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説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 (No. 0356_ 安世高譯 ) in Vol. 12

[First] [] 237 238 23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356

佛説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
法身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一時佛至羅閲祇耆闍崛山中。與千
二百五十比丘倶。文殊菩薩往到佛所在門
外住。所以者何。佛坐三昧未久。佛覺見文
殊。便請入。作禮而住。佛言且坐。文殊問佛。
屬坐三昧名曰何等。佛言寶積。文殊復問。何
故名寶積。佛言。譬如摩尼珠。本自淨好。復以
洗置其平地。轉更明徹。無不見者。屬所
入三昧。見東方無央數阿僧祇刹土及佛。
復悉不現。住是三昧中。無不見諸法本際。其
信者。以爲得印。所語如言。摩尼寶舍有
四角。從一角視悉見諸角。無所缺減。是故
見諸本際。佛問文殊。知本際不。則言知。何所
是。報言。我所處是爲本際。諸所欲人異際。在
是際者。亦不在法。亦不在善惡。諸法亦如是。
其知是者。審以知之。凡之知者。以無所知。從
本傳習。莫有作者。是故無有底。佛問文殊。何
謂是慧。審是慧者。是故慧。復問何所道。念名
曰道。報言。所念道無念。是故道。佛語文殊。
以有念言無念。當以何法教新學。若男子女
人。文殊言。亦無所出。亦無解。婬怒癡無有
極。以是法教一切。以故無有根。是故不可出
不可解。其言我能壞本際。以不能。其言我能
斷生是亦不能。不捨俗事。不念近道。作是者。
乃可教於凡人。文殊問佛。持何法教學。佛言。
我所教不壞色痛庠思想死生識。無所壞。
亦不教壞婬怒癡。令得不可計數法。以是法
教作佛道者。我用是故自致得佛。佛語文殊。
無所壞法故致佛。無所得法能成佛。佛者則
法身。諸種力無所畏。悉法身之所入。所以
者何。莫能分一身者。而爲法身。法身無有
數。何以故。不言是凡人是不凡人。法身等無
差特無所散。身是爲法身。譬如四涜悉歸於
海合爲一味。若干名法爲一法身。諸所有種
各各有名。合會聚之名曰穀。若俗事道事。悉
合爲一法身。所以者何。不可指示。是爲俗事。
道事亦不可説。是俗事身是爲法身。亦不可
見視。如我所説法身。其有信二。知者所作衆
惡悉以除盡。文殊言。於法身亦不見。生天上
亦不見。在人間亦不見。在三道。亦不在泥洹。
佛語文殊。今若所説乃爾。若有人問汝者。佛
現説有五道。當何以解之。文殊言。譬若如人
臥中。見入泥犁。若作禽獸薜荔。上在天上若
在人中。覺則無所見。其法身無所著。所以
者何。但有數故。數者墮俗。若羅漢辟支佛。
上至佛倶等一法身。所以者何。不可分別故。
譬如若干種寶可別知。法身而不別。所以者
何。不可別故。無生無死故。法身無所生無所
滅。所以者何。常住故。亦無有垢。亦無有淨。
所以者何。無有過者。亦無脱亦無所脱。佛
者無所不知。復問文殊。知法身不。文殊言。若
得者可知。佛問文殊。乃知世間所在處不。則
言知。佛言何所是。文殊言。其化人處世。在是
世間者。但有名求如毛際。而無爲我説者。其
世亦不離法身。佛復問。世所在何所。文殊言。
譬如雲所在無所在。亦不羸亦不強。是則世
世之相。佛問文殊。汝謂我滅不。文殊言不。何
以故。法身無有生。若有生乃有滅。法身者不
生故。知佛而不滅。佛問文殊。若聞已過去恒
邊沙佛悉般泥洹。汝信不。則言信。佛言。云何
信。文殊言。其佛者悉佛所化。化般泥洹故。而
信之。佛問文殊。汝見人臨死時。知所趣向。
則答言。而人不可知。何況所趣向。佛語文
殊。乃可聚會説法。文殊言。誰欲聽。佛言。欲
聽聚會者。文殊白佛。當因何法有所説。佛言
説法身。則言不見法身。當何以説之。佛語文
殊。若所説法身不可見。其在會中未曉者。聞
其所言其心恐懼。文殊言。若恐懼其本際已
恐懼。佛言本際無恐懼。未曉者亦不恐懼。文
殊言。諸法無有恐懼者。若金剛。佛問。何謂金
剛。答言無能截斷者。以故名曰金剛。佛不可
議。諸法亦不可議。以是爲金剛。佛言。何所爲
金剛者。文殊言。勝諸法故。佛者法法之審故。
是爲金剛佛。以何因爲金剛。則答言。所有無
所有。一一求之無所有。故曰空。空者是佛。以
是爲金剛。一切諸法皆佛。依無所依是故金
剛。何縁是爲金剛。則言無所依者無所近。是
故爲金剛。佛語文殊。今我欲作感應。令阿難
來。所以者何。爲一切受法故。文殊問佛。屬所
説法。無所見無所得。阿難來者當取何法。佛
言善哉善哉。如文殊所説。佛言我見東方無
央數阿僧祇刹土諸佛皆悉説是。舍利弗出
其所止處。到文殊所。見而不在。便至佛所。於
門外住。佛謂文殊言。呼舍利弗入。文殊問佛。
本際法身有中有外有内。當從何所得。佛言
不可得。答言。本際以無際。復言。舍利弗者亦
在法身中。不而所從來。當所入。佛語文殊。若
爲苦。舍利弗爲不苦。譬如諸聲聞在内與我
倶語。而若在外住。不用時入。是不爲煩。答
言。雖在外住亦不苦亦不煩。佛問。若以何故。
不苦不煩。文殊言。佛爲聲聞説法。我亦如是
故不苦不煩。所以者何。諸佛所離法身故。文
殊言。譬如恒邊沙劫不見佛。亦不得入。亦不
苦不煩。所以故。佛所説法亦無増無減。所
以者何。諸法無有主以是故無苦無煩。諸所
有名。佛因是而教人。所以者何。佛以是教故。
佛遙問舍利弗。汝悉聞文殊所語不。舍利弗
惟。佛勿以自勞。願樂於是往聽其法。文
殊白佛。可令舍利弗來入。佛遙謂舍利弗前。
前已作禮就坐。文殊謂舍利弗。於是法中何
所而尊。欲入聽之聞説尊法。愛樂欲聞故入
欲聽。文殊言。審如若所説。是法實尊甚深甚
深。何以故。是法無有二心故。所以者何。非若
所知。不在其中。諸羅漢辟支佛。亦復如是。及
求佛道者。何以故。不可得故。亦不從悕望得。
以是故無能在其中。本清淨故。諸法亦清
淨。舍利弗問文殊。所以羅漢不在其中。文殊
言。婬怒盡是爲羅漢。無所住無所成。當在何
所中。舍利弗言。故到人處不見。以是故來至
聞。但欲聞深法故。舍利弗言。我從佛若從
人聞其法。誠無厭極。時文殊言。於法無厭極。
如舍利弗所語。文殊問。法身能有所受法不。
何故而無厭極。舍利弗言。法身無所受。其本
際有所受不。舍利弗言。無所受。文殊答舍利
弗。本際無所受故。而若無厭極。文殊言。若本
際受法。汝有厭極。舍利弗言。除佛所説。我之
説無有與等。文殊言。汝能自信其法至泥
洹。若自信不至泥洹。舍利弗言。從本以悉般
泥洹。文殊言。寧自信。常於是不動轉。舍利弗
言信。復問從何所信。則答言。法身無所生無
所滅。故知無所動轉。復問。信羅漢盡無有餘
無所復知不。舍利弗言信。從何所信。其知以
無所復有故無所知。無所知者無所止。故曰
盡。文殊言。羅漢盡故如是。何以故。舍利弗
言。悉捨諸法無所得故。文殊問。汝信以恒邊
沙佛般泥洹以不般泥洹。舍利弗言信。從何
所信。法身不生不死故。不般泥洹。文殊問。信
諸佛爲一佛不。舍利弗言信。從何所信之。答
曰。一法身無有二故。文殊問。信諸所有刹土
爲一刹土不。舍利弗言信。從何所信。答言所
有盡故。文殊復問。能信一切法。無所識無所
脱。無所念無有證。舍利弗言信。從何所信。
無自然而知自然者。故無所識無所脱。無所
念無有證。亦不生不滅。亦不見亦不有見。本
際無處。所以故信。文殊復問。信法身住。無所
生無所滅無所止。舍利弗言信。從何所信之
亦不是法。有所生有所滅有所止。以故信。文
殊問。能信不可計法身所從出。能知處不。舍
利弗言信。從何所信。答言。法身者亦無婬怒
癡故。信之而無處。復問舍利弗。乃信諸法依
佛依無所依等不。答言信之。從何所信。答言。
無所止。無所止者。謂不可見之所依。文殊言。
善哉善哉。舍利弗。如若之境界。我悉問之。若
皆答其所知。舍利弗語文殊。今我所聞者。以
念不復忘。佛謂舍利弗。若有男子女人。聞是
法持諷誦讀。爲一切人廣説。爲解其義。疾得
所欲。文殊語舍利弗。今佛所説無有異。舍利
弗白佛。以供養前佛者。所以。彼者來悉得是
印。是法名曰何等。當云何行。名曰問法身
寶積。持本際持無所處。所持持一切諸法。無
所罣礙。其從若聞是者。便因是法悉逮得。
其聞者復教詔餘人。展轉相開導。所以者何。
文少而解多。佛説是經。舍利弗羅漢。文殊
師利菩薩。諸天人世間人民。龍鬼神。一切歡
喜。作禮而去
*佛説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237 238 23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