悉不生本
性不生。如是見識則見如來。戒有爲相而是
無爲。如是見戒則見如來。三昧平等則清淨
見。如是我於燃燈佛所得清淨見。我於彼佛
得見因縁。以見因縁即得見法。以見法故即
見如來。奮迅王菩薩白佛言。世尊。燃燈佛
來。所有如來。彼云何見。佛言。奮迅王。皆以
色相分別而見。非見法身。奮迅王。我爲汝
説。汝今應知。我從初發菩提心來更不見佛。
惟除燃燈。何以故。非見色相淨見如來。奮
迅王。菩薩如是欲見佛者。應如我見燃燈
如來。以一法故。云何一法。如我之身。彼
燃燈身亦復如是。如燃燈身我身亦爾。一身
一法證法不二不分別證。是因縁智。若見
因縁彼則見法。以見法故則見如來。若於
一切有心生處。皆悉證滅不入涅槃。不得生
死方便智説。此是奮迅
彼實諦智何者是耶。聲聞之人何者實時則
觸解脱。如是實時菩薩亦得不觸解脱。此是
奮迅。縁覺之人何者實時則觸解脱。如是實
時菩薩亦得不觸解脱。此是奮迅。實諦智者。
所謂知苦非諦非實。何者爲智。謂不實智。以
是無窮顛倒生故。知苦不生畢竟不生。若如
是知苦不生者。此名苦智。云何斷集。如彼
集法如是斷集。云何名集。集故名集平等斷
集。若未來集於未來斷。此法法爾。非少有
法若生若斷。愛使集有。彼斷愛使故名斷愛。
何者苦滅。若彼苦集性畢竟滅無法失滅。是
故名滅。若滅一切攀縁相者。義不相應。有
何法生。有何法滅
何者爲道。所謂有道。若善不善。若漏無漏。
若垢無垢。有爲無爲。皆不可得。此名爲道。
平等名道。以一切法皆眞實故。寂靜名道。以
一切熱皆悉離故。安隱名道。不離一切善
方便故。無漏名道。諸漏盡故。不行名道。分
別見人不能行故。易行名道。正修行者所能
行故。不捨名道。過去如來所不捨故。離相
名道。以能斷除一切疑故。若於此道不入二
者。此得名道。若解如是四諦之義。名實諦
智。若此四諦。聲聞乘願。縁覺乘願。於二乘
願不生悕望。是乃得名實智奮迅
又奮迅王。智奮迅者。知聲聞乘不取不住。知
縁覺乘不取不住。是智奮迅。又奮迅王。智
奮迅者。若以一心遍知一切衆生之心。以一
心體遍知一切衆生心體若心若智二心不
轉。是智奮迅
又奮迅王。智奮迅者。知見過去無障無礙。而
於過去心亦不轉。知見未來無障無礙。未來
過去心亦不轉。知見現在無障無礙。而於過
去未來現在心不戲論。是智奮迅
又奮迅王。智奮迅者。若盡智知而善根行不
盡亦知。無生智知知集亦知。是智奮迅
又奮迅王。智奮迅者。若一切法畢竟寂滅。知
一切法非他因縁。以智力故不取涅槃。以爲
成熟諸衆生故。此是菩薩智奮迅也
如是奮迅王。菩薩欲以此智奮迅而奮迅者。
應當善作智所作業勿作慢業。何者慢業。諸
有意行皆是慢業。諸有識行皆是慢業。諸有
心行皆是慢業。諸樂善行諸墮見施皆是慢
業。諸墮想戒皆是慢業。諸依自他而行忍者。
皆是慢業。諸有起心分別精進。皆是慢業。諸
分別身般若亦爾。皆是慢業。諸起我慢皆是
慢業。我菩薩者此是慢業。我菩薩住此是慢
業。我能不斷佛種法種衆僧種者。此是慢業。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