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寶積經 (No. 0310_ 菩提流志譯 ) in Vol. 11

[First] [Prev+100] [Prev]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之法。聽聞受持不相障礙。迦葉。時大精進。
勤行精進滿足七日。以智爲食不食世供。一
切諸天散花供養。迦葉。時大精進。不被袈
裟。亦不見佛。不受禁戒。心但憶念學薩婆
若。迦葉。菩薩應如是觀如來身。非觀非非
觀。迦葉。菩薩應如是觀如來畫像。如大精
進菩薩摩訶薩觀如來像。如是觀已成大智
慧。以此智慧。悉見十方阿僧祇佛。聞佛説
法。迦葉。爾時大精進菩薩。從山而出來至
村落。爲人説法。一會説法二萬衆生。住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阿僧祇衆生。住於
聲聞縁覺功徳。父母親屬皆住不退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迦葉。莫作異念。爾時大精
進菩薩摩訶薩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迦
葉。是故菩薩摩訶薩。應學大精進菩薩摩
訶薩。亦應學餘諸大菩薩。迦葉。當來末世後
五百歳。有求菩薩諸善男子。無方便心。多
諸貪著。於牆壁下。畫如來像而求利養。彼
作是説。我獨供養人無供養。以修少善自高
慢人因此供養以自活命。迦葉。彼時衆生。不
修三昧。不誦正典。但作此業。因此業故於
施主邊。獲得衣服飮食臥具湯藥。以自活
命。迦葉。汝觀彼破戒菩薩。住不淨戒自稱
多聞。迦葉。彼破戒人不誦經典。供養形像
因而自活。爾時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希
有世尊。希有善逝。世尊。廣説愚癡凡夫諂
曲之失。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如
是説。何有不住清淨之戒。世尊。願於未來
此法久住。令彼善男子善女人聞已慚愧。如
來知我。如來覺我。所作邪法。永令休息。爾
時世尊。告摩訶迦葉。如來所説爲善男子。聞
我此法修行離惡。我爲此人説如是法。爾時
世尊。説此經已。摩訶迦葉。彌帝隷菩薩。文
殊師利童子。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
等。聞佛所説。皆大歡喜
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九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優波離會第二十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倶。菩薩摩訶薩
五十萬人。爾時世尊。如龍象王顧視觀察。告
諸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等誰能於後末
世護持正法。攝受如來百千萬億那由他阿
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安住
祕密種種方便成熟衆生。爾時彌勒菩薩從
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言。世尊。
我能堪任於後世時護持如來百千萬億那由
他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師子慧菩薩曰。我能堪任安住祕密種種方
便成熟衆生。無盡意菩薩曰。我能堪任以廣
大願度脱無盡諸衆生界。跋陀羅菩薩曰。我
能堪任令諸衆生得聞我名皆悉成熟無空過
者。妙徳菩薩曰。我能堪任於諸衆生隨所願
求悉令滿足無畏菩薩曰。我能堪任攝受無
邊世界衆生而作饒益。金剛菩薩曰。我能堪
任於惡趣中度諸衆生令得解脱。除障菩薩
曰。我能堪忍解脱衆生煩惱繋縛。智幢菩薩
曰。我能堪任滅除衆生無明闇蔽。法幢菩薩
曰。我能堪忍常行法施度脱衆生。日幢菩薩
曰。我能堪任恒以安樂成熟衆生。月幢菩薩
曰。我能堪忍以諸功徳成熟衆生。善眼菩薩
曰。我能堪任與諸衆生自性安樂。觀自在菩
薩曰。我能堪任於諸惡趣拔濟衆生。得大勢
菩薩曰。我能堪任度諸惡趣未度衆生。普賢
菩薩曰。我能堪忍令諸衆生憶念過去經歴
受苦便得解脱。善數菩薩曰。我能堪任調伏
一切難調衆生。妙意菩薩曰。我能堪任樂小
法者度令成熟。善順菩薩曰。我能堪任成熟
下劣少智衆生。光積菩薩曰。我能堪任拔濟
墮於畜生趣者令得解脱。不思議菩薩曰。我
能堪任愍念成熟餓鬼衆生令得解脱。大威
力菩薩曰。我能堪任爲諸衆生閉惡趣門。無
諍論菩薩曰。我能堪任爲諸衆生示解脱道。
賢吉祥菩薩曰。我能堪任究竟斷除衆生苦
惱。月光菩薩曰。我能堪任與諸衆生畢竟安
樂。日光菩薩曰。我能堪任於諸衆生未純熟
者令得成熟。無垢菩薩曰。我能堪任令諸衆
生所有志樂皆得圓滿。斷疑菩薩曰。我能堪
任度脱一切下劣衆生。無畏菩薩曰。我能堪
任攝受衆生稱讃利益。慧勝菩薩曰。我能堪
任隨順種種勝解衆生皆得成熟。光明菩薩
曰。我能堪任恒以正勤拔濟衆生。無量菩薩
曰。我能堪任爲諸衆生於一切法。示無爲道。
無畏菩薩曰。我能堪任隨諸衆生種種志樂
皆能示現。寶勝菩薩曰。我能堪任示諸衆生
妙珍寶聚。妙慧菩薩曰。我能堪任令諸衆生
見者歡喜皆得成熟。寶藏菩薩曰。我能堪任
度脱衆生離諸障礙。寶賢菩薩曰。我能堪任
令諸衆生自識宿命皆得成就。寶手菩薩曰。
我能堪任以諸珍寶惠施衆生令得安樂。勝
意菩薩曰。我能堪任令諸衆生永離貧窮。喜
見菩薩曰。我能堪任施諸衆生一切樂具。金
剛菩薩曰。我能堪任爲諸衆生開示正道。福
相菩薩曰。我能堪任悦可衆生令得度脱。法
超菩薩曰。我能堪任淨除衆垢而演説法。無
垢菩薩曰。我能堪任愛護衆生悉令成熟。法
現菩薩曰。我能堪任常以正法度脱衆生。空
寂菩薩曰。我能堪任令諸衆生滅煩惱毒。月
勝菩薩曰。我能堪任爲諸衆生示法方所。師
子意菩薩曰。我能堪任常以法施利益衆生。
童子光菩薩曰。我能堪任從卑下處拔出衆
生。覺吉祥菩薩曰。我能堪任開示正道閉惡
趣門。金光菩薩曰。我能堪任示現身相成熟
衆生。吉祥菩薩曰。我能堪任與諸衆生常作
利益。持世菩薩曰。我能堪任爲諸衆生閉地
獄門。甘露菩薩曰。我能堪任令諸衆生
度生死。網明童子曰。我能堪任於後末世爲
諸衆生示現光明滅除煩惱
爾時舍利弗聞諸菩薩作如是等勇猛弘誓。
成熟衆生。歎未曾有。白佛言。希有世尊。此
諸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具足大悲方便善
巧。勇猛精進而自莊嚴。一切衆生無能測量
不可沮壞。所有光明無能障蔽。世尊。我當
稱讃是諸菩薩未曾有事。所謂堪任。有來求
索頭目耳鼻身體手足一切諸物無所悋惜。
世尊。我常思惟。若有人能逼迫如是諸菩薩
等。從其求索。若内若外一切財物心無怯弱。
當知皆是不可思議解脱菩薩。佛言舍利弗。
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是諸菩薩智慧方便三
昧境界。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所不能知。舍利
弗。此諸菩薩摩訶薩。能現諸佛神通變化。滿
足衆生諸所欲樂。而於諸法心無所動。若有
衆生樂爲居士憍慢放逸。菩薩爾時爲成熟
故。現大居士威徳之身。而爲説法。若有衆生
恃大勢力而自憍慢。菩薩爾時爲調伏故。現
那羅延大力之身。而爲説法。若有衆生志求
涅槃。菩薩爾時爲度脱故。現聲聞身而爲説
法。若有衆生樂觀縁起。菩薩爾時爲度脱故。
現縁覺身而爲説法。若有衆生志求菩提。菩
薩爾時爲度脱故。即現佛身令入佛智。如是
舍利弗。是諸菩薩種種方便成就衆生。悉令
安住於佛法中。所以者何。唯有如來智慧解
脱究竟涅槃。更無餘乘而得度脱。以是義故
名爲如來。如來如實覺了如故。名爲如來。
知諸衆生種種欲樂。悉能示現故名如來。成
就一切善法根本。斷於一切不善根本。故名
如來。能示衆生解脱之道。故名如來。能令
衆生遠離邪道住於正道。故名如來。演説諸
法眞實空義。故名如來。舍利弗。菩薩如是
知諸衆生種種志樂。隨應説法令得解脱。爲
諸愚夫開示實智。不動法界能現種種幻化
莊嚴。令諸衆生次第當得趣涅槃岸
復次舍利弗。在家菩薩。住於慈愍不惱害心。
應修二施。何者爲二。一者法施。二者財施。
出家菩薩應修四施。何等爲四。一者筆施。二
者墨施。三者經本施。四者説法施。無生法
忍菩薩。應住三施。何等爲三。所謂王位布
施。妻子布施。頭目支分悉皆布施。如是施
者名爲大施。名極妙施。舍利弗白佛言。世
尊。是諸菩薩於貪瞋癡不怖畏耶。佛言。舍
利弗。一切菩薩有二犯戒。何等爲二。一者
瞋相應犯。二者癡相應犯。如是二犯名大破
戒。舍利弗。因貪犯者。爲過微細難可捨離。
因瞋犯者。爲過麁重易可捨離。因癡犯者。爲
過深重復難捨離。所以者何。貪結能爲諸有
種子。生死蔓莚連持不絶。以是義故微細難
斷。因瞋犯者。墮於惡趣可速除斷。因癡犯
者。當墮八種大地獄中難可解脱
復次舍利弗。若有菩薩犯波羅夷者。應對清
淨十比丘前以質直心殷重懺悔。犯僧殘者。
對五淨僧殷重懺悔。若爲女人染心所觸。及
因相顧而生愛著。應對一二清淨僧前殷重
懺悔。舍利弗。若諸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
波羅夷。或犯僧殘戒。犯塔犯僧。及犯餘罪。
菩薩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晝夜獨處殷重懺
悔。應自稱云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
寶光佛 南無龍尊王佛 南無精進軍佛
南無精進喜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寶月
光佛 南無現無愚佛 南無寶月佛 南無
無垢佛 南無離垢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
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徳佛 南無栴檀功徳
佛 南無無量掬光佛 南無光徳佛 南無
無憂徳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徳花佛
南無蓮花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徳佛
南無徳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徳佛 南無紅
帝幢王佛 南無善遊歩功徳佛 南無
鬪戰勝佛 南無善遊歩佛 南無周匝莊嚴
功徳佛 南無寶花遊歩佛 南無寶蓮花善
住娑羅樹王佛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諸
世尊當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從無始
生死已來所作衆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
隨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
取。見取隨喜。五無間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
作隨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
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應墮地獄
餓鬼畜生。諸餘惡趣邊地下賤及蔑戻車。如
是等處所作罪障今皆懺悔
今諸佛世尊。當證知我。當憶念我。我復於
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於餘生
曾行布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
食。或修淨行。所有善根成就衆生。所有善根
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無上智。所有善根一
切合集。校計籌量。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迴向。我
亦如是迴向
    衆罪皆懺悔 諸福盡隨喜
    及請佛功徳 願成無上智
    去來現在佛 於衆生最勝
    無量功徳海 我今歸命禮
如是舍利弗。菩薩應當一心觀此三十五佛
而爲上首。復應頂禮一切如來。應作如是清
淨懺悔。菩薩若能滅除此罪。爾時諸佛即現
其身。爲度一切諸衆生故。示現如是種種之
相。而於法界亦無所動。隨諸衆生種種樂欲。
悉令圓滿皆得解脱。復次舍利弗。菩薩若
入大悲三昧。則能示現地獄畜生閻魔羅界
成熟衆生。菩薩若入大莊嚴三昧。則能示現
長者之身成熟衆生。若入殊勝三昧。則能示
現轉輪王身成熟衆生。若入熾然威光三昧。
則能示現帝釋梵王殊妙色身成熟衆生。菩
薩若入一向三昧。則能示現聲聞之身成熟
衆生。菩薩若入清淨三昧。則能示現辟支佛
身成熟衆生。菩薩若入寂靜三昧。則能示現
諸佛色身成熟衆生。菩薩如是入一切法自
在三昧。隨其志樂現種種身成熟衆生。或現
帝釋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聖王身。皆
爲成熟諸衆生故。而於法界亦無所動。何以
故。菩薩雖復隨順衆生種種示現。不見身相
及生相無所得故。舍利弗。於意云何。如師
子王大哮吼時。諸小野干能堪任不。舍利弗
言。不也世尊。又舍利弗。如大香象其所負
重驢堪任不。不也世尊。又如帝釋及梵天王
威徳自在。貧賤之人能堪任不。不也世尊。又
如大力金翅鳥王翺翔運動。諸餘小鳥能堪
任不。不也世尊。佛言。舍利弗。是諸菩薩所
有善根勇猛之力。依出離智。淨諸罪垢。遠
離憂悔。得見諸佛及得三昧。亦復如是。如
斯罪障。非諸凡夫聲聞縁覺所能除滅。菩薩
若能稱彼佛名。晝夜常行是三種法。能滅諸
罪遠離憂悔得諸三昧
爾時優波離。從禪定起。往詣佛所頂禮佛足。
右遶三匝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靜
處獨坐思惟。作如是念。世尊。所説波羅提
木叉清淨戒學爲聲聞縁覺菩薩乘者。作是
説言。寧捨身命終不捨戒。世尊。若佛在世。
若滅度後。云何名爲聲聞縁覺波羅提木叉。
云何名爲菩薩乘者波羅提木叉。世尊説我
於持律中最爲第一。我當云何能了毘尼善
巧之義。若我從佛親聞受持逮無所畏。然後
乃能爲他廣説。今此大衆諸來菩薩。及比丘
僧悉皆集會。善哉世尊。唯願廣説決定毘尼
斷除疑悔
爾時世尊告優波離。汝今當知。聲聞菩薩學
清淨戒。所發心所修行異。優波離。有聲聞
乘持清淨戒。於菩薩乘名大破戒。有菩薩乘
持清淨戒。於聲聞乘名大破戒。云何名爲聲
聞乘人雖持淨戒於菩薩乘名大破戒。優波
離。聲聞乘人。乃至不應起於一念更受後身。
是名聲聞持清淨戒。然於菩薩名大破戒。云
何菩薩持清淨戒於聲聞乘名大破戒。菩薩
摩訶薩。修行大乘。能於無量阿僧祇劫。堪
忍受身不生厭患。是名菩薩持清淨戒。於聲
聞乘名大破戒。以是義故。爲菩薩乘説不盡
護戒。爲聲聞乘説盡護戒。爲諸菩薩説開遮
戒。爲諸聲聞説唯遮戒爲菩薩乘説深心戒。
爲聲聞乘説次第戒。云何菩薩持不盡護戒。
聲聞乘者持盡護戒。菩薩乘人雖持淨戒。於
諸衆生應當隨順。聲聞乘人不應隨順。是故
菩薩持不盡護戒。聲聞乘人持盡護戒。云何
名爲菩薩持開遮戒。聲聞乘人持唯遮戒。若
諸菩薩於大乘中發趣修行。日初分時有所
犯戒。於日中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
身不壞。若日中分有所犯戒。於日後分不離
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不壞。若日後分有
所犯戒。於夜初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
戒身不壞。若夜初分有所犯戒。於夜中分不
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不壞。若夜中分
有所犯戒。於夜後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
薩戒身不壞。若夜後分有所犯戒。於日初分
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不壞。以是義
故。菩薩乘人持開遮戒。設有所犯不應失念
妄生憂悔自惱其心。於聲聞乘有所犯者。便
爲破壞聲聞淨戒。何以故。聲聞持戒。斷除
煩惱如救頭然。所有志樂但求涅槃。以是義
故。名聲聞乘持唯遮戒
復次優波離。云何菩薩持深入戒。聲聞乘人
持次第戒。菩薩乘人。於恒沙劫受五欲樂遊
戲自在。未曾捨離菩提之心。如是菩薩不名
失戒。所以者何。菩薩善能守護安住菩提之
心。乃至夢中一切結使。不爲其患。而是菩薩
所有煩惱漸漸當盡。不應一生便盡諸結。聲
聞乘者。成熟善根如救頭然。乃至一念不憙
受生。以是義故。大乘之人。持深入戒。説有
開遮。名不盡護。聲聞乘人持次第戒。名曰唯
遮。名爲盡護。何以故。優波離。求大乘者。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爲難得。具大莊嚴
乃能成就。是故菩薩雖於無量阿僧祇劫往
來生死。終不生於厭離之心。以是義故。如來
觀察爲大乘人不應一向説厭離法。不應一
向説於速證涅槃之法。應當爲説慈喜相應
甚深微妙無染之法。遠離憂悔無繋著法。無
障無礙性空之法。菩薩聞已。於生死中而無
厭倦。決定圓滿無上菩提
爾時優波離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貪心相
應而犯於戒。或有菩薩瞋心相應而犯於戒。
或有菩薩癡心相應而犯於戒。世尊。如是菩
薩於三犯中何者爲重
爾時世尊告優波離言。若諸菩薩修行大乘
如恒沙劫。貪心相應而犯戒者。其罪尚輕。若
一瞋心而犯於戒。其罪甚重。何以故。因貪
犯戒攝受衆生。因瞋犯戒棄捨衆生。優波離。
所有諸結能攝衆生。菩薩於此不應生畏。所
有諸結能捨衆生。菩薩於此應生怖畏。優波
離。如佛所説。貪欲難捨爲過微細。瞋恚易
捨爲過麁重。癡難捨離過復麁重。優波離。於
煩惱中。若難捨離小犯之罪。是諸菩薩應當
堪忍。若易捨離大犯之罪。如是煩惱。乃至夢
中不應忍受。以是義故。大乘之人因貪犯戒。
我説是人不名爲犯。因瞋犯戒爲大犯戒。名
大過患。名大墮落。於佛法中是大留難。優
波離。若諸菩薩於毘尼中無善方便。貪相應
犯便生怖畏。瞋相應犯不生怖畏。若諸菩薩
於毘尼中有善方便。貪相應犯不生怖畏。瞋
相應犯生大怖畏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衆中白佛言。世
尊。一切諸法畢竟毘尼。何所調伏。佛告文
殊師利。若諸凡夫了知諸法究竟毘尼。如來
終不説於調伏。以不知故。如來爲令覺了諸
法畢竟毘尼。漸次爲説諸毘尼法
爾時優波離白佛言。世尊。如來説此決定毘
尼。文殊師利。於是法中未有所説。善哉世尊。
願令文殊師利爲少解説。佛告文殊師利。汝
今當説究竟毘尼善巧之義。是優波離願樂
欲聞。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語優波離言。一
切諸法畢竟寂滅。心寂滅故。名究竟毘尼。一
切諸法我不可得。無染著故。名不悔毘尼。一
切諸法本性清淨。無顛倒故。名最勝毘尼。一
切諸法如如實際離諸見故。名清淨毘尼。一
切諸法不來不去。無分別故。名不思議毘尼。
一切諸法無住無著。念念滅故。名淨諸趣毘
尼。一切諸法住虚空際。離諸相故。名自性
遠離毘尼。一切諸法無去來今。不可得故。名
三世平等毘尼。一切諸法不可安立。心平等
故。名永斷疑惑毘尼。優波離。是爲法界究
竟毘尼。諸佛世尊依此成道。若善男子。於
是法中不善觀察。則爲遠離如來淨戒。時優
波離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所説諸法不可
思議
爾時世尊告優波離言。文殊師利所説之法。
依不可思議無礙解脱。以是義故。凡所説法
離諸心相。謂心解脱。増上慢人令得離於増
上慢故
優波離白佛言。世尊。云何聲聞及菩薩乘増
上慢者。佛告優波離。若有比丘。作是思惟
我斷貪欲。名増上慢。我斷瞋恚及以愚癡。名
増上慢。貪欲法異。諸佛法異。名増上慢。瞋
恚法異。諸佛法異。名増上慢。愚癡法異。諸
佛法異。名増上慢。謂有所得名増上慢。謂
有所證名増上慢。謂有解脱名増上慢。見諸
法空名増上慢。見於無相名増上慢。見於無
願名増上慢。見於無生名増上慢。見無所作
名増上慢。見有諸法名増上慢。見法無常名
増上慢謂諸法空何用修習名増上慢。優波
離。是名聲聞乘人増上慢者。云何名爲菩薩
乘人増上慢者。若諸菩薩作是思惟。我當發
心求一切智。名増上慢。我當修行六波離蜜。
名増上慢。唯依般若波羅蜜。而得解脱。更無
餘法而得出離。名増上慢。此法甚深此非甚
深。名増上慢。此法是淨。此法非淨。名増上
慢。此諸佛法。此縁覺法。此聲聞法。名増上
慢。此法應作。此不應作。名増上慢。此是深
法。此非深法。名増上慢。此是近法。此非近
法。名増上慢。此是正道。此是邪道。名増上
慢。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爲疾得耶。不
疾得耶。名増上慢。一切諸法不可思議無能
知者我能了知。名増上慢。乃至於不可思議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起思惟爲大執著。
是名菩薩増上慢者
爾時優波離白佛言。世尊。云何比丘離増上
慢。佛告優波離。若於一切不思議法無所執
著。是名究竟無増上慢。爾時世尊。欲重宣
此義。而説偈言
    一切戲論從心起 不應分別法非法
    如是見法不思議 彼人處世常安樂
    凡夫迷惑隨心轉 多劫輪迴諸有中
    若知法性皆無性 是名眞實不思議
    若有比丘念諸佛 非善思惟非正念
    於佛妄生分別想 而此分別無眞實
    若有思惟於空法 如是凡夫住邪道
    但以文字説於空 文字與空何可得
    若有思惟寂靜法 是心非有本無生
    心行覺觀皆戲論 無念名爲見諸法
    一切諸法無思念 有心有念盡皆空
    若人愛樂觀察空 於此無念勿生念
    法同草木無知覺 若離於心不可得
    衆生自性無所有 一切諸法皆如是
    如因日光眼能見 夜則縁離無所覩
    若眼自能見色者 何故待縁方能了
    眼常因彼諸光明 能見種種青黄色
    當知見性依衆縁 是故知眼不能見
    設有聞諸悦意聲 聞已即滅而無住
    推其去處不可得 以分別故生聲想
    一切諸法但言聲 文字於中假安立
    是聲無有法非法 凡愚不知妄生著
    我爲世間歎布施 而施根本不可得
    無所説中而演説 是故佛法不思議
    我常歎説持淨戒 亦無衆生破戒者
    破戒之性猶虚空 清淨持戒亦如是
    我説忍辱爲最勝 無見無生爲忍性
    實無少法可瞋者 由是説名殊勝忍
    我説晝夜常精進 寤寐恒覺爲無上
    雖經多劫勤修行 然於所作無増減
    禪定解脱及三昧 開示世間如實門
    法性本來無所動 隨順假説諸禪定
    觀察覺了名智慧 了知諸法名智人
    諸法自性無所有 亦無觀察了知者
    我常歎説修苦行 愛樂頭陀寂靜法
    能知諸法不可得 是名清淨知足人
    我説地獄諸苦事 死入大怖惡道中
    無量衆生起厭心 實無惡趣可來往
    刀杖鉾矟衆苦具 亦無有能造作者
    由分別故而見有 無量楚毒迫其身
    園林種種妙花敷 宮殿衆寶相輝映
    亦無有人能作者 皆從分別妄心生
    虚僞之法誑世間 凡夫繋著生顛倒
    猶如分別諸幻焔 於此取捨悉皆空
    我説發趣菩提心 利益世間最殊勝
    而實菩提不可得 亦無發趣菩提者
    心性清淨常光明 眞實無僞無愛染
    凡夫分別生貪著 而彼煩惱本來空
    諸法自性常寂靜 何有貪欲及瞋癡
    不見生貪離欲處 爾乃名爲得涅槃
    其心未曾生染著 由是成就大菩提
    於無數劫修衆行 度脱無量諸衆生
    衆生自性不可得 實無衆生可度者
    譬如世間大幻師 化作無邊千億衆
    還復害此諸化人 於此幻化無増損
    一切衆生如幻化 求其邊際不可得
    若知如是無邊性 斯人處世無疲厭
    了知諸法如實相 常行生死即涅槃
    於諸欲中實無染 調伏衆生言離欲
    大悲利益諸衆生 而實無人無壽者
    不見衆生而利益 當知此事甚爲難
    如以空拳誘小兒 示言有物令歡喜
    開手拳空無所見 小兒於此復號啼
    如是諸佛難思議 善巧調伏衆生類
    了知法性無所有 假名安立示世間
    以大慈悲勸説言 於我法中最安樂
    汝應出家捨恩愛 當得沙門殊勝果
    既已出家勤修習 如所修行得涅槃
    復觀諸法如實相 實無諸果而可得
    果無所有而得證 於此方生希有心
    快哉大悲人師子 善説相應如實法
    一切諸法如處空 安立百千名句義
    或説名爲禪解脱 或名根力或菩提
    而此根力本無生 禪定菩提亦非有
    無色無形不可取 但以方便示衆生
    我説修行有所證 當知遠離一切相
    若謂於中有所得 是則非證沙門果
    諸法自性無所有 當於何處言得證
    所説得證爲無得 如是了知乃名得
    衆生得果名殊勝 我説衆生本不生
    尚無衆生而可得 云何當有得果者
    譬如良田無種子 於中終不有牙生
    如是衆生不可得 當於何所而言證
    一切衆生性寂滅 無有得其根本者
    若能了知如是法 斯人滅度永無餘
    過去無數百千佛 無有能度衆生者
    若此衆生眞實有 畢竟無能得涅槃
    一切諸法皆寂滅 未曾有法可生者
    若能如是見諸法 彼人已出於三界
    是則無礙佛菩提 於中究竟無所有
    若能了知如是法 我説名爲離欲人
爾時世尊説此偈已。二百比丘増上慢者。諸
漏永盡心得解脱。六萬菩薩得無生忍。爾時
優波離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
何奉持。佛告優波離。此經名爲決定毘尼。亦
名摧滅心識。汝應受持。佛説此經已。尊者
優波離。諸比丘衆。文殊師利。并諸菩薩摩
訶薩。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説。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一
  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  詔譯
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離㮈城仙人住處施鹿
苑中。與大比丘衆滿足千人。復有五百諸菩
薩衆。是時衆中多有菩薩。業障深重諸根闇
鈍。善法微少好於憒閙。談説世事耽樂睡眠。
多諸戲論廣營衆務。種種貪著爲所不應。妄
失正念修習邪慧。下劣精勤行迷惑行。爾時
彌勒菩薩摩訶薩。在於會中見諸菩薩具足
如是不善諸行。作是念言。此諸菩薩於無上
菩提圓滿道分。皆已退轉。我今當令是諸菩
薩。覺悟開曉生歡喜心。作是念已。即於晡時
從禪定起。往到其所共相慰問。復以種種
柔軟言詞。爲説法要令其歡喜。因告之曰。諸
仁者云何汝等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而得増
長不退轉耶。是諸菩薩同聲白言。尊者。我
等今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無復増長唯有
退轉。何以故。我心常爲疑惑所覆。於無上
菩提不能解了。云何我等當作佛耶不作佛
耶。於墮落法亦不能了。云何我等當墮落耶
不墮落耶。以是因縁善法欲生。常爲疑惑之
所纒覆。爾時彌勒菩薩。而告之曰。諸仁者。可
共往詣如來應供正遍知所。而彼如來。一切
知者一切見者。具足成就無障礙智解脱知
見。以方便力。善知一切衆生所行。當爲汝
隨其根性種種説法。是時五百衆中有六
十菩薩。與彌勒菩薩。往詣佛所。五體投地
頂禮佛足。悲感流涙不能自起。彌勒菩薩。修
敬已畢退坐一面
爾時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等應起。勿
復悲號生大熱惱。汝於往昔造作惡業。於諸
衆生以暢悦心。瞋罵毀辱障惱損害。隨自分
別。不能了知業報差別。是故汝等。今爲業
障之所纒覆。於諸善法不能修行。時諸菩薩
聞是語已從地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
掌恭敬。而白佛言。善哉世尊。願爲我等説
此業障。我等知罪當自調伏。我從今日更不
敢作。爾時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曾往
昔於倶留孫如來法中。出家爲道。自恃多聞
修持淨戒。常懷憍慢傲逸之心。又行頭陀少
欲知足。於是功徳復生執著。爾時有二説法
比丘。多諸親友名聞利養。汝於是人以慳嫉
心。妄言誹謗行婬欲事。是時法師親友眷
屬。由汝離間説其重過。皆令疑惑不生信受。
彼諸衆生於是法師。無隨順心斷諸善根。是
故汝等由斯惡業。已於六十百千歳中。生阿
鼻地獄。餘業未盡。復於四十百千歳中。生
等活地獄。餘業未盡。復於二十百千歳中。生
黒繩地獄。餘業未盡。復於六十百千歳中。生
燒熱地獄。從彼歿已還得爲人。五百世中生
盲無目。以殘業故。在在所生常多蒙鈍。忘
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徳微少形容醜缺。人不
憙見。誹謗輕賤戲弄欺嫌。常生邊地貧窮下
劣。喪失財寶資生艱難。不爲衆人尊重敬愛。
從此歿已。於後末世五百歳中法欲滅時。還
於邊地下劣家生。匱乏飢凍爲人誹謗。忘失
正念不修善法。設欲修行多諸留難。雖暫發
起智慧光明。以業障故尋復還沒。汝等從彼
五百歳後。是諸業障爾乃消滅。於後得生阿
彌陀佛極樂世界。是時彼佛當爲汝等授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爾時諸菩薩等。聞佛所説擧身毛竪。深生憂
悔便自抆涙。前白佛言。世尊。我今發露悔
其過咎。我等常於菩薩乘人。輕慢嫉恚及餘
業障。今於佛前如罪懺悔。我等今日於世尊
前發弘誓願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見
有違犯擧露其過。我等則爲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戲
弄譏嫌恐懼輕賤。我等則爲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見在家出家菩
薩乘人。以五欲樂遊戲歡娯。見受用時。終
不於彼伺求其過。常生信敬起教師想。若不
爾者。我等則爲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慳
親友家及諸利養。惱彼身心令其逼迫。我等
則爲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以
一麁言令其不悦。我等則爲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晝
夜六時不勤禮事。我等則爲欺誑如來。世尊。
我從今日至未來際。爲欲護持此弘誓故不
惜身命。若不爾者。我等則爲欺誑如來。世尊。
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聲聞及辟支佛。以
輕慢心。謂於彼等不勝於我。我等則爲欺誑
如來。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不善能摧
伏其身。生下劣想。如旃陀羅及於狗犬。我
等則爲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自讃歎於他毀
呰。我等則爲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不怖畏鬪諍之
處。去百由旬如疾風吹。我等則爲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持戒多聞頭
陀。少欲知足一切功徳。身自炫曜。我等則爲
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所修善本不自矜
伐所行罪業慚愧發露。若不爾者。我等則
爲欺誑如來
爾時世尊讃諸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善
説如是覺悟之法。善發如是廣大誓願。能以
如是決定之心。安住其中。一切業障皆悉消
滅。無量善根亦當増長。佛復告彌勒菩薩摩
訶薩言。彌勒。若有菩薩爲欲清淨諸業障者。
當發如是廣大誓願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頗有善男子善
女人等護持此願。當得圓滿不退轉耶。佛告
彌勒菩薩言。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行菩薩
道護持此願。寧捨身命終不缺減令其退轉」
爾時彌勒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
於後末世五百歳中法欲滅時。成就幾法。安
隱無惱而得解脱。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若
有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歳中法欲滅時。當成
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脱。何等爲四。所
謂於諸衆生不求其過。見諸菩薩有所違犯
終不擧露。於諸親友及施主家。不生執著。永
斷一切麁獷之言。彌勒。是爲菩薩於後末世
五百歳中法欲滅時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
解脱。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不求他過失 亦不擧人罪
    離麁語慳悋 是人當解脱
彌勒。復有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歳中法欲滅
時。當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脱。何等爲
四。所謂不應親近懈怠之人。捨離一切憒閙之
衆。獨處閑靜常勤精進。以善方便調伏其身。
彌勒。是爲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歳中法欲滅
時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脱。爾時世尊。
欲重宣此義。而説偈言
    當捨於懈怠 遠離諸憒閙
    寂靜常知足 是人當解脱
爾時世尊説此偈已。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是
故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歳時。欲自無惱而解
脱者。除滅一切諸業障者。應當捨離憒閙之
處。住阿蘭若寂靜林中。於不應修而修行者。
及諸懶墮懈怠之屬。皆當遠離。但自觀身不
求他過。樂於恬默。勤行般若波羅蜜多相應
之行。若欲於彼諸衆生等。深生憐愍多所饒
益。應以無希望心清淨説法
復次彌勒。若菩薩以無希望心行法施時。不
著名聞利養果報。以饒益事而爲上首。常爲
衆生廣宣正法。當得成就二十種利。云何名
爲二十種利。所謂正念成就。智慧具足。有
堅持力。住清淨行。生覺悟心。得出世智。不爲
衆魔之所得便。少於貪欲。無有瞋恚。亦不
愚癡。諸佛世尊之所憶念。非人守護。無量
諸天加其威徳。眷屬親友無能沮壞。有所言
説人必信受。不爲寃家伺求其便。得無所
畏。多諸快樂。爲諸智人之所稱歎。善能説
法衆人敬仰。彌勒。是爲菩薩當得成就二十
種利。不著名聞利養果報。行饒益事而爲上
首。常爲衆生以無希望心清淨説法
復次彌勒。若菩薩以無希望心行法施時。不
著名聞利養果報。以饒益事而爲上首。常爲
衆生廣宣正法。又能成就二十種利。云何名
爲二十種利。所謂未生辯才而能得生。已生
辯才終不忘失。常勤修習得陀羅尼。以少功
用善能利益無量衆生。以少功用令諸衆生
起増上心恭敬尊重。得身口意清淨律儀。超
過一切惡道怖畏。於命終時心得歡喜。顯揚
正法摧伏異論。一切豪貴威徳尊嚴。猶自不
能有所窺望。何況下劣少福衆生。諸根成就
無能映蔽。具足攝受殊勝意樂。得奢摩他毘
婆舍那。難行之行皆得圓滿。發起精進普護
正法。速疾能超不退轉地。一切行中隨順而
住。彌勒。是爲菩薩當得成就二十種利。不著
名聞利養果報。行饒益事而爲上首。常爲衆
生以無希望心清淨説法
佛告彌勒。汝觀未來後五百歳。有諸菩薩甚
爲無智。行法施時。若有利養生歡喜心。若
無利養不生歡喜。彼諸菩薩爲人説法。作如
是心。云何常令親友檀越歸屬於我。復更念
言。云何當令在家出家諸菩薩等。而於我所
生淨信心。恭敬供養衣服飯食臥具湯藥。
如是菩薩。以財利故爲人説法若無利養心
生疲厭。彌勒。譬如有人志樂清淨。或爲死
蛇死狗死人等屍。膿血爛壞繋著其頸。是人
憂惱深生厭患。以違逆故迷悶不安。彌勒。當
知於後末世五百歳中。説法之人亦復如是。
於諸一切無利養處。不順其心無有滋味。便
生厭倦棄捨而去。彼諸法師作如是念。我於
此中説法無益。何以故。是諸人等。於我所
須衣服飮食臥具醫藥。不生憂念何縁於此
徒自疲勞。彌勒。是諸法師。自求供養給侍
尊重。攝受同住及於近住。不爲於法及利益
事。而攝受之。是諸法師自求飮食衣服臥
具。詐現異相。入於王城國邑聚落。而實不
爲利益成熟於諸衆生。彌勒。我不説言。有
希求者爲法施清淨。何以故。若心有希求
則法無平等。我不説言。貪汚心者能成熟衆
生。何以故。自未成熟能成熟他無有是處。彌
勒。我不説言。尊重供養安樂其身。貪著攝
受不淨物者。爲利益事。何以故。爲求自身
安隱豐樂。攝受衆會。不能令其安住正信。彌
勒。我不説言。矯詐之人住阿蘭若。薄福徳
者而爲少欲。貪勝味者名易滿足。多求美
膳以爲乞食。彌勒。我不説言。乞求種種上
妙衣服。謂如是等持糞掃衣。彌勒。我不説
言。在家出家無識知者爲離憒閙。彌勒。我
不説言。諂曲之人値佛興世求他短者。爲如
理修行。多損害者名戒蘊清淨。増上慢者
爲多聞第一。彌勒。我不説言。好朋黨者名
住律儀。心貢高者名尊敬法師。綺語輕弄爲
善説法。與俗交雜。能於僧衆離諸過失。彌
勒。我不説言。簡勝福田爲施不望報。求
報者爲善攝諸事。求恭敬利養爲志樂清淨。
多妄計者以爲出家。彌勒。我不説言。分別
彼我名樂持戒。不尊敬者名爲聽法。樂著世
典呪詛言論。以爲受法。彌勒。我不説言。於
諸空性無勝解者。能出離生死。多執著者爲
離諸行。彌勒。我不説言。於菩提分住有所
得。名爲證智。彌勒。我不説言。無勢力者忍
辱成就。無嬈觸者被忍辱甲。少煩惱者名律
儀清淨。邪方便者爲如説修行。彌勒。我不説
言。愛言説者爲一心住。好營世務於法無損。
志樂清淨墮諸惡趣。修習智慧爲憒閙行。彌
勒。我不説言。方便相應名爲諂曲。不求利
養而爲妄語。無執著者誹謗正法。護正法者
而惜身命。所行下劣爲無勝慢。如是彌勒。於
後末世五百歳中。當有菩薩。鈍根小智諂曲
虚誑。住於賊行。汝應護之。爾時彌勒菩薩。
白佛言世尊。最後末世五百歳中。唯此六
十諸菩薩等。業障所纒。爲復更有餘菩薩耶。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於後末世五百歳中。
有諸菩薩。多爲業障之所纒覆。是諸業障。或
有消滅。或復増長。彌勒。於此五百諸菩薩
中。有二十菩薩。業障微少。後五百歳還來生
此。城邑聚落廛閈山野。種姓尊豪有大威
徳。聰明智慧善巧方便。心意調柔常懷慈愍。
多所饒益。顏貌端嚴辯才清妙。數術工巧皆
能善知。自隱其徳安住頭陀功徳之行。在在
所生捨家爲道。已於無量阿僧祇倶胝劫中。
積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護持正法不惜
身命。住阿蘭若空閑林中。常勤精進不求利
養。善入一切衆生心行。呪術言論悉能了知。
於諸義理少聞多解。辯才智慧皆悉具足。彼
諸菩薩於是法中。精勤修習得陀羅尼無礙
辯才。於四衆中宣説正法。以佛威徳加被力
故。於佛所説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
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闍多
伽。毘佛略。阿浮陀達摩。優波提舍。皆得辯
才無礙自在。彌勒。彼諸二十善巧菩薩。從
於和上阿闍梨所。得聞無量百千契經。皆能
受持。當説是言。我此法門。從某和上阿闍
梨所。親自聽受無有疑惑。彌勒。於彼時中。
當有在家出家諸菩薩等。無有智慧善巧方
便。於此受持正法菩薩所説之法。却生譏笑
輕毀謗言。如是之法。皆由汝等善巧言詞。隨
意製造。實非如來之所宣説。我等於中。不
能信樂發希有心。彌勒。當爾之時。無量衆
生於是法師皆生誹謗。捨之而去。互相謂言。
是諸比丘無有軌範。多諸邪説。不依契經。不
依戒律。猶如倡伎戲弄之法。汝等於中。莫
生信樂發希有心。非正法也。彌勒。彼諸愚
人爲魔所持。於是法中不能解了。謂非如來
之所演説。於是持法諸比丘所。生於誹謗。作
壞法業。以是因縁。當墮惡道。是故彌勒。若
諸智慧善巧菩薩。欲護正法當隱其徳。於多
分別諸衆生所。應須護念。莫令於汝生不善

爾時彌勒菩薩。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於後
末世五百歳中。有諸菩薩甚爲無智。於大衆
中誹謗正法及持法者。復於其中。當於辯才
及陀羅尼。而於是法不能信受
世尊。譬如有人渇乏須水。往詣泉池而欲飮
之。是人先來。投諸糞穢於此水中。後不覺
知欲飮其水。便取嗅之。既聞臭已不飮其水。
彼之自汚更説其過。乃至歎言。奇哉此水甚
大臭穢。是人過失都不覺知。而於是水反生
怨咎。世尊如泉池者。當知即是持法比丘。由
佛神力。於此法眼善能解説。又復如彼愚癡
之人。若於泉池自投糞穢。後不覺知欲飮水
者。世尊。最後末世五百歳中。有諸無智諸菩
薩等。亦復如是。於彼正法及持法者。生誹謗
已。復於是人聽受法味。彼人自失都不覺知。
以疑惑過汚染意根。彼持法者當被戲弄。或
受譏笑。乃至歎言。奇哉此法。爲諸過失之所
染汚。彼無智人。於此正法及是法師。不能聽
受。伺求其短謗言汚辱。生厭離心捨之而去」
爾時世尊。讃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彌勒。
善能演説如是譬喩。無能伺求説其短者。彌
勒。以是因縁。汝應當知有四辯才一切諸佛
之所宣説。有四辯才一切諸佛之所遮止。云
何名爲有四辯才一切諸佛之所宣説。所謂
利益相應。非不利益相應。與法相應。非不
與法相應。煩惱滅盡相應。非與煩惱増長相
應。涅槃功徳相應。非與生死過漏相應。彌
勒。是爲一切諸佛之所宣説四種辯才
彌勒。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説
法者。應當安住如是辯才。若善男子善女人
等。有信順心。當於是人而生佛想。作教師
想。亦於是人聽受其法。何以故。是人所説。
當知皆是一切如來之所宣説。一切諸佛誠
實之語。彌勒。若有誹謗此四辯才。言非佛
説。不生尊重恭敬之心。是人以怨憎故。於
彼一切諸佛如來所説辯才。皆生誹謗。誹謗
法已作壞法業。作壞法已當墮惡道。是故彌
勒。若有淨信諸善男子。爲欲解脱誹謗正法
業因縁者。不以憎嫉人故而憎嫉於法。不以
人過失故而於法生過。不以於人怨故而於
法亦怨。彌勒。云何名爲四種辯才一切諸佛
之所遮止。所謂非利益相應。不與利益相應。
非法相應。不與法相應。煩惱相應。不與煩
相惱滅盡相應生死。應不與涅槃功徳相應。
彌勒。是爲一切諸佛之所遮止四種辯才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説。若有
辯才増長生死。非諸如來之所宣説。云何世
尊。説諸煩惱。能爲菩薩利益之事。又復稱讃
攝取生死。而能圓滿菩提分法。如是等辯。豈
非如來之所説耶。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
彌勒。我今問汝隨汝意答。若有説言。菩薩
爲欲圓滿成就菩提分故。攝取生死。又復説
言。以諸煩惱爲利益事。如是説者。爲與利
益相應。非利益相應。爲與法相應。非法相
應。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正説者。則與
義利相應與法相應。能令菩薩菩提分法得
圓滿故。佛言彌勒。若説菩薩爲欲圓滿菩提
分故攝取生死。説諸煩惱能爲菩薩利益之
事。如是辯才諸佛如來之所宣説。何以故。彌
勒。此諸菩薩得法自在。所起煩惱無有過失。
是爲菩薩善巧方便。非諸聲聞縁覺境界。彌
勒。若有煩惱。不能爲他作利益事。亦不能
滿菩提分法。而發起者。不與義利相應。不與
法相應。但爲下劣善根因者。菩薩於中寧捨
身命。亦不隨彼煩惱而行。何以故。彌勒。有
異菩薩得智力故。於諸煩惱現有攀縁。有異
菩薩無智力故。於諸煩惱増上執著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
説義。若諸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歳中。樂欲
離諸業障纒縛。自無損害而得解脱。是人當
於菩薩行中深生信解。於他過失不生分別。
志求如來眞實功徳。佛言。如是如是。彌勒。
是故當於諸菩薩等方便行中。深生信解。何
以故。慧行菩薩方便之行。難信解故。彌勒。
譬如須陀洹人示凡夫行。如是凡夫。與須陀
洹位各差別。凡夫愚人。以貪瞋癡之所纒故
墮諸惡道。而須陀洹於貪瞋癡善能了達。終
不墮落三惡道耳。彌勒。慧行菩薩亦復如是。
於貪瞋癡習氣未斷。彼亦別餘初業菩薩。何
以故。其心不爲煩惱所覆。不同初業諸菩薩
等。鈍行菩薩無有善巧。同諸凡夫不能出離。
彌勒。慧行菩薩一切重罪。以智慧力悉能摧
滅。亦不因彼墮於惡道。彌勒。譬如有人。於大
火聚投以薪木數數添之。如是添已。其焔
轉熾彌更増明無有盡滅。彌勒。慧行菩薩
亦復如是。以智慧火燒煩惱薪。數數添於煩
惱薪木。如是添已。智慧之火轉更増明無
有盡滅。彌勒。如是如是。慧行菩薩智慧之
力。善巧方便難可了知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一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二
  大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  詔譯
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之二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初業
菩薩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當捨何
法。當修何法。未生慧力能令出生已生慧力
能令増長。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初業菩
薩既出家已。欲令慧力而得増長。當於利養
知其過失。應須捨離。若好憒閙世俗言話。耽
著睡眠廣營衆務。樂諸戲論。如是過失皆應
遠離。是故應捨利養。修於少欲。捨諸憒閙
樂於寂靜。捨諸世話觀於實義。初夜後夜遠
離睡眠。觀察思惟隨行修習。捨於衆務及諸
戲論。修出世道慈念衆生。彌勒。初業菩薩
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是法應捨。是
法應修。何以故。彌勒。彼諸菩薩既出家已。
未得慧力而欲得者。不捨利養。不修少欲。未
生慧力當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増長。無有
是處。不捨憒閙。不住寂靜。未生慧力當令
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増長。亦無是處。不捨
世話。不觀實義。未生慧力當令出生。已生
慧力能令増長。無有是處。初夜後夜。耽著
睡眠曾不覺悟。繋念思惟不捨衆務。好諸戲
論。於出世道不能修行。於諸衆生不生慈念。
未生慧力當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増長。亦
無是處。彌勒。是故菩薩。未得慧力而欲得
者。應捨諸法。當須捨離。應修諸法。當須修
習。何以故。菩薩智慧從因縁生。若無因縁
終不能生。因縁和合爾乃得生。爾時彌勒菩
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爲利養中過。若觀
察時。能令菩薩樂於少欲不生熱惱。佛言彌
勒。初業菩薩當觀利養。生貪欲故。當觀利
養。壞失正念生瞋恚故。當觀利養。念其得失
生愚癡故。當觀利養。能生高下嫉妬心故當
觀利養。於親友家慳悋耽著生誑惑故。當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