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集一切福徳三昧經 (No. 0382_ 鳩摩羅什譯 ) in Vol. 12

[First] [Prev]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説施攝取一切佛之正法。世尊。若有菩薩成
就是施。無有能量是菩薩福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若有菩薩成就具足
如是布施。知是菩薩成就具足無盡福徳大
海福徳。不貧聖法成大封邑。住在法流獲得
大財。具足七財成大福徳。持百福相爲大福
田。養育一切諸衆生等
集一切福徳三昧經卷上


集一切福徳三昧經卷中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爾時佛告淨威力士。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
薩淨戒莊嚴。謂戒淨無缺不捨學戒。愍於毀
禁極敬持戒。淨身三業淨口四過淨意三業。
自成十善教他十善。不自稱譽不起戒慢勤
進修戒。頭陀徳中心不動轉。住於聖種自護
己心。不見他過不作衆惡。不願諸有亦不喜
樂。勸他修善勤營助他。不悕望樂勸人布施。
不捨阿練若處。爲病給使。作已歡喜。如説如
作。失利不憂得利不高。毀譽稱譏及與苦樂
心不傾動。斷除愛恚不懷怨嫌。修行慈心
怨如親。不以戒自高。不向餘乘不禮餘天。捨
離諸見蓋覆使纒斷除滅悔。捨財無悔心生
歡喜。不生諸有心不願樂。忍於疲苦善護進
心。遠離著心不驚怖畏無生法忍。善男子。菩
薩摩訶薩爲集此戒。乃至失命終不毀犯。不
爲王位護持禁戒。不爲生天不爲帝釋。不爲
梵王護持禁戒。不爲封邑不爲自在。不爲妙
色護持禁戒。不爲端正不爲名稱。不爲讃歎
不爲利養。不爲恭敬不爲活命。不爲飮食不
爲臥具。不爲病藥護持禁戒。不爲眼色不爲
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心法護持禁戒。不依倚
色不依受想行識護持禁戒。不依欲界色界
無色界護持禁戒。不畏地獄餓鬼畜生。不
爲救護護持禁戒。不畏人道貧窮困苦護持
禁戒。不畏天道貧窮苦故護持禁戒。不畏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緊那羅迦樓羅摩睺羅
中貧苦惱故護持禁戒。爲佛種故護持禁戒。
爲住聽法如聞而行護持禁戒。爲僧種故護
持禁戒。爲欲出過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故護
持禁戒。爲欲解脱諸衆生故護持禁戒。爲安
樂利益諸衆生故護持禁戒。欲住佛法故護
持禁戒。欲轉法輪故護持禁戒。爲集聖種故
護持禁戒。爲不斷佛法僧種故護持禁戒。爲
妙神通故護持禁戒。爲戒定慧解脱解脱知
見故護持禁戒。爲神足變化應現無方護持
禁戒。如是持戒不毀不缺不穿堅實。無所作
爲具足成就。精妙無染清淨香潔。智者所讃
諸佛所歎。如法修行堅固眞實。若菩薩成就
如是持戒。不失十法。何等十法。謂不失於
轉輪王位。既在是位不生放逸。悕望欲得無
上菩提願得見佛。不失帝釋既得是處不生
放逸。悕望欲得無上菩提願得見佛。不失梵
王既生是處不生放逸。悕望欲得無上菩提*
願得見佛。淨信正眞不失聞法。如所聞法善
能分別。不失攝取菩薩智慧。不失無斷無礙
辯才。不失集聚一切善根。不失一切諸佛聲
聞縁覺所讃。不失疾能通達一切諸佛智慧。
若菩薩成就如是持戒。不失此十法。菩薩成
就如是戒聚。諸天常禮諸龍宗敬。夜叉常供
諸乾闥婆亦常供養。阿修羅敬侍。諸王婆羅
門長者居士皆尊重之。智者常趣諸佛常念。
諸天世人常師事之。常愍衆生。若菩薩如是
淨持戒聚。不生四處除化衆生。何等四。不生
邊地。不生無佛國。不生邪見家。不生惡道。菩
薩如是淨持戒聚不生四處。復次善男子。菩
薩如是淨持戒聚不失四法。何等四。所謂不
失菩提之心。不失念佛。不失聞法。既聞法已。
乃至無量阿僧祇劫而不忘失。是爲菩薩淨
持戒聚不失四法。善男子。若菩薩如是淨護
戒聚不値四處。不値法滅。不値刀兵劫。不値
飢餓劫。不値劫燒。菩薩如是淨持戒聚不値
是四。復次善男子。菩薩如是淨持戒聚得四
勝法。所謂不誑佛。不誑諸天。不誑衆生不
誑自心。菩薩如是淨持戒聚得四勝法。復次
善男子。菩薩成就護持戒聚離十種畏。何
十。離地獄畏。離畜生畏。離餓鬼畏。離貧窮
畏。離不稱讃畏。離諸纒畏。離諸聲聞縁覺位
畏。離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
羅摩睺羅伽拘辦茶羅刹等畏。離魁膾刀
杖火毒等畏。離諸師子虎豹熊羆。及多勒叉
狐狼蟒蛇。猫鼠百足毒蛇&T044486;&T045658;王賊等畏。菩
薩如是住淨戒聚離十種畏。善男子。菩薩持
戒則能發起一切佛法。乃至起於無上菩提。
何以故。若有持戒便有三昧。若有持戒便有
智慧。若有持戒便有解脱。若有持戒便有解
脱知見。善男子。云何名戒。戒者名爲寂調結
使。以何縁故名爲結使。以染汚三有諸衆生
故。名爲結使。云何名寂。無妄想無分別無起
著。永不思念一切諸法。是名寂調一切結使。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不能如是知寂調結
使。是不名爲戒聚清淨。何以故。若不能知寂
調結使。雖生梵世猶爲結染。乃至非想非非
想處猶爲結使。善男子。是故當知寂三界結
名淨戒聚。爾時淨威力士白佛言。世尊。若離
三界諸結使染名淨戒聚。世尊何故。爲菩薩
時離三界結還生其中。爾時世尊告淨威力
士。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以自結生於三界。
以方便故同在三界。無三界結化衆生故。善
男子。假使人天能畫虚空現諸色像。於意云
何。爲希有不。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是人所作
甚爲希有。佛言。善男子。菩薩捨離一切*結
使處在三界。現三乘化是乃希有。淨威力士
言。世尊。是菩薩成就住解脱門。憐愍衆生還
住三界。世尊。譬如有人從魁膾所得全身命。
既得脱已。復還其所而語之言。汝今殺我莫
殺餘人。世尊。是三界者如魁*膾舍。一切衆
生喩應死者。生死諸行猶如魁膾。從得脱者
猶如菩薩脱三界已爲化衆生爲脱衆生還住
三界。世尊。是菩薩大悲。諸聲聞縁覺所不能
及。何以故。聲聞縁覺無是大悲。無善方便。無
淨戒莊嚴。世尊復告淨威力士。善男子。云
何菩薩摩訶薩善能修集多聞莊嚴求學多
聞。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諸和上阿闍梨
所。恭敬供養尊重讃歎隨教而行。除捨憍慢
速受教誨。於正法中生起藥想。於和*上阿
梨所生起佛想。於自身所起病人想。於説
法者起明醫想。爲集佛法不愛身命。於諸財
物衣鉢之餘起惱結想。雖具封祿不生愛著。
爲重法故一切悉捨。爲護正法應捨一切世
間珍寶。爲得法故應捨一切名譽讃歎。爲得
法王捨諸王位。爲捨一切諸結使故。應當勤
修*集法相應。爲救一切諸衆生故。應當勤
修*集法相應。菩薩摩訶薩修*集諸法者。一
切善根自然而得。是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
欲成菩提欲竪立智柱。應修多聞。善男子。如
帝釋堂因柱得住。三十三天在中歡樂。如是
善男子。由菩薩智柱。一切諸天世人悉蒙
受樂。善男子。若有菩薩發菩提心菩提所攝
言欲作佛。於多聞中而不勤修。諸衆生中最
爲無智。是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勤精進
修*集多聞。諸衆生中爲多聞柱。是時諸天歡
喜踊躍。是善丈夫。堅牢精進修*集智慧。必
能獲得於佛十力。是善丈夫。當以慧力斷諸
結網。是善丈夫。當演説法斷於一切衆生結
使。是善丈夫。當往至彼菩提樹下諸佛坐處。
是善丈夫。當以自力降一切魔。是善丈夫。
當轉十二行相法輪。善男子。若有菩薩修多
聞時。一切魔宮皆悉闇蔽。三千大千世界魔
王皆悉憂惱作如是言。是人今者勝過我等。
其餘魔天各作是言。是人降伏於我等主。我
等一切悉屬是人。何以故。善男子。由是菩
薩集多聞慧能寂結使。以無結使魔不得便。
已有多聞則能分別。既能分別則能修行。已
能修行魔不得便。修多聞者遠離邪見得住
正見。已能正住魔不得便則能正修。已能正
修能分別義。離諸非義便能正度義及非義。
善男子。以是縁故應如是知。善男子。菩薩
修*集是多聞時除四種魔。所謂陰魔煩惱魔
死魔天魔。善男子。如本菩薩集多聞時。欲法
利法善住於法。我今少説。善男子。乃往過世
阿僧祇劫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爾時有大仙
人名曰最勝。住山林中具五神通。常行慈心
作如是念。我今山中修行慈心無所利益。不
但慈心能滅衆生無量劫中所集煩惱。非此
慈心能起正見。復作是念。因於何事能起正
見。作是念言。有二因縁能起正見。謂從他
聞。聞已正思。以是二法能生正見。是時便生
求多聞心。當從何處得聞善説。爲法因縁集
法相應。爾時仙人至諸聚落封邑郡縣王城。
處處推求多聞。了不能得説法之師。時魔天
子來至其所。作如是言。我今有佛所説一偈。
是最勝仙。聞佛偈名即語之言。爲我演説。
時天報言。汝今若能剥皮爲紙。以血爲墨折
骨爲筆。書寫此偈。乃當相與佛所説偈。善男
子。時最勝仙作是念言。今我此身無量生死。
在在生處賊兵魁*膾。百千劫中常以無事墮
在彼手。利刀割截分解支節。或爲欲故。或財
利故。殺縛捶打繋閉訶罵。受無量苦都無利
益唐受割截。我今當以此不堅身易得妙法。
歡喜踊躍我得大利聞是法語。於此天所生
師宗想。即以利刀自剥身皮乾以爲紙。復刺
出血用以爲墨。復折其骨削以爲筆。合掌向
天而作是言。天爲我説佛所得偈。如先所勅。
剥皮爲紙出血爲墨折骨爲筆。我悉作已。善
男子。時魔天子。見最勝仙恭敬爲法。見已愁
悴即便隱去。善男子。時最勝仙。見天沒已作
如是念。我今爲法生恭敬心。剥皮爲紙折骨
爲筆。我今如此恭敬求法。而是善根終不敗
亡。若我此言誠實不虚。起慈悲心爲諸衆生
不惜身命。剥皮爲紙出血爲墨折骨爲筆。若
我至心誠實不虚。餘方世界大慈大悲能説
法者。當現我前。善男子。最勝大仙作是語時。
一念之頃。東方去此佛土三十二佛刹。彼有
國土名普無垢。是中有佛號淨名王如來應
供正遍覺。今者現在。知最勝仙心念所作亦
欲教化是閻浮提諸衆生故。譬如壯士屈伸
臂頃。乘空而來到是最勝仙人前住。及五百
菩薩。是淨名王如來放大光明遍照彼林。天
雨衆花。時彼樹林枝葉花果皆出法音。爾時
無量百千萬億諸天來集。是時彼仙得淨名
王佛光觸身已。苦痛悉除還復如故。無有瘡
瘢。爾時彼仙頭面敬禮佛世尊足。右遶三匝
合掌頂上。白淨名王佛而作是言。世尊。是我
師善逝。是我師世尊。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
依僧。惟願世尊。爲我説法。我聞法已。不信衆
生行邪見者。壞正見者。行黒闇者。導示正故
而爲説法。善男子。爾時淨名王佛。因最勝仙。
及諸天子諸菩薩等。爲其演説此集一切福
徳三昧法。彼天衆中八千天子。本種善根皆
發無上正眞道心。最勝大仙得大喜悦。生於
大信得無礙辯。彼佛如來復爲演説八金剛
句。何等八。一切諸法性本淨句。一切諸法離
結使故。一切法無漏句。盡諸漏故。一切法
巣窟句。過*巣窟故。一切法無門句。無有
二故。一切法普遍句。示解脱門故。一切法無
去句。無去處故。一切法無來句。斷諸來故。
一切法三世等句。去來現在無二相故。彼淨
名王佛。演説如是八金剛句。是中開解一切
法義。復更演説餘八法門。令菩薩摩訶薩疾
成就智。何等八。謂一切法名字門。以名分別
一切法故。一切法音聲門。以言分別令歡喜
故。一切法共要門。一切諸法決定相故。一切
法言説門。虚妄自在故。一切法自相門。離
他相故。一切法畢竟盡門。無所有故。一切法
分別門。從分別有故。一切法平等門。等一味
故。最勝。是名八法門疾成就智。最勝。復有八
字種子門。能成就於無盡辯才。何等八。一
切法阿字種子門。示法無生故。一切法蛇字
種子門。示第一義法故。一切法那字種子門。
示字名色故。一切法遮字種子門。示現一切
法調伏故。一切法婆字種子門。示一切法入
平等故。一切法多字種子門。示如不壞故。一
切法迦字種子門。滅苦業故。一切法摩字種
子門。究竟成就斷一切法故。是名八字種子
門。能成就於無盡辯才。是故最勝。是八字種
子句門。八法句門。八金剛句門。正念修行常
離憒閙恒善思惟。觀察修*集功徳之利。善
男子。淨名王如來説是法已。放大光明遍照
世界。震動大地即沒不現。與諸菩薩還至彼
土。彼諸衆生都不覺知佛來去時。善男子。
爾時最勝大仙成就聖辯。諸天侍衞。諸天
守護。爲降魔故至諸聚落諸城國邑。爲諸衆
生廣敷演説此集一切福徳三昧。滿于千歳
常演説法。令八萬四千衆生住聲聞乘。八萬
四千衆生住縁覺乘。八萬四千衆生住於大
乘。八萬四千衆生作轉輪王。八萬四千衆生
作釋提桓因。八萬四千衆生得作梵王。八萬
四千衆生修行於慈。八萬四千衆生修行於
悲。八萬四千衆生修行於喜。八萬四千衆生
修行於捨。無量衆生得生天上。是最勝大仙。
後乃命終即往生彼淨名王佛普無垢土。及
八萬四千天子亦生彼土。善男子。於意云何。
爾時最勝仙者。豈異人乎。汝勿有疑。即我身
是。我本如是欲法敬法説誠實言。便能
感彼淨名王佛來至我所。是以當知。若有菩
薩恭敬求法。則於其人佛不涅槃法亦不滅。
何以故。淨威。若有菩薩專志成就求正法者。
雖在異土常面覩佛得聞正法。淨威。若菩薩
摩訶薩欲法敬法。令諸山巖樹木林藪。出諸
法藏陀羅尼門。及諸經卷自來在手。淨威。諸
有菩薩敬法欲法。若有諸天曾見佛者來至
其所。從於佛所得聞諸法具爲演説。淨威。利
法菩薩若其壽盡。諸佛世尊増益其壽。佛力
持故欲住千歳。即便能住。二千三千四千五
千。乃至一劫若減一劫隨意得住。淨威。若
有菩薩敬法欲法。不老不病得憶念力。進趣
智慧得於辯才。若有菩薩敬法欲法。得見佛
已捨離諸見趣入正見。淨威。若有菩薩敬法
欲法。一切衆生無能侵害。是故淨威。是大衆
生應當勤修多聞莊嚴。所獲功徳復過於是。
淨威。若有菩薩住是三。福莊嚴福柱廣福増。
福無盡福不思議。無有能得是福邊者。淨威。
可以一毛數大海渧。無有能盡是菩薩莊嚴
福聚淨戒多聞慧聚得其邊者。淨威。能稱三
千大千世界草木山林。及諸衆生得其輕重。
不能稱量如是菩薩莊嚴福戒多聞慧聚得其
邊者。是名解説智莊嚴已。爾時淨威力士
白佛言。世尊。布施莊嚴。淨戒莊嚴。多聞莊
嚴。是三莊嚴。何者爲最。何者爲勝。佛言。淨
威。三莊嚴中多聞莊嚴最可稱歎。最勝尊上
無上無上上。善男子。如須彌邊著一芥子。而
是施福及淨戒聚亦復如是。猶如芥子。多聞
莊嚴如須彌山。善男子。如一小鳥所住
空。施戒莊嚴亦復如是。多聞莊嚴如餘虚空。
善男子。布施莊嚴能作二事。何等二。能除
貧窮成大封祿。淨戒莊嚴亦作二事。何等二。
一離惡道。二至善處。善男子。多聞莊嚴亦
作二事。何等二。謂能除去一切諸見。能集一
切智慧莊嚴。善男子。布施莊嚴是有漏報。
淨戒莊嚴亦有漏報。善男子。多聞莊嚴無漏
無報。是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勤精進修
多聞慧。説是施福淨戒多聞莊嚴法時。三千
衆生本種善根。便發無上正眞道心。五千天
子於諸法中遠離塵垢得法眼淨。淨威力士
得無生法忍。爾時淨威力士白佛言。世尊。
菩薩摩訶薩成就幾法。疾能獲得無生法忍。
佛言。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疾能獲得無生
法忍。何等四。謂解知身猶如鏡像。解知言
説猶如響聲。解心如幻。解諸法無二。淨威。
當知菩薩成就是四法者。疾能獲得無生法
忍。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疾能
獲得無生法忍。何等四。謂慈悲普覆遍一
切衆生無衆生想。解諸法空不見所解。觀見
佛淨不以肉眼住於慧眼。善分別心而不見
心不依猗心。善男子。菩薩成就是四法者。
疾能獲得無生法忍。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
四法。疾能獲得無生法忍。何等四。所謂不
捨一切衆生。捨離諸見。護持淨戒。寂一切
結。善男子。菩薩成就是四法者。疾能獲得
無生法忍。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疾
能獲得無生法忍。何等四。謂有忍力。法轉
増勝。勤行精進。解法寂靜。善男子。菩薩成就
是四法者。疾能獲得無生法忍。復次善男子。
菩薩成就四法。疾能獲得無生法忍。何等四。
所謂得禪而不依禪。以慧分別無有戲論。成
就方便攝取衆生。増長諸行善知諸行。善男
子。菩薩成就是四法者。疾能獲得無生法忍。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疾能獲得無生
法忍。何等四。謂以大慈救諸衆生。謂以大悲
不厭生死。謂以大喜欣樂於法。謂以大捨斷
一切愛。善男子。菩薩成就是四法者。疾能獲
得無生法忍。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疾
能獲得無生法忍。何等四。謂得三解脱門。
解知三世。超過三界。信法性無生。善男子。菩
薩成就是四法者。疾能獲得無生法忍。演説
如是諸四法時。淨威力士得無生法忍。歡喜
踊躍上昇虚空高七多羅樹。爾時三千大千
世界六種震動。人天伎樂同時倶作。天雨花
雲。大光普照遍此世界。爾時世尊即便微笑。
諸佛常法若微笑時。若干百千青黄赤白紅
紫等光。從面門出。遍照無量無邊世界。上過
梵世。還遶身三匝從頂相入。時大徳阿難即
從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
佛白言。世尊。佛不妄笑。今者世尊何縁而笑。
説偈問曰
    得無上智無垢眼 諸根寂靜到彼岸
    大光須彌金山色 導師以何因縁笑
    善知衆生諸根行 淨慧相應知三世
    得於無想最上智 面如滿月説笑縁
    如過去佛及未來 現在諸佛尊亦爾
    種種眞實清淨行 善知一切如實義
    其身普遍諸佛界 音聲亦滿諸佛界
    慈心普遍諸衆生 願説誰與智相應
    自在知法如水月 如幻化相亦如夢
    如空如電清淨法 今人師子何縁笑
    解空無相無願法 善知實性常調心
    如風遊行虚空中 惟願演説何縁笑
    今佛智慧知誰心 誰應道樹下降魔
    誰當坐於金剛座 人仙今者何縁笑
    非是聲聞之境界 亦非縁覺之所及
    是佛大海智境界 願説所爲之因縁
爾時佛告阿難。汝今見是淨威力士住虚空
不。阿難。是淨威力士。過三百億阿僧祇劫。當
得作佛號多莊嚴王出現於世如來應供正遍
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
師佛世尊。於此東方國名嚴淨。劫名梵歎。阿
難當知。是多莊嚴王佛嚴淨國中當得成佛。
其土豐樂安隱熾盛。是諸人衆所受用物如
兜率天。是莊嚴王佛。不説餘法惟菩薩乘。乃
無聲聞縁覺乘名。純菩薩僧皆得法忍。無諸
八難無有魔怨及諸外道。彼佛壽命無有限
量。琉璃爲地閻浮那提金花以間錯之。爾時
淨威力士。從空而下頂禮佛足。合掌向佛求
索出家。佛即聽許。爾時那羅延菩薩白言。世
尊未曾有也。善逝未曾有*也。乃能以是勝
妙善法善調衆生。乃至能令如是憍慢競勝
衆生。是等當見佛如來時。即得歡喜除捨憍
慢禮如來足。如此淨威大慢力士。除捨慢已
得勝上法。復當調伏無量衆生除捨憍慢。世
尊。是淨威力士。爲曾供養幾佛世尊種諸善
根。乃能如是速疾開解。爾時佛告那羅延菩
薩。那羅延。是淨威力士。曾於過世供養六十
二億諸佛。種諸善根。從今已後當復値遇無
量無邊阿僧祇佛。恭敬供養尊重讃歎淨修
梵行。那羅延言。世尊。是淨威力士。復以何縁
懷大憍慢求佛競勝。佛告那羅延。菩薩摩訶
薩有四法忘菩提心。何等四。謂増上慢。不敬
重法。輕善知識。説不實語。那羅延。菩薩有
此四法忘菩提心。那羅延。菩薩摩訶薩復有
四法忘菩提心。所謂讃歎趣向聲聞縁覺乘
者。呵向大乘。毀呰菩薩。悋惜於法。那羅延。
菩薩有是四法忘菩提心。那羅延。菩薩復有
四法忘菩提心。何等四。於諸衆生行幻惑術。
詐僞親近。於善知識合偶言説。爲利養故。那
羅延。菩薩有是四法忘菩提心。那羅延。菩薩
復有四法忘菩提心。何等四。不覺魔事。不除
業障。志意羸弱。無方便慧。那羅延。菩薩有是
四法忘菩提心。那羅延。是淨威力士。本造惡
業忘菩提心。我今當説。汝善聽之。乃往過世。
此賢劫中。有佛出世號迦迦孫。是佛法中有
大婆羅門名曰善財。起大憍慢得増上慢不
往佛所。憍慢増上與説王法。諸婆羅門而
共諍競。是憍慢故。獲得現報退失多事。謂不
見佛不聞正法。亦不得聞趣向菩薩大乘之
法。亦不得聞諸天淨法。亦不得聞功徳善
根。迴向菩提而不堅固。爲此五惡法遮持故
離菩提心。那羅延。於意云何。爾時善財婆羅
門者。豈異人乎。汝勿有疑。即今淨威力士是
也。以憍慢故忘菩提心。以菩提心本善根故
不墮惡道。雖成大力猶有憍慢。佛力所持得
聞佛力及菩薩力。捨離傲慢將來見佛。不作
衆惡因本善根。今現發起速疾得是無生法
忍。爾時那羅延菩薩語淨威力士。汝住何法
得無生忍而受記別。淨威答言。我以生起
諸凡夫法得受記*別。那羅延言。云何而生。
淨威答言。生如不生。如是生。滅如不滅。如是
滅。如是而生亦復不住。那羅延言。善男子。
若其爾者。佛法凡夫法。有何差別。淨威答言。
以文字故有差別耳。若以其義則無差別。那
羅延言。是凡夫法有何義*也。淨威答言。無
妄想無分別。是凡夫法義。那羅延言。是義
何趣。淨威答言。而是義者。離凡夫法趣於佛
法。那羅延言。佛法有何義。淨威答言。不作
二是佛法義。那羅延言。善男子。如佛所説。依
法不依人。又復説言。有二因縁起於正見。何
等爲二。因外言聲。内善思惟。如是之義即是
文字。淨威答言。那羅延。依法菩薩不取文
字不取非文字。若得文字是即爲義。而是義
者是不得義。是故不依於義。一切諸法都無
有義。何以故。一切諸法不可得故。非方不離
方。隨所住處即處自滅。如佛所説。畢竟滅
想是名爲義。是故那羅延。依義者。無法可
依無不可依。若依非依是名爲義。那羅延言。
善男子。頗有依義即是依於一切法*也。淨威
言。有。那羅延。一切法空。一切法寂。一切法
空。依亦如是。一切法寂。依亦如是。如是那
羅延。若依是義即依諸法。那羅延言。淨威。若
如是者。一切諸法常自是依。淨威答言。如
是如是。那羅延。一切諸法皆第一義。依第一
義者彼得安樂。彼應當求於第一義。若能不
起法及非法。不求二不求不二。是名爲聖分
別選擇。而是選擇無作無不作。若無作無
不作。是名爲作所求。求者義不相違。淨威力
士説是法時。五百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
解脱。八千天子遠離塵垢得法眼淨。爾時那
羅延菩薩語淨威力士。如佛所説。依義不依
文。然此衆生不解是義行於二行。是不解文
亦不解義。爲是不解。故説依義不依於文。
依文依義。是義出過於諸文字。善男子。如
佛所説。有二因縁能生正見。謂彼有人不聞
正法調伏法中。以少縁故便生歡喜。言我出
生死。彼是増上慢。本是増上慢。爲勸是人令
勤修行。彼聞法已。即便修行趣於正道。是故
佛説聞已得知法聞已不作惡聞已離無利
聞已得涅槃
那羅延言。云何比丘念法相應。淨威答言。
無相應無不相應。若能如是念法相應。那羅
延言。彼修行者是語相應。復次那羅延。若
有比丘與念法相應。則不起瞋不起憍慢。是
名正思惟。若有觀察説法去來現在。若解所
説。爲斷故説。爲解故説。爲修故説。不得
過去世之所作。不得未來世之所作。不得
現在世之所作。是正修行。若正觀一切法性
常滅。是名正修思惟所見。若見一切法性常
寂。是名修正思惟所見。若正觀一切法性常
定。是名修正思惟所見。若正觀諸法畢竟不
生。是名修正思惟所見。若正觀一切法實無
常。是名修正思惟所見。若正觀一切法無常
滅。是名修正思惟所見。若彼見者及以所見。
都不可見如如見如不見。如是名爲説示思
惟。是時世尊讃淨威力士。善哉善哉。善男
子。汝之所説如是相應。若能如是。則於諸法
無有愚癡。如是修行則無有障。正修行者。無
縛無解。何以故。正思惟者。於一切法無斷無
趣。若如是者。名爲正見見一切法。如是正見。
云何正見。謂不見法。所言見者。是説無生
不實之言。語不實者説無生名。如我所説。諸
法無生以慧初見。若至正位名爲正見。若如
是見名至正位。以何因縁名爲正位。我與無
我二倶平等。如無我等諸法等起。是名正位
集一切福徳經卷中



集一切福徳三昧經卷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爾時那羅延菩薩即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
善逝。諸法如是性常寂滅。菩薩摩訶薩能聽
是法。能知是法。能信是法。不中涅槃。佛告那
羅延。菩薩方便力能如是。若菩薩成就善方
便者。於念念中能得四法。何等四。謂大慈大
悲知一切智佛出於世不斷法種。如是四法
修行諸法。知衆生界是正位相。知一切法性
常寂滅。聞知信解不中涅槃。是名調伏法知
利衆生。知已而見乃至不見。何以故。不捨一
切諸衆生故。爾時淨威力士白言。世尊。菩薩
摩訶薩如佛所説不墮正位。佛言。善男子。是
菩薩摩訶薩。不作諸見然事無不辦。聲聞之
人不縁一切衆生。不縁佛種。不縁法種。不
縁大乘。捨一切智。不觀一切智。不願一切智。
滅有爲法入聲聞位。菩薩摩訶薩縁一切衆
生。縁不斷三寶種。縁於大乘。觀一切智不
觀於命。知諸法一相不入正位。縁諸衆生遊
戲諸禪。不墮聲聞位。善男子。是故當知菩薩
摩訶薩。常恒無我不墮正位爾時淨威力士
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菩薩所行。一切
聲聞縁覺之人所不能及。爾時文殊師利法
王子在會而坐。那羅延菩薩白佛言。世尊。是
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在此會坐。乃能於是集
一切福徳三昧而無所説。爾時文殊師利語
那羅延菩薩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爲福
徳故修行菩提。菩薩不爲利養名稱。不爲生
天不爲封邑。不爲眷屬不爲讃歎。不爲自樂。
修行菩提。那羅延言。文殊師利菩薩以何而
行菩提。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菩薩爲悲諸衆
生故修行菩提。爲於法故。爲脱一切衆生苦
故。爲斷不實諸煩惱故。忍自苦故。無所爲故。
修行菩提不惜身命。觀知無主無宰無居無
相無思。無轉無壞無遷流轉。無侵毀害勇健
無降。無知解無懶墮。無怖無畏無驚無恐。
無高無下無諂曲。堅住不動。樂寂獨一。一道
一趣。住於一道修行一道。爲度一切諸衆生
故。爲如是利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菩提。又問
文殊師利。菩薩云何修行菩提。文殊師利言。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生無滅。非無生滅行
畢竟滅。無有餘生無所言説。菩薩如是修行
菩提。復次那羅延。菩薩知過心已滅無所能
行。未來心未至無所能行。現心不住無所能
行。不著去來現在之心。菩薩摩訶薩能如是
行。名修行菩提。復次那羅延。菩薩若知施及
菩提衆生如來等無二行。持戒菩提衆生如
來等無二行。忍辱菩提衆生如來等無二行。
精進菩提衆生如來等無二行。禪定菩提衆生
如來等無二行。智慧菩提衆生如來等無二
行。菩薩如是行六波羅蜜。則不壞敗行之性
相。菩薩如是修行菩提。復次那羅延。菩薩觀
色空無有行。如觀色空。觀受想行識空無有
行。色空無盡色畢竟盡。以其空故。受想行
識。識空無盡識畢竟盡。以其空故。如其性
盡一切法盡。色無盡受想行識無盡。若有菩
薩如是行者。是名爲修菩提之行。復次那羅
延。菩薩勤斷凡夫法行。不生佛法行。不出生
死行。不滿涅槃行。不見一切不善法成。不集
善法不異處觀。如是解知不壞行性。是菩提
行。那羅延。菩薩如是行。是名爲修菩提之行。
復次那羅延。菩薩摩訶薩解衆生界無量法
界無量。衆生界法界無盡滅行。何以故。衆生
界法界無有二故。無有二作。無有二相。不増
不減法界。不増衆生界。不減衆生界。如法界
相衆生界相亦復如是。又菩薩解知諸法無
相。不盡法界行。不盡衆生界行。不盡法界行。
不増法界行。不盡衆生界行。不増衆生界
行。亦不住餘妄想顛倒所起結使。如是正觀
善知諸行。不壞諸有行。不壞我衆生壽命行。
那羅延。菩薩如是行名修菩提行。文殊師利
法王子。演説如是諸行法時。十六天子先向
大乘。今者逮得無生法忍。爾時淨威力士。欲
爲供養守護是經。便作是言。世尊若有衆生
信解是經。當得一切諸善吉利。爾時離魔菩
薩語文殊師利。我亦欲説菩薩所行。文殊師
利言。善男子。今正是時。汝可演説。離魔菩薩
言。文殊師利。行一切法行是菩薩行。行一切
魔行是菩薩行。行一切衆生行是菩薩行。若
行學行無學行是菩薩行。行縁覺行是菩薩
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應遍學故。爾時那羅
延菩薩問離魔天子。云何菩薩學行一切諸
衆生行。天子答言。那羅延。菩薩應學八萬四
千行。何等八萬四千行。謂二萬一千是貪欲
行。二萬一千是瞋恚行。二萬一千是愚癡行。
二萬一千是等分行。菩薩悉應入是諸行行。
於貪欲斷離貪欲行。於瞋恚斷離瞋恚行。於
愚癡斷離愚癡行。於等分斷離等分行。菩薩
行一切衆生行。不染衆生行。現行一切諸衆
生行。爲化衆生故。是名菩薩行菩提行。那
羅延言。天子。云何一切魔行是菩薩行。天子
言。一切魔行入菩薩心。菩薩應覺隨所起魔
業而不隨之。不爲魔行之所繋縛。入一切行
而修行之。應示魔天令不得便。當教化魔離
於魔業。那羅延言。天子。云何學聲聞縁覺
行是菩薩行。天子言。善男子。如是一切行。
是實性行。是無報行。是無住行。是無趣行。是
無生行。解知自行。菩薩應當如是修行。離
魔天子如是説已。語文殊師利法王子。善男
子。汝今復説如是之行。文殊師利言。天子。
菩薩所行過諸境界。何以故。此行非是眼境
界數。亦非色聲香味觸法境界之數。天子。是
故當知。是善丈夫所行諸行。過諸境界。復次
天子。若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則是諸佛之
所許可。無有過咎。若如是行。是名菩薩修
行正行。天子言。文殊師利。菩薩云何修行。
諸佛所許可行。文殊師利言。天子。一切諸法
實際自空。如來如是而覺知之。若菩薩住如
是法行。佛所許可。若乃至涅槃。生見著行。
則誑諸佛。天子。一切諸法實際無相。如來
世尊如是覺知。若有菩薩爲諸法作相。與相
倶住。則誑諸佛。一切諸法實際無願。如來世
尊如是覺知。無行無實無生無起無所有。無
形無相亦非無相。無來無去無住。本性清淨。
本性明了其性常滅。一切諸法猶如虚空。如
來世尊如是覺知。若是菩薩於諸法性若有
少得。則誑如來應正遍覺。天子。若是菩薩共
空倶住。生於見著。是菩薩共無相倶住。生
於見著。若是菩薩共無願倶住。生於見著。則
誑諸佛。若是菩薩出過三界。知一切法無實
無生無起。無有無形無相。無來無去無住。本
性清淨。本性照明。本性常滅。同如虚空本性
無垢。若如是知。是名菩薩不誑諸佛。爾時世
尊讃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説
此語。若是菩薩如是修行。名菩提行疾得受
記。文殊師利。我昔過去於然燈佛前。所住諸
行都不得記。何以故。我有相行有所依行有
所著行。我於是後見然燈佛得過諸行。當初
見時離諸行見。知一切法自性不生。時然燈
佛授我記言。汝於是後當得作佛。號釋迦
牟尼如來應正遍覺。我於是時得無生忍。是
故文殊師利。若有菩薩欲速疾得無生法忍。
於是品中應如是修。不著諸法爾時文殊師
白言。世尊。菩薩摩訶薩爲縁何法得無
生忍。佛言。文殊師利。縁陰界入得無生忍。彼
得一切諸法之忍亦復縁於常樂我淨。彼得
法忍。文殊師利所言忍者。名縁一切諸法無
盡。所言忍者。名之爲正。文殊師利。忍之所
縁。非與世法而共倶行。非凡夫法。非學法非
無學法。非縁覺法。非菩薩法。非佛法。而
共行。不與一切諸法倶行。名爲得忍捨於一
切諸法想著。名之爲忍。是忍亦不在於眼色
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數中。無盡不盡名
之爲忍。是忍亦復不離是界。是名爲忍。説
是忍時有五百菩薩本先佛所種諸善根。得
無生忍。作如是言。此集一切福徳三昧。能令
我等住於所住。亦令我等滿無量法。世尊。
菩薩摩訶薩應至心聽甚深諸法應當修集。
爾時那羅延菩薩問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於
是深法所作已辦。文殊師利言。若有菩薩知
一切法無作無不作。是名菩薩所作已辦。若
知一切諸法無行作已不執不作無忘。是名
菩薩所作已辦。若是菩薩隨所作無恩。是名
知恩。有爲無爲不生高下。不得作者亦有所
作。謂作布施住於迴向。亦不得施不得菩提
不得自他。是名菩薩所作已辦。守護淨戒迴
向菩提亦不得戒。修行忍進禪定智慧亦不
得慧。是名菩薩所作已辦。若不得身口意善
業。知是菩薩所作已辦。若不得身不得口意
所集莊嚴。*知是菩薩所作已辦。爾時常精進
菩薩語文殊師利。我亦欲説菩薩摩訶薩所
作已辦。文殊師利言。善男子。今正是時汝便
可説。常精進菩薩語文殊師利言。若菩薩能
令一衆生入佛法中。如是菩薩所作已辦。若
有菩薩受衆生食若施與他。不以畏故皆悉
攝在無上菩提。是名菩薩福田清淨。若彼施
者及與受者如法而作。是名菩薩二倶清淨。
若是菩薩以佛音聲令他得聞。自住施戒忍
進禪慧作正憶念。於大衆中説六波羅蜜。令
他得聞憶念受持如此善根。*知是菩薩所作
已辦能消供養。若是菩薩修行忍辱。若爲怨
賊旃陀羅等之所罵辱。不瞋不惱。爲是衆生
令生信喜。勤修精進住精進力*知是菩薩所
作已辦。若是菩薩以眞金寶滿四天下。不貪
是寶而作妄語。若他問法不相朋黨説言非
法。*知是菩薩所作已辦。若有菩薩七日絶
食。若有人來作如是言。汝若能捨菩提之心。
殺諸衆生當與汝食。而是菩薩終不爲之。
*知是菩薩所作已辦。復次文殊師利。若是菩
薩見滿世界利刀猛火。當從中過而往聽法。
不愛身命作如是學。念陰入界易得。佛難可
遇法難可聞。敬法衆生甚亦難得。作是念已
入衆聽法。*知是菩薩所作已辦。復次文殊師
利。若是菩薩從他人聞一四句偈。若戒若施
心生歡喜。勝得轉輪立大王位。若以此偈令
一人聞。勝得帝釋及梵王處。*知是菩薩所作
已辦。復次文殊師利。若是菩薩能住衆中。在
多聞中生大喜悦。以此多聞向一切智。不得
滿三千大千世界珍寶生大歡喜。以自善根
爲一衆生迴向佛道用爲欣慶。*知是菩薩所
作已辦。復次文殊師利。菩薩爲化諸衆生故
應勤精進。堅自莊嚴修集多聞捨身支節。於
世八法其心無異。若是菩薩爲佛慧故。寧捨
身命不捨持戒。菩薩應當作於忍辱。能忍諸
惡不善音聲。菩薩應當勤加精進莊嚴佛土。
菩薩應當獨一寂處。爲不敗失菩提道故。菩
薩應當不失正念。爲修集六波羅蜜故。菩薩
應當無所執著。懃進戒滿已作善業。不捨一
切諸衆生故。菩薩應當堅誓莊嚴。爲佛法種
故。菩薩應當離諸諂僞。身口意法善質直故。
菩薩應當自淨志欲。爲救歸依諸衆生故。菩
薩應當無所觀作。不著身命故。菩薩應當甘
軟好語。善來問訊故。菩薩應當常先意語。無
有瞋憤不言説故。菩薩應當猶若如地。無愛
憎故。菩薩應當柔和善軟。同心歡樂故。菩
薩應當善易教誨。速受教故。菩薩應當除捨
憍慢。謙下一切諸衆生故。菩薩應當猶之如
狗。不誑一切衆生。不違本誓故。菩薩應當諸
衆生中起大慈心。一切空故。菩薩應當諸衆
生中起大悲心。爲諸衆生作大利故。菩薩應
當生於大喜。欣樂修集諸善根故。菩薩應當
修行大捨。不觀一切五欲樂故。菩薩應當不
貪慳惜自捨身故。菩薩應當不著我所。不貪
一切諸財物故。菩薩應當修大捨心。捨一切
妄想故。菩薩應當具滿大財。聖七財故。菩
薩應當牢堅志。固一切善根故。菩薩應當無
有滿足。修集無量佛功徳故。菩薩應當智慧
勇健。摧四魔故。菩薩應當作大醫王。善治
一切煩惱病故。菩薩應當爲作應供。不捨菩
提心故。菩薩應當作於福田。爲諸衆生作光
明故。菩薩應當猶如蓮花。不爲世泥所染汚
故。菩薩應當猶如船栰。度諸衆生故。菩薩
應當猶之如橋。於上中下一切衆生無別想
故。菩薩應當猶如大池。專意正法水無盡
故。菩薩應當猶如大海。一向多聞無厭足故。
菩薩應當猶如大山。無能動故。菩薩應當善
安止住。如門閫故。菩薩應當無所染著。一切
所有諸財物故。菩薩應當令心自在。不退轉
故。菩薩應當猶如大王。爲尊勝故。菩薩應
當猶如帝釋。一切衆生所尊貴故。菩薩應當
猶如梵王。自在法王故。菩薩應當安樂一切
諸衆生等。究竟安樂至涅槃故。菩薩應當爲
作父母。與諸衆生衣服利故。菩薩應當無所
傷損。一切善不善法故。菩薩應當無所侵害。
親非親中心平等故。菩薩應當不親不信。所
生諸入故。菩薩應當爲法施主。一切悉捨故。
菩薩應當離於一切放逸懈怠。爲集菩提故。
文殊師利。菩薩常應牢強精進。修集一切諸
戒徳行。爲得無上正眞道故。爾時世尊讃常
精進菩薩摩訶薩。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説
諸行所應住想。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欲逮
得此集一切福徳三昧者。應當懃修一切福
徳。不應捨離一切福徳。爾時那羅延菩薩白
言。世尊。若有得此集一切福徳三昧者。不墮
惡道不生八難。斷諸貧窮心常自在。諸根具
足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善自莊嚴。得大辯才
及無盡法。得陀羅尼得不忘念。起一切福轉
法輪故。得灌頂位。釋梵護世一切衆生所供
養故。得具諸通達一切死此生彼故。得大
自在在在所生諸所入故。得大封邑増長諸
法故。得智光明離惡邪見故。得大稱讃。一切
聲聞縁覺地故。得大調伏。一切聲聞縁覺人
故。善分別諸根。教化衆生故。神通自在。諸
禪解脱三昧門故。得無作施。解知施故。得無
住戒。三戒淨故。有無量忍。慈心普遍諸衆
生故。修行精進。心無疲惓故。得禪波羅蜜解
知寂靜。爲化衆生生欲界故。淨慧莊嚴。善
觀音聲故。是名淨眼能見道故。不離見佛及
與聞法。不離於空無相無作。能持一切佛所
有法不離覩見。得不退轉菩薩之僧。去無障
礙一切佛土諸功徳故。降伏諸魔勝四魔故。
得深法忍不退轉法故。疾能通達滿足佛法。
所未聞法自來入耳。欲願具足取一切佛土
諸功徳故。彼得安隱離諸習故。得自在身。普
遍三界而示現故。一切外道不能降伏。善守
護法於諸佛所。捨失身命守護正法故。見佛
境界而不畢竟入涅槃故。得無所畏在衆無
畏故。有所在作爲以智爲首。心無所營故。
現大莊嚴。神通變化故。得大勢力過諸害故。
淨音聲揚。遍聞一切諸世界故。心大勇健。
摧伏一切諸魔軍故。到神通彼岸。能動一切
佛世界故。得大辯才。法辭及義無礙滯故。
知解無礙而無放逸。住作佛事示諸衆生一
切智故。那羅延。若菩薩入是集一切福徳三
昧。得於如是相貌事像無量功徳。爾時那羅
延菩薩白言。世尊。願諸衆生得集一切福
徳三昧如此。菩薩得是三昧所有功徳。令諸
衆生得是功徳。一切聲聞及諸縁覺之所無
有。世尊若有菩薩不得聞於是三昧寶。雖聞
不解。當知是人爲魔所持。佛言。那羅延。如
是如是。如汝所説。若有菩薩聞是三昧所生
功徳。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無量無邊。爾時
那羅延菩薩問文殊師利。若有菩薩欲修集
行是三昧者。當行何法。文殊師利言。菩薩欲
得是三昧者。不捨凡夫法爲持佛法。如是修
行不與法相應。不與非法相應。如是修行雖
流轉生死。不學生死法。不爲生死所染。雖學
涅槃不入聲聞縁覺涅槃。復次那羅延。若有
菩薩欲學此三昧。應益増長集一切福徳。不
於有漏無漏諸功徳中生起妄想。若善不善
有爲無爲世間出世間。若罪若福起於分別。
解一切福徳皆入法性。若福法行若罪法行
若無記法行皆入法性。應如是見諸衆生福
等不實起。是衆生福佛福悉皆同等不見差
別。法界無異起無差別。若凡夫福學福無學
福。縁覺福菩薩福正覺福。悉皆不實無有物
故。無有方處無非方處。應如是知應解福性
衆生同等。善男子。如一切色皆依四大。菩薩
之福亦復如是遍一切處。終不起於福徳狂
逸。應知無常盡滅之法。那羅延。若菩薩欲得
此三昧者。於四法中而不驚畏。何等四。於諸
衆生大悲無邊。佛刹無邊。佛智無邊。入一
切衆生心行無邊。那羅延。菩薩於此四無邊
中不應生畏。又復菩薩應當解知四不思議。
何等四。業及業報不可思議。一切衆生種種
諸行若干差別不可思議。佛如來行不可思
議。菩薩生起諸清淨行不可思議。那羅延。是
名爲四不可思議。應當解知。善男子。菩薩
解知得四無盡。何等四。福徳無盡。滿誓無
盡。樂説無盡。究竟智無盡。那羅延。是爲菩
薩得四無盡。那羅延。菩薩應當修行四法。何
等四。莊嚴善根無有滿足。方便迴向一切無
盡無有滿足。一切佛土諸莊嚴事。取以莊嚴
自己佛土無有滿足。梵本
中少
那羅延。菩薩應當
如是修集行是四法。爾時那羅延菩薩復問
文殊師利。此集一切福徳三昧經。當至何等
菩薩之手。若是經卷若至舍宅。若禪若忍若
在家若出家。文殊師利言。那羅延。若菩薩摩
訶薩聞是三昧。若至於耳若至其手若至舍
宅。彼人若當不起誹謗。如是之人我不名之
爲在家者。當名是人爲出家者。何以故。由是
菩薩勤修分別是三昧故。彼人當能除一切
想。在在住處一切福徳及與智慧。無盡無散。
那羅延。菩薩爲化諸衆生故。示現種種形色
相貌。那羅延。是人遍至一切諸處。猶如日月
照四天下一切悉現。如是那羅延。菩薩亦爾
不依諸難。雖在家中而不依家。亦非出家不
依沙門法二倶叵説。何以故。菩薩不依一切
所有及諸入故。那羅延。如琉璃寶器隨所在
處不失其性。如是那羅延。若有菩薩住是三
昧。雖復在家當説是人名爲出家。能不失是
法界體性。爾時那羅延問文殊師利。菩薩
摩訶薩住在何處。而能不失是集一切福徳
三昧。得於如是無盡福徳智慧莊嚴。文殊
師利言。菩薩摩訶薩有四住處。何等四。所
謂菩薩不住身命及諸利養。尊重讃歎住空
無相無願三昧。不住聲聞縁覺正位。悕望佛
智及無礙辯。而無貢高妄想分別。亦不執著
如是住處。是菩薩住解脱一切所有衆生。
不住我人衆生壽命及與丈夫。那羅延。是爲
菩薩四所住處。最勝住處莊嚴無盡。大福徳
聚莊嚴無盡。大智慧聚斷一切見。成就具足
起諸佛法。那羅延問文殊師利。菩薩云何得
是住處得名出家。文殊師利言。那羅延。菩薩
有四法得是住處。謂住慈住悲住喜住捨。那
羅延。是爲菩薩住四住處。那羅延。菩薩若住
村邑聚落。若住空處。若住是四梵行住處。名
正住處。若離是四梵行住處。雖正殿堂樓閣
中住。不名住處。那羅延。是人名爲欺誑一切
人天阿修羅虚食供養。那羅延。菩薩若住餘
諸梵行。皆攝在此四梵行中。何以故。那羅延
是梵行住處甚難得故。若有不見是四梵行
縁聖禪者。是世身見不斷於慢。那羅延言。文
殊師利。云何菩薩得名住此慈悲喜捨。文殊
師利言。那羅延。若有菩薩作如是念。我要當
度一切衆生。是名住慈。我要當脱一切衆
生。是名住悲。我要當令一切衆生得住佛法。
是名住喜。我要當以出世間法寂靜一切諸
衆生等。是名住捨。復次那羅延。菩薩若解諸
法界空。是名住慈。菩薩若解諸法界寂。是名
住悲。菩薩若解一切法界無著無縛無解。是
名住喜。菩薩若解一切法界無去無來。是名
住捨那羅延。是名菩薩住慈悲喜捨。復次那
羅延。菩薩若見無我之法而不驚畏。是名住
慈。若見一切衆生寂滅而不驚畏。是名住悲。
若聞一切佛法同等如一佛法而不驚畏。是
名住喜。若聞一切刹無盡而不驚畏。是名住
捨。復次那羅延。無所*礙滯是名爲慈。救衆
生苦是名爲悲。悉無所惱是名爲喜。不高不
下是名爲捨。復次那羅延。有慈悲非大慈大
悲大慈大悲。聲聞縁覺之所無有。聲聞縁覺
所有慈悲。不能安樂一切衆生。是名慈悲非
大慈悲。云何名爲大慈大悲。若於一切衆
生等。起平等心脱其苦惱。是名菩薩大慈大
悲。若生五道爲諸衆生。自捨己樂作如是念。
是諸衆生墮在邪道我當安止令住正道。是
名菩薩大慈大悲。那羅延。是故當知聲聞縁
覺有慈有悲。無大慈大悲。那羅延。是故菩薩
應當修滿大慈大悲。説是大慈大悲法時。八
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如是
言。我等亦當住如文殊師利所説大慈大悲。
千菩薩得集一切福徳三昧。八千衆生遠
離塵垢得法眼淨。爾時那羅延菩薩白言。世
尊。如來世尊名百福相。以何因縁得如是相。
佛告那羅延。若於十方各如恒河沙等世界。
所有衆生皆成轉輪大王。所有功徳福聚。等
一帝釋所有福徳。十方恒河沙等世界。所有
衆生成就福聚皆如帝釋。是諸帝釋所有福
聚。等一梵王所有福聚。那羅延。若恒河沙等
世界所有一切衆生。成就福聚皆如梵王。是
諸梵王所有福聚。等一聲聞所有福聚。那羅
延。若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一切衆生。皆成聲
聞所有徳聚等一縁覺所有福徳。那羅延。
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一切衆生。皆悉成就縁
覺*徳聚。那羅延。是諸一切聲聞縁覺所有
*徳聚盡合爲一。菩薩成就是集一切福徳三
昧。有如是福所有*徳聚。復過於是。那羅延。
是菩薩所成福徳善根無量無邊。那羅延。若
使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一切衆生。皆
悉逮得是集一切福徳三昧福徳之聚。是諸
*徳聚復百千倍。猶不等佛一相福。是名
如來百福徳相。一切衆生無能思量。是故如
來名不思議百福徳相。説是百福徳相法時。
而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大光普照。百
伎樂不鼓自鳴。天雨妙花。一切世間諸
天世人阿修羅等。歎未曾有大聲唱善。五體
投地禮世尊足作如是言。若有衆生發於無
上正眞道心快得善利。當得如是百福徳相
莊嚴之身。勝諸一切釋梵護世聲聞縁覺所
有*徳聚。其有衆生得聞此集一切福徳三昧
寶者。得大利益。既得聞已當如説行。世尊。
所在國土有是經處。當知是中善男子善女
人。佛力所持能流通此經。世尊。若使滿於世
界大火。當從中過往聽是經。佛言。如是如
是。善男子。如汝所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不
聞是經。當知是人爲魔所持。善男子。若菩薩
聞此三昧經不能受持。我不説彼名爲得聞。
若聞不持不讀不誦不轉。不於大衆廣分別
説。不名多聞。爾時大衆皆共同聲白言。世
尊。願護是經名集一切福徳三昧令廣流布。
爾時世尊放於白毫藏相光明。遍照無量無
邊世界。是光明中出如是音聲。如來應供正
遍覺已護是經。爾時佛告大徳阿難。阿難。如
來不久當般涅槃。却後三月入無餘涅槃。阿
難。我今以此三昧經典付囑於汝。受持讀誦
廣分別説。阿難。若有衆生持是經者。則於其
人佛不涅槃法亦不滅。何以故。阿難。若有開
示是經典者。當知是人則爲見佛。若大衆中
分別演説顯示文義。當知是人守護正法。爾
時阿難悲泣流涙*白言。世尊願住一劫若住
百劫若住千劫。多所安隱多所饒益利安人
天。佛告阿難。汝勿悲泣。汝若受持是經讀
誦。令廣流布使不漏失。隨爾所時常爲見佛。
何以故。佛如來者。都不可以色身所見。不可
以三十二相所見。不可以諸好而見。阿難。
若有得見如是等經則爲見佛。説是經已。文
殊師利法王子。那羅延菩薩。淨威力士。及大
菩薩僧。大徳阿難等。聲聞大衆。一切人天諸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世間人民。聞佛所説
皆大歡喜
集一切福徳*經卷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