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 (No. 0288_ 竺法護譯 ) in Vol. 00

[First] [Prev]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88[No.279(27)]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卷上
  一名普賢菩薩定意
 西晋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大感動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世尊。遊於摩竭境界法靜道場。
初始得佛。光煒明曜。宣眞諦藏。演如來慧。暢
三世要。布無罣礙道寶之定。佛時以此普
智無極㸌然正受。其定惔怕。忽無形像。亦無
中外。靜無見聞。所居正受。乃大曠蕩。汪洋無
極。難遇難聞。億世之遇。時逮此定。佛定無
量。無不昞徹。以悉通慧。得普智力。無限清
淨。斑讃如來。以無巣窟。陶現佛身。得大空
寂微妙之句。乃弘無極佛諸感動。等無所住。
而轉慧行。名稱普世光揚如來。應時之興。爲
現佛土。以其一相。了達無相。無相無行。亦復
無相。威炎亘然。照于十方。無上佛定。震曜
如斯。盡極諸土。同時現變。都世一切。莫不
雅奇
爾時會場。有一菩薩。名曰普賢。承佛聖旨。
而自念曰。今日如來。所現感變。從往古來。所
未聞覩。如是瑞應。必有殊特無盡之要。當
使他方諸大菩薩咸共受持。即如其像。而爲
正受。放大金光。照十方土。於光明中。散天
華香。而作天樂。其樂柔和。同一洪音。普賢菩
薩。告諸族姓子。釋迦文佛。今日當演未曾有
法。族姓子等。所欲者成。尋頃之時。菩薩大
士。如塵之數。普悉來會
是時世尊。以大正受。靡不貫焉覩於諸衆。
無不明盡生者終者。及其成滅。以所正受。悉
無不達。曠定普至。無窈不徹。察衆來會。純悉
菩薩。皆大童眞。爲摩訶薩。如十方土塵埃
之數。志悉高妙。獨歩殊特。悉在最署。封拜無
上法身無量。而皆具足。名流顯稱。普至十方。
各住要行。所住如佛。勢力無敵。猛喩師子。
得金剛志。慧無罣礙。智徳純厚。重過須彌。心
喩虚空。而不可量。攬總持慧。而自娯樂。曉
了諸法本無之界。盡得諸佛相好莊嚴。皆能
分身。十方現化。悉於極世。如佛感動。遊歩無
侶。威神獨尊。能於十方。大師子吼。以金剛
志。陷碎魔怨。伏之以慈。降順唯徳。却衆外
道。進退自由。道徳正想。祐濟一切。皆雷法
鼓。已擧法幡。震鳴法珂。列竪法幢。其所遊
居。莫不信解。爾時於是來會菩薩。各隨行立
字。其名曰剛意菩薩。過意菩薩。説意菩薩。
上意菩薩。施意菩薩。龍意菩薩。果意菩薩。調
意菩薩。力意菩薩。曠意菩薩。無限意菩薩。解
意菩薩。最意菩薩。天意菩薩。祠意菩薩。處意
菩薩。事意菩薩。尊意菩薩。法意菩薩。寂意菩
薩。徳意菩薩。一意菩薩。一相菩薩。善意菩
薩。幻意菩薩。大意菩薩。勢意菩薩。人意菩
薩。佛意菩薩。達意菩薩。長意菩薩。無思菩
薩。無邊菩薩。嚴志菩薩。無際菩薩。嚴本菩
薩。深界菩薩。普便菩薩。龍明菩薩。持曜菩
薩。佛土菩薩。心王菩薩。一行菩薩。昇通菩
薩。達慧菩薩。福行菩薩。法熾菩薩。明世菩
薩。持世菩薩。興安菩薩。最上菩薩。無上菩
薩。無比菩薩。無等菩薩。明光菩薩。光曜菩
薩。美光菩薩。一王菩薩。勢業菩薩。法雨菩
薩。持妙菩薩。普嚴菩薩。慧眼菩薩。法首菩
薩。慧雲菩薩。持地菩薩。法王菩薩。善建菩
薩。最願菩薩。行妙菩薩。慧藏菩薩。意王菩
薩。修内意菩薩。普智菩薩。持過地力菩薩。
土力勢菩薩。善月菩薩。大山頂首菩薩。寶
山頂菩薩。放光菩薩。上場王菩薩。無當勢場
菩薩。無勝威菩薩。大龍首菩薩。道首菩薩。
普調菩薩。無退進菩薩。持佛英輪菩薩。
惑菩薩。威行菩薩。無思意菩薩。無量意菩薩。
佛變菩薩。無盡藏菩薩。慧首菩薩。法耀菩薩。
慧茂藏菩薩。雨覺雨菩薩。邊現菩薩。無愚現
菩薩。剛通菩薩。慧剛菩薩。金剛耀菩薩。慧剛
意菩薩。普目菩薩。廣目菩薩。吉首菩薩。如
佛威菩薩。持佛金剛菩薩。嚴普智菩薩。慧莊
菩薩。普賢慧藏菩薩。如是等十方佛土。如虚
空等塵菩薩摩訶薩。一切悉與墮樓近菩薩。
丹本隨樓
延菩薩
宿共等行。修菩薩徳。徳皆具足
爾時等目菩薩。承佛威神。忽從坐起。偏袒右
肩。右膝著地。向佛叉手。白世尊曰。欲問如
來平等正覺。若當聽許乃敢自陳。佛告等目。
隨若所問。恣問如來。佛從汝意。當爲發遣。令
汝歡喜。於時等目。尋白佛言。云何世尊。菩
薩。爲以幾無思議之定。得應普賢菩薩之行。
而致與等勇世誓願。及其所修。莊嚴定行。於
定自在。而以娯樂。以其定力。感動諸定。唯願
如來解説議歸。於是世尊。告等目曰。善哉善
哉。等目菩薩。乃爲去來現在諸佛菩薩。廣其
道場。宣暢要議而質是問耳。若是等目。普賢
菩薩。今在此會。得無思議菩薩感動。爲修無
量菩薩之行。得無思議菩薩變化。已淨菩薩
難値之願。致無退還。菩薩生行。修諸無量。
廣徳淨行。等越無量。辯才無礙。以大悲於諸
無厭。以諸願於際無擾。咸當共請此彼。當
説諸定正受卓變之行。於時衆會。聞彼正士
所入名稱。皆與恭敬。普有瞻望。欲見普賢
菩薩而不覩之。不聞言音及坐處所。所以者
何。如來威神。普賢菩薩力之所致
爾時等目菩薩。前白佛言。普賢菩薩。今所遊
在佛告之曰。普賢菩薩。在斯會場吾膝左右。
遊居不動。時等目菩薩及與大衆。以其神力
悉觀察之。不知所在。重白佛言。吾等不覩普
賢菩薩及其坐處。世尊告曰。如是族姓子。汝
等不見普賢菩薩身及坐處。所以者何。其普
賢菩薩。處深行故。不可得以。其慧行住無礙。
得如師子強猛之故。得佛無上感變。寂無礙
際。住佛十力法界首藏。致佛威神。嚴無毀慧。
於三世等。諸佛法身。普賢菩薩。淨一心界時。
等目菩薩。於如來所。聞普賢菩薩徳行。修菩
薩十定。皆願見普賢菩薩。思僥推求。等目菩
薩。及一切衆。都不見普賢菩薩。時等目菩薩。
從定寤起。而白佛言。吾以十無數千三昧。
而正受。亦不見普賢菩薩身口意行及其處
所。亦復不覩所住遊行之地
佛告等目。如是如是。汝等不見普賢菩薩。所
以者何。已學菩薩行無盡地。又是等目。其
於明慧幻化字説。寧可分別慧幻色不。曰不
可。世尊。其幻化不可處別。況其普賢菩薩。身
口意行。見可入處。所以者何。以其深邃無思
議徳備之故。亦以無量敷演無盡故。解達金
剛之慧。取要言之。曉了無量諸法性界。於諸
刹土。而無所著。於一切身。解無體行。無所
入。無所有法等吾我神足境界。而無毀壞諸
住際者。而無著財。以神通解本無。諸族姓
子。欲見普賢菩薩者。彼無蔽礙。聞亦無礙。
禮敬無礙。心敬無礙。意念無礙。趣向無礙。覩
見無礙。修入無礙。求索無礙。普賢菩薩志願。
彼無縛礙。時等目菩薩。及諸菩薩衆。咸悕樂
欲見普賢菩薩。並共叉手向頂。作是言曰。自
歸諸佛。自歸普賢。三稱如是。於是世尊。告等
目曰。當察此菩薩大會。吾告勅汝。汝當請普
賢菩薩。都向諸方。以其明目。正在身中。以求
索普賢。以諸法本而定正受。解法無欲。當以
一心。向普賢菩薩。當解本無之際。身之吾我
使立諸土。當分別諸根。普使所至。永致普
賢。作是行者。乃見普賢。時等目菩薩及會
大衆。從世尊聞即以頭面爲禮。咸請普賢。其
請之頃。普賢菩薩。興爲感動。使其大衆咸
見普賢。於世尊足左右。坐大蓮華上。其此衆
會。一切菩薩。出現其身中。於諸國土。莫不
見者。其去來普土諸佛。展轉相見。諸佛之音。
暢三世慧
爾時等目及菩薩衆。見是變化。咸悦歡喜。率
禮普賢。爾時以佛威神亦普賢菩薩宿徳所
致。天雨衆華。紛紛而降。諸天瓔珞。箜篌樂
器。相和而鳴。天雨澤香。遍諸佛界於虚空中。
有天鸞音。諸三惡趣。一時休息。無量大脱
菩薩之衆。登時悉解普賢菩薩諸徳之行。爾
時等目。而白佛言。此普賢菩薩之徳。爲無有
量。不可限行。爲無稱限之行。爲無斷行。爲
無轉行。普流之行。爲無所不周至。爲無迴還
之行。分別諸法行明。無分別隨一切方便之
行。等過口行。世尊告曰。如是。等目。如爾之
言。普賢菩薩。以淨無數衆生。無極清淨。無
量功徳。興無數福。修無數相。徳備無限。行無
等倫。名流無外。無得之行。普益三世。有佛
名譽。普而流著。普賢菩薩。行績若斯
  等目菩薩説行定品第二
爾時佛告普賢菩薩。當爲發遣等目菩薩所
欲。并諸菩薩暢諸菩薩場。當説菩薩摩訶薩
十定方便。普賢菩薩本行功徳。咸修當行。何
等十。一曰。得初始大徳之明。菩薩摩訶薩
方便之善。二名悦向大定之行。得菩薩摩訶
薩方便之行。三名明度諸刹之清淨。四名修
内性之清淨。五名過去藏之清淨。六名照明
慧*藏。七名諸佛慧音清淨之聲徹諸佛土。八
名分別一切衆生身行法界而得自在。九名
得無著曠蕩之行。十名得致菩薩摩訶薩大
行方便。此爲菩薩摩訶薩十大定。此爲去來
現在諸佛所説。已説今説當説。其諸菩薩。
能行十定心。入是者。此名爲覺。此名爲正覺。
此謂如來爲持十力。此名爲導師。名爲大師。
名爲普智。名爲顯現。名無盡行。名無限行。名
最法導。其得是三昧。爲普現諸佛國。於諸國
土。遊樂自在。彼則督住衆生之界。爲達衆生
所入。爲致無疑之*藏。爲入法界要行。爲覺
明無量法界。爲達去來現在諸如來行。爲見
諸如來法。爲述解達諸言説利偶。爲得音聲
字句之行。爲具足菩薩清淨之行。爲得住菩
薩諸願之行。彼於三世。明一時行了一切無
二之行。能説諸佛法。以方便行。轉諸法輪。而
不迴還。悉覺去來現在諸佛之要行。以一佛
之覺寤。説諸佛之要。此則諸菩薩法要。彼覺
此慧。明了普智。無勝踰者。爲具足普賢之
行。爲明利菩薩諸定慧行。得諸總持。分別三
世。得覩去來現在諸佛。成立一切於普智之
慧。此則菩薩諸土清淨。此則得覩諸佛行處。
菩薩得是法要者。於菩薩法界。而有強力。以
此十定。暢無邊徳。徳如虚空。爲無限之邊
際。明照無量。爲世法王。普於衆生。得無量
慧。廣分十力。明暢閑居。修靜之心。普入於
寂靜之行。以大慈如師子。爲慧丈夫。爲顯法
炬。諸徳之名。而無斷盡。普世聲聞縁覺。而
無思議。通達法界。已住法積。曉種種説權方
便行。明達一切諸音聲説。得持無像。解像方
便。得淨所生。則淨佛種分別法等。則與慧等
曉解法施。入常方便暢有順實。普化慧道。明
淨内性。能普受衆行。興諸道場。慧寤覺道。
於菩薩處。而無限盡。普能示現諸大變化。明
普智行。覺*寤方便。此謂普賢之説。是爲菩
薩十定廣普之行分別之説。此謂菩薩之要

於是等目菩薩。從佛聞知。當應請其彼菩薩。
咸樂等目菩薩。所與告諸菩薩衆。是族姓子
等。有十正受。爲應菩薩無餘之法。何謂十。興
於佛法以順慧行。化度衆生順入慧行。明諸
國土了聲慧行。惟法界慧。受菩薩方便慧行。
入不退轉菩薩之慧。爲諸衆生觀法慧便。制
持心力方便之慧。廣入菩薩心行之慧。諸佛
普智法興願之慧。是族姓子。此謂菩薩摩訶
薩十無餘蕩盡之法
又族姓子。復有菩薩摩訶薩十法興無量心
慧。何謂十。謂爲明解衆生境界。度諸興起。自
了心起。謂過諸佛。興無數心。奉諸佛徳。興
心衆養。謂覩佛而有無量。目所見者。興無
量心。謂遇諸佛所入音聲。而受度之顯無數
心。謂諸佛之限。分別遇其方便之慧。是謂
賢聖興無數心。謂如來道入無著之力爲興
無數心。謂普智力。當行微妙。興致佛法。以善
分布興無量心曠蕩之行。謂佛境界。而無有
量普入之行。爲興無數明心之行。謂佛辯才。
内性所願。皆獲而致。求諸佛法興無數心。謂
如來會場。普而入現諸身處興無數心。是族
姓子。菩薩大士。興十無數心
又族姓子。菩薩大士。復有十徳入定意慧。何
謂爲十。一者在東正受。忽南起*寤。二者處
南正受。在東覺*寤。三者東北正受。西南而
*寤。四者西南正定。東北爲*寤。五者在南慧
定。忽北現*寤。六者於北現定。出南而覺。七
者西北入定。東南現*寤。八者東南而定。西
興*寤。九者居下正受。忽上方*寤。十者
上方正受。下方亘*寤。是族姓子。菩薩大士
入十定意分別之慧。又族姓子。菩薩大士。有
十大定方便之慧。何謂爲十。是族姓子。菩
薩大士。現三千大千之土在一蓮華之上。自
見己身。在其華上。結加趺坐。於三千大千。
而現其身。於三千大千。而現其明。於一一方。
而立其身。以一一之身。入三千大千之土。於
諸刹土。一一四天下。現億百千菩薩。於一一
菩薩行。現億億順度之化。於一一所化。復現
億億分別。具滿諸根。於一一分別諸根。而得
具滿億千菩薩。皆是不退轉法者。不爲一身。
亦不多身。亦不入正受。亦不覺*寤。譬如族
姓子。阿須輪王。其本身長七百由延。神力
現身。六十八百千由延。立于大海。出現半身
頭與須彌山爲齊。所現化身。六十八百千由
延。於其本體。不有毀減。如本王體。四大之身。
亦無疑惑。又於大體。想若他身。於本身者。
不想終沒。以所王身。憎然一常。以化爲樂。化
爲曠力。以尊能化。所現不疑。亦復無惑。彼阿
須倫。懷有貪婬瞋恚愚癡垢毒諸穢。興邪貢
高。處于大海。止有宮殿。由能興立化身如是。
況其菩薩。大士之等。曉了幻化諸法要者。明
解覩世。皆如夢耳。知諸佛興。明達普世。悉了
了之。亦如化矣。解諸音聲。皆如響耳。觀於
諸法。而順度之。又如法身。本之清淨。曉入諸
法。亦復如是。明了身心。曠無所有。解無數
身所入之處。皆發爲佛。行道清淨。其得住
于斯大定者。豈應有疑。況當惑哉。何得
耶。其行如是。致大定場。覩世現身。身入普
世。如彼水神。立于本位。因所受體。變化大
身。譬如族姓子。比丘觀身。内外不淨。亦觀
色識悉皆如之。精勤修行。菩薩大士。亦復
如是。以觀法身。而建顯行。其所入者。彼悉
覩世。亦見世法。於其世法。淨無所著。此則
菩薩。感動境界。由斯大士。得正定故。是族姓
子。菩薩大士。入于普世。世所不動也
  等目菩薩神變品第三
又族姓子。菩薩大士現三千大千土其數如
塵。一一塵土。入而現身。于一一身。現明普
照。於一一明。現衆色像。復一一相。現有宣
暢。一一宣暢。現化衆生。而於彼此。菩薩悉
知諸土所有。解土欲著。明土清淨。曉入諸
土。知土所處。了土住止。明曉諸土。知諸土
行。如其菩薩。入土如之。如其土菩薩入如
之。不以想土。而現所生。不以法本。有所毀

譬如族姓子。日欲出時。日光先照於七寶山。
其七寶山。繞須彌山者。明復次徹七山之間。
日炎轉㸌。山之金精。其明展轉。相晃昱昱。夫
日行照。從次悉明。日之宮殿。普遍明昺。又
日宮殿。弗有其限。亦無所礙。不念所照。亦無
所照。又其日光不著于山。亦不離山。其日明
者。不在虚空。不離虚空。如是族姓子。菩薩
大士。以此之明。人普等住於大定者。斯須一
時。一日一夜。半月一月。一歳百歳。及劫興
衰。有著無著。廣狹麁細。喜有佛世。及菩薩
衆。有遇佛時。一切所止。佛土清淨。諸所住
處。種種類行。普無數衆。生死無量。不可思
議。有去來見。無去來見。及種種寶。至無量
寶。種罪種罪復報。應清淨人彼國土處。普
念諸土。諸所有土。極于衆刹人是菩薩。盡悉
現之。都入了現。遊之教之。如是族姓子。菩
薩大士。以住此定。於諸土不想所止。於諸法
不離法本。亦不入土。亦無所想人彼菩薩。
不想刹外。不想有土。不想無土。不壞土想。亦
無所毀。又彼菩薩。於諸法。不一想。不非想。
亦不求法。亦不毀法。法界本無。皆悉了之
  等目菩薩幻事品第四
譬如族姓子。幻名帝父。帝界所行。其有善
學行此幻者。明曉術已。於四幻道。現此帝
*父大幻之事。普衆咸住。共觀視之。諸天都
聚。在于一處。現一日七日。半月一月。一歳百
歳。復現城墎。縣邑聚落。復現江湖淵海。河
流諸水。現雲興雨。作此大變。現嚴諸土。不以
所現與歳月諍毀。所現幻化。興天歡樂而於
幻體。亦無所損。諸天見之。亦無疑怪。是菩
薩大士之等。以此大定。而爲正受。於一刹土。
現無數土。有其諸大地水火風。如海寶山。
及須彌山。鐵圍山大鐵圍山。盡人境界。城
*墎縣邑。及諸聚落。像天宮殿。諸龍宮室。衆
神所處。香神所居。水神所遊。癭神所之。伎
神所樂。恬神所安。又像極世諸所宮殿。及欲
色界。至無色界。又小千土中千土。三千大千
土。有罪無福。一切衆類。轉身生死。明達盡
之。於彼等念。入以明慧。審見無見。於諸刹
土。不有疲勞。棄此刹勞。不有斯勞。棄諸土
行。無土無行。所以者何。伏入法故。又彼菩
薩。於諸法入無著法。於諸法界。不想有念。
空無所行。於諸刹土。不想空行。於諸受身。亦
無壽行。因縁諸法。如審諦見。亦無命行。於諸
起滅。化轉以法。於化無化。菩薩以法。具願入
故。菩薩行寂諸法靜故。菩薩行化不想化故。
普度衆生等如來法之清淨故。菩薩法界。行
無思議法無取故。菩薩行悲。普悉善權化衆
生故。菩薩如是。處于一刹。明無數刹所住行
處。了無數類衆生身行。現于無數菩薩修立。
念于無數佛之興顯。受諸如來平等正覺。法
要之説。於彼自修菩薩行。於此寂沒。而彼等
現。於彼寂沒。忽此等現。行不毀吾。入于法界。
明入寂靜。憶念于慧。以益於冥。如彼幻師住
于此地。而現幻化。不以現幻。有損於地所現
幻事。依因於地。幻不念晝夜。不壞時節。菩薩
如是。以無刹界而入于土。以無國土明了於
國。又以國土而曉無國。以無色處現住于色。
不以一而毀於二。亦不以二而毀於一。譬如
幻名解普土法。入于法幻。明入慧幻。已入
*慧幻。曉入行幻。已入行幻。而興*慧幻。而以
*慧幻。了別諸行。如彼幻士。不於地外。而現
其幻。亦不在衆觀人之外。菩薩如是不以虚
空入諸國土。不以土外而入虚空。所以者何。
土入虚空而無毀故。能入國土則入虚空。是
彼菩薩。普嚴莊校。以土境界。入文諸行。等
見無見。致以無懷。修明解了。行而觀之。一
彈指頃。遍無數土。悉了諸所。生於劫過。劫所
可行者。以一時間。於無量劫。復過是數。過
所興積。不有惟想此之過劫。一彈指頃。廣所
現作。不以意念。樂*慧幻故。是菩薩學明度
無極。以過*慧幻。達入世幻。明越法幻。與世
幻無諍。普遍慧行。幻極三世。而過無數。幻
過通慧。入于心幻。過億無限。過諸佛幻。普
度無極。菩薩如是。解入諸土。都土都悉曉
了。永無所著。都亦無念。如彼幻士因帝
幻。普現諸幻。不處于幻。亦無所惑。菩薩如
是。得入諸法度無極者。不念入法。入法不惑。
是菩薩名廣普大定
  等目菩薩經菩薩樂定品第五
又復諸族姓子。等目菩薩摩訶薩。東方去
此。過無數佛刹。於彼有土。名最上度無極。於
彼有定正受。號無上度無極。如其所過本土。
乃得最上之土。其土或有土而正受。或早時。
或中時。或復晡時。或西時。或晩時。或念之
頃。或斯須之頃。或時節之頃。或五夜間。或
十五日間。或一月間。或復一歳間。或百歳間
或千歳間。或千萬歳時。或億萬歳時。或億
百千萬歳時。或億那術百千萬歳時。或一劫
時。或百劫時。或千劫時。或百千劫。或億千
那術劫時。或無數劫時。或無量劫時。或無邊
幅劫。或復無限劫。或無盡劫時。或無思議劫
時。或無限如虚空劫時。或有無限念劫時。或
有無限量而過量劫時。而彼菩薩。不以法之
時故有住而有欲想。亦不以時節之住而有
欲想。又彼菩薩。不以種種之時而起疲勞想。
亦不於中而起想。亦無二行。亦無吾作。亦不
有念。亦不無念。亦無想念。亦不念坐定。亦
不有起想。以一切諸法無限量故。譬如日天
子。與諸天而有所照道。日者行之。諸天亦
無行止。日亦不夜出。亦不念晝。日日已沒。乃
知耳。亦非彼天所知也。亦不壞敗於夜。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以通此定。於無數國土。而定
正受。亦無時節之念。亦無其念想。是謂族姓
子。菩薩摩訶薩。所名土最上度無極之定。爲
無上無比權慧之行也
  ◎等目菩薩大權慧定品第六
又族姓子。菩薩摩訶薩。於一切衆生之身佛
身。而等解之。彼以此。多觀如來。於無數國
土。如塵數。於諸如來一切。而供養。一切衆
花。一切極世衆寶。以供養。一切衆寶供養。散
其上。一切衆飾供養。種種經行之處供養。以
央數一切摩尼寶。起塔精舍。而供養所可
供養。過天之所作所爲供養。皆佛之威神。一
切佛土清淨。種種供養。皆佛所念佐接。而以
此供養佛。亦以供養諸佛禮足。彼諸如來。以
盡身之化。而&T015548;以其恭肅。而問諸佛法。願
説諸佛平等法。敷演諸佛大法。入諸佛要行。
行於大悲。入於無限順行等力。思諸佛入諸
衆生要。明入本積。亦不知佛之興。亦不覺諸
如來滅。譬心之興念。亦不知所由起。亦不知
其所歸。菩薩亦不覺如來起。亦不覺如來滅
譬如於晝日時。野馬之河。亦不由陰有。亦
不出於彼泉。亦不處於地。亦不從東嵎來。
亦不有。亦不無。亦不善。亦不不善。亦不清。
亦不濁。亦不可飮。亦不可汚。亦不有。亦不
無。亦不味。亦不可味。有形如水之像。縁此
而興念。如野馬之河。便有河想之念。此去
想念。而遠於近。而無所毀。野馬之河。亦不
可處。菩薩亦如是。於諸如來不興。亦不識
如來興。亦不識如來滅。以相想諸佛有耳。以
無相而無想。是諸族姓子。諸菩薩大士。名曰
清淨之定。以此定正受。而覺寤。而不失其定。
譬如明了人寢寐。於夢中所行。知皆無因縁。
以皆識知之。菩薩大士。亦如是見諸佛而
忘其識。持諸佛法。知諸如來衆坐之場。勝致
諸佛土清淨。解了誼理。明了分別諸法之
要。廣顯諸法之因縁。顯益佛種行淨諸佛威
神。廣演諸佛辯才。是族姓子。諸菩薩大士大
定之權慧也
  等目菩薩無量如品第七
又族姓子。菩薩大士行。念過去諸佛如來。興
度無極。至劫過劫。過諸土盡無極。明知諸土
盡劫過劫。當明知諸佛之興。盡劫過劫。明了
諸佛。興敷説經。度無極法。從劫過劫。説法度
無極。明知意行度無極。明諸情度無極。於情
度無極。知行種種。乃明了種種如來壽命。彼
此皆知。於諸壽命。過歳億那術。彼此皆知。
彼以此慧而行。知無量如來賢行。本無無量
賢。明知過去諸土。本無無量。明知過去諸劫。
本無無量。如過去明知如法本無無量如。知
過去心本無無量如。知過去脱本無無量如。
知過去衆生行本無無量如。知過去所説本無
無量如。知過去起本無無量如。以其定正受。
名曰過莊嚴藏。以發一心。能過百千劫本無
無量。以其心。過億百千那術劫。復過無數劫。
復無思議劫。復過無稱限劫。復無邊劫。復無
量劫。復過阿僧祇劫。復過不可思議劫。復過
無望劫無望。復過無望劫。其因縁。而無有滅。
過去無所因定正受。而立其十法。爲彼定。
復有悟。亦立其十法。於諸如來。得入不思議。
亦清淨而起。亦無住修立。得之督致之。受滿
奉持求平等入三場。何謂十。一者解了本癡
之行。二者辯解無盡法。三者分別無毀無諍。
四者分別無住。五者辯才無動。六者已所説
而至誠。七者爲一切依住。八者悦向三界。九
者爲諸徳本之上。十者於諸法而無輕慢。此
族姓子。是爲十無限定之行。其是十定而悟。
譬如族姓子。身在胞胎。當應生者。神識已入。
其此時間。菩薩亦如是從定悟。以此十。而流
注於法。其時得是族姓子。菩薩大士。得過去
清淨也◎
等目菩薩經卷上



佛説等目菩薩經卷中
 西晋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權慧清淨品第八
又復族姓子。菩薩大士。以一一國淨故。便入
一一土。乃已修一一土。而現於一一土。順持
一一土。則住一一佛國土。便明一一佛國土
已。曉了一一土。便遊轉一一土。則了知一一
土清淨。於彼諸土。於諸當來。爲人之上。於諸
土。在諸劫數。而有所説。於諸劫。明了諸像。
於諸劫而悉分別之。於諸劫。而順導之。於諸
劫。而念平等。於諸劫。莫不興發。於諸劫。而
行無量。於諸劫。香有普美。於諸劫。而有傷
愍。於諸劫。無有過去諸佛世尊。當來所説。或
無所説。有所授決。無所授決。衆異名號。無數
名號。無量名號。無限名號。無邊名號。阿僧
祇名號。無思議名號。無際名號。無望名號。其
當興起。愍度衆生。現爲法王。修行爲導故。而
當普説三十七品。廣嘆諸功徳行。當廣演説
明顯之行。又當清淨其意。性行修立。當成衆
徳之行。當廣宣布。要上之行。又當建立普智
之議。亦當過度諸如來行。亦當修成具足諸
願。又亦行過具足之慧。曉了明盡成徳之善。
又過於最上莊嚴。明曉之行。立上眷屬。亦復
曉了。具足於法。又復修曉罪福之應。又復修
觀成相具足。曉了解知具足之善。曉了解達
平等之徳。亦曉了諸佛世尊意。亦知其種姓。
解其權行。亦知方便。知其變化及所趣向。亦
知成佛。知度人物。知度無數衆生。知諸如來
般泥洹。知諸佛時節。而其發心頃。明了劫事。
復過百劫千劫。百千劫億劫。又過閻浮提如
塵數劫。復過四天下如塵數劫。過千天下如
劫。過大千如塵數劫。過三千大千刹
土如塵數劫。過如諸佛國塵數之劫。復過如
千佛國如塵數劫。復過如百千佛國塵數之
劫。復過億那術佛國如塵數之劫。復過無數
佛國如塵數之劫。復過不可計劫。復過無量
如塵數之劫。復過無邊際如塵數之劫。復過
無稱限塵數之劫。復過阿僧祇塵數之劫。復
過無思議塵數之劫。復過無我限塵數之劫。
復過無限樂塵數之劫。復過樂無樂塵數之
劫。菩薩以住慧明藏三昧。受持一一國土之説。
如是亦入一一國土種姓。如一一國土。於無
限樂塵數之國。亦爾。明知當來無限國土。菩
薩以慧定。而普入意所向念。有十依住處。何
謂十。一者謂思樂佛土。如塵數如來所建立。
其菩薩。爲佛威神所立。二者菩薩爲法所住
立。於世明達十總持。已得十總持。究竟無盡
辯才。三者菩薩依行。爲行所立。究竟最願。
而行具足。四者菩薩依徳力而得立。而無能
過勝者。五者菩薩依慧而立。於佛法行無礙
故。六者菩薩依大悲立。轉於法輪。以無迴還
故。七者依彼衆行而立。於衆文字諸法之行。
善修立故。八者菩薩依諸所生最上法立。開
甘露門。閉諸惡之門故。九者菩薩依慧力立。
行菩薩行。而無斷故。十者其菩薩依等力立。
具足於施力。度無數衆。使行清淨菩薩所依
無數力故。明了無限數劫。菩薩得依法力。以
諸法本清淨故。諸所生無數故。此謂菩薩摩
訶薩第六最大慧定之行
其菩薩住是得致曉了無限數劫行。明了分
別無限數劫權便之行。曉了無限數衆生所
行權行之相。於無限數罪福之行。分別已達。
而得權行。復於無限數所行精進。現入衆生
於行無行之權。便於行無行。於善惡有無限
數之權行。於行無行諸法。解達權行。於行無
行。於諸時佛興。如其像。如其説。如其起盡諸
佛行解了諸佛種姓權行。於行無行。解
無量慧門。迴轉權行。於行無行。普智感動。
無數變化。如時示現之權行。譬如族姓子。日
天出時。有目之人。展轉見諸郡國縣邑聚落。
亦知高下山川嶮峪。知諸樹木種稷。知諸好
醜。亦知淨不淨。世之所有。亦知之。明目解
達。有了意當觀。族姓子。日光之無異。而其明
照。現有目者。因其光普見衆色。如是族姓
子。其菩薩已達無異之定。明了一切有行
無行。億百千那術。知其種稷。明之識之。以其
明了。以十無惑。充滿十方一切衆生。何謂十。
一者現於衆生。不惑徳本。二者無惑化度於
衆生。三者無惑處度衆生。四者無惑於衆生
所興行如應如言。究竟諸議。五者所行無惑。
於諸國土而清淨。六者諸所入無惑。於諸佛
土。所行無行。於行無行。決衆生狐疑。七者無
惑所誓願。如所請衆生。濟度於行而具足諸
願。八者無惑權行之法無限礙清淨慧門。九
者無惑法説。能普法雨。罔制諸情。於行無行。
於普智行。使立佛道。十者無惑慧之重任。無
限清淨慧門之行。無惑出現無冥。而明照普
世菩薩已住十無惑行法已。住是定。其菩薩。
尋從定起。爲諸天帝所禮爲諸龍帝所敬。而
雨美香。爲諸神帝所見禮。奉爲諸諒帝所見
宗敬。爲諸鳳凰帝神所見歸向。爲諸梵帝稽
請。爲諸樂神帝所見嘆美。爲恬神帝所見讃
嘆。爲諸香神帝所見追尋。爲諸人帝所見供
養。是族姓子。諸菩薩。以慧明藏定。名爲第
六興顯大慧方便行也
  等目菩薩興顯品第九
又復族姓子。菩薩大士有定。名諸佛明顯國
土清淨。云何族姓子。諸菩薩諸佛明顯國土
清淨定而正受乎。於是菩薩。入於東方世界。
從一國土。至一國土。於西南北方及四隅上
下方。亦從一國土至一國土。於彼諸土。普現
興佛事。於諸如來前。現佛感動。現佛娯樂。現
佛顯尊現佛境界。現佛自在。現佛師子吼。現
佛諸行。現佛莊嚴。現佛神足。現諸佛衆會。現
衆會清淨。現衆平等。現衆如一。現衆衆大。
現衆所依。現衆止處。現衆教化。現衆如應。現
衆雄大。現閻浮提衆等會。四域。亦如是。千
國土亦如是。於二千國土亦如是。於三千大
千國土亦如是。具於億那術百千國土。具現
衆會之場。於無央數國土。現具衆會之場。如
百千佛土塵數之國。現衆會場。擧要言之。乃
至無數無量佛土塵數諸國。普現衆會之場。
於彼衆會之場。現諸佛種種所見。現諸佛種
種身相。現諸佛種種之時。現諸佛種種之處。
現諸佛種種變化。現諸佛種種之感動。現諸
佛種種莊嚴。現諸佛種種威儀。現諸佛種種
色像。現諸佛種種事。菩薩於彼。在在衆會。自
見而普同現。亦自見於彼。而普説經。亦自
見普持諸法。亦自知有諸法之權。亦自知解
諸義理。亦自知解達虚空。亦自知明了法身。
亦自知而無恐怯。亦自知不處於有常。亦自
知不處有想念。亦自知而無勞想。亦自知曉
了諸慧。亦自知曉諸義。亦自知念諸行地。亦
自知等念偶義。亦自知復無所念。亦自知
念諸佛。亦自知等念諸力。亦自知等念諸情。
亦自知等念空行。亦自知等了閑靜。以知如
是。不念于土。不念有人。亦不念佛義。亦不造
法。亦不壞身。亦不壞身行。亦不意念。亦不
入心行。亦不念壽命。亦不念我人處所。譬如
以法知法。亦不興有無菩薩行。亦無念。亦不
念遊諸土。彼能現佛無數色像。具滿諸行。能
行等清淨。得致其處。能具暢現佛之色相。
亦現佛所有光明。所現平等。而過清淨。以
升致之。而暢現之。能具現如佛像色。具現
如佛光明。亦現如佛意像。亦現佛身無極相
好。亦現佛最威神之明。亦現佛最身相之好。
亦現佛身金剛之色。亦現佛身清淨色像。亦
現佛身無量色像。亦現佛身大清摩尼寶色
像。亦現如來身如七刃。亦現如來身如八
刃。亦現如來身如九刃。亦現如來身如十刃。
亦現如來身如二十刃。亦現如來身如三十
刃。亦現如來身如四十刃。亦現如來身如五
十刃。亦現如來身如六十刃。亦現如來身如
七十刃。亦現如來身如八十刃。亦現如來身
如九十刃。亦現如來身如百刃。亦現如來身
如十里。亦現如來身如半喩旬。亦現如來身
如一*喩旬。亦現如來身如十*喩旬。亦現如
來身如百*喩旬。亦現如來身如千*喩旬。亦
現如來身如一閻浮利。亦現如來身如四天
下。亦現如來身如千天下。亦現如來身如三
千大千天下。或復現如來身如百佛刹。或復
現如來身如千佛刹。或復現如來身如百千
佛刹。或復現如來身如億那術佛刹。或復現
如來身如無量佛刹。或復現如來身如無限
佛刹。或復現如來身如阿僧祇佛刹。或復現
如來身如無邊佛刹。或復現如來身如無際
佛刹。或復現如來身如無思議佛刹。或復現
如來身如無稱佛刹。或復現如來身如過
思佛刹。或復現如來身如無處所佛刹。或復
現如來身如無可思議佛刹。或復現如來身
如無望過望佛刹。如是菩薩。現彼如來身。如
此無數色。無數相。現美無數。現無數光。無數
網。明現無數法本無。現無數法。本無吾我。現
諸法本慧。所從起。現無盡之身。現無行之清
淨。如是菩薩。現彼諸如來。於諸如來身。亦無
増亦無減
譬如虚空。而無疲厭亦無大小。於無數土。諸
土窈冥處。不以冥大。其如來身。亦如是。以
其弘大。示無小大。譬如月像。照於閻浮提。
亦無大小。其月像住明無往來。其菩薩。亦
如是。得致現如佛住是定。亦不妄壞。如來
色像。所現諸佛。亦如夢耳。於此無所見。而有
見。而現諸佛如來音聲。所現諸佛如來音聲。
於法空。無所有耳。而皆受法。宣傳此。悉在無
惑之法。譬如衆生。死所歸向。而心由走。菩
薩亦如是。於是三昧而住。莊嚴諸土。以佛慧
度脱。而清淨。菩薩以十速疾而應普等。何謂
十。疾滿具足諸願行故。疾明諸土照以佛法。
疾度衆生法輪權慧故。疾淨諸土隨一切行
應故。疾成於慧十力等故。疾成平等以諸如
來故。疾欲降魔以大慈力故。疾欲悦衆生當
斷狐疑故。疾現感動隨應所度故。疾向法門
種種音聲。淨諸土故
菩薩有十印。以諸法而印彼菩薩。何謂十。
彼菩薩。與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而行一徳
本。彼菩薩合爲一身。以法身無踰者。彼菩薩
以一行。如來無二故。彼菩薩爲無數場。從無
二生故。彼菩薩爲無限行。與法身等故。彼菩
薩爲無罣礙。於世得十力故。彼菩薩行空淨
法。無二行故。彼菩薩無漏。爲世極度故。彼
菩薩意無内。普智權慧故。彼菩薩爲有護。以
諸佛故。是族姓子。菩薩大士。有大慧定。名曰
諸佛音聲普照國土。彼菩薩。行此定正受。無
能爲師者。入諸佛法。爲無疑惑故。爲極世慧
丈夫。爲清淨故。心本淨明。爲最尊大故。爲極
世唱導以自敬重故。興最猛健立。當來諸佛。
普智本種故。修慧成信。言無二故。過去慧無
罣礙。成法藏故。以諸佛法。爲興法雨。如應衆
生行故
譬如族姓子。釋提桓因。摩尼釋天王所處最
尊。其摩尼威明天帝釋。以此爲威神。其有得
此摩尼寶。威尊最大釋天王。以十事。於忉利。
而致尊。何謂十。以天最色。而喩於諸天子。
以天最像。以天相現。天最眷屬。以天極欲。以
天最樂。以天服信。以天最自在。以天上意。以
天大智慧其摩尼寶徳。這得之者。而致天之
上尊。菩薩亦如是。*這得定正受。便得廣大
無極十慧。何謂十。謂於佛刹得無罣礙慧。謂
於諸衆生本得起慧行。謂依三世得如應慧。
謂於諸佛身得所依慧。謂諸佛法而得慧行。
謂一切法而得一法慧行。謂一切極世得入
法身慧。謂一切法本得平等慧行。謂一切自
在得所依慧。謂一切法得致悦慧方。得此定。
以諸佛音聲。於世界而清淨
菩薩復有十事。而得身威清淨。何謂十。謂以
無得之得。無限之行。不處於土。謂以無望之
望。以種色像於諸國土。而住清淨。謂以無
悕之悕。而放光場。爲住度衆生。謂以無想之
想。而住其身。以行興諸佛。謂以無求之求。而
雨無數華香。以供養諸佛。謂以無念之念。而
設種種音樂之供養諸佛。以度衆生。謂以無
著之著。清淨衆事。衆飾無數以供養諸佛應
如所度。而度衆生。謂以無行之行。而現種種
色相。得身清淨。現以無惑。使衆生知之。謂以
無所有之有。而放種種清妙音聲。使衆明知
種種異語。菩薩亦如是。得是十分清淨。彼菩
薩亦具滿處。何謂十處衆生導見佛事。謂住
衆生得信向諸佛。謂安衆生以佛法音聲。謂
度衆生得生於有佛土。謂安濟衆生使信諸
佛。謂導利衆生聞諸佛法音。謂度濟衆生現
佛感動。謂寧衆生念如其行應。而具滿一
心。謂安順衆生莊嚴諸佛。謂利安衆生以發
菩薩心故。謂永安衆生具滿佛慧故。以此族
姓子。彼菩薩。以此十事。具安利衆生
其菩薩。如是以滿十度。安衆生已。普爲衆生
行佛十事。何謂十。一者謂彼菩薩。以音聲爲
衆。而作佛事。以度諸會故。二者謂見彼菩薩。
而興佛事。以順導衆生故。三者謂彼菩薩。方
動之頃。行佛事。用心清淨故。四者謂彼菩薩。
振動諸土。而行佛事。齊轉三惡道故。五者
謂彼菩薩。方所現生。而行佛事。正悦衆生意
故。六者謂彼菩薩。諸所行宜。而作佛事。導
利衆生。使意無惑故。七者謂彼菩薩。方昇
光明。而行佛事。秉持度無數衆生故。八者謂
彼菩薩。現修衆徳。而行佛事。勸立衆生無數
諸徳故。九者謂彼菩薩。至成平等覺。而行佛
事。使諸衆生。解一切法如幻故。十者謂彼菩
薩。轉其法輪。而行佛事。爲普世説法。興賢
聖寶久住故。是族姓子。彼菩薩大士。行佛
十事。以度無數人。濟無數衆生。成滿無量願。
安立一切衆意行。永立佛事也
  ◎等目菩薩經外身現化品第十
又復族姓子。菩薩大士。有定正受。名身無毀。
使其菩薩。得住此意。而身無毀。得滿十無望。
何謂十。一者謂於諸土。而無望。二者普於諸
方。而無望。三者於諸想念。而無望。四者於諸
衆生而無望。五者於諸法。而無望。六者於諸
菩薩行。亦無望。七者於諸菩薩所願。亦無望。
八者於諸定。而無望。九者於諸像。而無望。十
者於諸行地。而亦無望。是爲十。菩薩得致十
無望。便得住一切身無毀行之定。云何菩薩。
得致衆生身無毀定。是族姓子。菩薩於内身
而正受於外身而覺悟。於外身而正受於内
身而覺悟。以一身而正受以多身而覺悟。以
多身而正受以一身而覺悟。以人身而正受
以鬼神身而覺悟。以鬼神身而正受以龍身
而覺悟。以龍身而正受以質諒神身而覺悟。
以質諒神身而正受以天身而覺悟。或以天
身而正受以梵身而覺悟。或以梵身而正受
於欲界而覺悟。或於欲界而正受於色界而
覺悟。或於色界而正受於無色界而覺悟。或
於無色界而正受現於地獄而覺悟。或於地
獄而正受現於餓鬼而覺悟。或於餓鬼而正
受現畜生而覺悟。或於靜而正受於衆普而
覺悟。或於千身而正受於無身而覺悟。或於
有身而正受於無數身而覺悟。或於無數億
那術身而正受現於空身而覺悟。或於閻浮
利而正受於瞿耶匿而覺悟。或於瞿耶匿而
正受於欝單越而覺悟。或於欝單越而正受
於弗于逮而覺悟。或於弗于逮而正受於三
天下而覺悟。或於三天下而正受普於四天
下而覺悟。或於四天下而正受普於三處衆
生而覺悟。普於海之境界而正受亦盡於海
之境界。與衆生而覺悟。或於須彌山上而正
受亦復於山下而覺悟。或於須彌山下而正
受亦復於山上而覺悟。或於七寶山間而正
受亦復於山上而覺悟。或於種種類而正受
亦復於種種雜類而覺悟。或於清淨種種華
香衆寶莊嚴之間而正受亦復現於清淨種種
香華衆寶之間而覺悟。盡於四天下之境界。
與諸衆生。隨其心意而正受復現於四天下
之境界。與諸衆生隨其心意而覺悟。於千國
土。盡其境界而正受亦復現於千國土而覺
悟。於三千大千國土盡其境界而正受亦復
現於三千大千國土而覺悟。於億那術百千
刹土中而正受亦復現於億那術百千刹土而
覺悟。於無數刹土而正受亦復現於無數刹
土而覺悟。於阿僧祇刹土而正受亦復現於
阿僧祇刹土而覺悟。於無量之量無限之佛
刹土而正受。取要言之。如是等刹土普於其
中。而現覺悟。從一天下如塵數。至四天下。復
千天下。復至三千大千天下。復至億那術刹
土。復至阿僧祇刹土。乃至無限無數。復過無
限無數之刹土。如是之數。普於其中而正受。
亦於其中而覺悟。於一塵中而正受復現於如
此上刹土塵中而覺悟。從如此上刹土塵而
正受。復現一塵而覺悟。於一聲聞中而正受。
復現無數聲聞而覺悟。於一辟支佛中而正
受。復現無數辟支佛而覺悟。於己身中而正
受。復現於無數佛身中而覺悟。於無數佛身
中而正受。復現於己身中而覺悟。於一心念
之頃而正受。現於億劫而覺悟。於億劫之中
而正受。現如心起念頃而覺悟。或時覺悟或
時正受。或同時正受而覺悟。或於本積而正
受。現於末*積而覺悟。或於末*積而正受。現
於本*積而覺悟。或於現*積而正受。復於現
*積而覺悟。於本*積而正受。於三世而覺悟。
於時*積而覺悟。於時*積而正受。於三世而
正受。於本無而覺悟。或於本無見正受。復於
本無而忽覺。譬如族姓子。有人爲鬼神所見
嬈時。已爲鬼神所得。自在取參動。亦不得自
在。唯從其鬼神耳。便爲隨之於他身也。己身
不復得自在。菩薩亦如是。以得是定。或内正
受。外而覺悟。於外正受。内而覺悟。譬如死
人。其尸爲他神所役。而其事爲他所追逐。其
所迴轉皆化耳。其役之者。是他神力。如是族
姓子。以得此定。而是菩薩。而興正受。以分
別而正受。復以分別而悟。以平等分別而正
受。以平等分別而悟。譬如心自在。魔變化自
由。或化爲一。或復爲多。或化爲多。或復爲
一。不以一身而終亡而現其多。亦不以多身
而終亡而化現一身。於時其一身。亦不有一
身。不以知一而現多。不以現多而知一。若一
若多。從一而興耳。菩薩亦如是。於一身而
正受。多身而覺悟。或多身而正受。以一身而
覺悟。譬如一類之地。地而一味。於其一地。
而諸聚落縣邑。所種各異。味味不同。地亦不
想。是味亦無種種識。菩薩亦如是。得此定意。
以一而正受。而多覺悟。於多正受。而一覺悟。
是族姓子。菩薩大士。名曰分別一切諸身第
八菩薩之定。其菩薩。得所住宅處。致十名譽
法名譽常流。何謂十。一者爲如來所稱嘆。二
者得如來平等威。三者謂爲佛明曉諸法。而
無罣礙。四者謂爲最尊用。諸極世所供養故。
五者謂爲普知用。明曉一切諸法故。六者謂
爲導師用。一切極世。所依憑故。七者謂爲唱
導用。曉了明入諸法故。八者謂無上師。衆生
法本。普智無故。九者謂爲興明用順慧一切
極世施大明故。十者謂爲十力。得致最吉。諸
所作行故。分別諸法。以其慧達念。具足無著
之行。謂爲普現於正法輪。得自在。以此十名
譽之法。菩薩以此。有最名聞。菩薩復有十
明顯。而甚威曜。何謂十。一者謂諸佛而等其
明。二者謂於其極世。以法本明説興造慧曜。
顯振諸法。三者於諸衆生。以明照曜。種種明
説。四者以無數明。進導以法場之明。五者
以法界之明。興顯振説。六者以感動諸法。而
不壞其明。七者諸法無欲等。以其無所作。而
不壞明故。八者衆生無欲等。念世一切感動
無罣礙故。九者諸佛所立而無斷絶。善明照
故。十者諸佛之境界。而度無極。諸法本無。明
極世一切無所壞故。菩薩以此十明。而得
光曜也。菩薩復有十事。於無所著句説覺而
明了。何謂十。一者善修調柔於身行。二者無
麁口行。三者柔軟心性。四者處無所住。五者
謂情無作。六者謂行無所作。七者於法無
所毀。八者慧無所起。九者於法無覺。十者順
彼以慧。是謂菩薩大士降魔之定。以衆行伏
之。以一爲多。正受而悟。無行行。而於行而
行。於己尊大。與佛等大。以小而廣泰。以曠
蕩而狹小。所趣亦無所至。所至亦無所趣。以
無身爲身。於有身而無身。以覺悟而正受。
以正受而覺悟。於見無見。於無見而有見。是
謂十也。復有十事。而爲變化。何謂十。一者
謂。一切變化境界。是皆定意。譬如大神呪言
行之通告。現種種諸色。明建無過者。所現
喩絶於呪之言。而隨足於幻。而猛建慧了
時節。於幻名顯。行學知術。慧而通達。菩薩
亦如是。以平等正受。現以無等而覺悟。以無
等而正受。以平等而覺悟。譬如天與阿須倫
共鬪。天而得勝。阿須倫而不如。質諒帝以七
百*喩旬之身。與四種之兵。而自圍繞。阿須
倫乃更自化身。爲百千*喩旬。忉利諸天皆共
見之。其衆嚴整。又阿須倫。學玄明了。菩薩
大士。亦如是。悉明於慧幻行。而慧無盡。彼菩
薩者。乃爲菩薩耳。彼慧幻菩薩。以無毀斷而
正受。於毀而悟。譬如有大呪。名曰妖惑。以此
呪言。取諸種物。散種於地。便隨得莖枝葉華
果實而食之。菩薩亦如是。得致專一之定。能
現種種而覺悟。譬如男女之會同久久。畢致
懷妊。以成就胞胎。而滿十月。便生完具。菩薩
亦如是。長養普智之胞胎。具足成滿諸願。以
廣大内性。得致慧明。而處無毀定。普悟於諸
趣。在諸趣而正受。於無毀定而覺悟。譬如龍
宮殿。依因於地。亦現於虚空。亦不動虚空。亦
不驚諸龍。虚空亦有乾陀羅。亦有諸龍。其虚
空。而無増減。或欲晴蔭。於虚空而無動。而其
宮殿。續依於地。或依虚空。菩薩亦如是。以得
是如幻定。於有相而正受。於無相而覺悟。於
無相而正受。於無相而覺悟。譬如梵天之宮。
號持世清淨藏。*最上梵所處之宮。或現千天
下。或現十千天下。或現百千天下。或現三千
大千天下。或現於天龍神。乾陀羅。阿須倫。
迦留羅。眞陀羅。摩休勒。諸人。鬼神宮。及世
人間。或現須彌。及七寶山間。鐵圍山寶黒
山雪山。及四天下。郡國縣邑聚落。君王人間。
梵所之至。無所不遍。譬如明鏡。見其面像。菩
薩如是。處於此定。於諸一切慧。無不明徹也。
靡所不入而悉平等。一切普往。慧照明徹。彼
菩薩亦如是。以此分別一切身定國土自在之
明。悉見佛種而化一切諸種。而過法種。具滿
解脱行種。亦以定種。而感動起悟之種。而普
現以得慧種。以住智種菩薩於十感動。而致
度無極。何謂十。一者謂成佛感動。若如虚空。
二者盡於法際。三者以菩薩感動。至於無毀。
於毀自在。而度無極。四者菩薩之行。大願感
動。五者行入如來行。佛事度無極。六者於諸
土感動。現一切種種閑居之行。七者動搖一
切諸土。依於明顯。八者感動一切衆生。以無
思議行。悉了玄事。感動以慧。九者感動分別
諸定。十者以金剛定。以*玄化正受。覺悟以
慧。菩薩以此十定之行。具滿諸種也
又復族姓子。菩薩能化爲佛。能住如佛。能化
法輪。建立應化。普現如來之光明。度志大乘。
於彼而降化。於心尊大。神足感動。而度無極。
於菩薩中。而尊大。明了菩薩無著慧定。以無
得之得。億百千以諸法門感動。而轉法輪。菩
薩無罣礙。明知一切行。皆知無想念。以
其明慧。一時悉能曉了。現感動三世。亦無罣
礙。以此十事。而大感動。諸佛菩薩所行。而
致度無極。是族姓子。菩薩大士。分別身行。所
可依住。而致。大徳權定之慧達也
等目菩薩經卷中



等目菩薩經卷下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分別身行大慧空品第十一
又復族姓子。菩薩大士。於己身盡其身。等如
幻。眼之所見。隨於法界。菩薩之定興。亦等於
身諸毛孔。一一之毛。現諸法界。而菩薩居之
正受。彼亦住於幻法耳。及所知諸國土。亦
彼法俗。以知諸法。便知億那術。無數國土。復
知無得之得。佛刹塵數之國土。於彼諸國土。
等現有佛菩薩圍繞。而皆具足。淨復清淨。皆
悉勇猛。賢行辯才。而大莊嚴。無量覺飾。如日
明曜。衆寶嚴好。於彼若十劫。若百若千。若百
千若億。若億千那術。若無數無限。無邊無際。
極盡無盡之數。至如佛刹塵劫之數。行菩薩
諸行。所依住者。而不可盡極。菩薩於彼。作是
定正受。而復覺悟。於此而正受。於彼定而覺
悟。彼普入諸國土。於彼而化衆。化衆生界。皆
使悉入法界。而曉了過去諸慧。而復現處説
於經法。明曉無具。無罣礙眼所分別。於法而
自在。卓然而過。耳所分別。致度無極。鼻所分
別。亦復以權。口所分別。悉之明了。身所分
別。亦具曉解。心所分別。慧念滿具。彼以此
慧作是明了。便得十億千總持。何謂十。以法
順諸土。得成十億千清淨之行。解了十億
千神諸順。入普智行。得具滿十億千神通。
得入十億千定意行。得十億千神足。而致具
滿。得致増益十億千力。得具滿十億千誠性。
得顯現十億千所依住處。得致十億千感動。
是爲十。菩薩復有十體。以致成就億千。菩薩
有十行處。具滿億千。菩薩有十藏。以過平等
億千。菩薩有十行。於億千而顯光曜。菩薩有
十住。以億千之教説。菩薩有十願。而過
億千徳善之行。菩薩有十悔過誠。立億千
徳之行。菩薩有十明顯。得致億千清淨之行。
菩薩有十向勝。致億千以自明顯。菩薩有十
説。以得億千照明之徳。菩薩有十清淨果。達
億千而致清淨。是謂菩薩大士行具無數身。
成就無數徳。滿無吾我徳。成致無數行。修無
思議徳。行無稱限徳。滿無我我行。致無徳之
獲。無盡念無我徳行。菩薩以此行。而具足諸
徳。得致平等行。而自莊嚴。得致顯豫調和柔
弱。得致奉持得致供養。而爲殊増。得無
者。得爲勇捍。菩薩於是法。得自在。菩薩依
是定。於東方乃十佛刹無數千塵數如來所。
建立以一一名字。一一名字。彼十佛刹如塵
之等。無能念限者。從彼一塵。分爲佛刹無數
千如塵數。以遍其中。亦無覺知。而無増減。如
一之不覺。而無増減。普於諸刹如塵數。亦如
是。如東之所爲。南西北隅上下。亦如是。其
一塵分破之所可著處。其數亦如上。其菩薩。
能建立之。普能現其身。是彼菩薩。於諸佛刹。
普能清淨所建置也。以如來身無限故。又於
光明。而得自在。復以無思議故。得有感動。使
普現耳。如來耳之所宣。亦復無量。如來鼻之
分別。亦無限量。如來口所分別。而現平等。
如來身於細滑。而*順行之。如來心所現。而
不可限。如來正覺所知念。亦無限量。宣如來
音聲清淨。普顯現如來法輪。而無迴還。使一
切普知如來聖衆而無限數。如來法覺。而亦
無限。而普順導。普現興顯如來功徳之本。現
入如來之定。如來之徳。於三世修行。而無數
如來現興顯諸法。如來所建立宣音聲説。是
爲十。現建立如來之土。以佛音聲。而普雨諸
法。使其音聲。普聞諸土。廣宣傳佛之正受。亦
復普宣諸佛世尊。賢聖之衆。建立諸佛無思
議法。所宣諸法。悉如幻化。宣演諸法。而無所
著。悉明顯一切法場。普悉暢現如來衆徳之
行。是爲十。一切諸定。順導如幻。建立心如
幻。解無罣礙。菩薩於此法界。而悉自在。乃
爲建立菩薩耳。彼諸佛世尊。於諸種種心意。
以一一名字。而現無數佛土。無數千如塵數
諸如來。以一一名字。如塵之數。以一一之塵。
立置如十佛刹。至九數如塵數佛刹。亦無増
減。無能知所取著之者。是菩薩所建立也。修
應無遍數行。亦心所建立。以無著行意所建
立。於諸法而無惑故。念所建立。於諸法慧分
別故。行所建立。諸法所受處故。行所建立。順
奉諸法故。亦覺道所建立。修行普宣傳法故。
亦建立無數諸情。以建神通分別於法用權
慧故爲無起行。所建立明了。法界無所著故。
亦住修入慧行。無限慧清淨故。亦住於等正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