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説十地經 (No. 0287_ 尸羅達摩譯 ) in Vol. 10

[First] [Prev]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慈光普照滅衆惑 一念獲得百萬界
    微塵數等三摩地 餘所作事悉亦然
    願力示現復過此 菩薩第八不動地
    我爲汝等已略説 若以次第廣分別
    經於億劫不能盡
菩薩不動地第八竟
佛説十地經卷第六



佛説十地經卷第七
 大唐于闐三藏沙門尸羅達摩
於北庭龍興寺     譯 
菩薩善慧地第九
    已説菩薩第八地 如來現大神通力
    震動十方諸刹土 無量億數難思議
    一切知見無上尊 其身普放大光明
    照曜彼諸無量土 悉使有情獲安樂
    菩薩無量百千億 倶時踊在虚空住
    以過諸天上妙供 供養説中最勝者
    大自在王自在天 悉共同心喜無量
    各以種種衆供具 供養甚深功徳海
    復有天女千萬億 身心歡喜悉充遍
    各奏音樂無量種 供養人天大導師
    是時衆樂同時奏 百千萬億無量別
    悉以善逝威神力 演出妙音而讃歎
    寂靜調柔無垢害 隨所入地善修習
    心如虚空遍十方 廣説佛道悟群迷
    天上人間一切處 悉現無等妙莊嚴
    以從如來功徳生 令其見者樂佛智
    不離一刹諸衆生 如月普現照世間
    音聲心念悉皆滅 譬如谷響無不應
    若有有情心下劣 爲彼演説聲聞行
    若心猛利樂獨覺 即爲彼説中乘道
    若有慈悲樂饒益 爲説菩薩所行事
    若有最勝智慧心 即示如來無上法
    譬如幻師作衆事 種種形相皆非實
    菩薩智幻亦如是 雖現一切離有無
    如是美音千萬種 歌讃佛已默然住
    解脱月言今衆淨 願説第九地行道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脱月菩薩言。佛子若
是菩薩以從如是無量功徳智籌量慧。復於
上上寂滅解脱精勤思慕。復更思察上上究
竟智慧。趣入如來祕密之門。如理選擇不可
思議智大我性。淨治選擇諸陀羅尼三摩地
門。善能引發方廣神通。善能遍覽世界差別。
瑩飾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無映奪性。於
隨諸佛轉妙法輪入雄特性。不捨所得大悲
加持。證入菩薩第九智地。菩薩安住於此地
中。如實了知諸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漏
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可思議不可思議法
行。決定不決定法行。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
法行如來地法行。有爲法行無爲法行。皆如
實知。彼以如是隨智行慧。如實了知諸有情
心近稠林行。煩惱近稠林行。業近稠林行。根
近稠林行。勝解近稠林行。種性近稠林行。意
樂隨眠近稠林行。受生近稠林行。習氣相續
近稠林行。三聚安立近稠林行。皆如實知。於
是菩薩如實了知諸有情心種種之性。謂心
雜性。心相速轉壞不壞性。心無質性。心無邊
際於一切處皆充足性。心本淨性。心有雜染
無雜染性。心縛解性。心幻起性。心隨諸趣現
前住性。乃至無量百千種種心差別性。皆如
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煩惱遠隨行性。於加行無邊
性。皆悉倶生不相離性。隨眠與纒一處住性。
與心相應不相應性。受生相續隨趣住性。於
三界中差別之性。渇愛無明及見箭鏃是意
罪性。三業因縁不斷絶性。略説乃至八萬四
千。諸煩惱行差別之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諸業善不善無記性。有表無
表性。與心共生不相離性。自相因壞積集不
失果相續性。有報無報性。黒業白業黒白倶
業。不黒不白業受差別性。業田無量性。聖凡
有情業差別性。現法生起後所受性。於乘非
乘定不定性。乃至無量百千種種業差別性。
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諸根軟中勝性。前際後際有
差別無差別性。上中下性。與煩惱共生不相
離性。於乘非乘定不定性。已成熟未成熟性。
根網隨轉速壞取相性。由根増上無能摧壞
性。有退無退根差別性。久遠隨行共生異性。
略要言之。乃至無量百千根差別性。皆如實

又此菩薩了知勝解軟中勝性。前際後際有
差別無差別性。上中下性。與煩惱共不相離
性。於乘非乘定不定性。知已成熟未成熟性。
根網隨轉速壞取相性。由勝解増上無能摧
壞性。有退無退勝解差別性。久遠隨行共生
異性。略要言之。乃至無量百千種種勝解差
別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種性軟中勝性。前際後際有
差別無差別性。上中下性。與煩惱共生不相
離性。於乘非乘定不定性。知已成熟未成熟
性。根網隨轉速壞取相性。由種性増上無能
摧壞性。有退無退種性。差別性。久遠隨行共
生異性。略要言之。乃至無量百千種種種性
差別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意樂軟中勝性。前際後際有
差別無差別性。上中下性。與煩惱共生不相
離性。於乘非乘定不定性。知已成熟未成熟
性。根網隨轉速壞取相性。由意樂増上無能
摧壞性。有退無退意樂差別性。久遠隨行共
生異性。略要言之。乃至無量百千種種意樂
差別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隨眠與意樂共生與心共生
性。與心相應及不相應不相離性。久遠隨行
性。無始世來未曾吐性。以諸靜慮解脱等持
等至神通難摧伏性。能繋縛三界受生相續
性。從無始世心縛現行性。處門集了別性。得
對治事實性。他處和會不和會性。唯以聖道
能吐出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受生種種異性隨業受生性。
地獄傍生鬼阿素洛人天安立性。有色無色
受生性。有想無想受生性。諸業爲田渇愛所
潤無明闇覆識爲種子生後有芽性。名色倶
生不相離性。於有愚癡渇愛希求續受生性。
欲愛欲生有情欣樂無始終性。執受三界相
牽出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習氣行不行性。隨趣相續處
熏習性。隨有情行所熏習性。隨業煩惱慣薫
習性。隨善不善無記法慣熏習性。熏隨後有
行熏習性。隨次第熏習性。遠隨行惑不斷不
滅所熏習性。實事體熏習性。見聞親近聲聞
獨覺菩薩如來熏習之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如實了知諸有情聚正定邪定倶不
定性。由正見故墮正定性。由邪見故墮邪定
性。此二倶離墮不定性。於五無間隨造一故
隨邪定性。由修五根墮正定性。此二倶離墮
不定性。由習八邪墮邪定性。由修八正墮正
定性。更無所作此二倶離墮不定性。慳嫉無
悲現行不息墮邪定性。誨示無上聖道修習
墮正定性。此二倶離墮不定性。如是一切皆
如實知
佛子菩薩隨順如是智已。名住菩薩善慧地
中。彼住菩薩善慧地時。如是了知一切有情
諸行差別。如應授彼解脱方便。善能了知有
情成熟有情調伏。善能演説聲聞乘法。獨覺
乘法菩薩乘法。了知演説如來地法。此菩薩
知如是已。爲令有情得如性故演説妙法。隨
其有情意樂差別隨眠差別。隨根差別隨勝
解差別所行境。分別種種現行慣習一切行
處智隨行故。隨順種性稠林行故。隨順煩惱
業受生習氣永止息故。隨聚安立而隨行故。
隨乘勝解得解脱故。而爲説法。佛子菩薩住
此善慧地時。作大法師常能守護如來法藏。
於是菩薩具法師行。以無量智隨行善巧。以
諸菩薩四無礙解所引音詞。而演説法。於此
菩薩圓滿無雜四無礙解。恒常隨轉何等爲
四。所謂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説
無礙解。以法無礙解。了知一切諸法自相。以
義無礙解。了知一切諸法差別。以詞無礙解。
善能無雜演説諸法。以辯説無礙解。能知諸
法次第相續無間斷性
復次以法無礙解。能知諸法無性之體。以義
無礙解。如實了知諸法生滅。以詞無礙解。能
隨一切法假安立。能無間斷演説正法。以辯
説無礙解。不壞諸法如所施設。而能演説無
邊法要
復次以法無礙解。了知現在諸法差別。以義
無礙解。如應了知過去未來諸法差別。以詞
無礙解。於去來今無雜説法。以辯説無礙解。
於一一世能以無邊法明説法
復次以法無礙解知法差別。以義無礙解知
義差別。以詞無礙解隨諸言音演説正法。以
辯説無礙解隨意樂智演説法要
復次以法無礙解。依現法智了知差別無雜
善巧。以義無礙解。依於比智了知諸法如是
性安。以詞無礙解依世俗智顯示解釋。以辯
説無礙解。依勝義智善能説法
復次以法無礙解。知一理趣無毀壞性。以義
無礙解。隨行趣入蘊界處諦縁起善巧。以詞
無礙解。依諸世間易可解了。美妙音詞文句
演説。以辯説無礙解。復依展轉無邊慧明。如
理解釋
復次以法無礙解。了知一乘入門差別。以義
無礙解。知善分別諸乘差別。以詞無礙解。善
能無雜演説諸乘。以辯説無礙解。一一各以
無邊法明解釋
復次以法無礙解。能入一切諸菩薩行智行
法行。隨智而行。以義無礙解。入釋十地安立
差別。以詞無礙解。隨應無雜演説授與諸地
之道。以辯説無礙解。一一智地能以無邊行
相解釋
復次以法無礙解。知一切佛一刹那頃成正等
覺。以義無礙解知種種時事相差別。以詞無
礙解。如所正覺分別解釋而演説法。以辯説
無礙解。一一法句無量劫中釋無窮盡
復次以法無礙解。知諸佛語力無所畏。不共
佛法大慈大悲。辯才加行轉大法輪。一切智
智隨順之行。以義無礙解。了知如來隨諸有
情。八萬四千行類差別。隨其意樂隨根勝解
所演音詞。以詞無礙解。爲諸有情隨行差別。
以佛音詞演説正法。以辯説無礙解。隨如來
智清淨行輪勝解説法。佛子菩薩安住第九善
慧地已。成就如是無礙解智。得佛法藏作大
法師。得具義陀羅尼。具法陀羅尼。具引發智
陀羅尼。具光照陀羅尼。具善慧陀羅尼。具衆
財陀羅尼。具威徳陀羅尼。具無礙門陀羅尼。
具無邊際陀羅尼。具種種義陀羅尼。獲如是
等圓滿百萬阿僧企耶諸陀羅尼。仍以百萬
阿僧企耶。音支善巧及以若干。無量辯才剖
析之門爲他説法。而此菩薩以依如是無量
百千阿僧企耶陀羅尼門。無量佛所聽聞妙
法。聞已不忘。而所聞法。能以無量差別演説。
於一佛前。悉以百萬阿僧企耶陀羅尼門領
受正法。如一佛前。無量佛所亦復如是。然此
菩薩以一念頃。於佛世尊正等覺前。所領無
量妙法明門。彼得多聞聞持聲聞。於百千劫
不能領受。即此菩薩成就如是諸陀羅尼。得
辯才已坐於法座。遍滿三千大千世界。隨其
有情意樂差別。而爲説法。彼之法座最爲殊
勝。唯除諸佛及受灌頂上地菩薩。其餘菩薩
威徳光明。無能與比。而此菩薩處於法座隨
自樂故。以一音詞演説妙法。能令大衆皆得
解了。或隨自欲。以種種言詞音支剖析。今諸
大衆皆得開悟。或隨自欲放大光明。從此演
出無量法門。或隨自欲。從其身上一一毛孔
皆演法音。或隨自欲。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所
現色像從此一切悉能演出妙法言音。或隨
自欲。以一音詞。周遍顯了一切法音。或隨自
欲。加持一切所有音詞。皆能令作微妙法音。
或隨自欲。以從一切世界所屬歌詠樂聲皆
演法音。或隨自欲。從一字音演出一切法差
別音。或隨自欲。於不可説無量世界地水火
風。四大聚中所有微塵。令一一塵皆悉演出
不可説法門。假使千界所繋有情咸至其前。
於一刹那瞬息須臾。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
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而此菩薩於一
念頃。彼諸言音隨句隨文悉能領受。仍以一
音普爲解釋。令隨意樂各得歡喜。假使二千
或三千界。或至不可説三千大千世界所繋
一切有情。一刹那間一一各以無量言音而
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
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爲解釋。令隨意樂
各得歡喜。乃至遍滿不可説不可説世界。隨
其有情意樂根解。演説妙法。得法講論求佛
加持。能轉法輪廣作佛事。普爲有情作所依

復次而此菩薩。更爲受持如是法明發此願
言。假使於一毛端之處。有不可説諸世界中
微塵數佛。各於若干衆會説法。一一如來亦
爲若干有情隨心差別説法。各隨一一有情
意樂。授與若干無量法門。如一如來衆會之
中。一切如來衆會亦爾。如一毛端處。一切法
界中悉亦如是。我等於中應發如是無量念
力。如於一切諸如來所。一切法明悉能領受。
菩薩住此善慧地中。晝夜轉更無餘作意。入
佛境界親近如來。逮得甚深菩薩解脱。而此
菩薩隨如是智。常在定中現見諸佛未曾暫
捨。一一劫中見無量佛無量百佛。無量千佛
無量百千佛。無量百千那庾多佛。無量倶胝
佛無量百倶胝佛。無量千倶胝佛無量百千
倶胝佛。乃至無量百千倶胝那庾多佛。常
以微妙供養之具供養承事。於諸佛所種種
啓問。得法總持復能演説。於是菩薩此諸善
根。轉更明淨不可映奪。佛子譬如善巧金師
以所錬金。作莊嚴具善瑩終畢。轉輪聖王
以嚴其首。或置頸下。其餘一切諸粟散王。
及四洲内一切臣民。莊嚴之具無與等者。佛
子菩薩住此善慧地中。此諸善根亦復如是。
此以一切聲聞獨覺。并住下地一切菩薩所
不能及。又此菩薩善根光明。悉能照曜有情
煩惱心等稠林。從此迴轉。佛子譬如二千界
主大梵天王。身出光明二千界中。稠林幽邃
悉能照曜。菩薩住此善慧地時。善根光明亦
復如是。照曜有情心及煩惱稠林等已。從此
迴轉。彼於十種波羅蜜多。力到彼岸而爲増
上。餘到彼岸隨力隨分。非不修行。佛子是名
略説菩薩第九善慧智地。若廣説者於無量
劫説不能盡。此地菩薩。受生多作大梵天王。
具大威勢王二千界。最爲殊勝無所映蔽。善
見利益得大自在。能爲有情演説聲聞獨覺
菩薩到彼岸行有。情意樂問答之處無能屈
者。諸所作業。或以布施或以愛語。或以利行
或以同事。此等一切悉皆不離佛作意法作
意。僧伽作意菩薩作意。菩薩行作意到彼岸
作意。諸地作意佛力作意。無所畏作意不共
佛法作意。乃至不離一切行相勝妙相應一
切智智作意。常作願言。我當一切諸有情
中爲首爲勝爲殊勝。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
上。爲導爲將爲帥。乃至願得一切智智所依
止處。若樂發起如是精進。由是精進於一刹
那瞬息須臾。得滿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
數諸三摩地。能見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
數佛。彼佛加持皆能解了。能動百萬阿僧企
耶佛刹微塵數世界。能往百萬阿僧企耶佛
刹微塵數諸佛國土。能照百萬阿僧企耶佛
刹微塵數世界。成熟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
塵數有情。住壽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
劫。於前後際各入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
數劫。思擇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法門。
示現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身。身身皆
能示現百萬阿僧企耶佛刹微塵數等菩薩。
眷屬圍遶。從此以上是諸菩薩。有願力者由
勝願故。所有遊戲。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
或境界或音聲或行。或莊嚴或勝解或所作。
此等乃至爾所百千倶胝那庾多劫不易可
數。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説頌

    於前無量甚深智 不樂趣求勝解脱
    觀佛智入佛祕密 選擇妙智不思議
    淨治總持等持門 獲大神通入衆刹
    修力無畏不共法 順大悲入第九地
    菩薩住斯善慧地 了善不善及無記
    有漏無漏世出世 思不思議悉善知
    若法決定不決定 三乘所行及佛地
    有爲無爲行差別 如是而知入世間
    即能解了有情心 煩惱業報及勝解
    種性意樂并隨眠 受生習氣聚稠林
    知心種種速轉性 無質無邊等衆相
    煩惱無邊互相生 眠纒共處續諸趣
    業性種種各差別 因壞果集皆了知
    諸根種種下中上 前後際等無量別
    勝解種性及意樂 皆亦如是靡不知
    隨眠常惑有情見 無始稠林未除剪
    與意樂倶心並生 常相羇繋不斷絶
    但唯妄想無實體 不離於心無處所
    雖修定等猶難遣 唯金剛道方能滅
    六趣受生各差別 業田愛潤無明覆
    識爲種子名色芽 三界無始恒相續
    集趣行業煩惱習 漸次復生不離惑
    群生悉在三聚中 或溺於見或行道
    此地菩薩善觀察 隨其意樂及根解
    悉以無礙妙辯才 如應差別爲説法
    處於法座如師子 亦如牛王寶山王
    又如龍王布密雲 霔大甘雨充巨海
    善知法相及奧義 隨順言詞能辯説
    總持百萬阿僧祇 譬如大海受衆雨
    總持等持皆清淨 能於一念見多佛
    一一佛所皆聞法 復以妙音而演暢
    隨欲三千大千界 教化一切諸群生
    如雲廣布無不及 隨其根欲悉今喜
    十方無量諸有情 咸來親近會中坐
    一念隨心各問難 一音普對悉充足
    毛端佛衆無有數 有情意樂亦無窮
    悉應其心與法門 一切法界皆如是
    菩薩勤加精進力 復獲功徳轉増勝
    聞持字所諸法門 如地能持一切種
    住此紹法太子位 隨機誨誘無厭倦
    日夜見佛未曾捨 入深寂滅智解脱
    供養諸佛善益明 如王頂上妙金飾
    復使有情滅煩惱 譬如梵王光普照
    住此多作大梵王 以三乘法化有情
    所行善業普饒益 乃至當成一切智
    一念能入於百萬 阿僧祇刹塵數定
    見佛等事亦復然 願力所作猶過是
    此是第九善慧地 大智菩薩所行處
    甚深微妙難可見 我爲佛子已略説
菩薩善慧地第九竟
佛説十地經卷第七



佛説十地經卷第八
 大唐于闐三藏沙門尸羅達摩
於北庭龍興寺     譯 
菩薩法雲地第十之一
    淨居天衆那庾多 聞此地中之勝行
    空中踊躍心歡喜 悉共虔誠供養佛
    不可思議菩薩衆 亦在空中大歡喜
    倶燃最上悦意香 普熏衆會令清淨
    自在天王與天衆 無量億數在虚空
    普散天衣供養佛 百千萬種繽紛下
    天諸婇女無有量 靡不歡喜供養佛
    各奏種種妙樂音 悉以此言而讃歎
    如來安坐一刹土 一切世界悉現身
    身相端嚴無量億 法界廣大悉充滿
    於一毛孔放光明 普滅世間煩惱闇
    國土微塵可知數 此光明數不可識
    或現如來具衆相 轉於無上正法輪
    或現遊行諸佛刹 或現寂然安不動
    或現住於喜足宮 或現下生入母胎
    或示住胎或出胎 悉令無量國中見
    或現出家修聖道 或現道場成正覺
    或現説法或涅槃 普使十方無不覩
    譬如幻師知幻術 在於大衆多所作
    如來智慧亦復然 於世間中普現身
    佛住甚深眞法性 寂滅無相同虚空
    而於第一實義中 示現種種所行事
    所住利益有情事 皆依法性而得有
    相與無相無差別 入於究竟皆無相
    若有欲證如來智 應離一切妄分別
    有無通達皆平等 疾作人天大導師
    無量無邊天女衆 種種言音稱讃已
    身心寂靜共安樂 瞻仰如來默然住
    即時菩薩解脱月 知諸衆會咸寂靜
    白金剛藏而請言 大無畏者眞佛子
    從第九地入第十 所有功徳諸行相
    及以神通變化事 願爲慧者今宣説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脱月菩薩言。佛子若
是菩薩以於如是無量所知能觀察慧。乃至
菩薩第九地終。善選決擇善備白法。善集無
邊資糧之集。已善攝受廣大福智。已證無量
大慈大悲。了知世界剖析差別。已入有情界
稠林行。以想作意順入佛境。縁力無畏不共
佛法。名爲已至於一切種。一切智智受灌頂
地。佛子即此菩薩。已能隨順如是智行。預於
菩薩灌頂位者。得名無垢大三摩地而現在
前。名法界剖析差別三摩地。名莊嚴菩提道
場三摩地。名一切種光華三摩地。名海藏莊
嚴三摩地。名海印三摩地。名虚空界廣大三
摩地。名選擇一切法自性三摩地。名隨一切
有情心行三摩地。名現在一切諸佛現。前住
三摩地而現在前。然此菩薩如是。上首百萬
阿僧企耶諸三摩地皆現在前。菩薩於此諸
三摩地出入自在。於三摩地得善巧已。乃至
現受一切等持所作事業。而此菩薩乃至百
萬阿僧企耶三摩地。後名一切智智殊勝。灌
頂大三摩地而現在前。此三摩地纔現前時。
有大寶王蓮花出現。其花量等百萬三千大
千世界以衆妙寶間錯莊嚴。超過一切世間境
界。出世善根之所生起。如幻自性。境界所成。
依善成立法界影現。非諸天處之所能有。摩
訶吠瑠璃摩尼寶爲莖。無比旃檀王。以爲其
臺。碼碯爲鬚。閻浮檀金爲葉。無量光明以衆
名花之所晃耀。一切妙寶厠填其藏。以無邊
際寶網彌覆。以滿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
數蓮花而爲眷屬。爾時菩薩身相姝妙。與其
蓮花正等相稱。即此菩薩一切智智。殊勝灌
頂大三摩地現在前故。示坐寶王蓮花座上。
菩薩適坐於此座已。其大寶王蓮花妙座。所
有若干蓮花眷屬亦有爾所菩薩眷屬來坐其
上。周匝圍遶此大菩薩。恭敬瞻仰大菩薩身。
一一菩薩各得百萬諸三摩地。是大菩薩并
其眷屬。一切菩薩適入定時。一切世界咸大
震動。一切惡趣皆悉休息。光明遍照一切法
界。一切世界周遍嚴淨。諸佛刹中所有言音
此皆得聞。所有一切同行菩薩靡不來集。一
切世間人天音樂同時發聲。一切有情悉得安
樂。一切諸佛正等覺前。不可思議供養承事
同時而轉。十方一切諸佛衆會。皆有證知。所
以者何。佛子菩薩適坐此大寶王蓮花座已。
從兩足下放百萬阿僧企耶。光明普照十方。
下至無間大捺洛迦除滅其苦。從兩膝輪放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