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No. 0415_ 達磨笈多譯 ) in Vol. 13

[First] [Prev]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諸有發心求佛智 善根成熟不思議
    如是三昧云何修 我故爲彼問無著
    被此忍鎧爲衆生 我要當拔諸重苦
    彼等已離衆生想 爲斯故問正覺眞
    彼輩常住平等心 觀察衆生無異想
    常能成就慈悲者 我爲彼故問如來
    是中應行何等法 速得如是不思議
    所得功徳無有邊 我爲彼故請調御
    被弘誓鎧勇猛人 爲一衆生恒沙劫
    大地獄中受焔苦 善哉安樂諸衆生
    彼等無睡亦無疲 内外諸物無不施
    如是攝受衆生者 我今爲彼同普觀
    呵責毀辱及捶罵 身受煎迫衆事苦
    爲他奴婢及僕隸 皆由斯輩請世尊
    無量百千數億頭 有來求索皆能捨
    當捨頭時極歡喜 爲求無上妙菩提
    爲諸衆生而更捨 手足及以身餘
    救解失道衆生類 除撥生死還正路
    又施妻妾及男女 七寶珠玉及金銀
    亦捨上妙衆器具 我爲彼故問如來
    捨身命財無厭倦 長夜聽説不疲勞
    心常寂滅行頭陀 我以彼故問正覺
    眞實妙語恒繋心 麁鄙惡言聞即離
    而於他所無嫌恨 我縁彼故諮自在
    常以慈心觀衆生 其猶父母愛一子
    而於怨親行平等 故我爲彼請人王
    現有如斯諸功徳 然我今日以宣陳
    其或未具諸衆等 我亦爲是諮問佛
    世尊我今有善根 初發問時便剋獲
    藉此菩薩諸功徳 速證寂靜三昧王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六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
分卷第七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讃三昧相品第九
爾時世尊。讃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
哉。不空見。汝於往昔乃能供養無量無數諸
佛世尊。於諸佛所種諸善根。具足修行諸波
羅蜜。一切法中所作已辦。而常爲彼諸衆生
輩。作不請友爲行大慈。成就正信諸衆生故。
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爲被大鎧諸衆生故。請
問世尊如是大義。爲不動不退大菩提心諸
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爲不壞信意諸
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爲發弘廣大願
莊嚴諸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爲不思
議善根諸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爲著
不思議鎧甲諸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
爲超越三界諸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
爲專精實義諸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
爲隨順大智諸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
爲樂甚深法行諸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
義。爲重布施諸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
爲重開示諸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爲
一切能捨内外身財諸衆生故。請問世尊如
斯大義。爲成就最上無上戒聚諸衆生故。請
問世尊如斯大義。爲深忍相應諸衆生故。請
問世尊如斯大義。爲勇猛精進諸衆生故。請
問世尊如斯大義。爲得深禪定諸衆生故。請
問世尊如斯大義。爲深重智慧諸衆生故。請
問世尊如斯大義。爲以資財方便巧攝一切
諸衆生故。請問世尊如斯大義。又爲心若金
剛諸衆生故。爲心如門闑不動不轉諸衆生
故。爲心如淨水無有塵垢諸衆生故。爲心如
迦耶隣提衣諸衆生故。爲樂入深義諸衆生
故。爲尊重正法諸衆生故。爲捨擔能擔諸衆
生故。爲不惜身命諸衆生故。爲不樂一切世
間有爲諸衆生故。請問如來如是大義。不空
見。汝於今者能爲如斯諸大菩薩摩訶薩輩。請
問如來如是義耳。爾時世尊。復告不空見菩
薩摩訶薩言。不空見。汝應諦聽善思念之。吾
當爲汝廣分別解説。時彼不空見菩薩摩訶薩
即白佛言。善哉世尊如蒙聖説一心諦受。佛
言不空見。有菩薩三昧。名念一切佛菩薩。當
應親近修習觀察思惟。如是三昧既能修習。
觀察思惟此三昧已。則得増廣成就現前安
樂法行故。則得増廣無貪善根故。則得増廣
無瞋善根故。則得増廣無癡善根故。則得具
足慚愧故。則得成就神通故。則得圓滿一切
佛法故。則得清淨一切佛土故。則得天降下
生具足故。則得入胎具足故。則得住胎清淨
具足故。則得母生微妙清淨具足故。則得家
生清淨具足故。則得諸根微妙清淨具足故。
則得大人相清淨具足故。則得諸妙好清淨
具足故。則得出家具足故。則得最上寂靜具
足故。則得大寂靜具足故。則得諸通具足故。
則得爲一切衆生作歸依具足故。則得多聞
具足故。則得世間出世間法具足故。則得一
切諸法住處具足故。則得巧妙方便知出世
法具足故。則得善通達一切諸法具足故。則
得巧知前際後際法相具足故。則得善巧莊
嚴文字句義具足故。則得智慧具足故。則得
微妙神通具足故。則得巧轉變心具足故。則
得善教示他具足故。則得爲他衆生及富伽
羅。勝負白黒上下滿缺増損勝力具足故。則
得是處非處具足故。則得未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趣向具足故。則得正行具足故。則
得意具足故。則得自在具足故。則得神通具
足故。則得尊勝大家具足故。則得大姓具足
故。則得端正具足故。則得大威具足故。則得
大光明具足故。則得作諸功徳具足故。則得
大功徳具足故。則得大人牛王具足故。則得
令他歡喜音具足故。則得令他深歡喜音具
足故。則得微妙音具足故。則得梵音具足故。
則得相應辯才具足故。則得無諍辯才具足
故。則得無著辯才具足故。則得稱實辯才具
足故。則得種種辯才具足故。則得一切言音
辯才具足故。則得所生不離諸佛世尊而常
恭敬供養具足故。則得離邊地生具足故。則
常生中國具足故。則得遍遊諸世界禮拜
承事諸佛世尊諮請論義具足故。則得成就
無量無邊功徳具足故。則得一切菩薩功徳
莊嚴具足故。乃至則得菩提樹下道場莊
嚴具足故。爾時世尊。爲重宣此義。以偈頌

    不空見斯勝三昧 如我今住智徳中
    其有菩薩能修行 彼見十方一切佛
    當即速獲諸神通 因是復覩清淨刹
    遂能下生妙具足 入胎具足亦復然
    住胎之時無有比 母最清淨勝家生
    一切相好咸具足 亦當修彼諸行法
    捨家出家離衆欲 捐棄人欲及與天
    彼爲世間求菩提 所生常有諸甘露
    亦得諸通及神足 轉智圓滿彼世間
    多聞總持大徳人 行行斯由多聞海
    統諸大衆義明了 巧知衆生方便學
    諸法行處皆悉知 世間之法及出世
    智人所知智具足 遠離諸業及癡惱
    有爲之法盡皆捨 而常親近於無爲
    常以天眼觀衆生 復用天耳聽聞法
    宿命明白知過往 他心善達前人意
    神通變化自在遊 心能巧轉隨所
    得大名聞行佛國 能廣利益諸世間
    明達是處及非處 一切諸法靡不知
    深照淨法及垢染 以常修習勝三昧
    能得正行具足人 彼之智慧實無比
    具正思惟大威徳 亦得安住正修行
    復生大家及尊姓 衆事端嚴見者喜
    彼雖處於有爲中 所作功徳無能壞
    所生常受大功徳 往來多作人中王
    或爲忉利釋天尊 時作光天及梵主
    凡所出聲悉無比 梵天妙響師子音
    諸龍美音遍行中 大功徳聲牛王吼
    備於絃樂及歌聲 迦陵頻伽音精妙
    能會義理令衆歡 以獲三昧故得然
    善出精雅及好聲 多用愛言悦一切
    深婉妙音并善語 彼聲常有未曾絶
    行歩擧動若龍王 普放電光照一切
    降雨滂洽於大地 是謂龍徳難稱量
    如是人龍所遊處 住斯妙定勝神通
    無量無數諸化身 遍諸佛前等供養
    偈頌譬喩諸種作 言詞雅正理趣安
    彼常法樂與衆生 得是勝定故無礙
    所生不離於諸佛 亦見菩薩及聖僧
    恒居利益無難處 成就三昧照十方
    欲遍諸佛有諮論 或生無量難思刹
    現前供養一切佛 成就三昧故若斯
    如是功徳不可説 超過數表絶稱量
    道樹等覺恒倶生 諸佛咨嗟唯此定
  菩薩念佛三昧分正觀品第十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諸
菩薩摩訶薩欲得成就諸佛所説菩薩念佛三
昧者。彼菩薩摩訶薩應當親近修習何法。能
得成就思惟三昧耶。爾時世尊。告不空見菩
薩摩訶薩言。不空見。若諸菩薩摩訶薩欲得
成就諸佛所説念佛三昧。欲得常覩一切諸
佛。承事供養彼諸世尊。欲得疾成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者。當住正念遠離邪心。斷除我見
思惟無我。當觀是身如水聚沫。當觀是色如
芭蕉虚。當觀是受如水上泡。當觀是想如熱
時焔。當觀是行如空中雲。當觀是識如鏡中
像。菩薩若欲入是三昧。當應深生怖畏之想。
當念遠離譏嫌。免他訶責。當念除去無慚無
愧成就慚愧。當應成就奢摩他毘婆舍那。當
應遠離斷常二邊。常念一心精勤勇猛除去
懈怠。發廣大心常念觀察三解脱門。常念先
生三種正智。常念斷滅三不善根。常念成就
諸三昧聚。常念成就一切衆生。常念等爲衆
生説法。當觀四念處。所謂身念處受念處心
念處法念處。當念四食過患。所謂摶觸思識
等。於是食中生不淨想。當念四無量。所謂修
於大慈。行於大悲。安住大喜。具足大捨。當念
成就諸禪而不味著。然復思惟一切諸法。常
念不惜其身不保其命。捨身及心攝受多聞。
念如是法。應如是護不得誹謗。多聞法財如
所聞法如義受持。於諸佛所起尊重心。又於
法僧生肅恭意。親善知識遠離惡友。除滅世
間無義語言。不著世樂不捨空閑。住於一切
生平等心。於諸衆生無有退沒。無損害心亦
無妬嫉。於一切法起稱量心。不作罪惡心無
垢染。一切諸法無處可得。常求甚深廣大經
典。於中恒起増上信心。莫生嫌疑無爲異意。
如是經典最勝廣大。常念誦持常思演説。何
以故。是爲諸佛世尊道法。獨能生成佛菩提
故。於當來世得彼無量諸佛功徳。應當爲他
如法宣説。降伏憍慢莫亂正聞。恭敬尊重供
養是法。捨諸欲求息諸諍競。除諸睡眠滅諸
疑網。殄絶迷惑明識我見。不事戲論遠離尼
乾邪命自活遮羅迦波梨婆闍語言論等。常
應善住檀波羅蜜中。圓滿尸波羅蜜。常念羼
提波羅蜜。不捨毘梨耶波羅蜜。遊戲禪波羅
蜜。具足般若波羅蜜。棄捨身命無愛惜心。如
四大性不可改變。如於地界起平等心。水火
風界亦復如是。成就身業心意精勤。無不活
畏不貪衣食湯藥床鋪房舍殿堂一切衆具。樂
頭陀常住知足。不求利養不事名聞。凡是
愛著悉滅無餘。觀四念處斷四顛倒。不念惡
刺永度四流。修四如意住四威儀。當具五根
亦増五力。應滅五蓋不用五情。遠離五濁成
五解脱。得入内自思惟。廣大聖智正觀五
陰。不行六塵降伏六根。亡滅六識斷絶六受。
除六渇愛行六念處及六智分法。於六通中
常求利益。修七覺分通達七界七界謂害界恚
界出界欲界色
界無色界
及滅界故
滅除七使及七識住。離八怠惰除八
妄語。明了世間八法所因。應得八種大人覺
法。證八解脱修八正道。親近思惟廣大分別。
專精遠離九衆生居。滅九種慢捐棄九惱。常
思九種歡喜等法。親近修習九次第定。終不
念行十種惡業。而勤造作十善業道。常求如
來十種力智。不空見。我今爲汝略説如是菩
薩摩訶薩念佛三昧法門。諸所當得大利益
事。若有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念佛三昧。如
是修者名報佛恩。思惟是者即不退轉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當滿足彼諸佛法。乃
至能爲一切衆生作大依止。亦令成就無上
種智故。不空見。斯諸菩薩摩訶薩有大智故。
乃能思惟非彼聲聞辟支佛人得觀察也。不
空見。若人於此念佛三昧。或時親近思惟修
習。若受持若讀誦。若書寫若教書寫。若教
讀誦受持若少開發。若爲解説若能廣宣。彼
雖少時勤苦疲勞然其所作終不虚棄。必獲
果報得大義利。不空見。彼菩薩摩訶薩以爲
他受持法故。速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於當來世決定作佛。不空見。當知如是念
佛三昧。則爲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彼聲聞
縁覺二乘境界。若人暫聞説此法者。是人當
來決定成佛無有疑也。爾時世尊。爲重宣此
義。以偈頌曰
    若人欲修此三昧 能念一切諸如來
    彼既思惟是法門 諸非法處當遠離
    亦當遠離無慚愧 破除斷見及與常
    復應安住三空門 當念勤修解脱智
    既拔三種不善根 即亦思惟三善本
    若知觀察三受處 得斯妙定良非難
    若人欲求勝三昧 先應持戒後修智
    自然遠離諸邪見 亦無戲論及語言
    次第觀受斯皆苦 然後觀察生滅心
    若人思惟三昧時 當應深念出世事
    諸法有疑咸悉除 得此三昧甚爲易
    亦應善通四念處 先當觀身不暫住
    恒求解脱及禪定 不愛壽命豈惜身
    弗以多聞陵侮人 寧當誹謗於正法
    聞正法已能思惟 晝夜受持身所誦
    尊重諸佛深敬法 承事僧衆不敢輕
    善知識所常念恩 遠離一切諸惡友
    不與惡人同坐起 除彼爲衆説法處
    爲求最上菩提故 終勿捨離阿蘭若
    一切衆生皆平等 於諸法中莫分別
    欲求彼法眞實際 諸法相中無著心
    彼輕慢意悉能除 不久必得此三昧
    明識我見及疑心 亦當覺察諸調戲
    不得起於惡欲意 應滅諍競與睡眠
    若不學彼外道法 諸是戲論自然除
    但能隨順佛法言 求此三昧須臾獲
    常行布施及戒忍 勇猛精進無倦時
    恒處禪思及智慧 自然得斯三昧行
    能施頭目無愛畏 捨餘諸物終不疑
    彼趣菩提無艱難 亦速獲斯凝靜定
    若能持心如大地 又同水火及與風
    更等虚空無邊崖 彼人速得此禪定
    若有精誠身口意 彼不貪食及衣財
    其於衆具既無求 能如是修證三昧
    應常專念四正勤 亦當成彼諸神足
    速須遠離顛倒想 煩惱棘刺先斷除
    當念杜絶四流河 亦思乾消諸渇愛
    具足五根及五力 分裂破壞五蓋衣
    五種欲事不倶懷 内心幻僞亦宜捨
    復當願求五解脱 思惟五身三摩提
    應速觀知五陰處 正心和敬於六縁
    彼不恭愼應遠離 亦當減損六觸身
    於六受處心正觀 常念斷除六種愛
    復以六通成就世 亦修六念及智明
    勤求七覺七聖財 必須捨彼疑惑處
    欲得三昧恒若斯 漸當散滅諸煩惱
    彼常遠離七識住 斯八顛倒亦拔除
    若能住於八正道 自當速證此深定
    恒住八大丈夫行 復以八解自娯心
    不染八法離世間 獲最勝智當不遠
    於他人所無瞋心 先應除此九種慢
    思九歡喜根本法 得彼次第九種禪
    絶此十惡不善因 應修智人十種善
    若能修行十種力 得是三昧終無
    當念攝持諸善法 放捨不善衆惡縁
    前後勤求彼正念 證此三昧豈能久
    若住如是三昧已 當轉智力不思議
    遍見諸佛金色身 所生常得聞正法
    若欲見彼諸世尊 或已滅度及現在
    當來一切愍世者 應思惟此勝三昧
菩薩念佛三昧分思惟三昧品第十一之一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諸
菩薩摩訶薩念欲成就諸佛所説念佛三昧
者。云何思惟而得安住。佛告不空見菩薩言。
不空見。若諸菩薩摩訶薩必欲成就是三昧
者。先當正念過去所有諸如來應供等正覺。
次念現在所有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次念未
來所有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彼如是念一切
三世十方世界中。是等一切諸如來應供等
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
人師佛世尊。天降成就。入胎成就。住胎成就。
出胎成就。出家成就。諸功徳成就。諸根成就。
諸相成就。諸好成就。莊嚴成就。戒品成就。三
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知見成就
四無畏慈悲成就。喜捨成就。慚愧成就。威儀
成就。諸行成就。奢摩他成就。毘婆舍那成就。
明解脱成就。解脱門成就。四念處成就。四正
勤成就。四如意足成就五根成就。五力成就。
覺分成就。正道成就。往昔因縁成就。雙教示
成就。諸通教示成就大通教示成就。戒品成
就。一切三昧成就。無礙利益成就。爲他利益
無礙成就。一切善法成就。清淨色成就。清淨
心成就。清淨智成就。諸入成就。金色百福成
就。時彼菩薩念諸如來如是相已。復應常念
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心無動亂。亦當安住
無所著心。心無著已彼復應作如是思惟。是
中何等名曰如來。爲當即色是如來耶。爲當
離色是如來乎。若以色法爲如來者。彼諸衆
生皆有色陰。一切衆生應是如來。若以離色
爲如來者。離色則是無因縁法。無因縁法云
何如來。菩薩如是觀知色已。次復觀受。彼時
更作如是思惟。爲當即受是如來耶。爲當離
受是如來耶。若即受法爲如來者。彼諸衆生
皆有受陰。一切衆生應是如來。若離受法爲
如來者。離受則爲無因縁法。彼無縁法云何
如來。彼既如是觀色受已。乃至觀識亦如是。
時彼菩薩復如斯念。若此諸陰非如來者。豈
彼諸根是如來乎。如是念已則先觀眼。爲當
即眼是如來耶。爲當離眼是如來乎。若即彼
眼是如來者。一切衆生皆有是眼。一切衆生
應是如來。若離彼眼是如來者。離眼則爲非
因縁法。彼非縁法云何如來。菩薩如是觀察
眼已。觀耳觀鼻乃至觀意亦如是。時彼菩薩
復如斯念。若此諸根無如來者。豈彼諸大有
如來乎。如是念已則先觀地。爲即地界是如
來耶。爲離地界是如來乎。若即地界爲如來
者。彼内外法皆屬於地。如是地界應是如來。
若離地界爲如來者。離地即爲無因縁法。彼
無縁法云何如來。彼既如是觀察地界。乃至
觀彼水火風界亦如是。而彼菩薩能作如是
正思惟時。不以色觀察如來。不離色觀察如
來。如是不以受不離受。不以想不離想。乃至
不以識不離識。觀察如來亦如是。又彼觀時
亦不以眼觀察如來。不離眼觀察如來。如是
不以耳不離耳。不以鼻不離鼻乃至不以身
意不離身意。觀察如來亦如是。又彼觀時不
以色觀察如來。不離色觀察如來。如是不以
色不離色。不以聲不離聲。乃至不以觸法不
離觸法。觀察如來亦如是。又彼觀時。不以地
觀察如來亦不離地。觀察如來如是。不以水
不離水。乃至不以風不離風。觀察如來亦如
是。彼菩薩如是觀時。即能於彼一切法中。善
通達知明了無礙。爾時彼菩薩復應當作如
是思惟。是中更以何等眞法。而能得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爲以身得菩提耶。爲用心
得菩提乎。若身得者。而今此身無覺無識頑
癡無知。譬如草木若石若壁。然彼菩提非色
非身非行非得。不可見聞不可觸證。此身如
是。云何能得成就菩提。若心得者而即此心
本自無形無有相貌。不可見聞不可觸證不
可執持。猶如幻化。菩提如是亦無有心無有
觸對。不可見聞不可知證。此心如是。云何能
得成就菩提。不空見。是爲菩薩正念思惟。不
以身心亦不離身心。而能證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耶。佛言。不空見。然彼菩薩常應如
是觀察思惟。若能如是觀諸法時。即得安住
於正法中。心無遷變不可移動。當知爾時具
足菩薩摩訶薩法。自然遠離不善思惟。速疾
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平等眞實
法界。爾時世尊。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過去未來諸世尊 現在一切遍見者
    冥心空寂行慈愛 欲覩諸佛無艱難
    往昔諸佛大威光 憐愍世間等與樂
    彼念人中分陀利 調御丈夫功徳滿
    更念下生及入胎 住胎尊母皆具足
    思彼生家衆妙相 當見等覺弗爲難
    亦念諸好勝莊嚴 及彼本願先所行
    微言妙義初中後 彼皆善逝解脱身
    住解脱門及供養 正勤與彼四神足
    應念諸根具滿者 力菩提分亦復然
    若念諸佛解脱尊 不久當到勝寂地
    一切世間利益念 善法功徳難思量
    妙色及與清淨心 復思世尊衆好分
    金剛身體百福相 當知如來諸念滿
    何得法中名如來 正當觀察無邊處
    諸佛非色復非受 非彼想行非識心
    如是等法非如來 正見智人亦應體
    亦非離彼是諸佛 應供善逝但有名
    諸佛非眼非耳鼻 非舌身意及法等
    亦非離彼爲如來 正覺莊嚴惟名耳
    唯有大名無眞佛 離名何處有實者
    智人若知盡和合 當取等覺實非難
    若以諸陰爲如來 彼諸衆生皆有陰
    衆生即應是諸佛 以陰平等斯共有
    不以色等爲諸佛 亦不離陰名如來
    無量數劫正思惟 不思議智乃成就
    身如草木及石壁 菩提無色寂無生
    亦無頑身及草木 云何説身證菩提
    是心無相復無形 菩提非心亦無状
    非身非心能得證 亦非無證難思議
    是爲最勝寂靜地 外道於中皆荒迷
    若於此法求正勤 必當速得是三昧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七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
分卷第八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思惟三昧品之餘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菩
薩摩訶薩當何證知捨離我見耶。佛言。不空
見。若諸菩薩摩訶薩得證知時。無有住著則
離我見。如是菩薩雖無住著。而能爲彼一切
世間天人衆生作大利益。云何利益。所謂爲
大法明然大法炬。吹大法&T045006;。撃大法鼓。奮
大法鞉。乘大法船。設大法橋。方當欲渡一
切衆生出於生死四流瀑河。置於涅槃無爲
彼岸。即當觀察是身本性。次當觀身不淨臭
穢腐爛癰膿屎尿盈溢。是身無常不暫停住。
破壞枯槁不可長久。誑惑小兒危脆不堅。猶
水沫聚戸蟲充滿。筋骨相輔空負而行。無實
用處。或經百年及百千歳。縱八萬劫一切樂
具。守護長養終歸墮壞。此身長夜不離煩惱
不出顛倒。恒爲諸惡鳥獸食噉。又亦常與地
獄餓鬼畜生共行。生死往來受諸苦惱。或爲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