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中阿含經 (No. 0026_ 瞿曇僧伽提婆譯 ) in Vol. 01

[First] [Prev+100] [Prev]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毀。諸賢。若有法律尊師樂住遠離。中下弟
子不樂住遠離者。中下弟子。有三事可毀。
云何爲三。尊師樂住遠離。中下弟子。不學
捨離。中下弟子。以此可毀。尊師若説可斷
法。中下弟子。不斷彼法。中下弟子。以此可
毀。所可受證中下弟子。而捨方便中下弟
子以此可毀。若有法律尊師樂住遠離。中
下弟子。不樂住遠離者。中下弟子。有此三事
可毀。諸賢。若有法律尊師樂住遠離。上弟
子亦樂住遠離者。上弟子有三事可稱。云
何爲三。尊師樂住遠離。上弟子亦學捨離。
上弟子以此可稱。尊師若説可斷法。上弟
子便斷彼法。上弟子以此可稱。所可受
證。上弟子精進勤學不捨方便。上弟子以
此可稱。諸賢。若有法律尊師樂住遠離。上
弟子亦樂住遠離者。上弟子有此三事可稱。
諸賢。若有法律尊師樂住遠離。中下弟子。亦
樂住遠離者。中下弟子。有三事可稱。云何
爲三。尊師樂住遠離。中下弟子。亦學捨離。
中下弟子。以此可稱。尊師若説可斷法。中
下弟子便斷彼法。中下弟子以此可稱。所
可受證。中下弟子精進勤學不捨方便。中
下弟子以此可稱。諸賢。若有法律尊師樂
住遠離。中下弟子亦樂住遠離者。中下弟子
有此三事可稱。尊者舍梨子復告諸比丘。
諸賢。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
次法。得通得覺亦得涅槃。諸賢。云何有中
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
得覺亦得涅槃。諸賢。念欲惡。惡念欲亦惡。
彼斷念欲亦斷惡念欲。如是恚怨結慳嫉。
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慢最上慢貢高放逸。
豪貴憎諍。諸賢。貪亦惡著亦惡。彼斷貪亦
斷著。諸賢。是謂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
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亦得涅槃。諸賢。復
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
通得覺亦得涅槃。諸賢。云何復有中道能
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亦
得涅槃。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爲
八。諸賢。是謂復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
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亦得涅槃。於是
世尊。所患即除而得安隱。從臥寤起。結
趺坐。嘆尊者舍梨子。善哉善哉舍梨子。爲
諸比丘説法如法。舍梨子。汝當復爲諸比
丘説法如法。舍梨子。汝當數數爲諸比丘
説法如法。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共
受法如法誦習執持。所以者何。此法如法有
法有義爲梵行本。得通得覺亦得涅槃。諸
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
家學道者。此法如法當善受持。佛説如是
尊者舍梨子及諸比丘聞佛所説。歡喜奉行
求法經第二竟二千二百
八十六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二七千四百
八十二字
第二小土
城誦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八九)穢品比丘請經第三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
哆園。與大比丘衆倶受夏坐。爾時尊者大
目揵連告諸比丘。諸賢。若有比丘請諸比
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所以
者何。諸賢。或有一人戻語成就戻語法成
就。戻語法故。令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
訶而難彼人。諸賢。何者戻語法。若有成就
戻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
而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惡欲念欲。諸賢。
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是謂戻語法。如是染
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妬。無慚
無愧。瞋弊惡意。瞋恚語言。訶比丘訶。訶
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説
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
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
是謂戻語法。諸賢。是謂諸戻語法。若有
成就戻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
訶而難彼人。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諸賢。
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我不愛彼。若我惡欲
念欲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
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染行染
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妬。無慚無愧。瞋
弊惡意。瞋瞋語言。訶比丘訶比丘輕慢。
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説外事。不語瞋恚
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諸
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我不愛彼。若
我無恩不知恩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
觀。不行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諸賢。
若比丘不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
莫難於我。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善
語。成就善語法。成就善語法故。諸梵行者
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何者善
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
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
不惡欲不念欲。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
欲者。是謂善語法。如是不染行染不語
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妬。不無慚無
愧。不瞋弊惡意。不瞋瞋語言。不訶比丘訶。
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
相避而説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
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
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是謂善語法。諸賢。
是謂諸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
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
比丘者當自思量。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
念欲者。我愛彼人。若我不惡欲不念欲者。彼
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
者。當學如是如是不染行染不不語結
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妬。不無慚無愧。
不瞋弊惡意。不瞋瞋語言。不訶比丘訶。不
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
而説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
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
不無恩不知恩者。我愛彼人。若我不無
恩不知恩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無
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諸賢。若比丘如
是觀者必多所饒益。我爲惡欲念欲。爲不
惡欲念欲耶。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是
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悦便求欲斷。諸賢。若
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
悦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悦。諸賢。猶
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
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悦便求
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
悦我面清淨。是故。歡悦。諸賢。若比丘觀時。
則知我行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悦便求欲
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行惡欲不
念欲者。即便歡悦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
故。歡悦。如是我爲染行染。爲不染行染。
爲不語結住。爲不不語結住。爲欺誑諛諂。
爲不欺誑諛諂。爲慳貪嫉妬。爲不慳貪嫉
妬。爲無慚無愧。爲不無慚無愧。爲瞋弊惡
意。爲不瞋弊惡意。爲瞋瞋語言。爲不瞋瞋
語言。爲訶比丘訶。爲不訶比丘訶。爲訶比
丘輕慢。爲不訶比丘輕慢。爲訶比丘發露。
爲不訶比丘發露。爲更互相避。爲不更互
相避。爲説外事。爲不説外事。爲不語瞋恚
憎嫉熾盛。爲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爲惡朋
友惡伴侶。爲不惡朋友惡伴侶。爲無恩不知
恩。爲不無恩不知恩耶。諸賢。若比丘觀時。
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悦便求欲
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
恩者。即便歡悦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
歡悦。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
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
不歡悦便求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
垢者即便歡悦我面清淨。是故。歡悦。諸賢。
如是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
則不歡悦。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
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悦。我自清
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悦。因歡悦故便得歡
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
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定心。諸賢。多聞聖弟
子因定心故。便見如實。知如眞。因見如實
知如眞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
無欲故便得解脱。因解脱故便得知解脱。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
眞。尊者大目揵連所説如是。彼諸比丘聞尊
者大目揵連所説。歡喜奉行
比丘請經第三竟千五百六
十三字
(九〇)中阿含穢品知法經第四第二小土城
誦我聞如是。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師羅
園。爾時尊者周那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作
如是説。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増伺。
然彼賢者心生惡*増伺而住。如是諍訟恚
恨瞋纒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
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
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
増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増伺而住。
如是諍訟恚恨瞋纒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
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
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賢。猶人不富自
稱説富亦無國封説有國封。又無畜牧説
有畜牧。若欲用時則無金銀眞珠琉璃水
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諸親朋友
往詣彼所而作是説。汝實不富自稱説富。
亦無國封説有國封。又無畜牧説有畜
牧。然欲用時則無金銀眞珠琉璃水精琥珀。
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如是諸賢。若有比
丘作如是説。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
*増伺。然彼賢者。心生惡増伺而住。如是
諍訟恚恨瞋纒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
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
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
知法而無増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
向増伺盡無餘涅槃。如是諍訟恚恨瞋纒
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
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惡見法盡
無餘涅槃。諸賢。或有比丘不作是説。我
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増伺。然彼賢者心
不生惡増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纒不
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
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
人。知彼賢者實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
*増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増
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纒不語結慳嫉欺
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
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賢。猶人
大富自説不富亦有國封説無國封。又
有畜牧説無畜牧。若欲用時。則有金銀
眞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
婢。諸親朋友往詣彼所作如是説。汝實大
富自説不富亦有國封説無國封。又有
畜牧説無畜牧。然欲用時。則有金銀眞珠
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如
是諸賢。若有比丘不作是説。我知諸法
所可知法而無*増伺。然彼賢者心不生惡
増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纒不語結
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
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
彼賢者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増伺。所以
者何。以彼賢者心向*増伺盡無餘涅槃。如
是諍訟恚恨瞋纒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
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
惡見法盡無餘涅槃。尊者周那所説如是彼
諸比丘聞尊者周那所説。歡喜奉行
知法經第四竟八百八
十一字
(九一)中阿含穢品周那問見經第五第二
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師羅園。
於是尊者大周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
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
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衆生
有人有壽有命有世。世尊。云何知云何
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
受耶。彼時世尊告曰。周那。世中諸見生而
生。謂計有神。計有衆生有人有壽有命
有世。周那。若使諸法滅盡無餘者。如是
知如是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
見不續不受。當學漸損。周那。於聖法律
中何者漸損。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作是念我行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増上
心現法樂居。行者從是起而復還入。彼
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
但是漸損。比丘者度一切色想。至得非有
想非無想處。成就遊。彼作是念我行漸損。
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息解
脱。離色得無色。行者從是起當爲他説。
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
但是漸損。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
念欲。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
意瞋。當學漸損。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
梵行。我無非梵行。當學漸損。周那。他有*
*増伺諍意睡眠所纒調貢高而有疑惑。我
無疑惑。當學漸損。周那。他有瞋結諛諂
欺誑無慚無愧。我有慚愧。當學漸損。周那。
他有慢我無慢。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増
慢。我無増慢。當學漸損。周那。他不多聞
我有多聞。當學漸損。周那。他不觀諸善
法。我觀諸善法。當學漸損。周那。他行非
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學漸損。周那。
他有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
學漸損。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
有惡慧。我無惡慧當學漸損。周那。若但發
心。念欲求學諸善法者。則多所饒益。況
復身口行善法耶。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
無惡欲念欲當發心。周那。他有害意瞋。
我無害意瞋當發心。周那。他有殺生不與
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發心。周那。他有
*増伺諍意睡眠所纒*調貢高而有疑惑。我
無疑惑當發心。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
無慚無愧。我有慚愧當發心。周那。他
有慢。我無慢。當發心。周那。他有増慢。我
無増慢當發心。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
聞當發心。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
善法當發心。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
法妙行當發心。周那。他有妄言兩舌麤言
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發心。周那。他有不
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
發心。周那。猶如惡道與正道對。猶如惡度
與正度對。如是周那。惡欲者與非惡欲爲
對。害意瞋者與不害意瞋爲對。殺生不
與取非梵行者與梵行爲對。*増伺諍意睡
眠調貢高疑惑者與不疑惑爲對。瞋結諛
諂欺誑無慚無愧者與慚愧爲對。慢者與
不慢爲對。増慢者與不増慢爲對。不多聞
者與多聞爲對。不觀諸善法者與觀諸善
法爲對。行非法惡行者與行是法妙行爲
對。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與善戒爲
對。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與善慧爲
對。周那。或有法黒有黒報趣至惡處。或
有法白有白報而得昇上。如是周那。惡欲
者。以非惡欲爲昇上。害意瞋者。以不害
意瞋爲昇上。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
行爲昇上。*増伺諍意睡眠調貢高疑惑者。
以不疑惑爲昇上。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
者。以慚愧爲昇上。慢者以不慢爲昇上。
増慢者以不増慢爲昇上。不多聞者以多
聞爲昇上。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爲
昇上。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爲昇
上。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爲
昇上。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爲
昇上。周那。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
調御者終無是處。自沒溺他沒溺欲拔出
者終無是處。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
般涅槃者終無是處。周那。若有自調御他
不調御欲調御者必有是處。自不沒溺他
沒溺。欲拔出者必有是處。自般涅槃他不
般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處。如是周那。
惡欲者。以非惡欲爲般涅槃。害意瞋者。以
不害意瞋爲般涅槃。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
以梵行爲般涅槃。*増伺諍意睡眠調貢高
疑惑者以不疑惑爲般涅槃。瞋結諛諂欺誑
無慚無愧者。以慚愧爲般涅槃。慢者以不
慢爲般涅槃。増慢者以不増慢爲般涅
槃。不多聞者以多聞爲般涅槃。不觀諸善
法者。以觀諸善法爲般涅槃。行非法惡行
者。以行是法妙行爲般涅槃。妄言兩舌麤
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爲般涅槃。不信懈
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爲般涅槃。是
爲周那。我已爲汝説漸損法。已説發心法。
已説對法。已説昇上法。已説般涅槃法。如
尊師所爲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
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
亦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
靜處。坐禪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
後悔。此是我之教勅。是我訓誨。佛説如
是。尊者大周那及諸比丘聞佛所説。歡喜
奉行
周那問見經第五竟千五百七
十五字
(九二)中阿含穢品青白蓮華喩經第六 
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或有法從身滅。
不從口滅。或有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或有
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云何法從
身滅不從口滅。比丘者有不善身行。充滿
具足受持著身。諸比丘見已訶彼比丘。賢
者。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爲著身。賢
者。可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彼於後
時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是謂法從身
滅不從口滅。云何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比
丘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著口。諸比丘
見已呵彼比丘。賢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
持。何爲著口。賢者。可捨不善口行修習
善口行。彼於後時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
行。是謂法從口滅不從身滅。云何法不從
身口滅。但以慧見滅。*増伺不從身口滅。
但以慧見滅。如是諍訟恚恨瞋纒不語結
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惡欲惡見。不從身
口滅。但以慧見滅。是謂法不從身口滅。
但以慧見滅。如來或有觀。觀他人心。知
此人不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
戒修心修慧得滅*増伺。所以者何。以此人
心生惡*増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纒不
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得滅惡欲惡
見。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欲惡見而住。
知此人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
戒修心修慧。得滅増伺。所以者何。以此人
心不生惡*増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纒
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得滅惡欲
惡見。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欲惡見
而住。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花。水生水長出
水上不著水。如是如來世間生世間長。出
世間行不著世間法。所以者何。如來無所
著等正覺。出一切世間。爾時尊者阿難執拂
侍佛。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
此經當名何云何受持。於是世尊告曰。阿
難。此經名爲青白蓮華喩。汝當如是善受
持誦。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共受此
青白蓮花喩經誦習守持。所以者何。此青白
蓮華喩經如法有義是梵行本。致通致覺
亦致涅槃。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
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應當受此青白蓮華
喩經善諷誦持。佛説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
丘聞佛所説。歡喜奉行
青白蓮華喩經第六竟七百
三字
(九三)中阿含穢品水淨梵志經第七第二小
土城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欝鞞羅尼連然河岸。在
阿耶和羅尼拘類樹下初得道時。於是有
一水淨梵志。中後仿佯往詣佛所。世尊
遙見水淨梵志。來。因水淨梵志。故告諸比
丘。若有二十一穢汚於心者。必至惡處
生地獄中。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
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
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纒心穢不語
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
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慢驁
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汚於心
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猶垢膩衣持與染
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
漬極浣令淨此垢膩衣。染家雖治或以淳
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汚
衣故有穢色。如是若有二十一穢汚於心
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云何二十一穢
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
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
瞋纒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
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
心穢*慢驁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
汚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有二十
一穢不汚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云何
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
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
疑惑心穢瞋纒心穢不語心心穢慳心穢嫉
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
慢心穢大慢心穢憍驁心穢放逸心穢若有
此二十一穢不汚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
上。猶如白淨波羅奈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
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
此白淨波羅奈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
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白淨波
羅奈衣本已淨而復淨。如是若有二十一穢
不汚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云何二十
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
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
心穢瞋纒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
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
大慢心穢憍驁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
一穢不汚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若
知邪見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如是非法欲
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
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纒心穢不
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
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驁心
穢若知放逸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彼心與
慈倶遍滿十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
維上下普周一切。與慈倶無結無怨無恚無
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
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倶。無結無怨無恚
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
就遊。梵志。是謂洗浴内心非浴外身。爾時
梵志。語世尊曰。瞿曇。可詣多水河浴。世
尊問曰。梵志。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得何
等。梵志答曰。瞿曇。彼多水河者。此是世
間齋潔之相度相福*相。瞿曇。若詣多水河
浴者。彼則淨除於一切惡。爾時世尊爲彼
梵志而説頌曰
    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
    是愚常遊戲 不能淨黒業
    好首何往泉 何義多水河
    人作不善業 清水何所益
    淨者無垢穢 淨者常説戒
    淨者清白業 常得清淨行
    若汝不殺生 常不與不取
    眞諦不妄語 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學 一切衆生安
    梵志何還家 家泉無所淨
    梵志汝當學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 但去身體垢
    梵志白佛曰 我亦作是念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
    梵志聞佛教 心中大歡喜
    即時禮佛足 歸命佛法衆
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我今
自歸佛法及比丘衆。唯願世尊。受我爲優
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佛説如
是好首水淨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説。歡喜
奉行
水淨梵志經第七竟一千二百
一十字
(九四)中阿含穢品黒比丘經第八第二小
土城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母
堂。是時黒比丘鹿母子。常喜鬪諍往詣佛
所。世尊遙見黒比丘來。因黒比丘故告諸
比丘。或有一人常喜鬪諍不稱止諍。若有
一人常喜鬪諍不稱止諍者。此法不可樂
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
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
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或
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若有一人惡欲
不稱止惡欲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
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得令修習
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
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或有一人犯戒
越戒缺戒穿戒汚戒不稱持戒。若有一人
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汚戒不稱持戒者。此法
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
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
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或有一人有瞋纒。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
諂欺誑有無慚無愧不稱慚愧。若有一人
有瞋纒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
有無慚無愧不稱慚愧者。此法不可樂
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
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
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或有一
人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若有
一人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者。
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
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
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
得涅槃。或有一人不觀諸法。不稱觀諸
法。若有一人不觀諸法。不稱觀諸法者。
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
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
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
得涅槃。或有一人不宴坐不稱宴坐。若
有一人不宴坐不稱宴坐。者。此法不可
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
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
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此人
雖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
我。然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彼。所
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惡法。因彼有此無量
惡法故令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禮事於
彼。猶如惡馬繋在櫪養。雖作是念令人繋
我著安隱。處。與我好飮食好看視我。然人
不繋著安隱處。不與好飮食不好看視。所
以者何。彼馬有惡法。謂極麁弊不温良故
令人不繋著安隱處。不與好飮食不好看
視。如是此人雖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
恭敬禮事於我。然諸梵行者不供養恭敬
禮事於彼。所以者何。彼人有此無量惡法。
因彼有此無量惡法故。令諸梵行者不供
養恭敬禮事於彼。或有一人不喜鬪諍稱
譽止諍。若有一人不喜鬪諍稱譽止諍者。
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
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
得一意。能令得涅槃。或有一人不惡欲稱
譽止惡欲。若有一人不惡欲稱譽止惡欲
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
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
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或有一人不犯
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汚戒。稱譽持戒。
若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
汚戒稱譽持戒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
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
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或
有一人無瞋纒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
欺誑無無慚無愧稱譽慚愧。若有一人無
瞋纒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
*無慚無愧稱譽慚愧者。此法可樂可愛可
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
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
涅槃。或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
梵行。若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
梵行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
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
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或有一人
觀諸法稱譽觀諸法。若有一人觀諸法
稱譽觀諸法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
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
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或有
一人宴坐稱譽宴坐。若有一人宴坐稱譽
宴坐。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
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
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此人雖
不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
我。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所以
者何。彼人有此無量善法。因彼有此無量
善法故。令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事於彼。
猶如良馬繋在櫪養。雖不作是念。令人繋
我著安隱處。與我好飮食好看視我。然人
繋彼著安隱處。與好飮食好看視之。所以
者何。彼馬有善法。謂軟調好極温良故。令
人繋著於安隱處。與好飮食好看視之。如
是此人雖不作是念令諸梵行者供養
恭敬禮事於我。然諸梵行者供養恭敬禮
事於彼。佛説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説。歡
喜奉行
黒比丘經第八竟一千五百
二十七字
(九五)中阿含穢品住法經第九 第二小土
城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説退善法不住
不増。我説住善法不退不増。我説増善法不
退不住。云何退善法不住不増。比丘者若有
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
得。彼人於此法退不住不増。是謂退善法
不住不増。云何住善法不退不増。比丘者若
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
所得。彼人於此法住不退不増。是謂住善
法不退不増。云何増善法不退不住。比丘者
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
其所得。彼人於此法増不退不住。是謂増
善法不退不住。比丘者作如是觀必多所
饒益我爲多行増伺。爲多行無*増伺。我
爲多行瞋恚心。爲多行無瞋恚心。我爲多
行睡眠纒。爲多行無睡眠纒。我爲多行調
貢高。爲多行無調貢高。我爲多行疑惑。爲
多行無疑惑。我爲多行身諍。爲多行無身
諍。我爲多行穢汚心。爲多行無穢汚心。我
爲多行信。爲多行不信。我爲多行精進。爲
多行懈怠。我爲多行念。爲多行無念。我爲
多行定。爲多行無定。我爲多行惡慧。爲多
行無惡慧。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増伺瞋
恚心睡眠纒*調貢高疑惑身諍穢汚心不信
懈怠無念無定多行惡慧者。彼比丘欲滅此
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
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爲火燒頭燒衣。急
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
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
智忍不令退。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無
貪伺若無瞋恚心無睡眠纒無調貢高無
疑惑無身諍無穢汚心。有信有進有念
有定多行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
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
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爲火燒
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
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
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佛説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説。歡喜奉行
住法經第九竟六百三
十一字
(九六)中阿含穢品無經第十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
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不得聞。已聞法
者便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
慧之所解。彼不復憶知而不知。諸賢。是謂
比丘比丘尼淨法衰退。諸賢。若有比丘比丘
尼。未聞法者便得聞。已聞法者不忘失。若
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
常憶念知而復知。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轉
増。諸賢。比丘者當作如是觀。我爲有*増
伺。爲無有*増伺。我爲有瞋恚心爲無有
瞋恚心。我爲有睡眠纒爲無有睡眠纒。我
爲有調貢高爲無有調貢高。我爲有疑惑
爲無有疑惑。我爲有身諍爲無有身諍。我
爲有穢汚心爲無有穢汚心。我爲有信爲
無有信。我爲有進爲無有進我爲有念。爲
無有念。我爲有定爲無有定。我爲有惡慧
爲無有惡慧。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有*
*増伺有瞋恚心有睡眠纒有*調貢高有
疑惑有身諍有穢汚心。無信無進無念無
定有惡慧者。諸賢。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
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
忍不令退。諸賢。猶人爲火燒頭燒衣。急
求方便救頭救衣。諸賢。如是比丘。欲滅
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
正念正智忍不令退。諸賢。若比丘觀時則
知。我無*増伺無瞋恚心無睡眠纒無*
*調貢高無有疑惑無有身諍無穢汚心。
有信有進有念有定無惡慧者。彼比丘欲
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
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
人爲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
諸賢。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
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
正智忍不令退。尊者舍梨子所説如是。彼
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説。歡喜奉行
無經第十竟五百六
十八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八千六百
五十八字
中阿含穢品第三竟萬六千一
百四十字
 第二小土
城誦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因品第有十
第二小土城誦
    因・止・二苦陰 増上心・及念
    師子吼・優曇 願・想最在後
(九七)中阿含因品大因經第一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拘樓痩在劍磨瑟
曇拘樓都邑。爾時尊者阿難閑居獨處。宴坐
思惟心作是念。此縁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
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於是尊者阿難則
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
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我今閑居獨處宴坐思
惟心作是念。此縁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
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世尊告曰。阿難。汝
莫作是念。此縁起至淺至淺。所以者何。此
縁起極甚深明亦甚深。阿難。於此縁起不
知如眞不見如實不覺不達故。
彼衆生如織機相鎖。如蘊蔓草多
調亂。匆匆喧鬧從此世至彼世。從彼
世至此世。往來不能出過生死。阿難。是
故知此縁起極甚深明亦甚深。阿難。若有
問者老死有縁耶。當如是答老死有縁。
若有問者老死有何縁。當如是答縁於
生也。阿難。若有問者生有縁耶。當如是
答生亦有縁。若有問者生有何縁。當如
是答縁於有也。阿難。若有問者有有縁
耶。當如是答有亦有縁。若有問者有有
何縁。當如是答縁於受也。阿難。若有問
者受有縁耶。當如是答受亦有縁。若有
問者受有何縁。當如是答縁於愛也。阿
難。是爲縁愛有受。縁受有有。縁有有
生。縁生有老死。縁老死有愁慼。啼哭憂苦
懊惱皆縁老死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阿難。縁生有老死者。此説縁生有老死。
當知所謂縁生有老死。阿難。若無生魚魚
種。鳥鳥種蚊蚊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
天種。人人種。阿難。彼彼衆生隨彼彼處。若
無生各各無生者。設使離生當有老死耶。
答曰。無也。阿難。是故當知是老死因老死
習老死本老死縁者。謂此生也。所以者何。
縁生故則有老死。阿難。縁有有生者。此
説縁有有生。當知所謂縁有有生。阿難。若
無有魚魚種鳥鳥種蚊蚊種龍龍種神神種
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阿難。彼彼衆生隨彼
彼處。無有。各各無有者。設使離有當有生
耶。答曰。無也。阿難。是故當知是生因生習
生本生縁者。謂此有也。所以者何。縁有故則
有生。阿難。縁受有有者。此説縁受有有。
當知所謂縁受有有。阿難。若無受各各無
受者。設使離受。當復有有。施設有有耶。
答曰。無也。阿難。是故當知是有因有習有本
有縁者。謂此受也。所以者何。縁受故則有
有。阿難。縁愛有受者。此説縁愛有受。當
知所謂縁愛有受。阿難。若無愛各各無
愛者。設使離愛當復有受立於受耶。答
曰。無也。阿難。是故當知是受因受習受本
受縁者。謂此愛也。所以者何。縁愛故則有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