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摩訶般若鈔經 (No. 0226_ 曇摩蜱竺佛念譯 ) in Vol. 08

[First] [Prev]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云何拘翼。其福寧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甚
多。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書般若
波羅蜜。持經卷與人使書之教令學。若爲人
讀其福倍益甚多。何以故。須陀洹道者。皆從
般若波羅蜜出。復次拘翼。置閻浮利。正使三
千大千國土乃至恒邊沙佛刹人教令得斯陀
含。其福寧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
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書般若波羅蜜。
持經卷。與人使書之。教令學。若爲人讀。其福
徳益甚多。何以故。薩芸若徳成法聽故。從般
若波羅蜜中成得佛。便出須陀洹道。復次拘
翼。悉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道。其福寧多
不。釋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不
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書般若波羅蜜。持經卷
與人使書之。若爲人讀其福甚多。以是故皆
從是法各各悉得。是般若波羅蜜之所致。何
以故。爲薩芸若法。以學薩芸若法。便能教成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置閻
浮*利人。拘翼。及三千大千國土。乃至恒邊沙
佛刹人。悉教善男子善女人。皆令得成須陀
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道。云何拘
翼。其福寧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
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書般若波羅蜜。
持經卷與人使書之。教令學若爲人讀其福
益倍多。何以故。皆從般若波羅蜜。因薩芸若
法徳。用是故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
漢辟支佛道。用是故其福轉倍益多。復次拘
翼。閻浮利人。都使發菩薩心。不如善男子善
女人。持般若波羅蜜經卷與人使書。教令學
爲説之。若授與阿惟越致菩薩經書。其人當
從是學深入般若波羅蜜。學知般若波羅蜜
者轉増益多。守無極知因得成就。以是故其
福轉倍甚多甚多。置閻浮利三千大千國土。
拘翼。及如恒邊沙佛刹人。皆發心爲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行。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
波羅蜜經卷。與人使書之。教令學爲説之。及
授與阿惟越致菩薩經書。使人當從是學深
入般若波羅蜜。學知般若波羅蜜者轉増益
多。守無極知因得成就。以是故其福轉倍甚
多。復次拘翼。閻浮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行。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羅蜜
經卷與人使書之。爲解説其慧令學之。及授
與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經爲解
中慧。其福轉倍益多。置閻浮利三千大千國
土。及至恒邊沙佛刹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心。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羅蜜
經卷與人使書之。教令學入黠慧中。若授與
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經爲解中
慧。其福轉倍益多。復次拘翼。閻浮利人。皆令
如阿惟越致菩薩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隨教人入般若波羅蜜中。云
何拘翼。其福寧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從是輩中若有一菩薩。便作是
語。我欲疾作佛。正使欲疾作佛。不如人入般
若波羅蜜者。其福轉倍益多。置閻浮利三千
大千國土。*及至恒邊沙佛刹人。皆悉如阿惟
越致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若有教善
男子善女人。入般若波羅蜜中。云何拘翼。其
福寧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
言。若有一菩薩從其中作是言。我欲疾作佛。
正使疾作佛。不如持般若波羅蜜授與人者。
其福轉倍益多。釋提桓因白佛言。如是如是。
天中天。極安隱者即菩薩摩訶薩今近佛。坐
持衣食床臥具供養醫藥所當得。不如持般
若波羅蜜教授人者。其福轉倍益多。何以故。
天中天其得般若波羅蜜者。今近佛坐。須菩
提語釋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拘翼。於尊弟子
菩薩摩訶薩中乃作是觀。諸聲聞者。因是而
得成。是輩人不索佛道者。菩薩摩訶薩。不當
於中學六波羅蜜。不學是法者不得作佛。隨
法如學。疾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便得至佛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二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三
 秦天竺沙門曇摩蜱共竺佛念譯 
  善權品第四
爾時彌勒菩薩。謂須菩提。若有菩薩摩訶薩
勸助爲福。出入布施持戒自守者上。其福轉
尊極上無過。菩薩摩訶薩勸助福徳。須菩提
語彌勒菩薩。復有菩薩摩訶薩。阿僧祇刹土
諸佛所而作功徳。一一刹土不可計佛。其般
泥洹者。乃從發意已來自到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成至阿惟三佛者乃至無餘泥洹界而
般泥洹者。然後至于法盡。於是中所作功
徳。其功徳度無有極。乃諸聲聞作布施持戒
自守爲福於有餘功徳自致無餘。諸有般泥
洹佛。於其中所作功徳。至有淨戒身。三昧身。
智慧身。以脱身。脱慧所見身。佛法極大哀不
可計佛。天中天所説法。於其法中復學諸所
有功徳。乃於諸般泥洹佛法所作功徳。都計
之合之勸助爲尊。種種徳中爲極。是上極勸
助者是爲勸助。勸助以持作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以是爲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置是菩薩
之人。持心能作是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乃
生作是心欲有所得彌勒菩薩語須菩提。其
不作是求乃能有所得。其作是思想者以爲
無黠。能生是意用思想悔還用信悔還。但用
無黠故還墮四顛倒。無常謂有常苦謂有樂。
空謂有實無身謂有身。以故思想悔還。心悔
還信悔還。菩薩不當作是心。有所求於所求
無處所。云何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彌勒菩
薩謂須菩提。不當於新學菩薩摩訶薩前説
是語。何以故。或亡所信亡所樂。亡所喜亡所
行。便從是墮。當爲是菩薩摩訶薩可説聞者。
在善師邊者當爲是菩薩摩訶薩可説聞者。
不恐不怖不畏。是菩薩摩訶薩能勸助爲福。
作薩芸若。持心作是勸助。心亦盡滅無所有
無所見。何等心當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
當以何心作心無兩對。心之自然乃能所作。
釋提桓因語須菩提。新學菩薩摩訶薩。聞是
或恐或怖。若菩薩摩訶薩。欲作功徳者。當云
何勸助其福。得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須菩
提語彌勒菩薩。當作護諸佛所破壞衆惡而
斷愛欲。等行如一。降伏魔事。棄捐重擔。即自
從所有勤苦。悉爲以盡其知以脱心即從計。
從阿僧祇刹土諸般泥曰者。於其中所作功
徳福。於諸聲聞中復作功徳。都計之合之。勸
助爲尊種種徳中無過勸助。其勸助者能爲
勸助。勸助以持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何所
是菩薩摩訶薩想不還所信不悔還。正使菩
薩摩訶薩持心。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其心
無所想者。是菩薩摩訶薩心。得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正使心念自了知。是爲想悔還心悔
還所信悔還。正使心念復知是心。則是作是
爲想悔還信悔還。正使菩薩摩訶薩持心了
知。當作是覺知盡無所有知盡者。當知何心
有所作。當了知心。何所心法。於法有所作。如
法者。爲隨法已於作眞。爲是作即非邪作。是
菩薩摩訶薩所作。若有菩薩摩訶薩。於過去
當來今現在佛所作功徳。若諸聲聞下至凡人
所作功徳若畜生聞法。及諸天。諸閲叉。乾多
羅。阿須倫。迦留羅。眞陀羅摩睺勒。諸人若非
人。聞法者發心所作功徳。及初學菩薩道者。
都計之合之積累爲上。其勸助者能爲勸助
是以極尊。種種徳中無過勸助。是以勸助所
當勸助能爲勸助。福用作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正使復如是爲盡法。於法無所生無所滅。
無所處法無所生法。得作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是法不了法。有反用作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故。是爲無想不悔還心亦不悔還所信不
悔還。作是無所求衆所不逮。是爲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所作。若有菩薩摩訶薩不諦曉了
知作福徳者。所以者何。於身恍忽於勸助福
亦復恍*忽。菩薩了知恍*忽無所有。是故菩
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若於諸般泥洹佛所
而作功徳。持是功徳欲作所求。其知自然能
爲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諸佛天中天。所著不
著想。過去以滅亦無有想而不當學漚和拘
舍羅。未得般若波羅蜜者不得入。已得般若
波羅蜜乃得入。勿爲身作識用之有滅。以是
故無有身。身有徳之人。有想便礙反欲苦。住
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菩。不學作是徳持
勸助。何以故。用不正故。視般泥曰佛而反有
想以故爲礙。所作功徳。爲不及逮。反欲苦住。
其不作想者。是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
之徳。其作想者譬若雜毒。何以故。設美飯以
毒著中。色大甚好而香無不喜者。不知飯中
有毒。愚闇之人食之歡喜飽滿。食欲消時久
久不便身不知徳行者。甚之爲難。不曉將護
不曉中事不能解知。作是行徳者。爲如雜毒
之食語。善男子。過去當來今現在佛。持戒身。
三昧身。智慧身。以脱身。脱慧所見身及於聲
聞中。所作功徳。佛天中天所説。若復辟支佛
所而作功徳。都勸助之。勸助以持是福徳。作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持所作爲想。用是故譬
若雜毒。菩薩摩訶薩當作是學。何所過去當
來今現在佛功徳。當云何勸助作福。成得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是菩薩隨怛薩阿竭教者。
是即爲作智。佛功徳所生自然及其想法。所
有持是福作勸助。因其勸助自致得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菩薩摩訶薩作是施者無過。終
不離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佛所語皆
至誠。復次菩薩摩訶薩當作是施。如淨戒。如
三昧。如智慧。如以脱。如脱慧所見身。無欲界
無色界無無色界。亦無過去當來今現在。亦
無所有。無所有施亦復無所有。其作是施爲
以如法。法亦無所有。作施者爲成所施無有
毒。其作異施者爲作反施。是菩薩摩訶薩。所
施以如法者。佛天中天。所知是即爲施得作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
所作爲如佛。是即爲菩薩摩訶薩所施。三千大
千國土人。悉念慈哀等護心無過。菩薩摩訶
薩上頭所施。是即爲極尊。復次須菩提。三千
大千國土人。悉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使如
恒邊沙佛刹人。皆供養是菩薩。震越衣被飯
食床臥具病痩醫藥。如恒邊沙劫供養。隨所
憙樂作是布施。云何須菩提。其福寧多不。須
菩提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勸助功徳福
過其上不可計。須菩提白佛言。代勸功徳福
者。如恒邊沙佛土不能悉受。佛言。善哉善哉。
須菩提。若有菩薩持般若波羅蜜者。所作施
爲過其本所施上。以無能過勸助所施上。百
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倍。爾時四天王天上
二萬天人。悉以頭面著佛足。皆白佛言。極大
施天中天。菩薩摩訶薩。漚和拘舍羅乃作是
施。其功徳甚大尊。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學
般若波羅蜜。於中勸助故。忉利天上諸天人。
持天華名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天繒華蓋幢
幡伎樂。持用供養娯樂佛。供養已皆白佛言。
極大施天中天。菩薩摩訶薩。漚和拘舍羅乃
作是施。極大施之功徳。何以故。是菩薩摩訶
薩。學般若波羅蜜。於中勸助故。鹽天上諸天
人。持天華名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天繒華
蓋幢幡伎樂。持用供養娯樂佛。供養已皆白
佛言極大施天中天。菩薩摩訶薩。漚和拘舍
羅乃作是施。極大徳之功徳。何以故。是菩薩
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於中勸助故。兜率天
上諸天人。以天華名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
天繒華蓋幢幡伎樂。持用供養娯樂佛。供養
已皆作是言。極大施天中天。菩薩摩訶薩。漚
和拘舍羅乃作是施。極大徳之功徳。何以故。
是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於中勸助故。
尼摩羅提天上諸天人。持天華名香擣香雜
香澤香燒香天繒華蓋幢幡伎樂。持用供養
娯樂佛。供養已皆白佛言。極大施天中天。菩
薩摩訶*薩。漚和拘舍羅乃作是施。極大尊之
功徳。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
於中勸助故。波羅尼蜜和耶拔致天上諸天
人。持天華名香擣香雜香澤香燒香天繒綵
華蓋幢幡伎樂。持用供養娯樂佛。供養已皆
白佛言。極大施天中天。菩薩摩訶薩。漚和拘
舍羅乃作是施。極大尊之功徳。何以故。是菩
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於中勸助故。梵天。
梵迦夷天。梵福樓天。梵波利産天。&T028698;天。波
利陀天。&T028698;波摩那天。阿陂譮天。首訶天。波
利首訶天。阿波摩首天。首訶迦天。比伊潘羅
天。阿比耶天。須陀施天。尼天。乃至阿迦膩
吒天等諸天人。悉以頭面著佛足皆言。甚善
天中天。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極爲大
施之功徳。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
羅蜜。於中勸助故。佛語首陀衞諸天人。置三
千大千國土中。菩薩摩訶薩。及恒邊沙佛刹
人。悉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復有恒邊沙佛
刹人。都共供養是輩菩薩摩訶薩。震越衣服
飯食去來臥具病痩醫藥供養。如恒邊沙劫。
隨所樂憙作是施與。若復過是者。不及菩薩
摩訶薩勸助之施。爲過去當來今現在佛淨
戒身三昧身智慧身以脱身脱慧所見身及諸
聲聞身。其中者所作功徳都共計之合之。
及勸助。若勸助者。以是極尊無能過者。作是
勸助以持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須菩提白佛
言。屬天中天所説。都共計之合之。極尊無過
勸助。悉代勸助勸助已菩薩摩訶薩。從是中
得何等法。佛語須菩提。道徳之人。當知過去
當來今現在。法無所取亦無所捨。亦無所知
亦無所得。其法者爲無所生法亦無所滅。法
者亦無從生法亦無所從滅。於法中了無
生者。法亦無所從有而滅。是者法之所法。我
代勸助之。是爲勸助。作是施者疾得作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是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勸助
爲尊。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於過去當來
今現在佛所代作布施者。勸助代持戒忍辱
精進一心智慧。而勸助之。代以脱者。勸助之。
代脱慧所見身。勸助之。作是代勸助。其脱者
是爲布施。其脱者是爲忍辱。其脱者是爲精
進。其脱者是爲一心。其脱者是爲智慧。其脱
者是爲脱慧。其脱者是爲脱慧所見身。其脱
者是爲以脱。其脱者代其勸助。其脱者是爲
法。是故當來未有如其脱者。令阿僧祇刹土
諸佛。天中天。現在者其脱者。是即諸佛弟子。
其脱者以過去諸佛弟子。其脱者今現在諸
佛弟子。於是法中無縛無著無脱。如是法者。
持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所施爲從中。無有
能過者。無有能壞者。是者。須菩提。菩薩摩
訶薩。勸助之爲尊。如恒邊沙佛刹中。菩薩悉
壽。如恒邊沙劫。恒邊沙佛刹人。都悉供養諸
菩薩摩訶薩。震越衣服飮食床臥具病痩醫
藥。乃至恒邊沙劫須菩提。皆持戒忍辱於精
進而不懈。於禪悉得三昧。百倍千倍萬倍若
干巨億萬倍。不如勸助功徳福。最尊出其上
  摩訶般若波羅蜜地獄品第五
舍利弗白佛言般若波羅蜜者多所成。天中
天。因般若波羅蜜。無不得字者。天中天。般若
波羅蜜爲極照明。天中天。般若波羅蜜爲去
冥。天中天。般若波羅蜜者無所著。天中天。般
若波羅蜜爲極尊。天中天。無目者般若波羅
蜜爲作眼。天中天。其迷惑者。般若波羅蜜悉
授道路。天中天。薩芸若者即般若波羅蜜是。
天中天。般若波羅蜜者是菩薩摩訶薩母。天
中天。無所生無所滅即般若波羅蜜是。天中
天。具足三合十二法輪爲轉是般若波羅蜜。
天中天。般若波羅蜜其困苦者悉安隱之。天
中天。般若波羅蜜於生死作護。天中天。般若
波羅蜜於一切法悉皆自然。菩薩摩訶薩當
云何於般若波羅蜜中住。天中天。佛語舍利
弗。世多羅者因般若波羅蜜住。其敬佛者當
自歸般若波羅蜜。釋提桓因心念。尊者舍利
弗。何因發是問。即時釋提桓因。謂舍利弗。何
因尊者乃作是問。舍利弗謂釋提桓因。拘翼。
般若波羅蜜者是菩薩護。因其勸助功徳福
持作薩芸若。過菩薩之所作。爲若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譬若如人從生而盲。若百人
若千人。若萬人若千萬人。無有前導欲有所
至。若欲入城者不知當如行。如是。拘翼五波
羅蜜者。亦如盲無所見。離般若波羅蜜者如
是。欲入薩芸若中。不知當如行。般若波羅蜜
即五波羅蜜之護。悉與眼目。般若波羅蜜者
是護。令五波羅蜜各得名字。舍利弗白佛。當
云何守入般若波羅蜜中。佛語舍利弗。色者
不見所入。痛痒思想生死識亦不見所入。視
五陰亦不見所入。是爲守般若波羅蜜。如是
者。天中天。以爲守般若波羅蜜。作是守者爲
逮何法。佛語舍利弗。無所守是爲逮法守。爲
般若波羅蜜。釋提桓因白佛言。般若波羅蜜
不逮薩芸若者。亦不能得逮亦不逮守。於生
死亦無所逮。當云何逮。天中天。佛言。無所逮
故能爲逮。釋提桓因言。少有及者。天中天。如
般若波羅蜜。於諸法諸法無生無所滅。當何
所住無有住須菩提白佛言。菩薩或時作是
念便離般若波羅蜜。佛語須菩提。儻有所因。
便念般若波羅蜜。知般若波羅蜜。空無所有
無近無遠。是故爲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羅蜜者爲信何法。佛
語須菩提。信般若波羅蜜者爲不信色。亦不
信痛痒思想生死識。有不信須陀洹道。不信
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道。須菩提白
佛言。摩訶薩波羅蜜者。天中天。即般若波羅
蜜是。佛謂須菩提。云何知摩訶薩波羅蜜。
因般若波羅蜜是。須菩提。於色無大無小。不
以色爲證。亦不爲色作證。痛痒思想生死識。
亦無大無小。於識不以爲證。亦不爲識作證。
便於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致十種力
即不復爲弱。薩芸若無廣無狹。何以故。無廣
無狹薩芸若知。於般若波羅蜜無所行。所以
者何。般若波羅蜜。無所有。若人若於中有所
求。謂有所有是則爲大非。何以故。人無所
生。般若波羅蜜與人倶皆自然。人恍忽故般
若波羅蜜倶不可計。人亦不壞般若波羅蜜
亦如是。人如般若波羅蜜者。便得成至阿惟
三佛。人亦有力故。恒薩阿竭現而有力。舍
利弗白佛言。般若波羅蜜甚深甚深天中天。
若有菩薩摩訶薩。信般若波羅蜜者。不説其
中短亦不狐疑。其人從何所來生是間。爲行
菩薩道。已來幾聞解般若波羅蜜事隨教入
中者。佛語舍利弗。從他方佛刹來生是間。是
菩薩摩訶薩。於他方供養佛已。從受決聞般
若波羅蜜故。以是復聞般若波羅蜜自念言。
我如見佛無異。須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羅蜜。
可得見聞不。佛言。不可得見。須菩提白佛言。
是菩薩隨深般若波羅蜜者。行已來爲幾聞。
佛語須菩提。是非一輩學。各各有以供養。若
干百佛若干千佛。悉見已於其所。皆行清淨
戒已。若有於衆中聞般若波羅蜜。棄捨去爲
不敬菩薩摩訶薩法。佛説深般若波羅蜜。其
人棄捨去不欲聞之。何以故。是人前世時聞
般若波羅蜜。用棄捨去故。亦不以身心。是皆
無知之人所致。用是罪故。若聞深般若波羅
蜜。復止人不令説之。止般若波羅蜜者。爲止
薩芸若。其止薩芸若者。爲止過去當來今
在佛。用是斷法罪故。死入大泥犁中。若干百
千歳。若干億萬歳。當受若干泥犁毒痛甚不
可言。其中壽盡轉生他方摩訶泥犁中。其壽
復盡展轉到他方摩訶泥犁中生。舍利弗白
佛言。其罪爲墮五逆惡。佛謂舍利弗。其罪雖
喩不可引譬。若諷誦讀深般若波羅蜜時。其
心疑於法者亦不肯學念是言。非恒薩阿竭
所説。止他人言。莫得學。是爲以自壞復壞他
人。自飮毒已復飮他人毒。是輩人爲以自亡
失復失亡他人自不曉知深般若波羅蜜轉復
壞他人。是曹人者不當見之。舍利弗。不當與
共坐起言語飮食。何以故。是曹之人誹謗法
者。自在冥中復持他人著冥中。其人自毒殺
身無異斷法之人。所語有信者用其言者。其
人所受罪倶等無有異。所以者何。用誹謗佛
語故。誹謗般若波羅蜜者。爲悉誹謗諸法已。
舍利弗白佛言。願聞誹謗法者。受形何等像
類。許不知其身大如。佛謂舍利弗。是誹謗法
人儻聞是事。其人沸血便從面孔出。或恐便
死因是被大痛。其人聞之心便愁毒而消盡。
譬若斷華著日中即爲萎枯。舍利弗言。願爲
人故當説之。令知其身受形云何。當爲後世
人作大明。其有聞者畏懼。當自念我不可誹
謗斷法如彼人。佛語舍利弗。是爲示人之大
明。以所因罪。受其身甚大醜惡。極勤苦臭處
誠不可説。其苦痛甚大而久劇。是善男子善
女人。聞是語自足以不敢復誹謗。須菩提白
佛言。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人但坐口所言乃
致是罪。佛語須菩提。是愚癡之人於我法中
作沙門。反誹謗般若波羅蜜言非道。止般若
波羅蜜爲者。止佛菩薩。以止佛菩薩者。爲斷
過去當來現在佛薩芸若。已斷薩芸若者爲
斷法。以斷法者爲斷比丘僧。以斷比丘僧者
爲受不可計阿僧祇之罪。須菩提白佛言。若
有斷般若波羅蜜者。天中天。爲幾事。佛語須
菩提。以爲魔所中。是善男子是善女人不信
不樂。用是二事故。能斷深般若波羅蜜。復次
須菩提。斷般若波羅蜜者復有四事。何謂四
事。隨惡師所言。不隨順學。不承至法。主行誹
謗索人短自貢高。是爲四事。須菩提白佛
言。少有信般若波羅蜜者。天中天。不曉了是
法故。佛語須菩提。如是如是。少有信般若波
羅蜜者不曉法故。須菩提言。云何深般若波
羅蜜少有信者。佛語須菩提。色無著無縛無
解。何以故。色之自然爲色。痛痒思想生死識
無著無縛無脱。何以故。識之自然爲識。過去
色無著無縛無脱。何以故。過去色之自然故。
當來色無著無縛無脱。何以故。當來色之自
然色故。今現在色無著無縛無脱。何以故。色
之自然色故。過去痛痒思想生死識無著無
縛無脱。何以故。過去色之自然故。當來識無
著無縛無脱。何以故。當來識之自然故。今現
在識無著無縛無脱。何以故。識之自然故。用
是故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甚深少有信者
  摩訶般若波羅蜜清淨品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羅蜜少有曉者。將不
狎習故。佛語須菩提。如是如是。般若波羅蜜
少有曉者。用是不狎習之所致。何以故。須菩
提。色清淨道亦清淨故。言色清淨道亦清淨。
痛痒思想生死識亦清淨故。言道亦清淨。是
故識亦清淨。復次須菩提。色清淨薩芸若亦
清淨。色亦清淨。是故色清淨薩芸若亦清淨
等無異。今不斷前前不斷後故無壞。以是故
前爲不斷。舍利弗白佛言。清淨者。天中天。爲
甚深。佛言。甚清淨。舍利弗言。清淨爲極明。
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舍利弗言。清淨無有
垢。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舍利弗言。清淨無
瑕穢。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舍利弗言。清淨
無所有。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舍利弗言。於欲
無所欲清淨。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舍利弗言。
於色而無色清淨。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舍利
弗言。無所生爲色甚清淨。天中天。佛言。甚清
淨。舍利弗言。於有智而無智甚清淨。天中天。
佛言。甚清淨。舍利弗言。於智者而無智者甚
清淨。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舍利弗言。於色
而有智無有者甚清淨。天中天。佛言。甚清
淨。舍利弗言。於痛痒思想生死識。而無有智
無有智者甚清淨。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舍利
弗言。般若波羅蜜甚亦清淨。天中天。薩芸若
者不増不減。天中天。佛言。甚清淨。舍利弗
言。般若波羅蜜甚清淨。於諸法無所取。天中
天。佛言。甚清淨須菩提白佛言。我者清淨色
亦清淨。天中天。佛言。本清淨。須菩提言。故
曰我清淨。痛痒思想生死識亦清淨。天中天。
佛言。本清淨。須菩提言。我清淨道亦清淨。天
中天。佛言。本清淨。須菩提言。我者清淨薩芸
若亦清淨。天中天。佛言。本清淨。須菩提言。
我者清淨無端緒。天中天。佛言。本清淨。須菩
提言。我者清淨無有邊。色亦清淨無邊。天中
天。佛言。本清淨。須菩提言。我者無有邊痛痒
思想生死識亦無有邊。天中天。佛言。本清淨。
須菩提言。曉知清淨者。即菩薩摩訶薩般若
波羅蜜是。佛言。本清淨。須菩提言。般若波羅
蜜者。亦不在彼。亦不在是。亦不離是。亦不在
中間。天中天。佛言。本清淨。須菩提白佛言。
菩薩摩訶薩。知是者爲行般若波羅蜜。有想
者便離般若波羅蜜遠已。佛言。善哉善哉。須
菩提。有字者便有想以想故著。須菩提白佛
言。難及波羅蜜天中天。安隱決於著。舍利弗
言。問須菩提。何所爲著須菩提言。知色空者
是曰爲著。知痛痒思想生死識空是曰爲著。
於過去法知過去法是曰爲著。於當來法知
當來法是曰爲著。於現在法知現在法是曰
爲著。知法者爲得大功徳。發意菩薩是即爲
著。釋提桓因問須菩提。何謂爲著。須菩提。心
知。拘翼持是知心。施與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心者本清淨。能可有所作。善男子善女人其
菩薩者。勸人教人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爲
説正法。自於身無所失。於佛種有所造。是
善男子善女人。以離諸著。爲棄本際。佛言。善
哉善哉。須菩提。令菩薩摩訶薩知本際爲覺
著事。復次須菩提。有著甚深微妙。我今説之。
諦聽諦聽。上中下言悉善。須菩提白佛言。願
樂欲聞。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怛薩阿竭
阿羅訶三耶三佛。念欲作想隨所想。是故爲
著過去當來今現在佛。天中天。於無餘法代
勸助之。是爲勸助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於法
者而無法故。曰無過去當來今現在。以是不
可有所作。亦不可有想。亦不可作因縁。有不
可見聞不可知。須菩提白佛言。其本甚深清
淨。天中天。佛言。本清淨。須菩提言。今自歸
般若波羅蜜。佛言。法無作者故。得成阿惟三
佛。須菩提言。諸法實無作阿惟三佛者。佛語
須菩提。無有兩法用之本淨故。曰爲一其淨
者。於一切亦無作者。佛語須菩提。是以離諸
著爲棄本際。須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羅蜜者
難了。天中天。佛言。如是無有得阿惟三佛者。
須菩提言。般若波羅蜜不可計。天中天。佛言。
如是須菩提。非心之所知。須菩提言。爲無有
作者。天中天。佛言。無有作者故無所著。須菩
提白佛言。菩薩當云何行般若波羅蜜。佛言。
不想痛痒思想生死識行。爲行般若波羅蜜。
色不滿色。爲行般若波羅蜜。色不滿爲非色
行。爲行般若波羅蜜。痛痒思想生死識不滿。
爲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白佛言。難及天中
天。於著無所著。是實爲不著。佛言。不著色者
爲行般若波羅蜜。不著痛痒思想生死識行。
爲行般若波羅蜜。是爲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於色爲不著。於痛痒思想生死識爲
不著。於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
佛道亦不著。所以者何。以過諸著故。復出薩
芸若中。是爲般若波羅蜜。須菩提白佛言。所
説法甚深難逮。天中天。若所説不増不説者
亦不減。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譬若恒薩
阿竭。盡壽稱譽空。空亦不増。若不稱譽
亦不減。譬如稱譽幻人者亦不増不稱譽者
亦不減。聞善亦不喜。聞惡不憂。如是須菩提。
於法各各諷誦學之。法亦不増不減。須菩提
白佛。菩薩摩訶薩。甚慊苦行般若波羅蜜。若
有守般若波羅蜜者。不懈不恐。不怖不動不
還。以何故。守般若波羅蜜者爲守空故。一
切皆當爲菩薩摩訶薩作禮。用被僧那大鎧
故與空共戰。爲一切人故著僧那。爲一切人
故而擧空。是菩薩摩訶薩爲極大勇猛。天中
天。用空法故。自致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得成
阿惟三佛。有異比丘心念之。當自歸般若波
羅蜜。爲無所生法亦爲無所滅法。釋提桓因
語須菩提。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者爲隨何
教。須菩提言。爲隨空教。釋提桓因言。何所隨
空教者。須菩提言。其欲寂靜者。是菩薩摩訶
薩。爲知般若波羅蜜。釋提桓因白佛言。其受
般若波羅蜜者。天中天。當護幾何間。須菩提
謂釋提桓因。云何拘翼。能見法當所護者不。
而言欲護之。釋提桓因言不。須菩提言。隨般
若波羅蜜教作者是爲以得護。若人若非人。
終不得其便。須菩提言。若菩薩摩訶薩。護空
者爲隨般若波羅蜜行已。云何拘翼。能可護
響不。釋提桓因言。不能。須菩提言。如是拘
翼。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者。其法亦如
響。以知是者亦復無想。以無想念爲行般若
波羅蜜。用佛威神。三千大千國土諸四天王
諸釋梵。及諸尊天。一切皆來到佛所前爲佛
作禮。遶竟三匝各住一面。諸天天王釋梵悉
承佛威神。念諸千佛皆字釋迦文。其比丘
者皆字須菩提。問般若波羅蜜者皆如釋提
桓因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三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四
 秦天竺沙門曇摩蜱共竺佛念譯 
  本無品第七
須菩提白佛言。諸法隨次者。天中天。是爲法
語故。曰無所損。諸法者爲無有端。其法相者
爲無所礙。如空法者爲無所生。諸所生不可
得。是爲法生故無所得。諸欲諸梵天子倶白
佛言。其寂者。即佛弟子今尊者須菩提所説
者悉空。須菩提語諸天子言。爲隨怛薩阿竭
教。佛言。云何須菩提。知隨怛薩阿竭教。須菩
提復言。如怛薩阿竭本無。是爲怛薩阿竭
教。諸過去當來現在悉爲本無。佛言隨本無
者爲隨怛薩阿竭教。諸法亦本無。如諸法本
無。怛薩阿竭亦本無。一切本無悉爲本無。是
爲須菩提以隨怛薩阿竭教無有異隨本無
者。是爲怛薩阿竭教不異無有異隨怛薩阿
竭者爲隨本無。本無者是爲怛薩阿竭。立須
菩提之所立。爲隨怛薩阿竭教。如怛薩阿竭
本無無所礙。諸法亦本無無所礙。是者須菩
提。爲隨怛薩阿竭教。以如怛薩阿竭本無
者。於法亦本無。一本無等無異。我者亦無作
者本無。亦無作者一切皆本無。亦復無本無。
如本無本無我者。亦爾故。須菩提爲隨怛薩
阿竭教。如怛薩阿竭本無不異無有異。是故
諸法亦本無不異無有異。是爲怛薩阿竭本
無。亦不壞亦不腐不可得。是者。須菩提爲隨
怛薩阿竭教。怛薩阿竭與諸法倶本無。無異
亦無異。本無亦不有異。本無悉皆是本無。如
須菩提所隨者。以入不可計。人亦復無所入。
是爲隨怛薩阿竭教。怛薩阿竭者是爲本無。
亦不過去當來今現在。及諸法悉皆本無故。
亦無過去當來今現在。如是者。須菩提。爲隨
怛薩阿竭教。以如來本無者。即曰怛薩阿竭
教。怛薩阿竭者即是本無。當來亦本無。過去
亦本無。現在亦本無。以隨過去本無。怛薩阿
竭教是爲本無。以隨當來本無。怛薩阿竭教
是爲本無。以隨現在本無。怛薩阿竭教是爲
本無。以如過去當來今現在本無。怛薩阿竭
教是爲本無。以如過去當來今現在本無。怛
薩阿竭教是爲本無等無異。如諸法本無。是
者須菩提。等無異。爲隨怛薩阿竭教等無異。
是爲眞菩薩之本無。自致阿惟三佛。亦倶等
本無。以如本無者。便得本無如來名。地即爲
六反震動。怛薩阿竭因是本無而得成。是故
須菩提。爲隨怛薩阿竭教。復次須菩提。爲不
隨色。爲不隨痛痒思想生死識。亦不隨須陀
洹道。亦不隨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
是者須菩提。爲隨怛薩阿竭教。舍利弗白佛
言。本無者甚深。天中天。佛言。如是本無實
甚深。説本無時三百比丘皆得阿羅漢。五百
比丘尼皆得須陀洹道。五百諸天及人悉逮
得無所從生法樂忍。六十菩薩皆得阿羅漢
道。佛語舍利弗是輩菩薩。供養過去五百佛
已。皆作施與。護於淨戒。成於忍辱。所作精
進。定足於禪。以不得般若波羅蜜漚和拘舍
羅。雖是菩薩摩訶薩。有道意入空無相無願。
離於漚和拘舍羅者。便中道爲本際作證得
聲聞。譬如有大鳥。舍利弗。其身若四千里若
八千里。若萬二千里若萬六千里若三萬里。
從忉利天上。欲來下至閻浮利地。是鳥而無
翅。反從忉利天上自投來下。云何舍利弗。是
鳥欲中道還上忉利天上。寧能還不。舍利弗
言。不能天中天。佛言。是鳥來下至閻浮利地。
欲令其身不痛。寧能使不痛。舍利弗言。不能
天中天。其鳥來下身不得不痛。若死若當悶
何故其身甚大而反無翅。佛言。如是舍利
弗。正使菩薩摩訶薩。如恒邊沙劫。作布施。護
於淨戒。成於忍辱。所作精進。定足於禪。發心
甚大。欲總攬一切成阿惟三佛。不得般若波羅
蜜漚和拘舍羅者。便中道墮落在聲聞辟支
佛道地。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於過去當
來今現在佛所。爲不持戒三昧。若智慧。若脱
慧。若見慧。而反作想。是爲不持怛薩阿竭戒
三昧。智慧若脱慧。若見慧。爲不知怛薩阿竭
故而曉知。但聞空聲想之。如所聞持欲作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會不能得。便中道在聲聞
辟支佛道地。何以故。如是爲不得般若波羅
蜜漚和拘舍羅故。舍利弗白佛言。我念佛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