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涅槃經 (No. 0375_ 慧嚴譯 ) in Vol. 12

[First] [Prev+100] [Prev]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來至迦毘羅城以水洗瘡以藥傅之。苦
痛尋除耳鼻手足還復如本。我時即爲略説
法要。悉令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
於大愛道比丘尼所。出家受具足戒。善男
子。如來爾時實不往至迦毘羅城以水洗
*瘡傅藥止苦。善男子。當知皆是慈善根
力。令彼女人得如是事。悲喜之心亦復如
是。善男子。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修慈思
惟。即是眞實非虚妄也。善男子。夫無量者
不可思議。菩薩所行不可思議。諸佛所行
亦不可思議。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不可思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四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梵行品之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慈悲喜已。得
住極愛一子之地。善男子。云何是地。名曰
極愛復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見子安
隱心大歡喜。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
是。視諸衆生同於一子。見修善者生大
歡喜。是故此地名曰極愛。善男子。譬如父
母見子遇患心生苦惱愍之愁毒初無捨
離。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見諸
衆生爲煩惱病之所纒切。心生愁惱憂念
如子。身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爲一
子。善男子。如人小時拾取土塊糞穢瓦石
枯骨木枝置於口中。父母見已恐爲其患。
左手捉頭右手挑出。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
亦復如是。見諸衆生法身未増。或行身口
意業不善。菩薩見已則以智手拔之令出。
不欲令彼流轉生死受諸苦惱。是故此地
復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所愛之子捨而
終亡父母愁惱願與併命。菩薩亦爾。見一
闡提墮於地獄。亦願與倶生地獄中。何以
故。是一闡提若受苦時。或生一念改悔之
心。我即當爲説種種法令彼得生一念善
根。是故此地復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
唯有一子其子睡寤行住坐臥心常念之。若
有罪咎善言誘諭不加其惡。菩薩摩訶薩
亦復如是。見諸衆生若墮地獄畜生餓鬼。
或人天中造作善惡。心常念之初不放捨。
若行諸惡終不生瞋以惡加之。是故此地
復名一子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説其言祕
密。我今智淺云何能解。若諸菩薩住一子地
能如是者。云何如來昔爲國王行菩薩道
時。斷絶爾所婆羅門命。若得此地則應護
念。若不得者復何因縁不墮地獄。若使等
視一切衆生同於子想如羅睺羅。何故復
向提婆達多説如是言。癡人無羞食人
涕唾。令彼聞已生於瞋恨起不善心出佛
身血。提婆達多造是惡已。如來復記當墮
地獄一劫受罪。世尊。如是之言云何於義
不相違背。世尊。須菩提者住虚空地。凡欲
入城求乞飮食要先觀人。若有於己生嫌
嫉心則止不行。乃至極飢猶不行乞。何以
故。是須菩提常作是念。我憶往昔於福田
所生一惡念。由是因縁墮大地獄受種種
苦。我今寧飢終日不食。終不令彼於我起
嫌墮於地獄受苦惱也。復作是念。若有
衆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若有
衆生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移處。行臥
亦爾。是須菩提護衆生故尚起是心。何況
菩薩。菩薩若得一子地者。何縁如來出是
麁言。使諸衆生起重惡心。善男子。汝今不
應作如是難言佛如來爲諸衆生作煩
惱因縁。善男子。假使蚊嘴能盡海底。如來
終不爲諸衆生作煩惱因縁。善男子。假令
大地悉爲非色。水爲乾相。火爲冷相。風
爲住相。三寶佛性及以虚空作無常相。如來
終不爲諸衆生作煩惱因縁。善男子。假使
毀犯四重禁罪及一闡提謗正法者。現身
得成十力無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來終
不爲諸衆生作煩惱因縁。善男子。假使聲
聞辟支佛等常住不變。如來終不爲諸衆生
作煩惱因縁。善男子。假使十住諸菩薩等犯
四重禁。作一闡提誹謗正法。如來終不爲
諸衆生作煩惱因縁。善男子。假使一切無量
衆生喪滅佛性。如來究竟入般涅槃。如來
終不爲諸衆生作煩惱因縁。善男子。假使
擲羂能繋縛風。齒能破鐵爪壞須彌。如來
終不爲諸衆生作煩惱因縁。寧與毒蛇同
共一處。内其兩手餓師子口。佉陀羅炭用
洗浴身。不應發言如來世尊爲諸衆生作
煩惱因縁。善男子。如來眞實能爲衆生斷
除煩惱。終不爲作煩惱因
善男子。如汝所言。如來往昔殺婆羅門者。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乃至蟻子尚不故殺。況
婆羅門。菩薩常作種種方便。惠施衆生無量
壽命。善男子。夫施食者則爲施命。菩薩摩
訶薩行檀波羅蜜時。常施衆生無量壽命。
善男子。修不殺戒得壽命長。菩薩摩訶薩
行尸波羅蜜時。則爲施與一切衆生無量
壽命。善男子。愼口無過得壽命長。菩薩摩
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常勸衆生莫生怨
想。推直於人引曲向己。無所諍訟得壽
命長。是故菩薩行羼提波羅蜜時。已施衆
生無量壽命。善男子。精勤修善得壽命長。
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常勸衆
生勤修善法。衆生行已得無量壽命。是故
菩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已施衆生無量壽
命。善男子。修攝心者得壽命長。菩薩摩訶
薩行禪波羅蜜時。勸諸衆生修平等心。衆
生行已得壽命長。是故菩薩行禪波羅蜜
時。已施衆生無量壽命。善男子。於諸善法
不放逸者得壽命長。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時。勸諸衆生於諸善法不生放
逸。衆生行已以是因縁得壽命長。是故菩
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已施衆生無量壽命。
善男子。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於諸衆生
終無奪命。善男子。汝向所問。殺婆羅門時
得是地不。善男子。時我已得。以愛念故
斷其命根。非惡心也。善男子。譬如父母唯
有一子愛之甚重犯官憲制。是時父母以
怖畏故若擯若殺。雖有擯殺無有惡心。菩
薩摩訶薩爲護正法亦復如是。若有衆生
謗大乘者。即以鞭撻苦加治之。或奪其
命。欲令改往遵修善法。菩薩常當作是思
惟。以何因縁能令衆生發起信心。隨其方
便要當爲之。諸婆羅門命終之後。生阿鼻
地獄則有三念。一者自念我從何處而來
生此。即自知從人道中來。二者自念我今
所生爲是何處。即便自知是阿鼻獄。三者
自念乘何業縁而來生此。即便自知乘謗
方等大乘經典不信因縁爲國主所殺而
來生此。念是事已。即於大乘方等經典生
信敬心。尋時命終生甘露鼓如來世界。於彼
壽命具足十劫。善男子。以是義故我於往
昔。乃與是人十劫壽命。云何名殺。善男子。
有人掘地刈草斫樹。斬截死屍罵詈鞭
撻。以是業縁墮地獄不。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如我解佛所説義者。應墮地獄。何以
故。如佛昔爲聲聞説法。汝諸比丘於諸草
木莫生惡心。何以故。一切衆生因惡心故
于地獄。爾時佛讃迦葉菩薩。善哉善哉。
如汝所説應善受持。善男子。若因惡心墮
地獄者。菩薩爾時實無惡心。何以故。菩薩
摩訶薩於一切衆生乃至蟲蟻。悉生憐*愍
利益心故。所以者何。善知因縁諸方便故。
以方便力欲令衆生種諸善根。善男子。以
是義故。我於爾時以善方便雖奪其命
而非惡心。善男子。婆羅門法若殺蟻子滿
足十車無有罪報。蚊虻蚤虱猫狸師子虎
狼熊羆諸惡蟲獸。及餘能爲衆生害者。殺
滿十車。鬼神羅刹拘槃茶迦羅富單那。顛狂
乾枯諸鬼神等。能爲衆生作嬈害者。
奪其命悉無罪報。若殺惡人則有罪報。殺
已不悔則墮餓鬼。若能懺悔三日斷食。其罪
消滅無有遺餘。若殺和上害其父母女人
及牛。無數千年在地獄中。善男子。佛及菩薩
知殺有三。謂下中上。下者蟻子乃至一切畜
生。唯除菩薩示現生者。善男子。菩薩摩訶
薩以願因縁示受畜生。是名下殺。以下殺
因縁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具受下苦。何以
故。是諸畜生有微善根。是故殺者具受罪
報。是名下殺。中殺者從凡夫人至阿那含。
是名爲中。以是業因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具受中苦。是名中殺。上殺者父母乃至阿羅
漢辟支佛畢定菩薩。是名爲上。以是業因。
縁故墮於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上苦。是名
上殺。善男子。若有能殺一闡提者。則不墮
此三種殺中。善男子。彼諸婆羅門等一切皆
是一闡提也。譬如掘地刈草斫樹斬截死
屍罵詈鞭撻無有罪報。殺一闡提亦復如
是無有罪報。何以故。諸婆羅門乃至無有
信等五法。是故雖殺不墮地獄
善男子。汝先所言。如來何故罵提婆達多
癡人食唾。汝亦不應作如是問。何以故。
諸佛世尊凡所發言不可思議。善男子。或
有實語爲世所愛。非時非法不爲利益。
如是之言我終不説。善男子。或復有言。麁
獷虚妄非時非法聞者不愛。不能利益我
亦不説。善男子。若有語言雖復麁*獷眞
實不虚。是時是法能爲一切衆生利益。聞
雖不悦我要説之。何以故。諸佛世尊應正
遍知知方便故。善男子。如我一時遊彼
壙野聚落叢樹在其林下。有一鬼神即名
*壙野。純食肉血多殺衆生。復於其聚日
食一人。善男子。我於爾時爲彼鬼神廣説
法要。然彼暴惡愚癡無智不受教法。我即
化身爲大力鬼。動其宮殿令不安所。彼
鬼于時將其眷屬。出其宮殿欲來拒逆。鬼
見我時即失心念。惶怖躄地迷悶斷絶猶
如死人。我以慈*愍手摩其身。即還起坐
作如是言。快哉今日還得身命。是大神王
具大威徳。有慈*愍心赦我愆咎。即於我
所生善信心。我即還復如來之身。復更爲
説種種法要。令彼鬼神受不殺戒。即於是
日*壙野村中。有一長者次應當死。村人
已送付彼鬼神。鬼神得已即以施我。我既受
已。便爲長者更立名字名手長者。爾時彼
鬼即白我言。世尊。我及眷屬唯仰血肉以
自存活。今以戒故當云何活。我即答言。從
今當勅聲聞弟子。隨有修行佛法之處。悉
當令其施汝飮食。善男子。以是因縁爲諸
比丘制如是戒。汝等從今常當施彼*壙
野鬼食。若有住處不能施者。當知是輩非
我弟子。即是天魔徒黨眷屬。善男子。如來爲
欲調伏衆生故示如是種種方便。非故令
彼生怖畏也。善男子。我亦以木打護法鬼。
又於一時在一山上。推羊頭鬼令墮山下。
復於樹頭撲護獼猴鬼。令護財象見五師
子。使金剛神怖薩遮尼犍。亦以針刺箭
毛鬼身。雖作如是亦不令彼諸鬼神等有
滅沒者。直欲令彼安住正法故示如是
種種方便。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罵辱提
婆達多。提婆達多亦不愚癡食人涕唾。亦
不生於惡趣之中阿鼻地獄受罪一劫。亦
不壞僧出佛身血。亦不違犯四重之罪誹
謗正法大乘經典。非一闡提。亦非聲聞辟支
佛也。善男子。提婆達多者實非聲聞縁覺
境界。唯是諸佛之所知見。善男子。是故汝
今不應難言如來何縁呵嘖罵辱提婆達
多。汝於諸佛所有境界。不應如是生於
疑網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譬如甘蔗數數煎煮
得種種味。我亦如是。從佛數聞多得法味。
所謂出家味離欲味寂滅味道味。世尊。譬如
眞金數數燒打融消錬冶。轉更明淨調和
柔軟。光色微妙其價難量。然後乃爲人天寶
重。世尊。如來亦爾。鄭重諮問則得聞見甚
深之義。令深行者受持奉修。無量衆生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然後爲諸人天所
宗恭敬供養
爾時佛讃迦葉菩薩。善哉善哉。菩薩摩訶薩
爲欲利益諸衆生故。諮啓如來如是深義。
善男子。以是義故我隨汝意。説於大乘方
等甚深祕密之法。所謂極愛如一子地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修慈悲喜
得一子地者。修捨心時復得何地。佛言。善
哉善哉。善男子。汝善知時知我欲説汝則
諮問。菩薩摩訶薩修捨心時。則得住於空
平等地如須菩提。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
空平等地。則不見有父母兄弟姊妹兒息
親族知識怨憎中人。乃至不見陰界諸入
衆生壽命。善男子。譬如虚空無有父母兄
弟妻子。乃至無有衆生壽命。一切諸法亦復
如是。無有父母乃至壽命。菩薩摩訶薩見
一切法亦復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虚空。何
以故。善能修習諸空法故。迦葉菩薩白佛
言。世尊。云何名空。善男子。空者所謂内空
外空内外空有爲空無爲空無始空性空無所
有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菩薩摩訶薩云何
觀於内空。是菩薩摩訶薩觀内法空。是内
法空。謂無父母怨親中人衆生壽命常樂我
淨如來法僧所有財物。是内法中雖有佛性。
而是佛性非内非外。所以者何。佛性常住
無變易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觀於内空。外
空者亦復如是。無有内法。内外空者亦復如
是。善男子。唯有如來法僧佛性不在二空。
何以故。如是四法常樂我淨。是故四法不名
爲空。是名内外倶空。善男子。有爲空者有
爲之法悉皆是空。所謂内空外空内外空。常
樂我淨空。衆生壽命如來法僧第一義空。是
中佛性非有爲法。是故佛性非有爲法空。是
名有爲空。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觀無爲
空。是無爲法悉皆是空。所謂無無常苦不淨
無我陰界入衆生壽命相有爲有漏内法外
法。無爲法中佛等四法。非有爲非無爲。性
是善故非無爲。性常住故非有爲。是名菩
薩觀無爲空。云何菩薩摩訶薩觀無始空。是
菩薩摩訶薩見生死無始皆悉空寂。所謂空
者常樂我淨。皆悉空寂無有變易。衆生壽命
三寶佛性及無爲法。是名菩薩觀無始空。云
何菩薩觀於性空。是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
本性皆空。謂陰界入常無常苦樂淨不淨我
無我。觀如是等一切諸法不見本性。是名
菩薩摩訶薩觀於性空。云何菩薩摩訶薩觀
無所有空。如人無子言舍宅空。畢竟觀空
無有親愛。愚癡之人言諸方空。貧窮之人
言一切空。如是所計或空或非空。菩薩觀時
如貧窮人一切皆空。是名菩薩摩訶薩觀無
所有空。云何菩薩摩訶薩觀第一義空。善男
子。菩薩摩訶薩觀第一義時。是眼生時無
所從來。及其滅時去無所至。本無今有已
有還無。推其實性無眼無主。如眼一切諸
法亦復如是。何等名爲第一義空。有業有
報不見作者。如是空法名第一義空。是名
菩薩摩訶薩觀第一義空。云何菩薩摩訶薩
觀於空空。是空空中乃是聲聞辟支佛等所
迷沒處。善男子。是有是無是名空空。是是
非是是名空空。善男子。十住菩薩尚於是中
通達少分猶如微塵。況復餘人。善男子。如
是空空亦不同於聲聞所得空空三昧。是
名菩薩觀於空空。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
觀於大空。善男子。言大空者謂般若波羅
蜜。是名大空。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得如是
空門。則得住於虚空等地。善男子。我今於
是大衆之中。説如是等諸空義時。有十恒
河沙等菩薩摩訶薩。即得住於虚空等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地已。於一切法
中無有滯礙繋縛拘執心。無迷悶。以是
義故名虚空等地。善男子。譬如虚空於可
愛色不生貪著不愛色中不生瞋恚。菩薩
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於好惡色心
無貪恚。善男子。譬如虚空廣大無對悉能
容受一切諸法。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
復如是。廣大無對悉能容受一切諸法。以
是義故。復得名爲虚空等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於一切法
亦見亦知。若行若縁若性若相若因若縁若
衆生心若根若禪定若乘若善知識若持禁戒
若所施。如是等法一切知見。復次善男子。菩
薩摩訶薩住是地中。知而不見。云何爲知。
知自餓法。投淵赴火自墜高巖常翅一脚
五熱炙身。常臥灰土棘刺編椽樹葉惡草
牛糞之上。衣麁麻衣塚間所棄糞掃氀
欽婆羅衣麞鹿皮革芻草衣裳。茹菜噉
藕根油滓牛糞根果。若行乞食限從一家。
主若言無即便捨去。設復還喚終不迴顧。不
食鹽肉五種牛味。常所飮服糠汁沸湯。受
持牛戒狗雞雉戒。以灰塗身長髮爲相。以
羊祠時先呪後殺。四月事火七日服風。百
千億花供養諸天。諸所欲願因此成就。如
是等法能爲無上解脱因者。無有是處。是
名爲知。云何不見。菩薩摩訶薩不見一人
行如是法得正解脱。是名不見。復次善男
子。菩薩摩訶薩亦見亦知。何等爲見。見諸
衆生行是邪法必墮地獄。是名爲見。云何
爲知。知諸衆生從地獄出生於人中。若能
修行檀波羅蜜。乃至具足諸波羅蜜。是人
必得入正解脱。是名爲知。復次善男子。菩
薩摩訶薩復有亦見亦知。云何爲見。見常
無常苦樂淨不淨。我無我。是名爲見。云何爲
知知諸如來定不畢竟入於涅槃。知如來
身金剛無壞非是煩惱所成就身。又非臭穢
腐敗之身。亦復能知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是
名爲知。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亦知
亦見。云何爲知。知是衆生信心成就。知是
衆生求於大乘是人順流是人逆流是人正
住。知是衆生已到彼岸。順流者謂凡夫人。
逆流者從須陀洹乃至縁覺。正住者謂菩
薩等。到彼岸者所謂如來應正遍知。是名爲
知。云何爲見。菩薩摩訶薩住於大乘大涅
槃典修梵行心。以淨天眼。見諸衆生造身
口意三業不善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見諸衆
生修善業者命終當生天上人中。見諸衆
生從闇入闇。有諸衆生從闇入明。有諸衆
生從明入闇。有諸衆生從明入明。是名爲
見。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亦知亦
見。菩薩摩訶薩知諸衆生修身修戒修心
修慧。是人今世惡業成就。或因貪欲瞋恚愚
癡。是業必應地獄受報。是人直以修身修
戒修心修慧。現世輕受不墮地獄。云何是
業能得現報。懺悔發露所有諸惡。既悔之
後更不敢作。慚愧成就故。供養三寶故。常
自呵責故。是人以是善業因縁。不墮地獄
現世受報。所謂頭痛目痛腹痛背痛横羅死
殃。呵責罵辱鞭杖閉繋飢餓困苦。受如是等
現世輕報。是名爲知。云何爲見。菩薩摩訶
薩見如是人不能修習身戒心慧。造少惡
業。此業因縁應現受報。是人少惡不能懺
悔不自呵責。不生慚愧無有怖懼。是業
増長地獄受報。是名爲見。復有知而不見。
云何知而不見。知諸衆生皆有佛性爲諸
煩惱之所覆蔽不能得見。是名知而不
見。復有知而少見。十住菩薩摩訶薩等知
諸衆生皆有佛性見不明了。猶如闇夜所
見不了。復有亦見亦知。所謂諸佛如來亦見
亦知。復有亦見亦知不見不知。亦見亦知者。
所謂世間。文字言語男女。車乘瓶瓫舍宅城
邑衣裳飮食。山河園林衆生壽命。是名亦
知亦見。云何不見不知。聖人所有微密之
語。無有男女乃至園林。是名不見不知。復
有知而不見。知所惠施知所供處。知於受
者知因果報。是名爲知。云何不見。不見所
施供處受者及以果報。是名不見。菩薩摩訶
薩知有八種。即是如來五眼所知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能如是
知得何等利。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能如
是知得四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
説無礙。法無礙者。知一切法及法名字義無
礙者。知一切法所有諸義。能隨諸法所立名
字而爲作義。辭無礙者。隨字論正音論闡陀
論世辯論。樂説無礙者。所謂菩薩摩訶薩
凡所演説無有障礙。不可動轉無所畏
省難可摧伏。善男子。是名菩薩能如是
見知即得如是四無礙智。復次善男子。法無
礙者。菩薩摩訶薩遍知聲聞縁覺菩薩諸佛
之法。義無礙者。乘雖有三知其歸一。終不
謂有差別之相。辭無礙者。菩薩摩訶薩於
一法中作種種名。經無量劫説不可盡。聲
聞縁覺能作是説。無有是處。樂説無礙者。
菩薩摩訶薩於無量劫。爲諸衆生演説諸
法。若名若義種種異説不可窮盡。復次善男
子。法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知諸法而不
取著。義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知諸義而
亦不著辭。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知名
亦不取著。樂説無礙者。菩薩摩訶薩雖
知樂説如是最上而亦不著何以故。善男
子。若取著者不名菩薩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不取著則不
知法。若知法者則是取著。若知不著則無
所知。云何如來説言知法而不取著。佛言。
善男子。夫取著者不名無礙。無所取著乃
名無礙。善男子。是故一切諸菩薩等。有取
著者則無無礙。若無無礙。不名菩薩。當
知是人名爲凡夫。何故取著名爲凡夫。一切
凡夫取著於色乃至著識。以著色故則生
貪心。生貪心故爲色繋縛。乃至爲識之所
繋縛以繋縛故則不得免生老病死憂悲
大苦一切煩惱。是故取著名爲凡夫。以是
義故。一切凡夫無四無礙。善男子。菩薩摩
訶薩已於無量阿僧祇劫知見法相。以知
見故則知其義。以見法相及知義故。而
於色中不生繋著。乃至識中亦復如是。以
不著故菩薩於色不生貪心。乃至識中亦
不生貪。以無貪故則不爲色之所繋縛。
乃至不爲識之所縛。以不縛故則得脱
於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以是義故。
一切菩薩得四無礙。善男子。以是因縁我
爲弟子。十二部中説繋著者名爲魔縛。若
不著者則脱魔縛。譬如世間有罪之人爲
王所縛無罪之人王不能縛。菩薩摩訶薩
亦復如是。有繋著者爲魔所縛。無繋著
者魔不能縛。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而無
所著
復次善男子。法無礙者。菩薩摩訶薩善知字
持而不忘失。所謂持者。如地如山如眼如
雲如人如母。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義無礙
者。菩薩雖知諸法名字而不知義。得義
無礙則知於義。云何知義。謂地持者。如
地普持一切衆生及非衆生。以是義故名爲
地持。善男子。謂山持者。菩薩摩訶薩作是
思惟。何故名山而爲持耶。山能持地令
無傾動。是故名持。何故復名眼爲持耶。
眼能持光故名爲持。何*故復名雲*爲持
*耶。雲名龍氣。龍氣持水故名雲持。何*故
復名人*爲持*耶。人能持法。及以非法故
人持。何*故復名母*爲持*耶。母能持
子故名母持。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名字
句義亦復如是。辭無礙者。菩薩摩訶薩以
種種辭演説一義。亦無有義。猶如男女舍
宅車乘衆生等名。何故無義。善男子。夫義者
乃是菩薩諸佛境界。辭者凡夫境界。以知義
故得辭無礙。樂説無礙者。菩薩摩訶薩知辭
知義。故於無量阿僧祇劫。説辭説義而不
可盡。是名樂説無礙。善男子。菩薩摩訶薩
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修行世諦。以修行
故知法無礙。復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第一
義諦故。得義無礙。亦於無量阿僧祇劫習
毘伽羅那論故。得辭無礙。亦於無量阿僧
祇劫修習説世諦論故。得樂説無礙。善男
子。聲聞縁覺若有得是四無礙者。無有是
處。善男子。九部經中我説聲聞縁覺之人有
四無礙。聲聞縁覺眞實無有。何以故。菩薩
摩訶薩爲度衆生故修如是四無礙智。縁
覺之人修寂滅法志樂獨處。若化衆生但
現神通。終日默然無所宣説。云何當有四
無礙智。何故默然而無所説。縁覺不能説
法度人使得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須
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摩訶
薩。不能令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何以故。善男子。縁覺出世世間無有九部經
典。是故縁覺無辭無礙樂説無礙。善男子。縁
覺之人雖知諸法無法無礙。何以故。法無
礙者名爲知字。縁覺之人雖知文字無字
無礙。何以故。不知常住二字法故。是故縁
覺不得法無礙。雖知於義無義無礙。眞知
義者。知諸衆生悉有佛性。佛性義者。名爲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縁覺之人
不得義無礙。是故縁覺一切無有四無礙
智。云何聲聞無四無礙。聲聞之人無有三
種善巧方便。何等爲三。一者必須軟語然
後受法。二者必須麁語然後受化。三者不
軟不麁然後受化。聲聞之人無此三故。無
四無礙。復次聲聞縁覺不能畢竟知辭知
義。無自在智知於境界。無有十力四無所
畏。不能畢竟渡於十二因縁大河。不能
善知衆生諸根利鈍差別未能永斷二諦
疑心。不知衆生種種諸心所縁境界。不能
善説第一義空。是故二乘無四無礙。迦葉菩
薩白佛言。世尊。若諸聲聞縁覺之人一切無
有四無礙者。云何世尊。説舍利弗智慧第
一大目犍連神通第一摩訶拘絺羅四無礙
第一。如其無者如來何故作如是説。爾時
世尊讃迦葉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譬如恒
河有無量水。辛頭大河水亦無量。博叉大河
水亦無量。悉陀大河水亦無量。阿耨達池水
亦無量。大海之中水亦無量。如是諸水雖同
無量。然其多少其實不等。聲聞縁覺及諸菩
薩四無礙智亦復如是。善男子。若説等者無
有是處。善男子。我爲凡夫説摩訶拘絺羅
四無礙智爲最第一。汝所問者其義如是。
善男子。聲聞之人或有得一或有得二。若
具足四無有是處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説梵行
品中菩薩知見得四無礙者。菩薩知見則無
所得。亦無有心言無所得。世尊。是菩薩摩
訶薩實無所得。若使菩薩心有得者。則非
菩薩名爲凡夫。云何如來説言菩薩而有
所得。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我將欲説而
汝復問。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實無所得。無
所得者名四無礙。善男子。以何義故。無所
得者名爲無礙。若有得者則名爲礙。有障
礙者名四顛倒。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四
倒故。故得無礙。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
善男子。無所得者則名爲慧。菩薩摩訶薩得
是慧故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爲無明。菩
薩永斷無明闇故。故無所得。是故菩薩名
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
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
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
名二十五有。菩薩永斷二十五有得大涅
槃。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得
者名爲大乘。菩薩摩訶薩不住諸法故得
大乘。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爲
聲聞辟支佛道。菩薩永斷二乘道故得
佛道。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
得者名方等經。菩薩讀誦如是經故得大
涅槃。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十
一部經。菩薩所修純説方等大乘經典。是
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子。無所有者名
爲虚空。世間無物名爲虚空。菩薩得是虚
空三昧無所見故。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
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
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
無所得。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所得者
名常樂我淨。菩薩摩訶薩見佛性故得常
樂我淨。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
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菩薩摩訶薩斷是無常
無樂無我無淨。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
男子。無所得者名第一義空。菩薩摩訶薩觀
第一義空悉無所見。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有所得者名爲五見。菩薩永斷是五見故
得第一義空。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復次善男
子。無所得者名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
薩摩訶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悉無
所見。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
聲聞縁覺菩提。菩薩永斷二乘菩提。是故菩
薩名無所得。善男子。汝之所問亦無所得。
我之所説亦無所得。若説有得是魔眷屬
非我弟子。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爲我
説是菩薩無所得時。無量衆生斷有相心。
以是事故我敢諮啓無所得義。令如是等
無量衆生離魔眷屬爲佛弟子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先於娑羅雙
樹間。爲純陀説偈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世尊。是義云何。佛言。善男子。我爲化度諸
衆生故而作是説。亦爲聲聞辟支佛故而
作是説。亦爲文殊師利法王子故而作是
説。不但正爲純陀一人説是偈也。時文殊
師利將欲問我。我知其心而爲説之。我既
説已。文殊師利即得解了。迦葉菩薩。言世
尊如文殊等詎有幾人能了是義。惟願如
來更爲大衆廣分別説善男子諦聽諦聽。今
當爲汝重敷演之。言本有者。我昔本有無
量煩惱。以煩惱故現在無有大般涅槃。言
本無者。本無般若波羅蜜。以無般若波羅
蜜故。現在具有諸煩惱結。若有沙門若婆
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説言如來去來現
在有煩惱者。無有是處。復次善男子。言本
有者。我本有父母和合之身。是故現在無
有金剛微妙法身。言本無者。我身本無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本無有三十二相八
十種好故。現在具有四百四病。若有沙門
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説言如來去
來現在有病苦者。無有是處。復次善男子。
言本有者。我昔本有無常無我無樂無淨。
以有無常無我無樂無淨故。現在無有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言本無者。本不見佛
性。以不見故無常樂我淨。若有沙門若婆
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説言如來去來現
在無常樂我淨者。無有是處。復次善男子。
言本有者。本有凡夫修苦行心。謂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事故現在不能
破壞四魔。言本無者。我本無有六波羅
蜜。以本無有六波羅蜜故。修行凡夫苦
行之心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
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説言如
來去來現在有苦行者。無有是處。復次善
男子。言本有者。我昔本有雜食之身。
食身故現在無有無邊之身。言本無者。本
無三十七助道法。以無三十七助道法故。
現在具有雜食之身。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
天若魔若梵若人。説言如來去來現在有
雜食身者。無有是處。復次善男子。言本
有者。我昔本有一切法中取著之心。以是
事故現在無有畢竟空定。言本無者。我本
無有中道實義。以無中道眞實義故。於一
切法則有著心。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
魔若梵若人。説言如來去來現在説一切法
是有相者。無有是處。復次善男子。言本有
者。我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有諸
鈍根聲聞弟子。以有鈍根聲聞弟子故。不
得演説一乘之實。言本無者。本無利根人
中象王迦葉菩薩等。以無利根迦葉等故。
隨宜方便開示三乘。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
天若魔若梵若人。説言如來去來現在畢竟
演説三乘法者。無有是處。復次善男子。言
本有者。我本説言却後三月於娑羅雙樹
當般涅槃。是故現在不得演説大方等典
大般涅槃。言本無者。本昔無有文殊師利
大菩薩等。以無有故現在説言如來無常。
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説
言如來去來現在是無常者。無有是處
善男子。如來普爲諸衆生故。雖知諸法説
言不知。雖見諸法説言不見。有相之法
説言無相。無相之法説言有相。實有無常
説言有常。實有有常説言無常。我樂淨等
亦復如是。三乘之法説言一乘一乘之法隨
宜説三。略相説廣廣相説略。四重之法説
偸蘭遮。偸蘭遮法説爲四重。犯説非犯非
犯説犯。輕罪説重重罪説輕。何以故。如來
明見衆生根故。善男子。如來雖作是説終
無虚妄何以故。虚妄之語即是罪過。如來悉
斷一切罪過。云何當有虚妄語耶。善男子。
如來雖無虚妄之言。若知衆生因虚妄説
得法利者。隨宜方便則爲説之。善男子一
切世諦若於如來即是第一義諦。何以故。諸
佛世尊爲第一義故説於世諦。亦令衆生
得第一義諦。若使衆生不得如是第一
者。諸佛終不宣説世諦。善男子。如來有時
演説世諦。衆生謂佛説第一義諦。有時演
説第一義諦。衆生謂佛説於世諦。是則諸佛
甚深境界。非是聲聞縁覺所知。善男子。是故
汝先不應難言菩薩摩訶薩無所得也。菩
薩常得第一義諦。云何難言無所得耶。迦
葉復言。世尊。第一義諦亦名爲道。亦名菩
提。亦名涅槃。若有菩薩言有得道。菩提
涅槃即是無常。何以故。法若常者則不可
得。猶如虚空誰有得者。世尊。如世間物。
本無今有名爲無常。道亦如是。道若可得
則名無常。法若常者無得無生。猶如佛性
無得無生。世尊。夫道者非色非不色。不長
不短。非高非下。非生非滅。非赤非白非
青非黄。非有非無。云何如來説言可得。
菩提涅槃亦復如是。佛言。如是如是。善男
子。道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菩提之相
亦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涅槃亦爾。外
道道者名爲無常。内道道者名之爲常。聲
聞縁覺所有菩提。名爲無常。菩薩諸佛所有
菩提。名之爲常。外解脱者名爲無常。内解
脱者名之爲常。善男子。道與菩提及以涅
槃悉名爲常。一切衆生常爲無量煩惱所
覆。無慧眼故不能得見。而諸衆生爲欲
見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見道菩提及以涅
槃。是名菩薩得道菩提及涅槃也。道之性
相實不生滅。以是義故不可捉持。善男子。
道者雖無色像可見稱量可知。而實有用。
善男子。如衆生心雖非是色非長非短非
麁非細非縛非解非是見法而亦是有。以
是義故。我爲須達説言長者心爲城主。
長者若不護心則不護身口。若護心者則
護身口。以不善護是身口故。令諸衆生
到三惡趣。護身口者則令衆生得人天涅
槃得名眞實。其不得者名不眞實。善男子。
道與菩提及以涅槃亦復如是。亦有亦常。
*如其無者云何能斷一切煩惱。以其有故
一切菩薩了了見知。善男子。見有二種。一相
貌見。二了了見。云何相貌見。如遠見烟名
爲見火。實不見火。雖不見火亦非虚妄。
見空中鶴便言見水。雖不見水亦非虚
妄。如見花葉便言見根。雖不見根亦非
虚妄。如人遙見籬間牛角。便言見牛。雖不
見牛亦非虚妄。如見女人懷妊便言見
欲。雖不見欲亦非虚妄。如見樹生葉便
言見水。雖不見水亦非虚妄。又如見雲
便言見雨。雖不見雨。亦非虚妄。如見身
業及以口業便言見心。雖不見心亦非虚
妄。是名相貌見。云何了了見。如眼見色。善
男子。如人眼根清淨不壞自觀掌中阿摩勒
菓菩薩摩訶薩了了見道菩提涅槃亦復
如是。雖如是見初無見相。善男子。以是
因縁我於往昔告舍利弗。一切世間若有沙
門若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所不知不
見不覺。惟有如來悉知見覺。及諸菩薩亦
復如是。舍利弗若諸世間所知見覺。我與
菩薩亦知見覺。世間衆生之所不知不見
不覺。亦不自知不知見覺。世間衆生所知
見覺。便自説言我知見覺。舍利弗。如來一切
悉知見覺。亦不自言我知見覺。一切菩薩亦
復如是。何以故。若使如來作知見覺相。當
知是則非佛世尊。名爲凡夫。菩薩亦爾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六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梵行品之三
迦葉菩薩言。如佛世尊爲舍利弗説世間
知者我亦得知。世間不知我亦悉知。其義云
何。善男子。一切世間不知不見不覺佛
性。若有知見覺佛性者。不名世間名爲
菩薩。世間之人亦復不知不見不覺十二
部經十二因縁四倒四諦三十七品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大般涅槃。若知見覺者不名世
間當名菩薩。善男子。是名世間不知見覺。
云何世間所知見覺。所謂梵天自在天八臂
天。性時微塵法及非法是造化主。世界終始
斷常二見。説言初禪至非非想名爲涅槃。
善男子。是名世間所知見覺。菩薩摩訶薩
於如是事亦知見覺。菩薩如是知見覺已。
若言不知不見不覺。是爲虚妄。虚妄之法則
爲是罪。以是罪故墮於地獄。善男子。若男
若女若沙門若婆羅門。説言無道菩提涅槃。
當知是輩名一闡提。魔之眷屬名爲謗法。
如是謗法名謗諸佛。如是之人不名世
間不名非世間。爾時迦葉聞是事已。即以
偈頌而讃歎佛
  大慈愍衆生 故今我歸依
    善拔衆毒箭 故稱大醫王
    世醫所療治 雖差還復生
    如來所治者 畢竟不復發
    世尊甘露藥 以施諸衆生
    衆生既服已 不死亦不生
    如來今爲我 演説大涅槃
    衆生聞祕藏 即得不生滅
迦葉菩薩説是偈已。即白佛言。世尊。如佛
所説。一切世間不知見覺。菩薩悉能知見覺
者。若使菩薩是世間者。不得説言世間不
知不見不覺。而是菩薩能知見覺。若非世
間有何異相。佛言。善男子。言菩薩者亦是
世間亦非世間。不知見覺者名爲世間。知見
覺者不名世間。汝言有何異者我今當説。
善男子。若男若女若有初聞是涅槃經即
生敬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則名
爲世間菩薩。一切世間不知見覺。如是菩
薩亦同世間不知見覺。菩薩聞是涅槃經
已。知有世間不知見覺。應是菩薩所知見
覺。知是事已即自思惟。我當云何方便修
習得知見覺。覆自念言。唯當深心修持淨
戒。善男子。菩薩爾時以是因縁。於未來世
在在生處戒常清淨。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
戒淨故。在在生處常無憍慢邪見疑網。終
不説言如來畢竟入於涅槃。是名菩薩修
持淨戒。戒既清淨次修禪定。以修定故在
在生處正念不忘。所謂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十二部經諸佛世尊常樂我淨。一切菩薩安
住方等大涅槃經悉見佛性。如是等事憶而
不忘。因修定故得十一空。是名菩薩修清
淨定。戒定已備次修淨慧。以修慧故初不
計著身中有我我中有身是身是我非身
非我。是名菩薩修習淨慧。以修慧故所受
持戒牢固不動。善男子。譬如須彌不爲四
風之所傾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爲
四倒之所傾動。善男子。菩薩爾時自知見覺。
所受持戒無有傾動。是名菩薩所知見覺
非世間也。善男子。菩薩見所持戒牢固不
動心無悔恨。無悔恨故心得歡喜。得歡
喜故心得悦樂。得悦樂故心則安隱。心安
隱故得無動定。得無動定故得實知見。
知見故厭離生死。厭離生死故便得解脱。
得解脱故明見佛性。是名菩薩所知見覺
非世間也。善男子。是名世間不知見覺而
是菩薩所知見覺
迦葉復言。云何菩薩修持淨戒心無悔恨。
乃至明了見於佛性。佛言。善男子。世間戒者
不名清淨。何以故。世間戒者爲於有故。性
不定故。非畢竟故。不能廣爲一切衆生。
以是義故名爲不淨。以不淨故有悔恨心。
以悔恨故心無歡喜。無歡喜故則無悦樂。
無悦樂故則無安隱。無安隱故無不動定。
無不動定故無實知見。無實知見故則無
厭離。無厭離故則無解脱。無解脱故不
見佛性。不見佛性故終不能得大般涅
槃。是名世間戒不清淨。善男子。菩薩摩訶薩
清淨戒者。戒非戒故。非爲有故。定畢竟故。
爲衆生故。是名菩薩戒清淨也。善男子。菩
薩摩訶薩於淨戒中。雖不欲生無悔恨心。
無悔恨心自然而生。善男子。譬如有人執
持明鏡不期見面面像自現。亦如農夫
之良田不期生芽而*芽自生。亦如然燈
不期滅闇而闇自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
堅持淨戒。無悔恨心自然而生亦復如是。以
淨戒故心得歡喜。善男子。如端正人自見
面貌心生歡喜。持淨戒者亦復如是。善男
子。破戒之人見戒不淨心不歡喜。如形殘
者自見面貌不生喜悦。破戒之人亦復如
是。善男子。譬如牧牛有二女人。一持酪瓶。
一持漿瓶。倶共至城而欲賣之。於路脚跌
二瓶倶破。一則歡喜。一則愁惱。持戒破戒亦
復如是。持淨戒者心則歡喜。心歡喜故則
便思惟。諸佛如來於涅槃中。説有能持清
淨戒者則得涅槃。我今修習如是淨戒亦
應得之。以是因縁心則悦樂。迦葉復言。喜
之與樂有何差別。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
作惡時名爲歡喜。心淨持戒名之爲樂。善
男子。菩薩摩訶薩觀於生死。則名爲喜。見
大涅槃名之爲樂。下名爲喜上名爲樂。離
世共法名之爲喜。得不共法名之爲樂。
以戒。淨故身體輕柔口無麁過。菩薩爾時
若見若聞若臭若甞若觸若知悉無諸惡。以
無惡故心得安隱。以安隱故則得靜定。
得靜定故得實知見。實知見故厭離生死。
厭生死故則得解脱。得解脱故得見佛
性。見佛性故得大涅槃。是名菩薩清淨持
戒非世間戒。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
所受淨戒五法佐助。云何爲五。一信。二慚。
三愧。四善知識。五宗敬戒。離五蓋故。所
見清淨離五見故。心無疑網離五疑故。一
者疑佛。二者疑法。三者疑僧。四者疑戒。
五者疑不放逸。菩薩爾時即得五根。所謂信
念精進定慧。得五根故得五種涅槃。謂色
解脱乃至識解脱。是名菩薩清淨持戒非世
間也。善男子。是名世間之所不知不見不
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解説大涅
槃經。有破戒者有人呵責輕賤毀辱而作
是言。若佛祕藏大涅槃經有威力者。云何
令汝毀所受戒。若人受持是涅槃經毀禁
戒者。當知是經爲無威力。若無威力雖
復讀誦爲無利益。縁是輕毀涅槃經故。復
令無量無邊衆生墮於地獄。受持是經而
毀戒者。則是衆生惡知識也。非我弟子是
魔眷屬。如是之人我亦不聽受持是典。寧
使不受不持不修。不以毀戒受持修習。善
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演説涅槃
經者。當正身心愼莫調戲輕躁擧動。身
爲*調戲心爲輕動。求有之心名爲輕動。
身造諸業名爲*調戲。若我弟子求有造業
不應受持是大乘典大涅槃經。若有如是
受持經者。人當輕呵而作是言。若佛祕
藏大涅槃經有威力者。云何令汝求有造
業。若持經者求有造業。當知是經爲無威
力。若無威力雖復受持爲無利益。縁是
輕毀涅槃經故。復令無量無邊衆生墮於地
獄。受持是經求有造業。則是衆生惡知識
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屬。復次善男子。若我
弟子受持讀誦書寫演説大涅槃經。莫非
時説。莫非國説。莫不請説。莫輕心説。莫
處處説。莫自歎説。莫輕他説。莫滅佛法
説。莫熾然世法説。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
是經非時而説。乃至熾然世法説者。人當
輕呵而作是言。若佛祕藏大涅槃經有威力
者。云何令汝非時而説乃至熾然世法而
説。若持經者作如是説。當知是經爲無威
力。若無威力雖復受持爲無利益。縁是
輕毀涅槃經故。令無量衆生墮於地獄。受
持是經非時而説。乃至熾然世法而説。則
是衆生惡知識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屬。善男
子。若欲受持者。説大涅槃者。説佛性者。
説如來祕藏者。説大乘者。説方等經者。
説聲聞乘者。説辟支佛乘者。説解脱者。
見佛性者。先當清淨其身。以身淨故則無
呵責。無呵責故令無量人於大涅槃生清
淨信。信心生故恭敬是經。若聞一偈一句一
字。及説法者則得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當知是人則是衆生眞善知識非惡
知識。是我弟子非魔眷屬。是名菩薩非世
間也。善男子。是名世間之所不知不見不
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
復次善男子。云何復名一切世間所不知見
覺而是菩薩所知見覺。所謂六念處。何等爲
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善男
子。云何念佛。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
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常不
變易。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大師子吼。名大
沙門大婆羅門。大淨畢竟到於彼岸。無能勝
者。無見頂者。無有怖畏不驚不動。獨一
無侶無師自悟。疾智大智利智深智解脱智
不共智廣普智畢竟智智寶成就。人中象王
人中牛王人中龍王人中丈夫人中蓮花分陀
利花。調御人師爲大施主大法之師。以知
法故名大法師。以知義故名大法師。以知
時故名大法師。以知足故名大法師。以知
我故名大法師知大衆故名大法師。以知
衆生種種性故名大法師。以知諸根利鈍
中故名大法師。説中道故名大法師
云何名如來如過去諸佛所説不變。云何
不變。過去諸佛爲度衆生説十二部經。如
來亦爾故名如來。諸佛世尊從六波羅蜜三
十七品十一空來至大涅槃。如來亦爾。是
故號佛爲如來也。諸佛世尊。爲衆生故。隨
宜方便開示三乘。壽命無量不可稱計。如
來亦爾。是故號佛爲如來也
云何爲應。世間之法悉名怨家。佛應害故
故名爲應。夫四魔者是菩薩怨。諸佛如來爲
菩薩時。能以智慧破壞四魔。是故名應。復
次應者名爲遠離爲菩薩時應當遠離無
量煩惱。故名爲應。復次應者名樂。過去諸
佛爲菩薩時。雖於無量阿僧祇劫爲衆生
故受諸苦惱。終無不樂而常樂之。如來亦
爾。是故名應。又復應者。一切人天應以種
種香華瓔珞幢幡伎樂而供養之。是故名

云何正遍知。正者名不顛倒。遍知者於四顛
倒無不通達。又復正者名爲苦行。遍知者
知因苦行定有苦果。又復正者名世間中。
遍知者畢竟定知修習中道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又復正者名爲可數可量可稱。遍
知者不可數不可量不可稱。是故號佛爲正
遍知善男子。聲聞縁覺亦有遍知亦不遍
知。何以故。遍知者名五陰十二入十八界。
聲聞縁覺亦得遍知。是名遍知。云何不遍
知。善男子。假使二乘於無量劫觀一色陰
不能盡知。以是義故。聲聞縁覺無有遍

云何明行足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名脚
足。善果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脚足者
名爲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是故名爲明行足也。又復明者名呪。
行者名吉。足者名果。善男子。是名世間義。
呪者名爲解脱。吉者名爲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果者名爲大般涅槃。是故名爲明行足
*也。又復明者名光。行者名業。足者名果。
善男子。是名世間義。光者名不放逸。業者
名六波羅蜜。果者名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又復明者名爲三明。一菩薩明。二諸佛
明。三無明明。菩薩明者即是般若波羅蜜。諸
佛明者。即是佛眼。無明明者即畢竟空。行
者於無量劫爲衆生故修諸善業。足者明
見佛性。以是義故名明行足。云何善逝。善
者名高。逝名不高。善男子。是名世間義。高
者名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高者即如
來心也。善男子。心若高者不名如來。是故
如來名爲善逝。又復善者名爲善知識。逝者
善知識果。善男子。是名世間義。善知識者即
初發心。果者名爲大般涅槃。如來不捨最
初發心得大涅槃。是故如來名爲善逝。又
復善者名好。逝者名有。善男子。是名世間
義。好者名見佛性。有者名大涅槃。善男子。
涅槃之性實非有也。諸佛世尊因世間故説
言是有。善男子。譬如世人實無有子説言
有子。實無有道説言有道。涅槃亦爾。因
世間故説言爲有。諸佛世尊成大涅槃故
名善逝
善男子。云何世間解。*善男子。世間者名爲
五陰。解者名知。諸佛世尊善知五陰故名
世間解。又世間者名。爲五欲。解名不著。不
著五欲故名世間解。又世間解者。東方無
量阿僧祇世界。一切聲聞獨覺不知不見不
解。諸佛悉知悉見悉解。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亦復如是。是故號佛爲世間解。又世間者
一切凡夫。解者知諸凡夫善惡因果。非是聲
聞縁覺所知。唯佛能知是。故號佛爲世間解。
又世間者名曰蓮花。解名不汚。善男子。是
名世間義。蓮花者即是如來。不汚者。如來不
爲世間八法之所染汚。是故號佛爲世間
解。又世間解者諸佛菩薩名世間解。何以故。
諸佛菩薩見世間故。故名世間解。善男子。
如因食得命名食爲命。諸佛菩薩亦復如
是。見世間故。故名世間解。云何無上士。上
士者名之爲斷。無所斷者名無上士。諸佛
世尊無有煩惱故無所斷。是故號佛爲無
上士。又上士者名爲諍訟。無上士者無有
諍訟如來無諍。是故號佛爲無上士。又上
士者名語可壞。無上士者語不可壞。如來所
言一切衆生所不能壞。是故號佛爲無上
士。又上士者名爲上座。無上士者名無上
座。三世諸佛更無過者。是故號佛爲無上
士。上者名新。士者名故。諸佛世尊體大涅
槃無新無故。是故號佛爲無上士。云何調
御丈夫。自既丈夫復調丈夫。善男子。言如
來者實非丈夫非不丈夫。因調丈夫
名如來爲丈夫也。善男子。一切男女若具
四法則名丈夫。何等爲四。一善知識。二能
聽法。三思惟義。四如説修行。善男子。若
男若女具是四法則名丈夫。善男子。若有
男子無此四法。則不得名爲丈夫也。何以
故。身雖丈夫行同畜生。如來調伏若男若
女。是故號佛調御丈夫。復次善男子。如御
馬者凡有四種。一者觸毛。二者觸皮。三者
觸肉。四者觸骨。隨其所觸稱御者意。如來
亦爾。以四種法調伏衆生。一爲説生
受佛語。如觸其毛隨御者意。二説生老
便受佛語。如觸毛皮隨御者意。三者説生
及以老病便受佛語。如觸毛皮肉隨御者
意。四者説生及老病死便受佛語。如觸毛
皮肉骨隨御者意。善男子。御者調馬無有
決定。如來世尊調伏衆生必定不虚。是故
號佛爲調御丈夫。云何天人師。師有二種
一者善教。二者惡教。諸佛菩薩常以善法教
諸衆生。何等善法。謂身口意善。諸佛菩薩教
諸衆生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遠離身不
善業。何以故。以身惡業是可遠離得解脱
故。是故我以此法教汝。若是惡業不可
遠離得解脱者。終不教汝令遠離也。若諸
衆生離惡業已墮三惡者。無有是處。以
遠離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涅槃。
是故諸佛菩薩常以此法教化衆生。口意
亦爾。是故號佛爲無上師。復次昔未得道
今已得之。以所得道爲衆生説。從本已來
未修梵行今已修竟。以已所修爲衆生
説。自破無明復爲衆生破壞無明。自得淨
目復爲衆生。破除盲冥令得淨眼。自知
二諦復爲衆生演説二諦。既自解脱復爲
衆生説解脱法。自渡無邊生死大河。復
令衆生皆悉得渡。自得無畏復教衆生令
無怖畏。自既涅槃復爲衆生演大涅槃。是
故號佛爲無上師。天者名晝。天上晝長夜
短。是故名天。又復天者名無愁惱常受快
樂。是故名天。又復天者名爲燈明。能破黒
闇而爲大明。是故名天。亦以能破惡業黒
闇。得諸善業而生天上。是故名天。又復
天者名吉。以吉祥故得名爲天。又復天者
名日。日有光明故名日爲天。以是義故
名爲天也。人者名日能多恩義。又復人者
身口柔軟。又復人者名有憍慢。又復人者能
破憍慢。善男子。諸佛雖爲一切衆生無上
大師。然經中説爲天人師。何以故。善男子。
諸衆生中唯天與人。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能修十善業道。能得須陀洹果斯陀
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號佛爲天人師。云何
爲佛。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善男
子。譬如有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爲。菩薩摩
訶薩能覺一切無量煩惱。既覺了已。令諸煩
惱無所能爲。是故名佛。以是覺故不生不
老不病不死。是故名佛。婆伽婆者。婆伽名
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婆伽婆。又能
成就諸善法故。又能善解諸法義故。有大
功徳無能勝故。有大名聞遍十方故。又
能種種大慧施故。又於無量阿僧祇劫吐
女根故。善男子。若男若女能如是念佛者。
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晝若夜若明若闇。常
得不離見佛世尊。善男子。何故名爲如來
應正遍知乃至婆伽婆而有如是無量功徳
大名稱耶。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昔無量
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諸師上座長老。
於無量劫常爲衆生而行布施。堅持禁戒
修習忍辱。勤行精進禪定智慧。大慈大悲大
喜大捨。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
身。又復菩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修習信
進定慧根。於諸師長恭敬供養。常爲法利
不爲食利。菩薩若持十二部經若讀若誦。常
爲衆生令得解脱安隱快樂。終不自爲。何
以故。菩薩常修出世間心及出家心無爲之心
無諍訟心無垢穢心無繋縛心無取著心無覆
蓋心無無記心無生死心無疑網心無貪欲心
無瞋恚心無愚癡心無憍慢心無穢濁心無煩
惱心無苦心無量心廣大心虚空心無心無無
調心不護心無覆藏心無世間心常定心
常修心常解脱心無報心無願心善願心無
誤心柔軟心不住心自在心無漏心第一義心
不退心無常心正直心無諂曲心純善心無
多少心無堅心無凡夫心無聲聞心無縁覺心
善知心界知心生界知心住界知心自在界心。
是故今得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常樂
我淨。是故得稱如來乃至婆伽婆。是名菩
薩摩訶薩念佛。云何菩薩摩訶薩念法。善男
子。菩薩摩訶薩思惟諸佛所可説法最妙最
上。因是法故能令衆生得現在果。唯此正
法無有時節。法眼所見非肉眼見。然不可
以譬喩爲比。不生不出不住不滅。不始
不終無爲無數。無舍宅者爲作舍*宅。無
歸作歸。無明作明。未到彼岸令*到彼
岸。爲無香處作無礙香。不可見見。不動
不轉不長不短。永斷諸樂而安隱樂畢竟微
妙。非色斷色而亦是色。乃至非識斷識而
亦是識。非業斷業非結斷結。非物斷物而
亦是物。非界斷界而亦是界。非有斷有而
亦是有。非入斷入而亦是入。非因斷因而
亦是因。非果斷果而亦是果。非虚非實。斷
一切實而亦是實。非生非滅。永斷生滅。而
亦是滅。非相非非相。斷一切相而亦是相。
非教非不教而亦是師。非怖非安。斷一切
怖而亦是安。非忍非不忍。永斷不忍而亦
是忍。非止非不止。斷一切止而亦是止。一
切法頂。悉能永斷一切煩惱。清淨無相永脱
諸相。無量衆生畢竟住處。能滅一切生死熾
火。乃是諸佛所游居處常。不變易。是名菩
薩念法。云何念僧。諸佛聖僧如法而住。受
正直法隨順修行。不可覩見不可捉持。不
可破壞無能嬈害。不可思議。一切衆生良
祐福田。雖爲福田無所受取清淨無穢。無
漏無爲廣普無邊。其心調柔平等無二。無有
嬈濁常不變易。是名念僧。云何念戒。菩薩
思惟。有戒不破不漏不壞不雜。雖無形色
而可護持。雖無觸對善修方便。可得具
足無有過咎。諸佛菩薩之所讃歎。是大方
等大涅槃因。善男子。譬如大地船舫瓔珞。
大海灰汁舍宅刀劍橋梁良醫妙藥阿伽陀
藥如意寶珠脚足眼目父母陰涼。無能劫盜
不可嬈害。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大山梯
蹬。諸佛菩薩妙寶勝幢。若住是戒得須陀洹
果。我亦有分然我不須。何以故。若我得是
須陀洹果不能廣度一切衆生。若住是戒
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亦有分是
我所欲。何以故。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爲衆生廣説妙法而作救護。是名菩薩
摩訶薩念戒。云何念施。菩薩摩訶薩深觀此
施。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諸佛菩薩
親近修習如是布施。我亦如是親近修習。
若不惠施不能莊嚴四部之衆施雖不
能畢竟斷結而能除破現在煩惱。以施因
故常爲十方無量無邊恒河沙等世界衆
生之所稱歎。菩薩摩訶薩施衆生食則施
其命。以是果報成佛之時常不變易。以施
樂故成佛之時則得安樂。菩薩施時如法求
財不侵彼施是故成佛得清淨涅槃。菩薩
施時令諸衆生不求而得。是故成佛得自在
我。以施因縁令他得力。是故成佛獲得十
力。以施因縁令他得語是。故成佛得四無
礙諸佛菩薩修集是施爲涅槃因。我亦如
是修習布施爲涅槃因。廣説如雜花中。云
何念天。有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若
有信心得四天王處我亦有分。若戒多聞
布施智慧得四天王處。乃至得非想非非想
處我亦有分。然非我欲。何以故。四天王處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是無常。以無常故生
老病死。以是義故非我所欲。譬如幻化誑
於愚夫。智慧之人所不惑著。如幻化者即
是四天王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愚者即是
一切凡夫。我則不同凡夫愚人。我曾聞有
第一義天。謂諸佛菩薩常不變易。以常住
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我爲衆生精勤
求於第一義天。何以故。第一義天能令衆
生除斷煩惱。猶如意樹。若我有信乃至有
慧。則能得是第一義天。當爲衆生廣分別
説第一義天。是名菩薩摩訶薩念天。善男子。
是名菩薩非世間也。是爲世間不知見覺
而是菩薩所知見覺。善男子。若我弟子謂
受持讀誦書寫演説十二部經。及以受持
讀誦書寫敷演解説大涅槃經等無差別
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大涅槃者即
是一切諸佛世尊甚深祕藏。以是諸佛甚深
祕藏是則爲勝。善男子。以是義故。大涅槃
經甚奇甚特不可思議。迦葉菩薩白佛言。世
尊。我亦知是大涅槃經甚奇甚特不可思議。
佛法衆僧不可思議。菩薩菩提大涅槃經亦
不可思議。世尊。以何義故復言菩薩不可思
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有教者。而能自
發菩提之心。既發心已勤修精進。正使大火
焚燒身首。終不求救捨念法心。何以故。菩
薩摩訶薩常自思惟。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或
在地獄餓鬼畜生人中天上。爲諸結火之所
燒燃。初不曾得一決定法。決定法者即是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爲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終不護惜身心與命。我爲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正使碎身猶如微塵。終不
放捨勤精進也。何以故。勤進之心即是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善男子。如是菩薩未
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能如是不惜
身命。況復見已是故菩薩不可思議。又復不
可思議。菩薩摩訶薩所見生死無量過患。非
是聲聞縁覺所及。雖知生死無量過惡。爲
衆生故於中受苦不生厭離。是故復名不
可思議。菩薩摩訶薩爲衆生故。雖在地獄
受諸苦惱如三禪樂。是故復名不可思議。
善男子。譬如長者其家失火。長者見已從舍
而出。諸子在後未脱火難。長者爾時定知
火害。爲諸子故旋還赴救不顧其難。菩薩
摩訶薩亦復如是。雖知生死多諸過惡。爲
衆生故處之不厭。是故復名不可思議。善
男子。無量衆生發菩提心。見生死中多諸
過惡。心即退沒或爲聲聞或爲縁覺。若有
菩薩聞是經者。終不退失菩提之心而爲
聲聞辟支佛也。如是菩薩雖復未階初不
動地。而心堅固無有退沒。是故復名不可
思議。善男子。若有人言我能浮渡大海
之水。如是之言可思議不。世尊。如是之言
或可思議。或不可思議。何以故。若人渡者
則不可思議。阿修羅渡則可思議。善男子。
我亦不説阿修羅也。正説人耳。世尊。人中
亦有可思議者不可思議者。世尊。人亦二
種。一者聖人。二者凡夫。凡夫之人則不可思
議。賢聖之人則可思議。善男子。我説凡夫
不説聖人。世尊。若凡夫人實不可思議。善
男子。凡夫之人實不能渡大海水也。
是菩薩實能渡於生死大海。是故復名不
可思議。善男子。若有人能以藕根絲懸須
彌山。可思議不。不也世尊。善男子。菩薩摩
訶薩於一念頃悉能稱量一切生死。是故復
名不可思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已於無量
阿僧祇劫。常觀生死無常無我無樂無淨。而
爲衆生分別演説常樂我淨。雖如是説然
非邪見。是故復名不可思議。善男子。如人
入水水不能溺。入大猛火火不能燒。如
是之事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
處生死不爲生死之所惱害。是故復名不
可思議。善男子。人有三品。謂上中下。下品
之人初入胎時作是念言。我今處厠衆穢歸
處。如死屍間衆棘刺中大黒闇處。初出胎
時復作是念。我今出厠出衆穢處。乃至出
於大黒闇處。中品之人作是念言。我今入
於衆樹林中清淨河中房室舍宅。出時亦爾。
上品之人作是念言。我昇殿堂在花林間。
乘馬乘象登陟高山。出時亦爾。菩薩摩訶
薩初入胎時自知入胎住時知住出時知
出。終不生於貪瞋之心。而未得階初住
地也。是故復名不可思議。善男子。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實不可以譬喩爲比。善男
子。心亦不可以方喩爲比。而皆可説。菩
薩摩訶薩無有師諮受學之處。而能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是法已心無慳
悋。常爲衆生而演説之。是故復名不可
思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身遠離非口。
有口遠離非身。有非身口而亦遠離。身遠
離者謂離殺盜婬。是名身遠離非口。口遠
離者謂離妄語兩舌惡口無義語。是名口遠
離非身。非身非口是遠離者所謂遠離貪
欲瞋恚邪見。善男子。是名非身非口而是
遠離。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見一法是身是
業及與離主。而亦有離。是故復名不可思
議。口亦如是。善男子從身離身。從口離口
從慧遠離非身非口善男子。實有此慧。然
不能令菩薩遠離。何以故。善男子。無有一
法能壞能作。有爲法性異生異滅。是故此慧
不能遠離。善男子。慧不能破。火不能燒
水不能爛風不能動地不能持。生不能
生老不能老住不能住壞不能壞。貪不
能貪瞋不能瞋癡不能癡。以有爲性異生
異滅故。菩薩摩訶薩終不生念。我以此慧
破諸煩惱。而自説言我破煩惱。雖作是説
非是虚妄。是故復名不可思議。迦葉復言。
世尊。我今始知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佛法
衆僧大涅槃經。及受持者菩提涅槃不可思
議。世尊。無上佛法當久近住幾時而滅。善
男子。若大涅槃經乃至有是五行。所謂聖行
梵行天行病行嬰兒行。若我弟子有能受持
讀誦書寫演説其義。爲諸衆生之所恭敬
尊重讃歎種種供養。當知爾時佛法未滅。善
男子。若大涅槃經具足流布。當爾之時我諸
弟子。多犯禁戒造作衆惡。不能敬信如是
經典。以不信故不能受持讀誦書寫解
説其義。不爲衆人之所恭敬乃至供養。見
受持者輕毀誹謗。汝是六師非佛弟子。當
知佛法將滅不久。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
尊。我親從佛聞如是義。迦葉佛法住世七
日然後滅盡。世尊。迦葉如來有是經不
其有者云何言滅。*如其無者云何説言大
涅槃經是諸如來祕密之藏。佛言。善男子。
先説言。唯有文殊乃解是義。今當重
説。至心諦聽。善男子。諸佛世尊有二種法。
一者世法。二者第一義法。世法可滅。第一義
法則不壞滅。復有二種。一者無常無我無樂
無淨。二者常樂我淨。無常無我無樂無淨則
有壞滅。常樂我淨則無壞滅。復有二種。一
者二乘所持。二者菩薩所持。二乘所持則有
壞滅。菩薩所持則無壞滅。復有二種。一者
外。二者内。外法者則有壞滅。内法者則無
壞滅。復有二種。一者有爲。二者無爲。有爲
之法則有壞滅。無爲之法無有壞滅。復有
二種。一者可得。二*者不可得。可得之法則
有壞滅。不可得者無有壞滅。復有二種。
一者共法。二者不共。共法壞滅。不共之法無
有壞滅。復有二種。一者人中。二者天中。人
中壞滅。天無壞滅。復有二種。一者十一部
經。二者方等經。十一部經則有壞滅。方等經
典無有壞滅。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讀誦
書寫解説方等經典。恭敬供養尊重讃歎。當
知爾時佛法不滅。善男子。汝向所問。迦葉
如來有是經不者。善男子。大涅槃經悉是一
切諸佛祕藏。何以故。諸佛雖有十一部經。
不説佛性。不説如來常樂我淨。諸佛世尊
永不畢竟入於涅槃。是故此經名爲如來
祕密之藏十一部經所不説故。故名爲藏。
如人七寶。不出外用名之爲藏。善男子。
是人所以藏積此物爲未來事故。何等未
來事。所謂穀貴賊來侵國。値遇惡王爲用
贖命。道路急難財難得時乃當出用。善男
子。諸佛如來祕密之藏亦復如是。爲未來世
諸惡比丘。畜不淨物。爲四衆説如來畢竟
入於涅槃。讀誦世典不敬佛經。如是等惡
現於世時。如來爲欲滅是諸惡令得遠
離邪命利養。如來則爲演説是經。若是經典
祕密之藏滅不現時。當知爾時佛法則滅。善
男子。大涅槃經常不變易。云何難言迦葉佛
時有是經不。善男子。迦葉佛時所有衆生。
貪欲微薄智慧滋多。諸菩薩摩訶薩等調柔
易化。有大威徳總持不忘。如大象王。世界
清淨。一切衆生悉知如來終不畢竟入於
涅槃常住不變。雖有是典不須演説。善男
子。今世衆生多諸煩惱。愚癡憙忘無有智
慧。多諸疑網信根不立。世界不淨。一切衆
生咸謂如來無常遷變畢竟入於大般涅槃。
是故如來演説是典。善男子。迦葉佛法實亦
不滅。何以故。常不變故。善男子。若有衆生
我見無我無我見我。常見無常無常見常。
樂見無樂無樂見樂。淨見不淨不淨見淨。
滅見不滅不滅見滅。罪見非罪非罪見
罪。輕罪見重重罪見輕。乘見非乘非乘見
乘。道見非道非道見道。實是菩提見非菩
提。實非菩提謬見菩提。苦見非苦。集見非
集。滅見非滅。實見非實。實是世諦見第一
義諦。第一義諦見是世諦。歸見非歸非歸
見歸。以眞佛語名爲魔語。實是魔語以爲
佛語。如是之時諸佛乃説大涅槃經。善男子
寧説蚊嘴盡大海底。不可説言如來法
滅。寧説口吹須彌散壞。不可説言如來法
滅。寧言以索繋縛猛風。不可説言如來
法滅。寧言佉陁羅火中生蓮花。不可説言
如來法滅。寧説阿伽陀藥而爲毒藥。不可
説言如來法滅。寧説月可令熱日可令冷。
不可説言如來法滅。寧説四大各捨己性。
不可説言如來法滅。善男子。若佛初出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未有弟子解甚
深義彼佛世尊便涅槃者。當知是法不久
住世。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解甚深義。佛雖涅
槃。當知是法久住於世。復次善男子。若佛
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雖有弟
子解甚深義。無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
法。佛便涅槃。當知是法不久住世。復次善
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
有諸弟子解甚深義。多有篤信白衣檀越
敬重佛法。佛雖涅槃。當知佛法久住於世。
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已。有諸弟子解甚深義。雖有篤信白
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諸弟子演説經法。貪
爲利養不爲涅槃。佛復滅度。當知是法不
久住世。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解甚深義。復有
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彼諸弟子凡所演
説。不貪利養爲求涅槃。佛雖滅度。當知
是法久住於世。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雖有弟子解甚深
義。復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諸弟
子多起諍訟互相是非。佛復涅槃。當知是
法不久住世。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解甚深
義。復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彼諸弟
子修和敬法不相是非互相尊重佛雖涅
槃。當知是法久住不滅。復次善男子。若佛
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雖有弟
子解甚深義。復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
法。彼諸弟子爲大涅槃而演説法。互相恭
敬不起諍訟。然畜一切不淨之物。復自讃
言。我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佛復涅槃。
當知是法不久住世。復次善男子。若佛初
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解
甚深義。復有篤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彼
諸弟子爲大涅槃演説經法。善修和敬互
相尊重。不畜一切不淨之物。亦不自言得
須陀洹乃至得阿羅漢。彼佛世尊雖復滅度。
當知是法久住於世。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有諸弟子乃
至不畜不淨之物。又不自言得須陀洹
阿羅漢。各執所見種種異説而作是言。長
老。諸佛所制四重之法。乃至七滅諍法。爲衆
生故或遮或開。十二部經亦復如是。何以
故。佛知國土時節各異衆生不同利鈍差別。
是故如來或遮或開有輕重説。善男子。譬如
良醫爲病服乳爲病遮乳熱病聽服冷病
則遮。如來亦爾。觀諸衆生煩惱病根亦開亦
遮。長老我親從佛聞如是義。唯我知義汝
不能知。唯我解律汝不能解我知諸經汝
不能知。彼佛復滅。當知是法不久住世。
復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已。有諸弟子乃至不言我得須陀
洹果至阿羅漢。亦不説言諸佛世尊爲衆
生故或遮或開。長老。我親從佛聞如是義
如是法如是律。長老。當依如來十二部經。
此義若是我當受持。*如其非者我當棄捨。
彼佛世尊雖復涅槃。當知是法久住於世。
善男子。我法滅時有聲聞弟子。或説有神。
或説神空。或説有中陰。或説無中陰。或説
有三世。或説無三世。或説有三乘。或説
無三乘。或言一切有。或言一切無。或言衆
生有始有終。或言衆生無始無終。或言十
二因縁是有爲法。或言因縁是無爲法。或言
如來有病苦行。或言如來無病苦行。或言
如來不聽比丘食十種肉。何等爲十。人蛇
象馬驢狗師子猪狐獼猴。其餘悉聽。或言一
切不聽。或言比丘不作五事。何等爲五。不
賣生口刀酒酪沙胡麻油等。其餘悉聽。或
言不聽入五種舍。何等爲五。屠兒婬女
酒家王宮旃陀羅舍。餘*舍悉聽。或言不聽
奢耶衣。餘一切聽。或言如來聽諸比丘
受畜衣食臥具其價各直十萬兩金。或言
不聽。或言涅槃常樂我淨。或言涅槃直是
結盡更無別法名爲涅槃。譬如織縷名之
爲衣。衣既壞已名之無衣。實無別法名
無衣也。涅槃之體亦復如是。善男子。當爾
之時我諸弟子。正説者少邪説者多。受正
法少受邪法多。受佛語少受魔語多。善
男子。爾時拘睒彌國有二弟子。一者羅漢。
二者破戒。破戒徒衆凡有五百。羅漢徒衆其
數一百。破戒者説如來畢竟入於涅槃。我親
從佛聞如是義。如來所制四重之法。若持
亦可犯亦無罪。我今亦得阿羅漢果四無
*礙智。而阿羅漢亦犯如是四重之法。四重
之法若是實罪。阿羅漢者終不應犯如來在
世制言堅持。臨涅槃時皆悉放捨。時阿羅
漢比丘言。長老。汝不應説如來畢竟入於
涅槃。我知如來常不變易。如來在世及涅槃
後。犯四重禁罪無差別。若言羅漢犯四重
禁。是義不然。何以故。須陀洹人尚不犯禁。
況阿羅漢。若長老言我是羅漢。阿羅漢者終
不生想我得羅漢。阿羅漢者唯説善法不
説不善。長老所説純是非法。若有得見
十二部經。定知長老非阿羅漢。善男子。爾時
破戒比丘徒衆即共斷是阿羅漢命。善男子。
是時魔王因是二衆忿恚之心。悉共害是六
百比丘。爾時凡夫各共説言。哀哉佛法於是
滅盡。而我正法實不滅也。爾時其國有十
二萬諸大菩薩善持我法。云何當言我法
滅耶。當于爾時閻浮提内無一比丘爲我
弟子。爾時波旬悉以大火焚燒一切所有經
典。其中或有遺餘在者。諸婆羅門即共偸取。
處處採拾安置己典。以是義故。諸小菩薩
佛未出時。率共信受婆羅門語。諸婆羅門
雖作是説我有齋戒而諸外道眞實無也。
諸外道等雖復説言有我樂淨。而實不解
我樂淨義。直以佛法一字二字一句二句。説
言我典有如是義。爾時拘尸那城娑羅雙
樹間。無量無邊阿僧祇衆聞是語已悉共唱
言。世間虚空。世間虚空。迦葉菩薩告諸大
衆。汝等且莫憂愁啼哭。世間不空如來常
住無有變易。法僧亦爾。爾時大衆聞是語
已啼哭即止。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六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七
 *宋代沙門慧嚴依泥洹經加之 
  *梵行品第四
爾時王舍大城阿闍世王。其性弊惡憙行殺
戮。具口四惡貪恚愚癡。其心熾盛。唯見現
在不見未來。純以惡人而爲眷屬。貪著
現世五欲樂故。父王無辜横加逆害。因害
父已心生悔熱。身瓔珞伎樂不御。心
悔熱故遍體生瘡。其瘡臭穢不可附近。尋
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花報。地獄果報將近
不遠。爾時其母字韋提希。以種種藥而爲
塗之。其瘡遂増無有降損。王即白母。如是
瘡者從心而生非四大起。若言衆生有能
治者。無有是處。時有大臣名曰月稱。往
至王所在一面立。白言。大王。何故愁悴顏
容不悦。爲身痛耶爲心痛乎。王答臣言。
我今身心豈得不痛。我父無辜横加逆害。
我從智者曾聞是義。世有五人不脱地
獄。謂五逆罪。我今已有無量無邊阿僧祇罪
云何身心而得不痛。又無良醫治我身心。
臣言。大王。莫大愁苦。即説偈言
    若常愁苦 愁遂増長 如人憙眠
    眠則滋多 貪婬嗜酒 亦復如是
如王所言。世有五人不脱地獄。誰往見
之來語王耶。言地獄者。直是世間多智者
説。如王所言。世無良醫治身心者。今有
大醫名富蘭那。一切知見得自在定。畢竟
修習清淨梵行。常爲無量無邊衆生。演説
無上涅槃之道。爲諸弟子説如是法。無有
黒業無黒業報。無有白業無白業報。無
黒白業無黒白業報。無有上業及以下業。
是師今在王舍城中。唯願大王屈駕往彼。
可令是師療治身心。時王答言。審能如是
滅除我罪我當歸依
復有一臣名曰藏徳。復往王所而作是言。
大王。何故面貌憔悴脣口乾燋音聲微細。
猶如怯人見大怨敵。顏色懆變將何所苦。
爲身痛耶爲心痛乎。王即答言。我今身心
云何不痛。我之癡盲無有慧目。近諸惡
友而爲親善。隨提婆達惡人之言。正法之
王横加逆害。我昔曾聞智人説偈
    若於父母 佛及弟子 生不善心
    起於惡業 如是果報 在阿鼻獄
以是事故。今我心怖生大苦惱。又無良
醫而見救療。大臣復言。唯願大王。且莫愁
怖。法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王法。王法者
謂害其父則王國土。雖云是逆實無有
罪。如迦羅羅虫要壞母腹然後乃生。生法
如是。雖破母身實亦無罪。騾懷妊等亦
復如是。治國之法法應如是。雖殺父兄
實無有罪。出家法者乃至蚊蟻殺亦有罪。
唯願大王。寛意莫愁。何以故
    若常愁苦 愁遂増長 如人憙眠
    眠則滋多 貪婬嗜酒 亦復如是
如王所言。世無良醫治身心者。今有大
師名末伽梨拘舍離子。一切知見憐愍衆
生猶如赤子。已離煩惱能拔衆生三毒利
箭。一切衆生於一切法無知見覺。唯是一
人獨知見覺。如是大師常爲弟子説如是
法。一切衆生身有七分。何等爲七。地水火
風苦樂壽命。如是七法非化非作。不可毀
害如伊師迦草。安住不動如須彌山。不捨
不作猶如乳酪。各不諍訟若苦若樂若善不
善。投之利刀無所傷害。何以故。七分空中
無妨礙故命亦無害。何以故。無有害者
及死者故。無作無受無説無聽。無有念
者及以教者。常説是法能令衆生滅除一
切無量重罪。是師今在王舍大城。唯願大王。
往至其所。王若見者。衆罪消滅時王答言。審
能如是除滅我罪我當歸依
復有一臣名曰實得。復到王所即説偈言
    大王何故 身脱瓔珞 首髮蓬亂
    乃至如是 王身何故 戰慄不安
    猶如猛風 吹動花樹
王今何故容色愁悴。猶如農夫下種之後天
不降雨。愁苦如是。爲是心痛爲身痛耶。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