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句譬喩經 (No. 0211_ 法炬法立譯 ) in Vol. 04

[First] [Prev]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山。去精舍百餘里。獨坐樹間思道三年。心不
堅固意欲退還。自念捨家求道勤苦不如早
歸見我妻子。作此念已便起出山。佛以聖達
見此比丘。應當得道愚故還歸。佛以神足化
作沙門。便往逆之道路相見。化人即問所從
來也。此地平坦可共坐語。於是二人便坐息
語。即答化人吾捨家妻子求作沙門處此深
山不能得道。與妻子別不如本願。唐喪我命
勞而無獲。今欲悔還見我妻子。快相娯樂
後更作計。須臾之間有老獼猴。已遠離
樹木之間。在無樹之處於中生活。化沙門問
此比丘。是獼猴何故獨在平地。無有樹木云
何樂此。比丘答化人言。我久見此獼猴以二
事故來住此耳。何等爲二。一以妻子眷屬
群多不得飮食快樂恣口。二常晝夜上下樹
木脚底穿壞不得寧息。以此二事故捨樹木
來住是間。二人語頃復見獼猴走還上樹。化
沙門語比丘言。汝見獼猴還趣樹木不也。答
曰。見之此虫愚癡得離樹木。群從憒閙不厭
煩而還入中。化人復言。卿亦如是。與此
獼猴復何異矣。卿本以二事故來入此山中
何等爲二。一*以妻婦舍宅爲牢獄故。二
*以兒子眷屬爲桎梏。故卿以是故來索求
道斷生死苦。方欲歸家還著桎梏。入牢獄中
恩愛戀慕徑趣地獄。化沙門即現相好丈六
金色光明。普照感動一山。飛鳥走獸尋光
而來。皆識宿命心内悔過。於是世尊即説偈

    如樹根深固 雖截猶復生
    愛意不盡除 輒當還受苦
    獼猴如離樹 得脱復趣樹
    衆人亦如是 出獄復入獄
    貪意爲常流
    習與憍慢并 思想猗婬欲
    自覆無所見 一切意流
    愛結如葛藤 唯慧分別見
    能斷意根源 夫從愛潤澤
    思想爲滋蔓 愛欲深無底
    老死是用増
比丘見佛光炳著。又聞偈言悚然戰慄。
五體投地懺悔謝過。内自改責即便却
數。隨止觀在於佛前逮得應眞。諸天來聽聞
皆歡喜。散華供養稱善無量
法句譬喩經卷第三
  ◎昔羅閲祇南四千里有國。奉事梵志數千
人。時國大旱三年不雨。祷祠諸神無所不
遍。王問梵志問其所由。諸梵志言。吾等當
齋戒訖竟。當遣人與梵天相聞問其災異。
王言大善。齋戒所乏願見告示。諸梵志言。
當得二十車薪酥蜜膏油華香旛蓋金銀祭
器盡用須之。王即辦送。出至城外。去城七
里平廣之地積薪如山。共相推奬其有不
惜身者終生梵天。選得七人。當就火燒遣
至梵天。七人受祭呪願訖。踧使上薪。從下
放火當燒殺之。烟焔烔然熱氣直至。七人
惶懼左右求救無有救者。擧聲曰。三界之
中寧有大慈愍念我厄者。願受自歸。佛遙
知之尋聲往救。在虚空中顯現相好。七人
見佛。悲喜跳踊。唯願自歸救我痛熱。於是
世尊即説偈言
  或多自歸  山川樹神  厝立圖像
    祷祠求福  自歸如是  非吉非上
    彼不能來  度汝衆苦  如有自歸
    佛法僧衆  道徳四諦  必見正慧
    生死極苦  從諦得度  度世八難
    斯除衆苦  自歸三尊  最吉最上
    唯獨有是  度一切苦
  佛説渇訖火聲尋滅。七人獲安心喜無量。
梵志國人莫不驚悚仰瞻。世尊光相赫奕
分身散體。東沒西現存亡自由。身出水火
五色晃𦸸。衆人見之五體歸命。於是七人
從薪下出。悲喜交集而説偈言
  見聖人快  得依附快  得離愚人
    爲善獨快  守正見快  互説法快
    與世無諍  戒具常快  使賢居快
    如親親會  近仁智者  多聞高遠
  於是七人説此偈已。及諸梵志願爲弟子。
佛即受之。皆爲沙門得羅漢道。國王臣民
咸各修道。天尋大雨國豐民寧。道化興隆
莫不樂聞



法句譬喩經卷第四
 晋世沙門法炬共法立譯 
  喩愛欲品第三十二之二
昔佛在舍衞國爲天人説法時城中有婆羅
門長者。財富無數爲人慳貪不好布施。食常
閉門不喜人客。若其食時輒勅門士堅閉門
戸。勿令有人妄入門裏。乞丐求索沙門梵志
不能得與其相見。爾時長者欻思美食。便勅
其妻令作飯食。教殺肥雞薑椒和調炙之
令熟飮食飣餖即時已辦勅外閉門夫
二人坐。一小兒著聚中央便共飮食。父母取
雞肉著兒口中。如是數過初不肯廢。佛知此
長者宿福應度。化作沙門伺其坐食現出坐
前。呪願且言。多少布施可得大富。長者擧
頭見化沙門即罵之曰。汝爲道士而無羞恥。
室家坐食何爲&T057509;靽。沙門答曰卿自愚癡不
慚羞。今我乞士何爲慚羞。長者問曰。吾
室家自相娯樂何故慚羞。沙門答曰。卿
殺父妻母供養怨家不知慚羞。反謂乞士
不慚羞。於是沙門即説偈言
    所生枝不絶 但用食貪欲
    養怨益丘塚 愚人常汲汲
    雖獄有鈎鍱 慧人不謂牢
    愚見妻子飾 染著愛甚牢
    慧説愛爲獄 深固難得出
    是故當斷棄 不親欲爲安
長者聞偈驚而問之。道人何故而説此語也。
道人答曰。案上雞者是卿先世時父。以慳
貪故常生雞中爲卿所食。此小兒者往
作羅刹。卿作賈客。大人乘船入海。毎輒
流墮羅刹國中。爲羅刹所食。如是五百世壽
盡來生爲卿作子。以卿餘罪未畢故來欲相
耳。今是妻者是卿先世時母。以恩愛深固
故今還與卿作婦。今卿愚癡不識宿命。殺父
養怨以母爲妻。五道生死輪轉無際。周旋五
道誰能知者。唯有道士見此覩彼。愚者不知
豈不慙*羞。於是長者懎然毛竪如畏怖状。
佛現威神令識宿命。長者見佛即識宿命。尋
則懺悔謝佛便受五戒。佛爲説法即得。須陀
洹道
昔佛在舍衞國。祇洹説法。時有年少比丘入
城分衞。見一年少女人端正無比。心存色欲
迷結不解。遂便成病食飮不下。顏色憔悴委
臥不起。同學道人往問訊之何所患苦。年少
比丘具説其意。欲壞道心從彼愛欲願不如
意愁結爲病。同學諫喩不入其耳。便強扶持
將至佛所。具以事状啓白世尊。佛告年少比
丘。汝願易得耳不足愁結*也。吾當爲汝方便
解之且起食飮。比丘聞之坦然意喜氣結便
通。於是世尊將此比丘并與大衆。入舍衞城
到好女舍好女已死停屍三日。室家悲
不忍埋藏身體臭脹不淨流出。佛告比丘。汝
所貪惑好女人者今已如此。萬物無常變在
呼吸。愚者觀外不見其惡。纒綿罪網以爲快
樂。於是世尊即説偈言
    見色心迷惑 不惟觀無常
    愚以爲美善 安知其非眞
    以婬樂自裹 譬如蠶作繭
    智者能斷棄 不眄除衆
    心念放逸者 見婬以爲淨
    恩愛意盛増 從是造牢獄
    覺意滅婬者 常念欲不淨
    從是出邪獄 能斷老死患
於是年少比丘見此女人。死已三日面
膖爛其臭難近。又聞世尊清誨之偈。悵然意
悟自知迷謬。爲佛作禮叩頭悔過。佛授自歸
將還祇洹。沒命精進得羅漢道。所將大衆無
央數人。見色欲之穢信無常之證。貪愛望止
亦得道迹
昔佛在舍衞精舍爲天人龍鬼説法。時世有
大長者。財富無數有一息男年十二三。父
母命終其兒年小未知生活理家之事。泮散
財物數年便盡久後行乞由不自供其父有
親友長者大富無數。一日見之問其委曲。長
者愍念將歸經紀。以女配之給與奴婢車馬。
資財無數更作屋宅成立門戸。爲人懶惰無
有計校不能生活。坐散財盡日更飢困。長者
以其女故更與資財故復如前遂至貧乏。長
者數餉用之無道。念叵成就。欲奪其婦更嫁
與人宗家共議。女竊聞之還語其夫。我家群
強勢能奪卿。以卿不能生活故。卿當云何欲
作何計也。其夫聞婦言慚愧自念。是吾
福生失覆蓋不習家計生活之法。今當失婦
匃如故。恩愛已行貪欲情著。今當生別
情豈可勝。思惟反覆便興惡念。將婦入房今
欲與汝共死一處。即便剌婦還自刺害夫婦





倶死。奴婢驚走往告長者。長者大小驚來看
視見其已然。棺殮遣送如國常法長者大
小憂愁念女不去。須臾聞佛在世教化説法。
見者歡喜妄憂除患。將家大小往到佛所。爲
佛作禮却坐一面。佛問長者爲所從來。何以
不樂憂愁之色。長者白言。居門不徳前嫁一
女。値遇愚夫不能生活。欲奪其婦便殺婦及
身共死。如此遣送適還過覲世尊。佛告長
者。貪欲瞋恚世之常病。愚癡無智患害之
門。三界五道由此墮淵。展轉生死無央數劫。
受苦萬端*由尚不悔。豈況愚人能得識。此貪
欲之毒滅身滅族。害及衆生何況夫婦。於是
世尊即説偈言
    愚以貪自縛 不求度彼岸
    貪爲財愛故 害人亦自害
    愛欲意爲田 婬怒癡爲種
    故施度世者 得福無有量
    伴少而貨多 商人怵惕懼
    嗜欲賊害命 故慧不貪欲
爾時長者聞佛説偈。欣然歡喜忘憂除患。即
於座上一切大小及諸聽者。破二十億惡。得
須陀洹道
昔佛在舍衞精舍中。爲天龍鬼神帝王臣
説法。時有遊蕩子二人共爲親友。常相追隨
一體無異。二人共議欲作沙門。即便相將
來至佛所。爲佛作禮長跪叉手。白佛言。願
欲作沙門唯見聽許。佛便受之即作沙門。佛
令二人共止一房。二人共止但念世間恩愛
榮樂。更共咨嗟情欲形體。説其姿媚專著不
捨念不止息。不計無常汚露不淨。以此欝怫
病生於内。佛以慧眼知其想亂走意。於欲放
心不住以是不度。佛令一人行便自化
一人入房。問之言。吾等所思意志不離可共
往觀視其形體知爲何如。但空想念疲勞無
益。二人相隨至婬女村。佛於村内化作一婬
女人。共入其舍而告之曰。吾等道人受佛禁
戒不犯身事。意欲觀女人形容當直如
法於是化女即解瓔珞香薫衣裳倮形而立
臭處難近。二人觀之具見汚露。化沙門即謂
一人言。女人之好但有脂粉芬薫衆華沐浴
塗香。著衆雜色衣裳以覆汚露。強薫以香欲
以人觀。譬如革嚢盛屎有何可貪。於是化比
丘即説偈言
    欲我知汝本 意以思想生
    我不思想汝 則汝而不有
    心可則爲欲 何必獨五欲
    速可絶五欲 是乃爲勇
    無欲無所畏 恬惔無憂患
    欲除使結解 是爲長出淵
佛説偈已現其光相。比丘見之慚愧悔過。五
體投地爲佛作禮。重爲説法。欣然得解便得
羅漢。一人行還見伴顏姿欣悦於常。即問其
伴獨何如斯。即如事説佛之大慈愍度如此。
蒙世尊恩得免衆苦。於是比丘重爲説偈
    晝夜念嗜欲 意走不念休
    見女欲汚露 想滅則無憂
其伴比丘聞此偈已便自思惟。斷欲滅想即
得法眼
*法句譬喩經利養品第三十三
昔佛將諸弟子。至倶曇彌國美音精舍爲
天人神龍説法。時彼國王名曰優填。有大
人執行仁愛顯譽清潔。王珍其操毎私
恭敬。聞佛來化嚴駕共出。往至佛所爲佛作
禮却坐常位。佛爲國王及夫人婇女説無常
苦空。人所由生合會別離怨憎會苦。由福生
天由惡入淵。國王夫人歡信解。各受五
戒爲清信士女。禮佛辭退還入宮中。
婆羅門。名曰吉星。生一好女世間少比。至
年十六無能訶者。懸金千兩積九十日。募索
智者有能訶此女爲不端正者。以金與之無
敢應者。女以長大應當嫁處念當與誰。若有
端正如我女者以女與之。聽聞沙門瞿曇釋
迦之種。姿容金色世所希有。當以此女往配
與之。即便將至佛所爲佛作禮。白佛言。我
女好潔世間無雙。年大應嫁世無匹偶。瞿曇
端正可以爲雙。故遠將來以配世尊。佛告吉
星。卿女端正是卿家好。如我之好是諸佛
好。我之所好其道不同。卿自譽女端正姝
好。譬如畫瓶中盛屎尿有何奇特。好爲所在
著眼耳鼻口身之大賊。面首端正身之大患。
破家滅族殺害子皆由女色吾爲沙門一
身獨立由尚恐危。況受禍災殘賊之
*也。卿自將去吾不受之。於是梵志瞋恚便




去。到*優填王所讃女姿媚具白王言。此女
應相當爲王妃。今以年大故送與王。王見
歡喜即納受之。拜爲第二左夫人。即以印綬
金銀珍寶賜與吉星拜爲輔臣。此女得叙毎
嫉妬妖蠱迷王。數譛大夫人如是非一。王
返辱曰。卿等妖媚言返不遜。彼人操行可貴
而返譛之。此女心忌猶欲害之。數譛不已
王頗惑之。前後心謀伺其齋時因勸白王。今
日之樂宜請右夫人。王便普召勅令皆會。
夫人持齋獨不應命。反覆三呼執齋不移。王
怒隆盛遣人拽出。縛著殿前欲射殺之。夫人
不怖一心歸佛。王自射之箭還向王後射
還數箭亦爾。時王大怖自解而問*之曰。
汝有何術乃致如此。夫人對曰。唯事如來歸
命三尊。朝奉佛齋過中不飡。加行八事飾
不近身。必是世尊哀顧若茲。王曰善哉。豈可
言不。即出吉星女還其父母。以大夫人正理
宮内。王與大夫人後宮太子。嚴駕群臣往到
佛所。作禮却坐叉手聽法。王即白佛。具以如
事向佛陳之。佛告大王。妖蠱女人有八十四
態。大態有八慧人所惡。何謂爲八。一者*嫉妬
二者妄瞋三者罵詈四者呪詛五者鎭厭六者
慳貪七者好飾八者含毒。是爲八大態。於是
世尊即説偈言
  天雨七寶欲猶無厭
    樂少苦多之爲賢
    雖有天欲慧捨不貪
    樂離恩愛爲佛弟子
佛告大王。人行罪福各有本性。所受影報萬
倍不同。若行六徳持齋福多。諸佛所譽終生
梵天福樂自然。佛説是時王及夫人婇女大
臣。一切心解皆得道迹
  *法句譬喩經沙門品第三十四
昔佛在舍衞國精舍之中。爲天龍鬼神國王
人民説法。時有一年少比丘。晨旦著衣服柱
杖持鉢至大村中分衞。時大道邊有官菜園。
外面種黍穄。其田外草中施張發箭。若有蟲
獸盜賊來者。觸網箭發中箭則死。有一端正
年少女子獨守此園。人欲往者遙喚示道乃
得入園。不知道者必爲發箭所殺。而此女子
獨守悲歌。其聲妖亮聽者莫不頓車止馬迴
蹀躡。而欲趣之盤桓不去皆坐聲響。時
此比丘分衞行還道聞歌聲。側耳聽音五情
逸豫。心迷意亂貪著不捨。想是女人必大端
正。思想欲見坐起言語便旋往趣。未到
間意志惚。手失錫杖肩失衣鉢殊不自
覺。佛以三達見此比丘。小復前行爲箭所殺。
福應得道爲愚所迷欲蓋所覆。憐愍其愚欲
度脱之。自化作白衣往到其邊。以偈呵

  沙門何行如意不禁
    歩歩著粘但隨思走
    袈裟被肩爲惡不損
    行惡行者斯墮惡道
    截流自持折心却欲
    人不割欲一意猶走
    爲之爲之必強自制
    捨家而懈意猶復染
    行懈緩者誘意不除
    非淨梵行焉致大寶
    不調難誡如風枯樹
    自作爲身曷不精進
説此偈已即自復形。相好炳然光照天地。若
有見者迷解亂止各得其所。比丘見佛心
㸌開如冥闚明。即五體投地爲佛作禮。叩頭
悔過懺悔謝佛。内解止觀即得羅漢。隨佛還
精舍。聽者無數皆得法眼
  *法句譬喩經梵志品第三十五
昔私訶牒國中有*大山。名私休遮他。山中
有梵志。五百餘人各達神通。自相謂曰。吾等
所得正是涅槃。佛始出世初建法鼓開甘露
門。此等梵志聞而不就宿福應度。佛往就之
獨行無侶。到其路口坐一樹下。三昧定意放
身光明照一山中。状如失火山中盡燃。梵
志怖懼呪水滅之。盡其神力不能使滅。怪而
捨走從路出山遙見世尊樹下坐禪。譬如日
出金山之側。相好炳然如月星中。怪是何神
就而觀之。佛命令坐問所從來。梵志對曰。止
此山中修道來久。旦欻火起燒山樹木怖而
走出。佛告梵志。此是福火不傷損人。欲滅卿
等癡結之垢。梵志師徒顧相謂曰。是何道士
*也。九十六種未曾有此師。曰曾聞。白淨王
子名曰悉達。不樂聖位出家求佛將無是也。




徒等啓師可共問佛梵志所行事爲如法不
也。師徒之等共起白佛。梵志經法名四無
礙。天文地理王者治國領民之法。并九十六
種道術所應行法。此經爲是涅槃法不。願佛
解説開化未聞佛告梵志。善聽思之。吾從宿
命無數劫來常行此經。亦得五通移山住流。
更歴生死不可計數。既不得*涅槃亦復不
聞有得道者。如汝等行非名梵志。於是世尊
以偈報曰
  截流如渡無欲如梵
    知行已盡是謂梵志
    以無二法清淨*渡淵
    諸欲結解是謂梵志
    非蔟結髮名爲梵志
    誠行法行清白則賢
    飾髮無慧草衣何施
    内不離著外捨何益
    去婬怒癡憍慢諸惡
    如蛇脱皮是謂梵志
    斷絶世事口無麤言
    八道審諦是謂梵志
    *已斷恩愛離家無欲
    愛著*已盡是謂梵志
    離人聚處不墮天聚
    諸聚不歸是爲梵志
    自識宿命本所更來
    生死得盡叡通道玄
    明如能嘿是謂梵志
佛説偈已告諸梵志。汝等所修自謂已達
涅槃。如少水魚豈有長樂。合本無者*也。
梵志聞經五情内發喜悦。長跪白佛願爲弟
子。頭髮自墮即作沙門。本行清淨因而得道
爲阿羅漢。天龍鬼神皆得道迹
  *法句譬喩經泥洹品第三十六
昔佛在王舍城靈鷲山中。時與諸比丘千二
百五十人倶。時摩竭國王號名阿闍世。所
五百國各有姓名。近有一國。名曰越祇。
不順王命欲往伐之。即召群臣講宣議曰。越
祇國人富樂熾盛。多出珍寶不首伏於我。寧
起兵往伐之不。國有賢公承相名曰雨
舍。對曰唯然王告雨*舍。佛去是不遠。聖
哲三達靡事不貫。汝持吾聲往至佛所。如
卿意智委悉問之。欲往伐彼寧得勝不。*承
相受教即嚴車馬往至精舍。前到佛所頭面
著地爲佛作禮。佛命令坐公即就坐。佛問國
*承相從何所來。公言王使臣來。稽首佛足問
訊起居飡食如常。佛即問公。王及國土人民
臣下皆自平安不。公言。國主及民皆蒙佛恩
公白佛言。王與越祇國有嫌欲往伐之。於佛
聖意爲可得勝不。佛告*承相。是越祇國人
民奉行七法不可勝。之王可諦思勿妄擧。動
公即問佛何等七。法佛言越祇國人數相
聚。會講議正法修福自守。以此爲常是謂
爲一越祇國人君臣常和。所任忠良教諫承
用不相違戻。是謂爲二。越祇國人奉法相
取無捨。不敢犯過上下循常。是謂爲三。
越祇國人禮化謹敬。男女有別長幼相承不
失儀法。是謂爲四。越祇國人孝養父母遜
師長。受*誡教誨以爲國則。是謂爲五。越祇
國人承天則地。敬畏社稷奉順四時民農不
廢。是謂爲六。越祇國人尊道敬徳。國有沙門
得道應眞方遠來者。供養衣被床臥醫藥。是
謂爲七。夫爲國主行此七法難可得危。極天
兵共往攻之不能得勝。佛告*承相若使
越祇國人持一法者尚不可攻。何況盡持如
是七法。於是世尊即説偈言
    利勝不足恃 雖勝猶復苦
    當自求勝法 已勝無所生
雨*舍*承相聞佛説偈即得道迹。時會大小
皆得須陀洹道。公即從坐起。白佛言。國事煩
多欲還請辭。佛言。可宜知是時。即從坐起禮
佛而去。還至具事白王。即止不攻。持佛嚴教
以化國内。越祇國人即來順命。上下相奉國
遂興隆
  *法句譬喩經生死品第三十七
昔佛在舍衞國祇洹精舍。爲天人國王大臣
廣説妙法。有一梵志長者居在路側財富無
數。正有一子其年二十。新娶婦未滿七
日。夫婦相敬言語相順。婦語其夫欲至後園
中看戲。爲得爾不。上春三月夫婦相將至後
園中。有一㮈樹高大華好。婦欲得華無人
與取。夫知婦意欲得*㮈華。即便上樹正取
一華。復欲得一展轉上樹乃至細枝。枝折墮




地傷中即死。居家大小奔波跳走往趣兒所。
呼天傷哭斷絶復甦。中外宗族來者無數。
甚悲痛聞者莫不傷心。見*者莫不痛哀。
父母妻息怨咎天地謂爲不護。棺*殮衣被
如法遣送。還家啼泣不能自止。於是世尊愍
傷其愚往問訊之。長者室家大小見佛悲感
作禮具陳辛苦。佛語長者。止息聽法。萬物無
常不可久保。生則有死罪福相追。此兒三處
爲其哭泣。懊惱斷絶亦復難勝。竟爲誰兒何
者爲親。於是世尊即説偈言
    命如華菓熟 常恐會零落
    已生皆有苦 孰能致不死
    從初樂愛欲 可婬入胞
    受形命如電 晝夜流難止
    是身爲死物 精神無形法
    假令死復生 罪福不敗亡
    終始非一世 從愛癡久長
    自作受苦樂 身死神不喪
長者聞偈意解忘憂。長跪白佛。此兒宿命作
何罪舋盛美之壽而便中夭。唯願解説本所
行罪佛告長者。乃往昔時有一小兒。持弓箭
入神樹中戲。邊有三人亦在中。看樹上有雀。
小兒欲射。三人勸言。若能中雀者世稱健
兒。小兒意美引弓射之。中雀即死墮地。三人
共笑。助之歡喜而各自去。經歴生死無數劫
中。所在相遭共會受罪。其三人者一人有
福今在天上。一人生海中爲化生龍王。一人
今日長者身是此小兒者。前生天上爲天作
子。命終來下爲長者作子。墮樹命絶即生
海中。爲化生龍王作子。即以生日*化生金
翅鳥王取而食之
今日三處懊惱涕哭寧可言也。以其前世
其喜故。此三人者報以涕哭。於是世尊
即説偈言
    識神造三界 善不善五處
    陰行而默至 所往如響應
    色欲不色有 一切因宿行
    如種隨本像 自然報如影
佛説偈已欲使長者意解。即以道力視其宿
命。皆見天上龍中之事。長者意解欣然即
起。長跪叉手。白佛言。願及大小爲佛弟子。奉
受五戒爲優婆塞。佛即授戒重爲説法無常
之義。大小歡欣皆得須陀洹道
  *法句譬喩經道利品第三十八
昔有國王治行正法民慕其化無有太子以爲
愁憂。佛來入國便出覲尊。聽經歡*欣即受
五戒。一心奉敬唯願有子。晝夜精進三時不
懈。有一給使其年十一常爲王使。忠信奉法
不失威儀。謙卑忍辱精進一心學誦經偈。
時先起已辦香火。數年之中精進如是不以
爲勞。卒得重病遂致無常。其神來還爲王作
子。乳餔長大至年十五立爲太子。父王命終
襲代爲王。憍慢自恣婬泆欲樂。晝夜躭荒不
理國事臣僚廢朝民被其患佛知其行不
本。識將諸弟子往到其國王聞佛來如先王
法。大衆奉迎稽首于地却坐王位。佛告王
曰。國土人民群僚百官。悉自如常不。王曰。
爲人年幼未能綏化。皆蒙聖恩國土無他。
佛告王曰。王今自知本所從來。作何功徳得
此王位。王曰。不審頑愚不達。不知先世所
從來也。佛告大王。本以五事得爲國王。何等
爲五。一者布施得爲國王。萬民奉獻宮觀殿
堂資財無極。二者興立寺廟供養三尊床&T019981;
幃帳以是爲王。在於正殿御座理國。三者親
身禮敬三尊及諸長徳以是爲王。一切萬民
莫不爲之作禮。四者忍辱身三口四及意
惡以是爲王。一切見者莫不歡*欣。五者
學問常求智慧以是爲王。決斷國事莫不奉
用。行此五事世世爲王。於是世尊以偈頌曰
    人知奉其上 君父師道士
    信戒施聞慧 終吉所生安
    宿命有福慶 生世爲人尊
    以道安天下 奉法莫不從
    王爲臣民主 常以慈愛下
    身率以法戒 示之以休咎
    處安不忘危 慮明福轉厚
    福徳之反報 不問尊以卑
佛告王曰。王前世時爲大王給使。奉佛以信
奉法以淨。奉僧以敬奉親以孝奉君以忠。常
行一心精進布施。勞身苦體初不懈惓。是福
追身得爲王子補王之榮。今者富貴而反懈
怠。夫爲國王當行五事。何謂爲五事。一者





領理萬民無有枉濫。二者養育將士隨時稟
與。三者念修本業福徳無絶。四者當信忠臣
正直之諫。無受讒言以傷正直。五者節欲貪
樂心不放逸。行此五事名聞四海福祿自來。
捨此五事衆綱不擧。民困則思亂士勞則勢
不擧。無福鬼神不助自用失大理。忠臣不敢
諫。心逸國不理臣𦽵民則怨。若如是者身
失令名後則無福。於是世尊重説偈言
    夫爲世間將 修正不阿枉
    調心勝諸惡 如是爲法王
    見正能施惠 仁愛好利人
    既利以平均 如是衆附親
佛説偈已是時王大歡喜。起住佛前五體
投地懺悔謝佛。即受五戒佛重説法得須
陀洹
昔佛在舍衞國祇樹精舍爲諸天人國王大臣
四輩弟子説無上大法。時舍衞國南有深山。
其中常出野象象有三色。白青黒者。國王
欲得好名鬪大象。輒遣人往捕取將來付調
象師。三年之中便可乘騎亦可令鬪。時有一
神象龍*之所生。身白如雪尾赤如丹。兩牙
如金色。獵師見此非常好象還白國王。有此
大象其形如是宜大王乘。王即募捕象師三
十餘人。遣令捕此象。人衆往到象所張
欲捕象。而此神象知諸人意即便來
墮*羂中。衆人皆來而欲捕之。象便瞋恚
逆蹸跳之。近者即死遠者得走。象逐不置。
時山脇有諸年少道人多力勇健。山中學道
大久未得定意。遙見此象追逐殺人。道人憐
人故自恃勇健欲往救之。佛已遙見恐此
比丘爲神象所殺。佛即到邊放大光明。象
見佛光怒止恚解不復追逐殺人。比丘見佛
迎爲作禮佛爲比丘即説偈言
    勿妄嬈神象 以招苦痛患
    惡意爲自殺 終不至善方
比丘聞偈即便稽首懺悔謝過。内自篤責深
惟爲非。即於佛前逮得應眞。時捕象人即皆
還。穌走者尋還皆得道迹
昔佛在羅閲祇耆闍崛山中。時國王瓶沙
有一大臣。犯事免退徙著南山中。去國千里
外由來無人不熟五穀。大臣到中泉水流溢
五穀大熟。四方諸國有飢寒者。皆來至此山
中。數年之中便有三四千家。來者給與田地
令得生活。其中三老諸長宿年共議。國之無
君猶身之無首。相將至大臣所擧大臣爲
國王。大臣答長老曰。若以我爲王者。當如
諸國王之法左右大臣文武將士上下朝直發
闐宮租税穀帛當如民法。諸國老曰。唯然
奉命一隨王法。即立爲王。處置群臣文武上
下。發調人民築城作舍。宮殿樓觀。民被苦
毒不復堪諧。皆發想念欲謀圖王。諸姦臣輩
將王出獵。去城三四十里。於曠野澤中。牽
王欲殺。王問左右何縁殺我。答曰。民慕豐
樂奉王以禮。民困思亂破家圖國。王告之言。
卿等自爲非我本造。枉殺我者神祇知之。聽
發一願死不有恨。即願曰。我本開荒出
穀養民。來者皆活。富樂無極。自共擧我立
爲國王。依案諸國自共作此。今反殺我我實
無惡。於此人民若我死者。願作羅刹。還入故
身中。當報此怨。於是絞殺棄屍而去。三日
之後。王神即作羅刹還入故身中。自名阿羅
婆。即起入絞殺新王并及後宮婇女
左右姦臣。即皆殺之。羅刹瞋恚出宮盡欲殺
人。國中三老草索自縛。來向羅刹自首。此是
姦臣所爲。非是細民所可能知。乞匃原恕
願還治國。曰我是羅刹。何與人等共從事
*也。食飮當得人肉。羅刹急性忿不思難。三
老曰。國是王許。故當如前。食飮所須當相
差次。國老共出宣令人民皆共探籌。以此爲
次家出一小兒。生用作食食羅刹王。三四千
家正有一戸。爲佛弟子。居門精進五戒不犯。
隨民*探籌。得第一籌。有一小兒。當先
王賢者大小懊惱啼哭。遙向崛山。爲佛作
禮悔過自責。佛以道眼見其辛苦。便自説言。
因是小兒當度無數人。便獨飛往至羅刹門。
現變光相照其宮内。羅刹見光疑是異人。即
出見佛。便起毒心欲前噏佛。光刺其目。擔
山吐火皆化爲塵。至久疲頓。然後降化請佛
入坐頭面作禮佛爲説經。一心聽法。即受五戒
爲。優婆塞。里吏催食奪兒將來。室家







哭隨道而來。觀者無數爲之悲哀。吏抱兒擏
食著羅刹前。羅刹即持此小兒&T016254;食至佛前。
長跪白佛言。國人相差次以小兒爲食。我
受佛五戒。不復得食此小兒。請以小兒
布施佛。爲佛作給使。佛爲受之。即説呪
願。羅刹歡喜得須陀洹道。佛以小兒著鉢中。
擏出宮門。還其父母而告之曰。快養小兒勿
復愁憂。衆人見佛莫不驚愕。怪是何神。此兒
何福而獨救之。羅刹所食奪還父母。於是世
尊在於大衆中央而説偈言
    戒徳可恃怙 福報常隨己
    見法爲人長 終遠三惡道
    戒愼除苦畏 福徳三界尊
    鬼龍邪毒害 不犯有戒人
佛説偈已無央數人。見佛光像乃知至尊三
界無比。便皆歸化爲佛弟子。聞偈歡欣皆得
道迹
昔佛在波羅奈國鹿野場上。爲天人龍鬼國
王臣民不可計衆而爲説法。時大國王太子
將從小國王世子五百餘人。往到佛所爲佛
作禮。却坐一面而聽法。諸太子等。即白佛
言。佛道清妙玄遠難及。自古以來頗有國王
太子大臣長者之子。捨國吏民恩愛榮樂行
作沙門者不。佛告諸太子。世間國土榮樂恩
愛。如幻如化如夢如響。卒來卒去不可常
保。又國王太子以三事故不能得道。何謂三
事。一者憍恣不念學問佛經妙義以濟神本。
二者貪取不念布施下貧困厄。群臣將士所
有財寶。不與民共以修財本。三者不能遠離
色欲愛樂之事捨棄牢獄憂煩之惱。行作沙
門滅衆苦難。以修身本。是以菩薩所生爲王。
此三事。自致得佛。又有三事。何謂爲三。
一者少壯學問。領理國土。率化民庶。使行十
善。二者中以財施貧窮孤寡。群臣將士與民
同歡。三者毎計無常命不久留。宜當出家
行作沙門。斷苦因縁。勿更生死。三事不施
無所得。於是世尊而自陳曰。昔我前世
作轉輪聖王。名曰南王皇帝。七寶導從。宮觀
浴池。行宮戲園。及群臣太子夫人*婇女象馬
厨宰。各八萬四千。有子千人。勇猛精鋭。一人
當千。飛行虚空。周遊四方。自在所爲無當
前者。其壽八萬四千歳。以法治政。不枉人
民。爾時聖王欻自念言。人命短促無常難保。
但當作福以求道眞。念常布施世間人民。所
有財物與民共之。已種福徳。唯當出家行作
沙門。斷絶貪欲乃得滅苦。王即勅梳頭人。若
見頭髮白。便當啓我。至久數萬歳。梳頭人啓
言。白髮已生。勅令拔之擧著案上。王見白髮。
涕泣命曰。第一使者忽然復至。今頭已白。宜
當出家行作沙門。求自然道。&T016254;髮掌中自説
偈言
    今我上體首 白生爲被盜
    已有天使召 時正宜出家
即召群臣立太子爲王。行作沙門入山修道。
畢人之壽。即生第二天上爲天帝釋太子。於
後領理天下亦如大王。復勅梳頭人。若見白
髮便當啓我。至久復啓。白髮已生。敕令拔之。
&T016254;掌中而説偈言
    今我上體首 白生爲被盜
    已有天使召 時正宜出家
復召群臣立太子爲王。即行作沙門入山修
道。畢人之壽。復生天上爲天帝釋。前天帝釋。
畢天之壽。下生世間。爲聖王作太子。此三聖
主更爲父子。上爲天帝。下爲聖主。中爲太
子。各各三十六反。數千萬歳。終而復始。行
此三事。自致得佛。爾時父者。今我身是*也。
太子者。舍利弗是*也。王孫*者。阿難是*也。
更相從生展轉爲王以化天下。是以特尊三
界無比。佛説是時。國王太子并諸太子。皆大
歡喜受佛五戒。爲優婆塞得須陀洹道
  *法句譬喩經吉祥品第三十九
昔佛在羅閲祇耆闍崛山中爲天人龍鬼轉三
乘法輪。時山南恒水岸邊有尼揵梵志。先
出耆舊博達多知。徳向五通明識古今。所養
門徒有五百人。教化指授皆悉通達天文地
理星宿人情。無不瞻察觀略内外。吉凶禍福
豐儉出沒。皆包知之。梵志弟子先佛所行
應當得道。欻自相將至水岸邊。屏坐論語自
共相問。世間諸國人民所行。以何等事爲世
吉祥。徒等不了。往到師所爲師作禮。叉手
白言。弟子等學久所學已達。不聞諸國以何
爲吉祥。尼*揵告曰。善哉問也。閻浮利地有
十六大國。八萬四千小國。諸國各有吉祥。或
金或銀。水精琉璃明月神珠。象馬車輿玉
女珊瑚。珂貝妓樂。鳳凰孔雀。或以日月星
辰寶瓶四華。梵志道士。此是諸國之所好
喜吉祥瑞應。若當見是稱善無量。此是瑞應
國之吉祥。諸弟子曰。寧可更有殊特吉祥。於
身有益終生天上。尼*揵答曰。先師以來未有
過此書籍不載。諸弟子曰。近聞釋種出家爲
道。端坐六年降魔得佛。三達無礙。試共往問。
所知博採何如大師。師徒弟子五百餘人。經
渉山路往到佛所。爲佛作禮坐梵志位叉手
長跪。白佛世尊曰。諸國吉祥所好如此。不
審更有勝是者不。佛告梵志。如卿所論世間
之事。順則吉祥反則凶禍。不能令人濟神
苦。如我所聞吉祥之法。行者得福永離三界。
自致泥洹。於是世尊而作頌曰
    佛尊過諸天 如來常現義
    有梵志道士 來問何吉祥
    於是佛愍傷 爲説眞有要
    已信樂正法 是爲最吉祥
    亦不從天人 希望求僥倖
    亦不祷神祠 是爲最吉祥
    友賢擇善居 常先爲福徳
    勅身承貞正 是爲最吉祥
    去惡從就善 避酒知自節
    不婬於女色 是爲最吉祥
    多聞如戒行 法律精進學
    修己無所爭 是爲最吉祥
    居孝事父母 治家養妻子
    不爲空乏行 是爲最吉祥
    不慢不自大 知足念反
    以時誦習經 是爲最吉祥
    所聞常欲忍 樂欲見沙門
    毎講輒聽受 是爲最吉祥
    持齋修梵行 常欲見賢
    依附明智者 是爲最吉祥
    *已信有道徳 正意向無疑
    欲脱三惡道 是爲最吉祥
    等心行布施 奉諸得道者
    亦敬諸天人 是爲最吉祥
    常欲離貪婬 遇癡瞋恚意
    能習成道見 是爲最吉祥
    若以棄非務 能勤修道用
    常事於可事 是爲最吉祥
    一切爲天下 建立大慈意
    修人安衆生 是爲最吉祥
    智者居世間 常習吉祥行
    自致成慧見 是爲最吉
梵志師徒聞佛説偈。欣然意解。甚大歡喜。前
白佛言。甚妙世尊。世所希有。由來迷惑未及
闚明。唯願世尊。矜愍濟度。願身自歸佛法
三尊。得作沙門冀在下行。佛言。大善。善來
比丘。即成沙門。内思安般逮得應眞。聽者無
數皆得法眼
法句譬喩經卷第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