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中本起經 (No. 0196_ 曇果康孟詳譯 ) in Vol. 04

[First] [Prev]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96

中本起經卷上次名四部
出長阿
 後漢西域沙門曇果共康孟詳譯 
  轉法輪品第一
阿難曰。吾昔從佛聞如是。一時佛在摩竭提
界善勝道場元吉樹下。徳力降魔。覺慧神靜。
三達無礙。度二賈客。提謂波利。授三自歸。然
許五戒。爲清信士。已惟昔先佛。名曰定光。拜
吾佛名。汝於來世九十一劫。當得作佛。字
釋迦文。號如來至眞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
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衆祐。度人如
我今也。吾從是來。修治本心。六度無極。積功
累行。四等不倦。高行殊異。忍苦無量。功報
無遺。大願果成
世尊念曰。吾本發心。誓爲群生梵釋請法。
甘露當開。誰應先聞。昔吾出家。路由梵志
阿蘭迦蘭。待吾有禮。二人應先。念已欲行。
天承聖旨。空中白言。彼二人者。亡來七日。
佛言。苦哉阿蘭迦蘭。甘露當開。汝何不聞。
佛復惟曰。甘露當開。誰應次聞。鬱頭藍弗。
次應得聞。方起欲行。天復白言。此人者。昨
暮命終。佛言。彼人長衰。甘露當開。不得受
聞。生死往來。何縁得息。五道輪轉。痛矣奈
何。佛復惟曰。甘露法鼓。聞于三千大千世界。
誰應得聞。父王昔遣五人。一名拘憐。二名頞
陛。三名拔提。四名十力迦葉。五名摩南拘
利。供給麻米。執侍勞苦。功報應敍。時五人者
皆在波羅奈國。於時如來始起樹下。相好嚴
儀。明耀於世。威神震動。見者喜悦。徑詣
波羅奈國。未至中間。道逢梵志。名曰優吁。
瞻覩尊妙。驚喜交集。下在道側。擧聲歎曰。
威靈感人。儀雅挺特。本事何師。乃得斯容。佛
爲優吁。而作頌曰
    八正覺自得 無離無所染
    愛盡破欲網 自然無師受
    我行無師保 志獨無伴侶
    積一行作佛 從是通聖道
優吁問佛瞿曇如行。佛告梵志。吾欲詣波
羅奈國。撃甘露法鼓。轉無上輪。三界衆聖。
未曾有轉法輪。遷人入泥洹。如我今也。優
吁大喜曰。善哉善哉。如瞿曇言者。願開甘
露。如應説法。於時如來。便詣波羅奈國古仙
人處鹿園樹下。趣彼五人。五人遙見佛來。
便共議曰。我等勤苦。室家離別。登山越領。
苦疲極。正坐此人。供給麻米。謂其叵堪。
因魔來戰。是以委藏。今故復來。一麻一米。我
等不堪。今起求食。奈何能辦。但爲施坐。各
莫跪起言語問訊也。得此不樂。必自去矣
是時世尊。爲其五人。現道神足。五人身踊。
不覺作禮。執侍如前。佛告五人。共議勿起。
今作禮何謂。五人對曰。吾坐悉達。更
歴勤苦。悦頭檀王。暴逆違道。皆由於卿。佛
告五人。汝莫卿無上正眞如來平等覺也。
無上正覺。不可以生死意待也。何得對吾面
稱父字。又告五人。汝觀吾身。何如樹下。五
人答佛。爾時憔悴。今更光澤。爾時處樹。閉
目端坐。日食麻米。猶謂非道。況入人間。身口
自恣。何謂爲道。佛告五人。世有二事。以自侵
欺。何謂爲二。殺生婬泆。恃豪貪欲。極身勞
苦。内無道迹。無是二事。是眞道人不。於九十
六術。亦不捨遠。是爲取中。無有兩際。何謂
取中。得覺慧行。遠於衆智。六通悉覺。具八
正行。是名取中。止宿泥洹
佛説是法。五人未解。三人分衞。二人供養。爲
説色苦。一切衆禍。皆由色欲。衆好無常。人亦
無住。譬如幻師。出意爲化。愚者愛戀。貪而
無厭。幻主觀化。無染無著。所以者何。僞
非眞故。佛爲二人。而作頌曰
    志蕩在欲行 嗜欲増根
    貪色怨禍長 離欲則無患
三人供養。二人分衞。爲説貪苦。好利求榮。迷
愚所專。害行毀徳。壹由於貪。喜怒得失。欲者
無厭。斯利危脆。若雲過庭。老病死來。靡不分
散。譬如人夢。寤則無見。黠能捨貪。乃得大
安。佛爲三人。而作頌曰
    貪欲意爲田 無厭心爲種
    斷貪捨利求 無復往來憂
於是世尊。因廣説法。不斷分部。五人便解。願
爲弟子。佛言。善來比丘。皆成沙門。佛告比
丘。行有二事。爲墮邊際。一者念在色欲。無
清淨志。二者猗愛著貪。不能清志行。是二
事。還墮邊行。生不値佛。違遠眞道。若能斷
貪。精進修明。可得泥洹。何謂泥洹。先知四
諦。何謂爲四。一曰爲苦。二曰爲習。三曰爲
盡。四曰入道。如是比丘。次持覺慧一心思
禪。受道報應。法眼以朗。解彼四諦。稍入道
迹。何謂爲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
恩愛別苦怨憎會苦所求失苦。要因五陰。受
盛爲苦。何謂爲習。所愛著習。不愛亦習。
何謂爲盡。其所有愛。覺知有滅。不愛不
念。而覺皆盡。何謂入道。八正爲眞。一曰正
見。二曰正利。三曰正言。四曰正行。五曰正
命。六曰正治。七曰正志。八曰正定。是爲苦
習。以盡入道。眞諦是爲無生。無生者無老。
無老者無病。無病者無死。無死者無痛。無痛
者無上吉祥。向於泥洹。於時如來而作頌曰
    至道無往返 玄微清妙眞
    不沒不復生 是處爲泥洹
    此要寂無上 畢故不造新
    雖天有善處 皆莫如泥洹
説是法已。拘憐等五人。逮得法眼。佛告拘
憐解未。拘憐退席對曰。未悟世尊。又告
拘憐。過去久遠時有國王。名曰惡生。將諸
妓女。入山遊戲。王令官屬。住頓山下。唯從妓
女。歩渉山頂。王疲極臥。諸妓女輩。捨王取
華。見一道人端坐樹下。諸女心悦。皆前作禮。
道人咒願。諸妹那來。命令就坐。爲説經法。王
覺求諸妓女。而見坐彼道人之前。王性妒
害。惡心内發。便問道人。何故誘妓女。
著此坐爲。卿是何人。道人豫知王意必興暴
害。答曰。是忍辱人。王拔佩劍。削其兩臂。而
問何人。答曰。實忍辱人。又截其耳鼻。心堅不
動。猶言忍辱人。王見道人顏色不移。便前
悔過。道人告王。汝今以女色故。刀截我形。
吾忍如地。必得平等正覺。當以一切大智斷
汝生死。王惟罪深。必獲重殃。叩頭于地。願
見矜恕。道人告王。吾眞忍辱者。血當爲乳。所
截平復。尋如所言。乳出形復。王見忍證。冀
必全濟。重宣情言。若眞道成。願先度我。道
答可。王解迷止。辭退還宮
佛告拘憐。爾時忍辱道人者。我身是也。惡
生王者。拘憐是也。解未拘憐。拘憐退席
白佛。甚解世尊。説是法時。拘憐等五人。漏
盡意解。皆得羅漢。及上諸天八萬。逮得法眼。
三千世界。爲大震動。是爲如來始於波羅奈
國以無上法輪轉未轉者。大度一切。莫不樂

  現變一作
善來
品第二
時波羅奈城中。有長者名阿具利。有一
子。字曰蛇晋言
寶稱
時年二十四。稱生奇妙。
有琉璃屐。著足而生。父母貴異。字曰寶稱。別
作屋宇。寒暑易處。妓女娯樂。不捨晝夜。寶
稱中夜欻覺。見諸妓女。皆如死状。膿血流溢。
肢節斷壞。屋室衆具。皆似塚墓。驚走趣戸。
戸輒自開。天地大冥。唯覩小光。趣東城門。門
復自開。明照鹿園。尋光詣佛。瞻覩相好。巍巍
煌煌。怖止迷解。擧聲歎曰。久在恩愛獄。縛著
名色械。今馳趣天尊。寧得解脱不。佛言。童
子善來覺矣。斯處無憂。衆行畢竟。前禮佛足。
却住一面。佛爲説法。逮無垢法眼。退席白佛。
願爲弟子。佛言。善來比丘。便成沙門。明旦
衆女。不見蛇蛇。周慞遍求。嘘唏並泣。大
家驚怪。問其状變。答言。不知寶稱今爲所
在。長者怖悸。即遣馬騎。四出推索。父乘子
車。速出而求。道過一水。水名波羅奈。渡水
見子寶屐脱置岸邊。即尋足迹。徑趣鹿園。佛
以方便。令其父子兩不相見。長者見佛尊儀
相好。喜懼交至。忘失修敬。而問佛言。我子
寶稱。足迹趣此。瞿曇寧見。佛告長者。若子
在斯。何憂不見。佛爲説法。生死由癡。恩愛
有離。破二十億惡。入須陀洹。寶稱心解。便得
羅漢。父子相見。恩愛微薄。長者歡喜。退坐白
佛。今日心悦。情有二喜。一者遇佛解喜。二者
離愛快喜。於時寶稱親友四人。一名富褥。
二名惟摩羅。三名憍炎缽。四名須陀。聞寶
已作沙門。驚喜毛竪曰。其人徳高。明遠
震國。吾等咸歸。今爲沙門。其道必眞。乃使
斯人忽棄榮利。共出詣佛。并省寶稱。即便倶
行。見佛景則乘本願行。心喜即解。頭面作禮。
前白世尊。飢渇道化。虚心日久。不以鄙
陋。願爲弟子。佛言。善來比丘。皆成沙門。爲
心本旨。解清淨。聞義心了。便得羅漢
是時波羅奈傍縣。名曰荼。有五十人。因事
詣國。聞寶稱富褥等皆作沙門。又各生念。
諸長者子輩。憍樂自恣。才藝高世。皆感道化。
瞿曇必神。乃令貴族。不復顧榮。各各發念。欲
往詣佛。即便倶出。徑詣鹿園。本願應度。見佛
便解。願爲弟子。佛言。善來比丘。悉成沙門。
因順本旨。速成法要。垢除縛解。皆得羅漢」
於時鹿園中間。有大衆會。飮食歌舞。時有一
女。端正非凡。於會中舞。衆咸喜悦。意甚無
量。女舞未竟。忽然不見。衆失所歡。惆悵
營。乃復於彼。百歩現形。大衆馳趣。女引詣
佛。奄然隱焉。衆人問佛。向者一女。並舞至
此。瞿曇豈見之耶。佛告衆人。且自觀身。觀
他何爲。色欲無常。合會有離。如泡如沫。愚者
戀著。殃禍由生。身爲苦器。衆生皆然。大衆心
解。願爲沙門。佛皆受戒。現正諦。皆得
應眞。佛勅諸比丘。汝曹各行。廣度衆生。隨所
見法。示導橋梁。普施法眼。宣暢三尊。拔愛
除有。遷入泥洹。吾今獨行。詣憂爲羅縣。諸
比丘。受教頭面禮足。繞佛三匝。於是別去
  化迦葉品第三
是如來。還詣摩竭提界。至優爲羅縣。暮
止梵志斯奈園。明旦持缽。詣斯奈門。佛現金
光。照其堂上。梵志二女。長名難陀。次名難陀
波羅。見光喜悦。尋詣佛所。禮拜請佛。如來
昇堂。教授二女。歸命三尊。授五戒已。世
尊告曰。身非己有。萬物歸空。二人心解。首
戴奉行。世尊惟曰。吾本起學。欲度衆生。欲
界魔王。歸伏道化。近泥蘭禪河邊。有梵志。
姓迦葉氏。字鬱俾羅。年百二十。名聲高遠。
世人奉仰。修治火祠。晝夜不懈。好學弟子。有
五百人。迦葉二弟。宗師其兄。謂爲得道。各有
弟子。皆居下流。迦葉自念。吾名日高。國内注
仰。術淺易窮。窮則名頽。當作良策。全國大
望。便行求龍。以術致之。爲作靖室。而鞠龍曰
若有輕突入靖室者。吐火出毒。以滅來者。龍




至節會。無不放火。遠近僉言。大師道神。迦葉
由此。功名曰隆。世尊念曰。吾昔出家。道逢
&T040873;沙。誓要道成先度脱我。吾用一切故。即
便然可。今察民心。普注迦葉。卒未可迴。譬如
美樹高。無因得食。唯有伐樹根僻枝。
從食果必矣。一切所忌。咸在於龍。吾先降
之。迦葉來從。爾乃大道。所化無崖。如來
言曰。日照天下。其徳有三。一曰光耀除冥。
無不分明。二曰五色雜類。宣敍其形。三曰開
發萌芽。萬物精榮。如來出世。亦有三焉。一
曰一切大智。照除愚冥。二曰分部五道。言
行所由。三曰權慧拯濟。利而安之。衆祐念已。
便行起於斯奈園。投暮往造迦葉。未至所止。
便現金光樹木土石。其色若金。迦葉弟子持
瓶取水。覩變心動。怪而顧望。遙見世尊。明
耀天下。不識何妙。馳走白師。師徒皆出。世
尊威神。明儀煌煌。迦葉情悸。蒙蒙不悟。即
自惟曰。若是日耶。吾目得逮。謂是天人。其
目復眴。後思乃解曰。得無是白淨王子悉達
者乎。吾歴數云。白淨王子。福應聖王。不樂
榮位。當得作佛。昔聞出家。其道成乎。如來忽
到。迦葉大喜。善來瞿曇。起居常安。佛爲迦葉
而作頌曰
    持戒終老安 信正所止善
    智慧最安身 衆惡不犯安
迦葉白佛。唯願屈徳。臨眄蔬食。佛答迦葉。古
佛道法過中不飯。且明至心。欲託一事。
不有吝。迦葉答曰。恨無備豫。敬徳虚心。佛
告迦葉。欲寄一宿。寧見容不。迦葉白佛。我梵
志法。寢不同室。幸恕不愛。巨命如何。佛指
靖室。此復何室。迦葉答曰。中有神龍。性急
姤惡。有入室者。毎便吐火燒害於人。佛告
迦葉。以此借我。迦葉答曰。實不有愛。恐龍爲
害耳。五百弟子。屏營悚息。恐師許佛。重借
滿三。迦葉惟疑。意甚無違。懼必禍耳。佛告
迦葉。三界欲火吾已滅之。龍不害也。迦
葉答曰。瞿曇徳尊。能居隨意。即撿威神。便
入其室。五百弟子。信龍爲害。莫不涕涙。可惜
尊人。爲龍所害。佛坐須臾。龍從窟出。吐毒
繞佛。如來化毒皆使爲華。龍見其毒作華繞
佛。怒盛吐火。謂能爲害。熱氣歸龍。鬱悶欲
死。擧頭視佛。見相知尊。涼風趣龍。尋涼詣
佛。火滅毒除。歸命入缽。於是如來。便現火
光。烔然概天。迦葉弟子。直起瞻候。見佛光
明。謂是龍火。擧聲悲呼。可惜眞人。竟被龍
殃。迦葉師徒。驚共奔出。五百弟子。同聲責
師。天地開闢。未見人類妙如瞿曇。可尊可
貴。恨不熟觀。何縁復見。垂涙抆眼。而作頌

    容顏紫金耀 面滿髮紺青
    大人百福徳 神妙應相經
    方身立丈六 姿好八十章
    頂光燭幽味 何駃忽無常
後來弟子。謂火害佛。悲喚哀慟。瞿曇被害。
我生何爲。踊身赴火。清涼和調。還顧白師。瞿
曇無恙。本謂龍火。定是佛光。師徒騷擾。
側息達明。清旦如來持缽出室。迦葉大喜曰。
大道人猶存耶。器中何等。佛告迦葉。所謂毒
已降受法。五百弟子。僉言佛神。迦葉内
伏。吝惜名稱。聊復貢高。大道人實神。雖爾
未如我已得阿羅漢也
迦葉白佛。願大道人留止欲相供養。明旦作
飯。自行請佛。佛言。便去今隨後到。迦葉適
還。佛如人屈伸臂頃。東適弗于逮數千億里。
取樹果名閻逼。滿缽而還。迦葉未到。已坐
其床。迦葉問佛。大道人從何徑來。佛言。卿去
後吾東到弗于逮。取此果名閻逼。香美可
食。佛飯去已。迦葉念曰。大道人雖神故不如
我道眞。明日食時復行請佛。佛言。可去今隨
後到。迦葉旋還。佛南行極閻浮提界取果𦱕
螺勒盛滿缽還。迦葉未至。已坐其床。迦葉
問佛。何縁先到。佛言。南行取此美果。可用
愈病。佛飯去後。迦葉而念。此大沙門實神
實妙。明日迦葉復行請佛。佛言。今隨後到。
佛西適拘耶尼。取阿摩勒果。滿缽而還。
迦葉未至。已坐其床。迦葉問佛。復從何
來。答曰。西詣拘耶尼。取阿摩勒果。汝可
食之。佛飯已去。迦葉復念。是大沙門所作
實神。明日迦葉復行請佛。佛言。今隨後到。
迦葉反顧。忽不見佛。佛已到北方鬱單
取自然粳米。迦葉未至。已坐其床。迦葉問佛。
復從何來。佛答曰適鬱單曰。取此粳
米。卿可食之。佛飯去後。迦葉獨念。此大道




人。神妙乃爾。明日食時。佛持缽自到其家。
取飯而還。食已欲澡漱口無水。天帝釋即下
以手指地。自然成池。迦葉晡時。彷徉見池怪
而問佛。何縁有此。佛告迦葉。朝得汝食。欲
漱無水。天帝。指地成池給。用當名此池爲
指地池。迦葉念曰。大道人神妙。功徳無量。後
日世尊移近迦葉。坐一樹下。夜第一四天王
倶下。聽佛説法。四天光影明如盛火。迦葉夜
起。見佛前有四火。清旦問佛。大道人。亦事
火乎。佛言。不也。昨夜四天王。來聽説法。是
其光耳。迦葉復念。是大沙門極神。乃致此天。
雖爾故不如我道眞。明日第二天帝釋。夜
來聽法。帝釋光明倍於四天。迦葉夜起。見佛
前光。意而獨念。佛故事火也。平旦問佛。得
無事火。明倍昨夜也。佛言。帝釋來下。聽
受經法。是其光耳。後夜第七梵天。又下聽
法。梵魔光景。倍於帝釋。迦葉見光。疑佛事
火。晨朝問佛。大道人。必事火也。佛告迦葉。
第七梵天。昨夜聽法。是其光耳。迦葉自念。
是大沙門。威神感動。天梵下降。迦葉五百
弟子。人事三火。凡千五百火。明旦燃之。火
了不燃。怪而白師。師曰。必是佛所爲耳。馳
往白佛。我五百弟子。今朝燃火。了不肯燃。
是佛所爲乎。佛告迦葉。欲使燃不。問之至三。
對曰欲使燃。佛言可去。火當燃。應聲皆燃。
迦葉復念。是大道人。至神乃爾
迦葉自事三火。明旦然之。又不可滅。五百
弟子。及諸事者。助而滅之。了不可滅。疑佛所
作。便行白佛。我自事三火。不可得滅。佛言。
欲使滅乎。曰實欲使滅。佛言。火可當滅。應
聲即滅。迦葉念曰。大道人。極神至妙。所作皆
諧。後日迦葉。五百弟子。適共破薪。各各擧
斧皆不得下。懅行白師。師曰。是大沙門所爲。
即行白佛。我諸弟子。向共破薪。斧擧不可得
下。佛言可去。斧當下。即下得用。迦葉念曰。
是大沙門。神則神矣。後日佛還樹下見棄弊
衣。念欲浣之。天帝釋承佛聖旨。到頗那山
上。取四方石一枚。六方石一枚。給用浣晒。
迦葉遊觀見池邊兩石。怪而問佛。今此池邊
兩石妙好。此從何出。佛告迦葉。吾欲浣濯。
及當晒衣。天帝送石。以給吾用。迦葉復念。瞿
曇神徳。莫不感動。佛後入指地池澡浴畢。當
出無所攀持。池上有樹。名曰迦和。絶大修好。
其樹曲下就佛。佛牽出池。迦葉見樹曲下。怪
而又問佛。佛告迦葉。吾朝入池。將欲出水。樹
神垂枝。令吾牽出。迦葉復念。是大道人。至
徳多感。大樹垂下。佛欲令迦葉必伏。便入
泥蘭禪河。其水深駃。佛以神力。斷水令住。
高出人頭。使底揚塵。佛行其中。迦葉見佛入
水。恐其沒溺。即將弟子。乘船救佛。見水
起其下揚塵。見佛大喜。大道人尚活耶。又
問。欲上船不。佛言當上。佛念當貫船底入。
令無漏迹。迦葉大驚是大沙門。妙化難名。
時摩竭提國王吏民。以歳會禮。往詣迦葉。
相樂七日。迦葉心念。佛徳聖明。衆人見者。必
阻棄我。令其七日不現快乎。佛知其意。即
隱七日。至八日旦。迦葉又念。今有餘祚。供佛
快耶。應念忽至。迦葉大喜。適念欲相供養
來何快耶。間者那行。今從何來。佛告迦葉
汝心念言。佛徳聖明。衆人見之。必阻棄我。
令其七日不現快乎。是故隱耳。汝今念我。
是故復來。迦葉心念。佛眞至神。誠知人念。佛
知迦葉心已降伏。便告迦葉。汝非羅漢。不
知眞道。何爲虚妄。自稱貴乎。於是迦葉。心驚
毛竪。自知無道。即稽首言。大道人實神聖。乃
知人念。寧可得從大道人神化禀受經戒。作
沙門耶。佛言大善。報汝弟子。卿是國師。今入
法服。豈可獨知乎。迦葉受教。顧謂弟子。汝
間與我共覩神化。吾始信解。當作沙門。汝
等何趣。五百弟子。同聲對曰。我等所知。皆大
師恩也。師所尊信。願皆隨從。即時師徒。倶
共詣佛。稽首白言。我等皆有信意。願爲弟子。
佛言。善來比丘。皆成沙門迦葉裘褐水瓶杖
屐。諸事火具。悉棄水中。是時迦葉二弟。次曰
那提迦葉。幼曰迦耶迦葉。各有二百五十弟
子。廬舍止處。列居水邊。見諸梵志衣被什
物。及事火具。隨流漂下。二弟驚愕。恐兄及諸
弟子爲人所害。即從門徒。順河而上。見兄師
徒。皆作沙門。怪而問曰。大兄年高。智慧明
遠。國王臣民。所共宗事。我意謂兄爲得羅
漢。反捨梵志道。學沙門法。此非小事。佛道豈
尊徳獨高乎。迦葉答曰。佛道最勝。其法無量。
雖我世學。未曾有得道神智如佛者也。二弟
聞此。各謂弟子。吾欲從兄。汝等何趣五百
弟子。倶發聲言。願如大師。皆即稽首。求作沙
門。佛言善來。比丘。皆成沙門
於時如來。與千比丘僧。詣迦耶悉大叢樹下
坐。而入三昧。忽然不現。從東方來。沒於樹
下。四方亦爾。踊住虚空。而不墮墜。身出水
火。升降自由。諸比丘。仰頭喜悦不覺。如來
還處本坐。無有覺者。比丘歡喜。前禮佛足。
退席白佛。此示現者。名曰何等。佛告比丘。是
者名曰神足示現。又有教授示現。比丘諦聽。
心意識行。因縁染著。決正分部。名曰教授示
現。又有説法示現。比丘諦思。自愛色爲衰。
六情所愛爲衰。衰不止便苦生。何謂苦生。
婬怒癡火起。便有痛庠。老病死畏。是爲説
法示現。佛説法三轉。時千比丘。漏盡望斷。皆
得阿羅漢。佛爲比丘。而作頌曰
    今者千比丘 長老有尊徳
    改邪修正見 無想入禪慧
説是法時。天龍鬼神莫不樂聞
  度瓶沙王品第四
於時世尊。欲詣羅閲祇。度於君民。即日羅閲
王遣使者。奉命詣佛。修敬盡恭。禮畢陳
言。國主瓶沙。稽首坐前。近承釋尊。道成號
佛。天人雜類。慶頼遇時。伏惟世尊。興利康
寧。願垂覆育。照臨鄙國。飢渇聖化。虚心
踊逸。哀矜群庶。令得解脱佛勅比丘。汝等速
嚴。當就王請。比丘受教。嚴畢翼從。使者馳
白。世尊以顧。將千比丘僧。今頓須波羅致
樹下。去城四十里。王即案先王遺令。若佛
入國。當自出迎。迎之者。得福無量。即便勅嚴
車千乘。馬萬匹。從人七千。嚴畢升車。出宮趣
城。門自閉。車馬倶躓。王甚驚怖。懼有大
災。吾罪重矣。而有斯禍。空中聲曰。王宿願
人。今繋在獄。誓要相連。是使門閉。即便大
解放。囚人門霍自開。得詣佛所。王遙
見如來相好光光。即便下車。却從解劍。佛知
沙性素憍豪剛強貢高。欲令速解化王
從者儀式。若王瓶沙。顧視從者。似己無
異。懼佛不識。頭面禮足。右繞三匝。禮畢自
陳。我是摩竭提王瓶沙身也。如是至三。佛
告王曰。吾照卿心。何但卿形。瓶沙大喜。
即退就坐。群臣庶民。各盡其敬。中有作禮
者。自名字者。直揖拜者。禮畢却住。佛命令
坐。受教就席。佛告瓶沙。宿福爲王。今復増
益。使王國界人民。忠孝富樂。無憂福護。有徳
吉。無不利。衆會有疑。鬱俾迦葉。名聲先達。
今與佛倶。誰應作師。佛察衆念。便告迦葉。其
有殺生祠祀。欲望其福。寧能得不。入於山
中。求道無師。能得道不。迦葉白佛。殺生祠
祀。不得其福。天神不食。殺者得罪。學道無
師。道終不成。迦葉白佛。我前事火。晝夜不
懈。勤苦積年。好術弟子。凡有五百人。精鋭燃
火。不避寒暑。年耆根熟。永無彷彿。先人
惑。以授後生。自稱是道。唐苦無報。今得佛
教。洗浣心垢。已得羅漢。佛告迦葉。現汝羅漢
神足。迦葉受勅。即入靜定。身升虚空。去地
數丈。從腰以上火。腰以下水。更從腰以
上水。腰以下火。以水雨火。衣燥不軟。住
空現變。出沒七反。從身出光。五色赫奕。飛
從東來。沒佛坐前。四方上下。化現亦爾。變
畢叉手。長跪白佛。弟子迦葉。蒙佛慈恩。解脱
罪縛。如來特尊。三界頂受。佛爲迦葉。而作頌

    若人壽百歳 奉火修異術
    不如尊正諦 其明照一切
    若人壽百歳 學邪志不善
    不如生一日 精進受正法
王及群臣。乃知迦葉是佛弟子。佛告瓶沙。
天下人眼。不但視色。苦樂無常。身不得久。天
下人意。多惡少善。思想萬端。趣欲快意。能棄
此志。亦可得道。功齊迦葉。無以豪貴。自恣其
情。無以自在。貪婬無厭。無以豪強侵陵弱
者。無以瞋怒拄殺無過莫隨婬心。莫隨貪
心。莫隨怒心。息惡令善。信守眞言。當念死
者病苦劇。思惟所行。亦復可得。迦葉神
足。若眼視色。心當抑却。好醜不動。耳聽衆
聲。心當制持。無所喜怒。鼻嗅香臭。心當制
伏。情無所著。口貪衆味。心當秉持。想無所
起。身更所著。心當制止。識無綺可五陰外
來。制者由心。六情無主。陰衰無名。迦葉功
徳。修之便是。人生受形。多憂苦惱。飢渇寒
熱。愚計爲樂。智士是苦。妻子榮利。世人迷
惑。凡此衆事。無不分散。千歳萬年。皆歸磨
滅。佛爲瓶沙而作頌曰
    夫爲世間將 順正不阿抂
    矜導示禮儀 如是爲法王
    多愍善恕正 仁愛好利人




    既利以平均 如是衆附親
佛告瓶沙。王作宮舍。從來幾歳。王顧問傍
臣。傍臣對曰。造起宮舍。七八百年。佛問諸
臣。凡更幾王。臣即對曰。二十餘王。佛問瓶
沙。皆識諸王不。瓶沙答曰。唯識我父。不識
先人。佛告瓶沙。但地有常。人無常也。人自
愛身者。不當殺害於命。不當誹謗有道。
生生死皆由恩愛。父母自言。是我所生。是我
之子。子非父母所致。皆是前世持戒完具。乃
得作人。爲惡行者。死墮地獄畜生餓鬼。自
從行致。不由他生。罪福明正。王甚思之。佛
告王曰。兒在胎中。若有盲聾。母豫知不
耶。王答佛言。實不豫知。佛言。此兒宿命罪行
使然。非父母過。兒在胎中。若其聖明。母不
豫知。皆由履行清純。非父母力。此理明驗。王
善惟之。世人得罪。其行有三。口言傷人。身
行暴害。心專妒嫉。能撿此三。雖未便得泥
洹。天上人中。豪貴自由。原於人本。從癡有
形。從形生情。從情生識。從識生欲。從
父子從父子生恩愛。從恩愛生憂悲。展轉
五道。無有休止。人亦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
向。不識其根。各相字名言。是父是子。唯得道
者。乃知其原。生死因縁。本從癡起。一切
無常。大王受持
佛告瓶沙。若國善人。謹順忠孝。廉貞敬讓。
才博智遠。不犯王法。本非貴族。王何異待。王
答佛言。姓名顯達。擇能授職。佛告大王。道
法無親。唯善是輔。成持五戒。名清信士。精進
直入。見諦不迴。便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
含。阿羅漢。各因本心。道位次敍。佛説是時。
王及國人。一萬二千。諸天八萬。皆見道迹。
告瓶沙。王來已久。宮遠早還。牛馬人從。
停住勞疲。比於後日。吾當詣城。王起禮佛。受
戒而退。群臣從官。喜前受戒。當王群臣受五
戒時。内外人馬。寂然無聲。諸婆羅門。感化心
伏。皆前受戒。歡喜而退。王升車已。群臣跪
賀大王功徳。値佛出世。并令臣等沐浴清化。
瓶沙歸宮。教勅宮内。奉齋持戒。國内一
切。信解歡喜。忉利天帝。華散佛上。於時
中。有豪長者。名迦蘭陀。心中念言。可惜我
園。施與尼揵。佛當先至奉佛及僧。悔恨前施。
永爲棄捐。長者至心。臥不安席。先福追逮。福
徳應全。大鬼將軍名曰半師。承佛神旨。知
其心念。即召閲叉。推逐尼揵。裸形無恥。不應
止此。鬼師奉勅。撾打尼揵。拖拽器物。尼揵
驚怖。馳走而言。此何惡人。暴害乃爾。鬼師
答曰。長者迦蘭陀。當持竹園。作佛精舍。大鬼
將軍半師。見勅逐汝輩耳。明日尼揵。共詣
長者。深責所以。何故改施令吾等類被乎委
頓不。謂長者見困如此。迦蘭陀。心喜吾願
遂矣。佛聖廣覆照我至心。即答尼犍曰。此諸
鬼師。強暴含瞋。懼必作害。不如委去更求
其安。尼揵懟恨。即日恚去。長者歡喜。修立精
舍僧房坐具。衆嚴都畢。行詣樹王祠處。請
佛及僧衆祐。受施止頓。一時大化普濟。靡不
欣樂
  舍利弗大目揵連來學品第五
佛在羅閲祇竹園精舍。與大比丘僧千人倶。
皆得應眞鬱俾羅等。彼有一卿。名曰那羅
陀。故有梵志。字曰沙然。精修仙行。延納來
學。好仙弟子。凡有二百五十人。門徒之中。有
二人高足難齊。一名優波替。次曰拘律陀。
才明深遠。研精通微妙然得病。自知將終。
告於二賢。此諸新學。志存道行。累卿二人。必
令全志。二人敬諾。受教奉行。是時世尊。勅
比丘頞陛汝行宣化。往必有度所可見者。其
智明遠。自捨如來。無能與論。若與相見。直
説法本。勿與酬酢。以致其嗤。頞陛受勅。整
服持缽。禮佛而行。時優波替。從諸弟子。相隨
遊觀。遙見頞陛。威儀庠雅。未曾聞覩。何所
法像。被服改俗。須至當問。二人倶前。相逢中
路。便問頞陛。章服反常。何所從出。豈有師
宗可得聞乎。於時頞陛。以頌答曰
    我年既幼稚 學日又初淺
    豈能宣至眞 如來廣大義
    一切諸法本 因縁空無主
    息心達本源 故號爲沙門
優波替。方聞法義。尋思至理。而自惟曰。吾小
好學。八歳從師。至年十六。古仙道術。靡書不
綜。十六大國。謂吾廣博。未曾聞斯眞要之義。
今偶出遊。遇此寶藏。此言之妙。美於甘露。心
寤意解。便逮法眼。旋還精舍。欣悦無量。拘
律陀。見彼容悦。疑得甘露。即問優波替。得甘
那。勿違本要。惠及少少。優波替。具向拘
律陀説所聞偈。一聞不解。再説乃了。尋思反
覆。亦得法眼。二人議曰。本願甘露。今得服
嘗。寧可共詣大沙門所。就彼海淵。沐浴清
華。議合心同。嚴辦當發。拘律陀念曰。吾師
臨終。囑授弟子。令吾成濟。今便委棄。義所不
安。便告弟子。彼大沙門。有甘露仙。化壞裂
俗網。息心寂行。吾欲啓請。窮微反眞汝將何
趣。門徒對曰。今得視聽。是大師恩。大人宗
仰。承命踊逸。貪羨甘露。願從下風。師徒志
合。即出所止。往詣竹園。於時世尊。告諸比
丘。今有二賢。從諸弟子。乘本願行。欲作沙
門勸成其功者。頞陛力也。比丘承教。延望
其衆。憂波替拘律陀等。遙見如來相好
暉光。神動情震。自惟歎曰。幸哉余生。得奉
清誨。其榮難云。延趣坐前。頭面禮佛。禮畢
嘉歡重喜無量。斯須乃進。具陳情言。替等
罪弊隨流入淵。始於今日。反俗極源。願蒙
接納。得充僧次。即便許可。頭髮自落。皆成沙
門。佛告諸比丘。此二人者。願於古佛。待吾
道成。侍衞左右。佛謂憂波替。高世之號。花
而不實。復汝本字。爲舍利弗。拘律陀。還字大
目揵連。因本説法。逮得羅漢。佛勅侍者。
千比丘。暮當結戒。不得他行。即夜行籌數。得
千二百五十人。佛結戒竟。比丘歡喜。莫不
肅然。禮佛而退
  還至父國品第六
於是如來將歸舍夷。與大比丘僧。皆得應眞。
神靜通微。明曉三世衆生行源。賢者舍利
弗。大目揵連。鬱俾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
葉等。一千二百五十人。是時迦維羅越王
閲頭檀。遣梵志憂陀耶。來詣竹園。請佛還
國。爾時憂陀耶。見佛相好。明暉天地。五情
實喜。頭腦禮足。却住一面。心意齊整。長跪白
佛。父王遠謝悉達。聞汝道成。復度一切。我
獨不蒙本要。當還。今故遣使。佛問憂陀。父
王起居安不。憂陀白佛。大王無恙。唯思世
尊。佛告憂陀。樂此道不。憂陀對曰。甚樂世
尊。佛授憂陀。使作沙門。授其法戒。憂陀
自念。今爲弟子。無縁復還。王須消息。因誰報
命。佛知憂陀心念。欲還行矣。憂陀莫親世
業戀著故家。憂陀白佛。佛當還至舍夷國
不。佛言當還。憂陀受勅。退跪白佛。不審何
日當至。佛告憂陀。却後七日。必至舍夷。憂
陀歡喜。禮佛而去。於是憂陀耶。還至舍夷。
詣宮求通。門監白曰。憂陀使還在門求
見。王教推問。吾望憂陀如渇欲飮。何故
稽停。方白求通推應坐者反覆至三。然後
乃前。王見憂陀。已受法服。而問憂陀。卿
作沙門。那憂陀答曰。以服佛法。王問憂
陀。悉達在宮。與卿獨親。入出周旋。無所關
白。今使來還。何得自外詣門求通耶。憂陀
答王。佛教比丘。莫親白衣戀於家居。道
俗異故。王問憂陀。吾子在宮。衣服極好。今
者爲道。所著何衣。憂陀指衣。所服如此。王
即墮涙曰。悉達在家。吾爲作宮。七寶刻鏤。極
世珍妙。於今屋室。何如我許。憂陀答王。常
處樹下。諸佛世尊。道法皆爾。王問憂陀。吾
子在宮。茵耨綩綖。錦繍細軟。今所坐具。皆
有何等。憂陀答王。所坐用草。清素除貪。王
問憂陀。悉達在家。吾爲作廚。甘肥衆美。今
飯食。復有何物憂陀答曰。至時持
缽。往福衆生。食無麁細。咒願施家。王聞是
語。即復流涙。王問憂陀。悉達眠時。吾欲
覺彈琴絃歌。然後乃覺。今在深山。何用覺乎。
憂陀答王。如來三昧。無有晝夜。王問憂陀。
吾子在宮。若其澡浴。八種香汁。若今澡浴。
皆有何物。憂陀答王。八解正水。以洗心垢。
王問憂陀。悉達在國。栴檀蘇合。以塗子身。
今者爲道。爲有何物。憂陀答王。戒定慧品。
香熏八難。王問憂陀。悉達在家。吾爲作床。
精寶四種。於今所坐何物用作。憂陀答
曰。四禪爲床。息心無欲。王問憂陀。吾子在
宮。士衆衞侍。今者侍從。復有何人。憂陀答
王。學道弟子。名比丘僧。翼從世尊。凡有一
千二百五十人倶。王問憂陀。悉達在家。若
其出遊。車有四品。牛羊象馬。以充騎乘。於今
出處。何所駕乘。憂陀答王。四諦神足。參駕
飛行。王問憂陀。吾子行觀。幢麾羽&T067101;。以爲
光飾。今者慓幟。復有何物。憂陀答曰。四
恩慈悲。廣飾群生。王問憂陀。悉達毎出。椎
鍾鳴鼓。觀者填路。今者遊止。有何音響。
憂陀答王。佛始得道。往詣波羅奈國。撃甘露
法鼓。拘憐五人。逮得羅漢。八萬諸天皆入
道迹。九十六種靡不欣伏。無上法音。聞于
三千大千世界。王問憂陀。悉達今者欲領何
國。憂陀答王。世尊所領。不可稱道。教授衆
生。無不蒙度。等心普濟。無所適處。王問憂
陀。吾子在國。思陳正治。助吾安民。動順禮
節。莫不承風。今者獨處。思憶何等。憂陀答
王。世尊惟空。苦樂非眞。有者歸盡。神靜無
爲。王聞是言。災矣悉達。一切皆有。汝何言
無。反矣悉達。與人爲讐。憂陀白王。正使智
人。滿於天下。人有百頭。頭有百舌。舌解百
義。合此人數。稱讃如來。彌盡竟劫。不宣其
徳。況我所説。億不及一。唯佛與佛。其徳乃
彰。王言善哉。佛當來不。何日能至。憂陀白
言。七日當至。王大歡喜。即勅群臣。吾當迎
佛。導從鹵簿。壹准聖王出入法則。平治道路。
香汁灑地。城中街巷。盡竪幢幡。其所修治。
光飾盡宜。車馬人從。限四十里。其日世尊。起
於竹園。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倶。威神感
動諸天侍從。始入舍夷。路由一水。名阿樓
那。度水上岸。神通照察。深知調達惡心内
興。必難開化。當現神足令其信伏。即升虚空
去地七仞。足若蹈地。其實在空。佛告比丘。
見彼車馬五色嚴麗。正似天帝出遊觀時。爾
時衆人。見佛及僧。足歩其地。仰觀足迹。處在
空中。於上稍下。正至迎次。與人頭齊。剛強靡
伏歸命和南。唯有調達獨興惡念子行學道。
但作幻術。惑人如是。吾亦當復作術。廣化衆
人。於是父王。遙見佛來。愛敬交至一者敬道。
二者愛子。即下象車。解劍却蓋。涕涙趣佛。
首禮足。而頌讃曰
    生時縁福徳 瑞應三十二
    樹傾敬稽首 道成今三禮
於是父王以偈問佛
    子本在吾家 駕象名寶車
    今者足蹈地 是苦安可堪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車馬生死乘 危嶮安可久
    參駕五通馳 所至無限礙
    本著七寶衣 珍妙甚雅好
    剃頭被納服 如何不羞恥
    慚愧爲衣服 世衣増塵垢
    法衣眞人服 息心名如來
    本用金銀器 衆味甚香美
    今者行乞食 麁惡安可咽
    法味爲道食 飢渇今已除
    哀世故行乞 持缽福衆生
    本處別宮中 衆宮妓侍
    獨在山樹間 如何不恐懼
    生死恐畏除 今已入本無
    無憂無喜想 所止名道場
    本在我家時 澡浴名香汁
    處於山樹間 何物洗身垢
    道藏爲浴池 正水滿其淵
    浴已三毒盡 三達快無雙
於是父王。請佛及僧。令詣王園。永爲精舍。佛
受王意。便入精舍。坐尼拘類樹下。廣説
法。七日不懈。聽者歡喜。中有發大乘者。有樂
辟支佛行者。有發羅漢意者。有作沙門者。各
隨發心。如行所得。城内母人。各生善念。悲
泣自責。世尊還國。男子福徳。獨得見佛。我等
蔽。不服法味。何苦如是。佛知母人一切
心念。讃言善哉。乃生好心。願樂聞法。眞得度
苦。佛便語王。法興難値。道教難得。可勅國内
諸母人輩樂聞法者。使出聽受。王即宣令欲
見佛者聽。城内母人。咸喜倶出。詣佛禮拜。
訖而却住。於是世尊。如應説法。各各解了。
逮得法眼。王及臣民。歡喜禮佛而退。是時
諸比丘。白佛言。舍夷國内。男女長幼。聞佛説
法。如心所念。各得其決。父王倶聽不記所得。
佛告比丘。父王恩愛未息。父子相待。敬心
未全。是故不得。明旦如來。唯將目連。往詣王
宮。上殿而坐。佛勅目連。現汝道力。目連受
教。飛升虚空。出沒七反。身出水火。從上來
下。前禮佛足。却侍於左。父王見變心意解悦。
恩愛斷滅。敬心内發。起前禮佛。甚善世尊。弟
子功徳。猶尚乃爾。如來威徳。難可度量。便發
無上正眞道意。是時父王。毎詣佛所。見迦葉
等千人形體至陋。毎心不平。此等比丘。雖
復心精。無表容貎。當勸宗室樂無爲者。令作
沙門。擇取端政。即令宗族。明日會殿。受
即到。王告宗室曰。阿夷相言。佛不出家。當作
王。君四天下。左右侍從。率當端政。今諸
弟子類無姿觀。今欲禮娉有道儀容足者。充
備僧數。光暉世尊。咸言大善。聽令歡喜。乞退
嚴辦。七日乃行。調達便告行者。吾等王者子
弟。今棄世榮。出家居道。整頓服飾。極世之
妙。象馬車乘。價直萬金。其日嚴出。觀者填
路。調達冠幘。自然墮地。衢和離身。所乘象
馬。四脚布地。而作鳥鳴。相互占曰。餘皆得
道。二人不吉。倶詣佛所。悉作沙門。剛強降
伏。莫不樂受
中本起經卷上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